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制度改革

2024-07-07

产权制度改革(精选12篇)

产权制度改革 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到关键转型期,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积存的问题在社会与经济转型时期日益显得尖锐和突出,急需进行经济制度改革。当然高校教学就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与实际中的应用更是教学改革所面临的课题。

一 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产权的含义,目前没有权威的说法,但以下三点含义却是共同的:第一,产权是关于财产的排他性的权利,并且该权利必须是可以平等交易的法权,而不是不能进入市场的特权。第二,产权是人们关于与财产的存在与使用而引起的相互之间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基础性的准则。第三,完整意义的产权不是一个权利而是一种权利束,并且这个权利束可以分解为多种权利,但呈现一种统一结构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对产权给出如下定义:一般地说,广义的产权即为财产权,这种财产权是由国家法律或政府制定规则确认并加以保护的、关于财产的存在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运动而发生的、可以契约来组织进行市场交易的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社会行为关系的权利体系。简言之,产权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关于财产运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

产权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和政府通过制定规则对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而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现代产权制度则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其主要特征,一是归属清晰,各类财产所有权的具体所有者为法律法规所清晰界定;二是权责明确,产权在其具体实现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的权利到位,责任落实;三是保护严格,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完备,各种经济类型、各种形式的产权一律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四是流转顺畅,各类产权都可以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自由流动,以实现产权的最大收益。

二 国内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在产权制度改革上作了些有益的探索,下面以供水行业举例。供水行业隶属于国有企业,是一个典型的国有制企业,结合供水企业的性质与特点,先来看看我国北京、上海和深圳供水企业体制改革典型案例,再分析一下遭遇到经营困境的哈尔滨市供水企业的解决对策。

(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

北京公司99年经过改制,建立集团公司以来,改革的总体思想突出盘活存量资产,开展资本动作,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把企业做大做强。他们发挥大企业的优势,投资19344万元,先后并购了京郊4个县级自来水公司,使日供水能力增加15.3万吨,供水管网504公里,总资产增加3亿多元,集团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

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总资产18亿产权转让50%,改国有独资为产权多元化。他们按国际惯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中介机构,公开招商,选择合作伙伴。法国、英国等4家水务参加竞拍,法国威迪通用水务以23亿元取得转让产权。

深圳自来水公司按照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一体化的方向进行资产重组,建立水务集团。

改革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从一个城市的大局看,缩短了改革时间,节约了改革成本。第二,促进供水企业从单一的城市供水向综合性水务产业的跨越,企业的实力增强,发展空间更大,对以企业整体的战略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力。第三,城市排水、污水处理,在技术上与自来水同属一个专业,在生产经营上具有很多共性,合并后统一经营管理,可以实现多种资源的统一整合和优化配置,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四,经营污水处理有利于研究开发中水回收技术,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以应付未来可能发展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二)哈尔滨市供水企业发展策略

看过以上我国几个供水企业体制改革典型案例,为哈尔滨市供水企业发展指明了出路。哈尔滨市供水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积存了不少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而这些问题在社会与经济转型时期日益显得尖锐和突出,深层次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的差距。这是导致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落后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最大的障碍。多年计划经济和供水行业自然垄断性质养成了“饭来张口”的观念,没有认清经济体制转型后的新形势、新环境。二是政企不分。企业不能完全行使本来赋予一个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供水企业扮演着特殊的身份,具有双重主体性。供水企业无法完全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与独立运作,其水价也不是以市场价格来定位。三是产权不清,产权结构单一,投资渠道不畅。这注定投资结构的单一性和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性。四是经营模式落后,管理不科学,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一方面,企业的经营模式落后,没有引进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资本运作困难,企业缺少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供水企业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缺少科学决策,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普遍还没有引入竞争机制,大多数人都处于吃“大锅饭”的状态,生产效率低下。五是供水价格不到位,企业建设发展资金严重缺乏。供水价格是一个棘手的方面,但是其约束条件相当复杂,其中,企业的产权制度是深层次的关键因素,它决定着供水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企业赢利能力和赢利前景都形势不妙,市场化程度并不高。政府确定水价,不是以市场供求为导向,也不是以生产成本为基准,而是以市民是否有意见和不影响社会稳定等因素作为主要依据。导致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管理等运行费用。深圳与上海的做法为哈尔滨市供水企业改革树立了成功的范例。结合哈尔滨市供水企业实际状况和国内供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哈尔滨市供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分别进行为宜。磨盘山和沿江污水截流、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在建大项目已建成,不存在改制,形成与市场经济对接的新体制与新机制。制、供、排水是哈尔滨市供水企业的主业,主战场不能丢,应该像深圳、上海那样采取出让部分股权办法,由我们控股。这里应当明确一种思路,引入战略投资伙伴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入新的机制,吸引部分发展、改造资金。积极探讨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建立具有良性循环的“投入—回收—再投入”的资产运作模式。

三 改革的核心在于理顺产权制度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上,我国政府主要通过引入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实现。现代企业制度体现“产权明晰、职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自主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要求,其实质不仅是单纯解决了财产归谁所有的问题,而是包含了两条重要原则和内容:一是责任制,二是社会化。

首先,所谓产权责任制,就是要改变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无人负责的状况。强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是要改变政府对国有资产负无限责任,而实际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处于无人真正负责的状况。

其次,根据经济学家的分析表明,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同于早期的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经济通过股份制使它早期的个人资本、私人资本、家庭资本社会化,从而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也就是使得它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因此重新获得生命力。

财产要有责任制,不是只有私有制才需要明确的责任制,公有制也要有明确的责任制。现在的国有财产就没有责任制,无人真正负责。政府部门都要去干预企业财产,结果企业没有责任,政府也没有责任。要想做到政府不管企业,前提是政府不再是所有权的主体,至少不再是大多数企业的所有权主体,国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在整个经济中不再为主体。

供水企业改制过程中,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种形式:

特许经营:明确所有者与经营者及考核的协定,把经营的责权利,用一种法律文书落实到企业,目的是落实企业的自主权,实现政企分开,形成激励机制。

股份制:现有国企改革的思路大致是这样的,国家成立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面成立若干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充当代理股东,由这些代理股东持有那些经营性企业的股票,然后派董事、监事,在股票市场上操作,这样就模拟了一个股票市场。但它可能在产生两个缺陷而无法满足预期和初衷。一是它不能保证将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择到经营岗位上来。二是国家作为股东也无法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

国有资本转债权,非国有资产转股权。其好处如下:一是解决了经营者选择机制。二是有利于国家资产的增值和保值。三是有助于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四是债务融资的单位成本低于股本融资。

逐步推选企业为投资主体的业主负责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

以上论述清晰地告诉我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证明供水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问题。如何有效地理顺产权制度是供水企业改革的“牛鼻子”。

供水企业,由于其独家经营的垄断性,消费者(用水户)对自来水这一产品的不可选择性,销售对象亦即供水范围的地域局限性,以及自来水生产和销售量受水资源条件和节约用水政策制约,受城市规划限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来水产品不可能直接参与商品销售市场的竞争,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也不可能因此去鼓励用水,争夺用户。因此,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只能综合利用主客观两方面的优势:理顺产权制度,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效率去实现。

产权制度改革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供水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改造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供水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必定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孟戈.深圳市盐田区供水企业产权重组模式探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学报,2003(7).

[2]李建勇.对城市供排水企业的探索[D].排水专业委员会论文文集,2007.

产权制度改革 篇2

一、政策要求

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

一是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明确产权。二是创新耕地保护机制。三是搭建流转平台,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林权等的流转。

2、我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市场体制。

3、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严格保护耕地;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4、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

“还权赋能”,让农民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改革成果受益的主体,通过改革实现农村产权要素资本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5、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重点把握“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改变。二是坚持科学编制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和土地用途。三是坚持市场化原则。四是坚持农民自主自愿。五是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细化和完善。

二、问题解答

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哪些好处?

答:农民可以凭农村产权证书维护权益;可以凭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领取耕地保护基金;可以凭农村产权证书对产权进行流转;可以凭农村产权证书抵押融资;可以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城安居兴业;可以用农村产权入股股份合作社进行股份运作等等。

2、农村产权确权的要求是什么?

答: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要确权到村或组,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和农民的房屋要确权到户。

3、确权工作有哪些重点环节?

答:一是清理;二是勘查;三是公示;四是确认;五是发证。

4、我区确权登记的十个环节的内容是什么?

答:前期筹备、召开动员大会、摸底调查、调查结果公示、异议处理、调查结果登记、申请颁证、部门审查、登记结果公告、颁发证书。

5、农村产权确权要做到哪几个一致?

答:要做到“五个一致”,即:台账、土地、证书、合同和耕地保护基金五个一致。

6、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范围有哪些?

答:①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②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7、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包含哪些范围?

答:①2004年(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上报数中已经确认的建设用地;②2004年(规划基期年)以后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方式,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理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

8、哪些情形不得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答:①1999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违法用地,未完善相关手续的;②在土地综合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整理项目区内,尚未实施土地综合整理;③从事商品住宅开发;④土地权属有争议;⑤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土地权利或暂缓登记的;⑥未经批准乱搭乱建的。

9、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对象及要求是什么?

答:在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上修建的农村房屋;对占用两处及两处以上集体土地修建房屋的,只能对一处宅基地上修建的房屋进行确权登记。对在承包地、自留地等土地上修建的房屋,申请人须到国土部门办理用地确认手续后,方可办理确权登记。对超过房屋所在地规划部门批准建房面积的,超过部分面积只能在房屋产权证的附记中予以批注。

10、耕地保护基金的含义是什么?

答: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设立,以保护耕地为主要目的,从土地出让收入中筹集资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主要用于耕地流转担保、农业保险补贴、承担耕地保护责任农户养老保险补贴和承担耕地保护责任集体经济组织补贴的专项基金。

11、耕保基金有哪些主要用途?

答:一是用于耕地流转的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的补贴(占当年耕地保护基金总量的10%);二是承担耕地保护责任农户的养老保险补贴和承担未承包到户耕地保护责任的村组集体组织的现金补贴(占当年耕地保护基金总量90%)。

12、耕保基金发放的原则是什么?

答:耕地保护基金的发放要按照承包地确权颁证在先,发放耕地保护基金在后的工作程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未经实测确权颁证的承包地,不得发放耕地保护基金。

13、耕保基金发放的对象是哪些?

