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学习空间

2024-05-19

拓展学习空间(精选12篇)

拓展学习空间 篇1

数学学习的生命力是探究, 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和动力是探究。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拓展探究空间,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一、在信息整理中激发探究学习

数学教学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 这样就要求必须寻找可供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 多种多样的信息, 有具体可联想性的, 有模糊性的, 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作出相对科学的决策, 学会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的信息内容, 让学生在信息整理中进行探究学习。如“可能性”一课的教学。

师:刘翔参加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10m栏比赛获得冠军。

师:在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10m栏比赛, 他会获得冠军吗?

生:可能会获得冠军。

生:因为他上届获得冠军, 而且破了世界纪录。

生:可以会跑得比上届还快, 再次打破纪录, 获得冠军。

生:可能其他选手都摔倒了, 刘翔获得冠军。

生:可能其他会怕上届冠军刘翔, 突然退出比赛, 刘翔获得冠军。

师: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我可以看出大家都希望冠军是刘翔

生:是!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

生:我不认真学习就不可能考100分。

生:我走路闭着眼睛可能会摔倒的。

生:万众瞩目的110米栏比赛, 卫冕冠军刘翔在第1轮就因伤退赛, 冠军不可能是他了。

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 呈现给学生学习数学的信息, 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而“可能性”这一课的学习, 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 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让学生联系刘翔在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10m栏比赛会出现的现象, 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通过数学信息的呈现, 或多或少给学生留有学生探究选择的余地,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

二、在综合分析中激发探究学习

教师要通过探索背景的创设、探索程序的设计,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一些问题, 可以有着多种解决方法, 为此在分析问题时,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作出正确的选择。如教“元角分的认识”时。

师:教师节快到了, 半帮同学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 决定把自己攒的40个1角硬币都拿出来, 拿着这么多硬币真不方便。半帮同学就去找什杂店的阿姨帮忙。阿姨说就这样吧。收了半帮同学的40个1角硬币, 又给了他4张1元钱, 半帮有点不高兴, 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半帮同学拿40个1角硬币换4张l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

生:将40个硬币一个一个地数, 每10个1角放在一起, 这样10个1角就是1元, 4个10个1角就是4元, 所以40个1角和4元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 请大家观察一下已分好的硬币, 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回答) :1元和10角相等。

生:10个1角就是1元。

生:1元就是10个1角。

生:1元=10角。

这样教学, 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 但没有找到规律, 我们可以运用经验, 通过创设活动, 把经验提炼为数学, 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选择哪一种方式, 这样就是要求学生作出综合分析进行选择。根据新课程标的要求, 提倡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设置方式并进行讨论, 选择哪一种方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选择分析的意识, 使学生能够综合分析探究并解决问题。

三、在猜想估算中激发探究学习

猜想可以缩短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 促使获得探索成功的机会, 更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 (下转第49页) (上接第47页) 进一步探索, 锻炼其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应用已知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猜想、估算、验证、假设……养成良好的猜想习惯, 发展学生的猜想能力,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 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问学生: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 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离球一米远, 这条线需要多长呢?又问:如果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 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米远, 绳子增加多少?学生纷纷估计:1000米、10000米、100米……教师说:大家说的都不对, 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同学们感到很惊讶。教师继续说:只要通过学习圆周长的计算后, 我们就会很快算出的。教师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有了求知欲, 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 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学生自己探索学习, 问题理解就更加深刻, 我们要为学生多提供探索的时空, 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拓展学习空间 篇2

拓展自主学习空间凸显真实有效课堂 陈埭求聪中心小学许美华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创设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情境,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贯彻落实这一旨意的基础上,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一、确保用足时空促进有效学习

足够的时空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其作用就如种子的发芽、生长需要温度、水份、空气一样。只有有了足够的时空,学生才能对所面临的问题作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和推断,也才能多策略地进行探索,学生的创造智慧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和充分地展现。如我在教学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我惜时如金,只言片语,点到为止,给学生展示导学提纲的内容后,就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索、创造并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能运用割、补以及割补的方法,还能运用已学过的平移、旋转等方法。学生的一些想法不得不叫我处在一种享受之中。由于我除了给学生提供足够探索时空,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合作交流空间,学生的自我展示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对探索中问题的认识得到了畅所欲言,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学生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意见或见解得以相互“碰撞”和“启迪”,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批判和反思,而且还建构起对问题的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最终达到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合的目的。

二、激活课堂气氛引导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素质型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贯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讲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着力研究如何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激活课堂。

1、质疑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创设出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问题意境,学生在这种意境中自学初探并提出各种疑问,然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使学生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问题去学习,可以启动思维,活跃课堂,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活动。如《年、月、日》这课教学时,我在揭示新课的同时并提问:日历里蕴涵着很大的奥秘,你想知道年、月、日有哪些知识?同学们带着好奇疑问进行了自学后,提出一些富有价值性的问题:(1)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2)为什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3)为什么有平年、闰年之分等一系列疑难问题。我把这些问题筛选整理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再次自学课本并讨论,寻找问题答案。在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探究状态。

2、探索性学习。作为新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进取。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在教师的启迪引导下,才能促使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如我在教学平年,闰年及判断方法时,如何把这一个个句号转化为学生思维中的问号?我通过让学生“查日历,猜年份,找规律”等方法层层推进,让学生在知识冲突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说过:“在学习中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置境性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态,对其认识过程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如《年、月、日》这课教学时,我采用谜语导入法,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新课学习中,在学习认识大月、小月后,我马上让学生做个游戏,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知识,达到化一般为不一般,变静中学习为动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倡导自主学习

尽一切可能拓展学习空间 篇3

然而,如果教育停留在今天这样的信息化水平上,很难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利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传授知识,不应该是计算机的主要功能。

当下,我们有必要利用信息技术,为构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提供支撑。这种新学习方式将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变“服务于教”为“服务于学”。过去十多年来,教育部门在信息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早的是“校校通”,紧接着又有“班班通”。现在,许多班级都有多媒体设备,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于使用课件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些设备通常只服务于教师的教,而未来的发展可能是“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计算机”,就像成人离不开手机一样。

其次,小组成为班级内的基本学习单位。当前,在班级授课制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仍然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许多教师的脑海中没有小组学习的概念。而在全新的学习方式下,没有小组就没有教学。

最后,变“开发教学资源”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多年来,教育信息技术工作者们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这种“教学资源”实际上是教师教课、备课的资源,所谓的“学习平台”“网络资源”,几乎与学生无关。相应地,我们要建立一种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与资源库。

在这种新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空间将从在教室里围着教师打转,拓展到一切可能发生学习的地方,如实验室、制作室,乃至大自然、社会一切可能的场所。只有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才能和传统模式所造成的惯性力量相抗衡。

