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卫生保健

2024-10-21

经期卫生保健(共11篇)

经期卫生保健 篇1

月经初潮是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标志, 亦是用于评价女性生长发育成熟的一个敏感指标。而青春期是人生的重大转变时期,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其生理心理都将有重大改变。为了解闽东卫校女生青春期健康及其相应卫生期心理状况, 并为学校制定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 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 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福建省闽东卫校2006~2008级护士与助产专业在校女生, 共1 100名 (月经未来潮者除外) ;年龄16~20岁, 平均 (17.92±0.89) 岁。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问卷的方法。根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研究方案》, 采用自编的“月经状况调查表”, 由笔者本人到各个班级发放, 并对问卷逐项解释、说明, 由学生独立填写后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 107份, 回收有效问卷1 100份, 有效应答率为99.46%。

1.3 调查内容

年龄、出生日期;月经状况 (包括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后月经转规则时间、经期、周期、经量、经血有无血块、有无痛经或伴随症状及月经对学习有无影响) ;相关因素 (包括民族、地域、家庭经济收入、是否经常户外活动、母亲月经初潮年龄、父母的职业) ;卫生保健知识 (包括月经初潮前后对正常生理卫生及其卫生保健知识的了解、知识来源渠道、是否注意经期卫生保健) 等。

2 结果

2.1 月经初潮年龄

月经初潮年龄最早为10岁, 最晚为17岁, 平均月经初潮年龄为 (13.28±1.32) 岁。见表1。沿海地区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 (13.09±1.19) 岁, 山区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 (13.69±0.88) 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家庭经济收入 (每月人均收入) 分为≤300元, 300~500元及≥500元, 其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 (13.78±1.34) 岁, (13.22±1.17) 岁和 (12.92±1.51) 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3.77, P<0.01) 。

2.2 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情况

月经周期 (28±7) d的占78.55%; 经期3~7 d的占88.27%;经量以10片包装的卫生巾为准, 1/2~2包的占78.00%。见表2。

2.3 月经初潮转规则时间

月经初潮后1~2个月转规则行经占69.36%, 1 a内转规则行经占7.36%, 月经初潮2 a后仍未转规则行经占11.91%。见表3。

2.4 痛经及伴随症状

出现不同程度痛经症状者占42.64%, 其中疼痛较严重者 (需要服药) 占10.91%;经期伴随临床症状主要为胸闷、乳胀及下腹坠胀、腰酸痛。见表4。

2.5 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来源

1 100名女生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来源目前仍主要是长辈及同学、朋友、姐姐, 分别占59.64%及46.27%;来自媒体网络的占35.18%;来自中小学教师的占15.09%;而来自专业学校、机构教育仅占15.09%, 8.27%。

3 讨论

3.1 月经初潮年龄

闽东卫校女生平均月经初潮年龄为 (13.28±1.32) 岁, 与2007年四川地区汉族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1]较接近, 青少年月经初潮年龄提前与诸多因素有关, 如社会经济状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地理环境因素等[2]。研究显示, 家庭经济收入越高, 生活条件越优越, 月经初潮年龄相对越早, 尤其是沿海地区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明显早于山区女生, 与刘尚清等[1]的报道相符。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提前和生理成熟年龄提前会导致心理发展及某些性行为的低龄化, 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提早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保健教育和指导。

3.2 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情况

闽东卫校女生大多数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正常;月经初潮1个月后逐渐转规则行经的人数占69.36%, 这与文献的报道[3]基本相符。月经是机体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调节下, 子宫内膜脱落, 血管破裂出血, 加上子宫口微张, 从阴道排出。规则行经标志着女性青春期发育进入成熟阶段。但仍有11.91%的女生2 a后还没有转为规则行经, 这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还没有发育健全所致, 也可能与生活条件、环境、气候的改变, 过度精神疲劳、学习紧张, 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失调有关。此期要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同时应考虑可能有卵巢或其他内分泌腺功能或器质性问题, 需进一步检查, 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3.3 痛经及经期伴随症状

随着月经初潮年龄提前, 近几年来女生痛经发生率有所上升[4,5]。调查显示:仍有23.09%的闽东卫校女生痛经发生率高达42.64%。痛经分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 而青春期痛经多为原发性。原发性痛经主要与经期子宫内膜释放的前列腺素 (PG) 有关。此外, 还受精神、神经等因素影响[6], 如心理压力过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差经血运行不畅、受风寒湿冷侵袭等。闽东卫校女生痛经发生率高除自身因素外, 考虑与平时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有一定关系。故建议社会、学校要多关心青少年的身体成长,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运动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协调, 使人精神愉快, 从而缓解经期容易出现的情绪波动及烦躁;适当的体育活动还可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 减轻经期盆腔充血和下腹部坠胀感觉) , 改善生活条件, 加强经期卫生保健宣传力度, 这样有助于学生预防及减轻痛经及经前紧张的症状。

3.4 卫生保健知识

调查显示, 仍有23%的学生对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根本不了解, 且经期卫生保健知识主要来源于长辈、同学、朋友、姐姐。因此, 社会、学校、家长应重视青春期保健教育与宣传,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才能有效地改善青春期少女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刘尚清, 蔡容, 田小兵.四川地区汉族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的调查.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7) :1277-1279.

[2]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 1980, 4 (15) :219-220.

[3]葛秦生, 连丽娟, 主编.生殖内分泌与妇科疾病诊治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29.

[4]禹龙香.某大学女生月经情况和常见妇科病的问卷调查分析.华南预防医学, 2006, 32 (1) :79-80.

[5]詹巧玲.506名女大学生月经情况调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 17 (3) :46-47.

[6]乐杰, 主编.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47-348.

