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凉

2024-09-30

生态平凉(精选4篇)

生态平凉 篇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控制区域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抗侵蚀能力、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入黄泥沙、维护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也是高效开发当地水土资源, 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平凉市就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已经历了初步探索、规模化治理、治理与科研试验相结合、治理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并重等四个具有平凉地域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阶段,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也为同类型区在新时期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因此, 我们在已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对平凉市生态建设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初步分析, 旨在为我市、乃至陇东地区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

一、平凉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发展阶段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 地跨泾河、渭河流域, 属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土石山区。全市辖六县一区, 104个乡 (镇) , 总面积11140.8平方公里,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859.6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88.5%, 全为水蚀面积, 为黄河中游重点水土流失地区之一。回顾平凉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历程, 可以认为经历了初步探索、规模化治理、治理与科研试验相结合、治理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并重等四个阶段。

㈠初步探索阶段平凉市水土保持工作历来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该阶段主要是指上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特点是以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为单位的群众性农田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 初步探索出了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经验, 但该时期水土保持技术系统性不强, 未形成成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配套体系。

㈡规模化治理阶段该阶段主要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 该时期水土保持工作以规模化治理为主要特征, 对我市已有的坡耕地进行大规模的梯田建设, 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在部分沟道进行淤地坝、小型水库建设, 有效地控制了部分地区坡面土壤侵蚀, 但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因技术推广不够全面而存在部分地坎滑塌, 甚至有小型淤地坝、塘坝冲毁的现象。

㈢治理与科研试验相结合阶段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和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由国家出资补助、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乡村组织村民出劳实施, 在梯田建设实践中国家增加了梯田建设补助费, 机修梯田比例增加, 梯田建设标准提高, 并总结出了“四集中、四统一、规模化、规范化、优质化”建设和“夏季修建、机耕深翻、增施磷肥、服务到增产”以及“山、水、田、林、路、窖、池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等一整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措施。在我市渭河一级支流葫芦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的庄浪县、静宁县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梁顶沙棘戴帽、梁坡梯田缠腰、沟底坝库穿靴”治理模式,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泾川县、灵台县形成“塬面梯条田林网化、塬边沟头防护、塬坡梯田果园缠腰、沟道坝库穿靴”治理模式, 在华亭县土石山区形成“梯田种粮产药、牧草锁边、刺槐封沟、坝库穿靴、道路成网”治理模式。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中出现了以黄土高原沟壑区泾川茜家沟、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庄浪堡子沟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治理典型。同时, 水土保持治理与科研紧密结合, 由市水土保持科研单位承担的“泾川县茜家沟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庄浪县梯田化建设及开发研究”、“陇东万亩水平梯田旱作丰产试验示范”等课题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 使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在治理和科研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㈣治理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并重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今, 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该时期以农业实用技术的综合组装配套、道路场院“121”雨水集流工程和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为主要特点, 使我市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向高效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出现了“平凉金果”、“庄浪脱毒马铃薯”、“成纪富士苹果”等具有我市农业资源开发特点的品牌性产品,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资源商品率, 形成了资源经济型的产业化开发新路子, 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特点

㈠以世行贷款等项目为典型, 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水平本世纪初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实施了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二期项目, 在静宁、崆峒区实施了英国无偿资助的水土保持扶贫项目, 两项目的实施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水土流失治理范围, 而且将具有国际化的项目前期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计划和财务管理、农民参与、项目监测评价、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科研推广和人员培训等许多先进技术经验渗透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各个阶段, 为我市今后同类建设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㈡以示范开发性项目为典型, 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结合起来近两年来我市在总结以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将水土流失治理由以单个小流域为单元向多个小流域联合成片的示范区推进, 如葫芦河流域庄静大示范区建设项目、崇信县高寨片坝系工程项目、泾川县蒋家沟坝系工程、灵台县杜家沟坝系工程的立项与实施, 使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仅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得到新的升华, 并围绕当地新农村建设初显了以“大示范、规模化、深开发、品牌化、调结构、高效化”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特征, 在资源开发中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理念, 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逐步与区域环境保护及生态安全相结合, 为我市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㈢以建设项目的人为水土流失防治为重点, 注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在我市境内不断开展的公路、铁路、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 水泥、缸瓦、加气混泥土块等建材企业建设, 矿产资源开采, 煤电与后续产业开发建设, 以及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建设等各种开发建设项目, 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大、加重,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为此, 市、县 (区)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为依据, 按照“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优先”等原则, 加强对我市祁连山水泥厂、华亭60万吨甲醇项目、平定高速公路建设等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按照水土保持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要求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理、监测, 动态测试建设项目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

