产权服务机制

2024-07-05

产权服务机制(精选7篇)

产权服务机制 篇1

一、广东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的研究背景

(一)广东省科技型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型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图1可知,2013年,广东省的科技型企业数量已达7 432家,总产值25 750亿元,这一数值较十年前均增长了2倍。而民营科技企业的数量则更多,亿万元规模以上的有2 166家,千万元规模以上的有6 233家,百万元以上的8 233家。

(二)广东省科技型企业融资状况和政府支持力度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对广东省上市的84家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比例分析,内源融资的比例达30%,外源融资中的权益融资为60%左右、长期贷款和应付债券各5%(见下页表1)。尽管广东省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逐年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所占的财政支出的比例也较小,不及同年上海的5.69%和北京的5.62%。2000—2008年,广东省科技活动经费总额逐年上升,但这一数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不高,九年间均在3%以下(见下页图2)。尤其是随着科技企业数量的增长,政府在科技活动方面的专项支出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特别在创新基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助方面,资金规模较小,多数在300万元以内。

(三)广东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情况

广东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评价指数居于各省排名前列。自2005年伊始(见下页图3),广东省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稳步上升,2014年的专利申请量达到238 751件,授权量179 953件,较2005年分别增加280%和380%,且两者的数量多年来均占全国总量的11%~15%。科技型企业是广东省的创新主体,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上,均占50%以上,拥有足够的知识产权构建基础资产池。同时,知识产权证券化也有助于企业进行新的技术研究,获得更多专利,再一步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良性循环,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科技发展。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数据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科技统计》。

数据来源:广东省知识产权局。

数据来源:广东省知识产权局。

二、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与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中外借鉴

(一)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的交易流程及特点

正如温家宝同志指出的:“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应运而生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式,必将在未来成为知识产权商业化的重要应用。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标的通常是未来能产生预期现金收益的各种基础资产(产权和权益)。知识产权所有者(发起人)通过将这些资产转移给特设机构的融资方式,通过特设机构在市场上发行可流通的权利凭证,据以融资。具体而言,其交易流程及操作过程(见图4)。

知识产权证券化以知识产权的信用为担保,将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具有基础资产多元性、结构性融资、资产隔离和信用支撑来源于知识产权等优势特征。

(二)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

相较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政府对科技服务业的重视程度要高出许多,尤其在资金投入上更具优势。他们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引入、立法保障、人才培养、风投担保等机制和措施,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正处于发展时期的中国科技服务业来说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1. 完善法律保障制度

发达国家的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创立科学的制度体系,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构建优良的制度环境,以推动科技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如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专利和商标法修正案》《联邦技术移转法》和《贝尔—多尔法案》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涉及科技服务业全部运行环节。日本自1995年颁布《科学技术基本法》伊始,开始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投入和法规保障体系,明确强调政府和各机构、组织等要在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旨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在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政策鼓励,形成制度保障。

2. 建立专业化和网络化的科技服务机构

发达国家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形成了一批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运行规范的服务机构,成为科技服务业体系(见图5)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的小企业发展中心,主要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技术与管理援助和政策扶持,已成为美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体系的核心主体机构,该中心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共有1 000多个分支服务机构。德国的技术转移中心不仅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查询服务,还会帮助中小企业申请经费补助和税收减免,并借助平台资源、寻找欧盟范围内的可合作伙伴。

3.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担保机制

在风险投资担保机制方面,发达国家率先采取多动联动措施,建立风险投资机构、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发起贷款担保、实施信用及风险担保等,完善风险投资担保机制,为初创和小微型科技企业融资探寻解决渠道。如美国政府设立的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以2/3的出资比例为限从债券市场募集资金,另外的1/3资金比例来自私人,再以项目形式成立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为其提供风险投资。如项目成功,SBIC向SBA支付利润,如项目失败,SBA和SBIC共同承担损失,当SBIC获得收益时,SBA虽然支付了2/3的资金,但仅得利润的10%,而SBIC仅出1/3的资本就可获得90%的利润。这种运作方式能够积极鼓励私人资本参与风险投资,从而提高社会资本的总体运行效率。

4. 注重科技服务人才的引培和激励

各国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完善聘用和派遣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网络优秀人才。如日本政府根据《人才派遣法》,设立了许多人才派遣公司,汇集了众多领域的优秀人才,可根据中小企业的需要,及时派出相应的专业人才为企业服务。为弥补企业研发力量不足问题,日本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大学等技术转让促进法》,鼓励科研机构实施技术创新并向初创和中小企业转让。此外,日本还采用“临时租借”“中途录用”“企业间交流”和“产学官合作”等不同措施,提供企业发展的各类人才需求。

三、广东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与科技服务机构的互动机制

截至2015年末,广东省424家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共筹集资金3 192.02亿元,这一数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8.9%;证券公司25家,合计全年营业收入1 697.7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0.7%;证券营业部1 106家,代理股票交易额78.18万亿元,增长250.9%;基金公司28家,共管理1 008只公募基金,累计净值28 793.07亿元,增长103.5%。期货公司21家,全年代理交易额228.29万亿元,营业收入40.53亿元,分别增长127.2%和41.5%。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广东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银行、信贷、保险、担保、服务等业务领域起到联系、支撑和保障服务的功能。科技中介机构充分利用“风险池”的资金汇集优势,完善“风险池”资金运作模式,为创业期、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拓展资金来源,逐步加大民间资本占比,加快广东省技术成果转化。

广东省拥有较好的经济环境,除拥有我国两个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交易所,广东深圳市还诞生了我国第一家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随着投资银行、评级机构、评估机构和法律、会计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广东省较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及机遇也吸引了国外有经验的投资银行和评估、评级机构的入驻,这些资质优良的公司、企业将与国内的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在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领域进一步深耕细作。总体而言,中外金融中介机构在我国的繁荣发展,以及逐步形成的顺应市场需求的知识产权评价体系,将进一步助高新技术企业在广东省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的平稳开展。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2012年番禺区成立中国银行番禺天安科技支行,成为全省首家科技支行,旗下开发“科技通宝”等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渠道。同时,通过银行系统,科技型企业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联合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抵押贷款,相关贷款额度已超过2亿元。

广州市番禺区还积极参与到政府引导基金为基础的创新投资基金建设中,先后成立了广州红土科信、广东中科白云、番禺创投等创业投资基金,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25.8亿元。番禺区以科技金融为主线,引导投资资本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文化传媒、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重点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金投资,投向初创和成长期的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在本省的优先发展。

为更好地辅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科学发展,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导组建广东华南资本研究院,利用技术平台优势,集成各类中介机构,为广东省省内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行研、策划、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服务,辅助企业在资本市场科学发展。

位于番禺区天安科技园的广东现代服务交易中心,立足广州,辐射全国,构建起一个“中心+平台”“线上+线下”“总部+分部”的“精品服务超市”,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业务涉及金融、管理、科技、物流等十大领域。2011年12月,科技金融促进会在广州市番禺区正式成立,重点打造政府支持、企业参与、行业自律、机构自觉的科技金融服务产业链条。众多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平台的组建和运作,推动了广东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深入实践。

四、发展科技服务机构、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搭建科技服务融资平台,推动积聚发展

2012年4月,广东省首家科技支行———中国银行番禹天安科技支行在广州市番禺区正式成立,旗下联合开发的“科技通宝”等授信产品,为广东省内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减低贷款门槛、提高授信额度、简化贷款流程”的专业融资服务,着力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广州市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链条,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金、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科技保险保费补贴等专项基金,扶持市内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为其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

此外,广东省省、市、区各级联合推动科技服务平台和机构建设,推动广东现代服务业交易中心在省内落户,设立华南科技资本研究院,重点针对科技企业,实现金融、管理、服务等环节的协同联动发展,形成科技研发、创业孵化、企业发展、高新技术成果转发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资源的综合效益。

(二)培育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能力

在科技与金融融合的过程中,融资渠道的狭窄、低效,缺乏有效的投资退出渠道等,导致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长期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创新项目悬停和后续资金难以支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得科技与金融的联动机制难以实现。所以,针对广东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创立并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创或小型科技企业缺乏可以抵押的信用资产,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以质押方式融资对科技企业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广州市于2010年试行《广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政府帮助科技型企业分担风险,促进融资支持力度,引导机构融资的政策导向。但是,目前由于知识产权质押并不完善,缺乏健全的知识产权评估以及转化机制,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也就无法准确地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做出价值判断。以上原因导致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贷款方式的推进进程缓慢,因此在这种状况下,应引进优秀的具有权威性的知识产权评评估机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建议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业务,还可以考虑组建信用再担保机构,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给予再担保;建立风险补偿金,保证信用担保出现损失的后备补偿。

政府财政金融部门应联合科技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科技企业担保基金,并提供相关税收优惠、奖励政策和资金贴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信贷、进出口信贷和短缺信贷担保等,着力对有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支持和奖励政策。同时,应鼓励企业联合设立担保机构,发挥联保作用,鼓励运作规范、资金充足的担保机构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充分实现担保体系的完善。

