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翻译(共5篇)
十二生肖的翻译 篇1
生肖, 也叫属相, 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物。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 用于记年。生肖的一轮周期为12年。每一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个动物作为生肖。十二生肖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 即常说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 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
1 翻译原则
十二生肖名称的英译并不涉及到太多的翻译技巧, 只是有两个翻译原则需要把握。首先是忠实:英译名称必须忠实于生肖的物理特征且忠实于生肖的文化内涵。其次是和谐:英译名称不能与外国文化观念相冲突, 要以和谐为重。
2 生肖试译
1) 鼠。提到鼠, 在我们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无名鼠辈”、“过街老鼠”、“鼠目寸光”、“胆小如鼠”、“抱头鼠窜”这类的贬义短语。在英语中, 只有“rat”和“mouse”在物理特征上与“鼠”相同。但在文化内涵上, “rat”和“mouse”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 “mouse”被解释为:a small furry an-imal with a pointed nose and a long tail that lives in people's houses or in fields。而“rat”指:rodent that looks like, but is larger than, a mouse。由此可见“rat”和“mouse”的物理特征是没用本质上的差异的, 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但是“rat”有一种比喻意义: (a) 不忠的人; (尤指困难时) 背弃事业的人 (b) 讨厌的人;卑鄙的人, 与中国人印象中的鼠的形象比较相近。可见, 将“鼠”翻译成“rat”要更可取一些。虽然现在在美国卡通文化中, 《猫与老鼠》和《Mickey Mouse》成了家喻户晓的迪斯尼形象, 备受世界各国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如果仅仅是因为“mouse”当前的流行趋势而将一个在中国文化形象中不受欢迎且人见人憎的“rat”变为一个人见人爱的“mouse”。这是不忠实于源文化的。
2) 牛。在汉语里, 一个“牛”字似乎包括了所有的牛, 不管是公牛还是母牛, 老牛还是小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牛是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 无私奉献的。于是就给了牛一个正面的定性, 多为褒义。甚至, 如果想称赞某人非常厉害, 我们会把他称之为“牛人”。英语中的“牛”分得比较细, 有母牛cow, 公牛ox;有成长中的牛bull (未阉割的公牛) ;有小牛calf;有肉牛cattle;还有水牛buffalo。考虑到在英语中, 有不少“bull”都是人们比较喜欢和青睐的, 如bull-fighting斗牛, bull market牛市, 还有NBA Chicago Bulls芝加哥公牛队。所以说“bull”在文化层面的含义与“牛”在中国传统意义上和当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一致的。
3) 虎。长期以来, 虎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直都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 为人们所敬畏。虎是森林之王, 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 意为统治者。中国的"王"字由此得来。
然而在英语文化中, 狮子才是森林之王, 万兽之王。于是汉语的拦路虎被译成了“lion in the way/path”。有人提出了质疑, “tiger”在西方世界, 难以表现出一种原有的霸气, 是否有必要把十二生肖中的虎译成“lion”, 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没用必要的。如果我们丢弃了自己的“虎”而用西方的“lion”, 这是是否暗示着我们的文化还不够强大, 被西方的强势文化所击败。从翻译原则的角度来思考, 这也是不忠实于生肖物理特征的。其实, 老虎已经因为毛主席一句口头禅而漂洋过海被西方世界所接受。他曾反复强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纸老虎 (paper tiger) ”也因此而扎根于各个权威词典之中, 如牛津词典、朗文词典、韦氏词典等。所以, 毫无疑问, “虎”应该译成“tiger”。
4) 兔。在英语中, 有家兔rabbit和野兔hare。在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传说中月宫里有一只白色的玉兔, 她就是嫦娥的化身。因嫦娥奔月后, 触犯玉帝的旨意, 于是将嫦娥变成玉兔, 每到月圆时, 就要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以示惩罚。在中国文化中, 兔是一种非常温驯的动物, 它象征着纯洁, 温柔和善良。在对外翻译中, 将“兔”翻译成“rabbit”既忠实生肖的物理特征且忠实于生肖的文化内涵。
