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

2024-07-18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共10篇)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 篇1

一、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问题

高职课程设置都是紧紧围绕自身专业特色。除基础课程外,专业课程门类多,内容广,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和大力气去学。但一门英语课要完成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提高,显然无法满足语言学习的需要,写作技能训练所需的时间无法得以保障。

2、评价体系问题

在考试机制的指引及提倡教改的背景下,老师更倾向于抓听说技能训练、积极鼓励学生多听敢讲,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而高职学生所参加的英语水平考试中,听力所占的比例也远远高于作文,口语成绩单独计分。因此写作教学环节更显得薄弱,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相对显得隐性。

3、教师问题

学生写作的热情度不高,同时又受评价的影响,使得部分老师对学生写作质量的要求不高、课堂上仅仅就题论题,没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写作效果不理想,进步缓慢;所写作文的阅读性不强;教师批改作文耗时又耗力,久而久之,老师的批改热情逐渐降低。

4、学生问题

学生入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入校后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各不相同;写作实训课程的课时有限,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导致了学生在写作中感觉下笔困难、文章层次混乱、表达意思不清、语法错误明显、选词不当、内容平淡等。语言水平反映在写作上,没有了写的基础就阻碍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因此写作教学的开展也变得极为艰难。

二、常见错误

一种语言区别于另一种语言的关键在于语法的运用,英语语法就是一种法则规律,是关于词形变化和组词成句的规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语法的学习也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一个难点。他们对于英语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往往体现在他们的写作中。

1、主谓不一致

汉语的名词词形一般不分单、复数,也无可数、不可数之别。因此出现主谓不一致、遗漏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形态的错误;汉语中,主谓间不存在数的关系,谓语没有第三人称单数问题。因此,谓语部分不需要因为主语而作数的调整。而英语中,谓语动词必须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高职高专学生在写作当中往往就忽略了这些语法知识,写出来的句子自然也就有错误。

2、被动语态错误

语态错误主要表现为学生搞不清楚某些动词或动词短语是及物动词或动词短语还是不及物动词或动词短语,因此经常把语态搞错。

3、时态错误

主要表现在时态在整篇文章中混用。

4、情态动词和助动词的搭配错误

“情态动词后应跟动词原形”是规则,但是学生在作文中使用时就忘记了。

如:①情态动词后的动词加“ed”;

②情态动词后的动词加“s”;

5、助动词的搭配错误

助动词后的动词搭配也是常见错误之一。

如:①助动词“do”后面的动词用动词过去时态;

②助动词“do”后面的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加“s”;

6、非谓语动词的错误

由于学生对非谓语动词的概念不清楚,对不定式、分词、动名词的用法不明白,对句子结构分析不正确,常把非谓语动词误用作谓语动词。

7、缺少介词、冠词、连词的错误

英语与汉语的表达方式有区别,而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往往受汉语表达方式的影响,他们所写的句子缺少介词、冠词、连词等一些虚词。

如:Although I like my college,but I miss my home.由于受汉语“虽然……但是……”

结构影响而出错。英语中although,but只能用一个。

8. 代词指代的错误

代词是代替名词或起名词作用的短语、分句和句子的词。指代不清主要指的是代词与被指代的人或物关系不清,或者先后所用的代词不一致。

如:We can do it by yourself.此句应为We can do it by ourselves.

9. 篇章结构错误

高职高专学生在写作时,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不够准确,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布局缺乏思考,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思路不清晰、结构层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前后意思不连贯。

1 0. 认识角度和使用形象的不同所造成的错误

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对汉英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甚了解,经常用汉语思维,导致用词错误。

如:①“红茶”被写成“red tea”,应为“black tea”。

②“黑眼珠”被写成“black eye”,应为“dark brown eye”。因为英语中“blackeye”意为“被打得发青的眼圈”。

1 1. 表达方式不同所造成的错误

英、汉两个民族有时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角度、思路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表达方式不同也造成了一些错误。

a。词形错误

由于汉语习惯的影响,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

如:He speak fast.speak应为第三人称单数speaks。

汉语动词无时态之分,只是采用一些副词或助词来表示时态,而英语的时态却相对复杂得多。因此出现时态使用混乱现象。有的学生在该用过去时态动词时,却用了现在时态,特别是在复合句中常出现时态不一致的现象。

如:If he works hard,he could pass the exam.(could改为can)。

b.词性错误

有时学生只注意所选词的词义,而忽视了该词的词性,常造成句子不合乎语法规范的用词错误,把名词误用为动词;把形容词误用为动词。这是由于有些学生基础不牢,对某些常用词不认真考证,随手写来,又检查不出错,导致误用词性却浑然不觉。

c.误解词义导致错误

英语写作要求作者有较深的语言功底,即词汇基础和语法基础等。选用自己没有完全掌握词义或用法的单词组词造句,是造成用词错误的原因之一。另外,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现象。对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分辨不清是导致这类错误发生的原因。

1 2. 赘词现象

所谓赘词现象是指那些用词累赘冗余,意义含混,重复哆唆的文字表达。由于受到汉语

思维的影响,在写作中常常会出现重复累赘现象。因此这种“画蛇添足”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内容的表达,降低了表达的档次。

(1)名词多余现象

如:every day afternoon(每天下午)、that day morning (那天上午)、egg cake (蛋糕)、greencolor (绿色)、in my study room (在我的书房)、a replyletter (一封回信)、rose flower (玫瑰花)、dentist doctor(牙医)、a man actor(—个男演员)等。

再如:Today I visited the Smiths—my first time visit to an American family.今天我拜访了史密斯夫妇,这也是第一次到美国人家里做客。

(2)动词多余现象

如:①We followed him to go into the room.我们跟着他走进房间

②Let”s go to the cinema to see a film after school.咱们放学后去电影院看电影吧!

(3)形容词多余现象

如:①You should try to improve your health better.你应该尽力改善你的健康。因为improve sth=make sth better,故better是多余的。

②This is a terrible disaster.这是一个可怕的灾害。因disaster的意思是“something unfortunate orterrible”,所以,terrible是多余的.

(4)代词多余现象

I didn’t know what to do it at that moment.当时我不知怎么办。因what充当了do的宾语,不能再加上“it”。

(5)连词多余现象

如:①Though he is poor,but he lives happily.他虽然贫穷,但过得很幸福。

在汉语中,“虽然……但是……”是成对使用的,而在英语中,表示“虽然”though(although)不能再与表示“但是”的but连用。

②If you work hard,and you’11 pass the exam.如果你努力学习的话,你就会通过考试的。(已有从属连词if不再用并列连词and)

(6)副词、状语多余现象

如:①Whenever I see them,I often think of my English teacher.每当

我看见他们,我总会想起我的英语教师。(英语中whenever已经包含时间,之后一般不用often、always等副词)

②She is feeling much more better.她感觉好多了。

more是用来构成多音节词的比较级,而better本身是比较级了,不能再加more。

(7)介词多余现象

如:I was so tired that I fell asleep atthe moment my head touched the pillow.我太累了以致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此处的the moment=as soon as,用作连词,前面不可再用介词。当做连词使用的还有the minute,the second,the instant,each time,the first time,the last time等。

1 3. 综合性语言错误

所谓“综合性语言错误”,是指除了上述十二种错误以外,还有诸如标点符号,大小写等方面的错误。如:Today,Money to everybody is very importance,our’s eat,cloth,live,go etc.

三、调研构想

(1)目的:通过对学生的写作中句法错误进行调查分析,对错误句子进行分类并分析原因,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服务。

(2)依据:调研的对象是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二语学习者,他们语言学习的输入和输出都具有过渡语阶段语言学习者的典型特征。过渡语阶段的习者的母语迁移等是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出出现错误的根源,研究过渡语的特征为错误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错误分析理论也为过渡语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和推理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随着学习的深入,过渡语将被不断修正,逐步向外语学习的既定目标发展。错误分析理论为过渡语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3)方案:抽样选取学生的作文,找出言语错误中句法错误的比例。然后针对突出的句法错误,认真观察和研究,找到其根源,然后试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其目的是:

①中英思维模式的差异所引起的负向迁移是否是句法错误的唯一原因?

②加强英汉句法惯用模式对比训练对减少句法错误是否有效?

