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原理(共6篇)
建构原理 篇1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以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为基础, 讨论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学习该课程, 学生能深化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本质与计算机工作过程的认识, 对于提高计算机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 在计算机教学体系中被认为是较难的课程, 所以学生普遍反映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相比, 在该课程学习和理解上更吃力。作为授课教师, 如何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很显然, 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门课的教学需求, 必须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 最早起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来自于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 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建构成动态的认知结构, 在与周围环境“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促进, 达到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该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职能与传统的不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教学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 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够激励学生以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和学习资料的提供者。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主动去搜集、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对学习中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同时要把学习的内容尽量和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相联系, 加以思考, 从而参与协作学习。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学内容的取舍
为帮助学生对编译理论的理解和对实际编译器的剖析,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编译器代码进行阅读, 加深他们对抽象理论和算法的理解。同时, 要删除一些理论证明, 弱化代码优化和中间代码生成, 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而实践教学正是学生主动参与最多的一个教学环节。目前, 大多数高校编译原理课程的实践环节都是要求学生能使用计算机编译一个小型程序。这样就不能让学生看到编译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编译原理就是为了设计编译器。这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没有太大帮助, 而且对于多数学生来说, 他们会早早就放弃努力, 无法达到练习的目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往往以自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 通过新经验与已有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改造和丰富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因此新知识的建构只有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收到良好的建构效果。于是,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C语言的子集作为分析对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子集, 放弃以往常用的类PASCAL语言。另外, 教师要充分考虑编译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突出编译原理的实用性, 鼓励学生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现一些小的实践项目, 增加一些具有一定实际价值的实验选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促进意义建构的完成。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编译原理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 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和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计划;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1. 创设情境
编译系统大而复杂, 编译理论深奥而抽象, 所以学生刚接触这门课时仅是对某种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并不了解高级语言是如何使用的, 而且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初会认为这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 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若能运用一个实例让学生看到编译程序在程序开发平台中所处的地位, 就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编译、语法、语义及错误检查和处理的概念性问题, 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编译器技术部分主要包括一些经典算法, 这些算法抽象复杂, 不易理解。对此, 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课方式, 势必让学生知难而退。教师要想收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要借助多媒体技术, 用图形图像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寓教于乐,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建构主义理论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 如需要搜集哪些资料、如何获取相关信息等。对于学生自学起来较容易的内容, 教师要采用指导学生备课、讲解和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这样, 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协作学习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性别, 采用互补的搭配方式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然后在每组设小组长负责实验的学习讨论并对各成员进行分工。在实践期间, 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有利于各种观点的碰撞, 使学生从中受到更大的启迪。
4. 展示交流
每一次实践结束后, 各个小组以小组长为代表汇报作业情况, 由其他小组自由提问, 以实现各小组之间的交流。实践证明, 这种各组分享实践成果、互相借鉴的做法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 大家共同选出优秀小组, 以此更好地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5. 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发展性评价, 即教学评价更重视学生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应坚持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即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学生完成实验是一个特别能体现能力发展的过程, 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操作再到课后讨论, 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优势都得到了发挥。这个过程使教师获得了足够的评价空间, 同时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因为发展性评价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当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结果时, 学生更易获得自信, 这必然推动学生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 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于编译原理课程, 可以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 而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就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打牢理论基础。同时, 通过编程技能的训练, 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 做到学以致用, 真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7, (5) .
[2]张建伟, 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6, (4) .