5) 龙。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神话中的动物。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 身体长, 有鳞, 有角, 有脚, 能走, 能飞, 能游泳, 能兴云降雨。在现实生活中, 它并非真实地存在着。然而, 我们身边与龙相关的事物举不胜举, 涉及到龙的文化却俯拾皆是。龙是在汉语中最有声望的动物, 代表着权利和地位以及与皇室有关的特权。皇帝还没出生时候被称为龙胎, 皇帝的身体叫龙体, 皇帝还有龙袍, 龙椅, 龙靴。皇帝总是向百姓宣称自己是龙的化身, 是真龙天子。华夏民族都是龙的传人。而英语的“dragon”在朗文当代的解释是: (1) a large imagi-nary animal that has wings and a long tail and can breathe ou fire; (2) a woman who behaves in an angry, unfriendly way。在牛津高阶的解释是: (1) imaginary animal with wings and claws, able to breathe out fire; (2) fierce person, esp a woman。不难看出, 西方的龙与中国的龙, 在外形特征上是基本一致的。而龙在西方, 与中国文化相反, 是邪恶的象征。当中国在竭力把“龙”神化时, 西方将“龙”妖化了。可以说是“此龙非彼龙”。中国的“龙”与西方人眼中的“龙”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底蕴。我们会非常自豪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试想当外国人听见我们说自己是“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的时候会作何想。岂不是把自己说成了魔鬼的后代?有学者建议应该翻译成“Chinese dragon”, 这样虽然体现了中国特色, 但不符合生肖翻译的习惯, 通常翻译生肖时都只用一个词。“龙”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 所以笔者认为最好用音译。考虑到“Long”在英语中有其自身意义, 将“龙”英译成“Loong”较为合适。
6) 羊。英语中的“羊”比较多, 有“goat”“sheep”“lamb”“ram”。“goat”特指山羊。且“old goat”常常会被引申为老色狼的意思“sheep”特指绵羊。“lamb”一般是指小羔羊。但是, 它有比较浓厚的宗教意义, 圣经中的“lamb of god” (上帝的羔羊) , 暗指耶稣。“ram”指“ (未阉割的) 公羊”。笔者认为将“羊”译为“ram”较为适合, 十二星座之一的白羊座Aries, 其所对应动物“羊”的英译就是“ram”。
7) 鸡。“鸡”在英语中分类较细, 有公鸡 (rooster, cock) , 下蛋的母鸡 (hen) , 小鸡 (chick) , 还有每年感恩节饭桌必不可少的火鸡 (turkey) 。“rooster”在英语里, 本意为公鸡, 可延伸为“狂妄自负的人;好斗者”。与中国的公鸡形象有些相似。“cock”虽有公鸡的意思, 但在西方它却是一个颇为流行的禁忌语 (sex organ, a penis) 。一般有涵养的人都不会使用这个词, 对于中国特色文化词的英译时, 那就更加不可取了。“hen”与“chicken”不符合中国生肖的物理特征, 也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而火鸡“turkey”在美国的文化中似乎比这个国家的历史更加悠久, 所以“turkey”对美国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次, 火鸡并不产于中国。我们的饭桌上通常有鸡、鸭、鱼、肉, 山珍海味, 却少有火鸡。虽然我国青年人近来每年都在过感恩节, 火鸡在中国还没有像在美国那样是必不可少。所以, 我们在做文化词英译的时候, 不能只是为了迎合异国文化, 一味的去借用别人文化, 而忽视了自己的文化。故此, 将“鸡”译为“rooster”更为可取一些。
8) 猪。在中、西方的文化中, “猪”所代表的形象和语义是大致相同的。在英语里, 关于猪的词汇有:“pig”“swine”“hog”“boar”。众所周知, “swine”为“pig”的旧时用法。“hog”意为肥猪, 公猪, 贪心汉。“boar”指未阉割的公猪和公野猪。如果选择以上其中任何一个, 都是舍全取偏的做法。最佳选择应为“pig”。
另外, 蛇 (snake) 、马 (horse) 、猴 (monkey) 、狗 (dog) 这四个生肖的英译没有任何争议, 在此不须赘述。
3 结束语
在进行中国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时, 译者首先应深刻领会原词的文化内涵, 然后尽最大的努力把这种文化特质传递到译语中, 使目标语读者与原文读者感受一致, 使之达到内涵对等以及功能对等的目的。
语言是文化的果实, 它承载着文化一直以来的馈赠;文化是语言肥料, 通过时间的积累, 文化的沉淀会在语言中体现出来。当翻译涉及到文化层面时, 特别是存在着文化差异时, 应该既保留原文化的特色又不至于被异国文化所排斥。不同国家, 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 使得翻译活动成为必然。这时便不仅仅只是语言表层上的翻译了, 而是需要文化的沟通, 甚至是在和谐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移植。
摘要:十二生肖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古老文化, 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类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必须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忠实;其二是和谐。在既体现中国特色的同时又不与西方文化相冲突。
关键词:十二生肖,英译,忠实,和谐
十二生肖的翻译 篇2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要学习与思相结合。启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十二生肖的翻译 篇3
一、翻译理论
美国翻译家奈达(E.A.Nida)曾指出:“绝对准确的语言交际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在同一语言中也是如此。因为对于语言的理解从来就没出现过两人完全相同的情况,因此更谈不上在两种不同语言中会存在完全一致的对等关系。”中西方文化本质的差异,造成了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空缺,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在翻译中并非罕见。
十二生肖的翻译,不仅有语义空缺,更有词汇空缺。十二生肖中,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都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生物,但是龙从诞生之日起便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存在,其真实性暂不可考,英语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所以对于十二生肖翻译的争议与分歧一直存在。
二、十二生肖的文化含义及其翻译
