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2024-06-25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共12篇)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1

1 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中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同时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此相适应, 民众对于公共服务的质量与和内容也有了多元化的需求, 这就需要政府通过改革来提供适应新变化的公共服务, 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 实现服务的社会化是政府推进公共服务改革的重要目标, 具体说就是通过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契约合作, 借助社会组织利用市场化手段来实现公共服务的高效与优质,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标准形式, 也是政府部门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改革战略方向。因此, 进一步探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内容与策略, 对于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服务水准, 改善政府购买服务供给制度的完善, 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分析

政府购买服务 (Government Purchase of Services) 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 政府同各类社会组织签订合同由各类社会组织提供由规定种类和品质的部分公共服务, 并由相关政府机构向实施服务的社会组织提供资金。作为促进政府职能在公共服务领域转变的主要举措, 政府购买服务将通常由政府相关专业部门实施公共服务转变为政府出资, 通过政府的招标条件下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自由竞争, 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来实施公共服务, 这样就实现了通过竞争性的制度安排来提高公共服务水准。与政府采购实体物资的购买不同,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现出了服务性、非可储存性等特征, 所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具有了其独特的特点: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社会公共福利和公共事业财政拨款项目, 如免费医疗、免费救济等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后者是政府提供给所有人群的全覆盖性服务, 具有全民性和公共性,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目标对象则是特殊受众群体, 具有特定专业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不同于采用财政拨款形式的普通公共服务, 财政拨款主要面向固定的业务单元, 服务进度按照拨款预算计划而实施,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则主要针对设定的公共服务领域, 采取招标竞争方式与服务提供商签订服务合同, 以服务实施的效果而不是业务单元作为考量的根本。

社会组织 (social organization) 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服务供给商, 这类机构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组织之外的社会团体、组织或民间协会, 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企业共同形成了社会体系的三个主要部分。随着社会改革的全面深化, 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近年来逐渐涌现出来。从各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 各种社会组织提供了大部分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各类社会组织在美国提供了所有就业公共服务中56%的服务项目、所有训练服务公共服务中48%的服务项目, 所有保健公共服务中48%的服务项目。志愿社团或其他社会组织在德国提供了所有助残公共服务中90%的服务项目、所有家庭服务公共服务中70%的服务项目, 社会组织成为了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力量。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核心是一种契约关系, 也就是政府作为出资方进行竞标委托, 由社会组织中标后签订合同, 根据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价而后付款的新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本质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一种服务外包的形式, 政府将原有的业务领域的项目外包给社会机构来实施。从类别上看,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通常根据服务供给商 (社会组织) 和服务需求商 (政府部门) 的独立性和竞争性来区别, 分为独立型竞争购买、独立型非竞争购买、依赖型竞争购买、依赖型非竞争购买四种模式类型。

3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

对于处在社会经济领域不算变革中的中国来说, 在政府购买服务这个重要方面需要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近年来很多地区逐渐在社会服务领域推广使用了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如政府购买城市环卫、社区卫生服务、助残服务、就业服务等等, 这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影响, 同时也促进了政府服务职能的提升, 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这不仅有力于化解社会服务领域中的困难, 更为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新样本。

上海市在购买服务中通过实践摸索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的总体思路, 以及合同化管理、合同式服务的可持续性运作规则, 通过市场化竞争手段政府将特定的公共服务委托给各类社会机构来实施, 由政府购买服务, 社会组织实施公共服务职能。上海市政府在2004年在财政预算中正式列支了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费用, 建立了政府购买社区就业服务补贴制度。上海市民政局等六部门于2005年又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2005年市政府养老服务实施项目, 进一步推进本市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完善了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政策内容, 包括增加社区助老补贴范围、细化社区助老服务补贴、对居家养老补贴对象进行等级评价等内容, 这些措施促进了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市中关村社区于2006年至2008年先后成立了中关村企业联合会、中关村地区社会工作协会和中关村文化建设联合会, 通过通过不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 形成了一套社区服务社会化的工作模式。北京市宣武区牛街社区, 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辖区内高龄老人、在册的孤寡老人、建国前入党的困难老党员、生活不能自理且享受低保的老人等六大类困难老人, 每月提供不同的养老服务补贴, 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社会组织来对这些老人进行养老服务。

无锡市政府在政府购买服务中通过逐步摸索和完善, 形成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机制, 该机制以服务市民为重点, 以市民满意为准则,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水平。无锡市于2005年底首先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试点政府购买服务。2006年无锡市财政部门出台了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政府文件, 该文件明确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试点项目领域, 具体包括:环卫清扫、社区养老服务、道路绿化养护、社区文化活动等若干项目。

4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领域现存问题

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仍然属于初始阶段, 长期以来由政府对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大包大揽向政府向社会机构购买公共服务这一市场化方向转化, 无论对于政府还是对于社会组织来说都有不适应的地方, 在制度层面以及操作层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相关法规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政府采购范围中还未纳入公共服务, 这就使得在制度层面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相比之下, 香港有专门的《受资助非政府组织福利机构的采购程序》、《受资助非政府福利机构的存管理》、等法律制度, 完善的法律制度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而在我国与此相关的法律只有《政府采购法》, 但是在具体的采购清单中, 法律条文只将政府自身提供的必要公共服务列入了采购清单, 而没有将更为广阔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容列入采购范围, 也未授予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供应商的合规资质, 所以在制度层面必须改进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相应财政制度体系规定以保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纳入法律的应用范畴。

4.2 公共服务购买范围及数量偏小

目前公共服务购买无论从数量还是范围上都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首先在购买公共服务的总量上还很小, 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由于都还是处于摸索初始时期, 由于民众普遍认为公共服务应当由政府来提供, 不放心、不接受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 原来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转交由社会机构来实施, 相关政府部门由于业务外包自身收入降低也就不具有积极性, 这就造成从总量上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模普遍较小。目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在很多范围内施行, 但在购买范围上仍然局限在特定的范围内, 集中在养老、社区服务, 就业等领域, 许多领域还由政府大包大揽, 未对社会组织开放进入。

4.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流程有待规范

西方国家在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会对外公布相关预算, 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合格的社会组织获得相关的服务合同, 并按照合同内容的要求提供服务, 政府根据合同要求对社会组织的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后付款。由于目前公众很难获知相关政府部门政府的政府采购资金预算, 因而民非机构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需求并不清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所采用的方式应当是通过政府采购的途径进行购买, 这种采购通常要以开放式竞标的方式进行, 在操作层面由于多种因素, 部分政府部门在购买公共服务时并不是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中所要求的方式操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监管流程上也不够规范, 多是以政府内部监督为主, 相关政府部门在现行的条件下依然拥有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定价和服务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权力, 这样在缺乏独立监督方的情况下很容易有寻租行为产生。

4.4 政策协调有待加强

目前政府各部门在职能的划分上仍存在职责不清晰的现象, 这就导致公共服务目标及资金使用上不同程度存在着交叉的现象, 这种交叉现象又会形成多头管理的问题, 多头管理在具体操作中会降低公共服务的实际效率。社会组织在我国是新生事物, 在社会还未放开的情况下其发展和生存具有一定的困难, 而在目前政策下缺少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展的专项资助,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服务提供商主要有两类:收益性社会机构和非收益性社会机构, 收益性社会机构可以通过运营收益来保证机构自身的持续发展, 而非收益性社会机构由于非盈利性的本质很难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目前政府的政策还没有对社会组织可持续性生存的战略规划以及扶助性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资助, 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 以保证社会组织的发展。

5 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建议

5.1 推进购买模式转变

由政府内部提供服务向外包契约合同式公共服务管理的变革, 外包契约合同制是一种将政府专营制度与市场竞争制度功能相结合的制度安排, 这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政府职能实现手段。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合同竞标的方式, 将公共服务项目由社会组织来实施, 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具体实施条件、双方责任以及资金支付等项目均在合同中有详细的规定。在合同化购买管理框架下, 以公开公平竞标作为服务购买的一般原则, 明确合同双方主体, 对于服务购买项目要有确定的目标, 但这种采购方式在现阶段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还较少。面对民众对于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 以及政府服务职能变革的趋势, 相关政府部门应逐步健全公共服务购买机制, 积极促进契约合同式公共服务购买模式的开展。

5.2 促进社会组织发育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本质上是政府通过合同化模式将公共服务进行外包,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社会机构可以进入服务供给市场, 通过合同竞标的方式来实现市场竞争机制,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提高服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是扩大竞争条件的重要前提, 所以促进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是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 要向使得社会组织获得长足的发展前提是开放社会组织, 即社会团体可以依法注册成立, 其次是通过相关法规来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成长, 形成有积极有序的社会组织行业。在政策方面政府对社会组织要给予一定的支持, 设立能力发展和专项基金, 支持非营利组织能力的发展, 同时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选择和培育应该坚持适度原则。

5.3 规范公共服务购买流程

规范公共服务购买流程首先要透明购买公共服务的预算, 政府要通过向社会公布购买公共服务预算的具体内容, 提高采购资金预算的透明程度。《政府采购法》中虽然对于采购中使用哪一种招标方式都有明确的要求, 同时也规范了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 但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公共服务的内容和特点制定购买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来规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整个流程。

5.4 健全购买公共服务监督机制

健全高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是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力监督。在总结我国目前各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要从制度层面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 这是政府提升购买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步骤。首先要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 第三方监督包括:社会公众监督、媒体监督、外部专家监督等。完善政府内部监督也是重要领域, 一方面是政府资金管理部门对于购买公共服务合同的资金监督;另一方面是购买公共服务的部门以及外部监管机构对社会组织实施服务质量的绩效监督。随着内部监督机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机制的逐步完善,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才会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浦劬, 莱斯特.M.萨拉蒙.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顾平安.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合同管理[J].理论研究, 2008, (18) .

[3]贾西津.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终期报告[R].中国社会组织网, 2009.

[4]韩俊魁.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比较[J].经济体制社会比较, 2009, (6) .