四、研究过程

1、收集:根据抽样调查研究,收集并归类以下两个方面:(1)错误分类为三个层面:本体、文本和语篇。

(2)句法错误分类为九个层面:不断句、不完全句、垂悬修饰、比较不合逻辑、主题突出、并列、主从、结构缺陷、标点符号。

2、分析:主要句法错误分别是:结构缺陷、不断句、并列、主题和不完全句。

(1)不完全句:句子缺少主语、谓语等成分或者把短语、从句当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都属于不完全句的范畴。

(2)主从:在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等从句中不用关联词,或者用错关联词。

(3)不断句:不断句是由于连接词的缺省,以及中西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所导致的,但学生不了解还有其他的衔接手段,如指代词前指的使用,词或短语的重复使用。

(4)并列:并列成分在词性和结构上不一致就会导致句法上的并列性错误。

(5)结构缺陷:句式转移、省略、结构混乱和错误构置。这些误用现象主要是由母语迁移、过度概括等引起的。

(6)垂悬修饰:修饰语与所修饰的成分逻辑关系不清楚而导致的句法错误。因为垂悬结构涉及非谓语动词,而非谓语动词是学生最薄弱的一个语法项目。

五、导致错误的根源

(1)由母语迁移引起的语际错误。语际错误是“由语言迁移产生的一种错误,是由学习者的本族语导致的错误”,也就是母语的习惯、模式、规则等在母语转换的过程中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性错误。语际错误在学生所犯的全部错误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体现在一致,词序,词性混淆以及从句关系代词省略等方面;母语对外语学习有推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而语际错误正是母语妨碍外语学习的结果。

(2)由学习策略引起的错误。大多数学生缺乏一些学习策略的素养,如:

①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

②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估能力;

③学习情绪的调控;

④信心的保持;

⑤合作精神;

⑥自主学习方法。

(3)由交际策略引起的语内错误。语内错误是目的语项目内部之间互相干扰或者目的语项目学习不完整而导致的,是已被学习者内化的目的语部分规则系统,但由于理解不准确或者不完整而导致不能全面运用目的语的内部干扰错误。

(4)由外部因素诱导产生的错误。主要是由于认识角度和使用形象不同造成错误,以及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错误。

六、错误的应对策略

鉴于对抽样作文中语法错误和句法错误的统计分析,在英语的写作教学中应加强句式练习和语法训练。

(1)加强语言基础知识教学

打好语言基础,词汇量是写作的基本要素。词汇量掌握不足或掌握不好,会给写作导致巨大的障碍,因此只有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充足词汇量的基础上,才能选用适合主题风格的词、意义确切的词、表达清晰的词、形象具体的词、符合英语习惯表达的词。

(2)强调并巩固英语五大基本句型

英语五大基本句型是所有英语句子的根本,主从复合句也是在此基础上延伸展开的。一定要让学生分清楚哪些是及物动词,哪些是不及物动词,哪些动词可以跟双宾语。

(3)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

通常,英语写作分为:准备-初稿-反馈-修改-定稿,因此首先要求学生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明确要求,加深对写作主题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不用担心语法的错误,在反馈阶段,指出错误所在并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完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直至形成较好的作文。

(4)依据模板仿写段落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模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写作效果。教师可以给出不同风格的写作模板供学生参考,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比较有自信,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更容易投入其中,也就减少了出错的几率。当学生对模板比较熟悉之后,可以逐渐抛开模板写作,或者设计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模板。

(5)促使学生累积语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高职学生由于没有升学压力,英语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在写作的指引下,学生必须大量接触语言信息帮助实现表达,以改变原有被灌输的语言输入学习模式,这是学生自主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学习目标明确,效率就会得以提高。

(6)转变英语写作教学思路

尽管在教学改革中,高职教师也做了很多的尝试,但在日常教学中,多数依然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教学状况。写作在高职院校的成功探讨必将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激励教师把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鼓励学生自主吸取信息的方式。老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设计开展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时时考虑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合理设置英语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

七、结束语

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表现。而高职学生作文中所犯的错误并非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汉语言结构及汉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英语写作可能带来的困难和不利影响仅仅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种倾向,是相对而言的,并非绝对的。

由此可见,英语基础不扎实是写作出错的关键,所以提高写作水平必须从基础抓起,必须加强基础语法与句型的训练,使学生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加强词汇教学,注意英语词每个意义的使用条件与用法、搭配关系、名词单复数以及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区别等。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8,(10)

[2]、王初明.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A]

[3]、Carl James.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错误:错误分析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高芳.句子意识与写作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1):68-72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 篇2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科研工作的学生,深切的感触到,科研的进步在于科研工作之间交流,讨论,阅读。而面对全球众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本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最多的形式不过于是以文字形式进行传播的科研文章,各个国家学者的文章是大家相互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那么面对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字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要想让更多的相关领域的人们读到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审阅。他们就需要用一种大家都可以看的懂的文字来将自己的文章展现在相关的科研平台上以供大家的查看和检索。英语作为世界各国人们交流的一种流通语言,同样可以用来作为科研领域学术文章流通的工具。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英文的科技论文,如何让那些非英语为母语和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科研人员可以读懂你的文章,不会对你所达的内容产生歧义,以达到科研学术结论供大家参考的目的,这其中的方式与技巧,必然与我们平常的英语写作形式,写作以及口语表达习惯有着很大的区别。每一个科研学者都需要自己去阅读和学习,英文科技论文当中大家定性的相关规定与方法,从而了解到其他的科研学者是通过什么样的写作模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英文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并去传播的。

通过对研究生阶段的这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虽然自己已经经历过从中学到大学的十多年的英文学习,对英文这门语言来说也算是有课一定的掌握,但面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时发现其有着自己的一套详细而又独特的写作方法,面对这种新颖的写作特点,既觉得新奇有感觉到了有点难受,特别是当面对最后的大作业中文文献翻译成英文时候,深深的感受到其翻译中给我带来的艰难。在课堂上,老师生动,幽默而又不失严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与学生互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又通过在课堂上及时的实战练习,将学过的知识点直接进行应用练习,让学生很快就可以掌握其翻译要领,这样有条有理的教学方法,必然是一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才可以展现出来的风采。教学内容上老师较多将在学术文章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讲解,如面对实验方法,实验设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等语法表达,以及对一篇文章所要具有的结构,主题,除此之外,文章开头的背景,研究课题的意义,目的,价值,研究方法的描写,其中在英语论文的书写中多使用到的语法,时态等都通过不同例句进行分析和学生一起学习。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以后遇到的可能的写作都有着很实用的价值。

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主动和大家交流互动,引导大家的思维开放,用自己积累的方式与单词将一句话表达清楚,整个过成让人心情愉悦,轻松。其次,课堂上还着重讲解了在引用文章,引用他人的结论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技巧,如何通过时态的不同和使用将不同的内容引用的合理,其中的有些规定在科技文章的写作中如果要想表达的准确,明了还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个在自己私下的阅读和练习中是很难以注意到的。在用词造句上,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和使用方法也同样通过例句的分析比较传授给学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书面语言的正式,严谨。在句型上通过对一段长句的划分析,每一个单词的词性和多意的理解,进行揣摩构造,表达出自己想要讲述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老师多次带领学生一起对一整篇已经在科学杂志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进行现场导读讲解,使学生可以完全跟进老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模式,以达到将自己的英文方面的技能的到传授的目的。在课堂的结束阶段,老师又对以往大家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 题与错误进行了总结和指导,让我对今后使用英文对科研类文章的撰写有了更大的信心。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 篇3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31-02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的核心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这一人口、资源、信息高度集聚的复杂综合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城市不仅是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与周围广大区域以及城市内部各功能组织之间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城市地理学作为揭示和预测城市现象发展变化规律性、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所遇矛盾及问题的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科技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将城市地理学与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有力结合,既拓展了学生学习城市地理学的知识面,强化了对课程的理解,又为学生进行科技论文创作提供了基础载体,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城市地理学的内容体系及课程特点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内容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条件;二是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和城市分类的研究;三是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城市功能分区及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社会空间、市场空间及行为空间等研究;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该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为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属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在于阐述理论时,引用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断以及海量数字的整理。不同于其它的教材建构在成熟的概念、原则及知识点上。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如教材226~239页“中国城市空间分布”一节,城镇密度、城市经济区等内容采用了许学强、陈田、顾朝林、周一星等研究成果,每一种研究都涉及到数百个城市的数百种指标,尤其是顾朝林构建的“d系——d△系——Rd链——城市经济区”这样一个系统,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有难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二、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现状及问题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各高校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导师制”,由导师专门指导学生,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提前参与教师科研科技活动,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等。科技论文写作过程是创造性思维深化的继续,是进行思维训练和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但是,学生在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及参赛论文上所表现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所包含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及写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一定的范文进行讲解,但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缺乏基础载体,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学生还是无从知晓。

三、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模式探讨

1.广泛阅读论文,拓展城市地理学知识面,深化对科技论文的理解

大学本科生习惯在图书馆翻阅参考书籍,不习惯查阅期刊论文,而期刊论文代表业内最新的研究动向、研究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中,一是要求学生必须查看一定类型的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经济地理,等等,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同时,获取前沿信息,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要求学生了解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其人其事,了解研究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如周一星,宁越敏、顾朝林、约翰·弗里德曼、彼得·霍尔,等等。二是由教师提供一百篇以上的期刊论文及学术著作供学生参阅。所提供的资料一部分是教材上引用的期刊和著作的原文,如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1]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2]管驰明等“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3]另一部分是教材未提及的相关期刊和著作,如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4]杨国安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5]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6]还有一部分是课程某一理论知识点的扩展研究及应用,如讲解“城市中心性”理论时,提供了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一文,[7]讲解“核心-边缘”理论时,提供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8]讲解“中心地理论”时,提供黄涛等“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供学生参阅。[9]同时,注重与学生熟悉空间环境的联系,引起他们的共鸣,增加学习兴趣。如王青等“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成都市城镇体系的五边形结构理论,论证了成都向东、南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10]张莉等“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计算了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及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论证了重庆CBD处于以低级职能为主的发展阶段。[11]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拓展了城市地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更清楚地懂得论文的结构体系及各组成部分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

