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福利费税务处理

2024-07-06

企业福利费税务处理(共8篇)

企业福利费税务处理 篇1

一、取消按工资总额14%计提应付福利费的原因

应付福利费是指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提取, 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随着工资的逐步市场化和社会保障的发展, 企业开办医院等福利部门的现象已经不多, 又由于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 (以下简称“《通则》”) 规定, 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的各种社会保险, 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 (费用) 列支, 所以, 应付福利费的正常开支与过去相比有所减少;但随着企业的成长, 职工收入水平也逐年上升, 应付福利费的计提数却逐年增加。鉴于以上原因, 许多企业应付福利费出现了大量结余。再由于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可在税前扣除, 使尚未成为企业真正费用的应付福利费结余, 也能够起到抵税作用, 因此应付福利费结余实质上成了企业免费使用的一项资金来源。从另一方面来看, 由于应付福利费作为企业对职工的负债, 与企业利润、股东回报没有直接关系, 因此应付福利费的不合理、不公平、不合规使用往往得不到有效监控。此外, 企业从应付福利费支付给职工的一些应税收入 (个人所得税) , 由于比较隐蔽、容易忽视, 给税务部门的稽查工作也带来了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出台, 曾经为广大财会专业人士熟知的“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福利费”的共识已成为历史。

取消应付福利费的计提, 职工福利性质费用据实列支, 不再允许有余额, 其实质是国家、股东、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重新分配。由于职工福利性质费用支用的越多, 可在国家与股东之间分配的利益就越少, 所以需要一定的配套政策, 规范职工福利性质费用支用范围。从《通则》规定来看, 对于惠及全部或部分职工的一些福利性费用, 如职工旅游费、节日慰问费等, 由于是用于职工个人, 所以也是禁止企业承担的。《通则》这么规定, 主要是出于杜绝公款私用、以权谋私的现象, 避免因个别人不当行为危及企业、国家和股东利益, 而不是真正降低职工收入水平。企业可以通过适当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的方式, 将暗补变为明补, 这样既可以提高职工收入分配的透明度, 减少个别职工不当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又可以使职工的整体收入水平不至于减少, 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至于下降。

二、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原应付福利费余额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 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余额, 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 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

除上市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执行会计准则》执行以外, 财政部于2007年3月20日发布的《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企[2007]48号) 规定: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 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 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该通知还规定了应付福利费余额的相关内容处理规定, 即截至2006年12月31日, 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 (不含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余额) 区别情况处理: (1) 余额为赤字的, 转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 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负数的, 依次以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盈余公积弥补;仍不足弥补的, 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 (2) 余额为结余的, 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 待结余使用完毕后, 再执行新《通则》。即原来开支的职工福利费项目, 先核销应付福利费, 待其归零后, 再直接列支成本 (费用)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或者产权转让时, 结余应当转增资本公积。

对企业而言, 应付福利费结余是历年积累起来的企业职工合法的权益, 如果将该结余一次性转入企业当期利润, 其实质是将企业对职工的负债转为国家和企业所有者的权益, 国家得到了税收收入, 股东增加了对企业的权益, 职工的权益却减少了;并且在同等条件下, 应付福利费无结余的企业职工相对有结余企业的职工享受到了更多的权益, 有违公平原则。所以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都给了企业一个缓冲期, 企业可以在此期间将以前年度结余的应付福利费使用完, 从而尽量避免前述规定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后原应付福利费余额的税务处理

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0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 准予扣除。”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2008]264号) 对过渡期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明确。文件规定, 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 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 不足部分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 属于职工权益, 如果改变用途的, 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例]某企业2006年末应付福利费贷方余额80万元, 结转到了2007年。假设该企业2007年计税工资总额为1000万元, 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为100万元, 因2007年《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 不再允许计提职工福利费, 该企业当年发生的100万元职工福利费, 应当先冲销2006年结转的80万元的余额, 待其归零后, 再将20万元直接列支成本 (费用) , 2007年末“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的账面价值为零。

但根据国税函[2008]264号文件规定, 2007年该企业虽然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支出100万元, 但该企业2007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税前扣除额为140万元 (1000×14%) , 当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20万元, 2007年末“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的计税基础为120万元 (80万+140万-100万) , 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120万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假设该企业2008年工资薪金总额为1000万元, 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180万元按照会计处理全部计入成本费用。根据国税函[2008]264号文件规定, 2008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120万元, 因冲减后的金额60万元小于当年的税前抵扣限额140万元 (1000万×14%) , 故当年税前抵扣的金额应为60万元, 当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和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为120万元。

四、新通则实施后职工福利费用管理的加强

企业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合理”原则, 对实际支付的各种职工福利费用进行梳理, 按照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 拟定相关费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明确职工福利费用的具体项目、文件依据、具体标准、实施对象和方式、审批权限等, 经职工 (代表) 大会和投资者审议通过后, 严格按制度执行, 据实列支相关费用。企业应当严格区分工资、职工福利和工会经费, 项目间不得相互挤占或任意转换。如果企业有成文的福利计划, 并通过《员工手册》等方式传达到各相关员工, 则可以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 合理预计当期职工福利费, 即企业也可以先提后用。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 应当补提职工福利费: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 应当冲回多提的职工福利费。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在会计年度中间允许存在账面余额, 但在会计年度终了经调整后应该没有余额。

