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才

2024-10-07

新闻人才(精选12篇)

新闻人才 篇1

一、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及新闻人才情况分析

中国的新闻学研究起步较早, 但是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尚主要处于政党报刊时期。传播学自70年代末引入后, 多次被批判为“要害是否定阶级斗争”, 90年代初以后, 传播学的研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年轻,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 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新闻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 以及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 通常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为标志;而1978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首次公开介绍传播学, 通常被视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起点。中国自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究会”, 邵飘萍、徐宝璜等先生为北大文科学生讲授新闻课程算起, 新闻教育已有90年的历史;传播学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北京相继开设有关课程起, 至今也走过近30年的历程。

社会在进步, 媒体在发展, 为媒体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必须不断创新与发展。对于我国新闻专业来说, 急需解决对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过严或操作过死的问题。应当通过改革, 使之放松、放宽, 有更人的灵活性与更好的社会适应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高科技”的世纪。在21世纪里现代社会变化之快, 社会生活之丰富多彩, 是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因此, 任何一种固定不变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很难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它需要人才具有知识与能力的交义性, 适应社会的应变性, 培养模式应是在此基础上的新的综合与分化。

二、如何培养我国新闻人才

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但要真正推动这项工作, 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从目前的情况看, 必须解决以下问题才有可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1、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

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性的职业传播活动, 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天文地理、草木岩石、人情世故、百科知识, 都要懂得一些, 因为你面对的是社会, 不像其他学科那样较为“专业”, 经济、法律、历史、地理、文学、工科和各种具体的理科等等, 这些学科的常识,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 都需要知道一点。因为你无法在遇到具体的传播问题时对人家说, 对不起, 当初我没学过。在已经设置的专业课程内外, 要侧重学些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大众经济学、法学、修辞、历史、地理、科学常识。

2、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办学方面被管理得过紧, 比如在招生方而绝人多数院校还不能在有实践经验的新闻工作者中招插班生, 对双学位、学制等限制过多。应当从招生方式到培养计划、培养手段等给学校更人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以保证培养人才的多样化与共适应社会的应变性。

3、彻底实行学分制

多年来, 我国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中一直是学年制。由于习惯, 近年来许多学校搞的学分制, 许多是有名无实—必修课过多, 选修课太少, 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很小, 甚至仅仅是点缀。应当通过改革彻底改变这种状态, 使学生在保证新闻专业基本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有更人的选课自主权。发展第一学位.在有了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等学士学位后再读两年新闻, 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适应社会变化设置多个方向。在高年级也可以在新闻专业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设置多个方向, 让学生在毕业前学习的专业方向多元化, 以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4、保证扎实的文史哲基础

教学计划可以将一、二年级与相应的文科专业打通培养, 三、四级进入专业教育, 同时给学生较大比例的选修课, 也可以到共它院系去学辅修或学双学位。问题在于管理方法要跟得上, 如果本专业与共它专业课排在同样的上下午, 即使允许学生选修, 也没有时间去。

综上所述, 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来看, 需要对新闻人才进行大力培养, 保证新闻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对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正确的理念, 才能去积极探索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模式, 而要探索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模式, 又需要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 新闻传播复合人才培养, 本身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愿更多改革者和先行者大力推进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这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彭泰权:《比较新闻传播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再辩》[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5, 26 (6) [1]彭泰权:《比较新闻传播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再辩》[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5, 26 (6)

[2]彭菊华:《当代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四三二一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4 (5) [2]彭菊华:《当代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四三二一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4 (5)

新闻人才 篇2

“注重实践”强调新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系统地学习多学科知识,拓宽视野,打下坚实的基础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新闻学科本身的性质是分不开的。与传统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不同,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纵性极强的学科。仅仅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这就要求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做到知识与技能并重,提高新闻实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把实践意识贯穿于新闻教育的完整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在专业性的新闻学校也许并不难,在学术传统研究气氛浓郁的综合性大学却很不容易。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办学伊始,就把注意实践作为业务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安排相应的实务课程;就是假期,也充分加以利用,组织学生到报社、电台、电视台参观或短期实践。这一作法,在国内新闻教育界,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服务四华”,即强调新闻实务教育,必须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技技术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在90年代前,是中国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新闻传播。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闻教育应该通过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很少再提四个现代化,这一概念在习惯上已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取代。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质性内涵,无疑还是指工业、农业、国际和科技现代化。为了保证传统的一贯性,“服务四化”作为新闻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在表述上仍然保留下来。

新闻人才 篇3

问:这次人才工作会议前,自治区党委制定了一个高层次人才“1+3”文件。广西出台这些政策,预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答:近年来,我区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仍然是制约我区加快发展的“瓶颈”问题。高层次人才具有很强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高层次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的优化升级、人才的梯队建设,以及人才服务中心工作的后劲。

为了解决这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和《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三个配套文件,简称“1+3”文件。

“1+3”文件的主要构想就是,通过加大制度创新和扶持力度,创设“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位,争取用10年时间,累计选聘100名左右八桂学者,吸引培养400-600名科研技术骨干;选聘200名左右特聘专家,带动培养1000名左右中青年科研技术人才;培育50个左右人才小高地人才团队,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人才团队;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桂创新创业,构建以八桂学者为引领、特聘专家为骨干、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为基础、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重要补充的高层次人才开发新格局。同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自治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发展需要,构筑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优势,突破高层次人才“瓶颈”制约,更好地服务中心和大局。此外,还要通过自治区层面的示范和引导,促成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人才资源整体开发,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为广西的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问:如果聘上了八桂学者,能够获得什么支持?

