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交流合作(共12篇)
知识的交流合作 篇1
摘要:企业知识产权合作过程中知识呈现增长趋势, 通过对企业知识产权合作中知识增长规律的研究, 得出影响知识增长的关键要素。通过增长规律的分析, 得出企业协同创新的最佳契机, 并为企业知识产权合作提出了策略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增长,创新契机,知识管理
知识创新的成果通过产权形式加以整合、利用及保护, 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1]。Caloghirou等[2]认为, 知识产权风险影响着合作的成功;Luoma等[3]发现, 在协同合作中, 知识产权管理是各个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 企业通过保密协议、专利等形式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Panico[4]研究了协同合作的契约治理, 为协同创新合作中非经济因素投入的进行提供保障。国内学者张克英等[5]分析了合作创新的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因素, 并对信用缺失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了研究;王智源和宋伟[6]分析了企业间知识产权合作的重要性和动因, 以及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学者们对知识产权合作中存在的溢出风险及其规避、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合作障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对知识产权合作效益, 以及知识产权投入后的规律研究还较缺乏。本文通过对协同企业知识产权合作收益机理的分析, 探索知识增长规律, 分析知识产权合作所带来的知识增长收益, 以及创新时机, 为企业知识产权合作提供策略支持。
一、投入知识产权的知识增长模型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 知识随着知识产权的投入而不断增长, 而知识的增长受到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影响, 合作初期知识增长较快, 而在合作过程中其增长速率则呈递减趋势。
(一) 模型假设
在知识产权合作中, 构建知识增长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其含义假设如下:
q (t) :t时刻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的知识量;q0:协同创新系统中初始的知识量;即合作形成之初, 系统中由于知识的特性造成的系统中存在的知识量, 是非主观投入和提供的, 即q0=q (0) ;qi:协同创新过程中第i个企业投入的知识产权总量, 其中qmi为协同创新系统中, 要求第i个主体提供的最小知识产权量;提供的知识产权量小于这一值, 合作不能实现。qmi与各主体拥有的知识产权量有关, 因此, Qyi≥qmi≥0, 其中Qyi是第i个企业拥有的所有知识产权量;QM:系统创新所需最少的知识需求;QAi:系统中各主体可提供的最大知识产权量;这与各主体的风险意识有关, 每个主体根据自身的情况会设置一个阈值, 当投入量大于阈值时, 产生的风险将是无穷大的, ;R:协同创新的单位知识量所获得的收益, 与知识产权量成正比;C0:表示初始知识量的形成所产生的成本;C (t) :协同创新平台运行到t时刻所产生的成本, 包括投入成本、消化成本、风险成本和沉没成本;α:知识产权的吸收率, 即指各主体对提供的知识产权吸收的程度, 0≤α≤1, 随着吸收的进行, 主体间的知识差距也在缩小, 吸收呈递减趋势;β:表示提供最大知识产权量所需的单位成本;γ:企业提供单位知识产权所花费的成本。
(二) 模型建立
主体在投入知识产权前, 要对投入所获得的收益和所带来的成本进行分析, 只有收益大于成本, 投入才有意义。本文用系统中的知识增长和创新成果来衡量投入的收益。主体将知识产权投入后, 系统中的知识增长规律为知识量的单位时间增长量, 为t时刻的系统知识吸收率α和t时刻的知识差距 (各主体投入的最大知识产权量的和减去系统中存在的知识量的差) 的乘积, 即:
其中α为吸收率, 已知q (0) =q0
上式表明了知识产权合作过程中知识量变化的规律, 知识的增长是在一定的知识产权投入成本的基础上产生的。
各主体在某一时刻投入知识产权量, 所得到的收益要大于投入所产生的成本和知识产权自用时所产生的成本。即:qmiR≥q0c0+C (tm) 。
由 (1) 可得, 在tm时刻系统中所具有的知识量
因此:
主体投入知识产权获益的必要条件是, 收益不小于知识产权自用的收益和投入所产生的成本之和。即
由上式可见, 各主体提高收益的措施有两个:一是提高知识产权的吸收能力α;另一个是减小β (降低提供最大知识产权的单位成本, 包括转化成本, 风险成本和沉没成本) , 增加γ (提高知识产权单位时间内的投入成本, 提高单位时间内知识转化的效率) 即降低整个知识产权提供的成本 (包括风险成本) 。
二、知识产权合作创新契机分析
知识产权吸收能力α, 是随着主体投入知识产权吸收程度而不断变化的。当主体间的知识差距过大或过小时, 其吸收能力都较弱。主体的吸收能力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与知识产权的投入时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t时刻知识增长收益为L (t) , 根据知识增长收益规律得到:
为使收益最大化, 令L′ (t) =0
因此, t*为函数L (t) 的最大值点, 即在t*时刻知识产权投入后所得到的收益最大, 但是否为知识产权最佳吸收时间还要根据tm (达到创新所需要的最小知识量的投入消化时间) 的大小来进行综合判断后才能确定。
当t*≥tm, 则t*为最佳投入消化时间, 这时系统中存在的知识量大于创新所需要的最小知识量, 创新得到的成果和收益都将是最佳的, 是协同企业进行创新的最佳时期。
当t*<tm, 则因t*时刻所吸收的知识量尚未达到创新的知识需求而无法产生创新成果, 合作中的显现指标创新收益为0, 因此, 只有达到tm使得消化吸收的知识量到达最小知识量时再进行创新。
t*与tm之间的关系是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 可以通过以下表达式寻找它们之间内在的规律:
从上述可以看出, t*与tm之间的关系是受到系统中吸收率、投入总量、系统所需最小知识量、投入成本、知识价值等要素综合影响的。
当时, t*≥tm, 则t*为最佳知识产权投入消化时间, 即这时进行创新, 系统中存在的创新知识量最多, 创新成果产生的也最多, 给各主体带来的利益也是最大的。
投入知识产权的消化时间, 在tm时刻进行创新, 由于风险成本的限制影响了知识产权的投入量, 只有在tm时刻进行创新, 虽然此时的创新时机不是最佳时机, 但知识产权合作的收益仍是大于投入成本和沉没成本的, 对于企业而言则是有益的。
三、知识产权合作中的策略建议
(一) 选择好合作伙伴 (系统中的知识总量)
从模型 (2) 可以看出, 在企业知识产权合作中, 合作伙伴的选择对形成协同系统中初始知识量的大小、知识产权投入量、知识产权转化和吸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系统中初始的知识量q0, 不仅影响着知识产权提供量, 还影响着知识产权的吸收。也使得最小创新知识量qm得以减少, (2) 式右端项就小,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2) 式更易成立, 即投入知识产权获得收益越容易。
(二) 提高知识产权的吸收力
模型 (2) 中, 在企业知识产权合作系统中, 知识产权的吸收力是影响主体知识产权合作成功的关键要素。各主体的吸收能力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吸收主体自身的知识量要求主体在寻找合作伙伴时, 要尽量选择知识差距不太大的合作对象。知识差距过大, 将会影响知识产权的理解和转化。但也不宜选择知识差距过小的合作对象, 知识差距过小, 知识较快接近饱和, 也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和增长。知识吸收的路径影响着其吸收过程中知识的损失率, 选择易于转化的路径、消除路径中的障碍, 都将为知识的有效吸收提供支持。提供知识产权的表现形式, 也是影响吸收的重要方面, 提供知识产权方如能把知识产权转化为协同创新企业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 将有利于知识产权的吸收。
(三) 降低知识产权投入的成本
知识产权投入成本是企业知识产权合作中不可避免存在的支出, 企业期望所投入的成本能通过高效的收益得以补偿。在企业知识产权合作中, 知识产权投入成本包括转化成本、吸收成本、风险成本、沉没成本, 其中沉没成本是常数。模型 (2) 和模型 (3) 表明, 成本的降低对知识的增长和企业收益的增加是有益的。转化成本的降低主要受到吸收能力和合作企业之间知识结构的影响, 也受到所投入知识产权的表现形式的影响。风险成本可通过契约的保证和合作的稳定性控制, 可通过建立和优化吸收通道降低吸收成本。
四、结论
企业知识产权合作是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方式, 投入知识产权量多不一定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只有在正确的时机、把握关键的要素, 才能使目标得以实现。协同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合作, 不仅仅要关注知识产权投入的数量, 还要关注投入后在系统中引起变化的规律, 只有对规律进行把握, 才能得到企业期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詹一璟, 张新锋.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研究[J].海峡法学, 2013 (2) .
[2]Caloghirou Y, Hondroyiannis G, Vonortas N S.The Performance of Research Partnerships[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003, 24 (2) :85-99.
[3]Luoma T, Paasi J, Valkokari K.Intellectual Property Ininter-Organisational Relationships-Findings From An Interview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0, 14 (3) :399–414.
[4]Panico C.On the Contractual Governance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s:Allocating Control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Shadow of Potential Termination[J].Research Policy, 2011, 40 (10) :1403–1411.
[5]张克英, 郭伟, 李研.合作创新中信用缺失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研究[J].科研管理, 2008 (6) .
[6]王智源, 宋伟.战略联盟视角下企业间的知识产权合作[J].经济管理, 2008 (3) .
知识的交流合作 篇2
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合作剩余创造机理
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源,知识合作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从合作剩余的.概念着手,描述了知识合作剩余更新企业知识的过程,解释了知识合作剩余创造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为企业采取合作战略发展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了依据.
