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

2024-08-10

国民经济学(共12篇)

国民经济学 篇1

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我国特色的经济学科, 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在运用国民经济学指导经济发展时, 更要关注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为培养更多的国民经济学人才做好准备。

1国民经济学的学科渊源

国民经济学在国内外有着不同的学科渊源。在国际学术界看来, 国民经济学与经济学是一回事, 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同样是研究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 只是英美等多数国家将其称之为“经济学”, 而德国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则习惯上称其为“国民经济学”。

在国内, 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前身是国民经济计划学科, 最初由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学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民经济学于1998年正式成为中国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校研究生专业, 属于应用经济学门类, 与理论经济学共存。

一般认为, 国民经济学是指由相互联系的所有产业部门所构成的整体。进一步研究表明, 国民经济不仅包括各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 还包括经济环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经济层次 (宏观经济、微观经济) 、经济区域 (国内经济区域、国外经济区域) 。因此, 可以将国民经济看成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在中国, 国民经济学是指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研究对象, 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 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来说, 国民经济学与金融学、财政学、宏微观经济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以钱伯海教授所著的《国民经济学 (新增订版) 》为例, 该门课程共包括12章, 分别是:总论、国民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国民经济的数量关系、供需平衡与国民经济管理、供给管理与产业结构、需求管理与投资消费、国民经济政策目标及宏观调节、财税机制与财政调节、货币、信贷与金融调节、对外经济及其控制与调节、国民经济总体模式与发展战略。可见, 该门课程体系庞大, 其内容广泛、复杂, 研究方法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 但也涉及微观经济分析, 既有实证分析又有规范分析, 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

2国民经济学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授课模式以单向灌输为主

传统的授课模式虽然表面提倡“教学相长”, 但实际上却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截然分开的。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 教学基本上表现为教师的主动“灌输”与学生的被动“接受”。教师力图将已有知识和结论准确地向学生讲授, 学生则通过多次重复的机械性记忆力图将教学内容牢记在心中, 以便顺利通过考核。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 教学以现有教材为中心, 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形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 教师和学生都已习以为常。但在国民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这种单向灌输的授课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师教得吃力, 学生学得费力。对于初学者而言, 面对宏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基本原理已经感到十分茫然, 再加上教材中不少地方出现的复杂公式、图表和数据,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在教材内容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而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不少教师对本课程教材内容的把握感到相当困难, 再加上面对众多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 采取原有的教学模式已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是在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 不少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活动时, 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教学目标上, 对于课程教学, 过于追求讲授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当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广泛而课时又偏少时, 原来的教学目的就难以达到。在教师单向灌输的同时,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忽视了, 教学效率相当低。而现有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教学评价采取卷面考试的形式, 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偏向。

2.2课程设置层次不清

国民经济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之间所采用的教材虽然版本不同, 但其具体内容并无大的差别。以国民经济学主干课教材为例, 笔者见过的教材有: (1) 钱伯海著:《国民经济学》,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 王海平、吴春波主编:《国民经济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 李华、刘瑞主编:《国民经济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刘瑞主编:《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除第三本只用于本科教学外, 其他三本均用于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教学。这几本教材, 虽然名称有所不同, 但其内容大部分是相互涵盖的, 其中包括的宏观经济理论均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的范围, 没有拉开课程的难度级差。由于课程教学的层次梯度不够清晰, 再加上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从内容难度及要求水准方面没有进行必要的划分, 造成了对学生的激励机制不足。无效教学时间和负效教学时间的存在, 造成了人才培养的高成本、低效率。

2.3课程组织形式封闭

开课计划由教研室根据教学计划而定, 课程由教研室指派教师在特定学期开设, 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学期内修读才有可能获得规定的学分, 学生缺乏选择教师的权利。由于教师之间在开课方面缺乏竞争性,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供给高度依赖于主讲教师的个人潜力及其发挥的意愿与程度。受近年来高校扩招、教师不足的影响, 有的学校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教师均担任主讲教师, 彼此教学水平相差甚远。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 一名教师通常需要面对班上的几十名本科生授课 (硕士生、博士生也不例外, 有的大学一名教授甚至给一百多名博士生同时上学科前沿课) , 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兴趣和特长。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上“一刀切”现象严重, 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标准化的“产品”。在同样情况下, 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相当谨慎,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内容的相对老化, 抑制了课程内容的创新。

2.4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及其他原因, 在一些高校里, 多媒体教室占的比例较低, 在国民经济学教学中还难以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但这只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更多的情况是, 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但仍然习惯于用粉笔和黑板上课, 很少使用电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往往需要教师自己准备课件, 费力费时, 这可能是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敬而远之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国民经济学教学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图表、公式及案例, 易使教师陷于两难的境地:要么大量板书, 要么照本宣科。大量板书, 学生忙于记笔记, 必然影响进度;照本宣科, 又易导致学生厌学。采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显然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落后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国民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

3.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国民经济学课程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最突出的仍是在沿袭传统的单向灌输授课模式, 这种模式的实质是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则以讲解教材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就是要注重教育发展的人文性, 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个性发展和个性教育问题, 构建适合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和现有知识基础的教学策略体系。

3.2加强对课程设置的研究, 体现出不同的层次

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 其中大量应用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数学工具。由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循序渐进的学科, 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初级、中级、高级课程之分, 因此, 国民经济学也应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 适当拉开差距, 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 并根据不同的层次设置不同的学分, 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需求。

3.3结合教学实际,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有: (1)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采取这种模式, 可以用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表达教学信息, 其优点一是可以生动逼真地传递国民经济学丰富的教学内容, 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信息量偏小的缺点;二是可以利用网络提供丰富的信息,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克服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封闭性, 可以同时提供多种教学方式, 更好的做到根据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四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2) 研究——讨论——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 包括三大步骤。第一步, 教师和学生针对国民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展开研究, 教师运用学科前沿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 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基本问题;第二步,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再在学生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第三步, 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或从统计年鉴收集数据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采用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4重视教学手段的开发, 促进教学模式优化

教学手段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有着重要作用。采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智能化的手段, 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第一, 有利于促使学生改变原来被动接受的状态, 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第二, 有利于打破原有教学组织形式的封闭性和单一性, 促使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性、多样性方向发展;第三, 有利于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国民经济学 篇2

国民经济学专业范围比较广泛,可以从事跟经济学相关的研究型与实用型工作。据中国人民大学相关报道,该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中,约有30%的学生选择去政府机构,40%的学生选择去银行金融机构,20%的学生选择去中外企事业单位。每届硕士生一次签约率均在90%以上,另有10%左右的学生选择读博或出国深造。

