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共12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篇1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与国际接轨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但是与国外的企业相比,我们在产品质量,品牌信誉上做得还不是很好。这一段时间,出现了瘦肉精事件,严重影响到了人民对于国企业信誉产品质量的怀疑,这很大程度上时由于内部控制上出现了问题才导致的。由此引出,我国大部分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内部控制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保证经济活动动能够高速有效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面临错误和舞弊现象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防止,这样不仅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还能确保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控制方法和程序。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起着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机制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具有直接决定其他内部控制因素实施效果的基础。所谓的内部环境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中存在所有因素的总称。内部环境既可以增强也可以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根据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出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及时识别挽回损失,合理地制定出排除风险的应对策略。企业在不同的时期都要面对不同的风险,这些风险都要谨慎处理,所以风险评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的不同结果而采取的不同控制手段,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控制活动不仅只存在于管理层,基层工作也要有相应的控制活动。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
4.信息与沟通。信息沟通是企业把整理好的相关信息能够及时无误传递给信息的使用者,并及时、准确地收到反馈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与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有效地沟通传递。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紧密关注内部控制的信息动态,确保内部控制的实施,及时发现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出现的缺陷,加以修正,提高经营水平和效率。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决定内部控制运行方式和方向的关键,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1.经营目标。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尽快实现其经营方针和战略目标。企业内部控制根据管理层的经营方针和战略目标设计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等,内部控制可以说在一个单位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中都有体现。
2.合规目标。单位的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都将受到保护,防止资产不必要的流失。保护资产一般指对本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和其他货币资金、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其他重要实物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进行保护。
3.报告目标。保证经济业务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一个单位的管理层来说,企业要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那就需要通过了解各种形式的报告及时地占有准确的资料和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使得企业更好地发展。
四、从控制环境角度分析
第一,完善公司治理层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成功的上市公司案例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符合自身的公司制度,对重大投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有关事项进行严密的内部控制。
第二,完善公司管理层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明确各岗位职责,队伍建设、会计核算、税收业务、特殊业务处理等方面建立了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在物资采购管理方面,制定《采购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涵盖了组织机构、物资分类、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货物接收等内容。在生产运营管理方面,对公司的生产及运营实施标准化的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帮助职工做好职业人生规划,逐渐拉近和员工的距离,完善职工薪酬体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第三,建立以行政监督为基础,以大众舆论监督为补充,以法律法规为后盾的立体式、多层次、多方面的监督管理体系。
第四,进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轮岗可以避免因资源被个人垄断而对企业利益造成巨大的危害,有助于预防腐败。
第五,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学习,上行下效,真正把企业理念贯彻到工作的每个岗位中去。
五、从控制活动角度分析
第一,实行奖评上岗制度,把奖励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的好坏联系在一起,还要和岗位的上岗下岗联系得更为密切,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工作人员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
第二,坚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安排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要重点落实授权审批制度。在采购环节,对于安全检测人员和采购人员,以及供应商,还有采购主管,都不能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确保不会出现混乱,以及主要相关人员钻空子。
第三,企业的控制活动要时刻参看企业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报告时刻做出调整。
六、结束语
监督问题是上市公司的重点问题,在各个要素的工作中都需要加强,很好地做到。简单地说,就是要求在公司的监事会带领下,对公司的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进行监督检测,看看其工作任务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完成。监督不仅在公司内部,对各个分公司子公司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定期抽查,明确主体,杜绝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如有发生一经查出,绝不姑息。
另外在做好事中监督的同时,也要做好事前监督,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部门要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进行选拔人才,同时严格筛选,定期进行职务考核。
摘要:内部控制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健全完善和有效实施,那么企业就会高速运行和发展。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追求更多更高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企业自身的建设,出现了很多违规违法的事件。在发生了三聚氰胺、地沟油、天然紫砂煲、双汇瘦肉精事件之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逐渐被各个企业重视起来。
关键词:上市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星辉.论内部控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2]张兆国,张旺峰.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检验[J].财务与会计研究,2014(5)
[3]艾文国,井丽娜.基于信息化的价值链内部控制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篇2
(一)内部控制制度刚刚引入
设和评价都是基于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及中国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的,因而,大部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处于初始建设阶段,尚不完善。如何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将成为了中国上市公司近期的制度建设重心。
(二)公司内部控制责任主体不清晰
从公司内部控制责任主体认定上来看,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公司对于公司内部控制责任主体的认定不清晰,不同公司间存在较大差异。据统计,对在沪市上市的上市公司的调查中,有72.49%的被调查者认为内部控制责任主体是公司;有66.4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公司董事会;还有3.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公司管理层;有1.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共同负责;还有4.3%的被调查者没有明确具体的内部控制责任人。由于对责任主体的认定不清晰,导致对内部控制在公司实施的过程中责任不清,公司的全体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导致全体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三)没有完善的信息流通和沟通程序
中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的信息流通是按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程序传递的,这样一方面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较慢,很多信息传递到管理层或者决策者时,已经殆误时机;另一方面信息的反馈需要有一个过程,这种固定的信息传递程序比较死板,必须要因时而变。同时,公司中的沟通程序存在同样的问题,必须是逐级沟通,不得越级,层级观念严重,不能让一些仁人志士广开言路,虽然一些公司也有经理或总经理接待日,但是,在某些企业,只是徒有虚名,根本不能起到应有的沟通功能。
(四)内部控制监督部门还在建设中
从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建设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还处于建设中,有超过一半的公司还未披露公司内部控制监督部门的建设情况,同时还有少数公司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成为大部分公司内部控制监督的执行部门,很多是基于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内部控制业务相对比较熟悉考虑,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内部财务审计领域上,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还不全面。
三、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高管屡屡被报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证券市场也风波不断。而导致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到位,存在严重问题。接下来本文主要探讨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相关问题。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相关理论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概念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指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其审计委员会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准则对公司的运行情况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上市公司应该定期的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过程中各个部门要有明确的分工,董事会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确保公司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公司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来保证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有效进行及协调相互部门的紧密配合。在定期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同时还要出具一份自我评价报告,将评价的结果传递给外部的信息使用者,让其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内部控制情况。
2.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作用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无论是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还是对公司的财务来说都有很大的作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加强对公司资产安全的保护。对公司的财务来说,定期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出具自我评价报告,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可以提高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和规范程度。对投资者来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现状
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大多不愿向外界公布,而且也没有相关法律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对外公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内容,这给外界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目前上市公司对自我评价报告的责任主体认识不足,责任主体杂乱无章,有董事会,有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还有公司名称,甚至有些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都没有标注责任主体。责任主体杂乱无章,搞不清楚负责人是谁,这样会降低公众对公司的信任度,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还有个问题就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格式也混乱不堪,没有统一的标准。常见的有某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某某公司董事会对于公司的自我评价报告。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没有相关部门确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格式和报告的内容。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往往也不够重视,在核实评价报告时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往往就是一笔带过,也不去真的核实。还有就只在执行力度上也不够,大多数企业都不出具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的外部原因
