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尿路造影

2024-07-06

静脉尿路造影(共8篇)

静脉尿路造影 篇1

摘要: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 将其均分为两组, 甲组患者接受CTU检查, 乙组接受I VU检查, 分析对比两组图像以及数据结果。结果整体尿路显示清晰者, CTU组18例 (90.0%) , IVU组15例 (75.0%) ,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 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且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系统静脉尿路造影

为研究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 (CTU) 与系统静脉尿路造影 (IVU) 效果, 笔者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 对比CTU和IVU诊断效果, 现将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 男26例, 女14例, 年龄24~80 (52±1.3) 岁。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 被确诊30例, 先天异常为典型影响表现6例, 结核灶经治疗证实4例。

1.2 方法

1.2.1 CTU

采用标准专业的GE 16层螺旋CT, 高压注射器。患者分别在检查前半小时患者口服500~800ml清水, 从两肾上缘到膀胱下缘进行检查以及常规的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从肘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60~100ml。注射速率为2~3ml/s, 分别在皮质期、实质期、延迟期分别扫描1次, 对获得的容积数进行后处理。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容积再现 (VR) 、多平面重组 (MP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

1.2.2 IVU

检查中使用高压注射器。患者于检查前半小时口服500~800ml清水, 检查时患者取仰卧头低位, 拍摄1张腹部拍片。经肘静脉将60~100ml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注入其中, 注射速率为2~3ml/s。注药5、10、15min后分别拍片1张, 肾脏分泌功能欠佳者应延迟45min拍片。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整体尿路显示情况

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全部清楚显示者, CTU组18例 (90.0%) , IVU组15例 (75.0%) ,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IVU检测输尿管未能全部显示3例, 肾盏、肾盂显示不全者各2例。

2.2 肾脏功能观察

采用IVU检测方法, 仅可见肾脏轮廓外观以及密度出现的改变。而采用CTU诊断检查, 可见清晰的膀胱、输尿管以及肾脏结构, 且可对肾脏分泌功能有清晰明确的观察。

3 讨论

根据血液的正常循环以及肾脏排泄的原理, 正常人在注射造影剂30~40s之后, 肾脏皮质强化, 60~70s后肾脏皮质以及髓质会有所强化, 约5~10min集合系统以及输尿管显影效果良好[1]。因此, 在进行CT造影检查时, 首先应进行普遍的延迟扫描。并在此基础上, 提高上尿道定位性敏感性以及定位敏感性。若患者为肾功能中度受损, 可采用延长延迟时间获得最佳的图像效果。进行延迟扫描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判断病变的位置以及来源;体积较小或密度较低的病变出现充盈缺损, 便于对患者疾病的诊断, 或明确患者病变的位置、范围以及具体大小等;显示尿路的走行以及形态[2]。

两种诊断方法相比, CTU具有更为精确更高的空间以及时间分辨率, 明确组织出现的病变。尤其具有三维重建功能。输尿管管径细、迂曲以及行长, 多排螺旋CT具有更高的轴向分辨率, 可准确的显示输尿管长轴方向, 尤其是三维重建对于上尿路的疾病诊断具有更高的精确性, 三维立体显像更为立体以及直观, 短时间内可进行明确判断。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 仅对病变部位进行大体的诊断, 并不能对患者疾病进行明确诊断, 不被临床诊断所接受采纳[3]。

本次研究中, 采用CTU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0.0%, 与相关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 显著高于IVU的诊断准确率。使用CTU进行更为明确、直观、精细以及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不仅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疾病的敏感性, 同时丰富了诊断信息, 更为直观的看到患者病变。因此, 在当前临床诊断中, 采用CTU的诊断方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高效, 无创, 被临床医学诊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庆来.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与传统静脉尿路造影的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11) :68-69.

[2]孔维芳, 刘荣波, 邢悦.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诊断上尿路疾病的临床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0, 26 (1) :139-140.

[3]王国耀, 朱雪君, 曾艺君.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 2009, 21 (11) :7452-7453.