根据这样一种理解,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课堂学习的功能更类似于一个研讨会,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收获、体会和疑问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同时,如果想把这种课堂理念变为现实,我们还需要拆除横亘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那堵无形的墙。学校与社会之间有两堵墙,一堵墙是看得见的围墙,另一堵无形的墙则把学生的学习固化为学习教科书、做作业等,而把大量的实验、制作、考察等体验性学习排斥在外。

学习不等于输入,输出也是一种学习。今天是教育人为地把学生的童年延长了。强迫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坐在教室里面学习,除此之外什么也不用干,这是我们的失误。

学生的学习必须和真实的社会建立某种联系。不能把学校人为地建成一个与社会隔绝的真空地带,这样不利于学生了解社会,更不利于学生成长。实际上,当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真正为社会进步做点事情的时候,他们将学到更多。

我们的校园、课堂应该成为公民社会的摇篮。我们希望未来公民社会什么样,就必须在今天的校园、今天的课堂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作者为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拓展学习空间 丰富科学知识 篇4

一、充分利用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实验

要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像科学家那样为其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每当我们上完实验课,总会有个别学生说: “老师,我们的实验还没完成。”“我们能再做一会儿吗?”但是,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怎么办? 也许,这样的学生就是一个小小的发明家,我们绝不能阻止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解决的办法就是课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实验,可由教师提供所需的器材和做出相应的指导,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轻松自在,设想出许多奇思妙想的实验设计,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他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满足他们做实验的愿望。开放实验室首先要做好计划,如对哪部分学生进行开放,什么时间开放,如何申请等。即开放不是“大撒鹰”,要做好计划。其次,开放实验室要做到有序的监管,虽然是开放,要明确到具体的责任人是谁,尤其是探究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时,尤为重要。

二、开放网络教室、图书室,扩大信息收集范围

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许多疑问是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的,而学生恰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这样,我们就应该开放网络、图书室,不要让这些资源睡大觉,学生可以随时到网络教室、图书室进行查询、学习。对进一步的拓展学习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三年级下册《信息的发展》一课时,单凭课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可以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这方面的书刊来查阅,同时还可以开放网络教室,让学生带着对信息发展的向往自主搜集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再如,冀教版下册《宇宙与航天技术》这一单元,光靠教材中对宇宙与航天技术的介绍,显得太过于单调、简单,不够丰富,如果让学生参阅其他的一些有关宇宙与航天技术的书籍,或者到网络中进一步了解学习宇宙与航天技术,那么,这些资源的应用,会对教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所以,开放网络教室、图书室这样的学习的方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走进自然,亲历学习过程

我们的科学课程,就是要探究一些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以,大自然是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 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 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只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四年级《科学》中的《养小鸡》《种茄子》等课时,学生对小鸡、茄子都很熟悉,如果上课时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白白浪费,而让学生形成“书中的小鸡”和“书中的茄子”,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不如我们就让有条件的学生养小鸡,种茄子,让学生在养小鸡、种茄子时,认真观察它们的样子、生活习性、在参照书中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样学习的科学知识才做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的科学知识才更丰满。再如,教学《有序的生态系统》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真正的到池塘、到野地、到树林去观察,去探究,每一处的生态系统是怎样的,如果人为的破坏了生物链中的一种生物,那么生态系统会怎样? 有了这样深入的观学习,学生的科学知识才不会空洞。

四、让科学课程在社区和家庭生活中延续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对家庭生活也是最熟悉的。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体会知识力量的强大。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探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 烧水时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防止溢出来,我们该怎么做? 秋天里窗户为什么会结霜? 冬天里窗子上的冰又是从哪里来的? 煮鸡蛋时,为什么煮熟后要用冷水冰一下? 杨树为什么比柳树落叶早等等,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书本,然后从书本再到生活实践,用科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为学生的科学潜能发展打好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离不开课堂教学,但是,我们更应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走进网络、走进自然、走进社区和家庭,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知识的平台,让孩子们获取更为丰富的科学知识。

摘要:作为科学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教室,充分利用实验室、网络教室、图书室等资源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家庭生活,使科学知识在大自然、生活中得以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写作空间拓展 篇5

发表于 2010-07-14 11:36:00点击率:3

3以上谈各类命题的审题,主要是在“切题”的准确上、在“范围”的限制上,即从消极方向审核;而审题还有一个更值得提倡的积极方向,那就是在保证能“切题”、合“范围”前提下,进而开拓出广阔的可写视野,了望到辽阔的驰骋空间。这两个方向的审题是相辅相成的,而要写出有创新意思的作文,这后一个方向的审题往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心力。

如何从积极的方向去开拓可写空间呢?下面提示几种方法以资借鉴。

1、虚实选取法

有的作文命题很实,实者则虚之:如“肩膀”,从实在的人体部位的肩膀角度就难写,那么由肩膀联想到“依靠”“担子”“责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肩负其历史使命”“个人的肩膀”“民族的肩膀”等,可写的空间就大大地拓宽了。

有的作文命题很虚,虚者则实之:如“感悟大自然”,“大自然”是个范围很大的抽象概念,只想到对整个大自然的感悟,就虚而难写,倘“万中取一”,尝其一“脔”,或只写水,感其千变万化;或只写山,悟其奇崛险怪;或只写树,感其万种风情;或只写云,悟其千姿百态;也可写夜望星空,慨叹宇宙之广阔深邃,感悟“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也可写流星,想到“不要追求短暂的闪光,而要追求永恒的光辉”;也可写静听虫鸣,惊叹世界奇妙多彩,感悟生命的无穷力量;哪怕只写蝉鸣,也会感悟“四年的黑暗劳作,才有短短一个月的欢唱”;哪怕只写小草,也会感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无不合“感悟大自然”这个大话题。

2、多义联想法。题目的词语常有多种意义,对“多义”的玩味与选择,最是表现审题的智慧。

如“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中的“息”,既指身体的休息,还指奋斗的停辍或中止,因而可写的范围大大加宽:懒惰者念着“生有所息”,一生碌碌无为;勤奋者懂得“生无所息”,取得辉煌成就;蒋筑英、罗健夫等知识分子坚信“生无所息”却过度劳累而英年早逝;人生该“有所息”还是“无所息”?高速奔跑的时代战车令人想“息”也“息”不下来;不同时代的“有所息”、“无所息”是进步还是退步„„对生命的这些思考与探讨,都是源于对“息”这个多义词的理解。

如“雕琢心中的天使”中的“雕琢”与“天使”,都具有多义性。“雕琢”可以理解为“促成”“实现”“树立”“培养”“塑造”“发掘”“实践”„„;“天使”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愿望”“远大的理想”“完美的目标”“善良的心地”“优雅的气质”“高尚的境界”„„

且随着对这些具有多义指向的词语的理解,可写的内容对象便不胜枚举了,凡是用心创造美的,均可成为话题写作的范围,这样看来,本话题的开放空间实际是很大的。如:

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虽然是标题作文,却有话题作文般广阔的空间。可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

a、从水的形态展开联想,水有晶莹的水滴,也有汩汩的清泉,也有潺潺的小溪,还有辽阔的海洋。联想到人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组成了人类社会。

b、由滴水穿石,联想到学贵有恒,学贵有专。

c、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联想到善于接纳别人、虚怀若谷才能壮大自己。

d、由水流不断向前,奔腾不息,联想到人生应积极进取,人生应不断追求。

e、由波涛动荡,起伏不定联想到人生有起有落,要正确对待成败得失。

f、由海浪拍打岩石联想到为人不可太刚,刚者易折,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g、由湖泊、沼泽、池塘安于平静而逐渐干枯联想到人生不能只追求安稳。

h、由瀑布从峭壁上一跃而下联想到人生不应在平坦中徜徉,越是遭受挫折,越要放声高歌。纵然碰上一百次崖壁,拐上一千道弯,跌上一万个跟头,目标不变,信念永恒。

i、从水的形成过程看,由高山上的雪,融化成水,蒸腾成水汽,变幻成不同形态的云,最后又变成雨落到地面。一滴水的形成要经过多方面的酝酿,一个人的一生也必须经历种种艰难曲折的过程才会成熟。

j、从水的作用看,能滋润万物,那么人也要像水一样,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k、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明智的人要善于以小见大,以所见知所不见。

l、水晶莹清澈,好人一生平安,心灵纯洁、晶莹剔透的人,最终能有七彩的人生。

m、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投身于社会才能拥有自我。

n、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作为领导者,要取信于民,依靠民众。

o、水往低处流,人类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会自食恶果。

p、水能冲破堤岸,泛滥成灾,人类如果不加约束,只想得到彻底的自由,一定会害己害人害社会。

q、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r、从水的性质联想,水装进什么容器就呈现什么形状,为人处事应随和,富于变化。但是,从反面来看,也可以看作是见风使舵,这种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又是大多数人所鄙视的。

s、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做人要有博大宽容的胸怀,这样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种种不平、不公,化解怨愤。

t、从水的经历看,高山的雪水,穿越悬崖峭壁,经过层沙积土,有巉岩阻挡,有暴风雷霆,但也有芳草斜阳,夹岸桃花。我们的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快乐中要感谢生命,痛苦时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让人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

3、变换表述法。有的作文命题,或借助形象、或利用比喻,如浙江作文命题曾有“一枝一叶一世界”,江苏作文命题曾有“风头?猪肚?豹尾”。这类命题越形象,考生理解却越含糊,往往成为考生之最怕。命题本义不明说,让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考生需要合理转换表述,即“剥壳”一番,“翻译”一下,使其意义变得赤裸,使其面孔变得亲近,审“透”而生出一些实质性的意义之后,就不难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写作的内容。

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话题,“出人意料”指某种情形没料到,或某个结果非同寻常,“情理之中”即事出有因,符合常情;整个的转换表述成赤裸意义,可以是“偶然性中有其必然性”,可以是“不平凡(或没料到的)的成就(或恶果),有其内在的原因”。

如话题“跑的体验”,见仁见智,可写的也是很多的:可有感于“发展”,可有感于“自由”,可有感于“方向”,可有感于“极限”,可有感于“局限”,可有感于“超越”,可有感于“险阻”„„

拓展学习空间 篇6

一、给学生更具弹性的知识空间

在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会预先展示部分视频供学生学习,这样学生能对照视频去梳理知识,掌握关键部分,一旦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哪一部分还有欠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弥补,也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来促进理解,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以放到课上交流,汇聚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小数的近似数”教学中,笔者在视频中介绍了用四舍五入找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给学生留下一些课前练习。在收集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时,发现有的学生记录下了“搞清楚了什么叫四舍五入”;还有的学生在“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父母等途径用画图的方式来学习。同样的一个多位小数(比如1.937),在数轴上每一大格表示1的情况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精确到不同数位后近似数所在的位置,当学生观察1.937与1.9、1.94的距离后,他们自然而然地发现保留的位数越多,近似数与原来数越接近,这为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弹性空间,对于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如果出现类似“不理解何为四舍五入”的基础空缺,而教师不能及时发现的话,学生是没有机会去弥补的;学习比较深入的学生只是凭借自己的想象,也难免落入教师预设的“圈圈”中。现在他们对“精确程度”产生兴趣,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去寻找依据,这样的学习无疑更主动,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

二、给学生更深入的挖掘空间

学生在课外已经接触了相关知识,课堂上就可以针对焦点问题来做更加详尽的挖掘,这样不但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通过生生交流或者师生互动,学生有了更充足的理解,课堂的效果也会体现出来,这比教师总是担心知识点没有讲全、总是害怕学生错过重要的知识点要好得多。

例如,在“认识负数”教学时,很多学生对一些负数情境中的“0”很感兴趣,他们认为有些0是天然的,比如海拔高度等,这些标准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有些标准好像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的。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就开展了相应的讨论,从一些实例中逐步证实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对整数和负数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了。这样的课堂交流让学生体验到“标准”的重要性,体会到“人为设定标准”的客观存在,从而引发他们对负数的体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给学生更立体的沟通空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大多局限于对话,时间和空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具备了更加立体的交流空间,可以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丰富。

一是学生与学习资料间的交流更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资料的理解程度来决定自己学习的速度、节奏。二是互动工具的引入让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们可以通过在线的互动工具进行解决。三是课堂上的沟通,由于学生在课前已有大量的准备,课堂上他们不但可以用语言来跟别人交流,还可以出示准备好的资料。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课前学习中,学生就在QQ群中交流字母和数相乘以及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的一些规则,还相互之间出题来考对方,将一些要点都挖掘了出来,等到课堂交流的时候,学生反倒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谁制定了这样的规则上,这样“轻松”的学习正是得益于课前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总之,翻转课堂的学习形式给学校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翻转教学的优势来拓展学习空间,推动学生的学习向自主建构的方向更进一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小学)

拓展阅读——伸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篇7

确实,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大量阅读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言材料及其表达方式, 促进语言的规范化。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接受人类文化熏陶, 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所以, 没有语言积累, 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 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课外的大量阅读填补了课内的不足。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拓展阅读:

一、 拓读作者简介, 激发阅读兴趣, 积累文学知识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是名家名篇, 然而学生对作家知之甚少。了解作家的身世, 了解作家写作的背景, 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文章的兴趣, 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所以, 我们可以从课文作者出发选择拓展阅读材料。比如, 学习《爬山虎的脚》、《生命生命》等这类名篇, 就可以在教学伊始, 提供给学生一段作者的简介, 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快的阅读, 从中了解作者, 激起阅读兴趣。

二、拓读时代背景, 拉近文本距离, 产生共鸣

由于教材中有些课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 因而制约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为学习课文、体会文章蕴义、理解课文语言服务。拓读时代背景的意义在于:

1.拓展背景, 加大信息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革命传统题材类的课文。这类课文叙述的故事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比较大的距离, 学生阅读这样的课文, 缺少阅读经验的积累。光读这样一篇课文, 它给予学生的阅读信息比较单薄。因此, 我们必须补充给学生相关的阅读资料, 实现学生纵向多纬度的立体性阅读, 提高阅读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数量和质量。在学生基本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 并随文识字后, 教师提供补充阅读资料。 (瑞金沙洲坝的有关资料)

补充阅读了这些简短的文字, 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这口井对当地老百姓的重要意义, 体会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热爱, 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这样的阅读中, 还能巩固新学的生字, 补充认识另外一些生字。这样的拓展阅读, 也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2.开阔视野, 加深理解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故事, 表达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在两课时的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燕子受难”、“救护燕子”两部分内容, 感受气候的恶劣、情况的危急以及人们的爱心, 然后提供拓展阅读材料。

案例:

师:“燕子专列”之所以能行驶在瑞士的国土上, 这跟瑞士爱鸟的良好风气是分不开的。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谈谈自己的感受。阅读《爱鸟的瑞士人》

通过阅读这份拓展材料, 使学生认识到瑞士人爱鸟、护鸟的行为不是偶尔为之, 而是已经深入人们心中, 鸟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员。这样的补充阅读, 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使学生对课文的蕴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3.搭建桥梁, 走进生活

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讲的是作者在国外漂流旅行中丢失了背包, 在身无分文、极度疲劳、饥饿的状况下, 宁可晕倒也不用国旗交换面包的故事。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 揣摩人物心理, 想像人物言行, 感受到作者在极度困难的境况下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品质。然而, 对学生来说, 作者毕竟是陌生的, 尽管已经通过文本阅读, 作了心灵上的交流和对话。所以在课堂上, 教师还选择了一些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了解到的相对熟悉的知名人物、事件, 如容国团、北极科学考察队、“神州”五号等, 让学生明白, 这样的事, 都与国旗有关, 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荣誉。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就是教育,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

活而教育。”这样的阅读教学, 为语文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让语文走向生活, 让生活走向语文。让学生在这样的阅读经历中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拓展阅读 创设情境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 阐述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有位老师是这样上的:

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 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保护地球, 珍爱生命, 是我们的共同信念。可是,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下面我们先阅读两条网上的消息。

消息一:布什抛弃《京都议定书》

消息二:布什不参加“拯救地球”会议

师:读完这两条消息, 你有什么想法?

师: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我们要想办法让布什转变态度, 改变注意。假如布什就在我们面前, 我想请同学们来劝他。请你先写好劝说稿。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到课文里找说服布什的理由, 还可以将课外书中学到的有关知识运用进去。要注意劝说的方法, 劝说的技巧, 劝说的态度。 (生写劝说稿, 教师巡回指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教师应着重考虑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设计种种语文实践活动, 使每一个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语文实践,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课时, 当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让学生拓展阅读了“布什抛弃《京都议定书》”和“布什不参加“拯救地球”会议两份补充材料。并在阅读后, 让学生劝说布什总统, 并将劝说的话写下来。这样的教学设计,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语言实践情景。

三、拓读同题材文章, 开阔视野, 加深理解

有些课文内容比较浅显, 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 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以及学习需要, 提供一些课外补充性阅读材料来丰富教学内容, 加大课堂的阅读容量, 使学生获得大量信息, 开阔视野。

1.对比阅读 训练思维

我上学期听一位老师上过一篇选读课文《麻雀》, 文章内容浅显, 教师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了一篇《藏羚羊的跪拜》, 体会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让学生明白, 虽然爱的形式不同, 但爱的内容是相同的。这样的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的感受, 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2. 欣赏阅读, 提高素养

有些文章含义深刻, 学生阅读课文较难理解,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领悟, 当课文结束时, 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 使学生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又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比如:人教版四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这组课文都是描写战争的, 让孩子们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关注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聆听人类对和平的呼唤。在我们学生的眼里, 战争似乎里他们比较远,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学中除了要好好利用课后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还应该提供一些相关的文章。比如, 在上完《夜莺的歌声》后让学生欣赏《女英雄卓娅的故事》。好的作品, 只嫌少, 不嫌多, 多多益善。

四、拓读不同体裁文章, 求同存异, 学习写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是童话, 有的课文是诗歌, 有的课文是浅显的科普文章等, 体裁丰富, 形式多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根据同一个题材, 提供给学生不同体裁的文章, 丰富学生的阅读经历, 享受不同语言形式带来的语言魅力。如, 在读好五上册《新型玻璃》这篇科普文章后, 让学生读读童话版的《新型玻璃》, 让学生明白, 科普类知识也可以用这么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达。

拓展学习空间 篇8

一、精心设计,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综合性材料, 充分开发资源, 做到课外内结合, 校内外结合, 学习与实践结合,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运用语文, 增长才干, 形成能力。

1. 挖掘元素, 丰富教材

(1) 从文章的中心挖掘可实践操作的主题。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 引导学生调查人与环境的问题, 上网收集有关材料, 宣传环保知识, 可以引导学生对周边的环境, 如学校、家乡等环境问题进行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

(2) 根据课文所学知识挖掘实践空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例子, 努力挖掘可以实践的空间, 让学生借助例子, 丰富教材, 让学生习得更为广阔的知识。如学习《北京的春节》, 文中提及到的腊八粥、腊八蒜、逛庙会、玩空竹等, 因为地域问题, 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 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 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为了让学生对北京的春节有更多的了解,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 通过上网、查书籍、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去浏览更多关于北京春节的知识, 再让大家互相交流, 那样学生的知识面就更广了。

2. 实践演练, 丰富内涵

每册的语文教材, 很多的课文内容生动有趣, 学生学起来饶有趣味, 有的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来表现, 有的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来加深理解、感悟, 如学习《晏子使楚》一文时, 故事生动易懂, 在导学楚王侮辱的过程中, 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又可以锻炼表演的才能。

二、拓宽渠道, 开拓语文实践空间

“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课本, 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步入实践的广阔天地, 它能把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 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 提高能力。”只有不断开拓实践活动的空间, 让学生不断地实践交流, 那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

1. 学科融合, 拓展视野

“增强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 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语文教学也要体现融通性, 打破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隔膜, 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知识。如在学习二年级的《秋天的画》后, 可以引导学生把心中的秋天画下来, 也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秋天的树叶, 制作书签、拼图, 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制作这幅画的过程等。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 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美术、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参与其中, 能收获无穷的乐趣。

2. 贴近生活, 提高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教育名言, 揭示了语文和生活的深层联系。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平台, 让语文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我校大队部每月都有主题活动, 这为我们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另外, 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春游、秋游等活动进行语文实践。如组织学生到康有为故居参观, 让学生收集康有为的生平事迹, 写参观记等。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向生活, 学到教科书里学不到的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关注生活, 融入社会

不同的时代, 都是特有的时代文化。我们的学习必须补充大量的时代信息为内容, 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 同社会合拍, 让学生观察生活, 开阔学生视野, 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融入社会, 适应社会。

