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精选12篇)
运动训练 篇1
一、状态评估在训练中作用
运动员的现实状态时运动训练过程的出发点。运动员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决定其总体竞技能力状况的各个因素的发展水平如何, 运动员的发育状况如何, 导致这一状态的成因又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 都对运动训练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中肯分析和准确判断, 是有效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依据之一。可以说, 整个运动训练过程都是以对运动员现实准柜台的分析和判断为出发点而展开的, 只有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做出准确的预测, 才有可能设立恰当的训练指标, 才有可能制定出为实现指标所必需而又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如果教练不对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做出具体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 或在不准确的评估基础上去组织一个训练过程, 就如同一个裁缝不知道穿衣服人的体型特点去做衣服, 必然做不出合身的衣服一样, 使训练不可能取得成功。
通过科学的评估, 可以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及时掌握训练过程的进展情况及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状况, 从而对训练指标的制定、训练周期的划分、阶段任务的确定、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以及训练负荷的安排是否适宜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
训练过程中的状态评估与检查评定这两个环节,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个大的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的检查评定, 正是一个较小的运动训练过程开始时对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评估;而每一个独立的运动训练过程开始时对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评估;也都可以可以看做是一个更大的运动训练过程的阶段性的检查评定。多年训练过程和其中的年度训练过程, 阶段训练过程和其中的周训练过程也都处于这样一种关系。
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评估, 可以发现训练过程中不同环节所存在的问题, 判定现实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离差的大小, 进而为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并据此调整训练指标, 修订训练计划, 加强训练组织, 以求实现运动训练过程的最佳化, 最终完成实现状态目标的任务, 可以说, 没有科学的评估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训练目标想训练参与者描绘出了运动训练过程的目标状态, 全部训练活动都是为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状态服务的。这一终极目标的确定, 使得训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次训练活动和比赛都围绕着目标状态的实现而全面进行展开, 从而为在训练过程中居于重要位置的训练计划和比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训练活动的终极目的便是实现预定的目标, 所以应经常把运动训练的效果与训练目标及目标的阶段性要求进行比较。若与目标相符, 表明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符合于训练任务的基本要求;如果运动员现实状态的动态变化与训练目标的要求不相符合, 则需要检查评定结果与目标状态相比较的情况反馈给训练过程的相应环节, 以便及时地对各相应环节的状态进行调节和修正, 从而完成对整个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
三、起始状态评估的基本内容
1、运动成绩的评估
作为对运动员在一个新的训练过程的起始状态中运动成绩的评估, 应该对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中的参赛结果给出准确的评价。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取得的名次, 也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竞技水平;既包括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中最好的一次比赛成绩, 也包括运动员在多次比赛中所表现得平均水平, 在最重要的比赛中, 平均水平则可客观地、全面的反映运动员上一个训练过程的比赛结果。
2、竞技能力评估
在评估中要首先抓住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 予以科学的评估, 常常要把测定的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这一标准值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特征模型。
3、训练负荷评估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主要是在训练负荷的影响下产生的。运动员所取得的运动成绩以及竞技能力的变化, 都与其所承受的训练负荷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对于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 (或单元) 所承受的训练负荷的状态做出一个准确的描述, 即是对其竞技能力状态进而对其运动成绩状态所作出的关键分析。教练员对上一个训练过程进行总结的重要内容之一, 便是训练负荷量度的统计, 负荷的量度时由负荷的量和负荷的强度所组成的, 分别反映着负荷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负荷的量可以通过练习次数 (整个练习的次数或某个练习重复的次数) 或训练时间、或练习距离、负荷重量等特征表现出来。负荷的强度可以通过练习速度、单次负荷重重量、练习密度以及难度表现出来, 手球运动项目往往多以练习时间作为衡量负荷量大小的指标。
四、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
1、运动成绩指标
提高运动成绩时竞技体育活动的首要目的, 也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终极目标, 运动成绩指标分为竞技水平指标和名次指标。比赛名次指标涉及到对手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比赛条件和裁判员的倾向性等因素, 而这些因素对教练员来说基本上都属于非可控的因素。有关决策的理论告诉我们, 人们只能对受可控因素影响的事物未来发展进行有效的预测, 而对不可控因素影响的事物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因此, 在制定比赛名次指标时必须持谨慎态度, 任何硬性规定的名次指标往往是难以准确实现的。
2、竞技能力指标
对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分析表明,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的水平及它们的组合方式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直接格因果关系。因此, 在运动训练中可以建立运动员竞技水平决定因素的特征模型。
3、训练负荷指标
对应于训练负荷评估, 训练负荷指标也是目标状态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荷指标的实现正是运动员实现其竞技能力指标, 进而实现运动成绩指标的基本保证。训练负荷指标反映着教练员和运动员准备用什么样的决心、付出何等的努力去实现所建立的竞技能力与运动成绩指标。从另一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把建立的运动成绩指标和竞技能力指标进一步分解到各种具体手段的练习负荷中去, 落实到一次次的练习中去。
运动训练 篇2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体育活动。(运动员以比赛竞争为基本手段,以满足人们审美享受及刺激等需要的社会实践)
竞技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多元的。
一是生物学因素,即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创立和发展了竞技体育活动; 二是心理学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全面地认识到竞技体育对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参与和观赏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有力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
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 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竞技体育的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
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竞争性、集群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观赏性、功利性
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精神;推进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品味; 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显示国家(地区)和社会(地区)团体的综合实力; 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经济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
参加竞赛并在竞赛中取胜是运动员训练的最终目的。运动训练的内容和安排应力求符合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和竞赛规则的要求,最终求得在比赛中充分地表现出已经具备的竞技能力,同时,运动竞赛的特定条件和气氛,为创造高水平运动成绩提供了平时训练中难以具备的良好条件,而运动成绩也只有在专门组织的比赛中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又是对其训练效果的最好检验。
运动成绩释义
