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空间

2024-11-26

拓展空间(共12篇)

拓展空间 篇1

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程, 即是一部以科学技术为武器挖掘自然资源、拓展生存空间的斗争史。“建筑是人与环境的中介, 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表象。[1]”建筑与生存空间的关系, 其本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 人口爆炸性增长使得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资源消耗量远远超出了自然承载能力;同时环境恶化、气候危机日益蚕食着已受严重破坏的生态圈, 未来人类将在何处生存是当代建筑师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一、生存空间拓展机制

生存空间拓展机制包括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与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2]。

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多发生在人类长期生产和生活的地区, 即人类聚居区。此类地区承载着高强度的人类建设活动, 空间利用已成体系, 但同时空间所承载的活动其内容、性质和强度 (即空间的容量) 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低利用率空间被高效利用后而发生空间演替, 即空间存量更新和重组后实现集约化发展, 如工业用地置换为居住用地、闲置旧厂房被改造成创意艺术园区等。

生存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 意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已开辟的生存空间不足以容纳人类生存活动, 从而将少有人类聚居区转变为人类聚居区的过程, 包括延续性拓展和跳跃性拓展两类。延续性拓展指在已开辟的生存空间基础上连续向外拓展, 如依托老城区开发的新城;跳跃性拓展是空间区位上不连续的拓展方式, 当连续性拓展对原有生存空间造成影响时, 而采取在少有人类聚居区挖掘空间资源的策略, 广阔的海洋、荒无人烟的荒漠、尚在探索的极地等以往未作为居住目的开发的地区有极大的空间增量拓展开发价值。

生存空间存量的重组与增量的开发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缺少增量开发, 已开辟的生存空间难以承载人口与资源消耗量的激增, 空间内部更新与重组无从谈起;而缺少已开辟空间存量的新陈代谢, 增量空间的开发将失去方向和动力——盲目拓展地理空间会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在人类生存空间的功能活动和组织架构日益复杂的今天, 新老空间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出多元特征, 此两种拓展机制交替演进。

二、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

不同类型的人类聚居区生存空间拓展现状有很大差别, 既有超大型城市, 也有未受城市化影响的乡村, 拓展难点和策略需因地制宜, 分类讨论。本文根据各地区已拓展现状, 分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两种区域类型讨论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

1、较发达地区

狭义的较发达地区指经济较发达的区域, 纵观全球各国发展状况, 较发达地区往往集中于城市。因此本文对较发达地区生存空间拓展的讨论限定在城市以及城市边缘区范围内。作为人类长久以来生活和发展的区域, 较发达地区虽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生存空间利用方式, 但与之相伴所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核心功能离散、边缘地带难以控制、消极空间分布广泛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存空间的充分利用。

城市核心功能离散即城市主要功能如居住、工业、服务业、金融业正在“逃离”城市中心, 导致人类聚居区内巨大的内城空洞, 城市密度的降低并没有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空间, 城市空间的更新与重组更无从谈起。较发达地区的生存空间拓展要从中心城区活力再造入手。在城市中心引入文化创意创业, 凸显城市个性的同时激发公共活力不失为一种复兴中心城区的策略;又如在市中心营造绿色开放空间, 激发活力并创造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作品“city nomadism” (图1) 的策略是将居住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结合安置, 在城市中散落一个个整合了居住空间和交通空间的可移动起居机器, 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在城市中自由生活的可能性, 同时也成为城市风景。

城市核心功能逐渐分解到城市中心区以外的郊区、乡村, 还引发了城市边缘区失控的问题。自然扩散的城市内容物使得城市边缘地带敏感又薄弱。城市边缘区有如下几个特征:人口增长速度快, 流动性强, 且结构复杂;空间布局无序, 未经合理规划;生态系统脆弱,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 多为低收入家庭、流动人口的栖息地。若政府提供廉价住房并打造符合民情的产业使得以上不稳定人群“居有定所、食有所依”, 城市边缘区难以控制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作品“Let'stalk about garbage” (图2) 正是这句箴言的实践者, 政府为贫民窟Dharavi提供免费替代性住房, 居民将生活产生的垃圾再回收作为小商品生产的原材料, 满足孟买城市生活所需。

消极空间分布、穿插于已建成空间的各个角落, 具有小型、混乱、难处理的特点。针对大尺度消极空间的操作手法是空间再利用, 作品“冷凝塔改造青年社区”将工业遗存的废弃水塔改造为青年社区, 水塔得到保护的同时创建了舒适、绿色、活力的居住空间。另一操作手法是将小尺度消极空间融入到城市整体空间架构中[3], UA竞赛一等奖作品“垂直切片” (图3) 紧贴被忽视的住宅山墻面, 加建一个垂直的薄片作为活动空间。从城市角度看, 沿街界面形成了一个如同橱窗般的展示性立面, 不失为激活城市局部空间的良策。

2、欠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是相较发达地区提出的概念, 指“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 但相较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4]。欠发达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制约, 又或是行政区划、交通区位不便等种种原因, 自身缺乏发展动力, 带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业的单一化和人口“外流”等现象。

资源与资金有限是欠发达地区的显著特征之一, 能否运用最有效、最经济的投资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是其空间拓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再生式设计——在原有空间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发展毫无疑问成为解决资源及资金问题的有效拓展策略。作品“Repair Goaf” (图4) 将废弃的东胜煤田加建成一栋栋居住大楼, 原垂直矿工升降梯用来搭载大楼居民上下楼, 原油气垂直管道用来向地下输送新鲜空气。基础设施落后是欠发达地区另一个特征, 这就要求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之初考虑到方案“落地”时要面临的问题, 尽可能结合当地的建构方式, 提出可实施的建造方案。2012年e Volo二等奖方案“山体创可贴” (图5) 是基于当地技术进行地域性设计的典范, 建筑外部采用了中国南方传统的穿斗建造手法, 内部则还原了传统村落布局方式。欠发达地区的特征之三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这就对欠发达地区生存空间的拓展提出重视灾害预防的要求, 需对灾害隐患进行先期部署。作品“雅安·雨塑新生” (图6) 针对雅安多雨的气候特点, 新建筑屋顶采用曲面形式, 可减缓雨水冲刷, 并将雨水引至屋檐在廊道外形成雨帘, 在降低洪涝发生率、避免雨水入户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三、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

向海洋、荒漠、极地等少有人类聚居的区域进行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一定程度上可暂缓生存空间紧张的现状, 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向此类空间的拓展很可能对地球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对此类空间有限度的拓展应首先研究人类生活介入后对区域生态的影响以及对人类自身的影响, 在结论可行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划建设活动。

1、海洋空间

占地球表面积70% 的海洋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可拓展区域之一, 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性资源。海洋的水体受到地球、月球的引力作用使海洋环境始终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海洋灾害如风暴、海啸严重威胁着海岸及海上居住者生命安全, 此外影响海上生存建筑拓展的因素还有海浪的波动造成近海岸的不稳定性, 以及由于水体腐蚀造成的建筑材料破坏。

通过选址避开灾害多发区, 并结合灾害预警, 可将受灾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一般而言, 海岸地带开阔, 呈喇叭口状迎向海洋风向的地带易遭受海啸的正面侵袭, 选址在避风港地带较为安全。长期与海洋作斗争的荷兰人已经意识到, 人与自然的对立可能会出现灭顶之灾。荷兰建筑师欧道斯是“与水共舞”这一理念不遗余力的实践者。他提出海陆两栖的建筑:将海上建筑建造在由泡沫和混凝土打造的浮动地基上, 浮动地基与结构柱锚固在一起。风浪的侵袭引发海浪时, 建筑地基将脱离结构柱, 随海浪起伏成为融入海洋的元素, 此策略有效解决了海浪的波动造成近海岸水体系统不稳定的弊端。海上建材的选择要注重材料的防腐蚀、防风化、防锈、防潮等性能。建筑基底与海水直接接触, 要求材料的防腐蚀性能和抗压性能好;设施管道既要求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还要保持管道的通畅性, 避免微生物对管道的附着引起管道堵塞。作品“水上摩天楼” (图7) 是将生存空间的触角延伸到海洋的代表作品, 将以上三个策略融于设计的同时还创建了一座集生活、工作、娱乐于一体零能耗的海上方舟。“水下摩天楼”通过海浪、风力、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的转化维持能量平衡;且水产养殖和水栽培技术为自身生产大量品种繁多的食物;最后, 依托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技术, 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

