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行为

2024-06-24

运动行为(共12篇)

运动行为 篇1

运动员摘金夺银的辉煌时刻令人激动万千,然而,辉煌的背后,是血与汗交织的艰辛,是如梦魇般挥之不去的伤病与遗憾。金牌、鲜花、伤病、退役、再就业,竞技体育中的这些词汇正是运动员生命中的矛盾与羁绊。如何夺牌?运动员如何和谐发展?当他们走下神坛,作为社会人走在我们中间的时候,又如何去自我实现?在读过刘一民教授的新著《运动员社会行为论》之后,种种疑问迎刃而解。

《运动员社会行为论》是作者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最近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该著作的研究背景来看,由于自然科学发展较早,以往对运动员行为的研究大部分是从生物学科层面来进行,从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来认识和研究运动员个体和群体的系统和成熟的成果十分鲜见。而《运动员社会行为论》则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训练学等学科层面,以运动员的社会行为为逻辑起点,系统综合地对运动员和谐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队的综合制胜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填补了运动员行为多视角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运动员社会行为论》以运动员社会行为主体为分类标准,从运动员个体(微观)、运动员小群体(中观)、运动员大群体(宏观)三个层次展开,全书分为三篇,共十八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一)第一篇是对运动员个体层次社会行为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首先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国情特点,对我国运动员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描述,并特别强调了社会需要在引发运动员社会性动机和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精神动力来源和主客观因素影响,最后讨论了运动员当中几种典型的社会行为。实证方面,就非智力因素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和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职业态度这两个专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第二篇是对运动团队社会行为的研究。

运动团队是运动员生活、训练、竞赛的小环境,运动员的社会行为更多地受所属团队群体的影响和制约。在本篇中,作者对优秀运动团队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团队运作的三个机制,对团队凝聚力、团队精神、团队综合制胜力和团队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构建了团队凝聚力评价体系和团队综合制胜力评估指标体系。

(三)第三篇是对运动员群体的宏观审视。

作者不仅仅把运动员群体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还将运动员群体置于社会宏观背景下,把运动员看作“社会人”、“价值人”来进行考量,即从社会学角度对运动员群体进行了分析,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运动员退役再就业、奥林匹克运动与运动员的和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运动员的成长、成才与发展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体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运动员社会行为论》就是将运动员的“和谐发展”和“夺标争光”这两个问题作为研究的根本任务。纵观全书,整个研究的特色可以这样来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相结合。

(一)一个中心,即全书始终围绕运动员社会行为主体这个立体式的中心来开展。

之所以称之为立体式中心,是因为:第一,在整个研究框架中,行为主体处在研究对象层面,在本层面的横向延展上,按照运动员社会行为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运动员个体、运动队和运动员群体。第二,在单就行为主体本身来说,又是从微观、中观到宏观的纵向递进。

(二)两个基本点,即“和谐发展”与“夺标争光”。

“和谐发展”是运动员培养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需要,全书的论证回答和解决了“运动员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怎样成为这样的人”的问题。“夺标争光”是运动员职业中心工作和任务,是肩负的社会责任。运动员只有刻苦训练,努力拼搏,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所以,全书还从“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回答和解决了“如何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团队综合制胜力的问题”。

(三)三个相结合,即理论构建与问题研究相结合,科学严谨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多维视角与主要视角相结合。

首先,理论构建与问题研究相结合是全书方法论的核心。在哲学层次上,理论构建和问题研究体现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范式理论与问题模型理论特点,并讲求几种哲学方法论的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在一般方法层次上,运用了科学解释、证明等逻辑方法。论证伊始,作者提出了三个假设:运动员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运动团队是运动员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环境;运动团队在结构、运行、动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基于以上假设,作者密切联系运动员社会行为、运动团队和运动员群体的实际,整合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运动员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针对竞技运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是对理论构建的验证和反馈。

其次,科学严谨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是体现全书价值取向的重要特征。在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研究中,作者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模式来进行,提出假设、查阅文献、收集数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如运动员的职业态度、非智力因素,团队凝聚力、综合制胜力等方面运用数据进行了量化的研究,是前期的假设和理论构建强有力的佐证。同时,作者大量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紧紧围绕运动员开展,以人为本,设身处地地理解运动员社会行为的动机,主观地判断影响运动员社会行为的内在原因。作者不仅关注运动员的职业性发展,而且从更高层次上关注运动员作为社会人的自我实现,即“和谐发展”。在严谨科学论证的同时体现了相当程度的人文关怀。

最后,多维视角与主要视角相结合是全书论证角度和理论基础的最大亮点。正如作者所说,运动员社会行为研究是体育行为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多学科知识、方法相互交叉、融汇的一个新领域。人,是科学研究最为复杂的对象,人的行为多因多变,惟有采用多维视角和多维方法才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加以认识和把握。本书的理论基础涉及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行为科学、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论述视野开阔是本书最大特色之一。在全面、系统论证的同时,作者时刻把握社会学这个主要论证角度,运用了许多社会学的理论,如发展论、公平论、冲突学说、互动论、结构功能论、学习论等。

《运动员社会行为论》是体育行为学研究领域的一部新著。此书的问世,对于加强运动员和运动队管理,全方位开发运动员竞技潜能,以及促进运动员全面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广大体育管理者与体育科研工作者学习和研究。

运动行为 篇2

体育课程是以运动技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运动文化传承。运动技术传习的内容是体育技术知识,是以默会致知的形式进行技术传习的,是一种身体认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运用巧妙的教学设计、适时的教学指导使学生领会式的习得运动技术,这使得教师本身的运动经验变得格外重要。从教学实践角度来说,技术传习是教师在体育运动知识框架下对运动技术的运动经验进行阐发。但在教学中存在教师将教学内容生搬硬套的现象:仅围绕概念知识设计教学,只分析运动行为表象以指导教学行为,忽略运动知识习得的特征,更忽视了教师自身经验的独创性。

但单纯强调教师运动经验的教学将教师塑造成绝对权威,隐匿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可取的。运动身体的具身转向将身体体验置于运动现场的核心来显现,这必然会与理解学生的呼唤相遇。体育教学的着力点指向学生的运动行为,而在技术传习场中,运动经验相互交缠,呈现出主体的相异性。

选题缘由

对网球教学效果不佳的思考

技术传习场的运动经验问题

运动身体的具身转向将身体体验置于运动现场的核心来显现,这必然会与理解学生的呼唤相遇。体育教学的着力点指向学生的运动行为,而在技术传习场中,运动经验相互交缠,呈现出主体的相异性,重视学生的运动体验是凸显主体性的教学互动准则。但在课堂观察中发现,与教学内容不合的体验阐述被教师刻意遗忘,这样的现象隐匿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教师内心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否认运动经验的独特性,造成与体验相背离的教学行为的异化。

定向运动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 篇3

我园开展的课题是《定向运动中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策略研究》是庐阳区国家级课题《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课题实施以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为核心目标,以户外定向运动活动为载体,有效挖掘教育资源,开展不同形式和主题的户外定向运动活动,有效地落实到幼儿园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提高幼儿合作认识,增强合作情感,强化合作意识,培养幼儿合作行为,推进幼儿全面发展。

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身上,“合作”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课题初期我们通过组织定向运动活动,对中大班幼儿参与活动的合作行为进行观察发现:幼儿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的发展与幼儿年龄增长成正比,相对大班,中班幼儿合作意识较薄弱,合作方法较少,合作成功率较低;在定向运动中,有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任性、自我,例如,幼儿常常独自看地图寻找点标;有的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被动,似乎跟自己毫无关系,不愿意和同伴一起商量、看图、寻找,表现出漫无目的寻找;在合作过程中会频繁出现矛盾,如谁拿地图、谁贴点标,谁收藏宝等发生纠纷,常用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对于怎样合作看地图、找路线、贴点标、收藏宝等行为缺乏很好的意识,没有协商、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缺少与同伴之间交流、分工的能力;活动中幼儿当自己或同伴遇到困难,使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往往愿意求助于老师,而缺少相互帮助的意识。例如:找到“宝物”需要装在书包里,拉不开拉链或者不便装进去时,只会求助老师帮忙。

根据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现状,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幼儿合作行为。

一、激发兴趣,帮助幼儿树立合作意识

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活动的一种有效的内部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同伴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的欲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大胆与他人合作、愿意与他人合作。针对课题《定向运动中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策略研究》,我们进行了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形式的有效组织,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

我们在了解幼儿的生活基础上,从幼儿一日生活感兴趣点取材,如结合日常最为新潮的游戏主题“保卫萝卜”、“愤怒的小鸟”等网络游戏为情景;或者拓展幼儿主题游戏内容“甜甜的糖果”、“好吃的水果”等,将这些内容设计到户外定向运动游戏中,积极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以促进幼儿在定向运动中合作行为的培养。

根据幼儿合作能力发展与幼儿年龄的关系,我们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分层次地进行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中大班的内容有所区别:中班有《迷路的小动物》、《拯救蛋宝宝》、《甜甜的糖果》等;大班有《保卫萝卜》、《我给大树穿新衣》等。活动设计的内容上不断地丰富、创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和好奇心。在“藏宝”形式和要求上循序渐进,促进幼儿与同伴间合作行为的培养。从简单的看地图寻找相应的“宝物”,到不断增加难度、给幼儿挑战,如有障碍、闯关、拼图等形式完成任务。