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的外部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缺乏统一的标准,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在评价的内容上也杂乱无章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理想中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第二,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缺乏统一的鉴证标标准。不同的公司采用的鉴证标准基本都是五花八门的;第三,公司对外界公布内容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虽然对几个主要的信息做出了规定,但对这些公布内容的详细程度和统一的格式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许多公司就利用这个空隙来做手脚;第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过程缺乏规定,基本上只要自我评价就行了,至于谁主持谁参与都没有明确规定;第五,对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责任人缺乏明确的规定,往往导致出了问题却找不到责任人;第六,对于公布内部控制信息内容缺乏法律监督。
3.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的内部原因
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的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出于对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人力、物力和成本的考虑以及好多公司出于商业机密考虑不向外界公布真实评价结果。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主要是由于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制度本身和内部控制信息公布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比较重视对公司实物的控制而对公司的执行者较为忽视。现在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的体制改变的,但管理人员的知识和观念却没跟上,造成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還认识不足。多数情况下的公布评价的内容都是为了满足证监会和交易的要求,敷衍下就过去而不是认真的对待此事;成本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的重要原因,企业觉得公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结果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看不到直接的收益,认为得不偿失,所以大多都不愿公布;还有好多上市公司不公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结果不是担心成本,而是担心泄露商业机密,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把自己的公司至于险地。
三、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的一些建议
1.政府要加大引导的力度让上市公司明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意义
政府通过加大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来让上市公司明白政府在这方面所辖的力度、让企业人员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政府部门要开设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对上市公司负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表现的更加专业,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另外,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引进相关的活动,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重要性的宣传,让企业认识到重要性,自愿加大力度投入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上来。
2.明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责任人,加大对造假的处罚力度
相关法律上明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责任人以及明确各方的法律责任,实行责任人制,对各种蓄意构造和故意隐瞒的上市公司给与相关法律规定的处罚,并找出其责任人,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按责任的大小追究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在法律上让上市公司重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让责任人对其自我评价的真实性负责。同时,还要明确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责任,这样才能让他们认真的核实自我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并且核实结果要以报告的形式出据出来,在对外公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时,责任人和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成员都要签字,对其公布的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与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失职监督行为,也要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才能在整体上让企业重视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保证其真实性。
3.明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格式和鉴定的机制
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格式多种多样,混乱不堪,没有统一的格式。所以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体系,相关部门要确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统一格式和披露的具体内容。同时应该规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鉴证机制。规定企业不得自行鉴证其真实性必须要聘请独立第三方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审核评价。还要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对自己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公布,让大众知道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
四、结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现状,以及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同时还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给出了一些建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公司必须重视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自发的完善自己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让其更好的促进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长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现状分析[J].商业会计,2010(23).
[2] 张键,杨忠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以浙江国有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月刊,2010(33).
[3] 郝艳敏.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01).
[4] 阮班鹰,杨锡才,王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财会月刊,2009(33).
[5] 姜毅.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COSO企业风险管理之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
作者简介: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篇4
一、研究背景分析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股票市场正式登陆中国本土, 经过二十几年的高速发展, 已经成为了在全球资本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市场之一, 由此也拉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 是离不开上市公司这一证券市场主体的, 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 我国的上市公司有了长足的发展, 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 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要求也远远严于其他企业, 这也为其他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模范作用。
但是, 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并不是没有问题的, 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发现,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内部环境薄弱, 忽视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实施不力以及监督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不利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1、内部环境薄弱。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中首要要素, 是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它奠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调和氛围。从实践中得出的结果来看,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环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全, 虽然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已经在上市公司内部建立起来, 但仍然受到了传统思想的影响。具体来说,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环境存在着一股独大, 董事会和监事会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尤为严重。上述问题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制衡作用不明显, 内部环境薄弱, 这将会从根本上影响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2、风险评估被忽视。
市场经济环境在为企业提供充分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造就了条件, 这就使得原本就充满不确定的市场增加了模糊感。上市公司在市场环境下竞争越来越激烈, 相互之间创造的风险也就越来越明显, 其内部控制也就会受到影响。然而良好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于增强上市公司功能, 提高其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只有将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体系相结合, 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应对的风险的能力。但是, 从上市公司的现状来看, 其在风险评估上实施不足, 从战略上, 上市公司没有将其摆在正确的位置, 从技术上, 未掌握风险评估的技术和方法, 这就直接降低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3、控制活动实施存在不足。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从该项规定可以看出, 内部控制不仅仅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完善, 还需要认真规范实际控制活动。多数的上市公司都能够认识到控制活动对于上市公司自身的重要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是在活动的设计上, 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 难以保证其效果;其次是在各项规定的执行上, 一些上市公司不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 设计好的控制活动只能是一纸空文, 失去了实际的意义。这些问题在国有上市公司应该说是比较严重的, 纸上问题为带有行政级别的管理者提高了政绩, 但却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 最后还得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
4、内部监督缺乏有效性。
对于企业来说, 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机制、控制活动和监督体系构成了一个贯穿于企业全流程的动态过程。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属于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和效率的最后一道屏障。在现行的企业治理结构下, 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构主要有内部审计和监事会, 受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所限, 监事会缺乏足够的独立性, 并且其职责也是从属于董事会, 监督能力不高, 这就使得内部审计成为了上市公司唯一可以寄托的监督机构了。但从我国内部审计的定位来说看, 其定位不是从属于董事会就是从属于总经理或其领导下的财务主管, 该定位就导致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集中于财务领域, 忽视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审计, 严重影响了审计的质量。
5、外部监督缺乏内在动力。
说到外部监督, 无外乎政府监督和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社会监督, 这两种力量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行政制度的改革, 政府也逐渐转变了原来对企业的微观干预, 但由于受利益的驱使各级政府部门缺乏对上市公司有效监督的内在动力, 并且受政绩思想的影响, 政府官员不可能真正代表国家正确行使监督职责, 缺乏实施的积极性。社会监督受控于会计师事务所, 但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是从企业而来, 其不可能客观公正的对企业进行监督, 并且在过去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指引, 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未充分发挥。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1、全面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 全面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需要改善股权结构, 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问题, 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持股人相互持股, 增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股东数量, 从而增强股东内部的相互牵制力度, 从而使公司的相关决策能够充分体现绝大多数股东的意愿。其次是进一步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 使其能够充分代表股东的利益, 应根据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原则, 解除董事会内部人经理职务, 保证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两会成员的考核和培养, 使两会成员能够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 最终打造职能健全的组织结构。最后是要提高高管人员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通过晋职、专业培训、给予奖励、股权激励等措施, 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使其能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对风险的评估工作。