静脉尿路造影 篇2

【关键词】 硫酸镁;番泻叶;中药导泻剂;静脉肾盂造影前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15-01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before intravenous renal pelvis radiography. Methods the 186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IVP) patients divided into A, B, C three groups, with 62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given oral magnesium sulfate, B group gives the phosphorus single herb senna, C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tharsis agent, evaluation defecation, flatulence, reading effect and note hired after drug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in the A group, B group, C group, defecation flatulence, reading the excellent rate difference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A group, B group and C group were 21%, 4.8% and 14.52% respectively, and the side effect of C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 group and B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herbal laxative adverse reactions, the bowel preparation effect is good,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Keywords:Magnesium sulfate, Senna lax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是泌尿系疾病诊断的常用方法[1],肠道准备的目的是确保获得清晰满意的图像,肠道准备的效果直接关系到X线片质量和疾病的准确诊断,因此是IVP前的关键步骤。目前临床肠道准备方法包括口服药物、灌肠等,本研究对比三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效果差异,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86例,均接受IVP检查,分为A、B、C三组,每组62例。A组给予口服硫酸镁,男41例,女21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1.7±9.8)岁;其中便秘2例,腹泻1例。B组给予单用番泻叶,男42例,女20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40.1±9.6)岁;其中便秘1例,腹泻1例。C组口服中药导泻剂,男41例,女21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2.1±10.2)岁;其中便秘2例,腹泻0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肠道准备方法 A组检查前1d 16:00口服硫酸镁,并饮用400ml温开水,再于16:30、17:00分别饮用400ml温开水,晚上禁食,于次日上午行静脉肾盂造影;B组单用番泻叶泻叶30g,用500ml开水于晚餐后冲服,晚上禁食,次日上午行静脉肾盂造影;C组给予中药导泻剂,包括番泻叶30g、木香10g、厚朴10g,于造影检查前晚餐后500ml温水冲服,晚上禁食,次日上午行静脉肾盂造影。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IVP前肠道准备情况,包括排便、胀气及阅片清晰度。排便满意:排泄物为清水样;较满意:排泄物为水样便,伴少许粪渣;失败:排泄物仍为条状便、烂便或未排便。胀气A级:肠腔内基本无胀气;B级:肠腔内有少量胀气,位置不在检查部位,对细小病变检查无明显影响;C级:肠腔明显胀气,影响检查结果。阅片质量优良:肠道准备优良,肠腔内基本上无粪渣,无胀气;可:肠腔准备可,有少量粪渣和胀气,但位置不在主要检查部位,基本不影响观察;差:肠道准备差,粪渣、胀气较多,影响阅片[2]。同时记录各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TX-*3]±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肠道准备效果比较 A组、B组、C组排便、胀气、阅片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分别为21%、14.52%和4.8%,C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药导泻剂由番泻叶、木香、厚朴组成。番泻叶主要成分是大黄酚、番泻叶甙、大黄素、芦荟及大黄酚等,是常用的泻下药,具有抗菌、泻下作用,是IVP前肠道准备的传统方法。一般在检查头晚给予30g番泻叶泡水冲饮,次日可排出肠道内容物,其优点是不损伤肠黏膜,泻下作用强。但部分患者对番泻叶敏感,服用后容易发生腹痛、胃肠痉挛,个别患者还会腹泻不止至虚脱无力等。本院中药导泻剂在传统番泻叶导泻的基础上加入木香和厚朴。木香可调中导滞,行气止痛,对脘腹胀痛,嗳吐泄泻有一定作用。厚朴性温,味辛,作用是温中止痛、行气化湿。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巴氏杆菌、链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硫酸镁是一种无刺激、无毒晶体,口服后在肠道内形成较高的渗透压,使水分不能被肠壁吸收,增大肠内容积,使其对肠壁产生机械性刺激致肠蠕动加快达到导泻目的[3-6]。口服硫酸镁导泻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简便、有效肠道准备方法之一。本文比较了口服硫酸镁、番泻叶泡水冲饮及中药导泻剂三种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结果显示,三组不同肠道准备方法排便、胀气、阅片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硫酸镁组和单用蕃泻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导泻剂不良反应少,肠道准备效果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卫,刘启贵,于娜,等.三种不同方法用于静脉肾盂造影前肠道准备的对比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5):132-133.

[2]凌冬兰,张巧珍,郭慧玲,等.硫酸镁不同服用方法对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11-13.

[3]张淑杰,邓天麟.番泻叶联合洗肠液在静脉肾盂造影前肠道准备的应用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5):447-448.

[4]李素英,孙继峰.硫酸镁的不同服用方式对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4,20(4):591-594.

[5]童亚静.两种导泻剂在静脉肾盂造影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1):62-63.

[6]沈俊,汪柏林,王成跃,等.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KUB、IVP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49(3):90-91.