2、荒漠空间

荒漠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1%, 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 荒漠化日益蚕食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荒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日照丰富;气候干燥, 雨量稀少;风沙多, 沙暴频繁。针对昼夜温差大需做到隔热与保温, 二者原理都是尽可能减缓内部空间同外界的热量交换速度, 炎热时段采取遮阳、引风的措施;寒冷时段注重蓄热、避风都是为了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方案“通天沙塔” (图8) 采用双漏斗造型, 通过建筑内部空气对流达到降温的目的。

荒漠地区的风力大且干燥, 风中常夹杂沙尘形成沙尘暴, 建筑物还要具有躲避、抵御强气流的能力。建筑自然通风是适宜性人居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 即使在风沙大、气候干的荒漠地区考虑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样需要新鲜、流动的空气, 因此荒漠地区对强气流的处理在抵御的基础上还需进行部分引流。在选址初期应首先考虑避风, 建筑开口位置应尽量避免直面寒冷季节的主导风;挡风主要靠建筑围护结构形承担;引风是指过在抵挡强风的前提下获取流动空气;滤风是指利用植被滤掉气流中的沙尘获取新鲜空气。

此外, 荒漠地区限制人类生存空间拓展最为严重的因素是“空气干燥、地表缺水”, 原住居民为解决荒漠地区缺水问题提出大量集水、蓄水、节水的策略, 其中我国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就是荒漠地区独树一帜的地下水采集和灌溉工程。作品“Mist Tree in Atacama Desert” (图9) 是针对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独特气候设计的集水方式, 建筑外立面是模拟树根吸水模式设计的网状结构, 通过捕获太平洋上空的雾气凝结成水滴后源源不断运送到阿塔卡马沙漠地区, 使原住居民的回迁具备了现实意义。

3、极地空间

极地是地球南北两端纬度66.5°—90°的地区 (即南极和北极) , 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8.8%, 同海洋和荒漠一样生存空间可拓展增量相当大。南北极地理位置特殊, 气候恶劣, 目前除各国科考队员外尚无人类长期居住。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极地环境与气候的特殊性, “冰极”、“风极”、“寒极”、“旱极”简明概括了极地生存空间的拓展难点。为使建筑稳定在冰层, 往往采用架高式基础, 并尽可能减小柱基尺寸;为解决极地地区风荷载大的问题, 除要求结构达到足够强度外, 建筑的形体设计要尽可能减小建筑迎风截面的高宽比和面积;抵御极地严寒要求建立以保温为主的能量平衡体系;极地年降水量极少, 可直接使用的液体淡水有限, 建筑可选址在融雪形成的淡水湖泊附近, 采集冰雪融化后作为淡水来源。

极地生存空间的拓展以美国建筑师Derek Pirozzi设计的“polar umbrella skyscraper——极地摩天伞” (图11) 为代表, 该方案循环利用海洋中的含盐水, 通过安装在建筑核心处的渗透性发电设施产生再生能源, 并利用海水重塑增厚地表保护膜, 建筑巨大的顶盖将吸收的紫外线转化成能量。此方案获得2013年e Volo竞赛一等奖。

图片来源图1、图7、图8:http://www.d3space.org/competitions/图2、图12:http://www.archiprix.org/2015/index.php/图3:www.ua2004.com/uajs2.html图4、5、9、10、11、13:www.evolo.us/category/compettion/图6:http://www.aim-competition.com

四、结语

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关注人类未来将在何处生存的问题, 既要有科学预测, 也要视角独特、大胆创意, 并着眼于目标地区的整体环境, 综合考虑目标地区的气候、资源条件, 结合当地传统生活方式, 不拘泥于空间形式的限制, 从而缔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摘要:本文以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为研究对象, 从空间存量的更新重组和空间增量的拓展开发两种类型讨论各自拓展机制, 并归纳总结拓展难点、拓展策略、操作方法, 旨在为未来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存空间,拓展机制,拓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吕爱民.从自然气候到人工气候:对建筑目的的探讨[J].新建筑, 2001 (1) :56-58.

[2] 李倞, 徐析.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环境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园林, 2013, 29 (12) :21-25.

[3] 戴颂华.居住无极限?!生活巨构抑或生存巨构[J].时代建筑, 2011 (3) :44-47.

[4] 黎宁.当今建筑设计领域的未来主义倾向与思考[J].建筑学报, 2012 (9) :13-19.

拓展空间 篇2

发表于 2010-07-14 11:36:00点击率:3

3以上谈各类命题的审题,主要是在“切题”的准确上、在“范围”的限制上,即从消极方向审核;而审题还有一个更值得提倡的积极方向,那就是在保证能“切题”、合“范围”前提下,进而开拓出广阔的可写视野,了望到辽阔的驰骋空间。这两个方向的审题是相辅相成的,而要写出有创新意思的作文,这后一个方向的审题往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心力。

如何从积极的方向去开拓可写空间呢?下面提示几种方法以资借鉴。

1、虚实选取法

有的作文命题很实,实者则虚之:如“肩膀”,从实在的人体部位的肩膀角度就难写,那么由肩膀联想到“依靠”“担子”“责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肩负其历史使命”“个人的肩膀”“民族的肩膀”等,可写的空间就大大地拓宽了。

有的作文命题很虚,虚者则实之:如“感悟大自然”,“大自然”是个范围很大的抽象概念,只想到对整个大自然的感悟,就虚而难写,倘“万中取一”,尝其一“脔”,或只写水,感其千变万化;或只写山,悟其奇崛险怪;或只写树,感其万种风情;或只写云,悟其千姿百态;也可写夜望星空,慨叹宇宙之广阔深邃,感悟“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也可写流星,想到“不要追求短暂的闪光,而要追求永恒的光辉”;也可写静听虫鸣,惊叹世界奇妙多彩,感悟生命的无穷力量;哪怕只写蝉鸣,也会感悟“四年的黑暗劳作,才有短短一个月的欢唱”;哪怕只写小草,也会感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无不合“感悟大自然”这个大话题。

2、多义联想法。题目的词语常有多种意义,对“多义”的玩味与选择,最是表现审题的智慧。

如“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中的“息”,既指身体的休息,还指奋斗的停辍或中止,因而可写的范围大大加宽:懒惰者念着“生有所息”,一生碌碌无为;勤奋者懂得“生无所息”,取得辉煌成就;蒋筑英、罗健夫等知识分子坚信“生无所息”却过度劳累而英年早逝;人生该“有所息”还是“无所息”?高速奔跑的时代战车令人想“息”也“息”不下来;不同时代的“有所息”、“无所息”是进步还是退步„„对生命的这些思考与探讨,都是源于对“息”这个多义词的理解。

如“雕琢心中的天使”中的“雕琢”与“天使”,都具有多义性。“雕琢”可以理解为“促成”“实现”“树立”“培养”“塑造”“发掘”“实践”„„;“天使”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愿望”“远大的理想”“完美的目标”“善良的心地”“优雅的气质”“高尚的境界”„„

且随着对这些具有多义指向的词语的理解,可写的内容对象便不胜枚举了,凡是用心创造美的,均可成为话题写作的范围,这样看来,本话题的开放空间实际是很大的。如:

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虽然是标题作文,却有话题作文般广阔的空间。可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

a、从水的形态展开联想,水有晶莹的水滴,也有汩汩的清泉,也有潺潺的小溪,还有辽阔的海洋。联想到人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组成了人类社会。

b、由滴水穿石,联想到学贵有恒,学贵有专。

c、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联想到善于接纳别人、虚怀若谷才能壮大自己。

d、由水流不断向前,奔腾不息,联想到人生应积极进取,人生应不断追求。

e、由波涛动荡,起伏不定联想到人生有起有落,要正确对待成败得失。

f、由海浪拍打岩石联想到为人不可太刚,刚者易折,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g、由湖泊、沼泽、池塘安于平静而逐渐干枯联想到人生不能只追求安稳。

h、由瀑布从峭壁上一跃而下联想到人生不应在平坦中徜徉,越是遭受挫折,越要放声高歌。纵然碰上一百次崖壁,拐上一千道弯,跌上一万个跟头,目标不变,信念永恒。

i、从水的形成过程看,由高山上的雪,融化成水,蒸腾成水汽,变幻成不同形态的云,最后又变成雨落到地面。一滴水的形成要经过多方面的酝酿,一个人的一生也必须经历种种艰难曲折的过程才会成熟。

j、从水的作用看,能滋润万物,那么人也要像水一样,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k、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明智的人要善于以小见大,以所见知所不见。

l、水晶莹清澈,好人一生平安,心灵纯洁、晶莹剔透的人,最终能有七彩的人生。

m、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投身于社会才能拥有自我。

n、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作为领导者,要取信于民,依靠民众。

o、水往低处流,人类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会自食恶果。

p、水能冲破堤岸,泛滥成灾,人类如果不加约束,只想得到彻底的自由,一定会害己害人害社会。

q、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r、从水的性质联想,水装进什么容器就呈现什么形状,为人处事应随和,富于变化。但是,从反面来看,也可以看作是见风使舵,这种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又是大多数人所鄙视的。

s、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做人要有博大宽容的胸怀,这样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种种不平、不公,化解怨愤。

t、从水的经历看,高山的雪水,穿越悬崖峭壁,经过层沙积土,有巉岩阻挡,有暴风雷霆,但也有芳草斜阳,夹岸桃花。我们的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快乐中要感谢生命,痛苦时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让人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

