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效果

2024-08-21

共育效果(精选7篇)

共育效果 篇1

乐至县回澜镇是全县15个重点蚕桑乡镇之一, 辖29个村, 现有桑园520hm2, 351万株, 年养蚕8760张, 养蚕农户1658户。近年来, 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在家务农人员减少;养蚕人员老龄化, 养蚕缺乏技术, 老龄蚕农因视力不佳甚至连眠蚕都难以辨认;养蚕设施配套落后, 养蚕粗放。往往出现小蚕钻沙蚕多, 从而遗失蚕多, 蚕头量减少, 发育不齐, 体质差蚕病多等问题, 严重影响蚕茧产量, 制约了蚕桑生产的发展。2011年回澜镇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 效果非常显著。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下:

1 调查方法

我们于2011年秋季在回澜镇开展小蚕共育效果调查, 回顾调查2010年秋季小蚕分养的产茧情况。以共育小蚕为调查对象, 以分户养小蚕为对照。试验区、对照区统一收蚁, 保持蚕品种、克蚁头数等的一致性。共育蚕3龄第2天分蚕到户, 分户养小蚕的对照区则以蚁蚕分发到各农户, 以自然条件饲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情况

3龄第2天分蚕调查, 两种不同小蚕饲养方法的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共育小蚕克蚁蚕头数比分户饲养增加12.5%, 上蔟头数增加15.4%, 熟蚕体重增加5.1%。说明实行小蚕共育既保全了蚕的数量、发育更加整齐, 同时, 蚕体生长、发育更加完善, 蚕体更加健康。

2.2 产茧情况

表2是10户农户2011年秋共育小蚕与2010年秋小蚕分养情况下产茧量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 10户农户的克蚁产茧量几乎都比上年同期增加1倍左右, 平均提高1.6kg, 增产84.2%, 效果非常显著。

2.3 用工情况

实施小蚕共育, 由于严格实行标准化技术措施, 温湿度达到技术要求, 良桑饱食, 缩短了小蚕经过时间, 从而节省了用工。共育3龄第2天分蚕到户, 标准经过时间是8d, 在晚秋等阴雨低温季节, 由于分户养蚕的农户饲养蚁量少, 蚕室条件差等因素难以升温保温, 一般饲养9-10d, 从而节省了10%~20%以上的时间。

3 讨论

小蚕共育能充分满足小蚕生长发育需要, 保全小蚕头数, 利于发育整齐, 蚕体健康;解决了劳弱户、缺设施、缺技术户养不好小蚕的突出问题;解决了小蚕期与农忙打逗的问题;节省小蚕经过时间;实现大、小蚕分段饲养、分开饲养, 有利于防止大小蚕交叉感染, 减少病害;有利于全年多季养蚕布局的调整和桑叶资源的充分利用等优点。2011年回澜镇全年实现发种8760张, 共育7726张, 共育面88.2%, 总产茧23万kg, 单产37.7kg, 蚕农茧款收入1138万元。实施小蚕共育对于提高了蚕茧产量、蚕茧质量和蚕农收入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共育效果 篇2

小蚕共育率高是广西蚕桑产业中的一个特点,在提升小蚕质量和数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发展中慢慢出现大规模的共育户,其特点是每批共育数量在100张种以上,需要额外聘请工人,共育小蚕可供应近100户农户。虽然饲养规模扩大,但是常常没有足够的配套设施,使共育小蚕患病风险增加,白僵病则是春季小蚕共育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家蚕病,共育小蚕带病可能成为地区大面积暴发白僵病的源头[3]。目前小蚕共育防治白僵病主要施用新鲜配置的防僵粉,其效果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小蚕饲养过密蚕座拥挤,药物有效成分分布不均;饲养批次安排密集,相邻批次的饲养时间重叠,蚕室环境不能全面消毒;漂白粉配制的防僵粉有效氯成分下降较快,持续灭菌效果差[4];白僵菌通过空气和桑叶持续污染蚕座[1]等等。药物对病原杀灭不彻底,残留的少量孢子在适宜条件下仍能逐渐诱发大规模的白僵病。规模化小蚕共育,单纯的利用药物已难以满足白僵病防治要求,急需一种与之相适应且高效的白僵病防治技术。而恒温控湿技术恰好可以满足其防治白僵病的需要。本文旨在以试验手段探索恒温控湿技术的在规模化小蚕共育中应用实际效果,以便取得更好的防治白僵病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加热装置为木糠气化炉,使用木康作为燃烧能源,燃烧废气与加热暖气管道分离。除湿机、电风扇、温度计、优氯净烟熏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漂白粉、生石灰。