中介机构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作用举足轻重,不仅能够为中小企业提技术、信息、管理咨询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为中小企业寻找技术合作伙伴、担任产品研发顾问、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指导,还可以在职工的教育方面提供帮助,对员工进行知识的更新培训。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带有政策性质的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创新提供间接的支持,成立产权交易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平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项目开发、贷中、贷后进行管理,有条不紊地推进票据融资,及时总结推行经验,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此外,应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中小企业板创新,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环境,引导中小企业板上市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同时推进启动创业板,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三)培育知识产权中介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

中介机构发展的总体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知识产权成果参与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程度,是企业创新能力与发展动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广东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中介机构与产权多产区域存在空间错配、服务机构没有形成统一的商业化运作流程、缺少具有专业经验和国际视野的行业引领标杆等,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知识产权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顺利实施。总体而言,广东省中介机构的数量、人员从业量和服务水平与知识产权专利数量、市场需求总量及省内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符,制约了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培育健康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市场环境,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服务管理体系,稳步推进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流程,对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以及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稳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应以政府为引导,完善知识产权的专利申请与保护体系,鼓励中介服务机构的兴办,重点培植和扶植有经验和规模、综合实力强、有国际战略视野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行业标杆效应,以点带面,鼓励行业发展。广东省的科技园区、创业产业园和服务创新中心成立至今,已取得系列性成果,在总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和构建企业、行业性服务平台,推动构建覆盖全省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将有助于发挥中介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联动作用。

(四)加强区域与国际交流,引导多方合作推动科技服务机构发展

推动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内成功经验和模式的借鉴。广东省靠海临江、毗邻港澳、坐拥便利的地域优势,加之经济发展繁荣,政府政策有多方优惠支持,可吸引到省外和国外资本的流入和先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入驻。广东省应引导政府、社会、企业和各级机构、平台的多方合作,促进区域与国际层面对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和交流,深入参与到知识产权成果的创造、保护和商业化运作的各级环节中。

在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产权代理和诉讼服务领域,重点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学习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通过完善多层次、宽领域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大优秀人才的交流和培育力度、积极建设风险、信用担保机制等保护措施,形成科学合理的科技服务业体系。

同时,发挥粤港澳联动创新机制,以政府牵头,市场引入的方式投资建立综合性科技服务园区或科技服务中心,帮助科技型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发展动力,鼓励科技服务业形成“产学研”结合、多平台互动、多机制联动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趋势。

五、总结

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为以知识产权直接创造财富的发展方式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的融资方式有助于缓解社会经济的融资困境,降低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求。为自有资本存在着先天不足,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经营特征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从而扩展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能力。

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拥有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政策的双重优势。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离不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发达健全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科技服务机构的融资机制。知识产权证券化政策和机制的体制建设、中介服务市场环境的培育和搭建、服务融资平台和机构的引导成立和发展,均为科技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多元支持。其中,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为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多元支持平台的基础,应利用与发展创业板市场、地方中小资本市场等,为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平台。

知识产权的金融证券化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在未来的金融市场上必将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与实践效果,但在科技企业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和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与互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相(下转96页)(上接79页)关制度及法律法规不完善、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极为缺乏及如何避免法律红线。这是监管层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信托参与者、企业领导者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更好地推动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与金融体系多元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权服务机制 篇2

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

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认识源于公共服务的研究。目前对公共服务这个范畴有着不同理解:有学者认为公共服务就是政府部门采用公私伙伴关系机制向社会成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1];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以及部分私营组织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维护公共利益、依法进行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的行为”[2]。上述观点的共同点是:认为公共服务不应由单个主体来提供,而是通过多个主体共同合作来实现的,这些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因此,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部门、市场和社会等公共服务主体通过共同合作,依托知识产权公共资源为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提供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各项服务”。[3]具体来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包括知识产权普及服务、信息服和定向服务三类。知识产权服务的关键在于政府、企业和社会主体间的多元合作。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通过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整合和构建起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主要包括知识产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回应机制、监管机制、评价机制和责任机制。[4]多主体合作下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有利于为社会提供更廉价和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要多主体合作来提供是因为市场主体和政府主体在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着失灵现象。首先,市场机制存在失灵。市场机制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市场存在垄断、市场主体缺乏投资动力、市场主体在行使知识产权的同时导致了知识产权保护目标的异化、市场的不完全性。[5]这些失灵和缺陷决定了市场主体难以依赖其本身而得到改善,并且不能有效地提供社会所需的所有的知识产品。其次,政府公共部门决策存在失灵。公共部门决策失灵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政府管理效率不彰、政府决策信息缺乏、政府公共政策存在失效以及政府活动在某些范围内有寻租和腐败现象。[5]一般认为,市场做不好的事情,政府就能做得更好,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应由政府提供的某些重大战略性技术的工程化平台不足,而这样的工程化平台对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又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提供。[6]这充分地说明了市场做不好的事情,政府部门也未必能做好。

因此,学者们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决定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要由多主体共同合作来实现,主要是指引入社会主体参与到合作中来。“社会主体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如商会等行业协会、专利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机构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社会组织。”[5]与政府和市场主体相比,社会主体具有明显的优势:以独立性和自主性服务于市场、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知识性。社会主体应以其独特优势,同政府等主体合作,这对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多元主体合作体系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重大的意义:打破单中心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的格局,形成多个主体来承担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职能,并且相互展开有效竞争,构建起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合作模式,从而有效地克服单一靠市场或政府来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7]这种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合作模式有利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的构建,解决单个主体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生的失灵问题,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提供同样也存在着失灵现象。一方面,江苏省政府在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存在着政府失灵。主要表现江苏省政府部门在为江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宣传、督促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方面的服务不足,使得企业缺少足够动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构成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逐步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最终会影响江苏企业的长远发展。“2008年,全省法院新收原告或被告相同的一审关联案件159起,共计765件,占全省法院一审收案总数的42%:如北京全景视拓图片公司在南京起诉42家媒体及知名企业侵犯其摄影作品著作权;北京网尚文化传播公司在苏州、盐城等地起诉多家网络公司及网吧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苏州罗普斯金铝业公司在南通提起57件侵犯专利权关联诉讼。”[8]另一方面,江苏省一些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意识不足。这部分企业主要在专利、商标和版权方面侵权。在2009年,实施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江苏企业就有176家。[9]总之,这些企业的侵权行为会影响其他企业知识产权的正常运行,最终将挫伤企业为社会提供知识产品的积极性。因此,鉴于江苏省政府部门和市场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的失灵和低效,必须引入社会主体来参与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发展中来。因而就需要江苏省各级政府、在苏企业和江苏省高校等社会主体共同合作和互补来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形成多元主体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机制。例如,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就是多元主体合作的成功案例。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园区高校在同南京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江苏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组织等机构相互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高效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政府、企业和社会主体只有通过竞争、合作和互补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才能实现多赢局面。

2 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目前,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日益发展和完善。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逐渐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推进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市场建设。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来看,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逐渐规范化和合理化,在服务质量和数量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1 从政府主体方面来看

江苏省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建立了各种综合性或专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在行政服务方面也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了知识产权信息资源、服务资源的社会共享。

第一,在行政服务方面,开创了良好的局面,促进了江苏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首先,行政执法进一步加强,主要包括专利、商标、版权、海关和文化行政执法。在2009年年,江苏省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受理专利侵权纠纷92起,结案60起,查处假冒专利违法行为5起、处理版权侵权案件180件,移送公安机关14件,取缔违法经营单位1525家,查获地下窝点8个,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制品273.17万册(张),罚款90.19万元、关区海关全年查获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8起,涉嫌侵权货物物品65.7万余件,价值465万余元”。[9]其次,强化了知识产权管理,完善了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了《实施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省政府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实施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9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目标。江苏省南京、苏州、徐州等地市政府部门也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政策。各级政府部门通过不断完善政策和法规建设,为江苏省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法治环境。[9]

第二,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江苏省取得了显著成效。江苏省市两级知识产权政府部门相继建立了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性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有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苏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泰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无锡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有泰州以医药知识产权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市以软件技术知识产权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扬州市以能源、材料和光源为主的三新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苏州以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为主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另外,在版权公共服务方面,江苏省在今年8月开通了全国首个省级版权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江苏省版权公共服务能力;在专利信息服务方面,江苏省设立了江苏省专利信息中心、南京市知识产权局建立了南京市石油催化剂行业专利信息检索平台和南京电子行业专利信息公共平台、无锡市开通了专利检索与分析服务平台;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无锡工业园成立的国家工业设计知识产权园专门为企业建立了“外观设计专利服务站”,最大的特点就是专利信息查询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库直接相连,为企业形成一个便利地“绿色通道”,大大方便企业申报、查询专利信息。

第三,完善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体系。近年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根据全省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特点和针对许多外贸企业遭遇国外知识产权侵权指控的情况,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效。2009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在江苏省建立中国(江苏)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8月份又批准在江苏苏州、无锡、常州三个省辖市分别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为企业和公民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2010年10月26日,江苏省开通了全国首个12330维权援助管理系统,这对提高江苏知识产权维权效率,推动全省知识产权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泰州市也成立了中国(泰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在抓紧中国(江苏)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工作的同时,督促苏州、无锡、常州市制定并完善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管理办法》和《知识产权维权操作操作规程》,并针对全省IT行业、遭遇美国337调查的LED行业等,正着手组织开展行业专利预警分析。