[5]杨宝.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的中外比较及启示[J].甘肃理论学刊, 2011, (1) .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2

王丽燕: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条件与风险防范机制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一些地方开始在社区服务、养老、城市管理、扶贫开发、教育等领域尝试由政府购买服务。2010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自此,“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是指政府由原来直接举办幼儿园,调整为向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购买幼儿教育服务,并根据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付费。这是一种政府提供公共幼儿教育服务的新方式,即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1〕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实现了政府在教育服务供给中“生产者”和“提供者”的分离,意味着政府与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组织在本质上形成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商品交换关系。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目的不是为了推卸责任,减少财政拨款,而是为了满足公众多元的教育需求,履行政府服务社会和公众的责任,实现政府财政效力最大化和公共服务优质化。〔2〕从我国当下政府改革的趋势看,政府购买服务既能提高服务水平,又能缩小政府规模。与政府直接投资兴建幼儿园这一传统模式相比,政府通过购买,特别是以竞争性购买的方式提供幼儿教育服务,具有转变政府职能、节约政府开支、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总之,为解决当下突出的“入园难”问题,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正是创新之举。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也产生了一些需要加以防范的问题。本文立足笔者前期调研的结果,梳理出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条件与风险防范机制,以为后续的政策设计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一、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条件

应该说,我国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历史还不长,在教育领域还没有非常成熟或成功的经验。在幼儿教育领域,为了解决“入园难”问题,政府虽然在政策层

http://

才子城网学术论文资料下载

面提出了购买服务这一政策方向,但对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对民办幼儿园进行监管等还缺少整体设计。学界对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发挥作用的边界及其指向群体、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等〔3〕缺少研究,各地也只是各自在进行着探索。笔者认为,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至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宏观层面的要素性条件

作为一项政策设计,政府购买服务有其基本要素,即购买方、生产方、购买内容、购买资金来源。同样,购买幼儿教育服务也必须满足这四项要素性条件。〔4〕

首先,各级政府是购买主体。在购买行为中,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购买方式,无论是直接购买还是间接购买,无论是竞争性购买还是非竞争性购买,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身份是不变的。从北京的政府委托办幼儿园、上海的政府向民办幼儿园购买地段生学位、江苏苏州新区给予民办幼儿园补贴等案例看,政府都是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第一责任人,无论这个责任是由政府单独承担还是与他人(其他社会组织)共同承担。

其次,以民办幼儿园为代表的社会组织是生产方。虽然《若干意见》将政府购买的幼儿教育服务的生产方狭义地限定为民办幼儿园,但在各地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行为中,幼儿教育服务的生产方不仅包括民办幼儿园,而且包括集体办幼儿园、部门办幼儿园。

再次,购买内容属于政府的公共职能,即发展幼儿教育是政府的重要公共职能之一,政府向以民办幼儿园为代表的社会组织购买幼儿教育服务,并不否定“政府主导”的政策期待,也不会弱化政府在发展幼儿教育中的责任。

最后,购买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即政府向以民办幼儿园为代表的社会组织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资金必须来自政府财政性预算资金,不能来自其他渠道。这意味着政府要将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2.微观层面的过程性条件

http://

才子城网学术论文资料下载

从政策设计层面看,政府主要是向民办幼儿园购买幼儿教育服务,从而推动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然而,鉴于我国民办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政府在政策设计和实施时必须强化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与约束,通过政策的规范与引导,推动民办幼儿园树立社会责任感。从过程的角度看,政府在向民办幼儿园购买幼儿教育服务时必须对其进行资质认定、质量监督与财务审计。

(1)认定民办幼儿园的资质

在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政策设计中,民办幼儿园是重要的服务提供方,但“民办幼儿园”又是一个有歧义的概念,其中的“民办”既可能是一个包容性极广的、从官-民相对意义上来界定的概念,如《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的“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可能是一个比较狭义的概念,如特指由民间个人出资举办的幼儿园。到底哪一类民办幼儿园才能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契约一方呢?

根据服务对象,民办幼儿园可以笼统地分为三类:高端的注册民办幼儿园、普通的注册民办幼儿园、低端的未注册民办幼儿园。高端的注册民办幼儿园主要为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人群服务,普通的注册民办幼儿园主要为城乡普通百姓服务,低端的未注册民办幼儿园主要为城乡低收入群体服务。从三类民办幼儿园的实际发展看,高端的注册民办幼儿园数量较少,普通的注册民办幼儿园数量庞大,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低端的未注册民办幼儿园的数量日益增多。据保守估计,在一些城市,未注册民办幼儿园的数量甚至已占城市幼儿园总量的50%以上。在良莠不齐的民办幼儿园队伍中,能与政府形成契约性合作关系的只能是第二类民办幼儿园,即普通的注册民办幼儿园,因为这类民办幼儿园一般收费合理,管理规范,具备提供普惠性幼儿教育服务的可能性。

(2)监督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

以往,在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介入很少,对其教育质量的监管也不多。在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政策框架下,政府与民办幼儿园之间要形成契约责任关系,政府与幼儿家长之间又存在公共责任关系,而民办幼儿园与幼儿家长之间则存在着基于政府购买行为的短线责任关系。〔5〕可见,在这样一种相

http://

才子城网学术论文资料下载

互责任关系中,政府、幼儿家长都有义务监督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为三方共赢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南京,教育部门将“幼儿助学券”的兑现条件与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教育收费、教师队伍、办园质量等直接挂钩,实行动态调节,对不能达标的民办幼儿园采取限制或取消兑现等措施,从而促使民办幼儿园按照政府要求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优化办园条件,完善园务管理,最终将民办幼儿园真正纳入政府公共管理范畴。

(3)审计民办幼儿园的财务

政府向民办幼儿园购买教育服务,意味着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支持。然而,如何才能保证政府的扶持性资金用于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师待遇、优化办学条件,而不是成为办园者的额外收入呢?毫无疑问,在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过程中,任何制度缝隙都可能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这就需要建立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审计监督机制,着力倡导第三方评估、审计监督,对项目运作过程、民办幼儿园收支状况等进行全程财务监控和动态审计,以保证项目经费真正用于幼儿教育质量提升。

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者必须将其赢利的25%用于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我国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长期监管不力,许多办园者不仅没将其赢利部分用于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部分办园者甚至会昧着良心克扣幼儿伙食费等,以获取更大的利润。而在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体系下,民办幼儿园会获得来自政府的经费支持。如果政府监管不到位,那极有可能导致政府投入的资金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政府不仅要对民办幼儿园进行财务审计,而且必须在与民办幼儿园签订契约时充分考虑到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的适度提升,或制订民办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标准,从而稳定教师队伍,为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风险防范机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本质上是公共服务提供的契约化模式,其优势在于引入多元主体,打破以往政府垄断性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一格局,以提供更贴近、适宜的服务。按照西方的经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四种方式:合同出租、公私合作、使用者付费和补贴制度。但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由于市场发育、社会组织发展、http://

才子城网学术论文资料下载

管理水平等条件的约束,我国主要采用的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项目申请制、直接资助制、合同制。〔6〕在幼儿教育领域,从现有的案例看,政府购买服务大多采取政府减免租金、直接补贴和以奖代补的方式,缺少竞争性、约束性和激励性。因此,政府应提高和加强对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认识和管理,确立以政府、以民办幼儿园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和幼儿家长三方为主体,以公共责任为核心的风险防范机制,并为其提供适宜的制度、组织和社会环境。

1.进行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制度的系统设计

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这一政策能否实现其设计目标,关键在于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的建设。制度设计好了,相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目前,我国对政府购买服务的最高法律规定为2002年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其中的很多条文需要修订后才能适用于现今政府购买服务,特别是购买教育服务的实际需要。各地在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时也形成了一些政策。例如,2005年,江苏无锡市下发了《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提出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政府将直接举办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一定程序委托给非营利性组织完成。又如,2006年,浙江宁波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实行政府采购的工作意见》,将教科文体、社会保障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7〕再如,2008年,上海浦东新区出台了《浦东新区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尝试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化。此外,2011年,江苏苏州市出台了《对园区民办幼儿园实行财政补贴的操作办法》,较详细地规定了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资金来源、监管程序。从各地的政策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努力将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对购买程序、购买内容、定价标准、经费来源、评估机制等基本问题作了规定。然而,在先期试点案例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双方地位不清、角色不明、能力欠缺、购买过程不规范、监督和评估缺乏、公共责任得不到体现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的行为似乎不是出于对经济理性的信仰,而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政治行为,并不追求竞争和低成本,而只是借此表明政府已经从直接的公共服务提供中解脱了出来。在这里,购买公共服务不是一种政策工具,而是一项政治任务。同样,对一些社会组织而言,扶贫试点项目只是其提升组织知名度、获取象征资本的途径。

http://

才子城网学术论文资料下载

此外,在一些试点项目中,由于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制度不完善,政府官员通常具有很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政府购买服务这一行为很容易导致一些人利用政府的公共权力与社会组织的私人利益之间进行隐蔽交换。这种交换并不创造社会财富,只会损害政府的公众信任度。因此,必须通过相关法律、政策、制度的完善,规避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中的各种风险,以真正实现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政策目标。

2.培育民办幼儿园的契约精神

对于民办幼儿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采取的是限制政策;改革开放后,政府采取的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忽视政策,实行的是弹性化管理,如民办幼儿园收费采取的是物价局备案制。而在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这一政策设计中,政府、以民办幼儿园为代表的社会组织成了契约化的合作主体,民办幼儿园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得不从原来的追求赢利与竞争转向参与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责任、遵守契约精神。这一新角色对民办幼儿园而言是一项重大的考验。

在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民办幼儿园很少有机会作为公共责任的主体与政府一起参与公共服务。在责任谈判中,作为谈判桌上的弱势方,民办幼儿园的谈判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锻炼,民办幼儿园的谈判资本也需要其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不断积累;作为谈判桌上的强势方,政府有必要对民办幼儿园实行既规范引导,又培育支持的措施,在相互的合作中不断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参政意识与责任意识。因为,没有以民办幼儿园为代表的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就不可能有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的顺利实现。

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一柄“双刃剑”。从国外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实践来看,对这一行为的批评与赞许一直并存。从我国的情况看,在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政策的试行阶段,只有充分预期到政策实施的风险与困难,并积极进行相关政策制度的设计与完善,才能真正发挥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这一政策工具的优势,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的效率与质量,满足公众多元的、个性化的教育需求。〔8〕