(二)活动形式的组织

我们在活动中合理分组,以2名或者几名幼儿为一组“寻宝”,缩小游戏中合作难度的范围,让幼儿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为参与的主导者,教师为引导者鼓励幼儿在游戏遇到困难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协商,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例如:与同伴一起阅读地图、一起寻找点标、一起协商“寻宝”路线等等,充分地发挥幼儿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从而更加直观地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

二、掌握合作方法,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一)榜样示范,运用合作语言培养幼儿合作的基本技能

语言交流是打开交往之门的一把钥匙,我们在活动中让孩子学会主动合作的技能,帮助幼儿顺利完成活动任务,以实现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合作的过渡。如在幼儿游戏时,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参加到活动中去,积极引导和做好示范,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情绪,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一些语言交往方式,从而打开与同伴合作之门。比如“你好,我们需要你的加入,一起玩好不好?”“我们一起来看地图,看看怎么走。”“我来帮你,好吗?”“今天我们一起找到了宝物,真开心!”合作性的语言为幼儿的合作行为做好铺垫。

(二)教师引导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是双向的,只有双方相互协调好,才能保证合作顺利进行。但在真正合作中,由于孩子们的兴趣、意见不一致往往会发生许多矛盾、冲突,甚至中断合作。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解决幼儿之间的矛盾,但是遵循的宗旨是帮而不代替,教师学会放手等待,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冲突;同时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采取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式。教师可采取以同伴身份加入活动的方式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或用故事中的榜样人物来提醒幼儿该怎样解决。比如:定向运动活动前,孩子们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以猜拳游戏法决定轮流、相互谦让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这样,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谅解等交往合作技能,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谦让、团结、互助,使幼儿获得与同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活动内容组织由易到难,有层次地提高幼儿的合作水平。

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在不断经验积累中慢慢发展起来的。相对而言,合作的人越多,对幼儿的合作技能要求也越高。因为孩子们需要在多人之间协商、平衡、调整。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合作能力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定向运动活动。中大班幼儿定向运动的开展合作内容不断充实、创新;合作对象不断增加,由两人到几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任务。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形式循序渐进地组织活动,让幼儿愿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索的成功和乐趣,促进幼儿合作水平的提高。

nlc202309020914

三、科学评价不断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

活动中幼儿主动出现合作行为或能采取一些积极的方式进行合作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适当的奖励等,以肯定幼儿的合作行为,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主动合作的行为。在活动开展中,教师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表现,讲评活动时,提出活动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抓拍活动过程中幼儿与同伴合作的镜头和视频,回放引导幼儿观看、相互讨论:“这一组他们为什么会很快地完成任务?”“这一组出现了大家都要抢着看地图,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找到如何顺利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分享体验合作的快乐。同时,针对有点滴进步的幼儿给予肯定、鼓励、强化反馈机制。如“这是你们一起完成的,真棒!”“今天你又交了一位朋友”“你俩合作得很出色,节约很多时间,太了不起了!”等等。通过正面的鼓励和评价来强化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促进幼儿愿意合作、大胆合作的行为培养,体验与同伴间合作活动的成就感。

四、家园合作原则 实现家园共育

建立“合作型”的家园关系,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实现家园同步协调、目标一致,实现家园共育。

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孩子合作行为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合作行为。我园通过家长讲座、家长会、专家讲座向家长宣传合作行为培养的重要性;家长园地相关文章的介绍让家长了解,为家长提供行动指南;家园飞信、QQ群、平时接送时间的交流等家园多样联系方式,保持密切沟通,同时深入细致开展个别家长教育,取得教育一致。定向运动开展时,邀请家长一起参加活动,近距离地了解参与幼儿活动;在活动中和家长提出要求,不要干涉包办幼儿活动,干扰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

幼儿园合作行为培养延伸到家庭教育当中,鼓励家长采取榜样示范,让幼儿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我们让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家长要创设机会搭建幼儿与他人合作的平台,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鼓励孩子与同伴、邻家的孩子交往,如邀请同伴到家里玩或者鼓励孩子到同伴家和同伴一起玩;多进行一些合作拼图、合作拼搭玩具的游戏。这样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不断强化孩子的合作意识,提高孩子的合作行为。

总之,合作行为是幼儿未来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素质,幼儿期是幼儿合作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幼教工作者要让幼儿逐步具备合作意识,掌握合作方法,不断提高合作能力,让幼儿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合格公民!

关于运动员偏离行为研究综述 篇4

1 关于偏离行为的研究

1.1 关于运动中正向偏离行为的研究

从掌握的文献来看目前研究运动中正向偏离行为的文献比较少,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提出正向偏离行为问题、认识正向偏离行为、简单归因正向偏离行为, 以及对正向偏离行为的初步控制。

基斯爱瓦尔德和罗伯特吉奥布通过研究认真参与健身或竞技性中长跑体育活动的成年男子后得出结论:每一个群体成员都展示了偏离行为的典型特性——他们对运动规范上瘾地遵从, 以至于给他们的家庭关系、工作职责和身体都带来了消极影响。有关正向偏离行为的形式的研究有:距离跑选手自我伤害性的过度训练;在校际或其他精英业余运动里的女运动员中普遍存在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和体重控制策略;超马拉松自行车赛选手和三项全能比赛运动员的极端僵化和全身心投入的训练和竞争以及对带着伤痛和创伤参与运动的毫无批判的赞同。该研究提出了运动的正向偏离, 并证明运动的正向偏离行为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对正向偏离行为的认识相关文献有:杰科克利在《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中就运动伦理、正向偏离行为的现象、产生原因、社会控制以及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卷入正向偏离行为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1]。杰科克利开始系统调理地研究正向偏离问题。潘丽霞的《对竞技体育中正偏离行为的研究》一文主要从正偏离行为者身体的角度进行研究, 并且从政治与身体、经济与身体、文化与身体三个角度考察了产生正偏离行为的原因, 而后提出控制正偏离行为的三种政策, 即对正偏离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对其指导的价值体系和规范进行审视;对运动员多一些人文关怀;要依赖社会、教练员、运动员的共同努力[2]。

为使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许多专家学者开始探讨控制正向偏离行为的理论和方法。胡高强的《对运动中的正向偏离行为使用药物的研究》一文从运动中正向偏离行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药物使用”入手, 通过对运动中正向偏离行为的讨论和理解, 作者认为产生正向偏离行为——服用提高成绩的药物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对运动伦理和规范甚至是教练员意图的过度遵从所导致[3]。宣金传、郝森、杨玉功的《运动员偏离行为的研究》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偏离行为的概念和类型进行讨论和理解, 概括出由于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更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 他们的社会角色和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 因而认为运动员的偏离行为有着明显的特殊性;并得出对运动伦理的过度遵从以及群体动力是产生不同偏离行为的重要原因。另外作者研究认为最易卷入正向偏离行为的运动员是:有较低自尊或热切希望在运动中被其伙伴接受的运动员;把运动中的成就视为他们进步、成名和在这个世界变得重要的唯一道路的运动员[4]。

姜成、姜允哲等的《体育院系学生偏离行为现状及其发生原因个案分析》, 作者以吉林省体育院系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偏离行为为调查对象, 通过个案研究深入剖析了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偏离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吉林省体育院系学生普遍存在偏离行为;大家对正向偏离行为认识不够;相对负向偏离行为学生更容易发生正向偏离行为。在调查大家对偏离行为的认识态度上面:对待正向偏离行为尤为宽容和理解。另外作者将导致学生发生偏离行为的因素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 (1) 学校学生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2) 学生本身存在问题。为了预防偏离行为的发生作者提出:提高认识, 重视体育院系学生的偏离行为, 并采取政策措施来制止;以人为本, 多方努力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从心理方面对发生偏离行为的学生进行疏导和治疗;控制偏离行为应区别对待正负向偏离行为并加强规章制度方面的执行力度[5]。

1.2 有关运动中负向偏离行为的研究

越轨行为亦称偏离行为, 负向偏离行为是偏离行为的一种, 从掌握的文献状况来看目前就运动中越轨行为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多, 涉及内容较广, 研究比较深入, 从内容上看大多数越轨行为的文献侧重于对运动中负向偏离行为的研究, 具体集中于负向偏离行为的特征、成因和控制策略。尤其是对于成因的研究比较详细深入, 负向偏离行为的成因大体可归三种:即自身原因、赛场气氛和社会大环境。而控制负向偏离行为的策略主要是“硬控制”为主“软控制”为辅的双管齐下的控制手段。研究多侧重于对负向偏离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的探究。

谭刘磊、左新荣的《竞技体育负向偏离行为的原因分析》文章对于偏离行为、正向偏离行为和负向偏离行为给出了合理全面的定义, 并且从负向偏离行为的体育负效应入手, 给出了作者就竞技体育运动中产生负向偏离行为的原因这一问题的三种观点:“商业化运作”是负向偏离行为产生的根源;“输赢为目的”是负向偏离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国家利益和民族情感”是诱发负向偏离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6]。胡波的《对球迷越轨行为成因探析及控制的研究》一文中通过对球迷越轨行为的研究, 作者认为球迷的感情倾向、比赛形成的逆感倾向发展、球迷的从众心理盲目的效仿别人的不良行为、球迷与球迷, 球迷与竞赛相关人员的冲突、媒体对赛场气氛的过度渲染等因素是导致球迷产生越轨行为的原因。提出了在控制球迷越轨行为时, 既要发挥风俗习惯、道德规范以及媒体舆论的“软控制”又要借助行政力量、法律和纪律等“硬控制”的力量来平息事态, “软控制”为主“硬控制”为辅, 软硬结合已达到对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7]。