1.2 试验方法

1.2.1 控温控湿白僵病预防试验

选取密闭状况好且易于加温处理的蚕房两间,分别作为试验蚕房与对照蚕房。在试验蚕房外放置一台木糠气化炉,使用加热后新鲜空气对室内加温,并用电风扇加速蚕室内空气环流,使温度分布均匀;除湿机自动除湿;每天在午后室外环境最高温时,对蚕室进行通风换气[5]。因试验前该共育室已发生大规模白僵病,本实验不再人为添加白僵病原。预防试验组与对照组均使用发育整齐的“两广二号”反交组合各40张种,从二龄起蚕开始作为预防试验。对照组按常规防僵饲养程序,每天喷洒新鲜配制的防僵粉,同时每天用2.5g/m3的优氯净烟熏消毒剂密闭3 h进行蚕室消毒,蚕室温度与环境温度接近,因连续阴雨,蚕室温度在19℃-26℃,环境湿度为95%左右;试验组仅喷洒生石灰,每天用2.5 g/m3的优氯净进行蚕室烟熏消毒,室内加温使温度达到28℃-30℃,相对湿度约80%左右。饲养桑叶未经消毒处理。试验自2龄起蚕开始至4龄眠起结束。

1.2.2 控温控湿白僵病治疗试验

试验用蚕为3龄起蚕已经发生白僵病的群体共200张种,共800簸,随机抽取40簸作为实验对照,剩余作为治疗试验组。对照组常规饲养,治疗试验组的条件、操作方法同预防试验,因蚕房较大加温采用两台木康气化炉,在室内和室外各放置一台。试验组自3龄第2天开始全天控温控湿,温度29℃±1℃,相对湿度控制80%以内,直至4龄眠起截止,共加温4.5天。对照组3龄第2天至4龄起蚕耗时6天,蚕室温度21℃-26℃左右,湿度大于90%。

1.2.3 数据采集与计算

采用典型抽样获取统计样本。根据蚕室内局部温度测量值确定取样区域,大面积蚕室选择温度最高、适中、较低3个取样区域,每个区域的蚕簸层数为11层,由上至下分别采集第二层、中间层、第十层共3层,各层取3个蚕簸,共统计蚕簸27个,最后取平均值。每簸箕用5点取样法进行蚕病调查,每点调查面积为蚕簸内2%小蚕数量所占面积,二龄起蚕每簸约为10 000头,每点调查面积约36 cm2,三龄起蚕每簸约5 000头,每点调查面积约64 cm2。小面积蚕室温度差异小,仅设置高温、低温两个取样区域,调查方法与大面积蚕室相同。

按以下公式计算治疗试验的矫正治愈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控温控湿预防白僵病试验效果

预防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张种,调查自2龄起饲养至4龄起蚕白僵病发生情况。试验组使用1台木康气化炉进行热风加热,并用电风扇扰动空气加速热量的均匀分布,室内温度控制在29.3℃±1℃,湿度80%左右,全程调查8天至4龄起蚕,未发现白僵病死蚕,且龄期经过比对照组约缩短2天。常温对照组,温度20℃-26℃,自2龄眠发现在蚕座下方有僵死蚕出现,第二天可见白僵气生菌丝,直至4龄起蚕,白僵病死亡率已达4.13%,见图1。预防效果显著。预防试验组2龄起蚕至4龄眠起,龄期经过为8天,相比之下对照组的龄期经过为11天。

2.2 控温控湿治疗白僵病试验效果

选择3龄蚕已发生白僵病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发病率为0.73%,如图2。对照组最终累计发病率为4.94%,而治疗组最终累计发病率仅为1.60%,矫正治愈率为79.33%,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组加温期间白僵病死亡率增幅分别为64.50%、16.70%、9.30%、4.58%、0,至4龄眠起治疗组无新增白僵病蚕;而对照组则保持不低于25%的增幅,4龄眠起时增幅最大,为68.60%,具有很强扩散趋势。

注:数据统计至4龄眠起,治疗组加温,第5天4龄眠起;对照组未加温第6天4龄眠起.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显示,在恒温控湿条件下,温度29℃左右,湿度控制在80%以内,预防小蚕白僵菌感染的效果显著,可能是人工环境不利于白僵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与林华峰在相对湿度低于85%的湿度环境下测试的萌发率相似[6]。而对已发生白僵病的小蚕群体治愈率达79.33%,这可能是分生孢子的生长速度在相对湿度85%以内环境中受到极大影响,而使蚕体的血细胞吞噬、黑化作用对外来病原物有更长作用时间有关[6,7,8],具体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孙鲁娟在测试在30℃时,添加白僵菌分生孢子浓度为1×108个/ml,在相对湿度RH95%±5%环境死亡率仍高达70%左右,结合本实验可以进一步推定,湿度对分生孢子的影响更大,此外也反映了小蚕共育环境中病原浓度远小于以上试验浓度[9]。而对照组喷洒新鲜制备的防僵粉进行蚕座消毒,未加温控湿,小蚕4龄眠起时白僵病发病率在4%以上,与谢寿泳试验在连续降雨天气下加大用药次数和药量也不能杜绝白僵病发生的结果相似,进一步说明带蚕药物消毒的局限性[10]。