参考文献:

http://

才子城网学术论文资料下载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3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化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62-01

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行政管理也必须实现信息化,即政府信息化。政府的信息化将是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各国向着信息化方向迈进的大潮下,我国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思想。实现这一伟大战略,首先要推进政府信息化,这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而实现政府信息化关键在于电子政务建设。

1 电子政务推进政府信息化进程

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承担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发展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功能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网络连接的末梢,具有信息化程度低、办事效能不高、地区发展差异大等特点。因而政府应该把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加强社会管理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对提高政府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督和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大力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网络的办公应用系统建设

电子政务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等技术的支撑下,政府机关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行政管理形式。基于电子政务的办公应用包括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政府实时信息发布、各级政府间的远程视频会议、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等。如: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依托电子政务网络构建起统一的公文传输平台,实现了部门与部门间相互公文的电子传输,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和节约了政府办公成本。

1.2 完善政务系统的运行管理机制,提高利用率,降低行政成本

依托电子政务系统,搭建政民互动的平台,为服务群众提供一个便捷的窗口,实现网上办事、便民办事。加快推进政府门户网站群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系统建设,并对相关系统平台即时进行政府及各办事部门之间的数据传递和更新,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就可以进行相关事情办理、咨询投诉、表格下载等。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各级领导可以在网上及时了解、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并向各部门做出各项指示。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实现政府部门的相关数据、文件等信息资源的共享,既提高了办事效率、质量,又节省了政府开支,起到反腐倡廉作用。这同时也是办公模式与行政观念上的一次革命。

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通过网络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程序以及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从而打造网上政府、阳光政府。

1.3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内部组织重构

电子政务一方面促使政府的内部组织重构,将市场机制的优势吸纳到缺乏活力的公共组织中,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将部分本属于审批范畴的公共服务过渡给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等承担,这些组织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化优势满足公公的需求。同时,这也降低了政府和公营部门的支出规模,节省了资金,这种制度设计最终会形成公众自助服务、中介机构服务和政府审批管理相结合的多中心公共事务管理体系。

2 电子政务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电子政务在实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上网后,通过公开政府部门的机构组织、职能、办事程序等,能够大大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开展网上办公,实现虚拟政府。同时,可以使政府部门掌握的大部分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共享,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发展。电子政务在为工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营造基础网络环境、提供丰富信息资源、发挥政府有效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发挥极大作用。

3 电子政务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

3.1 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先导

电子政府将打破传统的政府办公管理方式,其工作机制、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思路都有很大改变。通过电子政务网,政府直接与人民群众沟通,收集群众意见,传达政府信息。发展电子政务有利于丰富网上信息资源,拉动IT产业的需求并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政府和互联网互动过程中,最初是政府催生了互联网并推动了网络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又回过头来影响着政府。到了今天,上层建筑的电子化过程本身会极大地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促成社会革命性的进步。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领域中,电子政务被列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3.2 电子政务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建设领域的应用大大拓展,形成了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遥感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远程控制、城市交通智能化系统等为主的城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近年来,又出现了以“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为龙头、全面规划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组建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各级政府之间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直接面对百姓的社区信息化建设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子政务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

4 结语

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建设并发展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现代化。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承担着大量的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应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化,以适应未来信息网络化社会对政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府透明度,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的渠道,为社会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与服务,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同时,政府也可以在网上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与心声,在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为公众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提供方便,并从网上行使对政府进行民主监督的权利。

参考文献

[1]王建江.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初探[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0(6):23-25.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4

一、政府购买服务的无锡模式分析

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探索始于上海、深圳、北京、无锡等地, 从实施情况看, 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 就整体而言, 政府购买服务在国内仍然是零星个案, 而且, 具体采购模式也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差异较大, 既有民办公助的形式性购买、公办私营的非竞争性购买, 也有相对规范的竞争性购买。而经过近几年的探索, 竞争性购买越来越为业界所推崇, 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无锡市的运作模式。

无锡市从2005年起探索公共服务的政府购买改革, 并率先尝试将结核病防治交给民营的安国医院托管,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进行监督考核, 并接受患者的严格评议, 在此基础上向供方拨付相关费用。2006年, 市政府所确定的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试点项目范围开始扩大, 包括了市政设施养护、环卫清扫保洁、水资源监测等11个项目。2007年起, 无锡市又全面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凡市区80周岁以上老人可获得由政府提供的每户每年36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补助券,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按照服务协议选派服务人员提供服务, 并向服务对象收取服务券。总体上看, 无锡市的政府购买服务的运作流程如下:确定购买需求与范围→确定服务供应方资质和能力→明确购买方式→公开招标、项目评估、签订合同→拨付启动资金、项目实施、监督管理→评估服务与后续资金跟进。

1. 确定购买需求与范围

对于适于进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项目和领域的确定, 无锡市把握的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进入该领域的事业单位必须完成了机构改革, 理顺了人员关系;二是政府拟购买的公共服务项目必须能够确定评估的量化指标;三是政府拟购买的公共服务事项需要具备竞争市场;四是公共服务事项的资金来源已经由政府安排。

2. 确定服务供应方资质和能力

在服务供应方的资质与能力要求上, 无锡市要求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具备提供公共服务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资质要求;具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前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纪行为, 社会信誉良好。

3. 明确购买方式

购买方式确定上, 政府主管部门主要根据拟购买服务的特点和供方市场竞争状况而定, 对于水资源监测等这种专业技术条件较强和市场竞争力不够充分的项目, 一般实行定向购买。而对于市政设施养护、道路环卫综合保洁等项目则实行公开招标。从总体上看, 公开招标是政府购买服务的主要方式。

4. 公开招标、项目评估、签订合同

对需要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 政府主管部门将服务事项及具体要求向全社会公布以吸引尽可能多符合资质要求的供方来响应, 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确保服务的竞争性。在最终确定服务供应方后, 政府有关部门与其签订正式合同, 合同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五年。

5. 拨付启动资金、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正式合同签订后, 政府根据合同签订的价格, 通过国库集中支付预付给服务供应方一部分费用 (一般为总费用的30%) 作为启动资金;如果服务供应方是事业单位的, 市财政部门在预算中安排的保证事业单位运转的基本支出作为购买服务的启动资金。然后, 根据项目实施的进度情况付款, 付款最高不超过80%, 余款根据评估结果支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管理部门对服务进行跟踪管理, 同时建立应急工作机制, 避免风险的发生, 做好意外情况应对。

6.评估服务与后续资金跟进

在服务评估上, 每年年终 (或年中) , 市财政部门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组成评估小组, 依照合同要求, 从服务质量标准、服务计量标准、服务进度标准、服务成果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对供方的服务进行综合评估。完成合同要求的, 全额支付费用;未完成合同要求的, 扣减相应费用。

从实施效果来看, 无锡市政府购买服务是比较成功的。结核病防治交给安国医院托管后, 当年免费普查人数达到了1万多人次, 门诊人均费用同比下降27.3%;购买道路保洁服务后, 居民对道路保洁的认同度提高。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理论上, 归功于市场竞争性的引入;实践上, 则与操作模式与要领掌握息息相关。后者更是我国当下构建本土化的政府购买服务的运行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机制之关键。而从中可以看出, 无锡模式在政府购买服务上富有启迪意义的做法有五点: (1) 充分准备下的可行性方案设计, 包括对拟购买的公共服务项目的精准选择, 划清各个公共服务项目是否适于购买; (2) 通过筹建供方资源库来把握服务项目的市场状况, 从竞争性程度和产品特征来规划合适的服务购买方式和购买对象; (3) 科学论证和设计拟购买的服务项目的供方资质、技术与质量标准, 将各种条件与标准量化处理, 如清扫5吨垃圾, 其中1吨以上必须用机械清扫; (4) 将资金拨付与服务项目进度和质量相联系, 通过资金链条实现对供方的约束和实质性监督; (5) 注重过程管理, 在明确行业管理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外, 必要时在监管上引入群众评议; (6) 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通过建立应急工作机制来确保服务项目的如期实现。

二、政府购买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索

诚然, 从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上看, 即便是为业界所推崇的无锡模式, 同样存在缺陷, 包括:对交易费用的测算不足;对供方市场响应上, 仅停留于已有供方主体选择, 尚未涉及项目响应主体特别是民间组织的培育;服务绩效评估, 尤其是来自于服务体验者的评估不够充分;等等。这些都向我们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进程和促成其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形成, 尚需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 这包括政府、组织、社会层面相关培育机制的建设。

1. 政府层面

(1) 健全相关财政基础制度。包括怎样识别服务的适于购买标准, 如何跟进供方市场信息, 怎样选择购买代理主体, 拟购买服务的价格怎样议定等都是政府购买服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 今后的财政基础制度建设需要在类似于此的细微制度上予以明确。

其中, 在服务供方主体选择上, 国外有比较成熟的做法可借鉴, 如, 在培训方面, 对从业资格培训、社区居民教育、普法教育、法制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 可以由政府部门向公办、民办培训学校购买服务;对政府部门确有需要, 但因条件限制而未能开展的工作, 如调研、统计、评估、勘察、鉴定等, 可以由政府向相关中介组织购买服务;对部分专业性或技术性极强的工作, 如技术指标或规范的制定、规划论证、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维护等, 可以由政府向相关行业协会、民间组织购买服务;对其他社会急需发展、投入有限的社区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 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有效措施予以资助、补贴。

(2) 培育主体响应与激励机制。鉴于国内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响应主体较为单一, 理应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重要承接作用的社会机构甚少参与 (1) , 即使有, 诸多时候机构本身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 虽然名为社会机构, 但其多从原来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分离而成, 由于缺乏必要的“草根”基础, 在实际运作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政府干预, 缺乏开拓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即便是公民自发组成的“草根组织”, 也由于高素质人才和科学管理经验及合理的人员架构设计缺失, 工作团队或没有能力响应, 或响应了但面临着同工督导、在岗培训等方面的压力。最令人忧心是,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组织, 很容易致使政府在向社会购买服务时出现供应方仅此一家情况, 毫无竞争性可言。由此, 今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重点之一在于培育主体响应与激励机制, 包括:探索合适的社会反馈机制, 将民间意愿融合到购买项目的优先选择等程序中;培育多样的民间组织发展, 尤其是增强民间组织的草根性;从技术上解决组织独立性、弹性空间与政府指令性之间的矛盾;创新对市场主体的激励机制。