参考国家现行财务与会计的相关规定, 企业职工福利费的使用范围主要有以下方面: (1) 职工困难补助费; (2) 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 本单位医疗部门的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工资和医务经费, 职工因工负伤就医路费等; (3) 本单位职工食堂、浴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和食堂炊事用具的购买、修理费用等; (4) 本单位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资、费用, 以及托儿所、幼儿园设备的购置和修理等费用; (5) 职工个人福利补贴, 是指为解决职工某些带有特殊性的生活困难, 由企业以货币形式提供给个人的一种补充收入; (6) 按照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费开支的其他支出。

目前, 国家相关税收法规并未对企业职工福利费的使用作出具体规定, 所以实务中可以参考国家财务与会计的相关规定据实列支, 同时注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他相关规定决定是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企业福利费税务处理 篇2

一是增值税。对处理公司生产的产品或外购货物取得的收入,仍按正常经营方式进行增值税处理:按处理公司生产的产品或外购货物取得的收入法计提销项税,根据销项税减进项税的余额缴纳增值税。对处置为已使用过的且已经依法抵扣了进项税的固定资产,以及处置使用过除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物品,应当按照适用税率计提销项税;处置使用过的属于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需要说明的是:企业注销清算时,对期初存货中尚未抵扣的已征税款,以及征税后出现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后不足抵扣部分,税务机关不再退税,也不得抵减清算过程中应按简易办法征收的增值税。二是营业税。对公司处置不动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以及地面附着物,应当按“销售不动产”项目缴纳营业税。转让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誉的行为,应当按“转让无形资产”项目缴纳营业税。

三是土地增值税。对公司处置房屋、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面附着物及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应当依法缴纳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就收入扣除准予扣除项目后的增值部分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对转让旧房准予扣除项目的确定:转让旧房能提供评估价格的,根据财税字[1995]48号文件的规定,转让旧房可扣除的项目金额包括三项,即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在转让环节缴纳的税金。此外,纳税人支付的评估费用准予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扣除。转让旧房不能提供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房发票的,根据财税[2006]号文件的规定,纳税人转让旧房及建筑物,凡不能取得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房发票的,经当地税务部门确认,可按发票所载金额并从购买起至转让止每年加计5%计算。对纳税人购房时缴纳的契税,凡能提供契税完税凭证的,准予作为“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予以扣除,但不得作为加计5%的基数。即转让旧房不能提供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房发票的扣除项目金额包括三项:购房发票所载金额(实际上包含了《条例》中六条的“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以及“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两部分):加计扣除金额(加计扣除金额=购房发票所载金额×5%×购买起至转让止的年数):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包括转让旧房时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契税以及教育费附加,上述四税及附加均必须提供相应的完税凭证)。转让旧房既没有评估价格又不能提供购房发票的,根据财税[2006]号文件的规定,对于转让旧房及建筑物,既没有评估价格又不能提供购房发票的,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收征管法》三十五条的规定,实行核定征收。

四是印花税。对产权转移证书,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

五是企业所得税。企业清算的核心是对企业财产(资产)的清理处置。税法规定,企业将剩余财产分配给股东前要清算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企业清算期间的资产无论是否实际处置,一律视同变现,确认增值或者损失。确认清算环节企业资产的增值或者损失应按其可变现价值或者公允价值进行计算。清算期间,企业实际处置资产时按照正常交易价格取得的收入可作为其公允价值。对于清算企业没有实际处置的资产,应按照其可变现价值来确认隐性的资产变现损益。计算清算所得,主要就是计算全部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所得以及了结一切债权、债务所产生的所得或损失。此外,企业进行清算,即表明已终止持续经营,是企业存在的最后一个过程。因此在计算清算所得时,还要考虑清算前企业尚未确认的递延收益、尚未在税前扣除的待摊费用、已在税前扣除而不再实际支付的预提性质的费用、商誉的扣除以及尚未超过弥补期限的亏损等问题。清算所得可用下面计算公式表示: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处置所得一清算费用+确实无法偿还的债务一无法收回的债权损失+尚未确认的递延收益一尚未扣除的税前允许扣除的待摊支出+已在税前扣除而不再实际支付的预提性质的支出一商誉一以前发生的亏损。其中,全部资产处置所得=资产交易价格或可变现价值一资产计税基础一税前允许的税金及附加。税前允许的税金及附加,是指处置资产过程中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也不包含企业以前欠税。清算所得税的计算清算所得税等于清算所得额乘以25%税率。由于清算期间不属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期间,在计算清算所得税时不能享受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六是个人所得税。可供分配剩余财产,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结清清算所得税、以前欠税等税款并清偿企业债务后的余额。企业清算后,清算净所得加上未分配利润、公益金和公积金等,按一定比例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分得剩余资产的金额,相当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按该股东所占股份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应当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剩余资产减除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股东投资成本的部分,应确认为股东的投资转让所得,应当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现行《破产法》第37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04条均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拨付清算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所欠税款;清偿债务。对处于第二清偿顺序的“所欠税款”是指企业清算前的欠税,而并非是处置资产过程中的新发生的税收。对清算处置资产时产生的税收是为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于清算程序中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是属于清算费用,应当优先受偿。另据《税收征管法》(第45条):处于第二清偿顺序的欠税发生在设立担保债权之前的,税收债权优先;欠税发生在设立担保债权之后的,担保债权优先。

为什么税务局不能申请企业破产清算

税务局不能成为破产申请人,理由如下:

第一,说到破产债权,就必须要说到我国税收债权理论的由来,我国税收债权论实质上算是引进的西方国家的税收债权说,然而,西方很多国家在采用税收债权说时,现今认为:既然税收债权能够享有一般债权所有的权利,那自然其在受偿时,也应按一般债权处理。

例如德国最新破产法里与旧破产法相比,就不再将税收债权列为优先破产债权,而将其作为一般债权对待,而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也将税收债权改为一般破产债权。