就业去向:

1、党政机关、驻外机构

2、外资机构、大中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

3、高等院校、银行证券财政科研机构

4、考取公务员

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篇3

“形有波动,势仍向好。”盛来运认为,这能够比较好地概括7月份经济运行的特征。

工业生产基本稳定,工业结构继续优化。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0.7%,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0.6和1.9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6.2和4.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但民间投资回落幅度收窄。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1%,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比1—6月份回落幅度收窄0.4个百分点。

对于投资增速回落的原因,盛来运分析指出,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出口压力比较大。国内传统产业和市场有效需求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传统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还是比较低。二是与制度准入有关,包括电信、油气在内的一些服务业,民间资本不容易进入。三是与资金来源有一定关系,民间资本存在着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四是洪涝灾害影响了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固定资产投资的下行还是要全面地看。从中长期角度看,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结构在调整,传统行业投资的空间肯定在收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有一定合理性。这种增速回落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盛来运说,在投资增速回落过程中,前7个月,投资结构在继续优化,高耗能投资增速比1—6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比1—6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

房地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去库存效果继续显现。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5361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0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6.4%。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39.8%。7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382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34万平方米,连续5个月减少,累计减少2549万平方米。

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旺销。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2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1—7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6268亿元,同比增长27.5%。

国民经济学 篇4

国民经济动员, 指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适应战争需要, 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力, 将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国民经济动员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动员的主体即国家。二是国民经济动员的客体, 即被动员的对象, 是国民经济领域中一切要素, 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部门中的各企业、事业单位;各种产品和劳务等等。三是国民经济动员的目的, 即通过转变国民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 为战争前线提供尽可能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维护后方的必要需求, 以保障后方的稳定和安全, 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四是国民经济动员的时限, 一般地讲, 国民经济动员时限从动员令下达、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向战时状态转换时开始, 转换完成时结束。五是国民经济动员的空间, 即国民经济动员的范围或领域。六是国民经济动员的方式。

国民经济动员的外延, 是指动员经济资源和要素保障战争和突发事件需要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从国民经济动员准备来看, 主要包括编制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和预案, 建设和保持一定规模的国防经济, 发展经济, 增强国防经济潜力, 开发军事技术和研制新式武器装备, 筹措和储备战略物资, 加强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和完善经济动员法规体系, 组织国民经济动员演习等。从国民经济动员实施来看, 主要包括颁布国民经济动员令,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制订并实施战时经济计划, 调整国民经济布局;从受威胁地区向战略后方迁移工厂, 转移物资和技术设备;扩大军工生产, 组织民用工业转产军品, 修建新的军工厂和加强基础工业建设;修建新的铁路、航运、邮电等设施并实行军事管制;重新分配劳动力资源, 保证战时各经济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是满足军工生产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的需要;加速新式武器装备的科研、试制和生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筹措战费;发展战时对外关系。积极从国外筹措经费与物资;组织民用品生产和供应, 保障国民基本生活需要。

二、国家层面的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性

1. 进行战争的基本前提和有力手段

国民经济动员的这种实战功能, 主要表现在:第一, 国民经济动员不是军队战斗力的构成要素, 却是军队战斗力的生成要素之一。离开了国民经济动员, 军队战斗力就无法扩充、持续作战能力就无法维持。第二, 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强弱, 决定着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利用程度, 最终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2. 实现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变的杠杆和途径

国民经济动员的这种转换功能和杠杆作用, 主要表现在:第一, 国民经济动员是平战交替规律作用的产物。和平时期国防建设和战备的需求量较少而战争时期的战争需求量较大。和平时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国防经济会因需求量较少而形成资源的浪费;如果保持较小规模的国防经济会因战时需求量增大而处于被动地位。平战交替规律的作用, 要求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作为解决上述矛盾的基本途径。第二, 现代战争对国民经济的依赖性不断加深, 往往需要依靠国民经济的整体力量才能进行战争。只有通过国民经济动员, 将平时经济转变为战时经济才能保障战争需要。第三, 国民经济动员作用发挥的程度, 不仅决定着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换的速度和效果, 而且反映着国民经济对战争的适应程度和支持能力。

3. 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纽带和调节器

国民经济动员这种连接功能和调节器作用, 具体表现在:第一, 有利于和平时期国防建设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在国家发展战略总目标下, 确定国防建设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使之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第二, 有利于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适度发展。国家通过国民经济动员连接功能, 在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扩大经济动员基础, 充分注意和支持国防建设。第三, 有利于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国家通过国民经济动员的连接作用, 推动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走“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道路, 最终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在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之间合理流动,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平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发展, 战时以战争需要为中心全力支持战争。

4. 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种威慑力量和安全屏障

国民经济动员的这种威慑功能和安全屏障作用表现在:第一, 有利于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第二, 有利于军队建设走质量建军道路;第三, 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三、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前置性

现代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和组织工作复杂性决定了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前置性。首先, 现代战争爆发的突然性, 要求在战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经济动员基础。动员基础好, 临战时实施动员, 才能达成快节奏、高速度, 适应现代战争要求, 否则就会贻误战机, 造成严重的失利和被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现代战争从发现战争征候到战争爆发, 往往时间极其短促、而国民经济动员主客观两方面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 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如军工生产能力的扩大, 民用工厂转产军品, 对战略后方目标的防护, 工厂的搬迁等, 要达到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动员的需要、没有战前认真有效地准备是不行的。其次, 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工作复杂, 没有战前周密的动员准备, 在临战时就会陷入混乱状态。现代国民经济动员规模之大, 涉及面之广, 是空前的。临战时要把全国各个系统、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各种力量都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发挥出总体力量的威力, 全面地持续不断地保障战争的需要, 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有在战前进行充分的经济动员准备, 战时才有可能使全国形成一部运转灵敏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器, 卓有成效地保障战争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 高技术局部战争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规模有限, 持续时间短、战争节奏快等特点, 对国民经济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争爆发后再按部就班地实施经济动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

四、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方式根本性转变

国民经济动员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国家经济实力与潜力、国家安全战略、国民的思想准备、国民经济体制等。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 国民经济体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是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初建阶段。第二阶段:上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是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逐步健全阶段。第三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调整阶段。第四阶段:自90年代初以来, 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构建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以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方式根本性转变为目标, 不断推进国民经济动员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自动化。首先, 要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是实现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方式转变的灵魂, 它要求管理者摆脱或打破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管理方式所形成的思想禁锢, 逐步确立市场经济新观念和现代管理科学的新观念, 如系统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协同观念、时效观念等。其次, 要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方法科学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方式转变的核心, 它要求以最简捷、最经济的方法, 提高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运用数量统计、线性规划、仿真模拟、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 对国民经济动员量化分析, 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管理的准确性;运用网络技术、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管理技术, 对国民经济动员的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论证, 以寻求最佳方案。最后, 要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手段的自动化。管理手段自动化, 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方式转变的物质载体。要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 用现代化通信设备传递信息, 用自动化仪器控制信息, 使国民经济动员管理工作准确、及时、经济、高效。

参考文献

[1]陈德第, 库桂生.国民经济动员——基本理论和历史经验的研究[M].北京:长征出版社, 1995.

