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课程

2024-06-27

施工课程(精选12篇)

施工课程 篇1

土木工程是所有工程中发展最早、内容最广的工程学科, 是人类改造自然、建设家园、和谐环境的先行手段。给排水系统、住房、写字楼、工厂、农业设施、各类道路、商店、市场、超市、各类学校、运动场、医院等, 都是由土木工程建造的;边坡 (滑坡) 、泥石流治理、抗洪设施、抗雪崩设施、抗震设施等, 是由土木工程实施的;资源开采设施、各类发电站、非开挖工程、污水及生活和工业垃圾处理系统还是由土木工程完成的。在许多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中, 在国家有关深部资源开发的跃深项目中, 仍需要土木工程大学科, 特别是其中的岩土工程学科的支持, “岩土工程施工”是讲授这方面内容的重要课程之一。现将我们在该课程教学中取得的成效汇总如下, 与同行探讨。

一、“岩土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内容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自1991年始, 在讲课教材以及辅助教材上分别选用由常世臣、郑培根、汪多伦编写的《现代基础工程施工》 (1991校内出版) , 郑培根、陈晨、郑午编写的《大口径钻头图谱》 (1993年地质出版社) , 陈晨、蒋荣庆编写《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 (1994年校内出版) , 徐龙宪、陈晨等编写的《水文水井及工程钻探》 (1997年校内出版) , 陈晨、陈宝义等编写的《岩土工程施工》 (2003年吉林大学出版社) , 总计同时或先后使用5本教材。在2003年前使用的教材的内容体系如下:总论、工程孔施工方法、地基处理技术、桩基础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锚固技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考虑到“岩土工程施工”课程的完整性, 增加了工程勘察钻探和非开挖施工技术内容, 并在地基处理技术、桩基础施工等原有内容中突出增加了新的施工技术, 讲授时采用了最新的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并将粗线条的规范具体化。整合优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为:总论、工程勘察钻探、工程孔施工方法、地基处理技术、桩基础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锚固技术、非开挖施工技术。形成了具有吉林大学勘察工程专业特色的以钻孔技术为核心兼顾其他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课程体系, 本课程体系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同行的好评。新的“岩土工程施工”课程体系有如下特点:

1. 内容全面。

讲授内容涵盖了目前国内外所有主要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如地基处理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非开挖施工技术等。

2. 课程讲授体系独有。

本课程体系是将所有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放在一门课程中介绍。其他院校的这类教材是对某类岩土工程问题--先学习设计后学习施工, 放在一门课程中, 这种体系的弊端是将一些相同的施工内容 (解决不同的岩土工程问题) 重复讲授, 造成原本就很紧张的学时浪费。本课程体系不但避免了这种情况, 而且将各类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相同工序提取出来 (如钻孔技术) , 作为一章专门讲授, 避免了施工内容的重复, 保证了在学时较少的条件下, 尽可能地、合理地传授给学生大量的知识。

3. 结合科研成果、施工实践。

讲授中包含了最新的勘察工程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 如大口径反循环钻头的设计准则、反循环井底流场的净化规律、潜孔锤钻进技术、锚固技术等, 这些内容均在教材的相关部分有重点讲授。

二、“岩土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教

学质量,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 我们也积极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

1. 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充分利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将基础理论与施工实践结合起来。对于那些施工地点比较远 (不在长春市) 而又比较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 比如槽式地下连续墙施工、强夯法、振动水冲法等在进行施工的同时, 注意收集现场的技术资料, 制作录像带, 这在教学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 不断完善教学网络。

课程教材不仅仅是单一纸质教材, 它应该是利用多媒体组成的立体化教材, 包括主教材、辅助教材、电子与网络结合的多媒体教材。我们将教学大纲、教学进度, 教师上课的多媒体课件, 各章学习要点讨论问题, 练习题等公布在网页上。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3. 注重基本试验技能的培养, 充分发挥实验室和教

学实习基地的作用, 使每个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性教学, 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设计实验内容, 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在实习中采用了分解式教学方法, 使学生处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中, 教师按大纲的要求, 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实习内容按其内在的施工规律分解为若干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由依序排列的若干个问题组成, 完成一个较完整的施工任务。根据相应的子系统数, 学生也分成相同数目的小组, 由学生独立地思考、研究解决各子系统中的问题。根据工程进度和实习时间, 各组学生轮换进入各子系统 (工序) 中学习。现场实习结束后, 组织讨论, 学生自己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探讨和归纳, 最后教师总结。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四、教与学之间的“互动”

在课程的建设中, 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的一方的责任, 还要有学的一方的主动参与, 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共鸣。因此, 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 在近几年的教学评估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此外, 我们还不定期地向已经毕业的学生发出征询意见函, 征求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对学校内关于该课程教学内容、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这个方法的针对性非常强, 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影响很大。有些学生在确定自己的毕业单位后, 利用在校的半年时间甚至大半年时间, 主动了解单位的工程项目, 在学校里对此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 教师对这种要深入掌握知识的需求更是全力的支持。根据工程建设市场的变化,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的动态教学, 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 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五、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

为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们对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单一的书面闭卷考试方式改为从理论、实践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学习成效的考核方式。平时的课堂口试、期末的开卷笔试、实验成绩相结合。弥补了单项考核的某些不足。对“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试题库不断进行完善, 试题库中大小试题约200道, 可根据情况删减。试题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七类。平时的课堂口试, 主要为选择和问答类题目, 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口头表达能力, 锻炼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六、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1. 实验室建设。

除了以精品课“岩土钻凿工艺学”所建立的三个实验室 (钻探设备实验室、冲击回转钻进实验室、泥浆实验室) 为依托外, 重点依托“复杂条件钻进技术”部级重点实验室。针对岩土工程施工市场的热点变化, 在实验项目上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购置了三种大直径全面钻进用钻头, 拓宽了实验课内容。此外, 还新开设了非开挖技术中的机具测试与工艺实验。为弥补实验室教学经费的不足, 教师亲自动用制作教具, 建立了“冷冻试验台”、“水文水井钻探中的洗井模型”、“岩土工程施工系列钻具”等一批教具。制定了实验室对外开放制度, 改变了原来大多数实验课以学生参观、演示性实验, 变为学生可以亲手操作、自己设计实验项目, 并完成包括数据分析、整理在内的全过程。此外, 学生可以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对外测试工作,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加深理解了课堂所讲授的理论, 掌握了专业上知识, 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建立健全了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 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是岩土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积极与国内企事业单位合作, 尤其是我们的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基地加强联系, 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大大地提高了实践性教学效果。