在中国,立法上虽然采用了税收债权说,然而却仅仅是部分性采用,例如在我国,税收债权被认为具有优先性,而不是一般债权。

此时,如果税收债权享有一般债权所有的权利,然而在承担义务时(即清算偿还时),却不能对等的承担义务,反而优先受偿,很明显显失公平。

第二,税务机关并非通常意义上破产法的债权人。税务机关由于其本身是公权力的代表,且税务债权本身也是通过公权力的立法所形成,因此与一般的债权人相比,有其天然的局限性,此时,把税务机关等同于一般债权人,享有一般债权人权利,并不适格。

例如:在破产清算时,有和解与重整,而和解与重整中,相关债权人为了长远维护自身债权的清偿,有时会进行债务豁免与债转股,然而作为税务机关,却不可能进行债务豁免与债转股,在和解与重整中,除非偿还欠税,否则税务机关只会投反对票,而本身根本没有权力投赞成票。

说的直白点,就是税务机关在企业破产和解与重整中,虽然表面上可以进行豁免企业债务或者债转股,然而实际上,完全是不可能的事,说白了,税务机关就是一个表决时永远只可能摇头反对的角色。

既然税务机关作为债权人,本身无法真正参与到企业和解与重整当中,此时,却让一个受限的债权人(税务局)完全享有一般债权人的权利,未免不切合实际,更是对企业的不利。

即便是民法上,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也是限制的,然而在税收债权破产清算时,却不加任何的限制,这与破产法第一条所说的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明显是相违背的。

第三,从法律规定来说,税务机关也无权进行破产申请。

有观点认为,破产法规定了债权人可以申请企业破产清算,而税务机关属于债权人,所以有权利进行破产清算。

那么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税收债权在民法上的权利,是不是直接按照民法规定施行就可以,而不需要法律授权呢?

首先,税收债权虽然属名字有债权,然而其实质不过是形成的欠税,与税收强制、税务检查一样,都是行政法规定下产生。这与一般意义上,行政主体的民事行为是截然不同的,例如,税务局买一台电脑,在电脑买卖中形成的债权与税收债权,毫无疑问是不同的。既然这不属于民事上的债权,自然,其权力的行使、处分就是需法律的授权。

其次,我们可以看下征管法第五十条,专门规定了,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而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如果说,税务机关的在税收债权中是债权人,可以当然的享有民法上债权人的权利,那么完全没必要在征管法中专门授权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权与撤销权。

因为合同法中已经明确规定,债权人如何行使代位权与撤销权的情况下,征管法再授权,岂不是多此一举?

再次,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条规定:纳税人有解散、撤销、破产情形的,在清算前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未结清税款的,由其主管税务机关参加清算。

对于第二款的规定,实施细则释义中是这么解释的:“赋予税务机关参加清算的权利。纳税人有解散、撤销、破产情形且未结清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参加清算以保证国家税款优先权。”

从该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实施细则通过法条形式赋予了税务机关参加清算的权利,而并没有赋予税务机关申请企业破产的权利。

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说,由于税收债权是一种行政性的权力结果,所以其行使都需要行政法律的授权,而征管法在对税收债权如何享有民事一般债权权利也确实进行了明确授权(例如行使民事上的代位权、撤销权以及参加破产清算权),但是,并没有授权税务机关进行破产清算申请。

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因此,毫无疑问,税务机关没有权利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

上面说的都是理论与法理上,下面笔者再来说下实务上的问题:

第一,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不能为国家带来任何好处。

由于税务机关拥有税款优先权与税收强制权,因此,在企业欠税时,完全可以通过采用税收强制权,来征缴税款,而没任何必要去进行破产申请。毕竟,比起破产申请清算,税收强制毫无疑问是相对来说见效快的措施。而且,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与税收强制相比并不能为国家多带来一分钱的税款,而只会增加更多繁杂的手续。

在明明有更有效的手段下,却舍近求远,进行破产申请,这很明显与行政效率原则相违背。

第二,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害。

税务机关由于其天然的地位,说白了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因此,如果其在企业欠税时,进行破产申请时,不可能会去考虑企业未来经营前景,也不可能想着如何才能利于企业,而是由于自身有着在破产中税款优先权,因此,只会考虑如何快速收缴税款,从而在不顾企业可能的未来经营良好前景下,直接进行破产申请。

而在现在这种经济下行情况下,很多企业资金链都处于随时断裂状态,可以说,有许多老板,完全是靠着信誉才能借贷维持企业的生存。而这时候,一但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无论法院最终是否受理,都将会给企业信誉造成巨大损害,从而可能成为压倒企业的致命稻草,让企业因此,资金链断裂,最终真正破产!

第三,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不能降低执法人员风险。

有观点认为,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可以核销长期欠税,从而降低税务执法人员的执法风险。

那么,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知道,作为行政机关,不能为了保全自己,而至百姓于不顾,因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服务百姓。然而如果税务机关,为了降低自己的执法风险,而采用破产申请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害的手段,这明显与我们政府的服务宗旨相违背。

即便退一万步说,采用了破产申请,是不是就一定会降低我们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呢?

我们知道,如果不想让税务机关人员肆意行使这种破产申请,那必然会造成巨大损害,因此,作为税务机关,为了规范防止税务人员肆意行使,必须会出台一些内部文件规定。

而现在,很多检察院经常会以税务部门自己出台的文件规定来定税务执法人员的罪责。而如果税务部门出台一些破产申请的规定,且不说其可操作性有多强,仅凭着多数税务执法人员根本不了解破产法,这时候,必须会让许多执法人员遇到更加未知的执法风险。

当然,这里可能会有人说,那税务机关完全可以不出台相关规定嘛,但是如果不出台具体操作规定,以现阶段基层执法人员的水平,试问有几个敢说能精通破产法,能依法操作?