作 者:李翠娟 宣国良 LI Cui-juan XUAN Guo-liang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上海,30 刊 名:科学学研究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年,卷(期): 23(5) 分类号:N02 关键词:知识合作剩余 竞争优势 创造知识的交流合作 篇3
1.制定一个规范的章程。章程是决定合作社发展方向的根本制度,是合作社运行管理的基本遵循。指导合作社参照农业部制定的示范章程,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章程。合作社要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和自身发展变化及时修改完善章程。章程一经法定程序通过,必须严格执行。
2.依法登记注册。依法登记注册是合作社取得法人资格的前提。申请设立农民合作社,应当按照合作社法律法规规定,如实向工商部门提交章程、全体社员名册、社员出资清单等文件。工商部门应依法对合作社所有社员予以备案,并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相关登记信息及备案信息。合作社因法定事由发生变化,须及时向工商部门申请变更或备案。
3.实行年度报告制度。合作社要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定期向工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有关部门根据年报公示信息,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和配套服务,对没有按时报送信息或在年报中弄虚作假的合作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不得纳入示范社评定和政策扶持范围。
4.做到产权关系明晰。合作社应明确各类资产的权属关系。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种养大户等领办合作社的,应严格区分其与合作社之间的产权。合作社公积金、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财产、捐赠财产应依法量化到每个社员。社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合作社承担责任。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应明确资产权属,建立健全管护机制。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在解散、破产清算时,不得作为可分配剩余资产分配给社员。
5.完善组织机构的运行。要依法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社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决策部署本社重大事项。理事会是执行机构,负责落实社员(代表)大会决定,管理日常事务。监事会是监督机构,代表全体社员监督理事会的工作。理事会和监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理事长、理事、经理和财务会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6. 健全规范财务管理。合作社要认真执行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配备会计人员,设置会计账簿,规范会计核算,并及时向登记机关和农经部门报送会计报表。会计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与出纳互不兼任,财会人员不得兼任监事。合作社应为每个社员建立社员账户,准确记载社员出资额、公积金量化份额、与合作社交易量(额)等内容。
7.收益分配公平合理。合作社应按照法律和章程制定盈余分配方案,经社员(代表)大会批准实施。可分配盈余中,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剩余部分依据社员账户中出资额、公积金份额、财政补助和社会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的份额,按比例进行分配。可由章程或社员(代表)大会决定,对社员为合作社提供管理、技术、信息等服务或做出其他贡献,给予一定报酬或奖励,在提取可分配盈余之前列支。合作社可以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合作社与社员和非社员的交易应分别核算。
8.实行定期公开社务。合作社要建立社务公开制度,法律章程要求公开的必须向社员如实公开,逐步实现公开事项、方式、时间、地点的制度化。理事会须依法编制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于社员(代表)大会召开的十五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社员查阅。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负责对合作社年度业务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内部审计,合作社也可委托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审计结果须向社员(代表)大会报告。
9.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合作社要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的生产、包装、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记录制度,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要有注册商标和品牌,必须获得无公害产品以上认证。合作社所生产的农产品,在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中,合格率达到100%。
10.诚信经营信誉良好。合作社要守法经营,重合同、守信用,要弘扬互助协作、扶贫济困、团结友爱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乡风民风社风,在当地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没有发生生产(质量)安全事故、环境污染、损害社员利益等不良事件,没有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不良记录。
(江西 谢文)
知识差异对成员合作的影响分析 篇4
不论是防灾减灾的应急管理, 还是逐渐恶化的环境问题, 如果不加以重视, 都会对相互联系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带来挑战, 削弱不同范围内的各种社会福利。为解决这些问题, 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甚至国家之间都需要合作。合作对整个社会现象而言, 具有根本的意义[1]。
实验研究发现, 囚犯的两难博弈中合作解的出现依赖于博弈者的数量、博弈的次数、是否存在一个相对封闭和稳定的系统, 以及博弈者对未来行动预期的主观收益 (损失) 大小[2]。在这里, 系统的相对封闭和稳定是关键[3]。它一方面为博弈本身 (制度环境约束) 提供了一个边界, 另一方面也使得博弈者之间能够形成关于各方当事人行为边界的共同知识, 继而“内化”为各自的行为决策, 带来收益。
与经济学研究市场过程仅仅是从一个角度来反映某些多维社会现象的本质相同, 知识在影响博弈合作解的出现问题中扮演着“张本”、“蓄势”的重要作用。哈耶克[4]指出, 假设拥有所有相关的信息, 假设能够从一个给定的偏好系统出发, 又假设掌握了有关可资使用的手段或资源的全部知识, 那么努力建构一种合理的经济秩序也就只剩下一个纯粹的逻辑问题。但是, 显而易见: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掌握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所有相关信息, 全部知识也总是分散地存在于所有涉入这一过程之中的个人之间。在很大程度上, 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异, 恰恰构成了影响博弈合作解的出现的根本前提;分散的个人知识是否能够形成交集, 或者形成关于系统边界行动预期的共同知识, 则相应构成了保障博弈合作解的出现的重要条件。
所以, 有必要以个人决策知识作为分析基点, 考虑分散的多人决策知识组合出的决策场景。为此, 本文首先围绕群体合作的公共资源问题, 划分单个成员的决策知识状态, 然后对多个成员决策知识状态的组合进行简化, 讨论相应含义;然后给出基于决策知识状态组合的, 关于决策知识差异对成员合作投入及集体产出影响的博弈分析;最后概括结论, 提出模型包含的主要政策含义。
1 成员决策知识状态划分及状态组合简化
1.1 单个成员决策知识状态划分
单个成员在一定场景下如何决策, 或者说可能做出什么选择, 只能取决于他自身持有的相关决策知识, 或者说他所处的决策知识状态。现实中可以看到的是, 虽然存在有人基于算计而搭便车的情况, 但出现更多的是:很多人算计不清 (或被别人认为太局限) , 所以有人就会向别人介绍新的集体行动有何好处、如何采取集体行动, 即现实中有人对利害浑然不知, 故有“明白人”对其晓以利害。就公共资源问题而言, 单个成员所处的决策知识状态就可以简单表述为:有没有关于将发生的囚犯两难的支付预期;有没有关于新的集体行动备选项。于是可将成员个体持有的决策知识, 简化为如下4种状态 (表1) :
这是对个体决策知识状态的简化, 即当面临环境系统的普遍不确定或创新等情况出现时, 个体所处的决策知识状态可以是这4种中的任意一种。其中,
S1:个体没有关于好的或将避免灾难的支付预期, 且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新的行动选项 (好的或能避免灾难的行动) ——不知道可能的新行动和新支付结果;
S2:个体有关于好的或将避免灾难的支付预期, 但不知道有什么新的集体行动备选项;
S3:个体知道有新集体行动备选项, 但没有与之对应的预期支付矩阵;
S4:个体知道有新集体行动备选项, 且知道与之对应的预期支付矩阵, 简称为“集体行动及合作受益的知识状态”。
1.2 多个成员决策知识状态组合简化
当多个成员之间相互“打交道”时, 参与各方所持的不同决策知识状态形成不同的组合情况。以两人为例, 可形成10种组合 (表2, 4×4对称阵只需考虑对角线及下三角) 。
下面讨论表2中的3种情况:
情况1:{S1, S1}
这是完全不知道新决策知识的成员间相互“打交道”的情况。无论面临的决策场景是好是坏, 成员们都并不认为对自己的效用有什么影响, 且他们的行动选择均不包含群体合作的集体行动选项。
情况1′:{Si, Sj}, i=2, 3;j=1, 2, 3
这是所有成员都不完全知道新行动和新支付结果的情况。其中虽然有一部分成员预期到所处场景恶化, 甚至可能枯竭, 但他们不知道有怎样新的集体行动方案可以改善结果。正如Ostrom[3]指出, 许多人面临具有非排他非竞争性公共池塘资源可能枯竭时, 他们的行动方案建议只有政府或市场, 虽然两个都失灵也没有群体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方案。而另外还有一部分成员并不认为该场景或资源状态的可能枯竭与自己有什么利害关系。
情况2:{S4, S1}或{S4, S23}
这是处于新决策知识状态S4的成员, 与其他类型成员 (S1、S2或S3) 之间相互“打交道”的情况。其中, 处于S1、S2或S3的这些成员或者不知道公共资源状态与自己有什么利害关系;或意识到公共资源可能枯竭与自己有利害关系却不知有新的行动方案;或不认为群体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有可能改善资源状态[5], 但是现有的各种研究却没有考虑不同知识状态组合的决策场景, 或者说几乎都是对不同组合不加区别, 共用一个固定的异质性概念讨论其与合作投入及集体产出水平的情况[6]。这里, 区分3种决策知识组合情况后, 则可分别讨论相应的决策行动与合作产出。
2.2 模型分析
设能够非排他地共享某资源 (场景) 的成员i的预算约束为yi, i=1, 2, …, n, 用于消费私人物品xi和对公共资源的投入ei。公共资源外生供给的 (如开发商卖给全体购房者的小区排水系统等) 部分表示为G;成员自发合作产出的部分记为E, E=∑iei, 且yi>ei≥0。成员i的效用为Ui (xi, G+E) 。Ui (·) 为连续的拟凹函数, 关于私人物品和公共资源的边际效用满足U′i (·) >0, U″i (·) <0, 且对公共资源投入量的增加不减少私人物品消费的边际效用, 即U12 (·) >0。
2.2.1 决策知识组合{S1, S1}
考虑所有成员都不知道G+E跟自己的效用有什么关系、跟自己出钱出力有什么关系。因为所有成员都一样——没差别, 所以这时成员间知识差异程度处于最低水平。对应地, 在成员i的效用——预算分析中不含G+E, 个体的效用函数变成Ui (xi) , 最大化问题退化为:
max Ui (xi)
s.t.yi=xi+ei (1)
即成员i对公共资源的投入e*i=0。简单地, 有以下命题1:
命题1:依个体效用最大化同时行动的成员们, 无论偏好等异质性程度如何, 在缺乏集体行动合作策略与受益的新知识情况下, 不会出现成员的自发投入。即合作供给知识在群体中分布比例为零的情况下, 个体决策的非合作均衡与成员间其他维度的异质性无关。
2.2.2 决策知识组合{S4, S1}或{S4, S23}
设n个人的群体中有n1个成员处于S1或S23, 剩下n2个成员处于S4 (n1>0;n2>0) 。对i∈n1的成员, 同情况 (1) , 最佳投入决策e*i=0, n1个人对共享资源的投入E*n1=0。对j∈n2 (j≠i) 的成员, 相应决策问题为:
max Uj (xj, G+En2-j+ej)
s.t.yj=xj+ej (2)
ej≥0
其中En2-j是n2个人中除第j个人之外的投入之和, En2-j=En2-ej。
令α=n2/n, 则α∈ (0, 1) 为群体n中拥有合作策略与受益的新知识个体的成员比例。α越小, 表示处于集体行动及合作受益的知识状态的成员越少。下面仍在偏好系统等其他条件给定不变的情况下, 讨论知识差异α与合作投入及集体产出的关系。
命题2:若成员们依效用最大化同时行动, 则具备集体行动及合作受益知识的成员在群体中分布比例大于零, 构成了群体成员成功实现合作供给的一个必要条件;且处于集体行动及合作受益知识的成员越多 (比例越大) , 越有利于突破成员个体自发合作的零投入努力, 实现公共资源的非零生产供给。
证明:暂不考虑 (2) 式中的不等式约束, 依一阶条件求解该极值问题, 有:
Uj1 (yj-ej) =Uj2 (G+En2-j+ej)
其中, Uj1是成员j的效用关于私人物品消费的一阶偏导, Uj2是成员j的效用关于公共资源的一阶偏导。求Uj1 (·) 的反函数, 可得:
ej=yj-Uundefined (Uj2 (G+En2-j+ej) ) =yj-φ (G+En2-j+ej)
这里, ϕ (G+En2-j+ej) =Uundefined (Uj2 (G+En2-j+ej) ) 。考虑到 (2) 式的不等式约束, 则个体j的最佳投入决策:e*j=max{yj-ϕ (G+En2-j+ej) , 0}。
简化起见, 令所有n2成员的ϕ值相同, 则合作投入的集体产出水平为:
En2=∑yj-n2φ (G+En2-j+ej) (3)
这里集中考虑的是e*j>0, 即 (3) 式为公共资源产出水平的情况。将α代入 (3) 式, 有:
En2=∑yj-αnφ (G+En2-j+ej;α)
由Ui (·) 函数的拟凹性, 有:
dφ/dEn2=-[ (-U11+U12) (-U21+U22) ]/UundefinedU2 (En2)
∵分母>0, 分子 (U11<0, U12=U21>0, U22<0) <0, ∴dϕ/dEn2>0 (成员合作投入的公共资源是一类正常物品) 。
又dφ/dα=-[ (-U11+U12) (dEn2/dα) (-U21+U22) (dEn2/dα) ]/UundefinedU2 (En2) =dφ/dEn2 (dEn2/dα) 2>0。记E*n2是公共资源的非零纳什均衡产出水平, 对E*n2求关于α的一阶导数, 有:
dE*n2/dα=-nφ-αndφ/dα<0
显然, α越小, 公共资源合作投入的集体产出水平E*n2越大, 也就是说, 即使存在不投入努力的成员个体, 只要满足集体行动及合作受益知识的成员分布比例较大, 群体合作的公共资源非零供给就很容易实现。