答:具有承包经营权并且承担了保护承包耕地责任的农户。

14、耕保基金发放的标准是多少?

答:按照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进行分类发放。补贴标准为:基本农田400元/亩,一般农田300元/亩,提取耕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10%)后农民实际领取的标准为基本农田360元/亩,一般农田270元/亩。

15、耕保基金是如何计算的?

答: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区(市)县人民政府按照村民小组基本农田、一般农田面积的分类面积,先计算出该村民小组统一的耕地保护基金发放标准,再按照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的耕地(含园地)面积,将耕地保护补贴发放到农户。

16、耕保基金是以哪种方式发放?

答:根据《耕地保护合同》,国土部门将农户的耕地保护补贴金额直接划入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卡或存折,信用社对其账户进行监管,用于农民购买农民养老保险,农户中家庭成员符合参加农民养老保险条件的可平均分享。

17、提取耕保基金现金的条件是什么?

答:为保证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老有所养,耕地保护基金以耕地保护补贴标准为依据,扣除耕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后,农民所获得的耕地保护补贴首先用于其购买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补贴直接划入农户养老保险帐户,不能直接领取现金。符合下列条件的农户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可向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市)县社保部门核实后并共同出具提取证明,到指定机构领取耕地保护补贴现金。

(1)每户耕地保护基金养老保险补贴总金额超过(每户参保人数×个人应缴费标准金额)的多余部分;

(2)不愿按规定标准和时限缴足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农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可一次性提取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资金;

(3)对签订了《耕地保护合同》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 在扣除耕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后,每年定期按其保护耕地的面积给予现金补贴。

18、农户承包地流转后耕保基金补贴如何发放?

答:承包地流转后耕地保护补贴仍补贴给原承包地农户,但农户需继续履行《耕地保护合同》约定的保护耕地义务。

19、《耕地保护合同》约定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农户享有获得耕地保护补贴的权利。同时承担以下义务:不得弃耕抛荒,保护耕地不受破坏,不得用于非农业用用途,是基本农田还必须履行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要求。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指:一是不准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外的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二是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平坝)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意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三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四是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 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20、违反《耕地保护合同》后如何处理?

答:未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责任、非法改变耕地用途或破坏耕作层致使耕地生产能力降低的,区(市)县政府有权单方面终止履行《耕地保护合同》,责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恢复耕地生产能力。造成耕地永久性破坏并已发放的耕地保护资金补贴,将全部予以追缴,并由国土资源部门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相应刑事责任。

2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含义是什么?

答:指在农户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承包方将自己承包的村集体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条件转移给第三方经营,原承包方或第三方向村集体履行原承包合同的行为。

2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哪些方式?

答: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用途不改变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

2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是什么?

答:①符合规划;②保持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②实行使用权有偿、有限期流转。

23、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有哪几种方式?

答:(1)协议(2)招标(3)拍卖(4)挂牌。

24、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有哪几种形式?

答:(1)出让(2)出租〔作价(出资)入股、联营视同出让〕(3)抵押(4)转让、转租。

25、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年限是多少?

答:初次流转最高年限不得超过同用途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再流转年限不得超过初次流转合同约定年限的剩余年限。

26、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哪些用途?

答:按照规定用于工业、商业、旅游业、服务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租赁性经营房屋等经营性用途及建设农民住房。

27、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收益归谁所有?

答: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政府要按一定比例收取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配套费及耕地保护金。

三、确权登记工作十个关键环节

产权制度改革 篇3

摘 要: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经历史证明的科学的产权理论,在我国进行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合理界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权制度,实行股权多元化等方面,具有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产权理论;产权制度改革;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79-02

我国实行国有产权改革,是以不动摇公有制为前提,通过调整公有产权关系来改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绝非改变生产关系,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不是将“社”变“资”,将“公”变“私”的简单改制。改革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学家对于产权问题的讨论曾一度重视西方产权理论,而边缘化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经过多次的探讨和实践,最终发现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才是能够经得起历史与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才是深化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支点。

一、马克思主要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关于产权理论的论述,有如下主要内容。

1.产权的本质

产权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产权虽然从现象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物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在“鲁滨逊”那样的社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在人与人相互之间发生关系的社会里才有实际意义。所以,产权实质上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像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而是首先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在生产过程中,围绕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以及产品的分配方式等问题,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形成特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即所有制,它是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人们对物的占有具有排他性质,所有占有关系是产权关系的最初表现形态。这种占有关系确定物的归属主体。他指出:“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的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可见,产权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所有权。

2.产权是一组权利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考察了资本主义以前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三种财产权形态后,提出产权关系的内容是由所有制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来决定。产权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是与财产有关的各种法定权利,包含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继承权和不可侵犯等一系列权利。其中所有权指财产权利的排他性所有,是狭义的所有权;占有权指实际使用财产进行生产活动的权利;支配权指主体对可进行生产活动的客体(财产、资本)具有排他性的支配权;使用权是不改变财产的本质,而由所有人行使或消费产权物资的权能;收益权是对支配的物资享受其利益的索取权;经营权指经营主体掌握对所经营的财产的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继承权是指产权所有人死亡后,其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或依其遗嘱制定,将其遗产赠给继承人以外的受赠人,法定继承人或受赠人依法取得遗产所有权的权利。

3.所有制、所有权及产权的关系

马克思对所有制和所有权的概念没有明确陈述,但是可以从对其经济理论的整体把握上去理解。所有制是经济范畴,是一种经济存在,而且是再生产各个领域中各种物质资料,特别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经济制度。所有权主要回答物或其他资源的归属问题,以及根据其运用要求获取应有的经济利益。它是法律范畴,是关于财产归属的法律权利。“产权”则不同,这一概念的主体不是财产归谁所有,而是指运用资源所有权的“权利”。

可见,所有制是产权的经济表现,它是特有生产阶段、特有分工结构下形成的特定利益分配格局。它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其他权利和利益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所有权是产权的法律形态。它是特定的所有制结构在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中的反映,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从二者的关系看,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所有制的变动决定所有权的变动。

4.产权的权能结构

马克思对产权各项权利统一与分离的考察是其产权理论的重要内容。产权的多种权利之间既可统一,又可以分离。产权统一的表现形态有:一是原始公社时期,公社全体成员既是财产的所有者,也是财产的占有者;二是个体小生产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三是以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如奴隶制社会经济。

产权分离的表现形态有:一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分离。亚细亚公社土地公有制是一个典型形态。土地被较大的公社世袭所有,不属于较小公社或个人,他们只是使用者;资本主义阶段,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地主,但资本家通过支付地租获得土地的经营权。二是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劳动力与活劳动分离的状况下,所有权归工人,使用权归雇佣资本家。三是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如借贷资本和股份公司产权关系中,资本实行两权分离,借贷资本所有权归借贷资本家,使用权归执行职能资本家;股份公司的股份资本所有权归股东,而股份资本经营管理权则由经理掌握。

二、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产权本质理论,所有制与所有权关系理论,产权权能结构理论,都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科学原理,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指标,为我们解决公有制社会产权问题指引了方向。

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问题上,马克思提出要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要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要消灭私有制。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并不是要否定其他产权制度,而是指在坚持主体所有制性质和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应该适时改变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以适应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

我国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对国家公有财产制度的改革,目的是转换机制,制度创新。改革发展至今,国有企业在经济布局、经营效率、产权配置和流转、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经济控制力等诸多方面仍然有待完善。再者,各经济利益相关主体的财产权利界定与维护等问题也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解决,都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息息相关。

马克思关于产权的权利统一和权利分离的学说,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为我们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具体路径,即按照权利既分离又统一的原则而不是转向私有化来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对财产关系进行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改革和调整;是要正确处理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矛盾,避免对国有企业经营权的无端干预或者对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变相侵蚀倾向;这种两权分离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就其统一性而言,其意义就是必须保证而不是弱化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合理合法的监督管理。

三、发展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来指导国企产权制度改革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博大精深,为经济制度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尤其是其关于产权分离的思想能够解决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问题。但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在于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对具体产权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产权理论来指导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合理界定产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马克思的产权权能结构理论,合理界定产权就是要对产权这一权利束中的各项权能都作以界定。当各部分权能都界定明晰了,才能实现各产权主体在责、权、利上的统一,继而强化对不同权利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各部分产权主体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来选择实施路径,确保资产价值最大化。促进资源自由流动,产权合理交易,提高资源有效配置。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所有权界定清晰,但经营权界定却并不清晰,以致企业的产权也难以清晰的界定。同时,产权的界定不但要清晰还要合理。进行产权改革,就是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效率原则,对产权进行合理的界定。产权界定合理还要保障能够自由流转,不然就难以实现经济资源的互相调配,不能够把资源从低效益的产权主体撤出,转向高效益的产权主体,那么资源价值就得不到最大化发挥,也就无法进行优化配置了。这种认识对于我国的产权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2.进行权能分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马克思关于财产权能分离的思想,可以用来指导当前我国产权权利分离等改革工作。科学运用合理有效的分解财产权能,形成权利与财产,即法人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这符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积极发展,全面探索多种企业合作经营,研究各主体产权关系,以构建公有制多样化运营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巩固发展国有经济。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责权有限的独特性,在企业的筹资融资,分散风险方面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我们要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3.推进股权多样化,建立市场体系

马克思认为,股份制是私人“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也就是私有制转向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过程中的“过渡点”。可见,股份制作为企业资本的一种组织形式,并不是与公有制相对抗,而是对抵结合的,社会主义完全可以利用股份制来促进公有制的发展和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权多元化有利于推动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和有效运转,较大程度地盘活固有资本,有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所以,我们应该把推进股权多元化作为我国企业产权改革的重点。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充分发展国有企业股权的多样化,为国有企业大力引入非国有资本,要鼓励互助参股,开展合作、合资经营,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鼓励资本流动,产权重组,建立一套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何秉孟.产权理论与国企改革——兼评科斯产权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吴易风,关雪凌.产权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陈建兵.国内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07,(5).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篇4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再次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即打破城乡土地的“二元化”,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城乡土地权能的一致与否,是决定城乡土地市场统一或割裂的基础力量。[1]目前,我国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因其产权主体的不同而导致权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是导致土地征用市场国家垄断、农村隐性土地市场大行其道、城乡土地市场割裂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是始终无法出台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同样适用的转让程序、定价方式等规定的关键所在。只有当赋予农民集体完整的土地产权之后,才有可能打破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行政垄断,使集体土地合法入市,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杨贵青(2015)、刘连泰(2015)等学者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作为一种财产权承载了太多的社会义务,应赋予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相应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黄宝连(2012)、李明华(2015)、何传新(2016)等学者认为,土地制度改革是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实现的。施建刚(2012)、李景刚(2011)等学者则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张晓云(2012)等学者认为应赋予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继承的权能。袁震(2012)等学者认为我国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现状存在诸多不足,应在总结各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我国学者对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发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是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明确农民的土地权利,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2,3,4,5,6,7,8,9,10]在此思路下,本文选取浙江省、河北省及广东省三个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状况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比较其相邻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的价格差异。