答:“八桂学者”是受聘于自治区批准设置的八桂学者岗位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处于我区整个高层次人才开发“金字塔”格局中的塔尖部分。八桂学者每两年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一次,每轮聘期5年,实行动态管理。

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从多个层面明确了对八桂学者的支持。首先,是科研经费支持。自治区财政每年给每位八桂学者及其科研团队提供科研补助经费,自然科学类60万元,人文社科类20万元。每轮聘期,设岗单位提供的科研配套经费,自然科学类不低于500万元,人文社科类不低于50万元,其中启动经费分别不低于200万元和20万元。其次,是岗位津贴支持。自治区财政每年给予每位全职八桂学者20万元税后岗位津贴,每年给予每位八桂学者所带科研团队提供20万元税后岗位津贴,由八桂学者根据团队成员实际贡献大小自主决定分配。第三,是安家待遇支持。对于从自治区以外引进的全职八桂学者,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税后安家费(住房补贴);区内受聘八桂学者,未享受房改优惠政策的,参照执行。第四,是成果转化支持。八桂学者及其科研团队在聘期内研发高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产业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经与设岗单位协商,产权收益可适当高于国家规定的比例。此外,引进的全职八桂学者,配偶和子女还可随调随迁,未成年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可在全区范围内异地就学,由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调落实。

按照这个标准,从区外引进一位全职的自然科学类八桂学者,自治区财政每年提供财政岗位津贴、科研补助经费100万元;加上设岗单位五年内提供不低于500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累计提供资助不低于1000万元。这个力度不仅在广西历史上前所未有,而且与外省相比也具有相当竞争力。当然,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还详细规定了八桂学者及其科研团队的考核周期、考核办法、考核重点和考核责任,强化结果运用,实行奖优汰劣,确保认真履职履责。

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广西将设立特聘专家制度,特聘专家是如何选聘的,有哪些支持措施?

答:自治区特聘专家的制度设计,主要考虑在自治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创新平台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在自治区重点培育的14个千亿元产业和4个新兴产业选聘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他们提供科研创新平台,支持他们组织申报和主持实施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点课题、科技攻关项目、工程技术项目,带动培养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

自治区特聘专家每年面向区内外公开选聘一次,每次选聘20名左右,每轮聘期3年,实行按需设岗、绩效考核、动态管理。特聘专家的产生,要经过设岗单位评议遴选、自治区主管部门或市级人民政府审核把关、专家评审委员会集中评审、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定、社会公示等主要环节。

特聘专家除了通过申领课题、项目获得资助之外,自治区财政和设岗单位也将在科研补助、岗位津贴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一是自治区财政在聘期内一次性给予每位特聘专家及其科研团队20万元科研补助经费,每年给予每位特聘专家10万元税后岗位津贴、给予所带科研团队5万元税后岗位津贴。二是设岗单位每年向每位特聘专家所带科研团队提供不少于5万元的税后岗位津贴,每年向每位特聘专家及其科研团队提供自然科学类不低于20万元、人文社科类不低于10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三是科研成果转化支持,这与对八桂学者的支持大体相同。

问: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国家战略,这次自治区也出台了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政策文件,其中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迅猛,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求相比,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上都存在较大“缺口”。这次出台“加快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十一个方面提出了特殊政策和创新举措。综合起来向大家介绍其中一些亮点:

一是成立经济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经济区人才工作进行特殊指导和统筹协调。同时,自治区设立经济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由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经济区内各市也配套设立市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二是鼓励经济区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坚持“来去自由”,实行“特事特办”,简化录用招聘程序,努力实现“无障碍进出”、“无障碍流动”。

三是加大经济区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北部湾英才培养计划,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企业高管培养计划,外向型人才培养计划、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加大经济区人才挂(任)职交流力度,加快推进经济区高等教育发展。

四是培育经济区人才小高地集群。今后五年,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建设和新增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向经济区倾斜。同时,在人才小高地建设模式、人才小高地培育平台开发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五是在經济区试行政府特聘专业人才制度、事业单位专才特聘制度,对特聘专业人员(专才)按照合同制管理,实行协议工制或年薪制。

六是建立经济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创造条件逐步统一经济区津贴补贴标准。

问:人才小高地是广西人才工作的品牌,今后对提升人才小高地建设水平有何打算?

答:人才小高地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辐射带动”的思路,集中各方力量,利用特殊政策和措施,精心打造的吸引、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有效发挥人才作用的“特区”。从2004年至今,我区按照“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的要求,精心遴选了三批32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这些小高地建设载体,绝大多数分布在自治区重点产业和优势行业,项目和产品研发水平处于全区龙头、国内前列,科研和生产优势明显,综合效益突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自治区中长期人才规划、“1+3”人才政策文件的要求,以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提高人才小高地建设的质量和成效。

一是提升人才小高地项目化管理水平,完善项目资金激励机制、新增效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与淘汰机制,调动载体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人才小高地建设水平。

二是把人才小高地建设与扶持工业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与自治区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建设,与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等结合起来,鼓励相关部门和单位打破所有制、部门、地域界限,申报设立符合我区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小高地,进一步扩大人才小高地的引领范围。

三是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专项资金随人才小高地数量增长而增加的投入机制。

浅谈新闻人才的培养 篇4

传媒业人才需求的这种演变特点提示我们, 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思路, 必须以适应传媒业的需求变化为出发点, 以现代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为前导, 全力推进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标准的改革。

一、传媒业的发展推动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的变化

从传媒业的角度看, 多媒体新闻平台正在成为21世纪信息服务行业的支柱与基础, 反映在新闻人才的素质能力上, 它要求从业人员集采、写、编、评、摄、播以及网络传播制作能力于一体, 同时又能具备某一报道领域的专长。这是社会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今, 传媒业的发展越来越依托高新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依赖专业人才团队的群体竞争力。在这个团队之中, 协调与合作, 跨类与“兼容”, 是其主调。各传媒的原专业领域界限被超越, 各部门领域间形成大量的交叉结合部, 这一发展趋势改变了传媒业对专业人才的衡量标准。这种改变体现为, 新闻传播人才的知识结构定位既要重视其结构的稳定性, 又需关注其知识结构的应变性和交叉性。适应性、应用性、交叉兼容加上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都成为用人单位的关注焦点。

反观高等教育为传媒业提供的人才, 以往毕业生的培养方向和规格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专业口径偏窄、综合素质与适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等方面。今天, 传媒业的不断发展给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思路必须适应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变革。

一是需要重视人才的跨媒体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顺应国内传媒业跨媒体整合的发展趋势, 关注传媒扩张中的“一体化”模式, 即跨媒体、多层次、立体化的媒体运作将成为传媒业经营的大方向, 确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新思路。

二是需要确立具有复合与交叉“兼容”特点的新闻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应立足于培养综合性、复合性应用人才,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培养具有广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凸显综合性复合性特点的培养平台, 培养应用型人才

综合性、复合性应用人才对培养平台的要求是全新的, 不可能照搬本科教育的传统平台。

整体上, 新的培养平台趋向于综合性与复合性, 并具有多学科支撑的背景。譬如广告专业, 需要在信息传播与市场营销之间寻找对接点, 与科学和艺术之间寻求平衡点, 因此, 培养平台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的知识基础和素质, 有利于学生形成迁移性、发展性的能力。它的基本思路是以完全学分制为前提, 以课程模块组合为基点, 构建培养平台的大框架。“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实践模块”是整体设计思路。与传统培养平台比较, 显然, 宽口径、复合性是这一平台突出的特征。

