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机制

2024-10-19

建构机制(精选12篇)

建构机制 篇1

网络群体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相关的学习媒介,围绕某一特定的学习主题进行互动交流,随着社会性软件在远程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使网络学习跨越了地域界限,将分散在各地的学习者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多样化的网络学习社区。 社会性媒体所呈现的学习信息具有自我性的、碎片的、即时性的特征,这种多层次的人际互动学习氛围,要求学习者能够保持一个正确的、良好的心态融入到学习中,才能有效地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网络群体学习代表着学习者之间有组织、模式化的互动,远程学习的有效延续,依赖于学习者在网络中的角色扮演、学习行动的方案与动力,也依赖于他人的观点对于自身评价的能力。通过对社会性软件学习互动机制、类型进行分析,探究网络学习互动中学习者自我的结构特征———互动重塑结构的心理过程,有助于建构新的网络学习机制。

一、相关文献的研究

网络群体学习形成依赖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形成,随着社会性软件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应用,学习者开始采用QQ、微信、邮箱等方式围绕学习主题进行线上交流,或者通过电话交流、与学习者之间进行网友聚会等方式的线下互动交流,学习者采用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近年来,随着网络学习从重点关注硬件设备转为关注移动设备进行教育的研究,社会性软件QQ、 微博、微信等广泛的应用,为网络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与应用创新空间。Moore将远程教育的在线互动分为学习者与在线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三种类型,这种分类主要涉及到学习的主体、客体与交互媒介之间的关系。[1]王萍对微信、微博、QQ主要社会媒体在远程移动学习中支持服务进行了分析,建构微信与个人学习者之间的学习环境要素之间的协作关系,从微信的定位、功能、内容、交互、学习方式、网络支持服务的层面探究了当前远程学习发展的新趋势。[2]郁晓华、祝智庭通过对微博特征及网络建构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微博的聚焦模式、关联模式和发散模式三种教育模式。[3]目前,微信、QQ、微博、Facebook、Google+、skype等社会软件共同构建了一种移动社会性合作学习环境,促进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现代网络教育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最近发展起来的学科,着重以研究社会相互作用的个体、人际互动、群体理性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思路。韩向明、韩燚通过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从个体社会心理、人际互动、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等方面入手。牛鸽军认为微博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主要由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构成,在这种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网络结构的核心,而学习者的心理变化则影响着学习社区的稳定性。[4]李霞认为社会性软件具有典型仪式互动的特征,社会性软件的发布、关注、转发、评论等功能是网络人际互动的 “姿态”会话,是人际连接的新方式。这种互动是以情感能量和符号资本为核心的仪式互动,对网络中的个体自我、群体结构与群体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5]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当前社会软件在网络学习中的互动方式及类型,有助于加深对“人人时代”网络互动中学习者之间人际链接这一特点的认识,对有效利用网络互动、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1.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关于心灵、自我与社会关系之间互动的假说,即人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与互动是符号化的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我建构生成自我、 意义与社会。米德通过符号互动理论论述人的心灵与自我的建构是如何在社会活动中形成,指出心灵和自我是社会的产物,二者是在社会的活动中产生的。[6]有声的姿态(言语)是人在活动的过程中自我产生的机制。米德认为:人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 需要以有声的姿态(言语)、玩耍、游戏等方式来建构自我,同时这也是自我产生的社会条件。自我由 “主我”与“客我”两部分构成,二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与转化,“自我”源于社会相互作用,“自我”的建构与形成,与有声的姿态和泛化的他人的态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社会代表着个体活动的有效范围,是个体之间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它依赖于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各种活动的精神动力, 同时概念化他人对自身评价的观点也是促进人际互动的重要条件。社会塑造了个体的心灵和自我, 个体在这种心灵与自我的互动中又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是一种被建构的现象,是通过个体间的相互调节与作用而产生的。

2.戈夫曼的拟剧论

戈夫曼用拟剧论对群体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 将人格个体、社会互动和社会整合进一个理论框架内,他认为在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就会给他人形成一种情景定义,自我概念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种情景促成一个与他人印象不相同的事件发生时,个体就会在社会互动、社会结构和个体人格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事件后果。[7]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自我结构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中的社会互动结果,持久的角色扮演将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自我的实现通过拟剧的后台区域控制、剧班的共谋、个体间的互动等策略而实现,促进了个体产生表演出来的自我,通过这种表演,就能够体现出接近真实的自我,个体的表演能力决定着自我结构形成的高低。现代社会的科层制与权力等级结构的形成依赖于个体之间的日常互动,在社会互动中,个体的形成是通过对前台的舞台设置、拟剧化、剧班表演、区域(后台)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社会的整合。

3.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柯林斯认为在群体心理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仪式是其中的关键,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在这种互动仪式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是维系群体互动的重要内容,它是这种社会互动仪式过程和社会现象的驱动力,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情感,而是群体心理活动的长期社会情感[8]。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中,社会整合就是互动仪式链延伸与维系的过程,个体根据自身符号资本的拥有量来寻找共同关注点,发起交流与互动,促进自我的形成,并将情感能量“注入”到互动仪式链中,强化自身原有的符号资本,为下一次的互动提供基础。因此,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主要解决了社会性软件下群体学习的核心机制—相互关注、评论与群体学习情感连带。

三、网络群体学习的交往互动仪式链的形成

1.社会性软件的动能与“姿态”会话

所谓的姿态,就是社会群体互动中,第一个个体的活动或者行为,成为唤起第二个个体的相应活动或者社会反应,为个体的互动提供条件。一种姿态,如果表现在个体的自身与其所针对者的身上能够起到相应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态,就能够有效地促进人际互动仪式链的形成。

用“姿态”的概念来分析群体运用社会性软件(微博、微信、QQ等)学习的功能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学习者发布了一条学习信息, 另外一个学习者通过关注、转发、评论,使得学习者的行为能够唤起相应的活动与社会反应,这样学习者就能够知道被关注的学习内容,能够让自己的好友或者“粉丝”看到,基于对好友与“粉丝”的熟悉与认可程度,学习者可以根据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促使自我的形成。所以,网络群体的学习一开始就不是学习者单纯的自己学习,而是面向对象的 “姿态”会话,是学习者之间通过微博、微信、QQ、博客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流的一种社会性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建立在学习者之间的人际连接之上的,其互动过程与现实生活中的对话一样,是通过学习者对知识的不断理解而完善的。

2.群体学习互动中的互动仪式链

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个共同的主题或者观点进行交流、讨论与互动,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或者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案。在这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能量对整个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唤起的网络学习信息,学习者都能够进行积极的评论、转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比较高涨, 信息的转发、评论程度均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的信息,反之,低情绪的唤起信息,被转发、评论的比较少。在不断的学习与互动的过程中,就会形成网络学习的核心领袖,网络群体学习就会形成一个以他们为核心的“圆桌式”或者“讲台式”虚拟学习社区。 依据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一个完整的网络学习要包括学习者聚居在同一学习社区,能够通过相互交流而相互影响;对虚拟学习社区外的人进行了区域的界定;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学习焦点上;学习者之间分享共同的学习体验或情感体验。

就网络群体学习而言,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性软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提供了学习者聚居在同一社区的条件,提供了学习者在场的感觉。当学习者“关注”某一信息时,他也会获得其他人关注的信息,进而能够激发学习者进行交流的欲望。在以社会性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学习群体中,人与信息合二为一, 学习者之间的人际联结与互动是一种信息机制,能够提升每一个学习者之间的现实生活体验,学习者通过视频、录像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给其他学习者,将实践的智慧变成学习团体共享的网络学习内容。

社会性软件将网络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变为人际互动。在社会性软件学习的基础上,“关注”、 “转发”与“评论”等社会性软件的功能实现人际关系的互动,当在网站中关注一个用户时,由于社会性软件的互动性,就与在现实中注意到一个人一样。网络学习通过社会性软件实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空间在场的感受,在学习者参加网络互动的过程中,就能够明确知道参与学习互动的对象。

社会性软件将网络学习者之间的群体聚集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群体形成的障碍被清除,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变得十分容易。在网络学习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社会性软件将学习者的信息互动、 人际互动、社交网络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产生了“群体集会”的效果,学习者本身知道他人的姿态、他人知道学习者本身的姿态、学习者本身知道他人知道学习者自身的姿态、他人知道学习者知道他的姿态,形成了一个基于学习主题的社会交往共同体, 最终学习者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达到共识。具体的网络群体学习的交往互动仪式链的形成如图1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团体之间的一条信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时代,有可能瞬间消失,但是在社会性软件的关注、转发、评论和分享等功能的姿态会话下,能够快速的形成共同在场、共同关注和讨论的学习主题,网络学习者的情感能量结合在一起形成新一轮的符号资本,通过更多学习者的关注、转发、评论和分享,形成一个有节奏的连带活动,进行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主题。

四、网络学习的群体互动对群体心理的重塑

1.从“讲台式”互动学习到“圆桌式”互动学习

“讲台式”互动是指在网络交互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的主题由学习团队的核心领袖发布,并对相关的学习资源、建议、活动进行发布,学习者在接受学习任务之后进行学习,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发布供其他学习者共享,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受传统互联网学习的影响,不能及时、快速地进行相互间的交互。随着社会性软件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学习者能够就学习主题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团队的核心领袖也能够参与到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中,形成“圆桌式”的群体互动效应,有利于网络学习群体的良好互动心理形成。

社会性媒体的出现,能够将空间分散的学习个体在虚拟空间中链接起来,并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把原来的互联网改造成为“互联人”,提高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使得学习者群体的在场感,互相关注,信息的转发、评论、分享变得十分容易。例如,微信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对话即服务、对话即搜索”的即时交流模式,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变得十分容易,学习者能够及时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搜索、转发、分享与评论。社会性媒体特质使得网络学习群体的形成不必一定要采取身体在场的方式,就能够实现及时的互动,这就从技术方面规避了网络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群体规模的矛盾,学习者通过符号的互动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社会性软件使得网络学习者能够大规模群体参与到学习行动中,采取“圆桌式”互动仪式类型,将个体的意见与建议在共同体内共享,并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共识,而不是“讲台式”的领袖的学习建议。

2.网络学习群体智慧与互动过程

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发布的主题在经过大家认可之后,往往会形成激烈的讨论,在互动形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群体通过有节奏连带的活动来激发、强化群体情感能量,塑造一个完整的群体学习互动的心理。当某个学习者提供的观点成为群体共同的关注焦点、情感状态时,就能够激发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这种有节奏的连带活动就成为互动仪式成功程度的标志,学习者个体就能够产生活动自信、主动感。就网络群体学习而言,当网络学习者对一个成功的互动仪式表示关注时,只需要采用社会性软件对该项互动仪式进行转发、评论与分享。在学习者网络智慧形成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社会性软件对学习的主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与讨论,使得学习的主题不存在讨论的盲区,学习者能够全方位的理解,形成了网络群体学习的“无影灯”效应,这样理想的互动仪式———“圆桌式”互动学习形成,并形成汇集了多个学习者的 “姿态”,形成富有理性、批判精神的共识,达到理解学习主题的目的。因此,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 社会性软件的“无影灯效应”产生了学习智慧叠加的过程,在持续地互动、交流中,学习者就能够对某一主题达成共识。

3.网络学习互动与群体理性

社会性软件的“无影灯效应”使得网络学习者、 学习群体能够对学习主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但是, 如果所有的学习者都认为讨论与学习主题是正确的话,网络学习就会陷于僵局,形成悖论,由于听不到质疑的声音,学习者就不容易进步,即使是错误的学习主题,也会被认为是正确的。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存在不同的声音,只有在正确与错误的交锋中探究学习主题的有效性,网络学习群体的理性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一个理想网络学习群体中的互动仪式链过程应该是一个“圆桌式”互动仪式过程,它是开放的、理性的、富有批判性的知识共享,只有在不断地推进互动仪式的过程中,网络学习群体才能吸纳群体的意见,并维系着网络学习的开放性。

尽管社会心理学对网络学习过程的阐释还不全面,但是他们的研究对于网络学习群体心理取向与学习者“活动实践”关注是十分深刻的,社会性软件的发布、关注、转发、评论、分享等相关的功能是网络人际互动的“姿态”会话,为网络学习的共同在场、共同关注提供了条件。通过这种仪式的互动,能够有效的将学习者情感能量聚居在一起,形成有节奏的连带活动,促进网络学习群体的形成。

摘要: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采用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对学习者的互动仪式进行阐释,可以有效地把握学习者的心态与学习的偏好。通过对网络群体学习的交往互动仪式链的形成进行研究,并对网络学习过程的群体互动对群体心理的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网络学习,互动仪式

建构机制 篇2

(二)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的基本功能是激活机体,增强民办职业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通过正向激励,推动民办教育机制高效运转。其主要由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构成,前者的关键在于结合教育行为特点从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发掘激励因素,激励学校师生员工不断努力,做出各自的奉献;后者的生命力却在于竞争起点的公平化设定和竞争过程中规则的一致性和平等性。