面对日益激烈竞争带来的风险, 上市公司需要在提高风险意识的前提下, 全面的实施风险评估工作, 进而采取可行的措施, 化解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首先, 增强风险意识, 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企业的管理阶层能够通过内部数据的分析, 清醒的认识到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的因素, 同时要加强对公司员工风险意识的培养, 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对风险有很强敏感性和认知度的氛围。其次, 通过风险识别和分析对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 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 采取相应的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推动控制活动的有序实施。
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发挥作用的整体流程来看, 控制活动是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最终发挥作用的核心, 也是各项指令得以执行的最主要环节, 因此必须推动内部控制活动的有序实施。受上市公司自身性质和所处环境的制约, 在执行内部控制指令, 进行内部控制活动时, 有必要在遵循基本规范及其配套准则的基础上, 结合上市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理适当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在控制活动的实施中, 要按照公司内部管理层级层层落实, 层层控制, 将内部控制注入到公司的各个环节, 最终形成治理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在内的综合控制系统。
4、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
上文已经提到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包括监事会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 因此, 要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两者的完善性。监事会需要充分履行自身的监察职能, 为了保证其有足够的独立性, 比较客观的做出决策, 可以通过实行外部监察人制度, 引入足够重量的外部监事或独立董事, 强化其监督职能。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上市公司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整个内部控制体系, 因此企业需要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要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 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其次要充分放权, 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
5、行政强化外部监督体系。
受利益的驱动, 外部监督不能够充分、客观的履行自身的职责, 因此需要从行政角度强化外部监督责任主体的责任。首先, 对于政府监督, 应在规章制度上完善对相关政府人员的限制, 使其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对上市公司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其次, 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监督考核机制, 从行政法规上约束其行为, 同时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使其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审查, 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
通过上文的整体研究可以看出,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也不是单纯的企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而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系统性问题, 因此, 要解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将其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然后通过内外部多方面的努力, 将其化解, 或者锁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 在我国企业掀起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高潮, 内部控制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重视。但是在实践中, 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许多上市公司因此而陷入了危机, 因此合理有效解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显得既紧迫又重要。本文基于上述背景, 对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化解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阐冠卿, 俞秀宝.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 2009, (09) .
[2]、朱亚平.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J].集体经济, 2009, (0l) .
[3]、马更新.董事会构成与独立董事的有效性[J].商场现代化, 2008, (09) .
公司内部竞聘的面试问题 篇5
第一,企业的执行力建设,实质上就是抓好落实。抓好落实是保证企业各项决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要提高对加强和改进企业执行力建设的认识,高度重视企业的执行力建设。
第二,要大力营造抓好落实的氛围,形成抓落实的合力。
第三,要建立健全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机制,特别是奖惩激励机制。 第四,在企业执行力建设中要抓住重点,要改善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第五,要狠抓责任落实,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归属。
第六,要强化对企业执行力建设的领导。
二、如何正确对待员工流失?
第一、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员工流失现象,员工的合理流动是正常的。但也必须引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第二、要认真分析查找员工流失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第三、要大力提升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工资待遇,给出合理的劳动报酬。
第四、要大力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员工融入团队组织,积极发挥作用。
第五、要给员工创造可以施展才干的平台,建立健全良好的用人机制。 第六、要给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落实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的管理。
三、如何能吸引并留住人才?
第一、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吸引并留住人才,首先必须要贯彻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提高对引进人才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二、要大力营造引进人才工作的氛围,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局面。
第三、要建立健全引进人才的工作机制,并给予政策支持。
第四、要给出合理的工资报酬。
第五、要给人才发挥才干、建功立业的平台。
第六、要营造有力于人才安心工作、生活的环境氛围;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所谓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企业管理当局自愿或按照披露要求以公开报告的形式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以提供给利益相关者,供其对市场投资价值进行理性判断,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内部控制信息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密切相关,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来越重要。
1.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除了公司法及司法解释外,主要还有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4年修订)要求上市公司在“监事会”一节披露监事会关于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独立意见。2005年11月颁布的《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推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自我评估、并由外部审计核实评价的制度提供了依据。2006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公司应在公告中说明内部控制出现缺陷的环节、后果、相关责任追究以及拟采取的补救措施”。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随年度披露,还“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将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提出的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并要求企业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同时提出了自2011年起逐步在上市公司中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一项重要的独立鉴证业务。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近几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和相关机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统计和调研,不难发现,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相关利益主体决策的科学性,而且对建设具有良好秩序的资本市场有很大不利。
2.1缺乏实质内容,披露形式化
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十分严重的形式化问题,所披露内容均是泛泛而谈,缺乏实质性和建设性内容,对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利用价值较低。在进行内控信息披露时,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报喜不报忧之嫌,这与实际状况相悖。即便有些上市公司在年报或自我评估报告中披露出个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但对真正核心内容披露甚少,秉持“能不披露的,一定不披露;一定要披露的,尽量少披露”的原则。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过度形式化使得信息披露缺乏正确动机和监督,失去应有意义。
2.2责任主体模糊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依赖于监事会报告,并未规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事实上,监事会并非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其发表意见仅是对董事会和管理当局是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而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董事会和管理当局的责任。因董事会、监事会和注册会计师在这方面的权责不清,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认定不一致,不仅导致内部控制责任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起不到应有效果,而且也不利于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2.3缺乏解决法律法规适用的冲突规则,披露随意
我国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很多,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行业规范,譬如《公司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上交所、深交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指引等等。各规定对信息披露的要求都不尽相同,造成法规适用上的冲突。而上市公司往往利用上述冲突而并非诚信的适用法规,为了自身利益,就会在众多信息披露规范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标准,这势必不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改进内部控制问题,导致最终损害投资者利益。
3.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对策
为逐步推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通过相关对策来逐步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推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朝着全面、科学、有序的方向进行。
3.1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各的主体地位和权责
建议相关法规确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董事会的披露主体地位,以及监事会的监督主体地位,并明文主体的权利义务。
笔者认为,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执行,管理当局当负首要责任。一方面,董事会和经理对企业内部控制最为熟悉,是最适合的评估者和公布者;另一方面,这实际也是受投资者的委托履行管理职责的本质要求,即让管理者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不仅仅为了上市筹集资金或维持上市资格所做的一种形式包装。因此,内部控制披露的责任主体应该落到实际掌握公司权力的人身上,即董事会或管理当局。
3.2制定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适用的冲突规则
规范得到准确适用是规范取得实效的前提。现今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体规范比较完善,但缺乏冲突规则,这样,在面临有两个甚至多个规范的选择适用之时,这往往被管理当局滥用,以致在规则适用时各取所需、各行其是,达到披露有利和隐藏不利之目的。因此,亟待出台相应规范适用上的冲突规则,以确定有关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的效力等级和适用顺序。
现有的法规适用上的冲突不外乎有以下两种:不同效力等级的冲突和同一效力等级的冲突。笔者认为,解决不同效力等级的法规适用冲突应该遵循如下原则:法律大于法规原则、法规大于规章原则、规章大于规定的原则;而解决同一效力等级的法规适用冲突的方法应该是:全国性规范大于地方性规范,特别规范优于普通规范,新规范优于旧规范。因此,建立一套解决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体规范适用的冲突规范已势在必行,让规范的适用得到正确的指引。