摘要:土木工程是所有工程中发展最早、内容最广的工程学科, 是人类改造自然、建设家园、和谐环境的先行手段。早在1991年, 该课程即列为勘察工程专业本科学生主干专业课程, 经过十几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探索、完善, 逐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课程教学特色, 在培养勘察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创造性, 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其创新能力等方面, 起了应有的作用。现将我们在该课程教学中取得的成效汇总如下, 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教学,课程

施工课程 篇2

详细情况来电咨询183-2337-6182136-6762-5860

要学好施工员专业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 更加注重实践的能力。很多学习施工员专业的学员认为施工员考试只要背题就行了, 施工员考试考三科 公共基础知识 综合知识 还有岗位实务。涉及的科目有十几门 建筑识图 建筑结构 力学 房屋建筑学 施工技术 等十几门 没有基础的话 是不容易考的过的 参加系统培训 既能学到施工测量理论和技能 又能大大提高考试通过率。

先说放线,专职测量员把主轴线定好、标高控制点做好后,技术员要掌握吊线坠的基本功,不能老依靠经纬仪,不可能也不现实,再一个住宅和办公楼建筑定位放线简单的多,工业厂房就要复杂的多了。

有一句话是工地上流传的,虽然不完全对,但可以算是搞测量人自我保护的法宝:“三角要小、线要粗”,意思是给完标高描红三角时不要描的太大,弹墨线时墨线要粗一点。作为工地技术员,水准仪、经纬仪、墨斗、线坠的使用操作是一定要熟练的。

为了更好适应社会需求,重庆建达学校于2012年5月进行施工测量专业课程优化设置,加强项目实训,注重实训教学,重庆建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正规办学的建筑培训机构,共有八个校区。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经验,帮您取得更好的成就!

欢迎咨询183-2337-61822355-254-006 建达帅老师

重庆建达施工员培训收费标准

1、施工员上岗证应试班:1050元/人(老学员优惠);

2、施工测量精品课程技能培训 3900元/人全能培训4900/人

学习内容:

基础理论课程:建筑识图、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建设法规、识大图、11G101-1等;

基础软件课:CAD、天正CAD;

实务课程我们结合实际案例,讲解3套图纸,重点讲解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编程仪器等)的操作、钢筋翻样、下料、南方测绘软件等的应用;另全能班多学钢结构,土石方等课程。学习内容更广泛。

2、收费价格的合理性:

许多学生在学费方面担心两个问题,一是价格太高,无法承受。二是价格偏低,担心教学质量。在这里给各位学生介绍一下培训费用,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校的硬件设施成本(电脑机房配置、课程多媒体、学习器械等)、培训时间长短、师资成本(名牌大学老师)、学校帮助推荐实习、相关证书、专业的热门竞争度、培训班层次等。重庆建达教育参照诸多条件合理的定价,开办多种特色的培训班。让有专业基础或者无相关专业基础的同学都能有合适的班级学习深造。按照需求来为您量身定做,所以价格会有区别。

学施工测量欢迎到建达培训。

建筑施工测量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 篇3

关键词 建筑施工测量课程;全真模拟;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07-02

建筑施工测量是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状况,进行本课程开发。本文首先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然后基于建筑施工现场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计,并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其次确定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为“全真模拟、任务驱动”;最后进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1 建筑施工测量课程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通过对中建三局、武建集团、山河建设集团等主流建筑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采用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处于管理层的施工员、测量员、质量员和安全员等岗位。专业教学团队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其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从事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项目组织、测量放线、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等方面实际业务能力,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调查和岗位能力的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筑市场与招投标、施工图识读与绘制、建筑工程测量、基础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2)拓展课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编制与实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编制与归档、建筑工程设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3 课程目标

从课程体系可看出,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3.1 知识目标

1)了解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坐标系统;

2)熟悉施工控制网的施测过程,竣工测量与竣工图编绘的方法,变形监测的内容及施测方法;

3)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场地平整测量的方法、施工测量的方法。

3.2 能力目标

1)具有操作测量仪器的能力;

2)具有建筑物施工控制测量的能力;

3)具有定位放线的能力;

4)具有竣工测量的能力;

5)具有变形监测的能力;

6)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3.3 素质目标

由于测量工作大多在野外进行,而且对测量的成果要求非常精确,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精神与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4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4.1 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为了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围绕施工员、测量员等职业岗位的典型测量工作任务,基于测量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课程组和建筑施工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

4.2 课程设计的思路

按照课程设计的理念,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首先分析归纳建筑工程测量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完成施工测量工作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确定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其次,采用全真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组织和实施;最后建立和企业接轨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5 教学内容的选取

5.1 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施工员、测量员岗位需求,结合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素质状况,并参照住建部最新颁布的《中级测量放线工职业技能岗位标准》,导入最新《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等相关技术标准。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本课程共设计6个学习情境,14个测量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5.2 教学内容序化

根据施工过程的测量工作任务序化教学内容,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内容设计以仪器的操作为基础,以完成一个点到多个点的测量为主线,从而完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测量过程。整个任务的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其运用已掌握的测量技能,解决不同条件下的实际测量问题,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能力的提升,符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

5.3 教学内容表现形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定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并编写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等资料;选取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先进、适用的规划教材作为参考资料;建立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

6 教学设计

6.1 教学模式

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采用了“全真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工作任务展开,教师给学生提供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及施工控制点等资料,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施工测量工作任务。

每一个情境的学习,学生都要完成测量的内业准备工作、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外业熟悉测量仪器操作、完成施测过程、内业计算与资料整理及外业检核等工作,从而获得与工作任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循序渐进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6.2 方法手段

课程组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不断摸索、总结、改进,形成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障碍排除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全真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

6.3 保障条件

1)教学团队。课程组教师均为省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其中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4人,专兼教师比例合理,学历结构合理。课程组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提高,一方面实施“导师制”,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实施“影子工程”,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提高技能水平。这样促进团队教师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2)校内外实训条件。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拥有校内测量实训基地,国家建筑技术(全真模拟)实训基地,为本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场所。学院的普通测量仪器室和包括全站仪、GPS等先进仪器设备在内的精密测量仪器室,能满足测量教学和技能培训需要。