[3]薛国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影响及效果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11) .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建构原理 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教育理想建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开设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和育人功能。然而,现有的教学体系偏重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而对创新教育重视不够且缺乏理想建构,因而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功能。对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应结合“两种功能”,贯彻创新教育,并加强理想建构。
一、创新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
(一)贯彻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针,在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处于基础、核心和灵魂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一方面注重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知识转化的能力。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现有的教学体系偏重于前一方面,而对后一方面重视不够。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内涵领悟不到位,虽然强调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强调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科学精神,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其运用过程中包含着必须根据变化的历史环境和新的历史条件对这些原理加以实践和发展的规定性,却往往不能站在这个高度上对大学生进行引领,即未能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教育,提高其知识转化的能力。这有悖于现代高等教育的宗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理论教育是由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决定的,高校既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原始创新的生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创新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创新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有两层涵义,即学科理论体系层面和方法论价值层面。从学科理论体系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学说,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使“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放眼于人类的解放,“实际的反对并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亦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创新教育过程中,要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范式。而从方法论价值层面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在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恩格斯有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亚瑟·克里斯多佛也说:“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既不是经验主义的,也不是思辨哲学的,而是辩证的总体性方法”。唯物辩证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没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精深研究,不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在经济领域的变革是不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经济学说时,批判地吸收了以往的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并向前推进了这个学说,引起了整个经济学说的革命性变革。同样。马克思不满意空想社会主义搞的各种“实际实验”,而是寻求共产主义的“理论论证”,对其进行批判和改造,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可见,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创新以及如何创新这样的时代话题。
二、理想建构:实现育人功能
(一)理想建构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育人功能:贯彻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使人认识自己,使人觉悟。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发育环境存在一些很复杂的情况,如“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个体本位”的思想及“西化”思潮等都会对大学生思想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当代青年尤其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现有的教学体系安排有一种倾向,“在强调客观规律的同时,对运用规律的主体论述不到位;在强调认识世界的同时并不重点探讨人对自己的认识;强调现实的同时。忽略了超出现实的理想;在强调认识世界的同时并不重点探讨人对自己的认识”。而从理论的缔造者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能够作出划时代的贡献,原因之一在于其树立了伟大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个“理想”的存在,具有理想、为理想而奋斗是人的基本特征。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缺失理想教育或理想教育不够,势必难以发挥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弱化其育人功能。由此不难得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贯彻理想教育,强化理想建构。
(二)理想建构的途径
关于理想构建的途径,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本身寻求答案。理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之一。首先,应加强认识论的教育。认识论部分就内在地包含了理想问题的因素。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二方面关于思想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理想问题的因素。我们是执行可知论者,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换言之,就是承认思维反映存在及存在映现思维。然而,在“存在映现思维”的过程中,这个“存在”是“思维”的一种理想模型,属于理想性认识。此外,人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两次飞跃,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包含了对未来理想的认识或者说包含了关于新生事物的模型的认识。认识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体现实践活动及目的在内的新的理想客体。其次,应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唯物史观是关于构建社会理想问题的科学理论。唯物史观中人类社会依次更替的规律体现了人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的社会理想所致,在这个意义上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换一种说法,就是合乎人的发展要求与合乎社会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可见,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三、结论
当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教学过程中贯彻创新教育及理想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代青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而言,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树立理想信念,升华自身道德和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学科发展上看,贯彻创新教育和理想建构,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正确认识和处理真理、价值与理想的相互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至此,在实践中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教学中的问题,还应将创新教育和理想建构统一起来,以保持“现实”和“理想”的必要张力,正如《礼记·学记》所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建构原理 篇3
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本文以财务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原理”课程教学模式为探讨对象,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进行教学模式创新设计, 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同时也为财务管理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一、“财务管理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一) 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开设的“财务管理原理”课程属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 也是其他专业的任意选修课程。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了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三门专业核心课程, 为防止三门课程内容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 课程组对三门课程内容界限进行了相对比较清晰的厘定:原理部分只讲财务管理基本职能和环节;中级侧重财务决策;高级侧重通货膨胀财务管理、集团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公司并购等专题内容, 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层次分明。