(三)保障机制。在当下,一些民办院校还存在教师的福利保障制度存在不健全,工资待遇与公办院校相比较差距较大,教师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薄弱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完善和提高,对于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又是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性因素,因此,构建完善、可行的保障机制,缩小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院校教职员工福利待遇差距,是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四)规范机制。在现实中,有部分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市场运作过程中,尤其是在招生就业中,存在恶性竞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建构可行的规范机制,规范民办职业教育的招生、教学、发展行为。加强监管机制的建立,建构专门的监管机构,避免民办职业教育“谁都可以批,谁都可以管,又谁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语文校本课程评价机制建构刍议 篇3

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学校自编课程”,是以学校为依托,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由学校内部人士参与编撰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起成为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重视。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为高中语文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很难评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因而对校本课程不能起到强有力的引导和助推作用。为此笔者认为语文校本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评价机制。

一、建立健全并完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引导、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应该积极建立健全和完善配套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校本课程学习程度和教师的教学进度,改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包括对课程开发实施者——语文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与校本课程配套的评价体系应强调发挥发展功能,除了重视结果的评价以外更需要重视过程的评价,提倡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尽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语文校本课程的过程和结果的资料,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并且尽量要客观地描述学习的进步与不足,少用定量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地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为此学校应启动内部评价机制,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评价,当然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进行科学评价。

二、确立多元化的评价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它明确了学生、教师和课程自身是课程评价的价值主体,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为此笔者认为应确立语文校本课程的多元化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创新性原则。鼓励教师积极思考、不断钻研、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评价的主体为学校、任课教师个人以及学生、学生家长。

6.发展性原则:评价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本身,而应重视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重视师生对教与学观念的转变。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应包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与目标定位的评价分析、对校本课程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过程)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

1.对课程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课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对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

2.对课程评价体系的评价

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是多样化的,学校和教师应在理解学生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不同需求。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丰富,生活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学习素材,资源具有其他学科不可相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供开发的空间无比宽广。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体系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要体现选择性、开放性、综合化和现代化的特点。学校对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精心设计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标准,制定出语文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3.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校本课程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年对教师进行考核。对于参加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4.对学生的评价

语文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语文校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工作以学期为单位时段进行,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语文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语文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语文校本课程不提倡作书面考试的考查,但要做“好学生,勤记录”和关注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的变化与进步。教师可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与实绩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并将其作为“优秀学生”的评比条件。学生成果可通过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由年级组牵头,语文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参与进行完成。

四、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实施校本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鉴定和选拔;在于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是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因此,在语文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中,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过程性评价;既要有“量”的评价,更要有“质”的评价;既要有他人评价,更要有自我评价。总之,评价主体要积极主动,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评价形式要灵活多样,评价结果要客观公正。

1.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是最基本的评价,包括界定学校的背景,确认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评估其需求,确认满足需求的可能方式,诊断需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判断目标是否能响应已知的需求。背景评价旨在提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2.输入评价。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课程实施可行性的评估。它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各种方案的潜在成本、课程的优势与劣势、课程资源的可获得性等问题。

3.过程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描述课程实施过程,从而确定或者预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关活动是否按预定计划得到实施,是否在以有效的方式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等,从而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修正课程的有效信息。评价重心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及对学习的感性。

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应渗透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中去,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大多数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中都有评价部分,但不同的学校实施的校本课程各不相同,很难用统一的外部评价方式来评定,更多的是要靠学校的内部评价,这样难免会出现评价标准不高、评价过程不严密等问题。因此,评价结果很难真实地反映计划的实施状况,也很难成为判断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坚实基础。

4.终结性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判断课程的成效。具体的做法是收集一些与结果有关的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前三个方面的评价联系起来,对课程的价值与优点作出判断与解释。

建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篇4

“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开放包容性。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以古丝绸之路为联系纽带,但并不限制其他国家参与。所有接受“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寻求共同发展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成为它的成员。“一带一路”建设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创造了条件,把开放包容的原则真正落到了实处。相比之下,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尽管也标榜开放性,但受规则主导型合作机制的制约,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机会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基础,适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基础设施落后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共同特征,成为制约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与跨国合作的“瓶颈”。然而,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尤其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通常不会把互联互通建设作为前提和基础,而是更倾向于通过确立规则降低贸易壁垒。研究显示,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实现互联互通,要比降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更能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

“一带一路”建设适应各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合作机制。比如,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借助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平台,同时会完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合作机制;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合作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为合作平台等等。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假如在短期内构建统一的自由贸易区,就很难兼顾各国的实际发展需要。当然,伴随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将来并不排除构建统一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的可能,但这种合作机制必然会建立在各国协商的基础上。

“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导向,与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互补充。“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打造共同发展、共谋繁荣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其确定的五大重点合作内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对当今全球治理是非常有益的。“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导向型特征、成员国的差异性、合作机制的多元化,决定了它不需要也不可能像自由贸易区协定那样对关税减让幅度和实施时间等作出明确要求。“一带一路”建设更强调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与沿线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对接。这意味着,它不会取代现有规则导向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而是能够与后者并行不悖、相互补充。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立足于实现沿线各国共同发展,是一种发展导向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建构机制 篇5

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构 作者:刘成琳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19期

【摘要】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对于传承大运河文化、服务大运河开发、助推大运河申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合作的大运河文献资源协调机制、基于数字的大运河文献资源保障机制、基于用户的大运河文献资源集成服务机制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

全长约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纵贯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工程奇迹,与丝绸之路一起被公认为中国最典型的两项大型文化线路。2000多年来,京杭大运河用流淌着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运河文明,留下了丰富的运河文献,这些文献忠实地记录着运河沿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是京杭大运河这一珍贵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搜集、整理、开发、利用运河文献,推动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进而传承大运河文明,繁荣大运河文化,是运河沿线城市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1.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1.1 传承大运河文化

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谱系,大运河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呈现出炯异的风格特质。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但长城文化是相对静止的,而大运河文化则是流动的,大运河文化的流动性为其传承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千百年来,大运河因其改道、断航、断流所带来的文化遗失令人触目惊心。大运河沿线所保存下来的物化的文化遗迹越来越少,同时附载在大运河两岸的民族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销声匿迹的危险。慕然回首,人们发现,曾经辉煌的大运河文明如今似乎只能从散存于各地的大运河文献中得以体察和感悟。搜集、整理、保护大运河文献成为延续大运河文脉、传承大运河文化的必然要求。

1.2 服务大运河开发

近年来,大运河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二是区域层面的运河经济带的开发,三是地方层面的运河文化旅游的开发。其中尤以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开发成为运河沿线城市的共识。“大运河是历史上的旅游文化滋生地,它从一开始就是我国一条著名的旅游线,有文人墨客的华丽篇章,商人买卖盈利的经营打算,宗教信徒救众生、传播文化的宏伟愿望。”然而,无论是国家、区域层面的综合性开发,还是地方层面的各取所

需,都不能无视和割断运河的历史,都必须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致力于大运河的功能再造。开展大运河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则有利于为大运河开发提供历史支点和智力支持。

1.3 助推大运河申遗

大运河申遗是近年来文化文物界炙手可热的话题。2006年5月,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大运河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8年3月,大运河沿线8省33个城市形成《扬州共识》,共同组建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联盟。据悉,2010年京杭大运河将完成最终的申遗工作。申遗让国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大运河,公共图书馆界也自觉地加入到助推大运河申遗的队伍中。2007年9月,在杭州市图书馆的倡导下,京杭大运河沿岸19座城市公共图书馆馆长首次聚首杭州,研究探讨大运河文献征集、保护及共建共享工作。[2]

2.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现状

2.1 馆内备加重视,但馆际协作意识不强

千年流淌,大运河滋养、繁衍了一批运河城市,这些城市的命运与大运河的兴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城市的历史也就自然地构成了大运河兴衰、繁衍、发展的历史。对于这些城市的公共图书馆而言,他们肩负着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地方文明的历史使命,搜集、整理、开发大运河文献无一例外地成为他们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和特色。据调查,运河沿线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对运河文献的征集均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运河文献整理工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运河文献专藏。然而,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各馆各自为政,协作意识不强,形成了一个个互不联系的“文献孤岛”。虽然早在2007年运河沿线19个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就齐聚杭州达成共识,但在实际运作层面却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大运河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仍然处于零起点阶段。

2.2 传统收藏得到加强,但数字化程度不高

不可否认,经过近年来持之不懈的努力,大运河文献的总体藏量得到极大丰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资源保障体系。但综观各馆的收藏,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仍存隐忧。一是偏重传统收藏,多以图书、报刊资料为主,而对照片、档案、谱谍、实物等多媒体资料的收藏不力;二是对大运河文献资源的析出不够,大量散存于网上以及其他文献中的知识信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三是大运河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程度不高,数字化是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离开了数字化,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将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2.3 重藏轻用

各馆仍然没有走出传统的地方文献工作模式,体现出“重藏轻用”的思维定势。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都定位在“藏”上,而忽视了“用”的最终目的。各馆都想彰显自己的特色,试图

“人无我有、唯我独有”,殊不知,这不仅阻碍了大运河文献“传承文明、服务开发”职能的最终实现,而且成为共建共享的最大思想障碍。

3.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建构策略

3.1 构建基于合作的大运河文献资源协调机制

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跨省市、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的长期性复杂系统工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图书馆协作的规模效益来提高开发和利用文献资源的综合能力。对于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来说,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实施区域性的宏观调控,搞好区域内的分工协作,走整体建设的发展道路。随着京杭大运河经济、历史、文化地位的不断提升,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的价值、数量及其衍生速度也在同步增长。受体制、经费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一网揽尽。因此,运河沿线各城市图书馆只有摒弃各自为政的传统的文献集藏思路,自觉地把本区域的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纳入到整个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的大系统之中,统筹规划,协调管理,进而以系统运作和行业协作的力量打造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的规模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最终实现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是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的理想模式,这种大视野的资源共建共享策略的实现,依赖于一个基于合作的资源建设协作协调机制的构建。具体地说,可成立由运河沿线19城市图书馆共同参与的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协作协调委员会,推选出具有领导、协调、管理职能的工作机构。协作协调委员会根据共建共享的总体要求,制定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和合作计划,落实馆际间的分工协议,明确收集范围和重点,统一文献数据标引规范,组织数据库开发等工作。这种协作协调机制的构建将是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实现共建共享的关键。

3.2 构建基于数字的大运河文献资源保障机制

依托现代信息数字技术对大运河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是开展大运河文献集成管理与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的基础和前提。

大运河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印刷型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如前所述,运河沿线各城市图书馆前期收藏了大量的印刷型大运河文献,这些存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运河文献资源的共享程度。有选择、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重点文献进行数字化转换与开发,将是构建大运河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二是电子型文献资源的联合采购。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子文献的数量激增,大运河电子文献的入藏成为各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关注的重点。随着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协作机制的开展,联合采购将成为馆际合作、资源共建的重要内容。三是网络文献资源的搜集与整序。受人力和专业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运河沿线各图书馆对散存于互联网上的免费的大运河数字资源搜集不力、析出不够,从而使这一部分资源成为各馆资源建设的灰色地带。通过网上合作,各馆根据自己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各自承担相应部分的资源建设,然后在同一个网页上集成,形成统一的资源收藏,将是未来大运河网上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四是各类型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数

据库建设是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的高级形式,统筹规划、统一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分工合作、分步实施,建立各类数据库,是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要建设完整系统的大运河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这既是对大运河文献进行摸底调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又是其他各类型数据库建设的前提,更是读者查找、利用大运河文献的主要线索。在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全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从而使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实现从个体分散的“物理馆藏”优势向整体集中的“数字虚拟馆藏”优势的转变,为开展基于网络的“一站式”集成化信息服务奠定基础。

3.3 构建基于用户的大运河文献资源集成服务机制

从传统的以馆藏为中心的、馆际互借层面的共建共享到网络环境下以用户为中心的、更高层面的共建共享,变化的不仅仅是环境、技术和资源,还包括服务。构建基于用户的多元化集成信息服务模式,是我们所倡导的网络环境下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最终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搭建一个集成管理、联动服务的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门户网站,把所有数字化的地方文献资源、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组织成一个多维交织的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规则统一的文献信息集成检索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集成信息服务。

“集成信息服务,是指对于某一特定领域或某一特定用户的信息需求,把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诸要素有机地链接成一个整体,使用户得到面向主题的信息服务。”集成服务系统集咨询功能、信息检索功能、文献提供功能于一体,通过各种数字资源的无缝透明链接,提供跨平台联合检索服务,从而使用户通过单一入口即可访问所有大运河文献数字资源,在统一的界面中方便快捷地检索到所需的各种相关信息,完成信息获取、识别、整理、存储、加工整合、分析研究等多项工作,享受一站式信息服务。集成信息服务系统还是一个用户驱动的个性化集成定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特征,通过用户定制、系统推荐和推送、远程文献传递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更为可喜的是,集成服务系统并非一般的人机对话服务模式,而是用户、参考馆员与信息资源的三维互动。这种交互式服务既可以是即时在线的,也可以是异步的,其基本要求是发挥参考馆员或文献专家的能动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向服务为交互服务。这些在单个馆看来是有心无力的工作,在集成管理与服务系统内,因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机制,通过一系列协议达成的一致理想,以及强大的数据库检索系统、覆盖面广的网络布局、快捷的文献配送系统等,将成为可能。这是网络环境下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大运河[J].中国三峡建设,2008(4):5—11.[2]宋兆凯.从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共享谈专题文献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08(5):88—90.[3]时晓菊.面向网络环境的集成化信息服务模式[J].情报杂志,2006(2):129—131.[4]涂中群.区域图书馆:集群模式与创新模式构造[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解放思想的长效机制及其建构 篇6