经期卫生保健 篇2

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2-3次,洁肤用品性质要温和,最好有一定的去油作用,在油脂较多的T字部位也可适量涂一层平衡油脂分泌的精华素。因为经期皮肤的敏感性增强,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应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妆品。

2.出门要注意防晒

中医妇科专家提醒经期皮脂分泌旺盛,不但会导致皮脂阻塞毛孔,同时容易形成色素,使黑斑点大量增加。这段时间肌肤容易受紫外线影响,因此防晒的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

3.注意保养眼部肌肤

每晚用冷霜在眼周围做眼部按摩,轻轻地在眼周画圈,然后用手指轻叩眼眶,点压眼眶上的穴位,按摩完毕洗去冷霜。若眼睑浮肿,可以将两块化妆棉浸泡在茶水中,然后取出敷在眼睑上,10分钟后取下,可消除经期的眼部疲劳、浮肿及黑眼圈。

4身体的干燥也要重视

中医提醒其实护肤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的就是身体上的肌肤了,洗澡用的沐浴乳液要含有保湿成分。

5情绪要好加上适量运动更健康

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是保养皮肤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做一些能促进新陈代谢的有氧运动,以免在这段时间不知不觉地胖起来。

6注意均衡的饮食营养

均衡营养是四季养生的关键,经期更是这样了,这段时间应摄入丰富均衡的饮食,多饮水,以补充体内的营养和血容量。多吃含镁、维生素B族的食品如香蕉、矿泉水及动物肝脏等,能让新陈代谢变得更好。多喝开水,以补充体内缺乏的水分。不要因为失血就以为身体差而暴饮暴食,此时应多吃一些含铁质的食物及能提高吸收铁质的蛋白质。

7注意均衡的饮食营养

均衡营养是四季养生的关键,经期更是这样了,这段时间应摄入丰富均衡的饮食,多饮水,以补充体内的营养和血容量。多吃含镁、维生素B族的食品如香蕉、矿泉水及动物肝脏等,能让新陈代谢变得更好。多喝开水,以补充体内缺乏的水分。不要因为失血就以为身体差而暴饮暴食,此时应多吃一些含铁质的食物及能提高吸收铁质的蛋白质。

★ 职场女性职场法则

★ 关于女性职场礼仪有哪些

★ 关于职场女性理智着装推荐

★ 职场女性化妆礼仪

★ 职场女性如何成为女强人

★ 白领女性背部保健十个妙方

★ 职场女性的着装礼仪

★ 职场女性励志名言语录

★ 职场女性如何提升个人形象?

围绝经期保健 篇3

目前有关医学专家建议围绝经期女性应考虑激素补充疗法及其配套药物,营养定量分析与补充、保健品摄入控制、激素及有害物质的控制、运动定量指导、康复治療、生活习惯指导以及精神心理辅导等综合措施。围绝经期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合理营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应注意少食肥肉;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的摄入,如牛奶、豆制品;多吃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常吃海带、紫菜、大蒜等以降血脂;少食油炸食物,低盐、少糖;吃好早餐,定时定量;勿吸烟、酗酒。

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七八个小时,避免睡得过晚。充足的睡眠既能消除身心疲劳,又能提高免疫力。

保持和谐的性生活。和谐的性生活能够增进夫妻间的情爱,有利于女性的身心健康。

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坚持劳动可防止肌肉、组织、关节发生废用性萎缩。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不间断地学习和思考是锻炼脑力的好办法,可改善脑部血液的运行状态,推迟脑组织萎缩。

美化居室环境,保持良好心情。由于围绝经期心理上的剧烈变化,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程度有所降低,所以,应将居室按自己的爱好装饰,屋内陈设力求简单、整洁、舒适、大方,阳台上养些花草。

多参加社会活动,使精神有所寄托。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也可结伴旅游,找老朋友谈谈心,有意识地充实生活内容。养成乐观性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注意锻炼身体

适当运动有利于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预防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制订合理的运动处方。适当的运动锻炼,在增加整体运动能力的同时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预防妇科疾病,定期检查

保持外阴清洁,预防萎缩的生殖器发生感染;防治绝经期月经失调,重视绝经后出现出血;定期体检,接受妇科肿瘤普查。最好每半年至一年定期进行一次一般性体格检查,包括防癌检查,有选择地做内分泌检查,包括宫颈涂片及有关实验室检查。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问题探析 篇4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问题,探析

围绝经期妇女在生理方面会出现一个较大的改变, 如卵巢功能衰竭、绝经等, 是妇女由生理期向老年期转换过程, 在此过程中, 由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 使得其身心功能出现失调情况, 不仅制约了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同时也对其家庭造成了巨大影响[1]。现在选取某地区参与抽样调查的围绝经期妇女, 对其健康影响因素及保健策略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4月间参与抽样调查的120例围绝经妇女, 年龄48~66 (平均56.7) 岁, 大部分均未出现不适反应, 在询问患者病史的过程中, 大部分都诉说表现出胸闷、心悸、失眠、烦躁、盗汗等, 对患者表现出的心理精神状态、月经改变情况、骨质疏松情况等进行记录, 并就绝经不同年龄段出现的差异进行对比。对所有患者的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1.2 方法