因此,认为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能降低执法风险,不过是笑谈而已。

第四,“清理僵尸企业”不是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的理由。

首先,清理僵尸企业有很多方法,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破产申请呢?工商有吊销营业执照,税务有非正常户处理,为什么就非要采用破产申请的形式呢?

企业福利费税务处理 篇3

【关键词】“营改增” ;环保企业 ; 税务处理

2016年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要求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称营改增)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自此建筑业的营改增政策也尘埃落定。环保企业所承接的业务很多是整体包干业务,既有环保设备销售业务,同时也提供相关建筑安装业务,因此营改增后,环保企业要根据建筑业的营改增政策,结合环保行业的自身特点,梳理企业工程项目,在规范会计处理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税务处理。

一、“老项目”的税务处理

依据财税[2016]36号文,建筑工程老项目包括:

1.《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注明的合同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

2.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但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的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

对于老项目,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环保企业的老项目涉及如下两种情形:

一种是项目已全部完工,但是尚有部分货款没有结算,相应的营业税发票也没有开具。在这种情形下,环保企业可以自行开具税率为3%的增值税发票,项目在外县(市、区)的,在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按照3%的征收率预缴税款。

另一种是项目尚未完工,相应的营业税发票也没有开具。在这种情形下,发票的开具、税款的预缴与上述情形没有区别,但要注意的是,因为工程项目还在施工过程中,其使用的工程材料等有可能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此项目已经选择了简易计税方法计税,所对应材料的进项税额是不能抵扣的。在会计核算时,应该注意与其它项目分开核算,税务申报时,如果进项发票已经认证,必须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二、新项目的税务处理

环保企业承接的项目一般都是销售自产设备的同时提供相应建筑安装业务,所以对于新开工的项目,其中建筑安装业务一般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税率为11%。项目在外县(市、区)的,按照2%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

如果环保企业为甲供工程提供建筑业服务,那么也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甲供工程,是指全部或部分设备、材料、动力由工程发包方自行采购的建筑工程。

三、“混合销售”的税务处理

由于环保企业承接的业务一般都是销售自产设备的同时提供相应建筑安装业务,满足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定义的混合销售的条件。因此营改增前,环保企业执行的是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一款: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分别核算货物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并分别交纳增值税与营业税。

营改增后,国家税务总局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文件规定,多数省一级的税务机关认为,只要能够分开核算,可以适用各自的税率,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明确了执行口径。如《湖北国税局对营改增问题的解答》中明确,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服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对于混合销售,按如下方法确定计税:(1)该销售行为必须是一项行为,这是与兼营行为相区别的标志。(2)按企业经营主业确定。(3)若企业在账务上已经分开核算,以企业核算为准。因此,营改增后,环保企业的混合销售能否按各自的适用税率进行税务处理,账务上是否分开核算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需要关注国家税务总局对混合销售是否出台新的政策规定。

四、差额征税的税务处理

环保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将一部分建筑业劳务分包给其他单位。在营改增前,可以适用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营改增后,如果环保企业选择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则可以按照增值税抵扣的方法进行税务处理。如果环保企业可以并选择了简易方法计税,可以继续按营业税差额征税的办法进行税务处理,对此财税[2016]36号文作出了明确规定:

1.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2.纳税人应按照上述计税方法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五、特殊情形下的发票开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第23号)规定,营改增纳税人在地税机关已申报营业税但未开具发票,2016年5月1日以后需要补开发票的,可于2016年12月31日前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但是对于如何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后,因原已交纳过营业税,增值税如何申报,未进一步明确。对此部分省份税务机关出台了操作方法,如安徽省国家税务局规定:

1.营改增纳税人2016年4月30日前收取的,未开具营业税发票但已缴纳营业税的预收款,在2016年5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之间可以补开增值税普通发票,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上述规定补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2.营改增纳税人使用开票系统(即金税盘)开票的,金额栏填写已缴营业税未开具营业税发票的收入数额,税率栏填0,然后在备注栏注明“税率为0的销售额为已缴纳营业税未开具营业税发票的收入”。山东省国税局也出台了类似的处理方法。

河北省国税局则规定,企业在地税机关已申报营业税未开具发票的,应将缴纳营业税的完税凭证留存备查,在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备注栏注明“已缴纳营业税,完税凭证号码xxxx”字样。纳税申报时,可在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当月,以无票收入负数冲减销售收入。

环保企业在遇到上述开票问题时,应了解并按照本省税务机关规定的方法进行正确的税务处理。

六、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列

环保企业一般主营业务为环保设备的制造、销售,环保工程的施工,在营改增前就有增值税业务的发生,所以企业财会人员对于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列并不陌生,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但是营改增后,为了使得营改增企业增值税的申报工作顺利开展,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第13号),现有增值税申报表的表式及填列方法发生了变化,因此环保企业财会人员需要按照现有政策规定正确填列增值税申报表,特别应关注变化之处。

1.《增值税预缴税款表》的填列

营改增后增值税申报表的总体框架没有大的变化,新增了《不动产分期抵扣计算表)》《本期抵扣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和《增值税预缴税款表》。环保企业因为经常发生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规定需要在项目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因此需填写《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对于第一栏第一列的“销售额”与第二列的“扣除额”的填列要求与其他纳税申报表的填列是不一致的,销售额与扣除额要求填写建筑服务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含税),不能换算为不含税金额,这一点与其他纳税申报表的填列有根本的区别,需要特别注意。