3、变换表述法。有的作文命题,或借助形象、或利用比喻,如浙江作文命题曾有“一枝一叶一世界”,江苏作文命题曾有“风头?猪肚?豹尾”。这类命题越形象,考生理解却越含糊,往往成为考生之最怕。命题本义不明说,让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考生需要合理转换表述,即“剥壳”一番,“翻译”一下,使其意义变得赤裸,使其面孔变得亲近,审“透”而生出一些实质性的意义之后,就不难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写作的内容。

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话题,“出人意料”指某种情形没料到,或某个结果非同寻常,“情理之中”即事出有因,符合常情;整个的转换表述成赤裸意义,可以是“偶然性中有其必然性”,可以是“不平凡(或没料到的)的成就(或恶果),有其内在的原因”。

如话题“跑的体验”,见仁见智,可写的也是很多的:可有感于“发展”,可有感于“自由”,可有感于“方向”,可有感于“极限”,可有感于“局限”,可有感于“超越”,可有感于“险阻”„„

拓展孩子成长空间 篇3

所在单位:李官镇人民政府

职 业:公务员

推荐单位:瓦房店市李官镇人民政府

颁 奖 词:

父爱如山,他用剛毅的臂膀为孩子撑起成长的大伞,他相信“身教重于言传”,他相信并没有什么复杂难行的教育方法,孩子需要的就是简单的陪伴。关注而不施压,尊重而不放纵,引导而不强制,平凡的陪伴中蕴育着最深的教育智慧。他就这样用简单的陪伴,为孩子照亮了成长的道路。

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应尽的责任。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生”是给与孩子生命;“育”则是教给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技能和本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做人的楷模。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学生,孩子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

我的女儿今年9月份就要步入小学二年级了。过去的一年她已经完全融入了小学学习生活,每天快乐健康地成长。我的女儿是个喜欢学习、活泼开朗、善良朴实、略为腼腆的小女孩。我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深知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课堂,我在生活中教育她善良正直,认真做事,热爱学习,并且始终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事物。

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五点:

一、要尊重孩子,给孩子自主的空间,让孩子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从孩子会说话开始,不论做什么事情,我喜欢问她的看法,比如“今天咱们出去玩,你想去公园游玩还是到室内游乐场?”“去超市你只能选择一种东西买,你自己决定买什么?”“今天留了几种作业?你想怎么安排?先写还是先背?”

每个孩子从生下来其实就有自己的精神内核,她的性格喜好、天赋秉性都是天成的、已然存在的,因此作为父母所要做的不是试图改变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意图去生活,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引领孩子向着她自己的方向正确地走下去。这样一路下来,孩子在遇到事情才能够自己分析情况作出正确的决定。同时让她明白,人生是自己的,所有的决定都要自己来做,事情要自己来把握,自己需要对自己的决定的事情负责任。

我的女儿属于内向气质的性格,相对比较内敛,不喜欢表现,于是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给她报名参加了小主持人班,目的要锻炼她的口才,上台表演能够落落大方。一年多过去了,虽然比起自己有所进步,但比起有些小孩干净利落的主持范差距还很大,我能隐约感觉出女儿有一些失落。

有一次在准备汇报表演时,女儿小声地跟我说:“爸爸,我不想学主持人课了,可不可以?”

我犹豫了一下问她,“你想好了吗?爸爸不强迫你,你要是决定了爸爸就支持你,上主持人课不是为了让你成为主持人,只是想让你能更加自信和勇敢地展现自己。”

女儿回答道:“我想好了,确实不太喜欢上主持人课了,你会怪我吗?”

我说:“当然不会怪你,爸爸小时候胆子更小,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连上老师办公室去都不敢,到了门口门都不敢敲,更别提上台表演了,你现在比我强多了。”女儿扑哧一声笑了。

我接着又说:“不过爸爸后来努力锻炼自己,学校有什么活动都积极参加,快板、相声什么的我都表演过,你能做到吗?”

女儿坚定地说“能!”

“那好,咱们这学期学完就不学了。”

女儿高兴地抱着我说:“爸爸真好!”

现在女儿能够积极地参加班级讲故事和朗诵等活动,家里已经有好几张“故事大王”的喜报,感觉孩子更自信、更开朗了。

二、去除孩子身上的娇气,培养孩子能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人和事物。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父母力所能及地满足孩子一切需求,任何磕磕碰碰或是在外遭受委屈都会在家庭中引发一阵风波。我不希望女儿成为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自私自利,不会与人和善相处。所以从她小时候,我就注重磨砺孩子,摔倒了从来不扶,而是让她自己爬起来;与邻居小孩玩耍受委屈或是吃了亏,不是一味地哄她高兴,而是告诉她小朋友要团结友爱,事情过后你们还是好朋友;有限度地满足她的需求,而不是她要什么就给她买什么,防止她养成索求无度的坏习惯。

在严格要求孩子自身的同时,我也积极引导孩子能够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他人和事物。记得女儿刚上一年级时,本身自理能力就差,我给她带的笔、橡皮、练习本经常是有去无回,一两天就全部消失,而且她身上的衣服经常被划得一道道的,偶尔还会受点小伤。我问她是什么情况?女儿回答道,“我同桌太讨厌了,总是拿我东西,还欺负我。”我说:“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友善团结,他还小不懂事,爸爸去跟老师说教育他,你跟同桌还是好朋友,好吗?”女儿懂事地接受了。过后我将事情跟班主任反映了,班主任提出换座被我拒绝了,我相信老师一定会把孩子们教育好,而且也相信女儿一定可以处理好同学关系。之后女儿仍偶有受伤,但她总是说,“没事没事,是同学不小心弄的,不是故意的。”现在接送孩子的时候,看到女儿融洽地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牵手的时刻,我确信女儿已经顺利地融入到一年三班这个集体当中,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了。

三、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坚决做到,教孩子讲诚信、懂负责。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的老师,我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直以来,我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也坚决做到,说到做到,教孩子讲诚信、懂负责。

记得女儿刚上学的时候,我总是一边玩着手机一边看着女儿写作业,那时她的作业真是完成得很费劲,一会过来看会手机,一会玩点什么,为此我也对孩子发过火,批评她有人陪着还不好好写作业。后来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女儿承认了错误,“爸爸以前错了,以后你写作业的时候我再也不玩手机了,而且咱俩一块写作业,我掐表看谁写得又快又好。”之后我一直坚持与孩子一起写作业,同她比赛,当然我总会故意输给她,孩子也很享受这段亲子作业时间,一气呵成地写作业,好习惯也逐渐养成,现在我已经不用看着她写作业了,孩子已经能比较自主地完成作业。

此外,我也教育孩子说到做到,讲诚信懂负责。每次孩子想看电视或是玩点什么,我从不直接拒绝,而是让她自己定时间,到時间就停。一开始孩子到时间仍要赖一段,这时我就会说:“你要是说话不算数,下回我就不让你玩了。”通过反复训练,女儿现在不管做什么事情,事前说好多长时间就一定能做到。

四、相信孩子,永远支持孩子,给孩子自信,不说伤害孩子的话。

女儿是个很要强的孩子,喜欢把事情做到完美。因此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沮丧,我一般都是相信孩子可以做得更好,鼓励她,支持她,从不严厉批评。