因目前加温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过程需要专人监控,但是升温使龄期经过减少,降低了饲喂成本和人工成本,小蚕强健,减少了大量使用含氯消毒剂带来的人员不适的等,总体实施情况利远大于弊。恒温控湿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大规模小蚕共育有利于成本分摊,其对白僵病的预防和治愈效果显著,成为规模化养蚕有效控制白僵病的重要技术,也是国内首次报道规模化小蚕饲养中能治愈白僵病的实用技术。

摘要:规模化小蚕共育中,单纯的利用药物已难以满足白僵病防治要求,而恒温控湿技术恰好可以满足其防治白僵病的需要。本研究表明,当蚕室温度控制在29℃±1℃,相对湿度低于80%,辅以空气消毒,可达到显著的白僵病预防和治疗效果,对3龄蚕的治愈率可达79.33%。恒温控湿技术是国内首次报道在规模化小蚕饲养中可治愈白僵病的实用技术。

关键词:白僵菌,家蚕,控温控湿,小蚕共育,治愈

参考文献

[1]朱方容.广西部分地区桑蚕僵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控对策[J].广西蚕业,2008,45(3):29-32.

[2]石美宁,朱方容.广西林用白僵菌生物农药对家蚕的致病性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0):1130-1133.

[3]石美宁.商品小蚕的质量标准及现代化的商品小蚕生产模式探讨[J].广东蚕业,2011,45(3):5-7.

[4]黄旭华,朱方容等.4种蚕业常用含氯消毒剂的性能比较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8,39(2):243-247.

[5]唐亮,石美宁等.控温控湿防治白僵病技术在小蚕共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2011,45(3):12-14.

[6]林华峰,樊美珍,李增智,胡萃.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松毛虫的侵染致病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1998,9(2):195-200.

[7]时连根,钟伯雄,徐俊良.家蚕血淋巴对病原白僵菌的防御机理[J].农业生物科技学报.2001,9(4):383-386.

[8]陆龙喜,时连根.家蚕血细胞对病原白僵菌的防御反应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1,13(4):201-204.

[9]孙鲁娟,吴孔明,郭予元.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棉铃虫幼虫的致病力[J].昆虫学报,2001,44(4):501-506.

如何做好家园共育 篇3

那么, 怎样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使他们重视、关心和积极配合参与幼儿园教育呢?怎样才能合理地利用家长这个幼儿教育的“活的资源”呢?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 浅谈一下在家园共育中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积极更新教育观念, 担当家园共育的引导者

在实际的工作中, 我们知道, 幼儿不仅仅是父母的孩子、幼儿园的学生、更是社会的、国家的一个独立的主体。如果我们还徘徊在“在家是父母的, 在园是老师的”, 就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因此,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 也是家庭、社会的责任。

在高速发展状态下的今天, 我们的教育观念不彻底转变, 不仅会继续制约家长工作得顺利开展, 而且对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转变家长工作的唯一途径就是用《纲要》的新理念引领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 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首先, 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 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 真诚沟通, 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

其次, 在家园沟通问题上, 教师要能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 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 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 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 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 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 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 方法得当, 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

二、在交流、沟通中, 让家长成为真诚的理解者

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 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配合, 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庭与幼儿园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境, 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 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教师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长的认同、支持和参与, 这就要求我们将家长工作的重心从“教育家长”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

在开学初期, 孩子们刚入园, 不免发生一些碰撞或抠、咬的情况。有些家长看着非常心疼, 对教师也是不停地指责。我们本着从家长的角度出发, 理解家长的心情, 当家长发泄不满的情绪后, 向家长解释事情的经过和教师的处理方法。同时召开家长会, 充分让家长了解老师的工作, 对于发生小碰撞的事情, 多相互理解、宽容。

三、在互动、参与中把家长树立成为积极的响应者

有了家园间的沟通和理解, 家长们开始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实施。每个家庭与幼儿都积极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与表现。家长们帮助孩子搜集信息, 他们或去图书店查阅, 或上网查询, 或参观访问, 或亲身实践。