2.研究方法的深入解析,为科技论文创作提供保障

城市地理学教材中所举研究涉及到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如教材118~122页“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所提到的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教材151~152页“城市职能及其分类”提到的多变量分析法、教材155~156页“中国城市职能分类”提到的多变量聚类分析及数据的标准化无量纲处理等,这些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研究方法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在教材里也只是一笔带过。但是,这些分析统计方法是科研工作中分析数据必不可少的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科研水平及论文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比较详细地介绍这些统计分析的原理,同时给学生介绍相关处理软件如通用的Excel、專业的SPSS软件,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还要列举一定的范例,如在讲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时,引用山东泰安城市发展地理条件综合评价的例子;在讲解“城市化水平预测”内容时,给学生提供多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学习。[12]如联合国使用的公式;周一星先生的城市化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数对数相关关系:y=40.62lgx-75.6;饶会林先生的工业劳动人口比重预测城市化水平:y=a+bx;时间序列法预测城市化水平:yi=ati+b。通过对多种研究方法的深入解析,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提供基础和保障。

3.实时作业强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城市地理学教材内容布置适当的平时作业,要求必须按论文的格式和内容完成。必须进行一定的前期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如以下两个作业,一是“根据教材127~130页周一星先生都市连绵区演化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阶段。”这个作业要求学生首先要查资料弄清成渝经济区所包含的城市,收集每个县市的人口和经济资料,然后根据教材24页的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法,界定哪些县市已经形成都市区,哪些还未形成都市区,再根据教材26页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方法看有哪些指标满足,而哪些指标不满足,最后绘制类似教材129页的图形,划定成渝经济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二是“分析家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城镇规模体系分布的特征。”该题目要求学生首先收集家乡所在省(市、自治区)各城镇的城镇人口资料,然后根据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研究结论。期末还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论文。课程的成绩考核结合平时和期末论文的书写情况综合考虑。这些作业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学生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要求严格按照论文的格式书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挑战,更可以得到提高。

大学生素质教育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大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新型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42(4).

[2]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1,46(2).

[3]管驰明,崔功豪.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

[4]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6,61(8).

[5]杨国安,甘国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地球信息科学,2004,6(3).

[6]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27(4).

[7]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4).

[8]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2(7).

[9]黄涛等.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J].四川建筑,2010,30(1).

[10]王青,陈国阶.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

[11]郑伯红,王忠诚.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J].城市问题,2002,108(4).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 篇4

英语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 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重要传输工具, 发表高水平的科技英语论文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也是一个合格的学术性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不仅要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和创新, 而且,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 文体格式必须符合相关期刊的规定, 句型要符合科技论文独特的表示方法, 用词也要遵循科技英语的常用习惯 (刘亚波和印辉, 1998:121-123;林静, 2010:133-136) 。而目前我国研究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能力还不高, 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也不足。本文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例, 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术性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2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准确、简洁和清晰。为了强调重点, 清楚而有说服力地表达某个事实, 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被动语态和第三人称, 可以认为, 被动语态是科技英语论文的一个重要特征 (李晓惠, 1999:487-490;叶云屏, 2002:12-16;万灵, 2004:148-150;张林雅, 2013:103-105) 。

当第三人称出现在主语位置时, 强调的是陈述的事实或作者的发现, 而动作的执行者或具体的发明人则并不重要, 因此, 这种结构能清楚而客观地表达信息。相反, 当采用主动语态时, 往往需要用第一或第二人称, 很容易给人一种主观的感觉, 尤其是第一人称单数“I”, 例如, “I said”和“I think”等说法会让论文读者觉得所陈述的事实和观点只是作者个人的看法, 而不是普遍规律。请看下面例子:

The SIMPLE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couple the velocity and pressure terms.The diffusion term and the convective term in both the momentum and energy equations are approximated by the central difference scheme and the QUICK scheme, respectively.

在这个例子中, 读者关心的是速度和压力的耦合方法, 以及在动量和能量方程中扩散项和对流项的离散格式.因此, 作者选用了第三人称“The SIMPLE algorithm”和“The diffusion term and the convective term”作为每句的主语, 而没有用“I apply the SIMPLE algorithm to...”“I approximate...by...”等。由于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最重要成分, 因此, 在科技英语论文中, 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应该放在主语和谓语位置上, 在上例中用第三人称作主语就能达到这种效果。

应该指出的是,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有不少科技英语论文的作者开始使用主动语态, 特别是在论文的摘要 (Abstract) 部分, 采用“We”“This paper”“This work”等为主语的主动语态已经非常常见了。摘要是一篇论文的高度概括, 它应该包括论文的目的、采取的方法和主要结果等, 因此, 在摘要中采用主动语态可以使表达更清晰、语气更坚定, 这样才能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自己工作和所得结论的坚定信心。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应用是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中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 在描述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要结果时, 应采用被动语态;在陈述已有的研究和其他学者的工作时, 可采用主动语态。

3 动词的时态

英文中的动词都有三种时态, 即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在科技英语论文中, 虽然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可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术语和特殊的用法, 但是, 总体来讲, 科技英语论文中动词时态的使用还是有一定规则的 (李晓惠, 1999:487-490;万灵, 2004:148-150) 。

一篇典型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科技英语论文, 从结构上看, 一般可以分为摘要 (Abstract) 、引言 (Introduction) 、理论模型 (Theoretic Model) 、计算或实验方法 (Numerical Method or Experimental Method) 、结果分析与讨论 (Result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和结论 (Conclusion) 等几个部分。由于每一部分功能不同, 因此, 动词时态使用的语法规则也不同。

在摘要 (Abstract) 部分, 当描述作者的具体工作时可以用现在时, 也可以用过去时, 但是, 在描述论文所得到的主要结论时一般用现在时。例如,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introduce) a novel power/refrigerating combined-system, which coupled (couples) a transcritical organic Rankine cycle with a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rbine inlet pressure, flue gas temperature and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 are thre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fluencing system performance.第一句描述的是作者的工作, 可以用过去时, 也可以用现在时, 但第二句描述的是分析结果, 因此, 应该用现在时。

科技英文论文的引言 (Introduction) 部分需要大量引用已有的研究工作。一般情况下, 在描述其他学者已经完成了的研究工作时, 要用过去时;在陈述根据已有的研究工作所得到的普遍规律和主要结论时, 一般用现在时。例如, Kanda performed an experiment on the instability behaviors of isothermal fluid in a differential rotation system with a partly free surface.It is found that the well-known barotropic instability generates multiple vertically coherent vortices along the Stewartson layer at a relatively small rotation rate difference.显然, 前句描述的是作者的工作, 用的是过去时, 后句描述的是一般规律, 用的是现在时。

在论文的主体部分, 所描述的是作者自己的工作, 因此, 动词的时态一般都采用现在时。例如, In the present model, the following assumptions are introduced;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expressed as follows.等等。应该指出的是, 在对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的描述和所得结果的分析讨论中, 有时也需要使用过去时态, 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现在时表示所得结果是在研究过程中所揭示的普遍规律;相反, 过去时则表示该结果是作者在特定条件下所发现的规律。例如, When Marangoni number exceeds a certain threshold value, the flow transits three-dimensional unstable flow pattern.采用的是现在时态, 表示当Marangoni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 流动转变为三维非稳态流型是一个普遍规律;相反, 如果改为When Marangoni number exceeded a certain threshold value, the flow transited three·dimensional unstable flow pattern.采用的是过去时态, 则表示这个流型转变是作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现的特殊现象。

4 冠词的应用

冠词在使用中的灵活性很大, 使得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中在冠词的使用上常常会不知所措。

不定冠词a/an最主要的用法是, 在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前表示泛指一类人或事物, 以区别于它类。例如, Kuhen and Goldstein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natural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f air, 该句说明作者进行的是一个关于空气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 不是数值计算, 也不是理论分析。

与不定冠词a/an的用法不同, 定冠词the既可以用在可数名词前, 也可以用在不可数名词前。对于可数名词而言, 既可以是单数, 也可以是复数。因此, 从所表示的意义来看, 定冠词既可以表示this或that之意, 也可以表示these或those之意。从语法功能上来看, 定冠词通过对名词加以限定, 使其成为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特定名词, 这种特殊意义读者可以很容易通过论文的前后关联和比较得知。例如, Surface heat exchangers are devices that transfer the heat from the hot fluid to the cold fluid while keeping them from mixing with each other.在该句中, heat前面的the表示传递的热量是从热流体到冷流体, 具有特定意义;hot fluid和cold fluid前面的the表示是表面式换热器中的热流体和冷流体, 也是用冠词来限定其特定意义