而鉴于现实条件制约, 建议政府放宽条件, 解决好社会组织登记注册这一门槛进入问题, 在此基础上, 以更开放的态度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的人才培养、机构架设、场地配合、服务规划、资料收集、同工督导、绩效评价、服务供给主体间合作网络构建等方面的发展。这种扶持不能异化为对民间组织的控制与干预, 政府对民间组织的培育, 需要在支持与独立中寻找平衡, 即在给予民间组织经费、场地和行政上支持的同时, 应能够保障组织的民间性、独立性、灵活性和专业价值理念诉求空间。

2. 组织层面

(1) 强化组织的服务承接能力。对于政府抛出的“橄榄枝”, 民间组织要做好主动承接准备, 从工作团队组建、筹资能力、同工督导、在岗培训、管理经验等各个方面强化自身的服务响应能力。

(2) 保持组织的独立性要求。民间组织在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活动过程中, 必须坚持本组织的宗旨目标和专业化要求, 尤其是组织的负责人, 必须能够坚守组织的专业化发展, 有坚定的组织自主、独立性意识, 防止合作、伙伴关系沦变为附属关系、公益和服务目标演化为企业盈利诉求。

(3) 构建组织间的合作网络。政府购买服务下, 民间组织之间、民间组织和政府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而要达成利益互补的新型关系, 不仅需要价值共识, 更需要多元主体之间信息沟通、相互学习、互动促进的过程。为此, 在组织层面, 需要构建可行的合作网络来创新合作激励机制和利益制衡机制。

3. 社会层面

公共服务与社会公众利益高度相关。作为公共服务的接受者, 社会大众最有发言权。任何一个公民都应当培养自己的权利意识, 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反馈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因此, 政府购买服务可持续机制的构建, 还需要在意见表达制度和舆论媒介上进一步放开与规范。

参考文献

[1].黄元宰, 梅华.无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启示.江海纵横, 2008 (02) .

政府企业沟通联系机制 篇5

在市民论坛创办二周年座谈会上,于勇市长向全体市民(网友们)发出号召,要做到“五个关注”,关注发展、关注民生、关注周边、关注未来、关注政府,把市民论坛打造成为一个优良品牌,让这个平台更好地服务全市人民。

为落实“五个关注”,今天就谈谈这方面的一点想法,建议铜陵市政府建立、完善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的制度。

铜陵市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这是全市上下以及各企业辛勤努力的结果,也与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企业积极提供服务分不开的;市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已有丰富的经验,仍需建立、完善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的一项规范制度。

而今天,已是市场经济时代,仍需进一步创新政府服务品牌,密切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提高和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支持促进企业在铜陵发展壮大,需进一步建立、完善市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的制度。当前,全市上下开展的效能建设活动,对提高政府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的制度尤为必要。特提十一条建议(供参考):

一、建立、完善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制度

市政府各部门要把与企业进行对话沟通、为企业提供服务作为本部门重要的工作制度加以落实。政府各部门要及时收集和处理企

业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企业业务咨询,向企业宣传解释有关政策法规,提供业务程序、办事指引等服务,与企业保持及时畅通的联系渠道。

二、铜陵县、各区人民政府要结合本辖区实际,需制定相应的与企业对话沟通的制度。

三、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的内容

1、向企业介绍和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

2、向企业介绍和通报国家有关重大政策及调整情况;

3、听取企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工作及其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

四、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的主要形式

1、到企业调研。

2、专题座谈。

3、网上对话。

五、建立政府与企业定期对话沟通机制

1、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至少每月与相关企业座谈一次,并按企业要求或预约,随时赴企业调研或接待其来访;

2、市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政府与企业网上对话实施办法,在网上收集企业的意见和要求,每2个月组织一次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企业人士的网上对话活动。

六、建立实施重大政策事先征询企业意见制度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有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

大影响或涉及企业重大利益的经济政策时,要事先广泛征询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七、建立政府信息定期发布制度

市政府及各部门应按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有关规定,通过政府公报、新闻媒体、互联网、告示牌等方式向企业发布相关政府信息。市政府各部门网站及时公布市政府对企业反映的普遍性问题的解决意见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八、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大问题

除实施与企业进行对话沟通制度外,市政府各部门要继续充分发挥现有的咨询及投诉电话、政府网站、电子信箱等渠道的作用,按职责分工收集、整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协调解决;特别重大的问题,需跨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提请市政府领导协调解决。

九、充分发挥行业办(协会)等中介机构的联系沟通作用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定期与各行业办(协会)进行对话沟通活动,让行业办(协会)及企业了解政府的经济政策和产业导向;同时,各行业办(协会)要充分听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意见,就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制订相关政策及应改进完善的措施等问题,及时与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以加强行业办(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自律与协调作用。

十、市监察部门要按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有关规

定,加强对市政府各部门与企业建立对话沟通机制的措施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在与企业对话沟通中敷衍塞责、走形式主义、损害政府形象的工作人员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为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保驾护航。

十一、市政府各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对外公布。

本报讯(侯威记者许晓楠)记者昨日从西岗区域发展与合作座谈会上获悉,为进一步发挥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加强政府与辖区企业的沟通联系,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西岗区委、区政府今年建立了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制度。

对话沟通的主要内容包括,向辖区企业介绍和通报西岗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向辖区企业介绍和通报国家、省、市、区有关重大政策及调整情况;了解辖区企业对区政府工作和各职能部门服务质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惠政策落实、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及时让辖区企业了解区政府推出的各项服务和手段;帮助协调解决辖区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等。

值得一提的是,西岗区同时建立了区委、区政府领导“服务辖区企业接待日”制度、区领导与辖区重点企业联系挂点制度和区政府职能部门“企业调研日”制度。区政府设立辖区企业接待室,每周固定安排半天时间作为区委、区政府领导“服务辖区企业接待日”,听取企业意见,解答、咨询和处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接受企业对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和投诉。区领导到辖区纳税大户及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所在的企业联系挂点,每月安排一天时间到所挂点的企业进行调研。在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广泛建立“企业调研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并提出对策,尽心尽力地为挂点联系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多做实事、好事。

区领导及相关部门将通过明察暗访,了解各部门与企业对话沟通机制的建立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于沟通渠道不畅、无故拖延不办、推诿责任、服务态度恶劣的相关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

处理,并追究相关单位领导责任。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密切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提高和改善政府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现就建立市政府与企业定期沟通协调制度提出如下意

见:

一、政府与企业定期沟通协调的内容

(一)向企业介绍和通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

(二)向企业介绍、通报上级和国家有关重大政策及调整情况;

(三)听取企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及其部门工作及其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四)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及其部门帮助支持的相关问题。

二、政府与企业定期沟通协调的主要形式

(一)接待企业来访;

(二)深入企业调研;

三、定期召开专题座谈会;

(四)网上信箱。

三、政府与企业定期沟通协调的机制

(一)市政府确定专题,每年分线安排4至6次企业代表座谈会,市长、分管副市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

(二)市长至少每季度深入企业调研1次;

(三)分管副市长至少每季度与相关企业座谈一次,每月赴企业调研一次;

(四)市政府主要经济职能部门要经常性地与相关企业座谈

沟通,并按企业要求或预约,随时赴企业调研或接待其来访。

四、确保政府与企业定期沟通协调制度落到实处

(一)必须把与企业开展定期沟通协调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平时要注意收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保持及时畅通的联系渠道。

(二)重大政策实施前必须征询企业意见。在研究制定有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或涉及企业重大利益的经济政策时,要事先广泛征询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三)政府信息必须公开透明。要按照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通过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新闻媒体、诸暨市政务信息网、中国诸暨政府门户网站、各部门网站等方式向企业发布相关政府信息。市信息中心负责诸暨市政务信息网、中国诸暨政府门户网站有关政府信息的更新和充实,并通过网上信箱收集企业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发布市政府对企业反映的普遍性问题的解决意见及相关政策措施。

(四)帮助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协调解决;需跨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提请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协调解决;特别重大的问题,应提请市长协调解决。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联系沟通作用,加强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自律与协调作用。

诸暨市人民政府

二、工作目标

建立政企沟通制度,力求达到以下目标:机关部门与企业交流、互动的渠道更加畅通,服务企业的载体更加丰富、规范;机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加强,服务效能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政企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机关部门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主要内容

1、建立涉企政策信息公开机制

(1)构建涉企信息网络公开平台。由县府办牵头,在“中国.常山”网、“机关效能110”和“常山信息港”等县域知名网站开通“涉企政策查询”系统,便于企业对涉企政策的查询和了解,确保各项涉企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各乡镇和涉企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在本系统门户网站上专门设立、开通“涉企政策查询”系

统。加强对“涉企政策查询”系统的管理,针对已废止和新制订的涉企政策,要做到及时更新,及时调整。

(2)构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由县政府信息中心和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建立健全我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推行涉企行政许可事项网上查询和办理,推动行政审批公开化,实现行政监察由事后监察向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转变,进一步提升涉企行政审批效能。

2、建立企情动态检测机制

(1)开通“政企快线”热线电话。在县经贸局设立“县政企快线”电话,专门收集、受理企业反映的问题以及投诉、举报、咨询和建议等事项。各乡镇和涉企部门要设立本单位的“政企快线”电话,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处理、解决本单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和事项。

(2)建立干部挂联走访企业制度。组建乡镇和部门政企沟通联络员队伍,各乡镇和涉企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应联系一定数量的企业,通过每季定期、不定期走访挂联企业以及发放《部门职能介绍和科室联系卡》、《企业意见建议征询函》等,宣传部门职能和涉企政策,了解、掌握企业在生产发展过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