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的填列

企业福利费税务处理 篇4

关键词:税法,会计制度,职工福利费

一、概述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 (年金) 、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 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这是根据国家规定, 为满足企业职工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而设定。但是, 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不断演进, 税法的不断完善, 二者在规定上还有所差异, 本文就二者的规定差异进行归纳总结。

二、税法关于福利费处理的规定

税法上关于职工福利费涉及到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一) 企业所得税

在税前扣除的比例标准上,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 准予扣除。

在扣除范围上, 国税函[2009]3号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中明确了《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40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 包括以下内容: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 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二) 个人所得税

根据税法有关规定, 对于一些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 不予征税。这些项目包括: (1) 独生子女补贴; (2) 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3) 托儿补助费。同时, 福利费中职工保健、生活、住房、交通补贴, 需计入到个人所得税的所得额 (免税除外) , 发放供暖费标准以内的补贴不计入到个人所得税的所得额, 超出部分计入个人所得税的所得额。

(三) 增值税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视同销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规定, 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三、会计准则和规章制度关于福利费核算的规定

在计算比例标准上,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规定: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 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 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 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也就是说, 当期的福利费没有规定计提标准,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计提, 年末再作调整。企业也可按旧准则的做法用工资额的14%计提福利费, 在实际发生时列支, 但到年末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仍有余额的, 要冲回。除此方法外, 我们也可不计提福利费, 实际工作中, 在发生福利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

月末时再作分录:

借:费用成本等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在核算范围上, 2009年11月,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文件以列举的形式规定了职工福利费项目, 具体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同以前相比, 《通知》关于企业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的规定,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保险费, 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或提取, 直接列入成本费用, 不再列作职工福利费管理。二是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职工疗养费用、防暑降温费、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及维修保养费用、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 调整纳入职工福利费范围。三是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 如果已实行货币化改革的, 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住房补贴、通讯补贴, 无论是直接发放给个人, 还是个人提供票据报销后支付的, 具有工资性质, 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 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四是对于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 明确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财企[2008]34号文件 (《关于企业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补充养老保险明确规定: (1) 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 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 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属于企业职工福利范畴, 由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共同组成。 (2) 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缴费总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 从成本 (费用) 中列支。企业缴费总额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 不得由企业负担, 企业应当从职工个人工资中扣缴。个人缴费全部由个人负担, 企业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资助

四、财务制度与税法有关规定的差异分析

财务制度对职工福利费作出进一步明确, 并不影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计算和缴纳。相关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 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方面的差异

2006年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 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也就是说在会计核算上福利费发生后按实际数列支, 不再有14%的控制范围。而税法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 准予扣除。对其范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3号) 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处理时按照财企[2009]242号文件执行, 在进行纳税调整时按照国税函[2009]3号文件执行。也就是说, 税法上职工福利费计税基数与会计核算中职工福利费的发生额并不一致。比如, 财企[2009]242号文件, 特别强调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车改补贴、通讯补贴, 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 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而国税函[2009]3号文件要求对职工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一律按职工福利费的要求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 在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方面的差异

根据国税发[1994]89号文件规定: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会计核算上, 独子费和托儿补助费在福利费中核算, 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在差旅费科目下核算。

财税[2008]8号文件规定: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会计核算上, 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在福利费中核算。

国税发[1998]155号文件规定:从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从福利费中支付给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单位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 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范围, 应当并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在会计核算上, 以上均纳入职工工资。

(三) 对增值税的影响差异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视同销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财务制度规定,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 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在“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中核算, 同时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 还应结转产成品的成本。企业以其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应当将交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成本费用。

总的来看, 会计制度和税法在福利费的处理规定上有相同的地方, 也有差异, 这些差异给税收征纳双面造成极大的不便, 建议在出台新的相关政策时能予以考虑。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企业向个人借款的税务处理规定 篇5

涉及的税种: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

一、个人所得税

1、纳税标准:按利息收入的20%征税

 征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五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 税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税法第二条所说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2、纳税主体:个人所得税纳税采用源泉扣缴与个人申报相结合的方式,但是利息收入只能支付所得的主体进行代扣代缴,款项在应付利息中直接扣除(民间借贷中无论是企业向自然人借贷还是自然人向自然人借贷,均应由支付利息的一方进行代缴)概念说明:

 纳税义务人:简称为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纳税人也称纳税主体。 扣缴义务人:为了便于征管,税法对某些税种规定了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义务的单位或个人。扣缴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但该扣缴义务均是法定义务。纳税依据:

 源泉扣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 个人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 款项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税款项时,应当依照税法规定代扣税款,按时缴库,并专项记载备查。”

3、法律后果:扣缴义务人的义务是法定义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九条“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二、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1、增值税:按金融业缴纳增值税,适用小规模纳税人的3%征收率,由收取利息一方自行申报纳税

 纳税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6年3月23日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下称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  税目规定:上述办法所附注释中注明“

(五)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指经营金融保险的业务活动。包括贷款服务、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和金融商品转让。1.贷款服务。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  起征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五十条“ 增值税起征点幅度如下:

(一)按期纳税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二)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 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 纳税义务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购买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

2、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应缴纳增值税税款的7%,由收取利息一方在缴纳增值税时同时缴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三条“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四条“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如下: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

3、教育费附加:按应缴纳增值税税款的3%,由收取利息一方在缴纳增值税时同时缴纳  《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第二条“凡缴纳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国发〔1984〕174号文)的规定,缴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单位外,都应当依照本规定缴纳教育费附加。”  《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第三条“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教育费附加率为3%,分别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同时缴纳。”