向120例妇女发放调查问卷, 按照问卷要求填写, 统一收回,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围绝经期态度、常见症状、预防措施掌握情况、保健行为等。对于症状评分:0分:无症状。1分, 偶尔出现症状。2分:经常出现症状。3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干预措施:首先为所有妇女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并设立专门的咨询处, 跟踪调查其健康情况, 向围绝经期妇女发放相关的宣讲资料和保健卡, 指导其在保健卡上按时填写自己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 指导患者参加适当的锻炼, 饮食保持规律、均衡, 作息规律, 尽量避免熬夜, 早期出现疾病症状时能够及早识别, 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2]。此外, 指导举办家庭联谊会, 广泛宣传全面健身,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妇女, 应当加强健康指导, 鼓励其积极面对各种改变, 以实现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所有计量资料均实行t检验, 计数资料实行χ2检验, 对所有妇女实行保健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P<0.05为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妇女中, 月经改变者59例, 尿失禁者26例, 特征性出汗者22例, 骨质疏松者13例, 在绝经后5年内的表现更为显著。在对所有妇女实施保健干预后, 其态度及知识评分明显提高, 对于其出现的躯体障碍、性功能障碍、焦躁抑郁等评分显著降低。见附表。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于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对于围绝经期妇女来说, 由于生理机能的改变, 使得他们在面对家庭和社会时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的心理, 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的主心骨, 这些因素势必会对其后续生活产生严重制约[3]。根据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部分妇女在40岁左右时会出现月经变化, 逐渐出现绝经现象, 由此使得其容易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 严重的还会引发贫血症状, 同时患者的颈部和面部还会表现出发热、潮红症状, 并伴有头痛、眩晕等情况, 而在心理方面, 由于机体功能下降, 导致皮肤皱纹增加, 毛发脱落严重, 肥胖率增加, 由此大大打击了其自信心, 有些妇女还会表现出忧郁、性格暴躁的特点, 对其及其家庭都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针对围绝经期妇女表现出的症状和特征, 及时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非常重要, 对于表现突出的月经紊乱问题, 可以告诉患者不用焦躁、烦闷, 此种情况可自行缓解, 但同时向所有妇女做好健康宣传, 降低其发生子宫内膜癌、子宫出血等的机率。通过向围绝经妇女宣传疾病知识, 消除其心理压力, 能够更好的满足其生活需求, 帮助其顺利度过围绝经期。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 120例妇女中, 月经改变的有59例, 尿失禁者26例, 特征性出汗者22例, 骨质疏松者13例, 在绝经后5年内的表现更为显著。在对所有妇女实施保健干预后, 其态度及知识评分明显提高, 对于其出现的躯体障碍、性功能障碍、焦躁抑郁等评分显著降低, 对于其生活质量提高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 由此可见, 针对围绝经期妇女表现出来的健康影响因素应当加强观察和分析, 并采取有效的保健策略, 这对于维护家庭和谐, 促进社会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应当加强推广和宣传。

参考文献

[1]袁丽, 修新红, 王晓明, 等.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0, 45 (2) :87-88.

[2]王建六, 魏丽惠.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保健[J].中国医刊, 2011, 58 (6) :78-79.

月经期里话保健 篇5

月经与精神状态

月经常伴有精神状态的变化,这是众所悉知的事实。特别是青壮年妇女,在月经来潮之前,心烦意乱,抑郁寡言。更有甚者,心绪急躁。火冒三丈,一个和睦的家庭,因此而出现周期性的风波。女性的精神病和月经也有密切的关系,不仅多数患者的发病时间都在月经期前后,而且各类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在月经期皆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此外,因出现幻听、幻视而引起的意外伤害事故也屡见不鲜。

月经可以影响精神状态,反过来,精神状态也会影响月经。过度的悲哀或惊吓,生活上的意外打击,以及环境的突然变化,都会作为劣性刺激作用于大脑,引起整个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器官发生紊乱,使消化、呼吸、循环等功能受到干扰,生殖系统当然不会例外,闭经泌乳综合征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另外,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的患者,初潮年龄往往都错后,月经周期也不准,并常有痛经或失血过多等现象。

这些精神状态的异常,是由于月经期体内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失调而引起的,做为女儿的家长,妻子的丈夫应理解这种生理现象,决不要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使矛盾激化。而应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尽量减轻劳动强度,多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节目,使精神得到放松,并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可用安宁一类的镇静剂,让她们顺利度过月经期。

月经与水肿

细胞之间有水和盐的潴留,便谓之水肿,这也是月经期之前或月经期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其发生原因是由于雌激素的增多、孕激素的减少。此时,若出现精神异常,可使水肿进一步加重。

水肿的部位及程度因人而异,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消化道水肿可使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或轻度腹泻;盆腔水肿会造成下腹部酸痛,腰痛,或下坠感,乳房水肿使之胀痛;鼻咽部粘膜水肿,将导致咽鼓管阻塞,使听力暂时下降,如过去曾罹患慢性中耳炎,此时可能会复发或症状加重;水肿还会波及到声带,使声带易疲劳、音色有改变,因此,月经期应加强声带保养,象歌唱演员、教师、广播员等,尽量减少演唱或说话的时间,以免损伤声带;鼻咽部的水肿,必然造成局部抵抗力降低,平时潜伏在上呼吸道和口腔里的病毒,乘机兴风作浪,在口腔及鼻孔周围诱发单纯疱疹,由于病原体是病毒,所以抗菌药物无效,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或紫药水涂抹,同时口服维生素B和C。

月经期水肿,一般无需治疗。如症状比较严重,可采取低盐饮食。药物方面可选用氨苯喋啶100~200毫克/日,或双氢克尿塞25~50毫克/日连用4~5天即可。

月经与出血

进入月经期时,由于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变化,而使增厚的子宫内膜坏死和脱落,造成阴道流血。如果子宫颈口或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倾屈,经血排出不畅,会引起子宫痉挛而造成痛经。先天性处女膜闭锁(俗称石女),因经血滞留出现下腹坠痛,必须去医院作手术切开,方可治愈。

月经期子宫以外的出血,在医学上称为代偿性月经,以鼻出血为多见,其它还可出现血尿、便血、咳血及皮下出血等。此时应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

月经期除急诊外,是不宜做手术的。因为此时身体已处于失血状态,神经及内分泌的功能又有不同程度的紊乱,必然降低对手术的耐受性。另外,月经期血液凝固机制受到干扰,机体的免疫力有所下降,术后容易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经期卫生保健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运用随机整体群抽样法抽取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妇女185例作为研究对象, 平均年龄为 (50.1±3.2) 岁, 其中, 107例为城市居民, 78例为农村居民, 有效问卷185份, 有效率为100%。

1.2 方法

设计围绝经期妇女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我保健意识、保健行为调查表, 主要包括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生育史、文化程度、既往病史、月经史、避孕方式、是否有雌激素服用史、是否营养素应用史、围绝经期症状以及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等。围绝经期症状判定参照WHO围绝经期症状标准进行进判断。

