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幸福空间(共12篇)
拓展幸福空间 篇1
在变幻的市场格局中, 每个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不同, 收获也不尽相同, 敏感者, 先而行之, 次之者, 谋定而后动。其中自然不乏敏感者先行, 成为行业的先行者。中建幕墙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特色知名企业, 依靠自身完善的加工网络, 逐步提高高端幕墙市场占有份额, 并通过不断努力将企业辐射到海外市场。
中建幕墙有限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直属的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专业幕墙公司。公司专业从事建筑幕墙和铝合金门窗工程, 能够全方位提供幕墙设计、加工制造、安装施工、维修保养等专业化服务。中建幕墙有限公司成立之初, 中国建筑装饰集团就在“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将中建幕墙定位为:支援装饰主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和中建装饰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未来定性目标为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 全力打造幕墙设计、加工、施工一体化的优势, 根据装饰集团的发展战略, 幕墙业务力争5年内达到年产值100亿的规模, 并在五年内进入全国幕墙企业前三强。
在武汉地区, 中建幕墙有限公司首先建设集研发、设计、实验、展示、营销、生产为一体的专业化节能幕墙产业园, 同时在京津地区建厂。未来3到5年将相继在长三角、珠三角、西南、西北等区域建立分厂, 打造成“一主五副”即:营销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展示中心及实验示范中心的完备加工网络。
中建幕墙强大的竞争优势, 首先依托中建股份内部资源, 将直接提供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中建股份至2015年全年预估实现合同签约11580亿元, 营业收入5900亿元, 保守估计可提供内部幕墙市场达800亿元以上, 为中建幕墙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其次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27日在北京正式创立, 迅即成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时, 作为“中建装饰”品牌的载体和整合中建立系统装饰业务资源的唯一平台, 中建集团将成为体现中国建筑核心竞争力的专业集团, 并将为中建幕墙有限公司的健康发展将提供稳定的品牌支撑。再则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各单位大都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积极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 项目集约化管理水平高, 引进了国际的先进幕墙技术和高级设计人员学习国际先进技术, 并积极加入国内幕墙协会, 长期聘请了三名国内幕墙界权威专家协助我们解决幕墙技术难题, 对项目设计方案、施工标准进行审核, 并在一些重点项目实施、专项难点方案上, 取得了重大突破, 并已取得了三项专利技术成果。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将保证装饰集团幕墙产业能及时获得国内国际先进的幕墙技术信息及资料, 满足高端项目营销和施工的需要。为中建幕墙有限公司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管理支撑。
作为大型央企的代表, 中建幕墙有限公司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 认真践行“员工幸福指数最高”的目标, 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中建幕墙有限公司未来将作为国内生产规模及应用技术均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建筑幕墙专业系统工程公司, 并将始终坚持创新, 不断铸就辉煌, 成为一个技术含量高、设备齐全并追求技术进步、突出个性、极具特色的新型企业, 并将以明显的品牌、设计、技术和施工优势, 引领中国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
拓展幸福空间 篇2
——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奠定良好基础。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为了改变以往以 “课本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逐步“以书为辅”,向新课程改革靠近。我采取了“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的教学方法。所谓“拓展”就是指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更多更完善地了解社会知识,并学会对各种不同事件的解决和处理方法,达到课堂与社会实践相接合的目的。
品社课不能单单依靠课本上的知识,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在自身的生活圈中去认知、去学习,去体验身边的事和物。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状态,他们的社会生活圈太窄小,他们需要的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作为老师就是他们的一个桥梁。我们要做好这个桥梁就应该不断打牢自己的基础知识,更多更好地尽自己所能地给孩子各种知识。所以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应尽可能创设条件向社会延伸。
在讲堂上我经常从小事谈到大事,从国内谈到国外,有时学生会问我:“老师,你是不是跑题了?”我告诉他们:“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门大学问,不管我讲给你们的是什么,那都是社会,所以社会没有跑题的可能。”就是这样,我的品社课内容丰富起来,好多孩子都喜欢上品社课。记得第一次在给四二班新生讲第一堂品社课,下课时一个小男生跑来对我说:“老师,你讲的课真是太好了”,我笑着问他:“哪里好啊?”他一本正经地说:“您讲课让我们很放松,就像在和我们聊天一样,而且讲了好多我们都不知道的事,让我们长了好多知识。”
1、课本内容从实践中来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道德风尚”时讲到人要有社会道德,我就提醒大家说:“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认为最不讲道德的人都有谁啊?”同学们说:“小偷就是,他偷别人的东西最不道德。”“好!大家说的真好,老师曾经就遇到过这种人,有一次„„”当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同学们时,同学们都踊跃起来,也讲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并告诉同学们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好,现在我们就知道了好多如何对付小偷的方法,识破了小偷好多计谋。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人也是不道德的吗?好!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看看吧!”一下子就将学生从实践中带入到课本中来。从而通过自我的实践,引起学生学习社会知识的兴趣,不知不觉中还教会了同学们自我保护。
2、从课本中走出去
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
如在讲授“做文明乘客”时,书上有各种图让学生分辨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同学们都自抒已见,大胆发言。这时我将课本合上,对同学们说:“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除了书上讲的,我们想想在生活实践中是不是也有好多类似的事情呢?”于是我举例说了一件事:上次老师在坐公交车时,遇到一件事,那次车上人很多,某车站上来一位大娘怀里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当有人给她们让座时她没有任何表情,而且将孩子刚喝完的牛奶瓶随手扔到窗外。大家说她做的对吗?学生们都回答“不对!”“那她都错在哪里了?”一个同学说:“别人给她让座,她应该有礼貌说声谢谢。”另一个同学说:“她不应该把喝过的牛奶瓶到处乱扔”“大家说的都很对,可是你们知道后来怎样了吗?”“不知道,老师快告诉我们吧!”“后来那个大娘怀里抱的小孩看到大娘扔牛奶瓶的动作,也学起了她,伸着小手去够窗口,要把另一瓶扔掉”“那不是带坏小孩子了吗?”“对呀!真聪明,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幼儿是分不清好与坏,对与错的,他们只会去模仿大人的行为”“老师,我家就有小妹妹,我回去一定不会学大娘那样,会把小妹妹教坏的。”“你说的太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有好行为,做好的文明乘客”同学们通过这件事都受益非浅,让他们懂得了做榜样的重要性。
创设情境 拓展空间 篇3
关键词:教学情境;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4-001-01
一、儿歌提供快乐空间
儿歌朗朗上口,学生熟悉,它将学生的心灵开启,将学生的智慧启迪。在儿歌中巧妙地融于数学知识,将难化易,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在 “乘法的认识” 的教学中,我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说到这里,问:“你理解这首儿歌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结果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非常地积极主动,乘法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学生理解了。再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当讲解完运算规则后出示此儿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从左到右脱式算,先乘除来后加减;括号依次小中大,先算里面后外面;横式计算竖检验,一步一查是关键。”学生靠此儿歌愉快的牢牢记住了四则混合运算规则。