2.2.3 决策知识组合{S4, S4}
此时, 群体n中所有成员均处于集体行动与合作受益的知识状态, 即决策知识异质性为零, 那么其他维度的异质性将起更重要的作用。这里主要考察偏好异质性效应, 成员i的最佳决策问题为:
max Ui (xi, θi (G+En-i+ei) )
s.t.yi=xi+ei (4)
ei≥0
设β∈ (0, 1) 是表示成员个体偏好差异程度的参数;β越大, 成员间偏好差异程度越小。下面讨论β与合作投入及集体产出的关系。
命题3:在所有成员具备集体行动及合作受益知识的情况下, 若依效用最大化同时行动, 则当自发供给实现群体合作的集体产出均衡时, 偏好差异越大, 公共资源的产出水平相应越小。结合知识差异, 成员合作的讨论将变得复杂。
证明:简化起见, 取个体效用函数为二次函数形式[7]。特别地, β→1时, 公共资源E*将仅由偏好较大的几类成员供给;当E*最大时, 供给成员的偏好类型趋向于一致[8]。
上述讨论是在α→1的前提下, 放宽假设, 直观地, 将知识差异和偏好差异同时置于一个“多维” (这里为三维) 的框架中进行分析 (图1) 。可以看出:知识差异将与偏好差异共同作用于公共资源合作投入的集体产出水平;从异质性与公共资源合作产出的多维空间的某个剖面 (或者在特定的函数假设下) 来看, 异质性的讨论将变得非常复杂 (难以确定) [10]。
3 结论及启示
以个人决策知识作为分析基点, 本文考察了分散的多人决策知识组合出的3种简化场景, 通过引入群体中所有成员关于集体行动及合作受益知识分布的多寡作为表征知识差异的关键性解释变量, 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首先, 成员间知识差异, 即关于集体行动合作策略与受益的新知识分布多寡, 是构成群体成功实现合作供给的一个必要条件。具体地,
(1) 若缺乏该新知识, 即成员间知识差异不存在, 则不会出现单个成员的自发投入, 个体决策的非合作均衡与差异程度无关;
(2) 若具备该新知识, 且新知识在成员间分布越广, 则越有利于单个成员自发地突破零投入努力, 实现合作生产供给。
这表明, 与Olson的决策知识分立集团类似, 成员间的决策知识差异有助于成功实现群体合作。分散的个人知识在每一种场景中若能够通过相互“打交道”形成所有成员的共同知识, 则包括公共资源在内的社会经济问题将迈出达到解决的重要一步。值得注意的是, 在此成员间尚未形成新的共同知识的情形下, 因“无知”而投入零努力的个体并非通常严格意义上的搭便车者, 过早的惩罚 (对搭便车者实施惩罚) 有可能带来较大的失误。为此, 部分成员获得信息的准确、及时, 掌握信息成员将其理解并转化为知识的完整“打交道”过程, 都是影响共同知识形成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进一步, 群体成员在对集体行动合作策略与受益的新知识达成共识 (共同知识形成) 的情形中, 其他维度的异质性将发挥主导作用。以偏好差异为例, 差异越大, 成员合作的公共资源产出水平相应越小, 且公共资源将由偏好较大的几类成员供给, 当产出水平最大时, 供给成员的偏好类型趋向于一致。尽管单维差异与合作产出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单调关系, 但综合起来, 即在多维差异作用的空间中, 知识差异的作用却变得含混, 甚至有可能与其他维度的差异共同发生作用。究竟关联下的知识差异作用机制如何, 这是下一步研究分析的重点。但是, 这里得到的启示可以概括为:
(1) 异质性的讨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考虑到简化, 往往只能讨论某一个方面。因此, 不宜不加区分而推断其他维度异质性的作用, 知识差异尤其重要;
(2) 实际中, 当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知识 (近似) 达成共识时, 通过修正偏好系统等方式促进合作, 将使得“不同范围内的各种社会福利”取得更加满意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金迪斯, 等.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M].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缪勒.公共选择[M].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3].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 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4].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1945][A].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C].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5].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 郭宇峰, 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1995
[6].坎特纳, 哈纳斯奇.异质性和演化变迁:实证概念、研究成果及未解决的问题[A].福斯特, 梅特卡夫.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宋妍, 朱宪辰, 刘琦.异质性与行业反倾销应诉的集体行动[J].管理现代化, 2007, (3) :11~13
[8].Andreoni, J..Privately Provided Public Goods in a Large Economy:the Limits of Altruism[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88, 35:57~73
[9].Laury S., Holt C..Voluntary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Interior Nash Equilibria[A].Plott C., Smith V., eds..The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 Results[C].Amsterdam:Elsevier Press, 2004
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知识基础 篇5
名词解释
1、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是国际社会进行广泛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警察(内政)机构之间或与其他国际行为体之间,根据相关条约、国内法规定或者按互惠原则的相关规定,为满足各方实际的或预期的执法需要而相互调整政策和行为的合作过程。
2、涉外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涉外犯罪所拥有的起诉和惩罚的权力,亦指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所享有的控制和处置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的权力,是管辖权的一种。
3、国际侦查协作:是指各国的警察机关在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侦查领域,为获取犯罪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协同与配合。
4、境外追逃:是在我国境外地域即外国或我国港澳台地区追捕犯罪嫌疑人或逃犯的简称,是指侦查机关针对在本法域犯罪后潜逃到境外的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在取得有关法域的同意并在其执法机关的积极配合下,寻找逃犯的逃跑路线、发现藏匿地点,将其缉拿归案的一种侦查行为。
5、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倡导成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是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组织的、开放性的多边合作组织,其核心就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种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6、红色通缉令:“红色通报”,其通缉对象是有关国家的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各国国际刑警组织国家中心局可据此通报以及逮捕在逃犯。
7、维和行动:是指应当事方要求或经当事方同意,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大会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警察及民事官员、技术人员,以恢复和维护和平,重新建设的一种行动。
简答题
1、简述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基本原则
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危及各国国家安全的国际性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通过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才能解决。开展各国警务执法合作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利益。
互惠原则。也叫平等原则或平等互惠原则,是国际法上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独立与平等的反映。其是当代国际交往的一项重要原则,分为双方根据相互签订或者缔结的国际条约,互相给予对方同等的待遇和双方国家没有签订双边条约,但双方愿意本着互惠的精神,在某项具体合作事务中给与对方同等的对待两种表现形态。信守国际条约原则。指一个合法缔结的条约,再其有效期限内当事国必须善意的履行,依约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得违反。
请求在先原则。是一国对他国提供司法协助非依申请不主动进行,其是对国家主权和管辖权尊重的体现。
国际礼让原则。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否在另一个国家发生效力,完全取决于另一国家法律上(基于国际礼让)的明示或默示的同意。
2、域外调查取证与刑事司法协助中的调查取证的区别:
调查取证:间接取证我国公安机关为其他司法机关在中国境内代为对方开展的侦查活动(委托性质
域外调查取证:直接取证中国公安机关派遣侦查员进入对方境内,在对方配合下,直接开展讯问人犯或询问证人以及搜查、勘验等多项活动。
两种调查取证的性质完全不同,其结果对于跨国刑事案件的侦破、效益也截然不同。
3、涉外刑事管辖权的作用
涉外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涉外犯罪所拥有的起诉和惩罚的权力,亦指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所享有的控制和处置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的权力,是管辖权的一种。
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应对危害本国利益的犯罪行使管辖权,以维护国家主权尊严。
其行使有利于打击国际犯罪和跨国犯罪能依法惩治各种形式的国际犯罪和跨国犯罪活动,维护我国和国际社会秩序。
其行使有利于履行国际义务提高我国在司法活动中的地位,维护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声誉。
其行使有利于推进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对于完善我国法制体系,提高我国司法机关执法能力,有效地加强各国的司法合作,制裁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简述维和行动的特征和性质:
维和行动:是指应当事方要求或经当事方同意,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大会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警察及民事官员、技术人员,以恢复和维护和平,重新建设的一种行动。
国际性质它是由联合国安理会或大会通过决议的国际部队,其人员由中立的会员国提供,由秘书长指挥,其司令由秘书长任命。
自愿和非强制性它是经过东道国同意,包括其他直接卷入方面的建立的,其军事人员也是在会员国自愿的基础上提供的。维和部队只配备轻型武器,除自卫外不得使用武力。
不干涉和中立性质维和行动应保持中立,不得干涉东道国的内部事务,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会员国的内部纠纷,不得偏袒某一方而反对另一方。
5、简述公安工作国际化
对我国构成现实直接威胁的恐怖袭击源头大多在境外。近年来跨国跨境犯罪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实施境外公民和机构日益增多。面临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公安工作不封闭于本土,而是积极参与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在国际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国际先进警务水平保持同步,或将国际先进警务成果与国内实践相结合,以提升公安工作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水平。论述题
1、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增强涉外刑事管辖权效力。开展各国警察机构之间的合作,在打击犯罪、缉捕案犯方面互相提供便利,是本国域外管辖权力有效行使的重要保障。
第二,有利于提高国际执法水平。经常性直接的合作,为各国打击跨国犯罪,即使缉捕案犯,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使各国警察和其他司法机关的国际执法能力逐步增强。
第三,有利于巩固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不仅是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而且也是各国推动友好关系的需要。
第四,有利于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加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打击跨国犯罪,有力地震慑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侵害中国公民安全的犯罪分子,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的决心。
第五,有利于各国侦查机关之间的优势互补。各国警察在预防、控制和打击刑事犯罪方面,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各种有益的对策、手段、资源和方法,通过交流合作提高本国警察惩治犯罪的能力。
第六,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通过有效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与周边国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反恐情报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以及反恐怖协作机制,遏制和打击内外勾结的恐怖主义活动。