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㈠地方经济基础薄弱, 财政困难, 缺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我市地处西部, 农业仍是我市的基础产业, 但是缺乏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草畜、林果、旅游、煤电四大基础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虽然有了较大发展, 但目前还不能支撑起平凉经济的发展。目前, 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均实行国家投资为主、地方资金配套的政策,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因而使争取到的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困难。

㈡农村和农民家庭经济困难, 影响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我市地形地貌相对复杂, 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也往往是经济状况较好的地方, 生态环境好, 水土流失较轻;而自然条件差的地方也往往是地处偏僻、生产条件和经济状况差的地方, 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 由于地理、自然条件限制, 农民希望广种作物以换取必须的货币, 增加经济收入, 部分偏远山区仍存在人在开荒、河道耕种等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行为。

㈢项目建设与基础研究失衡、错位, 项目建设未能带动和促进基础研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增加、投资加大, 但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建设项目与科学研究不能结合,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几乎没有科研项目和投资, 而水保科研单位为了生存和发展疲于奔命, 找市场、搞创收, 项目建设与基础研究失衡、错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创新性不够, 技术推广基本停留在常规的植树造林、基本农田建设水平上, 未有新的突破。

四、发展对策

㈠扶持支柱产业, 增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继续加大灵台县牧草繁育基地建设, 种草养畜, 发展平凉红牛产业;在庄浪、静宁、泾川县推行果园栽植管理技术, 发展平凉金果产业, 并逐步加大基地建设规模, 加强对生产基地的标准化管理、系列化服务, 加速对老、劣果园的改造或提高其生产管理水平, 提高果品质量, 达到平凉金果的标准要求, 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向经济生态型方向转化, 为我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收入和区域经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㈡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平凉红牛、平凉金果两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市地方经济发展, 增加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十六字”方针要求, 对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困难的偏远山区的农民进行生态移民, 一方面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生产、发展经济的条件, 另一方面也可以阻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减轻水土流失。

㈢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预防和保护坚持“预防为主, 治管结合”的原则, 把保护生态、发展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到战略地位;建立健全以若干法律为基础、各种地方法规和地方规范性文件相配合的法律法规体系, 采用专职执法员与兼职执法员相结合的方法, 推动水保执法工作深入开展, 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水土保持工程的违法犯罪行为, 减少人为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强同计委、建设、交通、电力、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联系, 共同做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规范开发建设活动, 督促开发建设单位依法编制、实施水土保持方案, 提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和实施率;充分考虑开发建设对周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提出水土保持预防监测网络建设内容, 以确保治理一片, 保护一片, 发挥效益一片。

生态平凉 篇2

崆峒山景前区北部面山属陇山山脉六盘山向东延伸的一条支脉,深入崆峒区境内约20km,到泾河与颉河的交汇处龙隐寺景区结束。其北坡地势较平缓,土层深厚以黄绵土为主,土壤含水率较高,立地条件较好;南坡项目区地形破碎、陡峭,平均坡度在25°以上,土层厚度20cm以上,以黄绵土、红黏土及砾石土类为主,土壤透气性及吸水、保水功能差,土壤含水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立地条件极差;无水利灌溉条件,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1.1气候特点

项目区属于典型的内陆季风性气候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本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干冷、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降水多集中在每年7~9月份,时空分布不均,蒸发量大,属内陆半干旱气候。主要自然灾害是由冬春少雨引发的春季干旱、晚霜冻、干热风及暴雨等。

1.2动植物概况

项目区植被属于黄土高原浅山丘陵区到河谷川台植被区的过渡地带。植物群落组成结构较为简单,旱生生态特征明显,受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极低。原生植被主要有灌木类的酸刺、狼牙刺、山毛桃、酸枣、马茹刺等,草类植被主要以蒿草类、禾本科、菊科为主。其中有人工栽植的刺槐、狼牙刺、侧柏、山杏、山毛桃等。野生动物主要有松鼠、兔、环颈雉(野鸡)、斑鸽、红嘴山鸦、鹞鹰等[1]。

2造林设计

2.1设计原则

针对北部面山特殊的立地条件,规划设计要符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符合优质速生、尽快发挥生态防护效能的原则,符合最大限度保护其原有生态植被不受破坏的原则。树种选择既要适合当地立地条件,又要与崆峒山景区相协调,主栽苗木以抗旱、耐寒的常绿针叶树为主,落叶树种为辅;整地方式既要有利于苗木栽植和蓄水保墒,又要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原有植被的尽快恢复,达到绿化美化的目的。