静脉尿路造影 篇3

关键词:尿路,静脉造影,不显影

静脉尿路造影是泌尿外科最常用的方法, 因而一侧尿路造影不显影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我院自1989年至2009年共收治静脉尿路造影一侧不显影患者160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性别:男96例, 女64例;年龄:10~60岁, 平均35岁;病变侧别:左侧88例, 右侧72例;病因:肾结核56例, 尿石症96例,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8例;症状与体征:腰部包块64例, 肾绞痛78例, 膀胱刺激征38例, 尿异常36例。

1.2 方法

160例均行手术, 其中行肾切除术72例, 肾输尿管切开取石80例, 肾盂成形术8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肾输尿管结核28例。

2 讨论

静脉尿路造影自1929年应用于临床直至目前为止, 仍被认为是最有效且最有价值的尿路造影方法。随着科学进步, CT, IMR广泛应用, 但我认为静脉尿路造影作为泌尿系统疾病重要检查方法是不能被其它所替代。本法不但适用于尿路疾患的检查, 同时也是测定肾功能的方法之一。

一侧肾不显影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先天性孤立肾, 晚期肾结核, 巨大肾积水, 肾肿瘤, 肾绞痛后反射性无功能以及其它梗阻性尿路病变等。一侧肾不显影时, 我们还要测定尿素氮的水平来综合考虑。一般认为, 血尿素氮处于正常数值时, 肾盂肾盏显影浓度通常是很满意的。当血尿素氮轻度增高时 (7.5~11.25mmol/L血浆) , 则显影浓度可较淡, 若血尿素氮发生中等或重度增高时 (高于22.5mmol/L血浆) , 则显影浓度就差或不显影。所以在做造影前, 应先做好血尿素氮的测定。本文报告160例患者中, 有112例中等或重度增高。

静脉尿路造影发现一侧肾不显影为确切找到病因必须作进一步检查: (1) 膀胱镜检查:先天性孤立肾者, 在镜下观察三角区对称, 输尿管间隙一侧平坦, 输尿管口缺如;肾结核者, 镜下可见膀胱一侧输尿管口周围有结核结节, 膀胱三角区有散在溃疡。输尿管下端结石者, 镜下可见输尿管口隆起, 并可见结石; (2) 逆行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有无破坏, 受压, 空洞以及输尿管有无僵直。本组有12例采用该方法确诊; (3) 穿刺肾盂造影:在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 逆行肾盂造影又不能成功时才考虑采用。近年来超声技术广泛应用, 我们借助超声扫描作为穿刺前的定位是可靠有效的, 使穿刺肾盂造影的成功率大为提高。穿刺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穿刺后抽出尿液做细菌培养, 抗酸杆菌检查和尿液细胞学检查。二是穿刺后注入造影剂, 可使肾盂, 肾盏, 输尿管显示清楚, 明确病变的性质, 部位。三是可以测定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对于一侧肾不显影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出明确诊断。对于肾绞痛者短时间内作静脉尿路造影而出现肾不显影, 应考虑为绞痛后反射性无功能所致, 故肾绞痛后应在半个月至1个月后再行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 篇4

关键词:曝光时间,尿路造影,图像质量

静脉尿路早影是泌尿系在放射科的常规检查, 优点是简便易行, 危险性小, 患者痛苦少, 诊断价值高, 不但能观察泌尿系器质性病变, 而且能测定肾脏的排泄功能[1]。主要适应证有:泌尿系的先天性异常、尿路梗阻、积水、结石、炎症、结核、肿瘤、囊肿、肾血管性病变。外伤、手术后的原因不明血尿、脓尿需要排除泌尿系管官疾病时, 腹膜后肿块的鉴别等[2]。对放射科检查技术要求也较高, 经常由于检查选择的条件不当, 患者闭气不好, 导致照片质量不佳。本研究主要针对选择不同的曝光时间, 观察照片质量, 尤其是泌尿系器管的清晰度与曝光时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像

收集我院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所作IVP 40例, 年龄15~68岁, 平均年龄46岁。男性28例, 女性12例。

1.2 检查设备

GE华伦500m A X线认断机, 柯尼卡—170 CR机, 干式激光打印机。

1.3 方法

仟伏根据体厚决定, 根据不同体厚, 利用仟伏公式选择仟伏kV=腹部体厚 (cm) ×2+10。分别利用100mA 2~3s, 200mA 1~2s, 300mA 0.6~1.0s, 400mA 0.2~0.6s 4组条件曝光, 每组10例通过CR处理、打印胶片, 阅片分析评估各级片率见表1。

1.4 评判标准

甲级片:肾轮廓清晰, 病变清晰, 边缘锐利, 肾孟、肾、输尿管清晰, 腹脂线清晰。乙线片:肾轮廓不够清晰, 病变不够清晰, 影响诊断。废片:不能诊断。

计算各级片率=当组片级人数/当组人数

2 结果

4 0个病例分成4组, 每组1 0人, 根据评判标准, 分别请两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进行评断, 评断结果如下:曝光条件为100mA0.8~1.2s, 所得结果中没有甲级片, 图像不清晰, 影响诊断占80%, 而曝光条件为400mA 0.12~0.2s所得结果中, 甲级片率达到90%, 图像清晰, 均不影响诊断[3], 详情见表1。