本课程组利用学校与34家建筑施工企业、咨询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董事会平台,建立6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打下基础。

3)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成立测量协会,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互相学习,拓展知识面,提升测量技能。另外,学校举办“南方杯”测量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技能大比武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7 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通过不断改革和实践,本课程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全真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在校内,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工作任务展开,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训有机结合、做与学有机结合、教室和实训基地有机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

施工课程 篇4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多年来,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力求探索实习课程的课程改革模式, 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 《工程施工测量综合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梳理, 从为什么要开设此实习课程, 要达到什么样的实习目标, 怎么进行实习组织与安排, 怎么对学生实习进行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课程定位

《工程施工测量》课程是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工程施工测量综合实习》是对应的实习课程, 共计安排3周的时间。本次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工程施工测量的能力, 主要服务于工程施工单位, 对应于施工测量员和资料员。

本次实习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 是专业的必修课程, 在此之前, 已经学过 《测量基础》、《控制测量》、 《GPS测量技术与应用》《数字测图》、《数字测图综合实习》、《工程施工测量》等课程, 已经具备了导线测量、RTK控制测量、全站仪坐标测量和坐标放样的技能, 但是缺少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质量意识, 规范意识不足。

二、实习任务及实习目标

1、实习任务

本次工程施工测量实习的任务主要有: ( 1) 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 ( 2)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的编制; ( 3)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及观测; ( 4) 建 ( 构) 筑物的定位放线; ( 5) 施工测量成果汇报及资料整理归档。

2、实习目标

通过本次实习任务, 要求学生熟悉建 ( 构) 筑物施工测量的流程, 掌握点位放样的方法和原理, 掌握常见办公软件及CAD等软件的应用, 掌握CASIO计算器编程计算坐标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RTK、全站仪、水准仪测量原理和方法, 掌握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转换的原理与方法, 掌握坐标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学生实习之后能识读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 能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能编制施工控制测量方案和布设、实施施工控制测量, 能掌握水准仪、全站仪、RTK等测量仪器的操作, 能按图纸放样出建 ( 构) 筑物的施工定位点, 能用CASIO计算器编程计算放样点位数据, 能进行资料的查阅、整理, 并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承受孤单、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团队协作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三、实习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实习目标, 以四个人为一组进行实习分组, 每个小组配全站仪 ( 含脚架、棱镜、对中杆) 一台, DS3水准仪 ( 含脚架和标尺) 一套, RTK ( 含碳纤对中杆及三角支架) 一台, CASIO - 5800可编程计算器一台, 铁锤 ( 3公斤重) 1个, 竹片 ( 长30cm左右) 若干, 钉子 ( 长3cm) 若干, 黑色记号笔1支。学校机房装有CAD和南方CASS9. 0成图软件供学生实习使用。

为了保证实习效果,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实习指导书和焦家寨洗煤场施工图纸及已知点坐标, 并提供地铁车站施工测量方案、电厂主厂房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和施工测量放样流程等文档供学生学习参考, 严格按照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 2007进行实习。

本次实习以焦家寨厂区施工测量项目为载体, 将实习任务分解为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项目、施工控制测量方案的编制项目、施工控制网的观测及布设项目和建 ( 构) 筑物的定位和放线项目。每个项目都以实际生产标准和规范来要求, 整个实习组织与安排也是参照生产标准的。

四、实习组织与安排

本次实习教、学、用结合, 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用、用中教, 综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行动能力。

本次实习时间为三周, 各周实习任务具体安排如下表:

五、实习成绩评价标准及方式

本次学生实习总成绩 = 个人自评成绩* 20% + 小组互评成绩*30% + 教师评定成绩* 50% , 总成绩≥90为优秀, 75分≤总成绩 <90分, 为良好; 60分 ≤ 总成绩 < 75分, 为及格; 总成绩 < 60分, 为不及格。成绩评价从实习态度、技能水平和成果质量三个方面来综合评定, 具体评价标准见表:

六、结语

工程施工测量综合实习课程在高职院校工程测量专业中占重要地位, 工程施工测量是就业人数最多的, 对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的岗位, 而通过这样的实习, 学生的技能大大的提高, 能很快适应工程施工测量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5.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05) .

施工课程 篇5

通过2周的施工组织实训,让我对自己一个深入了解,知识面不宽,基础知识大大的欠缺,不断的上网查资料和翻阅相关书籍来完成本次实训任务,并使自己得到一个很好的补充,让自己对于本专业--工程管理其中一个重点培训能进行现场管理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有了很大的期望,感谢学校给我们学生这次机会,通过实训接受教育并增加现场施工的经验,让我们学生在一个模拟的工地环境中得到体会与感悟,相信这点能为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训是独立完成,培养了个人独立思考的意识,不但让我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了实际性的认识,也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在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同时,已经达到了进一步加深,当然,在这段时间中,不仅仅是一种对自己专业得到实践的过程,也是让我跟班里同学接触,交谈较多的一次,也就是让我认识到了关于人与事的社会经验,同时也达到了此次实训的目的,通过这次实训,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通过这次实训,才知道建筑行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职业。也让我很明白,将来在这个行业工作,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同时,也相信本次实训不仅仅是给我个人对于本学期建筑施工这门课的一种测试,也对我们班上每位同学的测试,让我们不断在实训中发现本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我反省到,我是否适合我以后的职位是否走建筑这行业,是否真正把握住施工这门课的真正涵义与真正价值呢?实训中,好多的缺点与错误指向于我,让我深深的反悔自己的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同时也让我醒悟到建筑这块你不学习不行,你不实际更不行!