二、操作提供动手空间
教学时,我设计了操作情境,让学生观察、比划、实验等。学生在操作中形成表象,继而师生一起对表象进行分析,由此抽象、概括、总结出知识的本质意义。在进行“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学时,我说:“同学们,每组桌子抽屉里都藏了一个装满东西的盒子。这是我准备的礼物。是什么东西呢?好,把盒子取出来,将东西倒出来,然后看一看。注意哦:把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并且要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学生迫不及待,取出盒子,倒出物体,分物体。由于物体很容易区别,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我强调各种物体的名称。而后学生动手摸一摸并且说一说它们的特点。如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有了进一步进行感知。
三、悬念提供想像空间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思维是否积极主动。利用“悬念”可以将学生的欲望激发,学生比较、判断,进而分析、概括,最后达到综合、推理的高度。在“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时,我神秘地说:“你们每人想一个整数,把它×5-7,最后结果×2+14,得出数字(同时我将〔()×5-7〕×2+14=( )”写在黑板上)。”过了一会儿,我说“不管你们括号里的数字是几,答案的末位一定是0。”“哦?”学生们大吃一惊。“为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样”我说。学生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这样,我创设了一个悬念,诱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 “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教学时,我先说了一个故事: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就很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一天他的老师比特纳说:“今天给大家出一道算术题,谁算完,就可以先回家吃饭!”说完,他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数题,题是这样的:“1+2+3+4+5+……+100=?”同学们都低头做题,老师开始看起了小说,可没等他看上两页,就听见小高斯说:“报告老师,我做完了.”比特纳头也没抬,就说:“这么快就做完了,肯定不对,回去重做.”高斯却说:“不会错的,肯定是5050.”。这个的故事瞬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老师快说是怎么计算的。这样在课的导入阶段进行悬念的设置,促使学生产生渴望与追求,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
四、生活情境提供熟悉空间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我将实际生活变成教学内容,设计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更加自信。在“元、角、分的认识” 教学时,我将小商店“搬到”教室,教室分成四大块,常见物品摆上桌子,标上单价。选4个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他学生是顾客(售货员和顾客都发放一定的游戏用人民币)。他们进行买卖。“购物”过程宽松自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人民币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人民币的简单换算也不成问题。
五、问题情境提供研究空间
学启于思,思源于问。数学核心是问题,同时数学是“思维体操”。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够巧妙的话,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独立地解决问题。例如:“将一块豆腐切三刀最多可以切几块。”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就必须打破常规思路,拥有创新思维,这样才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开放性练习不但可以克服思维定势,而且可以将思路拓宽。例如 “相遇问题” 教学时,学生解题时容易套用公式“总路程=速度和×时间”。为了突破这个思维定势,我安排了一个开放题:甲乙两车同时从对面开来,甲车每小时51千米,乙车每小时49千米,两车开了2小时,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结果大部分同学套用公式,但有小部分学生发现此题不明确(两车开了2小时后面没有“相遇”两个字),因此无法解答。我说:想象一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小组合作演示。于是就出现了三种情况:1. 相遇;2. 未相遇,还相距一段距离;3. 相遇后交叉而过,又相距一段距离。
这样,开放性的练习,导致了开放性的学习。克服了思维定势,并联系了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幸福空间 篇4
一、生存空间拓展机制
生存空间拓展机制包括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与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2]。
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多发生在人类长期生产和生活的地区, 即人类聚居区。此类地区承载着高强度的人类建设活动, 空间利用已成体系, 但同时空间所承载的活动其内容、性质和强度 (即空间的容量) 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低利用率空间被高效利用后而发生空间演替, 即空间存量更新和重组后实现集约化发展, 如工业用地置换为居住用地、闲置旧厂房被改造成创意艺术园区等。
生存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 意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已开辟的生存空间不足以容纳人类生存活动, 从而将少有人类聚居区转变为人类聚居区的过程, 包括延续性拓展和跳跃性拓展两类。延续性拓展指在已开辟的生存空间基础上连续向外拓展, 如依托老城区开发的新城;跳跃性拓展是空间区位上不连续的拓展方式, 当连续性拓展对原有生存空间造成影响时, 而采取在少有人类聚居区挖掘空间资源的策略, 广阔的海洋、荒无人烟的荒漠、尚在探索的极地等以往未作为居住目的开发的地区有极大的空间增量拓展开发价值。
生存空间存量的重组与增量的开发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缺少增量开发, 已开辟的生存空间难以承载人口与资源消耗量的激增, 空间内部更新与重组无从谈起;而缺少已开辟空间存量的新陈代谢, 增量空间的开发将失去方向和动力——盲目拓展地理空间会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在人类生存空间的功能活动和组织架构日益复杂的今天, 新老空间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出多元特征, 此两种拓展机制交替演进。
二、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
不同类型的人类聚居区生存空间拓展现状有很大差别, 既有超大型城市, 也有未受城市化影响的乡村, 拓展难点和策略需因地制宜, 分类讨论。本文根据各地区已拓展现状, 分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两种区域类型讨论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
1、较发达地区
狭义的较发达地区指经济较发达的区域, 纵观全球各国发展状况, 较发达地区往往集中于城市。因此本文对较发达地区生存空间拓展的讨论限定在城市以及城市边缘区范围内。作为人类长久以来生活和发展的区域, 较发达地区虽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生存空间利用方式, 但与之相伴所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核心功能离散、边缘地带难以控制、消极空间分布广泛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存空间的充分利用。
城市核心功能离散即城市主要功能如居住、工业、服务业、金融业正在“逃离”城市中心, 导致人类聚居区内巨大的内城空洞, 城市密度的降低并没有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空间, 城市空间的更新与重组更无从谈起。较发达地区的生存空间拓展要从中心城区活力再造入手。在城市中心引入文化创意创业, 凸显城市个性的同时激发公共活力不失为一种复兴中心城区的策略;又如在市中心营造绿色开放空间, 激发活力并创造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作品“city nomadism” (图1) 的策略是将居住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结合安置, 在城市中散落一个个整合了居住空间和交通空间的可移动起居机器, 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在城市中自由生活的可能性, 同时也成为城市风景。
城市核心功能逐渐分解到城市中心区以外的郊区、乡村, 还引发了城市边缘区失控的问题。自然扩散的城市内容物使得城市边缘地带敏感又薄弱。城市边缘区有如下几个特征:人口增长速度快, 流动性强, 且结构复杂;空间布局无序, 未经合理规划;生态系统脆弱,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 多为低收入家庭、流动人口的栖息地。若政府提供廉价住房并打造符合民情的产业使得以上不稳定人群“居有定所、食有所依”, 城市边缘区难以控制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作品“Let'stalk about garbage” (图2) 正是这句箴言的实践者, 政府为贫民窟Dharavi提供免费替代性住房, 居民将生活产生的垃圾再回收作为小商品生产的原材料, 满足孟买城市生活所需。