当前关键的问题, 是具体的课程组 (模块) 的选择与设计。在原则把握上存在若干焦点:首先, 应体现人本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础厚实, 杂中求专, 有利于专业大类招生, 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其次, 课程组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性, 每个模块由必修与选修学分课程组成, 刚性和柔性设置并存, 以增强教育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避免新闻传播教育相对于传媒实践的滞后性。同时, 有利于各高校依据地方需要和自身特长设立更多特色课程。三是注重科学性, 通识课程口径既力求宽一点, 同时又要重点关注学科共通能力的培养, 如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发现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通识课程模块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所涵括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 既能适应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 又能为学生形成应用能力铺垫厚实的知识学养基础。

完整地把握上述原则, 是构建新平台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 依然存在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环节和问题。

三、开拓复合型人才培养通道

依据传媒业人才需求变化的趋势, 新闻传播教育不能不兼顾两头, 即重视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本身强调其培养平台的综合或复合性, 但与复合型人才的社会标准或要求仍有差别。“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 必须对不同的专业具有够得上‘专业水准’的知识和技能, 并且能够有机地整合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董天策先生归纳了两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 一是垂直水平复合, 通过跨学科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教育来实现;二是本科层次的横向水平复合, 以推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双专业制来实施。应该说, 这样的思路富有启发性。

基于上述认识, 畅通应用型与复合型分流的培养通道具有现实的意义。一方面, 传媒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地方或基层媒体单位, 以及正在发展中的民营类单位。改变以往新闻类毕业生眼睛向上的观念, 培养“下沉式”的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高度关注以就业为主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 促使我们积极探索复合型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建设, 并适应研究生层次的复合型培养模式, 为学生提供“深造型”教学计划。两个通道并行, 新闻传播教育这盘棋才能走活。

立足研究生层次的垂直水平复合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广受用人单位认可, 无疑是发展的重点。只是受培养规模等主客观因素限制, 目前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 开拓本科教育阶段的复合型培养通道成为现实需要。

在目前情况下, 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复合型培养的困难比较大, 多数高校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复合型培养平台与前面所涉及的宽口径复合性平台的构建并非一码事, 它需要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跨学科专业的培养平台。表现在课程模块的设置组合方面, 它至少需要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及组合, 为学习者创造攻读双专业或双学位学习的选择空间。这其中涉及的要素性难题不少。

尝试建设复合型专业或专业方向, 是开拓培养通道的一种试验性思路。综合性、多科性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已经或正在这方面进行探索。英语新闻、财经新闻等专业 (专业方向) 名称的出现, 就是其尝试的产物。复合型专业的建设需要考虑两个不同专业的有机整合, 其整合的程度往往决定着新专业的成败。形成一个新的专业的教学体系, 远非“1+1”那么简单, 其中融会和不断调整优化需要一个过程。当前, 跨学科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交叉性新课程的建设在此类专业的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实行双专业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是另一条培养途径。它不需要花费相当的代价建设新的复合型专业, 只需开放现有专业, 为学生提供自主选修的空间。因而, 从理论上讲这一思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然而, 实践过程中涉及的难题也不少。一是学制, 必须以弹性学制为实施的前提。以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看, 受就业压力的影响, 学生有保证的学习时间已被不正常地压缩到3年或多一点, 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已属勉强, 遑论再学一个新专业。因此, 学校须积极努力为弹性学制争取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二是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条件的制约, 连年扩招后本科教学资源已十分紧张, 如何优化配置挖掘潜能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摆脱资源紧缺窘境的视野应该更开阔些, 未来的走势, 应该是推进跨地域高校间学分互认,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思路需要创新。新的培养思路和培养模式呼唤新的机制和变革, 按照新的培养思路促进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 才能实现新闻传播教育在人才培养道路上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摘要:根据当前传媒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要求, 对传媒人才的培养要求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确立具有复合与交叉特点的新闻人才培训规格, 构建凸显综合性、复合性特点的培养平台,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开拓复合型人才培养通道。

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篇5

作者: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都在大力培养学生的融合报道能力。资料图片

【融媒时代·毕业季】

今年2月19日,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作为为国家培养新闻后备人才的前沿阵地,迫切需要创新新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策略,以应对当下媒介融合浪潮带来的新挑战。在本系列第三篇中,我们特邀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尹明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探讨高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话题,敬请关注。

推进新闻传播教育的改变

作者:尹明华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随着当今媒体整个大环境发生变化,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也要更新。我们开始从媒介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的传播教育者,而后者涵盖的内容、理念远远大于前者,它包含媒介教育。具体而言,过去基于传统媒介,我们培养学生强调其新闻采编等能力,现在我们开始注重延展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变单一知识结构为复合知识结构,宽口径、厚基础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学生具有优秀的采编能力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传播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和表达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要是围绕“2+2”专业和媒体融合课程体系进行改革。“2+2”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从2012年开始进行的,即本科教育的前两年是非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学习,后两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学习。“2+2”课程体系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力。此外,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设计了两门课:《媒体融合概论》和《媒体融合报道》。近两年来,结合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对媒体融合课程又进行了升级设计,重新丰富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体系。

2001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委宣传部签署协议共建新闻学院,首创了部校共建模式,这有利于促进学界、业界的深度互动,突破新闻传播教育“内河循环”的路径依赖。而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从2015年起,我们为学生实习提供“志愿菜单”,学生在“志愿菜单”上可选择的实习单位多样化,既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的新闻实习单位,也有澎湃新闻等新兴媒体的实习的平台。

从教学层面来说,我们要注意的是,需要保持对新技术的领悟和运用能力,但也不能盲目地为了适应新的变化而放弃教育的核心目的。一流的教育不是只看到眼前的50米或者100米,而是更加长远地意识到应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能力。

(尹明华)(光明网记者张紫璇、郭佳采访整理)

