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2024-05-25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展现出了教学改革的春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往往有限, 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不能忽视的是,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亟待教师进行解决。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小学生由于本身理解能力不足, 对古诗词难以达到真正浅显的理解。因此, 小学生本身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较低, 难以真正投入到教师所创造的学习环境当中, 对古诗词当中字词的理解也相对比较薄弱。

2.教师本身教学素养不高

小学语文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不高往往导致了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古诗词当中的字词常常因为所处的语句位置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不同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这也正是古诗词当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如果本身教学素养不高, 就难以掌控古诗词的教学活动开展。

3.教学方法单一

古诗词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也是现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 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解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 古诗词从古代传承到现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学习古诗词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其中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容,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真正将古诗词教学视作教学内容当中的重点, 注重其中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新兴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素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最大的特点和其中的问题就是古代字词的含义非常多样化, 其中的感情也随着场景变换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 才能更好理解古诗词当中的含义和意境之美。其次, 教师在讲解其中的古诗词基础含义当中, 也要对里面蕴含的深意进行挖掘, 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在其中表达的情感,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

3.创新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 良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让小学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当中获取古诗词的知识。通过诸如多媒体教学方式、情境式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 加强小学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当中的学习效果, 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篇2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口语交?H的能力进行培养。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措施

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口语交际能力在学校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在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关键的语言发展时期,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需要对学生听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进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精神素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拥有深厚专业知识,并采取有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同时,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进而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

1.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实际情况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依据教材的主题进行讲授,而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如:在以“旅游”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时,老师要求学生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去过的景点,这对于城市的小学生而言是比较简单的,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都不错,家长都会待孩子出门旅游;而对于农村的小学生而言,对旅游的概念都停留在书本上,对于这个话题几乎无话可说。小学生希望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是自己喜欢的,然而现实教学中的话题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2.教学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

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活动仍停留在口语交际技巧讲解与小组话题的讨论上,对于教师而言,这两中教学活动方式容易实施且可控性较强,也就将这两种方式广泛利用于教学活动中去,这就使得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形式单一,进而学生对于口语交际的认识出现偏差,是其失去对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

3.教学效率低

教学效率低主要表现在:(1)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爱说话但说不好话,由此教师将口语交际教学重点放在“说”上,而忽视了对“听”的教学,这就导致小学生听话的效率较低;(2)小学生说话的语言匮乏,并语言中心不明,教师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千篇一律的效仿,这就导致学生缺乏语言的生动性;(3)网络用于传入校园,影响着小学生语言的文明规范。

4.教学评价缺乏指导性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比较单一,评价方式都是“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前者将会削弱学生的主动性,后者,由于小学生自身表达欠缺条理性和概括性,并不能给其他同学有意义的评价;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仅仅是正确或者错误,这类评价过于简洁,缺乏指导性,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进而影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措施

1.提高教师口语交际的水平

教师作为知识的学习者和传输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启发者、组织者,其自身口语交际的水平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做到:(1)自觉的学习口语交际知识,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相关书籍和刊物及深入对教材进行研读,进而全面了解和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目标等;(2)丰富自身学识,教师应对各方面技能与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如:音乐、文学、科学、美学等,并充分了解国内外文化,进而在教学过程在,给学生带来精彩、全面的口语交际课堂;(3)重视口语交际的掌控,教师应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进而为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

2.优化口语教学活动

(1)选择学生喜欢的口语交际主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与良好的交际习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并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2)对教材灵活加工,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口语交际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最大程度上是教学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进而使学生能够顺利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想法;(3)对学生喜欢的话题进行补充;比如在母亲节、父情节的时候,教师增设相关口语交际主题,让学生积极讨论交流;(4)创建真实有效地教学情景教师通过创建真实有效地教学情景,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进而使其在口语交际课堂中积极表达、及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

3.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效率

(1)教师通过组建合作小组,小组成员对一主题进行讨论,每个成员彼此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2)教师时刻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3)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并正确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免学生偏离主题;同时,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以上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使学生集思广益,自由表达自己的相符,进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进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效率。

4.健全口语教学评价机制

(1)教师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请款,并对每个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的表现,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2)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有针对性且评价详细,同时还给学生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方法,进而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3)由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情,及今后的语言表达意愿;因此,教师应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不敢表现与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使有表达自己意愿的勇气;(4)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评价,如: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社会评价,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进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口语交际教学,不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结语

总之,学校为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完善教学内容,改进评价方式,进而使学生对口语交际学习感兴趣,及表达自己看法的欲望,最终实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问题 分析 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具体的科研调查,最终了解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来进一步加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调研分析

