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2024-06-25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精选5篇)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篇1

摘要:“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热潮愈演愈烈,但要真正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仍需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材”应当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潮流被赋予三种重要的现实含义:自控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这就对教师践行因材施教提出了现实要求: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教师是信息把关人;教师起“帮助为学”的作用。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习环境,信息化,数字化

教育作为社会生活、人类文化延续的工具,自身的活动空间不仅包括学校、社区、家庭,还包括大众媒体,现阶段教育已经迎来了电子新媒体传播的时代。

以前,教学是一种人际传播渠道,因为教学活动在学校、教室、课堂上进行,学习者要与教师面对面互动交流;如今,可以通过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进行教学,转变为大众传播渠道。作业APP、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开发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被认为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因为这些设计能够突出知识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兼顾移动学习的需求。但是,想要体现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自组织学习过程,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通过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设计。

一、因材施教中的“材”具有的现实含义

“因材施教”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教学思想,他认为,教学对象没有年龄、性别、种族、社会阶层、家庭经济地位等的限制,提倡有教无类。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应该践行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其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材”的内涵在历朝历代都会被教育者赋予新释。汉初道家学派主张“因性而教”,即顺应人性,并对人的生理条件给予关注;魏晋南北朝时,孔颖达提出“师当随材而与之”,教师应关注学习者的性情、个性风格;北宋胡媛的分斋教学则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志趣爱好,使学习者能各尽其才;南宋朱熹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体现出他对个体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特征的重视;清初教育家颜元提出“人之质性各异,当就其质性之所近,心志之所愿,才力之所能以为学”,可见其把“材”理解为“质性”、“心志”与“才力”。发展至现代,《教育学词典》对“材”的定义为“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1]。

如今,教育信息化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构建网络教学平台,面对信息化学习环境,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很大程度的差距。仅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就能很快得出一方面原因,例如:即使学习者生活在同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该地区可以获得国家、社会提供的各种优质、前沿的教育资源,但他们也会因为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导致自身接触新媒体的机会、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线上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之前,应该首先对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关键是要分析学习者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应具备的三种“材”。

1.自控力

自控能力是抵御外部诱惑的主要能力,决定了学生能不能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一方面为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源和广阔自由的环境,可供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丰富,学习时间的安排更加灵活、贴合个人需求,改变了以前知识的获得局限于教师、教材、课堂的不良状况。另一方面,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海量化、碎片化,其中不乏无用信息,自控能力低的学习者显然不适合在监管不足的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因为教师主导的课堂上时刻有纪律管理,教师的鼓励、训诫、督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课下缺乏教师的管控,电子媒介上传播的文字、图像、视频等丰富多彩、即时更新,加上同伴之间的互动沟通快捷便利,使得坏榜样的影响和腐蚀、同辈负面影响传播更加广泛,可以说不良诱惑充斥在学习者身边,随时能肆无忌惮地干扰他们的学习过程,降低学习效率,延长学习时间,加重了自身的学业负担。

2.学习者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了学习者脱离课堂和教师的监督会不会主动学习。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加注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不管是以学习共同体还是以独立个体的形式,求知的兴趣、主动学习的愿望已然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每天至少有4-5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他们可以阅读课外资料、进行脑力劳动、培养兴趣爱好等,从而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这样学习者才有热情日复一日地学习。然而,冷漠的学习态度、厌学的情绪、急功近利的心态是现代社会大多数学习者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改革实验,显然会引发更多问题。学习者可能会因为适应了传统教学而对这种方式无所适从,由于个性长期受到束缚,习惯了听从别人的安排,突然有了自由的学习环境反而不知道怎样学习,学生可能会为了缩短学习时间采用错误的方式敷衍教师布置的学习要求。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创建,虽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但只有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才会热情主动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知疲倦地探索知识、掌握核心素养,即使在自主学习的起始阶段遇到打击,也不会轻易地知难而退。