2.2整地方式

项目区地形破碎、陡峭,土壤透气性及吸水、保水功能差,土壤含水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立地条件极差,原有植被一旦破坏,需三到五年才能逐步恢复,不宜使用水平台(阶)、水平沟、反坡梯田等全面整地模式。设计采用鱼鳞坑局部整地,针叶树整地规格为60cm×50cm×60cm;落叶树整地规格为40cm×30cm×40cm。沿水平方向2m,垂直方向3m于造林前一月进行整地。

2.3造林密度

本项目采用针阔混交设计,混交比2∶1。其中侧柏×油松采用2m×3m的株行距按1:1沿等高线栽植;刺槐按2m的株距在侧柏和油松的行间插空栽植;总密度为2m×1.5m。

2.4造林时间

项目区造林春、秋两季均可,以春造为主[2]。由于春季持续干旱、倒春寒及干热风等极端天气,严重地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因此根据苗木的不同特性,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是保证苗木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油松造林要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木新梢抽生前(3月中旬)进行;侧柏造林则在“五一”后进行。秋季造林在树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

2.5造林方法

春季以大苗带土球栽植为主。栽植时要求土球完整无破损,埋土深度高于土球5cm,将土球周围踩实,不能踏破土球,保留穴深20cm左右,便于蓄水保墒。栽植后立即进行浇水,每穴不少于20kg,待水下渗后及时覆土保墒;约10~15d后再浇二水,待水下渗后及时对栽植穴覆膜,保墒增温,确保苗木成活。

秋季栽植以截干刺槐为主,在树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栽植时要根系舒展,埋土深度高于原土印5cm,按照“三埋两踏一提苗”的技术要求将土壤踏实,树干露出地面部分用土埋严,厚度为5cm-10cm,保留穴深20cm左右,便于蓄水保墒。

2.6树种选择及要求

树种选择是否准确,苗木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是苗木成活及保存率高低的另一重要因素。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可供项目区选用的优势树种很多,如山杏、山毛桃、狼牙刺、刺槐、国槐、白榆、白蜡、杨树、侧柏、刺柏、桧柏、油松、云杉等,综合绿化美化、尽早发挥生态效益的总体要求,本项目选用抗旱、抗寒,适合当地土壤及立地条件的侧柏、油松、刺槐及少量的84k杨作为造林树种。

要求必须使用当地旱地生产的苗木,川水地苗木坚决不用。侧柏苗高1.0m~1.5m,冠径25cm~30cm,根部带25cm大的土球并用草绳捆扎;油松苗高0.8m-1.2m,冠径30cm以上,根部带25cm大的土球并用草绳捆扎。刺槐选用1a-2a生、地径0.6cm-1.5cm、有三个以上侧根,地上部分保留10cm-15cm截杆;84K杨选用2a生苗、胸径2cm以上、有三个以上侧根,地上部分保留3m截头,均达到一、二级苗的使用标准。做到边起苗边栽植,尽量减少中转环节;落叶树起苗后还应立即修根、分级、蘸根[3],运到造林现场后先假植、后栽植,并对所有假植苗木加盖遮阳网。

3人工恢复生态关键技术

在多年的造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且干旱少雨地区,人工恢复生态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又一关键因素。

3.1针叶树带土球提早或延迟栽植

根据项目区的气候特点,总结出了针叶树带土球提早或延迟栽植技术。油松带土球大苗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至三月中旬顶芽抽生枝叶前进行;到四月上旬枝叶抽生完成后其抗逆性显著增强,可有效避免干热风及晚霜冻,提高造林成活率。侧柏带土球大苗栽植在“五一”后进行,是因为侧柏当年抽生的枝叶在缓苗期间抗逆能力较弱,“五一”后栽植可避开晚霜冻及前期干热风对苗木造成的伤害,提高造林成活率。

3.2落叶树深栽深埋、截干造林

根据项目区土壤春天干旱缺墒、秋季墒情饱满的特点,采用落叶树深栽深埋、截干造林,有效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及保存率。84k杨春季大苗截杆造林,造林地选在地势较为平坦,土层较为深厚的地段进行,栽植坑规格60cm×60cm,栽植时埋土深度高出原土印10cm,再配合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达到98%以上;而刺槐则利用秋季土壤墒情饱满的特点,按照3.2.4所述的方法造林,来年春季成活率可达90%以上。

3.3客土栽植

项目区部分土壤为红黏土及砾石土类为主,其透气性及吸水、保水功能极差,土壤含水率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直接造林苗木难以成活。采用扩穴换土,同时配合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使造林成活率由原来的不足30%,提高85%以上。