运动成绩是运动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赛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成为竞技水平),也包括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竞技能力与比赛发挥)、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竞技能力与比赛发挥)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这三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竞技能力的定义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构成。
竞技能力与两个相似概念含义的异同
(1)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含义的异同: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即运动能力,在竞技运动中的运动能力称为竞技能力。因此,运动能力的涵盖面比竞技能力更广,而竞技能力只是运动能力诸多表现中的一种。
(2)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含义的异同: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竞技能力的水平称作训练水平,反映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也常用来表达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的能力。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来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及在比赛中的主要表现:
构成因素竞技表现
体能力量、速度、耐力
技能动作质量、动作稳定性
战术能力自身发挥、干预对手、影响判定
心理能力参赛情绪动员、比赛情绪控制、竞技意志保持
运动智能知识运用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据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表明,相对于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的能够反映优秀运动员总体共同特征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而言,每一个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的发展大都呈不均衡状态,这种非衡状态时普遍存在的。
但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有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强烈的事业心,奉献精神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实的专业知识与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熟练的专项训练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适应运动队生活环境的能力。
运动员的基本素质:
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强烈的学习追求与准确的独立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
高度的自控能力和抵触不良思想、落后意识的能力。
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
思想教育管理、训练竞赛管理、组织人事管理、科技服务管理、运动员业务和文化学习管理、财物后勤管理。
基因是人类竞技能力的物质基础。
选拔优秀运动员的目标是选出那些生活年龄与生物年龄相一致(或偏小),而形态、技能、素质、心理、技术、运动成绩等确实是某一个生物年龄中水平较高者。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
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是指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贯彻竞技需要原则与定向发展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科学设立长远的和阶段的训练目标;依据专项能力结构特点确定训练内容
围绕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根据比赛特点安排训练负荷
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
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是指,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贯彻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
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
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是指,运动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
贯彻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共同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共性内容与个别安排相结合;
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
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贯彻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正确理解运动负荷的属性;正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
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
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
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加强训练的目的性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重视运动员主观反应、实际表现和训练信息的收集和运用
训练计划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办法。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训练方法是教练员进行训练工作、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应用工具。
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练习。
运动训练方法与运动训练手段的关系
相同点:
目的相同;方法是认识总结,手段是具体操作;运用同一种方法可采用不同的手段; 方法的描述是定性的,手段的描述是定量的。
不同点:
运动训练方法是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是由人们提炼出来的比较概念化的认识如重复
训练法、间歇训练法;而运动训练手段则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
运用同一种训练方法去发展某一竞技能力时,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
对训练方法的表述通常是定性的,而对运动训练手段的表述通常是有明确的数量规定。
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
(1)依发展竞技能力的目的,可分为体能训练方法、技能训练方法、战术能力训练方法,再进而区分,可分为力量训练方法,速度训练方法,耐力训练方法等
(2)依训练内容的组合特点,可分为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等
(3)依负荷与间歇的关系,可分为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等
(4)依训练负荷时氧代谢特点,可分为无氧训练法,有氧训练法,无氧、有氧混合训练法
(5)依训练时不同外部条件,可分为语言训练法,示范训练法,助力训练法,加难训练法
运动训练方法的应用
1、模式训练法
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表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操作程序为:
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定;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结构:
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4种构件组成。
特点:
模式训练法具有信息化特点;
模式训练法具有定量化特点;
2、程序训练法
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地编制成由若干步骤编制组成的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构件:程序训练法有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砖、训练方法四种构架组成。
特点:
程序训练法具有系统化特点;程序训练法具有定型化特点;程序训练法具有程序化特点。
运动训练方法具体操作方法的应用:
1、分解训练法(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顺进分解训练法、逆进分解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2、完整训练法
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3、重复训练法(短时间重复训练法、中时间重复训练法、长时间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4、间歇训练法(高强性间歇训练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发展性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5、持续性训练法(短时间持续训练法、中时间持续训练法、长时间持续训练法)
持续性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6、变换训练法(负荷变换训练法、内容变换训练法、形式变换训练法)
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7、循环训练法(循环重复训练、循环间歇训练、循环持续训练)
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8、比赛训练法(教学性比赛训练法、检查性比赛训练法、模拟性比赛训练法、适应性比赛训练法)
运动训练 篇3
有这么一件事,或许该跟大家说明一下,就是:如果你是练散打的,你的教练就该精通“散打训练学”。否则的话,他是瞎指导,你是跟着瞎练习。这一规律对其它的运动也适用,教拳击的要精通“拳击训练学”,足球教练必须精通“足球训练学”,至于武术技击,武术技击也是人体运动之一项,所以教武术技击也要遵循“武术技击训练学”。但是遗憾,武林目前没有这么一部书(指导散打训练的不计)。
好在有一部叫《运动训练学》的书可供我们借鉴——其实散打、拳击、足球等项目的训练学,也都是在“运动训练学”的指导下搞出来的,在原理上,不出运动训练学的范畴。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运动训练学是讲什么的?