我们小班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活动还不是很了解, 因此, 我们在组织活动前都会提前让家长为幼儿准备好。例如, 我们小班组开展的“我爱运动”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到奥运公园参加活动。开始有的家长问:“孩子们去, 家长还用去吗?”我们的回答是“是的, 活动是亲子活动, 家长必须参与。”在活动的当天, 全小班组共来了近70多个家庭。在奥运公园里, 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一起参观了奥运公园的特色, 了解了一些运动项目, 还有些孩子在奥运公园的名人走廊里, 和奥运会明星的手一比大小。不仅孩子们玩得很高兴, 连家长们也是兴致勃勃的。这次活动让第一次参加幼儿园活动的家长们感到很高兴, 他们在反馈问卷中提出:“这样的活动有趣、开心, 希望老师能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太好了, 不仅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而且增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希望多多举办。”

四、在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 增进家园之间有效的沟通

在现实生活中, 家园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 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平等对话是在教师与家长同处于一个平等的层次上的交流。这就要求, 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在与家长谈话时尽量把握好“度”。我们知道, 现在的父母基本上是80后, 他们大多数本身就是一批独生子女, 而自己的孩子更是四个老人围着转的“核心人物”, 因此, 娇生惯养是必然的现象。作为教师无论是与幼儿的爷爷奶奶还是父母, 都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谈论孩子的一些问题。例如, 针对某些吃饭挑食的孩子, 不妨先用自己的孩子做个“范例”, 引起家长的共鸣, 再把自己教育孩子的窍门委婉的转达给家长, 让他们在平和的状态下, 得到一些启发。这种暗示的效果往往比教师直接的表述更能引起家长关注孩子。

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打造家园共育的新局面

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 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 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如在迎新年主题活动中, 我们发动家长把搜集的各种装饰材料和孩子一布置环境, 充分地让孩子们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这种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十一月, 我们小班组成功举办了“情系亚运, 我爱运动”, 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运动, 其乐融融。

实践中我更充分认识到我们与家长密切联系和合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与家长的关系应是合作的关系, 而不是教师指挥家长做。其实有许多家长的素质相当高, 有很丰富的专业知识, 这是我们教师需要学习的。教师也要理解和体谅家长, 要知道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 自己的生活, 所以当要求家长配合教学工作时, 要站在家长的立场考虑, 分清楚哪些工作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 哪些工作只需家长协助, 哪些工作只需家长帮忙收集材料, 还应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在与家长交流情况, 特别是谈到孩子存在的问题时, 要改变那种告状式的做法, 要注意语言的艺术, 与家长共同探讨好方法, 使家长觉得教师对孩子是关爱的, 对家长是尊重的, 这样才能换来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 家长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儿经验。不同的知识与职业背景, 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了孩子们健康、快乐、活泼的成长, 我们应抓住各种有利资源, 共同培育好祖国的未来。

家园共育 学习《指南》 篇4

一、运用多种方式宣传《指南》改变家长教育观念

1.制作《指南》家长宣传手。开学第一周, 我在班级中对所有家长进行了《指南》问卷调差, 大概了解一下家长对《指南》的关注情况。调查结果发现, 大部分家长都不清楚这本书。为了使幼儿和家长尽快了解和学习《指南》。我决定从制作《指南》宣传手册入手。我从“3-6岁的幼儿是怎样学习的”、“应当学习什么”等几方面进行了文字描述和图片说明。 (如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的, 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以游戏为基本形式, 培养幼儿多种能力。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幼儿的兴趣, 支持和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游戏中探索、学习。

在制作和宣传这本手册的过程中, 我和家长对《指南》有了一个深刻清楚地了解, 意识到家园同步学习《指南》, 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制作《指南》小报。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 家长们对《指南》有了简单的了解, 对科学育儿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日常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我感觉他们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太清楚, 经常会把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的行为当成问题看待, 对幼儿进行指责和批评。由此, 我感受到家长对小班幼儿的教育方法还不明确。针对这种情况, 我决定在下一步进行明确指导, 制作小班《指南》小报。

我把小班各领域的目标及教育建议按五大领域内容, 用ppt形式编辑、排版。利用家长资源打印下来, 给每个家庭一份, 方便家长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阅读和学习。

本学期, 我共制作了三期小报, 每两周发放一次。每发放一期后, 我都组织家长针对本期内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座谈、反馈。请家长说一说看完报纸后, 有什么想法, 与《指南》中的教育建议有哪些差别。组织这样的小组活动, 家长们除了表示特别的感动和欣喜之外, 更多的是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实践经验。很多家长感觉豁然开朗:原来, 孩子的年龄特点是这样的, 以前总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了, 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积极地科学引导才对。我深刻感触到:每次的讨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 都收获很大。