3.3健全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的效率和效果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阻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因此,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成为其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具体来说,上市公司首先应理顺产权关系,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避免受内部人控制。其次,应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最后,应加强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的作用。从根本上促进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4.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既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状况,为经营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也是公司加强自身管理的有效措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促进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既节省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审计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舞弊的发生,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维护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亚莉,马晓燕,胡志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基于治理特征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35-4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篇7
最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案频繁发生, 不仅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
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的财务财务造假案, 引起了一时的轰动, 财务数据虚假惊人, 成为中国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然后2015年, 金亚科技再次出现财务造假案, 随即被长期停牌, 金亚科技虚增收入、利润额巨大, 恐怕有可能将成为创业板退市第一股。
我国的上市公司, 相继出现这种财务造假案件, 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股民, 经济等方面都对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失效分析
1.内部环境方面
内部环境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及内部控制的实施有直接影响, 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条件。就独立董事而言, 他们往往要受到管理层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也就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这就引起了对内部控制失效。而且, 因为变动频繁的高层管,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的企业文化中高管的素质和稳定性难以保证, 现有员工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2.风险评估方面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基线检查,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 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消减和控制风险。只有适当识别、评估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各种风险, 才能确定风险应对措施, 通过内部控制活动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水平之内。比如金亚科技财务人员对货币资金使用情况不够了解, 在资金运用方面存在风险, 公司的财务账上明明有大量的闲置资金, 却还要进行贷款, 来支付高额的利息, 这显然不和常规的。
3.信息与沟通方面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 并且根据这些信息与管理者、经营者等进行沟通来使风险降低, 提高企业内控的监督优势。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搜集、企业内部沟通机制和企业外部沟通机制等。比如金亚科技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 从而造成了公司管理层、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对称。在涉及到公司货币资金, 收入, 利润等重要信息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的进行披露。
4.内部监督方面
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性质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 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 内部监督的目的是, 首先是为了保证企业内部的财产状况能够合法合理地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来运行, 然后是为了保证企业运行的流畅、在资金利用率最大化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盈利的目的。金亚科技内审部门在会计方面监督工作执行不到位, 致使货币资金存在如此大虚增漏洞, 致使内部控制的制度失效, 内控监督不灵。
三、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1.规范公司治理, 及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为内部控制奠定扎实基础
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是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主要方法。应该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 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进行权责分明制、对治理机构进行有效的约束, 各个机构和部门分别履行其权力和义务, 各个部分各管职, 各负其责, 相互约束, 相互帮助。使各个部分之间默契度提高, 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从而使内部控制得到有效执行, 为企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2.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加强对风险管理
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的识别各种风险、规避风险。首先,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程序, 明确部门评估责任, 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其次, 实行责任追究, 比如对某些重大的决策不进行风险评估程序、或者不按照风险评估意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的, 或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 造成决策失误的, 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 要严肃追究相关的责任。
3.及时收集信息准确进行沟通, 提高信息可靠性
信息与沟通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为解决企业在信息与沟通方面遇到的问题, 公司应该利用科学技术促进信息的共享, 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 当发现公司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时应及时与治理层、管理层, 甚至是相关会计事务所负责人的进行沟通,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提高内部监督能力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内部审计应该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促使企业风险降低到可控制的范围内, 企业大部分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但内审人员没有发挥其内审的作用, 其业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能够满足公司财务的要求。因此公司应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颖琦, 陈春华, 俞俊利.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J].会计研究, 2013 (8) .
[2]梅康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点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6) .
[3]马建丽.论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完善[J].现代经济, 2011 (22)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对策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是在某个主体中, 管理层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保证资产的完整性, 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而形成的一套机制, 使得经济活动具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并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的产生具有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察五个部分组成。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1. 内部控制控制环境薄弱
(1) “一股独大”问题突出
我国较多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上体现为“一股独大”。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一般由大股东的操持, 由于股东大会召开次数较少, 一般每年只召开一次, 多数中小股东参加会议的积极性不高, 参加数量不多, 即便中小股东来参加, 因其代表表决权的份额较少, 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影响甚微。股东大会俨然变成能够选派董事的大股东内部的会议, 董事会成员体现的是大股东的利益。表面上看董事长是经过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但现实中一般是第一大股东选派的, 是第一大股东或者几家主要大股东之间博弈的结果, 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2) 监事会形同虚设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 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 但是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监事长一般由大股东指派或认可, 职工代表又无法独立于管理层, 其作用可见一斑。更有甚者, 监事会的经费来源必须依附公司管理层, 导致监事会在行使职权时无法独立于管理层, 形同虚设, 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而且目前我国法律上也没有对监事会成员的不作为行为进行规范, 使得监事会成员无需承担法律后果, 进一步导致监事会形同虚设。
(3) 独立董事并不“独立”
我国上市公司根据规定须依法设立独立董事, 目的在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独立董事通常是与公司无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专家, 凭借其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特殊的独立地位来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独立董事执行监督权往往局限于参加几次会议, 这种情况下要独立董事行使对董事会的监督权并不现实, 如果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是难以做到的。基于以上原因, 在目前想通过独立董事来保护股东利益达到制衡管理层的目的很难实现。
2.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规范
我国研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理论发展较晚, 目前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介绍和借鉴消化西方比较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阶段。国家虽然出台相关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 但相关的规范都滞后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实践。这些都成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大障碍。为更好的适应生存和参与竞争, 经营战略往往会发生变化, 比如增加分支机构、上马新的项目, 增添新的生产线, 这就可能使得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对新增的业务发挥控制作用。
三、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1. 改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1) 完善“三权”制衡体系
首先应从修改《公司法》和《证券法》入手, 新立征集股票表决权法, 并允许中小股东委托国家认定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代表他们在股东大会上行使权力, 使股东大会体现的全体股东利益, 而不是少数大股东的意志;其次, 应着力改变公司股权结构, 使大股东的数量增多, 让大股东之间产生制衡作用, 从而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最后, 使监事会的权力落到实处, 并从法律层面规定监事会不作为的法律责任, 并从会计制度层面上规定监事会履行职责的资金来源, 使监事会独立于管理层。
(2) 落实两权分离制度
应从法律层面上限制董事会与管理层的人事重叠, 于此同时, 应强化董事会的内在建设, 在董事会下增设各种专门委员会, 目的在于让其成为一个能影响公司重大决策、能有效监督管理层、能对所有股东负责的机构。目前有些上市公司为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了大胆尝试, 依据企业自身要求设立了诸如审计委员会、报价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
2. 加强管理层的重视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态度, 因此, 公司管理层首先应当明确态度, 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其次, 公司管理层应当是内部控制有力的拥护者和执行者, 如果一个管理者无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设计再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都将无法发挥功效。管理层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财务人员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 倘若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非常重视的, 公司内部的人员就会感同身受, 员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自觉维护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财务报告的差错率。反之, 如果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表现为漠不关心, 那么员工认真执行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性就很低。因此, 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支持有助于预防虚报、漏报错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彭斌.从“萨班斯法案”的实施谈我国企业内控制度尽快完善的必要性[J].前沿.2009 (4) :39—40.