3 结论

利用大毫安, 短时间摄影, 能明显提高甲级片率, 病灶显示清晰, 诊断明确, 低毫安、长时间摄影, 大部分仅能提示肾脏的分泌功能, 对病灶的大小、性质、数目难以确认, 很大程度上影响诊断[4]。

4 讨论

由以上结论我们知道, 在机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 我们尽量使用大毫安、高仟伏、短时间来曝光, 提高甲级片率, 利于诊断。我们知道照片清晰度与人体的运动直接相关, 而这些运动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通过缩短曝光时间可有效防止人体运动伪影, 确保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率[5]。

参考文献

[1]王国红, 李雪峰, 田毅X线造影检查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2) :39.

[2]王国民, 徐志兵, 陆晓雁.数字化图像与原妱IVP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比较[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0 (4) :55.

[3]樊祥奎, 于洪存.CR静脉肾盂造影68例肾异常显影临床影像技术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8, 15 (29) :4092.

[4]柏林, 张向利, 张湛平.静脉尿路造影显示各段输卵管的最佳方法[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3, 19 (9) :55.

静脉尿路造影 篇5

关键词:静脉尿路造影,输尿管结石,X线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病, 大部分是由于上部尿路结石顺输尿管下行暂时或永久嵌顿在输尿管狭窄部位, 还有一部分是在输尿管原位形成。腹部平片 (KUB) 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简便直接方法, 常作为临床医生的首选。但腹部平片对输尿管阴性结石困难, 一直是传统X线诊断中的一个难点。虽然彩超能检测出阴性结石, 但是对于结石的定位具有困难, 不利于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和手术治疗。而静脉尿路造影 (IVU) 是在X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诊断输尿管狭窄和梗阻的检查手段, 可以对阴性结石进行准确定位。现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120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120例, 其中男68例, 女52例, 年龄24~56岁, 平均34.2岁。临床症状均为突发急性腰腹部疼痛并向下腹部及会阴部放散, 大部分伴有恶心、呕吐, 伴有肉眼或镜下血尿。所有患者均急诊收治住院, 行腹部平片示肾、输尿管无阳性结石影。急诊查泌尿系彩超后确诊为输尿管结石。

所有患者均要求进行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或手术治疗。由于腹部平片未能发现结石, 而彩超不能对结石进行定位, 所以不论是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不能进行。因此, 建议患者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以明确结石部位。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均能发现输尿管狭窄部位。伴有输尿管畸形者23例, 无输尿管畸形9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2例, 输尿管中段结石42例, 输尿管下段结石46例;伴有肾积水者46例, 其中21例轻度肾积水, 25例中度肾积水。根据结石大小、部位及肾积水情况, 行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患者74例, 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3例, 行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术23例。

3 讨论

对于突发性畸形腰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 及肉眼或镜下血尿症状来就诊的患者, 高度怀疑肾、输尿管结石引发的肾绞痛可能性[1]。临床医师首先想到给予患者查腹部平片以明确诊断。但由于部分结石成分是由尿酸或胱氨酸组成, 而尿酸结石对X线透光, 胱氨酸结石对X线半透光。因此, 当腹部平片不能发现阳性结石影时并不能排除结石的可能。结合临床其他症状体征, 仍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的患者, 可建议行泌尿系彩超检查可以发现各种成分的结石[2]。

大部分患者发现输尿管结石后均有要求进行进一步治疗的诉求, 而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往往是他们的首选。但是X线阴性结石患者由于不能对结石进行定位而难以碎石成功, 超声检查虽能发现结石但是难以对结石进行准确定位而不能进行碎石治疗。故此, 静脉尿路造影由于不仅能对结石部位进行准确定位, 而且还能发现输尿管通畅情况及结石上段肾、输尿管积水情况, 并且IVU价格相对于泌尿系三维成像 (CTU) 便宜, 成为患者首选的进一步检查。同时静脉尿路造影检查避免了泌尿科医师以往采用的逆行输尿管插管或肾盂穿刺造影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本组患者行静脉尿路造影后不仅能对结石部位进行定位, 还能发现输尿管迂曲情况及肾积水情况, 为患者选择超声体外碎石治疗或手术术式均提供了良好的参考[3]。输尿管上段或中段结石并无下段输尿管狭窄和结石周围粘连的患者均行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 共7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或结石周围粘连并无输尿管迂曲患者均行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取石术;有输尿管迂曲患者均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效果良好。