二、践行《指南》共同成长

1.通过录像进行讨论, 引导家长读懂幼儿。《指南》的学习和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是一个文本的发放、一次教师的解读, 它需要家长和老师长期地探讨与学习。工作中, 我有意识地注意观察个别幼儿的行为, 用手机录下来。请家长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录像并进行解读。看完录像之后, 我请家长对幼儿的真实表现加以讨论:您看到了什么?您是怎样理解的?您会怎样对待幼儿的表现?由于录像是本班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录制的真实表现, 因此, 家长都非常感兴趣, 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我们用小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及教育建议给大家总结和梳理, 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家长们顿时明白了:孩子们的许多行为其实不是故意淘气, 而是有目的探索活动;很多表现不是不会, 而是家长没有等待和适时地引导。通过这样一次次地探讨, 我们彼此收获很大, 对《指南》的理解和学习又加深了一步。

2.利用电视娱乐节目, 感受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指南》中指出: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是幼儿获得安全感、归属感, 形成良好情绪情感的重要基础。而父亲则带给孩子勇气、力量和自信, 让孩子的人格更加积极健全。

除了观看班级幼儿的生活实录, 我还注意观察和收集资料, 组织家长观看电视中对幼儿有教育意义短片。湖南卫视播出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蕴含着许多令人深思的话题, 如父亲应该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什么作用, 父亲如何和孩子交流等。我组织父亲们以此作为切入点结合《指南》进行讨论, 探讨节目中爸爸们的教育行为是否正确, 在子女教养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承担教育责任等。通过这样的讨论, 让父亲在思想的碰撞中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方式和参与度。

3.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 引导家长了解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家长开放日, 也是家长学习如何教子的途径。在开放日活动中, 我们提前预与家长沟通, 引导家长重点观察教师在什么情况下介入、怎样与幼儿沟通、怎样引导幼儿、怎样帮助幼儿。例如:在区域活动中, 全班小朋友都开始自选游戏了, 我观察到小明一直处于游离状态, 看看这, 看看那, 不知道选择哪个区域好。他来到建筑区, 建筑区的人已经满了, 没有了放鞋的小脚印。他来到娃娃家, 没有了角色标志, 人数也满了;这时候, 小明的妈妈看孩子没有地方玩, 有点着急, 要过去帮他。但被我拦住了, 我示意家长不要着急, 再观察一下, 看看孩子自己怎样选择。他来到了图书区, 看到地上“脚印”也已经放满了鞋子。他犹豫片刻之后, 先把别人的鞋扔在了一边, 然后把自己的鞋脱下来, 放在“脚印”上, 进入了图书区。小明妈妈又要冲过去, 看他的表情是要去教训自己的孩子。但我仍然拉住了她, 悄悄地跟她说:“别着急, 咱们再看看”。小明进入了图书区, 正在图书区里看书的天天小朋友看到自己的鞋被小明扔在了一边, 大声叫起来:“你为什么把我的鞋拿走?是我先来的。”然后把小明的鞋拿到一边, 把自己的鞋重新放在“脚印”上。小明看到之后, 一下推倒了天天, 又把自己的鞋摆好了。天天大哭起来。向老师告状……这个情景老师和家长都观察得非常仔细。当他没有选择区域四处观察的时候, 老师没有介入, 我希望他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他来到图书区一系列的表现, 我们也观察得清楚:明知道他把别人的鞋子拿走是不对的, 但仍然不去制止。是因为我们要观察下面发生了什么, 幼儿之间如何处理矛盾。天天哭了, 求救老师。这时候。我示意家长先不要说话, 我们走过去, 假装询问发生了什么?目的是想知道孩子们表达是否清楚、真实。当天天告诉我小明的做法时, 我询问小明是这样吗?他点头。我才继续询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小明回答:“我也想看书。”“那么, 在看到小脚印已经摆满了鞋的时候, 你应该怎么做呢?”在老师的引导下, 小明知道自己不对了, 先向天天诚恳道歉, 然后跟老师商量:“我能不能也进去看书?”经得天天的原谅和老师的同意后, 小明也进入了图书区。两个幼儿重新成为了好朋友。这种类似的情况在幼儿园时有发生, 幼儿之间的矛盾比比皆是。那么作为老师和家长应理性对待幼儿之间的矛盾。在适时地时候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耐心倾听幼儿的表达,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 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核心。《指南》的学习让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深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也为家长的积极参与转化为现实;同时《指南》也让我们教育者认识到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只有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摘要:根据教育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有关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 努力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小报等多种宣传方式, 多角度开展录像讨论、电视节目座谈、“家长开放日”等实践活动, 切实引导家长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建立合理期望, 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学习与发展,家长开放日