1.3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8.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并经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 学历:该组185例患者中, 10例 (5.41%) 大专或者本科以上, 35名 (18.92%) 职高或者高中以上, 71名 (38.38%) 初中学历, 69例 (37.30%) 小学及以下; (2) 职业:78例 (42.16%) 为农民, 8例 (4.32%) 为职员, 11例 (5.95%) 为工人, 88例 (47.57%) 为下岗、退休、家庭妇女; (3) 婚姻状况:173例 (93.51%) 在婚, 9例 (4.86%) 离异, 2例 (1.08%) 未婚, 1例 (0.54%) 丧偶。

2.2 月经情况

(1) 绝经年龄:该组有124例 (67.03%) 已绝经, 绝经年龄为33~54岁, 平均为 (46.6±3.9) 岁。其中, 115例为自然绝经, 7例为手术绝经, 2例为放化疗所致绝经; (2) 月经变化:另61例 (32.97%) 未绝经者中, 有11例月经周期变化, 22例月经量变化, 28例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均存在变化。

2.3 围绝经期症状

该组185例患者中,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 且多具有2项或以上症状表现, 其中, 失眠出现率最高, 占51.89%, 此外, 肌肉以及骨关节疼痛、烦躁、头晕、易乏力或疲劳、头痛、性欲减退等发生率也较高。各症状的发生情况详见表1。

2.4 保健知识及保健行为

2.4.1 保健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的各项保健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4.2 自我保健行为

城市居民的补充保健药品、经常锻炼身体以及应用激素替代治疗等自我保健行为明显优于农村居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围绝经期女性处于特殊的生理及心理阶段, 容易出现内分泌系统功能降低, 神经系统与性腺相互制约, 影响神经系统, 导致月经不规则, 性功能下降以及关节疼痛等。在这期间, 女性多情绪不稳定, 容易激动, 多存在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这一系列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女性的生存质量[2]。该研究结果显示, 失眠是围绝经期女性最常见的症状, 本组占51.89%, 此外, 肌肉以及骨关节疼痛、烦躁、头晕头痛、易乏力或疲劳、性欲减退以及阴道干涩等发生率也较高。该研究中约有67.03%的女性已绝经, 而在未绝经女性中, 多存在月经周期以及月经量变化。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不仅与内分泌水平的变化有关, 还与文化观念、社会经济以及个性特征等有关[3]。该研究结果显示, 城镇居民的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知晓率以及保健行为显著高于农村居民, 可能是由于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生活条件以及职业类型等因素有关。

为帮助围绝经期女性安全、健康、愉快、高质量地渡过围绝经期, 应加强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教育, 尤其是对于农村妇女, 更应加强围绝经期保健知识教育。对于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教育, 首先应使其正确认识围绝经期是女性必然经历的自然生理时期。使其理解到, 随着年龄的增长, 卵巢功能将逐渐减退,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围绝经期症状, 属于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身心反应。在这个阶段, 如受到环境因素以及精神刺激等, 可加重身心不良反应。故应指导妇女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在正确认识围绝经期的前提下保持良好心境, 以消除自身的孤独感、紧张感和恐惧感, 保持乐观的心态, 有利于平稳地度过围绝经期。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 其阴道分泌物明显减少, 极易产生阴道干涩以及性交疼痛等, 故常表现为性欲减退, 应指导妇女学习性保健及性知识, 并经常做提肛锻炼, 以保证性生活和谐, 这也有利于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此外, 妇女在进入围绝经期后, 应有意识地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应多食富含钙质的饮食, 并配合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良好的睡眠质量。此外, 进入围绝经期后, 女性体内的行雌激素水平降低, 将引起各类疾病, 影响女性健康。有研究显示, 激素代替治疗能够缓解女性围绝经期症状, 预防绝经以后骨质疏松, 降低其心血管发生率以及病死率, 还可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阴道干涩症状等, 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并延缓衰老[4]。由于围绝经期女性多情绪不稳定, 特别是受到工作及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记忆发生不良心理反应, 而心理应激又可引起不良生理反应。故应加强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心态及行为护理干预。鼓励妇女学会倾诉, 可通过向客观的亲友或者保健医生倾诉心中的疑虑或者不快, 可有效减压。也可通过多参加娱乐活动, 如跳舞、唱歌、旅游等, 转移注意力, 放松精神并调节情绪。通过强化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宣教、心理干预以及综合治疗等, 可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 使其顺利地度过围绝经期。

参考文献

[1]韦春英.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J].医药论坛杂志, 2008, 29 (10) :117-118.

[2]王虹.更年期女性260例的抑郁情绪及更年期症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7) :971-972.

[3]刘秀荣, 孙洁.社区更年期女性自我保健意识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5) :30-3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保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以来收治确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47例, 均无激素治疗禁忌证且能坚持系统治疗。年龄40~60岁, 平均年龄52岁, 病程5个月~4年。其中40~45岁6例, 45~50岁21例, 50~55岁19例, 55~60岁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潮热出汗、感觉异常、失眠、易激动、抑郁、眩晕、疲乏、记忆力下降、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心悸、胸闷、皮肤蚁走感、尿频、尿急、尿失禁、外阴瘙痒、阴道灼痛及性欲下降、性交痛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

1.2 方法

47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随机分为2组, 1组23例, 2组24例, 2组年龄、体重、病程、临床症状相仿。1组药物治疗, 药物采用口服结合雌激素片 (倍美力) 0.625mg, 每晚1次, 连用3周后停药1周, 服药后14d加用醋酸甲羟孕酮片2mg, 每晚1次, 之后再连贯使用2个月, 并配合使用常用维生素片;2组采用1组的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保健治疗。心理保健治疗包括:向患者讲清更年期是必经的生理过程, 引导病人认识到生理上虽逐渐衰老了, 但心理上要不服老, 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使之显示出生命的活力。