一、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率先解放思想的先导带动机制

各个地区、部门和单位的“一把手”在解放思想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解放思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和促进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组织者、决策者、指挥者,先行者、协调者等系列功能,其角色具有权力的集中性、决策的主导性、责任的全面性和作用的重大性等特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实现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才能把解放思想与推动科学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必然性。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率先解放思想的先导带动机制,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方面的妥善对接,需要走出惟上级意图是从的怪圈。要解决好“上级注意与群众特别是服务对象满意”的问题,特别要丰富与贯彻科学发展观相协调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点,突出地方社会治安稳定度、就业广泛度、环境友好度、社会保障健全完善度、人才吸纳培养使用的可持续度、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四个文明”协调度等系列具体考核细则和标准。做到提拔和使用“一把手”看是否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德才兼备的品质、真抓实干的能力、造福一方的成效,实实在在的政绩,群众的接受和认可度,更要客观地看待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现有基础、工作的难易程度和领导干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不是仅仅看少数和个别领导的抽象印象,不能先入为主、按图索骥地搞先定基调,再走程序的所谓“干部评干部,无人会说不”的形式主义,更不能只凭一些好大喜功,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所谓“面子工程”、“首长工程”、“政绩工程”来提拔重用干部。要坚决杜绝跑官要官,带病上岗,“腐中升迁”。可见,使用提拔什么类型的领导干部是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解决吏治这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就难以建立健全解放思想的长效机制。

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历史和时代赋予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各级领导干部应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主动解放思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提高破解发展难题、驾驭复杂局面、应对宏观形势和微观问题的综合能力,真正成为引领、保护、激励创新的勇者智者,改革的探路人,解放思想的先行者、示范者、激励者、推动者和监督者,鼓舞和激发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中所蕴涵的一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业创造创新的巨大热情。

二、建立健全解放思想的舆论宣传机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时代变革、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建构和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厦的主线和基石,是理论界人士和实务者们永无止境地研究和探索的常讲常新的实践中课题。持续恒久地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应该而且必须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在这些方面,党委宣传部门在指导和监督主流媒体,科学控制舆论使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广大干部群众的核心关注点同时必然是所有媒体的聚焦点,而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利用和挖掘一切传播媒介的资源,借助于丰富的手段从不同的视角来为永续地解放思想摇旗呐喊。因此,建立健全解放思想的长效宣传机制不但势在必行,而且切实可行。

第一,探索驾驭解放思想的规律、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不止步的长效机制。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的本质,各级领导要旗帜鲜明地支持理论界、新闻界不断研究和揭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条件和实践背景下解放思想的新内涵、新任务,探索解放思想运动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结合点,以指导新实践,并形成长效机制,永葆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新性。

第二,建立健全解放思想的推介机制。要及时总结全国各地在解放思想运动中的新理念、新经验、新典型、新思路、新举措,让解放思想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主格调,使解放思想永远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第三,建立健全批判谴责机制。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某些干部群众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苛求创造创新、阻碍创业富民、鄙视知识、歧视人才、嫉妒成功、嘲笑失败等负面心理心态;小农意识、极端平均主义思想还大有市场;超前消费、奢靡消费的享乐主义意识、惟GDP的错误政绩观还颇受热捧;官本位主导下的等级观念、衙门作风、潜规则意识,钱本位支配下的行业部门本位和个人本位主义思想还有其深厚的土壤;行政和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还无形中存在。这些都成为制约深化改革开放思想观念的障碍,并体现于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上。况且,一切阻碍改革发展稳定的陈腐观念总是以各种新面孔出现。领导干部要支持宣传舆论部门追踪各种阻碍思想解放的深层次原因,尤其要揭露假借改革和解放思想之名,实则妨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所谓“新观念”、“新思潮”和“新举措”,让其原形毕露,丧失其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要与官本位思想、等级观念、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惟书、惟上而不惟实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作坚决斗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三、建立健全解放思想的联动机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长期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思想利器和根本保证,建立健全解放思想的联动机制,必须做到:

第一,坚持完善中央高层的引领、推动和支持机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和源泉,中国的改革需要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力领导,传承中央集权的传统和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落实的前提条件。回顾1978年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胡耀邦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了第一枪;以邓小平同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标志,向思想僵化、教条主义、个人崇拜发起大冲击,树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推动了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篇章。第二次关于“姓社姓资”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日报》于1991年以“皇甫平”四篇评论文章打头炮,以小平同志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简称“南方谈话”)为标志,树立了生产力标准的权威,破除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迷信和盲从,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又一次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历史新阶段。可见,历史上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与中央高层作为坚强后盾密不可分,都是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支持和领导的结果,都带来了认识的大飞跃,实践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

第二,建立健全集中群众智慧的机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强有力的支持者,他们生活在基层,最了解社会,最接近实际,没有官场晋升的压力,却是社会问题的困扰者。因此,群众最敢讲真话,最反感虚报浮夸,最欢迎真抓实干,他们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动力之源,是最能够检验干部领导水平能力和素质品德的试金石。因此,建立健全解放思想的长效机制,必须保障人民群众的话语表达权、知情权和参与权,使各项政策和决策的制定充分反映群众意愿,确保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确保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稳定的最大受益者。而借口“牺牲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搞所谓的“舍小家为大家”,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本身就是违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借口群众觉悟低、素质差,不尊重群众民主权利,妨碍基层民主化进程的行径,更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

第三,建立健全发挥地方首创精神的推介机制。全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的起点和水平各异,体制机制瓶颈制约,社会保障问题的巨压,发展的难题纷纭,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抓手为何?各地的突破口是什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问题出发,不断地反复探索。而且,地方党委、政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危机和压力,决定了各地都存在着解放思想,探求改革发展良策的动力,压力型的体制和地方党委谋求政绩的内在冲动决定了创新的积极性,所以,就有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改革的摸索和试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必须吸纳地方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集思广益,由点到面,普及推广。况且,自上而下地推进改革和自下而上地支撑改革,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和保证。

第四,健全完善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央政府的科学主导,地方党委、政府的认真领会与积极回应与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参与的有机结合机制。维护地方政府的局部利益和部门既得利益,捍卫某些群体阶层利益和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的刚性冲动和自利天性,是中央政策难以有效贯彻的重要诱因,既得利益者对话语权的垄断也是影响正确政策制定和出台的重要因素,更是思想保守,误导、扭曲和阻碍改革,损害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源。因此,健全完善解放思想的长效机制,必须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防范既得利益集团和少数特殊群体阶层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党的各项改革举措在执行中不扭曲、不缩水,确保科学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谐。

四、建立健全解放思想的教育提升机制

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是对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一次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教育、素质提升的伟大实践。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第一,要健全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解放思想的教育机制。领导干部首先要率先解放思想,起带头作用,既要带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要带动和促进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第二,要教育和推动下级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观念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对少数领导干部而言,思想僵化、责任淡化、能力弱化、作风虚化、绩效劣化,只能“不换脑筋就换人,不强能力就换岗”。第三,虚心学习,自下而上地解放思想。群众的困难、民生的艰辛,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加快发展、享受发展成果的强烈要求是对上级领导干部活生生的教育。如深圳市委与深圳市委党校组织处级和厅级班学员赴甘肃最贫困的乡村进行为期3个月的锻炼,学员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民缺水少食,生活的艰难,这种体验式教育对领导干部就是一种加快解放思想,助推发展富民的灵魂洗礼。要整合现代媒体资源,借助各种有效载体,以各种形式途径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使新思想、新理念内化为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落实在工作、社会生活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体现在实际行动的方方面面。促进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升,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参与改革。党和政府要与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形成解放思想的良性互动、联动氛围,探索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先进榜样感染人,以良好环境培育人的长效机制。

五、建立健全解放思想的激励保护机制

领导干部要做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提高各种能力,如没有准备的即席讲话,处置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避险,在纷乱的场合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其组织协调做到镇定自如,指挥若定,趋利避害,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那才叫真正的本事;能够改善民生,发展民利,保障民权,造福百姓,那才叫真正的能力。

解放思想需要激励保护,要建立健全解放思想者受鼓励、得重用,思想僵化、观念保守者受批评、要降级的体制机制。领导干部要做创造创新的激励者,当好伯乐,宽容挫折和失败。因为解放思想的过程是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创业富民政策逐步落到实处的过程。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助推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确保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激励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能真正创造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体制和人文环境,把党的人才政策落实在实际行动之中。要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要在政治文化、行政文化、司法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建设中注入解放思想的新养料,以平等、理解、宽容、尊重、协作的新理念善待干部群众,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六、建立健全解放思想的监督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各种监督保障机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而思想的解放又需要有完善的机制作保障。所以,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健全体制机制,才能抓住机遇,寻求化解资源匮乏、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人口就业难度加大等诸多压力的良策良方。要建立坚决抵制和反对巧立名目,操纵程序、借口“民意”来大行“劣币驱逐良币”之道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优秀人才、优秀团队、优质项目、优良资产避免遭淘汰的保障机制。通过解放思想,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行为,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降低行政成本,才能确保“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理念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要解放思想,推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保证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审判权,逐步消除司法和行政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扭转权大于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为资源的合理配置、环境的改善、创业成本的降低、高尖端科技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的聚集,包括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制度支撑、法制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视觉符号的情感建构与认同机制 篇7

一、视觉符号互动形成的宗教身份认知

传播活动的载体是符号, 在教堂、壁画、圣像、雕塑等宗教传播的视觉媒介中, 耶稣、圣母和圣徒的形象、光环和十字架等都是基督宗教传播的视觉符号。研究传播活动对人的自我认知的影响不能不提乔治·赫伯特·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创立的符号互动理论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 这是一种对人的思维、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的方式。在米德看来, 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符号互动后, 会逐渐形成对某些术语和行动的共享意义, 从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和现象。互动的一个重要产物就是有关“自我”的认知, 从自我出发的理解是人社会生活的主要思维方式。在面对由各种符号构成的社会事物时, 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以及所持的价值观会对他的行为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在与他人的互动当中产生的。“自我” (self) 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性事物, 是个人对其他事物做出判断时最常采用的参考框架。它是在我们自己与“导向性他者”长期互动的过程中得以界定和发展起来的。1“导向性他者” (orientational other) 是指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他人, 既可以是身边的人, 也可以是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既可以在场, 也可以缺席, 但是他们一定是可以帮助区分“自我”和“他人”, 从而构建出个人对自己的身份的认识。

个体的人对基督徒这一身份的认识也是在“导向性他者”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强化的。在以宗教生活为核心的中世纪, 教皇与教会中神职人员是人在世俗生活中的“导向性他者”, 他们的存在使信徒服从于教会和世俗皇权设定的不同等级的生活;而上帝、耶稣基督、圣母和圣徒是信徒们精神生活领域的“导向性他者”, 这些形象不但通过教义、经文不断灌输, 也大量地通过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人的眼前, 使这些只存在于精神中的形象与人产生仿佛是面对面的交流, 激发神秘的宗教体验, 使人陷入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二分, 从而确认自身作为基督徒的意识状态。因此, 符号互动是形成基督徒对自身状态和自我意识的主要方式。

二、视觉符号建构的宗教情感拟态环境

在分析宗教与人的关系问题时, 很多学者都倾向于将宗教的来源或者宗教行为的本质追溯到作为个体的人的能力和人的情感之中。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在其享有盛名的著作《宗教学导论》中将宗教定义为人的“信仰的天赋”认为宗教是“一种心理能力或倾向, 它与感觉和理性无关, 但它使人感到有‘无限者’的存在, 于是神有了各种不同的名称, 各种不同的形象。”2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在论述宗教的本质时用“绝对的依赖感”来解释人的宗教需求, 指出“上帝在宗教中不是一切, 而是一, 宇宙是多。你们能够相信他, 不是任意的, 或者由于你们想要从他那里得到安慰和帮助, 而是由于你们必须。”3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人们信仰宗教的真实原因同论证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之所以信仰宗教, 乃是由于情感的原因……宗教基本上或主要是以恐惧为基础的。”4尽管这些哲学家在总结宗教的本质时得出的结论不同, 但一个明显的共同点是都凸显了作为个体的人的能力、需求、情感和意识等。相比文字语言, 视觉语言符号传播的内容更容易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经验。