[2]朱庆林, 等.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学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5.

房地产经济国民经济论文 篇5

本文探讨了房地产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的作用,提出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的相关措施。

1.房地产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作用

1.1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总体的变化情况,通过房地产行业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来。

因为,房地产行业敏感度较高并且与其他行业关联度较高。

在此之外,房地产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有效地拉动就业,扩大内需,促进其他行业的不断发展。

这样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内需的扩大。

第二,房地产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吸纳其他相关行业的资金,由此带动有关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实现我国整体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

第三,房地产行业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消费水平,决定着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指数。

因此,从上述表现来看,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发挥着其他行业无法代替的作用。

1.2房地产行业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

房地产经济与我国的市场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状态。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成熟,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也在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力量。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冶金行业、电器行业、钢铁行业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指明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房地产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巨大的风险。

因为房地产经济一旦出现大的变动就会造成国民经济的波动,并且房地产经济一旦出现不合理的增长的现象,就会造成泡沫经济,影响国民经济稳定。

因此,我们必须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控制,利用相关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防止房地产行业带来的风险,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保障房地产行业与市场经济相会之间有序,平稳的发展。

1.3房地产经济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就业

房地产经济的作用十分广泛。

首先,房地产经济可以增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推动我国现在生产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增加我国公民的经济收入。

目前,我国现在就业状况较差,严重阻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房地产经济可以有效增加我国现在就业人口,促进我国现在民众充分就业,同时房地产经济也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房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现在我国就业难的状况。

此外,由于我国现在房地产行业独特的作用,还带动许多学科的学习热情,比如建筑工程和金融。

因此,房地产行业可以进一步促进改善人民生活,推动中国社会居民的充分就业。

2.今后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措施

2.1合理控制房价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经济导致现在房地产经济出现崩盘。

但是,现在政府要通过利用现在政府的合理宏观的政策,将房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我国的房地产经济不会出现泡沫型增长,造成国民经济的负面增长。

尤其中央政府政策调控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且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进行合理的化解风险。

此外,我们还要建立健全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督机制,不断加强管理。

同时要建立合理评估制度,更好地规范房地产行业的行为,促进房地产行业更好地发展。

2.2建立房地产动态监测系统

房地产行业的动态监测系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结合房地产行业自身发展特点,做好预算。

其次,还要考虑与房地产相关联的产业,制定相关的动态监测系统。

最后,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动态监测的系统,要重点研究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土地交易的关键性的环节,防止出现钱权交易的行为。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房产交易的活动,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2.3其他相关政策

首先,我们必须优化房地产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实现更好地发展。

其次,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现在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行为以及生产和消费的方式,保证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

最后,我国要调整房产结构,建设保障性住房以及廉租房,同时要提高经济适用房的比例,促进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发展。

结语

房地产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发展重要的作用,促进我们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改善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因此,我们也要认识到房地产行业发生较大的波动的时候会使我们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较大波动。

我国要针对房地产经济进行控制,对房价进行控制,对我国现在的房价市场进行动态监测,进一步优化房地产产业结构,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规范现在房地产行业。

更好地促进我国现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实现更好地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地发展。

【2】国民经济发展与房地产业的关系探究

从社会经济和国民经济等市场经济方面的现状来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将房地产业视为受到国家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影响较大的一个限制性的行业。

由此可见,中国的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之间除了个体和整体、局部和全部的包含关系以外,内在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性与错综复杂的相关性。

一、国民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之间的一般关系

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房地产业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推进城市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举措,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显而易见,国民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在一般意义上具有互为前提而相互促进和互为条件而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性关系。

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角度来考察这种辩证统一的一般关系,一方面,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为房地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稳固而坚实的宏观基础,既带动了房地产业在整体上的宏观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地产业发展的速度、进度和程度。

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是促进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全新增长点的一个阶段性支柱产业。

正确认识、理解和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着房地产业能否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在宏观调控之下的经济总量和经济机构是否平衡的关键性问题。

站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角度来考察这种辩证统一的一般关系,经过几十年的成长和发展,房地产业在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扩大人民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性稳步增长,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显著加快等经济性的有利条件也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健康运转和顺利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见,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之间始终存在着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效应。

保持住这种互动效应的动态过程并使之协调、持久地发展下去,也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领域中宏观调控必须执行和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国民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

1.国民经济主要宏观变量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1)国民收入对房地产业的作用和影响

海洋经济: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篇6

海洋经济的基本概念

按照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的定义;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从产业分类角度,海洋经济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海洋相关产业是指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与主要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上下游产业。

中国海洋经济涉及范围很广''涵盖了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各个重要领域,涉及了国民经济的20个门类、70个大类、300多个小类,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成绩显著。

一是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已经成为带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长13.5%,持续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力引擎。

二是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一些新型的海洋服务业态成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随着海洋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海洋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海水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等以海洋高技术为支撑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20%。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构成为5:48:47,基本呈现出“三二一”的发展格局。同时,邮轮、游艇、休闲渔业、海洋文化、涉海金融及航运服务业等一批新型服务业态初露端倪,成为“十一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海洋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凸现,涉海就业人员不断增加。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沿海地区创造了千万就业岗位,据测算,“十一五”期末中国涉海就业人员达到3350万人,比“十一五”期初增加涉海就业人员570万人,单位涉海就业人数创造的经济价值从2001年的4.5万元/人,上升到2010年的11.5万元/人。2011年中国涉海就业人员继续增加,已达到3420万人。