女儿一上学学习就很认真,平时测验也大多是100分,可是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没有考到双百,数学马虎错了一道题,得了99分。出成绩那天,我去接孩子,看着孩子走出校门脸色不大好看,显得很沮丧,我就知道肯定没得双百,我也没有去问孩子分数,而是直接领她到超市,告诉她,“考试结束了,咱们可以放松放松,你自己选几样东西作为奖励,奖励你这一学期的努力学习。”孩子非常高兴,买了几样喜欢的东西。回到家,我才问孩子到底考了多少分,然后对女儿说:“一次考试成绩不用看得太重,咱们不管别人考得怎样,只要你努力了,一次比一次进步,不管考多少分,爸爸妈妈都不会批评你,而且你那么聪明又很用功,再认真点仔细点,想不考一百分都难。”孩子也自信地表示下次期末考试一定考双百。一年级下学期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偶尔小测验没有得满分也不再那么纠结,期末考试果真拿了个双百。

我觉得孩子小的时候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性格,而不要太在意简单的考核或者和别人简单的比较。父母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不以分数、一两次的成绩给孩子下定论,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支持孩子。

五、陪伴孩子学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做得最好、也是最轻松的一点,因为我本身就是个书迷,到了书店或是书摊就迈不开步,非得买上几本书不可。现在家里各式各样书籍大概能有两三百本,从小在书香中长大的女儿,也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爱上了阅读。

女儿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开始买来撕不烂的布书给她读、让她看,慢慢到图画书、大字书、注音版书、到后来没有拼音的书,到现在给孩子买过的书大概也能有一两百本了。而且在她上幼儿园时,我就办了两张图书馆借书卡,每周末都要上图书馆转上一圈,我借几本书,她借几本书。回到家,我和女儿如饥似渴地一起阅读,一开始的时候我还要给她讲书,渐渐地随着她识字量的增加,上小学起我俩就开始各看各书,互不干扰,各自徜徉在书的世界里。

女儿看书非常专心,而且习惯于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有时看书的时候喊她吃饭都听不见,即使听见了也放不下手中的书,想全看完再吃。晚上看书也是,非要把一本书看完才肯睡觉。对女儿来说,阅读已经不是一项任务或是作业,而是她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读书,女儿像海绵一样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开拓了孩子的视野,同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这些又对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孩子成绩一直比较优秀。

除了以上几点,我感触更深的就是教育自己家一个孩子就这么绞尽脑汁、劳心劳神,咱们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一个人要教育四十多个孩子,实在太不容易了。作为父母,我们要体谅和理解老师,加强和老师的交流沟通,家校互动,了解孩子易犯的错误,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孩子,为孩子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不断相互学习优秀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铺好道路。

南宁拓展立体绿化空间 篇4

近日通过审批的《南宁市绿化规划导则》明确提出广西南宁将全方位拓展城市立体绿化空间。根据《导则》, 南宁市城市绿化将不仅仅限于道路、公园, 而是全方位拓展城市立体绿化空间, 包括强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及大型建筑群立体绿色平台的设计等, 从竖向、纵深上丰富城市空间层次感, 加大城市绿量。《导则》提出12层及以上的居住建筑, 底层需设置绿化架空层, 层高不得小于3.6米;鼓励商业综合体项目在转换层设置绿化架空层;平屋顶及屋面坡度小于15°的坡屋顶, 应做屋顶绿化;平屋顶适用于花园式、组合式或地被式屋顶绿化, 坡屋顶适用于地被式屋顶绿化。在建筑物外立面绿化方面, 《导则》鼓励采用生态建筑形式, 在外立面栽植攀缘植物或在架设载体上栽植悬垂植物;毗邻街道的单位、居住区要求采用通透式围墙, 透空透绿, 与城市景观融合。在植物品种选择上, 《导则》提出应尽量选用速生攀缘植物, 植物规划应遵循植物造景多样性原则, 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缘植物等为主, 适量种植小乔木, 严格控制大乔木。

拓展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 篇5

周先来

2009年第11期 ——社会建设

从2008年开始,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一些企业停产关闭或大量裁员,造成岗位流失和农民工返乡现象比较严重。据2008年底的测算,我市返乡农民工达42000人,其中非正常回流13000人。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我们采取拓展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优化就业环境等举措,有效地缓解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投入职业培训资金3300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600人,培训后再就业12400人,再就业率达8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多法并举,拓展返乡农民工就业空间。一是调整转移方向,输出一批。随着沿海地区加工型企业压产、关闭、破产的加剧,我市劳动力向外转移就业的空间受到挤压。我们积极调整输出方向,组成专班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地区和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地区考察农民工就业市场,捕捉就业信息,与当地劳动服务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实行定向转移。目前,已转移输出返乡农民工5200余人。二是发展产业经营,安置一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全市已建立归真蜂业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经纪人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124个,解决380余名返乡农民工就业。针对农村劳动力减少的现状,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庄经济。目前,全市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业庄园有65个,吸纳95名返乡农民工进入庄园成为农业工人。依托资源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不断壮大工业规模,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全市粮油机械、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医药食品等4大工业支柱的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4家,工业产业集群共吸纳农村劳动力21000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300余人。坚持“统筹发展、科学引导、充分就业”的方针,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重要载体,提高城镇就业承载力。目前,全市在城镇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达23000余人。三是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消化一批。为激发创业热情,我们以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建立“以创业培训为基础、创业扶持政策为推动、创业服务为抓手”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意见》,采取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程序、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支持等举措,积极鼓励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造就千名小老板,带动万人大就业”为目标,对550人开展创业能力培训,扶持350人成功创业,培育20名创业带头人,带动3500人实现再就业。为增强回归创业带动力,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回归企业已成为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的重要载体。据统计,全市投资过百万元的76家回归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5600 人,其中返乡农民工850余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15.2%。

——强化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一是培训机构多元化。为了有效整合培训资源,我们建立以就业培训中心为主体,乡镇劳务培训基地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就业培训体系。坚持以培训促转移的原则,整合利用各类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通过加大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努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一批集培训、实习操作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实训平台,提高培训技能层次,促进返乡农民工顺利转岗。二是培训主体多元化。我们建立劳动、农业、扶贫、教育、城建等部门及工会、妇联、团委、科协等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培训网络,逐步形成培训工作合力。人事、司法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返乡农民工培训开绿灯、搭平台。市农业局依托省农业厅“阳光工程”项目,对参与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给予适当补贴。市扶贫办依托上级扶贫部门,免费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培训。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8394人,其中返乡农民工4200余人。三是培训方式多元化。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我们采取“定向培训”、“订单培训”、“联合培训”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687人。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393人,就业前培训227人,创业培训1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152人,在岗培训750人,培训合格新技师52人。我们还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管理规范的大型企业作为返乡农民工定向输出基地。市劳动保障部门与北京七匹狼服饰公司、深圳富士康公司、比亚迪公司等7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常年用工协议,根据用工企业需求,签订培训输出订单。目前,就业培训单位共为6家落户安陆的企业,培训输送员工3500人,其中返乡农民工620人。

——完善服务,优化返乡农民工就业环境。一是提供信息服务。我们通过采取定点宣传、流动服务和现场招聘等多种方式,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组织专业服务队,到火车站、汽车站设立义务服务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外地用工信息、劳动用工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报名、发放“春风服务卡”等多项就业服务。共发布用工信息200余条,接受咨询500余人次,介绍就业400余人次。通过开展以“送政策、送信息、送信心、送服务”为主题的“四送下乡”活动,组织“大篷车”服务队,到全市15个乡镇、办事处巡回宣传,共发放信息资料13000余份,接受培训报名1800余人,提供各类就业服务2000余人次,安置就业1200余人。市里举办了两次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洽谈会,共邀请安棉集团、永祥粮机、午时药业等40余家本地用工企业及今晨实业、美的电器、统一食品等10余家外地委托招聘单位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达成用工意向1500余人。二是提供政策服务。我们将返乡农民工作为创业援助的重点对象,积极开展政策性扶持。对返乡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并达到初级技能水平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每人每月150元生活补助;对通过初次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250元的技能鉴定补贴。为了给予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扶持,市里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返乡农民工创业个人一般贷款额度为5万元,对创办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200万元。三是提供维权服务。我们组织开展“三法规、一条例”(即《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条例》)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市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建设、司法、工商、民政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和不缴、漏缴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费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受理举报投诉150起,结案150起,结案率达100%。■