2.2 从社会主体方面来看

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主要业务的社会主体主要包括江苏省各地市的高校和提供知识产权代理、交易、咨询、法律服务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江苏各行业协会等主体。一方面,江苏各大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的方式,为江苏社会和企业提供了许多重要专利技术和产品。南京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相继建立了知识产权学院,江苏大学、河海大学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在泰州成立了江苏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和社会知识产权服务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培养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产权相关人才,促进了高校的知识产权创造。仅在2008年,江苏省高校共申请专利4903项,其中授权2231项。其中,东南大学申请专利居首位,共923件,授权543件;江南大学在第二位,共257件,授权257件;第三位的是南京大学,共398件,授权184件,紧接其后的有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10]江苏省高校在成果产业化方面快速发展,产业化率逐步提高。目前,江苏省高校成果产业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来实施的。江苏省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众多高校,科研成果在质量和数量上在全国高校中都有着比较大的优势,只有通过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个平台才能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10年10月,在国家和江苏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以江苏高校资源为优势成立了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9家大学科技园。通过大学科技园这个创新平台,实现高校群体与政府的优势互补,并吸引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参与,促进官、产、学、研、介的有效结合,使江苏高校的创新成果以最快的方式实现转化和产业化。

另一方面,江苏高校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发展迅速的同时,江苏以提供知识产权代理、咨询、法律服务等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专利代理业进一步发展。“全省新成立专利事务所2家,总数达到44家,新增专利代理分支机构2个,新增专利代理人20人,从事专利代理的总人数达255人。全省商标代理机构发展到230家”。[9]另外,各种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协会也在逐步增长,主要有苏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苏州市版权协会、昆山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等行业协会和联盟。这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江苏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能力。目前,江苏省正在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计划培育10个左右年服务收入超千万直至上亿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发100个知识产权服务新产品,知识产权服务能力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使知识产权服务成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届时这个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能达到覆盖江苏省、面向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

2.3 从企业主体方面来看

江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创造和运用等能力进一步加强,并有效地推动了软件正版化工作。“苏州市在2009年推进106家企业完成正版化;淮安市对45家企业软件正版化进行了检查验收;徐州市把推进重点放在工程机械行业和勘察设计单位,全年完成了19家企业的软件正版化。”[9]在市场主体公共服务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常州佰腾网——一家非常具有特色的个性化信息平台,这就是全国首家中国企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它是由常州佰腾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创办的,目前已经建设区域性专利专题数据库12个,企业个性化专利数据库86个,服务企业600多家,数据库信息总量1900多万条。佰腾网与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财政厅合作成立了江苏省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促进江苏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推动江苏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在企业数据库建设方面,苏州市100多家企业建立了专利数据库,有力地促进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企业通过与政府和高校的合作,共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达10个,包括生物医药、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轨道交通等,代表性的有通过校企合作的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三木集团等合作典范。此举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由单个企业、单项成果向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贯通,实现了从提升企业竞争力向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全盘跃升,为江苏省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11]。

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产出再创新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知识产品的需求。一方面,江苏省企业专利申请量79947件,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33.87%,占全省专利申请量的45.86%;企业专利授权量46976件,跃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96.35%,占全省专利授权量的53.82%。[9]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2009年,省级重大成果转化计划支持135个项目实施,涉及专利(申请)技术1046项,投入支持资金11.8亿元,带动社会投入185.7亿元。另一方面,全省新闻出版业实现营业收入91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2.55%;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生产并发行原创电视动画片40314分钟,比上年增长82%,产量位居全国第一。[9]

3 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江苏省政府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存在地域不平衡问题。江苏省政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地域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南京、苏州、无锡、镇江为代表的苏南和以徐州、连云港为代表的苏北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苏南和苏北这两个地区在政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其次,江苏省政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存在过剩和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江苏省有关政府部门在一些方面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表现不足,如知识产权相关人才的教育。目前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与南京大学、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合作联合知识产权人才,但是这远远赶不上企业、社会对知识产权实务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中立性以及财政能力,政府建设的信息平台基本上是通用性的。事实上,在网络时代,通用性的信息平台只要保证互联互通完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本无必要重复提供,由此造成公共产品过剩,形成浪费,并且还会产生新的社会成本”[6],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也存在着这种情况。江苏各省级单位建立相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同时,各地市也相继建立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这样就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增加平台建设成本。

3.2 江苏省社会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江苏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2008年江苏省高校经申请授权的专利有2231项,但是同年全省高校实现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只有1321项,产业化率不高。[10]这些高校取得的成果对江苏省的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成果都能得到推广运用。高校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企业、政府、高校的大力全作才能实现的,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高校的非盈利性特征,再加上各种体制和制度的调整没有及时地与实际同步、潜在成本较大,投入周期长,使得高校在科研及成果转换方面的动力及效率降低。其次,江苏有关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发挥不足。江苏省知识产权社会中介机构虽发展较快,但是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在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方面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尤其是在帮助企业规避知识产权诉讼风险表现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政府制定和提供相关知识产权服务方面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和具体信息不足。再次,相关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公务服务意识不足。知识产权社会中介机构目前存在对政府部门的附庸心态,对行政部门依赖性较大,没有完全形成为社会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观念。最后,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不成熟、自身规章制度不完善、机构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2008年12月26日,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由于其服务的不规范,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对该机构作出了处以警告的惩戒决定。[12]

3.3 江苏省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缺乏主动性。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其提供任何有关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都要考虑到成本和效益问题,加上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企业在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时非常谨慎或者转向风险较小的领域提供服务,从而使得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得不到长远发展,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缺乏超前意识,不利于企业应对相关风险,因而在出现风险时企业匆忙应对,使相关的江苏社会公共服务主体成了救火队的角色。其次,企业与政府、社会主体合作不足。在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不足还表现在与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的合作和沟通方面,没有有效地利用江苏省在高校、科研方面的优势;再者,企业在知识产权预警服务方面的意识不足。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江苏省企业在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企业在知识产权服务预警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使得企业在面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打压、专利地雷等方面的问题时,都是比较被动的,不利于于企业的发展。在2009年一年间,常州市知识产权局共立案处理专利侵权纠纷31起,其中绝大多数为企业间的专利侵权纠纷。[13]如果这些企业在内部知识产权服务中建立了完善的机制,充分发挥了专利申报、跟踪、分析、创新、策略等功能,这些企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专利纠纷,为企业节省成本。

4 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的构建

4.1 推动江苏省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

第一,通过各级知识产权政府部门的合作,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人才。江苏省目前各地市都设有知识产权局等有关政府部门,它们通过合作能打破地域界限,充分利用相互间的资源,为江苏培养足够的知识产权人才,大大改善相关知识产权人才供给不足的形势。江苏各级政府需要密切合作,大力实施和贯彻《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并制定相应的《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细则》。第二,针对江苏省各地市的相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数据库的建设情况,江苏省市各政府部门需要相互协调和商讨,整合全省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库等方面资源,把各地市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并入到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中,建设江苏省知识产权数据库,有利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高效率,实现全省资源共享,减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第三,针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状况——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的差距较大,这种趋势还有拉大的可能。以南京、苏州、无锡等市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的政府部门需要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对以徐州、连云港等苏北城市以予对口援助和合作,在资金、经验、人才方面大力支持,进而在整体上提高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质量,促进江苏省知识事业的发展。

4.2 实现江苏省政府部门同江苏企业、社会主体间的合作

一方面,政府要积极与企业和社会主体合作。第一,江苏省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方面需要大量的公共服务。江苏省政府部门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根据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性质,把一部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项目以补助、公私合作、合同出租、特许经营等方式承包给企业,企业能充分运用其资源配置的优势,提供更好更廉价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第二,提供政策支持。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苏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知识产权风险。江苏省有关政府部门应积极深入到在苏企业,调查实际情况,并借鉴欧美的经验,为江苏企业提供《江苏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指南》等知识产权政策支持。与此同时,江苏省政府部门还需要经常举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专利预警分析宣传会,与企业互动,提高江苏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的能力,真正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政府部门还应督促企业遵守和进一步落实《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及奖励暂行办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第三,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专利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国家专利数据中心、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和地方专利信息服务网点。上海市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启了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序幕。[14]因此,江苏省政府部门可以同在苏企业、社会主体共同建设江苏省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为江苏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经济的发展提供分析、评估、预警和管理服务。第四,政府与江苏企业和社会主体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和江苏省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为江苏省培养一批知识产权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以及满足江苏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加快实施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的创造能力、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四大工程。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知识产权社会中机构的发展,调整和规范社会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江苏企业、社会主体应改变对政府的依赖性,在同一平台上同江苏政府部门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第一,针对政府部门提供知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等,企业和社会主体须及时同政府部门沟通,使政府部门及时地对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整,有利于其知识产权服务的绩效评估。第二,社会主体在监督政府部门和江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需要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和政府部门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第三,江苏各大企业家、高校、行业协会等主体需要同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科技厅等政府部门共同组织和举办“江苏省官产学研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论坛”,加强政府、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成立或培育诸如常州百腾网之类的以知识产权服务为主的企业,为江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政府引导知识产权管理、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知识产权管理提供服务。