1.鼠年。鼠在英文中有“mouse”和“rat”,“mouse”是“small rodent with a long thin tail”(长尾小鼠),而“rat”是“rodent that looks like,but is larger than,a mouse”(长尾大鼠),体型上“rat”要比“mouse”大,中国文化中的“鼠”一般来指代家里的鼠,体型较小,与“mouse”相符。英文中用“rat”来比喻“不忠的人”或者“讨厌的人、卑鄙的人”,用“mouse”来指“羞怯、胆小的人”,中文中通常用鼠来比喻胆小的人,如成语“胆小如鼠”,也与英文里的“mouse”不谋而合,所以生肖鼠用“mouse”更加合适。
2.牛年。牛在英文中有“ox”,“cow”和“bull”三种。“ox”是“fully grown bullock used for pulling carts,farm machinery,etc or for food”(去势大公牛,供役使或食用),旧时也指“any domestic cow or bull”(饲养的牛),“cow”主要指母牛或菜牛,“bull”指公牛,尤其是西方斗牛里的公牛。中文中牛的形象主要是“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俯首甘为孺子牛,与英文中的“ox”更加相近,所以用“ox”比较合适。
3.兔年。兔在英文中有“rabbit”和“hare”。“rabbit”是“small burrowing animal of the hare family with long ears and a short furry tail(兔子)”,“hare”是“fast-running mammal that lives in fields,like a rabbit but larger,with long ears and a divided upper lip(野兔)”。生肖兔是家养兔的形象,温驯,乖巧,可爱,广寒宫里的玉兔也是一只纯白的红眼家养小兔的形象,而不是一只野兔的形象,所以从文化意义上来说,“rabbit”比“hare”更适合生肖兔。
4.龙年。目前生肖龙被翻译成“dragon”或者“Chinese dragon”,这个翻译笔者并不认同。
从外在形象上来说,中国龙中国龙由鹿角、牛头、驴嘴、虾眼、象耳、鱼鳞、人须、蛇腹、凤足构成,能行云布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太空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是东方文化中独特的存在,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生物。“dragon”是“imaginary animal with wings and claws,able to breath out fire”(想象中的动物,有翅膀和爪子,会喷火)。对中西方文化稍有涉猎的人都会发现,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拥有完全不同的外在形象。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中国的龙,是图腾,是神物,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历史上有很多关于龙的传说,如司马迁撰写的《高祖本纪》里,汉高祖刘邦便是其母刘媪梦中与龙结合而生,所以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龙也是祥瑞的象征,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西方的“dragon”,以《贝奥武夫》为例,它喜欢囤积并看守宝物、好奇心重、好报复,承袭了基督教中的反面形象。“dragon”也用来形容“fierce person,esp a woman”(凶恶的人,尤指悍妇)。所以龙和“dragon”的文化意义也是不同的。现在国内有学者主张为中国龙正名,主张用“loong”或者拼音“long”,不再使用“dragon”来造成中国龙形象上的误解和混淆。笔者建议使用第一种“loong”,因为拼音“long”和英文单词“long”(长的)拼写方式一样,容易造成混淆。
5 . 羊年。中国的羊是统称,羊字谐音祥,代表吉祥之意,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羊因盗五谷种籽给人间而舍身取义,为感谢羊的这种行为,人间每年举行腊祭,并在听说玉帝要挑十二种动物为人类生肖并赐神之后,人们一致推举羊作为生肖之一。英文中的“goat”(山羊)、“sheep”(绵羊)都是羊的一种,并不是统称。山羊虽然在中文中作为智慧的象征,在英文中却经常以不好的形象出现,如act the goat(行为愚蠢),old goat(老色鬼),“sheep”却是温顺善良的代表,比如“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区别好人与坏人,挑出智者)。2015年春晚的羊年吉祥物“阳阳”虽然是以“ram”(白羊座)的造型出现的,但是作为羊形象的卡通演变,倒也无伤大雅。从文化意义上来说,生肖羊更适合翻译为“sheep”
6.鸡年。鸡在英文中有很多,如“chicken”(鸡,小鸡)、“hen”(母鸡)、“cock”(公鸡)、“rooster”(公鸡)。“chicken”有“胆小”的意思,“cock”俚语中对应男性生殖器,“hen”对应的是母鸡,生肖鸡的形象是一只雄赳赳气昂昂,每天召唤黎明日出的公鸡形象,所以“rooster”更加贴切。
7 . 虎年、蛇 年、马年 、猴年、 狗年和猪 年。虎、蛇、马、猴、狗、猪在英文中的对应分别是“tiger”、“snake”、“horse”、“monkey”、“dog”和“pig”,指代同一种生物,文化意义也基本吻合,所以对生肖虎、蛇、马、猴、狗、猪的翻译无异议。
三、结论
论语十二章原文加翻译 篇4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看看下面的论语十二章原文加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加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十二生肖的翻译 篇5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变译理论,口译
变译理论由黄忠廉教授创立, 提出了7种变通手段, 即增, 减, 编, 述, 缩, 并, 改。
变译理论提出的七种变通手段中第一种就是“增”。所谓“增”就是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信息, “释”是“增”的一种重要形式。新闻发布会的口译过程中有一些专业术语或生僻词汇, 译者很难直接译出, 或者直译后的意思无法让听众准确理解, 需要加以解释, 即“释义”, 以达到准确传达意思的目的。
例1
原文:据了解, 过去提交人大的预算报告中, 有的预算项目并没有列入其中。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请您介绍一下有关的背景和考虑。