在科技英语论文中, 通常第一次提到的泛指可用不定冠词或不用任何冠词, 但再次提到时就需用定冠词来进行限定。例如, Nuclear reactors generate heat, then the heat is transferred to water.The water becomes steam, by which a turbine is driven.在该小段中, 第一个heat是泛指, 前面可不要任何冠词, 但第二个heat前必须用the, 表示传给水的热量来自于核反应堆;同样, 第一个water是泛指, 前面可不需要任何冠词, 但第二个water前也必须用the, 表示变为蒸汽的水是吸收了来自于核反应堆热量的水。

另外, 还需要注意的是, 用and连接的两个名词, 定冠词是否可以省略取决于连接的内容。例如, The performance of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s is determined by the types and shapes of the fin surface.在该句中, types和shapes都是指的翅片表面的特性, 因此, and后面的定冠词可以省略。但是, 在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a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of working fluids and the econo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中, and连接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因此, the不能省略。

5 常用句型与用词技巧

在科技英语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除了要正确使用语态、时态和冠词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句型结构, 一定要符合科技英语论文独特的表达习惯 (秦荻辉, 2001:94-99) , 这一点经常被研究生所忽视。与日常用语和文学语言相比, 科技英语论文中的句子结构严密, 显得比较冗长;而且, 句子成分多、层次多、复句多, 经常出现多个分句并列或从句套从句的现象;同时, 还频繁使用祈使句、it句型、动词非谓语形式, 等等。因此, 熟悉掌握并灵活应用常用句型, 对于清晰、简洁、准确地表达论文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在论文的引言部分, 需要引用其他学者的工作, 并指出目前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从而引出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常用的英语句型有:The experiments (research) on…was performed by…;Recent experiments by…have suggested that…;The previous work on…has indicated that…;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major sections as follows…等等。

在论文的主体部分, 都是围绕着研究主题展开介绍、论述、分析和讨论, 因此, 段落的划分一定要保证论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不易太长、也不易太短。每一段的第一句称为主体句, 整段都围绕主体句进行论述, 常用的句型有:The core of the problem is the interaction (origin, connection) of…;Studies of these effects cover various aspects of…等等。在这部分, 经常需要分析某些变化或结果产生的原因, 可采用以下句型:The results may be due to that…;This is probably a consequence of…;It is possible that…等等。如果需要特别指出研究工作存在的局限性或不足之处, 可以这样表述: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ne…from…。

结论是论文非常重要的部分, 是研究结果的高度概括, 常用的句型有:On the basis of…,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can be made.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imulation) indicate (show) …;We have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等等。

6 结语

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例, 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术性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四个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可供研究生和其他学者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时参考。事实上, 研究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 必须要阅读大量本领域的国际期刊论文, 时时追踪科技英语的最新表达方法, 才能在写作时如鱼得水, 准确、简洁、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摘要:发表高水平的科技英语论文是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也是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该文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例, 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面临的四个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可供非英语专业学术性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时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科技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李晓惠.我国科技人员英语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4) :487-490.

[2]林静.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原则[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133-136.

[3]刘亚波, 印辉.科技英语的主要语言特征[J].浙江大学学报, 1998 (2) :121-123.

[4]秦荻辉.浅谈科技英语写作中的句型特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94-99.

[5]万灵.科技英语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2) :148-150.

[6]叶云屏.谈科技英语写作中几个潜在误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12-16.

科技英文写作与演讲 读书笔记 篇5

Writing and Presenting in English 【美】佩蒂〃杨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Part I

Writing Research Articles for Publication Chapter 2

the art of creating a model to help you write Chapter 3

the art of editing what you write Chapter 4

the art of dancing with change Chapter 5

the art of writing abstracts, proposal, and letters

Part II

Presenting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Chapter 6

The Art of Preparing Slides Chapter 7

The Art of Using Your Voice Chapter 8

The Art of Body Language and Presenting Smoothly Chapter 9

The Art of Napping at Conferences

Sources Afterword

第二章创建模板帮助写作的艺术

为你的模式寻找数据

你可能渴望在高度国际化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而这些期刊中就含有你的模式所需要的数据。

你想要寻找的文章的特点: 〃必须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上 〃最近3-5年内发表

〃这篇文章至少有一位英语母语作者

你并不需要关心这些文章的实际科学内容。尽管文章的内容越接近于你所做的科学,你越有可能从中更多地获得特别过程和结果的特殊表达,但这并不是你选择文章的重点。你寻找的是创建一个良好模式所需的优秀素材。

创建自己的模式

首先,在开始研究你选择的文章时,请保持敏锐的目光,你会发现从前不曾注意到的新东西。

你将领悟: 〃科学要求直接叙述;

〃成功的文章是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讲述生动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在所有的科学表达中,清晰是关键。你所要做的第一步是复印1-3篇具备上述特点的文章。第二步是着手在纸上或计算机上设计出模板,将从文章中搜集到的数据放上去。这类模板应包含以下典型数据:

〃句子长度和句子结构的变化,包括介词短语的使用频率; 〃转接、直接叙述和间接暗指的使用; 〃动词的恰当选择; 〃动词时态;

〃文章怎样开始和结束;

〃如何及何时提及其他研究人员的贡献。以下对典型模板中数据类型的解释: 模板1# 这份模板可能含有文章中句子长度和句型变化的记录。对那些不以主语为开头的句子,应该特别注明它们是用什么词或结构开始的,立即记下吸引你的特别结构。注意介词短语的使用频率以及使用时机。你会发现你的文稿中很多不相关的介词短语是应被删去的。

模板2# 这份模板中可能列举并解释你在文章中发现的转折词。擅长使用转折是撰写优秀文章的关键,一名优秀的作者只会在恰当的地方使用转折。在文章使用转折的地方加上注明,并解释转折的意思如何与句子的意思吻合。检查转折的使用频率,看看相同的转折词是重复还是连贯使用。

模板3# 这份模板可能含有你发现的一系列恰当变化的动词列表,并注明他们使用时的情形。对一份科学家来说,寻找一个正确、富有变化又有趣的动词来表述研究过程是写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句子和段落意思的准确性可能取决于你所选择的动词。这份列表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要使用它并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模板4# 这份模板收录了当今期刊中惯用的动词时态。注意一般现在时是多么频繁出现的,同时也要留心不使用一般现在时的特殊情况。当你写完论文并准备对之进行编辑时,你需要这些数据。有经验的作者往往将检查动词时态的一致性作为对将要发表的文稿进行润色的最后一步。请记住,在检查动词时态的一致性时,不要关注其他的语言问题,因为这会分散你完成一项完整工作的精力。

模板5# 这份模板记录了你所复制的文章是如何开始与结束的。文章中最初和最后适用的词语是非常重要的,看看他它们在文中是如何使用的。当完成了自己的论文后,请再次展开这份模板。这时,你会给论文找出一个比初稿更好的开头:更简单更直接。结论部分必须小心处理,因为某些作者在论文中得出的结论超过了数据支持的力度,务必要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模板6# 这份模板的信息价值在于,告诉你如何承认其他研究工作和其他研究人员的贡献。仔细研究你的论文,看看在文中的何时、何处、以何种方式体现对别人的认可。你在科学界的专业声誉可能取决于你承认他人贡献的准确度。

使用你自己的模板

这些模板就是你的模式。开始使用时,你要以方便自己参考的方式来组织模板上的内容。然后,当着手写作时,你需要很多信息,请时刻注意模板上所列举的特别词汇和短语。也许为了写作一篇成功的科学论文,你会扩展并完善自己的模板。保持你的模板,使用它们。通过丰富新的信息和去除不必要的数据,让它们与时俱进。

即使对那些没有保存这类模板的作者来说,他们也总是有自己的写作清单,记载着富有感染力的词汇和短语,并注明它们来自何处及如何使用。

第一稿

第一稿的目的是搭建文章的框架和主体,所以可以不用英文写作。在这一阶段,目的是记录下自己所有的想法,特别是建立观点间的逻辑顺序。在写完第一稿时,不管使用的是母语、还是部分或全部使用英文,你应该在其中注上帮助你撰写下一稿的私人代码。

私人代码是你写文章时在其中放入的个性化注解。部分作者是这样做的: 〃在词语、短语和句子下方加下划线表示强调; 〃使用粗体字;

〃在句子间留下空隙,或者注上系列符号,如*号; 〃使用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和词语。组织第一稿时,私人代码是你思维的一张地图,代码让作者在及时知道语言不完善的情况下,仍能持续写下自己的观点。

不管你发明的代码是什么,你的本意是在某些地方注明标记,以便在写第二稿时能容易会到这些地方。

私人代码一定要简单,在第一次使用时略作修改,之后就坚持使用。将这些代码写下来,以免下次写作时忘记了它们。避免在两次草稿间大幅改变你的代码或系统。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代码最终给你帮倒忙。