处理、解决一些能及时办理的问题和事项。

(3)健全县领导联系骨干企业和重点产业制度。县四套班子要分别联系我县一重点产业,加强调查研究,着力推进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每位县处以上领导干部都应联系2-3家不同类别的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倾听企业呼声,了解掌握企情,并及时协调、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4)健全、完善企业 “三评”制度。强化企业对机关部门及其干部的民主监督,组织开展每季一次的企业“三评”活动,并及时汇总、分析企业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供县主要领导决策参考。同时将问题和意见建议提交有关部门,责令整改完善。

3、建立政企互动交流机制

(1)建立政企“恳谈日”制度。每季度由县经贸局牵头,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与重点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进行一次定期约谈、沟通,听取企业对政府及部门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分析经济形势,了解宏观政策,理清发展思路。各乡镇每年要定期、不定期地召集辖区内相关企业主进行座谈,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听取企业对当地政府的意见建议,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涉企部门要结合职能,定期、不定期地召集相关企业主进行座谈、沟通,宣传国家和地方涉企政策,听取企业对本部门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帮助企业出谋献策,排忧解难。

(2)建立企业主代表参加经济分析和项目点评会制度。每年召开1-2次由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参加的经济分析和项目点评会,通过对全县经济发展形势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点评,进一步强化机关部门服务企业和项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服务企业和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帮助企业找准发展差距,把握产业导向,明确发展目标,增强发展信心。

(3)健全部门下派企业指导员制度。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年轻机关干部赴企业学习、锻炼,并充分发挥企业指导员在政企沟通方面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纽带作用。

4、建立涉企事项综合处置机制

(1)建立涉企事项交办制度。各乡镇、部门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若不属本单位职责权限范围内的,应将有关问题和意见建议向县经贸局反馈,由其提交相应的乡镇、部门办理、解决,并向有关企业反馈相关情况。

(2)建立疑难涉企事项会诊制度。建立县政企沟通领导小组,加强对涉企复杂、重大事项的协调处置。针对解决企业反映的复杂、疑难事项,每月由县经贸局梳理、汇总后报县政企沟通领导小组,适时召开由政企沟通领导小组成员和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的沟通、协调会,通过集中会诊,进一步找准症结,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问题妥善解决。

(3)开展“企业和项目服务月”活动。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安排一次“企业和项目服务月”活动,制订企业和项目服务月实施方案,召开服务月动员大会,发动机关部门及其干部集中进企业走访、调研,从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营造乡镇、部门凝心聚力服务企业和项目的氛围,强化服务企业和项目的合力提高服务企业和项目的实效。

四、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建立县政企沟通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全县政企沟通工作的领导。政企沟通的日常工作由县经贸局牵头、协调。各乡镇、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政企沟通制度在强化涉企服务意识,提升涉企服务质量,改善政企关系,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要建立相应的政企沟通领导小组,加强对政企沟通工作的统一领导。

2、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各乡镇、部门要把政企沟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明确班子成员分工,落实相关责任;各乡镇、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政企沟通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每年至少要安排4次走访企业活动,并及时参加涉企事项的调处。要建立政企沟通相关制度台帐,做好投诉受理、走访企业和事项处置等相关活动记录。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6

首先是建立省直政府集中采购纪检监察监督员制度和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监督员制度

2004年初,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与吉林省纪委监察综合室共同建立了省直政府集中采购纪检监察监督员制度。从吉林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纪委(监察室)聘请了65位同志(后增加到83位)作为省直政府集中采购监督员,于2004年7月1日召开了建立省直政府集中采购纪检监察监督员制度会议,正式在省直政府集中采购工作中实行纪检监察监督员制度。2005年6月和10月,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又分别聘请了20位省人大代表和20位省政协委员作为省直政府集中采购监督员,建立了省直政府集中采购人大代表监督员和政协委员监督员制度。

其次,制订政府集中采购监督员工作暂行办法

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与吉林省纪委监察综合室共同研究制订了《吉林省省直政府集中采购纪检监察监督员工作暂行办法》(也作为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监督员工作暂行办法),明确了监督员的工作职责,并与《评标委员会(询价小组、谈判小组)职责、义务和评委回避制度》、《评标工作纪律》一并在评标室上墙公示,以便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把握。

再次,充分发挥监督员的作用

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始终做到每个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都聘请1~2名监督员,对采购项目开标和评标决策全过程直接进行事中监督。截至2007年底,累计聘请监督员1949人次,参加了1916个采购项目开标和评标决策全过程的监督工作。其中,聘请省人大代表监督员44人次、省政协委员监督员28人次,参加了72个较大规模采购项目开标和评标决策全过程的监督工作。

最后,及时征求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听取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纪检监察监督员对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和政府采购中心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完善省政府采购中心负责组织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监督员制度。近四年来,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先后召开了四次省直政府集中采购监督员座谈会,听取监督员对采购中心负责组织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建立和实施政府集中采购监督员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实施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不断规范,取得较好效果。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7

关键词:公共服务,第三方评估,机制设计,政府

引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当前中国行政改革中的重大制度转型。其中“合同外包”或者“政府购买”是最常见的方式。随着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NGO)及其活动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影响全球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与NGO之间相互依赖,在公共服务供给上更是构建了“伙伴关系”。

为客观真实地评价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工作成果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增强社会服务效果,加大对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推动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保障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购买项目考核评估”成为公共服务购买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中,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外部制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自我评估的缺陷,可以显著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所谓的“第三方”,一般是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性的中间机构或组织,由他们制定一系列评价标准来对他们业内各组织进行评定,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果与报告。其好处是由于其是作为独立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第三方”,这是客观公正进行评估的基础。其独立于政府的性质使其避免了受到官方意识的影响,从而有助于非营利组织的自由发展;而其又不完全倾向于NGO一方,保证了对NGO监管的有效性。而且,作为第三方机构其在社会上的信誉较好,这也会提高其评估结论的权威性。

这种评估不能仅限于是否提供了服务,而是要将评估指标量化,把社会组织的运作管理、经费的使用、服务的成效、服务对象的回馈等均纳入社会组织评估体系。评估获得通过,政府继续购买其服务;评估没有通过,政府则可以购买其他社会组织的服务,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高质量的服务。

一、中国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项目中的评估现状及问题

1.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项目中的评估现状

2003 年以来,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探索不断增多,形式多样;购买的领域涉及教育、公共卫生、扶贫、养老、残疾人服务等传统服务,还包括社会工作、社区发展、社区矫正、环境保护等诸多新型社会需求。购买服务数量和范围都开始逐步扩大,可见,中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正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意识到,在项目实施前对所需要购买的项目采取适当的评估方法能够对政府的资金的有效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使用公共服务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确保项目的实施进度,保证目标计划的达成。目前,已经有不少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的文件规范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工作。

例如,东莞市在2011 年发布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考核评估实施办法》中提到,立项评估和前期评估中可参照中、后期评估进行,分为机构自查、实地检查和联合验收。评估方式是采用内外部评估机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联合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社会组织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服务量及服务成果、服务质量、运作管理进行评估。

上海市静安区出台了《关于静安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新增公共服务项目资质的规定》,规定由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在承接项目前组织有关专家对社会组织的资质、能力、信誉、业绩等进行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在项目完成后进行绩效评估和资金使用状况的审计。静安区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实行项目资质评估时依据文件规定,采取“听”、“评”、“看”三步法,然后做出综合评估报告进行实现事前资质评估。

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考评方式实行分项评分,专家小组打分制,根据项目各部分累计得分确定是否购买该项服务。主要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两类: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其中两项指标各占50%。二级指标包括七个方面:立项情况、目标完成程度、效益实现情况、组织管理水平、预算管理情况、财务(资产)管理情况、会计信息质量。

2.现有评估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各地政府都建立了一套以保证服务质量和对所购买的服务进行有效监督为目标的评估方法,但在实际情况中,合同的执行过程依然很难控制,有时甚至导致质量下降。具体来看主要有如下两个问题:(1)评价指标的设置有待合理化、可操作化。部分评价指标在评分过程中无法进行准确评价,很难界定一项指标不同分数之间的区别,比如四级指标绩效目标的明确性,明确与比较明确和基本明确之间无法进行界定,评价的主观性较强,因此影响了指标在实际打分中的可操作性。如何将文字性、主观性强的缺点转化为能定量、较客观的评价指标,需要以后的进一步研究。(2)评估集中于项目中后期,缺乏专业化的评估体系。目前的评估工作多把目光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后,忽略了项目购买之前的需求评估。另外由于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在与社会组织契约式合作的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工作汇报、领导视察、查看运营资料等形式,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有无重大责任事故、使用情况、服务的时间等方面,缺少对服务质量、服务成效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的专业化评估。

综上,中国的NGO管理中的第三方评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确切的说是缺少这种独立的有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并且,立项评估中大多是采取借鉴中后期评估来进行的,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作用与意义

1.监督作用,促进公平

购买公共服务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退出公共服务提供领域,也不是完全将公共服务推向市场,而是有目的地引入市场成分,然而,为了规范和约束承包方的行为,维护公众的利益,监督便成为购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从根本上说,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是一种平等合作关系,监管的力度不能破坏这种平等合作的关系。监管方需要明确其在正式制度制定和市场监管中的职能,进一步鼓励和推动社会组织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由于政府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委托其他组织对外包后的公共服务进行监督更为有效。第三方评估机制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监督NGO的行为,使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目前中国的NGO管理体制十分需要有对NGO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的机构和制度。每年的“年审”根本不足以有效监管各色各类的NGO,而造成了中国当前非营利组织管理中事实上的“放任”。第三方评估将借助其专业化的方式来实现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并可以起到法律所不能及的预防功效。总之,第三方评估机制可以为有效遏止中国当前NGO发展中的不健康因素做出一定贡献。

2.激励作用,引入竞争

第三方评估更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激发NGO的进取精神,使一些无所作为的NGO焕发活力,并取得优胜劣汰的效果。第三方评估机构可以利用其具有说服力的权威性报告,向全社会提供各个NGO的活动能力、资金使用、内部管理等实际状况;而此报告则关乎非营利组织一般较为重视的声誉和知名度。