(1) 关注家庭生活。如学习了《凡卡》一文后, 开展“我与凡卡作比较”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 和家长的交流, 了解自己家庭的物质环境, 家庭成员生活情趣等, 并与凡卡相比较。在相互的交流汇报中体味家庭生活的乐趣, 知道自己的生活优越性,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学习, 不断上进。

(2) 了解社会新动态。学校、家庭、社区, 是学生接触最紧密的地方, 关注社会生活, 融入社区生活, 是学生增长见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的范围可拓展到社区、工厂、商场、市场……如我校曾组织学生到环保工业园去参观, 了解本田汽车制造的某一个工序等, 然后写成参观记、访谈录等。组织学生到广泰商场去了解服务员一天的工作情况等, 让学生去访问服务员、客人, 然后整理写成日记心得等形式, 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论课堂中学生学习发展空间的拓展 篇9

维果斯基认为,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 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状态。这一理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该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 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 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 走在发展的后面, 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 走在发展的前面, 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水平。从维果斯基对最近发展区的解释中可见, 该理论提供了最近发展区这一区间的宽度信息, 但是对儿童的现有水平和能力的界定以及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的界定却很不明确, 也没有提出一定的界定方法, 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很难测量学生的发展区间究竟在哪里。这样一来, 我们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与指导, 以便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后来的研究者对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始概念进行了不同方面的阐释与发展, 并且引申出了一系列新型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促进了教育过程中人们对于知识、学习、教学等方面所持的观点的转变。其中对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始概念进行延伸的一个例子是由瓦茨纳在1997年所提出的儿童发展的区间理论。瓦茨纳认为儿童的发展涉及三个区间的相互作用, 分别是:最近发展区 (ZPD) 、自由活动区 (ZFM) 、活动提高区 (ZPA) 。[1]该理论融合了社会环境和参与者的目标和行为, 并特别重视外部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其中外部社会环境即指自由活动区和活动提高区所构成的儿童发展的空间。该理论同时强调承认可以对儿童的发展路径加以限制但是却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儿童的发展路径是由儿童和环境及其他更为成熟的人们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协商所形成的。也就是说, 儿童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是主动参与者, 他们能够改变环境以达到他们自发产生的目标。

区间理论认为成人是通过组织自由活动区和活动提高区来促进儿童思维和行动的发展。自由活动区 (ZFM) 是指成人组织的用来限制儿童思维和活动的在既定时间、既定环境中的活动范围。活动提高区 (ZPA) 是指社会环境中提供给儿童的一系列活动、对象以促进儿童发展的领域。从本质上来讲, 自由活动区最终引导了儿童发展的方向, 并为他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一个框架;活动提高区则描述了成人所期望促进的儿童的发展内容。

二、利用区间理论分析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机会

瓦茨纳的区间理论试图解释的是儿童的发展, 但是他指出该理论在教育环境中同样适用, 无论是正规的教育还是非正规的教育。

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联系最为常见的方式应该是课堂中的讲授与学习, 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 抑或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在学校这一环境中,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最为直接和深刻的, 所以教师能否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能否为学生创设安全自由的学习环境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自由活动区和活动提高区, 从而影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学习潜能的发挥。

课堂中, 教师需要不断做出关于哪些活动学生可以进行而哪些不可以进行的决定, 所以它为最近发展区、自由活动区和活动提高区的相互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例子。下面我们结合数学课堂来具体分析学生学习与发展空间的构成。

例如, 在教授初中二年级学生“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 如果一个教师只是允许学生记住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并不断重复各自书本上的练习题, 而不允许学生自主讨论和交流“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是怎样得到的, 那么教师组织的活动提高区的范围相对较小, 且包含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潜能就得不到充分发展。因为学生只是在教师的不断重复与自我练习的基础上对“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进行了表面的理解, 却没有掌握到全等的关键点所在。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的机会, 学生最近发展区中的学习潜能自然也就得不到发挥, 这种情况如图1所示。

如果课堂中教师允许他们的学生进行组内或者组间的互动探究性的合作, 如允许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裁剪出两个能够重合的三角形纸板或者能够展示自己在课下准备的几张尺寸一样的自己的照片, 或者让学生分组做两个三角形的平移、翻转、旋转以使这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 那么学生就能够很自然地理解“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是怎样得到的。这时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潜能是学生个人的潜能所需, 学生的活动提高区就会包含最近发展区或者两者达成一致, 教学效果就能达到最佳状态, 这种情况如图2和图3所示。

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 由自由活动区和活动提高区构成的学生的课堂发展环境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 所以以上三种情况只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般情况。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在课堂中学生的潜能在很多时候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正如经常听到有些教师声称要提高学生的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 但事实上他们为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却没有提高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如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

其实, 无论是知识也好, 技能或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罢, 教师作为信息的发射者, 要想让学生能很好地接收信息, 教师就必须注重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必须了解学生, 必须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也就是说要分析学生发展的三个区间的影响因素, 要拓宽学生的自由活动区和活动提高区, 并不断增加学生自由活动区、活动提高区和最近发展区的融合度, 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发展。

三、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 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生的学习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这里我们仅从社会文化视角分析课堂中学生的发展都受到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表1罗列了从社会文化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学生自由活动区和活动提高区的影响因素。

瓦茨纳对发展所持的观点认为发展的轨迹是“定向的但是不确定的”, 所以在表1中我们并没有很精确地描述出所述的三个定义区间的影响因素, 因为如瓦茨纳所指出的那样, 学生的发展路径是被加以限制的但是却不是完全被决定的, 或者说学生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 这个发展过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路径。换句话说, 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在他们自我的发展过程中是主动参与者, 他们能够改变环境以达到他们自发产生的目标。而我们要想为学生学习与发展创造机会, 一方面我们要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 即增大自由活动区;另一方面要提升活动提高区和最近发展区的融合度, 达到三个区间的协调发展。

(二) 课堂中教师要知学生与自我知心, 悟教学与学习之道, 促进学生发展

课堂学习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生长机会, 课堂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沟通与交流的地方。所以, 教师要知学生与自我之心, 悟教学与学习之道, 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促进学生发展。

1. 教师要“知其心”, 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

厌学, 可以说是教师或者说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在早期, 幼儿是主动了解他们的世界的, 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兴趣, 他们既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 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持这样的观点, 他们忽略了学生成长的需要, 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忽略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理解, 忽略了要实时实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考虑, 所以学生才会由爱学、爱问到厌学、怯问。

一位好教师, 是能让学生热爱学习的教师, 是能透彻了解学生的教师, 是时刻为学生考虑的教师。作为教师, 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愿望, 要遵从人性、尊重规律, 所教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口味。简而言之, 就是要知学生所知、所思、所需, 就是要“知其心”, 要找准切入点, 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 不断拓宽学生的自由活动区和活动提高区,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位好教师, 要把“知其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上。如授课过程中的复习旧知识与导入新课, 所设置的问题与活动不仅要了解学生上节课的知识学习情况, 同时也要考虑到本节课所用的旧知识中的内容, 并及时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做好知识储备, 以减少本节课的学习障碍。再如在教学过程中, 要给学生发问的机会, 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这样才能切实把知识传输到学生的头脑之中。作为教师, 不仅要在思想上知道自己需要充分透彻地了解学生, 而且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踏踏实实地去做。