4.3 促进江苏企业同社会主体的合作

一方面,江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江苏的产业结构方面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占较大比重,而高技术产业比重较小。而江苏高校每年的科研成果产出较大,但是由于资金、市场方面的限制而暂缓地其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因此,江苏企业应充分利于其在融资、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同江苏高校合作,利用高校的技术和科研优势,大力发展江苏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校成果产业化。再加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信息、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优点,为企业知识产品和技术的创造、运用等提供支持和服务,弥补了企业在社会信息这方面的不足。江苏目前有145所高校,其科研、知识产权服务方面潜在经济效益巨大,需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通过高校、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合作,实现高校、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的优势互补,促进江苏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知识产权经济发展风险规避服务领域,江苏省各行业协和商会的作用应加强,同江苏的企业共同努力,承担积极的作用,整合行业资源共同应对风险,避免诸如美国的337调查对江苏的外贸出口等行业产生负面影响,江苏省盐城市捷康公司成功应对337调查[15]、江苏申锡同世界高空作业机械行业巨头SECALT S.A and TRACTEL,INC(赛开利公司及达克泰集团)的知识产权维权之战中取得胜利的经验就值得江苏企业和行业协会等主体学习和借鉴。[16]江苏企业需要提高其超前知识产权服务意识,经常同江苏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高校等社会主体合作,使得防范和应对知识产权诉讼等风险成为企业主体的一项常规性工作,这样知识产权社会公共服务主体也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而不只是救火队的角色。面对因发展江苏省知识产权经济引出的复杂问题,江苏省企业发挥主动意识,积极同以知识产权服务为主的社会主体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有利于江苏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利益,同时又能促进江苏社会主体逐步提高其知识服务质量,适应江苏知识产权经济的发展。

5 小结

在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一趋势正在加强。江苏省知识产权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江苏省各级政府部门、江苏企业和相关社会主体需要共同合作,实现江苏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的优势互补,为江苏省知识产权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江苏省各主体需加强合作,建立诸如江苏省知识产权服务联盟等多元主体合作的典范。此外,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正在与江苏省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协商,合作组织开展“千企百校百日知识产权服务行动”,为江苏企业和高校等主体开展多方面的知识产权服务。通过多元主体的合作能不断建立和完善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江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实施和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促进江苏省知识产权事业和经济的发展,实现江苏知识产权强省的目标。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发展需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支持。为了提高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能力,必须重新整合和构建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通过公共服务理论的分析,认为应该促进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三者之间的合作,通过三种主体之间优势互补,来提升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产权服务机制 篇3

一、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是关于确认、保护和利用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规则体系。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在内的与知识产权创造、使用、管理和保护等相关的所有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及其实施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可详细表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 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机制是指通过国家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措施, 保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利。既包括国家对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等一切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制定的法律和实施细则, 也包括各种知识产权保护在具体实施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二) 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机制是指通过司法途径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分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和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

(三) 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制是指相关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对知识产权进行行政管理、提供相关行政服务、依法处理各种知识产权纠纷、维护知识产权秩序的一种保护机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在国际上是通行的做法, 在大多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以司法保护为主, 行政保护是司法保护的有效补充, 但是在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 知识产权的社会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的社会保护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社会相关服务机构保护知识产权。二是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自觉的保护。目前, 我国的知识产权社会服务组织主要有:专利代理机构、商标代理机构、版权代理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状况。

(五)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机制

目前, 国际上产生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TRIPS协定) 的达成标志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新的国际标准的形成。而且其在历史上首次引入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制性的标准, 加大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力度。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机制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尤其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 更是加快了知识产权立法保护机制建设的步伐, 在2001年按照WTO的相关规定对《专利法》、《商标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对《著作权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三次修改的《专利法》实施2010年第二次修订的《著作权法》施行, 2012年《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草案正在征求意见并且正式启动了《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方面我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并且还在不断地完善。地方法规建设也在有效推进, 目前已有27个省 (区、市) 、14个较大的市制定了专利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各地方法规的制定是各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 但是各地方由于对于制定知识产权法规缺乏经验, 主要还是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较为宏观地制定地方法规, 在实施细则方面还不够深入细致。

(二) 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机制和司法保护机制

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主要是通过司法途径实现, 行政执法职能主要表现在海关的边境措施, 以及贸易委员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盗版、假冒等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所实施的贸易制裁等。而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则采取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相结合的“双轨制”方式, 一旦出现知识产权纠纷, 当事人可以选择行政保护或司法保护。

行政机关的行政裁决程序相对于司法程序更加简单快捷维权成本低, 同时行政查处制度具有主动性, 因此在短期内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双轨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行政人员和法官所处地位不同, 立场和利益划分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因此就有可能出现处理结果不一致的冲突。另外在知识产权行政查处过程中, 涉及到刑事犯罪的案件需移送公安机关, 这就涉及到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衔接问题, 行政机关在处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 有时会存在以罚代刑或怕麻烦怠于案件移送的现象。

(三) 知识产权的社会保护机制

我国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机构发展时间不长, 目前绝大多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仍处于财力、人员、知名度、权威性的积累阶段, 同时由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入门槛低, 造成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小规模的、缺乏专业人员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影响了整体服务质量, 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自觉保护不够, 许多权利人对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重视不够, 未能及时申请专利、商标等, 或被侵权后报案不及时, 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困难。同时由于法律宣传不深入, 不细致, 没有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很多内容老百姓认为与自己无关, 造成社会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四)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和WTO的背景下, 发达国家更多地依靠知识产权、贸易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等新的手段来控制市场。以WTO的TRIPS协议为核心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地位而制定的, 其中较多的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 而相对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我国自身为了促进创新有保护知识产权的需求, 但是也需要注意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上有明显优势, 并且存在着滥用知识产权、非法垄断的行为, 造成了当前国际贸易中的某些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

三、我国知识产权长效保护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地方性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完善

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本地区的地方性保护法规, 法规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和细化, 并且通过总结大型展会或活动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 对知识产权实行长效保护。

(二) 处理好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协调发展, 并逐步以司法保护为主

加大行政执法机关向刑事司法机关移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和刑事司法机关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力度;对于知识产权纯民事纠纷应主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行政调解和行政查处制度仍可继续发挥作用, 但应受到司法监督。

(三) 完善知识产权社会保护机制

对于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机构的审批应提高门槛, 更加严格, 对于从业人员提高专业要求。对于中介机构的日常经营, 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建立诚信档案制度和退出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加强日常培训和行业自律。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 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产权的环境。积极帮助和教育权利人强化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有效保护合法权益。

(四) 积极参与到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建设中去

我国作为一个在全球有重大政治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 应当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和外商投资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广泛开展对话、交流与合作, 提高谈判能力, 在发展中国家因此而受损的领域, 积极争取得到发达国家的相应补偿, 从而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调整和完善中发挥作用, 与世界各国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和利益。

摘要: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是我国实现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 我国在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同时也面临各种问题和瓶颈。文章详细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提出相应建设知识产权长效保护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长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财政研究, 2012 (4) .

[2]戴琳.论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及行政管理机构设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 (6) .

[3]易玲.行政执法权配置多维化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J].求索, 2012 (5) .

[4]傅文园.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发展中若干问题探析[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研究 篇4

(一) 知识的产权化:法律的作用与贡献

“知识”是一种无形财产已是不争的事实, 与有形财产一样“知识”也会遭遇经济学上所说的财产困境:如果不界定财产的“产权”, 那么就会产生低效率。把“知识”转化为“产权”或者“产权化”则是法律的作用与贡献。

法律经济学认为, 任何交易都需要付出交易成本, 零交易成本并不存在, 而界定产权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促进效率的提高。萨缪尔森发现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俱乐部物品的差异;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消费、使用的物品, 私人物品则是指在消费或使用上具有个人排他性的物品, 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是俱乐部物品。私人物品的生产效率最高, 俱乐部物品次之, 公共物品最低。如果产权不清楚, 各种物品都会成为公共物品, 导致人们不愿意生产这类物品, 当然也谈不上效率。“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 不象有形物品可以为人们所实际控制, 且易于传播、更新又快, 因此更容易成为公共物品。而生产知识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 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保障知识产品生产者的利益, 将会极大地挫伤人们创造知识产品的积极性, 不利于知识财富的生产、积累, 也不利于知识创新。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律形式赋予知识产品所有者或创造者在一定期限内对知识产品排他的专有独占权, 通过赋予知识产品的创造者以“产权”的形式来激励创新, 并通过对该“产权”的保护实现其利益, “为天才之火增添了利益之油”。如专利法律制度赋予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依法享有独占性专有权, 商标法律制度赋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独占使用权, 著作权法律制度赋予作者对其科学文艺作品享有专有权。这样, 知识产品就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物品转化为了私人物品。因此, 把知识产权化是法律制度的伟大贡献。