消极空间分布、穿插于已建成空间的各个角落, 具有小型、混乱、难处理的特点。针对大尺度消极空间的操作手法是空间再利用, 作品“冷凝塔改造青年社区”将工业遗存的废弃水塔改造为青年社区, 水塔得到保护的同时创建了舒适、绿色、活力的居住空间。另一操作手法是将小尺度消极空间融入到城市整体空间架构中[3], UA竞赛一等奖作品“垂直切片” (图3) 紧贴被忽视的住宅山墻面, 加建一个垂直的薄片作为活动空间。从城市角度看, 沿街界面形成了一个如同橱窗般的展示性立面, 不失为激活城市局部空间的良策。
2、欠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是相较发达地区提出的概念, 指“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 但相较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4]。欠发达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制约, 又或是行政区划、交通区位不便等种种原因, 自身缺乏发展动力, 带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业的单一化和人口“外流”等现象。
资源与资金有限是欠发达地区的显著特征之一, 能否运用最有效、最经济的投资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是其空间拓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再生式设计——在原有空间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发展毫无疑问成为解决资源及资金问题的有效拓展策略。作品“Repair Goaf” (图4) 将废弃的东胜煤田加建成一栋栋居住大楼, 原垂直矿工升降梯用来搭载大楼居民上下楼, 原油气垂直管道用来向地下输送新鲜空气。基础设施落后是欠发达地区另一个特征, 这就要求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之初考虑到方案“落地”时要面临的问题, 尽可能结合当地的建构方式, 提出可实施的建造方案。2012年e Volo二等奖方案“山体创可贴” (图5) 是基于当地技术进行地域性设计的典范, 建筑外部采用了中国南方传统的穿斗建造手法, 内部则还原了传统村落布局方式。欠发达地区的特征之三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这就对欠发达地区生存空间的拓展提出重视灾害预防的要求, 需对灾害隐患进行先期部署。作品“雅安·雨塑新生” (图6) 针对雅安多雨的气候特点, 新建筑屋顶采用曲面形式, 可减缓雨水冲刷, 并将雨水引至屋檐在廊道外形成雨帘, 在降低洪涝发生率、避免雨水入户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三、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
向海洋、荒漠、极地等少有人类聚居的区域进行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一定程度上可暂缓生存空间紧张的现状, 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向此类空间的拓展很可能对地球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对此类空间有限度的拓展应首先研究人类生活介入后对区域生态的影响以及对人类自身的影响, 在结论可行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划建设活动。
1、海洋空间
占地球表面积70% 的海洋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可拓展区域之一, 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性资源。海洋的水体受到地球、月球的引力作用使海洋环境始终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海洋灾害如风暴、海啸严重威胁着海岸及海上居住者生命安全, 此外影响海上生存建筑拓展的因素还有海浪的波动造成近海岸的不稳定性, 以及由于水体腐蚀造成的建筑材料破坏。
通过选址避开灾害多发区, 并结合灾害预警, 可将受灾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一般而言, 海岸地带开阔, 呈喇叭口状迎向海洋风向的地带易遭受海啸的正面侵袭, 选址在避风港地带较为安全。长期与海洋作斗争的荷兰人已经意识到, 人与自然的对立可能会出现灭顶之灾。荷兰建筑师欧道斯是“与水共舞”这一理念不遗余力的实践者。他提出海陆两栖的建筑:将海上建筑建造在由泡沫和混凝土打造的浮动地基上, 浮动地基与结构柱锚固在一起。风浪的侵袭引发海浪时, 建筑地基将脱离结构柱, 随海浪起伏成为融入海洋的元素, 此策略有效解决了海浪的波动造成近海岸水体系统不稳定的弊端。海上建材的选择要注重材料的防腐蚀、防风化、防锈、防潮等性能。建筑基底与海水直接接触, 要求材料的防腐蚀性能和抗压性能好;设施管道既要求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还要保持管道的通畅性, 避免微生物对管道的附着引起管道堵塞。作品“水上摩天楼” (图7) 是将生存空间的触角延伸到海洋的代表作品, 将以上三个策略融于设计的同时还创建了一座集生活、工作、娱乐于一体零能耗的海上方舟。“水下摩天楼”通过海浪、风力、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的转化维持能量平衡;且水产养殖和水栽培技术为自身生产大量品种繁多的食物;最后, 依托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技术, 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
2、荒漠空间
荒漠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1%, 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 荒漠化日益蚕食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荒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日照丰富;气候干燥, 雨量稀少;风沙多, 沙暴频繁。针对昼夜温差大需做到隔热与保温, 二者原理都是尽可能减缓内部空间同外界的热量交换速度, 炎热时段采取遮阳、引风的措施;寒冷时段注重蓄热、避风都是为了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方案“通天沙塔” (图8) 采用双漏斗造型, 通过建筑内部空气对流达到降温的目的。
荒漠地区的风力大且干燥, 风中常夹杂沙尘形成沙尘暴, 建筑物还要具有躲避、抵御强气流的能力。建筑自然通风是适宜性人居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 即使在风沙大、气候干的荒漠地区考虑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样需要新鲜、流动的空气, 因此荒漠地区对强气流的处理在抵御的基础上还需进行部分引流。在选址初期应首先考虑避风, 建筑开口位置应尽量避免直面寒冷季节的主导风;挡风主要靠建筑围护结构形承担;引风是指过在抵挡强风的前提下获取流动空气;滤风是指利用植被滤掉气流中的沙尘获取新鲜空气。
此外, 荒漠地区限制人类生存空间拓展最为严重的因素是“空气干燥、地表缺水”, 原住居民为解决荒漠地区缺水问题提出大量集水、蓄水、节水的策略, 其中我国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就是荒漠地区独树一帜的地下水采集和灌溉工程。作品“Mist Tree in Atacama Desert” (图9) 是针对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独特气候设计的集水方式, 建筑外立面是模拟树根吸水模式设计的网状结构, 通过捕获太平洋上空的雾气凝结成水滴后源源不断运送到阿塔卡马沙漠地区, 使原住居民的回迁具备了现实意义。
3、极地空间
极地是地球南北两端纬度66.5°—90°的地区 (即南极和北极) , 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8.8%, 同海洋和荒漠一样生存空间可拓展增量相当大。南北极地理位置特殊, 气候恶劣, 目前除各国科考队员外尚无人类长期居住。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极地环境与气候的特殊性, “冰极”、“风极”、“寒极”、“旱极”简明概括了极地生存空间的拓展难点。为使建筑稳定在冰层, 往往采用架高式基础, 并尽可能减小柱基尺寸;为解决极地地区风荷载大的问题, 除要求结构达到足够强度外, 建筑的形体设计要尽可能减小建筑迎风截面的高宽比和面积;抵御极地严寒要求建立以保温为主的能量平衡体系;极地年降水量极少, 可直接使用的液体淡水有限, 建筑可选址在融雪形成的淡水湖泊附近, 采集冰雪融化后作为淡水来源。
极地生存空间的拓展以美国建筑师Derek Pirozzi设计的“polar umbrella skyscraper——极地摩天伞” (图11) 为代表, 该方案循环利用海洋中的含盐水, 通过安装在建筑核心处的渗透性发电设施产生再生能源, 并利用海水重塑增厚地表保护膜, 建筑巨大的顶盖将吸收的紫外线转化成能量。此方案获得2013年e Volo竞赛一等奖。
图片来源图1、图7、图8:http://www.d3space.org/competitions/图2、图12:http://www.archiprix.org/2015/index.php/图3:www.ua2004.com/uajs2.html图4、5、9、10、11、13:www.evolo.us/category/compettion/图6:http://www.aim-competition.com
四、结语
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关注人类未来将在何处生存的问题, 既要有科学预测, 也要视角独特、大胆创意, 并着眼于目标地区的整体环境, 综合考虑目标地区的气候、资源条件, 结合当地传统生活方式, 不拘泥于空间形式的限制, 从而缔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摘要:本文以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为研究对象, 从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和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两种类型讨论各自拓展机制, 并归纳总结拓展难点、拓展策略、操作方法, 旨在为未来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存空间,拓展机制,拓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吕爱民.从自然气候到人工气候:对建筑目的的探讨[J].新建筑, 2001 (1) :56-58.