组织思路

按什么逻辑顺序来呈现自己的想法是决定论文成功关键与否的基础。为了构建一个清楚、准确又没有重复的顺序,你可能要考虑使用一种名为“节目播出顺序表”的写作前技术,新闻记者和侦探们常使用这种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每个想法都被单独写在索引卡、纸片上或贴纸上。索引卡是最通用的:在寻找最佳逻辑时,它们的顺序可被安排或调整。这些卡片还可放在衣袋里,让你反复评估自己的逻辑直至你真正认为这个顺序足够好,可以开始写第一稿了。当使用小纸片或贴纸时,可以将他们贴在墙上,选择你或者你和同事两个人都认可的一个好的顺序。这时边上编码,并在上面写上对你写作有帮助的关键词。可能将每个想法放进不规范的句子里,但在句子间排序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重要的是要组织这样一个合理的顺序:每个思想都不会重复、每个事件都有其内在的逻辑顺序。

完成第一稿

有很多稿件因为以下四个方面不足而被拒。在写作第一稿前,检查你的计划中有没有这些致命的错误:

〃原稿内容过于宽泛。这些材料应该用在2-3篇论文中,然后再投稿; 〃原稿中声称的结果超过了所给数据的支持力度;

〃原稿过长,包含不必要的细节,如对历史过程的回顾或冗句赘词; 〃作者没有恰如其分地承认他人的贡献。

第二稿

你在第一稿中已经建立起思想或事件的顺序。现在,你要用段落来帮助读者理解你的顺序划分。接下来,检查你在第一稿中标记代码的地方。将非英文词语换为英文,推敲有问题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所有草稿中,最费心的是将第一稿转换成简单、直接的英语句子。保持句子的短小和直截了当。简单意味着清楚,每个人都能明白你所写的东西。当你继续花大力气编辑你的最后一稿时,你可能在词汇、转折和句子结构上有更多的选择,让自己的文章更通顺、更有趣。你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每句话中的意思:

〃对你所在领域的科学家来说是清楚的; 〃恰如其分地提及作出贡献的人;

〃没有令读者生厌的,与文章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历史或其他细节; 〃没有因过分解释显而易见的问题而冒犯读者的智力。

最后一稿

努力让它如你想象般美好。

第三章编辑自己作品的艺术

写作的质量不能反映作者的智慧,也不能反映作者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价值,只是作者写作技巧的体现。

稿件的作者需要认识到自己所撰写的内容是一个产品。欲使一篇稿件得到发表,作者就必须学会与同事反复编辑自己的稿件,并且要认真地编辑,否则就不如不写。

牢记写作是一项社会活动。为读者写作,寻求读者的理解,作者需要确认他所写文章中的每一个观点都能被读者所了解。

寻求编辑帮助

只有下列人员才会对自己有所帮助:

〃信任作者并且坦率地指出稿件中的长处与不足; 〃有能力提出正面的肯定意见和负面的批评意见; 〃对作者比较熟悉或了解;

〃熟悉作者你投稿期刊的写作风格。

组建一个写作与编辑团队可能十分困难,需要通过个人和专业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工作的和谐。无论如何,写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活动,作者无法从不了解自己或不了解自己的研究的那些人中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删除不必要的词语

重复与冗余

重复:直接地重复使用同一单词

冗余:间接地重复可替换使用的短语或近义词

这是退稿中常见的缺陷,这些缺陷在非英语母语作者的稿件中尤其常见。作者一次只能阐述一个观点。应该自信选择简洁的语言清楚有效地表达论点,但只能阐述一次。唯一可以接受的是在论文最后的总结中不加详细解释地简要复述重要信息。

注意,用分类词典来寻找可替换的单词是危险的。英语太微妙且太复杂,因此分类词典不是一个可靠的工具。作者的可靠信息只能源于模板和所复印的范文。如果上述两者都没有所需求的词汇,就参考其他由英语母语作者最近发表的文章,并复印这些论文,将其中的相关信息加入到自己的模板中。

在研究论文中,多余语言的一个重要形式是以附加信息出现,就写作本身而言令人感兴趣,但与论文所报道的结果无关。通过认真运用模板,可以消除这类冗长的解释,如果没有模板很好地控制这类问题,就需要浏览全文以确保稿件中避免出现以下各点:

〃介绍研究背景或历史的篇幅超过拟投稿期刊的要求;

〃对研究工作的介绍过于详细,甚至详细介绍不必要的工作; 〃关于你的研究小组其他研究工作的信息。多余解释的另一个常见形式是滥用介词词组。例如,在研究工作开展的地点对读者来说很明显时仍使用“in our laboratory”。在编辑时删除不相关的诸如此类的介词短语。”by the research”,” on the table”, “in our group”…

被动语态

现代科技写作越来越直截了当,对被动语态的使用正在快速消失。期刊都推崇主动语态和直截了当的陈述。

作者需要检查定稿中以下列单词开始的句子: 〃There are… 〃There is…

〃There was/were… 〃There has/have been…

并且还要检查以通常没有指代意义的“It”开始的所有句子:

被动结构是人们熟悉且容易使用的结构,该结构可以帮助作者自由的写作,因此,在初稿中作者可采用被动结构。然而在编辑时应修改这些结构,以使得每个句子的内容能够更快捷地被读者理解。

使用加强语以强调内容

Really,actually,truly等附加的加强语给研究论文增加了近乎不可信的成分。

单词very是每个作者都应该避免使用的单词。在需要强调的地方使用诸如“extremely”“highly”“strongly”“surprisingly”的加强语会更为有效,但是请见或使用所有这些加强语,否则会损失其强调效果和论文的科学性。

用有具体含义的单词代替诸如“a lot”“many”之类的单词。此外,删除具有判断含义的单词,如“good”,也可提高单词的表达效果。避免使用赞美之词,代之以解释。惊叹号也很少使用。不要使用俚语。

转接词或短语在句内和句间的作用十分重要。然而,对转接词的过度使用会降低最后定稿的表达质量。

有些转接词或短语的作用相当于润滑剂,合理使用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思维逻辑。举例:furthermore;in addition;first…second…third;finally;lastly;moreover;incidentally;in fact;in truth;as a matter of fact;for example;such as;next;then.当句子或段落与已表述的观点在逻辑上呈对照关系时,就需要借助转接词或短语的功能,用于提醒读者逻辑严谨的方向即将改变。

举例:but;however;instead;nevertheless;despite;surprisingly;in spite of;in contrast;for comparision.解释即转接词用于提示原因和结果。这些转接词有时可选择使用并且通常出现在句子的中间。他们对于指示作者即将阐述的结果或结论十分重要。

举例:because;as a result;therefore;in general;consequently;as predicted;in conclusion;since;as;for;finally.动词时态的编辑

现在时

最常见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表示研究结果为同样的实验可以重复的一般性事实。与此对应的是,如果使用过去时,则表示研究结果可能不是一般性事实。

谨慎使用现在进行时。

在研究论文中使用现在完成时不仅正确而且十分精彩。然而论文中很少需要使用现在完成时,并且使用这一时态确实比使用其他简单时态需要具有更多的语言知识。过去时

仅限于某些特定的情况,例如表达实验室已经完成的工作。

第四章与变革共舞的艺术

第五章撰写摘要、建议书信的艺术

摘要

摘要旨在用易于理解并能快速传递给他人的方式,来讲述一个科学故事。摘要包含你研究工作的精髓。摘要不是总结,摘要比总结更为简洁和清楚。总结通常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摘要则是按重要性来构建。它阐述发现了什么,如何发现的,与其他研究相符合的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摘要是一个有关精准语言的操练。

注意字数,一定要简短。

摘要写作需要不同寻常的感知和语言训练。多余的单词应该仔细删去,直到剩余的单词能真正传达到同行的大脑和英语母语者的耳朵中。单词的清楚性将决定:首先,其他人是否会阅读你的作品;其次,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读者能否将这个信息准确地转告他人。

摘要撰写的五条格言为: 〃不超过所要求的单词书; 〃认真编辑; 〃请一位十分了解自己工作的同时做编辑工作; 〃重新编辑; 〃参照拟投稿期刊最近发表的摘要或拟申请参加会议的前几届的会议文集,核查自己对单词和句式的选择。

建议书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 篇6

1 英文摘要的要素

英文摘要的长度一般为150-180个词, 中文摘要一样, 英文摘要主要包括4个要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我们撰写英文摘要时要注意将这4个要素阐述清楚, 做到条理清晰, 内容完整, 观点明确。

1.1 目的要素

介绍研究、试验或调查等的前提, 和要达到的目的和任务, 包括论文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让读者清楚的明白撰写论文的理由和主旨。美国的《工程索引》对此提出的要求是:一是尽量少谈论文的背景;二是在摘要的第一句话里尽量不要出现和论文标题相同的词句。

1.2 方法要素

阐述为了实现研究目的而采用的思路、理论、方法、技术、工具等。过去使用的方法等尽量不要提到, 在概述中阐述即可, 摘要中只介绍本文中用到的方法。

1.3 结果要素

阐述在使用上述方法后, 研究得到的定性或定量的结果和试验数据, 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1.4 结论要素