告诉大家,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的普遍规律”的。
这个“普遍规律”,包括技术训练的普遍规律,身体训练的普遍规律,心理训练的普遍规律,战术训练的普遍规律等等。
当然,在运动训练学这个“普遍的大规律”里,不同的运动,譬如拳击、散打、足球等等,其训练,又有适合自己特点的小规律。
说到武术,它在训练“拳、腿技术,功力(即身体素质),胆量、心理、战术等方面”,也有自己的小规律。不过,如同拳击、散打、足球一样,武术训练的小规律,跳不出运动训练学这个“普遍的大规律”。
话说到这里,我要跟大家透个底,我所提倡的“逆思维”格斗训练,就是在运动训练学的指导下,对武术训练这个小规律的研究,因此带有一些“武术技击训练学”的味道。至于我管它叫“逆思维”,不过是因为它跟“流行的传统”大相径庭罢了。若换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看,“逆思维”一点不逆。不但不逆,它还顺得很、正得很。
武术——训练要与实战结合得严丝合缝
看过我“逆思维格斗训练”文章的人,恐怕都会有一个印象,我爱反复强调“训练围着实战转”、“用实战指挥训练”、“用实战检测训练”之类的观点,这种不同于“流行传统”的观点,既出自我二十几年的探索,也有暗合运动训练学之处。了解运动训练学的读者知道,运动训练学的宗旨,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它在训练上的任何一项原则和方法,都直指比赛(实战)这一目的,从不允许有些许的偏离。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为了比赛(实战),《运动训练学》这门学问就没有必要搞了。谁想搞,他也只能出于个人兴趣。
只有“用实战监督训练”,训练才能少走弯路,尤其武术爱好者,大家都是业余在练,每天只能拿出一、两个小时。但越是时间有限,大家越要“把训练和实战严丝合缝地结合起来,尽量让训练一点不浪费地为实战服务”,因为大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供浪费嘛。
要想使训练和实战严丝合缝地结合到一块,需要有一套与实战结合得严丝合缝的训练方法。这套训练方法,不用说,武术爱好者自己是难以搞出来的。何况,它也不是爱好者的任务,它属于武术教师的分内之事。
制订一套能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训练法,是武术教师的分内之事
刘翔能夺奥运金牌,一靠他本人超乎寻常的天赋,二靠教练孙海平的高水平训练。说到教练的价值,可以说,假如孙海平不掌握一套极有效、极先进的训练方法,刘翔纵然再具天赋,他也成就不了今天的辉煌。因为平庸的教练——不管是教跨栏的还是教武术的,他们的训练方法只会人云亦云,跟在“流行的练法”后头亦步亦趋,而绝不会像孙海平那样,在训练方法上追求“实用、求新”(孙海平的口头禅)。如果说平庸的教练连一个运动天才都能毁掉,那么,绝大多数天资普通的武术爱好者,假如不幸遇上这样的教练,命运的悲惨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武术爱好者普遍不能打这件事,如果追究责任,首先要追究教武术的人。按照运动训练学的观点:教练在“制订训练计划、指导训练”等等方面,负有直接的责任——当然,如果爱好者身体极弱、胆量极小,或者每天练习不到一个小时、每周训练少于五次、持续练习坚持不了一年,责任则不在教练。
在武术训练上,教师要制订的“训练计划”,其核心部分就是训练方法。这套方法用到爱好者身上,起码要能够有效地提高如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提高一般的身体素质,提高专项的身体素质(或曰:一般功力,专项功力),增进有机体的机能。
(二)使爱好者掌握武术技击所需要的拳腿技术、战术,使拳腿技术及战术达到“自动化”的程度——需要强调一点,拳腿技术的掌握,指的是能在实战对抗中打出来,不能光会练、不能打。
(三)改善心理素质,提高爱好者应对实战对抗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大家所知,格斗,也即武术技击,若离开“身体、心理、拳脚技战术”这三方面的素质,那是绝对玩不转的。
但是,提高“身体、心理、拳脚技战术”的能力,说起来简单,具体操作难。因为怎么安排训练是有讲究的,或者干脆说,它就是一门学问——别看武术技击本身是一门技能,但是教武术,搞训练,却是大学问。
教武术绝不是个简单事。按照“运动训练学”的观点,各项运动的教练员要明白很多学问,仅是“必须掌握”的学问就有: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专项运动理论、运动营养学等(见《运动训练学基础》,马冬梅著)。如果有人觉得这个标准高了,那么我告诉你,此外还有“应掌握”的学问呢,诸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等。够武术教师学几年的。笔者对于这些学问均有涉猎。至于我为什么要先结合运动训练学来谈逆思维(或武术技击训练),一是因为运动训练学是直接指导训练的学问,二是因为“运动训练学是整个运动理论的核心”,所有的运动理论都在运动训练学中有所反映。
下面,我由运动训练学的两个概念——“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入手,来展开我的话题——武术的技击训练(逆思维格斗训练)。
“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缺一不可
“一般训练”指的是什么?拿武术来说,就是在练习中“使用非武术动作”,对爱好者的身体素质、器官机能进行全面地提高。对这个“一般训练”,大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身体素质训练。
“专项训练”呢?就是在练习中“使用武术本身的拳脚动作”,来增进武术技击所需要的专项的身体功能、身体素质、拳脚技术(包括战术、心理等等)。譬如:拳脚空击,拳脚对抗,踢打沙袋、拳脚靶等等。
我所以要引进“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这两个概念,是因为在武林中:
(一)普遍漠视一般身体训练。普遍漠视专项训练(踢打沙袋、拳脚靶等)。
(二)对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区别,认识模糊。
(三)因为对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理不清,在每天、每一周、每一阶段的训练安排上,缺少对这两种训练的合理调控。
说起来,在真正的传统武术里,本来是存在一般训练的,只不过没有使用“一般训练”这个词罢了。比如:八极拳用“兔子蹦”(近似一般训练中的连续跳高、跳远)来提高下肢爆发力,用“压胳膊蹲起”(类似一般训练中的'深蹲')来增进腿部力量,用“顶拳头”来提高上肢及胳膊的力量,用“纵跳摸高”来提高脚下的弹跳力,用“不定向移动”来练反应速度和灵敏性。等等不一而足。
“专项训练”在真正的传统训练里也是常见的,比如:八极拳的踢桩打袋——用八极拳的拳脚技术来踢树桩、打沙袋,在提高拳脚力量的同时掌握拳脚技术。再比如八极拳的对抗训练——用来提高反应速度、灵敏性及熟悉拳脚技术在实战中的使用。至于“踢打拳脚靶”,虽然在真正的传统训练中也是没有的,不过,一旦引进,它就属于武术技击训练中的“专项训练”了。
其实,大多数的武术爱好者尽管没听说过“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这两个术语,但对它们所练的内容,往往并不陌生(对上述八极拳的那些训练,有谁不多少了解一些呢?)。在这个时候,教武术的人就应该顺水推舟,在给学生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同时,进一步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讲解“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之间关系——一般与专项的关系是绝不可漠视的,否则,教师就是瞎教,学生就是瞎练。
按照运动训练学的原理,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存在如下的两种关系:
(一)一般训练是专项训练的基础。就是说,一般训练一定要认真搞,不重视一般训练,专项训练的水平绝对上不去。所以,武术教师在训练中,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只练专项的踢打沙袋,而放弃基础性的一般训练。
(二)专项训练代表一个人的训练水平。一般训练虽然重要,但它不是最终目的,一般训练是为了促进专项训练水平的。对于武术来说,只搞一般训练而远离专项训练,则不叫练武术(因为各项运动的一般训练,尽有相同之处)。不过,要说明一点,专项训练是有副作用的,像踢打沙袋,髋、膝、踝关节和肩、肘、腕关节和四肢的肌肉要承受很大的负荷,天长日久,会导致相应的神经系统出现疲劳,造成运动损伤。好在副作用并非不可避免,在练习中穿插一些一般训练,即可有效地调节。
了解了“一般”与“专项”的关系,我们也就知道,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二者缺一不可,要结合起来练,相互提高。至于怎么结合?这涉及到“训练周期”、“训练负荷”、“训练强度”及具体的训练方法等等问题(什么叫周期、负荷、强度?大家可以去问自己的老师,也可听我下次讲解)。
作为本系列文章的开头,该篇只是做了些简述,尚没有展开细说,不过,尽管如此,我想大家已能明了,一套能增长爱好者实战能力的训练法,是有科学讲究的,它既是武术科学化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对武术教师水平的考查——教师在教学中是否遵循运动训练学的原理和方法,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
谈青少年运动训练之心理训练 篇4
在现代运动训练中, 心理因素的研究已引起普遍重视, 认为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训练, 还是技术训练和战术方面的训练, 都不能脱离心理因素的作用。一些运动专家认为, 心理素质训练要占运动员参赛成功率的30%。确实, 在体育赛事中, 有的运动员难以发挥出训练中所达到的最好成绩, 有的运动员却能够超水平发挥, 这里就有着心理因素的作用。因此, 为全面提高训练质量, 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研究和训练。
少年业余体校的学员是从中、小学11~14周岁, 具有一定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的少年中选拔出来的, 经过短期的训练, 初步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 但还存在着青少年特有的稳定和不成熟性并存的问题。
一、心理训练的方法
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 在青少年训练中采用心理训练, 必须结合其思维能力和心理意识的特点进行, 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心理训练方法, 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放松训练
遵循青少年认识规律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把放松训练作为心理训练的开端, 通过放松训练, 让青少年感知如何运用思维活动, 如何用意念调节肌肉作用, 并且使其在超负荷训练后积极有效地进行恢复。
放松训练是运用一定的术语进行导引, 肌肉放松、心理平静, 从而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 使其由强变弱, 然后再用带有一定愿望的运动术语进行自我动员、重新振作精神, 使其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采用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 学会收缩一个肌肉群, 便于保持紧张状态约10秒, 然后开始放松, 先从上肢开始, 再过渡到面部、颈部、肩部、胸部、背部、腹部、髋部、在腿, 躺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练习, 一般进行15~20分钟。
第二阶段, 在不进行任何肌肉活动的情况下, 放松身体各部肌肉。这时要求学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放松主权肌肉的感觉或情绪上。首先要放松那些通常不紧张的部位, 再放松那些紧张部位, 顺序可按第一阶段去做, 也可按个人特点安排, 在放松时按术语提示“放松、镇静”, 每讲一遍, 呼吸一次, 进行约30次左右, 在默念术语后, 应使身体有关部位充分放松, 大约需10~15分钟。
第三阶段, 主要是通过“默念”提示语进行放松, 使放松感迅速传遍全身, 通过练习能在任何条件下迅速放松, 在放松时可以检查自己身上的紧张部位, 如果还没有放松, 就迅速把紧张部位放松。
第四阶段, 就是在实际情况下对焦虑状况进行放松, 学会只在意识到处身的信号, 马上就进行深吸气或慢呼气, 并默念放松术语, 使之立刻出现一种放松反应。
第五阶段, 自我动员放松降低脑的兴奋水平, 使其从紧张或焦虑不安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放松之后, 再进行动员, 使中枢神经系统重新兴奋起来, 情绪重新高涨起来, 进入最佳竞技状态。进行自我动员首先要善于运用想像力, 运动员确信比赛的胜利, 可默念“冲刺”等, 有助于增加心率, 提高临阵状态水平。
(二) 注意力持久训练
注意是源自心理过程的有意而为, 运动员只有高度集中和保持注意力, 才能够在训练中使自己的认知活动处于最活跃状态, 情绪处于最饱满和最兴奋状态, 加强意志的韧劲, 提高训练效果和取得较好的竞赛效果。
注意力高度集中训练就是要使运动员能够在训练和竞赛的过程中, 全神贯注于一个既定目标, 任何外界条件的刺激都不会分散注意力, 始终把心理活动凝聚于完成当前的任务上, 在训练过程中, 可尝试这样一些方法:
1. 视觉定点法。
即固定一个视觉目标, 先仔细观察这个目标, 随后闭上眼睛回忆刚刚观察过的对象的形象, 如回忆模糊, 可睁开眼睛再观察, 再闭上眼睛回忆。在基本上能够记清楚后。用语言述说其外形、颜色、特征, 重复数次这个做法, 直到对被观察对象的形象回忆十分清楚为止。
选择一个活动的物体, 将之作为视觉对象进行认证的观察, 如将手表秒针的转动作为观察对象, 先注意看一分钟, 如果在1分钟内注意力始终没有离开过秒针, 可将观察时间延长, 再延长, 直至确定注意力可以不离开秒针的最长时间后, 再回过头来, 按这个时间重复观察三至四次, 每次观察的间隔时间10~15秒, 如果能不转移注意力, 坚持注视5分钟以上, 则可谓完成观察任务。对这样的练习, 每天都应坚持做几次。
2. 凝神法。
即把注意力凝神于所要完成的动作或活动上, 不被任何刺激因素所干扰和分散。如在比赛现场气氛热烈、紧张、嘈杂的环境中, 能够一心一意思考自己的动作要领、技术使用。排除外界的干扰, 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集中于运动器官, 特别是要善于从焦虑状态和高压状态中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动作的感知上, 或集中于当前的活动上。此法适用于临赛准备期的模拟训练或跳高等技术项目的心理训练。
3. 低声发令法。
即教练员以微弱的、勉强能够被运动员听清楚的声音发出命令, 让其执行, 使得他们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来听, 运用这种方法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此法持续适用于短跑、跨栏等起跑反应迅速的运动项目。
(三) 意念训练
所谓意念, 就是由运动的动意而引起的运动反应, 这一意念是通过运动的想像或回忆来感知和实现的, 通过意念, 可想像和强化某种运动动作, 能引起神经肌肉随着意念产生相应变化, 从而起到训练的作用, 就叫意念训练。
意念训练还可称之为“激情训练”, 能够使运动员在运动前或赛前进入亢奋状态, 激发好战斗勇的情绪, 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 念动训练能力使运动员消除心理障碍, 提高大脑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使身体器官司的活动协调一致, 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