静脉尿路造影表现及产生的机制归纳: (1) 一侧输尿管基本不显影并肾盂扩张:此为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嵌顿导致尿液不能下流, 对比剂在肾盂停滞, 表现为输尿管不能显影, 而肾盂及肾则呈白色, 亦称为白肾。 (2) 输尿管某段突然变狭窄并以下输尿管不能显影:塌陷狭窄处即为结石梗阻部位, 以下部位输尿管不能显影或显影不好是由于结石梗阻不能使对比剂下流所致, 梗阻以上部位则可见输尿管、肾盂扩张积水, 大量对比剂停留导致呈白色。 (3) 输尿管全程显影伴扩张:多为输尿管末端结石引起梗阻部位以上扩张积水, 若结石位于膀胱壁内段则可见输尿管间脊增宽。

静脉尿路造影由于其相对于普通腹部X线造影的优势和较CTU便宜的优势已成为泌尿外科医师判断输尿管阴性结石和选择治疗方式的重要参考依据, 同时其避免了以往的逆行输尿管插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受到更多医师的青睐。

参考文献

[1]邓建林, 杜柏林, 王福涛, 等.输尿管阴性结石的IVU表现与CT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9, 18 (2) :94-97.

[2]陈涛, 柏刚, 赵年, 等.X线于超声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对比分析[J].安徽医学, 2012, 33 (1) :70-72.

静脉尿路造影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1-2013年收治行MDCTU及IVP检查的患者75例, 男41例, 女34例, 平均年龄 (56.9±22.5) 岁。MDCTU及IVP两次检查间隔时间在1周以内, 所有检查质量均符合影像诊断要求。患者多因腰痛或血尿就诊。

扫描方法:MDCTU:采用SIEMENS Sensation16层螺旋CT扫描仪, 扫描参数:管电压100~120 k V, 管电流150~250 m A, 扫描层厚16.0×0.75 mm, 螺距1.0, 重建图像层厚0.75 mm。扫描前30分钟口服清水800~1000 m L, 扫描范围:CT平扫及排泄期扫描范围为肾上极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先常规平扫, 再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以3~4 m L/s的速度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80~100 m L后行常规肾脏皮质期 (25~30 s) 、髓质期 (80~90 s) 增强扫描 (根据CT平扫及临床资料决定增强部位, 如病灶在输尿管或膀胱, 则行相应部位的动脉期、静脉期扫描) , 10 min后行全泌尿系统的排泄期扫描, 如输尿管显示不满意, 可根据情况行20或30 min后再次扫描[2]。扫描完毕后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组, 包括最大密度投影 (MIP) 、多平面重建 (MPR) 、曲面重建 (CPR) 及容积再现 (VR) 等, 多方位、立体地显示肾、输尿管和膀胱结构和病变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IVP:采用SIEMENS Axions r200数字胃肠机, 先拍摄腹平片, 采用头低脚高位, 肌注654-2 10 mg, 5 min后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碘佛醇50 m L, 动态观察双肾显影情况, 适时点片, 并常规3、7、15、30 min点片, 严重积水病例延迟点片时间, 最长延至2 h。

影像判断:所有MDCTU及IVP图像经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生共同判读, 如意见不一致则讨论决定共同意见。将MDCTU结果及IVP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对照。临床诊断依据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确定最终结果, 随访时间2~24个月。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进行检出率的比较, 以P=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

临床最终诊断包括:结石39例, 肿瘤14例, 炎症8例, 肾囊肿8例, 创伤3例, 先天性畸形3例。MDCTU及IVP的对各种病变的检出, 见表1。

MDCTU及IVP表现:尿路结石:MDCTU显示所有39例结石, CT平扫成致密结节影, MIP图像较大结石呈更高密度结节, 较小结节在MIP图易被掩盖;IVP腹部平片示结节状高密度影, 阴性结石在造影片表现为充盈缺损, 但仍遗漏11例较小结石。

泌尿系统肿瘤:除1例早期膀胱癌外, 其余所有肿块均在MDCTU的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排泄期得到清晰显示并诊断符合;IVP检出4例较大肾癌及肾盂癌, 表现为肾轮廓增大畸形、肾盂肾盏的推移、变形、破坏, 1例输尿管癌上端积水, 梗阻段鼠尾状狭窄, 其余肿瘤均未发现。

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变 (结核、脓肿及普通感染) :MDCTU显示6例肾实质的炎症灶, 另2例尿路感染无阳性发现;IVP显示1例肾结核的肾乳头破坏。