视觉艺术被视作是“不识字人的圣经”, 因为眼睛所捕获的信息最容易引起情感和知觉的反应。对于信徒个人来说, 虔诚的宗教情感通常更容易在视觉媒介中产生共鸣并获得加强。例如17世纪的宗教雕塑“往往旨在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因而这类雕塑往往具有移情作用来激发和维持人们对宗教的虔诚……阿尔加迪创作的《圣·保罗被斩首》雕塑被安放在教堂的高祭坛后面, 以引而不发的克制与姿势刻画了这位来自波洛尼亚的圣人和他临死前经受的可怕痛苦, 他的殉难被塑造成虔诚的典范。”5而情感上的虔诚是基督信仰坚定的直接表现。

视觉媒介对基督徒情感的唤起通常是与宗教经验和视觉感受夹杂在一起的, 人们在接触这些作为基督信仰传播媒介的视觉艺术时, 最初总是先从感官的直接经验逐步进入到对上帝信仰的领悟, 按照神学家奥特的说法, 处于宗教氛围中的人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对上帝信仰的“初始经验”与“初始真实”, 奥特用海德格尔式的语言将这种情绪状态描述为“我的在和我身处的在”, 并致力于分析人如何在自己的“在”中与上帝之“在”相遇。奥特指出初始经验总是在最亲近的范围即情绪状态里获得, 上帝的恩宠或贬抑、自己的喜好与厌恶、恐惧与希望、欢乐与痛苦, 这些初始经验的形态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绪之中, 人在其中体验的对象包括自己和处于相互关系中的其他人, 当然也包括对上帝的体验, 因为这些都是要与人产生交流的对象, 对这些对象的理解必然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奥特指出:“我可以在对他人的理解中清晰地辨别我所交往的事物。可是, 我无法清晰地辨别我与事物交往的情绪、那些初始经验和我凭借它们所体验的真实。在我所感受到的希望、温爱、欢乐与痛苦之中含有某种充盈着真实和经验的东西……因为情绪、初始经验总是渗透我们与可以辨别的事物的交往——有不可说的一隅突入可说的、可以清晰地辨别的东西的领域。”6显然, 关于上帝的信仰就是奥特所指的那“不可说的一隅”, 然而用语言不可描述的神秘意义却可以于人的情绪状态中去体验, 人的需求、痛苦和快乐的根源都可以在这种经验中被转化为是对真实的理解, 在中世纪, 这种信仰的真实也主导了人对周围世界的真实看法, 甚至影响了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这正是一种“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表现。

三、宗教情感在视觉艺术媒介中的主动强化

视觉艺术激发的情感主要是来自人类的审美经验, 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意义的确认。苏联符号学家洛特曼在试图建立文学作品类型学时, 认为“最终决定一篇文章性质是宗教、教育或文学的, 并不一定是该文章所固有的属性, 更可能是处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读者的隐含态度。”7伊格尔顿评价洛特曼的理论除了突出符号的认知和交际功能之外, 还特别强调了“意义也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关”, 洛特曼将接受理论的内涵融入他的符号理论, 认为“正是读者, 依据某些由他或她所支配的‘接受代码’ (receptive codes) ”8才能从作品中解读出某些可以理解的意义。也就是说, 作为视觉媒介传播接受者的个人对意义的解读不是完全被动的, 某种意识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主动强化的。

著名的分析哲学家、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在其代表作《艺术的语言》一书中指出了艺术语言在产生意义的过程中情感所发挥的作用, 认为“审美经验中的情感是识别作品具有和表现何种特性的手段”“情感参与认识之中”9。在意义的解释过程中, 古德曼把情感看作是与视觉符号的其他属性共同发挥作用的要素, 认为情感与其他解释手段相互联系, “没有将任何东西建立在情感与认识中的其他要素的区别的基础上, 相反是强调情感应归入这些要素之中。重要的东西是, 认识过程中的比较、对照和组织通常影响参与其中的情感。”10在意义生产的过程中, 某些情感会得到强化, 另一些情感则会被弱化, 而也有一些情感可以显现为整合的特性, 这些都是参与了意义的解释。同时他也指出“情感的量度和强度并不是其认识效力的尺度。软弱无力的情感与压倒一切的情感一样都可以传达信息;而发现作品表达了很少的情感或者完全没有表达情感与发现它表现了很多情感一样, 都可以是在审美上有意义的。”11对于视觉艺术来说, 审美上的情感会与宗教情感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直接导致了基督徒自我意识的强化。

古德曼艺术语言理论的基础是将艺术定义为符号系统, 艺术作品具有的色彩、线条、形状等视觉属性也是符号所直接拥有的。古德曼特别提到了视觉艺术符号相比文字语言符号更容易让观者产生共鸣, 宏伟的教堂建筑和彩色玻璃投射的光晕都可以激起教徒对神圣世界的向往;一幅图画中的色彩和形体也可以成为对真理的启示。客观地说, 由于情感的参与, 视觉符号更容易开启心灵深处隐秘的东西, 使观者内心与符号表达的意义彼此相应。情感在认识过程中不是干扰, 也不是一种独立在理解之外的因素, 而是与知觉、概念等认识手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 意义在一种混合物的基础上产生, 视觉艺术及视觉符号尤其如此, 意义的解释不应该排斥明显的感情成分。

四、情感对宗教身份认同的构建

在人类的信息传播过程中, 情感是传播者和受众共享的人类经验, 不但是传播的内容, 也参与解读传播的意义。在基督宗教传播的范畴内, 情感与宗教经验融合在一起, 直接参与了基督徒自我意识的建构, 并且这种建构并不是简单的自发性的, 而是符合基督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各种内在要求——尤其是有关爱、牺牲、救赎等伦理道德层面的情感要求。因此, 与人类体验的任何一个层面一样, 情感本身其实也可以被看作是人为建构出来的概念, 在基督宗教视觉媒介的传播环境中, 这种作为基督徒的情感很大程度上会由各种视觉艺术所激发, 具体来说, 主要是由各种构成视觉艺术的视觉符号及其理解所建构起来的。

在有关情感的社会构建的研究方面, 美国学者詹姆斯·艾沃瑞尔 (James Averi ll) 是最为知名的研究者之一。他指出“情感是一种信念体系, 它指导人们如何界定其所处的情境。从本质上说, 情感 (emotion) 就是控制人类感受 (feeling) 的内在化的社会规范和准则。”12虽然情感表面上是一种生理上的自然反应, 应该是个人的独特的东西。但是社会规范和准则却主导了人们能够形成何种情感, 并且如何对情感做出回应。这是需要在一定社会和文化语境内逐渐学习才能获得的。艾沃瑞尔把人类理解情感的能力归结为是由社会因素构建起来的, 并且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构建起来的。显然, 在这种情感建构的过程中, 同时建构起来的还有某种情感所代表的社会角色意识。

基督宗教的视觉媒介主要通过移情心理来唤起宗教信仰, 在面对圣母哀怜圣子之死、耶稣基督受难、圣约翰殉道等题材的壁画和雕像时, 基督徒表现出的哀痛与普通人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基督徒来说, 教义和《圣经》的内容是他们在基督宗教的文化语境中长期习得的, 他们能够轻易地辨认出这些形象所具有的宗教意义。中世纪的教堂在人们的社会交流和互动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教堂中的各种视觉媒介沟通的就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交流。这些受难的形象激发出基督徒的悲痛和虔诚, 这种虔诚的情感又强化了他们作为基督徒的自我意识。而那些不具有基督宗教知识背景的普通人面对这些受难的形象可能更多的只能从审美体验层面去理解, 激发的情感更多的是人类共通的情绪体验, 而不会是只属于基督信仰的虔诚的情感。比如中世纪雄伟恢宏的教堂对于当时的人们是万能上帝在世间神圣的所在, 而对于今天的游客来说可能只是一处令人惊叹的人文景观;教堂中真实到可怕的耶稣受难的形象, 足以让基督徒心灵战栗和忏悔, 而异教徒只能看到鲜血淋漓和身体的残酷。因此, 面对视觉媒介的不同情感态度也是是否具有基督徒自我意识的直观反映。

归根结底, 情感可以参与意义的认知, 也就可以参与建构意义所代表的社会角色。对于超验的关于彼岸世界的信息表现出的情感直接反映了人在精神层面对自我与上帝之间关系的认识, 个人作为基督徒的自我意识也在面对视觉媒介的过程中得到确认。

注释

11.[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第94页.

22.[英]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M].陈观胜, 李培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第10页.

33.[德]施莱尔马赫.论宗教[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第76页.

44.[英]罗素.宗教能否解除我们的困惑[M].黄思源, 卓翔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0.第58、61页.

55.[英]马丁·坎普.牛津西方艺术史[M].余君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第230-231页.

66.[瑞士]奥特.不可言说的言说:我们时代的上帝问题[M].林克, 赵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第33页.

77.[法]A·J·格雷马斯.符号学与社会科学[M].徐伟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第166页。

88.[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第100页。

99.[美]纳尔逊·古德曼.艺术的语言——通往符号理论的道路[M].彭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第189页.

1010 .同上第190页.

1111 .同上第191页.

建构市场型财政金融联接机制探讨 篇8

建构市场型财政金融联接机制, 应着力于实现三大战略任务。

第一, 处理好财政与金融在共同支持产业升级换代上的关系, 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金的放大作用。从公共财政的视角看, 财政不能直接对竞争性产业提供资金供给, 但是, 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又必须扶持企业的发展。解决这个矛盾的出路就在于支持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 一方面, 通过参与设立政策性基金、风险担保资金, 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对金融资金的放大作用;另一方面, 把地方金融业当作先导产业来支持, 制定、完善一系列支持金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第二, 理顺财政与金融在地方政府融资过程中的关系, 逐步走市场化的路子, 减缓商业银行的财政性融资压力。为了筹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 地方政府往往搭建融资平台, 直接向商业银行贷款。为减缓财政性融资压力, 建议逐步实现政府融资行为的市场化。争取将巨额的城市基础设施贷款实现资产证券化, 同时试点发行市政债券;筹建住房银行, 动员和激活数额巨大的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

第三, 构建财政与金融在防范与处置区域金融风险中的合作机制, 以保障地方金融的稳健运行。地方政府对维护地方金融安全承担着极大的责任, 同时, 作为全社会的公共管理者, 政府对于公共风险还有“兜底”的责任。在短期内实现统一的金融监管尚缺乏稳固基础的前提下, 可建立由地方政府金融办主导的区域金融风险审慎监管机制;同时, 还要在现有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 建立起金融系统和财政系统内外结合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一、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发展的诱导扩张功能

1. 逐步实现财政专项资金嵌入式使用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针对一定的政策目标, 由财政部门专门安排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 通常由财政部门无偿拨付给企业和单位使用。所谓嵌入式使用, 就是根据财政支持项目的特点, 采用设立基金、提供担保、注入资本金、贷款贴息、配套补贴等不同手段, 与金融资金紧密结合, 从而对商业金融发挥诱导和扩张功能的资金使用方式。

只有通过嵌入式使用, 才能真正实现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的市场化联接。例如, 对中小企业群体, 由于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收益不确定性, 商业金融不愿先期主动涉足, 财政专项资金可以介入。在这里, 商业金融依市场机制的正向选择是“前提”, 财政专项资金的逆向选择是“结果”, 并且这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调整的动态过程。在市场逆向选择的项目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之后, 财政专项资金就要在适当时机通过资产转让、减少或停止投入等方式, 尽快退出。

政府通过拥有的信息优势和政策优势, 不断率先发掘和引领新的投资机会, 并以较少的政策性资金作倡导性投资, 然后引导更多的商业金融机构跟随投资。一旦商业金融对某一产业和项目的投资热情高涨起来, 财政专项资金再转移投资方向, 由此形成一种财政专项资金对商业金融投资取向的诱导扩张机制。

一是适度扩充创投引导基金、集合债权基金和风险补偿资金的规模。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引导基金, 主要是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 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实质上是一种“天使投资”, 主要用于填补“资本缺口”。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链看, 在创业之初, 有家庭 (Family) 的积累和亲朋好友 (Friends) 的支持, 即“2F”资金;创意成型之后, 能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取得现金流之后, 能得到商业金融的帮助。但是, 在“2F”资金用尽之后风险投资介入之前, 风险投资和商业金融对资金缺口不可能积极介入, 企业的资金链就有可能断裂, “死亡谷”随之产生。这是政府介入创业投资的原因。

设立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资金, 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信誉度不高, 银行从自身风险控制出发, 对其贷款有严格的抵押和担保要求。鉴于担保业具有公益服务性质, 政府安排部分财政资金, 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或再担保, 是弥补市场缺陷的做法, 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通常, 经担保机构担保融资较中小企业直接申请贷款更有优势。以往担保机构在给小企业进行贷款担保时, 面临的风险较大。因为中小企业管理不够规范, 财务报表可信度差, 担保机构很难真正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一旦贷款收不回来, 银行势必要求担保机构偿还, 贷款风险转嫁给了担保机构, 因此担保机构给小企业担保积极性不高。

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是一个集信托资金、银行资金、财政资金为一体, 为一些经营良好却无法从银行获贷的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渠道。通过财政政策性资金的介入, 银行、担保公司、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和中介组织等多方支持、参与, 降低与分散风险, 抱团增信、规范运作。如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曾推出名为“平湖秋月”的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 之后又推出了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宝石流霞”、“三潭印月”等产品。