第七,有利于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恐怖势力已经危害到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要遏制这种现象,只有进一步加强警务执法合作。
第八,有利于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的犯罪形式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犯罪手段尤其是经济类犯罪手段也日益趋向国际化,各种新型犯罪问题层出不穷,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论述引渡的条件
双重犯罪原则。只有当被申请引渡人的罪行,依照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双方的法律都构成犯罪,并应当处一定的刑罚时,才能实行引渡。引渡活动涉及两个及以上的主权国家。由于各国法律制度不同,因而各国在处理引渡这种涉外案件时难免出现对犯罪行为认定上的分歧,会给引渡带来一些障碍。
特定罪行原则。引渡对象交给请求国后,请求国只能就作为引渡理由的罪行对引渡人进行审判或惩处,而不能对其引渡前所犯的其他罪行进行审判或者惩罚,或再引渡给第三国,除非被请求国同意。
一事不再罚原则。即如果要求引渡的犯罪行为已经受到被请求国司法机关依刑事程序终审判决,则请求国的引渡请求可以拒绝,不论该终局判决是定罪判刑还是无罪释放。
本国公民不引渡原则。按照属人管辖原则,一国政府对于本国公民在本国领土以外的犯罪也拥有管辖权,同时,为了维护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将本国公民向外引渡。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被请求引渡人如果为被请求国视为政治犯罪或者与政治有关联的犯罪者,不应予以引渡。
不引渡即起诉原则。对国际公约或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有关罪行,缔约国有义务依法严惩,要么将罪犯引渡到对其有管辖权并且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要么在不予引渡的情况下,对罪犯依照本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3、论述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警务执法合作 国际形势
政治格局:一极向多极化发展。随着我国等一系列国家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而犯罪形式也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为各国的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交织。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但国际格局深入调整,世界仍然不平等、不平衡、不平静,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一些地区局势动荡持续蔓延。
国内形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我们需要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内环境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消除国际犯罪对我国生产建设的影响。
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深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打击国际性的违法犯罪、共同营造我国的对外交流的安全环境是我国发展迫切要求。
恐怖主义形势严峻。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在不断地扩张,并且已经波及到我国的利益,影响我国的发展,而恐怖主义大多数存在着境内境外勾结的特点,需要与境外合作共同打击恐怖势力。
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并且互联网具有全球性,网络安全犯罪也一定程度的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这需要我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打击互联网犯罪营造安全的网络发展环境。
案例分析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中国籍)和“玉兴8号”(缅甸籍)两艘货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劫持,13名中国籍船员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枪杀。事发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成联合工作组,并于2011年10月15日抵达泰国清莱府。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在泰国警方的陪同下,抵达事发水域进行现场勘察。2011年10月23日,由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率领的中国公安高级代表团,赶赴泰国开展工作,实地察看案发现场和有关物证。2011年10月31日,针对近年来湄公河流域走私毒品、武器弹药等犯罪活动突出,频繁发生船舶在航行时遭武装人员敲诈勒索、抢劫、枪击等事件。四国在北京召开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认为有必要加强四国执法部门在湄公河流域的执法安全合作,并采取有效措施打击危害本流域安全的跨国犯罪活动,发表了《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并启动四国联合巡逻执法安全合作机制。2012年4月,主犯糯康(缅甸籍)在老挝落网,并被移交中方。
1、为什么此案成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典范
案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案发后,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迅速组成,并快速抵达泰国清莱府。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在泰国警方的陪同下,抵达事发水域进行现场观察。案发后,由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率领的中国公安高级代表团,赶赴泰国开展工作,实地察看案发现场和有关物证。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我国刑事管辖权向外延伸,全程参与整个案件的侦办,积极在域外进行调查取证活动,不断与其他三个国家开展联合侦查活动,最后联合抓获案犯。
在案件结案后,中老缅泰四国在结案后总结案件侦办过程中的经验,并结合湄公河流域安全环境的需要,四国发表了《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达成了广泛共识。进行常态化联合警务合作,联合巡逻执法以保证湄公河流域的安全,促进沿岸的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正真的黄金水道。在联合执法合作过程中,四国执法船联合执法,优势互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本国的执法能力,为今后的执法合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高层建立了24小时联合机制,高层间的联合更为密切,加强交流不断提高执法效率。
2、国际侦查协作在10.5案件中实践,结合案例分析
国际侦查协作:是指各国的警察机关在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侦查领域,为获取犯罪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协同与配合。
联合侦查,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的警察机关,围绕特定的跨国犯罪案件展调查取证,缉捕罪犯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合作形式。从联合侦查案件来看,主要形式:一是专项行动联合;二是专案联合。从联合行动的地域来看,一种是某一案件在以国内联合行动,另一种是围绕某一案件双方在各自的国家内分头侦查,同时行动。本案属于专案联合,专门针对10.5案和糯康有组织犯罪集团开展联合侦查即在各自的国家内分头侦查又在一国内联合行动。
域外调查取证,是指我会公安机关基于双边合作协议和具体案件的临时安排,在对方国家警方的配合下,开展查证核实和甄别,从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侦查措施。在本案中中国派出专家工作组前往缅甸、泰国和老挝,与三国警方就10.5案件沟通交流案情、交换相关证据材料。如2011年10月23日,由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率领的中国公安高级代表团,赶赴泰国开展工作,实地查看案发现场和有关物证。
3、联合巡逻执法机制的意义
2011年12月10日,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首航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关累港举行,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正式启动,共同维护和保障湄公河航运安全,促进湄公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员、船舶安全往来,开启了四国执法安全合作的新篇章,意义重大。
安全意义,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有效解决了湄公河地区的治安问题。四国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本国水域执法力度,进一步深化执法安全合作,有力的打击了犯罪,充分彰显了四国政府全力维护湄公河国际航道安全,坚决打击犯罪,整顿治安秩序的决心。
经济意义,四国联合巡逻执法促进了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经济交流来往,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联合巡逻执法推动湄公河航道的从新开通,通过合作不断加强,可以更好的维护航道安全,促进流域各国经贸往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航道变成真正的黄金水道。
战略意义,四国联合巡逻执法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湄公河区域执法的深度合作。中国的执法力量出现在国际航段,是我国执法力量向国外延伸的直接体现。按照中老缅泰湄公河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依据有关联合声明和会议纪要,在中国关累港设立中老缅泰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指挥部,在老挝、缅甸、泰国分设联络点,及时交流情报信息,组织协调各方行动,建立四国联合巡逻执法24小时联络渠道。这一机制使我国警务力量在维护湄公河流域长期稳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4、此案中如何确定管辖权
涉外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涉外犯罪所拥有的起诉和惩罚的权力,亦指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所享有的控制和处置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的权力,是管辖权的一种。
本案中,华平号是中国籍,玉兴号是缅甸籍,而又案发在泰国水域,根据属地管辖原则,中国、缅甸、泰国对此案均享有管辖权。属地管辖能确定相关国家不需考虑后边的管辖原则。
游戏切入知识,交流反思学习 篇6
一、游戏切入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对人们认知活动的积极刺激,良好的兴趣倾向可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年龄较小,普遍存在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记忆力强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很难静下来思考,对于相对枯燥的知识学习和练习容易厌烦等缺点。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可以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开发智力,尤其是各种益智游戏。笔者经过认真分析和总结孩子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认为适当采取相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引导小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手段。如笔者在教孩子们进行指法训练时,就曾根据教学内容通过金山打字通的“拯救苹果”这个富有童趣和爱心的游戏来吸引孩子们,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把指法练熟了。
当然,只要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科学地将健康的益智类游戏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不但激发了大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明确学习任务,注重操作练习
教学实践中,我一般先让学生明确该课的学习任务,然后抽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简明扼要地讲解操作方法和流程,让学生把注意力重点放在操作细节上,提示学生在练习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样安排会让学生不但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操作要领,还能保障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技能。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操作练习的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比如,要求同学们画一只小狗。开始应该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照着老师的蓝本和画法开始练习,等熟悉了以后就可以鼓励大家发散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自己的小作品。信息技术课堂练习就是要让每位同学都有表现和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和机会,这样才能扎实基础,发散思维,开拓创新。
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总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练习时间,并要求大家珍惜宝贵的操作练习,勇于进行尝试,然后及时对大家的操作做出相应评价。学生在得到老师的指导和肯定后,学习劲头会更足,学习兴趣会更浓,这样的课堂效率能不高吗?