财务管理原理具体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资金的时间价值及投资风险价值原理与应用、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财务预测与规划、财务预算、财务决策、财务成本控制等。其中关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收益分配中的决策问题由本门课程搭建基础, 具体的内容由“中级财务管理”讲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实践, 帮助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树立财务管理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观念, 掌握财务管理预测与规划、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与评价等理论与应用。
(二) 课程教学现状。
“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相关知识与技能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经济法、会计学和财务学等学科内容, 各学科知识点存在交叉渗透, 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同时该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 使学生不但能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而且能将相应的理论做具体应用。但由于目前“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组的教师教学基本采取认知主义教学范式, 强调“财务管理原理”系统理论和方法知识点的讲解。在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 教师主要以讲述为主, 通过简单的例题印证理论的方式来传授财务预测、预算、控制与分析相关知识, 不注重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忽视学生如何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生过程和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而学生则以被动地接受为主, 没有参与到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建构与发现过程中去。从学生学的方面看, 其基本方式就是“读书”, 或读“课件”, 强记课本或课件上的知识, 考核的方式主要也以闭卷笔试为主,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学生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机械式的学习。因此, 对“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采用基于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特点,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该课程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财务管理原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诠释。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分支。建构主义认为, 个体通过和外部环境相接触, 把外界提供的相关信息, 与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融合, 最终内化为新的认知结构。其中, 个体主动性的发挥在认知结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强调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作用, 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 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学科知识的内容, 注重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问题的能力。
(二)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财务管理原理”教学模式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财务管理原理”的教学目标, 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构建财务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框架, 树立资金时间价值与投资风险价值的基本观点, 对企业财务管理有较全面的了解, 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基于建构理论视角, 反思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设计采用师生角色翻转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构想:通过创设财务情景, 采用相关财务问题驱动, 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财务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 掌握相关财务工具的应用, 能够认识、分析企业价值链形成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问题, 并能运用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来找出财务问题的成因, 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每个教学内容模块中, 教师首先要提出问题 (包括案例、项目等) , 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如财务管理原理导论模块, 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 并假设每组成员都是某一背景企业财务职能部门人员, 基于角色定位, 要求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你们财务部门的职责是什么?你们财务部门如何实施财务战略?如何确定企业财务目标?能否量化操作?“互联网+”对企业财务管理有哪些影响?大数据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哪些新要求?金融创新对企业融资带来什么影响?企业价值链形成过程中会发生哪些财务关系?应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风险?如何管控企业应如何设计财务组织体制才能更好应对环境变化?通过问题驱动学习, 学生会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学习, 为解决问题来构建所需的知识体系与能力。
2、分组协作学习设计。
在财务管理原理教学中, 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 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教学班学生分组, 强调“协作学习”。财务管理是综合性的价值管理, 企业管理成效最终将体现在财务价值指标上。企业财务管理在不断优化价值链与加强风险控制过程中必然会与供应链各环节发生交互关系,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有较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为此, 财务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强调分组协作学习, 所有的学习主题要求按小组形式完成。让各组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块所设计的不同情境下使用所学的知识, 如资金时间价值模块可让学生各组设计养老理财方案或保险方案;在财务分析模块可让各组学生虚拟作为财务主管透视一家公司财务数据, 作绩效评价分析;在财务预算模块可让各组学生策划一项创业投资项目并做出项目财务预算等等, 通过组员之间协作及组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协商, 聚焦于相关问题的解决, 这必将推动学生相关财务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建构。
3、财务情境创设设计。
强调“财务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以“财务问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可采用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实训演示、校园网络、图像采集拼接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财务情境。财务情境创设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财务理论内容, 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 包含财务管理原理不同内容教学模块下的相关财务案例和有关财务理论的发展, 以便各组学生能根据对学习主题的兴趣、爱好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财务实践环境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应能仿真实际情境, 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 在交互过程中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据此, 在财务管理原理实践教学中可以让各组学生建立以物理或电子沙盘为载体的虚拟企业, 进行各模块相关实训;各组学生也可选择一家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公司, 假设自身为公司财务主管将如何进行财务管理;也可组织各组学生到学院与企业共建立的实训基地完成相关主题的自主学习。