根据kupperman改良评分法, 评定患者治疗后综合效果, 无症状为0分、偶有症状为1分, 症状持续为2分, 影响生活者为3分, 总计分为0~63分。于用药前后、用药后3周及2个月后分别观察症状, 评分。疗效判断方法:完全缓解为总评分下降≥80%, 显效为总评分下降≥50%, 有效为总评分下降≥20%, 无效为总评分下降<20%。

各组数据均用均数士标准差 (±S) 表示。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检验水准x=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用药前与用药后kupperman评分见表1。可以看出, 治疗前2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综合征, 随着治疗的进行, 3周后2组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 , 继续治疗2个月后症状得到缓解且与治疗前差异极显著 (P<0.01) , 与治疗3周相比差异显著 (P<0.05) ;2组患者, 由于辅助了心理保健治疗, 症状缓解效果要优于1组患者, 差异显著 (P<0.05) 。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及显著*P<0.01, 与1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与治疗后3周比较差异显著※P<0.05

1组用药前23例患者体重为 (506.30±5.50) kg, 用药后为 (58.25±6.22) kg, 平均增重1.74kg (P<0.01) ;2组24例患者体重为 (57.30±5.89) kg, 用药后为 (58.63±6.72) kg, 平均增重1.03kg (P<0.05) 。47例均有轻度乳房胀痛, 血压则无明显改变。

3 讨论

从47例患者的治疗情况我们可以看出, 单纯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且与治疗前差异极显著 (P<0.01) , 但运用了心理保健治疗的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更好, 与1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相比较取得了更显著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 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时, 运用激素替代疗法, 并配合一定的心理保健治疗, 要让患者明白围绝经期是每一个妇女都必须经历的生理过渡时期, 要以乐观的态度树立克服不适症状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区的保健活动, 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调整饮食习惯, 合理膳食, 保持热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取的平衡;指导家属及亲朋, 对病人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要善于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 尽可能满足她们的要求, 当她们情绪波动、性格变化时要给予关怀、忍让, 让她们感到家庭的温暖、亲朋的友爱, 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 帮助患者顺利地度过围绝经期。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281.

[2]高萍萍.更年期妇女的保健和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8 (16) :344~345.

经期卫生保健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研究条件的627名青春期女生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来源为本市的中小学在校女生, 其中, 202名来自于某小学4、5、6年级, 占比为23.44%;660名来自于初中, 占比为76.6%, 共计862名, 排除为尚未月经来潮的235名女生, 实际纳入调查的为627名。

1.2 方法

给予所有被调查者问卷调查与精神卫生行为评定, 所有调查人员均经统一的培训, 且针对本次调查的方法、目的等向被调查者进行介绍, 首先为经期身心症状调查, 调查时采用自拟的青春期女生健康调查表进行, 具体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年龄、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月经期间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反应以及自认为上述反应会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何种影响等;其次为学生的精神卫生行为判定, 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 以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 该量表主要包括精神或心理症状共90个项目, 囊括精神病性、恐怖、偏执、敌意、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强迫以及躯体化9个因子, 评分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 当评分时的因子分≥2分或总分≥160分时则视为阳性, 当阳性项目数≥43分时同视为阳性, 被调查者的得分越高, 表明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3]。调查者均经统一培训, 针对调查的方法、目的、意义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向被调查者进行讲解, 整个调查过程均采用匿名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指导语均为统一的, 且被调查者应参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填写问卷, 并当场收回, 以确认问卷的公正性。

1.3 观察指标

(1) 被调查者的经期症状情况:分别记录被调查者的躯体与心理两方面的经期症状情况; (2) 被调查者的经期反应与精神卫生状况分析:即将本组调查者的SCL-90评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 以分析被调查者的经期反应与精神卫生状况[3,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被调查者的经期症状情况

本调查中, 将青春期女生围经期症状分为心理与躯体两个方面, 被调查者躯体症状中排在前3位的症状分别为:第3位为下腹坠胀, 占比为23.13%;第2位为腰酸, 占比为23.44%;第1位为腹痛, 占比为50.72%。就心理症状而言, 除了孤独感, 其余的发生率为15%~25%, 未见较为明显的高低之分, 具体情况见表1。

2.2 被调查者的经期反应与精神卫生状况分析

经调查后的结果显示, SCL-90九个因子症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组被调查者中, 被调查者得分较之于全国常模, 有症状组的恐怖、抑郁、人际以及强迫的得分较之于其他几项要高, 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无症状组除恐怖因子外, 其他几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内容见表2。其中, 有症状组的女生在恐怖、抑郁、人际以及强迫等方面的问题均较为突出, 且上述几项的因子得分较之于全国常模均较高, 而无症状组的各项因子得分较之于全国常模明显要低, 考虑其主要原因或为本次被调查者中将小学生纳入其中, 因而各因子得分会低于全国常模。

%

a表示为躯体症状, 未标注则为心理症状;围经期表示为经前、经期任一发生率

3 讨论

青春期是青少年阶段群体中心理、生理以及性发育与发展最为迅猛的重要时期, 而处于该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能力逐渐提高, 加之感情日渐丰富, 因而社会上对该群体的关注力度也越来也越大[5]。

女生处于围经期时, 对其症状进行调查, 主要包括心理与生理两个方面, 相关症状在青春期女生发生率较高, 占比可达78.97%。以往研究中, 均有提示表明青春期女性躯体症状中以下腹坠胀、腰酸以及腹痛症状最为普遍, 其他心理症状对比均无显著差异[6]。与本研究结果中的被调查者躯体症状以下腹坠胀、腰酸以及腹痛的发生率最高相符合, 且其占比分别为23.13%、23.44%以及50.72%, 心理行为症状对比无显著差异;经期反应有无与SCL-90中的恐怖、强迫、抑郁、焦虑以及人际等九项因子呈正相关。值得提出的是, 有症状组的女生在恐怖、抑郁、人际以及强迫等方面的问题均较为突出, 且上述几项的因子得分较之于全国常模均较高, 而无症状组的各项因子得分较之于全国常模明显要低, 考虑其主要原因或为本次被调查者中将小学生纳入其中, 因而各因子得分会低于全国常模。也提示应加大对青春期女生的关心与关注力度, 以最为有效的方式解决其行为问题、心理冲突以及情绪障碍, 致力于培养其良好的个性, 帮助该年龄段的女生顺利、安全渡过青春期[7]。