[2] 李倞, 徐析.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环境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园林, 2013, 29 (12) :21-25.
[3] 戴颂华.居住无极限?!生活巨构抑或生存巨构[J].时代建筑, 2011 (3) :44-47.
拓展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 篇5
周先来
2009年第11期 ——社会建设
从2008年开始,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一些企业停产关闭或大量裁员,造成岗位流失和农民工返乡现象比较严重。据2008年底的测算,我市返乡农民工达42000人,其中非正常回流13000人。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我们采取拓展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优化就业环境等举措,有效地缓解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投入职业培训资金3300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600人,培训后再就业12400人,再就业率达8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多法并举,拓展返乡农民工就业空间。一是调整转移方向,输出一批。随着沿海地区加工型企业压产、关闭、破产的加剧,我市劳动力向外转移就业的空间受到挤压。我们积极调整输出方向,组成专班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地区和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地区考察农民工就业市场,捕捉就业信息,与当地劳动服务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实行定向转移。目前,已转移输出返乡农民工5200余人。二是发展产业经营,安置一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全市已建立归真蜂业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经纪人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124个,解决380余名返乡农民工就业。针对农村劳动力减少的现状,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庄经济。目前,全市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业庄园有65个,吸纳95名返乡农民工进入庄园成为农业工人。依托资源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不断壮大工业规模,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全市粮油机械、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医药食品等4大工业支柱的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4家,工业产业集群共吸纳农村劳动力21000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300余人。坚持“统筹发展、科学引导、充分就业”的方针,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重要载体,提高城镇就业承载力。目前,全市在城镇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达23000余人。三是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消化一批。为激发创业热情,我们以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建立“以创业培训为基础、创业扶持政策为推动、创业服务为抓手”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意见》,采取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程序、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支持等举措,积极鼓励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造就千名小老板,带动万人大就业”为目标,对550人开展创业能力培训,扶持350人成功创业,培育20名创业带头人,带动3500人实现再就业。为增强回归创业带动力,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回归企业已成为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的重要载体。据统计,全市投资过百万元的76家回归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5600 人,其中返乡农民工850余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15.2%。
——强化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一是培训机构多元化。为了有效整合培训资源,我们建立以就业培训中心为主体,乡镇劳务培训基地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就业培训体系。坚持以培训促转移的原则,整合利用各类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通过加大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努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一批集培训、实习操作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实训平台,提高培训技能层次,促进返乡农民工顺利转岗。二是培训主体多元化。我们建立劳动、农业、扶贫、教育、城建等部门及工会、妇联、团委、科协等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培训网络,逐步形成培训工作合力。人事、司法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返乡农民工培训开绿灯、搭平台。市农业局依托省农业厅“阳光工程”项目,对参与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给予适当补贴。市扶贫办依托上级扶贫部门,免费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培训。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8394人,其中返乡农民工4200余人。三是培训方式多元化。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我们采取“定向培训”、“订单培训”、“联合培训”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687人。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393人,就业前培训227人,创业培训1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152人,在岗培训750人,培训合格新技师52人。我们还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管理规范的大型企业作为返乡农民工定向输出基地。市劳动保障部门与北京七匹狼服饰公司、深圳富士康公司、比亚迪公司等7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常年用工协议,根据用工企业需求,签订培训输出订单。目前,就业培训单位共为6家落户安陆的企业,培训输送员工3500人,其中返乡农民工620人。
——完善服务,优化返乡农民工就业环境。一是提供信息服务。我们通过采取定点宣传、流动服务和现场招聘等多种方式,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组织专业服务队,到火车站、汽车站设立义务服务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外地用工信息、劳动用工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报名、发放“春风服务卡”等多项就业服务。共发布用工信息200余条,接受咨询500余人次,介绍就业400余人次。通过开展以“送政策、送信息、送信心、送服务”为主题的“四送下乡”活动,组织“大篷车”服务队,到全市15个乡镇、办事处巡回宣传,共发放信息资料13000余份,接受培训报名1800余人,提供各类就业服务2000余人次,安置就业1200余人。市里举办了两次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洽谈会,共邀请安棉集团、永祥粮机、午时药业等40余家本地用工企业及今晨实业、美的电器、统一食品等10余家外地委托招聘单位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达成用工意向1500余人。二是提供政策服务。我们将返乡农民工作为创业援助的重点对象,积极开展政策性扶持。对返乡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并达到初级技能水平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每人每月150元生活补助;对通过初次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250元的技能鉴定补贴。为了给予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扶持,市里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返乡农民工创业个人一般贷款额度为5万元,对创办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200万元。三是提供维权服务。我们组织开展“三法规、一条例”(即《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条例》)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市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建设、司法、工商、民政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和不缴、漏缴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费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受理举报投诉150起,结案150起,结案率达100%。■
拓展用工模式升级空间 篇6
企业面临新挑战
根据2011年我公司在一线、二线城市进行的一份调查对象为人力资源经理级别以上和涉及250家客户(其中外资企业占70%、国营和民营企业占30%)的统计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各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着三大挑战:
获取人才的挑战:即企业在搜寻企业需要的人才或者职员时,往往会发现缺乏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这一点折射出企业外部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