二是构建一种“损失共担、利益共享”的风险制约机制。基金要长期运作, 必须控制风险损失。现有的基金合作机构在风险控制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如风险补偿资金, 在这种政府资金、银行资金、担保公司资金和社会资金相互捆绑的模式下, 一旦企业还贷有困难, 政府资金就无法收回。因此, 建立“损失共担、利益共享”的风险制约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把地方金融业作为先导产业予以政策支持

从总体看, 地方金融业还处于体制转型期和发展起步期, 整体竞争实力相对不足,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还不够强。

一是整体竞争实力较弱。地方金融业发展过程中, 竞争实力不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 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能力较低, 难以满足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二是发展路子比较窄。目前地方金融业发展主要局限在银行业领域, 发展的视野和思路还不够宽。地方保险业发展滞后。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数量有限, 规模偏小, 业务发展较慢。单个证券公司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 资金实力、推荐承销上市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三是金融创新能力比较弱。地方金融机构目前主要经营以存贷款为主的传统业务, 中间业务品种较少。市场定位雷同, 业务种类单一, 金融产品不丰富, 产品层次不高, 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结算功能和业务范围受到限制, 多数信用社不具结算功能, 部分信用社业务范围受到区域限制, 且承兑贴现、国债投资、国际结算等新兴业务不允许进入。

四是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仍然偏低, 运行中潜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资本金不足和不良资产额偏大。部分金融企业内部资产财务管理制度不严, 管理水平偏低, 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 存在着一定的运营风险。

地方金融业发展不够快,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 与发展战略定位和政策体系有关。长期以来, 金融只被作为资金供给的一个渠道看待, 而没有充分认识到金融业是一个先导产业。事实上, 一个城市只有成为区域金融中心, 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一个城市的资本集聚度越高, 这个城市的高端产业发展就越兴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资源配置的持续推动力量。地方金融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血库, 是激活产业资本、人力资本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原生动力。

首先, 制定针对金融机构总部的优惠政策。现行政策规定, 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范围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先由总分机构分别就地预缴, 总机构所在地至少可先期得到10%的企业所得税。这一规定有利于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税收的增加, 刺激了各地大力吸引金融机构总部入驻。各地依据金融机构总部的不同类型, 给予不同额度的财税支持;对于金融机构总部的不同经营管理行为, 如购地建房、购房、租房等不同的用地用房行为, 自我培训人才、引进人才、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不同的用人行为, 给予不同方式的财税支持;对特殊的金融机构总部则给予更加优惠的财税待遇。要对金融机构总部采用政府奖励、财政补贴、税收返还、税费减免等财税支持政策手段, 并以专项资金等形式, 保证支持金融机构总部发展的财政资金来源, 初步建立各级政府之间的相关财政资金分担机制。

其次, 制定建设金融机构集聚区的优惠政策。要大规模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转型, 必须有几个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金融服务平台作为支撑。规划设立功能齐全、服务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区, 引导分散的金融机构相对集聚发展。建立面向全省、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央商务区, 建设总部基地和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区, 整合目前分散的金融资源, 加快引入省外、境外的国际金融服务机构。省、市政府应予以大力支持。省内金融较发达的其他市, 可以加强规划, 建设有特色的专业化金融街区。

再次, 组建地方金融业综合经营和战略管理平台。组建金融控股集团, 对金融机构实施专业化管理。对地方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风险防范、绩效考核、产品创新、人力资源、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集中处置不良资产, 维护地方金融稳定。金融控股集团, 可以控股省农村信用社、地方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 并大力推进金融企业上市, 促进国有金融资产大幅增值。

二、逐步实现政府融资行为的市场化

1. 争取实现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证券化

2008年以来, 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指引下,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增长较快。尽管目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褒贬不一, 但在未来若干年, 地方政府融资规模仍然有扩大的趋势。

商业银行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投放, 但须遵循商业化和差异化的原则, 区别对待, 有保有压。具有未来稳定现金流收入的城市基础设施贷款逐步实行证券化。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市政债券融资。

(1) 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贷款实行市场化运作。今后, 商业银行要按照商业贷款方式运作, 合理确定信贷条件, 确保风险和收益相匹配。根据银行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项目, 实施组合管理。并要针对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三大类型采取不同的管控模式。

(2) 将存量巨大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实行资产证券化。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出现困境是由于政府没有承担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 而把风险转嫁给了逐利性的商业银行。政府通过行政性手段干预银行的经营行为, 将具有政策性目标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交由商业银行发放, 并要求商业银行承担风险与损失, 同时政府又没有承担理应由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贷款的最终风险与损失, 而让城建公司等主体代其承担。

针对当前城建贷款运作过程中主要利益主体关系没有理顺而导致贷款困境的情况, 建议城建贷款资产实现证券化。首先由政府明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司作为贷款的具体风险担保人和最终损失承担者, 然后从贷款发放银行购买城建贷款组成资产池, 委托信托公司构成信托资产, 信托公司以此为支持发行受益凭证。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即政府的具体代表人作为原始受益者, 是资产证券化的积极发起者, 把原本自己承担的风险通过受益凭证这种支持证券转嫁给投资者, 真正做到了风险的分散与规避。

(3) 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修路建桥, 曾经发行过地方债券。到了1993年, 这一行为被国务院制止了, 原因是对地方政府承付的兑现能力有所怀疑。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28条, 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 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2011年, 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2013年扩大到江苏和山东;2014年, 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青岛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 总规模为1092亿元。要抓住这一契机, 逐步使之成为一种市政债券, 减缓政府向商业银行的融资压力。

2. 激活公积金沉淀资金以减缓廉租住房融资压力

住房保障的重点是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而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此同时, 很多地方住房公积金资金大量闲置沉淀, 使用效率不高, 有些地方资金使用率不足20%。据统计, 每年申请公积金贷款的仅占交费者的1/3。以二手房购买为例, 商业贷款在买房人证件齐全的情况下20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批贷, 然后过户;而公积金贷款发放规定, 管理机构初审通过后, 卖方须先将房子过户给买方才能给买方发放贷款, 绝大多数二手房卖主都不愿承担这个风险。原因在于, 在办商业房贷时, 银行和开发商共同承担了抵押登记期间的风险和繁琐手续, 而办住房公积金贷款时, 开发商和公积金管理中心却不愿承担这个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讲, 住房贷款收益回报很高, 因此他们在积极推销住房贷款, 从事的是一种经营行为;但对公积金管理机构而言, 是代表政府管理职工个人的住房资金账户。在商业银行的眼中, 贷款人是客户;而在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眼中, 贷款人只是一个被管理者。

在制度存在先天性缺陷的情况下, “打补丁”的方式显然对于预防风险起不到任何作用。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中, 甚至找不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存在的理由。如果说管理中心就是为了缴存和发放贷款、购买国债, 那只须直接把钱存入银行专户, 成立专门的机构, 增加交易费用, 在监管失灵的情况下还会发生挪用、贪污等败德行为。

将住房资金完全存入商业银行, 可以避免挪用、贪污和管理费用高昂的风险, 却避免不了商业风险, 虽然可以设计住房资金“专户”, 但需要银行内部在控制机制上设置防火墙用于保障资金的安全, 这在目前还难以做到。

在这样的背景下, 最合理的制度选择是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转为住房银行, 按照政策性银行的模式将其纳入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 受银监会的监督, 同时, 拓宽其业务投资渠道, 解决资金沉淀问题。

住房银行必须为非营利的机构, 是公积金的存、贷机构, 也是住房抵押贷款或者按揭贷款业务的唯一金融机构。对于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而言, 通过住房银行的抵押贷款或者按揭贷款, 享受低利率, 贷款额度可以高于现在的最高限额, 譬如为80万元, 具体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而不同。

住房银行纯粹属于政策性银行, 不得提供房地产开发贷款, 也不得购买债券或者进行其他任何的投资活动, 所有资金只能用于市民的购房抵押贷款或者按揭贷款。存贷差, 只能补充公积金。住房银行的所有工作人员的收入, 只能从财政拨款, 不允许从存、贷差中获益。各大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或者按揭贷款业务同时废止, 但这些商业银行可以提供房地产开发贷款。

对于不享有住房公积金的中高收入阶层而言, 如果需要购房抵押贷款或者按揭贷款的, 可以通过住房银行, 但是利率相应的提高, 相当于当前的商品房贷款利率。住房银行是封闭运行机制, 即利率由政府决定, 不与资本市场发生联系。这样就将住房金融制度运行中产生的风险限制在住房市场和储蓄机构之间。

三、完善地方政府区域金融风险监管与处置机制

1. 建立金融办主导的区域金融风险审慎监管机制

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 即“一行三局”分业监管。分业监管体制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随着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 这种监管体制已显现出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 监管内容和范围过于狭窄, 监管的方式较为单一,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行业自律制度不健全。

一个好的制度安排应该既能考虑到未来的挑战, 又尊重传统和现实的状况。当前可选择的路径是:在做好分业监管工作的基础上, 逐步将金融监管体制从机构性分业监管转向功能性混业监管。战略重点是建立区域金融风险审慎监管机制。

审慎监管 (Prudential Regulation) 是指以审慎会计原则为基础, 真实、客观、全面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判断、评估、监测、预警和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 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例如, 当一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低到2%时, 如果它的股东还不能及时补充资本金, 那么监管当局就应当清算或者出售这家银行。其实质在于尽可能赶在银行资本金完全损失掉之前采取行动, 以便让银行股东之外的其他人不受损失。

审慎监管对金融机构是一种规范性的品质管理, 以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竞争为目的, 金融机构具有充分的业务自主权。通过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作制定若干规定, 鼓励或强迫金融机构及时、准确、全面和公开地向公众披露信息, 并对那些未能按规定披露信息的金融机构予以惩罚。

建构区域金融风险审慎监管机制, 须实现从合规监管为主向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相结合的转变, 实现从具体业务监管向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有效性监管转变。

战略重点是强化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与作用。地方政府在维护地方金融体系安全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在现行监管体制中, 地方政府对维护地方金融安全承担极大的责任, 但是在金融事务监管中, 被赋予的权力及可动用的手段极为有限, 从而存在权责不对称现象。“一行三局”主要关心的是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 虽然也为地方金融发展做了不少工作, 但是当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出现矛盾时, 会自觉不自觉地向金融监管倾斜, 无意间忽略地方金融的发展。

如果以“一行三局”代表中央形成条状监管防线, 金融办代表地方政府形成块状管理网络, 风险就失去了容身之地。

(1) 确立审慎监管的预警指标体系。根据风险的源头和暴露形式, 完善的金融稳定自我评估系统必须至少由三个层次的审慎指标组成, 即微观审慎指标、宏观审慎指标和市场指标。各项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相对重要性是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每个阶段应该确定近期重点监测指标。随着体制变化、技术发展和金融创新, 新的风险随时可能出现, 风险指标也应及时修改。

(2) 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责任。可以根据预警指标的三个层次, 由监管局负责收集、分析和报告各类机构的微观审慎指标,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及时提出预警, 并建议防范和解决方法;由人民银行负责跟踪和分析有关宏观审慎指标, 及时发出预警并提出解决方案;由金融办定期就本地区金融风险情况提交金融风险报告。成立风险评估小组或风险预警小组, 并由其综合分析各种预警信号, 提出近期重点监察指标, 就有关风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讨论, 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分析、核实, 并就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情况及时报告。

(3) 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为加强金融监管合作, 提高监管效率, 金融办要牵头成立审慎监管协调机制, 如金融监管理事会。该理事会由三个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和金融办主任构成, 理事会主席由分管金融的省政府官员担任, 以地方政策、法规的形式明确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职责范围、组织形式、议事程序、议事规则、下设机构等内容, 为金融监管理事会提供具有强制力、操作性的制度依据。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并根据各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召开临时会议。理事会为其成员提供服务, 组织各种论坛, 探讨金融监管议题;成员之间经常交换金融监管信息;密切关注金融体系的变化趋势, 尤其是科技发展、金融创新、全球化对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等。

(4) 完善风险监管的信息共享制度。针对非现场监管和金融统计彼此独立而不能相互利用的情况, 对现有的金融统计数据库结构和统计网络进行改造, 尽快建立可自动生成统计指标和金融监管指标的金融信息系统, 形成统一、独立、集中的金融信息来源,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除数据统计外, 金融办还要与金融监管机构定期传递以文字形式反映的各类信息, 监管机构应及时、定期将本部门所属监管机构的信息资料以及相关分析报告送达金融办。

(5) 建立风险监测情况报告制度。作为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制度拟包括几个层次, 例如, 由金融机构向监管机构按规定的内容和频率报告运行状况和风险;由后者和风险评估小组向监管机构负责人报告有关分析结果;由金融办负责人定期向省政府报告面临的整体金融风险及对策建议。