3.4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新技术(生根液、保水剂、地膜覆盖、控水袋)的应用

年降雨分布不均及土壤吸水保水能力差,是造成本区春旱的主要因素。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新技术的应用,是解决抗旱造林中土壤蓄水保墒,保证苗木生长所需水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技术措施。

3.4.1生根液应用技术

在针叶树栽植中结合浇水,使用由郑州标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3721生根液15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有效促进了苗木快生新根,其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提高了12.4%,效果显著。

3.4.2保水剂和蒸腾抑制剂应用技术

为解决土壤干旱缺水与苗木生长发育需水量大的矛盾,针叶树栽植中,采用保水剂和蒸腾抑制剂配合使用技术。栽植时在土壤中掺入20g由山东邹平新昊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SAP保水剂,充分混合后填入土球周围,踏实后浇透水;栽植完成后,使用由郑州标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蒸腾抑制剂50倍液,在枝叶上均匀喷洒,使用后可大大降低植物表面水的张力、减少水分蒸发、提高苗木抗旱能力,使苗木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提高26%,收效十分显著。

3.4.3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是抗旱造林中节水保墒的又一技术措施。浇完二水后,用规格100cm×100cm的地膜覆盖树穴,覆膜时四周高、干周低,有利于雨水汇集。经测定树盘覆膜后土壤含水量平均比对照高出21.2%,保墒作用十分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树盘覆膜在有效降低树体周围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可以使自然降雨蓄积下渗补充树周水分;二是相对提高了土壤温度,从而加快了根系理化活动机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

3.4.4普泉控水袋应用技术

项目区部分地段土壤干旱、浇水又存在困难,是制约该地段造林的关键因素。为此,引进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普泉控水袋,用来解决栽植苗木供水难的问题。普泉控水袋由水袋、输水管和泵体组成,栽树时向水袋内灌水2500m L,将泵体放在树根中部后埋土踏实,覆膜后将水袋放在穴内,输水管不要打折。泵体可以根据土壤中有效水含量,来控制袋中水的流出量,使其在几十天乃至上百天缓释到土壤中,无需人工维护,自动将土壤湿度保持在苗木生长所需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水分蒸发和渗漏。使该地类造林成活率由32%提高到84%,效果极其显著。

在项目实施中,通过各种抗旱造林新技术的综合配套应用,使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到了92%,对项目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今后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生态治理难度较大的同类地区抗旱造林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何明恩,潘仕明,张汉清,等.甘肃省平凉地区林业区划.

[2]A.Bematzky(联邦德国).树木生态与养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平凉市幼儿园 篇3

[办园宗旨]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基

[园训]诚实勇敢快乐健康

[教育理念]追求快乐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教育特色]养成教育

平凉:推进农机深松整地 篇4

一是坚持“三个狠抓”。首先, 狠抓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平凉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平凉市现代大型农机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 努力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农机装备应用相融合、农机农艺相融合、机械深松等新技术与传统耕作方式相融合, 推动农机化全程和高效发展。其次, 狠抓农机深松, 促进技术推广。今年甘肃省下达平凉市深松整地作业试点任务面积10万亩, 现已规划百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区26个, 涉及7县 (区) 43个乡 (镇) 153个村。截至目前, 平凉市已投入各类深松机具258台, 完成深松整地面积5.91万亩, 占任务的59.1%。再次, 狠抓农机安全, 保障社会稳定。今年全市共检查农业机械1.37万台 (次) , 排查一般隐患127条、重大隐患11条, 发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57份, 隐患整改率达100%。同时扎实有效开展“打非治违”、微耕机专项治理等活动, 坚决遏制农机事故发生, 全市保持了连续十年多未发生重大农机安全事故的良好态势。

二是推进“三个示范”。首先, 开展试验研究, 完善技术示范。去年以来, 平凉市深入开展了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试验研究, 引进了不同类型深松机具, 在不同作物、不同作业时间模式开展了对比试验, 完善了机械化深松技术操作规范。其次, 强化主体培育, 加强典型示范。建立夏季、秋季集中连片机械化深松技术示范区, 完成示范面积739.9亩, 辐射带动5000多亩。再次, 密切技术协作,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全市在制定深松、施肥、播种等技术流程的过程中, 将机械深松技术与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配方施肥示范、地力培育示范等技术融合推广, 利用综合技术平台将机械深松技术的增产增收效应最大化。

上一篇:科技兴海下一篇: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