3.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决定了学习者能否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直接讲授知识为主,学生不具备新知识学习方式的主导权,但“互联网+”时代,要求教育成为一种学习者的自组织学习活动,将学的过程、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课本前坐得越久就会学得越好,学习者必须要了解自己,区别和评价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合的学习方法。《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观察细致,却被采用讲授法的教师鉴定为“思维迟钝的儿童”,到了五年级学校开设植物课,他创造性劳动的天赋才得以显现,因为这门课程经常需要动手操作、实践,他用自己的方法思考、探索、研究自然界的现象,思维很快获得“觉醒”。“许多学校里还有这么一批教师,他们善意地爱护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抠书本,但他们的这种关心归根到底却把事情搞坏了。”[2]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使可供学习者选择的学习途径越来越丰富,使采用不同学习方式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但是要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学生不能迷失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运用恰当,知识的掌握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二、践行因材施教的现实要求

教师作为因材施教的实践者,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角色作用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以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逐渐普及。

1.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后现代主义认为,在干扰、问题、混乱出现的系统中可能会进行自组织,而只有当环境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以便促成多重用途、解释和观点时,这种混沌系统才能够引起自组织。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快、知识碎片化、渠道多元化,学习者实际上是处于充满干扰的学习环境中的,这样的混沌秩序如后现代主义观点所言可能会引发自组织学习,想要真正实现这种学习就必须提供足够宽松的环境,没有要求迅速解决问题的压力。因此,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以课堂讲授新知识为主,而是要创设适合不同学生需求的学习环境。

加涅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外部因素,属于学习的条件。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教学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学习应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出现使得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情景发生的概率较以前的传统课堂教学明显增多,学生会采取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因此对学习环境的需求也就不同,比如:如果学习者开展的是调查研究,教师就需要在学习环境中为学习者准备足够的文献资料供他们查阅,以及探究所需的工具、设备、说明等等;如果学习者采用的是情境模拟,教师就需要提供简单的道具、服装、装饰,布置出相似的场景;如果学习者进行远程学习,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开辟一片网上自主学习区,有可以联网的计算机,而不是让他们去机房或是回家自学。传统的学习集中于桌椅排列整齐的教室,布置千篇一律,普遍采用秧田式,这种教室排列模式只适合讲授法教学,学生被束缚在自己的座位上,甚至连课间都不允许到教室外玩耍、接触自然,他们的天性得不到释放。根据福柯的权力与空间理论,教室的这种布局,已经体现了教师的权力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空间上都没能得到体现。这样的学习环境只会压抑学生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遗传、环境、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前,校园环境、班级文化对学习者产生的是隐性的教育影响。现在,教师需要做的不仅是布置好黑板报、图书角以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而是切实创设不同的学习区域,每个区域的环境布置适合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习者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带来的将是显性的教学成效,因此,为学习者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显然十分重要。蒙台梭利认为“帮助儿童不断变好的正是环境本身……教师干预是没有什么用的。[3]”可见,她把环境的作用甚至看得比教师对儿童所起的作用还重要。

2.教师是信息把关人

“把关人”是库尔特·勒温启用的社会心理学术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的缔造者,那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理应变成一名优秀的“信息把关人”,不仅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先前习得的性能筛选出适合他们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而且要为自控力低的学习者“屏蔽”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不良信息的干扰。

电子设备、移动终端等众多新媒体传播的并非都是优质资源,网络课程增多,其中不乏冗长枯燥的课程资源,而且现有网络平台上提供的课程层次深度不一,以学科进行分类,很多课程并没有完善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等,可以说只是教学视频的堆砌,没有注明学习者应该在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层次的前提下通过该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只有学生切身学习以后才能确定适不适合自己的学习需求。让学习者自己选择,必定会浪费很多时间在筛选的过程上,而学习者并没有充裕的时间来筛选,在信息爆炸的社会,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充斥着各种各样、瞬息万变的信息,正如拉扎菲尔德和默顿所言,泛滥的信息洪流起到了麻痹的作用,而不是激发潜能的作用。媒介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如果把这些时间用于社会行动,收获会更大……大众媒介可能成为“最令人尊敬、效果最好的社会麻醉剂,足以使上瘾者不知道自己的病症”[4]。所以,学习者不应该投入过多的时间面对新媒体,即使是学习的过程也应该合理地分配时间,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渠道才应被置于获取知识的主要地位。教师必须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严格地挑选书籍等纸质材料以及微视频等电子材料,就像杜威说的“看出一种经验是走向什么方向便是教育者的责任。如果不运用他的较多见识,帮助未成年人组织经验的各种条件,却抛弃这些见识,那么他的较成熟的经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5]”学习者获得的课程材料应是筛选过的优质资源、成熟的知识经验,教师不能完全让学习者在纷繁复杂的资源中自己选择,要善于指导学生怎样去学习利用这些资源,最好能跟每一个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以便找到符合他们知识掌握层次的课程资源、符合他们特点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6]”