2. 教师要“悟其道”, 促进学生与自我的发展

教师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 而教学规律又体现在课堂之中。如我们所提倡的教学反思, 其实就是让教师对自己所上的本节课有一个思考和总结, 去领悟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之道。只有教师善于思考、善于领悟, 才能知道自己的教学精髓及不足, 才能改进自己的教学, 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悟其道”也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师不仅凭工作经验, 而且也凭自己的“心”去“参悟”教学之道, 这样就会知道, 自己所要传授给学生的是什么、应该在什么时候传授, 在此基础之上, 在课堂中就能为学生创设更为安全自由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更为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进行更为主动与开放的学习。学生学习的自由活动范围扩大了, 学生可以提高的学习活动也更为广泛了, 从而会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生长机会, 课堂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沟通与交流的地方。所以教师要知学生之心, 悟教学之道,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拓宽学生的自由活动区, 最大限度地加大学生的活动提高区和最近发展区的融合度, 给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拓展学习空间 篇10

一、生存空间拓展机制

生存空间拓展机制包括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与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2]。

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多发生在人类长期生产和生活的地区, 即人类聚居区。此类地区承载着高强度的人类建设活动, 空间利用已成体系, 但同时空间所承载的活动其内容、性质和强度 (即空间的容量) 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低利用率空间被高效利用后而发生空间演替, 即空间存量更新和重组后实现集约化发展, 如工业用地置换为居住用地、闲置旧厂房被改造成创意艺术园区等。

生存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 意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已开辟的生存空间不足以容纳人类生存活动, 从而将少有人类聚居区转变为人类聚居区的过程, 包括延续性拓展和跳跃性拓展两类。延续性拓展指在已开辟的生存空间基础上连续向外拓展, 如依托老城区开发的新城;跳跃性拓展是空间区位上不连续的拓展方式, 当连续性拓展对原有生存空间造成影响时, 而采取在少有人类聚居区挖掘空间资源的策略, 广阔的海洋、荒无人烟的荒漠、尚在探索的极地等以往未作为居住目的开发的地区有极大的空间增量拓展开发价值。

生存空间存量的重组与增量的开发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缺少增量开发, 已开辟的生存空间难以承载人口与资源消耗量的激增, 空间内部更新与重组无从谈起;而缺少已开辟空间存量的新陈代谢, 增量空间的开发将失去方向和动力——盲目拓展地理空间会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在人类生存空间的功能活动和组织架构日益复杂的今天, 新老空间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出多元特征, 此两种拓展机制交替演进。

二、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

不同类型的人类聚居区生存空间拓展现状有很大差别, 既有超大型城市, 也有未受城市化影响的乡村, 拓展难点和策略需因地制宜, 分类讨论。本文根据各地区已拓展现状, 分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两种区域类型讨论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

1、较发达地区

狭义的较发达地区指经济较发达的区域, 纵观全球各国发展状况, 较发达地区往往集中于城市。因此本文对较发达地区生存空间拓展的讨论限定在城市以及城市边缘区范围内。作为人类长久以来生活和发展的区域, 较发达地区虽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生存空间利用方式, 但与之相伴所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核心功能离散、边缘地带难以控制、消极空间分布广泛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存空间的充分利用。

城市核心功能离散即城市主要功能如居住、工业、服务业、金融业正在“逃离”城市中心, 导致人类聚居区内巨大的内城空洞, 城市密度的降低并没有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空间, 城市空间的更新与重组更无从谈起。较发达地区的生存空间拓展要从中心城区活力再造入手。在城市中心引入文化创意创业, 凸显城市个性的同时激发公共活力不失为一种复兴中心城区的策略;又如在市中心营造绿色开放空间, 激发活力并创造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作品“city nomadism” (图1) 的策略是将居住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结合安置, 在城市中散落一个个整合了居住空间和交通空间的可移动起居机器, 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在城市中自由生活的可能性, 同时也成为城市风景。

城市核心功能逐渐分解到城市中心区以外的郊区、乡村, 还引发了城市边缘区失控的问题。自然扩散的城市内容物使得城市边缘地带敏感又薄弱。城市边缘区有如下几个特征:人口增长速度快, 流动性强, 且结构复杂;空间布局无序, 未经合理规划;生态系统脆弱,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 多为低收入家庭、流动人口的栖息地。若政府提供廉价住房并打造符合民情的产业使得以上不稳定人群“居有定所、食有所依”, 城市边缘区难以控制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作品“Let'stalk about garbage” (图2) 正是这句箴言的实践者, 政府为贫民窟Dharavi提供免费替代性住房, 居民将生活产生的垃圾再回收作为小商品生产的原材料, 满足孟买城市生活所需。

消极空间分布、穿插于已建成空间的各个角落, 具有小型、混乱、难处理的特点。针对大尺度消极空间的操作手法是空间再利用, 作品“冷凝塔改造青年社区”将工业遗存的废弃水塔改造为青年社区, 水塔得到保护的同时创建了舒适、绿色、活力的居住空间。另一操作手法是将小尺度消极空间融入到城市整体空间架构中[3], UA竞赛一等奖作品“垂直切片” (图3) 紧贴被忽视的住宅山墻面, 加建一个垂直的薄片作为活动空间。从城市角度看, 沿街界面形成了一个如同橱窗般的展示性立面, 不失为激活城市局部空间的良策。

2、欠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是相较发达地区提出的概念, 指“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 但相较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4]。欠发达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制约, 又或是行政区划、交通区位不便等种种原因, 自身缺乏发展动力, 带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业的单一化和人口“外流”等现象。

资源与资金有限是欠发达地区的显著特征之一, 能否运用最有效、最经济的投资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是其空间拓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再生式设计——在原有空间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发展毫无疑问成为解决资源及资金问题的有效拓展策略。作品“Repair Goaf” (图4) 将废弃的东胜煤田加建成一栋栋居住大楼, 原垂直矿工升降梯用来搭载大楼居民上下楼, 原油气垂直管道用来向地下输送新鲜空气。基础设施落后是欠发达地区另一个特征, 这就要求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之初考虑到方案“落地”时要面临的问题, 尽可能结合当地的建构方式, 提出可实施的建造方案。2012年e Volo二等奖方案“山体创可贴” (图5) 是基于当地技术进行地域性设计的典范, 建筑外部采用了中国南方传统的穿斗建造手法, 内部则还原了传统村落布局方式。欠发达地区的特征之三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这就对欠发达地区生存空间的拓展提出重视灾害预防的要求, 需对灾害隐患进行先期部署。作品“雅安·雨塑新生” (图6) 针对雅安多雨的气候特点, 新建筑屋顶采用曲面形式, 可减缓雨水冲刷, 并将雨水引至屋檐在廊道外形成雨帘, 在降低洪涝发生率、避免雨水入户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三、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