综上所述, 有必要帮助青春期女生解决各种情绪、行为以及心理问题, 除了对该群体加大关注力度外, 还应提供给其相应的社会支持, 以对其问题行为进行纠正, 改善其心理问题与情绪控制能力, 进而有利于促进其心理与生理健康共同发展。

摘要:目的:分析青春期女生经期反应中心理症状与各项躯体症状有无差异性, 进而为探讨其发育与精神卫生之间的关联。方法:将627名青春期女生作为研究对象, 均给予其问卷调查与精神卫生行为评定。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躯体症状中以下腹坠胀、腰酸以及腹痛的发生率最高, 占比分别为23.13%、23.44%以及50.72%, 心理行为症状对比无显著差异;经期反应有无与SCL-90中的恐怖、强迫、抑郁、焦虑以及人际等九项因子呈正相关。结论:有必要帮助青春期女生解决各种情绪、行为以及心理问题, 进而有利于促进其心理与生理健康共同发展。

关键词:青春期女生,精神卫生,经期反应

参考文献

[1]陈建媚, 莫秀梅, 邬顺兰.广东部分农村中学女生月经期保健认知行为调查[J].广州医药, 2009, 10 (6) :44-46.

[2]席庆兰, 王晶, 侯湘云.中学女生月经期卫生保健现状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10, 17 (10) :77-78.

[3]吴佩玲.柳州某高校女生月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水平调查[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 26 (3) :471-472.

[4]金善循, 徐克惠, 陈波, 等.成都市某中学初中女生月经状况及经期卫生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3 (4) :526-528.

[5]方明春, 樊莉, 舒婷, 等.杭州市小学女生初潮年龄及经期保健知识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5 (30) :4696-4697.

[6]杨正华, 杨兵, 杨胜文, 等.卫生学校女学生经期保健行为调查与探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2, 20 (2) :96-97.

经期卫生保健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专业2004-2007级一~四年级女生157名;年龄18~24岁,平均(21.67±1.05)岁。

1.2 方法

采用自己设计的调查表格,由女大学生自己填写,内容包括初潮年龄、运动史、月经周期、月经量、行经时间、经期身体反应情况,经期参加体育训练、比赛及运动后的月经状况、身体反应情况等。

1.3 数理统计

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月经初潮年龄

初潮年龄最小11岁,最大18岁,平均(14.09±1.40)岁。见表1。

2.2 月经特点

157名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中,月经周期规律的118人,占75.16%;不规律的39人,占24.84%。行经时间正常的108人,占68.79%;缩短的2人,占1.27%;延长的47人,占29.94%;无闭经患者。经血量中等的113人,占71.97%;过少的3人,占1.91%;过多的41人,占26.11%。经期身体反应正常型72人,占45.86%;抑制型39人,占24.84%;兴奋型9人,占5.73%;病理型10人,占6.37%;不典型27人,占17.2%。

2.3 经期参加体育训练情况

运动技术学习课及训练比赛情况一般分为停止训练、部分停止训练和正常训练。经期停止上运动技术学习课及训练比赛的有8人,占17.83%;部分停止的有92人,占58.60%;正常运动的37人,占23.57%。停止训练、部分停止训练120人中,经期不方便的72人,占60.00%;身体不适的38人,占31.67%;不愿运动的10人,占8.33%。经期运动自我感觉良好的41人,占26.11%;一般的85人,占54.14%;不适的31人,占19.75%。

2.4 经期参加体育运动对月经的影响 见表2。

经期参加运动对月经影响主要从月经周期、行经时间、经血量和经期身体反应4个方面考虑。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迟于普通女大学生而早于专业女运动员,且运动年限越长,初潮年龄越晚。据有关资料显示,一般非运动员的初潮年龄城市为12.6岁,农村为13.1岁,专业运动员初潮年龄为(15.1±1.5)岁[1],而大学体育专业女生初潮年龄晚于一般女大学生、早于专业运动员。17%的体脂是初潮发生的必要条件,运动年限越长,初潮年龄越晚[1,2,3,4,5,6,7]。大学体育专业女生一般长期参加体育运动,运动能力高于一般女生,这可能与运动本身消耗能量大及饮食不当,使参加运动的女生没能获得充足的体脂有关。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体育专业女生月经失调约比例高于普通女大学生(2%~5%),与专业运动员(30%~35%)[3]相近。体育专业女生因专业性的要求学习和训练比赛导致月经失调相对增多。有报道认为,一次性剧烈运动足以引起内分泌紊乱而发生月经失调,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负荷越重,运动性月经失调的发生率越高。此外初潮推迟,体重过轻、体脂减少(<22%)也与月经失调有关[2,3],训练的初始年龄偏小或从事不适应当时身体状况的剧烈运动是导致部分女生月经失调的普遍原因。另外,少数女生为保持体形而节食也增加了月经失调的发生。体育专业女生的运动性月经失调以月经周期不规律、行经时间延长、月经量增多、经期身体反应为主。由于初潮推迟和体院女生训练,特别是在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过程中,中枢神经高度紧张,使大脑皮层控制下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女运动员月经失调。因此,应根据女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她们的运动和休息,经期体育运动应以负荷轻缓的有氧活动为主,避免长时间、高强度、震撼过大及腹压过大的训练。

结果还显示,经期运动导致月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身体不适(痛经)加重。经期盆腔充血及子宫血流量增加,虽然经期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女子经期人体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和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转换功能,从而减轻经期不适感,并有利于经血的排出,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但剧烈运动,如田径跑跳、激烈的球赛、劈腿等腹压加大的练习就可能造成经血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及全身不适,严重的可诱发子宫产生痉挛性收缩而发生痛经。建议将月经周期、行经时间、经血量及经期的身体反应在运动中的变化作为经期参与适宜运动的自我监督指标。

参考文献

[1]葛国政,马行风.运动对大学生女运动员月经生理的影响研究.辽宁体育科技,2002,24(5):71.