四是沿海区域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产业空间布局趋于优化。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三大区域海洋生产总值之和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88%。“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强了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从北到南,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沿海地区、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纷纷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地区增长极不断涌现,一批临港临海产业园区快速崛起,产业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加快了东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五是沿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中国港口设施大型化、规模化、专业化和航道深水化水平大幅提升,青岛海湾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等一批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开工或建成。重大海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促进和支撑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六是部分海洋产业在国际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海洋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中国海运能力不断提高,超过亿吨的港口20个,货物吞吐量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海洋油气生产跨入大国行列,2010年海洋油气产量超过5000万吨油当量;造船能力全面提升,2010年造船工业的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承接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船舶出口覆盖全球169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海洋产业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近岸开发,轻深远海域利用;重资源开发,轻海洋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谋划的“三重”与“三轻”矛盾比较严重。产业园区建设雷同,产业结构趋同,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低碳型产业少的“两同、两多、两少”问题比较突出。

不断夯实海洋经济管理和服务基础

按照国务院赋予的职责,我们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不断夯实海洋经济管理和服务的基础,先后建立了海洋经济核算体系,颁布实施了一项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和两项海洋行业标准《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海洋高技术产业分类》。另外,国家海洋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建立了“全国海洋经济信息网”,成员单位包括国务院涉海部门(集团公司、协会)和11个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此基础上,从2003年起,国家海洋局每年都向社会发布《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并自2006年开始发布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数据,真正实现了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接轨;同时,还先后完成了首次全国涉海就业和全国海岛经济两项专项调查,基本摸清了海洋经济创造的就业情况和海岛经济状况。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印发《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海洋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规划指导。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新三定”方案,赋予国家海洋局“承担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及信息发布的责任。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海洋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建议,组织实施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核算工作,组织开展海洋领域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等职能。这些标志着中国海洋经济管理工作进入了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宏观经济综合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运行轨道。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结合海洋领域的具体实际,我认为未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应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任务:

一是完善海洋经济布局。统筹陆海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三个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建设,积极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广东横琴岛重点海岛开发建设,推进沿海地区建设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

二是改造升级传统海洋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和盐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巩固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海水利用业,扶持培育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文化产业,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涉海金融服务业和海洋公共服务业,保障海洋经济健康运行。

五是提高海洋产业创新能力。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海洋产业发展中核心技术的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创新型涉海企业发展,加强创新型海洋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六是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海洋产业节能减排,切实增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国民经济学 篇7

一、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1. 对劳动力和国民产出的影响。

首先,网络经济的创新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而且对于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影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催生了很多网络相关的行业和职位,给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技术产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其次,网络经济的创新也深刻影响了国民产出[1]。网络创新催生了一系列信息产业,这些信息产业为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产业所占GDP的比率日渐提高逐渐超出传统行业,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2. 创新扩散对劳动力和国民产出的影响。

首先,从劳动力需求方面来说,随着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因为信息技术创新扩散劳动力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因为网络经济是技术性产业需要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更受到欢迎并且工资待遇也更好。而且,技术创新的不断扩散降低了商务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劳动力需求;其次,技术创新的扩散给国民产出带来质的飞越,这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素质和资本量的巨大飞跃,所以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2]。因为在生产中引入了信息技术,加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一级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3. 创新扩散对国民经济不同层面的影响。

首先,影响了千万家庭。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给千万家庭带来深刻影响,更多的家庭选择网购的方式进行消费,网络购物时代全面来临,基于电子商务的购物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购物,同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网络社区、网络移民等产品的出现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并且通过网络加快了信息传播和经济发展的速度[3]。网络游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休闲方式,因为具有广泛的大众需求促使网游和手游获得迅猛发展。另外,随着网络拍卖、网络教育、网络炒股的出现人们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投资和教育模式,反过来又促进了网络经济产业的发展。其次,企业深受影响。第一改变了企业的交易模式,交易模式的改变催生了价值链概念,企业竞争最终归结为价值链的竞争,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固发展。从价值链角度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追求最大价值必须通过合作共担风向、共享利益,同时最重要的是以客户为主,根据客户需求安排生产。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CPC模式,它是通过优化价值链实现企业内部增值,最终实现产品的协同服务。CPC的技术方案很复杂,需要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CPC开发和应用策略。从企业与外部环境来看,企业同时面临国内竞争和国际市场的挑战,所以,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需要通过网络搭建适应竞争的需求,企业各部门都要构建相应的网络组织来适应企业发展,并根据虚拟企业发展经验创新企业组织形式,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促进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对策

1. 完善基础网络设施。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网络基础建设全面展开,到今天基本已经覆盖到全国主要的城镇,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国民数量大,现在还有10%的地方没有网络。同时,随着我国网民的不断增长,必须配备更大的网络出口宽带,这样才不会影响人们使用网络的效率[4]。所以,我国政府应该不断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研究分析世界上网络经济繁荣的国家发现,为了确保网络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他们都制定了各种科学的政策和规定,比如美国出台了“信息高速公路”政策,日本有“IT基本法”等,通过政策的引导支持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也出台了一些支持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比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但是这些政策不太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我国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出台的地方性支持政策针对性强,对于当地网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2103年浙江电商交易额占全省GDP42.5%,几乎占了一半。可见,政策支持对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应该加大对网络经济发展的研究力度,制定实施更多的有利于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比如降低上网费用,刺激网络消费等。

三、结束语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网络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它的历史意义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为了充分利用网络经济带来的良好发展契机,文中分析了网络经济的创新模式对于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希望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巍.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3.

[2]金裔婕.网络经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蔡宇婷.基于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9(21):201~202.

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篇8

1 体育经济的内涵

体育经济,从生产和 经营的角 度来看,其本质上 就是一种 产业,一种将国民的体育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经济行为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产业。而什么是体育产业,其就是指以活动的形式为人们提供各种与体育有关的服务的产业。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作为一种产业所释放的巨大经济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其体育产业已经发展的很完善。在美国,其体育产值达到千亿以上,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其产值可以达到百亿美元。而在我国体育得到很好的发展机会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到本世纪,在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以后,我国的体育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甚至被称为“朝阳产业”。正是因为其的迅速发展,所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贡献率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2 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表现形式

体育经济与其他经济一样,在表现形式上,既有有形的形式,也有无形的形式。但是无论其是有形的或者无形的形式,都是我们可以感知的。最为常见的就是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提供可以起到拉动人们的消费需求,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创汇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也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这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经济效益。体育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种是间接的经济效益。直接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体育活动而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常见的主要有,通过举办体育比赛而获得的门票收入、出租体育场馆而获得的使用费、出售体育训练用品的收入、出售体育纪念品的收入等其他由体育而衍生出来的其他产品的收入。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那些因为体育活动的举办以及其 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而使其他部门或者行业获益的收入。比如我们常见的体育广告的收入、因体育而带来的旅游收入等。但是我们不能将有形、无形与直接的经济效益、间接的经济效益直接划等号。因为有形的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无形的也不一定都是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不能将这几个概念弄混淆了。