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小学开设了英语课堂,在开设过程中由于开设的学校在逐渐的增多,并且开设的年级在逐渐的压低,这就为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做出了良好的准备工作。但是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基层了解,在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根据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进行了多次的座谈会讨论,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但是根据“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评选”以及“小学英语口语比赛”等调研活动的召开,从中发现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及在教与学之间产生的矛盾,根据具体的课堂活动进行分析,最终了解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许多教学问题,这就直接的影响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由于教学问题的存在,直接的制约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对策,其中教学问题可以归纳为:

1、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技能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整体质量,在教学中,小学教师,仅仅具备简单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一定的语法知识是不够的,在当今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教学技能,主要的表现在在课堂上组织不够合理,缺乏教学的条理性,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实时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语言呆板、没有逻辑性以及幽默感,在课堂教学中板书设计不够合理、教师的英语书写不规范,书写不工整,在教学技能中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中,及时教师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不达标,仍然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相应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科研方面存在着问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欠缺,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科研知识,教师不能及时的关注教学理念从中缺乏相应的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相应的外部机制,这就影响了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2、教师学法指导不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小学英语教学,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使学生发展自身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的依赖教材和教参,在课堂活动中,仅仅根据教参进行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不能符合教学的原则,不能保证学生的需求,从中限制了小学生英语教学的视野扩展,从而导致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缺乏教学弹性,以及学生的独立发展,这种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3、小学英语教师的负担过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任教的班级过多,部分教师在英语课时中比较多,在教学中,英语教师除了英语教学外还包括其他的学科,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中,是十分艰难的,这就大大削减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4、学校领导缺乏重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校领导不重视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指导,忽视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并且在正常的英语早读或者是晨读中,剥夺了学生的宝贵朗读实践,这种管理上的忽视,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英语学科中的良性发展,长时间就会影响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三、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1、重视对英语教师的教育以及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进一步提高英語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教师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自觉奉献精神,在教育期间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机制将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的培训,增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技能,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创办更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技能,重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丰富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在讨论合作中加强小学英语学习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学习中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的意义。

3、学校领导加强的重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领导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制定相关的规定,来规范教师的教学态度,增强对英语教学的管理,在教学中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这样进一步促进小学英语教师对教学的不断提高,增强在教学活动中的认真负责态度,这样来保证教学的结果。

四、总结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唤起学校领导以及其他部门对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视,加大对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措施,全面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在教学活动中 注重对教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丰富英语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质量,为发展小学英语教学做出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艳波,柴韵敏,万翠.让课堂充满阳光——小学英语教学激励性评价尝试[J].英语教师,2013(29).

[2]吕慧芳,张宏民,郝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教育界,2012(15)/

[3]房洪然,苟小燕,李玲玲.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情景创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23).

[4]陈小凡.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新课程研究,2011(02).

小学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4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形式主义过重, 学生难下笔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激情刺激不足, 导致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 没有表达的欲望, 写作时不知道写什么。命题作文约束了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基本仿照其他优秀作文, 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教师给出的题目经常与现实生活脱节, 学生缺乏相关经验导致没有兴趣写作, 也找不到写作的灵感。大多数情况下, 学生写作只是为了完成作业, 并不是写发自内心的感情。

2. 学生本身写作能力低

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时, 经常只是在讲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对于学生而言理论性太强, 过于抽象, 再加上学生理解能力有限, 根本不能消化教师所传授的方法, 在下笔写作就感觉有困难而无从下笔。学生也不能做到细心观察并及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不能合理渗透写作方法, 加上学生年龄尚小, 还在积累阶段, 课外阅读量也比较少, 本身词汇和语言积累量不足, 这也制约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

3. 教师忽略了作文的修改环节

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写作, 教师修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 基本上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 写完就交给老师。而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则往往流于形式, 教师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时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 是师生思想上的交流, 也是情感交流, 若教师每次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同学, 这样就忽视了学生习作过程中的感情培养, 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付出。

二、小学作文教学对策分析

1. 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作文教学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经历, 用书面语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进行作文训练时,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 宽容看待学生的缺点, 让每一个学生有所发展。作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必须具有儿童的生活特征, 与孩子的生活融为一体[1]。在进行作文训练时, 最好做到只定范围不命题;重视表达方式不限文体, 让学生能受拘束;不限篇幅和字数;强调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而不是胡编乱造。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扩大学生知识面

大量的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 拓宽知识面,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逐渐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和写作素材, 领悟一些写作规律。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课外赏析, 这样避免了学生的盲目选择, 也让学生能读到适合自己的作品, 能从中领悟到一些方式方法。

3. 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

学生在写完作文后, 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评价, 并提出修改意见, 这时候学生总是很容易接受。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方向, 要求能写出他们的真实感情。自改时, 要让学生体味老师的批语, 对照批语阅读并分析自己的草稿, 在读改的过程中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2]。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 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立足于实际生活中, 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 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表达自己,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这样做势必会将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改善, 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写作文, 乐于表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还可以为他们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形成学生说实话、诉真情的局面。让生活的真实, 表达的真实带领学生走向习作的春天。