训练中进行念动训练, 既可以在练习前进行, 也可以在练习后和休息期间进行。练习前集中注意力想像将要完成的动作, 练习后回想刚完成的动作, 并用言语描述动作完成的情况, 然后教练提出指导意见, 训练后的休息期间再回想训练中完成得最成功的动作3~5次。
(四) 模拟训练
即针对比赛中可能随时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实战的模拟练习, 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心理上和战术上的适应性准备, 尽量将意外情况考虑周全, 应对周全, 以免被意外情况打乱自己的情绪, 使运动员有备而战, 越战越勇。模拟训练也叫适应性训练或脱敏训练。
因为青少年运动员在遇到强手或在复杂而陌生的环境中比赛时, 常会感到不安、焦虑和紧张, 模拟训练就是人为的制造或模拟引起运动员情绪紧张的刺激物, 让他们在这种情境的干扰下进行训练和比赛, 使之逐步适应这种环境, 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产生对这种环境的抗干扰能力。
模拟训练的内容很多, 教练员可根据当前比赛的实际情况和运动员本人的特点来选择, 如针对提高身体负荷水平的超量模拟训练, 针对提高技战术水平克服各种困难的模拟训练, 针对提高心理负荷水平与备战水平的对手特点模拟训练, 针对取胜或落败的模拟训练, 针对裁判可能偏袒对手的模拟训练, 针对观众情绪异常化的模拟训练等等。
二、结论
对青少年进行运动心理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高增强运动员心理抗压能力, 并对已经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只有具备超常人的体能和心理素质, 才能掌握极少数人才能掌握的高难动作, 在激烈竞争的比赛项目中, 以一种稳定的竞技心理状态来迎接挑战;才能在整个比赛中运用好自己的技战术, 保证自己正常发挥或超水平发挥。教练员, 要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必须重视起来,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有耐心、爱心、热心和信心。只有教练与学生共同努力,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训练水平, 提高运动成绩。
摘要:在青少年运动中科学地对其进行心理训练能有效提高其个性素质, 提高运动成绩。教练员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应重视起来, 并积极探索有效的训练方式。本文结合实践经验, 对青少年运动心理训练方法予以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训练,心理训练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运动训练总结 篇5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中的主题构件:无论从活动的时间 活动的容量,还是从人们投入的力度来看,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运动训练都是罪主要的。运动成绩释义: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争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竞赛的胜负或名词。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竞技能力的定义: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 技能 战术能力 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 归纳和抽象,反映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本质特性。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每次运动员在参照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确定自己的训练目标并安排自己的训练计划时,应考虑个体特点,注意保持和发扬个人的优势能力。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1为运动训练的过程确立一个客观 准确的出发点 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 3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运动训练手段体系(1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 2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分类 3运动训练手段的分类)。模式训练法释义: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程序训练法释义: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1分解训练法2完整训练法3重复训练法4间歇训练法5持续训练法6变换训练法7循环训练法8比赛训练法)。3个要求(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2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要求3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2*8式:2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8耐力性 速度性 快速力量性 表现难美性 表现准确性 同场对抗性 隔网对抗性 格斗对抗性。
运动训练创新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运动训练;创新系统;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414-03
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不断创新、挑战极限的过程,就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突破的过程。随着社会对竞技体育的期望的提升,运动训练效果也逐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经验式、粗放式管理、训练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要求训练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年来,一些运动项目取得突破、一些项目停滞不前甚至滑坡的原因往往最终被归结为创新与否或创新多少的原因。但是,虽然运动训练创新的呼声很高,但我国在运动训练创新领域的研究并不多,笔者通过CNKI期刊网对核心期刊检索,有关竞技体育领域创新的研究内容分布见表1。国外相关文献大多数都是针对具体的技术过程进行描述,而对于如何进行训练创新的研究还没有发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者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竞技体育领域的创新,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1993年,我国学者刘建和就非常敏锐地触觉到运动技术创新在训练中的价值,并对创新技术的意义与分类、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创新技术与创新主体素质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1994年,马启伟、陈小蓉等对竞技体育技术创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竞技体育创新原理》也比较全面的描述了竞技体育领域创新的分类、创新的特点以及竞技体育领域理论、方法的创新。首次对竞技体育创新概念进行了界定:“竞技体育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在特定的运动领域中,对创新客体在现有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技术实践的技术上所进行的发明或改造,且实现一定社会价值的创造性活动。[2]”