付道华, 毕传新的《关于球迷越轨行为成因的研究》中作者在阐述了西方学者对运动竞赛中球迷越轨行为问题的研究以后, 立足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即造成球迷越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球迷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认知上的偏差和主观成见缩小或抹煞了足球比赛的美学、友谊和维护世界和平等价值内涵;球迷的极度感情倾向和宿怨是造成越轨行为的直接诱因;球迷的从众心理、俱乐部、运动员和裁判员等各方经济利益驱动, 以及赛场的非人性化管理和媒体的过度渲染等因素[8]。韩新君等的《竞技体育越轨行为的产生及其法律控制》, 作者通过分析中国竞技体育的特殊背景和特点, 就我国竞技体育越轨行为的产生原因认为:中国竞技体育主体间利益差别明显是根本原因;缺少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的法律规范的控制是制度原因;调整竞技体育主体行为的规范之间存在冲突是内在原因。并提出相应控制手段:“法律的外化控制”、“法律的内化控制”和规范的适时转化。从法律的角度为我们完整的论述了竞技体育越轨行为的根源[9]。

解大放, 聂卫民的《浅析体育竞赛中的越轨行为》中, 作者研究得出体育竞赛的越轨行为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这种越轨行为还会向着更加隐蔽、更加广泛的方向发展, 并且呈现发达国家以此“称雄”的局面。控制越轨行为的策略是不仅国际体育组织要加大监控和打击力度而且要加强体育道德教育, 大力提倡体育的公平竞争教育大力宣传兴奋剂的危害性教育[10]。

肖丰、韩晓东的《预防球迷越轨行为的对策研究》一文中作者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方面研究得出:提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相关服务人员等的素质;加强对球迷和观众的教育, 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媒体正确引导、传播观众文明观赛的各种信息;建立人性化赛场管理环境和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是预防球迷越轨行为的主要对策[11]。曾凯的《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作者就越轨行为的成因、特点和控制策略给我们进行阐述, 最后给出社会学家控制越轨行为的建议:改变社会规范;消除越轨行为的原因和社会条件;增加越轨行为的成本。在对于越轨行为的控制方面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考方向[12]。

郑烨的《论运动员越轨行为的解释理论视角及其功能嬗变》, 一文中作者分别从环境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视角为运动竞赛中运动员越轨行为的产生给出解释, 得出运动员在运动中越轨行为产生的多重原因。并提出对运动员越轨行为的纠错过程中会产生运动员越轨行为功能嬗变, 主要表现在:个人或集体形象受损、破坏体育道德、破坏体育竞赛有序进行、扰乱体育竞赛环境几个方面[13]。周秀军、毛志晨的《我国足球赛场球迷越轨行为分级及趋势探析》一文中, 作者从行为与结果的程度关系层面上将球迷越轨行为的危害程度逐次分级, 分为轻级危害、终极危害和顶级危害。将我国球迷越轨行为的特征和趋势概括如下:行为目标趋同和行为多样化;行为时空的不确定性;行为攻击指向呈现发散性;领导组织化趋向;大型化和群体化趋势;女性参与已露端倪。作者认为造成我国球迷越轨行为出现的原因在于外部环境因素、球迷自身原因和非球场因素, 针对越轨行为应该实施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相结合的社会控制手段, 来预防和规制越轨行为的出现和蔓延。作者将越轨行为按照危害程度分类的方法较新, 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给我们在研究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14]。

2 关于偏离行为的研究方法

越轨行为也称为偏离行为, 目前研究越轨行为的方法视角主要有社会学视角、心理学视角、生物学视角和环境学视角等几大类。研究越轨行为的理论主要是冲突理论, 而对于越轨行为的成因的分析理论较多比如模仿论、标签理论、社会冲突论等等, 目前研究越轨行为的各种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越轨行为视角, 这将为本文分析研究偏离行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郑烨的《论运动员越轨行为的解释理论视角及其功能嬗变》一文中作者分别从环境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理论视角为运动竞赛中运动员越轨行为的产生给出解释, 研究得出运动员在运动中越轨行为产生的多重原因[13]。罗文静、周丽君的《冲突理论视角下的体育越轨行为》, 一文结合齐美尔、韦伯以及特纳等不同冲突理论学家对越轨行为从不同角度的论述, 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体育越轨行为这个特殊社会现象的特点, 并且通过运用冲突理论的功能分析, 详细地阐述了体育越轨行为积极的一面:其可以起到维护关系的作用、安全阀作用、发泄敌对情绪转移目标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替代目标或手段让压力释放, 让个体能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平时生活等作用[15]。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体育越轨行为的不同视角和理论观点。

乐国安的《越轨行为诱因辨析》一文中总结了在众多的有关越轨行为诱因理论观点中, 颇有代表性和有过较大影响的有下述数种:天生犯罪论、社会失范论、亚文化群体论、模仿论、标签理论、社会冲突论、随异交往论、精神分析论、挫折一侵犯论和操作强化论。另外还有经验性的多因素分析, 其中包括外部因素和主体因素[16]。本文所列举的各种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越轨行为成因的多方面解析, 这也为我们研究偏离行为的成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素材。

李继刚的《论新精神分析学在体育越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阐述了新精神分析法的内涵以及在体育越轨行为研究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并且将新精神法和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进行区别, 提出应用新精神分析研究体育越轨行为的中心任务就是揭示各种因素对人的精神的作用, 以及这种内部精神的变化最终转换成越轨行为的过程[17]。新精神分析法的显著特点是把行为与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剖析各种因素对人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动机;不再把各种因素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 而是把它们围绕在人格这条主线上进行综合研究;抓住体育越轨行为的非理性特征, 剖析潜意识的产生、作用过程;注重体育运动中的价值观对人的“创造”过程, 解析体育越轨行为的个体意义。作者给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问题, 新的视角可以发现新的事实, 提出新的问题, 扩大了我们的思维空间, 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可以达到新的领域, 以至于对体育越轨行为得出更为科学的认识,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 研究评述

为了更好的开展对我国竞技运动中运动员偏离行为的研究, 通过对收集来的几十篇有关运动员偏离行为论文的梳理、分析和总结, 收获颇多。资料显示研究竞技运动中运动员正向偏离行为的文献资料相当少, 另外有待于对正向偏离行为的表现、特点以及危害进行深入研究, 在有关正向偏离行为成因、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研究存在过于宽泛和宏观, 难以落实到实际的问题, 有待于具体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相对而言, 负向偏离行为的研究和分析相对完善, 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4 研究展望

偏离行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行为,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行为。而运动员的偏离行为则更明显更多见且危害性较大, 尤其是负向偏离行为。偏离行为的发生机制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及情绪动机多种因素, 而现在的研究多注重偏离行为的诱导因素及控制方法, 专门从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的文章较少。负向偏离行为研究较多但研究球迷的数量较多对运动员偏离行为研究较少。正向偏离行为由于具有隐蔽性、破坏性小等特点对其研究较少, 然而现实生活中多数运动员一般都具有正向偏离行为。因此未来偏离行为研究重点将向偏离行为发生机理、预防偏离措施以及正向偏离行为的表现、特点以及预防方面研究转移。多角度多视角看偏离问题, 利用多学科成果、多种研究方法共同解决偏离问题应是运动员偏离问题研究的新方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迅速, 尤其是近十几年, 在多项大型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但是, 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 如正向偏离和负向偏离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关于运动员偏离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综述。认为近年来对负向偏离行为的研究较多, 而对正向偏离行为及偏离行为产生机制等问题研究的相对较少。指出今后对偏离行为的研究要重视对偏离行为发生机理、预防偏离措施以及正向偏离行为的表现、特点、预防等问题的关注。

运动行为 篇5

A.观察思考后,明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

C.明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盒子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盒子内,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明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是();作出假设是();设计实验是();完成实验是();得出结论是();表达、交流是()。(请填字母)

(2)明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3)明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2.用线段连接下列动物的表现与所属的行为

①黄鼠狼偷鸡A防御行为

②大雁的迁飞B攻击行为

③蚂蚁共同搬运食物C节律行为

④两只雄师在搏斗D社群行为

⑤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E取食行为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是否与食物的气味有关,选用了50只蚂蚁放置在装有不同食物的塑料餐盒中央(如右图)。在A、B、C、D处分别放置蘸清水、糖水、盐水、白醋的棉球,一段时间后,观察蚂蚁的觅食情况。

(1)该实验中,放置蘸清水的棉球的作用是()。

(2)一段时间后,大多数蚂蚁趋向蘸糖水的棉球,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蚂蚁觅食时,可以拖运比自己重10倍的食物,它在拖运

食物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

4.将下列成语与对应的行为用线连起来

A.蜘蛛织网a.迁徙行为

B.蜻蜓点水b.取食行为

C.乌贼放墨c.防御行为

D.大燕南飞d.繁殖行为

E.蚂蚁搬家e.社会行为

5.一群鸡和鸭子放到一起饲养,它们内部会形成一个社会性的群体组织,统一行动,共同觅食。()

6.蜜蜂是具有社群行为的昆虫,这是因为一个蜂群中的蜜蜂数目很多(▲)

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篇6

1.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恶意攻击性行为是指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有明显的语言或身体动作的恶意行为。首先,恶意攻击性行为是以明显行为为标志的,而不是感情、动机、态度等内在的心理状态。其次,恶意攻击性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是故意的,行为具有明确动机。再次,恶意攻击性行为是危害行为,是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所不允许的行为。