肾囊肿 (直径>2 cm囊肿) :MDCTU清晰显示本组中较大的8例囊肿, 并清晰显示其他较小的囊肿数10枚, 对于加上肾脏动脉期、静脉期扫描的病例, 发现的小囊肿数量更多;而IVP仅2例较大囊肿被显示, 表现为肾盂肾盏推挤, 局部密度减低。

创伤:3例肾挫伤均在MDCTU中显示肾挫伤位置、范围及血肿大小, IVP显示其中1例有造影剂外漏。

先天畸形:1例马蹄肾、2例重复肾盂重复输尿管均在MDCTU及IVP中显示。

讨论

在传统影像检查中, IVP是泌尿系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 能够直观显示肾盂的形态、输尿管的走行, 并粗略评估肾脏的功能, 在临床诊疗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随着多层螺旋CT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以及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技术的出现, 并结合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的应用, 最终导致了CTA、CTV以及CTU等一大批新的CT检查技术的出现。CTU检查在各个医院的检查程序可能有所不同, 但排泄期图像重建出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整体图像是最基本的内容, 多数医院会同时有平扫图像和肾脏增强的皮质期、髓质期扫描, 既充分利用了多期增强扫描对病灶性质的判断优势, 又为后期图像重建处理提供了丰富图像资源, 对病灶位置、大小、数量、平扫密度、强化特征、对周围组织结构的累及均能清晰显示, 并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肾脏排泄功能[2]。我院的MDCTU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了动脉期和静脉期的扫描部位, 不拘泥于肾脏本身, 而是着眼于平扫所见或临床信息所反映的病灶部位, 既保证了肿瘤的检出, 同时也减少了其他部位的辐射剂量。

MDCTU和IVP由于天然的诊断信息量的差异, 使MD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比IVP明显高的检出率, 当然在病变性质判断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包括结石、肿瘤、炎症、囊肿、创伤及畸形等各个方面。相对于MDCTU的全方位立体信息, IVP属于平面成像, 由于前后组织影像叠加在一起, 使得组织密度分辨率明显低于CT, 而且常常叠加有肠道内容物的干扰, 即使是CT所见的高密度的结石, 在IVP中也大量表现为阴性结石而漏诊, 而在CT薄层平扫中几乎没有阴性结石存在[3,4]。当然在日常工作中, 少数情况下结石由于过小而和伪影难以区别, 以及部分所在位置与肾窦内血管壁的钙化会存在一定混淆, 也可能造成CT和CTU的漏诊及误诊。对于结石之外的病变, 由于IVP只能显示肾脏轮廓改变、肾盂肾盏的扩张、变形、推移、破坏、输尿管梗阻部位等间接征象[5,6], 无法提供其他更进一步信息, 所以在肿瘤、囊肿、感染等方面的检出贡献轻微, 对于稍远离肾盂肾盏的病灶以及体积较小的病灶基本无法检出, 而且在发现异常征象后对病变性质的判断也十分困难, 而无法提供CT多期增强的鉴别诊断信息以及MDCTU的无重叠无干扰的立体信息。当然由于部分病灶较小而没有引起明显的器质性改变, MDCTU也会造成早期肿瘤的漏诊, 以及一些不典型病灶的误诊, 比如本组中的早期膀胱癌的漏诊。对于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挫裂伤, IVP有时能够显示出造影剂外漏, 从而显示出组织裂隙所在的部位, CTU则能更好地现在挫裂伤的范围、肾内外血肿的大小、跟邻近骨折的关系、是否合并血管损伤或受压等征象。由于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都有肾盂输尿管的改变, 所以IVP和MDCTU对这类改变均能够较好的判断, 但有时候重复输尿管没有扩张则难以在IVP上显示[7], 而且如果同时合并有肿瘤或其他疾病, 则IVP无能为力而MDCTU可帮助判断肿瘤性质、周边侵犯、血管结构等信息以确定手术方案。

注:MDCTU与IVP阳性率的比较, χ2=32.89, P<0.005。

MDCTU检查的诊断优势明显, 但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检查的失败率, 主要表现在静脉注射造影剂不顺畅而致药量不足、肾脏功能减低或一侧无功能肾脏中导致尿液造影剂浓度过低等情况, 但即使在后处理重建尿路图像中效果不佳, 该检查的其他方面的诊断信息仍能够很好地反映泌尿系统的主要病变, 从而保证了检查的有效性。相反在IVP检查中, 如出现造影剂量不足或者肾脏功能低下的情况下, 尿路影像浅淡或完全不显影, 则无法进行有效的诊断。