实训是给我们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中感觉老师讲的很明白,可是真正动起手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不断翻阅课本,寻找知识点,才能够做得出,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这样的一个平台,给我们任务,去做,去感受实训。虽然只有两周的时间,但这两周来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相信这对我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建筑工程施工类课程改革探讨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课程 教学改革 工程管理

【Abstract】We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task of the construction courses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in the talent training,discussed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courses. Put forword the idea of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discussed on reform tactics of ombination and specific reform measures taking construction courses for project management speciaity in Xi?蒺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Kewords】constructio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校级课改项目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16-02

一、建筑工程施工类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任务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西安航空学院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一种高等教育的类别或类型[1]。亦即潘懋元先生所说的“中间类型院校”[2],也有人称之为“一般本科院校”[3][4]。它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和办学层次。着重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为使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建筑施工类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建筑工程施工类课程地位和任务

建筑工程施工又叫土木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施工与施工组织两部分,它与其他专业课一同构成建筑工程专业共同的专业平台[2],建筑施工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的一般规律、建筑工程中主要工种施工工艺及方法、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现场施工的认识和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能力。

二、建筑工程施工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从西安航空学院教学实际来看,教学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实际问题。

(1)实验实训建设相对落后

由于建设资金和场地的原因,实训实验室建设比较晚,使得一些复杂项目和新工艺、新方法的项目难以实现。

(2)授课方式单一,难以提高学习兴趣

目前的建筑施工类课程教学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甚至是过于偏重理论,虽然在课堂教学里增加了一些施工模拟动画和视频,但是这些教学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甚至脱离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

(3)校外实训的弊端

由于校外实训基地的流动性大,建设周期长,并且存在安全性问题,所以建筑企业不欢迎在校学生去企业实训,校外实训基地达不到实训教学的目的与效果。

(4)实验器材重复利用率低

目前院校已开出的部分实验实训项目由于是建立在以实验室为中心、以拟定工程部位为主体的实践任务,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中全面施工工艺的操作流程。

三、建筑施工类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一)改革的总体思路

本文充分依托西安航空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使工程管理专业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公司、房地产公司,培养“懂技术、会施工、能管理”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给改革措施。施工技术是建筑人的核心能力,而建筑施工类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

(二)具体改革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工作,笔者借鉴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改革经验,结合自身的授课体会,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1.技术知识与管理知识结合

授课教师在开课伊始就应该结合工程管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重点强调施工类课程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有计划地将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穿插一些工程质量、经济、进度、成本、安全、合同管理的知识或案例,将技术与管理紧密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技术知识在工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材内容与工程前沿相结合

授课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大纲的内容,认真对比分析各类教材,选出高质量的教材,教材的内容应该具有“广”、“浅”、“新”、“用”的特点,使得学有所用。

3.利用电子课件、课程教学软件、施工动画等视频资料等立体化教材[5][6]

施工类课程教材,不能仅以纸质材料为载体,可以使用电子课件、课程教学软件、视频资料仿真实训系统等立体化教材。

1)真实环境中拍摄的视频资料施工现场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教学录像可以展示如施工用脚手架的搭设、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模板的支拆、钢筋的绑扎和焊接,真实地向学生展示各种施工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应该模拟施工现场的环境布局,设置专门的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教学区,具备教学和模拟生产的功能。还应开辟实践专区,按照施工场地进行布局,设置各种材料堆场、加工车间、垂直运输机械等,现场应该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关键工艺流程图等,营造高度仿真的施工环境。

3)利用2D-3D建筑工程仿真实训系统,综合行业规范、贯穿教学重难点、实现施工场景、建筑构造仿真模拟及流程动态演示。以钢结构实验室主体施工动画为例,三维施工动画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1)强效的宣传工具—直观施工的表现形式将复杂的教学简化为由口述介绍、图文信息、实物样品等教学模式。

(2)保证教学质量—有了施工动画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钢结构复杂的施工技术,可以在动画中展示钢结构构件的加工,螺栓连接、焊接的工程,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抽象的课本知识。

(3)展现施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施工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各门课程,通过施工动画技术讲解和介绍,在最短的时间传达最大的信息量,让学生掌握更多新技术和新工艺。

(4)提前展示成果—利用三维动画技术把施工的过程提前预演,提前了解施工后的面貌。

(5)提高学生技能—帮助学生动态直观的了解钢结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有效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结语

建筑施工类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高质量建筑类学生的培养要求我们的教育理念是“重基础、重实践、重能力”。 通过以上论述,建筑施工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联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2:30-34.

[2]蒋红妍,李慧民.“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4,1:20-23.

[3]潘懋元,吴枚.《高等院校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3:5-9.

[4]王恩华,王莲英.《论我国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08,29(2):64-66.

[5]李强.高专类《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4:210-220.

[6]叶雯. 施工技术课程改革之浅见[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3-44

作者简介:

施工课程 篇7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施工能力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对达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建筑施工一线施工员、质量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的重要学习领域。而传统的板书式讲授法已无法满足目前的培养要求。因此, 本文从《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顶岗实习等方面分析和探索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以期尽快达成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将我们的学生真正培养成具有一定工程一线施工能力和施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课堂理论教学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 综合性强体现在它综合了《建筑材料》、《工程制图》、《建筑力学》、《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项目管理》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实用性强体现在它包含了施工一线的绝大多数知识和方法。因此用传统的板书讲授的教学方法来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庞杂的理论知识, 千头万绪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是非常困难的。为此, 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 在传统板书讲授的教学基础上, 采用立体化教学手段, 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视频教学、情境创设和案例式教学, 既有文字、图像, 又有声音、视频, 使学生既能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 又能拓宽知识面,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通过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我还发现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的相当部分内容过于陈旧, 不能及时更新施工一线在技术应用方法的新成果和新方法。二是引用一些规范、标准时不注明版本和出处。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标准应分为国家、行业、地方性和企业四个级别, 其要求必然不同, 倘若教材引用中能注明其版本和出处, 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教材的现状情况, 如果现有教材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 建议大家应该多开发校本教材, 特别是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时, 可以仿效一些国际名校的作法, 比如“合页教材”、“无教材”式教学等。在课堂中给学生多讲一些新方法新工艺, 同时建议大家在讲到规范和标准时应以国家级为准, 并以国家级规范和标准为“教材”, 使学生在在校期间就对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内容非常熟悉, 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规范和标准的能力, 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需求。

2 实践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技能操作训练和建筑工地实训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施工技术理论知识的运用,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识读建筑施工图纸能力的教学分析。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 可以通过一些建筑工程案例进行教学, 加深学生对施工图纸的分析阅读能力和绘制能力。例如根据某建筑工程的资料和施工图纸内容, 让学生来完成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模板系统设计、钢筋下料单的计算等内容, 既考查了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设计和绘制相关图纸的能力, 以及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