3 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我们都知道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经济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体育经济又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视角来看待体育经济。从宏观的视角来看,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体育经济的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体育经济得以发展的前提;从中观的视角来看,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制约着体育社团、组以及协会的发展状况;从微观的视角来看,体育经济的发展,也得益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只有在收入水平提高了以后,才会考虑去消费、去娱乐,所以人们收入的提高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体育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实力的强大,近年来国先后举办了奥运会、全运会、广亚会等诸多大型的运动会,这些运动会能够举办的如此成功,当然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但是反过来,这些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中国与国际各国的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力。

虽然体育经济得到了如此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的现实,即体育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很低的。就目前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程度,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占GDP的0.58%,而在发达国家在这一比例将达到1%~3%,美国作为世界上体育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这一比例达到了4%,所以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差距所在。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体育经济从整体上来,发展依然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个体育经济市场的发展依然很不平衡、水平还很低。对体育资源的配置效率还很低。除此之外,我国的体育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体育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对体育资源的管理不顺利、主体对其发展的投入不到位、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等。所以要实现体育经济的大发展,提高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须从这些问题着手,尤为重要的是要加强政府对体育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既包括政策的支持也包括财力的 支持。

4 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多年内,我国的经济、政治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整个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提高,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加强,在2011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实力一跃居于世界第二位,当然这其中也有体育经济的贡献率。当然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经济实 力的增强,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才能使得体育经济得到很迅速的发展,才会有近年来诸多国际性的大型的体育运动会在我国的举办。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体育应该属于上层建筑,我们都知道一切的上层建筑的发展都是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状况的,都是受经济基础的限制和制约的。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先行军”的姿态进行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成功的,其为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体育领域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后,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体育经济。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经济是完全的公益事业,其发展完全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体育经济改变了这种被动的局面,开始展现出更多的发展活力与可能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不仅具有公益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商业性。在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体育的发展要实现与市场的紧密联系,在实现其社会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经济效益的实现,要积极发展体育经济,实现多种形式的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但是作为经济的组成部分,体育经济与经济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既可以为其他领域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商业机遇, 但是也离不开其他领域的经济发展的支持。而且,就目前而言,体育产业是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而存在的,因为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所以其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活力,能够创造更多的发展奇迹。而且,目前整个世界的经济正处于比较低迷的时期,而体育经济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比其他产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会创造出超越其他产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体育产业的发展就会带动交通、旅游、商业、服务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而且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具有第三产业所共有的属性,比如能够创造 很多的就业机 会,为更多的人提供 就业岗位,而这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个产业涉及各个方面,所以其带来的就业机会也是无法估量的。所以我们要更加注重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为其提供政策上和财政上的支持,使其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

5 结语

从上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体育经济在目前的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体育经济作为“朝阳产业”,正在迅速的发展,其发展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具有更强的发展潜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会占有更重要的地 位。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对其进行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而该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与体育有关的产品、市场以及消费等进行分析。而又因为这些都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大家也都不陌生,可能这些正是大家每天所经历的事。但该文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其的描述,大家能够对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所以在结构安排上,首先对体育经济的内涵做了简要介绍,然后着重对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进行描述。

国民经济学 篇9

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早就指出: “经济学的目的应当是人, 而不是财富。经济学家的任务是使人人都有可能过上最佳质量的生活。”他强调, 经济学是以增进人类幸福为目的的一门科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货币积累是一种不自然的活动, 它会使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失去人性。由此可见, 经济与人文、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人文经济也有人称之为人本经济、人道经济, 等等。它是指这样一种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以保障人的幸福和尊严为目的, 协调物质与精神、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人文经济不仅包括经济价值, 还应包括社会平等、生态平衡、环境舒适、以及美、尊严、生活情趣, 等等。

国民幸福指数, 是人们对自身幸福感的一种评价指标, 用来衡量自身生存与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 它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居民收入及自身素养等紧密相关。

发展人文经济, 就是要求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摒弃和纠正过分偏重物质畸形发展的错误理念和做法, 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尊重公民权益, 倡导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公民的幸福感。

二、发展人文经济必要而又迫切

1. 粗放式经济增长, 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明显。在我国不少地方仍然延续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异常等问题愈演愈烈,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有统计表明, 我国约有15% 的GDP依赖于环境的破坏。这意味着, 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并没有真正重视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传统落后的经济管理, 致使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 管理者对经济的管理只见“物”不见“人”。即使有的地方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但仍然只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消耗的减少、技术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物”的因素高度关注, 而对人的因素重视不足, 如对劳动者工作环境的改善、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增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增长等关注不够。

3. 民生问题突出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研究表明, 对于人类感知到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来说, 社会关系远比金钱重要。为了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民生问题逐渐增多。比如, 收入分配存在不公, “三农”问题难以根除, 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事故不断, 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看病贵看病难, 教育乱收费, 官场腐败, 等等。由此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 社会矛盾频发, 国民幸福感下降。

三、发展人文经济的主要途径

1. 以“保障人民生活富足”为目的, 努力做大经济总量。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扩大对外开放等途径, 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做大社会财富“蛋糕”。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 注重人文关怀, 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经济发展中,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和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地位作用。尤其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 要进一步改进用工制度和用工方式, 提高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职工真正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 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企业与个人良性互赢。

3.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当前,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要切实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重大民生问题, 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特点, 妥善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 在利益调整、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措施, 构建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让人民群众平等和谐地享受幸福生活。

4. 提高国民素质,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国民幸福指数的高低, 不仅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多少和外部环境的优劣, 还取决于其内心对幸福的感受和自身的价值观。所以, 一定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国民的科学文化、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引导他们做一个人格健全、诚信友善、乐观向上的人, 珍惜生活, 感恩社会, 知足常乐。

四、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 低发展与低幸福。低发展必定导致低幸福。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 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才有根本的保障。事实证明, 如果物质财富匮乏,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相争逐利, 社会就会产生动荡, 人民生活就无幸福可言。

2. 低发展与高幸福。低发展维持不了高幸福。当经济不发达, 物质财富不富足时, 过分追求所谓的幸福, 只能是“苦行僧”式的“苦中作乐”。单靠精神层面维系的幸福, 是不能长久的。