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性的判断, 提出问题、建议。

以上的摘要要素中, 结果和结论要素是摘要最重要的部分。

2 英文摘要的结构和内容

目前, 我国科技期刊的英文摘要撰写在结构和内容上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是结构不完整, 未能很好的概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过程、方法和研究结果, 许多英文摘要甚至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介绍背景, 事实上, 背景并不是英文摘要的必需部分, 这样的英文摘要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效果。

2.1 英文摘要的完整性要求

很多作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 仅仅是将论文的中文摘要翻译成英文, 这样做并不恰当, 因为我国科技期刊中的论文一般都是中文写作的, 对于国外的不懂中文的读者和编辑来说, 英文摘要是他首先看到的信息源, 他必须从摘要中获取相对完整的论文的主要内容, 对论文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因此, 要特别注意英文摘要的完整性, 这样即使看不懂中文, 通过英文摘要, 也能大致了解这篇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运用了哪些方法, 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

2.2 英文摘要的内容要求

另外, 要注重定量分析, 避免过于空洞和笼统的一般论述, 做到言之有物, 有根有据。由于我国传统教育过分强调“谦虚谨慎”, 因此我国学者在写作论文时不注重强调自己所做的贡献, 而西方学者在这点上与我国学者相反, 西方的论文作者在撰写论文时, 会将自己为研究做出的贡献一一阐明, 而且会突出表现出论文的创新之处, 以吸引编辑和读者们的注意。因此, 在英文摘要的写作中, 我们也要注意这一点, 一定要明确的表述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最后, 我们还要注意提高文字的效能性, 尽量删除多余的字句, 提高英文摘要的信息含量, 并且尽量只谈新的信息, 避免文字的陈旧性, 提高可读性。

3 英文摘要在语法上的常见问题

3.1 语态

在英语的日常运用中, 我们较多的使用主动语态, 而较少使用被动语态, 但是在写作论文的英文摘要时, 则一般多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因为学术论文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和过程的描述, 整个研究活动具有科学性, 而被动语态的句型在结构上更加灵活, 可以采用更多的修辞手段, 句子的信息含量更大, 这样才能将概念、问题、事实、结论等表述清楚完整。

3.2 时态

对于论文作者来说, 英文摘要的时态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问题。有些英文摘要常常会出现整篇摘要都使用同一种时态, 有时又会出现在一篇摘要里, 各种时态混合交错, 使用没有规律, 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中所采用的时态主要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偶尔也会出现完成时。而它们的功能也很明确, 一般现在时 (偶尔有现在完成时) 使用于摘要的目的与结论当中。对于摘要的目的, 现在常常省略主语, 只用不定式短语进行表达。如“to study;to evaluate;to understand”等;而英文摘要中在表述方法和结果时一般使用一般过去时或过去完成时。

3.3 人称

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this paper...”开头, 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 describe...”, “to study...”, “to investigate...”, “to assess...”, “to determine...”, 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 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

3.4 谴词

使用短的、简单的、具体的、熟悉的词。不使用华丽的词藻。也就是说, 在撰写英文摘要时, 用词要简洁明了, 只要能表达清楚意思即可, 尽量不要使用太长的词语, 也不要使用太多生僻词。

在说明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时, 要尽量使用狭义词, 不要使用广义词。比如, 像do, run, get, take, make等动词, 这些词很常用, 但是是意义很多, 有多种解释, 甚至超过十几个含义, 在说明研究过程时, 如果太多使用这类词, 难免会表述不明白, 甚至让读者产生误解。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应该采用意义更单一明确的词语, 比如conduct, perform, achieve, undertake等, 这样才不会产生歧义, 令读者发生误解。

3.5 造句

要熟悉英文摘要的常用句型, 不使用俚语、非英语的句子以及电报体。慎用行话和口语。

在撰写英文摘要时, 我们常用一些句型来进行表述, 有一定的规律,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句型:1) 表示研究目的, 在摘要的开始部分常用In order to...,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ur-,

2) 表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常用The effect/sensitivity/func-tion of certain...was observed/detected/studied...

3) 表示研究的结果:The result shows/It proved/The au-thors found that...

4) 表示结论、观点或建议:The authors suggest/conclude/consider that...

尽量采用-ing分词和-ed分词作定语, 少用关系代词which, who等引导的定语从句。使用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不但会使句式变得复杂, 而且易造成时态混乱 (因为定语和它所修饰的主语、宾语之间有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用-ing分词和-ed分词作定语, 简化语句的同时, 还可以减少时态判定失误。

4 常见错误

1) 冠词。最常见的是定冠词the被漏用。the用于表示整个群体、分类、时间、地名以外的独一无二的事物、形容词最高级等较易掌握, 用于特指时常被漏用。这里有个原则, 即当我们用the时, 听者或读者已经确知我们所指的是什么。例如:the author designed a new machine.the machine is operated with solar energy.由于现在缩略语越来越多, 要注意区分a和an, 如an x ray.

2) 数词。避免用阿拉伯数字作首词, 如:three hundred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larvae are collected...中的three hundred不要写成300。

3) 单复数。一些名词单复数形式不易辨认, 从而造成谓语形式出错。

4) 尽量使用短句。因为, 长句容易造成语义不清;但要避免单调和重复。

对于科技期刊来说, 刊载的文章涉及不同的专业, 所以这些文章的英文摘要撰写难度更大, 不同行业的英文使用习惯, 表述方式都有行业特点。对于我们科技期刊论文作者和编辑来说, 更要加强学习, 多与同行交流, 多看国外的论文和摘要, 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 不断积累经验, 掌握规律, 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撰写科技期刊英文摘要, 除了要注意结构和内容上的完整、精炼, 还要注意格式和语法上的规范与准确, 并结合不同专业的习惯用法, 参照国际上的通用标准与各期刊的具体要求来撰写, 力求英文摘要客观、简明、完整、规范, 语句通畅, 保证英文摘要的高质量和高信息量。

摘要: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 我国的科技期刊也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前进, 因此, 科技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的撰写尤其重要, 该文中阐述了科技期刊中英文摘要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并对常见的错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科技期刊,英文摘要,规范

参考文献

[1]范鸣.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J].中国出版, 2000 (11) :44-45.

[2]景霞, 周传敬.从《化学文摘》对摘要的修改看英文摘要撰写的常见问题[J].编辑学报, 2001 (13) :41-42.

[3]吕玉琴.谈科技论文中英文摘要的写作与编辑[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8 (4) :90-94.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 篇7

塞林格提出中介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这一概念, 并指出接近95%的二语习得者都无法避免中介语僵化现象, 中介语僵化现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 一直困扰着广大英语学习者。 因此, 探讨影响僵化现象的因素及解决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截至目前已有很多理论解释造成僵化的原因, 在国内, 对僵化现象的研究屡见不鲜, 但从僵化的角度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实证研究仍不多见。此外, 少数研究集中在词汇方面, 致力于找出影响词汇僵化的因素并提供解决对策。 因此, 笔者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探讨了造成词汇僵化的因素并尝试提供预防词汇僵化的一些具体措施。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假设

根据中介语僵化理论, 笔者假设经过为期两学期的英语学习, 在几乎相同的学术和文化背景下, 尽管学习时间与输入量不尽相同, 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仍存在特定语言特征, 尤其是词汇上出现僵化现象, 且所犯错误有明显共同特征。

2.研究方法与过程

为验证提出的假设, 笔者选择了两组被试, 均为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二学生, 包括27名园林专业和28名金融专业共55名学生。 收集、分类写作中出现的错误, 统计每个错误的数量并计算其百分比, 使用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被试的差异。 采用错误分析法描述主要错误, 找出导致原因, 并建立僵化错误模式, 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两组被试均曾在第三学期大英课期末考试时写过名为“Parents Being Slaves to Children”的英语作文。 作文要求约120字, 时间为半小时, 由于是期末考试的一部分, 被予以高度重视, 可被认为能够反映被试真实水平。 笔者用上述方法分析材料, 找出主要错误类型及共同特征, 并提出相应对策, 再对两组被试进行为期两周的课外辅导。 之后再次要求学生写相同题目的文章, 对比两次写作的差异与相同之处, 从而验证提出的措施的可行性。 此处采用了Coder提出的错误分析法的步骤, 以及Politzer和Ramirez提出的错误的14种分类。

3.数据分析及讨论

数据显示, 两组被试所犯错误有明显的相似性。 通过SPSS的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988, 远大于0.05, 得出两组被试无明显差异。 中式英语、动词形式、拼写、搭配、名词和代词的数及词性为主要的六大错误类型, 均超过50%。 词汇僵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语音错误, 形态错误, 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 中式英语主要是由于词对词翻译, 而发音错误是导致拼写错误的主要原因, 动词形式、名词和代词的数及词性都可归为形态错误, 因此, 以上六大错误类型都与词汇层面密切相关。

有必要指出的是, 园林专业学生的介词形式错误超过了50%, 而金融专业学生为39%。 对于六大主要错误类型, 园林专业学生名词和代词的数的错误比例相对金融专业较低, 51%对71%, 而介词形式错误相对较高, 51%对39%。