在运动训练实践领域,对提高运动训练效果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止,这些理论方面研究成果和实践中有益的探索,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运动训练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主要观点与实践探索
1.1训练观念的先导作用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化的活动成果不仅有物质形态的工具和手段, 更多的是训练观念、方案、程序等[3]。训练观念是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思想基础。邓云龙(2003)认为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必须要转变教练员的观念,并指出,教练员的观念系统是制约运动训练效果的中介环节。观念的变革是改革的先导[4]。吴贻刚关于《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化的德过程与方法研究》(2001)认为: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化是解决训练问题的认识过程,是思维创造[5]。茅鹏(1994)研究认为,推动成绩更新最为根本的直接原因是训练方法革新;而推动训练革新的原因是联系于实践的发展着的训练思路,是知识和智慧,其核心问题在于“对运动成绩本质的理解和对训练工作的设计以及对训练过程的控制”[6]。
有研究者认为,“马家军”之所以能创造如此辉煌的成绩,是因为马俊仁的训练“综合并创造性地应用前人的训练法使自己的运动员达到质的飞跃,集中体现在三个突破:训练量的突破,训练强度的突破,训练后身体恢复过程的突破”。综合运用前人训练法和三个突破,实质上就是对训练理论和训练观念的突破和创新[7]。在雅典奥运动会实现皮划艇项目零的突破的水上中心从备战开始就提出“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首先是思想上的突破,思想上的创新,从而带动工作中一系列创新与突破[8]。上述研究认为观念、思路在训练中居于先导地位,运动成绩的突破首先都是观念的突破,因此,训练创新必须首先变革观念,进行观念创新。
1.2制度上的探索在总结雅典奥运会科技备战工作中,史康成指出,加强制度创新, 不断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方式是五条基本经验之一。体育体制总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体育发展内在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坚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 组织科研攻关,加强技术创新是我国雅典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成功的主要经验[9]。我国竞技体育20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举国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程,尤其是近10 年来的体育体制改革,举国体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并逐渐向新型的举国体制过渡。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就在于找到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 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整合社会和市场力量, 为体育事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鲍明晓认为,所谓的新型举国体制,就是以国家任务和大众体育利益为最高目标, 以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为核心, 形成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 财政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体育事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10]。也有研究者从体育产业化角度对体育制度创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11],刘爱华在《体育文化创新初探》一文中,对体育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阻力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制度既可以引导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阻碍技术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30多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在于举国体制的保障。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女子排球获得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实行了国家队管理制度,使训练组织趋于扁平化,资源的利用更加优化,很多具体的训练问题很快得到解决。队委会管理制度在北京奥运周期被推广到各个国家队。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竞技体育本身的发展,举国体制必然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
1.3组织形式创新尝试
从2002 年开始, 国家体育总局先后以水上、田径和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为试点, 对国家队科学训练监控服务体系建设和“训、科、医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经验, 促进了“119 项目”科学训练水平的提高。北京体育大学以“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为办学方向, 努力做好在该校训练的国家队的各项保障工作, 承担了多项备战奥运会的科研攻关任务, 并派出50 多名教师和研究生深入各国家队开展科技服务。北京体育大学与国家皮划艇队联合开设的研究生工作站, 为“三结合”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经验[12]。另外,一些国家队,如体操、皮划艇、女子水球等项目,为充分发挥教练组人员的集体智慧,分别从队内组织管理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组织形式的创新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动队层次教练组的知识多元化问题,有效减少了运动训练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但是,仅仅个别运动队的组织形式的创新显然对于提高我国整个竞技体育组织的竞争力来说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一点带面,更深、更广地推进组织创新,进一步优化组织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机制。