摘要: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存在着作文拘泥于形式, 学生不想写, 不知道怎么写, 学生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分析,小学作文,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黄晓东.建构新课程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空[J].吉林教育, 2004 (12) .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篇5

摘要:读写结合教学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点,在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中也出现一定的问题,如对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视度不够等,对于这些问题要积极进行解决。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208-01

读写结合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对读写结合教学进行重视,不断探索积极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实现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标准的读写要求贯彻不到位

小学语文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没有将课程标准的读写要求进行全面贯彻,制定的教学目标较模糊,如在较低年级,在写作句式上有“一边„„一边„„”这个句式,这种句式在多篇课文中出现,《称象》中有“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种句式表示动作发出的一方同时做两件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发现这种句式的规律与特点,并教会学生通过多篇课文进行比较,对句式进行深入体会,以便对其进行熟练掌握。一些教师常常对写作方法不够重视,如在较高年级中,总分构段方式在多篇课文中出现,可见这种写作方法是教学的重难点,但多数学生并没有对这种写法进行熟练掌握,说明教师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正确解读,也就难以达到读写结合教学的相应效果。

2、读写结合教学没有全面落实

对于读写结合教学,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课后练习、单元习作等环节,多数语文教师没有充分对这些环节进行利用,对于语文教师应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目标没有全面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范围没有得到有效拓展,使得一些教学资源出现浪费现象,对小学生读写能力的锻炼也产生不利影响。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利用效率较低,一些教师没有对读写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时,常让学生对习作内容及要求进行了解,再进行简单沟通,就开始进入习作阶段,这种习作教学方法在多个单元习作教学中被重复使用,如对于要求学生写“人”这一习作课,一些教师仅向学生介绍写作要求,并没有带学生对学过的相关课文进行回顾,对于板书也没有进行精心设?,学生难以掌握写“人”的要点,习作课效果较差。

3、读写结合作业设计较差

教师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对文本进行全面赏析,但因为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理解,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读写方面没有得到充分训练,教师在教学时也没有与实际生活建立相关联系,学生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1】,学生也就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文章。如对一篇课文进行读写教学时,读完一段就进行体味练笔,一篇课文读完后以练笔多次,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却没有得到改善。教师在进行读写教学时要对读写作业进行科学设计,让学生充分体味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练笔,抓住课文教学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1、做好词语练习工作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积累,为学生设置较多的练习机会,如对于一些方位词、量词等内容,可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训练。教师可通过情景设置方法让学生学习词组的用法,如用操场中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对“一边„„一边„„”进行理解使用。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安排练习,逐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将教材中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建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

2、做好批注工作

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对课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进行重点体会,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默读并随时进行批注,如在学习《颐和园》一文时【2】,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作者的行程顺序进行批注,体会“进、登、从”等动词的用法,并在批注过程中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学生使用随文批注的方法可以深入了解文章写法,对语言进行深入理解,并提高表达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概括,使学生能够清晰表达。同时要让学生记录自己阅读文章的感受,培养学生对课文的赏析与评价能力。如可使学生对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评价,从中得出有价值的内容。

3、对各种文体的多种写法进行教学

教师要让小学生对记叙文、说明文、散文、想象作文、应用文等文体进行了解,理解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掌握其写作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如对于说明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探讨文中的写作内容及写作方法,要对写作方法进行重视,让学生明白作者所使用写作方法的原因,做出详细说明,并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练习。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对不同写法进行熟练掌握并运用。

结语:要对读写教学进行重视,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对语文资源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和运用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清晰简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开展读写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它大大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氛围和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但同时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近年来,提倡语文人文性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无可厚非。但有些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误以为语文教育应以“人文性”作统帅,于是打着“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趣味”等旗号,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或在“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幌子下,以课文某一内容为由头,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或在“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幌子下,以课文某一内容为由头,将语文课“切换”成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把语文课上成了口头作文课或时政讲析课。此种现象屡见不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我们不能把语文课撕成两张皮顾此失彼,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谈人文性教育,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时,应该是在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写作技法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等的掌握,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来完成。否则,脱离了这些,所谓的“人文性”只能视作是“硬贴”标签。

二、重结果轻过程

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结论。有些教师把此观点当作“尚方宝剑”,于是将课上成了“满堂问”,将目标确定为标准答案的获得而不是寻找答案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的牵引下,机械地、一步步地被教师带进其预先设定的答案中。否则,教师就不肯“善罢甘休”。教师认为答案知道了,目标就完成了。殊不知,这样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轻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没有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认识活动(即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结论也就难以被学生真正地理解和巩固。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行为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形成。