3.教师起“帮助为学”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职责转变为怎么从“帮助为学”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自组织学习。[7]学习者不能依靠个人进行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也是其中的成员,在这过程中虽然不能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但是要参与他们的学习活动,在学习的每个阶段对学习者进行观察、指导,以丰富的学识和经验预见行为将会产生的结果,并利用可预料的结果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学习。

杜威作为“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并没有将教师作为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因素,而是主张“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8]”教师是儿童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儿童的研究结果“都是在教师的提问和暗示的帮助下[9]”得到的。这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习者固然重要,因为没有人能代替他们思考,他们内部的学习条件(如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个人目标、先前习得的经验)决定了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习效果,但是教师主导着学习者外部的学习条件(如学习环境、学习活动)的管理与协调,正如外部因素是内部因素的辅助条件,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而产生最佳学习效果,教师也应该是学习者的辅助条件,督促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指导他们掌握问题解决策略,帮助他们攻克学习过程中的难题。目前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筛选出来变成可利用的课堂资源,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可靠的知识,判断获取的信息是否有利于学习者问题解决,都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都对教师的智力因素要求更高。教师还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更自如地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提高学习者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念宏.教育学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190.

[2][6]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87,333.

[3]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7.

[4]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93.

[5][8][9]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17,217.

[7]谭维智.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J].教育研究,2016,(02):47.

[10]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5).

[11]洪雪琼,胡敬爽,张锐.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演进及启示[J].高教论坛,2011,(03).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篇2

实则抄袭;假装闭门学习,而实则看黄色书刊、玩,或干脆睡大觉……凡此种种,父母不留心是很难识破~的。俗话说,“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谁家的孩子谁家爱”。因此,知子最怕的是一“爱”遮百丑,或者是爱一点而不及其余,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而对孩子的缺点,则“大化小,小化了”。 知子是教子的前提。家长只有准确把握孩子的道德品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家长可用如下两种方法评价孩子的道德水准。其一,将品德素质与孩子身心的其他方面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协调一致。如果孩子的品德素质落后于身心的其他方面,则要赶快补上这一课。其二,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进行比较。如果自己孩子超前了,那当然好;如果落后了,比如一般孩子已逐步摆脱自我中心,会干家务,养成了优良的学习习惯,而自己的孩子还自私自利,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学习要人监督,那家长就要特别警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通过两方面的比较,家长可以对孩子的道德水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决定家庭德育是否该加强。(2)家长要依据孩子的个性心理,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 家长了解孩子的品德素质之后,就要考虑如何正确地施教。同一个孩子,对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有不同的敏感性;反过来,不同的孩子,对同一种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家长要依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有的心理学家将人的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人一般热情积极,易于感动,情感反应强烈,有毅力,办事迅速而坚决,言语明确。这种气质的人易自负和傲慢。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不要轻易激怒他,而是要锻炼孩子的自制力,让他能沉着冷静地处理事情。多血质的人易动情,但情感易变,他们动作敏捷,姿态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表达力和感染力都很强,但易表现为轻举妄动,缺乏耐心和毅力。面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多种活动 的机会,布置稍有难度的任务,让孩子能将精力用在正当的活动上,并学会克服困难。粘液质的人,感情不易发生和暴露,但一旦发生,就非常强烈深刻。这种气质的人动作缓慢,遇事谨慎,耐力强。自己的孩子若属于这种气质,家长应注意不要轻易刺伤孩子的心,要耐心细致地照料和教育孩子,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考虑和做事。抑郁质的人一般多愁善感,他们对喜悦体验不深,对忧愁体验却深刻持久。这种人一般动作迟缓,遇事不果断,然而,他们思维透彻,想象丰富。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要给予更多的体贴关心,避免在公开场合大声指责孩子。要根据孩子的接受力,提出适宜的要求,让孩子树立信心,勇敢地前进。总之,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别人的“尚方宝剑”、“教子秘诀”对自己的孩子或许并不适用,家长要注意活学活用。(3)家长要依据孩子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有计划地进行德育儿童品德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系统的教育。长期系统的德育不能零敲碎打地搞突击战,而要有一定的计划。那么,家长该如何制订家庭德育计划呢?首先,要依孩子的年龄特征计划家庭德育。小学务年龄段的孩子,其年龄特征各不相同。在小学低年级,孩子刚刚入学,对学校有新鲜感,对老师很敬畏。他们对学习很感兴趣,感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很光荣。但由于对学校生活、校规校纪不熟悉,加之以前纪律训练不够,他们通常坐不住,上课爱做小动作,易拉下作业,有的孩子依赖改比较强,有些娇气任性。因此,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重点引导孩子渡过入学的“适应关”。孩子到了小学中年级,一般已适应学校的生活,养成最基本的学习习惯。他们精力旺盛,好活动。但由于知识能力有限,他们对是非、善恶和美丑有时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进一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交友,通过开展有益的德育活动,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接近少年期,有的女生甚至进入了青春初期。这时,孩子的独立性较强,对家长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开始像个“小大人”。但孩子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易冲动蛮干。因此,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进一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能采取压制、包办的措施。 另外,要依我国儿童品德的时代特点计划家庭德育。家长可通过看书、观察、与人交谈等途径,了解当前我国儿童的时代特征。如现在独生子女多,他们一般独立性强,活泼好动,知识面广,智力水平较高。但易形成自私、任性、骄娇二气等不良个性。再者,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变革加速,信息流通快。孩子思想活跃,心理早熟,商品意识强,重视自我。家长可以依孩子的这些时代特征,策划家庭德育,做到胸有成竹,深谋远虑。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篇3