[2]徐树波.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 2012 (12) :62-6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篇9
证券投资者判断的准确性, 首先以投资判断依据的真实性为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 不得虚假记载、误导或欺诈。但是, 我国有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严重失实, 主要表现为文字叙述失真和数字不实, 这些问题在招股、上市、再融资和年报、重大事件披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二) 信息披露不充分
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的而对有关信息不作充分披露, 在对外披露信息时, 有利于公司利益的信息过量披露, 甚至加以炒作;不利于公司切身利益的信息轻描淡写, 甚至隐藏。有的公司在披露公司治理方面信息时, 语焉不详, 只有结论, 没有例证, 更没有过程, 或有意或无意遗漏对投资者决策有重要影响且必须披露的事项。信息披露内容不充分还表现在对资金投向、利润和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企业偿债能力、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情况披露不充分等。另外, 信息披露不充分还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对称, 具体内容不充分。
(三) 信息披露不及时
国家有关信息披露的要求对公司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披露事项都作了严格的时间规定, 如经注册会计师签字的会计报表应当在第一时点, 即在报表签字后的两天以内向社会公众公布。但实际上, 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满足了这一披露要求, 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不能及时公布财务信息, 如股利政策、配股方案、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经营管理人员变动、中期业绩预警公告或者中报、年报等。一些公司让某些熟悉内幕或资金雄厚的机构或人员事先获得公司真实信息, 提前动作, 以规避风险或者牟取暴利, 致使广大中小投资者遭受损失。
(四) 信息披露不规范
我国法规规定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必须在证券监管部门指定的新闻媒体上发布, 重大信息的发布还需经交易所安排暂时停牌。但是, 许多上市公司在对待信息披露的问题上不负责任, 在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和时机的选择上很随便, 造成大量小道消息和内幕信息, “补丁”公告不断, 前后叙述自相矛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还表现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违规、随意, 报喜不报忧;部分公司信息披露缺乏严肃性, 随意调整利润分配;中期报告过于简略, 无法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部分公司的财务报告中不提供上年同期相关的重要数据;与公司相关的市场竞争、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营销策略、宏观产业政策揭示得不完全, 或根本就不披露等。
二、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动机和原因分析
(一) 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主观动机
1、利益的驱动。
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 比如上市前三年应连续盈利等。为达到证券法对公司上市的资格要求, 有些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为了能够上市, 不惜与中介机构联手包装、粉饰公司, 在招股说明书中极力美化企业经营业绩、修改财务报表、虚报资产甚至伪造相关文件, 以合法身份“获得”上市资格。上市公司制造的虚假信息之所以能大行其道, 与我国资本市场上浓厚的投机氛围不无关系。庄家以捞钱为目的, 需要借助虚假信息对某些公司的股票进行炒作, 各种违规手段层出不穷, 比如虚增资产、修改财务报表, 甚至联合媒介传播各种假消息, 再加上有个别股评机构的推波助澜, 很容易引起中小投资者的盲目跟风。
2、违法成本低廉。
一是被揭露的概率小, 二是即使被揭露出来, 处罚的力度也不够大, 违法的机会成本小。围绕着公司信息造假, 涉及到很多单位和人员, 有些中介机构与公司合伙作弊, 使造假信息更具隐蔽性, 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同时, 由于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 公告的各种信息也越来越多, 虚假信息被揭露的概率也随之减小, 即使公司被检查出来, 所受处罚力度也不够大。在现行法律制度下, 公司管理层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几近于零, 不必为公司上市后利润的下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充其量发表一纸道歉声明而已。另外, 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处罚也主要为罚款和要求撤换公司主要管理人员, 宣布其为资本市场禁入者。对中介机构的处罚主要是罚款、暂停执业、吊销资格或刑事处罚, 因还没有严格的民事赔偿制度。
(二) 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客观原因
1、证券监管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至少存在两方面的缺憾。其一, 作为基本法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对强制审计没有给予合理关注;其二, 未对民事归责原则做出明确规定, 使得针对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的民事诉讼可操作性不强, 不能对违法者构成实质性的制约。同时, 由于我国信息披露监管体制不顺畅, 政出多门, 职能重叠, 监管效率不高等原因, 造成各种违规行为充斥证券市场。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管理的主要职责在于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审计准则的监督执行、执业素质和执业水平的考核等, 不能调查上市公司, 而证券业协会的主要职责在于协助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教育和组织会员执行证券法律、行政法规, 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反映会员的建议和要求等, 对于违规信息披露行为更无直接监控权。
2、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框架存在缺陷。
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和防止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其缺乏独立性, 服务收费缺乏合理规范, 难以根据对不同客户提供的专业服务进行审计定价, 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离市场和投资者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我国,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直接隶属于财政部, 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属地方财政的派出机构, 属强势政府监管模式。
3、新旧体制的过渡。
由于会计准则的不完善性, 会计数据的模糊性以及会计信息产权的不明晰性等因素, 使得上市公司能够钻制度“空子”, 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灵活性大玩“数字游戏”, 根据自身的利益操纵会计利润和会计盈余, 粉饰会计报表。这种做法与公开明目张胆的会计信息造假别无二致, 只不过是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三、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 加强金融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督管理体系, 是防止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或披露违规的根本途径。金融监督管理就是要依据金融法规、政策、条例及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规定的原则、程序和要求, 通过各种形式对金融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上市公司及投资者的市场行为进行制约, 保证其权利在规定的范围内得到保障并履行相应的义务。整个金融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将全面消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外部因素, 并对上市公司的自身行为形成进一步的约束。
(二) 改进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
一是健全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 并负责对董事提名、高级管理层的聘用与报酬、对审计以及重大关联方交易等事项表示意见。二是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这一机构主要由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监事组成, 负责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通过审计委员会对公司内部财务的控制和财务信息披露的检查, 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三是加强监事会功能。监事会能够独立有效地行使对董事、经理履行职务的监管和对公司财务的监督、检查。
(三) 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业务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 保证业务活动以正确的金额, 在规定的会计期间, 记录于规定的账户, 保证账面资产与实有资产定期核对, 并揭示薄弱环节, 保证企业经济活动依法、有效、有序地进行。为此, 企业应根据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建立一套实施控制的方法, 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和权责体系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信息记录控制、职工素质控制、财务预算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评估、内部审计等。
(四)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一是完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加强违规处罚刚性。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 不仅要处罚上市公司, 还要处罚有关责任人;不仅要追究经济责任, 还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使披露违规的“预期成本”大于“预期收益”。二是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 改变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高效的网络机制取代传统的披露方式, 使得会计信息能够以“私人物品”的面目出现, 最终的交易价格和披露量完全由供需双方决定。三是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在约束机制。要从制度上监督公司管理者将其信息优势传递给外部投资者, 为信息的充分披露提供制度保障。
(五) 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
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的中介机构普遍存在着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执业工作粗糙等问题, 因此, 要想保证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质量, 中介机构首先要本着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态度, 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执业水平。其次, 作为中介机构的主管部门 (如财政部门、证券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 要真正担负起约束中介机构行为的责任, 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 强化其行业管理和自律管理。第三, 一旦中介机构出现有违职业道德或失职行为, 作为管理部门, 决不能姑息迁就, 应加大处罚力度。
(六) 法律制度滞后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大大提高造假成本, 使得造假者得不偿失, 从根本上遏制上市公司造假成风的势头。长期以来, 我国对上市公司造假主要采用行政处罚手段, 未能建立完善的民事赔偿制度。事实上, 罚上市公司的钱就是罚广大投资者的钱, 投资者本身已饱受信息误导之苦, 遭受了很大经济损失, 而行政处罚更使这些无辜的投资者雪上加霜, 本就不多的上市公司净资产又少了一块, 这与国外证券监管机构处罚上市公司的做法是迥然不同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不能追究民事赔偿责任, 这不仅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而且不能使造假者及参与造假者伤筋动骨。因此, 引入民事赔偿诉讼法律机制是当务之急。
(七) 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发挥其经济警察作用