2.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根据恶意攻击性行为的动机,可将其分为敌意性的攻击行为和手段性的攻击行为。敌意性的攻击行为,即为达到报复目的,故意伤害他人,致使他人痛苦、不快或不幸。手段性攻击行为的目的则不仅仅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攻击行为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如为了本方获胜而故意侵犯对方,该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胜,而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受损。前者以愤怒的情绪危害为主,而后者则以为达到客观目的的行为为主。

3.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由于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规模大、社会影响面广的特点,融经济、文化、政治、宗教于一体。因此,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具有以下危害:

(1)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直接影响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

(2)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害。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体育运动中重大恶意攻击性行为和体育暴力的发生,均有严重的人员伤亡。1964年在秘鲁与阿根廷足球赛后的骚乱,造成318人死亡,500多人受伤;更严重的是1985年发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大血案,30多人在这次惨案中丧生,上千人受伤。

(3)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可能引发社会群体事件。不少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最后都成为了社会问题的导火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4)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界对攻击性行为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而对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研究者将一般攻击理论应用于实践,对运动中的攻击现象作出解释,形成多种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1)攻击本能理论。(2)挫折——攻击理论。(3)精神发泄理论。(4)社会习得理论。其中最为符合客观实际且得到日益增多的支持的是社会习得理论。社会习得理论认为:攻击是一种学习反应,人类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如青少年通过报刊、书籍、电视传媒、软件游戏等从中学习到各种恶意攻击性行为,从而出现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恶意攻击性行为。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教材”,这正是社会各界对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严重社会危害产生忧虑的主要原因。

5.影响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

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不仅涉及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和观众,而且涉及团体、国家的名誉,事关社会。影响其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有复杂性。

(1)影响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外在因素

1)种族、宗教、国籍的差异

不同的种族,宗教信仰以及国籍,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它们群体之间产生分歧、隔阂,这些分歧、隔阂没有得到解决,当代表各自群体、国家的运动员走在一起参加体育比赛时,就带上了敌对情绪。一旦不能通过正规的体育比赛方式对对方进行打击时,就会产生超越规则的恶意攻击性行为,以报复打击对方。如美国的有色人种遭白种人的种族歧视、伊斯兰教的派别矛盾,前苏联与美国政治上的矛盾等,都曾在体育运动中有过恶意攻击性体现。

2)地域、主客场因素

代表不同地域的参赛者或团体参加比赛,主队与客队支持者都希望自己的参赛者战胜对方。具有自己的支持者,一方面可以增长参赛者的气势,有利于比赛成绩的发挥,也增强了比赛的激烈程度。而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参赛者的取胜压力。一旦心理上无法承受,失去理智,便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3)裁判员不适当或错误判罚

在体育比赛中,裁判员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裁判员在赛场上的执法表现格外令人关注。裁判员稍有不慎,出现有意或无意的漏判、误判,就会被称为“黑哨”,甚至运动员或观众将裁判员作为直接攻击目标进行攻击。

(2)影响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产生的自身内在因素

1)运动员、观众的性格特质

运动员和观众不同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质;性格特质群体在体育运动中就可能产生特殊的过激行为。

2)对攻击性行为模仿

有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模仿他人行为的强烈倾向。这种倾向扩展到人的各种行为,其中也就包括攻击性行为。很多运动员和观众在体育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是模仿别的运动员和观众表现的结果。如:运动员看到同伴或对手在比赛中有攻击性行为而未受判罚,那么其他队员越出规则范围,而采取攻击性行为的倾向就会增加。如有些队靠不正确的技术动作或攻击性行为取胜并获奖励,那么模仿那些动作行为的倾向就会得到强化。

3)唤醒水平和心理品质差异

对抗性、竞争性是体育运动的属性之一,运动员对体育运动中产生的对抗和挫折往往表现为兴奋、焦虑、退缩、固执、攻击。唤醒水平较高和过度好胜的运动员容易出现恶意攻击性行为。

6.防止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措施与建议

(1)加强运动员职业道德、体育修养教育。树立非暴力的榜样,使他们认识到一名高尚运动员应该为人类社会创造积极健康的精神财富,而不是制造恶意攻击性危害行为,应有自控能力;

(2)加强体育运动法制进程,规范各种体育运动法规,建全体育运动各项申述机制,缓解体育矛盾激化。比如,对怂恿或默许运动员从事暴力活动的教练员应予严惩;取缔“黑哨”执法资格。

(3)提高比赛规格,消除赛场上引起敌对攻击的外在刺激。教练员、运动员、观众的管理,裁判员的执法水平等都可能是一种刺激因素,体育运动中组织者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4)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品质培养和情绪控制练习。帮助运动员控制产生攻击的敌对情绪,提高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

(5)体育官方管理机构应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和谐体育、友好交流的体育运动环境,淡化种族、宗教、国籍的分歧、隔阂。

(6)人防、技防并举,加强赛场秩序管理。比如,取缔运动场上销售含酒饮料,禁止携带危险品入场,观众台与比赛区增设隔离设施等。

运动行为 篇7

拥挤人群行为分析在计算机视觉中是个新的研究方向,相关研究技术和视频算法不断更新,面向人群运动状态的研究成为热门应用领域,譬如人群骚乱的快速预警、混乱行为的自动识别、拥挤场景中异常行为区域的定位等。

拥挤场景中人群行为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1)对于行人个体行为判别的微观方法,将群体视为由相互独立的个体组成,群体行为是各个个体行为的集合表现[6]。为了分析群体目标的行为,必须要对单个目标进行分割和提取[7]。该方法在分辨物体、追踪轨迹、识别大密度群体行为等方面复杂性较高,效果较差。(2)基于人群群体运动的宏观方法,将人群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提取人群整体的运动特征,建立模型,分析人群运动状态,但是无法对单独个体的运动行为进行判定。在Avidan[11]、Vasconcelos和Chan[8]等人的相关研究中,采用场景模拟技术取代个体追踪技术,分别用来获取人群行为和交通车辆的特征。这是与微观法截然不同的对密集人群的检测方法。(3)基于微观和宏观的混合方法,对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同时进行研究,如Ali和Shahs[3]提出的拥挤场景下行人的追踪方法。Helbing等人提出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力模型模拟行人行为[2],社会力能够表现出行人与行人、行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属于微观方法。Helbing在著作中,结合社会恐慌群体模型和社会力模型,提出一种广泛应用模型[10],心理学和周围环境的作用都被考虑用于群体行为分析,能够较好的对人群行为进行仿真。

文本首先对视频帧进行运动矢量提取处理,采用运动矢量场提取人群运动特征;然后基于社会力模型计算运动矢量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后对相互作用力采用词袋法实现行为判别,图1为本文算法流程图。

2社会力模型

通过分析行人的个人动机和周围环境约束条件,对社会力模型中的行人运动特性进行研究[13]。假设在该模型中,有N个行人,第i人的质量为mi,其速度vi的变化为:

实际作用力aF和个人动机、环境约束有关,包括两部分:个人动机产生的力Fp,与周围行人和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力Fint。

人群中的行人总是追求环境中的某个目标和目的地,每个行人都有一个希望的方向和速率vpi。拥挤人群限制行人的实际运动,实际运动速率vi将不同于希望速率。基于个人动机的作用力Fp,行人倾向于达到其希望的速率vpi。是松弛参数。

基于心理学的倾向考虑,相互作用力Fint包括排斥和吸引力Fped,在人与人之间保持一个合适的社会距离;相互作用力Fint还包括环境作用力wF,避免撞到墙壁、建筑物和其它障碍。因此,Fint可以定义为

在人群之中,行人之间由于存在关系或者具有好感而保持较小距离,由于对别人或者环境感到不舒服而保持较远距离。

通用的社会力模型针对恐慌事件的影响展开分析,譬如在某个危险的事故之中,出现的集体逃离行为。此时,行人的希望速率vpi可以为:

其中,pi是恐慌权重参数,是相邻行人的平均速率。对于行人i,若突出个人行为,则;若突出群体行为,则。通用的社会力模型可以概括为:

通用的社会力模型是拥挤行为仿真研究的基础,不仅通过计算机图形学[5],可以模拟出真实的拥挤场景;而且该模型的参数分析可以为有效控制群体运动提供有价值的动态信息。

3基于运动矢量计算的相互作用力估算

在原社会力模型中,主要光流法对运动人群的运动特征进行提取,导致运算数据大,运算速度慢的情况,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采用运动矢量提取人群运动特征的方法。运动矢量是储存于高清压缩视频码流中,通过直接提取运动矢量,可以提高运动特征的提取速度。

在H264压缩视频帧中,帧间预测宏块模式包含7种,分别为(16×16)、(16×8)、(8×16)、(8×8)、(8×4)、(4×8)和(4×4),为了兼顾计算量与计算的准确性,统一将其归一化为(4×4)宏块,我们称为计算宏块,以避免多宏块带来的影响。将每个计算宏块视为一个微粒,采用计算宏块的运动矢量表示微粒的运动状态。(如图2所示)

设MV(xi,yi)为微粒i(7)x,y(8)计算宏块的运动矢量,也就是微粒i的实际运动速度。MVave(xi,yi)为计算宏块周围的有效时空平均值,采用相邻计算宏块(7)x,y(8)的运动矢量的双线性插值进行计算,可以视为计算宏块之间的平均速度。

将公式(10)、(11)代入公式(3)中,可以得到微粒i的期望速度vpi:

为了便于计算,假设宏块微粒质量为1,将公式(12)代入社会力公式(4)中,得到相互作用力:

由公式(13)可以得到基于运动矢量的社会力相互作用力为:

4异常拥挤行为判别

计算相互作用力决定了平流输送微粒之间的协同配合,然而非连续的作用力并不能用来表明异常现象。但是一段持续时间的持续力能够做到。因此对于一个有m像素的连续移动图像帧I(t),将其叠加,创建一个关于力流Sf(t)的特征矩阵。图3表明四组不同运动人群视频的相互作用力流,红色区域表示高相互作用力,蓝色区域表示低相互作用力。

对于力流Sf(t)的模拟是一个特殊的情景模拟过程,需要在计算机视觉中进行学习。词袋方法是一种典型的分析方法[12]。使用词袋方法对可能性力流Sf(t)进行估算,需要使用正常行为视频进行LDA训练。

首先采用LDA将连续T帧视频帧的力流分割为块,每块成为单元处理模块;然后从每个单元处理模块Dj中提取视觉单词Zj,从运动矢量非零区域随机提取大小为nnT的视觉单元;最后采用平均K值聚类方法集合成大小为C的编码集合。

对于给定场景或相似场景组群的正常力流,设立集合D(28)D1,D2,D3,...,DM,采用LDA判别人群行为的状态分布。使用改进的最大期望值(EM)算法[12],可以达到词语包模型的最大可能性集合:

α和β是学习模型参数。通过使用这个模型,估算来自视频组的每个单元处理模块的可能值p(D j|α,β)。通过基于估算可能值的相对应阈值,判定视频是否异常。

5实验与讨论

在UMN和WEB数据库上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1],UMN数据库包含3种不同的室内和室外场景,由11个不同逃散事件情节组成。每个视频包含最初的正常行为和最后的异常行为。WEB数据库包含如行人步行、马拉松长跑等12个正常人群场景序列和恐慌逃散、游行抗议和群体斗殴等8组异常行为场景。

图4表明UMN视频库中三个不同场景中对于视频帧中异常行为的判别定位,左图为原始视频帧,右图为对应的相互作用力判别帧,其中颜色较亮区域为异常行为区域。通过对照比较原始帧与判别帧,本方法能够有效判定和定位人群场景中的异常区域。

表1为本文方法与光流法对视频帧处理的时间对比,表明图片分辨率越高,处理速度越快。表2为在UMN视频库上不同算法的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异常行为的检测高于Optical Flow算法[14]和1-NN算法[15]。

6结语

本文提出了采用运动矢量和社会力模型判定人群异常行为的方法,本方法不需要对行人个体进行提取、分割和追踪。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区分和定位人群场景中的异常行为效果显著,并且与原社会力模型相比,判别速度有明显提升。

摘要:面向人群场景中异常拥挤行为检测,本文提出基于运动矢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运动矢量场提取人群运动特征;然后基于社会力模型计算运动矢量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后对相互作用力采用词袋法实现行为判别。仿真实验表明,本算法可以区分人群场景中异常区域内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对异常拥挤行为进行判别和定位。

运动行为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2002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3例, 均符合WHO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并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程序参考方案[3]及王朝晖等[4]2周康复程序排除了运动禁忌证。其中男32例, 女21例, 年龄37岁~68岁, 包括下壁心肌梗死17例, 前壁心肌梗死28例, 前间壁5例, 非Q波心肌梗死3例。

1.2 早期康复护理程序

早期运动方案, 第1天:已经确诊, 绝对卧床休息, 被动改变体位;第2天:可从床上坐起, 每次30 min, 每天2次~3次, 并可在床上就餐、洗漱;第3天:扶患者到床边, 坐椅子, 每次1 h, 每天2次, 可床边大小便;第4天:开始床边站立, 每次30 min~50 min, 每天2次。第5天:开始室内步行50 m~100 m, 每天2次~3次。第6天:可增加步行距离, 可下一层楼梯, 逐步增加活动量;第7天:行出院前准备, 由护理人员陪护去门诊行必要的检查。

1.2.1 心理康复程序内容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介绍康复计划 (第1天~第2天) :护士主动介绍病区环境、监护仪器、设备及有关工作人员, 帮助患者熟悉环境,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信任。除对病情全面了解外, 对其职业性质、文化素养、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均应仔细了解, 进行鼓励、安慰等支持性护理。

危机干预 (第3天~第4天) :及时发现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危机征象, 针对不同心理特征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 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应表现得镇静自然和有信心, 以消除患者的心理危机。

心理放松 (第5天~第7天) :同患者进行交谈, 解释心理放松和内心安静的重要性, 配合家属协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1.2.2 心理行为干预

护理人员严密监护, 进行心理疏导。在绝对卧床期间, 要做好生活护理。在早期康复运动实施过程中护士必须在场指导, 做好监护工作, 并让患者知道医护人员随时都在观察病情, 使之有安全感, 同时告诫患者不良情绪不仅难以缓解胸痛, 而且还可引起血压增高、脉搏增快、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肌缺血和坏死, 不利于疾病康复。如活动后心率增至120/min以上, 血压升高大于20 mmHg (1 mmHg=0.133 kPa) 或有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提示活动量过大, 应减少下次活动量、康复训练至患者出院。

2 结 果

53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 无一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脑栓塞、脑梗死、情绪焦虑症、再梗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住院天数为9 d±2 d。出院随访显示45%患者2个月后恢复工作能力, 提高了生活质量。2000年—2001年同期同条件病例 (未实施早期运动及心理干预) , 住院天数为14 d±2 d, 15%患者2个月恢复工作能力, 并且曾有1例因卧床时间长出现便秘而死亡, 有2例在住院期间出现肺感染, 有1例出院后出现焦虑症, 多次因自感胸前区不适而复诊, 查心电图无异常改变。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释放过多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导致血脂增高、血小板聚集、血黏度增高、血管收缩, 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当大面积心肌缺血时, 可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 甚至发生猝死。本研究提示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 进行心理康复干预, 可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在纠正不良心理状态的同时, 进行躯体方面的适当运动, 能加快患者体力和心理状态的恢复, 避免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肌力下降、循环血量减少、坠积性肺炎、便秘、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强迫卧床患者往往有病残、死亡的恐惧心理[5], 早期运动可使血流加速, 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修复。同时可增加身体对生活和环境的适应性。因此, 无运动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尽早进入康复运动程序。康复运动程序虽安全可靠, 但应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原则, 结合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 确定患者进入康复运动程序的时机、运动强度。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下床活动及心理干预。不仅改善了心理焦虑状态, 同时防止了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而且可早期恢复患者的劳动能力, 缩短了住院日,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玉玲, 秦力君, 林琳, 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阶梯心理康复护理程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6) :374.

[2]马虹, 廖新学, 董吁钢, 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9, 27 (3) :213.

[3]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心肌梗塞康复程序参考方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1998, 7 (2) :12.

[4]王朝晖, 阮满珍, 程龙献, 等.2周康复程序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治疗中的可行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1999, 8 (1) :53.

运动行为 篇9

一、运动训练控制内容以及特点

(一) 运动训练控制内容

1. 训练目标控制

根据运动训练控制理论, “训练目标”是为了了解和掌握训练过程的发展进程而设计的理想模式。训练目标的确立, 对运动训练过程的科学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训练目标是教练员确立训练原则、训练计划、训练负荷方法手段的重要依据, 它可以有效的激发运动员为国争光、艰苦训练的拼搏进取精神, 为整个训练过程的控制和评定行为提供一个参考点。

2. 训练计划控制

训练计划的控制包括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计划的有效实施、训练计划的适时调整。对运动训练的控制, 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有动态的变化特点, 灵活实施和把握训练过程。相对稳定的训练计划要求教练员必须严格执行既定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已完成预计的训练内容;动态的变化特点要求教练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根据运动员实际的现实可能和身体适应规律对训练计划进行适应性调整。

3. 训练课实施过程的控制

训练课包括准备活动、主训和辅助训练等部分。准备活动主要以适量小强度的有氧活动为主, 提高运动员植物性神经和躯体神经的兴奋性, 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水平, 减小肌肉粘滞性和摩擦力以适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辅助训练以结合专项动作进行的辅助性练习, 进行单个与专项技术动作相近似的身体练习, 达到动员和预训相关肌肉和过节的目的, 为主要训练做铺垫。主要训练内容是训练过程的核心部分, 不同的专项有着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主要训练是提竞技能力和高运动成绩的重要部分。

4. 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的控制

不断提高动作质量是运动员训练控制的主要目的, 也是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训练中教练员要以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为前提, 教练员对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细节和不规范进行细致的指导。在完成动作的负荷安排上应以适宜负荷原则为指导思路, 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大训练负荷和强度, 观察运动员的身体适应规律, 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安排适宜负荷。

5. 训练过后的康复、营养补充及消除疲劳的控制

训练后的营养补充及恢复是运动员进行训练的重要保障, 对运动员训练中可能出现的损伤主要以预防为主。第一, 要为运动员配备医务人员, 及时了解运动员身体状况,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第二, 给运动员讲解有关营养、疲劳、生理生化知识, 提高运动员预防损伤、积极消除疲劳的意识。第三, 针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的需要合理优化膳食搭配结构, 有选择的补充微量元素。第四, 强化按摩、电刺激、针灸等治疗手段, 针对重点队或重点运动员进行治疗, 定期安排专家会诊。对运动员训练产生的损伤、疲劳进行积极性控制。

(二) 运动训练控制的特点

训练计划制定更加严谨, 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在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计划执行的有效性和难易程度, 计划的前后连续性和阶段性, 计划实施的可控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考虑的更加全面谨慎。

训练课实施更加周密, 教练员必须严格执行既定的训练课计划内容进行训练, 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检查和监督。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训练课达到预定的目标, 高标准、严格周密的完成每一项训练内容。

二、高水平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优秀运动员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 比赛场上不同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特性特征和技术特点。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训练控制要根据每一名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加以区别对待, 优秀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表现在有足够的信心、在比赛前和比赛期间较少焦虑、注意力高度集中与比赛过程、面对比赛失误积极应对、求胜欲望强烈。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表现的异常兴奋, 对崭新的器械、明亮的灯光效果、观众的热烈欢呼声有着激烈的情感表现欲望。

结论预分析

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行为控制是现代运动训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员个体层面的训练控制由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压力控制和有效的激励组成。教练员对运动员实施的行为控制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及时满足运动员的需要、物质和精神奖励, 合理制定训练目标、严格设计训练计划、准确评定运动员的训练绩效、及时修正训练过程中的偏差、同时, 应充分注意运动员的个性特点, 发挥优秀运动员个人技战术能力。建立群体规范机制、树立危机感、保持团队高度的凝聚力, 发挥团队效应。

参考文献

[1]牛振喜, 任远.制约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年01期.