轿车出口:拓展市场空间 篇6

一是轿车出口额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2004年,广东轿车出口仅为144辆,经过短短的1年时间,2005年轿车出口已突破万辆,达10413辆,价值1.4亿美元,并首次摘取中国轿车出口量、值的冠军宝座。2006年、2007年广东轿车出口量分别达到2.6万辆和4.3万辆,出口量虽退居全国第二,但出口值分别达到2.8亿美元和4.7亿美元,连续位居全国轿车出口额第一的省份。2008年第1季度出口轿车已达14287辆,价值1.6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同)继续高速增长1.4倍和1.5倍,3月份轿车出口量达到6079辆,再次刷新广东轿车单月出口量的记录。

二是轿车出口数量已大大超过进口数量。近年来,随着广东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轿车质量稳步提升,其对进口轿车的替代作用日益明显,广东进口轿车的数量逐年减少,从2004年的19193辆逐年降至2007年的5732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轿车出口却连年大幅增长,出口量从2004年的144辆迅速增至2007年的42614辆,并在2006年首次超过进口轿车的数量,2007年出口轿车的数量已超过进口轿车3.7万辆。2008年第1季度广东进口轿车1778辆,仅为同期广东轿车出口量的1/8,广东轿车在广大消费者的地位日益巩固。

三是出口市场以准入严格的欧盟市场为主。欧洲是汽车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全世界公认的竞争最激烈、对质量要求最挑剔的市场之一,更是世界各著名汽车厂商逐鹿的战场,“广东制造”轿车出口以欧盟为主,以2008年第1季度为例,广东对欧盟出口轿车13123辆,迅猛增长1.2倍,对欧盟的出口量占同期广东轿车出口量的91.9%。对欧盟的出口标志着由广东制造的轿车将直接参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市场竞争,不仅反映了广东汽车产业发展得到欧洲国家的认同,而且还将提升广东汽车产业在全国的地位。2008年第1季度广东轿车已销往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除欧盟外,对俄罗斯出口920辆,价值1104万美元,而2007年同期则无对俄罗斯的出口记录;此外,返销日本41辆,返销日本轿车的单价达到38837美元/辆,显示出广东轿车在较高档次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

四是部分轿车车品种已显示出一定的竞争实力。尽管广东出口的轿车大多属于档次较低的产品,但经过近年的多方努力,广东出口的部分主流轿车产品已显示出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2008年第1季度,广东出口排量在1000至1500毫升的小轿车14060辆,高速增长1.4倍,出口均价为11251美元/辆,增长5.5%,出口均价远高同期全国同类轿车产品的出口均价水平,出口小轿车的起点较高,已初步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此外,第1季度出口排量在1500-2500毫升的小轿车和排量超过3000毫升的小轿车32辆和5辆,出口均价分别达到3.6万美元/辆和9.4万美元/辆,分别增长12.7%和47.8%,出口前景看好。

从广东进出口轿车这个窗口来看,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水平与国外汽车大国还有较大差距,短期内大量出口整车特别是轿车难度很大。但是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规模也很大,完全有条件在短期内实现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快速增长。当前中国汽车产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一是产能过剩的挑战。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以两位数增幅增长,产能过剩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潮,各类投资主体对汽车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大为高涨,既有汽车生产企业本身的大规模投资,也有大量新进入的民营资本和非汽车产业的国有资本,国内许多城市纷纷计划打造汽车城,发展汽车产业群。但从2007年开始,国内汽车整车生产产能供大于求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汽车生产专业化很强,一旦形成生产能力,短期内不可能转产。随着产量的增加,未来几年汽车销售竞争会更加残酷。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尽快使中国汽车进入国际市场,是解决国内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

二是自主开发能力的挑战。目前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整体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在核心技术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对国外技术依赖过大,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开发能力差严重制约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广东为例,2008年第1季度出口的轿车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4067辆,已占广东同期广东轿车出口量的98.5%,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应不断地学习、吸收国外汽车设计、制造理念和经验,积累和形成以我为主的自我开发能力。

三是零部件系统的挑战。零部件生产是汽车工业的根基,其产值目前占到汽车产业附加值的70%,但中国目前汽车零部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都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相比国外的“巨无霸”零部件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多年来定位于汽车集团内部配套或服务于地方区域市场,国内竞争不充分,发展明显落后于整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数据,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大约为4600多家。数量众多,但规模小、成本高、技术含量低、研发能力不足是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明显的欠缺。虽然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成长迅速,但零部件产业整体散、乱、差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突破零部件“瓶颈”是今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国家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努力提高汽车产品本地化生产能力,带动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进步,发展汽车制造业。

四是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挑战。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叠创新高,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年内数次升破每桶110美元,并持续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水平,对需求上涨的预期以及对全球剩余生产能力不足的担忧是此轮油价再冲新高的主要原因,国内外成品油价格也水涨船高,大大加重了汽车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影响到他们的购车热情。多个国家中央银行要员纷纷表示,油价将会持续在高位游走,且对全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造成影响,国内汽车产业也难于幸免,高油价将抑制汽车的消费需求。此外,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道路拥挤,环境保护、燃油供给,停车难、保险费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能源,环境、交通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发展中国家形成世界产业中心,不是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是主要依靠跨国公司的产业国际转移,中国如果以世界产业中心作为战略目标,就必然要选择国际化的产业发展道路,也就是与国际资本联合的道路。由于合资获利丰厚又轻而易举,形成了“越依附越有利的联盟”,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应防止将引进、消化政策变成只引进,不消化,否则,由于外方紧握技术大权,中方企业难免掉入引进落后——引进——再落后和缺乏能力——只能依赖——越依赖越缺乏能力——越缺乏能力越依赖的怪圈。

拓展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学习 篇7

一、在信息整理中激发探究学习

数学教学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 这样就要求必须寻找可供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 多种多样的信息, 有具体可联想性的, 有模糊性的, 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作出相对科学的决策, 学会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的信息内容, 让学生在信息整理中进行探究学习。如“可能性”一课的教学。

师:刘翔参加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10m栏比赛获得冠军。

师:在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10m栏比赛, 他会获得冠军吗?

生:可能会获得冠军。

生:因为他上届获得冠军, 而且破了世界纪录。

生:可以会跑得比上届还快, 再次打破纪录, 获得冠军。

生:可能其他选手都摔倒了, 刘翔获得冠军。

生:可能其他会怕上届冠军刘翔, 突然退出比赛, 刘翔获得冠军。

师: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我可以看出大家都希望冠军是刘翔

生:是!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

生:我不认真学习就不可能考100分。

生:我走路闭着眼睛可能会摔倒的。

生:万众瞩目的110米栏比赛, 卫冕冠军刘翔在第1轮就因伤退赛, 冠军不可能是他了。

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 呈现给学生学习数学的信息, 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而“可能性”这一课的学习, 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 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让学生联系刘翔在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10m栏比赛会出现的现象, 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通过数学信息的呈现, 或多或少给学生留有学生探究选择的余地,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

二、在综合分析中激发探究学习

教师要通过探索背景的创设、探索程序的设计,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一些问题, 可以有着多种解决方法, 为此在分析问题时,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作出正确的选择。如教“元角分的认识”时。

师:教师节快到了, 半帮同学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 决定把自己攒的40个1角硬币都拿出来, 拿着这么多硬币真不方便。半帮同学就去找什杂店的阿姨帮忙。阿姨说就这样吧。收了半帮同学的40个1角硬币, 又给了他4张1元钱, 半帮有点不高兴, 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半帮同学拿40个1角硬币换4张l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

生:将40个硬币一个一个地数, 每10个1角放在一起, 这样10个1角就是1元, 4个10个1角就是4元, 所以40个1角和4元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 请大家观察一下已分好的硬币, 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回答) :1元和10角相等。

生:10个1角就是1元。

生:1元就是10个1角。

生:1元=10角。

这样教学, 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 但没有找到规律, 我们可以运用经验, 通过创设活动, 把经验提炼为数学, 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选择哪一种方式, 这样就是要求学生作出综合分析进行选择。根据新课程标的要求, 提倡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设置方式并进行讨论, 选择哪一种方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选择分析的意识, 使学生能够综合分析探究并解决问题。

