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不可抗力(共4篇)
金融危机与不可抗力 篇1
那么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产生和特征是什么?什么又是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有哪些情形?金融危机是否属于不可抗力, 是否可以作为变更相应房屋买卖合同的合法事由?本文作者将以此为重点与广大同行进行探讨已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 (价格) 、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产生和特征
特征:当金融危机来临之时, 金融危机产生的这一区域的人们基于对未来经济的不良的、严重悲观的预期而导致消费大幅减退, 相应而来各种经济活动减少, 减弱, 区域内货币出现大幅贬值, 往往伴随大量企业倒闭, 失业人数急剧增加。社会普遍经济萧条, 严重时, 甚至伴随社会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产生: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从次贷危机开始的, 次贷主要组成部分是房贷。就是说, 有人借钱给一些很可能还不上房贷钱的人, 让他们去买房子。这个人就是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 (简称两房) 。当然他们次贷的利息很高, 而且要是万一还不上, 两房就直接拿你买的房子抵押。同时, 两房把次贷打包出售, 卖给投资银行, 转移风险。由于次贷的利率高, 而且有房子做担保, 投行买了大量的次贷债。但是, 由于这种交易其实是空手套白狼, 久而久之造成的影响就很严重。利率上升而房价下降, 导致了购房者的还款利率相应增大, 而房价下跌就造成血本无归。所以次贷出现大量死账坏账, 而两房和大量投行即使卖了房子还是赔钱!同时由于投行的业务范围极广, 导致产生蝴蝶效应。投行倒闭, 和其有业务往来的均受牵连, 基本上所有行业都和投资银行有关。
三、不可抗力概念及相应情形
概念:作为一种免责条款的不可抗力, 是指在买卖合同订立后, 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 导致一方不能履行合同或推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原则是指, 如果未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证明, 由于非其所能控制的某种客观情况 (即不可抗力) 导致合同履行不能, 而且没有理由认为该当事人应于缔约时对该客观情况加以考虑, 且没有理由认为该当事人理应避免或克服该客观情况或其后果的, 免除该当事人的履约义务, 并免除其未履约之责任;如果不可抗力仅使一方当事人不能按期履行其义务, 则免除其迟延履行责任的一种制度。
范围:各国对不可抗力的定义有所异同, 在对一些由自然原因或者是战争引起的不可抗力事件上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 各国在由社会原因如工人罢工、禁运等一些政府行为引起的事件上存在争议。所以, 合同双方在合同签订之前要明确不可抗力的范围, 各个国家对合同双方自行约定的不可抗力范围规定也不一样, 这时候不可抗力可看做自订免责条款。
四、是否可以以金融危机作为不可抗力是由解除或变更房屋买卖合同
(一) 金融危机作为不可抗力事件是有据可依的, 可以参考合同法、民法和司法实践
实践中大家常说的情事变更原则在《合同法》中可以找到规定, 《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如下: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 当事人可以进行不可抗力抗辩, 由此不必承担违约责任, 这种情况相对于根本违约情况来说应该被准许, 不可抗力造成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是合法的、公平的和正义的。
不可抗力原则与情势变更原则, 乃“契约必须遵守”原则下的两个并行的例外原则。它们实际上都是为避免“契约必须遵守”原则可能带来的不公结果, 基于公平原则而设立的。故笔者认为可以此为依据变更合同。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原则。不可抗力有可能导致情事变更的发生, 但情事变更一般则不会引发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已构成不能履行;情势变更则是有的未达到不能履行的程度。
(二) 从我国现实国情以及公共利益角度上来看, 笔者认为变更合同内容具有必要性
2008年金融危机对于房屋购买者和社会大众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在金融危机之前签订的购房合同中, 购房人以担保贷款的方式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担保贷款规定的房价和利率都很高。2008年下半年银行连续降息, 房价下跌, 这时上半年购入房产的购房者面临房价下跌和贷款利率上涨的双重损失。及时当时购房者和银行签订的是固定利率的借款合同, 那么在银行连续降息之后, 借款人还要按照当初合同规定的高利率支付贷款, 这样借款人继续履行原来的借款合同是有失公平的。面对高额贷款利息, 购房者无力支付贷款时, 银行业就受到打击, 次贷危机由此发生。因此, 对借款合同中规定双方有关固定利率的条款进行适当修改, 使其符合降息之后的利率, 对社会公众是大有裨益的。
综合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金融危机造成的相关合同继续履行显失公平、公正的, 可以以不可抗力作为变更解除合同的是由。这也是符合我国法律的立法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的, 故写此文与广大仁人志士共同探讨。
金融危机与不可抗力 篇2
美国金融危机震撼全世界
房利美和房地美被国有化(2008年9月7日)雷曼兄弟公司(第四大投行)宣布破产(9月15日)美林公司(第三大投行)则被美国银行收购 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被政府接管 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 贝尔斯登因陷入财务危机而被摩根大通收购(3月)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9月21日)