运动行为 篇10

关键词:课余运动训练,饮食行为,运动状况,呼图壁县高中

高中时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 而作为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 他们比其他学生运动时间更多, 运动强度更大, 更应认真合理对待饮食行为与运动的关系。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面临学习和训练两个艰巨的任务, 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行为与运动训练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呼图壁县高中全体课余运动训练学生为研究对象, 共计101人, 年龄16~19岁。其中男生64名, 占总人数的59.5%, 女生37名, 占总人数的40.5%。男女生比例为1.47: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了国内关于中学生饮食行为与运动状况相关的文献资料, 并进行筛选和校对, 为本文的撰写奠定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 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三大类15个问题。共发放调查问卷109份, 回收调查问卷102份, 回收率为93.5%;其中有效问卷101份, 有效率为9 9%。

1.2.3 访谈法

深入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中间, 对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进行谈话访问, 了解掌握我所需要的信息。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体育统计学知识和方法, 对所调查和收集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一日三餐膳食结构情况

由所调查的数据可知, 课余运动训练学生的一日三餐膳食结构不够科学合理。早餐中有牛奶和鸡蛋摄入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3.8%和48.6%, 整体偏低, 大部分学生以馒头和菜还有粥为主。午餐大部分以米饭菜或面食为主, 偶尔有同学会搭配甜点或者水果, 但比例很小。晚餐的饮食结构大都和中午差不多, 因为下午的运动训练课后同学们通常会感觉到很饥饿, 所以仍以面食类和米饭为主, 也有同学会搭配点心和水果, 但很少。课余运动训练学生饮食结构比较单一, 营养摄入比较匮乏。一日三餐中, 早餐和晚餐会有一小部分同学以零食代餐。

2.2 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饮食行为情况

呼图壁县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饮食行为状况由所得数据可知, 课余运动训练学生每天喝碳酸饮料和经常以零食代餐率分别为35.6%和10.9%, 男生每天喝碳酸饮料率高于女生, 而女生每天以零食代餐率高于男生。每天喝一杯牛奶率为57.2%, 女生每天喝一杯牛奶率高于男生。每天用餐搭配蔬菜水果率为36.6%, 女生用餐搭配蔬菜水果率高于男生。运动训练前后补充碳水化合物或运动饮料率为14.9%, 男生运动训练前后补充碳水化合物或运动饮料率高于女生。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的饮食行为习惯总是不变的占25.7%, 其中女生经常改变饮食行为习惯的概率高于男生。这些数据显示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存在不良饮食行为。

2.3 饮食行为与运动训练关系的认识情况

由表1可知, 呼图壁县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了解饮食行为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率为68.3%。认为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营养需求与其他学生有区别的占83.2%, 认为良好的饮食行为有助于提高运动训练成绩的占79.2%。可见课余运动训练学生对饮食行为与运动训练关系是有所了解的。他们也清醒的认识到, 想要提高运动成绩不能光靠大强度的运动训练, 还要有及时的大量的营养物质补充, 而这些营养物质的补充, 要靠良好的饮食行为。

3 结语

(1) 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一日三餐饮食结构比较单一, 营养摄入比较匮乏。学校或教练员应通过健康教育课或集中讲座等方式对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进行平衡膳食和营养教育, 使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 合理饮食的原则, 并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饮食行为, 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以便更好的应对运动训练和学习。 (2) 呼图壁县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存在许多不良饮食行为。学生的运动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很大, 学生体能消耗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大。大部分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能正确认识饮食行为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教练员在安排运动训练课是应注重训练课更趋科学化。不能一味的进行大运动量大强的训练, 不能一味的追求运动成绩, 应该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陈吉隶.运动营养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121~122.

[2]刘海玲.饮食营养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89~90.

[3]彭宁宁, 罗春燕, 朱蔚, 等.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浅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3, 15 (5) :163~167.

[4]沈蕙, 塍臣刚, 李海, 等.江苏省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7) :602~603.

运动行为 篇11

摘要:通过观察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比赛录像,描述和解释运动中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对前人的攻击行为观点做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在世界杯的比赛中,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会做较多的攻击性行为。比分落后方往往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应对挫折心理。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世界杯

中图分类号:G843.3/2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9-1279-03

Analysis of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FIFA 2006 World Cup

ZHANG Chao,YANG Zi-xu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is to verify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regarding to aggressive behaviors,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cause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sports, by studying video recordings of 2006 FIFA World Cup matches. It was found, in the matches, as the match went along, football players would behave more aggressively. The players of the team with lower scores sometimes would take some extreme actions to deal with frustration in their mind.

Key words: aggressive behaviors; FIFA 2006 World Cup

体育具有开发人的身心潜能的功能,然而,当今的竞技体育已有一些背离奥林匹克初衷的行为,有些运动员或球迷为过分追求名次,不惜采取攻击性行为以达到目的。体育竞赛中的攻击性行为和体育暴力,已经成为困扰和阻碍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难题和障碍。体育中的攻击性行为多发生在对抗性、身体接触多、社会影响价值大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

攻击性行为是指在运动竞赛情景中,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有外显的语言或身体动作的行为[1]。攻击行为应具有两个要素,第一是其行为必须是直接造成他人身体或心理的伤害;第二是攻击者具有对攻击行为的结果的成功预期。

国际运动心理学会(ISSP PS)将体育暴力行为定义为,个人对他人从身体上、语言上、姿势等几方面进行的不友好的、恶意伤害。体育中的攻击与暴力行为不属于态度问题而是一种行为,并且,关键在于,它属于一种故意伤害[2]

影响攻击行为产生的相关因素可以归纳为心理上的因素、竞赛本身特点和物理因素等。

心理上的因素主要包括替代性的增强与模仿、唤醒水平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研究者指出,比赛中很多攻击性行为都是模仿别人行为的结果。Smith的实验证明,冰球比赛中的攻击性行为是模仿的结果。年轻的运动员通过观看比赛,对其他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出现认同,进而学会应用攻击。运动员从其他运动员身上,看到攻击性行为带来的好处和利益,而并未因此受到处罚,攻击性行为就受到了强化[1]

Cox探讨了唤醒水平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他认为高生理唤醒水平会引起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个体对另一个人感到愤怒,必然有很高的动机与生理唤醒水平以备采取行动。因此,如果赛前和赛中唤醒水平被激起,那么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增加。兹尔曼及其同事指出,唤醒水平高人较唤醒水平低的人,易出现攻击性行为[2]

道德因素对于攻击行为也有一定影响。Marta发现,运动员的目标定向差异、运动队的道德氛围差异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运动攻击具有重要影响,运动员对道德氛围的知觉最能预测运动员攻击对手的可能性[2]。低水平道德归因的运动员比高水平道德归因的运动员可能更富有攻击性。Bredemeier总结道:参与体育运动可能延缓了运动员道德水平的发展,因为它教给运动员混乱的“双重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攻击性行为是错误的,但在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却是对的[3]

竞赛本身特点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差异。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动作行为有着各自的要求与规范,有的允许运动员直接的身体对抗、冲撞(足球、跆拳道等),有的则隔网相争,无身体接触(网球、羽毛球等),另外一些则是间接地比赛(体操、跳水等)。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攻击机会、攻击数量以及攻击质量都有所不同。2) 比赛过程中的特点。对于主客场条件的研究发现,客队在比赛中动作的攻击性行为高于主队,而另有研究认为,主队在比赛中动作粗野但不受判罚,而客队同类行为则被判成犯规时,客队就易出现攻击性行为[4]

当场上出现比分一边倒以及比分差异扩大时,攻击行为增多;比分接近时攻击行为最少。因为比分接近时,双方队员都较为自制,避免动作过大而被判罚,这时较少有攻击性行为[5]

比赛的不同时期的攻击行为有所不同。对1998年法国世界杯红牌的研究表明,下半时出现的红牌数占红牌总数的72.72%[6]。Cullen[7]对冰球比赛的研究发现,当运动员进入比赛后期时,由于攻击性行为而受判罚的次数直线上升。而且,越是想要出线和获得更高名次的比赛,攻击性行为出现的机率就越高。然而一旦获胜无望,攻击性行为就大为减少。