结合融合时代特点注重实践教学

作者:胡正荣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原有的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革的媒体发展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所有新闻传播专业院校都应该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结合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科交叉,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融合技能,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传媒大学是较早进行全媒体尝试和探索的专业传媒院校。在培养目标上,我们注重人才类型的多样化,不仅具有业务型,还有技术型、经营型和创新型等人才。从明年起,我们将每两年修订一次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传媒业最新的变化,将最新的技术、理念、手段形式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同时通过三个具体措施,使我们的校内课程学习与时俱进:一是改造传统专业,加进新课程,融入新内容,如新闻、广告、广播、电视编导等传统专业,加入新媒体、融媒体的知识;二是开设新专业,设置全新的课程,例如我们在全国首开的数字新闻专业;三是专业复合,辅修双学位,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辅修其他专业,培养复合型知识和能力。

此外,我们积极实行部校共建,通过人才互派,优化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资结构,加强业界和学校的沟通合作。而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实习机会,我们在校内搭建实践平台,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最前沿的操作体验,例如我们今年毕业典礼就实现了全球首次全4k全媒体直播;同时我们也与业界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全国广电系统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系还面临很严峻的挑战。首先,从师资队伍上看,很多老师具有高学位和教研能力,但对业界欠缺了解,知识结构、教学内容与最新传媒业的发展有所脱节。其次,目前高校在技术教学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如何把新媒体技术转化成教学内容还是个考验。最后,整个传媒学科体系目前从教学内容到人才培养体系,还缺乏多学科交融的支撑。

(胡正荣,光明网记者张紫璇采访整理)

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培养国际视野

作者:史安斌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纵观当下国内外新闻教育的探索,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是教学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全球新闻学院大量开设与技术有关的课程。第二是增加大量国际化课程,高校更加注重培养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国际新闻记者和跨文化传播专业人才。第三是新闻学院与媒体机构加深融合,采用“教学医院”模式,也就是把媒体请到学院里来,学生们可以在学校里同时完成“专业学习+实践操作”。第四是在当下“全民传播”的时代,新闻教育由之前的专业教育转变成公民教育或素养教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闻教育领域有诸多创新,其中在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上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中外师生共同探索新闻传播的“全球议题”是清华新闻学院的特色。除此之外,自2002年建院起我们就已经确立媒介融合式的教育,不是按照媒介形态来分院系,只在本科专业设立了一个新闻系,所有新闻系的学生都要学习“采写编频播录”全技能。

课程设置上,我们要求所有学生都要选修1/3的英语或双语授课课程,另外1/3是实践业务课程,包括大数据、信息处理等最前沿的技术课程,还有1/3是人文素质课程,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础课程。同时我们还聘请其他专业系的教授和副教授为学生开办讲座,开拓学生的跨学科视野。

当下,国内很多院校都增开了大量的业务课,广泛聘请有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媒体一线采编人员参与到教学。我们也与国外主流媒体进行了深度合作,其中彭博新闻社专门为我们特派了1名具有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资深主编作为访问教授,同时他们还赞助了清华财经新闻的实验室。

目前业界媒体机构与新闻高校合作对接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有经验的一线记者因为缺乏相应的学位难以被学校聘为正式的教职。而实际上在新闻教育体系中,承担史论课程和实务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不同的资质,前者要求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后者强调具有更高的实务操作经验,但目前国内高校却还缺少像国外“实践教授”这样的专设岗位。

新闻人才 篇6

【关键词】高职新闻专业 人才需求调查 培养对策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创立于2004年,同年开始通过全国统考招收专科生。作为高职新闻教育,在稳步发展的同时,随着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新闻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

我国高职新闻专业没有摆脱本科新闻专业的教学模式,以书本教学为主,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忽视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倾向导致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媒体招聘大部分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媒体更欢迎“来了就能用的”毕业生,高职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新闻专业毕业生进媒体工作的还没有非新闻专业毕业生多,新闻专业毕业生的饭碗被其他专业抢去,高校新闻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

一、新闻媒体人才需求调查

面对这种情形,首先需要正视新闻人才需求的现状,而后才能够有的放矢,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此,本课题组在郑州、商丘、平顶山、洛阳地区展开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共有100余位媒体从业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他们分布于报纸、广播、电视、企事业宣传部门、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影视公司等媒体机构。调查问卷从课程设置、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新闻单位的用人标准、人员引进情况、对高职毕业生的看法、校企合作等方面来设置,以期从调查中分析出媒体对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为新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根据调查,我们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因地区而异。通常,郑州的媒体对毕业生的学历有着较高要求,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郑州以外的商丘、平顶山、洛阳地区的新闻单位相对于郑州而言,在学历方面的要求则有所降低。由此不难发现,在河南省境内,大城市和小城市,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着明显差异。

2、用人单位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最应具备的素质

调查单位对新闻人才的能力要求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其中最受用人单位重视的毕业生能力分别是: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策划与创新能力、、敬业精神、表达能力,而理论知识水平的排名则比较靠后。

3、用人单位对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

在我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有新闻事业史、新闻学导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摄影摄像、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传播学等课程。在调查当中,新闻单位没有提出增减意见,但普遍认为要对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着重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高职院校应对媒体人才需求的对策

高职新闻专业,应该培养侧重于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新闻人才。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借鉴新闻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对如何打造适合媒体需求的新闻专业人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调整课程设置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时数量是有限度的,在我们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尽管新闻单位没有提出删减现有课程的意见,但是从当下新闻传媒发展的人才需求考虑,需要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合理设置新闻专业的课程。

2、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通过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开阔学生眼界,了解专业动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通过分组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任务驱动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模拟示范、模拟操作,将课堂理论和实践同步,教学做一体化,在操练中掌握技能。

3、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新闻专业既是社会性学科,又是技术性学科,因此要加强双师队伍建设,除了拥有一部分能够提高教研理论学术水平的高学历教师外,还要从新闻媒体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而且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教师,对于没有从事过新闻工作实践的教师,应与新闻媒体合作,让他们到新闻媒体挂职锻炼,使其从实践层面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传播的现状及发展规律。同时,还可以聘请一些资深新闻传媒人士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开设讲座或选修课程。

4、加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各种平台的建设

高职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和本科生相比,在学历上没有优势,為了在人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因此要为学生搭建多种多样的实践平台,既要有校内实训基地,更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5、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

培养适合媒体需求的新闻人才,高校和教师责无旁贷,高校新闻专业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评价体系等方面不断地修正和改革,贴近新闻行业发展,为社会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实现深层次工学结合.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何梓华.中国新闻教育要适应新闻媒体的需要.新闻与写作.2006(7)

[3]大卫·卡拉特尔.美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趋势.新闻界.2005(5)