雇佣策略的挑战:可以划分为建立企业内外部人才库与管理、制定具有竞争力的招聘战略与计划,以及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策略三个要素,其核心问题是如何保持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来保证企业可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
人才管理的挑战:涉及到了企业在招聘管理时的五个要素:面试与筛选工作量、招聘团队管理、与用人部门的内部沟通、现有招聘流程和入职管理,这些内容都是保证企业高速有效运转的关键环节。
灵活用工化解企业难题
近年来,由于人才管理市场向雇员市场转变,并且劳动法律法规的影响力也日益深刻,加之人才管理被动地适应员工的高流动率,甚至是企业已经明显能感受到的传统管理工具方法日渐乏力等因素的交织影响,也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企业产生了新的用工管理模式的变革——灵活用工。
鉴于《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企业风险控制、跨国公司的年度招聘计划与企业紧急用工之间的矛盾等这些全新的市场环境因素,迫使企业必须关注核心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对不同职位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控制企业招聘和管理员工的时间成本,也正因如此,企业更应该懂得如何使用灵活用工这种方式来解决企业面对的切实问题。
关于国内企业灵活雇佣方式实施现状及趋势,根据从侧面了解到的一些数据和统计信息来看:多达82%的企业了解派遣及临时性、项目制用工等灵活方式,而且数据还显示出71%的企业正在使用派遣及临时性、项目制用工等灵活雇佣方式,并且有49%的企业表示会考虑在不久的将来使用这些灵活雇佣方式,这说明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的需求使得企业越来越接受灵活用工这一企业用人、用工的模式。
企业采用灵活雇佣方式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临时性岗位空缺、降低固定人工成本、雇员数量随季节或项目有较大波动、降低企业用工风险、分担人力资源部门繁杂事务、保持核心员工竞争力等等。也就是说,企业对灵活用工的市场需求是实实在在的,所以也就不难发现企业的用工管理模式也是一直在向着这一方向转变的。
2009年曾有一家跨国医药公司需要在中国建立临床研究中心,需要一批能够承接研发项目的高级人才,而原有的合作伙伴临床研究机构又无法为其提供合适的候选人。
后来,这家医药公司委托我们为其解决难题。我们在第一阶段招聘了一部分员工,但是招聘后发现工作量和人员无法实现平衡,因为医药行业的人员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且属于短时间的大规模招录员工,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肯定存在困难,导致该公司的项目推进缓慢。
所以,第二阶段我们采用灵活用工的模式,只招满公司需要的100个基础人员,剩下的人员根据项目变动采用灵活用工方式,招录之后派驻医药公司工作,派遣人员数量随工作量而定。
第三阶段则采用“招聘+灵活用工”的方式。2010年,这家医药公司发现灵活用工对企业的帮助非常大,因为这家企业在采用灵活用工后发现了很多优势:一是可以将流动人员对公司项目的影响降到最低;二是派遣员工和公司工作人员待遇没有差别,也能延长这些派遣员工的试用期,公司可以在这个阶段全方面地考察员工各方面的能力,从中选择优秀者转为正式员工:三是灵活用工保证了公司业务的健康发展。直到现在,该公司经理级以下80%的岗位都是采用劳务派遣方式,而剩下20%的员工都是公司经理级别以上的核心员工,这样可以保证公司的良性运转、商业秘密以及知识产权等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还有一家日本知名数码相机公司,在2004年时在中国内地只有1500多名长期工,但出于公司产品推广的需要,公司另需临时促销员12000余人。根据当时的市场预期,该公司可能会面临包括劳务风险、管理控制、招聘困难、离职率高在内的多种情况,而这些难题还将严重分散其推广产品的注意力,于是该公司最终选择了灵活用工的策略。
经过多年的实践,现在这家公司已经在全国拥有1500多名专职促销员、督导、巡查以及12000名临时促销员,这些人员覆盖全国20个省100多个城市,业务合作的开展渠道有:国美、苏宁、永乐等电器卖场、电脑城等,产品更是包含了相机、摄像机、专业及家庭打印机等诸多电子产品。而在这期间已经有1500多位灵活用工的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优异的表现,成为这家公司的正式员工。
可见,很多行业都在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灵活用工的模式。
用工管理模式亟待变革
如前文所述,用人单位当前面临的三大挑战,都可以通过灵活的用工模式予以应对,进而降低用工成本、规避不必要的用工风险。
在招聘层面,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公司,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招聘。借用人力资源公司的人才资源库、大专院校及长期合作的人才中介,快速招聘到符合客户需求的人员。通过制定更加合理的员工薪资结构和激励制度,有效提高派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年度全国优秀员工督导大会,定期出版内刊等方式增加向心力,通过定期组织员工在招聘技能方面进行培训等方式有效降低部分岗位的高离职率。
在雇佣策略方面,通过灵活用工模式,借助专业人力资源团队确保雇佣员工100%的参保比率和合同签署率,并由专业的法务团队处理劳务纠纷,有效降低劳动纠纷的发生比例。
在人才管理方面,通过统一、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以及在全国执行的包括工资薪酬、招聘、培训、管理、考评等制度,统一规范企业的用人策略。另一方面,灵活用工使得公司人员的工资、社保、公积金、个税的计算,以及合同管理等所有事务型工作都交由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完成,公司只需要进行最后的费用确认,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强化主营或核心业务方面。
发挥网络优势拓展语文空间 篇7
1.关心时事热点。通过新闻网页让学生每周至少在网上了解一件国际或国内大事, 并在班上互相交流, 让学生身在校园却能知晓天下, 让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战争, 美国911事件, 日本大地震, 中国5.12大地震, 动车追尾事件, 南海问题……成为同学之间的课外话题, 有时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在课堂上评论。纵观国内外现状和突发事件, 国之兴亡, 匹夫有责, 不能漠不关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能感受民族尊严;关注国家安危和命运, 保卫祖国家园和神圣领土不受侵犯, 能增强学生的爱国豪情;展望未来, 企盼过上美好生活, 可声高气昂地感悟祖国振兴崛起的骄傲和自豪, 表明个人爱国的愿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认识一个好人。认识一个好人是指认识在平凡的岗位上, 或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其品质行为引起自己心灵上的震撼, 对自己触动较大的人。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每年评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其事迹, 知道他们之所以显得不平凡的原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称 得上是年度中国人的一部“精神史诗”。节目之所以感人至深, 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那种承先启后的内在精神、那种居安思危的忧患力量在打动着人们。良好的精神素养不是一天两 天就能够养成的。要从娃娃抓起, 从学生时期抓起, 只有国民的思想素质提高了, 我们的民族, 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3.看一本好书。笛卡尔说过 : “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书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人们需要从中不断地汲取营养, 充实自己的头脑, 提高自己的素质, 以适应这个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积极有效的阅读可以积累知识, 提高能力, 磨砺思想, 陶冶情操, 进而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和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名著阅读要引导学生注重内容, 调动他们自身的体验, 感受真、善、美, 提升人生境界, 丰富美好心灵, 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师可以参照百度文库上的“初中生好书推荐”的书目, 教师自己先选择下载好十部左右的好书, 再通过学校网络, 每周用上一节的语文课外活动课, 让学生用一个月或二个月的时间有选择性的阅读一部好书。中学生的人生还是晴空万里, 而名著中的各种人生态度则使中学生们既不陷于美好梦想的夸夸其谈中, 又给他们浇灌坚贞不渝的思想使他们不至于太过失望。让中学生们从悲剧中看到现实, 从喜剧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从讽刺小说中体味正义的凛然, 从人物传记中了解人生的追求与生活的磨砺。名著于中学生, 尤其是对人生的概念还未澄清的中学生, 其力度绝不止那薄薄的一本书, 它用浩荡的文字向读者展示, 人生的奥秘就在这里。方便、快捷的学校网络, 为学生多阅读名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观一部好影片。一部好影片, 是指观看了解后能让自己扩大视野, 获取知识的影片, 感悟人生, 陶冶性情, 催人奋进的影片。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好那些有教育意义必须看的或特别好的值得看的影片, 每学期下载好2至3部, 通过学校网络, 组织学生观看, 如: 《小猪宝贝》《勇敢者游戏》《永不妥协》 《垂直极限》《心灵捕手》《黑暗中的舞者》 《辛德勒名单》《圣女贞德》《当幸福来敲 门》《勇敢的心》《阿甘正传》…… 并且写出观后感。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校, 涉及面较窄, 语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好影片, 可以让学生了解影片中的社会生活, 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 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使他们思想得到了升华。
拓展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学习 篇8
一、在信息整理中激发探究学习
数学教学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 这样就要求必须寻找可供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 多种多样的信息, 有具体可联想性的, 有模糊性的, 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作出相对科学的决策, 学会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的信息内容, 让学生在信息整理中进行探究学习。如“可能性”一课的教学。
师:刘翔参加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10m栏比赛获得冠军。
师:在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10m栏比赛, 他会获得冠军吗?