三、印花税: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各自贴花纳税

 纳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  税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 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借款合同,银行及其他按借款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贴花。”  纳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八条“同一凭证,由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签订并各执一份的,应当由各方就所执的一份各自全额贴花。”

综合结论

企业福利费税务处理 篇6

【关键词】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税务处理

一、引言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的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对企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进而推出了许多优惠的税收政策,并且还在企业中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作为作为有力支持。随着国家对企业的支持程度持续深化,致使企业研发的费用比重迅速增加,因此研发费用核算问题和税务管理的相关问题也渐渐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对研发费用进行正确核算、处理好相关的税务问题在企业的发展、经营、生存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企业研发中费用核算问题分析

1.企业研发的费用组成部分

企业研发项目中的总开支通常是由两个部分所组成,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在企业的研究阶段中,其核心主要是获取全新的科技知识、科技信息,且研究其实就是一种调查的方式,而这种调查的方式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造性、计划性。研发项目中的开发阶段重心主要是对相關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使成果得到不断升华的同时,将相关知识充分的运用到企业产品设计的理念中,使企业的产品得到不断创新,进而实现产品升华,使企业的研发项目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改进。企业研发项目中的开发阶段和研究阶段重心并不一样,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区别、差异存在,其差异具体可分划分为以下的三点:一是,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具体目的不相同,前者的目的是获得知识,而后者的目的则是知识的运用。二是,开发阶段和研究阶段的针对对象不一样,研究阶段针对的对象较为模糊,且定义没有实现具体化,但是开发阶段针对的对象则非常清晰,其成功显现比较明确。三是,开发阶段和研究阶段的结果不相同,在研究阶段中,其结果的反馈是由研究报告所呈现出来的;然而在开发阶段中,其结果反馈通常直接将全新工艺、技术、产品直接呈现出来。

2.企业研究项目中研究阶段的费用核算

企业的研发项目正处在研究阶段时,难以确保研究活动顺利进入开发阶段,且更加无法确保研究活动在经历了开发阶段之后还可以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国家推出的新准则中,其要求企业必须将研究阶段的全部费用归到当期的损益中,这样才可以更加准确的对研究阶段的整体费用进行核算。

在相关的税务准则中,要求企业在管理研发阶段中的费用时一定要实施专帐、专项管理的制度,若在同一个纳税年度中同时开展多个研发项目,企业必须采用分别归集的方法把每一个项目中的可加计扣除费用进行归类,项目研发中产生的具体费用则必须参照备案项目来进行归集。如果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项目研发部门或者企业研发部门同时承担着生产经营的任务,企业在核算生产经营的实际费用和研发费用时必须分开计算,计算每一项研发费用时一定要做到合理、精确,划分不清楚的部分则不能加计扣除。

3.企业研究项目中开发阶段的费用核算

企业在开展研究项目时,开发阶段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中比研究阶段更加具有优势。新准则规定,企业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就是说需要有证据证明企业已经具备开发所需要的技术条件,不存在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企业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得到了专家鉴定的认可结论。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研发项目形成成果以后,是想通过该无形资产的使用获得经济利益还是对外出售,应当由企业管理当局决定。企业管理当局应当能够说明其开发的目的,并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开发并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的可能性。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一项无形资产能够被予以确认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它很可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就其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来讲,如果有关的无形资产在形成以后,主要是用于生产新产品,那么,企业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将要生产的新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该产品确实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有关的无形资产开发以后主要是用于对外出售的,则企业应当能够证明市场上确有需求,并在该无形资产开发以后可以出售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无形资产开发以后,不是用于上述两种方式的情况,而是在企业内部使用的,则企业应当能够证明其对企业的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资金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并开发所需的技术,资金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如果企业自身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资金给予支持,则应能够通过其他资金渠道证明有能力支持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三、分析企业研发项目中费用税务处理的具体案例

企业在进行项目研发时,其研发费用所呈现的状态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无形资产没有形成,而另一种则是成功的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第九十五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發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案例一:国内某个企业自主研究开发了一项新的技术,到2012年8月15号为止,该企业制造研发的总费用金额是200万元,经过相应的测试之后确保该项研究项目的研究阶段已经顺利的完成,且2012年11月20日已经正式步入了开发的阶段,开发阶段中的所消耗的总费用金额是250万元,其与项目开发费用资本化的要求相互吻合。截止2011年12月30号该企业的研究项目结束,其研发出了新的技术,且新技术还有非专利性。设该企业2011年的会计利润金额是550万元,对其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并没有调整会计工作。因此,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研究阶段没有达到资本化的条件的费用是200万元,2011年度该企业应缴纳的所得额为:550-200×50﹪=450(万元)。

案例二:材料沿用例一,其中与资本化相符合的总金额是250万元,其假设该项专利使用的寿命是25年,且该企业在2012年中的会计总利润是650万元,对其进行核算时没有对会计工作进行调整。经过分析后得出,达到资本化要求的实际费用消耗是250万元,该年度中的摊销额是10万元,因此,可以计算出该年度应缴纳的所得额是645万元。

四、企业研发项目的会计管理和税务处理建议

1.企业应该建立研发费用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或承担研发任务的单位,设立台帐归集核算研发费用,并制定相关的财务管控制度。同时还必须使该研发项目的可实施性也得到充分保证。

2.企业应该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并对资本化进行明确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的项目活动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需同时满足几个资本化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如果不能合理划分,将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质量。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必须与研发部门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取得明确的判断依据,才能有效保证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理划的合理性和对开发阶段费用资本化的正确性。