(二) 产权化知识的配置:市场机制与失灵

国家通过法律制度把知识产权化后便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 这是一种附加在某种载体上的一组权利束。“知识产权”有两种基本含义:一种是“产权化”的“知识”载体;一种是国家制度在“知识”载体上赋予的权利束。无论哪一种含义上的“知识产权”都具有资源和财产属性, 都可以经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 从而发挥其生产要素的作用, 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这也是“知识经济”的本质内涵——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或变量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按照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供求规律与价格规律, 如果一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市场主体对这种要素的争夺就会产生, 谁占有更多的该生产要素, 谁就拥有竞争优势, 市场上对该要素的需求就会大量增加, 需求的增加也将提高该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 这将会大大刺激该生产要素的供给, 这样就把其他生产要素——资金、技术、土地等吸引过来。随着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人们便按照市场的引导, 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交易、管理和保护, 以便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获取和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机制的“无形之手”对知识产权进行着资源配置。

但是, 经济学理论同样指出, 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 它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功能性缺陷, 由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市场机制会失灵, 这种情况在知识产权市场配置中同样存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虽然可以降低知识产品的外部效应, 使之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私人物品, 但在其他方面却未能幸免于难, 主要表现为:

第一,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 知识产品的创造者无法得到生产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支持, 囿于条件的制约, 知识创造者往往捉襟见肘, 举步维艰, 无法完成创造或知识创新。

第二, 由于信息不对称, 知识产品的创造者完成知识创造之后没有资金、能力将创新成果产权化 (如专利的申请、商标的注册等) 。

第三,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与公共物品属性, 应用更广的基础研究型的知识产权无人问津, 职务发明没有足够的动力来驱使。

第四, 由于信息不对称, 创造出的知识产权不能及时有效地与知识产权的运用者对接, 知识产权的交易受到阻碍, 使大量的知识产权不能实现生产力转化。

第五, 由于信息不对称, 知识产权的实施者或运用者缺乏后续支持, 不能将已经生产实施的知识产权产品转化为市场上具有极强竞争力的产品, 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第六,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给予了知识产品生产者或者权利人以法律上的垄断权, 这种垄断可能造成损害市场竞争的非法垄断。

同时, 市场机制可能引发盲目竞争, 造成资源浪费;市场中的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并非时时处处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 市场本身不能创造出有利于知识产权投入与产出的制度环境, 致使知识产权的生产要素化程度低, 不能得到有效配置, 不能放大知识产权的效用;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后, 权利人不能进行自保。从更高层次上说, 知识产权化后, 没有给知识的创造者和实施者带来“荣誉”——社会承认的满足。

二、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政府的矫正与弥补

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对于知识产权市场配置的失灵造成了知识产权的供求失衡, 价格失真, 效用降低, 不能有效地发挥生产要素的增值作用, 影响了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社会整体出现低效率。于是另外一个思路产生了:政府“有形之手”的矫正与弥补。如何矫正市场的失灵、弥补市场的缺陷, 必须从引发市场失灵与缺陷的原因上寻找思路。我们认为, 政府的干预应该从引导有关知识产权的信息披露、把知识产权的外部性内部化以及规制知识产权非法垄断入手, 这便是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价值所在。

(一) 激励与知识产权激励

从表层意义来说, 激励 (motivation) 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至于什么是积极性, 则涉及更深层的问题。在人们一切行动的背后, 一定有其如此行动的激励, 说明激励就是为行为提供的动机, 无论是积极的劝诱、消极的制裁, 还是努力营造一种“精神风气”, 其目的都是影响人的行为, 并使人的行为朝向预期的目标。激励较为抽象, 通过观察激励所导致的行为, 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激励的假说。譬如弗鲁姆把激励定义为对个人及低层组织就其自愿行为所作的选择进行控制的过程;爱特金森认为激励是对方向、活力和行为持久性的直接影响;沙托认为激励是“被人们所感知的从而导致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或者为完成某个目标而采取行动的驱动力和紧张状态。”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 激励是一种外在适宜刺激, 是将外部适当刺激 (诱因) 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 从而强化人的行为。还有人说:“激励就是在人的前面放一大块金坨子, 后面放一只老虎。跑得快的得金坨子, 跑得慢的被老虎吃掉。”这个比喻有些夸张, 但与知识产权的激励较为契合。知识产权激励就是在设定预期目标的前提下——消除知识产权市场配置的失灵与缺陷, 通过制度引导, 为人们提供行为上的动机与目的, 一般分为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正向激励为知识产权相关主体提供积极劝诱, 负向激励为知识产权相关主体提供消极惩罚, 正向激励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机制有多重含义, 一般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主要表现为一套结构化的规则及其运行方式。机制对外有输入有输出, 对内有信息有反馈。无规矩不成方圆, 它的作用在于约束和限制, 以保证宿主系统始终在损毁和崩溃的临界范围内运转。机制的优劣可以用它对宿主系统发展的贡献来衡量, 看其是否能鼓励和促成正面影响并避免和消化负面影响。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是政府知识产权工作系统通过一系列内在和谐、相互联结的制度安排——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动、循环强化的制度安排来达到弥补知识市场缺陷或者矫正知识市场失灵的目的, 促进创新知识的产生、知识产权 (财产权) 的形成, 促进知识产权的运用、交易、管理和保护, 最终实现创建“创新型”企业、城市和国家的目标。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以一定的政府机构为运行基础, 并依赖于特定的知识产权文化发挥作用。知识产权激励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 财政激励制度

如上所述, 在知识产权市场化配置中, 知识产品的创造、知识产权的形成、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中介、知识产权的应用、知识产权的规模化拓展、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发展, 乃至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等环节都会因资源配置不到位而陷于困境, 政府的财政激励机制相当重要, 包括对各相关主体的资助、补贴、奖励, 直接对基础研究或R&D 进行投资, 对职务知识产权人以奖励等, 以推动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规模化与产业化。

(2) 税收激励制度

税收是国家强制性收取国民收入的国家行为, 在经济学看来, 税收给予市场主体的是一种负担, 当给予纳税主体以税收优惠时, 便是给予市场主体在纳税方面的一种激励——进行这种市场行为可以享受少成本多受益。知识产权税收激励机制是国家给予知识产权的创造者、运用者、知识产权产品的销售者以及知识产权的转让等交易者以税收优惠, 以及给予知识产权及其产品的流转过程中的税收优惠——税收减、免、缓。

(3) 金融激励制度

知识产权的诸环节都依靠政府资助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经济的, 市场配置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在此仅仅是出台相关政策, 给予知识产权的相关主体以融资的激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民间组织等可以进行贷款或风险投资, 个人与企业或其他组织可以在从事知识产权的相关活动时获得资金的支持。这包括给予贷款人以政策支持、充分的信息披露、健全担保中介机构、设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 也包括知识产权的评估、质押、抵押等制度和机构的健全。

(4) 收益激励制度

由于知识产权市场的不健全, 致使知识产权交易制度无法正常运转, 将知识产权作为生产要素进行投资、职务与非职务性知识产权参与到产品销售提成与利润分成的制度还不成熟。政府应该透过制度设置来明确收益分配主体以及有关原则, 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单位——公司制、民营制、国有制等单位, 无论是知识产权的产出者或是应用者或者交易者或者中介者, 都享有知识产权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安排。

(5) 政府采购激励制度

政府采购激励制度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发展知识产权事业, 鼓励科技创新, 推动科技发展, 通过政府采购以扩大技术需求, 刺激或保护科技供给的一种特殊政策。一般而言, 政府采购时对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的影响可归纳为三类:政府采购培育了知识产权与创新扩散的市场;政府采购对创新技术、使用知识产权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起到了“牵引”作用;政府市场充当知识产权产品或创新产品的实验场。

(6) 贸易激励制度

贸易激励制度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产权本身的交易激励制度;二是对知识产权产品交易的激励制度。知识产权贸易激励制度包含上述的政府财政支持政策、税收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激励制度, 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制定知识产权交易规则, 规范知识产权交易行为;同时对知识产权产品实行特殊政策, 包括内部贸易优惠, 出口通关政策, 出口退税政策,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政策等。

(7) 公共服务激励制度

公共服务激励制度重在为知识产权权利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环境, 激励知识产权作用的发挥。主要包括:①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知识产权市场配置的失灵大多来源于相关信息不对称——知识产权信息主体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及时,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知识产权相关主体之间相互分割, 从而不能使各种资源配置到知识产权的各个环节上来。政府的作用是疏通知识产权信息阻塞通道, 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等方式来扩散知识产权相关信息, 一是提供直接的知识产权公共基础信息;二是建立知识产权相关信息网络进行间接的信息服务, 一些增值信息服务可以由社会中介进行, 以使知识产权的投入与产出有充分的信息支撑, 知识产权与其他经济要素的组合更加通畅和有效。②利用和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在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发挥知识产权代理和律师等专业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尤为重要。③加强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和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和申请专利, 适当实行减免费政策;促进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技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和管理的指导。

(8) 精神激励制度

部分知识产权本身具有精神权利, 但是这种精神权利仍属私权性质, 相对于政府的直接的精神激励, 激励作用比较弱。知识产权的精神激励代表了更高的社会评价, 社会舆论、公众与媒体可能给与更多的关注, 所引起的轰动效应远比取得知识产权的轰动效应大;精神激励具有时间效应, 获得精神激励者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享受激励所带来的持续效应, 而且精神激励还具有累积效应, 一个精神鼓励, 其他荣誉往往也接踵而至。知识产权的精神激励机制包括给予知识产权相关主体以荣誉称号、象征性奖励、职称或职务晋升优惠等。