生:可能会获得冠军。
生:因为他上届获得冠军, 而且破了世界纪录。
生:可以会跑得比上届还快, 再次打破纪录, 获得冠军。
生:可能其他选手都摔倒了, 刘翔获得冠军。
生:可能其他会怕上届冠军刘翔, 突然退出比赛, 刘翔获得冠军。
师: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我可以看出大家都希望冠军是刘翔
生:是!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
生:我不认真学习就不可能考100分。
生:我走路闭着眼睛可能会摔倒的。
生:万众瞩目的110米栏比赛, 卫冕冠军刘翔在第1轮就因伤退赛, 冠军不可能是他了。
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 呈现给学生学习数学的信息, 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而“可能性”这一课的学习, 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 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让学生联系刘翔在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10m栏比赛会出现的现象, 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通过数学信息的呈现, 或多或少给学生留有学生探究选择的余地,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
二、在综合分析中激发探究学习
教师要通过探索背景的创设、探索程序的设计,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一些问题, 可以有着多种解决方法, 为此在分析问题时,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作出正确的选择。如教“元角分的认识”时。
师:教师节快到了, 半帮同学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 决定把自己攒的40个1角硬币都拿出来, 拿着这么多硬币真不方便。半帮同学就去找什杂店的阿姨帮忙。阿姨说就这样吧。收了半帮同学的40个1角硬币, 又给了他4张1元钱, 半帮有点不高兴, 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半帮同学拿40个1角硬币换4张l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
生:将40个硬币一个一个地数, 每10个1角放在一起, 这样10个1角就是1元, 4个10个1角就是4元, 所以40个1角和4元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 请大家观察一下已分好的硬币, 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回答) :1元和10角相等。
生:10个1角就是1元。
生:1元就是10个1角。
生:1元=10角。
这样教学, 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 但没有找到规律, 我们可以运用经验, 通过创设活动, 把经验提炼为数学, 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选择哪一种方式, 这样就是要求学生作出综合分析进行选择。根据新课程标的要求, 提倡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设置方式并进行讨论, 选择哪一种方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选择分析的意识, 使学生能够综合分析探究并解决问题。
三、在猜想估算中激发探究学习
拓展艺术空间 品味审美情趣 篇9
一、校园环境, 彰显艺术品位
在文化建设上, 结合学校特色, 力求从“办学理念的提炼, 视觉形象的设计, 环境文化的规划”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以“让教师理解教育, 学生享受教育”为主线, 拓展校园文化。突出一个主题, 让师生体验艺术美, 感悟生活美, 亮化一个景点, 构建墙壁文化, 展示艺术成果, 营造一种环境、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充满教育。
二、有效课堂, 突出艺术教学
课堂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鉴赏能力的主渠道, 艺术课堂教学打破了单独学科知识体系的界限和与制约。搞活三课, 以保证艺术类课程的充分落实。学科课, 夯实艺术教育基础;活动课, 拓展艺术教育舞台;潜在课, 丰富艺术教育内涵。通过快乐生活课程教学, 让学生不断获得艺术知识与技能、艺术感知与欣赏、艺术表现与创造、艺术反思与评价及艺术交流与合作等素养, 提高师生生活情趣。
三、兴趣特长, 提升艺术特色
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是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摇篮。以“课内打基础, 课外搞拓展”为宗旨, 强化艺术教育活动。秉承“人人有第一, 个个有最好”的理念, 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培养并要求学生掌握多种技能。如能写一手好字;能奏一样乐器;能歌或善舞;能掌握一种绘画技巧;能掌握一种体育竞技。开办舞蹈班、绘画班、书法班、民乐组、管乐队、声乐队等艺术类特长班, 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参加竞赛, 宣传艺术功效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校管乐队参加市少工委组织的管乐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舞蹈队在市举办的“中小学舞蹈大赛”“星元之夜舞蹈大赛”“人寿杯舞蹈大赛”“新农村建设艺术节”等文世汇演中取得了佳绩, 并多次在市电视台录制节目;书画班700多人次的书画作品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竞赛激励了他们对艺术的渴求。
培养问题意识拓展数学空间 篇10
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 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数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 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有用的数学, 学生有了学习欲望, 才能投入地学习。
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走出教室, 联系生活实际, 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例如, 在上《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节课时, 笔者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 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 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 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方程应用题, 如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 用相同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提高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有“生命”的课堂, 增强学生的数学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 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 也最能暴露出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地方, 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地辅导, 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那么, 在教学中应怎样“教其有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1. 营造质疑的氛围, 让学生“敢问”。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 自由、宽松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是问题意识产生的良好条件。在讲“3.1多姿多彩的图形”时,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形状特征, 笔者特意设计了一个魔术袋, 里面装了一些大小、形状各异的立方体,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摸, 当时学生情绪很高。当学生摸出一个后, 笔者问:“你摸出的是什么?它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学生依次摸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锥体, 等等, 但因为众多几何体的出场顺序和问题相同, 结果学生后来的兴趣剧减。为了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兴趣, 笔者将游戏分为三步走:第一步, 让学生任意摸出一个几何体, 看着它, 利用视觉进行观察, 描述它的特征后, 再说出它的名称;第二步, 让学生任意摸出一个几何体, 先别拿出来, 利用手的触觉进行感知, 并描述它的特征, 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几何体, 然后拿出来进行验证;第三步, 让学生根据老师描述的特征去摸出相应的几何体, 让大家判断正误……这样层层递进, 不断增加问题的难度,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及抽象思维, 使他们的兴趣逐渐达到高潮。