三、教学贴近生活,学习注重应用
学习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運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体验生活的乐趣,真正做到教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信息技术与生活真正融合在一起。
譬如,在教学Word文字修饰和艺术字设计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一改教材上单调死板的文字训练,代之以写上自己的祝福,制作新春贺卡,并假戏真唱,要求大家完成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亲朋好友。这样,大家在进行不同的艺术字练习时都显得格外有耐心,力图产生新的创意。这样进行教学设计,不但让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且现用新学知识给身边的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和爱心,体验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潜在魅力,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四、鼓励交流学习,建立互助小组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学习交流有助于在有效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课堂当面交流外,同学们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充分利用各式各样的沟通工具,诸如QQ聊天室、BBS等工具随时沟通和交流,以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采取建立互助学习的方法,即把全班搭配成几个互帮学习小组,每组遴选一名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担当组长,一旦遇到了问题,在组长的组织下即时沟通互相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则汇报给老师作为典型问题同全班同学一起来分享、学习和研究。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注意鼓励和帮助水平偏低的学生,让他们敢于尝试、敢于思考,让他们在大家的带领下,迅速赶上来,实现共同进步的教学思想。
五、健全评价机制,引导反思总结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有着较强的导向作用。在成果评价中,老师发挥主导作用,适时诱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以评价促学习,还可以组织大家展开互评,在互评过程中大家相互提醒、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例如,“创作校园小报”完成后,我们可以先让大家自我评价,找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并积极指出应该怎样提高,怎样改正,再由其他同学展开评价,让大家去发现做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哪里有不足,如何改进。最后,老师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归纳性总结。结果,同学们通过评价产生了一些不错的创意,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对“电子小报”的兴趣。原来学习也需要“三省吾身”啊!
以上是我近些年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和工具科目,更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去总结,唯有如此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小学)
知识的交流合作 篇7
关键词: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探究活动
新课程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基本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后的操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学习、主体之间互助合作、共同探讨与实践的形式, 形成小组间相互竞赛、公平竞争的格局, 增强了学生“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 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的兴趣。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就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问题试做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涵义及特点
一般而言, 小组合作学习,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 教师与学生之间, 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 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 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 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二、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丰富学生经验、培养多种能力、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全、实施不当, 常常使“合作学习”处于肤浅的操作层面上, 常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 目的性的极端不明确。
一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 由于布置的问题和任务缺乏探究性或探索难度过大, 学生不知从何说起, 教师只好草草收场。与之相反, 另一些小组讨论时, 学生非常活跃, 争先恐后, 不着边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 却都不理会别人的发言及合作学习的目标, 热闹了好一阵子, 最后还是学生各自的观点。
2. 参与度的极端不协调。
小组合作学习时, 只见少数优生非常活跃:合作实践时, 他在指挥操作;合作讨论学习时, 他在发表见解;全班交流时, 他在汇报。课堂成了他们的表演场, 而多数学生无形中成了听众、观众、接受者。更有个别学生趁机谈天说地或玩其他学具、玩具, 小组合作成了休闲场。
3. 操作性的极端不规范。
一些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实践操作时, 学生统一、规矩地按教师布置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按部就班, 没有自己的设想、行动和创造。学生成了“操作工”, 小组合作成了操作场。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 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 使学生失去了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及形成正确认识的机会。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几点思考
以上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究其原因, 笔者个人认为主要是部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不到位, 指导合作不得力, 把握小组合作契机不恰当, 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充分。就此,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合理组合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
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组合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前提。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在组建小组时, 一般以4~6人为一组,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性格、能力、学习成绩、纪律等方面的因素, 组内一般要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搭配。由于每个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面、兴趣爱好等不同, 这样在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时, 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讨论和交流中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这样的组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同时, 要合理分工, 明确职责。在合作小组中, 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 又要相互支持, 密切配合。同时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角色, 使各类学生都有自己的分工职责, 从而有效地完成小组任务。
2. 科学制订合作学习的合作规则。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 学习好的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 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侃侃而谈, 神采飞扬, 其余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 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 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这就需要我们把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事先作好安排, 如讨论前, 要让学生学会倾听, 处理好踊跃发言和虚心听取的关系。
3. 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遵循:“难度大于个体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 难度大于个体能力, 使小组合作成为必要;小于小组合力, 可以保证小组合作的成功。
4. 积极开展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
知识的交流合作 篇8
团队合作是指一群有不同能力, 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 运用各自的技能,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相互信任, 共担责任, 合作奋斗的过程。团队成员的合作能力是团队合作的基础, 其能力的加强途径之一是通过成员间知识转移意愿作为前提条件的。Argote (1999) 通过实证研究, 认为影响知识有效转移的因素包括组织间的关系特征、被转移的知识特征、组织本身的特征和转移的过程特征四个方面;Baum&Ingram (1998) 等人研究认为, 知识源与接受方的关系质量影响双方交流与合作的难易程度并决定了知识转移的质量;Berman&Heilweg (1989) 研究了知识源的编码能力与接受者的解码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综上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使大学生认识到通过知识转移可以增强成员个人能力的同时增强团队能力, 并使他们意识到知识转移行为是提高大学生团队合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本文基于Argote (1999) 、Baum&Ingram (1998) 、Berman&Heilweg (1989) 等人的研究, 提出在大学生团队内部可能存在的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并且分析出其对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相关程度。
(一) 团队支持、个人贡献反馈
个人加入一个团队, 是被团队所具有的某种精神所吸引, 他们加入团队愿意遵循此团队所倡导的精神, 一个团队在团队中倡导并且引导团队成员进行知识的转移、共享, 会给成员带来思想上的转变, 他们愿意进行知识转移, 所以团队支持越强, 知识转移行为越易发生。其次, 团队中的知识转移方比较在乎自己做出贡献后, 别人对自己的认可程度, 他们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贡献反馈能够激发知识转移方的知识转移行为, 反馈越强, 知识转移行为越易发生。
(二) 知识转移方与接收方关系熟知程度
知识转移方与接收方存在不同的熟悉程度, 他们之间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建立起相互信任, 而隐性知识的转移是需要双方或多方进行交流与沟通, 从而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其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彼此信任程度的前提, 而信任程度就决定着合作的难易程度, 双方关系相处的好就可以以积极地心态逐步建立信任从而影响知识转移, 不良关系必然导致双方减少接触和交流, 双方或多方建立不起来信任从而妨碍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 进而影响整体成效。换言之, 保持良好沟通的程度有多深, 信任的建立就会有多大, 知识就有多大可能被成功转移, 整体成效就有可能多大程度被提高。
(三) 知识转移方与接收方的专业距离及性格
知识转移方与接收方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 因此知识转移方与知识接收方之间会存在知识距离, 知识距离愈小, 知识转移越容易, 知识距离越大, 转移难度越大。同时作为知识接收方还会面临以下两个问题:其一, 接收方对转移方转移知识吸收深浅程度, 可能影响转移方对转移效果的预期, 从而影响转移方的转移程度;其二, 接收方的接收能力将直接影响自己消化、吸收、应用所转移知识的能力。所以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对转移方的知识转移行为有促进作用, 接收方的吸收能力越强, 知识转移行为越易发生, 同时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同样有促进作用, 接收方的吸收能力越强, 知识转移效果越好。
其次, 知识转移方与接收方拥有不同的性格, 外向型的知识转移方喜欢与别人进行分享、交流合作, 其转移行为易发生;接收方为外向型,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吸取知识、愿意与别人进行讨论并积极寻求别人意见, 其行为就促成转移方转移。而内向型转移方和接收方则相反。因此性格越是外向, 其知识转移就越明显。
三、知识转移在大学生团队建设中的意义和面临的挑战