3.企业应重视研发费用的核算与归集

国家实行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力度较大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与此同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税务部门对研发费用的核算与归集也有较严格的要求。财务部门在进行研发费用的核算与归集时除了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还要符合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才能充分享受到国家的这一税收优惠政策。

4.企业应该对其会计预算进行强化

企业在核算研发项目经费的过程中,必须对会计预算工作进行强化,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企业研发项目核算工作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制定明细、合理的科目,且对预算进行强化的同时明细研发项目的辅助账目。另外,企业还必须积极联系相关的事务所,对各种立项信息进行详细的咨询。企业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核算研发项目经费时才能做到精细化、合理化。

5.企业应该对研发项目定期进行审核并及时进行反馈

企业在研发新的项目时一定要保证研发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随时保持密切的联系,企业应定期举行相应的报告大会,对其具体工作进行审核,且及时把工作审核的实际情况反馈给企业领导层,再由企业的领导层参照该项产品在市场中的实际发展前景来提出相应的意见。企业开展定期审核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研发项目中的不足、缺陷,进而便于其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项目活动中的问题,使其得以及时进行改进。

6.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不管是在研发何种项目,其研究的过程都是非常辛苦的,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对其产权进行保护的相关意识,可以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的具体工作。待研发项目完成之后,利用专利审核的标准及时对符合专利申请的部分进行申请,与专利申请不相符的成分则应该严格对其进行保密管理。有必要定期对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先进性进行评估,淘汰落后技术,促进技术更新换代,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财务部门应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复核,并按划定进行摊销,涉及到研发费的部分作相应调整。

五、结束语

企业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步、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其必须具备较强的科学技术,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但是,企业在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的同时,研发费用也会随着增加,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也会逐渐增多。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只有对其会计核算进行强化,并加强税务的管理力度,确保税务核算有效性、科学性得以切实解决,才确保研发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静.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和税务筹划[J].新财经(理论版),2013,47(10):654-655.

[2]李清华.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的研发支出探索[J].现代商业,2010,45(85):625-627.

[3]汪青.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研发费用核算方法问题浅析[J].财经界,2011,47(20):109.

企业福利费税务处理 篇7

1.2008年以前执行的福利费标准:

纳税人的职工福利费, 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

2.2008年以后执行的福利费标准: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 准予扣除。

3.福利费余额新旧衔接:

国税函[2008]264号《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第三条, 关于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问题规定: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 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 未实际使用的部分, 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 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 属于职工权益, 如果改变用途的, 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二、职工福利费的相关会计规定

1.根据财政部下发的《关于企业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 企业将不再执行《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如下规定:“截至2006年12月31日, 应付福利费账面为结余的, 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 待结余使用完毕后, 再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执行。余额为赤字的, 转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 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 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 仍不足弥补的, 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按照[2008]34号新规定:《企业财务通则》施行以前提取的应付福利费有结余的, 符合规定的企业缴费应当先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也就是说:先用补充养老保险冲抵以前结余的应付福利费, 不再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 待结余使用完毕后, 再按照《企业财务通则》执行。

2.2007年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 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

3.对于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的应付福利费余额在首次执行日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 首次执行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余额, 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 据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

三、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一) 上市公司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从会计角度分析, 上市公司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 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如果上市公司2007年支付的职工福利超过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 则应增加管理费用-职工福利;如果上市公司2007年支付的职工福利小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 则应冲减管理费用。从税务角度分析, 根据国税函[2008]264号文件, 如果上市公司增加的管理费用-职工福利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 就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如果增加的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超过工资总额的14%, 超过部分则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原转入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2007年度未使用完冲减管理费用, 说明企业该部分职工福利改变了用途, 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二) 非上市公司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从会计角度分析, 根据财企[2007]48号文件规定从2007年开始不再计提职工福利费, 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时按照规定计入成本 (费用) 。从税务角度分析, 根据国税函[2008]264号文件规定, 2007年仍然可以按照工资总额的14%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上计算扣除职工福利费, 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 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

四、定性与定量分析

综上, 如果2007年内资企业在损益中实际列支的职工福利费未达计税工资总额的14%的, 可及时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申报扣除, 可充分享受税前扣除的益处。如A企业2007年盈利 (所得税税率为33%) , 计税工资总额500万元, 当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50万元, 2006年末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20万元, 该企业当年在损益中列支的职工福利费为60万元, 根据 (国税函[2008]264号) 的规定, 按照计税工资总额500万元的14%, 即70万元申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则2007年末应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为40万元 (20+70-50=40) , 因企业从2007年不再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根据 (国税函[2008]264号) 规定以计税工资的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超过实际在损益中列支的部分, 会计不进行核算处理, 企业只作备查登记, 供税务部门核查。A企业原来以当年在损益中列支的职工福利费60万元计算税前扣除, 现按70万元税前扣除, 多计的税前扣除10万元, 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1.2007年还未结账的, 调整当年相关会计凭证, 调整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按计税工资的14%计算职工福利费在税前扣除, 重新计算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万元, 贷“所得税”3.3万元;再将所得税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之后调整盈余公积, 最后调整2007年度会计报表。

2.2007年已结账, 按调整事项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 应付福利费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系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 属调整事项,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万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万元;之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并调整盈余公积, 最后调整2007年度会计报表。

3.2008年处理。根据 (国税函[2008]264号) 的规定, 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 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企业所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 准予扣除。企业2008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按《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处理, 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整, 即, 将进入当期损益中的职工福利费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 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上述A企业2007年末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40万元, 2008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60万元, 企业当年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600万元, 在计交企业所得税时, 应以当年发生的60万元职工福利费, 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40万元, 再以20万元申报在税前扣除 (2008年企业所得税税前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为84万元 (600×14%=84) 。