参考文献

家校联手共育英才 篇5

一、掌握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监督孩子做好以下几点:课前认真预习, 上课重视听讲, 课后及时复习。课前预习, 目的在于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做到有目的地听讲, 同时培养自学能力;上课要认真听讲, 要紧跟教师的思路, 积极思考, 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 特别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课后复习, 主要强调的是对课本及笔记不留疑点, 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那些经过反复独立思考仍弄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多问同学和教师, 及时解决疑问。好习惯一旦形成一定要坚持, 长此以往必定能提高数学成绩。

二、树立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 孩子才会主动去学习。数学的学习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要想学好数学, 必须培养和激发孩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评价孩子的智商, 相信孩子能学会最基本的数学知识。经常用赏识的话语鼓励孩子, 比如“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学好数学。”“你真有学习数学的天赋。”“你的数学思维很严谨啊!”“你真棒!”等等。在孩子刚升入初一时, 激励孩子努力学习, 并坚持每天晚上陪伴孩子共同学习一段时间, 同时密切联系教师,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遇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 不要乱发脾气, 讽刺挖苦, 甚至打骂孩子, 应该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谈心, 让孩子知道父母关心自己的学习。同时要采取有用、可行的方法帮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 并尽快补习落下的功课。首先要重视课本, 通过仿做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加深对数学定义、概念、定理等的理解;其次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孩子若能自己看懂并学会课本上的内容, 则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还可以标出看不懂的地方, 上课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听讲, 进而提高听课效率;再次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找一套和课本配套并且有答案的试卷, 难度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实际, 不要急于求成;最后要重视错题, 督促孩子通过问同学以及教师及早弄懂。

三、重视“纠错”, 发挥“错漏本”的作用

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 同一套试卷考过之后, 过一段时间拿来重考, 有些学生两次成绩竟然相差无几。仔细分析试卷, 发现上次错的题再考仍然出错。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不重视纠错。其实, 多数学生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疑难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由此可见, 重视纠错是促使学习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家长要督促孩子给每一门课准备一个“错漏本”, 让孩子随时把作业和试卷中做错的题目抄下来, 把正确答案、错误原因和过程思路写上去, 定期翻阅, 防止再次出错。具体做时要注意:首先要把题目抄写下来, 之后把正确答案、错误原因等抄在本子背面, 纠错时独立做完之后及时对答案, 确保真正弄懂。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说:“我原来数学成绩很一般, 之后以纠错为突破口。不仅注意纠错, 而且认真查出出错的原因, 诸如审题不清、概念模糊、粗心大意等, 每隔一段时间, 特别在考试前, 总要翻翻‘错漏本’, 从中吸取教训。高三一年下来, 各科‘错漏本’共积累了14本, 结果高考数学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可以说, 我的成功是从纠错开始的。”可见, 纠错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重视, 家长更要及时检查孩子是否真正弄懂了错题, 适时进行抽查测试, 帮助孩子通过纠错提高成绩。

校企携手 共育电商人才 篇6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寻求合作中找出路、求发展, 学校应处于主动地位。

我校按照“市场引领创新, 实践引领才干”的教学工作理念, 紧密结合泰州当地经济发展特色, 引企入校, 致力于办好校内客服实训基地, 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 突出对学生营销技能的培养。

电子商务潜力无限, 2013年支付宝的交易总额超341亿元。对于我们中职学校来说, 电子商务专业主要是培养网络客服、电话客服这两类人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于2006年, 目前有电子商务在校生8个班, 培养出越来越多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并形成五共特色。

1. 共建客服基地, 推进“校中企”运行机制

学校与泰州移动公司合作成立《销售语音与服务礼仪》课程的实训基地, 首次投入100多万元, 包括电脑、语音拨号系统等, 学生停课一个月在实训基地进行客户信息调研的实训。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 依托盛世客服实训中心, 做好实训内容的对接安排, 推进“校中企”运行机制, 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使毕业生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增强专业的社会综合服务能力, 形成电子商务专业的品牌优势。

2. 共创育人模式, 实施“333”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具体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 以公司化运作为形式, 校企共商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2013年招生订单班新生120人, 开设企业课程《电话客服沟通技能技巧》和《客户投诉处理技巧》, 申报市级课题研究, 组织短期实训等, 实施“333”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坚持三个就业方向, 电话客服方向、网络客服方向和实体销售方向;实施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室与实训室整合、老师与师傅配合;体现三有专业特色, 有高素质的职业素养、有过硬的商务应用能力, 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共育师资队伍, 打造高效能专兼教学团队