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引入必然逐步激发NGO的竞争意识,这与国际上NGO的管理原则是接轨的。目前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思路还是不允许非营利组织互相竞争提供公共产品的,这种情况将随着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引入而逐渐改变。

3.宣传作用,提高公民意识

由于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工作同时受到政府、社会、NGO自身的监督,其过程、结果一般要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这可以增强公众对NGO的关注,使其深入了解NGO的运作,提高公民意识,使得更多的公民热心于慈善、志愿事业。由于有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对NGO的整体情况介绍给公众,也提高了NGO的社会地位。可以说,人们信赖第三方评估机构,参阅其报告的同时,也是一个公民教育的过程。

三、第三方评估机制的设计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评估,是一个贯穿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全程的、系统的评估。当代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正处在变革之中,只有把公共服务评估,从公共服务结果向前延伸到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供给,才能克服由于渐进变革带来的公共服务体制缺陷造成的局限。

公共服务项目的全程评估,就是把公共服务看作是包括需求─供给─结果的一个公共服务过程,而对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服务结果进行的全面评估。评估的基本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需求评估

指决定某种公共服务是否需要提供、确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和确定公共服务的消费边界。具体包括:(1)区分公共需求与私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不越位也不缺位。(2)区分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与增值公共服务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优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使公共需求与政府职责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在政府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明确各自公共服务的责任。

2.供给评估

指确定怎样生产这种公共服务,即政府要根据收益成本分析确定某一公共服务的具体生产者,方式可以是公开招标,或进行成本效益评估,政府应该秉持效率原则,选择那些成本和效益比例最为适当的生产者来承担生产任务。重点评估服务方案可行性,确保服务方案符合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目标要求,具有较强的组织保障基础和明显的专业特色。具体包括:(1)政府直接生产还是间接生产。纯公共服务优先考虑政府直接生产,准公共服务优先考虑政府间接生产。(2)政府直接生产采用权威制还是契约制。即使是纯公共服务,也要优先考虑契约制的方法,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

3.结果评估

指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重点评估服务的实时和动态绩效,包括社会组织内部管理绩效和被服务对象满意度,希望通过对服务绩效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帮助建立社会组织内部管理绩效持续改进机制,确保服务目标最终得以实现。如果生产者不能按要求履行任务,可以根据事前的约定,终止合约并追究生产者相应的责任或寻求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具体包括:(1)成本核算。强调成本的节约。(2)产出核算。强调目标的达成。(3)效果核算。强调公众需求的满足。

结论与建议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务唯一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公共服务的供给由政府单一供给模式转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主体竞争合作的多中心供给模式,以发挥不同供给主体的比较优势,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8

首先,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 需要两只“手”:一是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二是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这两只手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目的是协调和发展社会关系,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但很多时候, 这两只手很难协调运作。1958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教授巴托 (Bator) 首次创造并使用了“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概念, 从此对这一范畴的研究风靡至今, 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市场失灵”再一次给人类经济生活敲响了警钟。归纳起来, 经济学家们对市场缺陷现象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以下范围:不完全竞争和垄断, 市场的外部性, 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 信息不完全, 收入分配不公平, 经济周期波动,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等。如今, 市场缺陷的理论已被广泛接受, 主张政府只充当“守夜人”角色的人已不多,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仅应保证市场的自由化和减少市场价格扭曲, 而且应采取积极干预的措施, 用政府职能来弥补市场缺陷, 就连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也并不否认市场缺陷的存在。

当认识到需要由政府采取行动对市场失灵进行弥补的时候, 人们会把政府设想成一个维持公平正义、没有自身特殊利益的代表机构, 因此它掌握了充分的信息, 应当有权威和能力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然而, 正如“市场万能”同时并存着“市场失灵”一样, “政府万能”的神话又受到了“政府缺陷”的困扰。目前, 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占绝大多数, 但是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并不多。许多国家仍然在早期市场经济权力资本支配的陷阱中挣扎。长期推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 弄不好也会掉进这种失范、失控、失信、失衡的陷阱中去。出现这种结果概率很高的原因是:在体制和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 传统制度规范被破坏了, 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制度新规范或者没有及时制订出来, 或者没有形成自觉遵守制度规范的主体素质与氛围, 导致市场主体和政府官员行为没有规矩或不守规矩。一旦失去制度和道德制约,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的强烈欲望, 犹如脱僵的野马, 在名利场上左冲右突, 不惜牺牲社会利益片面发展某些有利可图的行业和产品, 甚至违背市场经济基本伦理规范, 搞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目前, 各级政府仍然掌握着配置土地、资金等重要资源的权力。这就使某些拥有支配重要资源权利的官员有可能在市场上寻租, 纵容、保护能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违规行为。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由于权力的腐败变本加厉, 必然带来灾难性后果。正是由于权力的腐败, 理论上所有者并不缺位的财产, 在实践中就成了“无主财产”。形象地说, 如果将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比作大热天里的一根冰棍的话, 那些权力寻租性腐败分子不仅要考虑化掉、吃掉的问题, 还要考虑如何将它放到冰箱里再去讨论是吃、是分还是保存。所以, “治民”、“治市”必须首先“治政”、“治官”,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重点要解决政府自身的权力寻租性腐败问题。

其次, 健全法治环境,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政府介入和市场主体自由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是始终存在的。没有市场主体的自由, 就没有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没有政府的适当干预, 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秩序, 从而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主体自由, 也无法弥补“市场缺陷”。因此,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弥补“市场失灵”,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范围很广, 包括法治环境、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等。其中提供法治环境, 是政府公共服务最主要、最基础的产品和职能。

只有规范市场秩序,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缩小收入差距,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只有依靠法治才能大有作为。市场经济是自由选择、平等竞争的经济。各经济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而开展的竞争, 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效率提高的源泉。公平竞争能带来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带来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福利水平的提高。然而, 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 容易出现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畸形竞争;如果不用法律规章加以约束, 则会使社会陷入动荡、混乱乃至对抗。因此, 能否通过有效的法律制度约束, 保证公平竞争、有序竞争、适度竞争,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的公共服务机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可以弥补“市场失灵”, 维持社会公平正义。政府这一公权组织树立公信力, 能够有效遏止一切不规范的市场行为, 让人们知道自己在市场经济中活动的自由空间和行为界限。政府要通过建立健全法治, 保障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以维系整个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发展。法治保障的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有助于消除具体的社会不公平的根源, 一点一滴地实现分配公平。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应当在法律的授权内活动。现代法治的基本作用之一, 就是建立一种限制政府滥用权利的机制, 防止暴政统治。从各国的实践来看,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一对反复博弈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对市场经济进行强力干预, 有时又会推行自由主义, 甚至退出市场。总之, 政府应在实行法治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找准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 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再次, 创造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 促进社会公平。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剧的现象, 也是市场经济机会不平等造成的结果不平等, 这需要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实现机会均等来解决, 但客观上也督促政府必须采取必要的社会政策, 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等办法来加以缓解。积极扩大就业, 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理顺分配关系,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构建就业结构的和谐。扩大就业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解决好就业问题, 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 是保持经济高速成长推动力的重要一环, 也是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力措施。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不仅是谋生的必要手段, 还是人们参与社会的主要渠道。“民生之本”不解决, 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肯定是背道而驰的。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通过二次分配促进公平。理顺分配关系、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 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 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二次分配措施, 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要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征收遗产税、赠与税、高消费税等财产占有税, 调节过高收入。要通过加大对弱势群体、弱势行业、弱势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扶贫济困。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要求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上承担重大的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既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居民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 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 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 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消除政策性因素,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农村。当前, 农业滞后、农民增收困难、部分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 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难题。解决“三农”问题, 就要加快在农村建立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 让农民自主经营, 自由竞争。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靠工业化致富农民, 靠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 靠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创造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使“土地制度、城市化和农民利益”三方面统筹和谐起来。为此, 应推进城市化,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 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 实行新的减贫计划, 构建城乡结构的和谐。

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 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将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引入到中西部, 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 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上的倾斜, 逐步扭转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构建区域结构的和谐。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摘要: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双重目标, 即要求市场规范的同时又要求政府行为的规范。要遏制以“市场失灵”为特征的无序市场运行秩序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良好的法治环境, 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然成为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最有效的途径和内在要求。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9

(一) 导游管理归属关系复杂

从我国导游人员的构成来看, 导游人员可以分为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两种。专职导游是与旅行社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属于旅行社的正式员工, 有较为固定的服务工作, 旅行社为其购买《劳动法》规定的各项保险。兼职导游的来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旅行社内从事其他工作但持有导游证的人员, 在旅行社业务繁忙时, 从事带团服务的工作;第二种是挂靠在旅行社或者导游服务公司等机构的社会导游, 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 导游服务的工作来自与一家或几家旅行社长期建立的合作关系, 需要自己缴纳各项保险;第三种是从事其他行业, 同时持有导游证, 挂靠在导游服务公司, 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的人员。

2010年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了《导游体制改革》调研, 结果显示, 在我国近60万持证导游中, 有七成左右未与旅行社或景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而是挂靠在导游管理服务中心或导游公司等机构, 成为自由职业者。

导游人员归属关系的复杂化造成导游管理的复杂化。除了少部分导游作为旅行社 (景区) 正式员工, 与其存在隶属关系外, 大部分的导游与导游服务中心或导游公司仅仅是松散、不规范的挂靠关系, 其挂靠单位对其管理效力微乎其微。这些导游依靠与旅行社 (景区) 的个人合作关系寻找导游服务的工作机会, 旅行社 (景区) 很难对导游服务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 这类导游也因为缺乏职业归属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 导游薪酬和保障不稳定

在旅游业中, 专职导游低工资兼职导游零工资是行业内的普遍做法。导游的薪酬主要来源于导游服务费和各项回扣, 在零团费、负团费运作的旅游服务中, 旅行社往往将微薄的导游服务费转嫁到各项回扣中, 从而使得导游不得不依靠收取各项回扣、增加景点等违规做法获得劳动所得, 可以说导游承担了旅行社之间低价竞争导致利润被挤压的压力和风险。