三、教学方法,“热闹”与“不当”共生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生机盎然。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收获?我们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的活动时,常看见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一篇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然而,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就文本与活动的关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然而,用心、仔细地阅读却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是我们当前使用新课标中必须认真对等的问题。

四、课堂教学中“务虚”

许多教师为了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采用了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课堂上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用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下令:“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为什么提倡将讨论引进课堂?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讨论是提高学生积极性、自主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只要学生讨论了,“参与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没有架空。只要学生“有效讨论”了,这节课的教学才真正具有意义。什么叫“有效讨论”?首先它得有一个适当的主题,其次,讨论得有一个大致完善的过程。任何一个过程的完结都是需要时间的,对于一次讨论,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指标。但是,一节课的讨论时间不够肯定是行不通的。

五、教学手段无效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动画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动思动笔的时间。

为什么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主要原因在于:多媒体迷住了学生读书的眼。语文课是语文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学生只能通过语言文学才会理解、体悟、想象。所以借用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

所以,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描绘景物的。

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处理好课改中的诸多问题,会有利于新课程的健康迈进。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篇7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主体畏难心理。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很早就开始涉及作文教学,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 阅历缺乏, 加上知识结构不健全, 致使理解能力较弱, 表达能力也差。阅读教学尚且有本可依, 但是写作教学却无本可照, 小学生势必望而生畏, 对于写作产生畏难心理。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往往因为经验缺乏而怕教, 教学双方的不良心理制约了双方互动, 严重阻碍了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

2. 教学策略有失平衡。

(1) 重数量, 轻质量。在现在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往往会盲目追求学生写作技巧掌握的速度, 而根据考试中的严格要求来设计写作教学过程, 在论文题目布置时限定写作内容范围和作文字数, 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硬性要求往往会造成写作时的磨洋工现象。例如, 就议论文而言, 学生的作文中往往出现前面无关紧要的情节拖沓, 而到了后面需要下笔墨的发展、高潮部分几笔带过。一些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硬性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 这样使得学生逐渐养成将写作当码字的习惯, 记述文写作就如流水账没有重点, 显得波澜不惊。

(2) 重模仿, 轻创作。创作是写作进步的阶梯, 然而, 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生们的作文趋于一致、千人一面。对于作文中的经典案例, 教师会时不时的强调, 这使学生产生一种盲目跟从心理, 几个典型的主题被翻来覆去的用, 即使布置的是不常有的作文主题, 也有一些学生几句话扭转乾坤引到他们熟悉的路子上去了。明明布置的是夜晚的星空, 却让学生从星空引到路灯, 在由远及近依次引到自家的屋子和屋子里辛勤劳作的慈母。即使是赞扬亲情、抒发感慨, 其写作方式往往千篇一律, 少有闪光。众所周知, 考场作文比较性强, 同样的题目, 同样的题材, 文章能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选材、构思与创新, 要么就“唱反调”, 用新观点、从新角度去写大家常写的内容。否则, 文章就不免落入俗套。

3. 教学时空受限课堂。

传统的教学都是限制在有限的45分钟和教室, 加上小学生受到家庭的过分保护, 都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社会, 接触大自然, 自然而然缺少对生活、社会的了解和感触。而作文恰恰是作者表达生活感悟、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 如若没有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深入接触, 自然不会有什么独特、深刻的思想表达。这造成写作教学中经常出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 但内容却让人哑然失笑的情况, 没有思想的作文就如同食之无味的食品。如有学生写冬瓜和黄瓜嫁接, “姥爷买回冬瓜和黄瓜种到地里, 过几天挖出来进行嫁接, 结果成功……”, 由此可见, 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就不会有深刻、精辟的写作思想。

二、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1. 调整心理, 摆正心态。

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执教者要实现成功的教学, 其前提就是要调整教学心理, 摆正心态。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小学生的阶段特点和学习特点, 根据学生的具体课堂表现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小学生一般都年纪小, 动手能力差, 理解能力弱, 逻辑能力表达能力都会比较混乱, 在熟知这些情况的基础上, 教师还应看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事物好奇心强, 求知欲望强烈, 而且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优势, 结合教学需求对症下药, 以实现其最佳效果。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利用一切时机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并积极贯彻激励策略, 不断增强小学生的写作信心。以此, 使教学双方都能以最佳的心态参与到写作教学活动中, 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2. 改进策略, 提高质量。