首先, 应优化执业环境, 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性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具体来说, 建议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 并由其负责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解决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行上市公司轮换制, 实行会计师事务所更换, 防止双方过于亲密而丧失独立性;在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时要求揭示事务所变动的性质、理由等信息。其次, 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办法, 抑制会计市场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要加大惩戒措施, 通过建立民事赔偿机制, 利用经济杠杆强化会计师风险意识, 提高执业水平。最后, 通过推行合伙或有限合伙等形式, 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成本,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郭兰英.论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与测试问题.大众科技, 2006 (6) .
[2]袁春宇.中美内部控制发展的比较与评价-基于ERM框架的最新发展.国际商务财会, 2008 (1) .
[3]左俊广.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研究.现代商业, 2008 (24) .
[4]刘卫红.论我国内部控制评价问题.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 2007 (5)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篇10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内部控制是公司高层管理者与全体员工一起参加的管理过程,其具体的目标是保障营运效果的最终实现,确保公司年度报告的准确性以及评价公司是否按规定遵循了相关法规。 内控信息披露是公司高层管理者基于一系列相关的报表和报告,在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的基础上,对外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外部利益相关者可以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对风险进行一系列的防范管理, 最终做出有效的运营决策。 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体系的建立,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质量逐步得到改善,笔者以2011年能够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进行着重探究, 并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现状。
笔者经过统计和搜集数据发现,2011年在选取的286家上市公司中有28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6家公司没有积极主动地披露自我评价的详细报告。 在上述280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中, 只有2家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占比0.73%;有4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重要的缺陷信息,占比15.21%;对内部控制一般缺陷进行披露的公司有87家,占比31.55%;未对公司 内部控制 缺陷信息 进行披露 的有145家 , 占比52.4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进行内部控制重大或重要缺陷披露的上市公司少之又少。此外,将以上280家主动进行内控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分类,可知:金融业、 保险业等高风险的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一般缺陷的比例,远远大于总样本的比例;医药业、生物制品业、食品业等倍受社会关注与监督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重大与重要缺陷的比例,远远大于总样本的比例。 综上,行业风险较大、 倍受社会关注与监督的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比例较大。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真实 。 证券投资机构审核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准确与否是以披露报告的真实性为判断依据的, 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真实、准确为标准,做到不欺诈、不虚假记载。但是仍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存在严重失实的现象, 最为常见的是:数字错误、文字描述不准确,这些问题经常在年报、IPO、 招股等重大事件披露报告中出现。
(二)信息披露不及时 。 挂牌公告 、国家临时报告 、定期报告、 招股说明书和其他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事项的时间有严格规定: 登记签字的会计报表应该在注册会计师第一时间签署后,即在签字后的两天以内公布于社会大众。然而事实上,只有1/3的上市公司满足了这一信息披露要求, 有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不能及时地公布中报、年报、股利分配政策等有关的财务信息, 造成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信息不对称,使中小股东的利益遭受损失。
(三)信息披露缺乏主动与自愿性 。 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时把其作为一种负担,严重缺乏主动性、自主性,对一些无关痛痒的信息进行详细描述,对核心的信息则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 虽然近几年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对所披露的内控信息的质量与数目进行了改善, 但是自我评估的详细报告仍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在年报的重要事项披露与公司治理等项目披露上非常含糊不清,达不到资本市场的要求标准。甚至有上市公司认为内控披露可有可无, 于是便出现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动机严重匮乏等现象。
(四)信息披露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内容 。 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多数都会选择有利于公司的信息进行大篇幅的披露, 而不利的信息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导致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十分空泛,没有切实可用的实质性内容,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没有任何价值。
三、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建议
(一)改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督与建设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的有效实施,是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核心,因此要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 确保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到高效的执行。 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对自身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定期地检查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允许董事会与审计人员独立发表自己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意见,此外,还应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与监事会的职权, 明确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披露职权和法律责任, 从而有效地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
(二) 改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督机制。 政府监督,明确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考核标准以及法律责任,加大了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的力度,倡导披露真实与完整的内部控制信息、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对没有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 给予警告或相应的处罚。 市场监管,是监管机制的中流砥柱,可以有效地对政府监管进行补充与说明。众所周知,市场监管的核心是会计师事务所, 因此应该着重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监督,建立完整、统一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评价体系。除此之外,为了增强上市公司披露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 应该强化公司之间的自律与互相监督。
(三)鼓励并规范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强制性披露为主,但是这种强制性披露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强制性信息披露虽然可以提高上市公司内控披露的比例, 但是当披露的成本大于效益时,由于成本方面的原因削弱了该制度的作用, 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自觉性非常低。 鼓励上市公司自觉地披露监管部门规定的内部控制信息, 投资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愿性信息披露不仅方便了股东和投资者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给监管当局, 还能够提高市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与治理的满意程度。因此,监管部门要运用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不同的激励方案来督促上市公司自觉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四)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 。 上市公司不能深刻地揭示内部控制信息,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披露的责任主体不清晰, 应该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职责落实到掌握公司权力的人身上。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由董事会、监事会与注册会计师一起进行的,但三者相关的责任认定却非常模糊,从而发生董事会、监事会与注册会计师随意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 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权相冲突。 如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责任主体无法确定, 不仅会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得不到实际执行,并可能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于表面和形式, 不利于保护市场外部投资者的最根本利益。 董事会作为主要负责人,应主动采取监督检查职责,强化时效性、完整性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建立更为明确的责任主体制度。
四、结束语
关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险公司由于自身及外界大环境等各种原因,其内部控制存在很多问题。许多保险公司都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内部控制,有些公司就算建立了内部控制,控制水平仍然不高,这一点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①。我国目前尚未正式提出专门针对保险公司的权威性的理论与法律法规,多方面的因素在制约着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从而制约着保险公司的发展壮大。因此,解决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对于保险公司的发展和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概述
内部控制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前,是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且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一种业务流程。经过数十年的变迁,目的已变成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成果和效率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保险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内保险公司纷纷寻求境外上市。但是在境外上市后,面临的企业竞争压力增大,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同时,企业上市后,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审计和监管,这也要求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保障企业质量”②。