(9) 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制度

对于自己的知识产权遭受侵害, 不能够或无力进行自行救济, 这对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伤害也是最大的, 也背离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国家通过商标法、专利法、合同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技术改进法和科技成果转让等法律规范来规范、约束扩散主体的行为, 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收益。曼斯菲尔德的研究表明, 如果没有专利保护, 大约有半数以上已经获得了专利的技术可能不会得到扩散。可见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可以极大地保护创新者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收益权, 从而减少创新成果扩散的外部性。

知识产权化以后, 使具有很强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属性的知识产品得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但是, 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 它有自己难以克服的缺陷, 市场对于知识产权的配置也会失灵。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的主要合理性依据, 它可以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来弥补市场缺陷、矫正市场失灵。政府与市场具有天然的互补性, 政府介入是市场失灵的良药, 也是作为市场产物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增效剂。但不可回避的是, 政府的介入并不能完全弥补知识产权市场和制度失灵所带来的所有问题, 而且会产生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产权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系统失效”和“锁定失效”的情形。因此, 市场调节、政府介入的有机结合才可能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系统。

三、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原则

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原则是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构建以及实施的行为准则。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激励有自己的目标函数, 也存在与市场配置相区别的政府管制边界, 同时也受特定区域实际情况与实际条件的约束, 鉴于此, 在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与政府战略目标相协调的原则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是实现政府战略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 构建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必须与政府全局性、长远性、全员性的战略目标相吻合, 任何游离于政府战略之外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都是无效率的。

2.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具有地域性, 即便是先进的国家或地区、城市的激励机制也并不具有普适性。知识产权激励机制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进行构建, 任何不加分别地制度移植总会遭遇困境。同时,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必须坚持制度创新, 不能抱残守缺, 根据情况的变化, 及时有效的修正知识产权激励制度, 使之在时空上处于和谐与有效。

3.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原则

市场与政府是实现知识产权效能的两个最主要的路径,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是政府介入知识产权市场配置的体现, 但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并不是单纯的行政管制, 而是以弥补市场缺陷、矫正市场失灵为目的的政府服务。

4.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不能全面眷顾, 泛泛激励, 而是要根据政府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目标, 有重点地进行扶持。很显然, 政府不能不加分别地对知识产权所有的环节进行支持, 也不能不加分别地对所有的知识产权主体进行奖励。

5.鼓励自主创新兼顾引进再创新的原则

国家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鼓励创新, 促进科技进步, 从而获取和提升企业、地方、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力。自主创新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要向原创倾斜, 同时兼顾引进后的再创新。

6.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以正向激励为主的原则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要以政府对知识产权相关主体的正向激励为主, 侧重对知识产权主体积极行为的承认和奖励, 但对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也必须予以规制, 如对知识产权的滥用、非法垄断、侵权等行为要施以约束。

7.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物质激励为主的原则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以政府的必要物质激励为主, 以解决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低效率, 但已不能完全忽视精神激励, 毕竟精神激励也是人的一种效用, 效用最大化是市场经济人的追求。

(二) 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认为, 我国应当采取如下措施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1.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运行基础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运行基础主要是机构与人员, 这是实施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关键, 机制运行的效果决定于实施者。一是从知识产权的战略地位考虑, 无论是在职级上还是人员配备上, 都要提升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性,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的协调能力;二是从内部机构设置上要与我国“跨越式发展”和创新型省区建设的目标的省情相适应, 各级编制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 强化知识产权机构建设, 根据工作需要, 增设有关职能部门, 成立知识产权执法队, 组建“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选配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同时, 我们还要关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制度层次, 早日出台各级知识产权战略, 与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相适应, 作为我国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的基础性制度, 积极推进我国战略纲要的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 各级政府知识产权机构是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主系统基础, 我们在加强建设的同时, 也要高度重视各个子系统的主体基础, 主要是科研院所、企业与知识产权中介组织。科研院所是知识产权的创造或产出的主力军;企业不但是知识产权的运用者、管理者, 而且很多也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 保护者与被保护者, 可以说企业是知识产权的关键载体;而知识产权中介组织则是知识产权的推动者以及保护者。这些组织既是政府知识产权激励的受体或被激励者, 同时也是对内部人员激励的主动者, 每一个组织都构成知识产权激励的子系统。要引导、促进和鼓励各子系统的激励机制的形成与成长。

2.加强与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有关的文化建设

文化是知识产权激励机制运行的持久而深远的动力, 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与观念的更新是其重要内容;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需要政府组织保障和制度的保障。在当前, 需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专利资金中增加宣传培训经费, 利用“3.15”、“4.26”、“科技活动周”、“科普书屋”等载体, 通过各种访谈、演讲、辩论、技术转化对接、新闻发布等形式, 组织大型宣传活动。在此基础上, 一是在报纸上开辟知识产权宣传专栏, 组织专家学者和知识产权工作者积极撰稿;二是配合新闻媒体开设局长访谈节目;三是制作知识产权电视专题节目;四是坚持知识产权“五进入”, 即进企业、进机关、进村户、进学校、进社区。

3.完善知识产权财政激励制度

财政激励制度是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重点, 一般而言,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就是指政府的资金资助、补贴、奖励, 当然还有知识产权的股权化、或生产要素分配化。要进一步梳理有关政策制度, 加以整合或重构, 形成有内在逻辑结构、可操作性的财政激励制度, 落实有关激励政策, 加大财政激励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知识产权工作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将知识产权申请量、拥有量和实施效益作为科技进步的评价依据;在科技项目立项时, 把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和该项目能否创造自主知识产权作为重要依据, 给予导向性支持;设立专利事业发展与促进专项资金, 纳入财政预算;许可或转让专利权的单位, 应按比例给发明人报酬等。

4.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激励制度

金融激励制度基本涵盖知识产权的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贷款制度、知识产权担保制度、知识产权担保机构、知识产权担保基金、知识产权风险基金等。河南省郑州市在全省首创了专利质押的先例, 这是一个给与知识产权人以融资的渠道, 这种制度是对知识产权人的激励举措。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以专利权质押贷款为突破口, 建立知识产权部门和评估、担保机构、银行的合作机制。由知识产权局筛选优秀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专利法律状态检索, 通过第三方进行信用和专利价值综合评估后, 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质押合同登记, 并以专利权为质押, 向银行申请贷款。以此为基础, 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激励制度。

5.完善知识产权收益激励制度

收益激励制度包括知识产权股权化以及知识产权报酬化, 对于后者, 河南省郑州市已经有所规定。例如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在专利权有效期内, 实施发明创造后, 每年应当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不低于5%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不低于1%作为报酬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转让或者许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的, 应当依法提取不低于转让费或者许可费纳税后的30%作为报酬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者参照上述比例, 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报酬。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以专利入股的, 专利权人应当从其股份所得中提取不低于30%的收益给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其他单位可以参照上述关于奖金和报酬的规定执行。目前需要制定知识产权的股权化制度。

6.完善知识产权政府采购激励制度

政府采购是扶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重要措施, 主要是采购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要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会同财政主管部门, 按照公开、公正的程序, 把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主要标准, 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定, 并向全社会公告。财政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 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对企业开发的符合政府首购标准的产品, 实行政府首购。目前需要对该项要求进行制度化, 以便操作。

7.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激励制度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公共服务激励制度应包括:一是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 通过门户网站或服务窗口, 为社会公众提供专利文献检索、专利技术查新、知识产权政策咨询等服务。依托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 开展知识产权交易活动, 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二是利用行业协会优势, 提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的专业服务。组建知识产权专家顾问团和信息服务中心, 成立各种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利、商标和版权等行业协会, 为社会提供代理、评估、咨询、检索、交易等服务。三是规范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机构, 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拓展知识产权事务所服务领域, 增加信息服务、无效专利应用、法律状态提示和法律援助功能, 实现“多功能、专业化、规模化”目标, 形成覆盖各地区, 触及各乡村的服务网络。同时, 启动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推进名牌战略等。

8.完善知识产权精神激励制度

制定一个单独的精神激励制度是不必要的, 它一般融合在相关激励制度之中, 主要内容是职称评定、职级晋升、名誉称号授予等方面。一般原则是要将科研技术人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与知识产权拥有量, 特别是发明专利拥有量和实施效益挂起钩来, 如对重要发明专利的发明人, 可破格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在推荐申报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时, 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各级政府对在知识产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各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和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

9.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制度

保护激励机制的重点是行政救济,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重点是:一是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落实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增强各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及支柱产业中的关键技术保护。积极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 支持企业通过强化科研、生产、流通、专利交易等环节知识产权保护, 维护自身权益。三是建立预警和法律援助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警企保护绿色通道制度, 坚持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企业维权“三位一体”, 推广建立企业诚信制度。四是加强展会和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设立大型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咨询投诉办公室, 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投诉。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审查、登记制度, 抓好科学研究、生产流通、技术贸易等方面专利保护。五是是规范版权管理, 打击盗版, 促进软件正版化。在商品流通领域广泛开展承诺销售“正版正货”活动, 在全社会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10.完善知识产权税收激励制度和贸易激励制度

知识产权税收激励制度和贸易激励制度在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政策、规章制度中没有明确和特殊规定, 属于结构性制度缺失。可以按照我国实际, 在相关制度——税收征管制度和商品交易制度中予以规定, 也可以在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制度中进行明确。

11.再造知识产权激励流程, 形成激励的闭环系统

前已述及,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关键内容是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的决策、执行、评估、反馈等一系列环节的相扣流程。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的决策方面已有较成熟的经验, 在重大问题决策时一般都能吸纳相应的专家、技术人员参与, 民主与科学决策程序逐渐形成。但在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的监控、评估以及反馈方面还有欠缺。要建立知识产权激励制度执行监测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的汇报与通报制度, 定期审视激励制度的效果与问题, 及时组织有关专家修订完善激励制度, 形成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2]彭玉勇, 张少华.论知识产权制度与科技奖励制度的合理实施[J].上海: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3.