2. 建构内外结合的金融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金融突发事件是指金融媒介 (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金融市场 (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和金融设施 (如支付体系等) 突然发生的、难以预期的、严重影响金融稳定的金融事件。如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携巨款潜逃, 金融机构发生被盗、被抢事件, 债权人恐慌挤兑事件, 股市剧烈波动或者法人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突发特大诈骗案件, 金融机构计算机系统普遍发生故障或者多家金融机构计算机系统突遭病毒侵袭或黑客入侵, 金融机构发生大面积支付危机, 爆发区域性金融风险或者系统性金融危机, 因大规模非法集资、非法设立金融机构、非法开办金融业务以及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经营等引起的严重危害区域金融稳定的突发事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浙江金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如丽水杜益敏案、东阳吴英案等。总体来说, 目前的突发金融事件应急机制还是不完备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尚未建立起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即国家没有对存款保险做出制度安排, 但在银行倒闭时, 政府会采取某种形式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因而形成了公众对存款保护的预期。这种制度的缺陷在于强化了金融企业的“道德风险”动机。存款人在选择开户银行时不会关注银行的风险状况, 从而导致存款人“用脚投票”的约束机制失灵;而存款保险“零费率制”也使得各银行不必为它们的过度冒险行为支付额外成本, 从而激励银行去争取那些可能会带来高回报的高风险贷款业务。

二是政府承担终极风险的机制不完善。政府是公共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负有金融危机的兜底责任。一旦金融体系遭遇危机, 为了维护金融稳定, 政府必须充当最后的“埋单人”。目前主要通过央行再贷款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 救助手段单一, 其中抵押贷款又很少, 容易造成再贷款回收困难。与此同时, 财政在责任承担、资金保障等方面的介入远远不够。

新型的金融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应当是内外结合、双层防范。一是从内部完善金融系统自身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重点是试行显性的存款保险机制;二是从外部建构金融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尤其是财政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

一要试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 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 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 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 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一种保险制度。有人统计, 截止到2006年6月, 全球共有9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一制度, 此外还有20多个国家正在研究、计划或准备实施之中。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势在于: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 稳定存款人的信心;建立专业化机构, 以明确的方式迅速、有效地处置金融突发事件;事先进行基金积累, 以用于赔付存款人和处置银行;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 明确银行倒闭时各方的责任。从时机选择看, 景气处于上升阶段,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比较容易一些。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经营状况好转, 不良资产比例下降;同时, 金融体系受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困扰, 存款保险公司设立后, 各大商业银行要按吸收存款的特定比例缴纳保费, 客观上可以起到收紧流动性的作用。

二要逐步构建金融突发事件的财政应急机制。财政在处置金融突发事件和救助金融机构中发挥作用, 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 政府是公共管理者, 财政作为公共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负有金融危机的兜底责任, 另一方面, 政府是国有金融机构的所有者, 财政为存款保险和不良资产处置提供资金是金融重组的根本保证。

但是, 财政应急机制只是延伸。在化解金融危机过程中, 人民银行是最后贷款人的系统内救助, 对出现不能正常支付的分支机构在系统内统一调度资金。金融安全网络是最基本的化解机制, 财政只为超出金融体系的危机部分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建构机制 篇9

从这个角度来看, 无论是仪式还是它的音乐, 都是在特定社会的特有文化机制制约下的产物。那么什么是仪式音乐?薛艺兵 (2003) 对仪式音乐的定义是:仪式音乐是在形式和风格上与特定仪式的环境、情绪、目的相吻合的, 可对仪式参与者产生生理和心理效应的音乐。仪式音乐形成于特定的社会及其文化传统, 并依存、归属和受制于其社会和文化传统。[3]

詹姆斯·凯瑞 (James Carey) (1975) 认为传播是“仪式”:传播和分享、参与、关联、情谊以及拥有共同的信念等术语有关……它强调传送者 (或接受者) 的内在满足, 而非某种工具的的目的。仪式性或表达性的传播以共同的理解与情感为基础。它是属于庆祝性的、享受性的以及装饰性的, 而非功利性的。[4]

根据以上观点, 广州亚运会是一场传播的仪式, 而广州亚运歌曲就是这场传播仪式中的音乐。笔者认为, 亚运歌曲作为亚运文化和亚运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及城市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 作为“仪式音乐”的这些亚运歌曲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它们的评选机制是怎样的?它们的歌词文本建构了怎样的国家及城市形象?

通过文献回顾, 笔者发现从仪式音乐的角度来研究体育盛会的只是局限在歌曲的语言学分析、主题歌的文本分析、开幕式音乐的分析等角度。而以歌曲评选为角度来进行切入的研究则更少。仪式音乐除了客观上和其他任何用途的音乐一样具有美感功能之外, 它可能发挥的其他仪式功能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5]广州亚运会作为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共同分享的一个体育文化盛会, 亚运歌曲在其举办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本研究采用了深入访谈法———通过对广州亚运会音乐的总负责人甄妮的访谈 (电话访谈) , 详细了解评选宗旨和标准、评委构成、评选程序;文本分析法———以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评选出来的36首亚运歌曲为研究样本, 对其歌词进行文本分析, 探究这些评选出来的亚运歌曲建构了怎样的国家形象及城市形象。

一、广州亚运歌曲的评选机制

(一) 评选宗旨和标准

通过访谈了解到, 广州亚组委制定的歌曲评选标准包括:

1. 具备运动会歌曲气质:作品需反映亚运会的内涵和体育竞技的特点, 体现顽强拼搏、勇于竞争的体育运动精神;

2. 歌词、旋律优美、易于传唱;

3. 融合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亚洲文化元素, 展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岭南独特的人文精神, 体现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

4. 紧扣广州亚运会的主题“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在歌曲的评选过程中, 征歌组委会严格遵守以上的各项宗旨和标准。

(二) 评委构成

通过访谈, 了解到专门成立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歌曲征集组委会 (简称征歌组委会) 来负责亚运歌曲的征集工作。对于歌曲的评审, 则成立了评审委员会。整个评审包括亚组委的领导、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文广新局的领导、专家、知名音乐人、普通音乐爱好者。而且, 每次评选时评委都会有所不同, 按照程序也分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

(三) 评选程序

广州亚运歌曲的评选程序是一个动态的历时过程, 主要包括三届征歌活动、亚运会15首金曲的评选和亚运会会歌的评选。

1. 三届征歌活动

亚运歌曲的征集活动共举办了三届, 从2007年6月21日至2010年7月, 历时3年, 共征集到了1600多首歌曲。

第一届 (2007.6.21-2008.6.31) :采取定向征集、社会征集与网络征集等方式, 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原创作品。收到参选作品300余首, 其中既有音乐大师、音乐院校的专业制作, 也有来自业余作者和基层群众的词曲作品。最后从中选出了10首入围作品。

第二届 (2009.2.25-2009.9.30) :采取社会征集和定向征集, 共收到769份歌词作品。初评选出80首作品, 再经征歌组委会终评委员会通过个人投票, 从中精选出45首作品。终评会上, 评委们通过投票和讨论选出16首优秀作品;经再度讨论和慎重斟酌, 又以投票形式从16首优秀作品中最后选出了包括亚残运会歌词在内的8首作品, 确定为本次歌词社会征集的入围作品。

第三届 (2010.3.19-2010.6.30) :本届征歌采取定向邀约的方式, 得到众多音乐公司、音乐人和歌星的支持, 产生了7首入围歌曲和5首功能性歌曲。

2. 亚运会15首金曲评选程序

三届征歌活动完成以后, 通过媒体评议、推荐, 从三届32首入围歌曲中产生了15首亚运金曲:《日出东方》、《重逢》、《最美的风采》、《蓝天》、《每一个人》、《天涯共此时》、《期待这一刻》、《广州之恋》、《同绘五彩虹》、《广州, 美丽的花城》、《美丽的亚细亚》、《有朋自远方来》、《传递爱》、《欢聚青春》 (青年营营歌) 、《一起来更精彩》。

甄妮表示, “这15首亚运金曲是请有播出平台的媒体选出来的, 即让媒体将亚运歌曲播出后, 看哪些反响最大, 然后反馈给亚组委。这样做是因为媒体是离大众最近的, 能知道大众到底喜欢哪些歌曲”。

3. 亚运会会歌评选程序

每一届成功的盛会都离不开一首脍炙人口的会歌。作为最能表达盛会主题的元素之一, 会歌往往成为整个赛事成功的首个要素, 有时候更承载了人们对一届运动会的公共记忆。此次亚运会的会歌评选程序如下: (1) 三届歌曲征集活动全部结束后, 征歌组委会选出十首歌入围最后的会歌评选; (2) 12名评审团成员选出三首会歌候选歌曲———《日出东方》、《重逢》和《最美的风采》; (3) 推出“亚运会歌你来猜”大型活动, 由全民参与投票, 最后选出亚运会会歌《重逢》。

对于会歌的评选, 甄妮表示, “这是我们经过三届歌曲评选, 由广大民众投票选中的主题歌。2010年7月22日晚上, 广州亚运会会歌评选工作在中唱广州录音棚展开, 全部10位评委都是临时通知的。在隐去作者姓名的情况下, 他们对10首候选会歌进行了投票。评委们并不知道歌曲的作者和演唱者, 对歌曲的评价比较公平。”广州电视台活动部导演王平也认同此评比方法, 他认为这沿用国际上歌曲的惯用规矩, 专家全凭他的耳朵来判断音乐的好与坏。

三首侯选会歌产生之后, 征歌组委会将结果报上级领导审定。一般领导可能就直接选定某一首, 但是广州市的领导却决定把这三首歌推向全社会投票。甄妮表示, “这样做就给了社会一个机会, 让社会来评判, 更多是考虑全社会的参与度。因为亚运会是大家的, 而会歌群众喜欢最重要。而这种方式在这么重大的运动会中几乎没有用过”。

(四) 广州亚运歌曲的评选特点

1. 官方与民间的互动

官方与民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歌曲面向社会征集, 充分让民众参与到亚运歌曲的创作之中;二是亚运金曲十五首的评选充分尊重了民意, 虽然表面上看由媒体评选出来的, 但是媒体最终是根据听众的选择得出结果;三是会歌的评选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

此次亚运歌曲的评选虽然由官方主导, 但是中间设置了较多的民众参与环节, 让民众的声音能够得到表达。而这较以往类似歌曲的评选来看, 无疑是个较大的进步。

2. 过程比较透明公正

著名流行音乐制作人、词作家李广平认为, 亚运会歌曲征集与评选, 要公开、公平、公正。而广州亚运歌曲不管是征集渠道, 还是评选过程, 都做到了透明公正。首先, 歌曲的征集渠道并不局限于专业的音乐人, 在前两届征歌活动中, 让社会民众和专业音乐人公开征集, 让他们都有公平的竞争机会;其次, 评委构成多元化, 既有亚组委领导、知名音乐人、音乐界专家, 也有普通音乐爱好者, 而且每轮评选的评委均有不同, 这就从机制上保证了评选的公平公正;再次, 在评选过程中, 沿用国际上惯用的比赛规则, 不让评委知道歌曲的作者, 全凭歌词和旋律来判断作品的好与坏, 这样对歌曲的评价就会比较公平;最后, 评选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做到了评选的透明化, 保证了广大民众的知情权。

二、广州亚运歌曲的文本分析

历时三届的歌曲评选, 共评选出了36首亚运歌曲, 其中包括31首入围歌曲和5首功能性歌曲。评选出来的这些歌曲包含了哪些元素?建构了怎样的国家和城市形象?本部分通过对这36首亚运歌曲的歌词进行文本分析, 主要是对歌词进行关键词的提取与归类, 最后得出了四个主要的内容框架:突出多元化的地域、融入多种广州元素、表达积极的情感、凸显体育竞技精神。

(一) 突出多元化的地域

从表1可看到, 亚运歌曲中表示“亚洲”意义的词 (亚洲、亚细亚、Asia) 的出现次数最多, 达到52次, 占歌曲文本中地域范围的38.52%;其次为“广州” (包括广州、花城、羊城三个关键词) , 为40次, 所占比例为29.63%;接着是“中国” (包括东方、中国、中华三个关键词) , 出现次数为28次, 占20.74%;出现最少的为世界, 仅出现15次, 占总比例的11.11%。这说明在歌曲文本中着重突出的是亚洲、广州、中国这三个地域范围, 而对世界的强调则相对较少。而笔者认为, 这种结果正好契合了此次亚运会:首先, 亚运会的全称是亚洲运动会, 它是属于亚洲的体育盛会, 所以不管怎样宣传, 都需要首先突出亚洲这个地域概念;其次, 此次亚运会的举办地点是在中国的广州, 这对于广州来说, 是一次好的宣传机会, 所以在歌曲中突出广州这个地域概念, 是对广州举办此次盛会的尊重和肯定;再次, 亚运会虽说是一场区域性的体育运动会, 但它反映出的精神和力量不仅要激励亚洲人民, 更要感动世界。只不过和亚洲相比, 这种世界性的力量相对较小。

(二) 融入多种广州元素

表2是从歌词文本中提取的广州元素。可以看到, 歌曲中包含了多元化的广州元素。具体来说, 花的元素出现的次数最多, 有42次;其次是海洋元素, 有9次, 木棉、羊、珠江这三个元素均出现了7次;此外, 还出现了骑楼、西关、白云山、美食等元素。