一、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孔子生于春秋乱世, 其时诸侯征伐, 社会动荡, 族群残杀, 礼坏乐崩, 道德沦丧;不同国家、族群或个人之间的矛盾极其复杂尖锐, 不同国家、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利益争夺异常激烈残酷。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有识之士为天下百姓考虑, 阐述人类幸福之道, 先后演变出诸子百家的盛况。孔子更是居乱思变, 牢牢把握“人”这个社会的核心与矛盾的主体, 以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为出发点, 着眼于富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性, 构建起了儒家的“仁”学思想体系和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点。

二、“有教无类”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 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 开始实行“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就是说在教育对象上人人平等, 没有身份和地域等的限制。孔子宣布:“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有求学的志向并行拜师手续的, 他都愿意教诲。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它有关史料记载, 孔门弟子中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人, 也有贫贱家庭出身的原宪、颜路、颜渊、曾皙、曾参、闵子骞、子张、仲弓等人, 有商人出身的子贡, 甚至还有“大盗”出身的颜涿聚;除鲁国本地的以外, 还有从卫、齐、晋、陈、宋、吴、楚、秦等国远道而来的学生;更有曾皙、曾参父子两个。

三、“因材施教”与教育过程公平

依据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诠释与其实践路径不难看出, “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准确、全面的了解。为此, 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 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 比如他指出, 子路有治兵之才, 冉有有做邑宰之才, 公西华有外交才能等。他曾概括地指出他的几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即子路坚决果断, 子贡通情达理, 冉有多才多艺。有时孔子还对不同学生进行比较, 如《先进》篇所载:子贡曾问孔子, 子张与子夏谁好些?孔子说:“师也过, 商也不及。”意思是说子张比较偏激, 而子夏则比较迟缓;子贡又问, 那么是不是说子张好些呢?孔子说:“过犹不及。”同样问孝, 孔子的回答也不同, 给孟懿子的回答是:“无违。”即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而给孟武伯的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 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 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生活而说的;给子夏的回答是:“色难。”意思是说, 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 有酒食供给父母吃, 还算不得孝, 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颜悦色、亲切谦恭。