三、在猜想估算中激发探究学习

“借景”社区资源,拓展教育空间 篇8

一、社区教育资源十分丰富

教育已经逐步向多元开放式发展, 强调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 强调走向自然和社会。 社区资源潜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不仅能丰富学校课程, 而且能让孩子关心生活、关注社会, 使他们在了解社会的同时更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 学校所处的彩虹和双虹社区, 资源丰富, 有彩虹苑、社区活动中心、苏大附二医院、非矿设计院、检察院、中学、幼儿园等, 临近区手拉手援助中心、革命博物馆、苏州市体育活动中心, 学校和居民小区毗邻而居, 交通方便, 银行、饭店、超市俱全等, 可以说社区环境充满生机和活力, 天天都在发生变化。 两个社区文化各有侧重, 双虹社区有科普特色长廊, 彩虹社区有健康教育园, 这些社区资源潜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能大大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二、开发与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1.依托社区专业人才, 开展社团活动。

2015年我校在 “七彩文化”建设中, 尤其关注社团建设, 把它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翼。 但是学校缺少专业教师, 社团建设缺少源头活水。 面对制约发展的“弯道”, 学校要积极想办法, “借景”社区资源促进学校学生社团自主发展, 让学校体验到“借景”的喜悦与成功。 依靠社区的力量, 学校请来昆曲老艺人石坚贞口传身授, 学校定期与彩香中学昆曲班的学生切磋技艺, 上半年, 小昆班在市民活动中心表演《游园惊梦》。 2015年十月, 小昆班的部分同学在苏州市评弹学校进行了公演, 把昆曲著名曲目《长生殿》选段演得有声有色。 同时, 石老师还指导教师学习昆曲, 丰富教师的学校生活;学校请来祝嘉书画院的老师教孩子们书法、绘画, 下半年有十八名学生进行市书法考级, 全部过关, 在双虹社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的活动中得到展示, 获得社区工作人员及参观来宾的赞赏;红舞鞋舞蹈团派老师指导学生扎实舞蹈基本功, 在区各类活动中亮相。 2015年11月, 在金阊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帮助下, 金阊区首个“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在我校揭牌, 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更科学的、专业化的指导。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音乐老师坚持来校对阳光合唱队予以指导。

2.挖掘社区有效资源, 丰富主题教育。

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观社区中的环境、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可以扩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 为此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主题教学活动, 有的渗透在其他主题活动中, 有的形成一个独立的主题。

如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水果拼盘》中, 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丰富的水果大家族, 周老师特地带孩子们去华润超市参观, 并请超市的售货员为学生详细讲解各种水果的名称、产地及特点。

在“交通安全在心中”大型主题活动中, 学校利用有效的社区资源, 就近观察学校附近路上的车辆, 让学生从感性上有进一步的亲身体验, 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深化教育内容, 扩展教育空间, 同时邀请社区法制副校长来校为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

在“弘扬健康文化, 倡导健康行为”系列活动中,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更为密切。 在“垃圾分类回收”中, 社区成为学生进行调查实践的活动场所, 学生从中了解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实施和宣传状况等。 在口腔如何护理中, 苏州附二医院的医生来到学校进行卫生知识讲座, 并对部分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和护理。 彩虹社区健康园成为学生健康教育的活动场所。 在顾主任的穿针引线下, 今年, 学校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团队进行沟通, 为学生进行系列教育, 包括“创伤护理”、“用眼卫生”、“脊柱侧弯”、“口腔卫生”、“预防吸烟”、“洗手卫生”及“急救护理”七个方面, 活动形式多样, 在学习卫生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3.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开展实践活动。

自从确立借助社区资源、 带动学校文化蓬勃发展的方向后, 学校学生多次走出校园, 来到社区进行实践活动。 上半年, 学生走进苏州市革命博物馆, 不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还参加双虹、彩虹社区举行的红歌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 观看革命影片, “读好书”活动, 法庭观摩。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 学生走进新村, 宣传低碳生活、低碳出行, 为小树挂牌, 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下半年, 学生走进苏州市体育中心, 参观体育中心内部的各个场馆、设施, 九九重阳节, 为老干部带去温暖, 开展护绿小卫士活动。 学生还走进了金阊区消防大队、污水处理厂……

4.沐浴社区慈善爱心, 关爱感动学生。

2015年 “六一”儿童节, 苏州体育活动中心一行十多人, 带来体育器材和慰问金慰问学生们。 暑假期间, 苏州革命博物馆免费带部分孩子开展了“红色之旅”。 开学初, 社区送来了两百多本新图书充实各班图书角, 附二院的施书记、葛处长将1200元助学金送到了困难学生家中。 在社区的联系下, 寒山寺慈善中心来到学校, 为学生送来了各种学习用品。 面对六年级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小张, 援助中心免费进行心理疏导。 我校孩子因各种条件限制, 上各种培训班、辅导班的很少, 2015年学校主动与妇儿中心联系, 把学校社团活动中的优秀学员送到妇儿中心, 进行免费培训与指导, 有近20名学生免费参加其双休日开设的各类技能培训班。 寒假前, 社区单位还会开展“新年心愿——为学生圆梦”活动。

培养问题意识拓展数学空间 篇9

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 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数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 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有用的数学, 学生有了学习欲望, 才能投入地学习。

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走出教室, 联系生活实际, 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例如, 在上《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节课时, 笔者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 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 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 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方程应用题, 如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 用相同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提高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有“生命”的课堂, 增强学生的数学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 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 也最能暴露出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地方, 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地辅导, 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那么, 在教学中应怎样“教其有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1. 营造质疑的氛围, 让学生“敢问”。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 自由、宽松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是问题意识产生的良好条件。在讲“3.1多姿多彩的图形”时,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形状特征, 笔者特意设计了一个魔术袋, 里面装了一些大小、形状各异的立方体,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摸, 当时学生情绪很高。当学生摸出一个后, 笔者问:“你摸出的是什么?它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学生依次摸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锥体, 等等, 但因为众多几何体的出场顺序和问题相同, 结果学生后来的兴趣剧减。为了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兴趣, 笔者将游戏分为三步走:第一步, 让学生任意摸出一个几何体, 看着它, 利用视觉进行观察, 描述它的特征后, 再说出它的名称;第二步, 让学生任意摸出一个几何体, 先别拿出来, 利用手的触觉进行感知, 并描述它的特征, 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几何体, 然后拿出来进行验证;第三步, 让学生根据老师描述的特征去摸出相应的几何体, 让大家判断正误……这样层层递进, 不断增加问题的难度,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及抽象思维, 使他们的兴趣逐渐达到高潮。

在教学中, 笔者常常对学生说:“只要你想到了, 就说出来, 我们一起探讨, 不要怕出错, 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 没有人会笑话你的。”以此鼓励学生多回答。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应有正确的态度, 要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最终实现敢说、敢问。

2. 创设质疑的情境, 让学生“愿问”。

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 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而且还要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 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提高其质疑兴趣, 达到以趣生疑,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状态。上课时,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如提出问题:“同学中有谁看到过银行存折吗?存折上有些什么内容?”这个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问题, 同学们很感兴趣, 并都抢着回答。教师在此基础上投影出示一张存折, 当学生阅读了存折上的主要内容后, 再提问:“从存折上可以看到, 把钱存入银行, 经过一段时间后, 银行按规定要付给储蓄者一定的酬金。那么我们想一想, 去银行存款会碰到哪些储蓄专用名词?”这又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语言说出各种名词, 笔者把他们的回答稍作修改, 投影出示本金、利息、期数、利率、月利率 (月息) 、年利率、本利和利率的定义。再提问:“把钱存入银行后, 如何计算利息与本利和?”对于这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可能正确, 也可能不正确, 为此,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然后给出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利和=本金+利息”。

3. 给予质疑时间, 让学生“能问”。

一些专家认为,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个“牵”字, 教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 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自己的思路亦步亦趋地往前赶。教师问个不休, 学生忙于应付, 根本没有质疑的机会。笔者认为,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 安排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细细地读书, 静静地思考, 去发现问题;要安排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 把质疑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让学生在预习时养成质疑习惯, 要求他们在预习时, 将准备学的新知识认真读、仔细想, 在书本上对重点知识进行圈圈、点点、画画, 把不明白的地方记录在专门设置的“质疑本”上, 以便课前向教师提出疑问。

(2) 课上, 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 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

(3) 学完本节的教学内容后, 留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回想自己刚才学过的内容或提出一些异议, 培养他们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能力。