如今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 因此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团队合作成效的高低与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团队成员间的知识转移, 知识互补及知识共享等无疑对团队合作的成效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起初潜藏在个体中, 如何把个体知识转化为对整体有价值的团队知识, 即如何促进个体知识向团队知识转移, 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对大学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就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改善措施, 从而对知识转移行为进行有效的倡导、引导, 对团队整体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知识转移在大学生团队合作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 大学生团队合作缺乏知识转移的良好环境。许多大学生团队只是单纯强调任务的完成, 即只追求结果, 对于完成任务的方式通常是不予过多考虑的, 所以可能会出现团队成员只做自己的部分, 与其他成员不进行商榷沟通, 而其他成员也不会从其他角度提供合理建议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 当团队成员做出知识转移行为后, 团队领导对其所作行为没有直接或间接的激励, 或是没有接受, 即团队没有在内部倡导知识转移行为。其次, 个人的主动性不足对于知识转移及其知识转移的成效影响也很大。个人主动性受到自身个性、家庭环境、团队倡导等多因素影响。如果个人对团队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没有正确的认识, 或是就没有形成与其他成员进行知识转移的意识, 这就导致知识转移从根本上无法进行。第三,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从小就形成了过于特立独行的性格和独立做事情的习惯, 缺乏与他人的互动交流, 所以沟通能力明显不足。进入大学, 进入团队后, 也显得十分孤单、孤独, 同时由于成员间沟通的缺乏, 导致彼此的信任无法建立, 而信任作为知识转移的前提, 知识转移就变得越发困难。第四,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 其知识的基础与涉足领域本来就存在差距, 使成员各自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还要结合各人知识的背景, 怎样使团队内部接受方与转移方更好的传授与接收从而减少专业距离带来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大学生团队中成员间知识转移的相应措施
(一) 营造良好的环境, 倡导知识转移行为
一是要在团队内部营造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二是使成员认识到团队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作为团队成员唯一的目标就是使团队更好发展, 为了团队更好发展, 成员可以做出一切团队需要他做的事情。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 要使成员向成员、成员向团队转移更多的知识, 需要考虑更多的应该是给予成员情感和精神上的鼓励, 对于大学生团队成员做出的每一次努力都应该给予表扬激励,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适当的奖励必然会加速成员知识转移的进程。
(二) 在教学中完成对学生知识转移的教育
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置体现知识转移带来成效的实践活动。如通过ERP沙盘实验, 凸显知识转移益处。将不同专业的同学集中起来 (专业打乱) 分为两组, 在第一组中大家各自独立完成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而第二组大家则通过充分商讨来完成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待结束后比较两组企业运营结果得出对比结果, 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作为团队成员知识转移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科技竞赛的团队中通过以上设置使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其次, 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企业, 在存在知识转移和不存在知识转移两种情况下, 观察企业员工间组织目标的完成情况。再次, 对于教材的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知识转移相关的课程书籍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此行为的必要性。
(三) 增加团队内沟通方式和缩短专业距离
首先, 可以在团队内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经验交流, 使每位成员都有充分的交流沟通机会, 鼓励每位成员将自己在平日学习中积累的知识、新知识和新观点以及别人做得好的经验进行交流与共享, 从而加强成员间的知识共享、知识交叉、学科交叉及互补从而增加知识转移的机会。其次, 团队可以组织集体出行活动, 在平日的生活中增加每位成员之间的交流。再次, 组织团队内部的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由团队内学科相同人员设置, 答题者为团队内非本专业的人, 这样就可以创造非专业者向专业者请教问题的知识交流沟通机会, 同时缩短了专业距离。
(四) 团队活动建立信任
团队应该组织相应的户外活动增加成员的相处机会, 例如野外生存训练等。在特定环境中, 成员们只能充分相信队友才能共同生存, 相信这会增强成员们之间的感情;同时创造成员间交流的机会, 有了充分的交流沟通, 彼此间的了解才会加深, 信任也会逐步加深。
五、结论
本文将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团队合作问题的研究中, 通过对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将知识转移理念运用于大学生团队合作当中, 并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首先, 营造良好的环境, 倡导知识转移行为;其次, 在教学中完成对学生知识转移的教育;再次, 增加团队内沟通方式和缩短专业距离;最后, 组织团队活动。通过以上因素的分析和相应的措施, 提高并加强大学生团队知识转移意识, 使他们认识到知识转移的益处, 最终通过个人的知识转移达到增强团队成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帮耀, 彭希林, 旷浩源.大学新生团队意识培养之研究[J].教书育人, 2007 (4)
[2]、周靖云.论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2, 2 (4) .
[3]、刘念, 李茵莱.论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4]、周晓东.创造SECI理论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 2003 (5) .
[5]、唐炎华, 石金涛.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07 (2) .
浅议校企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篇9
一、当前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
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信息传播和培养人才的主力,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基础和动力。它承担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任务,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一般来说,高校大都具有较好的图书资料和实验仪器设备,具有一支既能从事教学又能从事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工作的师资队伍。而且,教育机构内部系科专业和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气氛比较浓厚。据初步估计,“九·五”期间高等学校承担12%左右的国家基础性项目,13%左右的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14%左右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为中国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一般企业缺乏对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中国的创新体系中,企业仅占30%~40%,高校和科研机构占60%~70%,在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方面,2004年的职务发明专利总量中,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占66.34%,企业占21.4%。因此,在中国通过与高校合作就是企业发展十分便利的方式,这就是说,高校肩负推动技术创新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双重任务,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高校与企业相结合,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形势,也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新趋势。所以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对双方而言是互惠互赢的。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国家历来对高校与企业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十分重视。从1994年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到2003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等文件,都要求高校做好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虽然高校与企业开发研究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也正形成一种趋势,但令人担忧的是,在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知识产权问题,其中常见的问题包括:
其一,技术的价格一般偏低。高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商定成果转让费、科技协作费、委托研究费或利润分成费时,常常是压低价格或降低条件。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认识不够,还因为社会和市场对科技成果缺乏一种科学准确统一的评估方法。另外,参加洽谈的人员多是研究人员,其对技术市场的行情和谈判技巧不甚了解,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有的合作企业违反与高校签订的合同,未经高校允许单方转让技术或者拒不履行专利的许可使用费。此外,在技术合同纠纷案件中,通常合同被判定终止、撤销、无效后,大都实行经济合同的返还原则,在赔偿方式上要求将技术资料图纸或专用设备返还给技术持有方,由于知识产权的无形和易传播性,可被多个主体同时占有。所以,虽然信息资料的载体已经返还,但企业方已经将技术掌握,是无法返还的。上述这些情况造成了高校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
其二,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的权属问题。这在高校与其校办企业之间尤为多见。通过创办校办企业是将高校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校办企业有了很大发展。比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等已经在市场上具备了较高的声誉和相当强的竞争力,还有部分企业已经上市,其发展潜力是不可低估的。为了保证校办企业的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又维护高校的应得利益,确定好学校和校办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归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还存在着由于高校合并、人员流动等原因,造成的知识产权的流失,也是学校内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不予详述。
出现上述诸种现象的原因,不排除双方合作中的恶意侵权,但笔者认为,更主要的还是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的忽视及失误。另外,立法方面对此问题的规定,并不十分明确,也造成了合作实践中权利归属不明。
其三,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有些高校的领导、科研人员或者教师对专利的内涵及作用知之甚少,又因为在评价高校科研水平时多以发表论文、科研成果获奖情况来衡量,导致学校领导、科研人员过于重视论文发表和成果鉴定,也就忽视了成果的专利保护。二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的环节严重分离,没有统一管理的计划、制度或规则,也没有处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诉讼的应对方法和专业人员。三是保密措施较差。由于高校合并和科研人员的流动,高校科技的泄露现象越来越严重。高校缺乏保密的规章制度和有效措施,使得技术秘密由多种渠道被泄露出去。
三、保护校企合作知识产权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现实中存在的权属争议是可以基本解决的,但对于侵犯校名等其他问题,还应该从立法上加以规制。比如,以侵犯名誉权界定,企业或其他组织对高校校名等的滥用,对在学校交流的活动进行规定,明确恶意窃取科技秘密的法律责任等等,都需要从实验中进一步的总结,待时机成熟再进行立法。
除了在法律方面完善有关方面的立法,提供周全的保护之外,对于合作双方中经济地位软弱的高校而言,应采取综合措施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
首先,应在全校范围内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强化知识产权意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进行观念更新,是将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到实处的前提。高校各级领导、科研人员及学生要从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知识经济的高度来看待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树立起牢固的知识保护意识,提高维护本校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高校的领导层应在日常工作中自觉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系起来。从规则与制度上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利用讲座、培训、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知识产权知识方面的普及教育。
其次,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与措施。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政策规则。设立的机构应专门负责知识产权保护,设专门部门聘请专业人员处理学校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和纠纷。这方面可以借鉴企业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加强知识产权机构的建设,对涉及高校知识产权的各个环节,如专利申请、管理监控、技术转让及纠纷处理等全方位管理,使学校的利益得到保护。
再次,要重视与企业合作协议的签订和履行监督。高校应该派出有谈判经验的专业人员与企业进行洽谈,将双方谈判的条件明确为合同条款,尤其要对知识产权的归属及改进技术的权力归属作出具体规定,以防止日后在权力归属这一根本问题上的分歧。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可以建立科技合作检查监督制度,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管和管理,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的使用行为,约束企业对科技成果转让费的拖欠等。
最后,建立高校保密制度。高校要加强对技术秘密的保护,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与因调动兼职、离退休或毕业的离校人员签订知识产权确认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未经许可不得自行处理学校知识产权,不得做出有损学校利益的行为。在举办交流性会议时,应尽量避免公开已申请专利的技术,恰当的把握专利申请、成果鉴定及公开发表的时间和期限。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应当是双赢的,应当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从立法上给予重视,也要求知识产权的提供方———高校,采取各种制度、措施,对自己的知识产权加以保护和管理。这样,才能减少纠纷的出现,使双方的合作进入和谐运作和良性互动的状态。