4、自主性财务学习平台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需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丰富学习资源。为此, 在财务管理原理教学中, 课程组以学校的天空教室载体建立财务学习平台, 平台中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和选择, 既要紧扣财务主题, 又要考虑与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与经济学学科的交叉, 更要体现它的适应性和先进性。在平台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 (如:财务管理原理教材、教案、案例、财务管理教学参考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财务管理网易公开课及财务音像资料、知网中滤出的相关财务模块的信息资源和实践中累积的教学信息资源等) 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 完成解决问题、任务或案例的预备知识的学习与能力提升, 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为帮助学生构建各模块的预备知识与能力, 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组的任课教师应教会学生使用搜索工具, 并在学习平台中嵌入搜索工具, 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5、课堂教学方法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课程组教师在课堂中应采用“支架式教学”、“实例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教法来助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 然后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 然后再撤除支架, 让学生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调节。财务管理原理教学中各模块内容都可通过支架式教学, 为学生建构对财务知识的理解提供相应概念框架;实例式教学, 也称为“抛锚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教师创设真实的财务背景以激励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的建构。如在风险投资价值观念的教学中, 假设学生是嘉实增长基金经理, 如何做投资组合?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学习小组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对给定问题, 通过查询基金的历史表现资料, 采用逻辑推理和统计学分析等方法对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 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实施计划, 并在教学平台中公布计划方案, 征求其他小组意见, 补充和完善原有对风险价值的认识;由于企业财务相关问题受多重因素交互影响, 从不同的视角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因此, 随机进入教学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 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如: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可以从不同视角来理解, 可以从公司治理认知, 可以从金融市场认知, 也可以从企业风险管理认知等多方面来理解。学生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主题知识内容全貌的理解从而深入的掌握。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在最大范围内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 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对财务管理原理知识的建构与知识应用情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包括教师对各小组及成员的评价、学习小组自我评价和小组对成员的评价、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三个方面。可以为三个类型的评价赋权数, 取加权平均分;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 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 是否完成对所学财务管理原理相关知识的意义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的能力。关于考核目前课程组主要在天空教室中的每个模块设置了自测试题, 学生在完成自主知识构建后, 系统会自主打分, 对于分值过低的学生, 任课教师会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中的不足, 给予帮助;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能力上主要通过小组完成专题讨论或案例分析的情况加以考核;利用有关信息与资料和所建构的财务知识的透析财务问题的能力, 主要通过问题或项目考核, 如小组选定的案例企业的资金需要量是如何预测的?哪些因素会影响预测?这些因素是否可以量化?最终小组要提供预测报告并论证其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也可要求学生拍6~8分钟的短片展示成果。任课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 对个体学生的建构知识与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进行小组专题与案例讨论或小组成果展示过程等协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通过小组学生分工及在小组讨论中的协作精神、实践能力等, 根据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进行评价。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财务管理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基础
(一) 树立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设计的教学模式, 体现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媒体为知识载体的特点。在新课程教学模式下, 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反转, 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教师教的活动为中心转变为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担任组织者、督导者和评价者, 利用教学平台与财务情景、协作、讨论与展示等学习环境要素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终使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由原来的知识传输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处于中心地位, 在任课教师指导与助力下学生根据课程模块确定的学习目标, 搜集相关财务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 构建相应财务知识体系, 以解决相关的财务问题, 学生自主地探索知识, 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师生共同改变教学理念, 才能完成课程教学模式的反转。如果只有教师改变, 学生不予以互动, 无法改变课堂上对理论的枯燥说教和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教师能力要求。
在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索中, 任课教师作为引导者, 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教师应对财务理论发展趋势及实务界的变革有深入的了解, 明确建构主义视角下财务管理原理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与各模块的教学目的, 对财务管理概念和理论有深刻理解, 精通财务管理教学内容, 能为学生学习搭建各模块“脚手架”。能把握教学环节全过程,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充分利用天空教室、微信等工具, 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现状和财务知识建构情况, 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人员基本素质与技能的要求, 指导学生做未来职业规划设计, 帮助学生为职业设计构建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为学生在自我训练解决相关财务问题中提供助力;能熟练运用教学多媒体、互联网等辅助工具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等。
四、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是综合性的管理, 是企业管理绩效的价值映射。企业是在动态的环境中创造财富价值, 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培养与训练学生学会自主构建分析财务问题与解决财务问题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要实现此教学目标, 必须改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 变革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教学模式。要完成这一变革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与实践探索。
摘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 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财务管理原理”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旨在通过对教学目标、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组合, 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建构财务知识, 进而提高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知识透视财务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文, 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丁锐.建构主义课堂环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13.8.
[3]徐豪, 陈宏军.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0.8.
[4]张艳, 柏庆华, 庄俊红.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 2008.8.