(2) 在实践操作训练过程中, 应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些施工项目, 比如放线与打标高, 墙体的砌筑与质量验收, 模板工程的加工与安装及其质量验收, 钢筋工程的下料、加工、安装及其质量验收, 混凝土配合比换算及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及观感质量的检查与验收等。土建施工技术人员除了应该具备较好的施工能力, 同时应具备一定的工程检查与验收能力, 以及施工方案的编制能力。

因此要求学生在实践操作训练过程的同时, 在掌握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相关内容基础上, 参与工程验收, 并规范填写各种表格内容, 建议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 由一部分同学扮演施工人员, 而另一部分同学扮演施工管理人员。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日后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工作具体事务的认知, 了解施工建设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填写、记录、整理的能力。这样既使学生巩固和运用了理论知识, 也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会提高学生自觉学习以及遵守规范和标准的习惯性。

(3) 学生进行暑期建筑工地的现场实训期间和顶岗实习期间,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训:比如应让学生每天记施工日记, 每天观察各施工管理人员和各施工班组的工作情况, 每天去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进度并把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进行比对如有问题及时请教, 能协同现场人员处理一些问题等。通过学生自身的现场观察和技术人员的讲解, 加深学生对施工现场的认识, 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 也增加了学生自身的施工技术经验, 为学生将来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员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 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最主要的专业技术课。《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新方法, 不断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改革, 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土建施工能力和施工管理能力的, 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汉华.建筑施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8.

施工课程 篇8

长期的教学经验,让我们体会到该课程的一些特点,也发现不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继而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质量。

一、把握知识主线、精讲基本理论

施工课专业性强,初次涉猎该课程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困惑,认为该门课程知识点繁杂,无线索,学习时重点难点多,把握不住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课程学习的线索,一般的施工课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土木工程各分部工程施工工艺过程、施工组织原理和设计。对于施工工艺过程不提倡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不能学以致用,应对其精讲,分析操作要点及其内在联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并记忆。

对施工课程中出现一些经验公式,如土方工程中环井降水问题,公式中的S是取井点管处的水位降落值还是取基坑的水位降落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按照裘布依的积分公式推导, S应取井点管处的水位降落值, 但是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S是取基坑水位降落值 (如取双排或环行分布, 则是基坑中心的水位降落值) 。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让学生自己推导公式加以讨论, 有条件时可用工程实例进行计算, 比较两种情况下计算出的Q值的大小。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要胜于单纯让学生学会依照条件套用公式。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争取图文并茂

只依靠板书教学的方式对施工的操作过程的讲解是不利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依靠多媒体技术,在对工艺过程的讲解时向学生展示机械原理图片、现场施工照片,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除了平面技术外,教师们也应该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处处留心,收集和搜集大量反映施工工艺的动画和视频,立体的影像成果可以帮助学生对结构的尺寸建立更直观的印象。图文并茂的系统讲解,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手段。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购进教学模型,例如在对钢筋工程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钢筋骨架,展示承台、柱、梁、板等构件配筋模型,让学生触摸到实物模型,对空间结构有所认识,引导其掌握钢筋的连接、下料计算及加工方式等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意知识更新、加强两类实践

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要完全规范化, 再编入教材, 这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许多版本的施工教材讲述的内容大致相同,近似于施工企业一般施工人员培训水平,而紧密结合我国工程发展与实际,跟踪该课程研究领域前沿的教材并不多,教材建设无特色。多数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只是泛泛的按照课时挑选相应内容讲解。为了弄清本学科的前沿动态, 就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地查阅资料, 参考施工方面的诸多文献,深入工地,找到新颖先进的案例,给学生适度补充。如基坑支护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及相关的内业标准、钻孔桩记录表的编制、混凝土灌注记录的计算等。引用工程实例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深知学科的有用性,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激发其潜能。

同时注重加强两类实践:一是学期实习实践,二是课程组织设计。理论课时有限势必对施工课程的讲解有所约束,我们教授内容时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把握知识主线、精讲基本理论,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争取图文并茂,极大激发学生兴趣,令其掌握必要的施工工艺和组织原理是课堂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通过实习和课程设计,我们要达到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加感性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大多数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只谈一下课程设计。我们认为目前指导学生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已和教师差距缩小, 教师应允许学生借鉴资料, 但禁止其相互抄袭, 要落实设计成果检查;二是教师给学生指定的课题要有区别,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不宜过繁或过简,且尽量选择和实际相符的典型工程;三是在教学任务书中可事先有针对性地列出参考资料, 教师须加强引导与学生耐心多沟通, 打开其思路,鼓励相互讨论;四是考核学生成果时突出重点,检查学生对于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绘制和施工现场平面图的布置。

四、改革考试方式、优化师资结构

目前课程考核环节的设置依然是学生学习重点投入方向的指挥棒。考核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时,不妨模仿执业资格考试的形式,采用闭卷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采用开卷形式考核其利用工具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力。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相关认证考试,为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打下基础。

要想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理论和实践的能力和学习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刻不容缓。对于年轻教师,不具备工程实践背景的院校,可以鼓励该专业教师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提供培训机会,使其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并从施工单位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不定期地来校讲学,将新的科技成果和观念带给学生和教师,他们长期在一线从事施工及管理工作,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好地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做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毕业生毕业开辟途径。

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中运用精理论、重实践,多媒体辅助与实际工程案例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开拓其思维空间。土木工程施工课程需强调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性工程技术人员,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莫轻兵.浅谈建筑施工课程教学的优化[J].陕西教育, 2009, (5) .

[2]席永慧.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8) .

[3]陆守明.地方院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初探[J].山西教育, 2007, (4) .

[4]李安勇.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研究[J].山西教育, 2008, (3) .