[4]徐晓波.对当前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几点思考.学习月刊.2007(3)

[5]王春玲等.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媒体——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思考.新闻界.2008(1)

[6]马佳明.当前高职新闻专业教育的困惑和思考.新西部.2008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篇7

1.1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

新闻传播学在中国的学术界的地位是“一级学科”, 其下面还有5个二级学科, 分别为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这些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都是为了是我国在传媒行业有专业的技术人才。

传媒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 需要有专业人才对新闻传播学进行深入研究, 所以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学校也需要有对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教学者和研究者以便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所用。

1.2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由上文所述可知, 中国社会对于新闻传播学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但是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太过单一, 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存在冲突。早期, 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是独立存在, 传统的新闻性实践性更强, 对于理论的界定研究不强, 自从传播学被应用到新闻学后, 经过双方经过近二十年的磨合, 彼此间进行了融合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比如, 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 (包括批判学派的) 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经验主义传播学的量化分析方法, 已经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 不再显得新鲜了。现在的新闻传播学所涉及的内容也更为广泛, 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 所以新闻传播学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 而像我们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才结构形式较为单一, 而且理念较为落后。

教师经验缺乏, 培养人才观念传统。现在的高校教师专业化不强, 学校经常资源利用, 认为只要将课本内容了解并教授给学生们理解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其他的专业的老师也会教非所学专业的课程, 这不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现在学校的老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部分老师是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任教, 缺乏对专业知识实践性的理解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利于学生理解学习。所以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改革创新。

2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2.1 教学课程安排需要不断完善

学生毕业后是要进入社会的, 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合理安排适合社会需要的课程。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市场调研, 了解社会上新闻传播人才的发展需要, 然后有针对性的培养, 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找工作同时满足社会的需求。到现在为止我国关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课程教材经过不断的改版已经很完善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欠缺的就是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的改变。高校的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学习;专业课和实践相结合阶段。每个学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的不同安排课程学习时间段不同, 笔者认为在轮科学习中要提供完整的设备使学生获得最好的资源快速理解并掌握知识, 缩短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 使得学生有足够长的时间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运用起来。可以增加校企合作, 鼓励学生们积极的参加实习。

2.2 增强对学科专业性的控制

学校的新闻传播学方面是否具有较强的学科专业性, 在该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上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针对各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性发展上都增设了新闻转播学专业的硕士,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然而社会上需要的人才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可以快速轻松的上手工作,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其专业化更强, 同时进行全面化教育, 新闻传播学所涉及的内容本身就是社会的各行各业所以人才的全面化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设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应该尽其所能引进完备的设施使学生可以专业系统化的学习。

2.3 改变教学观念, 创新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一讲一听”的模式, 缺乏交流。新闻传播学需要的是知识的摄取、提炼、表达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和人不断的交流实践来收获, 师生间的交流可以使教师快速的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使学生提升速度更快。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的指导,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课堂的教授多数是课本上的内容最多增加一些老师的经验, 但是学生们不能切身体会, 如果是在实践中教学就会使学生们及早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可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 进行改正。

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 所以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 老师的职业素养、态度以及专业化都对学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库, 与社会发展接轨, 将时代发展与教育事业很好的结合做好领路人。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化的国际型人才, 这种人才的培养, 要彻底改变思想, 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 师生平等共处, 这样便于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 大家可以放开思想大胆提问, 结合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提升集体对知识的见解。注重对第二语言的培养, 社会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变, 在将来的发展中需要的语言只有英语和中文是不够的, 所以要加强语言的学习。

3 结束语

从我国现在的状况来看, 新闻传播性人才我国的需求量的不断的加大, 并且需要的是专业化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 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虹, 郑广嘉.全球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5, 05 (15) .

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研究 篇8

1 培养广播电视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上各行业成分的变化, 媒体行业已经成为新一代主流行业, 计算机时代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国媒体行业迅速发展, 并带来我国市场经济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 从这方面讲, 媒体行业的发展是我维持国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元素。想要一个行业在社会中持续发展, 首先要从人才方面着手。

1.1 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

改革开放后, 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媒体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实力, 为此, 媒体行业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相对较为重要的一个行业, 而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媒体中人们接触较多的一个行业, 其发展对国家经济的进步有非常大的作用。为了能够维持国家经济增长, 必须让广播电视新闻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那么就必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进行指导。因此, 培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国家人才政策的必然要求

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能型人才是近年来我国一直想要落实的目标, 随着这样的政策提出, 教育部门对专业人才培养做了改革。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而言, 培养专业人才不仅仅是对学员的教育, 而是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培养。国家人才政策的提出是对我国各个行业发展的一个要求, 想要促进企业发展, 必须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来指导。因此, 培养专业广播电视人才是我国人才政策提出的必然要求。

1.3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所面向的群众范围比较广大, 想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 在这方面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现状并不乐观, 具体体现为, 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少, 高校培养人才机制不完善, 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等, 这些问题都会对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那么为了使其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并保持只进不退的步伐进行良性发展, 必须对人才做出严格要求。

2 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策略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 进而促进我国媒体行业的进步, 提高我国经济实力。通过上文对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的分析, 我们知道, 无论是从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还是单纯就广播电视新闻发展方面来看, 制定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战略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如下。

2.1 基础文化理论知识的铺垫

无论在何种领域, 知识是让一个人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元素, 因此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 首先要对其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巩固, 打好基础非常关键。一般来说, 高等教育中, 学生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充足的, 在大学期间利用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就可以将基础文化理论知识学习透彻, 但是并不是要学生盲目地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2点问题。

首先, 专业知识要牢固。专业技能是检验人才的标准之一, 对于学生而言, 在校期间的学习要以专业知识为主, 其他科目为辅。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不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科目, 对学生专业性要求严格, 因此,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其次, 学科知识要了解。有很多人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习只要做好专业课程的学习就可以, 对学科知识完全不在意。但是学科知识对专业知识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政治。文学、社会等学科的知识后, 会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尤其现在国家大力支持人才全方位发展, 估计建设全能型人才。因此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2.2 实践环节促进专业技能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与其他以理论性知识为主的学科专业不同, 广播电视新闻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比较高, 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的文化理论知识, 同时要对传播、播音、主持、摄影等多方面与广播电视新闻相关的媒体设备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接触, 通过实践来增加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多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 教师的教学都开始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人们交流也通过多种媒体方式来沟通, 可以说媒体实现了人类社会的一次革新。那么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想要达到当今社会的要求, 就必须在实践环节中促进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 这也是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

3 结论

综上所述, 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 为了让广播电视新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依然保持稳健的步伐, 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建设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本文通过对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的分析, 总结出具体策略,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希望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者有帮助。本文仅是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浅显议论, 更多内容有待研究者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言靖.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素质培养[J].新闻知识, 2009 (6) .