三、挖掘有“生命”的数学,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 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例如,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 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到甲码头逆流行驶, 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3千米/时, 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解法一]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 根据往返路相等可列方程:

[解法二]设甲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x千米, 由船在静水中速度不变可列方程:

到这里似乎就该结束了, 但学生还没有深刻理解, 为此, 教师应继续提问: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要引导学生思考, 明白一种是设直接未知数, 一种是设间接未知数;更要让他们知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两个等量关系, 设出一个未知数来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时要用到一个相等关系, 所以列方程时就必须用另一个相等关系, 循环引用, 列出像x+3-3=x-3+3这样的恒等方程来, 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目的性。

发展地方曲艺拓展生存空间 篇10

一、浙江曲艺的传承和现状

浙江曲艺最早可以追溯至宋代。北宋时的浙江, 在表演文艺方面, 最为流行的主要是以士大夫为消费对象的小唱和大曲。南宋时, 杭州等地说唱艺术趋于繁荣, 各种形式的说唱蓬勃发展。

历经历史变迁, 如今的浙江曲艺在新一代曲艺工作者的努力下, 有了新的发展。浙江地区方言甚多, 这就为曲艺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 目前, 浙江省共有数十种曲艺类型, 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便是绍兴莲花落、杭州小热昏、宁波走书、温州鼓词、苍南渔鼓等。那些频临失传的曲艺正在复苏, 年轻的曲艺工作者正用自己的创造力进行着曲艺革新。

二、浙江曲艺的危机和困难

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翁仁康在今年8月举办的浙江省首届中青年曲艺培训班开学典礼讲话时提到了“浙江曲艺的危机”, 浙江曲艺人的危机意识已经提升。目前, 浙江曲艺在人才、作品、观众三方面都存在危机, 这些危机急需应对。

第一, 曲艺人才青黄不接, 部分曲种频临失传。目前曲艺从业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很多曲艺的传承人已年近古稀, 后继无人。年轻人不愿意学曲艺, 曲艺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有待提高。第二, 曲艺作品好本难求, 新品精品呼却不出。精品是可以代代传承的, 也是有效的艺术传播形式。现在浙江曲艺界也涌现出了很有发展潜力的“笔杆子”, 政府和曲协应当有计划的培养优秀的年轻作者, 为曲艺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第三, 曲艺观众严重流失, 演出阵地难以坚守。今年6月, 杭州大华书场因为亏损严重而关门歇业, 让许多“老听客”遗憾不已。虽然一个月后大华书场又重新开张, 但是传统曲艺在大城市的日渐式微, 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 我们必须正视危机, 树立坚定的信念, 研究可行的方案, 去战胜危机, 开辟新路。

三、浙江曲艺发展“四个新”

“传承与创新并存, 传承与经营也是并存的”。在各个剧团纷纷改制的今天, 在传统书场、茶座淡出城市的今天,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的今天, 曲艺的市场究竟在哪里, 我们应当开展调查研究, 用科学的、持续的发展观来分析曲艺发展的方向与空间。

首先, 与文化馆 (站) 建立合作机制, 发展曲艺新阵地。

文化馆 (站) 就是曲艺发展的新阵地, 我们应当促成群文和曲艺的“联姻”。曲艺和群文的“联姻”有四个结合点。其一, 场地合作。如今, 大部分文化馆的硬件建设和改造已经完成, 正在进行软件梳理和项目确立, 不少文化馆正苦于, 没有可以展示和开放的项目, 而我们曲艺界由于书场、茶座的流失, 正苦于没有表演和展示的场地。那么, 合并两者的需求, 便合二为一, 皆大欢喜。其二, 项目合作。文化馆的职能是组织、指导、辅导、培训群众文化工作, 而曲艺源于基层是最贴近老百姓的艺术, 浙江曲艺的地域性和种类繁多的特点, 正好有利于曲艺人与区县级文化馆的结合。其三, 师资合作。文化馆的业务干部具有单一性, 大部分文化馆只有1个专职或者兼职的曲艺干部, 不能满足基层的需求, 民间曲艺人的加入无疑是一件喜事。其四, 资金合作。文化馆每年都有政府采购和扶持的项目, 如果与曲艺与群文联姻, 就可以形成合力, 有计划的开展传承项目, 实现双赢。

第二, 争取政府扶持, 拓展曲艺新空间。

目前各级政府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下基层文艺演出, 这种政府买单的项目, 无疑也是曲艺生存的新空间。如, 杭州市文化馆承接项目后, 在政府网上向社会招标, 中标团队中有两支曲艺团队, 一是杭州滑稽艺术剧院, 二是民间团队“杭州哈哈滑稽剧团”。两支团队凭借精彩的表演征服了评审团及观众。

第三, 参加商业演出, 拓展曲艺新市场。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 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浙江, 一位中等档次的曲艺演员一年能赚5 0万, 普通跑场子的演员年收入也在1 0万左右。

第四, 传统与网络并行, 推广曲艺新媒介。

面对流失的受众, 曲艺观众的培养亦是曲种传承的重要依托。曲艺虽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但时下曲艺的演出场所和观众数量却不容乐观。那么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媒体的传播力量。

首先, 要依托传统媒体的播出平台。有“明星”自然有“效应”, 曲艺推广应当在电视、广播媒体中培养自己的“曲艺明星“, 目前, 浙江省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如杭州的翁仁康、周志华, 绍兴的倪齐全。这种合作也使得曲艺和媒体成功双赢, 总之, 我们曲艺演员即要到需要曲艺的地方去, 更要到推广曲艺的平台去。

其次, 要把握网络媒体的互动平台。网络媒体不断带给我们新冲击。面对冲击, 我们要学习了解并分析这一现象和形式, 为我所用。当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发声合力时, “媒体效应“必能推动地方曲艺的发展。

“小曲艺、大舞台, 出精品, 育人才。”文化的发展, 曲艺的革新需要我们不断的调查研究和发展创新。浙江曲艺的新阵地、新空间、新市场、新平台已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浙江曲艺人应当群策群力, 迎难而上, 用信心战胜危机、用实力把握机遇、用创新迎接挑战, 绘出浙江曲艺发展的新蓝图。■

科学管理拓展空间 篇11

一、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

在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首先要在吃透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摸清学校的具体情况,并且认真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这样才能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确保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1.作为课程设置,学校按规定实施

根据市教育局的规定,我们将学生大课间活动列入学生的作息时间中,我们在早上第一节课后,设立大课间活动环节,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体育活动。每到学期结束,我们还开展调查问卷,了解每个班级实施大课间活动计划的情况,及时进行表扬和批评。这样坚持的结果,确保了我校近几年来一直很好地保证每位学生每天都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2.组织保障第一,确保全员参与

为了抓实抓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我们逐步健全了大课间活动管理网络。由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协调指挥,艺体组教师和班主任具体实施。在这个管理网络中,我们切实做到每个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对学校制定的活动方案和管理办法,都进行规范管理。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作用,每位班主任都积极参与到管理之中。此基础上,我们还树立大课间活动的先进典型。一方面,努力推进民主管理进程;另一方面发挥学生自主锻炼积极性,不断强化全体学生自律自管的积极性。

这样慢慢就达到了理想的管理状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有机渗透到学生中间,营造了全民健身的和谐氛围,又把活动指导落实到细节中,增强了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积极拓展学生的大课间活动空间

为了拓展活动空间,我们狠抓了特色活动项目。首先是让艺体组教师对活动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既要充分尊重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在活动的形式和类型上体现独创性和特色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掌握更多技能,体验更多快乐。同时,我们还不时采用抽样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活动项目的反馈。几年来,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1.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个性飞扬

由于小学生天性爱玩,我们的大课间活动时间长,内容多,为学生提供了放飞心情的机会,赢得了全体学生的喜爱。孩子们一到大课间活动时间,都在第一时间跑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到操场上快乐地玩。无论是问卷还是个别访谈,都反映出孩子们对这个活动的喜爱。有时候碰到天下大雨,孩子们会由于不能活动而情绪低落。

2.大课间活动内容不断丰富

近年来,我校不断丰富大课间活动的项目,获得了全体学生的好评。首先是快乐健身活动,比如仰卧起坐、跳短绳、跳长绳等,都能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其次是娱乐休闲活动,坐位体前屈、50米往返接力、踢毽子等活动,都使得孩子们愉快嬉戏,在挥洒汗水中释放情感,促进身心健康。