3. 高发展与低幸福。高发展谨防产生低幸福。如果国家的经济财富大幅增长, 而国民感到不幸福或低幸福, 那么, 这种不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没有意义的发展, 最终也会因失去内生动力而停止。

4. 高发展与高幸福。高发展持续保障高幸福。必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福祉转化率, 建立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的良性循环互动, 保障人民幸福安康, 社会和谐繁荣。

总之, 作为政府, 在致力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同时, 必须更加注重节约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加大人文关怀, 保障民生利益, 维护公平正义, 化解社会矛盾, 提升国民素质, 为当代人乃至后代人的幸福生活作出不懈的努力。

摘要:立足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相互关系, 阐述了人文经济和国民幸福指数的基本内涵, 探讨了发展人文经济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指出了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

关键词:人文经济,人文关怀,民生保障,和谐幸福

参考文献

[1]程艳.和谐社会重在改善民生.西城论坛, 2008, (3) .

[2]刘泰来.对构建和谐山西的人文经济学探索.经济师, 2007, (5) .

[3]刘泽雨.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社会科学, 2003, (2) .

国民经济学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其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改革开放的20年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与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差距特点是有变化的,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 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也有大小之分。因此本文首先针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来揭示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以及贡献率。时代在进步, 经济在发展, 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差异, 那么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因此本文又根据东中部、东西部地区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为政府制定新阶段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一)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指标

1. 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

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本文以国民收入增长为核心, 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的地域单元的划分和时间序列的选取

本文研究采用的区域划分以省为单位, 采用统计年鉴上的划分方法, 把我国三十个省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大的区域, 其中东部为沿海十一个省区,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八省, 包括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西部十二省, 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西藏, 重庆、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本文是基于《中国统计年鉴》的时间序列, 时间跨度是2001年至2012年。

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和处理

选择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代表性很强。而GDP是以地域原则进行统计, 所以更能反映某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态, 且多数研究者都认为人均GDP (元) 指标是最适合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此本文选取我国东部地区的十一个省、中部地区的八个省、西部地区的十二个省的历年GDP (元) 数据, 并对选取的各省份地区进行加总, 得到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历年GDP数据, 然后除以各地区的总人口数, 算出东中西地区的历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通过该指标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更科学。

(二) 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1. 计算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

经计算, 以东中西人均GDP分别与国内人均GDP计算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别都是0.999, 0.999, 0.997, 可见东中西地区的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相关性很高, 进一步有力说明了东中西人均GDP与国内人均GDP的统计相关关系较强, 由此可见, 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三) 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回归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 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在原来的基础上, 继续探讨不同区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本文又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别进行线性模型拟合。下面利用Eviews从增长速度方面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进行回归分析的研究。

1. 从增长速度方面进行的回归分析

下面以全国人均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 分别以东、中、西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 时间序列段为2001~2012年, 进行三次一元回归分析, 进一步分析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回归结果见下表:

注:x1, x2, x3分别代表东、中、西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

Y代表国内人均GDP增长率

参数估计的模型如下: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

中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

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

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在模型一中, 对回归系数的估计为, 说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 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1.0091个单位, 因为东部地人均GDP大于其他地区和全国的人均GDP, 所以符合实际。同时说明, 平均来讲, 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对国内人均GDP增长率有较大的贡献。

在模型二和模型三中, 所估计的参数分别为, 说明中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0.771个单位, 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0.795个单位。西部地区的增长率一直大于中部, 所以综合来看, 西部地区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起着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 从回归分析的角度看, 在人均GDP增长速度方面, 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要比中西部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的影响要大, 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的影响作用大于中部地区。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 方法和数据

1. 本文测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方法

测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 本文采取了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指标和绝对差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趋势和具体特征, 从而进一步从经济发展差异方面分析.因此, 本文选择下面两种计算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差距的大小。

(1) 绝对差距=yi-yj

(2) 相对差距:相对差距系数=[max (yi, yj) -min (yi, yj) ]/max (yi, yj) ;其中yi, yj表示不同地区同年份的人均GDP值

2. 数据来源及处理

统计数据仍然是2000~2012年间的各地区人均GDP数据, 本文所使用的人均GDP如上述是历年各地区GDP总值和历年的地区总人口计算而得。

数据处理为分别计算历年东部、中部和西部人均GDP的相对和绝对差距及相对差异系数。

(二) 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动情况和趋势

1. 各区域间以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

人均GDP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则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大小和变动方向, 下面分别计算东中部、东西部的差距情况。结果如下表:

由表2可以看出, 东部与中部人均GDP、东部与西部人均GDP的绝对差距都在逐年增加, 且增加的幅度不断加大, 但由相对差距系数的变动来看, 东中部、东西部之间的相对差距出现缩小的态势。

从相对差距来看, 2000~2003年, 东部与中部之间的相对差异系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特点, 但增幅不大, 由51.16%增加到53.60%。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异系数也由58.89%增加到59.92%。在2003~2012年,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异系数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且东部与西部之间的相对差异系数下降幅度在2个百分点之上, 大于东部与中部之间相对差异系数的下降幅度。这说明, 进入21世纪以来, 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分别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

综上分析, 中西部地区GDP总量在全国所占的百分比将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东部GDP总量所占百分比将会略有减小, 但所占比重依然很大, 说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依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量。从人均GDP差距的变动方面来看, 虽然中西部与东部发展的相对差距在缩小, 但不同地区间经济水平的绝对差距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会持续加大。

(三) 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与国民经济的相关回归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经济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也存在差异, 为了进一步具体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下面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1.以区域GDP所占全国GDP比重为权重, 将全国GDP增长率按区域进行加权分解, 分别计算出各地区对全国GDP增长率的贡献率。经上述计算, 得出如下结果:

单位:%

通过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全国GDP增长中, 东部的贡献最大, 除2011和2012年之外, 其他年份的贡献率都超过50%, 贡献率最大是2003年, 高达71.7%, 全国GDP增长的14.5个百分点中, 东部占了1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比东部低, 其贡献率在12.4%~28.6%之间, 西部的贡献率最低, 贡献率在15.7%~26.9%之间 (除2012年外) , 近年来西部的贡献有加大趋势, 且逐渐高于中部的贡献率。

2.下面以全国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 分别以东中西地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解释变量, 利用Eviews软件进行一元相关回归分析, 得出回归结果如下表:

利用SPSS计算东中西地区各自的贡献率与全国GDP增长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 分别为0.844, 0.894, 0.776, 结合表4可知, 全国GDP增长率与中东部的贡献线性相关性最强, 最低的是西部地区, 东中部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强。但中西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势, 东部地区占主导地位将会是长期的趋势。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得出结论:近年来, 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经济持续迅速增长,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其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大, 西部最小, 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趋缓,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速越来越快, 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有所提高,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 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差距持续变小, 绝对差距不断扩大, 且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已超过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 可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 说明中国经济总量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日趋趋缓, 东中西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趋于均衡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采取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因此, 这对于今后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统筹经济发展政策起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区域经济[J].江海纵横, 2013, (Z2) .