1.4训练器材、方法的创新训练器材、方法的创新既是技术创新的诱导因素之一,又是先进技术的重要保障。国内学者在总结我国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的辉煌历史时,提到中国在乒乓球打法、技术工具与仪器、训练方法等方面的21项发明和创新,占世界乒乓球创新总数的57%,雄居世界首位[13]。回首我国的优势项目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女子排球、体操、跳水等项目无不凝聚着训练设备和方法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活力。竞技运动成绩的提高始终伴随着训练器材、方法的创新,如,有研究者指出科技创新对于改进技术与训练方法,增加游进动力和革新装备设施、减少游进阻力两方面原因铸造了悉尼奥运泳坛的辉煌[14]。
同时,很多项目为解决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不足,组织科研攻关研制专项训练辅助器材,设计新的训练方法。例如赛艇系列、帆板、摔跤、拳击运动专项力量训练器的研制,皮划艇运动力量训练方法的创新等,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提供了新的、有效的训练手段。
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竞技体育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个方法、器材、设备不断进步的历史。但是,工具只是人手的外化和延伸,是经过思维加工的结果,工具演化必然是从业者对运动训练、运动成绩制约因素认识的深化。工具的变化只是现象,而并不是本质,要获得更大的创新价值,必须透过现象的工具审视项目发展本质特征。
1.5技、战术创新研究技战术创新是竞技体育创新的外显层,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时效性,是竞技体育主观层面的观念、认识、理论创新,客观层面器材、场地设备以及主客观交汇的规则演变、对手特征等变化的彰显点。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技战术创新历来是我国体育领域创新研究的重点。有的研究者从规则导向研究项目技战术创新趋势,很多研究者从不同专项视角,对专项技战术创新原理和历程展开研究,这类研究论文数量居竞技体育创新各领域研究之首(表1)。
刘建和(1993)研究指出,运动技术创新存在渐进式和飞跃式两种形式,并对创新技术的作用作了简要论述,研究还对运动技术创新的过程、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提高创新主体素质和提高训练水平方面提出了创新对策[15]。1994年,马启伟、陈小蓉结合创新原理与竞技体育创新实践,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竞技体育创新的分类、竞技体育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战术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创新的基本原理。
司克虎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分析了1991~1996年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影响[16]。也有研究者从竞技操训练科学化探索的角度系统研究了竞技体操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训练方法与手段、场地设备器材、训练竞赛管理制度等也在创新,反过来,训练手段与方法、场地设备器材、训练竞赛管理制度等创新也加快了技术创新的过程[17]。
从运动技战术创新的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创新主体对于运动技战术发展规律的把握是创新成功的关键。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规律本身就是项目特征、制胜规律的体现,把握运动训练技战术发展的规律,预见运动技战术发展方向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必须对项目特征、制胜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具有高度敏锐的洞察力。这种高度敏锐的洞察力背后蕴含的是教练员对项目的认知水平。因此,促进教练员有目的、自觉地进行运动技战术创新必须首先提高其知识存量,提高其对项目的认识水平。
1.6理论创新有研究者总结我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原因时,认为乒乓球运动之所以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就在于长期对乒乓球的制胜和训练规律的探索,并根据不同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乒乓运动制胜规律的变化,在全面、深入分析制胜因素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坚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乒乓球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18]。可见,运动技术创新是理论认识深化的自然结果。如《项群训练理论》的构建使运动训练理论体系原有的两个理论层次紧密地联结起来,对于运动项目之间实践互动起到引导作用,也为同项群项目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竞技能力结构“双子模型”的提出,从辩证思维的高度阐述了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互补关系[19]。有研究者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关系,认为构成运动技术持续创新过程的多维支持系统包括5大因素,即训练实践支持、政策及决策导向支持、理论支持、战略支持、创新人员与组织支持等[20]。近年来,我国训练学学者逐步关注日益增多的赛事对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一批有影响的参赛理论研究成果相继问世。
但是,综观竞技体育领域创新研究成果,绝大多数的研究分布于对具体技术创新的结果性描述,虽然对训练创新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启迪作用,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挖掘出训练创新的本质,而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仍显得无所适从。有论者将这种“先实践后论证”的运动技术创新模式称为传统模式。并认为,没有理论的先导,传统模式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人们在运动技术创新过程中投入的时间成本较大,偶然性亦较大。同时,运动技术创新尤其是运用,其结果往往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由之带有较高风险性[21]。对运动训练规律、方法、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是影响运动训练创新效果的基础要素。技战术、训练方法的创新也只有在充分认识制胜因素、训练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因此,如何提高教练员的认识水平,如何有效减少运动训练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还需要透过运动训练方法、运动技战术等创新现象,进一步探索提高从业者认识水平的途径。