摘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利用知识产权成为一种趋势。但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应该引起重视。对这些问题应着重从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入手解决,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高校肩负推动技术创新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双重任务,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高校与企业相结合,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形势,也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新趋势。所以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对双方而言是互惠互赢的。
知识的交流合作 篇10
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识经济中,学校在实现其创造知识(研究)和传播知识(教育和培训)功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经济部门和社会其他部门(尤其是企业)发生知识转移[1]。Szulanski认为,知识转移是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转移或传播,知识转移不仅仅是知识的扩散,而是跨组织或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共享[2]。在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中,知识转移已经是“互动中学习”这个逻辑思路的核心[3],因此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实质上是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的不同表现形式。
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中的知识转移比较分析
陈解放等国内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产学研结合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两者的目标与核心不同:前者的核心是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后者的核心是经济,目标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次,两者的合作主体不同:前者是以学生为主体,后者是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体。两者的特征也不同:前者的基本特征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后者的的基本特征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4]。
学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知识活动系统结构[5],校企合作使这两个不同的系统组成了一个新系统。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成的新系统(如图1)中,形成了基于知识传播与应用的知识转移,它使得参与合作的个体和组织都受益。一方面,教育与培训活动是知识的传播过程,它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输入学生的头脑,而是将各种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种专业知识的传播过程,企业可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并进而获得竞争优势。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技术服务将技术用在生产实践中,缩短技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这种合作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办学质量,职业学校科研项目的实现在其中处于相对连带的地位[6]。
在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组成的新系统(如图2)中,则形成了基于知识创造与应用的知识转移。这种知识转移是一种典型的从科学场域向经济场域转移的跨场域知识转移[7],它既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科研院所的知识资源实现价值的途径。大学和科研院所已被认为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知识来源和企业创新过程主要的合作伙伴,因此这一类型的校企知识转移研究定位应基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8]。这种以科研为主体的合作对教育教学发生连带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影响[6]。
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研究框架
国内外有关校企合作知识转移的研究对象大多以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为主,强调高校研发和技术转移。国内还没有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展开系统的研究。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研究框架(如图3)。
(1)职业教育中的知识特性。
知识特性是影响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根据知识编码的程度可以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类型。显性知识易于编码,能够通过文字的形式高效地转移。但是Drucker认为真正有用的知识是一种专门知识,是关于如何做好一件事的知识,这种知识经验往往是隐性的、未编码的[9]。这种隐性知识根植于人们的行动和相互关系,难以转移[10]。
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涉及两大类知识:一类是涉及事实、概念以及规律、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一类是涉及经验以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11]。前者主要是显性知识,它构建了个体对于事物的系统化认知,可以通过传统教学等方式获得;后者主要是隐性知识,它构建了个体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显现出的方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经由个体的实践活动获得[12]。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隐性知识,为学生适应职业生活做好准备。因此,职业教育中的知识转移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对隐性知识实施管理的过程[12]。此外,还要考虑职业教育中知识的嵌入性、模糊性和专用性等特性。
(2)知识转移的层次和过程。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分为两个层次:个体层次和组织层次。在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中,学校和企业是知识源,学习者是知识的接收方,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教育的两个本质要素,其有机结合是校企合作教育成功的有效途径和保障。在以学校为知识源的知识转移中,知识的编码与抽象程度较高,能传达到更大范围的学习者中,从而扩大了知识转移的广度[13]。但是Nonaka认为隐性知识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的,而是深深根植于行为本身,根植于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14],它们只能通过使用而被观察到,进而通过实践来获得。将隐性知识转化为编码的、抽象的知识,常常会牺牲知识转移的深度,这意味着在学校学习中,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可能同外部世界脱离、同应用知识的情境割裂,从而导致知识意义的缺失和学习的异化[15]。与学校学习相比,校外学习更多地表现出情境化、具体化等特征,这使得提高知识转移的深度成为可能,这是因为在企业的实践场景中,学习常常是与真实的任务相联系,因而所学到的知识直接同知识应用的情境关联[15]。通过工作这一中介进行的学习和教育,可以将学习者带入职业任务,增强其职业认同,增长其职业能力,从而逐步成为实践共同体的一员[16]。在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中,理想的状态是将学习者职业经验的累积过程与系统思考及深化知识的过程相结合,从而实现知识转移深度和广度之间的平衡。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为个体的学习提供了不同的组织背景,同时也为学校和企业这两种不同的组织之间发生知识转移创造了机会。在组织层次的知识转移中,学校和企业互为知识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企业拥有直接来自于产业及市场领域的技术与产品信息,以及实践的管理和技术经验,而学校则拥有学科前沿的学术信息,以及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双方共同学习,并在互动学习中提高合作的层次和质量[17]。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要通过具体的合作模式才能实现,而校企合作模式种类繁多,需要结合企业、学校以及各学科专业等多方面的性质和特点加以选择实施,为此有必要总结出组织间的知识转移选择机制,为灵活协调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一种整合框架。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因此组织层次知识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这两个层次的知识转移过程不尽相同。Szulanski从组织层面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初始阶段、实施阶段、调整阶段和整合阶段四个阶段[2];Gilbert从个人和群体层面将知识转移过程视为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分为知识获取、交流、应用、接受和同化五个阶段[18];Nonaka则将知识类型间的转化和层次间的转移同时纳入知识转移过程,提出SECI模型[19];Boisot通过构建信息空间提出了社会学习周期的过程,分为扫描、解决问题、抽象、扩散、吸收和影响六个阶段[13]。
(3)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知识的隐性特征是阻碍知识转移的重要原因[20]。除此以外,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的因素还包括:知识源的转移动机和意向、保护意识和转移能力,知识接受者的学习动机和意图、学习文化、吸收能力、保持能力和对知识源的信任,知识转移的媒介以及知识转移的情境等因素。其中,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又包括知识源与接受者之间的个体关系情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组织关系情境(如组织距离、物理距离、知识距离和文化距离等)[21]和任务的相似性[22]等因素。
影响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不仅包括组织之间和组织内部的情境,而且还包括学校和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外部环境对于知识转移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知识源和接受者的意愿、知识源的转移能力与知识接收者的吸收能力来实现的。在涂尔干眼里,教育组织与制度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的、自足的系统,而是始终面对着外在环境的,需要与其不断进行能量与信息之间的交换和角力,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组织的内在结构和制度安排就会因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作出调整[23]。在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主体的行为既是“自主”的,也“镶嵌”在互动网络中,受到环境的制约[24]。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研究一方面要考虑知识源和知识接受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把他们的行为置于整个环境中进行研究。
3 结语
Davenport认为,不管我们有没有对知识转移进行管理,知识转移都在组织中存在[25],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已经成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26]。如果依据知识转移的内在规律选择合理适用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各方都会从中受益。但是在那些成功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中,合作各方“对其知识转移系统如何工作知之甚多,但是对为什么这么做却知之甚少,他们不能完全归纳出知识转移为什么会起作用,是因为他们对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几乎没有系统研究”[22]。成功地实施知识转移的职业学校,“是从他们自己身上学习,且基本是通过试验和试错来学习的”[22],这意味着学校“经常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发现适合于他们想要转移的那种类型的知识的方式”[22]。因此有必要从现有的各种校企合作模式中总结出其中的知识转移理论,以便于职业学校在今后的校企合作中更有效地构建适合于自身具体情况的合作模式。
摘要:知识转移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核心,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实施“产学研”过程中发生的知识转移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以此为基础,通过从职业教育中的知识特性、知识层次和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提出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的研究框架。
人才知识管理与战略合作 篇11
“十二五”计划框架之下,企业要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但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智慧型人才相对于需求比例比较低,因此拥有相对高的议价能力,流动比例也相对高。威胁程度取决于规模和购买数量,金蝶国际面对的是大型企业,同时需要咨询、管理软件,它们的议价能力可能比较强。在替代品部分,“云计算”目前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估计短期不会造成很大威胁。内部环境,金蝶有战略咨询事业部,没有家长的大家文化,资源条件方面有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还有伙伴关系;核心能力部分,是咨询业首度融入中国管理模式的一家公司,再加上中间件技术形成核心能力。
借助安索夫矩阵,金蝶国际目前的产品可以分为服务现有产业的产品和新产品,市场部分可以分为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可以将现有服务产业咨询产品扩展到国外市场,或者可以将服务产业扩展到新的服务产业,在中国市场生根。我们认为,选择往扩展服务产业方向迈进,在“十二五”框架规划下想必会有很好的市场。
关于与IBM的合作,IBM作为智能系统,金蝶可以扮演桥梁角色,共同与IBM开发面对IT咨询服务广泛市场。金蝶本身有良好的美誉度,并且跟IBM合作信息的发布,可以让企业想到如果做IT咨询服务第一个想到金蝶。对竞争者,金蝶必须将排他条款纳入合同当中,可以发展“云计算”。在扩张策略之下,金蝶会面临产业知识不足以及人才留任不易的危险,可并购以增加产业知识,以及将产业知识内化、流程标准化,同时聚焦重点产业,以区隔竞争者。
怎么做人力资源管理呢?两大解决方案:内部员工推荐——公司鼓励内部员工推荐人选至正式选拔管道;一种是股票分红方式,并提高福利,如给附近的补习班、托儿所补助。知识管理主要是知识储藏与知识扩散;战略伙伴关系管理,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建立更紧密的互惠关系,与伙伴建立终生学习关系。
问答精选
问:你们对于金蝶向服务转型的战略有没有有过怀疑和否定?