华尔街金融危机迅速扩散
美国破产银行已30家、危机迅速向欧洲、亚洲扩散
冰岛、巴基斯坦等国家已陷入―国家破产‖
现行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受到前所未有冲击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次级贷款: 贷款标准低、还款方式灵活
次贷危机的催化剂
泡沫经济:楼市泡沫+商品泡沫=超级泡沫(索罗斯)
无约束的金融创新:住宅抵押贷款债券(MBS)、抵押担保债券(CMO)、担保债务凭
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等衍生品
金融产品的复杂化、信息的严重不对称,金融衍生产品成为金融市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巴菲特
– 200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为刺激经济自,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同时美国房价强劲上
升(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房地产的价格升高了80%),次贷规模迅速扩大(从2003年的4000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4000美元),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住宅抵押贷款债券(MBS)、抵押担保债券(CMO)、担保债务凭证(CDO)等衍生品等证券投资热情高涨。雷曼作为华尔街最大房屋贷款的持有者,杠杆比率更高达40倍。这既造成了繁荣,也孕育了危机。
–美国创造了一个更大的超级泡沫代替2001年网络泡沫,2006年房地产泡沫破灭。– 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
1%的历史最低水平。(从2004年6月底起,美联储不断收紧原本宽松的货币政策,已连续13次以25个基点的速度稳步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升至4.25%。)
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
–
–
– 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世界利益捆绑在一起,相互锁定 全球化下的三大板块互动 制造板块制造向亚洲集中,制造成本下降 金融板块金融资源向欧美集中,金融垄断地位上升 资源板块资源供给跟进,资源国家地位上升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
美元↑→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次级贷款↑、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不力→次贷
危机
→金融危机→信用危机→流动性危机→信贷收缩→经济衰退
如果你掌握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工业、如果你掌握了粮食,你就控制了国家
如果你掌握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加剧危机恶化
美国极力向全球转嫁危机:美联储印3000亿买国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挑战:资本流出冲击中国资本和地产市场美元资产缩水经济衰退而影响中国出口 机遇:美元及美国金融霸权的削弱世界金融格局的调整有利于―走出去‖推动社会改
改刺激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调整压力增大
中国出口增速回落、投资增速下降、企业破产数量激增、财政增收困难、济增速放缓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口额占GDP比重从2001年的20%增长到2007年的近40%,中国经济对出口的高度依赖,必然使得中国经济会受到发源于美国波及日、欧的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
经济转型的方向
数量扩张型、资源消耗性、环境污染型、低附加值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难以摆脱―世界车间‖和―为他人做嫁妆‖的现实。而且,金融危机发生后引起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也使该模式难以为继。
外需→内需、投资→消费、数量→质量
中国具有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庞大的外汇储备、雄厚的财政基础、良好的经济基本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
金融体系稳健
金融危机与不可抗力 篇3
同年10月,姚老先生以自己的名义,代子女以30 200美元购买了该理财产品,并与该商业银行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了回报收益率为6%至36%,期限为一年半。
然而,令姚老先生意想不到的是,2008年11月25日,该支行理财经理突然电话通知: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姚老先生的本金部分已经损失了3 020美元,银行现在解除合同,姚老先生要提前赎回本金。
姚老先生反问:“金融风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对方表示是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的。
姚老先生心急如焚,他想不到银行占用自己30 200美元一年多,非但没有一分钱的回报,现在自己反而要承担本金10%的损失。“这实在是不公平!再者说了,我与银行也有合同,写得很清楚:100%本金保护,确保客户6%至36%的回报收益率。银行应该遵守信用!”