二、建立导游服务外包机制的可行性

(一) 导游服务工作的独立性

导游工作的内容和性质与旅行社其他工作不同,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流程上看, 导游是旅行社产品的执行者, 导游工作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是旅游产品付诸实施的执行环节。旅行社开发产品和进行相应营销后, 在导游工作环节, 旅行社的其他岗位工作人员的参与度极低, 导游独立承担执行旅行计划任务。从职业要求上看, 导游工作是面对游客的全方位服务, 是以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并配以各种服务行为的活动。导游要具备独立执行旅行计划的基本素质, 具备灵活的独立处理问题的组织、应变和沟通能力;从工作内容上看, 导游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旅游过程中, 导游除了按照旅行计划落实食住行游购娱各项内容外, 还要独立处理发生的各种问题, 独立与游客进行沟通, 可以说, 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感知与导游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二) 旅行社与社会导游的松散雇佣关系已具备外包的雏形

目前, 在我国社会导游居多的现状下, 旅行社与大量社会导游之间松散的合作雇佣关系实质上已具备了临时性服务外包模式的雏形。旅行社作为发包方, 完成组团和计划行程后, 将执行工作打包发给导游, 导游通过个人或者某些导游服务公司接受带团任务并签订临时雇用合同。这种形式的导游服务在旅游业内非常普遍, 很好地调剂了旅游业淡、旺季需求不均衡现象, 同时旅行社由于成本、规模等限制缩减人员雇佣可实现效益最大化。这种服务外包的形式虽然存在很多问题, 如对接包方 (导游) 的利益保障不明确等, 但为发展导游服务外包业、完善导游服务外包机制提供了借鉴和可能。

三、“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制对导游的积极影响

(一) 提升导游社会形象

近年来, 由于导游管理工作的混乱和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导游成为各种风险的承受者和矛盾的焦点, 导游的社会形象一落千丈。不可否认, 导游队伍中良莠不齐, 存在自身的素质建设问题, 但导游社会形象下滑也受到了旅游业非理性发展的牵连。而“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构, 则将导游工作从旅行社工作中剥离, 实现对导游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对旅行社转嫁风险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抵制和规避。

(二) 改善导游服务质量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 导游的考核和监督归属于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因此, 在“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制下, 可以实现对导游服务最有效的监督与评价。同时, “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制可以通过考核、培训等行政管理手段, 直接促进导游服务质量的改善。

(三) 提升导游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目前, 导游服务中心已经实现了对全体导游的注册、考核与年审等工作, 具备导游管理的效力。依托导游服务中心建立“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制, 将导游统一归属于机制内进行规范管理, 并承担导游劳动保障、导游服务工作外包输出、导游培训等具体工作, 可以有效实现导游的职业归属感。同时“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制自身具有对导游的认证、晋升等职能, 可以提供导游职业发展的渠道, 提升导游职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和可续性。

四、“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运行机制构建

(一) 属性

“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构是依托导游服务中心这一事业单位实体而产生, 是对导游服务中心职能的完善和实体化。导游服务中心隶属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对地区导游实施培训、信息管理、考核与晋升等功能, 实际已经具备了导游服务外包机构的性质。依托导游服务中心建立“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构, 可通过劳动合同与导游建立法律上的隶属关系, 并结合对导游的管理、考核和晋升, 完善对导游服务的评价、监控与反馈, 以此为依据, 确定导游的劳动薪酬和相关劳动福利, 这样使得导游的归属管理和服务监控形成规范科学的导游管理体制。

(二) 职能

“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制, 融政府对行业的行政管理职能、企业的独立运营职能为一体。在这种机制下, 政府、旅行社共同行使导游服务质量的监控和反馈职能, 导游服务中心 (即导游服务外包部门) 对导游行使管理、派遣、考核、培训及支付劳动薪酬和提供劳动保障, 代表导游个人与旅行社签订服务外包劳动协议, 在导游服务过程中, 与旅行社及政府共同对导游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反馈, 在此评价基础上, 对导游服务工作进行评价并支付劳动薪酬。结合这种机制, 可以相应根据导游的等级不同、服务质量的评价不同, 为导游制定不同的服务标准和薪酬标准, 同时将导游的服务工作与导游的年审考核、晋升考核结合在一起, 为导游的职业不仅提供了更为规范的管理和保障, 同时也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动力。

(三) 运行框架

在“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制框架下, 政府仍然处于行业管理与监督的地位, 导游服务中心代替政府与旅行社, 成为导游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公司, 旅行社是发包方, 作为旅游线路的设计者、旅游活动的组织营销者, 将导游服务的整个流程打包成外包产品, 外包给导游服务中心, 导游服务中心作为接包方, 根据旅行社的具体需求, 与旅行社签订服务外包的相关协议, 并派遣合适的导游提供服务, 在导游服务过程中, 政府、导游服务中心与旅行社共同对导游进行监督与反馈, 最终形成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 作为导游服务中心对导游相关福利、薪酬、考核与晋升的参照指标。

(四) 法律保障

在构建“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机制过程中, 需要通过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 梳理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权责, 规避相应的风险。如通过法律法规, 赋予导游服务中心作为导游服务外包派遣的法律地位, 促进导游服务中心的职能转变;构建导游服务质量评价与导游考核、晋升之间的渠道, 促进导游提升自身素养和服务质量, 规范导游中心、导游、旅行社之间的权责关系。

摘要:导游服务质量影响着旅游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而导游的合理化管理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 导游管理归属关系复杂、导游薪酬和保障不稳定, 导游流失率呈增长趋势, 构建“政府主导型”导游服务外包的机制, 是规范导游管理、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导游,服务外包,政府主导型

参考文献

[1]林武.我国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探析[J].中国商贸, 2011 (12) :99-100.

[2]项园园.试论新时期我国旅游业服务外包的发展[J].消费导刊, 2007 (11) :49-51.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10

关键词: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服务型政府

前言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行政机构, 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服务水平, 也影响到政府的发展。要想获得人民的信赖, 政府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 不断的对行政管理体制及机制进行有效的创新, 增强政府的发展动力, 将政府的效能发挥到最大, 进而建立人民信赖的服务型政府。下面针对于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详细的分析。

1. 转变职能, 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

在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中, 首先需要转变职能, 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政府缺乏服务意识, 在日常的工作中较为被动, 并且工作较为机械, 主要是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 影响到政府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于此种情况, 政府需要从政治统治的职能转变为服务的职能, 切实的做好为人民的服务工作, 解决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 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

政府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 切实的为人民办实事, 需要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及机制的创新, 而在创新的过程中, 应该加强制度上的创新。在行政管理制度中, 应该明确规定政府的职能, 并且强调政府的服务内容, 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 并且将政府的服务制度化、法制化, 这样才能为政府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1]。在制度中, 还应该强调公务员的职责, 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使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能够向着公开、公正、便民的方向改变, 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 使政府真正成为人民拥戴信赖的政府, 实现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此外, 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 还应该建立科学的行政监督制度, 通过有利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提高政府的办事能力, 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2]。

3. 加强行政机构改革, 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效率

政府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需求的变化, 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 确保行政工作的灵活性, 切实的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及效率。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对现有的行政机构进行分析, 了解目前行政机构是否存在着已经不起到任何作用的部门, 也就是说, 存在着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部门, 将这些落后的部门剔除掉[3]。②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结合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增加一些部门, 例如, 民意反馈部门。该部门主要是对民意进行收集和整理, 使政府了解到人民的需求, 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能够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 切实的解决人民在生产及生活中的难题, 真正的做到想人民之所想, 及人民之所急, 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构建。此外, 政府还应该成立一些与服务紧密相关的部门, 切实的将为人民服务做到实处, 提高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4. 创新财政体制, 加大公共服务投入

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创新财政体制, 建立适应服务型政府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 加大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 进而人们的公共需求在不断的增加, 例如, 市容的美化、城市道路的通畅、公园绿地的建设等等[4]。而这都需要公共服务的投入。在未来的发展中, 政府需要将公共服务的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主体, 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支出, 切实的为人民建立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及生产环境。此外, 政府还应该加大教育、医疗等财政的支出, 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 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 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5]。

结论

综上所述,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也需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潮流, 积极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 并且对行政管理体制及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这样才能够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真正的建立服务型的政府, 实现对人民的良好服务, 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卓君, 万玉, 李阳, 李辉.和谐社会与构建服务型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1) .

[2]高小平.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就和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1) .

[3]高小平.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8 (07) .

[4]孔青.我国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谋求人民的利益[J].中州大学学报, 2001 (04) .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11

关键词:应急 机制 法律能力

一、应急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重处理,轻管理

应急处理主要着眼于事故发生之后的应对,是一种传统的观念。其过程更多地放在从事故发生到结果的处理上,其特征是消极被动的反应。一场典型事故灾难发生后的程序是:媒体曝光→领导人视察、批示和慰问受害者、不惜一切代价救人→对伤亡者进行抚恤、处理责任人→要求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这种思维方式着眼于结果的处理,政府好像救火队。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方式下的法规标准体系往往不能避免重蹈覆辙。

(二)重政府,轻社会

政府被视为应急管理的唯一主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事故的应对和处理只是政府的事情。人们事事等待政府,事事依赖政府。政府努力到什么程度,应急处理就到什么程度。建立在这种社会心理基础之上的应急法规体系往往造成政府不堪重负,疲于奔命,反应迟钝。而普通民众则防灾减灾意识较低。一旦遇到突发事故,很容易出现心理恐慌和社会失序。

(三)重动员,轻法治

所谓的动员,就是指在事故发生后,政府成立临时指挥部或办公室,通过行政手段调动各方面资源,全社会齐动员,搞人海战术。尽管这种体制从表面看有收效快和效率高的特点,但是背后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首先,这种动员体制往往是以打乱正常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为前提的。其次,这种动员体制的很多做法往往缺乏法律依据,依法行政在应急时期成为一句空话,违法行政倒似乎成了一种常态。再次,临时指挥或领导机构的临时性不但不符合依法行政原则,而且使防灾减灾工作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