在教学中, 笔者常常对学生说:“只要你想到了, 就说出来, 我们一起探讨, 不要怕出错, 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 没有人会笑话你的。”以此鼓励学生多回答。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应有正确的态度, 要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最终实现敢说、敢问。
2. 创设质疑的情境, 让学生“愿问”。
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 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而且还要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 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提高其质疑兴趣, 达到以趣生疑,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状态。上课时,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如提出问题:“同学中有谁看到过银行存折吗?存折上有些什么内容?”这个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问题, 同学们很感兴趣, 并都抢着回答。教师在此基础上投影出示一张存折, 当学生阅读了存折上的主要内容后, 再提问:“从存折上可以看到, 把钱存入银行, 经过一段时间后, 银行按规定要付给储蓄者一定的酬金。那么我们想一想, 去银行存款会碰到哪些储蓄专用名词?”这又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语言说出各种名词, 笔者把他们的回答稍作修改, 投影出示本金、利息、期数、利率、月利率 (月息) 、年利率、本利和利率的定义。再提问:“把钱存入银行后, 如何计算利息与本利和?”对于这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可能正确, 也可能不正确, 为此,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然后给出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利和=本金+利息”。
3. 给予质疑时间, 让学生“能问”。
一些专家认为,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个“牵”字, 教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 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自己的思路亦步亦趋地往前赶。教师问个不休, 学生忙于应付, 根本没有质疑的机会。笔者认为,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 安排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细细地读书, 静静地思考, 去发现问题;要安排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 把质疑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让学生在预习时养成质疑习惯, 要求他们在预习时, 将准备学的新知识认真读、仔细想, 在书本上对重点知识进行圈圈、点点、画画, 把不明白的地方记录在专门设置的“质疑本”上, 以便课前向教师提出疑问。
(2) 课上, 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 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
(3) 学完本节的教学内容后, 留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回想自己刚才学过的内容或提出一些异议, 培养他们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能力。
三、挖掘有“生命”的数学,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 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例如,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 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到甲码头逆流行驶, 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3千米/时, 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解法一]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 根据往返路相等可列方程:
[解法二]设甲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x千米, 由船在静水中速度不变可列方程:
到这里似乎就该结束了, 但学生还没有深刻理解, 为此, 教师应继续提问: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要引导学生思考, 明白一种是设直接未知数, 一种是设间接未知数;更要让他们知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两个等量关系, 设出一个未知数来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时要用到一个相等关系, 所以列方程时就必须用另一个相等关系, 循环引用, 列出像x+3-3=x-3+3这样的恒等方程来, 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目的性。
在比较中拓展空间 篇11
下面以一篇考场作文的修改为例,对写作中比较的功用和价值作一点阐述和说明。
【作文题】
以“人是有翅膀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3)书写工整、规范。(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初稿及问题点示】
人是有翅膀的
朱俊怡
看到这个题目,我立刻想起了我的外婆,因为外婆还在的时候就经常向我提到“翅膀”这个词。(开头的这部分语句应删去,因为这种写法有做作之嫌)外婆告诉我说:“人也是有翅膀的。”(可扣住这句话作一点铺垫和补充)
第一次相信外婆的“翅膀”之说是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我突发急性阑尾炎,连夜开刀。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个再小不过的手术罢了,但那时的我,却认为自己是罹患重病,命悬一线了。我哭啊闹啊,既有疾病的疼痛①,也有对这个世界的不舍。外婆就这样陪着我②,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不怕不怕③。外婆对我说:“宝贝儿,张开你的翅膀,它会带你飞过病痛,勇敢一点,记住,你是有翅膀的天使啊!”(前后缺少衔接)我的眼泪不再流下④,平静地闭上眼睛,就真的感觉我的翅膀带我奋力飞翔⑤……我再次醒来的时候,看见了外婆那一如既往慈祥的目光,大家都夸我勇敢,我对着外婆笑着眨眨眼,只有我们俩知道,是因为我有翅膀(句子不完整)!
我在外婆的呵护下不断地成长,每次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我会向外婆哭鼻子,她总笑着安慰我⑥,提醒我,我还有那双隐形的翅膀⑦。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舞蹈,但却(用词重复)羞于表现,不敢大胆表演,外婆一次次地鼓励我⑧,自己也一直做我的观众⑨。她帮我报名舞蹈班(语序不当),陪我练舞,自己在一旁从不说什么,会总用目光鼓励着我⑩,让我尽情地跳舞。在她的陪伴下(缺少停顿)我的舞蹈进步很快,人也不再怯懦,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老师挑选我在艺术节上独舞,我有些退却?輥?輯?訛,外婆知道了后,对我说:“孩子,你总紧紧收拢着翅膀,怎么会飞得高远,怎么会到达自己的天堂呢?”我看着她?輥?輰?訛,心中充满了坚定?輥?輱?訛,我点点头,参加了演出。那天,我自信地跳着,台下无数的目光不再让我畏惧,我知道这其中一定有外婆的目光在给我力量。我不停地旋转着,心里说着?輥?輲?訛:“外婆,你看见了吗?我真的张开了翅膀在飞,我飞得美吗?”
后来,上了初中,我就离开了外婆?輥?輳?訛,但我总记得她说过的话,她告诉我要不懈地为了理想奋斗,要坚定地张开翅膀去追求我的梦想。
可是在我初三那年,外婆安静地离开了人世?輥?輴?訛,我看见天边飞过的小天使,外婆,你是不是也张开翅膀飞去了想去的地方呢?我把她的骨灰装进了玻璃瓶(成分残缺),挂在胸前?輥?輵?訛,我们一辈子都不分开?輥?輶?訛。只是,这竟成了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翅膀是什么呢?是我的勇敢,是我的坚定(过于简单),是我追求梦想的执著,是外婆那盈盈的目光(结尾不能给人主题升华的感觉,需补充和提炼)……
注:文中标示①②③等数字符号的地方表达的意思不准确,是需要修改之处。
简评:习作以外婆对“我”的开导和呵护为线索,串联起了“我”勇敢地面对手术和大胆地参加演出的过程,并注意点出了“我”的成长与“翅膀”的联系,结尾的诠释,更进一步突出了“人是有翅膀的”这一命题的意义。
本篇构思完整、选例典型、扣题明晰,但在前后的关联、用语的准确以及表达方式方法的恰当运用等方面还欠火候,需要进一步锤炼和提高。
【修改稿】
人是有翅膀的
小时侯的我喜欢童话,总认为只有天使才有洁白的美丽的翅膀。可我那能说会道的外婆总纠正我:“人也是有翅膀的!人可以自在地飞翔,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第一次相信外婆的“翅膀”之说是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我突发急性阑尾炎,连夜开刀。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个再小不过的手术罢了,但那时的我,却认为自己是罹患重病,命悬一线了。我哭啊闹啊,既有疼痛的难耐,也有对这个世界的不舍。外婆一有空就来陪我,她拉着我的手,一次次地告诉我不怕不怕。她对我说:“宝贝儿,张开你的翅膀,它会带你飞过病痛,勇敢一点,记住,你是有翅膀的天使啊!”真的很有效果,我的眼泪于是不再流下,我平静地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我的翅膀扇动着,我奋力飞翔……我再次醒来的时候,看见了外婆那一如既往慈祥的目光,大家都夸我勇敢,我对着外婆笑着眨眨眼,只有我们俩知道,帮助我战胜病痛的“法宝”是因为我有翅膀!