[2]郑好.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11) :120.

[3]孙宜君, 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城市地理, 2014 (6) :72.

古代文学课程与新闻人才培养 篇9

准确定位课程性质

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地方高校对新闻学专业中开设的古代文学这门课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与不足, 譬如, 有的过于拔高了它在整个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安排的课时量过多, 走入“文学化”误区,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查阅, 发现有不少地方高校把这门课程按专业基础课的性质进行教学, 照搬中文专业教学计划, 课时量多达200个学时左右, 开设学期长达三个;有的又无视它的作用, 大大压缩课时量, 或者整合为文化概论课来上, 这都将直接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因此, 如何正确定位该课程, 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新闻学专业向来被认为是“文科中的工科”, 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以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为核心能力目标, 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及精确简练使用汉语的能力, 培养新闻人必备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批判能力等, 实践表明, 上述这些能力都是新闻人必备的素质, 没有这方面的素养, 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出色的新闻记者, 新闻学专业知识加上人文精神以及思考、分析批判等能力,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中国古代文学深厚的文化养料恰好能给予新闻学专业学生以宽广的视角、深刻的洞察力与准确的判断力, 给新闻学以肥沃的土壤, 有力地保障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避免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上手快, 但后劲不足的情形出现, 提升综合素质。因此, 在新闻专业教学计划中, 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既不是主干专业课, 也不是公共选修课, 而应该定位为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 它是对专业课程必要的补充与辅助, 是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

目前, 大多数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所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均沿用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为了突出中国古代文学在新闻学专业中属于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 保障这门课程教学目的的真正实现, 还必须根据专业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

首先, 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目的, 统一课程名称。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 其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的目的就是要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古代文学存在的价值, 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基础上, 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思考分析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的把握与理解是次要的, 因此, 这门课程在新闻学专业中的教学实质是古代文学作品教学, 以往冠之以“中国古代文学史”或笼统称之为“中国古代文学”应统一重新命名, 代之以“中国古代作品选读”或“中国古代名篇名著导读”或“历代作品选讲”将更为合理。

其次, 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根据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从业实际, 不但要扩大他们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面, 更要突出重点、突出特点、突出脉络、突出轮廓, 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渊远流长, 博大精深, 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通过听课和自修,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与特点, 以适应自己的新闻采写工作, 尤其是在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中对相关背景资料的要求。因此, 在教学上须强化新闻学专业所需要的古代文学常识的记忆, 弱化字解句译的教学;强化对古代文学作品表现手法的学习与借鉴, 弱化文学史教学的系统性;强化古典诗词名篇佳句的诵读, 弱化文体源流、文学影响的讲解;强化对古代文学作品人物、事件的思考与评议, 弱化作家地位、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再次, 重新计划教学时数与分配,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伴随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在新闻学专业中的重新定位与改变以及教学重心的转移, 课程的教学时数及分配都应该作出变动, 通常只需开设一个学期, 每周5学时, 按每学期16周计算, 共80个学时, 各高校可根据各自学校教学计划整体情况有所变动, 但应保持在50至100学时范围之内, 在学分比重上不能超出整个新闻学专业毕业所需学分的8%, 由此才能既突出专业特色, 又保证新闻学专业古代文学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同时, 在教学进度上要作出合理的安排, 教师的教学进度必须与学生的学习接受度保持步调一致, 让学生的学习结果更理想。

此外, 还须做好教材配套、讲义、教案等修订工作, 对授课的要点、重点、难点及教学方式、步骤、课型等作出相应的调整。

革新教学方法与策略

在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中, 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教学方法, 无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心理期待, 这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能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复杂的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的思考, 发掘不了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智慧、情感、经验、生命意识与审美意识, 另外, 由于该课程历史跨度大, 文学流派众多, 作家风格多样, 再加上课时量不多,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采取什么方法与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 鼓励学生多朗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文学作品而言, 对于文质兼美的作品, 要养成反复朗读和默诵的习惯, 唤起审美的欲望和知觉, 这是通向审美的捷径。因此, 作为文学课的教师, 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个人朗读或分组朗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这样的朗读中, 学生的口语得到了锤炼, 同时也使他们的审美情趣得到升华。

第二, 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师应通过介绍、生发丰富学生古代的文学、历史、社会、教育、伦理常识, 为学生以后采写的知识修养做准备。可印发文学常识、掌故、轶闻轶事的资料, 把有关文体、流派、作家、作品的最基础的知识介绍给学生, 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可通过加大历史散文的教学分量来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史料, 帮助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积累。通过对典范作品的评析, 提高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鉴赏水平等。

第三, 引导学生多讨论。课堂是学生最理想的交流场所, 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作为读者的学生只有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投入作品中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 才能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 实现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意象的理解。通过讨论还能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 使学生在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 也能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不过主题的设计不但要立足教学重点, 还应贴近生活与社会, 着重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如读《国语·召公谏弭谤》, 可讨论舆论监督的作用, 读《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 可讨论与人沟通、劝服人的艺术, 读《诗经·氓》, 可讨论婚姻制度与人类幸福, 读《孟子见梁惠王》, 可讨论记者的提问技巧等。

第四, 安排学生多动笔。为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记者必须具备落笔成文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和各种媒体激烈竞争的条件下, 就更有必要。因此, 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一要求学生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摘抄名言佳句、典故成语, 积累语言素材;二让学生对古典名句进行扩展、点化的训练, 熟练驾驭语言;三让学生坚持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中摘录成功运用古典诗文词的新闻作品, 从中体会新闻写作对古典文学的借鉴, 提高在语言锤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写作经验和灵感;四是教师可就具体作品安排学生写读书心得, 通过写作既可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又可以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 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 形成准确的文字表达方式。