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篇9

1 开展前期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是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大二学生开展的主要职业技术课之一, 学生在大一已经学习了《建筑材料》、《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工程测量》等职业基础课,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而对于我们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建筑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人员及建设单位土建技术人员, 所以职业目标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绩效差距。

绩效现状和职业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我们学生学习的需要。这个需要由两个方面组成, 首先为内部的需要即绩效现状与学校的教学目标相比较存在差距, 其次为外部的需要即与当前和未来社会 (或实际工作岗位) 的要求存在差距。

那么在进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寻找产生绩效差距的原因, 研究弥补差距的对策。在研究对策的同时不能忽略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第二, 学校可以利用的软硬件资源。力求对症下药, 事半功倍。

2 制定教学目标

开展仔细的前期分析后得到绩效差距, 根据学生学习的内部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知识目标。如熟悉建筑施工的程序、熟悉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熟悉质量检查的内容和方法等;再根据社会或岗位对学生学习的外部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能力目标如具有组织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并解决简单施工工艺的能力、具有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检验的能力、能够从事建筑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等。

3 组织教学课题

有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就明确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接下来为了实现已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课题。例如土方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装饰工程和冬期与雨期施工等。这些教学课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土建施工的基本知识但由于课题与课题之间跨度较大, 每个课题知识点繁多所以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分两个学期进行授课。第三学期:建筑施工技术 (上) (前四个课题) , 总学时:126, 其中理论教学96课时, 实训30课时。第四学期:建筑施工技术 (下) (后五个课题) , 总学时:94, 其中理论教学64课时, 实训30课时。

4 制定教学策略

在组织教学课题时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宏观方面如前所述对学习者学哪些内容, 先学什么内容、后学什么内容的次序进行编排。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常用讲授法 (通过语言, 辅以板书) 、演示法 (实物模型、现场图片和施工现场录像) 、讨论法 (老师引导, 分组讨论) 等。在作业评定方面我们施工教研室通过多年教学总结经验, 汇集各方的智慧编制出《<建筑施工技术>学生工作及评价手册》指导学生预习、总结知识要点, 用“简答”“改错”“绘图”“文本制作”等多种手段, 协助学生系统的完成建筑施工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训练。根据要求每班分为10个讨论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评定成绩, 每个子课题结束后布置练习册作业及讨论的问题, 由小组长安排讨论完成作业并进行检查, 在新的子课题开始前教师对每组成员进行抽查提问, 其间允许其他成员补充。根据回答判断这组成员对知识的理解、熟练及深入程度。最终了解整个班级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微观方面就每一个课题下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现在就以课题四 (混凝土结构工程) 中的钢筋工程这个子课题为例进行介绍。

第一步 确定学生初始能力

首先对学生预备技能进行分析: (1) 我们的学生通过对《建筑材料》的学习, 认识熟悉了各种常见的钢筋及分类, 了解简单的钢筋加工工艺。 (2) 通过在工地的认识实习对钢筋加工及安装有了初步的认识。

其次对教学目标技能进行分析:对于钢筋工程这个子课题它的知识目标为学习钢筋工程施工工艺原理与质量检验方法。能力目标为: (1) 表述钢筋的分类, 学会钢筋检验的方法; (2) 会操作钢筋加工、连接机具, 能应用钢筋加工和连接技术; (3) 明确钢筋的构造要求, 分小组集体阅读结构施工图, 讨论解决钢筋配料计算中的疑难问题, 完成编制配料单的任务; (4) 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钢筋安装操作; (5) 增强安全施工与防护意识; (6) 具备常见质量缺陷原因的分析和处理的能力。通过对学生“预备技能进行分析”了解到同学们对钢筋的分类及加工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补充完善即可, 把教学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未接触过和很陌生的能力目标上。

基于学生预备技能的分析和教学目标技能的分析得出教学重点应放在以下这三项: (1) 钢筋的冷加工; (2) 钢筋的配料单编制; (3) 钢筋代换。

最后了解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态度:笔者面对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参与了认识实践, 对课本的知识既熟悉又陌生, 似懂非懂所以参与现场实操欲望高、学习积极性高。基于这个特点在选择教学设计方法时适用于“简化条件法”来选择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起点和设计教学活动。

第二步 制定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初始能力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钢筋工程”这个子课题是以程序性知识为主, 各个知识点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关联, 而且两次授课间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学习者能加以练习和巩固, 所以笔者采用“简化条件法”来设计教学内容。

“简化条件法”就是在众多教学目标下产生的教学任务中确定一个现实任务的最简单版本作为教学的起点, 这个初始任务要有代表性, 有应用价值, 有具体图片视频, 最重要的是简单易学。这样的任务开始学习简单易学, 提高学习者积极性;开始学习者能看到“树林”, 可避免盲目、机械地学习;学习内容是现实的, 能及时应用于实际;让学生有学会后的成就感, 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

根据这个原理“钢筋工程”初始任务定为:表述钢筋的分类, 学会钢筋检验的方法。 学习钢筋工程必须深化对钢筋的认识且具有代表性;在对钢筋认识的基础上学会钢筋检验的步骤和方法有实际应用价值;有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做教学支撑;没有复杂的工艺过程和计算所以简单易学。

初始任务完成之后对初始任务逐步丰满, 添加简化了的任务项, 注意循序渐进, 难度逐级提高。初始任务1:表述钢筋的分类, 学会钢筋检验的方法。任务2:在认识钢筋的基础上学习对不同级别、不同直径的钢筋如何连接 (焊接、机械连接、绑扎) 。任务3:学习其他冷加工工艺 (冷拉、冷拔、调直、除锈、切断、弯曲) 。任务4:提出冷加工钢筋的目的, 引出钢筋的配料和代换。最后对主线以外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任务5:补充钢筋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方法。

在这些任务中重点讲解任务4 (钢筋的配料和代换) , 从三个层次进行讲授, 首先对课本基础知识中的理论、取值和公式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利用《学生工作及评价手册》巩固加深课本理论知识, 通过课堂提问对知识点融会贯通;最后用实际工程中的梁、板、柱施工图进行实物计算, 理论联系实际感到学有所用, 升华知识, 激发动机。

第三步 进行形成性评价

这一步主要是对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教学策略进行评价, 主要通过课堂提问来反馈教学效果, 如果提问中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含糊或理解有偏差, 当时就要进行补充和讲解, 课后对已经制定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 找出症结所在, 修改策略使教学设计更加完满。

5 编写教案

根据设计好的教学策略来编写教案。在编写教案时将学习目标作为先行组织者, 在编写课题一开始就明白这个课题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什么, 了解什么, 在授课前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讲解学习目标,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还能使其看到教材的基本结构, 便于对将学习的具体知识进行组织。还要注明这个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和所需要的教学工具、设备, 以便于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点讲解详略得当, 重点难点突出解决, 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6 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以学生的反馈作为衡量教学设计成败的标准。课程的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紧跟学院对专业的教学改革步伐, 积极响应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所以不能脱离学校实际, 在开展教学设计之前和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环境、资源和所面对的学生特点。作为年轻教师面临教学问题时多向老教师前辈学习, 对于新的教学问题, 已有的理论无法解释, 也没有现存的解决模式供参考, 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勇于创新, 加强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祖忻, 章伟民, 等.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姚谨英.建筑施工技术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施工课程 篇10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里缺少一些必要的结构理论知识