[2]付燕,熊若虹.运动性月经失调的研究进展.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1):101-103.

[3]付德荣,关尚一,孙小华.运动性月经失调.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4):170-172.

[4]刘晓妮,张琳,白爱利.关于体育学院女大学生月经特点的调查研究.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9(1):26-28.

[5]吴薇,张晓英,王人卫,等.运动对运动员月经周期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体育与研究,2004,25(5):56-60.

[6]邹华,彭芝兰.对女性运动员月经紊乱认识的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0):6073-6075.

经期卫生保健 篇10

卫生巾,是女性朋友每个月的必需品,一个正常女性一生中平均有6年时间要与月事共处,大约需要使用1-5万片卫生巾。一旦选择或使用不当,不仅不能保证女性的经期卫生,还可能增加女性患妇科炎症的机率。

女性的生理构造特殊,肛门距离阴道和尿道很近,月经来的时候,卫生巾使得肛门、阴道连成一个紧密的平面,肛门的细菌混合经血和空气(严重时产生的异味也由此而来),极易进入阴道。此外,由于经血有丰富的营养,当经血排到卫生巾上后,极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因此,女性在经期极易感染细菌从而导致妇科疾病。

优质卫生巾三要素

为了更好地呵护经期健康,如何选择对的卫生巾?如何正确使用卫生巾?

纯棉的卫生巾柔软舒适性更好,可以作为对舒适性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首选。千金净雅卫生棉品采用100%纯天然棉花,经水刺无纺工艺制作,有很好的舒适性。

普通皮肤和过敏皮肤一定要选用透气底膜,尤其是过敏皮肤,千金净雅采用无纺布复合透气底膜,结合纯棉表层,达到整体透气,因此不仅适用普通皮肤,过敏皮肤也可放心使用。

其次是无菌品质,千金净雅卫生棉品采用四重灭菌,即原材料灭菌、环境灭菌、制作过程灭菌、整体灭菌,通过医疗器械消毒方法,彻底杀死细菌源,达到零细菌、零真菌的无菌品质。

最后,包装也很重要。很多女性有把卫生巾放在厕所保存的习惯,但由于厕所多阴暗潮湿,卫生巾存放在里面,容易受潮,被霉菌污染。而千金净雅在无纺布包膜之外,更采用单片独立外包装,杜绝了任何形式的使用前污染。

千金净雅卫生棉品融千金药业独特技术,经十万级无菌净化生产而成。通过消除细菌源,抑菌祛味,降低经期感染的几率及妇科疾病发病率,促使体内经血排得更干净,加之其棉纤维最大的天然性、优良的吸水韧性和透气性,亲肤、柔软、细腻、亲和,为抵抗力弱的经期女性织出一张零死角的保护膜,履行其关爱女性、保护女性的职责。

经期健康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对很多女性来讲,来“大姨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不仅要伴随一些经期综合症的出现,如果经期卫生没有做好,说不定还会因此埋下妇科疾病的隐患。因此除了卫生巾本身质量,经期卫生和卫生巾使用方法也很重要。

1.卫生巾不要放在卫生间

一些女性为了取用方便,买了卫生巾会放在卫生间的储物柜里储存。洗手间多阴暗潮湿而卫生巾受潮后细菌更易侵入。拆包后的卫生巾应放在干燥、洁净的地方,受潮后就不要再使用。

2.更换卫生巾要洗手

手将卫生巾拆封、打开、抚平、粘贴的过程,会将病菌带到卫生巾上。卫生巾直接接触女性外阴皮肤而经期又是女性抵抗力较低的时期,稍不注意,就会增大患妇科疾病的几率。

3.2小时更换一次

经血中含有豐富的营养物质,负载经血的卫生巾环境温暖湿润,很容易滋生大量细菌,经期建议每个白天2小时更换一次。

4.不要忽略有效期

实际上卫生巾的卫生要求非常严格,离生产日期越近质量越有保证。如果卫生巾贮藏过久,即使不拆封也会变质、污染。因此,在使用卫生巾时,—定要注意有效期,一次性购买不要太多,更不宜放在家中久藏。

经期卫生保健 篇1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清远市连江社区及在本院围绝经期门诊就诊的40~65岁妇女。

1.2 方法

以卫生部宣传提纲为主要内容, 制定统一的围绝经期妇女自我保健卡和中老年妇女围绝经KAP、社区服务及需求调查表,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由调查对象自己或调查人员填写调查表;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 回收1 000份, 其中有效卷803份, 占80.3%, 无效卷197份, 占19.7%。

1.3 统计分析

调查表回收整理后, 数据输入电脑,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年龄:40~45岁的有205名, 占25.53%;46~50岁的有288名, 占35.87%;51~55岁的有204名, 占25.40%;56~65岁的有106名, 占13.20%。文化程度:大学的有23名, 占2.86%;大专的有76名, 占9.46%;高中 (中专) 的有197名, 占24.53%;初中的有204名, 占25.40%;小学 (文盲) 的有303名, 占37.73%。职业:干部144名, 占17.93%;工人 (个体户) 83名, 占10.34%;农民91名, 占11.33%;无业人员485名, 占60.40%。

2.2 被调查妇女常见症状及常见疾病

被调查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为性生活减少、骨关节痛、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外阴干燥、皮肤蚁走感。与郭丽霞、王建英[2]报道的围绝经期症状排序有所差别。最常见疾病为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见表1) 。