建构原理 篇4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创立的理论体系。19世纪40年代, 西欧的资本主义已有相当的发展, 西欧一些主要国家正在实现或者已经实现产业革命。无产阶级开始逐渐形成并最终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细胞学说的确立, 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等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受到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 以唯物主义角度编写而成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内容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历史、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 极其丰富和深刻。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 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 再加上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 不断创造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例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藏资料库。它涉及众多学科门类, 形成了庞大的知识海洋, 无论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处的时代, 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前进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都是不能被忽视的精神宝库。
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维度和相互影响
(1)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维度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创立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革命,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人类历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要透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 正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力量, 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维度, 即该学说的“内核”。马克思主义学说内在维度由“立场”、“观点”、“方法”三者构成。这三个维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框架。
其中, “立场”主要是指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学说从形成之日开始, 就确立了以全人类的最终解放为终极目标的人本立场。这是马克思与所有旧学说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学说并不想解放人类的某一个阶级, 而是想解放整个人类。“观点”是指马克思主义学说以“改造世界”为指向的实践观点。“方法”是指将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方法。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发现剩余价值规律提供了方法论, 方法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可缺少的基本维度之一。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教条,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提供给人们一个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使用的方法。辩证方法包括怎样看待世界的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否定的观点等等。方法论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它反对用普遍性的抽象公式来理解方法论, 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运动才是事物的本质。
(2) 三个内在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
人本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价值诉求, 而实践是人本立场能够贯彻的根本途径。在现实世界中,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彻底改变剥削和被剥削的现状。要彻底改变现状, 就需要不断的实践。实践的观点使人本立场有了实现的途径。辩证方法为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认识和把握,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人本立场、实践观点、辩证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三个内在维度, 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 互为一体的。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骨架。
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构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了自然、社会、思维认识等各方面客观规律, 同时也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如何界定哪些内容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如何构建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 这些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正确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才能真正科学的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系, 才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
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界定学术界一直没有取得定论。对学术来说这或许是个好现象, 可以加深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 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最基础、最基本的观点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后面发展形成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都已经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了。而另一种观点认为,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运用和发展。既然他们都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而来的, 应当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认为,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笔者认为, 基本原理应当是具有根本性、最高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的。只要符合了这些性质的原理都能被称为基本原理。
(2) 如何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学说基本原理的体系
体系要求有整体性, 构成整体的要素要相互联系。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来说, 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理论和范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马克思学说基本原理体系的科学构建就是要求这种联系及其转化。
经过众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研究, 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学说基本原理的体系首先要将这三者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并不是指将三个部分简单叠加, 而是要从这三个部分的本质看到他们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都应用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 它们都阐述了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认识的层面不同。正是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初科学体系。
除了整体性原则, 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另一大原则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较高的水平。无论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还是在对科学真理的阐述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不体现了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完美结合。因此在构建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时也离不开这一原则。坚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的统一原则要求我们将统一的思想贯穿到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各个方面。将该原则应用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保证劳动人民的利益,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把握来带动它的意识形态功能的体现。
四、总结
马克思主义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尤其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阐述更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然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三个与生俱来的内在纬度:人本立场、实践观点和辨证方法。这三种是相辅相成、共为一体的。在此分析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建构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和将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原则。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 笔者将从指导现时代的实践和发展出发, 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蒋海, 查辉, 陈克宏等.略论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5) :52-54.
[2]崔永杰.戴维·佩珀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J].理论学刊, 2012, (11) :5-9.
[3]梅荣政.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1) :37-42.
[4]焦龙飞.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现实意义[J].科技信息, 2013, (16) :96.
[5]余文烈.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纪念郑观应先生诞辰一百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176-179.