2 不同产权建设用地价格对比

有学者指出,产权因素和区位因素是造成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价格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11]为了清晰地比较产权差异所造成的集体与国有土地价格差异,排除区位因素造成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河北省、广东省为例,分别代表未进行试点地区、近年进行试点地区以及早期即进行集体土地流转且相关制度较完善的地区,选取相邻位置国有建设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交易价格进行对比。其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土地市场网、中国土地动态监测系统。

由图1、图2、图3可知,在尽可能排除区位影响,只考虑产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浙江省和河北省国有土地价格明显高于集体土地,浙江省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价格差异最大,广东省两种产权土地价格变化总体一致。究其原因,本文认为由于浙江省尚未出台任何关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方规定,导致其两种产权的土地处于两个市场之中,集体土地灰色市场大行其道,土地价格不能正确反映其价值;此外,不允许集体土地入市流转又会减少建设用地的供应量,从而导致国有土地价格升高。由图1可看出,浙江省国有土地价格明显高于其他两省。《河北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中第三条指出,“本办法所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除一句“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并未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做出相应规定。所有权制度是产权制度的核心,只有在所有权明确的前提下规范其使用权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河北省两种产权土地价格仍存在较大差距。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上,广东省一直走在我国前列,早在2005年即出台《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虽然此办法同河北省一样仅针对集体土地使用权,但是广东省的流转模式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由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土地、统一规划并出租给企业使用,集体成员直接享有股份分红权,避免了国家征地。这就赋予了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对等的所有权,因此如图3所示,广东省不同的产权的土地价格及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通过以上对比,本文认为,作为我国集体土地入市、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最大障碍的产权制度,应在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使用权制度。鉴于此,下文将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提出改革的思路。

3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不明确和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残缺。

3.1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

3.1.1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一直以来都是影响集体土地入市流转的制度缺陷之一。由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以及《民法通则》等可知“农民集体”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其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形式分为三类,分别是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学界对此普遍质疑,我国在立法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不清晰,这三种主体均是松散的农民群体,虽然在法律上被授予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资格,但是并不具有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本文认为,这种质疑既有其合理之处,又不完全准确。其合理之处在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集体经济组织已名存实亡,不再具备实际经营管理土地所有权的能力。其不准确之处在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非在法律层面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表述不够明确,相反地,与城市土地的“全民所有”“国家所有”相比,农村的集体所有权应该说是更为明确具体的,即三类农民集体。这种集体所有权是具有实质内容的,其用途是由符合法律条件的全体村民集体决定。[12]但我国城市土地所有权却并未出现主体虚位、易位等现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国家虽是城市土地的所有者,但是城市土地所有权在法律上由国务院代表行使,在实践中由各级政府行使。集体组织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享有明确的所有权,国家与集体之间的产权界定是明确的;但就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内农民集体”本身,以及集体组织内部关系而言,却是模糊的,本文认为这是造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模糊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在“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内农民集体”中,“乡(镇)农民集体”缺乏存在的事实基础和法律基础,学界已普遍认为乡(镇)农民集体已不宜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相较之下,“村内农民集体”即村民小组虽占有农村集体中大部分土地但其数量繁多,每个村民小组分摊到的土地非常有限,若以村民小组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会导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成本的上升以及因土地资源不均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均。“村农民集体”虽同“村内农民集体”一样面临着组织不健全、所有权被弱化等问题,但多年来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建设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自治经验和浓郁的民主氛围;此外,统一规划、规模经营也有利于土地用途管制以及降低土地的成本。因此,本文认为应将村级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7]

另一方面,集体组织成员与集体之间关系不明确,要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模糊的现状,就必须重新界定集体组织的内部结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新思路。笔者认为,“确权确股不确地”可作为重新界定集体组织成员与集体之间关系的突破口,即集体土地每户都享有一定份额的所有权,但是这种权利不对应具体的土地,而是一种近似股份制的稳定的内部结构。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言,由于人口流动、土地征收征用、自然灾害、婚姻变化等原因,不得不随时对土地承包权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必然会影响土地承包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土地的利用效率。但若是不进行调整,则可能导致部分农户土地大幅减少或丧失,从而失去生活保障。[13]这种“确权确股不确地”的集体组织内部结构克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调整与不调整间进退维谷的困境。同时,对集体建设用地而言,也为其入市流转后的收益分配奠定了基础。

3.1.2 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不明确

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不明确,即哪些集体土地能够进入土地市场进行交易是不清晰、具有争议的。集体土地从状态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存量建设用地;另一类为规划集体建设用地。前者包括乡镇(村)企业用地、宅基地、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后者包括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建设规划,农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通过转用审批后的建设用地,以及尚未开发利用的农民集体所有的未利用地。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废弃的乡村公益设施用地,以及存量建设用地中的倒闭破产或搬迁的乡镇村企业用地可以直接进入建设用地一级市场。而对于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中的宅基地和规划集体建设用地,其能否直接入市还存在较大争议。[14]

目前看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限制宅基地的流转,认为农民无偿获得的宅基地是城市居民无权获得的社会福利,其流转不利于耕地的保护,甚至可能会导致农民居无定所、生活难以保障。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首先,禁止宅基地的流转相当于禁止建于宅基地之上的房屋流转,损害了农民的财产权;其次,耕地保护绝不是通过禁止宅基地入市达成的,而应通过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和控制宅基地超标等行政和法律手段;最后,农民也是理性的经纪人,对于如何处分自己的财产有充分的判断能力。此外,仅允许宅基地在集体成员内部流转,不仅无法体现房屋的实际价值,也不利于形成统一有效的市场。

规划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即将未利用地和农用地不经政府征收而直接转变其用途为建设用地。反对者认为允许农用地直接入市将会导致耕地的大量减少,笔者持反对意见。允许农用地直接入市转为建设用地,不仅要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现行《土地管理法》中农用地转用指标控制制度,而且要通过政府严格的审批,政府由征地主体转变为土地管理者,这种角色转变能使其更好地行使监督权,比现行的征地制度更有利于耕地的保护。因此,也应将规划建设用地纳入到交易客体中来。

3.1.3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残缺

在同一社会制度下,不同土地所有权应拥有对等的权能,可在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严重失衡。一方面,集体土地的数量、用途和流转,均受到严格的限制,如严禁集体建设用地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等;而对于国有建设用地却未做出相应的限制。另一方面,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收制度实际上剥夺了农民作为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处分权。农民集体仅仅是集体土地名义上的所有者,国家才是实际上掌握其最终支配权的主体。可见,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残缺的产权。这种所有权的残缺必然促使集体土地使用权权能的不完整。

3.2 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指土地所有权的完全实现,更多的是要丰富和完善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他项权利,尤其是集体土地使用权。在我国,实行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相分离的土地利用制度,不管是国有土地流转,还是集体土地入市,均是指在土地所有权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流转其使用权。

本文根据《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以城市土地出让权为参照,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权能进行比较分析,整理得下表。需要指出的是,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一种,但因在《物权法》中对宅基地使用权作了单独的规定,因此在下表中将其单独列出,与其他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别论述。

我们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国有土地使用权与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不一致,农业用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非农业用途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相比,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受的限制要低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主要体现在前者可依法自愿流转,且承包方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外的成员,而后者具有严格的流转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对象必须是本集体的成员,且其用途仅限于住宅,使用面积必须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的专门标准。除宅基地使用权之外的其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只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转移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才能发生流转。尽管如此,两者的权能设置除了在限制程度上有所不同之外几乎是一致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同样是非农用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相比大相径庭。可见,我国土地使用权权能是按照土地所有者的“身份”而非土地的用途来设置的。本文认为,应按照土地的用途赋予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等的占有和使用土地的权利、获得土地收益的权利、出租与转让的权利、抵押的权利以及物上请求权。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比浙江、河北、广东三省不同产权相邻建设用地流转价格以及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程度,发现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在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使用权制度,仅对使用权的流转做出规定效果并不明显。鉴于此,本文认为,首先,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理论上虽是明晰的,但是由于“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内农民集体”其自身问题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位或易位,为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的现状,可考虑将完善之后的“村农民集体”作为农村集体土地唯一的所有权主体,并以“确权确股不确地”为原则重新界定“村农民集体”的内部结构。其次,将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存量建设用地以及规划建设用地均纳入到交易的客体范围,允许其直接入市流转。最后,在同一社会制度之下,残缺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必将导致使用权的不完整。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产权土地使用权权能,按照土地的用途而非所有者的“身份”来设置土地使用权权能,使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一样,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出租、转让、抵押以及物上请求的权利。

摘要:文章对比浙江、河北、广东三省相邻建设用地流转价格以及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程度,认为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在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使用权制度,仅对使用权的流转做出规定效果并不明显。鉴于此,在针对我国所有权主体虚位、客体不明确、权能残缺等问题提出改革思路的基础上对比不同产权土地使用权权能,提出应按照土地用途而非所有权主体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等的权能。