MDCTU检查过程中对腹部进行了多次扫描, 虽然积累了诊断信息, 但同时也造成了辐射剂量的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医师以及患者对辐射剂量的担忧[8]。根据既往对CT扫描辐射剂量的研究发现, 类似的检查辐射剂量仍属安全剂量范围而完全不必担心[9], 而且随着各个厂家对CT扫描仪器的改进以及技术的进步, 在完成相同范围扫描的X线辐射剂量也在逐渐的减低, 这也为今后更多的CT检查技术的开展带来了曙光, 将有利于更多CT功能性成像技术的开发和使用。

总之, MDCTU能够对泌尿系统病变能够提供全方位的诊断信息, 对病变检出率高、定性准确、简单无创、安全可靠、图像后处理方便快捷, 对泌尿系统病变提供直观、准确影像信息, 可以取代静脉肾盂造影而成为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常规[10], 而且各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检查习惯采用不同的扫描模式, 以取得患者流通量和丰富诊断信息之间的合理平衡,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杭, 王国民.CT尿路成像和IVU检查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比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0, 31 (6) :402-404.

[2]卢向彬, 周鑫, 史浩.CTA、CTU联合应用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23 (7) :1089-1091.

[3]黄伟兵, 陆建常.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 (CTU) 与静脉肾盂造影 (IVP) 比较[J].中外医疗, 2013, 32 (20) :185-187.

[4]李峰, 郑玲, 张军.静脉肾盂造影、CT尿路造影及磁共振尿路成像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的价值[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 22 (3) :267-269.

[5]唐伟雄, 叶木石, 田焕书.IVU、CTU与MRU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 (UPJO) 诊断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3, 33 (2) :149-150.

[6]鲁继东, 郭剑明, 王杭, 等.CT尿路成像 (CTU) 诊断异位血管导致的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 (UPJO) [J].复旦学报 (医学版) , 2013, 40 (2) :207-210.

[7]马睿, 吴荣德, 崔秀芳, 等.三维CT尿路成像对小儿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 23 (12) :731-732.

[8]孟悛非, 范淼.重视CT检查中的辐射剂量[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42 (10) :1015-1017.

[9]杨晓霞, 李健丁, 乔瑛, 等.低剂量CTU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7, 16 (11) :1048-1050.

静脉尿路造影 篇7

关键词:聚乙二醇散剂,肠道准备

静脉尿路造影(IVU)是临床常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方法之一,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静脉尿路造影前必须先行肠道准备[1]。目前静脉尿路造影前的肠道准备有多种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我科对60例预行静脉尿路造影患者给予口服聚乙二醇散剂(舒泰清)行肠道准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拟行静脉尿路造影患者120例,男79例,女41例;年龄31~72岁,平均(49.2±4.9)岁。均排除高血压、妊娠期、高热,急性传染病者及严重肝肾和心功能不全者。其中肾结石48例,输尿管结石49例,膀胧肿瘤23例。随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轻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肠道准备方法

(1) 观察组检查前晚进食少量半流质,检查前4时始服用电解质溶液(12袋A剂:聚乙二醇4000 13.125g;12袋B剂:KCl 0.0466g、NaC0.3507g、NaHCO3 0.1785g,加温开水2000mL,)。半小时内服用500mL, 2h之内服完2000mL。 (2) 对照组检查前一天晚进少量半流质饮食,20:00用0.l%~0.2%肥皂水行大量不保留灌肠,两组患者22:00后均禁食、进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排便次数及不良反应。

1.3 肠道清洁效果的判断标准[1]

优:肠道清洁,肠腔积气少且无粪渣、粪水,检查满意;良:肠腔积气,且少量粪水、无粪渣;差:肠腔内有粪渣。

2 结果

2.1 两组肠腔清洁度比较

见表1。

P均>0.05, 两组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排便次数比较

观察组平均排便(5.03±0.17)次,对照组便(3.99±0.18)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仅1例出现大便8次,对照组出现腹胀部不适4例、心悸、出汗2例,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

3 讨论

静脉尿路造影(IVU)是基层医院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为了提高造影效果,肠道清洁准备至关重要。理想的肠道准备是肠道空虚,积气少,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便于接受的操作方法。传统的不保留灌肠虽然也可以达到清洁肠道目的,但临床实践中存在弊端,如:年龄较大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耐受性差,灌肠效果差;合并心肺疾病、体弱患者,基础条件差,耐受不了反复灌肠。聚乙二醇散剂(舒泰清)是新一代的口服全肠道灌洗液,聚乙二平均排醇4000与水分子结合形成较稳定的氢键,进入肠道后,使肠道内容物的水分不被结肠吸收,从而起到润滑肠道、软化粪便,使肠道内容物体积增加,促进结肠恢复正常生理运动的作用。小剂量(每天A剂B剂各一包)用于长期卧床、老年人、有便秘习惯者,具有通便、预防便秘作用;大剂量服用(2L以上)可以起到冲刷、灌肠的作用,用于静脉尿路造影肠道清洁准备,具有安全、有效、实施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不良反应少和经济方便等优点,且能简化护理工作者肠道准备流程,缩短工作时数,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该电解质溶液氯化钠含量微少,不会增加心脏前负荷或引起水钠滞留,因此不会影响心功能。但大量口服电解质溶液可能诱发或加重肠梗阻,故心肾功能不全,有肠梗阻迹象者不宜采用此法。