经过两周辅导后, 重新收集的数据显示:一是学生写作中的错误数量总体减少, 每个特定错误类型的数量明显减少。 二是犯错最多的主要还是中式英语, 动词形式、搭配等, 但拼写错误明显降低, 而连词使用错误提高, 经分析发现是由于学生倾向于使用较高级的句子、语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错误主要类型中我们可以看出, 词汇僵化主要是由于发音错误、词对词翻译, 记忆及母语干扰等因素导致。 因此, 针对词汇僵化现象, 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结合语音和国际音标教学。 通过语音教学, 学习者可以推断生词如何拼写, 也可通过拼写推断读音。 同时学生应该采用国际音标来检查自己的发音, 教师在课堂上也应为学生提供练习机会, 如根据磁带读音选择相应单词或让个别学生读单词, 其他同学尝试拼写等简化性练习。二是比起机械式死记硬背, 发音记忆法、词缀记忆法、筛选记忆法和分类联想记忆法都有助于记忆单词, 在此期间, 也可通过采用康奈尔笔记法 (记录, 减少背诵反映, 评论) 来加强记忆。 三是认知反馈法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 单一形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导致大部分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 学生被动接受。 纠错反馈法曾一度被推崇, 但此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且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即时详尽的反馈。 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纠错, 但最终对学生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教师应提供相应的认知反馈, 引导学生自我纠错。 情境教学通过感知、理解、深化认识三个阶段来实现。 学生利用多种方式学习如多媒体, 并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和音乐辅助, 达到场景再现。 情境教学对开发学生想象力和智力有独特的影响。

三、结语

词汇僵化是几乎所有二语习得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对于此现象的研究对外语学习和教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通过僵化研究, 教师可以了解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防范, 学生也能在了解自身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胡荣.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纵览[J].外语教学, 2005 (3) :44-49.

[2]王倩.二语习得中词汇僵化形成研究及策略[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2 (11) :136-137.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 篇8

关键词: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培养模式,实践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要, 我国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 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企业研发人才。近年来, 我国专业硕士发展迅速, 2014年的招生人数更是接近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0%。但由于起步晚, 当前我国专业硕士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理论与实践脱离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其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分析。

科技论文写作是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思考和总结, 对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水平总体偏低, 缺少创新点, 如不受到重视, 将与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企业研发人才的目标相违背。本文分析了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状况, 总结了其中的问题和困难, 并结合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经验, 在专业硕士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和普通学术型硕士相比, 专业硕士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显得较为薄弱, 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 相当数量的科技论文只注重于现象、方法和概念的表述和总结, 没有对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且, 不少论文由于与实践相脱离, 缺少实验数据和结果, 针对性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模式不利于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

专业硕士要求毕业后能够承担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等的一线工作, 与传统的纯学术上的研究生教育相比, 高校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更着重于联合企业生产研发的实践环节的培养。因此, 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就要求增多实践实习类教学。以材料工程专业硕士为例, 他们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工厂或企业中度过,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必然会减少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时间和能力。

2. 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虽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 但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内容, 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 缺乏基础载体, 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 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 还是无从知晓。而且, 高校在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方面结合得还不够, 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实践成果如实验数据等归纳整理到科技论文中去。

3. 学生写作能力差, 主动性不强。

目前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写作水平较低, 面对科技论文感到压力很大, 往往带着强烈的排斥情绪去完成写作, 更提不上主动地开展科学问题研究。不少研究生对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毕业设计都采取应付的态度, 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还存在实践过程中不知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不能很好地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等问题。

4. 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 需要大量的写作经验和素材。科技论文写作活动的开展, 如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 开展交叉学科学术交流, 定期开展课题组科研报告, 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做学术交流等活动, 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能够锻炼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并分析科研资源和综合运用科研知识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但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培养主要停留在理论课程方面, 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二、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其知识构成既要专业又要全面。加强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 也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笔者从专业硕士的特点入手, 针对这个新生的研究生群体探索和归纳了如下几点提高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举措:

1. 提高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视。

首先, 我国现有的针对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 高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应从制度上重视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 采取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 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强化管理和监督机制来保证论文写作质量。其次, 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 导师在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此, 各高校需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打造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增强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使命感, 聘请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老师授课。最后, 高校应重视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教学, 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 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 注重写作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 优化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

传统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主要在理论层面, 对于专业硕士而言, 可以通过结合写作理论课和写作实践课来达到优化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 除了向学生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内容、要求和创作思路外, 还应做到: (1) 向学生介绍和演示常用的论文检索方法。例如对材料工程硕士而言, 要使学生学会利用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EI Village、Springer、Elsevier和Google学术搜索等检索资源查询文献。 (2) 向学生介绍不同研究方向的中英文专业词汇和关键词, 以利于学生检索和阅读文献。 (3) 教会学生使用Excel、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 现场演示, 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感和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软件的实际操作。 (4) 举例说明写作过程, 在学生心中确立参照, 激发其写作的动力。 (5) 实时以作业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进行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 以撰写综述类论文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掌握程度进行考查。

3. 建设科研平台、举办科研活动。

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动是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有力手段。为此, 各高校应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 如开设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 成立专项创新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 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实验, 以及通过校企结合和科研孵化搭建研究生科技创新平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技论文写作条件。学生在各种科研平台的有力推动下可以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并结合项目内容撰写科技论文。同时, 高校应注重创造有利于学生科技发展的学术研讨氛围, 利用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 强化研究生课外训练, 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专题讲座,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 使学生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 充实专业知识。此外, 高校应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 可设立科研基金对研究生科技论文等科研成果给予奖励, 转化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 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4. 联合实践教学与科技论文写作教学。

科研实验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开展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旨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 把课内教学、课外科学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较快地承担起企业生产研发和技术服务等的实际一线工作, 这就要求其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比例要高于传统的研究生教学。针对专业硕士的这一特点, 应强化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系统地构建联合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来提高专业硕士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容和实现方法。首先, 需要学校重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 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 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暴露的问题, 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来推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 需要强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 增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用科技论文的创作思维去进行科研实践活动, 也能将实践中的收获运用到科技论文的创作中去,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校目前和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有十六名材料工程硕士, 学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培养模式上实行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 已与华益机械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铝业 (重庆) 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永红机械公司、成量集团有限公司、都江堰光明玻璃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课程体系上, 学校为突出专业硕士特色, 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群, 开设有材料成型、粉末冶金、微纳米材料与器件和薄膜材料四个研究方向。学校还实施专项基金, 设立“材料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既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 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基于以上优势并通过研究生的写作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我校专业硕士近两年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科技论文十余篇, 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 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专业硕士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现阶段针对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 需要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改变传统观念, 推进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 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衣学磊, 蒋承.中美两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4, (5) :33-37.

[2]李廷希, 等.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J].科教导刊, 2013, (4) :24-25.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论文 篇9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研究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进行意义的建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图式是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 认知发展的过程受同化、顺应、平衡三个基本过程的影响, 平衡是认知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有其独特的结构, 各个阶段的出现, 从低到高有一定次序, 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做准备, 后一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有质的差异, 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开的, 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由于受到不同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影响即使整个阶段提前或延后了, 但各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影响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建构主义理论还认为认识来源于动作, 知识来源于活动, 活动是人的本性之需求。

2 建构主义理论对公共英语与商务英语写作衔接教学的启示

2.1 对师生角色的定位

不同阶段的学生, 或者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 尽管他们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但是他们都存在着学习的动力, 决定着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公共英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偏重于单词和语法的记忆, 词汇量有限, 经常出现拼写错误, 错误原因是对词汇积累的片面理解, 侧重于关注单词的中文意思, 没能把握词汇的内涵、外延和搭配, 致使在写作中频频出错。尽管如此, 作为公共英语教师, 我们也不应该过多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 而要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知识探求者,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才能。既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 创造有利于他们积极学习的问题情境;也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一旦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自然就会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在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中, 由于学生对专业的定位及国际商务知识的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师可以利用模拟商务情境来训练语言项目, 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设计、组织商务模拟活动, 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 掌握特定商务情境下文章的书写方法、行文特点和专业术语。活动结束后, 学生还要对活动内容作出反思。

不论是在公共英语还是商务英语写作阶段, 英语教师都应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促使他们在英语写作前能做出合理计划、写作中能进行自我监控、写作后能客观自我评价, 从而培养他们跨文化的商务交际能力。英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传授经验、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性认识自己, 指导他们确定英语学习目标, 协助他们对自己进行监控和调节, 善于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最终改善学习效果。

2.2 对学习准备状态的认识

建构主义理论关于认知发展的四阶段告诉我们, 每个阶段之间都是相互交叉的, 后续的阶段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学习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 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从知识水平的适应性来说, 在公共英语写作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衔接过程中, 对于新知识的传授, 教师应该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 把握学生的最佳准备状态期。从心理发展水平的适应性来看, 学生应明确这两阶段写作的特点、目的和对象的异同。公共英语写作以英语语言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 使他们能在后续的专业学习和社会交往中较为熟练地运用书面英语有效地交流信息,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公共英语写作侧重围绕一般主题的应用文写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书面交际的需求。而商务英语写作是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作为工具进行书面商务沟通的主干专业课程, 这门实践性课程综合了外贸知识、商务沟通技巧以及英语基础写作知识。商务英语写作内容的设计依据是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 在各模块教学过程中, 学生应掌握相关商务文书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技巧;了解他们的文体和社交功能;通过模拟范文, 掌握常用商务专业词汇语块与核心句式;最终能根据实际的商务任务撰写文件, 将写作理论、写作技能与业务实践有机结合。所以说, 公共英语写作是商务英语写作的基础。当教师和学生都对公共英语和商务英语写作的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 做好了公共英语与商务英语写作的衔接工作, 商务英语写作的成功必然是水到渠成的。