二、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步较晚,与内部控制制度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保险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保险市场中也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的突出问题。通过对保险公司的访谈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控制环境不理想,风险评估意识淡薄,控制活动执行力度小,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缺乏内部审计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继续存在,势必会影响公司的发展。需要我们通过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对保险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控制环境设定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职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塑造了企业文化,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在对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调查时发现,上至管理层,下至员工,都存在一定的问题”③。
(二)风险评估意识淡薄
保险公司不同于一般企业,它有着独特的经营特点,即保险经营标的的特殊性,保险经营的负债性和风险性,经营期间的长期性,死亡风险发生规律的相对稳定性。因而,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需要主要管理保险经营中的风险,如决策风险、产品开发风险、业务管理风险、准备金风险等。在对保险的调查中发现,出于保险经营期间长,并且死亡风险发生规律相对稳定的缘由,公司的财务方面出现了责任准备金提存不足的问题。但是,公司却忽略了事件的发生同样有着不可预见性,因此,这势必会在责任发生时使公司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手忙脚乱。
(三)控制活动执行力度
公司的控制活动的执行力度还算是比较让人满意,公司的各项支出可谓是精打细算,笔笔记录在账。但就深入来看,还是存在不少隐患的。控制活动应该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控制活动要讲求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要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率。在这方面,保险公司似乎过于死板,眉毛胡子一把抓,控制的对象混为一体了。公司在对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关注度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会计的重要性。
三、改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加深企业文化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管理者引导和全体成员广泛参与。从企业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要感受到企业风险文化的熏陶,在风险文化的指导下进行管理,自觉地按文化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渗透,使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真正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增强企业实力。
(二)强化危机管理
公司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即管理层识别并采取相应行动来管理对经营、财务报告、符合性目标有影响的内部或外部风险,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风险识别包括对外部因素(如技术发展、竞争、经济变化)和内部因素(如员工素质、公司活动性质、信息系统处理的特点)进行检查。风险分析涉及估计风险的重大程度、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考虑如何管理风险等。
面对保险公司出现的具体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危机责任感,面对保险事件具有的不确定性,做好、做足责任准备金的提存;财务人员对疑难呆坏账要及时处理,避免呆坏账的出现和存在;对业务费用支出采取专人专项资金管理,及时准确的记录每笔支出。
(三)加强制度建设
“严谨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并且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要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率”④。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控制活动的重点。企业内部各环节的控制情况一般均以会计数据反映,规范而严格的会计基础工作是保证会计数据真实、准确的必备条件。控制活动要讲求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要有机结合,控制活动既要全面,也要有重点的进行。甄别风险,重新规范会计核算内容。(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注解
①王晓夏.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34(23),12-23.
②刘照红.浅议新时期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建设[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33(21),27-54.
③杨莉红.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障[J].内控研究期刊,2009,93(75),34-89.
④尹忠华.建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65(76),39-5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篇12
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起步晚, 在借鉴美国内部控制理论及发展经验基础上,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规范水平已跟上国际步伐。
(1) 1986年财政部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该规范提到内部会计控制, 是正式法规中第一次使用内部控制的概念, 这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发展的起点。
(2) 1996年12月, 财政部发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 称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该定义明显套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88年提出的内部控制定义。
(3) 1997年1月, 国家审计署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将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当作“作业准则”予以明确。
(4) 1999年修订了的《会计法》是我国第一部体现内部会计控制要求的法律, 该法将企业 (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当作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的基本手段之一。
(5) 2004年, 为了规范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评行为,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制定《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 并规定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6) 2006年, 保监会颁布《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 (试行) 》, 旨在通过加强并规范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最终推动寿险公司完善内部控制。2006年9月28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要求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自当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建立起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从2007年年报开始, 按照《内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控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2007年,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7) 2008年6月28日,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自2009年7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 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该规范对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起到指导作用。
(8) 2010年4月26日,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 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 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 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COSO报告五要素为基础,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根据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 本文重点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高管激励方面反映上市公司内部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 股权结构。根据《社科院———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数据, 2009年度百强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程度较高, 77%的公司前五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在50%以上, 并且国有股占绝对优势, 88%的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性质, 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中国有股东也分别达到了样本公司总数的34%和24%, 并且持股数量也有明显上升。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具有直接影响, 股权集中度过高不仅带来大股东欺压小股东的风险, 而且可能导致其他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国有股占绝对优势, 国有股所特有的所有权缺位和经营权越位等现象也容易造成“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失真”, 对管理层缺乏有效监督和控制, 直接导致公司治理结构残缺, 进而影响内控制度的实施。
(2) 董事会构成。中国引入独立外部董事制度, 目的是为了提高董事的独立性, 从而更好地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根据证监会《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独立董事的人数至少占董事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根据《社科院———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数据, 在我国百强上市公司中, 董事会的规模平均为12人, 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约为36%, 维持在比监管规则要求的最低限度 (三分之一) 略高的水平上。因此, 从整体水平来看, 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低于三分之一, 董事会结构不合理。这种结构导致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行为影响巨大, 如侵占上市公司资金以及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担保等问题, 损害了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3) 高管激励。中国百强上市公司高管报酬, 2009年度大幅度上升, 2010年度在全体高管人数增长5.02%的情况下, 全体高管成员的报酬总额增长幅度却高达88.82%。全体高管成员、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的人均报酬水平都出现很高幅度的增长, 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执行董事。但是除独立董事外的高管人均报酬水平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在不断扩大, 独立董事之间的人均报酬水平差距却在缩小, 甚至是明显的趋同。日益膨胀的高管薪酬, 尤其是那些与企业经营业绩明显失调的超高薪酬, 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目前经理人的报酬水平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微弱。中国公司的高管报酬, 在公司业绩根本没有起色、股东毫无回报的情况下, 脱离了传统行政控制机制的约束, 出现了成倍的增长现象, 导致企业管理层重视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而忽视企业长远的发展。高管激励制度不完善, 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对中小股东保护力度提高不大、资本市场有效性不足、有效的市场监控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2. 风险评估方面