答:金蝶目前有正确目标,我们绝对认同这样的目标,现在大部分全球公司只在做软件。如果转型,收益会更大,这样的商机绝不能错失,是正确的方向。
问:管理咨询和软件捆绑在一起有个死结:做咨询,可能以卖软件为目标,而不能开出正确的药方。金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知识的交流合作 篇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一个企业要想立足长远的发展,知识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核心要素。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与其他企业、相关科研机构或高校的各种不同合作模式达到知识联盟的目的,壮大自身的实力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本文的研究对象采用的是最普遍存在的“校企研”合作,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各自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合作创新过程中通过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或组合方式来实现知识联盟的整体效应,使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做到协同一致,达到合作整体收益大于它们独立存在时的收益目的。
1 理论阐述
1.1 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它是指企业间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一种联合创新行为[1]。有效的合作创新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风险和缩减成本,更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2]。国内外很多学者从博弈论、统计实证、社会网络分析等角度对各个行业的合作创新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伯纳克西(Bonaccorsi)[3]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能力与企业合作创新发生的概率呈倒U形的二次曲线关系,得出了企业是否愿意进行合作创新与其自身创新能力有关的结论。布鲁顿(Bloedon)[4]通过研究合作创新的过程,发现组织内部的代理人的作用要明显优于中介机构的作用,并得出信息的交流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结论。李志强[5]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得出企业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体。赵吟佳[6]根据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变化将合作创新体系分为基于产学研合作、基于产业集群和基于技术结群的三种资源的联结组合模式。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出企业的合作创新行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情况下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合作模式,同时体现了企业合作创新系统的复杂性。
1.2 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当前系统科学的前沿和热点之一,由霍兰创立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更成为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霍兰在圣菲研究所(SFI)成立十周年时做了以“Complexity Made Simple”为主题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关于CAS较为完整的理论,1995年,霍兰又出版了《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这一学术专著,标志着CAS理论的正式创立[7]。CAS理论将在系统中具有适应能力的个体称之为适应性主体,主体具有的适应性是指它本身能与环境及其他主体进行不断的交互作用,从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并据此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同其他主体保持协调一致;同时,这些适应性主体的各种行为又反过来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环境,如此主体和环境就处在一种永不停止的相互影响、作用和进化的过程当中。根据霍兰提出的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认识到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性系统,合作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不断的相互作用寻求一个最佳的合作模式来使整体达到最优效应。本文运用生物学家Kauffman提出的NK模型建立适应度景观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仿真[8]。
2 适应度地形及NK模型的建立
2.1 适应度地形
1932年,赖特(Wright)在研究生物基因的过程中,提出了适应度景观(fitness landscape,又称适应度地形)的概念[9]。它定义的是基因型与表型的搜索空间,其中每个基因型都对应一个适应度数值,适应度地形的表现形式为山峰和山谷的跌宕起伏,山峰代表位于高适应度生物体状态的高适应度值,而山谷代表低适应度的生物体即被淘汰的生物体。生物体的适应性演化过程就可以表述为从某一个点向某个山峰的“爬山”过程。合作创新主体之前通过不断的相互作用的“爬山”过程最终达到创新主体联盟的最优状态,而这种最优合作模式并不是各创新主体分别达到最优的简单叠加,而是各创新主体通过不断的试错过程最终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此处的最优点就是我们寻求的最优合作创新模式。
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系统的NK模型包括两个参数N和K,其中N代表组成系统的组分数目;K代表组分间相互作用的数量,它是适应度景观模型的主要决定因素。本文选择最典型的“校企研”知识联盟合作形式来建立NK模型,知识联盟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是学校、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要素形态的组合,因此我们认为知识联盟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是由学校(u)、企业(c)、科研单位(i)三个组分构成,而且每个组分是由很多不同的组分形态构成。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模式就是通过这三个组分相互作用,互相适应,并主动适应新环境,在组合成不同的合作创新模式过程中涌现出不同的性质,最终涌现出一个综合效应最高的模式状态。
使用适应度指标(w)来衡量和评价知识联盟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的性质,即:w=w(u,c,i),建立合作创新模式空间坐标模型,这个坐标模型是由三个坐标唯一确定的,它们分别是学校的组分形态、企业的组分形态、科研机构的组分形态,不同的适应度数值构成了崎岖不平的山峰和山谷,因此知识联盟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空间坐标的三个维度构成了相对应的适应度地形[10]。适应度的概念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决定,本文所指的适应度值是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为利益相关者带来的相应价值或者利润值。在适应度地形坐标里,企业都可以找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得到反映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性质的适应度值。空间坐标系里任何一点都有相对应的适应度数值,组成的不同合作创新模式都对应不同的适应度数值。
2.2 NK模型的建立
建立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NK模型:
组分的数目(N):N=3
组分间相互作用的数量(K)(如图1所示)
在NK模型中主体形态(A)假设只存在两种,分别用0和1表示,因此Au=Ac=Ai=2,合作创新模式的设计空间(Ω)的大小为:Ω=Au.Ac.Ai=8。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将这个设计空间定义为Ω={000,001,010,100,110,101,011,111},称之为适应度地形[11]。
如果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产生的总价值用来表示,各组分对总价值的贡献(适应度)用表示,同时假定各个组分对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产生的总价值的贡献是一致的,那么系统的的适应度值即为三个组分对系统适应度贡献的平均值,即:
对适应度函数W的处理:假设各组分对系统总价值(系统适应度)的贡献值是在(0,1)区间分布的随机变量,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组分的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根据Rivkin[12],每个组分的初始贡献值服从0—1均匀分布,抽取(0,1)之间的随机数作为对应的适应度值。如此一来,系统适应度即为(0,1)区间上的某个数,这个是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后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模拟得到。
对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数量K的处理:当N=3,以企业c为例说明各个组分受其他组分影响有且仅有四种形式,如图1所示:
学校u和科研机构i同样也有四种影响形式,它们之间一共可以组合出种可能的组合形式,即64种合作创新模式的交互形式,我们将这64种形式做如下简化处理分析:
K=000表示三个组分互不影响;
K=001表示某一个组分受另一个组分影响;
K=111表示三个组分都受某一个组分的影响;
K=122表示有一个组分受另外一个组分影响,其余两个组分受另外两个组分影响
……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数字的并没有排序,即001并不仅指第三个组分受另一个组分影响,而是包括了001、010、100三种情况,且K的数值和组合表示对应的合作创新模式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复杂性程度,由此我们可以将原来的64种机构形式简化成十大类,按照复杂性程度大小可以排序为:000、001、011、002、111、012、112、022、122、222。
以K=012(图2)和K=112(图3)为例建立对应的合作创新系统NK模型:
为了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模拟,这里要将NK模型进行处理,使用双管齐下综合方法赋值[13]建立对应的NK景观模型,赋值的数值没有大小之分,同样以K=012(图4)和K=112(图5)为例建立NK景观模型。
3 计算机模拟分析
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模式NK模型的模拟分析:
使用C语言在Turbo C++3.0环境下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如果只是一次模拟并没有统计的规律也就没有意义,本文通过对每个模型方案分别进行80000次模拟得到复杂性程度不一样的模拟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局部最优适应度均值用MFLO表示,全局最优适应度均值用MFGO表示,全局最优适应度均值与局部最优适应度均值之差用MFGL表示,局部最优个数均值用NLO表示。在坐标轴(图6)中标出模拟结果,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局部最优适应度均值、全局最优适应度值的变化趋势。
模拟结果分析:
(1)从趋势图可以看出,MFGO随着合作创新模式复杂性程度加大,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当复杂性达到最大值时即K=222,对应的MFGO也达到最大值。
(2)MFLO随着合作创新模式复杂性程度的增大没有显示出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是在复杂性程度适中时即K=111达到最大值。
(3)MFGL随着合作创新模式复杂性的增大在不断增大。
(4)NLO随着合作创新模式复杂性的增大在不断的增大。
由模拟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创新主体(学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通过不断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崎岖的适应度地形不断试错摸索最终寻求到最优解,达到局部最优或全局最优,但是在合作创新模式复杂性最大的情况下虽然全局最优达到最大值,但是局部最优并没有达到最大值,而是在适应度适中时达到最大,这是因为每个组分复杂性达到最大时,在提升自身适应度的同时不能同时顾及其他组分的影响而同时提高适应度值。
【知识的交流合作】推荐阅读:
隐性知识交流10-25
知识交流与共享06-26
两会知识交流竞赛题库(初步)06-10
「公路造价师经验」公路造价师技术交流:公路造价知识实物量法07-02
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协议08-20
交流的无奈,交流的无奈作文11-11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合同05-28
医院之间的交流07-30
交流的话题作文06-12
交流的沟通技巧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