(1) 加强指导, 传授技巧。老师要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 逐渐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 感悟世界, 鼓励学生思考世界万物的生存和发展, 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想法与感悟。只有自己亲眼目睹、洗耳恭听、亲身体验的事情, 才会言之有物, 具有真情实感。同时, 要训练学生掌握常用的表达方法, 如议论、说明、举例、反证等, 要训练他们如何把话说清楚, 说明白, 说具体。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 提示学生注意佳作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 怎样结尾的, 进而根据自己的行文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应尽量减少硬性规定,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而不是盲目追求技巧掌握的速度, 重点还是应放在长期积累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化写作特点。

(2) 结合阅读, 强化技巧。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文章, 经常性的拿出来读读, 分析这些好句子是好在哪里, 别人是怎么写的。这样不仅丰富了写作素材, 而且能在阅读中学习他人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技巧等, 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 不断强化应用技巧, 提高写作质量。此外, 还要加强朗读和背诵, 背诵古今优秀诗文以及一些课文或段落。如果学生把这些做到位了, 那么写起作文来就会“胸中有积蓄, 不吐不快”了, 写作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为学生表达自我情感的需要了, 从而慢慢的爱上写作。事实证明, 没有积累就没有写作的底气。老师要指导学生读书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 产生效益。

(3) 及时反馈, 提升技巧。作文反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及时的反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能力以及优势与劣势, 保证信息的对称可以让教学主体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保持学习进度和教学进度的一致性, 提醒学生扬长避短, 查漏补缺, 亦可作为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作文反馈形式多样, 如学生之间互评互改、教师个别面批面改、佳作赏析, 加之恰如其分的评语和高分鼓励等, 都对小学生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例如, 学生在描写亲情时, 总会潜意识的偏向于赞扬母爱伟大。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在全班进行了针对性的关于亲情文章的写作指导会,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母爱意外最深刻的情感体验, 就有一学生提出父爱无私、深沉。这一不寻常的观点一经提出, 即刻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发散了学生思维。这样, 学生们在写的时候不至于词穷, 觉得无话可说。

3. 拓宽时空, 放飞思想。

(1)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自然界中无奇不有, 让学生在自然中畅游, 看着外界的一草一木, 听着一虫一鸟, 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因此, 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 在玩赏中观察, 从中获得感性真知, 从而他们会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2) 带领学生走进大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头,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生活充实, 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一个人的生活越充实, 他的作文所表现出的思想就越深刻, 越细腻, 越是与众不同。老师课外带着学生走进社会, 投入生活, 深入社区, 参观学习, 收集材料, 采访人物。面对沸腾的生活、瞬息万变的世界、价值观念的变化有了直接的印象, 对生活有了独到的见解、深刻的领悟, 才能写出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 篇8

一、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是一个新的课程体系,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提出更新的要求,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策略及教学目标等问题,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框架和概念,具体的操作要看教师,因此,这个实施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缺乏对口语教学的重视。

在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中也要以听、说为主,读与写的教学作为辅助,因此,在这个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一定要以这两种技能为主,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但在英语课堂上,很多老师忽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将重心放在对单词的识别和句子的理解上。这主要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试卷上有听力题,听力逐渐引起了重视,但是口语能力难以检测,使口语训练很缺乏,无法让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缺少适合的语言环境。

口语训练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而目前这样的环境很缺乏,周边的语言环境都是讲中文的,大部分学生的家长也没有这个语言水平,不能和小孩用英语交流,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很难。此外,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课内外的语言交流很少,基本用普通话沟通,在以汉语主导的环境中,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基本没有保障,学生的口语水平无法提高。

(三)大班化教学,口语训练机会少。

小学阶段的小孩生性好动,比较活跃,也有个性,课堂上有时候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场面,而英语口语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但目前还难以建立一个有秩序的课堂,不利于口语教学,使得口语活动难以顺利进行。此外,现在的学校都是大班化教学,学生多且时间有限,不可能顾及所有的学生,口语训练的机会非常少。

二、对策分析

作为一门以交际为主的语言学科,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有益。

(一)重视英语口语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多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继而提升教学水平。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拿出更好操作的一些政策与措施。

(二)给予学生更多训练口语能力的机会

1. 紧扣教学,设计话题。

每一堂课都可以与学生共由探讨下一次课的话题,话题应该根据课堂内容展开,比如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也可以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等。如Unit5“Let’s eat”这一课,可以要学生找出有关于食物的一些英语单词,再用“I have...”造句。要学生运用单词和句型来造句,可以让学生拓宽思维,到课外找寻更多的食物单词,以此类推,造更多的句子。对不同学生针对性给予表扬、鼓励和教导,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依靠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生性爱玩,在游戏中学习才会有兴趣。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游戏“猜一猜”,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同学的特征,但是不能透露姓名,然后由全班同学一起来猜一猜是哪个同学,这个过程中只能用英语表达。这让学生更愿意开口说英语,通过倾听同学的描述,其他同学的英语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3. 开展小组合作训练,提高口语能力。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每个学生得到训练机会很少,纪律难以保证,口语训练难以开展,因此可以将班级分成小组,分组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个小组四到五人,组长作为代表。这样能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吸收知识。在小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只是辅助作用,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

现在的高考改革,就是为了改变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现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那么最基础的小学英语教学更是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口语教学方面,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指导下,探索更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英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习惯,提高小学生的口语水平。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成效也不错。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口语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等,小学英语中的口语教学质量非常重要。针对这些问题,从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滕云.中外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评价比较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0(03).