2.3 对教学过程的启发

皮亚杰认为图示是认知发展的起点和核心, 认知的发展就是图式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在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教师可以使用认知冲突法教学, 发展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让学生去发现那些与原来所学知识有所不同的新事物, 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从公共英语写作到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 就需要不断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状态, 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平衡状态。高职学生尽管升入了大学, 但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有待加强。在公共英语写作教学阶段教师应重点注重训练学生写出结构完整、无语法错误的简单句。学生要想写好文章首先要掌握好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来练习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 教会学生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为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 教师还可以借助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设计翻译句子等练习来训练学生写作的核心部分, 也就是重点学习谓语的时态、语态、语气等。在学生掌握了的五种基本的简单句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比较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的概念, 接着转入主从复合句的学习, 注重归纳和记忆各种固定句型, 接着用复合句造句或汉译英, 然后尝试用复合句写作。由于学生具有了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的基本写作图式, 因此在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句型图式入手, 提供商务英语的长、难句, 让学生分析句间的相互关系, 促使学生将其同化到原有的句型句式认知图式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复习公共英语中已有的词汇、语法、写作的基本范式, 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外贸知识、工作岗位, 提供与学生已有经验相矛盾的内容。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与模拟教学法, 综合训练学生的商务英语书面表达和沟通能力。这就使得原有的图式可利用性提高, 充分发挥它在学习新知识中的作用。从字、词、句、段的纯语言渐进式训练到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写作技能的培养, 巩固学生原有的图式, 整合新的信息, 吸收原有图式, 然后建构起新的意义。使学生的思维偏离原有的平衡状态, 产生对知识的兴趣, 他们就会利用已有经验, 加工和吸收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最终达到新的、更高层次的平衡状态。

2.4 对学生活动的重视

建构主义提倡学习的重要途径是活动。所以即使是在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 教师也要给学生创造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 教师可以采用活动的方法促进信息同化, 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论是公共英语还是商务英语写作, 单凭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参与实践。只有在实际的交流运用中, 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我们所选用的公共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在听和读输入部分提供综合性的语料和活动, 扩充文化信息, 为学生的写作输出活动创设情境, 提供写作范文, 增强学生综合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 选择国际商务一线的真实项目、案例或模拟情景为素材, 让学生收集材料, 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 讨论、辨析、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套语, 习得语言知识和商务写作技能。在这两阶段的写作活动中, 都要求学生利用听、说、读部分的材料完成特定的写作任务, 提高学生参与度, 避免写作类课程常见的枯燥现象。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语法, 词汇、句型等知识同化到写作活动中, 丰富该图式的内容。

2.5 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建构主义强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和谐相处会加速个体认知的发展。为使建构的意义更有效果, 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应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因此善于倾听、乐于交流的人会进步得更快。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合作学习,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有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

3 结语

在公共英语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衔接研究中, 教师应该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调动和激发学生进行商务英语写作的积极性, 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 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以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作为最终目的。

摘要:本文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在公共英语和商务英语写作衔接中的启示。通过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 重视学生的认知机能,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认知结构紧密结合。加强写作训练, 强化实践, 做好公共英语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衔接。

关键词:公共英语,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衔接

参考文献

英语写作课程与翻译课程结合研究 篇10

1 改革后写作部分的变化和要求

写作变化比较大,尽管在测试目的上的表达仍然为“测试学生的基本书面表达能力”,但是内容和测试形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取消了原来的“便条(Note-writing)”,增加了材料作文形式,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的阅读材料等写一篇200个单词左右的作文,写作的比重由原来的两个题型25%调整为一个题型20%。改革之后的作文仍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升,试题提供素材,然后要求学生就该素材进行一个简短的summary并进行comment,summary部分不可以超过文章总篇幅的1/3,以改革后的样题为例:“Read carefully the opinions from both two sides and write your response in about 200 words,in which you should first summarize briefly the opinions from both sides and give your view on the issue”.从中可以看出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简要概括双方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对学生的概括能力的要求有很大的提升。

2 英语写作现状

师生比例失调。当前的写作课程基本上是一位写作教师承担多个班级的写作课授课任务,这样批改作业就成为一大难题,尽管有了批改网等相关的批改软件,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众所周知,好的文章是经过不断修改才可以形成的,但是由于大量的备课、教学课堂设计及授课任务的限制,能让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一篇文章真是很难。

应试教育的束缚。目前,高校的英语写作教学,大多数都是依据教学大纲,讲解遣词、造句、知识讲解十分详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事实上写作水平并未真正提高。除此之外,为了能够顺利通过TEM-4和TEM-8,授课教师还要结合考试要求布置作文,要求课外完成后并上交,教师批改后返还给学生、点评。其中不乏一些为了应付教师而完成的作业和不认真对待教师批改意见的学生。这样一来,教师工作疲惫,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没有真正提高。同时,很多学生为了可以顺利通过各种考试,过分崇拜各种“黄金模版”,只是生搬硬套,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语法、拼写的错误。

目前的教学法主要就是成果法,体裁写作法和过程写作法,都对英语写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每种方法都没有提出用翻译方法进行指导英语写作。曾经有学者对比了翻译写作法的作文成绩显著高于直接写作法的作文,表明翻译对写作有促进作用。笔者本学期同时承担英语写作和商务英语翻译两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在两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发现翻译和写作绝对不是互相独立的两门课程,充分意识到翻译在英语写作中的价值。

3 翻译课程与写作课程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切斯特曼(Chesterman)在他的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提出所有的写作即是翻译(All writing is translating)。作为一线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首先是用汉语思维构思英语作文,然后再运用相关的语法知识将其转换成英语。思果认为“翻译为重写”,不会写作的人一定做不好翻译;李长栓也更为直接指出“写作是翻译的基础”,并宣称“翻译就是写作,只是参照物不同而已”;杨士焯也曾经论述过翻译和写作的关系,并提出了翻译写作学。可见,翻译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英语专业八级翻译和写作的测试要求均要求“语言通顺、流畅”,两者有着共同的指导原则。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要求译者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翻译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写作也是一种语言输出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表达”,从两者的含义来看,两者存在巨大的相同之处:译者和作者都会经历大量的思考工作;无论是译者还是二语写作的作者都需要充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与此同时,翻译课程和英语写作课程在授课内容方面以及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层面都存在很多重合之处,如两种语言的规则特点、遣词造句等等。

4 翻译课程与英语写作课程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将写作课程与翻译课程学时合并教学或者是合作教学,整合两门课程的共性知识在编写写作教材时可以将重点放在英语语言特点和语句特征。以英语句子成分为起点,详尽讲解英语的词、短语及相关句式,并且与中文中的语句进行对比分析;注重遣词造句的写作训练强化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运用能力;通过翻译练习让学生熟悉英语写作课程中所讲授的修辞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英语中的修辞手法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母语思维组织语篇,然后再讲解词、句、段落撰写的章节中创新的融入汉译英的翻译技巧;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中、英文在篇章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实施对比翻译,通过不同语言的差异了解写作规律,借助翻译训练,把两种不同思维模式传递给学生,可以指导在写作过程中遵循每种语言谋篇布局的基本规律。同时,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不同引入写作课程中,学生可以有意识的注意这种思维差异的不同,从而指导自己的英文写作,更加注意英语写作的连贯性,这样将逐步提高其写作水平。翻译和写作绝对不可以割裂开来,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翻译能力才可以真正得到提升。

5 结语

在教学中将翻译课和英语写作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翻译与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并且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不可否认的是翻译和写作有很多共性之处,如两者都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阅读可以为读者开阔思路,积累素材。翻译也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之上,才可以对文章进行正确的表达。两者都属于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无论是谴词、造句还是组段、谋篇这些过程都极为相似。如果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两者结合,教师必将研究如何探索和构建新的教学方法。

摘要: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改革的背景下,以及对写作部分的具体调整和测试要求下,结合目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优化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了英语写作和翻译两门课程的共性及其相互结合的可行性,建议教师将翻译课程教学与英语写作教学结合,希望能够在新的形势下更有效的进行英语写作教学,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与翻译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专业四级改革,优化

参考文献

[1]陈逍畅.利用英语翻译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初探[J].外语研究,2011,(6):183.

[2]陆烨.另类英语写作教学:写作即翻译[J].宜宾学院学报,2012,(7):44-46.

[3]王晓燕.英语翻译驱动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8-102.

[4]杨士焯.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上一篇:精品工程创建与策划下一篇:经济环境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