产权制度改革阶段小结 篇5

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按照领导小组关于在松花江乡五一村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调查摸底工作圆满完成,顺利转入了公示阶段。现将调查摸底阶段工作情况和积累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调查摸底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基础,为了认真细致地完成好这项工作,各相关部门和松花江乡政府按照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分别抽调人员对五一村资产资源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五一村全村总耕地面积30228.1亩,其中集体耕地27418.1亩,国有村使用7户2810亩;承包农户1304户,总人口6031人,承包人口5681人;集体产权房屋110间、渔塘8个、机电井8眼、道路41.5公里;全村共有48条林带,树木160022棵,其中集体33条14617棵,个人承包15条145405棵;村集体拥有债权3022343元,债务1135655元;全村农户房屋1106栋,其中有房照905栋,无房照201栋;宅基地1217宗,其中有证的1022宗,无证的195宗。调查工作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由相关部门对已掌握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各部门和乡村政府通过组织人员收集以往合同,协议和台账等历史资料和分类经营的图表数据材料,利用现有记载的资料形成了初步的基本情况统计表。如:林业局和乡村掌握的林带林木资源情况;房产处和乡村掌握的集体房产和农民房屋情况;土地局和乡村掌握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情况;交通局和乡村掌握的公路情况;农机局和乡村掌握的农机具情况;水务局掌握的机电井情况;水产局掌握的鱼塘情况;畜牧局掌握的国有村使用的草原情况;经管站和乡村掌握的集体耕地和农民承包地情况等,初步掌握了五一村的基本情况。

第二步,进行实地踏查形成实测数据。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乡村干部30多人,对五一村所有的资产资源全部进行了实地测量,通过入户调查,田块登记,房屋绘图并标注准确方位等措施,真实准确地摸清五一村基本情况。做到了“两到”、“两清”,“两到”即:具体到人、详细到物。“两清”即:资源底数清、存在问题清。

第三步,将资料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认真比对。通过比对,筛查出不相符的数据,再次进行查找历史资料和实地测量,确保情况真实无误。

第四步,依法开展确权工作。对调查出来的数据进行排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区分权属,发现有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或者是因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导致产权不明的,按照政策法规进行重新确权。

下一步,将在公示期结束后,根据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和解答核对后的情况进一步调整数据,直至确实无误,为确权颁证工作打好基础。

二、在调查摸底阶段积累的一些工作经验

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初步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现总结如下,希望能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全县全面铺开后,为改革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加强领导是前提。为在我县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新突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王晓春为组长、县委副书记邱德喜、副县长孙玉为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工作中领导小组广泛调研、认真研究、详细安排、整体推进,每个步骤和每个环节都提出具体意见和工作要求,为改革的开展和顺利推进提供工作遵循。松花江乡和五一村视这次改革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积极配合,主动工作,并为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可以说,各级都把改革视为重点任务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思想和组织上创造了前提条件。

2、认真细致是基础。确权清理工作纷乱复杂,而且关系着农民的长远利益,在工作中,务必要认真细致,把所有情况吃透,把所有数据弄准、把所有问题摸清,才能有效地避 免因工作失误所带来的各种阻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反复清查,每一个数据都要多次比对后方能录入,确保了数据真实准确。同时做好了建档立卷工作。对每次例会的会议记录、制定的改革方案、每次数据更改调整,形成的每一份图表等,都建档立卷,妥善保管。

3、依法确权是原则。在这次改革中我们严格把好政策法规关,坚持依法确权,做到依法依规开展,以民为本操作。严格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在调查确认农民资产资源所有权时,我们所有确权依据都符合政策和法规。对政策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或者目前县级管理部门确认不了的,难以解决和操作的,我们积极向上级管理部门请示,待其做出明确答复后方才进行处理。同时,为了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在不违反政策法规,不损害其他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尊重事实,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浅析出版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篇6

[关键词] 产权制度 出版企业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2-0062-04

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版业不论是经济规模、生产方式还是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各出版单位由原有的事业单位体制向具有市场主体性质的企业转变,出版单位还相继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制公司,一些条件成熟的出版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这种体制上的超越,彻底改变了多年来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模式,也加快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的步伐。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出版企业要在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的基础上,按照“三改一加强”(指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快转换内部经营机制、要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以及要加强与民间资本开展合作)的要求,继续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1]。出版企业要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是企业的基本制度,是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作用的基础,也是出版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是出版企业改革躲不过、绕不开的一道关口,而且是新一轮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同时也是摆在出版企业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1 出版企业产权改革的战略意义

加快出版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对于出版企业改革和发展来说:不仅是推动出版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搞活出版企业的重要途径,而且对提升出版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做大做强出版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第一,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出版企业建立健全“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加快促进出版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第二,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出版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割断或弱化出版企业政企不分的现象,使得出版企业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能够排除非市场经济方面的干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占有率,追求出版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保证国有财产法定权利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逐步消除体制性障碍,推动出版企业打破企业边界、行业边界、内部条块,通过人才、技术、资本、知识、信息、巿场、管理等多种渠道和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实现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争取以更低成本,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

2 出版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权责不明确,阻碍了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

在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新闻媒体和政府文化资产管理部门在很多场合表明出版企业已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有研究表明:事实上大多数出版企业还没有完成全面的组织变革,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形成,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两权分离,缺乏实质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内涵。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出版企业改制后,在形式上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等现代企业职能机构,但产权主体单一,国有股一股独大。导致政府文化资产管理部门利用国有股的控制地位越位管理,在缺乏合理和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安排下,不仅出版企业董事会成员由政府文化资产管理部门直接任命,甚至经营管理者也由政府文化资产管理部门指定或委派,造成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营管理者之间、股东会与董事会及经营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丧失殆尽。同时,由于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代行董事会的权力,使董事会的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导致董事会的功能虚置,影响出版企业的自我治理能力和竞争力。二是出版企业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不明确。出版企业的领导决策层既是党委的组成人员,同时又是董事会以及其他经营机构的负责人,这种政企不分导致权力划分不明确,不仅违背了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而且在具体工作中往往造成党的监督管理无法落实,监事会的正常管理和监督难以操作,这也大大阻碍了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3]。

2.2 产权不明晰,导致所有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出版企业在改制后,理论上讲,出版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但概念上“人民”并不能行使其责任和权利,只能由政府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其国有资产所有权。因为政府是行政组织,不能直接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只能够授权委托政府文化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国有股权的代表,政府文化资产管理部门又向出版企业派出法人代表。这样,真正代表国有出资者的往往还是出版企业“内部人”,他们既要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负责,又要代表全体职工,对全体职工负责,同时还是出版企业的一员。由于这种委托代理模式始终存在某些制度上的缺陷,所有人不能够完全到位,导致出版企业资产所有者的国家和经营管理者的出版企业法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明确,出版企业“内部人”往往利用手中的控制权为自身谋利益,发生“内部人控制”现象,直接影响出版企业运作效率,损害所有者的权益。特别是在出版企业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版企业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相关责任将无从认定。因为,出版企业决策者既是经营管理者又是资产所有者的代表。也就是说,由于没有明确的产权主体界定,对于出版企业决策者而言经营决策失误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出版企业资产的增减只会影响个人职务的升迁。而对国有资产所有者来说,如果出版企业决策者的决策失误,需要由国家承担全部资产损失[4]。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出版企业之间不正当竞争导致出版物结构失调,出版物质量下降,出版企业跟风出版的情况日益严重,出版物高度同质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图书库存量逐年递增,退货率逐年提高,资金回笼日益困难,出版利润逐年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根本原因之一。

nlc202309021043

2.3 产权主体单一,制约出版企业的发展后劲

由于出版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出版工作的性质决定出版企业为国有独资企业。这种单一国有资本构成的出版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但必然带来产权关系的内生性、封闭性,以及产权占有关系的排他性等弊端。主要体现在:第一,这种单一国有资本构成的出版企业,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但不是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公司组织形式——股份制公司,缺乏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制衡,往往会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重置,使出版企业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同时,由于政府行政权力介入出版经营,往往会造成违背市场发展规律、不平等竞争等诸多问题。第二,产权主体单一的出版企业,往往无法摆脱行政干预而吸纳更多的产权主体,使出版企业股权结构的优化以及出版企业的结构调整难以进行,很难实现出版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和出版企业国有资产的有效增值。产权主体单一将严重制约出版企业的发展后劲与国际竞争力。

3 出版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途径

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是出版企业改革的焦点,也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它是出版企业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改革。对于出版企业来说,要充分地认识到出版业具有不同于普通产业的特殊属性,具有传播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独特功能。因此,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不能一味照搬一般企业的模式,更不能急功近利,毕其功于一役,期望出现“芝麻开门”的奇迹,只有通过实践不断探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难攻坚、有序推进,方能见效。

3.1 理顺产权关系

理顺产权关系,这是出版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前提。按照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制度构架,出版企业产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权利形态:一是国家作为投资主体拥有的出资人所有权;二是由出资人出让的所有权聚合而成的出版企业法人产权;三是由经营管理者行使的出版企业经营权[5]。鉴于出版企业在产权制度安排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对产权制度的调整与重构应着眼于上述产权结构,在理顺出资人所有权、法人产权,经营权三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对在出版企业占绝对优势的国有资本地位应予以明确。在出版企业进行股份制的改造过程中,对于国有资本应当作为股东的出资而展现,而万万不能把国有出资与出版企业的财产混为一谈。第二,在科学界定出资人所有权和出版企业法人产权关系的同时,出版企业必须改变目前国有资本委托代理关系中过分浓厚的行政化特征,按照市场原则建立起国有资本出资人所有权—出版企业法人产权—出版企业经营权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以此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经营者选择和约束机制,推进出版企业行为的规范化和理性化。第三,从经营权环节上明确经营管理者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同时,必须强化对经营管理者的报酬激励,实现经营管理者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统一,使经营管理者真正着眼于出版企业的长远利益,推进出版企业的制度建设。总之,在产权结构中,只有理顺国有资本出资人所有权、出版企业法人产权和出版企业经营权之间的关系,使出版企业产权在各个层面上都达到明晰化,才可能形成出版企业的“激励兼容”机制,进而在规范出版企业各类相关人员行为的同时,使他们有积极性去追求出版企业的长久利益。这样,出版企业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才能因科学有效的产权制度而真正收到成效[6]。