[2]陈则航,王蔷.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原则及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11).

[3]朱丽俊.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完善策略[J].理论探索,2013,(08):5.

小学英语教学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9

1、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些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和别的同学交流合作或者不肯开口说英语等一些问题, 这些皆是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积极性的表现。在学习英语的最初阶段, 有些孩子在心理上有些自卑, 怀疑自己说不好, 被人模仿、笑话, 不敢冒然举手, 怕引来嘲笑, 对于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另外, 由于家庭环境、遗传等原因, 造成一些学生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即使他们思维敏捷, 会回答所有的问题, 但是这些心理原因也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使他们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课堂的提问, 甚至还会产生躲避心理。

2、未能及时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语言的学习总是和实际生活相连的, 单靠课本和老师的讲授, 学生是很难真正领会和掌握的。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 情景教学颇受欢迎, 即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来创设认知的情境, 从而构建教学的“生态环境”, 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发展语言应用能力。在情境的创设上, 语言往往显得苍白。因为, 如果仅仅由语言来构造情景, 学生只能以听的方式来构造一个只有声音而没有画面的世界, 不利于学生体会英语的魅力, 领略英语的精髓, 要知道,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学生只有通过走入情境, 才能真正的对英语这门语言有深刻的领悟, 获得综合性的英语应用能力。

3、英语教学过程出现脱轨现象。

目前, 很多初一的英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不好教, 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初一新生也觉得进了中学之后, 英语学得非常吃力, 完全就不能适应中学的教学方法。小学英语教师也觉得自己很冤枉, 平时教学都是认认真真、辛辛苦苦按教材及教参的要求去教学,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据调查显示, 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中小学阶的衔接”出现问题, 小学与初中完全脱节。小学按照小学的一套方法去教, 而初中按照初中的方法去教学, 学生一时肯定不能适应这两种有异的教学方式, 从而导致英语成绩下降, 这将极有可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从此惧怕英语甚至放弃英语这门功课。导致很多小学英语成绩十分高的学生, 到了中学后很难适应中学教师教育英语的方法, 产生了厌学心理, 这将十分不利于学校对英语优秀人才的培养, 给中国的英语教育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二、完善小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可见, 教师不应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教育目标的明确, 教学构思的建立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想培养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鼓励则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渴望的一种极好的方式。那么教师可以对表现优秀和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自己的肯定, 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和热情。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

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 还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面对因讲不好英语而造成的尴尬状况时, 不会不知所措。因此, 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 把握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多变的。教师要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 掌握其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才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此外, 班级如同人一样, 是有个性的, 尽管性格可以培养, 但在备课中, 如果教师能够全面仔细地考虑到学生集体对新知识的渴求的迫切程度、接受挑战的可能性和对困难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话, 教学的效果才会更加接近教师的预想值, 让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积累足够的知识来搭建英语学习的基础, 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好地基。

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创设教学情景, 可以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4、增加中小学英语教师间的交流互动, 做好过渡阶段的衔接工作。

小学阶段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启蒙阶段, 小学英语是一个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 打好这个基础对一个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证学生在离开小学的英语课堂后, 也能在中学课堂中进行轻松愉快地英语学习, 并能够一直怀着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小学老师就应该多关注学生在中学阶段英语的学习情况, 增加和中学教师之间的交流, 分享对英语教学的感受和经验, 讨论教学方法与模式, 改变之前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脱轨现象, 提高基础英语教学的质量。

三、结束语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保证教学课堂的生动、有趣, 并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增加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吸纳。既要让学生爱上学习英语, 又要让学生去摸索并掌握学好英语的方法, 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的愿意加入到英语学习的活动中来, 在加强了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 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当今教育的一大热点当属小学英语教育, 与此同时, 小学英语教育也获取了学校和家长们的关注。但是在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方面, 一些英语教师一定遇到了许多令人困惑的情况。本文通过对现今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来和大家分享交流。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心理健康,积极性,脱轨现象,多媒体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张思中.教学法与交际法之差异, (上、下) .中小学外语教学法, 1996.