实行多元化考核

新闻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考核, 应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实行多元化考核, 从而保证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一是考核方式的多元化。长期以来, 各高校大都采用“期末考”的一次性测验方式来考核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的好坏往往由一张试卷的分数来决定, 而且, 许多教学单位正在使用的题库大部分还是好几年前的, 这样的考核方式很难发挥考核的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教育作用, 更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有意义的价值判断, 无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的发展, 更无法体现考核是对学习者的一种期望、一种提示, 是学习者进行决策时的参照体, 以及考核的社会性和考核本身是一种生命意义的存在形式。新闻学专业的古代文学课考核既需要采用传统的纸笔闭卷考试形式, 更有必要采取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即兴写作、开卷答题、课程论文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如考核同学对《春秋》“简而有法”的叙事特点掌握, 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提问, 比较它与新闻标题写法的异同来进行;考核学生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领悟, 则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来完成。

二是考核内容的多元化。传统的古代文学考核重知识轻能力, 重成绩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考核内容单一。而现在大多数人都认识到, 新闻教育不仅要重视术的教育, 更要重视道的教育。在新闻学教学过程中理应重视对学生高尚品格和职业精神的塑造。普利策曾说:“新闻永远是文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社会力量, 新闻专业是所有职业中最重要的职业, 要有最渊博的知识和最高尚的品格。”新闻工作者肩负着社会的使命, 理应关注国计民生, 关心历史现实, 关心中国前途与人类命运, 因此, 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把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技能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同时, 更需要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批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想象力等纳入考核的范围, 有效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敬业精神的形成。

总之, 如何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中的教学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之路, 意义深远, 它仍需我们继续思考, 认真总结。[基金项目:江西省高

摘要:本文结合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联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中的教学现状, 积极探索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改革新路子, 力图提高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质量, 更好地为新形势下的新闻事业服务。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地方高校,新闻学,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学军:《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闻界》, 2008 (6) 。

[2].周啸天:《文史课:高校新闻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新闻界》, 2004 (3) 。

[3].潘峰:《新闻写作对古典文学的吸收和借鉴》, 《新闻与写作》, 2000 (3) 。

[4].黎水平:《新闻写作如何借鉴古典文学》, 《新闻前哨》, 2002 (2) 。

[5].周思思:《浅谈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的特色建设》, 《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9 (7) 。

[6].唐定等:《改革地方院校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 《青年记者》, 2009 (32) 。

论新闻传播业的人才培养 篇10

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制定与修订问题

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修订, 应适应河南省目前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发展需求, 更新教育观念, 按照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层次, 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制定与修订, 在其过程中应把已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已有成果及经验, 及时固化在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中, 并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 使河南省的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能够促使河南省加快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目前河南省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体系, 问题主要集中在其培养计划缺乏针对性、计划性, 实用性不强, 缺少河南特色。

培养计划的执行问题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目前河南省的相关培训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市场上打着“认证培训”牌子的培训机构比比皆是, 有的是正规大学的研究中心举办的一年或两年的长期培训项目, 有的是一些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主办的短期培训, 有的是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联合兴办的人才培训中心。这些机构在师资、设备等培训保障上很难控制, 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高校师资观念落后、教材陈旧。目前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河南省的各个高校, 共有十多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但由于一些学校的课程实用性不强, 教材陈旧, 不少教师自身对创意设计观念、趋势不了解, 致使培养的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有学历缺能力。而大量的设计机构本来就人才紧缺, 无暇也无实力去培养新人, 因而望新生而生畏, 在招聘时一再强调要找熟手。这也导致了不少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教育培训与实践脱节。河南省的各个高等院校和社会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受设备、场地、经费等问题的局限, 同时又与一线企事业单位联系不够紧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于理论教学, 被培训人员的实践环节设置过少, 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 导致培训后的人员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际操作。

培养计划的针对性

培养计划中针对普通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要求。对于普通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是集中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本科人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上, 解决的是从业人员的数量问题和就业问题;其次是通过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和专业资格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和即将从业人员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行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使之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再次是依托高校和文化机构开展中短期的文化创意培训和讲座交流, 解决从业人员对新闻及传播行业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通过以上对普通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 可以保证从业人数的稳定, 保障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并能够从中培养和选拔出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

培养计划中针对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要求。中端人才是新闻及传播行业的中坚力量, 对于中端人才的培养, 首先是通过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 解决中端人才的策划、管理能力或高级技术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可通过脱产全日制或从业人员在职攻读的方式进行;其次是通过高等院校和专业资格培训机构对中端从业人员开展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 其目的在于强化专业技能, 掌握领先的专业技术, 使之能够满足较高难度工作的需要;再次是依托高校和文化机构开展中长期的文化创新培训和短期的人才交流, 使之能够掌握行业内领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创新思想。通过对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 可以保障中端从业人员的较高素质并能够从中培养和选拔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

培养计划中针对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要求。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是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引导力, 高端人才决定了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方向。对于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 可通过高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来培养高级管理与设计策划能力;也可通过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为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提供创新性研究的平台, 使其具有开创领先技术与先进思想的能力;还可依托共同平台开展中长期的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交流, 使高端人才能够掌握行业内领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创意思想, 交流创新思想与经验。通过对高端人才的培养, 可以进一步提升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能力, 为我省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发展注入动力指明方向。

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学历 (学位) 教育。学历教育, 即通过高等院校培养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 这是发展新闻及传播行业、解决人才匮乏的战略途径。学历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博士及后继研究阶段。

本科教育阶段:一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省教育厅应当根据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客观发展需要制定具有详细指导意义的文件, 各高校根据省内统一计划, 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设相关专业。二是为完成河南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各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当针对不同专业开设具有河南特色的课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河南文化底蕴。三是扩大授课平台与新闻及传播行业一线的企事业单位联合, 邀请一线专业高端人才走进大学开设课程。四是扩展实习实训基地, 让学生走出学校亲身参与到新闻及传播行业第一线,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硕士研究生阶段:一是通过课程体系或课题研究加深其对河南文化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 使之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河南文化的精髓, 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发掘能力。二是通过课程设置加强人才的高级专业技术的掌握, 并通过课题研究使其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开发能力。三是为研究生搭建高级研究、实践平台, 通过文化系统和新闻及传播行业一线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参与高级新闻及传播行业运营与操作的高级实践平台。解决其深入研究与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四是开设交流课程, 聘请高级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与研究生交流, 或派出研究生到其他高校、文化创意机构作访问学习, 拓展其眼界, 积累经验。五是开设时尚流行课程, 提高研究生创意的时尚把握能力。