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 必定要体现广州这个符号, 同时广州亚运会歌曲应该是历史感和现实感的结合。广州亚组委也多次表明要“成功举办一届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的亚运会。可见, 突出城市特色、宣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各方的共识。而歌曲中多元化广州元素的运用, 则正好体现了这种共识:由于地处亚热带, 长夏暖冬, 花卉常开, 广州向来素有“花城”的美誉, 广州的市花是木棉花, 歌曲中对“花”元素的大量运用, 则是这种特色的最好表达, 同时也塑造了广州生机勃勃、魅力无限的城市形象;海洋文化在广东有数千年的历史, 包括从百越时代的“海上明月”时期到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时期再到近代的“海洋文明时期”。[6]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把广东定位为“海洋大省”, 可见海洋文化是广东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歌曲中对“海洋”元素的运用, 则很好地突出了这种文化特色;白云山是广州著名的风景名胜, 珠江更是广州的母亲河, 孕育了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岭南文化, 所以它们在城市特色和形象的传播中是不可缺少的;此外, 五羊、西关、骑楼、美食等这些具有历史气息的元素在对广州的形象建构和对外传播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总之, 这些元素的综合运用, 展现了一个有特色的、有文化底蕴的、有历史厚重感的广州城市形象。

(三) 表达积极的情感

表3是从歌词文本中提取的有关情感表达的关键词。从表中可以看到, 这些关键元素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情感:1.快乐:主要通过笑、幸福、快乐、温暖、吉祥这些词表现, 面对广州亚运会这个体育盛事, 歌曲所表达的是快乐的心境和态度;2.爱: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广州亚运会是亚洲各国又一次爱的传递、爱的交流和爱的释放;3.友谊:主要通过朋友、友谊、友情三个词来表现, 传达了亚洲各国之间要以朋友相待, 像第二届入围歌曲《一生的朋友》中唱的那样“一刻对手, 一生的朋友”;4.和谐:主要通过和谐、和平、自由来表现, 和谐理念的表达紧扣时代的主题, 也很好地契合了本届亚运会“和谐亚洲”的理念, 即希望前来参加亚运会的各国、各地区人民, 不分社会制度、不分肤色、不分语言, 以相互之间的友谊, 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亚洲;5.热情:主要通过家、热情、盛情、客气、欢迎这些词来表现, 很好地展示了广州作为东道主热情迎接各国友人的积极正面形象, 比如《永远是朋友》就很好地表达出东道主的热情好客;6.祝福:表现了对本届亚运会和各国友人的深情祝福。总之, 这些情感表达元素都是积极正面的, 契合大会理念, 表达了和谐与大爱。

(四) 凸显体育竞技精神

表4是从歌词文本中提取的表现体育竞技精神的运动元素。亚运会是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 它不仅是地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 同时也代表了整个亚洲的体育运动水平。所以, 在对亚运会的传播上必然要突出体育元素。评选出来的广州亚运歌曲中主要用超越、激情、梦想、成功和赛场这几个元素来表现这一点:本届亚运会是各国运动健儿在赛场上跨越颠峰、燃烧激情、实现梦想、创造奇迹的好机会。除了这些体育元素, 从具体的歌曲来看, 《追梦英雄》表现了勇于追求梦想不怕困难痛苦的奥林匹克精神, 《飞翔》激情飞翔, 演绎梦想, 以对飞翔向往和歌唱来升华运动精神。这也很好地契合了广州亚运会“激情盛会”的理念, 即广州亚运会将是一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盛会, 充分体现动感亚洲这一意义。

三、结语

本文对广州亚运歌曲的评选机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笔者认为评选机制体现了官方与民间的互动, 评选过程透明公正。而对评选出来的亚运歌曲的文本分析, 笔者总结出这些亚运歌曲突出了多元化的地域、融入了多种广州元素、表达了积极情感、凸显了体育竞技精神。作为仪式音乐的这些亚运歌曲, 笔者认为它们包含了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

首先, 广州亚运歌曲体现了歌曲评选的主办方——广州亚组委对此届亚运会的官方期待。陈南生教授 (2007) 曾指出, 确立第16届亚运会办赛理念应考虑3个层次: (1) 秉承亚运会的历史传统; (2) 体现中国特色的亚运会; (3) 立足广东和广州的地域特征。[7]举办亚运会这一国际大型活动对于展示新亚洲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赛, 而且它也为亚洲人民提供了相聚交流和共同繁荣的难得机遇。所以, 亚运会的办赛理念首先要立足亚运会本身所负载的历史传统, 立足于亚洲人民的团结合作这一前提来考虑。同时, 此次举办地点在中国, 近些年中国的快速崛起世人瞩目, 在这样的机遇下举办亚运会, 既可以向亚洲各国展示中国的友好姿态, 增进亚洲各国对中国的了解, 促进各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又可以藉此机遇扩大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国际影响力,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 历史悠久, 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策源地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作为主办城市, 这次亚运会也是展现城市形象的良好机遇。歌曲所反映出来的这些意义也是与歌曲的评选宗旨相一致的。

其次, 广州亚运歌曲也体现了广大民众对此届亚运会的热情祝福。从评选机制可以看到民众多次参与到歌曲的评选过程中, 最后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心声。

总之, 此次广州亚运歌曲的评选是官方理念与民意的集中反映。歌曲内容不仅表现了广州亚运会的举办理念, 而且突显了中国特色, 广东风格、广州风采, 从而建构和传播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和城市形象。

摘要:本文是对广州亚运歌曲进行的研究:首先, 通过访谈, 从评选宗旨和标准、评委构成、评选程序、评选结果几个方面对评选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 并总结出评选机制的特点;其次, 以评选出来的36首亚运歌曲的歌词为文本, 分析了这些歌词中表达的各种元素以及所建构的国家和城市形象。

关键词:广州亚运歌曲,评选机制,形象建构

参考文献

[1]杨华, 何斌.作为“仪式”的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仪式建构对比分析[J].东南传播, 2010 (5) :61-63.

[2][3]薛艺兵.仪式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3 (1) :31.

[4]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4版.崔保国, 李琨,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46-47.

[5]谭智.从布努瑶“开悼”仪式看仪式音乐功能的三个层次[J].艺术探索, 2009 (3) :37.

[6]黄伟宗.广东海洋文化如何再创新辉煌[EB/OL]. (2008-10-06) [2008-10-06].http://theory.southcn.com/c/2008-10/06/content_4630284.htm.

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建构 篇10

一、传统型教师评价模式的弊端

长期以来,学校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这种评价也称奖惩性评价,这一评价制度注重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考核与鉴定,发挥了评价对教师的管理功能。但传统教师评价也显示出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评价目的的功利性。

传统评价把教师评价仅仅作为一种管理策略,作为教师考核评分、奖优惩劣、鉴定等的重要依据,它着眼于教师个人过去的工作表现,特别注重教师在评价之前的工作表现。

2. 评价内容的片面性。

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侧重偏向于某一内容的评价,如,在新课改前,对幼儿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弹、唱、跳等基本技能。在课改初期,教育教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主题教育、区域活动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这一时期对教师评价的重点又转向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在提倡塑造“研究型”教师的今天,科研能力又成了评价幼儿教师的重要标准,对教师的评价往往顾此失彼。

3. 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教师通常只是评价的客体,而评价主体一般比较单一,缺乏评价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这样的评价往往有失偏颇。

4. 评价形式的局限性。

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决定了评价形式的局限性,局限于领导和管理者通过对教师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形成对教师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往往受主观意识的限制,有失客观、民主和公正。

二、基于发展型教师评价的现实必要性

教师评价首先要根据园本(校本)实际,建设基于学校发展状况和园本(校本)师资队伍基础的教师评价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园是2009年建立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幼儿园合并过程中遗留的一些历史问题和优秀师资资源紧缺的现状,体现在三个方面:

公办编制少。幼儿园公办编制紧缺,我园有36位专任教师,其中公办编制教师仅7位,只占了专任教师的19%。

专业教师少。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为解决民办园教师的就业问题,没有实施对教师学历和专业严格把关,非教师专业的教师占了专任教师的40%。

教师业务水平较低。大部分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业务培训,没有参加过教研活动,业务水平较低。

因此,这样一支师资队伍更加需要通过对教师的科学评价,引导教师建立正确的发展观,促进其业务提升和个人、学校的双发展。我园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三、实践视域下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1. 确定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内容体系

有学者认为,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教师资历情况的评价,主要考查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第二,对教师素质情况的考查,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第三,对教师工作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教育思想、保教工作、家长工作等方面。第四,对教师教研情况的评价,包括业务学习和科研工作。我们认为,第一、第二两方面可以合并成教师资质素质指标,而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第三、第四两方面可以合并成教师工作职责指标。运用CIPP评价模式,对教师进行评价,除了过程评价,成果评价也是一块重要的内容,在评价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对教师工作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价。

因此,我们从三个维度确定了本园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指标: (1) 教师资质素质指标———教师资质(专业、学历、职称等)、师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 (2) 教师工作态度职责指标———工作态度(责任感、积极性、纪律性、协作性等)、工作数量(教学、教育、科研)、工作质量。 (3) 教师工作绩效指标———教育教学及科研成果。

2. 优化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发展性教师评价必须体现激励性、动态性、全面性、个体性及自主性等原则。我们在实践中做了有效的尝试和改变。

(1)激励性原则:从关注“昨天”到关注“明天”,激励教师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作用更注重促进教师发展而不是区分教师的优劣,不能只对教师的工作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而应发挥其激励的作用,注重发展的功能。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阶段工作的总结,更是下一阶段工作的起点、向导和动力。发展性评价更是激励性评价,能促进教师萌生成就感,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提高和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使每个教师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2)动态性原则:从侧重“横向”评价到侧重“纵向”评价,注重动态发展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横向评价只是在静止状态下对当前工作的一种横向比较的衡量,无法体现并促进教师动态发展。纵向评价更注重教师个体的动态发展,纵贯教师的前后进行比较评价,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个体发展。而且我园教师起点不一,专业差距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因此,我们侧重运用纵向评价,更关注教师的进步和发展。

(3)全面性原则:从“技能”评价到“全面”评价,实现全面发展

发展性评价是对教师的综合性评价,而在传统的教师评价中往往把教师的业务能力放在评价的首位,“不管白猫黑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科学的评价应该坚持全面性原则,对教师的评价必须全面客观,从“德、能、勤、绩”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样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培养全能型教师。

(4)个体性原则:从“共性”评价到“个性”评价,关注个性发展

一般的评价往往用同一标准对不同的个体进行评价,我们称为“共性评价”,但是教师的工作具有共性特点,更具有个性差异,教师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我们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应该关注和尊重不同个体的个性发展。因此,遵循个体性原则,在共性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个性评价是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原则。

(5)自主性原则:从“被动”评价到“自主”评价,促进自主发展

在传统的教师评价中,教师只是接受评价的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而评价的主体则是领导、管理者、专家等。发展性教师评价更倾向于把评价看作是教师与外在评价者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看作是双方以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以促进被评价个体发展为共同目的、相互对话与理解的过程。评价过程也由“主体———客体”的范式转向“主体———主体”的范式。教师不再是评价的客体,而是评价的主体,通过自主评价,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共性评价一:教师资质及素质

共性评价二:教师教学态度及职责

共性评价三:教师工作绩效

3. 发展性幼儿教师评价的实施策略

(1)共性评价和个性评价珠联璧合

教师的素质是综合的,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就是要求对教师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参与意识、合作能力、终身学习等全部工作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我们把教师发展性评价分成共性评价和个性评价两大块。

(1) 共性评价

共性评价体现了对教师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内容。如何科学设置比较细化可操作的具体评价内容,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运用以上表格的形式对教师的三大评价指标进行学期评价。

(2) 个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评价,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及个性特点,促进每位教师基于自身基础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们在共性评价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个性评价,个性评价分两条主线:一是优势评价。挖掘每位教师的亮点,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让每位教师分析自身长处,体验自身价值。二是弱势分析。让教师分析及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扬长补短,双线发展。

如图所示,我们把教师的个性发展定为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左侧表示教师特长条件,右侧表示教师弱势项目,先让教师对自己的一强一弱进行自我分析,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发展目标计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管理者组织开展他评和自评对既定目标进行评价检测,针对评价信息反馈教师通过调整得到发展和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自身现状再进行自我分析,重新调整目标计划及提升策略,如此循环,让教师得到个性化双线发展。

(2)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两者兼顾

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是教师评价的两个维度,但这两个维度的评价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有机结合的,有研究者把这样的评价称为“T型模式评价”,“T”的一横代表着教师评价体系中横向与他人比较的部分,“T”的一竖代表着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师纵向自我比较的部分。作为一种教师绩效管理的手段,横向与他人比较是不可或缺的评价方式,但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出发,纵向评价更能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把横向评价作为考评的一个标准,把纵向评价作为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手段,实现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两者兼顾。横向评价重在师德和态度的评价,包括月考核评价和学期综合考核评价,运用客观的评价标准,整合多元化的评价来源,在量化的指标体系下,将教师的绩效与组织中的其他教职员工进行比较,实现对教师评优、晋级和解聘等管理的科学化。纵向评价以设计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和检验发展规划的实施为主,教师针对自身实际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通过总结、反思、检验、对比等评价手段进行阶段性及螺旋式上升的个人纵向评价。