3.2 推动产权结构多元化

出版企业要改变“国有独资一股独大”的现状,解决产权主体单一的问题,必须通过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多元化的产权主体不仅使出版企业产权关系更加明晰,产权界定更为明确,而且由于产权来源社会化和股份的高度流通性,出版企业的产权关系将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化,从而较好地实现国有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便于实施现代的公司治理形式并形成出版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相互制衡机制。出版企业构建产权结构多元化可选择如下路径。第一,增资扩股。因考虑到出版企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可通过资本市场引入业绩优秀的业内国有资本参股,使出版企业由绝对控股改为相对控股,并通过股东之间的相互制约,控制“内部人控制”问题,使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第二,探索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实施经营管理者和职工持股,利用个人股权这种终极所有制形式的资本内在增值机制及对整个产权关系所有的边际调节力,使国有出版资本与个人人力资本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出版企业普遍存在的“动力缺乏症”与“急功近利症”等问题,增强出版企业内部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力度。第三,设置优先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可将出版企业国有股部分转化为优先股。优先股不同于普通股的地方在于它是基于事先的承诺,先于普通股而获得收益分配,这类似于给予国家股一个固定的收入,这样国有资产的风险大幅下降,虽然收益上可能比普通股小,但可调动更多形式的资产投资于出版企业。同时也促使政府文化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再以行政化方式支配出版企业,只能以国有资本出资人的身份经营和管理出版企业股权中的国有股。

3.3 加强产权的流动性

出版企业产权不但要明晰,还应具有流动性,这是市场经济价值运动的本质要求,它能够促进资产从低效、无效经营者流向高效经营者,从而促进价值运动,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出版企业应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于出版企业产权的小规模流动一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这一平台,在二级市场通过出让出版企业股权的方式来保障产权的可流动性。而对于大规模的产权流动,就需要建立出版企业的破产退出机制,以此来实现更大范围和规模的产权流动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为保障出版企业资产存量的合理流动,还需要建立配备专业人员和不受任何利益集团影响、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独立规范的职业评估组织和机构,确保资产评估的真实性、公正性、公平性、权威性和科学性,防止出版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7]。在探索出版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国有资本改革的经验,这其中较为成功的是上世纪70年代英国的国有资本市场化改革。上世纪70年代,英国的国有企业效率低、缺乏竞争力,每年都要政府进行财政补贴。1979年撒切尔政府上台后,通过交易出售、中长期特许经营以及股票上市等方式对国有资本进行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自主运行,从而增加了市场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4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出版企业要构建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出版产业特点的创新式法人治理结构,就必须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形成权责统一、运行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一般意义的企业来说,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着力点是严格界定决策管理、执行管理和监督管理之间的关系和权限,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防止决策失误、执行错位、监督失灵。对于出版企业来说,除了要考虑一般企业的要求外,还必须考虑其意识形态属性确保正确的出版导向,确保出版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8]。因此,出版企业在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不仅要在制度上保证上述两个目标都得以实现,还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彻底改变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模式来管理现代公司管理者的做法。第二,要科学地配置公司的控制权。要保证股东会的最终控制权,保证董事会的独立决策权,保证经营管理者的自主经营管理权力。杜绝出版企业董事会成员与经营管理者过分重合的现象,以确保董事会不被经理层所控制,能以出版企业和股东利益为取向主持公司的经营和决策,确保出版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建立起科学的长效激励和监督机制。只有出版企业的所有者、经营管理者、监督者恪尽职守,又不越位,才能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使出版企业富有活力。

注 释

[1] “三改一加强”新闻出版业改革将迈第二步[OL].[2012-09-26].http://news.hexun.com/2012-09-26/146263157.html

[2]丁鹏.出版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0(2)

[3]赖政兵,廖进球.中国出版业市场机制创新的三大突破口[J].出版发行研究,2012(4)

[4][8]赖政兵,廖进球.试论出版集团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难题及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09(7)

[5][6]石兆宏.理顺产权关系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J].工会论坛,2005(6)

[7]丁鹏.出版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0(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 篇7

(一) 主体模糊

《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了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未赋予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 (或企业) 作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人地位。况且, 村、乡 (镇)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行政机关没有分离的运行机制, 村、乡 (镇) 集体土地财产如何从经济上体现, 值得深入研究。

(二) 稳固性差

首先, 农村基层组织建制调整频繁。每一次行政建设调整, 都带来土地产权界定的困惑:原“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等是否要随着建制的调整平调、充公、易主?如果不是, 那么原来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如何落实产权?其次, 在同一“农民集体”范围内, 其成员组成也是一个动态集合, 死亡、婚嫁、“农转非”等因素也会影响“农民集体”成员结构。进而言之, 农村土地产权固定地落实到人很难。第三, 承包土地内部调整频率大。主导因素是征收土地带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承包土地调整。有资料显示, 我国约有3/4的土地规模变化与全村范围的土地再分配有关, 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家庭分立以及村庄适应农户人口增长等因素构成其他变化。行政权力干扰和非市场交易制度, 是土地产权不稳定性的根本动因。

(三) 产权残缺

第一, 土地承包经营期限无权自主确定。《土地管理法》第14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 《物权法》第126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0条明确“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草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 林地的承包期为30~70年”。因此, 作为农村土地特别是耕地的物权人——“农民集体”, 无权自主确定发包土地期限。

第二, 农民没有对外发包经营土地的自主权。《土地管理法》第15条规定,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 必须报乡 (镇) 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 农村土地不能作为财产进行交易、抵押、继承。《土地管理法》第63条、《物权法》第184条、《担保法》第37条等均有这方面的规定。没有充分市场交易的物权, 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物权, 与国有土地比较, 同地不同权, 弱化了农民土地物权。

第四, “农民集体”成员土地产权补偿机制不健全。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 说到底是归“农民集体”组成成员所有, “农民集体”成员是产权主体。但“农民集体”中个体成员的产权地位又是脆弱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规定“承包期内, 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 转为非农业户口的, 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 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换句话说, 如果农民脱离“农民集体”这个大家庭, 必须无偿放弃原来的财产拥有权。

第五, 土地承包经营政策与市场经济相悖。《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18条规定,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 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 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土地管理法》第36条规定“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这些规定, 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要求相悖。2005年重庆稻谷、小麦和玉米等3大粮食作物的每亩净利润分别为157元、-104元和58元。谷贱伤农。当土地出现超地价值甚至是负价值时, 种地成为农民的一种包袱, 必然出现抛耕荒芜现象。

二、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设计

笔者主张, 农村承包地仍然实行公有制, 在现有产权制度基础上强化和明晰“农民集体”所有, 给农民限制性物权;对农村宅基地, 应给予农民完整的物权, 实现农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统一。

(一) 承包地产权设计

1. 明确界定“农民集体”范围。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限于村民小组或农业社层次, 从法律上赋予村民小组或农业社为“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法人资格。对于原两个及其上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向涉及的农业社分发共有产权集体土地所有权证 (类似于房屋所有权证中公摊建筑面积的权属证书) 。乡镇级集体所有土地逐步将其资产价值量化, 以货币方式分配到各所有权主体。以后, 乡镇级企业用地一律使用国有土地或租用村社集体建设用地, 不再纳入乡镇级集体土地所有权管理。

2. 强化农民承包地用益物权。

将《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3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使用权证……确认土地使用权”。修改后, 县级政府不仅对农民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发放土地使用权证, 对农民承包地也颁发土地使用权证, 两种土地使用权证分别注明不同的土地用途, 严格进行用途管制。此举有利于弥补《土地管理法》第11条只规定对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发使用权证的缺陷, 实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发证全覆盖, 建立完整的农村土地权属管理制度。

3. 放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废除相关法条中有关集体土地对外承包行政审批规定。只要是土地产权人——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一致同意, 在没有改变农地用途的前提下, 集体经济组织向任何人发包土地, 无须行政审批, 只需要按程序进行使用权登记备案。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以家庭承包方式发包土地期限, 可以确定采取设定底限和上限的方式, 给土地产权人——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一定的自主权。

4. 增强农村承包土地稳定性。

其一, 严格限制乡镇村社建制调整, 上收村社建制调整审批权至省级政府。确需调整的, 对其土地产权本着自愿的原则确定是否合并, 如果原产权人不同意合并, 可视为重组家庭的“婚前”财产进行确权登记管理, 不得擅自平调、充公。其二, 建立征收土地谈判、评估、仲裁和养老保险制度, 土地使用权人参与征地价格谈判, 征地费用中安置费归土地使用权人所有, 土地补偿费归土地所有权人所有;征地仲裁由法院承担, 执行两审终审制度;强制推进征地养老保险制度, 失地农民与城镇退休人员一样, 可以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从法律上明确, 征地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再调整承包土地。

5. 建立农村土地有偿退出机制。

建立有偿退出机制或财产补偿机制尤为必要。退回宅基地、承包地补偿标准, 可以授权县级政府根据区位条件等因素制定标准, 承包方超过补偿标准提出无理要求,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单方解除承包合同, 申请上级政府依法注销土地使用权证, 强制收回土地。

6. 适度放宽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

在不改变基本农田用途和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 允许基本农田休耕, 允许利用基本农田种植果树和挖塘养鱼。

(二) 农村建设用地产权设计

1. 农民宅基地物权化。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政策福利, 按照福利均等的原则, 给农民享受标准内的宅基地赋予完全所有权, 颁发农民宅基地所有权证或房地产权证, 让农民的房屋真正成为农民的财产, 可以出租、买卖、抵押、赠与、继承。对宅基地物权化政策出台前祖辈遗留或以其他形式获得的超过宅基地享受标准的, 仍界定为集体所有土地, 发给使用者土地使用权证, 纳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对购买、赠与、继承等方式获得持有宅基地所有权证书的宅基地, 纳入私有财产管理, 不影响农民享受宅基地福利政策。

2. 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措施。

国家应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的原则, 废止禁止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法律条款, 尽快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 规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原则、条件、审批程序、收益分配及权属管理办法。

(三) 其他问题

浅析实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篇8

非公有制林业经营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明确产权是获取经营效益的保证。林地是林业经营的基本生产资料, 林权是经营者经济利益的最直接体现形式, 二者从根本上决定了经营者的收益预期和投资积极性, 所以在非公有制林业经营方面要以明晰的产权为前提, 坚持利益驱动原则。“人有恒产, 则有恒心”。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就是要以民为本, 还权于民, 让利于民, 体现民有、民投、民营、民享。在林地产权方面:一是要以土地承包法为依据, 进一步完善杯地承包制度。由各级林业行政部门具体负责, 规范林地承包行为和承包过程, 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广大职工, 特别是非公有制林业企业长期稳定而又有保障的林地承包经营权, 做到“山林有其权、林权有其主、林主有其利”;二是要解决好建设林地与保护林地的矛盾, 尽量通过盘活林业存量土地等措施满足建设用地的需要, 尽可能减少占用林地;三是要充分利用地价、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对不同土地的需求, 适当维护林业的比较利益, 加强对林地用途的管制, 以确保林地不能随意改变用途。