建构原理 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专题教学,教学模式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简称《原理》)课传统教学模式以章节为教学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不强,学生们学完该课程之后,无法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过我们专题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一二三”专题式教学能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使教学重点更突出、师生互动效果更好,是深化《原理》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一条主线
这里所谓的“一条主线”,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内在的逻辑线索,专题围绕其内在线索来进行设计,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专题的独立性与整体性
专题具有相对独立性,各专题是从某一理论、某一话题出发,深入剖析某一现象,将教学内容逐步引向深入,启发学生对原理进行深度思考。专题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精、专、深。它对于教材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对于教材内容进行精选、加工;强调课堂教学的专题性、目标性、针对性;强调对于理论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深入思考。筛选和确定专题是专题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专题教学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只有将专题的“精、专、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相结合,用“一条主线”贯穿专题教学的始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
近几年,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呼声很高。中国人民大学高放教授最早提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1]。这一见解也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委的普遍认同,并把它作为教材绪论的标题。但教材在随后章节的编写依然采用了3 个组成部分的叠加方式,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到底该怎么把握,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二)建构整体性的内容体系
中共中央党校牛先锋教授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逻辑生成和逻辑体系》一文中,较好地从逻辑的角度表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这一表述尤其对教学内容的整理组织具有指导意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有其逻辑起点、逻辑线索和逻辑结果。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其始终如一的研究对象,整个理论大厦是围绕这个对象有逻辑地建立起来的。”[2]这个研究对象简而述之,即“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关于人的解放条件、解放进程的研究是其逻辑展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其逻辑结果。遵循这个思路设计专题体系,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并结合时代,综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那么,整个教学体系则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不但更加生动、富有时代精神,而且更加具有说服力、吸引力,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主旨“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条件的学说”,能够极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二、两个主体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是教学论中的重要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在其总体工作方针中从政策角度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政策导向恰恰也是“一二三”专题教学要真正落实的两个方面。
(一)教师主导
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直接表现在教学内容的自组织性、教学过程设计的创新性。
1.教学内容的自组织性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蓝本,但并不意味着必须机械地照搬照抄[3]。并且要讲好这门课,教师必须发挥主体能动性,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活动不但是育人活动,而且也是一种发现活动。
《原理》课教学具有意识形态性,无论采取专题式教学还是其他教学方式,都要注意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专题教学内容要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既要直面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倡导积极的价值观。
教学活动还是一种发现活动,即发现真理、坚定信念的活动。这种发现基于教材,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现时代。建构“人类解放”这一图景的科学范式,既需要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经典论述,又需要密切联系现实,研究当代世界。这个教学体系不能仅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结合现时代的理论热点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加以诠释。在诠释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展示其科学的解释力,只有真理性的理论才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和内化,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2.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教师艺术并科学地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才能变成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才不被学生看成“传话筒”、“教书匠”。专题教学中,教学设计创新表现在优化教学方法、合理设置教学问题、强化情感因素。
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再好的内容也需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积极吸引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教学是一种艺术活动,教师要根据内容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等,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合理设置教学情景。专题教学是围绕一个话题、一个理论展开的,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设置教学问题。问题设置策略是,多一些平等对话的探讨式问题,少一些居高临下的教条式质问;教师要放弃以往课堂管理者的权威角色,变“指挥者”为“引导者”,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认知过程加以分解设计成若干个步骤。启发学生,带动学生,共同学习,造成一种情景,好像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着知识的乐趣。
强化情感因素。在教学设计中也强调教师的情感投入,由于我国中学应试教育的弊端,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院的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储备并不好,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热情并不高。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欣赏、赞扬和期待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身心投入状态、智力活动的活跃度和教学过程的参与度[4]。
(二)学生主体
大学生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具体界定为以下三点: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即自主参加教学活动;能动探索深层问题与原因;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1.自主性,即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可以自主地认识课程材料和选择参与课堂的学习方式。为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两个平台必不可少,一是“专题论坛”,二是教学“质疑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口头发言的形式,课堂设置“专题论坛”,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争辩,激发认知矛盾,创设教学情景。学生也可以采用教学“质疑卡”的方式参与课堂交流,质疑卡是学生针对本专题学习材料、问题而准备的发言提纲以及一些疑问,写在一张卡片上。不善于发言的学生可以在课前提交“质疑卡”,这既体现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又能为教师掌握学生困惑提供了真实资料。
2.能动性,即大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某一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原理》课的教学围绕“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一主线来设计,顺应了时代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探索人类解放的规律、条件和途径等相关问题,学生对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感兴趣,是激发能动性的保证。
3.创造性,即大学生通过自身学习,创造性地将课程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境界。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不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改造客观世界,进行发明创造活动,而是对自身的超越———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它表现为思维方式的重构、认知方法的改进、自我思想的超越。