综上所述, “人尽其才”就是“因材施教”的自然效果, 就是我们今天倡导的教育结果公平, 也就是教师要帮助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 并达到因材施教。但是, 我们一定要注意, 教育结果公平不是使所有的学生最后都是同样的发展类型和发展水平, 而应当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 具有他们应该能够具有的才华。因此, 要重视不同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 通过创造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 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在尊重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能力的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 帮助学习潜力大的学生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效提高他们的水平, 帮助所有的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所以, 我们所推进的教育公平, 应该是“有教无类”的机会公平, “因材施教”的过程公平和“人尽其才”的结果公平的有机统一。我们要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 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 要通过特色学校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让“人人受适合的教育”、“提供人人有选择的教育”、“创造生生有个性的教育”、“建立个个能成功的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人和谐发展的特点。

摘要: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和践行的“因材施教”思想, 对中外教育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今天, 重新认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诠释其深刻内涵, 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深入地认识教育均衡发展, 有助于我们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接受适合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真正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本真。

关键词:孔子,因材施教,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卷十九) [M].朱熹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5:27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卷十三) [M].北京:中华书局, 1983:362

[3]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中庸[M].长沙:岳麓书社, 2002:10、10、11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篇4

一、因材施教于现代创新教育的必然性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 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 承认差异的客观存在, 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 在实践中不断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个性发展是因材施教的核心, 必须以人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这样一句话: “浇水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创新教育是发展人的个性和开发人的创新潜能的教育。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尊重差异, 并在此之上发展学生的特长领域, 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 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也是因材施教原则所认同和强调的。

创新教育、因材施教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实施因材施教、重视个性的发展, 它需要因材施教作支撑, 而个性的发展又能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所以说创新教育和因材施教, 强调的都是尊重个体差异, 终极目标都是开创学生的创新潜能, 让学生得到最佳、最好的发展, 乃至提高整个国民的创新素质。

二、因材施教于现代创新教育中的具体实施措施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所需, 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一把抓教育模式,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采取实施因材施教。

( 一) 全面了解每个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 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每个学校都普遍存在着学生的个体差异。其主要指学生的生理、心理上。如、在学生的听力方面、兴趣方面、学习习惯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正是因为有这些差异的存在, 才让因材施教有了用武之地。因此, 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 发掘他们深深的闪光点, 全面、辩证地认识学生, 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 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哪怕部分学生有心理或者生理残疾, 教师都要通过观察分析, 明白学生个体差异之处, 实施因材施教使学生成长获得最优状态, 这才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必要前提和理论依据。

( 二) 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多元化———因材试教的基本内容

实施因材施教的开展途径和主要内容是课程内容及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单一的传统教学形式, 让个性不同的学生一起学习相同的教材和学习内容, 造成相当多个性优势的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 必须将课程内容多元化, 为不同个体创设机会, 最大程度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备课, 扩大课容量, 积极采纳多种形式教学方法,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个性才华的机会, 如开展简单的研究性学习、舞台剧表演, 辩论, 文化布置, 社会公益活动小组等,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处理活动中碰到的系列问题, 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非常重要。

另外, 教师要多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 告别传统的教学形式: 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课堂教学, 要组织学生运用自主, 合作, 探究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 利用网络收集学习内容, 从而使其获取新知识。所以我们教师要发挥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优势, 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计算机、互联网、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 为学生提供一些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 并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及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及需求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的进度、教学的策略, 同时给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 三) 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

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作用,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如开展多元化的评价, 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 这样每个学生的个性及优势特长就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

首先, 分析对学生开展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学生的学科成绩是教师用来评价学生的一个主要依据, 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 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能力培养、道德素养等都应该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 教师在评价班里学生时不能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 切记要重视对他们情感、习惯、兴趣等的培育。

其次, 分层评价也是必要的。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被别人赏识,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令人鼓舞的。教师只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层评价, 及时表扬和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点点滴滴的进步, 使其感受成功的美好, 从而扬起自信的风帆。只有对学生“多一把尺子”, 多关注, 以博大心胸包容学生间的差异, 学生才能长远发展。