学校和公司商讨制定安排专业老师定期下企业的实践制度与管理办法, 安排专业老师深入电话客服一线顶岗, 积累实训经验, 提高专业教师实训指导能力和综合素养, 同时聘请公司骨干、客服主管给学生兼职上课、开展培训, 增进交流, 形成“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专兼教学团队。

4. 共融校企文化,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通过开设职前指导课程, 定期邀请公司主管对学生进行培训讲座等, 进一步紧密联系合作, 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岗位设置、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 着力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 在实习中进一步锻炼意志。例如, 客服通过每天的早操、早会, 调动工作热情, 进行企业文化熏陶。他们的服务理念是“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 企业目标是“我们多一分努力, 用户多一份满意, 企业多一份成效”等。

5. 共目参与管理, 丰富校企合作形式

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 挖掘校企合作的深度, 采用企业化岗位考核和与学校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双重管理办法, 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 企业主管、实习指导师共同制定《电话客服实训理制度》、《实训手册》、考核表等, 推行“学生评比、客服主管评价、值日指导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以常规考核和业绩为主, 实训结束由移动公司和学校共同颁发相应的实训证书, 分为初级客服、专业客服、超级客服、无敌客服, 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生活补贴, 并张榜表扬。

二、校企携手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客服实训基地的工学结合模式, 充分体现“校内实训生产化”, 多方取得阶段性成效。

1. 推进学校教改。

学校通过电话客服实训平台, 检验了《销售语言与服务礼仪》课程的教学成效;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为今后专业课程内容改革、考核方式的调整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2. 促进学生成长。

电话客服实训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氛围, 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加社会实践, 提前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文化, 加强了普通话水平训练, 训练了“简单事情重复做”的坚持力, 克服“疲倦、懈怠”的心理, 提高了电话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营销能力等方面的职业素养。

案例1:王坤, 男, 首期参训的904班学生, 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普通话不够标准, 在岗前培训阶段, 我们都对他能否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有些担心, 但他通过反复训练, 出人意料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并且实训结束评定等级为优秀, 他的自信心明显提高。7月初, 成功应聘到美的空调泰州地区的客户服务代表, 多次受到表彰, 类似王坤的同学不少。

案例2:陈梅, 女, 第二期参训的1004班学生, 在实训总结中写到“我不被客户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而吓到, 克服重重困难, 实现日工作量是任务量的2倍”, 陈梅同学通过一个月的实训, 不仅仅奖到手机充值卡180元, 补贴984元以及价值两千元的小米手机一台, 还被评为“无敌客服”的称号, 更收获了“耐心、专心、用心、欢喜心”。

3. 提高企业效益。

从短期来看, 在社会“用工紧张”的背景下, 通过与学校开展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 解决了客服岗位的用工紧张难题, 省去了员工的培训时间和成本;从长期来看, 为企业提供了后备员工的储备,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 取得家长认可。

多数家长认为子女通过电话客服实训, 子女变懂事了, 磨练了性格, 增强了做事的耐心和细心, 学会了换位思考, 体会到了父母赚钱不容易,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了一些准备。

5. 赢得社会认同。

引企入校顶岗实训的做法, 彰显了人才的培养新特色, 成效明显。泰州日报、高港电视台先后对我校校企合作项目做了专题报道。泰州市教育局、高港区领导都对我校的校企合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三、展望未来

坚持校企双赢的原则, 共育电商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 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展望未来, 今后仍需不断努力。

1. 拓宽办学思路。

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 拓宽办学思路,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 完善管理制度。

通过校企双方修改完善《电话客服实训管理制度》, 规范实训, 促进双赢。

3. 挖掘合作深度。

委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总部实习顶岗, 开展员工培训, 校企共同开发综合实践教学项目库, 建立淘宝客服实训基地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形式。

4. 争取资金扶持。

向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积极争取资金扶持, 用于实训基地的设备购置为学校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用技能提供更完备的实训条件。

我们坚信:只要主动接轨市场, 主动服务企业, 校企合作之路就能“如鱼得水”, 越走越宽!

摘要:本文介绍了引企入校共建电话客服实训基地的具体做法, 取得了多方共赢的阶段性成效, 并提出了共育电商人才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电子商务,引企入校,客服实训

参考文献

[1]刘春生, 徐长发著.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6年12期.