表中显示:46~55岁年龄组围绝经期症状和疾病的发生率较高。46~50岁组、51~55岁组情绪波动发生率高于56~65岁组 (χ2=9.60683, P<0.01) ;χ2=9.181977, P<0.01) ;40~45岁组、46~50岁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51~55岁组及56~65岁组 (χ2=34.18482, P<0.001;χ2=44.07354, P<0.001) ;40~45岁组、46~50组生殖系统疾病明显高于51~55岁组及56~65岁组 (χ2=18.75835, P<0.001;χ2=16.69952, P<0.001) , 以上几组数据间均有显著差异。而骨关节痛、性生活减少、皮肤蚁走感、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泌尿系疾病等各年龄组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2.3 被调查妇女对围绝经期的态度

大部分的围绝经期妇女对围绝经期态度是积极的, 认为绝经是好事, 对身体无害, 无需大惊小怪;围绝经期出现问题时应多看医生, 定期体检;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围绝经期健康教育活动 (见表2) 。

2.4 被调查妇女的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在本次调查中, 大多数妇女在出现症状后愿意去咨询医生的为557人, 占69.36%;少数妇女采取自我保健措施的为198人, 占24.66%;有极少数妇女不采取任何措施的为48人, 占5.98%。

3 讨论

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 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 所引发的相关疾病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 给围绝经期妇女这一脆弱群体带来紧张因素, 其身心健康问题显得日益突出[3]。

3.1 被调查围绝经期妇女最常见症状

在本次调查中, 98%的被调查者填报了至少一种自认为与围绝经期有关的症状或疾病, 这说明绝大多数围绝经期妇女对围绝经期的一些症状都有所了解和注意, 性生活减少、睡眠障碍、骨关节痛、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是本次被调查妇女出现最多的症状。其中情绪波动以46~55岁组的发生率最高, 生殖系统疾病以40~50岁组最高, 心血管疾病以56~65岁组最高。

3.2 被调查围绝经期妇女对激素的认识

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 围绝经期综合征被逐渐地认为是一种激素缺乏病[2], 雌激素补充疗法能明显缓解因体内性激素不足而引起的身体各系统疾病, 如骨质疏松、高血脂、冠状动脉硬化及老年痴呆等症状[4]。但又有许多研究证明, 长期使用激素治疗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风险, 这使得医生在使用激素治疗时会非常慎重。本次调查中只有19.93%的妇女同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治疗, 这说明人们比较抗拒激素疗法, 她们普遍愿意接受一些饮食疗法、中药治疗、参加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

3.3 被调查围绝经期妇女对保健需求的态度

本次调查发现, 绝大部分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所提高, 但仍有少数妇女认为围绝经期出现症状没有必要去看医生。普遍存在保健知识缺乏、出现健康问题不及时就医、没有参加定期的妇科病普查, 对目前卫生服务不满的原因主要是认为检查繁杂、费用贵、就诊困难、服务态度恶劣、咨询困难。健康与保健知识大多是从亲朋好友处获得。这与本地区的经济水平以及我们的社区医疗保健体系不够完善有关。各级政府应重视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 医疗保健部门应加大社区健康教育的力度, 倡议社会、单位、家人关心和理解、全社会都来帮助和扶持围绝经期妇女, 使她们调整心态, 尽快地适应围绝经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顺利地度过围绝经期。

3.4 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措施和社区健康促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差别很大, 经济落后地区很难保证对卫生的投入。因此欠发达地区为围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问题提供干预服务的能力是有限的, 探讨和建立相应的社区干预模式成为必然[5]。

3.4.1 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措施。

(1) 心理保健, 此期妇女许多精神神经症状, 单靠药物治疗有时难以奏效, 还要从心理上给予指导和疏导。让妇女掌握保健知识, 帮助她们解决心理矛盾, 消除恐惧和忧虑, 建立乐观和积极态度。 (2) 合理营养、积极参加运动, 食物应多样化, 不要偏食, 多吃杂粮、蔬菜、水果, 少吃甜食、炸、腌、酱制品、动物内脏或过期食品, 不要暴饮暴食。加强体育活动, 多参加户外活动及晨间锻炼, 注意身体姿势, 避免拉伤或扭伤。 (3) 正确对待性生活, 对于这个时期出现的一些性功能异常, 夫妇应共同学习有关的生理、心理知识, 取得共识。 (4) 雌激素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渐趋衰竭, 故引起各种症状和机体一系列退行性变。自5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对激素替代疗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广泛用于临床, 不仅用于有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的治疗, 而且广泛用于无症状的妇女, 成为预防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进展, 可有效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3.4.2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

(1) 社区政策:社区卫生机构定期体检、重点追踪检查;建立围绝经期健康档案, 提供个人健康处方, 开设咨询热线等。 (2) 健康教育计划:专题讲座、小组讨论、个别咨询、录像带、影碟、知识竞赛、有奖征文和辩论竞赛;技能培训性讲座、设计示范典型等。 (3) 个人健康技能:均衡营养、适度锻炼、规律作息制度、恰当人际交流、心态调整、获取卫生资源的途径和技巧、健康的自我评价和记录、常见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等。 (4) 社区关系:创建“社区健康促进之家”, 举办家庭联谊会, 评比文明单元、开展社区全民健身运动, 设立运动和交流场所, 促进邻里关系。社区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生动活泼, 形式多样, 融合到平民大众中去, 形成社区健康促进新格局, 使社区健康促进能够真正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Soares CN, Prouty J.Treatment of menopause-related mood dis-turbances[J].CNS Speetr, 2005, 10 (6) :489.

[2]郭丽霞, 王建英.邯郸市高校妇女围绝经期症状与保健需求[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7, 22 (18) :2478-2479.

[3]孙爱军.中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 39 (2) :144.

[4]Possouw J E, Anderson G L, Prenlice R L, et al.Risks and bene-fits of estrogen Plus Progeslin in healthy Post Perimenopausal women:Principal result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Am Med Assoc, 2004, 288 (3) :321.

上一篇:结节性增生下一篇:旅游纪念品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