三、结语

现代教育体系下能否“因材施教” 篇5

第一, 孔子对其弟子之材有所判断, 并依据这种判断施教。逻辑上讲, 即使孔子是伟大的老师, 其对学生之材的判断在概率上也会出差错。在“材”判断失误的情况下, 施教会不起作用, 或者出差错。由于当时学生一生只有孔子一名老师, 孔子对“学生之材”在概率上的判断差错对于这名学生而言, 就是致命的错误。这是因材施教的局限之一。现代教育制度使得一名学生一生中有许多老师, 从这个层面看会使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某一名老师对自己之材的误判。

第二, 孔子对其弟子之材有所判断。但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判断基本是静态的, 或者说他对学生之材形成了“刻板印象”。例如, 《论语·公冶长》中,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其中, 孔子对弟子宰予形成了最为负面的判断, 也因此决定不再予以施教。再如, 《论语·先进》中, 孔子对其弟子之材有所概括:“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我们现在知道, 人是一直在变化和发展的, 孔子的弟子们也一样, 但孔子因“刻板印象”之材而施教, 就颇为类似“刻舟求剑”了。这是因材施教的局限之二。

第三, 孔子对其弟子之材有所判断, 但其判断局限于孔子自身的经验和想象范围之内。孔子因这样有局限的判断施教, 其越是“伟大”、越有权威性, 就越能将弟子的发展局限在其经验和想象力的范围之内, 这就成为其弟子发展的“天花板”。孔子弟子三千, 其中有七十二贤人。现在看来, 孔子的直接弟子中无人超越孔子, 似乎“天花板”果然存在。此外, 因材施教的局限还有在一代一代的知识传承过程中必然导致知识的衰减, 比如孔子的学识是100分, 假设他高效率地因材施教, 但其弟子们的学识可能只有90分。弟子们继续因材施教, 弟子的弟子呢?如果每一名老师因材施教, 其教出来的学生就有可能如九斤老太 (鲁迅小说《风波》中人物) 所说, 一代不如一代。如果我们引入创造性的概念将成功的老师定义为能够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 那么, 孔子是成功的老师吗?

第四, 孔子对其弟子之材有所判断并因材施教, 但他的直接弟子们又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呢?他的弟子们从孔子处所学到的知识和智慧, 又如何影响到自己未来的行动和生活呢?如何影响到世界呢?在有关因材施教的文献中, 研究者常常以《论语》中一段话举例, 如《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在这一段中, 孔子对其两位弟子“闻斯行诸”的问题, 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给予了不同回答。但我们没有看到两位弟子的追问, 没有看到在孔子启发下他们自己的思考, 我们也很难知道这两位弟子从这段回答之后行动与生活是否有所改变。

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角度判断因材施教, 是否是更为重要的角度呢?在古代一名学生一生只有一名教师的情况下,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仍须经受逻辑上难以回答的追问。那么,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呢?

某学生A在其一生的教育过程中会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个阶段, 在每一个教育阶段中都会遇到很多老师。假设每一名教师都对A成功地或者说圆满地因材施教, 我们会看到什么结果呢?

第一, 在同一教育阶段, 不同的老师因为认识不同, 对A之材会形成不同的判断。比如, 在中学阶段, 美术老师和数学老师对A之材的看法也许会有不同。

第二,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 由于A自身的持续发展, 不同的老师对A之材会形成不同判断。比如,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和大学阶段的数学老师对A之材的看法也许会有不同。

理论上讲, 假如A在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中遇到100位正规教师, 对于A之材也许会形成100种不同看法, 他们分别因自己对A之材的看法因材施教, 哪位会施教正确呢?在这种情况下, A最终成为A, 他就不会是第一位教师因材施教的结果, 也不是最后一位教师因材施教的结果。A非常类似混合行为的结果。从不同教师的角度看, 最终的A都不是他个人因材施教的结果。以上分析表明,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 每一名教师因材施教实际既无可能也是必定无效的。那么, 对于A最终成为A, 有时最终成为超越老师想象力, 也超越自己最初想象力的A而言, 何种因素最为重要?我们能否作出这样的判断, 正是学生A自己基于旺盛的好奇心、生命力以及自我持续一生的学习和追求, 为A赋予了最终的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无疑关乎我们教育系统的未来。

上一篇: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下一篇: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