姚老先生给银监会写信反映情况,银监会很快把此事转交由北京银监局办理。之后,该银行北京分行有关负责人和支行理财经理找到姚老先生,答应由银行承担姚老先生本金部分3 020美元损失的一半即1 510美元,其余的由购买者自己承担;同时要求姚老先生签字画押严格保密,否则承担30万元人民币罚款。在银行强大的攻势面前,姚老先生泪如雨下,但这并没有使银行有任何改变。
律师解答:理由站不住脚违约方是银行
1. 什么是不可抗力
所谓不可抗力,在我国《民法通则》上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引起不可抗力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然原因,如洪水、暴风、地震、干旱、暴风雪等人类无法控制的大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灾害事故;二是社会原因,如战争、罢工、政府禁止令等引起的。在实践中,对不可抗力的认定是很严格的,要与商品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正常的贸易风险区别开来。
2. 金融风暴最多算意外事件
众所周知,所谓的金融风暴的起因主要是由于金融从业人员滥用金融市场游戏规则,导致金融泡沫而最终导致所谓金融危机的。很明显,金融危机是人祸而非天灾。所以,银行以此为由免责,在法律上很难站得住脚。
再者,银行的理财产品,本质上是将客户的资金占有(买入特定数额资金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后,在保障客户收益率的前提下,完全按照银行自己的意志独立运作,自然要对该资金的盈利或亏损承担全部的市场风险。何况在金融风暴来袭时,也有不少银行理财产品有盈利。
根据《合同法》规定,姚老先生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一经交付给银行后,该笔资金在理财期内风险一般都是由银行独立承担的,概与姚老先生无关。
3. 银行未及时提醒实属不当
我国法律规定,当不可抗力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因不能按规定履约要取得免责权利,必须及时通知另一方,并在合理时间内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以减轻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否则给对方造成损害的,仍应负赔偿责任。
如果银行在今年三四月份知晓了下半年金融市场预期不好,并开始刮起金融风暴,那么理应在当时就及时向姚老先生提示行情预期,以防止其利益遭遇减损。银行直到姚老先生的本金已损失了10%的情况下,才通知其解除理财产品买卖合同,实属不当。
按照姚老先生提供的信息,他与银行签订理财产品购买合同,期限为一年半。银行在合同及广告中曾承诺:本金100%保护,收益为6%至36%。那么,即便遭到了法定不可抗力,银行也应尽其所能至少要保障姚老先生的本金不遭受任何损失。在未遭遇不可抗力的情况下,银行还必须保障姚老先生至少有6%的资金收益。否则,银行就面临违约、违法的巨大风险。
形势与政策复习——金融危机 篇4
时事精华:
一、金融危机的根源
2008年11月15日,20国集团华盛顿峰会发表的宣言分析了当前危机的根源,指出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履行相应责任,经济结构改革不充分等阻碍了全球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
2009年1月28日,温家宝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上发表特别题为《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致辞。温家宝指出,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有关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长期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而过度扩张;金融及评级机构缺乏自律,导致风险信息和资产定价失真;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不匹配,金融衍生品风险不断积聚和扩散。
二、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努力
(一)20国集团华盛顿金融峰会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发表宣言,强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
APEC领导人就全球经济发表声明
2008年11月22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在秘鲁首都利马就全球经济发表声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并承诺密切协作,进一步采取全面、协调的行动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
(三)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
2009年1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拉开帷幕。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构建危机后的世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与会政要和商界领袖普遍强调了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来寻找解决方案的必要性。
(四)20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
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认为有必要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并首次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信用评级机构和企业高管薪酬也在监管之列,而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资本金要求有必要完善。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还同意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并准备实施制裁。布朗表示,以银行保密法为由拒绝为打击跨国逃税行为提供协助的时代宣告结束。
在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方面,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定,新建一个金融稳定委员会取代现在的金融稳定论坛,其成员将包括二十国集团所有成员、金融稳定论坛现有成员、西班牙和欧盟委员会。
IMF和世界银行也将实施改革并赋予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更大的发言权。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将打破由美欧分别执掌的惯例,今后负责人的选任将改为任人唯贤。
此外,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一致承诺,保持贸易和投资开放,抵制保护主义。与会领导人重申在去年11月份华盛顿峰会上所做出的承诺,即不设置任何新的投资或贸易壁垒,不采取任何新的出口限制措施,不实行任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出口刺激措施,同时表示把这一承诺延长至2010年底。
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问题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表示,仍致力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信守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承诺。此次峰会还要求IMF通过出售黄金为发展中穷国在未来2到3年内提供60亿美元资金。
(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
2009年6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
(七)“金砖四国”领导会晤
2009年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并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
(八)八国集团
2009年7月8日,八国集团领导人发表声明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已经出现一些稳定迹象,不过仍存在“严重风险”,各国有可能需要推出进一步的经济刺激政策。八国集团领导人承认,经济刺激计划短期对各国的财政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承诺确保中期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将采取包括宏观经济刺激方案在内的“必要步骤”使全球经济恢复强劲、稳定和可持续的增长。一旦“经济复苏得到确认”,将准备采取适当的“退出战略”,调整不必要的经济刺激政策。八国集团领导人还支持旨在加强金融监管和建立市场规则的“莱切框架”,表示将在二十国集团的框架下进一步推动更多国家参与。
三、中国的举措
(一)胡锦涛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讲话
2008年11月15日,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时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