三、师生关系在活动中融洽

我们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通过几年来不断优化,已经成为全员课程、全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全体师生都积极参与,使得活动中不但有师生互动,而且有大量生生互动。这样坚持的结果,有效融洽了师生关系。以前在大课间活动实施之前,老师只是走过场,像领导视察一样。如今就不一样了,由于时间长,内容多,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做操、玩耍,师生成为好朋友。实践证明,大课间活动像一座友谊的桥梁,让师生走得更近。师生和谐共处,不但调动了老师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学业提高也有良好作用。学生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体能,促进了身体健康。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生还培养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长期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的体育达标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教师、学生都乐在其中,感受着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四、认真做到“四个落实”

为了进一步总结大课间活动的经验,我们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总结起来是要认真做到四个落实。一是要思想上落实。只有从深化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从全面健身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抓实抓好大课间活动。二是活动时间要落实。排在课程表的大课间活动时间,无论如何要坚决执行。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必须雷打不动!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许占用这个黄金锻炼时间。三是组织落实。有的学校名义上建立了有关体育工作的领导机构,但是仅仅挂在墙上,实践中根本不起作用,这样的话,大课间活动也无法真正落实好。四是责任落实。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导处是第二责任人,班主任是第三责任人,体育教师和全体学生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实行分层次管理,层层都落实。另外,我们还坚持将大课间活动和地方传统文化牵手。

总之,开展大课间活动,变单一的课间操为多项性趣味活动,不但增加了活动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我们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实验学校,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必须将大课间活动坚持下去,抓实抓好。

拓展学生自由写作空间刍议 篇12

一、扩展写作空间,让学生有素材写

古语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即作文之源。给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写自己会写的,爱写的话题,学生才可以畅快表达。

1.留心观察,涉猎素材。

“处处留心皆学问”,“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凡好的作品,皆来源于生活。学生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自实践及感受到的都是学生已知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作文的内容。学生之间的交谈,父母的叮嘱,老师的讲课,上学路上的风景,心中的委屈,校长的讲话,学生之间的争吵,一次游戏,一次实验,一次电话,甚至梦境等,都是作文的内容。由于所写材料是刚刚亲身经历过的,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因此,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只要他们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身边的题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多观察,才会丰富生活积累。比如节日习俗,端午包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春节耍社火等,再加上各种红白喜事,这些习俗具有独特性,极富生活色彩。所以,应鼓励学生写真实的事情,记录身边的真人真事,关注班级、学校、社会动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每天主动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每周进行“我的发现”交流。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学生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只要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就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农村的学生爬树、掏鸟蛋……这些童年趣事给孩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喂鸡、放羊、锄草、种田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形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样就为学生今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创设情境,抒写原型。

如今的学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童心所及,处处皆文章;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天上地下、过去未来,想象所至,下笔可成文。

学生体验后,对创设的情景产生了兴趣,行文起来,速度快、质量高。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不竭的资源。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根据这一点,在作文之前,老师先为学生创设愉悦而欢快的情境,然后指导作文。如教师先带领学生去放风筝,然后以《放风筝》为题作文。或者组织学生钉纽扣、下军棋活动,然后组织学生以《钉钮扣》、《下军棋》为题作文。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季节假设作文情景,如春天带学生种花,秋天到田野观秋色、冬天扫雪、堆雪人、打雪仗等,搞活动后作文。活动结束后,学生以愉快的心情记叙各次活动,作文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感人。因此,我们应当放开手脚,多开展课外活动,多组织学生郊游、野炊,让学生多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这样,以活动导趣,又以活动诱写,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写,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水平。例如,我曾让六年级的学生写《秋天的田野》。初写,效果并不理想,皆因有的学生观察不够细致。于是,我就让学生拿着本子到野外去观察,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秋天景色:绿中带黄的树林、盛开的秋菊、田野上雪白的棉花、枯黄的玉米根、悠闲的羊群、清澈见底的小渠、草丛中惊飞的雀儿……有了这些具体的感知,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文章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多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每当学生经历一次活动后,作文往往就写得比较好。让生活促进写作,使学生感到确实有话可写。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写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改变对写作的误解,放下包袱。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生活、有活动,就有好作文。

3.读写结合,积累素材。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科书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让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鉴赏、取舍。

二、放宽要求,让学生大胆写

学生刚刚学写作,能写、愿意写就很不错了。小学生本来学得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选材、立意、开头、突出中心,就好像刚栽下的树,不知能不能成活,你就每天摇来摇去,甚至还拔高一点,这样的桂树生命力再强,也难成活。

1.筛选重组,建立“纽带”。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典范文章,对于学生学习语言,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语言系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学写这些文章,难免有揠苗助长的嫌疑,所以在教学中,应放宽要求,只要建立起语文教材与生活之间的“纽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写作,势必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鲸》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写训练:把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以《我是虎鲸》和《我是须鲸》为题,介绍一下自己,越全面越好,并鼓励用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说明方法。任务布置后,学生们兴味盎然,为了说得全面正确,他们个个认真读书,研究两种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结合自己课外搜集到资料,并进行必要的筛选和重组。因为说的是“自己”,学生纷纷融进了个性化的语言,突出“自己”的优势。很快,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练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懂得了课文是个例子,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摒弃条框,自主选材。

充分解放写作空间,就要打破框框、排除障碍,让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在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时,要让学生以生活为写作的大背景,自主选择材料。要鼓励学生写身边的事,写小事、真事;激发学生抒发心中的感想,要多想、想得深。这是学生产生写作愿望并且有可能写出新意的前提。在指导学生写的过程中,不怕学生“出格”,不说“三段”“六要素”之类,让学生的作文具有主动性,具备个性张力,促进其思维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讲评写作时,更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对于学生的闪光点要给予褒奖。比如有位胖墩墩的同学评价自己的身体时说:“我又超重了。”我们就要为其语言的形象化而鼓掌,特别就这一点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这将使大家更加清楚写作就是写自己所想说的话,从而解除对写作的惧怕心理。不搞框框架架,使学生得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写作。学生在写作中切实体会到乐趣,学生才可能爱写,有可能写好并写出新意来。

三、放手表扬,让学生有兴趣写

表扬是激励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刚开始习作,学生或许不能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水平,但有时他们的一些语言并不逊色,或许充满更多的童真和乐趣。虽然整篇习作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一些好词佳句,应用醒目的红圈画出来,学生看了定会受到鼓舞。作为语文老师要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对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应及时表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表达。而学生交来的作文,我们总觉得有很多缺点,因此认真修改,甚至改得面目全非,还认为学生会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学生拿到老师修改过的作文,觉得自己的文章一无是处,才被老师改得体无完肤,反而失去作文的兴趣。为此,我每接受一个班,对学生的作文,都从学生原有的水平出发,发现其优点,写上鼓励性的批语。实在不像作文的,只要字写得好,也会得到肯定。尤其是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尽管错字多,甚至不够通顺,我也在班上宣读,并张贴出来。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种心灵的对话,你怎么想就怎么写,完全可以自由表达。

兴趣是学习写作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知文者不如好文者;好文者,不好乐文者。乐在很大程度上是种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在为文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快乐。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把课本中死记硬背、抽象的内容通过演故事剧的形式,使之生动活泼,具体形象起来。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通过自编自演,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兴趣,培养了创作能力。

四、放任评价,让学生借鉴写

正确评价,才能挖掘学生习作的潜力。《课标》在不同的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如何抓好习作讲评对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很重要。我们可以根据习作的目的及要求灵活采用各种评议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评议、学会欣赏、学会修改,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当学生写成一篇习作,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个成就。因此,作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采取多元的评价激励学生写好作文,想办法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为达此目的,我让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文章,由同学评出相应的分数及优点和不足;编印班级作文集,让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入选,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学生有获奖的机会;让家长为自己孩子的文章打分并做出评价……这些措施不仅激发了学生积极进取的个性、体味了成功的喜悦,还激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实现了良好的个性发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多元评价,为学生营造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让他们有事便写,有情便抒。久而久之,作文便进入了学生的生活,作文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摘要: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作文的特点,因时施教,因事施教,因材施教,大力挖掘身边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写身边的人、事、景、物,培养作文兴趣和爱好,不断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力图将小学作文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写作,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君霞.给学生一个自由开放的写作空间[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06).

[2]张崇祝.还学生一片自由写作的空间[J].新课程(教师),2009(06).

上一篇:风险型金融资产下一篇:中药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