(四)法律重制定,轻修订

实践证明,在已建立的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中,有的是由部门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确立的,其规范性不强、效力有限。有的法律法规中,对各级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规定得不具体,当前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也急需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因此应尽快颁布相关配套法规。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备案制度、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应急管理的分级响應制度、应急管理演习制度、应急管理的资金补偿制度等一系列急需要建立的制度都需要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指导下进行制定。

二、 提升政府应急法律能力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明确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确立的应急管理体制模式是: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在预警机制中要科学评估预警信息、发出危机警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决策处置机制中,应急管理的主体应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综合分析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而做出决策,并实施决策。决策处置机制包括方案选择、决策执行两个过程。对此要辅之以良好的技术手段,并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激发战胜危机的信心。在善后处理机制中要在突发事件紧急情况被控制以后,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应急管理必须权力有规、行为有序

突发应急处置,往往需要行政主导,这就需要赋予行政机关较大的权力,同时需要更多地限制公民的权利。但这种权力往往具有两面性,运用不当就会损坏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因此无论是行政紧急权力的取得和运作,还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或增加公民义务,都需要依法、按章办事。突发事件的应对,是一个技术上的、管理上的问题,法律的作用一是把那些经过实践经验长期积累下来、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法,用法律的方式固定下来,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基本有效、有序、有力。二是赋予和控制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力,首先是保证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有足够的特别权力来解决非常状态,同时又控制政府不要借机滥用权力,以免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依靠科学、依靠法制

应对突发事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做好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不断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水平,以及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

应对突发事件,还要靠法制。现代社会应对突发事件有着自身规律,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快速判断、果断处理,整合资源、协同应对。适应这种规律,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有单一常态管理向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转变,在管理理念上做到居安思危,在工作布局上做到有备无患。二是由自发应对向自觉应对的转变,在应对思维上做到有勇与有谋的结合,在应对方式上做到个别经验与规律认识相结合。三是由个别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以实现应对行动上的广泛参与与步调一致的统一、集中指挥与广集民智的统一。这三个转变的根本点在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要实现由个别调整向规范调整的转变,以减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任意性,增强趋利避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牢牢掌握应对突发时间段主动权。

(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① 王军主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读本[M].

②邹建华著.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M].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篇12

1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就业法律制度不够完善。2008年《就业促进法》的正式实施, 该法加大了国家和政府关于就业的扶持、就业救助制度, 明确了国家和政府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保障了劳动者公平就业, 是一部专门促进充分就业、保证劳动关系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但是在就业权益保障这一点上, 《就业促进法》没有充分体现, 没有处理好就业权和国家义务的关系, 具有临时性对策的性质, 尤其在程序性权利和救济制度上乏善可陈。

(2) 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对于就业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文本 (如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之间的关系等) 不够深入了解, 对签订的法律文书在出现争议时该如何解决比较模糊。在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 较少的大学生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一个方面是对法律的程序不太了解, 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另一方面对法律的信任度不高, 法律制度没有提供给大学生足够的公平, 法律的执行与大学生的法律期望值不相匹配。

(3)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局限。目前大部分高校拘泥于人才培养计划, 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积累、技能本身、个人品质、面试技巧、简历书写等静态能力的培养, 而对如何创造更适应这个社会的培养模式, 如何培养知识和技能的动态运用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 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静态能力与行动和活动的动态能力结合不够, 由此, 高校培养出的成品 (精品) 与社会的就业机制环境是割裂的, 大学生就业后不能达到人职相匹配。

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问题也较明显, 虽然各高校在大学二年级开始就业指导课, 课堂内容理论说教性过强, 主要是围绕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等, 授课教师来自于学校从事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 大多数教师没有实践经验, 纸上谈兵, 学生没兴趣, 老师也是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就业指导意义甚微。

(4) 政府就业服务不到位。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劳动者技能机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率走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是市场机制, 政府作为主要的参与者, 缺乏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机制, 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趋势、结构变化情况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测算, 就业服务的科学化水平不高;国家的经济形势、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学生的专业类型和专业发展势头推进较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不对称, 各高校毕业前夕的双选会, 企业和学生之间互不了解, 匆匆走个过场, 双选会等于双盲会。

2 国外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研究的梳理与分析

(1) 日本大学生就业体系分析。日本原来的两项就业制度为新毕业生一齐录用制度和终身雇佣制, 终身雇佣体系确立的几十年来, 日本人也已经习惯了从一而终、企业大包大揽的就业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就业体制和雇佣方式的急剧转型, 社会的贫富差距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日本大学生就业体制进行了现代转型, 转向了雇佣方式多元化, 市场就业模式, 自由就业制度。政府的就业援助、就业支持, 高校的就业指导, 加强对国家经济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干预, 将劳动力培养计划纳入经济计划。实行国家主导型的积极就业政策, 发挥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积极推动相关就业政策的法律化, 政策法律化高度明确大学生就业的权利及政府和社会的义务。另外, 宽松的社会心理环境和宽容的社会态度也促进了日本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理性化。

(2) 美国大学生就业体系分析。美国已经形成了以法律为保障、以高校为中心、以联邦政府为依托、以中介机构为辅助、用人单位积极参与的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 共同促进就业服务工作的进行。政府主要提供就业信息, 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法律;高校是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并且根据社会的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社会上的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学校和学生的桥梁与纽带, 沟通三者之间的信息, 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

(3) 德国大学生就业体系分析。德国立法机构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主要制定相关就业法律《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规范就业环境;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提供政策与法规引导及就业信息与培训等服务;德国中央联邦劳工总署与各地方的劳动局是主管就业的政府机构, 主要负责制定全国的就业政策, 促进大学生就业, 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雇佣失业人员等, 强化劳动部门服务职能, 提供就业信息统计、就业培训等服务。

(4) 法国大学生就业体系分析。法国的政府、学校和企业对高校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中发挥各自的职能和责任。作为政府, 提供充分的就业服务, 出台多项政策对聘用应届和失业大学生的企业进行一定期限的减免其社会福利分摊及部分税收, 并按聘用大学毕业生人数给予一定补贴;创建个性化教育小组, 为劳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鼓励青年创新创业。作为高校, 重视大学的专业指导和今后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联系实习单位, 为就业打下基础;提供就业前互补性专业培训和综合能力培训课程;关注学生的第一份工作。作为企业, 重视与政府和高校的合作, 帮助高校解决实习难题, 企业管理人员介入学校的决策层提出相应的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3 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以服务型政府的视角来看, 政府在促进和保障就业方面责无旁贷,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应发挥“纽带”和“推手”的作用, 积极沟通和协调各相关部门, 发挥就业服务的整体效能, 提高就业服务的科学性。

(1) 完善就业法律制度, 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

首先, 明确《就业促进法》中政府的义务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地位。保障大学生就业群体的权利, 如就业市场信息知情权、就业竞争权、就业平等权、就业公平待遇权、违约求偿权、公共就业保障权、自由择业权等;降低维权周期, 简化劳动争议解决程序, 加强对就业权益维护的实效性;维护试用期权益, 限制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扩大受教育权内容, 把学生的学业和职业方向的指导与信息纳入受教育权中, 学校、教师或职业方向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其学业和职业方向, 并为学生完成学业和学业结束后的就业提供方便。

其次, 推动相关就业促进政策的法律化。在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新机制下, 注重各项公共政策的相互配套性和体系化, 如户籍、社会保障政策等;成立大学生维权、服务的职能部门, 可以邀请或聘请高校从事法律研究和实务的双师型教师来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更好地保护大学生的权益。

政府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 规范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在就业市场上的“交易行为”以及职业介绍机构的中介行为, 加大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 实现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建, 最终建立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市场秩序, 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更好地促进就业,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开展就业市场调研,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在经济调整过程中就业率不高, 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这就需要政府提高公共政策服务能力, 保持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衔接, 政府应对就业市场及做出时反应, 宏观调控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 在稳定基础学科的同时, 促进高校靠社应用型学科及新兴专业, 及时调整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使劳动者个体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环境有效交互, 完成职业导向和求职自我效能, 促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市场所接受, 促使良好的就业环境得建成。

实行就业扶持和保障制度, 帮助应届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目前政府购买大学生就业服务岗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这种就业援助制度要明确服务对象, 服务职责, 否则会让部分大学生产生等靠要的心理。政府有责任给予大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工作环境和机会, 不断开发劳动力资源, 发展和完善职业介绍、失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通过服务提供机制的创新, 引入市场机制和合作机制, 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最终把学生扶上马送一程。

(3) 充分运用高校社会资本, 为学生和企业搭建就业桥梁。

高校经过与企业、事业单位、研究所、私企等多方面机构的长期的校企合作等积累下来的社会资源和关系的综合体, 是完全能够为高校所利用。一方面, 扩大学校的社会资本的范畴, 增加就业信息总量, 保证学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基本需求, 减少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 提升大学生就业层次和针对性, 同时, 降低信息获取的不对等性, 保证信息利用高效率。另一方面, 保障大学生学习期间的见习和实习工作, 搭建毕业生和实习岗位的市场化运行, 进行就业前的体验。

(4) 政府成立就业指导署,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国家可以在各行政区域设立就业指导中心, 安排全职工作人员, 或者聘请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经理、优秀校友担任兼职, 服务所在地的高校学生。政府免费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法规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办理失业登记、就业登记事务, 引导就业工作健康发展。尤其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应予以直接帮助, 可以设立职业咨询处、实习机会咨询处, 安排职业咨询师帮助学生制作修改简历、指导他们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 鼓励他们拓展个人的交际圈, 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 缓解社会矛盾。

摘要: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开始改革, 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长, 大学生出现就业难。如何引导大学生就业,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成为提高就业率的重要保障。促进就业涉及到政府、劳动者、高校和企业四方, 作为政府最需要做的是依法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创造健康的就业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和忠.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1, (5) .

[2]张文强.关于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 2008, (7) .

[3]杨国军.从欧美经验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6) .

[4]杨艳红.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王欢, 桂玉婧, 李松平等.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成本研究[J].中国市场, 2012, (4) .

[6]徐莉, 郭砚君.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以武汉高校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5) .

[7]王革, 景琴玲, 陶艳梅.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9) .

上一篇:中职语文教育课堂教学下一篇: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