参考文献

静脉尿路造影 篇8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体外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27例,其中男82例,女45例;结石直径0.6~2.3cm,平均1.4cm;输尿管上段结石64例,输尿管中段结石19例,输尿管下段结石54例;合并尿路感染者43例。术前行心电图、泌尿系CT、IVU了解结石位置、大小以及梗阻程度。根据IVU检查分为输尿管完全梗阻组,共56例,不完全梗阻组71例。所有患者均行ESWL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结石大小、体重指数(BMI)、CT测量的结石距体表距离(SSD)等资料以进行统计分析。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行IVU检查,摄片时间为30min,根据30min摄片造影剂是否通过输尿管结石部位,将患者分为完全梗阻组和不完全梗阻组。对于一些延迟显影仍不能出现输尿管显影,说明肾功能损害较重,不纳入本研究中,应尽快微创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3]。患者术前行肠道准备,术前禁食,下段结石患者治疗前适度憋尿,合并感染者术前抗感染治疗。采用国产Ⅳ型X线定位碎石机型ESWL,治疗电压上限110kV,电流上限2.0mA。

1.3 术后复查:

术后3个月复查腹部平片,以腹平片显示无结石残留或残余结石≤4mm为碎石成功。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定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完全梗阻组结石大小0.6~1.6cm,平均1.2cm,不完全梗阻组结石大小0.8~2.3cm,平均1.4c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其他术前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SSD等无统计学差异。完全梗阻组56例,一期体外碎石成功率73.3%(41/56),二期碎石成功率85.7%(48/56),三期体外碎石成功率91.1%(51/56),剩余5例经输尿管软镜治疗1例,经输尿管镜治疗3例(石街形成),经皮肾镜治疗1例;术后发热3例,经抗感染治疗缓解;肾绞痛8例,其中1例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治疗,其余给予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缓解;脓毒血症患者1例,经放置支架管及积极抗感染治疗缓解。不完全梗阻组71例,一期体外碎石成功率91.5%(65/71),二期碎石成功率95.8%(68/71),三期体外碎石成功率97.2%(69/71),剩余2例经输尿管软镜治疗1例,经输尿管镜治疗1例。术后发热1例,经抗感染治疗缓解;肾绞痛5例,均给予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缓解。

3 讨论

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ESWL作为一种无创且有效的碎石方法就已经被普遍接受,但是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其他微创手术方式例如PCNL却越来越流行。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①结石因素,如结石大小、结石位置、结石成分、结石数量等;许长宝等报道通过X线下观察肾结石的形态及密度判断结石成分及预测ESWL疗效,具有可行性,即结石成分是ESWL疗效的预测因子;②患者因素,如肥胖或肾脏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等;③技术及设备因素,如震波频率,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等。输尿管全段结石均可用ESWL治疗,而且决定ESWL是否作为首选的主要依据是结石大小和结石位置。但不可否认的是,结石梗阻时间越长,ESWL治疗效果越差。所以梗阻程度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碎石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肾绞痛、血尿等,且几乎所有的患者术后均出现血尿。2组患者中完全梗阻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其中脓毒血症发生1例。不全梗阻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4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完全梗阻的输尿管结石在输尿管停留时间更长,碎石难度增加,需要碎石的次数增。除常见的并发症外,ESWL可引起输尿管狭窄,发生率约8.62%,结石长径、肾积水程度以及碎石次数是发生狭窄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这需要我们更多的病例数及更加完善的辅助检查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IVU检查在体外碎石治疗不同梗阻程度输尿管结石中具有参考意义,对于完全梗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而言,由于更多的并发症出现,且碎石效果相对较差,ESWL并非是首选,可以考虑其他微创如输尿管镜等治疗,而对于不完全梗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积极行ESWL治疗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叶章群.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9-165.

[2]吴舟,郑土康,田焕书,等.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在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586-2588.

[3]许长宝,郝斌,王友志,等.X线下肾结石成分判断及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预测[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1):13-14.

上一篇:洋香瓜生产下一篇:一体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