[3]刘华.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内在机制分析 篇5

最近, 苹果与深圳唯冠的i Pad商标权之争愈演愈烈, 如果说商标注册纠纷已经让苹果公司焦头烂额, 那么i Pad作为域名也在中国遭到抢注, 无疑是雪上加霜。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抢注网站域名也已成为一种风潮, 甚至已成为一种新的生财工具。这种乱象如不遏制, 或许会成为另一种“商标之争”。以上事件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知识产权法对于i Pad这一智力创作成果的重叠保护关系, 即域名与商标之间的标识性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在社会进步和经济结构转换的大框架下, 上述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在知识产权权利发生冲突后, 如何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当今学者致力于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1、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内涵。

追本溯源, 了解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前提是研究权利冲突。权利是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并可以以何种方式对利益进行利用以满足自身需求的可能性。权利始于对利益的重新分配, 这种利益既可以是精神利益也可以是物质利益。对于物质利益, 由于其存在上的有体性以及使用上的竞争性, 一般不易产生权利冲突, 权利冲突一般发生于精神利益方面。权利冲突产生于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包括不同利益主体对各自不同利益的不相容;一个利益主体威胁了另一个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行使;一个利益主体为了确保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要求另一方主体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等。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现象源于其利益的无体性, 使用上的无竞争性和共享性。不同的主体可以对同一精神利益或其所依附的有体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控制、利用和支配, 而这种利益又被知识产权的单行立法分别予以保护, 使得各种利益都成为合法的存在, 于是相互矛盾或抵触的两项或者两项以上权利的法律状态就应运而生了, 这就是知识产权权利冲突。

2、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条件和表现形式。

通过对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内涵分析, 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不同权利主体均对同一权利客体提出的权利主张之间相互抵触的法律状态。既然称之为权利冲突, 说明权利主体的权利主张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是合法的, 否则主张权利一方有可能构成侵权, 相应的, 权利冲突也不会出现。其次, 权利冲突所指向的客体同一, 如果客体不同一, 无论主体的状态如何, 都不会构成权利冲突。在客体同一的前提下, 不同的主体分别对其主张法律所保护的权利, 由于权利主张均具有合法性的特征, 最终导致了权利冲突。

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有不同的表现。引起权利冲突的知识产权, 有的无须登记即可享有, 如著作权;有的必须向有关行政机关登记注册才能享有, 如商标权。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大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实践中最为多见的是同种权利之间的冲突, 如著作权与著作权之间的冲突。不同种权利之间的冲突也随着知识产权客体的扩张而日益增多, 主要表现为依不同单行法产生并受之保护的权利之间发生摩擦与冲撞, 如i Pad注册商标权和域名利益之间的冲突。除此之外, 由于尼泊尔公约等一系列国际公约的签订, 使得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触角延伸到中国领域, 但是由于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在程序、内容和标准上规定的不一致, 造成了国内知识产权与国外知识产权的冲突。以上都是从知识产权法这个领域来分析权利冲突的表现, 如果纵观民法, 不难发现知识产权与非知识产权如肖像权、姓名权、法人名称权也存在着冲突。

二、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产生的原因

1、权利冲突产生的内在原因。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由权利本身的一些特性所决定的。权利是法律规定人们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而法律的繁冗与事物的变化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权利的规定会出现疏漏, 主要表现在权利边界的模糊性。法律是以一定文本形式体现的, 而作为表达工具的语言由于自身的局限性, 使得权利边界模糊成为必然。权利本身的无形性, 也增加了通过定量的方式来做出描述的难度, 无法做到边界的清晰。既然权利边界模糊已经不可避免, 那么通过完善的立法还是可以减少这种冲突的发生, 但是我国的知识产权法目前还未能达成这种效果。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利益保护, 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存在于单边立法之中, 整个知识产权部门难以形成一个体系。加之近年来知识产权扩张以及法官造法等现象的出现, 使得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步履维艰。其次, 知识产权作为权利的一种, 其本身的特殊性是知识产权权利冲突高发的原因。作为一种绝对权和支配权, 知识产权约束他人的空间远远大于相对权对他人的排斥。此外, 知识产权并不像动产和不动产那样具有有体性和直观性, 人们更多的是对其认识和利用, 因此不存在实际占有性。这种属性又进一步产生了知识产权在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共享性, 产生了权利专有和社会对知识产品使用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知识产权法律, 主要用权利的规定来表述各项制度, 在设计制度时难免会出现交叉、重叠, 加之知识产权绝对权属性, 使得知识产权权利边界比同为绝对权的物权模糊得多, 并且, 往往是受到侵害时才具体确定了知识产权权利边界。于是, 同为绝对权, 知识产权比其他绝对权更易发生权利冲突的现象。

2、权利冲突产生的外在原因。

科技进步使得全球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性资源, 其专利权、商标权都为企业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 知识产权立法也因缺少一些硬性规定, 使得法官在审判案件时造法的现象层出不穷, 这都造成了知识产权权利扩张, 从而导致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知识产权权利扩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权利主体扩张, 权利客体扩张和权利内容的扩张。权利主体扩张造成了同一客体被不同主体支配的现象。传统权利表现为客体分离而主体合一, 即权利在归属上为单一主体所享有。权利的这种正态分布一般无法构成相对立的利益冲突, 相应地也无法引起知识产权权利冲突, 而权利主体的扩张造成了客体合一而主体分离这种权利特殊形态, 使得不同主体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矛盾或抵触的权利在取得上都有了相应的法律依据。随着知识产权主体的扩张, 知识产权客体也开始扩张。知识产权的客体, 即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对象, 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在以科技为第一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权随着信息的不断生产而拓展保护对象。如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致使域名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知识产品, 域名持有人对域名的排他性使用权正逐步被承认为一项知识产权, 随着域名权在知识产权领域得到确认, 产生了域名与商标之间的标识性知识产权权利冲突, 其背景正是权利客体的扩张。权利内容表现为法律赋予主体实施活动的条件, 即权利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决定权利内容的主要是权利类型和权利客体。权利内容扩张往往使得知识产权与其他类型的民事权利之间发生冲突, 如同样作为绝对权的知识产权与物权之间, 因权利扩张, 不同权利主体都可以支配特定行为, 从而会产生的彼此利益对立、权能抵触的矛盾状态, 这就造成了权利冲突。

三、结论

随着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法律制定机关和法律审判机关都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做出了努力, 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产权基本原则之一的保护在先权利原则的设定和运用, 以及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对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的贯彻和应用, 这些都为我们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然而, 正如构建和谐社会一样, 解决权利冲突也要在考量各方面利益后作出谨慎的决定, 当法益与知识产权发生冲突时, 应该从利益平衡原则出发, 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民法角度做整体性思考, 以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样的法律才能真正地被人们所遵守, 这样的判决才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和执行。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多元化模式的形成, 知识产权作为经济发展的隐形推动力, 已经被不少企业视为参与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从法理学角度, 研究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含义、条件和表现, 厘清导致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内因和外因, 从而为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提供理论素材。

关键词:知识产权,权利冲突

参考文献

[1]李静冰.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成因及处理原则.2003.4.

[2]林千多.论商标权与字号权的冲突及解决.2003.10.

[3]丁琨.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形式、成因与对策.2004.