在林木产权方面:一是要坚持“谁种, 谁有, 谁投资, 谁收益”的政策, 通过法律加强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制定新的采伐管理制度, 坚持分类经营原则, 商品林的采伐要根据市场需要来确定, 公益林的采伐应从严管理, 对于外资、私人投资营造的商品林则可以实行采伐计划单列;二是要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进行不同的经营形式, 以便于加强林木产权的保护, 即划分为公益林、商品林和兼用林等三种类型, 对公益林要管死, 对商品林要放活, 对兼用林要管严;三是各级林政部门和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非公有制林业主体经营的林木的保护力度, 对随意变更承包合同、盗伐林木、非法破坏和哄抢林果等侵害承包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要坚决打击, 依法查处。在环境资源产权方面: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 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也是如此。虽然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明确, 但是生态效益消费具体受益对象和征税标准很难明确, 建议可以由国家对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中的某一环节, 给予一定比例的税费减免或提高补贴, 来间接保护非公有制林业产权, 比如, 提高造林补贴费、减少林木采伐税和销售收入应交纳税等。也就是把国家看作环境资源受益者, 通过国家的补偿来体现环境资源产权的价值。

2 加快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经营流转

在稳定承包权, 放活使用权的前提下, 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可以依照《森林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将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进行流转, 可以真正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 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有利于林业发展的方向流动, 优化森林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 调动森林经营者和全社会各种力量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使之加大对林业的投入, 提高科学经营森林的强度, 促进森林经营规模化、集约化, 从而达到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流转必须依法、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 不得改变林地所有权的性质, 不得改变林地用途或者将林地改为非林地, 不得改变公益林地性质, 流转的期限不应超过林地的使用期的剩余期限。非公有制营林者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出租入股合作或者租赁等方式进行林地使用权流转, 但必须事先进行资产评估, 签订流转合同, 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 并获得批准, 及时办理林权变更登记手续,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经营者的权益, 同时避免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受到损失。

目前, 在理论上, 关于公益林及其林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流转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但在从近年来流转的实践着, 部分地区己经将其纳入可以流转的范畴, 如湖北一些县市将公路、农田林网、堤防、城镇单位的绿化林等由乡镇、村、组、单位或者有关部门用以规划、栽植后, 承包给个人抚育管理, 或者是直接拍卖给个人经营, 并且在公益林的保护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而且, 目前国有林区公益林和商品林在地域分布上互相交错, 限制公益林的流转不利于森林资源按照分布区域统一经营管理。再有, 部分区划为生态公益林的林地属于生态区位重要的宜林荒山荒地, 允许流转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 加快这些地区生态建设步伐。笔者认为在对森林资源现状不造成破坏和影响的前提下, 就可以允许对公益林进行流转, 并可以利用公益林的森林景观价值, 搞生态旅游活动。但是, 非公有制营林者是以市场价值来衡量经营活动的, 大多不愿意投资于公益林业, 因此, 国家或者是林业主管部门必须给予公益林经营者一定的优惠。

3 改革林权登记工作

目前的林木产权在法律上是完备的,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一是原来颁发的林权证书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林权登记工作跟不上, 林权证还没有全部发放到私有林经营者手中。因此, 为了进一步依法稳定产权, 切实保护好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消除林区社会不稳定因素, 必须改革林权登记工作, 确保林权管理工作有利于林业的发展, 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有利于调动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解决这一问题对非公有制营林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具体来说:

首先, 要全面开展林权换证工作, 使林权登记制度化。对所有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的林权证进行重新的、全面的更换, 即把所有人所拥有的森林、林木是商品林、公益林的问题在林权证上载明;对经营的林地的种类、面积、责任人作详细而明确的记载。同时, 要将林权登记工作形成一种工作制度, 按照制度化、经常化的要求来建立林权证的领证和换证的工作机制。

第二, 找到林权登记工作滞后的原因, 研究加快林权证发放的有效措施。可以采取重点突破的办法, 如:对商品林或者对非公有林优先发证;也可以将商品林的发证与商品林采伐限额改革联系起来进行。同时要抓紧研究和制定活立木交易和市场的各项规范, 把取得林权证作为活立木上市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三, 通过森林、林地、林木流转获得林地使用权的经营者要积极主动地向林权机关申请林权登记, 只有申领林权证的经营主体, 才能依法获得法律的保护。

摘要:明确产权关系, 加强对非公有制林业产权的保护。应该说, 明确林地和林木产权关系, 确保产权主体经济利益的实现, 是关系到非公有制林业能否顺利发展的核心问题, 它对于调动非公有制林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使他们能够大胆投资, 放心经营, 并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长远规划, 确立长期经营目标, 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 有必要做好产权关系的界定工作, 加大对非公有制林业产权的保护力度。林地、林木产权界定不明晰, 责任不明确, 利益不直接, 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成为制约当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必须紧紧抓住产权改革这个核心。

碧江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篇9

截至2014年11月“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已全面结束, 共涉及12个乡 (镇、办事处) , 69个村, 829个村民组, 总户数33 660户, 共撰写土地确权简报27期。经一榜、二榜、三榜公示和三级档案农户确认签字共计33 660户;导入系统33 660户, 颁证33660本, 颁证率达98.9%。全区原承包总面积7 721.15hm2, 现核实面积合计9 614.25hm2, 丘块数为372 275, 其中, 田5 536.32hm2, 238 150丘, 土4 078.53hm2, 134 125块。2014年11月14日全区所有土地确权档案经验收合格全部移交区档案局, 档案共移交924卷。

2 主要做法

2.1 强化“三个到位”, 推动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到位。我区成立了“三权确权”工作领导小组, 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牧科技局, 明确分管农经的领导亲自抓, 抽调专人专职负责确权工作。为抓好这项工作, 区里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 农牧科技局所有班子成员实行联系挂乡开展工作指导。二是强化宣传培训到位。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黑板报、横幅标语、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 宣传农村土地确权的重要性和确权的范围以及工作流程和具体操作办法, 切实做到让广大农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使群众积极、主动参入到确权工作中来, 为顺利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打下坚实的基础。及时安排农村土地确权区级业务骨干培训会, 让参训人员成为土地确权工作的行家里手。协助基层开好乡 (镇、办事处) 、村和组干部业务培训会, 切实增强他们的政策理论与操作水平, 督促开好村民组群众会。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到位。2013年的农村“三权确权”工作纳入了区政府的当前重点工作的绩效考核。区两办督查室随时掌握各乡镇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情况, 并实行周督查, 旬通报, 季调度制度, 扎实推进工作的开展。

2.2 把握“三个注重”, 确保了确权登记工作优质高效

一是注重政策把关。出台“三个办法”, 集中解决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急需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措施等问题。聘请参加过一、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有经验、懂政策的老同志到办公室工作, 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 保证了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注重工作质量。指导基层充分利用二轮承包的成果来开展这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对一些推进工作较好作法进行总结推广, 确保全区各乡镇整体推进, 平衡发展。三是注重解决问题。各乡镇办事处分别成立了确权颁证工作纠纷调处工作组, 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调处, 确保“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乡, 矛盾不上交”。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我们采取由乡镇办事处牵头, 区农牧科技局、区法制办共同参与的办法加以解决。

2.3 保证土地确权进度和质量, 实行“一督、二审、三追踪”

“一督”即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开展以来, 为了保证该工作的顺利开展, 土地确权办除了与区“三权办”参加的督查外, 还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表格内容进行进度打分评比, 对进度慢的乡 (镇、办事处) 进行通报批评;“二审”即对各乡 (镇、办事处) 送审的档案进行逐户审核, 对出现错误作出标记, 要求乡 (镇、办事处) 将区、乡、村三级 (三份) 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进行同步修改, 档案合格后才能进入系统进行打证工作;“三追踪”即土地确权结束后对所发证情况进行追踪, 主要根据各乡 (镇、办事处) 的发证台帐, 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否发放到户。

2.4 突出“三个促进”, 发挥了确权登记工作的综合效益

一是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开展, 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 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2013年以来, 共完成农村土地流转3 333.33hm2。以“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 扎实推进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 扶持培育了一些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开启了山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和平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区、2014年坝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2015年瓦屋现代优质高效粮油园区被列为省级重点园区建设;2015年桐木坪、六龙山、灯塔三个乡列为市级园区;其余所有乡镇列为区级园区。二是促进了农村要素激活。激活农村资源要素, 把农村的“死资产”变成“活资源”, 是缓解农村发展“贫血”, 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区产权交易中心的成立, 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土地资源, 促进了土地集约化生产和资金集约化利用。目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322户, 涉及融资2 968万元。三是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或者土地流转, 获得耕地租金收入, 还可以通过土地抵押融资, 用以发展各种生产, 获取经济收入, 也可以通过到农业园区企业打工, 成为农业产业工人, 获得务工工资收入, 或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获得收入。近几年, 我区和平园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迅速, 2014年和平乡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超过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400元50%以上。

3 下一步工作

一是确权登记颁证完成后, 要继续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明确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实现形式, 并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转让、互换、变更、抵押等登记制度。

二是对农户毁损或遗失的农村土地承包证进行更换和补证。

三是根据各乡 (镇、办事处) 的发证台帐, 进行对发证情况进行抽查, 对打证后未发证到农户的情况进行追踪。

四是查缺补漏, 尤其排查外出务工人员的承包地未登记情况。

参考文献

如何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篇10

要稳步开展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首先要明确改革的目的任务和必须坚持的原则。

1.1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明确的主要任务

1.1.1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

权、房屋所有权、林权、村集体各类资产资源产权 (包括国有村使用) 和其他应该明确的产权的确权、登记、颁 (换) 证工作。

1.1.2 建立完善农村资产资源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管理监督机制。

严格耕地使用, 完善保护机制;推行农村集体经济“三资” (资金、资产、资源) 委托代理, 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1.1.3 培育和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 推动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产权、林权的流转, 加快农村产权要素市场化、资本化进程, 激活盘活农村生产要素, 促进农村资产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2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1.2.1 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原则。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1.2.2 坚持依法办事、按规操作的原则。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操作, 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实施“阳光”操作, 吸收村民代表全程参加, 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确保改革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1.2.3 坚持自主、自治、自决的原则。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实行民主议事、村民理事、村民集体自主决策、户代表会议公开决议, 妥善解决改革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达到户间矛盾不出组、组间矛盾不出村。