我在外婆的呵护下不断地成长,每次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我会向外婆哭鼻子,她总是以那慈爱神奇的笑容安慰我,提醒我,你是有翅膀的孩子!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舞蹈,却总是羞于表现,不敢大胆表演,为了我的超越,外婆总是坚持鼓励我,并一直做我的忠诚的“粉丝”。她帮我去舞蹈班报名,陪我练舞,自己在一旁从不说什么,总会用目光鼓励着我,让我自在地跳舞。在她的陪伴下,我的舞技进步很快,人也不再怯懦,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老师挑选我在艺术节上独舞,我有些犹豫,外婆知道了后,对我说:“孩子,你总紧紧收拢着翅膀,怎么会飞得高远,怎么会到达自己的天堂呢?”她的鞭策唤醒了我心中的坚定和自信,我点点头,参加了演出。那天,我自信地跳着,台下无数的目光不再让我畏惧,我知道这其中一定有外婆的目光在给我力量。我不停地旋转着,用心语在表白:“外婆,你看见了吗?我真的张开了翅膀在飞,我飞得美吗?”
后来,我考取了外地的一所初中,虽然远离了外婆的呵护,但我总记得她说过的话,她告诉我要不懈地为了理想奋斗,要坚定地张开翅膀去追求高远的梦想。
可是在我初三那年,我那慈祥、睿智的外婆安静地离开了人世,悲痛中,我看见天边飞过的小天使,外婆,你是不是也张开翅膀飞去了想去的地方呢?对外婆的怀念和敬爱让我把她的骨灰装进了玻璃瓶,并把它挂在了胸前,因为我们永远都不想分开。只是,这永不分开竟成了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外婆,我的人生导师,你给我的不仅仅是亲情的关怀,你给了我世上最神奇而珍贵的瑰宝,你让我明白了“人是有翅膀的”道理,这“翅膀”是什么呢?是外婆那迷人的期待,是外婆那鲜灵的鼓励,是我战胜困难的刚强,是我追求梦想的执著……
修改体会:总以为自己在写作上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可当老师指出了我的习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并和我一道商量后进行了修改,我才像在山脚下的登攀者一样,是那般清醒地看到了山的巍峨和高峻、厚重和雄奇。写作不能没有对比,这不仅是因为对比可以分高低,更是因为它可以给进取者一味成长清醒剂,时刻提醒和不断鞭策着自己在奋进的征途上努力,保持一颗谦虚进取的心!
【总结】
拓展公益广告的宣传空间 篇12
关键词:新闻宣传,公益广告,创新编排
采用创新的编排、公益样式的语言及丰富的同期采访音效,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 制作出一条条解读宣传公益, 唱响社会主旋律, 着力提升舆论引导力, 促进全省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这种用公益形式宣传解读大型会议的方式, 可以说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首创。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在新闻阅评上对我台一段时间以来围绕中央及省内重要会议精神做的公益宣传及解读提出了表扬。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两会等重要会议宣传上,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会议解读宣传公益做到突破创新, 令人耳目一新。
如何继续做好会议解读公益,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大会议前, 要结合会议热点, 提前策划选题, 找准角度和切入点
例如:2014年全省两会, 在解读公益上, 我们没有像往年一样将重点放在民生内容的解读上, 而是将重点放在对报告中经济内容的宣传和解读上, 这和当时的宣传工作重点及报告内容重点是契合的。如果不能掌握当前的宣传工作重点, 高频率播出的解读公益很可能会让会议宣传的重点出现偏差。全国两会中,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在公益解读上重点突出了龙江力量、龙江骄傲、龙江贡献, 在选题上重点突出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各项工作的亮点, 可以说在全国两会召开前营造了热烈的气氛。
二、公益广告的形式要寻求突破, 力求样式更新颖, 语言更生动、更形象
自十八大解读公益开始,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在公益解读会议内容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但由于会议内容时常与百姓现实生活有差距, 如何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很重要。在样式上还要不断创新, 除了点对点式——即在公益中, 既有百姓声音也有政府部门的声音外, 我们还可以尝试演绎式, 对话式等等, 让解读宣传公益更加生动, 更加贴近生活。
另外在文字的编辑上, 既要注意语言的精炼, 抛弃掉不容易被记住的数字、口号式语言及总结性文字, 同时也要注重语言的表现形式, 可以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力求贴近主题, 更加生动, 更加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公益更好听, 更容易被听众理解, 且没有说教性。
在《大项目建设反思录》解读黑龙江省产业项目建设系列宣传公益中, 我们改变以往的方式、将宣传公益融入连线报道跟新闻评论中, 一改主持人播报形式。新颖的包装形式, 颇有深度的解读, 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
三、公益广告要长短适中, 或者设计多个版本, 利于根据节目时间编排
目前播出的大型会议的解读公益长度一般都在一分半左右, 最长不超过两分钟, 这样的长度比较适合各节目编排, 但由于个别黄金时段的节目的广告比较多, 节目内容时间本就有限, 高频次的播出会议解读公益会占有大量节目内容, 所以可以考虑在公益时长上适当做一些更简洁更简短的公益作为补充, 这样可以提高播出频次, 也更适合其他不同节目的编排。
在《惠民生, 促发展》聚焦全国各地市小城镇建设成果系列宣传公益中, 我们主要把当地群众的采访同期声作为制作宣传公益的素材,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出内心喜悦, 用朴实的言语讲述发展成果。短小精致、字字珠玑。
四、加强专家解读的力度, 聘请知名专家及评论员, 增强公益解读的权威性
目前的解读公益中专家解读的内容还仅仅局限在省内专家上, 但部分专家水平有限, 语言表达不够流畅, 甚至观点不够鲜明透彻。所以可以考虑聘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及评论员, 固定为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节目提供观点支撑, 提高会议内容的解读的权威性。
今年, 我们特别策划推出了《两会观察员》环节, 聘请两名专家评论员,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关键内容, 用生动的事例、客观的语言进行阐述, 然后制作成解读宣传公益, 将省委、省政府的新政策以全新的角度传播到听众心中。
五、在编排上要根据不同节目类型有所区别, 制定编排计划, 增强编排的科学性, 防止同时段重复播出频率过高
宣传公益制作完成后, 编排很重要。我们现在的编排还很随意, 或者说没有计划, 我们有时常听到在一个时段里, 几天内都重复播出一个内容的公益, 重复度太高, 有时这种会议的解读公益会夹在两条药品广告之间, 需要主持人在直播间内进行调整。那么这些问题, 都可以通过科学的编排进行调整, 我们不能公益上单后, 一个星期都不调整。通常这种解读公益都是成系列的, 所以要每天调整不同节目中编排的公益内容。
由此及彼, 将这样的公益宣传思维融入到日常的新闻事件中, 快速发声、公益发声, 从而拥有话语权。从龙广爱心节到哈尔滨啤酒节、从龙江绿色食品体验节到俄罗斯油画创新发展论坛、从哈尔滨国际时装周到哈尔滨冰雪节, 我们用创新的编排、公益样式的语言、丰富的同期采访音效制作成一条条宣传公益, 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 叩响龙广独家声音标识。
参考文献
[1]李海霞:《环球资讯广播的融合发展实践》, 《国际广播影视》2014年第12期
【拓展幸福空间】推荐阅读:
拓展空间11-26
拓展学习空间05-19
拓展实验空间07-28
拓展服务空间08-12
科学管理拓展空间09-01
怎样拓展学生写作空间11-08
拓展数学教学新空间07-29
合理拓展美术教学空间11-13
拓展中国画的三维空间07-18
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拓展幼儿学习空间论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