产权服务机制 篇6

知识产权法院要在“专”字上做文章、下功夫,不断增强创新思维、前瞻意识、国际视野,继续深化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着力破解知识产权保护难题,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司法服务。完善由技术鉴定、技术调查、技术咨询、专家陪审组成的“四位一体”技术事实调查认定体系,明确技术鉴定人员、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专家陪审员等参与技术事实查明的专业匹配、角色定位和方式路径,着力破解知产案件技术事实认定难题,增强技术事实认定的客观、准确和高效,促进知产审判专业化、民主化。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引领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规则的制定,发挥好基地的研讨、交流、辐射作用,提升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影响力,力争成为亚太地区最受青睐的知识产权案件诉讼首选地之一;着力在审判工作中准确把握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和技术秘密等不同类型的司法保护原则和司法裁量标准,形成各类案件审判指引;通过运用证据规则,引导权利人选择依据损失确定损害赔偿的方式,最大限度呈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严厉惩治各类侵权行为,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有效保护权利人利益,更好保护创新。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打破时间、地域对案件审理的限制,构建在线审判平台,打造网络法院、智能法院、移动法院。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园区法官工作机制,发挥好“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陈惠珍法官工作室”的作用,促进知识产权纠纷在园区的有效预防和就地解决。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志愿者服务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和司法建议工作机制等。

产权服务机制 篇7

关键词:软件研发,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 各行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浪潮的兴起,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产业的核心。计算机软件技术含量高、经济价值大, 通常能给软件权利人带来丰厚的利润, 由于其极易复制, 并且侵权行为惩罚力度不大, 使得软件侵权现象十分严重。因此, 各国高度重视软件的法律保护, 不断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体系建设, 打击侵权行为, 以促进本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企业也应积极采取措施, 有效地保护、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 加强软件研发过程中的成果管理, 强化并保持自身软件的竞争力。

1 软件知识产权内涵解析

1.1 知识产权理论概述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产业变革持续进步, 人们逐步认识到对于知识产品的拥有与使用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然而, 技术的转移与公开势必会使原先的发明创造者丧失竞争优势, 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 以确保既能维持新技术发明人的技术优势, 又能满足社会对该技术的需要, 防止技术垄断。因此, 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专利制度应运而生。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 是专利制度产生的催化剂;随后, 在西方国家又产生了著作权制度和商标权制度。迄今为止, 经过数百年的洗礼, 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保护智力成果和工商业信誉的法律制度。

1.2 软件产品特性约束

1978年,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发表了《保护计算机软件示范条款》, 该条款对计算机软件的定义是:计算机软件包括程序、程序说明和程序使用指导3项内容。软件的开发与使用过程使其具有特殊的产品性质。首先, 软件具有高成果性。软件产品是开发人员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而形成的产品, 蕴含了软件人员的设计思想与逻辑算法, 是一种脑力劳动的智慧成果;其次, 软件具有高价值性。软件产品通过团队分工协作并采用高新技术工具而获得, 故而开发成本较高;同时, 软件产品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能够提升经济效益, 在促进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再次, 软件具有易复制性。软件运行结果并不展示该软件的技术特征, 具体的软件设计思路、程序编译方法等技术要素均体现在程序运行过程中, 加上很多技术方法属于开放共享资源,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软件侵权过程简单而隐蔽。

1.3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20世纪60年代初, 软件产业开始逐步发展, 直至今日, 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核心。软件研发一般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 但是软件盗版比起研发投入的开发与管理成本, 花费不仅低, 过程也较为简单。正因如此, 一些软件盗版的不法分子便投机取巧, 直接盗取他人的设计思路与软件程序, 改头换面之后变成自己的软件, 以谋取高额利润。盗版者不劳而获的行为损害了软件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也危害了整个软件产品的出版市场, 不仅不利于软件研发的创新, 也不利于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本身作为高价值且易侵犯的作品, 迫切需要一种法律制度来保护其智力成果与经济价值不受侵犯, 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制度保护手段, 可以充分保护软件人员的技术创新, 促进软件企业的产品开发。软件通过知识产权予以保护, 从开放性的角度来看, 软件企业将通过合法渠道公开自己的软件产品, 社会财富将持续累积;从竞争性的角度来看, 市场上将会诞生更多有价值的软件, 社会财富将加速累积。

2 软件研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剖析

知识产权是软件企业的保护手段与重要资产, 纵观软件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其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仍然与软件产业的发展要求不同步, 造成软件知识产权始终是软件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盗版制约企业发展

软件盗版主要包括以下4种情况:1 复制发行软件。未经软件著作权人同意, 直接复制或者发行其所拥有的软件;2抄袭仿制软件。稍加修改著作权人的软件, 本质上未明显变化, 即作为自产软件发行;3 捆绑嵌入软件。自产软件与著作权人的软件一同发行, 程序运行无法分离, 且未经过著作权人同意;4终端用户商业性使用软件。软件终端用户自行安装著作权人软件, 但是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并且用于经营活动。

2.2 商业秘密流失形成企业困境

软件商业秘密流失包括以下3个方面:1关键人员流动。软件企业的关键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一般拥有企业的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客户资源、管理策略等, 一旦这些人员更换企业, 将造成此类商业秘密信息的流失, 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与发展;2企业合作失信。软件企业与其它公司合作开发时, 提供了一些技术或商业秘密资料, 但是其它公司未履行相关保密约定, 便将这些信息公开或者使用;3他方非法盗用。其它公司在商业竞争中, 采取了盗窃、贿赂、要挟等非法手段, 盗取并且使用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及商业秘密资料。

2.3 合同漏洞导致企业纠纷

合同已经成为解决企业间纠纷的关键依据, 合同条款的规范准确将直接影响判断合同当事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软件企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企业在合同签订与执行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造成各种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不断出现。软件企业在合同签订时依然存在合同评审流于形式的现象, 导致软件开发合同中的保密条款、验收过程、验收准则、风险规避、权利归属、权利使用、收益分配等内容约定不清晰, 无法操作, 进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 出现合同理解不一致、无法履行合同等情况。

2.4 新变化给企业带来新问题

网络与软件在信息技术领域互为促进, 共同发展, 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通过网络, 利用病毒、木马等非法手段, 不法分子盗取账户信息、用户资料的现象时有发生, 网络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阻力。同样需要关注的是, 软件资源也出现了不合理、不均衡的发展。比如某些软件企业在其它公司的同类产品进入市场时设置种种障碍, 或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联合老企业打压新对手等。这种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越演越烈, 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良发展, 产生了恶劣的市场效应。

3 软件研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优化策略

3.1 规范研发体系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国外众多实践证明, 知识产权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不竭之源,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 综合考虑业务覆盖范围, 分析自身存在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 明确与业务流程相匹配的知识产权管理要求, 形成知识产权管理的奖励与惩罚机制, 从源头避免知识产权风险的发生, 做到预防、执行、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 最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体系。软件研发尤为如此, 需要基于软件生命周期过程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根据GB/T 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包括获取过程、供应过程、开发过程、运作过程、维护过程等基本过程。软件研发与维护过程不同, 所采取的知识产权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企业应将知识产权理论与软件开发实践相结合, 根据软件生命周期各过程进行知识产权管理, 做到软件各阶段成果均有相应的制度保护。在制度体系建立的基础上, 各个层级贯彻执行, 能够严格管理知识产权的相关资料, 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与技术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此构成的全方位保护体系, 不仅保护了企业的利益, 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3.2 强化研发部门知识产权管理职能

企业知识产权专业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知识产权制度的执行效果。首先, 企业应安排高层直接管理知识产权等法律事务工作, 重大事宜进行集体决策, 避免出现管理失误的情况;其次, 企业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积极参与软件全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 包括项目预研、立项、研发与维护等重要阶段, 全方位为软件项目提供知识产权法律的咨询与指导;再者, 企业还应聘请知识产权领域的权威专家或者专业律师, 对于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 获取专业咨询服务, 对于实际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 也可获取专业的调研、取证、诉讼服务。例如, 一些企业认为在没有最终软件产品的时候配备专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为时尚早, 且管理成本太大;一些企业在知识产权专业分工、岗位设置上仍然存在短视现象, 造成一些知识产权问题没有经过专业指导并真正解决。诸如此类, 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将最终形成 “蝴蝶效应”, 造成问题波及范围、影响程度越来越大。企业应强化部门的知识产权职能,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共同避免发生重大损失。

3.3 加强研发环境知识产权管理功能

规范安全的软件研发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软件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保护软件知识产权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必须加强软件研发过程的软件配置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针对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实施、维护等阶段, 对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源代码、测试文档、实时记录、维护文档等技术资料严格管理, 做到技术资料标识的唯一机制, 建立技术资料访问的人员权限机制, 形成技术资料修改的追溯机制, 按照企业的质量体系管理要求定期开展配置审计工作, 保证技术资料的完备性、一致性与可追溯性。规范的技术资料是企业的重要价值所在。例如, 在规避人员流动风险方面, 即使研发人员出现流动的情况, 后备人员也能够较快地根据齐备的技术资料, 理解软件研发的设计架构, 掌握软件研发的管理过程, 保证软件开发过程与最初设计方案一致。所以, 企业要不断规范软件研发环境, 确保技术资料的安全、完整, 保障软件知识产权的阶段成果。

3.4 提升研发人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宣贯与执行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企业合作研发的各种新型模式不断涌现, 这使得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现代化全球研发网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也涉及到多国、多地区的各种复杂利益。在此背景下, 知识产权管理专责人员不仅要具有基本的法律知识, 更要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 并且能够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外知识产权事务。软件企业应该配备专职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人员, 这些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我国法律知识, 也要对外国法律知识有所涉猎, 而且要了解软件行业的技术知识。企业应定期对专责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培养, 组织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参加专利局或其它机构组织的培训;另外, 还应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邀请专利审查员、专利代理人到企业开展专题讲座。

参考文献

[1]陈敏.以知识产权为镜探视软件行业的发展[N].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2-08-01.

上一篇:错畸形分类下一篇:山地小城镇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