风险评估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而言, 虽然大部分的企业都进行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但是在风险评估方面投入的力度明显的薄弱, 导致企业风险评估环节薄弱, 不能有效地进行企业内部控制, 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据德勤公司2009年度统计数据显示, 大部分企业在金融危机的经济形势下更加重视企业自身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 其中约82.35%的企业组织了内部控制的梳理活动, 但仅有5.88%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 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根据《中国上市公司2010年内部控制白皮书》, 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高低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风险评估环节。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大多是停留在“表面文章”的水平上, 尤其对于风险评估而言,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评估程序相对较为复杂, 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对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也较高, 所以大多数的企业对风险评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 控制活动方面
2006年, 上交所、深交所都分别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 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以下简称《内控指引》) , 《内控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应重点关注控股子公司、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募集资金使用、重大投资及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2010年, 仅就深市的上市公司而言, 80%以上的上市公司注重了以上六大方面的控制活动。在沪市的上市公司中, 也有许多公司在销售、生产、资产、采购、财务等方面完善了制度, 加强了各种控制活动。然而沪深两市分别仅有少数的几家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下分设执行委员会, 以监督和指导各种控制政策和决策的顺利实施, 但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控制活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经过德勤公司的统计调查, 约有40.18%的企业认为,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力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这表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重视不够, 存在“表面文章”现象, 内部控制大多流于形式。
4. 信息与沟通方面
《内控指引》中明确规定:公司应建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和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 明确重大信息的范围和内容。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在2009年度都按照此规定制定并修改了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这有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根据《中国上市公司2010年内部控制白皮书》, 2009年度我国上市公司中共有353家企业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占上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41%, 其中, 51%的企业披露了内控审计意见。在没有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 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情况, 只是披露情况较为简单或者没有明确的内容。披露了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企业中有73.33%的企业在编制内控自我评估报告前, 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全面自查并保存了检查的证据或工作底稿, 但是仍有26.67%的企业在编制前并未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自查并保存检查的证据或工作底稿。
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进行了内控信息的披露, 但内部信息披露不规范, 在没有披露自我评估报告的上市公司中, 披露的程度不尽相同, 甚至有些仅仅用一句话概括, 这就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内控披露标准不一致、不规范,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现象。
5. 内部监督方面
内部审计机构和监事会是内部控制的两大监督机构。根据德勤《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报告》统计, 2010年约69%的企业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 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 由财务部门、董事会办公室或其他部门牵头的企业为16%。监事会对内部控制的意见, 多数只是“内部控制已经健全”, 监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的独立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内部控制的评价应尽可能地独立客观。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 由其负责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比较合适。但据德勤《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统计, 目前约有31%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由其他部门牵头实施。这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如评价者不独立, 难以产生客观的评价结果;评价者能力有限, 导致评价结果缺乏说明力或评价工作流于形式, 使得监督部门不能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三、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
1. 重视内部环境建设
(1) 我国上市公司应适当推进股权分散和股东类型多元化, 解决股权单一的不足, 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实施股权改造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多个法人持股或多级法人持股、债券转股权、经营者持股或员工持股、公司回购、引进战略投资人等。但需要重视的是在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时要注意构造比较稳定的股东。
(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使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三者相互制衡。第一, 提高外部独立董事的比重, 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充分发挥其独立监督的作用。要保证外部董事的独立性, 就应当解决好其报酬、来源、工作时间、职责与约束、与监事会的分工等问题, 其工资应该完全与业绩脱钩, 由证监会统一制定发放。第二, 在董事会下设立主要由外部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在美国上市公司中, 董事会是监督公司经理及财务报告过程的重要主体, 通常, 董事会都将其监督财务报告的责任委托给独立董事占有多数席位的审计委员会。实践表明, 审计委员会作为一种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的机制, 在防止和发现财务报告欺诈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 完善监事会制度。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必须设立监事会, 在引进外部董事制度后, 仍然应当继续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监事会应当以财务监督为核心, 企业应当保证监事会能独立、有效地行使对董事、经理履行职务的监督和对公司财务的监督和检查。为使其能够胜任财务监督等职责, 监事应具有法律、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
(3) 完善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设计、实施具有短期激励效应的收入分配激励与具有长期激励效应的财产分配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案, 加大高管舞弊约束的力度 (加大其舞弊成本) 。通过这种激励与约束, 使公司管理层更关注公司长远的发展, 从根源上消除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 以便为内部控制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2. 提高风险评估水平,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1) 企业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 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 如何辨别、分析、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 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加强企业管理层对风险评估重要性的认识, 给予风险评估足够的重视, 加大风险评估的投入力度, 合理运用定性定量风险评估技术, 提高风险评估的水平。
(2) 强化全方位风险管理。第一, 企业应从整体层面来进行风险管理, 结合实际情况, 统筹制定管理方案, 确定专门的部门落实风险管理工作。第二,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重点关注重大的风险事项, 尤其应该分析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风险偏好, 采取适当的措施, 将相关的决策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承受范围内。第三, 企业应建立一套具有前瞻性的风险预警系统, 使企业能及时识别新的风险, 重点关注受影响较深的薄弱环节, 并对相关内部控制程序进行修正。
3. 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 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点而制定的, 因此, 企业制定控制活动的关键就是要寻找关键控制点。企业一般根据其经济活动的关键绩效领域确定其关键控制活动, 一般包括:对人的素质、任职资格以及业绩考核的控制;企业运营的控制即计划决策管理、销售收款、采购付款、财产物资管理、质量管理、融资投资管理、资金管理等的控制;以及对内部信息系统的构建、内部监督机构运作等方面进行的控制。通过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清晰的业务流程, 合理地对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责任分工、控制和考核, 可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另外, 董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4. 规范内控信息披露制度
应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 以降低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选择性和随意性;应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编制基础, 制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统一标准, 实现上市公司内控自我评估报告从格式到内容的统一, 并且企业应该保留编制自我评估报告前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自查的证据或工作底稿, 以保证企业自我评估报告的可靠性。
5.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且执行得效果良好, 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首先, 应明确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的具体职责和关系, 尤其保证人员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使得监督机构真正发挥监督效力。其次, 采取增加内部控制检查频率、落实内部控制考核工作等具体职责和关系, 强调针对全体员工的整个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持续性监督, 并将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纳入考核体系, 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最后, 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强化由外部监管机构执行的监督检查, 弥补单纯内部监督机制的不足, 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6. 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推荐阅读: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09-02
拟上市公司问题07-2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07-11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问题05-2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11-08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09-08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06-11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11-03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12-05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论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