观众的态度及行为也可能作为应激源对场上运动员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西若尔和瑞佩的研究表明,观众的反社会行为(如咒骂,说猥亵的话)、往场内或互相投掷杂物、斗殴等,对主队攻击行为有影响。此外,当临场观众看到对方队员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裁判不公,及本方队员的消极表现时,均可能引起激怒情绪,影响观众的攻击行为的出现[7]

另外,如果运动员觉察到对方的意图是要对自己造成伤害,则他们更可能做出先于对方的攻击行为的反应。但是,如何准确地判断对方的行为是否合理,是一般的粗暴行为还是可能会造成伤害性的暴力攻击行为,这种预测是较难把握的。因而常会发生双方运动员相互之间的报复性攻击,直至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8]

对于物理因素的研究发现,比赛时的温度、噪音以及拥挤的人群都会对攻击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7,9,10]

目前国内对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几乎均为综述性研究,大多数研究是对现象和经验的描述而无具体实验和调查研究的数据支持。本文则着眼于实证研究,利用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比赛录像,描述和解释运动中的攻击行为产生的相关因素。基于实验材料的性质,本研究主要关注来自于竞赛本身方面的因素。

本研究假设如下:比赛过程中,攻击行为随比赛进程而增多;客场球队的攻击行为多于主场球队;比赛结果的比分差距越大,负队的攻击行为次数及严重程度越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参加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来自32支国家队的运动员。

1.2研究方法┆采取观察法,观看58场比赛录像资料(2006年世界杯共有比赛64场,有6场资料缺失),共计约160 h。记录下攻击行为产生的时间和性质。

1.3攻击行为的操作定义裁判判罚犯规而吹停比赛,且确实存在躯体侵人的行为(如不友好的推搡对方;不友好的头顶对方等),而手球、故意延时发球等非与人躯体接触的行为不计入其中。按裁判判罚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水平:一般犯规(裁判判罚犯规却没有给牌警告)、黄牌和红牌。

具体观察并记录的内容有:每次攻击行为犯规的水平、攻击行为出现的时间以及产生攻击行为的队伍。由于加时赛的数据较少,不利于进行比较,本文只记录常规比赛时间(90 min加补时时间)的攻击行为。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全场比赛犯规分布┆上半场出现的攻击行为次数及出现时间见图1。总体来看,在上半场共出现一般犯规613次(占85.02%),黄牌107次(占14.84%),红牌1次(占0.14%)。如图1所示,上半场攻击行为在比赛之初的前15 min处于较低水平,在25 min时逐渐达到较高水平,而在30~40 min达到最高峰,接下来,攻击行为的水平呈现出急速下降的趋势。

下半场出现的攻击行为次数及出现时间见图2。总体来看,下半场共出现一般犯规621次(占82.14%),黄牌130次(占17.19%),红牌5次(占0.67%)。如图2所示,下半场的攻击水平在开场之初就处于较高水平,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约30 min, 35~40 min时,攻击行为出现一个低谷,但临近比赛结束的43~47 min时,攻击行为达到下半场的最高峰。

2.2主队客队的攻击次数分析分析有德国队参加的全部6场比赛,对主客队的攻击行为次数进行二项分布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在犯规次数上,主队比客队是76:80。在攻击行为次数上主客队没有显著差异,玴=0.810。主队76次攻击行为中被判罚一般犯规的有67次,黄牌9次。客队攻击行为被判罚一般犯规70次,黄牌10。从黄红牌的数量看,双方的攻击行为受裁判判罚的尺度没有明显差别。

2.3比赛结果对胜负双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2.3.1胜一球在比分结果为胜一球的情况下,对胜负双方的攻击性行为的次数进行二项分布检验,负队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次数与胜队无显著差异,玴=0.765(表2)。胜队205次攻击行为中被判罚一般犯规的有163次,黄牌41次,红牌1次。客队攻击行为被判罚一般犯规158次,黄牌40次。从黄红牌的数量看,双方的攻击行为受裁判判罚的尺度没有明显差别。

2.3.1胜两球在比分结果为胜两球的情况下,对胜负双方的攻击性行为的次数进行二项分布检验,负队表现出较多的攻击性行为,但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次数与胜队无显著差异,玴=0.101(表3)。胜队185次攻击行为中被判罚一般犯规的有152次,黄牌33次,红牌0次。负队攻击行为被判罚一般犯规183次,黄牌35次,红牌1次。从黄红牌的数量看,双方的攻击行为受裁判判罚的尺度没有明显差别。

2.3.2胜三球及以上在比分结果为胜三球的情况下,对胜负双方的攻击性行为的次数进行二项分布检验,负队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并且发生攻击行为的次数与胜队有显著差异,p=0.006(表4)。胜队攻击行为中被判罚一般犯规的有93次,黄牌10次。客队攻击行为被判罚一般犯规126次,黄牌19次,红牌2次。从黄红牌的数量看,负队的攻击行为的数量与程度较胜队严重。

3讨论

世界杯是一届足球比赛的顶级赛事,是以国家为团体进行的比赛。参与其中的运动员都有着很高的目标定向,比赛的社会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一个进球,一场胜利不仅仅意味着金钱和荣誉,更可以提升一个民族的自豪感。因此,世界杯的比赛是纯粹的比赛,没有假球的比赛,是回归了竞技体育本质的的比赛。

比赛的不同时期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对1998年法国世界杯红牌的研究表明,下半时出现的红牌数占红牌总数的72.72%。而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因攻击性行为而得到的6张红牌中有5张是在下半场出现的。Cullen对冰球比赛的研究表明,当运动员进入比赛后期时,由于攻击性行为而受判罚的次数直线上升。一旦获胜无望,攻击性行为就大为减少[7]。本研究对比赛不同时期的攻击行为进行了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上、下半场攻击行为出现的高峰时间不同。上半场的攻击行为在30~40 min达到最高峰,而下半场攻击行为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临近比赛结束43~47 min时攻击行为达到最高峰。 这种时间上的分布与原假设并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上半场临近比赛结束时出现的低谷和下半场在35~40 min出现的低谷。其原因可能在于,上半场临近结束时,运动员要为下半场的比赛做准备,因此出现一个低谷。而下半场的低谷可能是由于运动员的体力极限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在比赛接近尾声时,比赛结果已基本稳定,运动员可能放弃通过攻击行为的方式影响比赛结果的做法,即与Cullen的研究结果一致。

关于主客场条件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往研究存在不一致的结论。有研究发现,客队在比赛中动作的攻击性行为高于主队,而另有研究认为,主队在比赛中动作粗野些而不受判罚,而客队同类行为则被判成犯规时,客队就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本研究结果表明:攻击性行为的次数是主队德国比客队是76:80。而对攻击性行为次数二项分布检验不显著。说明主客场条件对攻击行为没有什么影响,与原假设不符。

比赛结果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当场上出现比分一面倒、有一方是失败无疑时,通常负方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概率远远超出胜队一方。与挫折-攻击假设理论相一致,负方产生了较多的挫折心理,因此容易发生攻击性的行为。在比赛结果是胜两球时胜队比负队的攻击犯规是185:219,次数的二项分布检验不显著。而当比分结果是胜三球及以上胜队比负队的攻击犯规是103:147,次数的二项分布检验是显著。对此,本文尝试作出以下解释:在世界杯的比赛中,落后三球时激起了负队的挫折心理,从而发动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且负队的攻击行为水平较为严重(胜队攻击行为中被判罚一般犯规的有93次,黄牌10次,红牌0次;客队攻击行为被判罚一般犯规126次,黄牌19次,红牌2次)。从双方平均每场25.2次的犯规次数和落后队的攻击行为增多中发现,大比分领先的一方却没有被落后方的攻击性行为的增多而采取报复,反而减少了因攻击行为被判罚犯规。这与原假设不完全一致,但在比赛结果为分差在三球及上的条件时,负队采取了更多的攻击行为,这与挫折攻击理论是相吻合的。

4结论

1) 上、下半场攻击行为出现的高峰时间不同,上半场攻击行为随时间而增多到30~40 min达到最高峰,下半场攻击行为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临近比赛结束时的43~47 min出现攻击行为的最高峰。2) 客队比主队德国的攻击性行为无显著性差异。3) 在比分是胜两球时,胜队比负队的攻击行为次数差异不显著。而当比分是胜三球及以上时,胜队比负队的攻击行为次数差异显著,负队采取了更多的攻击行为来应对挫折。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特里·奥里克,罗晓中,等译.竞技、心理与优胜[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3] 李彬彬,符明秋.运动道德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5,25(10).

[4] 龚智敏. 关于足球比赛中攻击性行为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3(22).

[5] 关莉,梁殿乙.对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非体育道德行为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1.

[6] 段嘉元.对法国世界杯红牌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2).

[7] 张力为,任为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周家骥,朱学雷,杨梦竹.体育运动中的攻击和暴力行为[J].体育科研,2002,23(4).