1.2.4 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先易后难、注重实效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 区分轻重缓急, 分类推进改革, 对各种权属争议尚未解决的给予区别对待、个案处理, 暂缓登记、颁 (换) 证。

2 把握关键环节, 积极稳妥推进

2.1 严密程序, 规范操作

2.1.1 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清产核资、核实确认工作。

抽调专业人员和乡镇、街道干部组成工作组, 会同村组人员进村入户, 调查、核实、统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基本情况, 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 并将核实的情况向群众反馈。在权属合法、数据准确、界址清楚的基础上, 依法逐户登记,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汇总造册, 作为颁 (换) 证的依据。

2.1.2 深入做好数据复核、公示、建档造册工作。

通过清查摸底、核实确认无误后, 相关部门按照要求进行数据录入, 以村或组为单位, 将各部门会审后形成的确权核实情况进行7天公示, 公示期满后再行复核,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并依权属分类建档造册保存。

2.1.3 遵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 农业、城

乡建设、国土资源、林业、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等部门分别依法颁 (换) 证。

2.2 发扬民主, 依靠群众

2.2.1 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改革主体作用。

要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把具体问题的决定权、资产处置权、利益分配权交给农民群众。

2.2.2 妥善解决疑难问题。

要坚持按照“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的要求, 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做到“有法依法、无法依民”, 对法律、法规、政策有成文规定的, 按规定处理;对没有政策规定、应由村级组织决定的, 由村级组织作出决定;对应由农户决定的, 由村民理事会召集村屯户代表会议进行决议。对历史遗留、正在处理或正履行法律程序的问题, 暂不确权登记, 作为个案处理。

3 探索创新, 加大改革力度

3.1 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用途不改变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 支持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可以委托集体经济组织代为流转其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 实现规模化经营。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流转管理办法, 建立区、乡 (镇) 、街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林权流转服务中心, 畅通供需信息。

3.2 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制度, 依法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 加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

3.3 开展农村房屋产权流转试点。

加快制定农村房屋产权流转管理办法, 鼓励、支持发展农村房屋产权流转中介服务机构, 积极培育发展农村房屋产权交易市场。加强农村房屋产权流转的管理, 严格按照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政策依法依规流转, 农户出卖、出租住房后, 不得再申请新的宅基地。

3.4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

以村、社区股份合作制为基础, 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为核心, 以资产保值增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目的,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 并严格按照制定方案、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股权管理、资产运营、收益分配、监督管理的程序进行。

3.5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对集体林地尚未承包到户的, 要明晰产权;对已承包的, 要依法完善;对已流转的, 要依法规范。研究制定林木采伐、林权流转、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投资融资、产业扶持等配套改革政策、措施, 促进集体林业可持续发展。

4 建立保障机制, 确保顺利推进

4.1 建立让利于民的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应由财政分级负责。坚持让利于民、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的原则, 农业、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林业、畜牧兽医、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等相关部门不能向农户收取各种权证工本费之外的任何费用。

4.2 建立完善农村资产资源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管理监督机制。

加强耕地使用和管理, 完善保护机制;全面推行农村集体经济“三资”委托代理, 完善资产资源管理机制;加大政务和财务公开力度, 完善监督机制。

4.3 建立健全服务于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的金融新体制。

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适应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 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金融服务和投资方式, 进一步拓宽农业和农民的融资渠道。

4.4 建立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纠纷调处机制。

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等部门要分别建立农用地、林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产权纠纷调处机制, 解决好农村承包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林地和房屋确权、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 加强领导, 形成合力

5.1 高度重视, 明确职责。

要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摆上重要日程,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因势利导、稳步推进。政府要充分发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责任主体作用。相关部门要从各自职能出发, 分别制定指导业务工作的具体意见。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 摸准实情、了解民意, 加强指导和服务, 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组织对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 强化调度、统计、检查、督导和档案管理工作。

5.2 加强宣传, 搞好动员。

要通过新闻媒体、干部培训、张贴告示、发放宣传册和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改革的重要意义及相关政策和措施, 认真总结和推广改革试点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 进一步做好释疑解惑和动员工作, 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5.3 统筹兼顾, 维护稳定。

产权制度改革 篇11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改革;资本市场;创新

一、丽水农村资本市场改革状况

丽水市商业性金融机构发展快。丽水将包括大型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内的商业银行向丽水农村发展延伸,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丽水设立分支机构,深化改革邮政储蓄银行,加大对三农和对丽水本地小微型企业的融资贷款能力。丽水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步伐快。对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进行了优化,对符合改革要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股份制改革。丽水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定位逐渐明确。村镇银行、农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本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向镇向村庄延伸下属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试点,争取全部丽水市小额贷款公司在未来2-3年达到20家以上,资本净额达到25亿元以上。截止2014年,丽水市共计17加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已累计上缴税收2.31亿元。

二、丽水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存在的制度障碍

政府政策影响大。丽水各地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留驻农村,提供惠农支农服务,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建立了有效的监管机制,对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优惠税收和利率扶持。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决策影响大。为了保障地方的财政收入水平,很多农业上市企业很少在乎企业本身的成长转型问题,而将精力投入在公司的包装和与政府人员的交际中,而不是在生产和经营本身。只重视眼前利益不重视长远发展,从而忽略经营企业本身,薪酬制度也不具备强大的激励作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监管部门监管能力不足,效率低下,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难题和瓶颈。

三、国外农村资本市场改革经验借鉴

縱观国内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较为完善的农村资本市场。美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超级大国,几乎大多数的高新产业在美国兴起,而作为一个在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雄厚的国家在农业发展,包括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方面,已经建立健全了农村资本市场,可以说美国的农村资本市场是美国创新性农业经济的巨大引擎,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运作促使了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产业升级。完善的合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使得美国农业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所谓多层的资本市场体系就是说,一是主板市场,二是二板市场,三是三板市场,就是说不同层次的交易市场需要同时存在于农村的资本市场里,但是由于还是处于农村,层次过多也会造成混乱。

美国农村资本市场改革经验和启示。首先,形成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产权的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同样地,在农村金融领域的产权多元化也是决定农村资本市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国有的商业银行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国有资本垄断,进行股份制改革,允许不同领域包括政府、个人、企业等等的资本进入,实现股权分离使其转变为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也是需要允许各个领域资本进入,实现投资主体的股权结构多元化,从而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体制健全的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其次,改革模式的选择要实现突破。由于农村本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地区不平衡的背景下,农村的资本市场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对适合合作制改革的进行合作制改革,对不具备改革要求的采取设立乡镇农村社,在前提是能够达到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和资本更加充裕的情况下,鼓励各种形式的改革尝试。改革方式的选择个性化。可以选择一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金融企业进入农村资本市场,提高市场竞争活力,建立并且完善农村市场机制,实现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和改革方式的个性化。

四、产权制度改革与丽水农村资本市场创新

丽水是在全国范围内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通过的第一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自丽水试点启动的这两年以来,“三大”金融支农惠农工程一直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持续做强。在信贷支农工程中,从林权抵押贷款入手切入,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机制,其中涵括从林权评估、林权登记、林权抵押担保以及到发生不良贷款处置等过程,从而形成了关于林权抵押贷款崭新的“丽水模式”。

不断加强深入农村金融普惠力度。研究出台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管理制度和农房产权抵押贷款的管理办法, 关于“三权”抵押贷款方面的业务全面推进,从而初步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农权融资体系。截至2014年三月底,全丽水市的“三权”抵押贷款的余额达到45.51亿元。对各金融机构集群引导其加强创新力度,推出以茶园抵押、小水电股权、石雕贷款、农副产品仓单贷款以及扶持农民工贷款,依托强大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从不同层面指导金融机构大力开展“整体批发、集中授信”的小额农村贷款业务,从而有效的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下放。截至2014年三月底,全丽水市开办了该项业务一共有690个行政村,累计为6.1万信用农户提供授信款项达49.07亿元,发放贷款累计达30.64亿元。从各个层面推进农村担保体系建设,其中包括国家财政的出资、组建行业协会、村级担保基金、商业性运作等四个层次,着重推进财政性出资和村级担保组织的建设。在县域内积极引导银行与各类金融机构设立针对小微型企业的专营机构,逐步稳固发展包括村镇银行、各类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互助资金会等在内的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鼓励推动村镇银行垂直向下延伸设立机构网点。目前,已设立9家村镇银行、15家小额贷款公司和1家农村互助资金会,实现县域内全覆盖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五、产权制度改革与丽水现代农村股票市场创新

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不断创新,必须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推进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丽水市范围内开展支农惠农金融服务创新;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会等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在金融领域内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和各类民间资金进入,鼓励有设立条件的地方在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社区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

nlc202309041022

对农村金融产品体系进行不断丰富,鼓励金融机构信用模式进行不断创新,积极对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进行不断扩大,从而构建起一个“三位一体”的农村信贷产品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小额信用贷款、担保机构保证贷款和抵押担保贷款。

对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进行不断完善,综合利用各类金融资源,包括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和担保等在内的金融资源,从而达到提升直接融资的比重的目的。积极培育优质农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具有相当的规模的农业经营实体,鼓励各类农业经营实体上市在中小企业板和各类创业板上从而得到融资。鼓励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农业优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积极发展信托、股权投资基金,规范建立健全各类农村投融资平台的规章制度。

农村金融改革试点落于浙江丽水,有其内在原因,正如央行所述,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在开展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在指导思想上,金改试点强调为广大山区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的“普惠型”农村金融发展之路。可以预见,它有可能将和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秘密试验一样,对我国农村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

六、产权制度改革与丽水现代农村债券市场创新

积极推动创新债券市场,有效拓宽各类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大力推广各类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使用,鼓励农业产业化企业龙头企业上市、发债融资。吸引各类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领域,建立农村金融租赁公司和农业信托公司,鼓励各项风险投资和产业发展基金进入现代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便利支撑。加快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村。大力推进农业生产领域的非现金结算。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为金融资金高效接入和风险防范提供基础平台。加强货币发行、金融科技、经理国库等各项金融服务,推广适宜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便利。