[2]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科学出版社, 1999.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一、农村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1、“填鸭式”阅读教学方法较为严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 在进行指导之前, 要详细剖析阅读内容, 让阅读教学课堂具有互动性、对话性。这样也会促进学生们自己独立思考, 反复深入学习阅读内容, 同时在阅读学习当中, 增强合作意识, 促进互动性。但是就目前而言, 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是“填鸭式”教学, 由于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比较落后, 无法与新课标达到一致, 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单纯的看书识字, 没有明确的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 新教材所要求的“互动性、对话性”在农村小学当中也没有贯彻落实, 所以当今农村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仍然是一块比较薄弱的部分。

2、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 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 主要内容有想象、感知、兴趣、情感、记忆、意志、思维等等, 学生在阅读时通过这些心理活动, 对话高尚的心灵, 汲取人类精神。由于小学生在认知水平、个人经历、心理及其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所以众多学生阅读同一本课文也会出现各不一样的感受, 而这就是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受到学生主体差异影响以及语文教育人文性影响。因此,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 要区别对待存在这种差异性的学生。在新课程当中, 个性化阅读是一个新的标准, 个性化阅读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该被教师落后的观念所束缚, 更不应该以教师自认为的方式来替代学生的个性化思考。由于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没有重视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也没有专业设计个性化阅读方案, 进行阅读教学实践, 这样就导致学生觉得阅读空乏无味, 产生可读不可读的心态。

二、应对措施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才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当中, 教师要突出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 从而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这样就会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之前,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 激发学生探究疑问的欲望。比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一课程时, 可以布置给学生一道非常富有挑战性的话题, 比如: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 我们充当一回广告设计师, 给黄山设计广告语, 让全世界的人来了解黄山。通过这样的话题,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充分进行思考。再比如教学《惊弓之鸟》这一课时, 在课前向学生发问:众所周知, 只有弓和箭才能射下一只鸟, 但是在没有箭的情况下, 这个人又是如何射下鸟的呢?给同学们制造悬念,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2、在语文教学当中要重视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 不能简单理解为整齐划一的阅读水平, 让所有学生成为优等生, 而是让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 拓展更大的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时, 要充分发挥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爱好的学生的特长。不应该让教师成为课堂中的主体, 而要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上的主体, 将这种观念进行转变, 有利于学生活跃课堂, 激发阅读的兴趣,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视野。在阅读教学课堂当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的感受和理解, 要教会学生破除桎梏, 从那些条条框框不合时宜的观念当中解脱出来, 让心灵在自由的心境当中去追寻语文的美, 张扬人性善良, 探求真诚的人格。

3、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为了促进阅读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情境, 使得教学变得生活化。四年级课本当中, 有很多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文章, 这些课文与实际生活情况相差甚远, 抒发的情感让四年级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也有点难以理解, 但是教师在阅读这些课文或者讲解这些课文时, 要注意缩小理念上存在的差距, 在教学中注重拓展教育, 让学生了解旧时候人们的贫困生活、红军长征所表现的艰苦奋斗的意志等等。只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4、注重阅读教学的延伸性

小学四年级的语文阅读, 书籍量有限, 而且学生对生活实际情况的了解也是相当的有限。要让学生在阅读时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是十分困难的。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教师应当注重阅读教学的延伸性。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探究, 从有限、桎梏的思想中解脱出来, 走向更加自由、广阔的天地。

三、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当中, 教师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阅读教学的目的, 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友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 2012, 05:89-90.

[2]查智琴.四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4.

[3]张雪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的教学为辅;采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进行教学;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好多教师太关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从而导致做得有点“过”,这就使得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在新课程教学中,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必须发挥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处理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和教学手段都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的教学中,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从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体会课文的教育意义。而理解课文中老爷爷的话“我可只看到一个儿子”,使学生更明白了只有懂得疼爱、关心父母的儿子才算是真正的儿子。

二、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手段,仅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是为了帮助教师使教学工作更轻松些,而不是使教师的教学更繁琐、更沉重,更不是把使用它仅仅当作一个目的。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这篇课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春、夏、秋、冬”,表现了作者的美好心愿,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这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带来的四个美丽的季节,特运用电教手段的优势来营造气氛。如第一小节:一幅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的图片配有知了烦躁不安的叫声,在一瞬间变为绿太阳图,让学生体会绿太阳给人们带来的清凉。通过这一热一冷的对比,孩子们对绿太阳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并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相机而动,巧妙地做好引导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还要在“善导”上下工夫。

在教学《灰雀》时,课文写到第二天列宁到公园见到了那只灰雀。至于灰雀与小男孩到底有何关联,灰雀是怎样回到林中的,是课文留下的空白,我在设计这段教学时,有意挖掘这段空白,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心理过程,由此引发想象:小男孩对待列宁、对待灰雀的态度及变化,放回灰雀的过程等。这样,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补上了这段“空白”,加深了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并且在引导过程中,我注意时间和分寸的掌握,既不喧宾夺主,又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