架构网络桥梁 携手家园共育 篇7

●更新观念,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我园是省示范性幼儿园,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探索研究已有多年, 教师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家教及指导经验。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有很多教师已经深刻体会到, 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已经比较落后了, 体现不出时代的特征, 已经不能满足各种层次家长的需求。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指导形式, 拓宽家园互动的领域, 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幼儿发展要求。

于是, 我们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 先后组织全园教师参加电脑初中级、办公自动化培训;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课件、网页制作培训。使每位教师对上网浏览、收发E-mail、使用QQ聊天等工具均能较熟练地掌握。这一切为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网站, 构筑家园共育平台

幼儿园网站的建立, 为宣传、交流搭建了平台, 提供了方便。在网站上, 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 主要设置了园所概况、活动快讯、教师风采、教育科研、幼儿乐园、班级博客、家园互动等版块, 实现了幼儿园教育向社会辐射的功能。下面对一些主要的栏目功能进行介绍。

1. 建立宝宝家园

我们在网站上班级博客里面开辟了“宝宝风采”的专栏。除了经常性地将孩子们在幼儿园活动的照片、制作的作品图片在上面发布, 让家长了解宝宝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表现外, 还定期拍摄录像, 将宝宝在幼儿园活动的情况动态地展现在家长们眼前, 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家的宝宝, 也了解班级中其他宝宝。当然, 也有众多的家长在网站上贴出了自家宝贝的照片, 展现他们的风采, 老师们也学会从家长的角度去了解和欣赏孩子。这样, 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文字、图片及动态演示等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将幼儿教育的精髓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 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情况的了解, 以便在家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挖掘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 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 这些都能成为我们优良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网站使家长对班级工作的参与性大大加强, 多位家长自愿组成了“家长志愿者”队伍。只要幼儿园和班级在网络上寻求帮助, 这支志愿者队伍就会出现, 根据个人的能力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如学校开展“时装秀”活动, 就有卖服装的家长为活动出谋划策, 出了许多自制时装的金点子;开文教店的家长则免费为活动装饰舞台;开照相馆的家长前来拍摄, 宣传幼儿园的活动等。通过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 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合理的利用, 从而为幼儿教育过程注入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3.展示教师风采

教师的日常工作也需要家长的理解, 只有真正理解了, 才能从内心里真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同时, 家长也更为关注当前的教师行为, 所以, 网站也成为家长接近和了解老师的平台。我们在网站上开辟“教师风采”栏目, 介绍每位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经验以及该教师所获得过的荣誉奖项。开辟“教育科研”栏目, 在课改主题活动开展的系列活动中, 告诉家长老师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我园许多家长都已对教育形势有了较充分的认识, 因此, 家长们对于我们的活动给予了充分地支持, 他们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让孩子带来与活动有关的资料、物品等。

●网络互动, 更新家园对话形式

如果说幼儿园网站的构筑为家园共育提供了一个全体参与的平台, 解决了家园共育中的许多共性问题, 那E-mail、MSN等手段因其能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沟通的特性, 而更有利于解决家园共育中的个性问题, 使家园沟通更有针对性。

1.利用电子信箱, 进行一对一的双向沟通

孩子父母辈的家长年龄都比较年轻, 电脑的使用技术较为熟悉, 传统的电话、书信等沟通形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利用电子信箱与家长沟通具有快捷、方便、省钱、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

我园首先要求每位教师把各自的E-mail信箱地址向家长公布, 其次了解家长拥有E-mail信箱的具体情况, 并收集家长信箱地址。在此基础上, 主动向家长发送信息, 提醒家长收看, 鼓励家长回复。

2. 运用通讯工具, 进行一对多的即时约谈

针对本园有相当一部分的父母因工作关系不能自己接送孩子, 但他们又很想与老师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MSN、QQ、网易泡泡等即时聊天软件为家长提供了方便。这些工具传送快、技术成熟, 便于沟通。于是在征得了家长的意见后, 老师们开通了MSN专线, 建立了QQ群, 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和老师约定在网上交流的时间, 谈谈孩子, 话话家常, 讨论彼此不同的教育观, 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和理解。这种交流方式消除了家长和老师的距离, 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 家庭教育的双向互动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3. 使用班级论坛, 进行多对多的异步交流

每个班级都建立了自己的论坛, 教师可以在上面, 发布一些本班幼儿的活动信息、提出研究话题等;家长遇到了问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 与其他家长之间一起讨论、交流、分享。通过交流, 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发展, 有助于家园同步教育等, 家长能随时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情况, 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会感到放心。教师、家长之间建立了融洽的感情, 反过来会促进了家长工作的开展。这样, 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也使每位家长都能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 为我们的教育出谋划策。

上一篇:人工输精下一篇:舞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