[9] 候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运动行为 篇12

关键词:休闲体育行为,坚持,运动承诺,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行为承诺

目前,对运动承诺模型的运用研究方面较多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对休闲性、娱乐性、市场化等体育运动的解释存在缺陷,且对非竞技体育运动情景下的预测能力远不如运动员的实证研究。因此,应大力扩展运动承诺模型的研究领域及人群,如休闲体育行为领域的、女性方面的等研究。近几年,相关研究证实了运动承诺理论适用于普通人的锻炼和健身领域,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该模型对锻炼坚持行为能够起到一定的解释和预测作用。但对休闲体育行为领域的相关研究却较少,国内学者还没有对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心理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因此,该文试图以运动承诺理论为基础,探索出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主要心理因素,为制定有效的休闲体育行为坚持和促进策略提供依据,也希望能为休闲体育行为领域中的运动承诺的本土化和跨理论研究的开展和适合中国的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研究做出一点努力。

1 运动承诺理论

目前,1993年Scanlan提出的运动承诺理论可能是对运动行为坚持最有 针对性的 。运动承诺 理论模型 认为:运动承诺(SportCommitment)是“渴望和决心继续参加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状态”,由运动乐趣、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参与机会5个因素决定。

2006年Panayotis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和2007年陈善平结合认知决策理论,这些学者们把运动承诺理论与其他理论充分整合,更好地阐释人们运动参与的运动承诺的前因变量及影响因子,以促进人们的运动参与和坚持性。陈善平等人在验证运动承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以行为承诺为核心的认知决策理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该理论模型没有全面反映运动行为坚持影响因素的局限性。该文试着从心理决策过程的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和行为承诺4个因素对休闲体育行为坚持进行探索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H城市的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和健身等运动俱乐部的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61份,其中有效问卷133份,有效率83%。其中平均年龄30.4岁,最大的68岁,最小的20岁。

133人中处在前预期阶段15人,占11.3%;处在预期阶段10人,占7.5%;处在准备阶段47人,占35.3%;处在行动阶段22人,占16.5%;处在维持阶段39人,占29.4%。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万方、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查阅了关于休闲体育行为、运动坚持、运动承诺理论的文献资料,总结出影响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4个中介心理因素是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和行为承诺,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 研究工具

根据该项研究的操作定义修订,休闲体育行为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内,为了健身、娱乐、消遣、宣泄、刺激等目的,有意识利用身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并追求一种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审美、娱乐等方面积极体验的一切活动。对于普通锻炼者来讲,身体锻炼属于休闲活动。

采用自编的《休闲体育行为坚持性测量表》,同时采用经引进并标准化的《变化阶段分量表》(1个项目)(司琦,2005),其中修改的变化阶段分量表为:(1)坚持这样的休闲体育行为已经超过6个月。(2)坚持这样的休闲体育行为还位超过6个月。(3)偶尔参加这样的休闲体育行为,打算以后经常参加。(4)不参加这样的休闲体育行为,但打算在6个月之内开始。(5)不参加这样的休闲体育行为,且在今后6个月之内也不打算参加。

2.3 统计工具

在统计分析中使用了SPSS17.0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 . 1 心理因素与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相关

为了进一步了解4个中介心理因素对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关系,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休闲体育行为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与行为承诺都呈显著正相关,休闲体育行为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和行为承诺因素与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过程阶段也都呈现显著正相关。

可见,个体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和行为承诺之间成正相关,拥有较高行为承诺的个体其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也较高。换言之,若能找到方法提高个体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将有助于提高其对于休闲体育行为的承诺。另外,个体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行为承诺和行为阶段之间成正相关,说明随着参与者所处的休闲体育行为阶段上升(准备→行动→坚持),其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行为承诺也渐增强度。研究结果还显示,对于动机、效果评价和自我效能对行为承诺的影响关系,均表现出对行为承诺度的显著正影响。说明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四个中介心理因素的均其内在的作用。

3 . 2 心理因素对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预测

为了进一步预测和解释4个中介心理因素对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2=0.362,F=19.694(P=0.00<0.01)。个体的休闲体育行为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和行为承诺因素可以预测其所处的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过程阶段,对总变异的解释量为36.2%,4个因素中的自我效能(t=3.55,P=0.01<0.05)和行为承诺(t=4.88,P=0.000<0.01)对所处休闲体育行为坚持的影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和行为承诺因素对休闲体育行为坚持过程阶段的解释量为36.2%,自我效能、行为承诺对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行为所处行为阶段的预测能力达到了统计学的显著水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和行为承诺是稳定影响个体能否积极参与和坚持休闲体育行为的两大主要因素。

4 讨论

关于动机与坚持性相关的研究,Ryan等人研究发现“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内在动机越强,就越能坚持锻炼”。当一个人参与某项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在动机越强,他坚持这项休闲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动机反映的是个体为什么参与休闲体育行为,即希望通过休闲体育行为来满足自己一些特定的需要。通过休闲体育行为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要或需求,如促进心理和情绪健康、改善社会关系、增强体适能水平等,这些作用是人们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根本动力。每个人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并处于不同程度的唤醒状态,需要只有处于唤醒状态下,才会驱使个体采取行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是否会坚持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是看这个人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理由是不是还存在。因此,如果想要有效地促进一个人继续参与休闲体育行为,就先必须清楚地知道并激活这个人的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需求。

关于效果评价与坚持性相关的研究,驱力理论认为个人的效果对其行为执着程度影响很大[1]。当一个人在参与过的休闲体育行为之后获得很满意的效果体验,那么让他坚持下来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大量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当一个人因为经常有规律的参与休闲体育行为,后来他发现自己的精神十足、心情愉悦等效果时,他就会反复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冲动和趋向,而他因为参与了休闲体育行为之后带来运动损伤、占用工作时间等不好的结果时,他就会放弃参与休闲体育行为。大家都一样,当我们对休闲体育行为的自身价值和作用产生正面的、好的结果认识和评价时,我们越有可能坚持休闲体育行为。该次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对休闲体育行为的坚持的影响中,效果评价也起到作用。另外,我们还要明白一点,让人变得放松、愉悦、快乐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很多,那么这个人为什么会选择休闲体育行为和不选择看幽默书看喜剧电视等其他行为呢,关键是比较下来哪个行为会让人产生更多、更满意的效果,这个跟驱力理论的观点是相一致的。因此,想要促进休闲体育行为的坚持,提高休闲体育行为的效果,改善个体对休闲体育行为效果的评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关于自我效能与坚持性相关的研究,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2]支持行为坚持的自我效能是运动承诺的前影响因素,A jzen合理行为理论的“行为控制感”[3]也同样支持前面这一观点。国内学者司琦(2007)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效能是稳定影响能否积极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事实中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大量人群中,那些相信自己会坚持下来的人往往越有可能坚持。其实一个人的自我效能除了影响他选择什么样的休闲体育项目以外,它还会影响到一个人在参与这项休闲体育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他在面临自身限制、结构限制、人际限制、体验限制四个方面的休闲体育行为限制因素时对休闲体育行为的坚持性和耐力。每个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人都会遇到以上提到的四方面休闲体育行为的限制因素,有的人进行了很好的变通,于是这些人就坚持下来了,而有的人不会变通,于是就放弃了。如因为天气下雨导致室外无法进行网球运动时,有的人会想办法找室内场地,有的人还会通过换羽毛球项目进行变通,继续参与活动,用他们的原话讲,不运动难受,我会想尽办法进行活动,而有的人不做任何努力和变通,直接就选择放弃。当一个人的自我效能也较高时,他对于自己完成休闲体育行为的自信程度也会很高,这样的人会更有可能进行积极变通,自然坚持参与休闲体育行为越有可能。当然对自己完成休闲体育行为的自信程度,会受到他个人的运动能力和他的运动经历的影响,同时也跟他参与的休闲体育项目的难易程度有关。因此,想要有效地促进一个人坚持参与休闲体育行为,可提高个人的运动能力,多一些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经历,选择容易掌握的休闲体育项目,通过提高他对完成休闲体育行为的自信程度,来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更好的坚持休闲体育行为。

关于行为承诺与坚持性相关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同承诺反映是个人行为过程的坚持状态,或者是关系的稳定和持续。Kiesler认为承诺产生于我们的态度和行为的内在本质。对于休闲体育行为的行为承诺同样产生于我们参与的态度和休闲体育行为的内在本质,本次研究中发现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效果评价和自我效能心理因素就会影响到其行为承诺水平的高低。而心理承诺的后果是实际的行为直接导致休闲体育行为的坚持和退出。关于行为承诺的相关研究表明,参与者的行为承诺水平越高,其行为坚持情况就会越好,越不容易出现锻炼退出。陈善平等人(2006)研究证实心理承诺是继续坚持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了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行为承诺水平越高,其休闲体育行为坚持就会越好的情况。因此,想要促进一个人坚持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提高其行为承诺水平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办法,可通过挖掘休闲体育行为的内在本质的好处与作用,增强人们对休闲体育行为的依恋与偏向。

综上可得,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越强,行为承诺水平越高。认识到好的效果会提高行为承诺水平,认知到效果越好,行为承诺水平越高。对自己坚持休闲体育行为的自信程度影响锻炼承诺的形成,行为坚持自我效能促进锻炼承诺。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和行为承诺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休闲体育行为的坚持,对心理决策过程的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行为承诺是促进其坚持休闲体育行为对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5 结语

(1)个体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和行为承诺之间成正比,拥有较高行为承诺的个体其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也较高。因此,若提高个体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将有助于提高其对于休闲体育行为的承诺。

(2)个体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行为承诺之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参与者所处的休闲体育行为阶段上升(准备→行动→坚持),其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行为承诺也渐增强度。因此,若提高个体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效果评价、自我效能、行为承诺,其越有可能往休闲体育行为的坚持阶段发展。

(3)自我效能和行为承诺是影响个体能否积极参与和坚持休闲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下一篇:关注学生脆弱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