博士及后继研究阶段:一是通过课程体系和课题研究, 使博士生及后继研究人员能够全面理解与掌握河南文化的精髓, 并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与表现能力。二是通过高校、文化机构的共同平台, 使博士生及后继研究人员能够从事主导新闻及传播行业的活动, 在发挥其高级人才作用的同时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三是依靠高校设立高级新闻及传播行业的高级研究机构, 为高级人才进行新闻及传播行业的相关后继研究提供支撑。

资格认证培训。一是省内依托教育管理机构设立新闻及传播行业的资格认证体系的监管机构, 对资格认证培训进行管理与控制, 依据我省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控制培训项目, 监督培训项目的培训质量, 对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进行指导。二是理清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的关系, 从业资格培训通过中短期基础培训解决新闻及传播行业中对于从业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执业资格通过中长期专项培训解决新闻及传播行业从业人员的各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三是对职业资格培训进行等级划分, 对新闻及传播行业中端人才进行高等级职业资格培训, 加强新闻及传播行业中坚人才的培养。

新闻人才 篇1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代表主办方致辞,提出人才培养是百年大计,具有战略意义;相关单位要扎实推进,做好育人和用人工作,为强国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代表中国科协到会祝贺,并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近些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认可。北京服装学院书记惠桂之,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梅珍等领导也在大会上致词,预祝2012年6月20日在宁波召开的“2012中国纺织科技人才战略发展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龚进礼主持了会议。

2012年的中国纺织正在启动华丽的转身,面对新的发展模式和产业调整转型蓝图,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已日渐成为企业开疆扩土、克敌制胜的核心竞争力。面对人才短缺、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企业人才流失率较大的现状, 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2中国纺织科技人才战略发展大会”,以“破解人才资本困局,推动产业升级步伐,共建纺织人才服务平台”为主题,围绕“十二五”期间实现纺织强国目标,从企业用人、学校育人和行业组织服务等不同层面,深入探讨纺织行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倡导先进的育人和用人文化理念,搭建新型行业人才服务平台。大会期间,将表彰人才培养先进示范单位;发布2012年中国纺织行业人才市场问卷调查报告;举办“培养纺织精英”圆桌论坛和“企业家和大学生面对面”等系列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行业内外专业人士的智慧碰撞,为下一步纺织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思路,为后续启动精英人才培养工程,寻求理论指导和解决方案。

为做好大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同时,也正式启动了校园精英沙盘选拔赛活动。北京服装学院作为大赛的首站,标志着为期两个月的大学校园行活动拉开帷幕,此项活动随后还将在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四所学校相继开展。通过走访这些全国有代表性的纺织高校,选拔优秀应届生,针对企业不同的用人需求,对其进行定向的专业培训,发掘具有精英潜质的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用人需求。

2012中国纺织科技人才战略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和校园精英沙盘选拔赛的启动,标志着2012年行业人才培养工程正式启动。通过纺织业界人士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中国纺织将迎来人才发展的春天,纺织行业人才建设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新闻人才 篇12

改变报网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的思想观念及工作

报网融合是指原有的报纸式新闻行业与现有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在对新闻的编辑, 对新闻知识的获取, 新闻消息的传递上有所进步, 有所改变。报网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主体产业管理上;在广告产业体制上;在新闻发布技术及报纸印制上;在与新闻行业相关的其它业务中。以此使新闻业务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对于新闻编辑人员来说, 报网融合的体制改变了其思想方向及工作方向。

对于思想方向, 原有的新闻产业只是单一报纸的生产机构。而新闻编辑人员也只是单一的采集信息, 将信息编辑成合理的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 缺乏与读者大众的交流, 缺乏多方面的信息资源, 并不能使其思想得到解放, 然而新形势下的报网融合却能使新闻编辑人员的思想得以改观, 使其思想不再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 而是吸收广泛的思想, 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资源。这也使新闻工作不再乏味无趣, 新闻行业不再像是一个机械的文字编辑报社, 而是得以扩大资源, 变成报网融合的新时代互联网社团。新闻编辑人员由于结合了互联网的新技术, 其工作性质也由原来的编辑文字变成广泛的多技术性的报网信息加工者。然而对于以前的报纸读者来说, 不仅能从报纸、期刊、互联网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社会信息, 更可以与新闻业务进行交流、互动, 互相传递信息资源, 交流思想观念, 这是报网融合背景下, 又一种全新的改革。

报网融合对新闻编辑人员的要求

原有的新闻行业是靠编辑人员的人文思想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新时代下的互联网是靠优良的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 如果将传统的人文思想体制与全新的技术型体制相结合, 新闻产业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改革大潮, 下面对新闻编辑人才提出以下的要求。

报网融合实现了新闻行业由单一的报纸信息平台到多方向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对于新闻编辑人才来说, 在对编辑版式、编辑整合、编辑形式、编辑效果等方面进行处理的时候, 要注意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原有的编辑体制是单单对二维空间的定位, 只注重于平面的设计, 而新型互联网体制是三维的效果, 技术需要提高, 需要编辑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总结。

由于报网的融合, 使读者的思想亦有所改变, 这也需要新闻编辑人员站在读者的角度, 用群众的观点思考问题, 使编辑内容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符合读者的需求, 使社会新闻产业更好的服务于民, 贡献于民。

报网融合使新闻产业由报纸编辑向互联网技术编辑的转变。编辑部门转变为互联网线上编辑部门, 新闻编辑人员也转变为多媒体技术型编辑人才, 编辑的文件也不再死板无生气, 编辑人员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意愿, 提高了编辑文档的可读性、可塑性。

报网融合对新闻编辑的人才培养

1.对编辑人员进行综合性的培养

原有的新闻编辑主要对编辑人员进行报纸编辑能力、修改整合文件能力、编辑排版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而新型的报网融合体制需要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整合改进, 培养出多面型、综合型、技术型的高科技编辑人才。编辑人员需要增加知识面, 提高对社会形式的准确洞察力, 使编辑人员有高度的学习能力, 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处理图片, 制作网页, 学会运用网页排版技术, 编辑技术对文件进行编辑。

2.培养编辑人员理论与实际性结合

在新时代的报网融合形势下, 编辑人员应该做到理论知识融合实际案例, 以此来报道社会现象。编辑不能只对理论进行阐述, 不能长篇大论讲述问题, 而是应该结合实际的社会现象, 再加上合理的理论基础, 运用高科技的技术知识, 才能做出新形势下的编辑文稿。

总结

上一篇:思想运动下一篇:美国的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