1.实现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建立健全公开公司债券的制度。针对不同投资者对不同品种的债券实现多样化不同群体的发展。要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关于债券方面的规章制度。不断丰富、适用于小型和微型企业债券,实现企业债券的多样化。要统筹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符合发展的条件。实现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商业银行和其他合格机构进行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开展依法的债券承销业务。

2.加强债券市场的信贷约束力。实现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的规范发展。提高了发行人的信息披露力度,信息披露制度也不断改进。投资者提高识别风险,减少对外部评级依赖的能力。债券发行人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探索信用保险的发展。完善债券信用增级机制,规范债券信贷业务的发展。加强发行人及投资者的约束力和责任感,健全债券违约的监测和应对机制,维护债权人整体利益,并有效防止道德风险。

3.加深债券市场沟通和联系。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对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的管理。实现债券品种在不同市场,跨境上市及独立转托管制度的完善,促进跨市场债券的畅通。在债券交易场所内实现合理分工、鼓励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了促进信息共享扥债券登记结算机构,并且实现顺畅连接,加强沟通和联系。要完善债券市场信息系统和提高市场监察体系的效率,并逐步加强债券登记结算制度,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从而实现统一管理。

4.债券市场监管和协调的加强。公司信用债券部委间的协调作用实现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职责内容,在其位谋其政,增强债券市场准入机制、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监管,建立健全各类有关投资者的保护制度,加大对债券市场中关于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的惩处。

5.实现私募发行制度的建立完善。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体系的设立,对于各种類产品的投资者提出的适当性要求实现明确,并面向同类型的投资者私募发行实现信息披露要求的满足,规范私募发行行为。

七、产权制度改革与丽水现代农村资本市场投资主体创新

首先,要推进“三权”抵押贷款创新。第一,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的制度体系,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第二,要做细、做优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完善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确权、发证、登记、评估以及担保等配套机制建设,做细、做优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第三,要大力推进农房抵押贷款。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房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加快建立完善产权交易、流转处置等平台和相关配套扶持政策,着力推进农房抵押贷款扩面增量提质。其次,要推进“三个平台”建设,分别是着力搭建村级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建立农林产品交易平台。第三,推进“四信”建设,即深化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信用县的创建工作。第四,推进“四级”担保组织体系建设。第五,推进外汇管理、金融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整体批发、集中授信”、全国保险服务民生示范区、鼓励民间资金和华侨资本有序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等“五大”亮点创新。对此,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决定性作用,建设开放竞争有序的统一的市场体系。我们必须要加快步伐形成自主操作、竞争公平、自主选择与消费,商品各要素之间自由流动的现代市场服务体系,努力消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公平的形成。

八、结语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步伐,第一,实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程。一是探索创新担保方式。在推广担保机构担保、农户联保的基础上,加强金融机构与“龙头+企业”、中介机构的合作。同时,还可以依托和借助保险、财政担保作用,创设“农户+保险”和“财政补贴+保险”等担保模式。二是探索扩大抵押品范围。依托农村物权的改革,激活农村静态资产,使农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养殖水面使用权等均能够作为担保物。严格创新工作流程,对于每一项信贷产品的创新,都要制订创新实施细则,对于担保方式、担保物的选择要科学设计,反复论证,并根据不同的支持对象,适当引入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农业保险等政策,达到分散风险、防控风险的目的。第二,提升人民银行在金融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人行丽水市支行在开展地区金融创新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职能,通过建立组织领导机制、考核奖励机制等形式,实现政府银行协作、银企合作、信息共享,从主动创新、沟通协调、政策支持、信贷指导等各个方面,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起和有效实施。第三,建立农村金融创新激励机制。一是各金融机构应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改善信贷管理体制,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鼓励农村基层机构开展涉农信贷产品的研发。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内部考核机制,将金融产品创新作为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成绩与工资奖金分配、授予贷款权限挂钩,充分调动基层银行之间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积极性。二是政府部门要建立考核激励和政策扶持机制。首先各级政府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考核奖励办法,设立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对优秀创新成果、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其次要建立农村金融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对于创新贷款实行风险补偿和贴息制度;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成绩突出、支农力度大的金融机构执行低的营业税率和所得税率。同时对货币信贷政策机制进行完善,对支农创新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适当降低,对支农贷款利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等。

参考文献:

[1]孔祖根.《改革生金》,浙江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2]田满文,李敏. 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并购社会效益实证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6):102-106.

论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 篇12

1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涵义及特点

分析产权经济学家德姆塞茨认为, 产权包括一个人或者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 资源或物的所有者所拥有的对物或资源的获得、控制、收益等一系列情况的总和。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具体能概括为复合产权制度, 它由数量众多的大体等个人产权复合而成。其特点是, 要求资金在合作的一般原则基础上联合, 共同构成合作金融的原始资本或初始股金。明确规定参加合作金融组织成为社员的人必须有投入, 但个人入股金额不能超过某个界定的程度份额, 最低的入股金额是个人进入合作金融组织的条件。对农村分散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农民来说, 通过自愿的联合实现互助是一种必然选择。

2 探讨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中国是农业人口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及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根基。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以及农村经济的运行体制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但是, 由于结构性矛盾以及体制性矛盾的制约, 当前改革过程中农村合作金融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以及问题。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 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在客观上成为整个中国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 在大量国有银行撤出农村市场的情况下, 要发展农村以及农村经济, 必须进行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改革, 农村信用社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3.1 产权主体明晰原则要真正将农村信用社办成专门为农民服务的金融组织, 就必须明确产权主体

信用社集体作为模拟的产权主体, 必须依法划分财产所有权以及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 按照资产属出资者所有的规定, 农村信用社全部资产的最终所有权必须属于农村信用全体社员所有。明晰各种产权主体行使权利的财产范围及管理权限, 实现产权主体规模化。

3.2 政府有效保障原则政府应在产权制度的改革程序中, 从行

政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改变, 强调市场自发行为和相关经济主体自愿行为

政府的作用应界定在以下几方面: (1) 通过加强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等扶持政策, 使“三农”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2) 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及选择, 逐步提高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民主管理水平。

3.3 产权制度创新原则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均衡, 促使合作金融机构呈现发展极不均衡的现状

由于我国地区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农村信用社是以政府帮助组建为主, 因而其运行机制以及所能发挥的作用较国外有较大的差别。因此, 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实行不同的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发展模式, 推动农村经济向着的正确、科学的发展方向。

4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4.1 产权虚置, 导致信用社产权效率低下在我国, 农村信用社社员的股金仅是作为社员入社的一种凭证, 但是不具备联合的特权

由于社员入股资金份额少、社员广泛分散, 入股社员理应享有的各项权利, 其本应享有的经营管理权、支配权、收益权等, 但是这些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的落实, 在实际操作中大都被抹杀。出现一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主体在名义上是全体入股社员, 而事实上却变成为国家或集体控股。政府政策对农村信用社行使着直接或间接的权利, 其决策直接影响着基层信用社的运行和效益的实现。从而, 农村信用社出现产权虚置。

4.2 为社员服务原则与管理激励机制难以协调获得合作金融

组织方便以及优惠的按交易额以利润返回的方式为社员提供快捷的金融服务

无论是社员获得金融服务还是获得投资利润分配, 在理论上, 都是对投资者投资的回报。由于二重原则以及服务对象不统一, 对于股份合作制金融组织, 企业所有者以及服务对象必然会出现背离事实, 会使股份合作制金融组织失去合作的初衷而转向股份制金融。这就导致了投机取巧行为比其它组织更加容易发生。

4.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 金融是

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 其产权制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陷, 阻碍了效率的提高

信用社本来资金规模就不大, 没有考虑入股社员的不同层次以及动机, 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 实际上否认了投入股金的差异, 使得农村信用社经常缺乏对经营者的物质刺激, 如果社员退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 就会不利于形成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其经营规格、管理制度以及分配制度将被削弱, 社员权益就会无法保障。妨碍了产权效益的维护, 导致产权制度效率低下。

5 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改革不光是针对农村信用社本身的问题, 而是应该结合我国整个农村经济的实情以及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 对我国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全局进行全面的考虑, 进而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 与其是通过政府强行推进恢复“三性”, 使体制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还不如自行转变政府的职能, 并以合作制原赠加以规范, 让其自发形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进而在具有合作金融组织存在以及发展土壤的基础上, 去引导规范, 使其获得良性发展。

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机制要从农村信用社组织结构的框架来看, 法人治理结构实际上是等于由农村信用社股东、股东委托的理事机构以及由理事机构所聘任的经营管理者之间对不同层次的权力与功能的配置方式的改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政府与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股东与农村信用社———所有权以及经营权等不易解决的问题。为了最大很好地克服代理人可能出现地道德问题, 减低代理成本, 维护社员利益, 必须全面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代理机制, 并采取有效措施把经理层利益与农村信用社当前以及长远利益相统一, 发挥法人治理机制的权力配置以及权力制衡、激励以及约束的功能, 激发经理层经营的积极性,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用社治理不善的问题。

加强并改善与产权制度紧密相连的监督制度建设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选择, 在同一地区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模式的结合。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制度建设意在建立所有权以及经营权相分离。在尊重基层农村信用社法人的自主权以及社员利益的基础上, 决策、执行、监督能相互制衡的一套完整、科学的法人冶理结构。通过合作金融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以及管理机构以及监督机构, 以解放及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事业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互相制衡的关系。六、结语农村信用社因为其历史过于悠久, 又是由政府主导推进, 因此, 农村信用社改革陷入了体制的泥潭之中。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解放思想, 要科学合理的借鉴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的经验和在占有现有村信用社的资源优势上, 使属于合作金融资产所有者的各项权能内含清晰, 按照合作制原则重新发育我国农村的合作金融组织。同时构建有利于各方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完善有效的产权权能让渡机制, 从而为形成合意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委托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之间建立有效的产权链接, 真正实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树生, 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化研究[J].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年7月.

[2]张杰, 制度、渐进转轨与中国金融改革[J].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年10月.

[3]吕书正, 关于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内涵的愚考[J].中国农村经济, 2010年3月.

上一篇:北京体育大学下一篇:市政桥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