(3)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得益彰

评价应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新《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1) 自我评价:指教师对照评价标准主动评价自身的评价方式,它是教师评价的第一阶段。只有教师参与自我评价,才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才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在我园实施三种形式的自我评价,一是常规工作自我评价。在月考核和学期考核中,要求教师对照标准,认真研究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二是评优自我评价。在各类评优活动中,让教师对照评选条件进行自我评价,符合条件的再向学校书面申请。三是教学自我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

(2) 他人评价:是教师工作评价中的主要形式,也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他人评价的主要方式有:家长评价———每学期末,通过家长问卷的形式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互评———在教学研讨活动中,往往通过教师相互评价来分析和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领导评价———在教师自评和相互评价的基础上,领导小组成员对教师做出比较合理的相对来说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一般用于学年考核的分等定级。

(4)过程评价和终极评价两头兼顾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以教师发展为目的,以3~5年规划发展为阶段性期限,不定期评价和月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等定期评价相结合,把教师评价融入教师发展过程中,兼顾过程评价和学期学年或规划中的终结评价。

(5)教师鉴定和专业发展一箭双雕

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功能有:一是对教师工作的各方面进行鉴定,二是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评价工作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教师在评价活动中的主动参与,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发展的内部动力。因此,在发展性教师评价中,一方面我们把评价作为鉴定教师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另一方面我们更注重诱发教师的内驱力,通过客观、民主、公正、开放的评价使被评价者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激起教师发扬优点,促进他们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激励他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充分肯定教师本人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教师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深刻反思,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这种认识和完善才是实施教师评价最根本的基础。

建构机制 篇11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堂;良性互动;对话机制;建构中职德育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舞台,也是学生的舞台,更是师生双向互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舞台。德育课堂的有效取决于师生良性互动对话机制的构建和有效发挥。一个充满生命张力的课堂,来自于师生双方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尽管课堂蕴藏着难以预测的变数,但关键是如何把握、如何发挥、如何调动、如何激发,使课堂朝着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增长学生见识、提升学生品质的方向发展;使德育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灵性。那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堂良性互动的对话机制呢?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德育课堂,必须改革传统德育课堂的运行机制;构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良性互动对话机制,包括:

一、师生角色的变换机制

中职德育良性互动对话机制的建构必须以转变师生的角色为前提。长期来,德育课堂始终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是课堂的主宰。教师有绝对的话语权,包括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问题的阐释、练习答案的评判等,无一不是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只是听众,只是知识的“容器”。在这样的师生角色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个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见解、对问题的评判能力等都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在这样的德育课堂中怎能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怎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对话?怎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高效?

因此,必须转变师生间的角色,让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课堂的主动学习者,成为德育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中职德育良性互动对话机制的建构还应以师生间平等交往为基础。平等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觉得你不是他的尊长,而是他的朋友;让学生乐意与你交往、高兴与你沟通;让学生觉得你是可亲可近的长者与朋友,愿意敞开心扉同你讲真心话,讲悄悄话。教学过程说到底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必须基于这样的问题情境之中,由师生共同完成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在这一建构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是人格平等的。德育课堂的良性互动如果建立在这样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对话,才能实现德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实现学生的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能实现师生间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智慧和智慧的碰撞,才能实现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德育课堂的有效性就会顺利达成。

三、媒体课件的融入机制

面对抽象的德育教学内容,有时会使学生陷入难以理解的境地。此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譬如当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一书中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7.修身为本,严于律已。有的同学对其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就难以理解,如“诚实守信,见利思义”。此时,教师若能播放一段做人的尊则:“诚实守信,见利思义”的视频,就能比较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诚实守信,什么是见利思义。这比简单枯燥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又譬如有的学生对“修身为本,严于律己”难以理解,此时,教师若能搜集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学者修身养性,严于律己的事例或故事并将它做成课件,在教学时适时显示于屏幕,或讲给学生听。这样做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化抽象为形象,轻松理解教学内容,顺利实现师生互动的对话机制,达成教学目标。

四、背景材料的呈现机制

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德育教学的内容,以利师生互动对话机制的顺利实施,有必要介绍一些背景材料。譬如当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这一节时,为让学生弄懂其中的内容,可采用背景材料介绍的方法及运用对比的教法,如从1.从社会性质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一种手段。2.从所有制来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其主体是私有制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3.从分配制度上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实行的是以按资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4.从生产目的来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自己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也要获得最大利润,但它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即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等等。通过背景材料的补充、介绍及运用对比的教法,可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这一节内容,为课堂讨论、互动、对话创造了条件。

五、随机而动的课堂应变机制

众所周知,课堂自始至终充满着变数。教师课前的预设到课堂不一定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在师生互动对话的课堂中,谁也无法估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因此,教师应随机而动,及时应变,不可死抠住教学设计不动;否则会影响师生对话的中断,影响课堂良好氛围的创设,影响学生主体个性的张扬,影响学生创新见解的发挥。实际上,德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机智,因为教师始终处于变数的课堂情境之中,“也许某些先行的技巧尚未掌握得像教師事先所想的那样好;也许前一堂激起了学生们某种程度的情绪波动或将其兴趣集中到某一点从而分散了他们当前的注意力;也许总的课堂气氛不像计划那样有助于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也许孩子们对课程的概念和理解与教师的期望很不相同。”怎么办?教师必须灵活应对,机制善变,明确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如此才能及时修正偏差,使课堂重新回到具有教育意义的轨道上来。

总之,中职德育课堂师生间良性互动对话机制的构建,教师应全面考虑互动的方方面面,包括课堂教学的预设、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调配、教学练习的安排等等,并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参考文献:

[1]龚秀英.邱贻根构建对话型课堂[J].中国德育,2007.11.

[2]许萍萍.对话教学在德育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2010.12.

建构机制 篇12

一、学校内涵发展的涵义与内容

关于学校内涵发展这一概念,一般从“隐喻”之意来分析。[1]可以这么说,内涵发展要求我们注重学校发展的内容和实质,外延发展要求我们注重学校发展的外观、环境以及影响形式。当前,随着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在外观、外部环境及形式上,注重了发展的速度及规模变化。学校发展在外部环境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校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大,校舍条件的不断改善,优美校园环境的营造,校园文体教育形式的极度丰富等。但学校的发展如果仅限于这种外延发展形式,而没有深远的内涵发展机制进行有效支撑的话,就有可能影响学校发展的长远实效。

学校内涵发展注重学校在质量上的发展,它强调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要求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软实力,促进学校集中精力提高办学水平,同时不断促进学校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协调与统一。学校内涵发展也是一种要求精细化的发展,学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内部细微问题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新问题的产生。另外,学校内涵发展也要注重学校的特色与创新,学校只有形成自已与众不同的品牌特色,才能在发展中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才能吸引优质生源,进而促进社会合力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发展要求我们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以学校文化来推动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二、学校内涵发展中文化生成机制的形成

学校文化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文化生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为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必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1.凝练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学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风、教风和学风三个方面, 它们是一所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元素。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学校要重视凝练精神文化,不断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校风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师德教育,具体来说学校可利用政治学习和讨论等机会,组织教师们学习和探讨师德教育方面的文章,分析典型案例,同时结合社会对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广大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学校精神文化。在教风方面,积极引领和激励教职工加强社会主义人生观和教育观,做到学为人师, 以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来影响学生,成为受学生、家长尊敬和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在学风方面,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加强学生的自律行为和自觉意识,同时配以一套相对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过多个方面的协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进而起到提高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2.凸显学校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优美的环境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促进师生规范自身的言行。在学校环境文化生成上,不应该停留在表象,而是要为校园环境打上教育的烙印,同时注重对文化的宣传作用,发挥环境对人的培育功能。 在环境文化的营造方面,可有效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促进环境教育知识的普及,通过提高环境育人功能来促进师生投身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改进。在环境营造方面,可以设置文化长廊,加强对具有时代意义的名人名事进行宣传,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激励,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未来怎么过有意义的生活,为以后的做人做事和学习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文化不仅仅是 “墙壁建设”[2],更是要通过环境营造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促进师生的精神升华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学校的内涵发展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创造条件改善教师待遇,增强教师的归属感,避免过多的干扰因素。

3.强化学校教学文化

在学校教学文化的生成上,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和传授,还要促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加强教学知识的探讨和教学改革。学校在教学文化方面应该做好统筹规划,稳步实施。首先,学校要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形成教科室、教师三级互动协调机构,以行动研究法促进教学文化的生成,使教学效果在学校实践和教学总结中逐渐趋于优化,同时更加有效地保证课堂改革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还要注重加强教师的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应该采用校本培训与校外学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激发教师重视学习的意识,而校外的学习培训则可以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加强了教学交流,丰富专业水平。

要加强学校的教学文化,需要在锻炼教师方面下功夫,同时与培养“三师”[3]师资结合起来。重点在于鼓励和发扬教师养成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教学的品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自觉加强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文化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师生们的尊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业务、熟悉教材结构、积极探索教法,同时教师还要熟悉学生, 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文化氛围而带到课堂中去,同时教学文化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4.提升学校科研文化

对于学校内涵发展来说,科研文化会让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步入一个良性化的循环。要提升学校科研文化,需要加强科研的制度性保障,良好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实施科研兴校的基本保证。为了积极推进学校的科研工作,学校要在教育科研组织机构的设置、教育科研队伍的管理、课题申报的管理、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加强规范性。

从科研文化的具体实施环节来看,学校尤其要重视教育教学实践中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教育教学特定情况的分析。同时要以课题建设来推动教学改革,要有计划地落实各项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教师主要以课堂教学研究作为重点,但同时也要做好课题研讨活动,要将科研活动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实践当中启发自己的科研才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广大教师要对自己在不同学期的科研任务作好规划,包括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步骤、研究的预期成果等,同时要主动撰写教学论文,参加各级教学科研论文评比评比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

从学校层面来看,也要注重对教师进行科研培养,还可以开展科研活动的“青蓝工程”[4],促进老教师对新教师的科研帮带作用,促进教师科研团队的形成。各种科研成果的展示活动,也为教师发展科研兴趣、提升科研技能提供了舞台。学校要注重加强教育科研的质量意识,通过多种措施发挥科研文化的实效性。另外,学校要把科研课题研究当作一个重要抓手,并将课题研究融入到促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去,应有目的性地研究课题在成果应用方面是否具有转化力,尤其是思考如何将教学经验与科研模式相对接,同时将研究成果渗透于教学课堂,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使教科研活动真正为促进教学服务。

5.升华学校评价文化

学校内涵发展的又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科学性的教育评价。当前学校教育评价活动已演变成一个多途径、多视角、多维度的活动,如何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而科学的评价,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基础教育阶段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学校的评价文化。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尽管人们对学校教育评价的标准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总体而言的评价文化还是具有趋同性。

评价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特点。其一是导向性,学校评价文化就像一根指挥棒,通过评价文化的导向性,促进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群体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满足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其二是诊断性,通过有针对性的诊断活动,能切实发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益的改进。其三是激励性,学校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学校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其四是交流性,在学校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多重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如果不同的评价者与不同的被评价者之间能形成相互接触和有效交流,就有利于学校评价文化的科学发展。

今天我们提到内涵发展中的学校评价问题,首先应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评价,这就要求制订明确的评价标准。现在学校经常用对教师的考核来代替评价,基本都是通过检查教案、抽查作业批改情况、重点参考考试成绩和相关学校的排名对比,进而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这样做的后果是教师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收的状态,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更多的发言权,只处于被动考核的地位。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急功近利之风盛行,老师和学生均为了考试而努力。显然,学校的评价文化需要重点强调素质教育,而不是考试教育,这样学校评价的科学性才能得以发展和延续,进而才可能制定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宜的科学评价标准,也有利于学校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三、对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生成的思考

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追求教育质量和提高办学水准的一种发展方式,实际也就是提升学校的 “软实力”[5],使学校的规模、质量与效益达到协调统一。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文化生成是学校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文化生成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外力的推动,而在于学校自身内部的变革与更新,它促进我们正确处理继承、发展、创新等关系, 并有效利用和整合学校内外资源,从而将学校发展问题带入新的思考境地。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灵魂[6],也是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的区别所在,更是引发学校特色生成的核心因素。文化生成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它通过对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来引领学校发展。在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与学校素质教育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学校文化生成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效的探索。

总之,文化生成是学校内涵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文化生成对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促进学校在工作中逐步摒弃非理性的“机械性评价因素”[7]。对于当前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应认真分析和研究,通过切实有效的文化建设活动来推动文化生成,进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而科学地进行,最终推动学校朝向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2]庄海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J].师道:教研,2011(10).

[3]焦建中.培养“三型”教师构建内涵发展的学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4]苗锋.依托科研,追求学校内涵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

[5]孟宪彬.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与特色发展的关系阐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3(12).

上一篇:海拔900m地区下一篇:中国融资租赁及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