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求新、求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问题,寻求问题的根源,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会有利于新课程的健康迈进。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篇12

一、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剖析

(一) 课堂沉闷, 缺乏激情

小学语文的教材上大多数都是写景或是写事的课文, 教师以往都是用富有感情的朗读方式向学生介绍课文所描述的美景, 可是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体验, 对教师所描述的内容难以产生共鸣, 一整节课下来, 以教师为主体的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失去了好奇心, 自然而然注意力容易分散, 课堂气氛也会变得十分沉闷, 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二) 传统阅读教学, 漏洞百出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创新, 按部就班。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不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缺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观念。并且,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中, 从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到重点段的剖析, 教师都会非常仔细认真地一一讲解, 这样“包办”式的阅读教学方式, 虽然淡化了对课文整体感悟的缺点, 但是忽略了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造成学生只是盲目地跟随着教师的思路, 缺乏自我创新思维的锻炼。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 顾虑到阅读要求与讲练相结合的特点, 教师会大量安排学生进行句子仿写、词语的拓展、段的练习等。可是这堆积如山的阅读练习往往受到学生的排斥, 造成了学生过重的负担。

传统的阅读教学, 虽然注重文章的阅读, 但是阅读的形式和方法单一, 忽视了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习惯和能力。

(三) 传统写作教学, 压力沉重

小学生普遍十分害怕写作文, 平时的课程内容安排中, 教师并未专门安排时间进行作文教学辅导, 通常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作文, 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完成作文任务, 教师在临考的时候甚至教导学生在作文书中背诵一些好词好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用来应付考试, 使学生感到沉重的压力, 甚至还可能产生厌恶感。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对策探究

(一) 利用多媒体教学, 激起学生的激情

有激情才会有成功, 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给人以沉闷感。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这种状况得以改善, 比如遇到像《雨点儿》这种写景抒情的文章时, 教师可以在课前合理使用多媒体对课文的描写进行形象的概括或利用软件把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用图像表现出来, 在课堂播放课文时, 用准备好的多媒体电脑课件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所描写的雨过天晴后, 地上绿油油的草滴着晶莹露珠, 鲜花红艳艳的美妙情景。学生会被面前的直观情景所吸引, 全神贯注, 用心领会, 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意境充分的理解, 读出韵味的同时也能理解作者的情感, 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提高课堂效率, 也间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尝试课堂合作学习的讨论。

(二) 迎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来对待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因为它既有要继承和发扬的合理性, 也有面对现在教育发展中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忽略了语文基本技能训练, 因此, 在新课改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既要辩证地对待“双基”——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还要踏实地从根本上加强对“双基”的训练。

对于课文中的某些重要篇章、重点难点, 教师的讲解很重要, 但教师应该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 慢慢地指导学生去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想法, 这样容易看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因此, 一定要摒弃全程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解的“满堂灌”行为, 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阅读教学应在注重讲练结合的基础上安排适量的练习, 这样不仅明确了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同时达到了理解文章、锻炼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选择精辟的阅读文章来锻炼学生学习阅读的能力, 但一定要避免机械的训练, 因为那会增加学习的压力, 自然不会有好效果。

为了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阅读形式与方法的单一性, 教师可以在阅读学习的课堂上播放跟文章有关的音乐, 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情, 对下面阅读文章中流露的情感有巨大的帮助, 同样也建立了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悟, 因为只有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情感, 才能由心而发, 自然流露出对文章的认同。

(三) 用愉悦的心情写作, 事半功倍

让学生带着沉重的包袱去学习, 必然会成为作文教学的绊脚石, 而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写作, 则会事半功倍。因此, 教师需要一改以前应付考试的作文教学方法, 推荐学生阅读课外书目, 比如《金银岛》等有关历险的书, 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性, 学生可以享受里面优美的词句, 还可以在书中找到童年的乐趣,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还有助于作文的写作。教师也可以教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景色和周边发生的事情, 激励学生写日记, 同样是作文题材的很好来源。当学生从心里爱上了作文, 才会乐意动手去写作, 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效果会比较好。

三、总结

以上只不过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方面面中的一部分问题。我们教师在探究教学问题时, 应该辩证地对待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 分析问题, 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方案, 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 小学语文教学从教与学、课内与课外、阅读和习作、过程与评价等关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逐渐清晰, 这将成为小学语文向前发展的绊脚石。面对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 我们要有勇于探究与发现现有教学问题的精神, 探究解决方案, 进而形成一套先进的、可运用于整体把握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热点问题,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维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攻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 (28) .

[2].兰臻.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海峡科学, [J].2009 (4) .

上一篇:能源工程概论下一篇: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