向海洋、荒漠、极地等少有人类聚居的区域进行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一定程度上可暂缓生存空间紧张的现状, 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向此类空间的拓展很可能对地球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对此类空间有限度的拓展应首先研究人类生活介入后对区域生态的影响以及对人类自身的影响, 在结论可行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划建设活动。

1、海洋空间

占地球表面积70% 的海洋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可拓展区域之一, 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性资源。海洋的水体受到地球、月球的引力作用使海洋环境始终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海洋灾害如风暴、海啸严重威胁着海岸及海上居住者生命安全, 此外影响海上生存建筑拓展的因素还有海浪的波动造成近海岸的不稳定性, 以及由于水体腐蚀造成的建筑材料破坏。

通过选址避开灾害多发区, 并结合灾害预警, 可将受灾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一般而言, 海岸地带开阔, 呈喇叭口状迎向海洋风向的地带易遭受海啸的正面侵袭, 选址在避风港地带较为安全。长期与海洋作斗争的荷兰人已经意识到, 人与自然的对立可能会出现灭顶之灾。荷兰建筑师欧道斯是“与水共舞”这一理念不遗余力的实践者。他提出海陆两栖的建筑:将海上建筑建造在由泡沫和混凝土打造的浮动地基上, 浮动地基与结构柱锚固在一起。风浪的侵袭引发海浪时, 建筑地基将脱离结构柱, 随海浪起伏成为融入海洋的元素, 此策略有效解决了海浪的波动造成近海岸水体系统不稳定的弊端。海上建材的选择要注重材料的防腐蚀、防风化、防锈、防潮等性能。建筑基底与海水直接接触, 要求材料的防腐蚀性能和抗压性能好;设施管道既要求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还要保持管道的通畅性, 避免微生物对管道的附着引起管道堵塞。作品“水上摩天楼” (图7) 是将生存空间的触角延伸到海洋的代表作品, 将以上三个策略融于设计的同时还创建了一座集生活、工作、娱乐于一体零能耗的海上方舟。“水下摩天楼”通过海浪、风力、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的转化维持能量平衡;且水产养殖和水栽培技术为自身生产大量品种繁多的食物;最后, 依托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技术, 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

2、荒漠空间

荒漠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1%, 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 荒漠化日益蚕食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荒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日照丰富;气候干燥, 雨量稀少;风沙多, 沙暴频繁。针对昼夜温差大需做到隔热与保温, 二者原理都是尽可能减缓内部空间同外界的热量交换速度, 炎热时段采取遮阳、引风的措施;寒冷时段注重蓄热、避风都是为了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方案“通天沙塔” (图8) 采用双漏斗造型, 通过建筑内部空气对流达到降温的目的。

荒漠地区的风力大且干燥, 风中常夹杂沙尘形成沙尘暴, 建筑物还要具有躲避、抵御强气流的能力。建筑自然通风是适宜性人居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 即使在风沙大、气候干的荒漠地区考虑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样需要新鲜、流动的空气, 因此荒漠地区对强气流的处理在抵御的基础上还需进行部分引流。在选址初期应首先考虑避风, 建筑开口位置应尽量避免直面寒冷季节的主导风;挡风主要靠建筑围护结构形承担;引风是指过在抵挡强风的前提下获取流动空气;滤风是指利用植被滤掉气流中的沙尘获取新鲜空气。

此外, 荒漠地区限制人类生存空间拓展最为严重的因素是“空气干燥、地表缺水”, 原住居民为解决荒漠地区缺水问题提出大量集水、蓄水、节水的策略, 其中我国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就是荒漠地区独树一帜的地下水采集和灌溉工程。作品“Mist Tree in Atacama Desert” (图9) 是针对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独特气候设计的集水方式, 建筑外立面是模拟树根吸水模式设计的网状结构, 通过捕获太平洋上空的雾气凝结成水滴后源源不断运送到阿塔卡马沙漠地区, 使原住居民的回迁具备了现实意义。

3、极地空间

极地是地球南北两端纬度66.5°—90°的地区 (即南极和北极) , 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8.8%, 同海洋和荒漠一样生存空间可拓展增量相当大。南北极地理位置特殊, 气候恶劣, 目前除各国科考队员外尚无人类长期居住。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极地环境与气候的特殊性, “冰极”、“风极”、“寒极”、“旱极”简明概括了极地生存空间的拓展难点。为使建筑稳定在冰层, 往往采用架高式基础, 并尽可能减小柱基尺寸;为解决极地地区风荷载大的问题, 除要求结构达到足够强度外, 建筑的形体设计要尽可能减小建筑迎风截面的高宽比和面积;抵御极地严寒要求建立以保温为主的能量平衡体系;极地年降水量极少, 可直接使用的液体淡水有限, 建筑可选址在融雪形成的淡水湖泊附近, 采集冰雪融化后作为淡水来源。

极地生存空间的拓展以美国建筑师Derek Pirozzi设计的“polar umbrella skyscraper——极地摩天伞” (图11) 为代表, 该方案循环利用海洋中的含盐水, 通过安装在建筑核心处的渗透性发电设施产生再生能源, 并利用海水重塑增厚地表保护膜, 建筑巨大的顶盖将吸收的紫外线转化成能量。此方案获得2013年e Volo竞赛一等奖。

图片来源图1、图7、图8:http://www.d3space.org/competitions/图2、图12:http://www.archiprix.org/2015/index.php/图3:www.ua2004.com/uajs2.html图4、5、9、10、11、13:www.evolo.us/category/compettion/图6:http://www.aim-competition.com

四、结语

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关注人类未来将在何处生存的问题, 既要有科学预测, 也要视角独特、大胆创意, 并着眼于目标地区的整体环境, 综合考虑目标地区的气候、资源条件, 结合当地传统生活方式, 不拘泥于空间形式的限制, 从而缔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摘要:本文以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为研究对象, 从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和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两种类型讨论各自拓展机制, 并归纳总结拓展难点、拓展策略、操作方法, 旨在为未来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存空间,拓展机制,拓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吕爱民.从自然气候到人工气候:对建筑目的的探讨[J].新建筑, 2001 (1) :56-58.

[2] 李倞, 徐析.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环境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园林, 2013, 29 (12) :21-25.

[3] 戴颂华.居住无极限?!生活巨构抑或生存巨构[J].时代建筑, 2011 (3) :44-47.