三、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堂教学“三环节”顺畅衔接
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是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技术关键。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为此,我们利用BB网络教学平台,顺利实现了教学“三环节”———课前准备、课堂互动与讲授、课后沟通交流———的有机结合。
(一)课前:依托网络平台发布学习资料
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实现有效参与,学生课前做知识准备是必要的。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额外的学习资料。资料可以是视频、案例材料、多媒体课件等不同形式,但内容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现实性,密切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2)知识性,具有可以挖掘的理论内涵。(3)前沿性,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4)语言通俗性,让学生容易看懂、听懂。
教师在提供学习资料时,要将专题教学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炼出来,布置给学生自己去进行预先思考,以便于他们在“专题论坛”环节发挥主体作用。
(二)课中:专题论坛与教师精讲
“专题论坛”是根据教学主题,预设问题,吸引学生思考与讨论的课堂专题导入模式,这一环节一般占据课堂教学时间10%—20%比较适宜。通过学生的讨论使他们自己发现认知困惑、认知冲突,教师在专题论坛环节扮演苏格拉底的角色,引导讨论走向深入,自然而然地切入到专题理论学习。
在专题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参与讨论过程中提出的很多问题是不可控的,这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建议教师在专题教学中从3 个方面下工夫:(1)保持谦虚的心态,“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2)论坛问题设计,尽量采用封闭式、选择式的提问模式,诸如“以下物品是否属于商品范畴,为什么?”“你同意上述观点吗?”等等。(3)教师平时一定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知识,在专业内下工夫,从基础理论入手,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师的著作、论文。
其中第(3)点,教师能否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学骨干,能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问题,是专题教学精讲能不能讲“精”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二三”专题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三)课后:网络交流与网络论坛
课堂教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课后学生一定还有疑问。教师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开辟网络论坛,继续与学生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并结合学生反馈,进一步将专题领域的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这也就是所谓的“问题专题化,专题课题化”[5]。
教师要正面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现实问题,不回避不应付,不搞花架子,不用有趣的材料代替理论的升华。对于理论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深入研究透彻,有问题的地方、有争议的地方往往是我们没有搞明白的地方,也是我们大有作为的地方。网络交流平台要保持畅通,要建立任课教师轮流值班制度,遇到学生提出的棘手难题,尽量通过集体备课制度和集体智慧使问题得以合理的解决。
建构原理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建构
●陈小林潘正祥
摘要:文章认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包括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四个基本环节。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10) 03-13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务。当前, 要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笔者认为, 构建一个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是基础。
一、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的根本原则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特殊性,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要突出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其中, 要特别强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相比, 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特点是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不一般地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因此, 不能仅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一套单纯的知识体系和现成的结论来传授和灌输, 而是要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在科学概括和理清思路的基础上, 抓住重点, 提取精华, 高屋建瓴地进行精讲, 以便腾出时间来研讨解决现实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 这不仅是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体系, 贯彻教学指导思想, 加强教学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需要, 也是减少重复, 解决照本宣科,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需要。
2.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要以“学生为主体”, 贴近学生实际。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尤其要以人为本, 要以学生为主体。所谓“以学生为主体”, 就是要求教师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据此, 我们必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把分析和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 把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融入教学过程, 使课程真正为大学生喜爱, 对他们的成长、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有所帮助。另外,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需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教师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网上交流等方式, 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关注热点、疑难问题等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 并及时地予以解答。例如, 绿坝软件的使用在部分学生思想上引起了关于舆论自由的困惑。针对这一新问题, 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给学生及时地解疑释惑,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我们设计的课堂教学体系包括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课堂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 首先要把握和落实中央关于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五个重要职责”, 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认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的设计应以此为目标, 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以下简称“原理”课) 为例, 2005年1月,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即5号文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及其实施方案规定, “原理”课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里明确规定了“原理”课的教学要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 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显然, “原理”课教学目标的这三个层次是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的。
2. 课堂教学内容。