混凝土施工时的模板支撑系统、脚手架以及塔吊的设计, 现在还是由施工人员自己来设计, 而非设计院设计, 这就要求《建筑结构》课程要教会学生以上设计, 但现在的本专科教材均未做到, 而《建筑施工技术》教材里又没有这些知识, 更没有相应的实践课程。还有基坑设计与施工也存在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会造成从事施工的学生毕业后不懂这些结构理论, 盲目施工而造成工程事故。

比如脚手架引起的事故就非常多见。以2010年1月为例:2010年1月3日下午2时许, 昆明机场高架桥东引桥上, 贵州籍工人周时朝在操作水泥浇注时, 发现双手把持的震捣棒断电, 便爬出一人多深的箱梁去查看电闸。就在他刚刚合好电闸的瞬间, 一声巨响, 巨大的在建桥体轰然塌毁……事故发生时, 在昆明机场高架桥东引桥作业面上工作的有41名工人, 事故导致施工工人7人死亡, 26人轻伤, 8人重伤。1月12日12时许, 安徽省芜湖市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地,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建筑面积3, 000平方米的工地上, 倒塌面积约为600平方米, 占全部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一。同一天下午6时左右, 在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利森水泥厂工地上, 搭设完毕的脚手架突然倒塌, 造成8人死亡, 2人受伤。这些血的教训正是我们施工人员对脚手架的基本结构知识不了解的恶果。

再比如塔吊引起的事故。2012年11月15日早上8点半左右,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史家庄旧城改造项目的施工现场, 工地上的塔式起重机会忽然倒塌, 5名工人从十几米高的塔吊上坠落 , 其中一名工友当场死亡 , 其他4人身受重伤, 掉落的砖块还砸伤一名市民。这只是2012年的其中一个塔吊事故, 每年都有很多这样的事故发生。还有基坑事故如2010年深圳地铁太安站基坑施工引起居民楼裂缝等。这些事故都跟我们的教学内容有关, 正是因为我们所教的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 才使学生毕业后连理论都没掌握就开始实践了, 造成很大的盲目性。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里缺少的必要的测量实训内容

从事过建筑施工的人员均知道, 抄平放线和引测轴线是施工技术人员的基本功, 但现在的课程, 《建筑测量》课程几乎可以说成是大地测量, 因为它很少有具体建筑物的测量放线, 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又没有具体讲述如何测量, 也没有相应的实践课程, 使学生学完这两门课以后还是不能掌握抄平放线和引测轴线这些基本知识, 更不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的目标。由于理论与实践连接不紧密, 造成学生认为学习理论知识用处不大, 厌学等恶性循环。

由于存在以上问题, 必须大胆进行教材内容和相应的实训项目进行改革。改革的原则应遵循“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其具体方案是把缺少的这些理论内容以经典案例的形式融到《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 这当然也要求任课教师具有相应的能力, 且具有主要工程工种的实际操作场地及常用设备陈列室。整合后的施工技术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建筑测量工程、土方工程施工、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基础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脚手架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吊装工程 (包含塔式起重机的设计与施工) 、屋面防水工程、楼面防水工程和装饰工程等。

(一) 建筑测量工程应包含各测量仪器的使用及抄平放线和轴线引测的实训。在实训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学校的教学楼来掌握各测量仪器在具体的抄平放线和轴线引测时的应用。计划学时为6个学时, 其中水准仪的使用用2个学时, 主要是练习50线的引测;经纬仪的使用用4个学时, 主要练习定位轴线的引测, 包括轴线向基坑底部引测和向二层及以上楼层引测。

(二) 土方工程施工不增加内容。

(三) 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应包含支护结构设计、深基坑的沉降与变形控制及基坑工程施工。采用经典案例教学法传授学生理论与实践经验。计划学时为4个学时, 就是在这4个学时内, 老师通过讲解一个深基坑开挖、支护和施工方案的完整案例, 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由于这部分内容牵涉的知识面较多, 且比较深, 所以只能让学生了解整个过程, 以后用到时不盲目施工就行了。

(四) 基础工程施工不增加内容。

(五) 砌筑工程施工理论知识不变, 但应增加砌体工程施工现场所拍摄的视频, 以向学生展示, 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 计划增加学时2个以播放这些视频。

(六) 脚手架和模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应增加脚手架 (包括模板支架) 设计软件应用的实训内容。计划学时4个, 让学生通过一个常用脚手架的建模、施加荷载和计算机模拟计算知道自己所建脚手架的承载力。

(七) 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施工理论知识不变, 增加这两工种在施工现场所拍摄的录像, 以便进行辅助教学, 计划学时增加2个。

(八) 吊装工程应增加塔式起重机的设计与施工, 计划增加2个学时。老师通过讲解一个常用塔吊的设计, 让学生们了解塔式起重机的稳定承载力, 并会分析塔式起重机常见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九) 防水工程和装饰工程应少讲理论, 重点让学生观看各工种在施工现场施工时的录像, 老师必要时辅助讲解, 这部分学时不变。

整合后的施工技术课程, 课时数虽然增加了20个学时, 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对以后的就业帮助很大。以上是对《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教材改革和相应的实训方法改革的建议, 通过2011届、2012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这种改革是可行的, 是受学生和企业欢迎的。但现在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相应的教材 (以后准备编写相应教材) , 并缺乏既懂结构又懂测量及施工知识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曹本云.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0

[2].刘冰.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3].王作成.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J].今日科苑, 2009

[4].山东职业学院《表面组装生产线的操作、编程与调试》2009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OL]. (2009-04)

[5].曹露春.浅谈职业大学对《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1999

[6].傅国.刍议启发式教学与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 2001

[7].胡国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构想[J].安徽建筑, 2003

[8].李少武.谈启发式教学[J].益阳师专学报, 2001

施工课程 篇11

【关键词】施工技术 改革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工程实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9-01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土建类专业教育的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启动以及中国工程院和国家教育部倡导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都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作为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土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强,理论性强,发展快的课程。由于该课程是今后土建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直接从事一线工作的理论基础,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现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提出几点意见:

一、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 课程内容的改革

目前全世界正处于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与建筑相关的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果实。基于此,规范不断地更新,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1],新的施工技术也日益得到应用。然而教学内容的滞后会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一些新的施工技术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要勇于舍去过去教材里过时且现今不再适用的内容。与之相反,要多增加已应用的新施工技术和新建筑材料的讲解,并结合相关工程实例来进行说明。总之,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1) 利用多媒体教学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施工工艺。单从文字上来讲解,很难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施工过程。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采用影像教学:视频和图片。譬如:在讲解结构构件的组成,施工机械,某种施工方法时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在讲解某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时,播放相应的视频。通过影像教学,让学生对一些概念,施工工艺有了一个很强的感性认识,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也十分通透。

(2)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授课中,应针对所讲课程内容,精心设置相关的习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最后给出答案。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是主动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增强了他们的主动性。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德智体发展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中核心的教学环节,而实习基地则是其重要的资源依托。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除了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外,还须邀请一些理论功底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专家,到学校来进行讲学,将一些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一些新的施工技术应用向学生传授。学生因此获益匪浅,极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工程实例的选择

1. 工程实例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课本知识,需要举一些工程实例。然而举例不得当,不但不会让学生有很好的理解,相反会误导学生。因此举例时,需要对工程实例进行选择。

所选工程实例应尽量贴合课本,并且例子要简单,是大部分学生所接触过但是没有意识到的。所举工程实例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2],方便学生理解。并且每一个工程实例的背景要阐明清楚,让学生知道施工工艺应用的背景。

2. 工程实例的用途

工程实例的用途主要是两种[3]:(1)与课本知识配套,帮助学生理解;(2)给出工程实例,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了第一种的应用,没有考虑到第二种,而这第二种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通过给定一个工程实例,让学生参考书中所列的各种施工方法,找到能应用到工程案例中去的。这不但激活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是他们对知识的再次巩固。

三、结束语

我们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施工技术也是在动态发展。因此只要不断地去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改革才能让学生在走出校园后能去适应工作。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和一些具体的措施,是几年来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参与实践项目,在项目中锻炼自身,掌握最前沿的施工技术,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加自如。

参考文献:

[1]孙楠,刘东,汪志君.土木工程专业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108-111.

[2]刘勇健,李友群,刘广静.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J]. 高等建筑教育.2008(05)

施工课程 篇12

《建筑施工机械》课程从目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实际出发, 按建筑施工机械的应用范畴分类, 包括绪论、工程起重机械、土方机械、桩工机械、钢筋机械、混凝土机械、装修机械以及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等内容。本书注重用图表给学生以明确的参数概念, 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简图、示意图和构造图给读者以形象的认识, 便于理解, 同时也考虑到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 建议各院采用参观、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接受能力。笔者现结合近年我校实际教学情况, 对新课引入、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探讨。

1 重视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 教师对新课引入得好, 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 主动地获取知识。这也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对本堂课的知识和原理进行融会贯通, 争取能够在引入环节引起学生对施工机械对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之前, 可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起重机的发展历程及其作用, 然后再向学生展示塔式起重机的内部结构, 鼓励学生说出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探讨塔式起重机的技术优势, 逐步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到课堂内容中来, 再向学生展示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的剖面图,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采取提问式导入, 通过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问, 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 并抛出新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 开展灵活的课堂教学

2.1 积极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

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具有直观性和多样性, 能够弥补教学中实例设备的不足。在建筑施工机械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使学生对于各种类型、型号的建筑施工机械予以了解, 产生足够的感性认识, 为了弥补学生设备实例的不足, 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机械设备的图片和视频, 对课本和教材进行辅助。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了解各种施工机械的外观, 还要深入的了解其内在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这也需要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 可以向学生展示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 以及其内部结构。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 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塔式起重机运行的视频, 并要求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思考塔式起重机的塔身是怎样升高的。在这个跟过程中, 学生会带着问题来观看视频, 如有需要还可以对视频进行慢放和回放, 引导学生总结塔式起重机的顶升过程[1]。在讲解机械设备的内部结构时, 可以将实物图片和后期绘制的各种图片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轮式装载机大臂中的四连杆机构时, 就可以将建筑工地中的实物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这种图片往往更加具有说服力。

2.2 运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也就是通过项目任务来对课堂进行驱动, 学生为了完成项目任务, 就必须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师在组织本课程的教学时, 要设立一个中心明确、难度始终的项目任务, 并公布给学生, 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予以明确。以该项目任务为核心, 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 将学习的过程转变为一个实际工作的过程, 既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笔者对整个建筑施工机械教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划分, 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项目, 分别为装修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地基工程施工, 每个项目都要使用到不同的施工机械, 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情景, 各项目中又包含若干个学习任务。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比较系统的把握这个建筑施工机械教学的知识架构, 并兼顾实际工程中的施工顺序, 使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施工机械的用途进行划分, 并了解整个施工的流程。例如在地基工程项目中, 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案例, 要求学生找出该案例中出现的管理、环境、施工和设计方面的问题, 然后再根据教师给出的各项施工机械设备, 对地基的施工方法进行归纳, 制定出合理的地基施工计划[2]。

2.3 开展实践教学

建筑施工机械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教师要为学生安排更多的进入工地参观实习的机会, 通过现场认知的方式使学生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工地中机械操作者对于其所操作的机械设备非常熟悉, 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操作经验, 因此可以带领学生到建筑施工工地, 真实的触摸、观摩施工机械, 并由该设备的操作人员为学生进行现场讲解。例如在钢筋弯曲机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解钢筋弯曲机的设备规格、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 再带领学生来到工地, 现场观看操作人员对钢筋弯曲机的操作, 再由操作人员向学生讲解钢筋弯曲机的操作安全要求、操作顺序等, 并给予学生亲自操作钢筋弯曲机的机会。

3 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在课堂的最后, 要要求学生要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例如可以用作业的形式对钢筋弯曲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要点进行归纳。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机械的规范操作的重要性。课后作业应该紧密的围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本堂课的知识[3]。

4 结语

建筑施工机械是高职建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对于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对整个建筑施工机械课程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建筑施工机械方面的知识, 为后续的学习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际经济形势下一篇:创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