原译文:According to our information, in the budget report submitted to previous NPC sessions, certain budgetary items were not included.Now, the report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lls for the examination and oversight of the government budgets.Could you give us a bit of the background?
笔者试改译:According to our information, in the previous budget report submitted to NPC, some items were not included.Now, the report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lls for the examination and oversight of allinclusive government budgets which means all the item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budget.Could you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例1中, “全口径预算”是经济类专业术语, 并且是新词, 因此译者并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在遇到这种情况时, 译者可以先按照字面意义进行口译,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前文的铺垫加以解释, 使听者可以准确接受到意义。在前文中其实已经提到“过去提交人大的预算报告中, 有的预算项目并没有列入其中”,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下文中提到的“全口径预算”应该就是所有的项目都列入预算的意思。因此, 笔者先按照字面意义直译为“all-inclusive government budgets”, 之后再加以解释, “which means all the item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budget”, 听者就可以准确理解词义。
原译文中, 译者并没有译出这一层含义, 而是笼统的译为“the government budgets”, 显然与原文的意义不是完全相符的。
例2
原文:最近香港律政司建议终审法院考虑就“双非居留权”和“外佣居留权”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
原译文: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 the HK Special Administrative government has suggested that a court of final appeal ask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to interpret the Basic Law with regard of the right of aboard for so-called anchor babies and the right of aboard for foreign domestic helpers.
笔者试改译:Recently,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 HK SARs has suggested the court of final appeal to apply to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to interpret the law concerning the right of aboard of anchor baby whose parents are not permanent HK residents and the right of aboard of foreign domestic helpers.
例2中, “双非居留权”是政治性专业术语。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 即父母双方都不是香港永久居民, 但是为了逃避大陆关于超生的罚款, 或者为了让孩子取得香港身份, 而跑到香港去生产。英语中以“anchor baby”这一形象的词语来指这样的孩子, 意思就是像船抛锚靠岸一样暂时落脚在此地。但是这一翻译会引起歧义, 因为中国人到美国生孩子的情况也称为“anchor baby”, 同时在场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与会者, 他们并不清楚中国社会的这一现象, 因此现场口译中直接翻译也许会对一些听众造成困扰。译者需要适当加以解释, 说明什么是anchor baby, 这样才达到准确传达意思的目的。因此笔者在之后又加以解释“whose parents are not permanent HK residents”, 使听者接收到准确的信息。
根据变译理论中“增”的手段, 笔者提出了“理解词义, 先译后释”对策。在这一对策的指导下, 在遇到各类术语时, 建议首先按照字面直译, 然后根据中国与其他各国在文化, 国情等各方面的差异, 同时参考自己的背景知识以及上下文的提示, 对术语加以解释, 达到了语义的准确传达。
参考文献
[1]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3]黄忠廉.翻译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4]黄忠廉.翻译本质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十二生肖的翻译】推荐阅读:
论语十二章翻译10-05
《汉书游侠传第六十二》的阅读练习题及翻译09-04
《四十二章经第七章》原文及翻译08-29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翻译11-14
翻译案例-俄语翻译的瓶颈10-24
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06-29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分析06-04
成都金桥翻译社已经翻译好的标准标准09-09
熟语的翻译10-17
品牌的翻译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