(1) 要按照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安排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一般性的知识传授, 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最大的不同点。从这样的根本要求和特点出发, “原理”课的讲授要求教师能高屋建瓴地选择和把握教学资料, 重点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基本观点, 而对于由此所涉及的许多概念、许多人物、许多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专业知识等, 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课外自学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掌握。例如, 在讲授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 结合当前这场源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 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观点:资本主义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使社会资本正常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比例关系遭到破坏, 从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是一种常态。至于由此涉及的社会总产品的概念、社会总产品的划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等知识点, 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让学生自学。 (2) 要及时向学生传递理论创新成果, 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及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带进课堂, 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当前,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大学生普遍关注着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 如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的多党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与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以及改革开放能不能走回头路等。因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及时将《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这一创新理论带进课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3) 要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 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向深入发展,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 面对这些矛盾, 大学生难免会有思想的波动。另外, 由于当代大学生家庭状况、学习条件、社会背景不同, 人际交往范围和内容各异, 身心成熟状况、社会实践经验积累、文化知识素质高低参差不齐, 导致其思想政治观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过程中,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如由于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两级分化、差距拉大等现象, 在高校也存在贫困生与条件好的学生之间的差距, 因此, 要讲好教材中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分内容, 需要教师下功夫。再如,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部分, 学生面对的是资本主义还在蓬勃发展的现实, 怎样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角度, 结合当前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实际论证这个问题, 也需要教师在掌握更多教学资料的前提下, 通过摆事实、讲理论让学生从心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 课堂教学方法。
首先, 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代之以案例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原理”课的学习应该以案例式作为根本的教学方法, 将深奥抽象的理论与生动鲜活的实例结合起来, 才容易让学生掌握理论, 激发学习兴趣。例如, 讲绪论章的时候, 用下面这个案例就能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光明日报2008年11月10日刊登的“马克思著作再现德国大学校园”的一则报道, 介绍的是金融危机持续使人们想到了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对资本主义进行的分析, 越来越多的人想从马克思那里知道, 资本主义是如何运作的, 因此, 马克思的有关著作最近在德国的一些高校热了起来, “一个幽灵正在德国的大学里徘徊”。一个由学生组织发起的“重新发现马克思活动”, 将从本学期开始, 在德国至少31个大学里以学习小组、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活动。通过这个案例, 能够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 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境界。其次, 加强实践教学,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能够转换教与学的关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基地教育, 就是一种基于认识与感受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地可以是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 可以是历史名人、当代伟人的故里, 也可以是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重要历史纪念地。这些场所可以提供鲜活生动、直观真实的历史和现实案例, 体现了中华民族奋斗和创业的成就与艰辛。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环节,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这对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是非常有效的。最后, 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一是开展研究式教学活动。研究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一定的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研究的专题, 把学生也划分为若干小组, 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个人准备, 进行小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参与课堂讨论, 教师最后进行点评总结。这样, 学生通过研究活动, 既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又接触到实际问题, 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坚持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调查显示, 单一的讲授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更喜欢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此, 在坚持传统教育教学手段的基础上, 大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突出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宜的特点, 弥补传统理论讲授的不足, 使学生爱听想学。
4. 课堂教学评价。
(1) 知识传授效果的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首先表现在知识传授过程上, 而知识传授过程的成功组织关键要看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知识是否愿意接受, 是否真心喜爱。因此, 这项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最有资格。如学生到课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应以受教育者得到教育为前提, 必须保证学生的到课率。另外, 每学期应组织学生给教师写出评语, 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项, 每一项又可分为若干项量化指标。评价结果可分为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学生问卷采用即发即收的形式, 保证“原汁原味”, 提高问卷的回收率。除了学生的评价外, 可以由院系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组成教学质量监督小组, 通过定期听课, 对课堂教学质量从更高层次上进行调研、诊断, 提出改进建议, 推广教改经验。
(2) 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掌握正确的价值选择标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具有实现正确价值的能力。因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仅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一套单纯的知识体系和现成的结论来传授, 而是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并鼓励学生对重大的理论问题、现实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有研究兴趣。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可以看学生在校内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及日常生活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获得的收获和变化情况来做评判。
(3) 品德教育效果的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担负着培养和塑造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使命。从一定意义上说,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都是为培养和塑造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服务的, 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不可能一蹴而就, 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塑造也不是立竿见影的, 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因此,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品德教育效果的评价, 不能仅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也不能仅仅从几个一般可操作的角度判断和评价学生思想品德, 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深入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看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2008jyxm035) 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N].人民日报, 2006.8.31
[2].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