[2]WORD第三讲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Z].http://www.docin.com/p-464579579.html#documentinfo, 2012, 7.

[3]金相郁, 武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及其特征—基于GDP修正后的数据[J].南开经济研究, 2010:1.

[4]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1, 11.

[5]魏后凯, 刘楷.我国地区差异变动趋势分析与预测[J].中国工业研究, 1994, (03) .

[6]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差距变动及趋势判断[J].领导决策与信息, 2003:16.

平稳、快速,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 篇11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并在春节、黄金周、暑期等假日运输的有力拉动下,2004年的道路旅客运输消除了2003年“非典”疫情造成的负增长局面,呈现出恢复性快速发展势头。全年道路旅客运输业共完成客运量1 62.45亿人、旅客周转量8748.40亿人公里,比2003年分别增长11.0%和13.7%,与“非典”前的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10.1%和12.1%。受居民出行方式出现结构性变化、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影响,2004年道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略有所下降,与2003年相比分别降低0.33和2.08个百分点,为91.9%和53.6%,但仍居于主导地位。

2003年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程启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客运班线的发展。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开通客运班线15.51万条,同比增长7.5%,其中开通跨省班线2.90万条,同比增长7.2%,增速提高3.7个百分点。2004年班车平均日发班次137.02万班次,同比增长22.9%,增速提高达16.1个百分点。

2004年各项道路客运运力结构调整政策和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推动道路客运经营主体集约化水平的提高。道路旅客运输业户拥有平均客位数从2003年的44位提高到2004年的60位。其中,道路旅游客运的规模化经营发展最为显著,从事旅游的道路客运业户拥有平均车位数从2003年的429位提高到2004年的487位:道路班线客运业户拥有的平均客位数从2003年的101位提高到2004年的11 6位;道路出租客运业户拥有的平均客位数从2003年的19位提高到2004年的20位。

2004年,全国营运客车运力总量较快增长,特别是中高级营运载客汽车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营运车辆达到153.23万辆、1879.5万客位,同比分别增长2.5%和3.2%。其中,高级营运载客汽车车辆数和客位数分别达到12.93万辆和289.70万客位,同比分别增长27.0%和32.6%;中级营运载客汽车车辆数和客位数分别达到35.96万辆和498.51万客位,同比分别增长4.9%和10.5%。

自2003年3月起,交通部全面启动“农村客运网络化示范工程”,分别从东、中、西部选择7省14县(市、区)作为试点,有效推进了农村客运健康发展。2004年新增农村客运班车8500余辆,又有286个乡镇、28424个行政村新开通了班车。

2004年道路货物运输

2004年国民经济高位平稳运行,对能源、主要原材料的运输需求强劲,原煤、原油、钢材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7.3%、2.9%和23.3%,这些重要物资的区际调运为道路运输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全年道路货物运输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4年,全社会完成道路货运量124.5亿吨,货物周转量7840.9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3%和10.4%,增幅分别提高3.4个和5.7个百分点。道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到73.0%和11.3%,受运输市场结构性调整等因素影响,道路货运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

2004年全国营运载货汽车总量增长迅速,总量达到552.31万辆、2078.927吨位,分别同比增长8.1%和19.4%,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其中,专用载货汽车运力持续较快增长。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营运专用载货汽车20 457辆、207.857吨位,增速分别达到11.1%和39.1%。

交通部等八部委从2004年6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对超限超载、“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等不法运输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车辆严重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超限超载车辆从治理前的80%以上下降到10%左右。二是因超限超载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比2003年下降22.4%,直接财产损失下降29%。三是运力结构调整加快。2004年底,全国民用车辆中,重型载货汽车保有量为65.O万辆,集装箱车5.6万辆,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5.9%和37.0%。四是通行效率提高,运输量增长较快。2004年下半年的道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比2003年同期分别增长5.3%和8.2%。

2005年道路运输展望

2005年是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的关键一年。从国际环境看,2005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温和增长阶段,整体国际经济环境较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3%,世界贸易量将增长7.2%,明显高于2000—200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从国内环境看,虽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投资反弹、资源约束矛盾短期内还难以根本缓解等困难和问题,但总体上看,2005年经济运行中的有利因素仍居主导地位。据初步预计,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在8%以上,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国内外有利的经济环境为2005年道路运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国民经济高位运行、城市化不断推进、私车拥有量稳定增长、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等因素的推动下,2004年的道路客货运输实现了较快增长。2005年,这些主要的支撑因素将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从2004年消费加快增长的趋势来看,零售贸易2005年有望继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这将对以中短距离为主要对象的道路运输注入利好因素。2004年,交通部门加大了农村公路网络建设的力度,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增长显著,2005年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继续实施“通达”和“通畅”工程,这将大大加速城乡间农产品和制成品的贸易运输和人员流动。另外,2005年经济增速稳中趋缓,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将使交通运输紧张压力有所缓解。

同时,一些不利因素将对道路运输生产带来负面影响:一是油价上升的滞后效应,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及国内成品油价上调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影响运输成本;二是投资反弹压力依然存在,地方投资热情仍然高涨,在客观上将会引发煤电油运瓶颈加剧等问题。

综合各方面因素,并考虑近年来道路运输增长的趋势,预计2005年道路运输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171亿人和130亿吨,比2004年分别增长5%和4%;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实现9370亿人公里和8490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7%和8%。

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分析 篇12

一、主要年份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与全国对比分析

(一) 从生产总值看。

新疆人均生产总值1978年为313元, 1990年为1, 713元, 2000年为7, 372元, 2009年为19, 942元, 2010年为25, 057元。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381元、1, 644元、7, 858元、25, 608元和29, 992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除1990年外, 新疆的人均生产总值均低于全国水平。1978年与全国的差距仅为68元, 2000年为486元, 2009年为5, 666元, 2010年为4, 935元。