拓展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空间 篇11

【摘要】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审读教材,挖掘研究因素;对比参照,拓宽研究视野;开设专题,加大研究力度;走向生活,开发研究课程。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语文课堂;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特性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探索,研究性学习已由专家的理论探索向学校具体的教学实践发展。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的中心词是“学习”而不是“研究”,它只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应与学生实际相连,与课堂教学共生。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必须回归课堂,回归到学生这一主体,从实际出发,拓展学生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对此,笔者作了以下思考与尝试:

一、审读教材,挖掘研究因素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面对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教者应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带着“研究”的目光去品读,将教材直接作为研究的对象,由被动获取知识到主动探究学习,从迷信教材到全方位地审视教材,甚至到背叛教材。如《项链》,传统的观念认为文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深入地思考“玛蒂尔德身上是不是也存在一些我们今天还在继承和弘扬的美德”,从而从新的角度全面审视玛蒂尔德的形象。再如《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呢?指导学生查阅一下资料,与他们一道研究,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对比参照,拓宽研究视野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放在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通过比较分析,领会其特点,探讨普遍规律。

1.与原文比较。由于受篇幅限制,有些课文是节选或删节,在教学中,可将它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品读原文,从而获取更深的体悟。如让学生比较《荷塘月色》原文与选入教材的文章有什么异同,体会编选者删节的意图是什么,根据是什么,效果如何等。

2.与同类比较。同样是写景散文,比较《荷塘月色》、《绿》两文不同的感情与风格;同样是写母亲的小说,高尔基的《母亲》、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和叶圣陶《夜》三篇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因其社会背景和作者思想倾向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在教学中,就可通过比较,感受不同艺术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3.与《读本》比较。《语文读本》是对语文教科书的有益补充,充分利用《读本》,将它与课文教学有机结合,将课文与《读本》的内容比较阅读,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三、 开设专题,加大研究力度

为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使研究性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笔者尝试开展专题式研讨的活动,主要有:

1.作家作品专题研讨。每隔一段时间,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作家、作品进行赏读品析,探寻作家的心灵世界,感受文章的魅力,品味精彩句章。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绿》之后,笔者印发了几篇朱自清的精美散文,如《匆匆》、《冬天》、《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然后让学生写赏析文章,不少同学还到网上下载一些评论朱自清的文章。在此基础上,举行“走近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阅读”交流会,让学生畅谈体会,交流心得。这样,学生对朱自清其人其文有了更深的认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2.时文分类赏读研讨。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阅读观,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好作品、新作品,拓宽知识视野,塑造健全人格,陶冶美好情操,培养人文素养。如上学期,笔者就分四大类型向学生推荐了系列文章供他们品读评析,这四类是:“敬畏生命”、“拥抱自然”、“感悟亲情”、“放飞理想”。一个阶段侧重一个类别,读后或写评析文章,或开阅读交流会,或举行名段朗读比赛等等。

四、走向生活,开发研究课程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人文性校本课程,为研究性学习拓展了一片广袤的空间,让学生发挥特长,提升人文素质。具体操作方式是:首先,笔者精选了几门课程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主要有现代诗歌阅读、名家散文品析、古典诗词揽胜、马塘人文风情、田园诗人及田园诗赏析、唐诗欣赏等。其次,按报名情况分组,成立语文研究性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或让学生收集资料,交流感受,或指导方法,探寻规律。最后,举办校本课程成果展示会,各组各显神通,或欣赏品评,或论文交流,有的小组还制作了课件进行展示。“唐诗欣赏”小组的同学们还将唐诗分门别类,精选出“离别类”、“写景类”、“边塞类”、“爱情类”予以比较赏析。人文类课程的开设成为语文学习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众多学生,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笔者感到要开展好研究性学习,必须做到:

一、建立互动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具体指导中,可以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但不能限制其思维的方向,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方式与学生交流,但不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评价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树立新的教材观

当前的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扩大学生阅读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开展研究性学习决不囿于课本,要拓展教学的新天地,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天地万物于语文教学中。

三、分层指导,适度评价

发挥网络优势拓展语文空间 篇12

1.关心时事热点。通过新闻网页让学生每周至少在网上了解一件国际或国内大事, 并在班上互相交流, 让学生身在校园却能知晓天下, 让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战争, 美国911事件, 日本大地震, 中国5.12大地震, 动车追尾事件, 南海问题……成为同学之间的课外话题, 有时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在课堂上评论。纵观国内外现状和突发事件, 国之兴亡, 匹夫有责, 不能漠不关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能感受民族尊严;关注国家安危和命运, 保卫祖国家园和神圣领土不受侵犯, 能增强学生的爱国豪情;展望未来, 企盼过上美好生活, 可声高气昂地感悟祖国振兴崛起的骄傲和自豪, 表明个人爱国的愿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认识一个好人。认识一个好人是指认识在平凡的岗位上, 或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其品质行为引起自己心灵上的震撼, 对自己触动较大的人。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每年评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其事迹, 知道他们之所以显得不平凡的原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称 得上是年度中国人的一部“精神史诗”。节目之所以感人至深, 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那种承先启后的内在精神、那种居安思危的忧患力量在打动着人们。良好的精神素养不是一天两 天就能够养成的。要从娃娃抓起, 从学生时期抓起, 只有国民的思想素质提高了, 我们的民族, 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3.看一本好书。笛卡尔说过 : “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书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人们需要从中不断地汲取营养, 充实自己的头脑, 提高自己的素质, 以适应这个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积极有效的阅读可以积累知识, 提高能力, 磨砺思想, 陶冶情操, 进而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和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名著阅读要引导学生注重内容, 调动他们自身的体验, 感受真、善、美, 提升人生境界, 丰富美好心灵, 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师可以参照百度文库上的“初中生好书推荐”的书目, 教师自己先选择下载好十部左右的好书, 再通过学校网络, 每周用上一节的语文课外活动课, 让学生用一个月或二个月的时间有选择性的阅读一部好书。中学生的人生还是晴空万里, 而名著中的各种人生态度则使中学生们既不陷于美好梦想的夸夸其谈中, 又给他们浇灌坚贞不渝的思想使他们不至于太过失望。让中学生们从悲剧中看到现实, 从喜剧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从讽刺小说中体味正义的凛然, 从人物传记中了解人生的追求与生活的磨砺。名著于中学生, 尤其是对人生的概念还未澄清的中学生, 其力度绝不止那薄薄的一本书, 它用浩荡的文字向读者展示, 人生的奥秘就在这里。方便、快捷的学校网络, 为学生多阅读名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观一部好影片。一部好影片, 是指观看了解后能让自己扩大视野, 获取知识的影片, 感悟人生, 陶冶性情, 催人奋进的影片。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好那些有教育意义必须看的或特别好的值得看的影片, 每学期下载好2至3部, 通过学校网络, 组织学生观看, 如: 《小猪宝贝》《勇敢者游戏》《永不妥协》 《垂直极限》《心灵捕手》《黑暗中的舞者》 《辛德勒名单》《圣女贞德》《当幸福来敲 门》《勇敢的心》《阿甘正传》…… 并且写出观后感。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校, 涉及面较窄, 语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好影片, 可以让学生了解影片中的社会生活, 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 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使他们思想得到了升华。

上一篇:爱上毒药的味道下一篇:融资博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