下面通过案例方式进一步分析职工福利费纳税调整:

A公司2007年1月1日执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 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2006年12月31日应付福利费余额150万元, 2007年度职工工资总额1000万元 (计税工资800万元) , 2007年度职工福利费支出200万元;2008年度职工工资总额1500万元, 2008年度职工福利费支出300万元。

分析:A公司2007年度职工福利费支出200万元, 其中:在“应付职工福利费”中列支150万元, 在“成本费用”中列支50万元, 2007年末“应付职工福利费”科目余额为零;按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A公司税前可以列支职工福利费112万元 (800×14%) , 加上期初节余150万元, 共计可列支职工福利费用262万元, 2007年度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列支200万元, 节余62万元 (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零) 可以带到2008年度使用。

A公司2008年度职工福利费支出300万元, 全部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A公司税前可以列支职工福利费210万元 (1500×14%) , 加上期初节余62万元, 共计可列支职工福利支出272万元, 2008年度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列支300万元, 超支28万元调增200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上例中, 若2008年度职工福利费实际支出150万元, 2008年度如何纳税调整?

分析: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A公司税前可以列支职工福利费210万元 (1500×14%) , 2008年度在“成本费用”中据实列支职工福利费支出150万元, 节余60万元不得带入下一年度。期初节余的62万元可以带入下一年度使用。

经上述分析, A公司在对待应付福利费余额的问题上无论是税法和会计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纳税问题上会计服从税法, 但是不必改变会计记录。即根据“调表不调账”原则进行调整。新准则将几乎所有的职工薪酬按受益对象进行处理, 有助于企业正确核算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 从而提供更为可靠的成本等信息。

参考文献

[1]秦文娇.浅谈职工福利费余额的处理[J].会计之友, 2008 (7) .

[2]吕爱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J].职业技术, 2008 (7) .

[3]胡长虹.关于职工福利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J].湖北财税, 2003 (17) .

企业福利费税务处理 篇8

一、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地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指出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 应当作为正常商品销售处理, 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非货币性福利金额,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并视同销售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 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例1]成功公司为一家家电企业, 共有职工158人, 其中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100人, 总部管理人员58人。2009年国庆日, 公司以其生产成本为1800元的家电作为福利发放给全体职工。家电不含税售价为2000元, 成功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家电售价总额=100×2000+58×2000=316000 (元)

家电的增值税销项税额=316000×17%=53720 (元)

应付职工薪酬总额=316000+53720=369720 (元)

家电的成本总额=1800×158=284400 (元)

(1) 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生产成本 (369720÷158×100) 234000

管理费用 13572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69720

(2) 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697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1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537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84400

贷:库存商品 284400

二、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税务处理

(一) 增值税的处理

《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 虽然没有取得销售收入, 也视同销售货物, 依法应当缴纳增值税的业务有: (1) 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 销售代销货物 (手续费缴纳营业税) ; (3)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 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 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 (市) 的除外; (4) 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6)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 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7)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8)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依据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当期销项税额的相关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 或者视同销售行为无销售额的, 税务机关依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1) 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2) 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3) 组成计税价格, 公式如下:组成计税价格=成本× (1+成本利润率) 。

[例2]成功公司为一家家电企业, 共有职工158人, 其中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100人, 总部管理人员58人。2009年国庆日, 公司以其生产成本为1800元的家电作为福利发放给全体职工。假设这款家电是公司的新产品以前并没有销售过此款家电, 经销同类家电的其它纳税人的平均售价为2100元 (不含增值税) , 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家电售价总额=100×2100+58×2100=331800 (元)

家电的增值税销项税额=331800×17%=56406 (元)

应付职工薪酬总额=331800+56406=388206 (元)

家电的成本总额=1800×158=284400 (元)

(1) 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生产成本 (369720÷158×100) 245700

管理费用 142506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88206

(2) 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88206

贷:主营业务收入 331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56406

借:主营业务成本 284400

贷:库存商品 284400

(二) 消费税的处理

《消费税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职工福利, 也要视同销售确认营业收入, 结转成本并依法交纳消费税。依据消费税计税依据确定的特殊规定: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 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1)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 ÷ (1-消费税比例税率) ; (2)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 (1-消费税比例税率)

[例3]某化妆品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将自产的化妆品用于国庆节公司福利发放给自己的职工。该化妆品的不含税售价为20万元, 成本为15万元, 化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消费税税率为30%。根据这项经济业务, 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化妆品总额=200000 (元)

化装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00×17%=34000 (元)

化装品的消费税税额=200000×30%=60000 (元)

应付职工薪酬总额=200000+34000=234000 (元)

家电的成本总额=150000 (元)

(1) 公司决定发放化妆品时

借:管理费用 23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000

(2) 实际发放化妆品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6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6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00

贷:库存商品 150000

(三) 所得税的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 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 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8]828号) :文件从资产处置角度对视同销售的业务范围作了进一步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 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 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1) 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2) 用于交际应酬; (3) 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4) 用于股息分配; (5) 用于对外捐赠; (6) 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而企业所得税根据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规定为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 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此种情形的“视同销售”与新会计准则规定基本一致, 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无影响。如例1的情形, 在期末所得税纳税调整时因收入的确定金额与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是一致的, 故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会计与税务对于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福利的核算规定, 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把这种行为视同销售行为, 都要确认收入;两者的不同点是如何确定销售额, 会计采用公允价值, 税法中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要求按照纳税人或其他纳税人近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或按计税价格依次确定, 税法中的所得税的销售额采用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新闻下一篇:电子商务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