2008年11月22日,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合作 寻求互利共赢》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为应对金融危机,中方提出以下几点主张。第一,各国应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第三,从长远看,有必要切实改变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出了积极努力,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稳定、增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密切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等。
2009年3月31日,胡锦涛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前夕接受了记者采访。
胡锦涛指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当务之急:一是要尽快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切实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提振民众和企业信心;二是要采取符合各自国情的经济刺激举措,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实现保发展、保就业、保民生;三是要努力抑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减少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害;四是要按照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推动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改革,避免类似危机重演。
4月2日,胡锦涛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全力恢复世界经济增长,防止其陷入严重衰退;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开放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加快推进相关改革,重建国际金融秩序。我们应该进一步落实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树立更坚定的信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实施更合理的改革,努力取得实质性成果。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
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同创造和谐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面对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6月16日,胡锦涛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建议着重进行以下努力: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致力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致力于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致力于确保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
(二)温家宝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讲话
2009年1月28日,温家宝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上发表特别题为《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致辞。温家宝指出,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施结构性减税。二是大频度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三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四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五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2月1日,温家宝在伦敦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就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及其他问题回答了提问。
2月2日,温家宝在伦敦与英国首相布朗举行会谈。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温家宝说中方有以下建议:一是推动各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与协调,提振市场信心,减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抑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二是推动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发展问题,保障发展资源,避免金融危机影响千年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突出关切;三是本着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重点是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四是推动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复杂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加强审慎监管和问责,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
2月2日,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
9月10日,温家宝在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讲话。温家宝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更加注重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更加注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城镇化作为战略重点,更加注重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社会事业。
三、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呼声
2008年11月15日,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国际社会应该认真总结这场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所有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2008年11月22日,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合作,寻求互利共赢》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为应对金融危机,中方认为国际社会应该认真总结这场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所有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把握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创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2009年4月2日,胡锦涛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应进一步推进改革。我们应该抓紧落实华盛顿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推动国际金融秩序不断朝着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6月16日,胡锦涛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建议着重进行以下努力: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致力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从体制机制上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各方根本利益。我们要共同推动制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方案,切实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以客观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推动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金融监管机构;推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
【金融危机与不可抗力】推荐阅读:
金融危机与国际冲突05-23
金融危机与会计创新07-04
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09-26
IMF与美国金融危机07-18
金融危机与发展中国家05-08
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关系09-08
货币金融危机05-29
中印金融危机06-21
全球金融危机08-02
北欧金融危机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