(二) 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看。

新疆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78年为106元, 1990年为595元, 2000年为3, 368元, 2009年为13, 181元, 2010年为16, 312元。而全国同期该指标分别为50元、389元、2, 444元、16, 830元和20, 741元。数据显示, 新疆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978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高于全国水平56元、206元和924元, 2009年和2010年则分别低于全国水平3, 649元和4, 429元。

(三) 从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看

1、人均拥有的粮食。

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303.0公斤, 1990年为453.8公斤, 2000年为446.2公斤, 2009年为537.1公斤, 2010年为530.1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319公斤、393.1公斤、366.1公斤、398.69公斤和409公斤。除1978年外, 其他年份新疆人均拥有的粮食均高于全国水平。1990年高出60.7公斤, 到2010年高出121.1公斤。

2、人均拥有的棉花。

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4.5公斤, 1990年为31.4公斤, 2000年为82.8公斤, 2009年为117.7公斤, 2010年为114.2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2.3公斤、4.0公斤、3.5公斤、4.8公斤和4.5公斤。显然, 1978年新疆该指标低于全国水平2.2公斤, 其他年份新疆人均拥有的棉花则远远超过全国水平, 1990年为全国水平的7.85倍, 2, 000年为全国水平的23.66倍, 2009年为全国水平的24.52倍, 2010年为全国水平的25.38倍。

3、人均拥有的油料。

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8.5公斤, 1990年为26.1公斤, 2000年为33.2公斤, 2009年为29.8公斤, 2010年为30.7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5.5公斤、14.2公斤、23.4公斤、23.7公斤和24.2公斤。不难看出, 在各个年份, 新疆人均拥有的油料均高于全国水平。

4、人均拥有的猪、牛、羊肉。

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7.9公斤, 1990年为18.6公斤, 2000年为42.4公斤, 2009年为46.5公斤, 2010年为48.6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9.1公斤、22.1公斤、37.6公斤、44.4公斤和45.8公斤。从以上数据看, 1978年和1990年新疆该指标低于全国水平, 其他三年则超过全国水平。

5、人均拥有的原煤。

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884公斤, 1990年为1, 408公斤, 2000年为1, 546公斤, 2009年为4, 108公斤, 2010年为4, 575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650公斤、950公斤、1, 100公斤、2, 230公斤和2, 420公斤。从数据看, 新疆人均拥有的原煤在各个年份均高于全国水平, 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1978年高于全国水平234公斤, 1990年458公斤, 2000年446公斤, 2009年1, 878公斤, 2010年则进一步扩大为2, 155公斤。

6、人均拥有的原油。

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289公斤, 1990年为466公斤, 2000年为1, 021公斤, 2009年为1, 171公斤, 2010年为1, 179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108.82公斤、121.84公斤、129.09公斤、142.33公斤和151.75公斤。从以上数据看, 新疆人均拥有的原油在各个年份均高于全国水平, 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1978年高于全国水平180.18公斤, 1990年344.16公斤, 2000年891.91公斤, 2009年1, 028.67公斤, 2010年为1, 027.25公斤。

7、人均发电量。

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173千瓦小时, 1990年为468千瓦小时, 2000年为1, 011千瓦小时, 2009年为2, 664千瓦小时, 2010年为3, 131千瓦小时。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268.36千瓦小时、547.22千瓦小时、1, 073.62千瓦小时、2, 790.07千瓦小时和3, 144.77千瓦小时。

从以上七个指标看, 新疆在人均拥有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原煤、原油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新疆人均发电量在各个年份均低于全国水平, 但除2009年外, 差距在缩小, 1978年与全国的差距为95.36千瓦小时, 1990的差距为79千瓦小时、2000年的差距为62.62千瓦小时, 2009年的差距扩大为126.07千瓦小时, 2010年又缩小为13.77千瓦小时。

(四)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

新疆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年为179元, 1990年为699元, 2000年为2, 066元, 2009年为5, 490元, 2010年为5, 104元。而同期全国水平分别为162元、726元、3, 085元、9, 942元和11, 708元。除1978年外, 全国水平均高于新疆, 且差距在1990年为27元, 2000年为1, 019元, 2009年为4, 452元, 2010年则进一步扩大为6, 604元。

(五) 从海关出口总额看。

新疆人均海关出口总额1978年为0.8美元, 1990年为23.2美元, 2000年为66.5美元, 2009年为644.6美元, 2010年为789.3美元。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10.13美元、54.31美元、196.62美元、900.42美元和1, 176.63美元。从以上主要年份看, 全国水平均高于新疆。差距从1978年的9.33美元扩大为2010年的387.33美元。

(六) 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看。

新疆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78年为57元, 1990年为746元, 2000年为4, 913元, 2009年为14, 129元, 2010年为17, 113元。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22元、623元、5, 076元、19, 541元和22, 619元。显然, 2000年以后, 全国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开始超过新疆的水平, 且差距在扩大, 从2000年的163元扩大为2010年的5, 506元。

二、缩小新疆与全国差距对策分析

(一) 优化新疆产业结构。

从以上分析数据看, 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加快新疆当地工业、服务业发展, 并注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如新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如何使新疆的旅游业从全国的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 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 发挥新疆资源优势, 提高产品附加值。

新疆拥有诸多的资源优势, 但必须要加强产品的深加工, 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将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 这样才能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如新疆人均棉花拥有量远远高于全国水平, 但新疆对棉花的深加工能力却未达到先进水平。在前述主要年份, 新疆人均拥有的原煤和人均拥有的原油均高于全国水平, 但新疆人均发电量在各个年份均低于全国水平, 这些都表明新疆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才能使新疆的资源优势真正得以发挥。

(三) 利用新疆地缘优势, 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

新疆与周边诸多国家接壤, 具体来看, 东北部与蒙古国毗邻, 北部同俄罗斯联邦接壤, 西北部及西部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接壤, 西南部与阿富汗共和国、巴基斯坦共和国、印度共和国接界。要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 开展对外贸易。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口岸的逐步开放, 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机会与挑战并存, 周边国家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对贸易活动就会产生影响, 因而要把握时机, 在双赢的策略中开展对外贸易。

综上, 通过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与全国的对比, 明确新疆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并探索缩小差距的路径, 这对新疆经济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的经济有了显著发展, 但在许多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本文从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出发, 以若干主要年份的数据为基础, 探讨新疆的优势与不足, 并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差距,对策

参考文献

[1]历年:新疆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历年: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下一篇:期间费用预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