2总结评述
纵观上述研究,虽然我国竞技体育决策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创新成果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1) 很多研究仍拘泥于创新现象的描述,对技术创新历程的回顾,而对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不够。如对技战术、运动训练方法、运动器材、辅助设施创新的研究,仍局限于微观层次上的“就技术论技术”,而对于运动训练创新机制的探索,对运动技术创新实质的研究,以及如何为实现技术创新而促进知识积累和流动的研究还是空白。
2) 提出了制约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创新效率的问题,但对于如何进一步的解决问题的研究较少。
3) 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目前,为提高我国运动训练创新水平,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就,竞技体育本身也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不断进行自组织,如对举国体制的探索,国家队管理体制的重构,理论上不断发展,训练方法、技战术的自发创新等。但是,这些实践中的创新探索多数仍处于自发、零散的状态,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创新活动。
运动训练创新本身具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但是,从目前运动训练创新领域的研究不难看出,对运动技术、战术、方法创新的研究由于其专项特殊性,很难指导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创新,而一些具体的创新技法的研究也由于在训练实践中缺乏生存、发育的土壤而被束之高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运动训练创新的机制出发,研究运动训练创新的本质及影响因素,进而为实施创新协调各种因素,促进运动训练创新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建和.论运动技术创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2)19:36-41.
[2] 马启伟.陈小蓉,李安格,等.竞技体育创新原理[M],1994:17.
[3] 吴贻刚. 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化的过程与方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8):9-11.
[4] 邓运龙.训练观念: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D]. 2003:1.
[5] 吴贻刚. 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研究探索[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9):9-11.
[6] 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7] 纪锦和.从世界中长跑的发展看“马家军”训练方法的突破[J].中国体育科技,1994,,30(7):1-6.
[8] 崔大林.皮划艇项目训练科学化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585-1591.
[9] 史康成.备战2004 年雅典奥运会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J].体育科学,2004,24(12):7-11.
[10] 鲍明晓. 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 ,16(4):48-51.
[11] 梁进.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理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2):7-11.
[12] 史康成.备战2004 年雅典奥运会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J].体育科学2004,(24) 12:7-11.
[12] 杨树安,张晓蓬,对中国乒乓球队科学训练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0,20(2):30-34.
[14] 史康成.备战2004 年雅典奥运会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J]. 体育科学2004,24(12):7-11.
[15] 刘建和.论运动技术创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19(2):36-41.
[16] 司克虎,等.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与科技进步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4):37-44.
[17] 吕万刚.试论竞技体操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构成及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3):86-88.
[18]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16.
[19] 运动训练学分会.当代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综述[C]. 体育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102-112.
[20] 刘建和,李林.简论运动技术持续创新过程及其多维支持系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31(4):45-48.
运动训练 篇7
关键词:排球运动,运动训练,运动损伤
1运动损伤的概念以及判断标准
排球中的运动损伤是指在参与排球比赛或训练中给运动员所产生相关的各种伤害,并且妨碍了运动员正常的身体运动或者继续运动而需采用的特殊处理,或者是这种伤害完全阻止了运动员的运动[1]。
现阶段,对运动损伤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是运动员不能参加训练和比赛,需要医务治疗和诊断有机体组织的损伤。但这种标准自身就存在的缺陷,运动损伤的程度不明确, 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同。由于受试者对运动损伤的界定不清楚, 在填写问卷时对训练、比赛中产生严重影响的损伤(如小面积皮肤擦伤、轻度的软组织挫伤、手指关节伤等)也可能会统计在内, 易会造成运动损伤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结果[2]。
因此,运动损伤程度的判断标准参考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 中对运动损伤程度的划分,分为3个程度:(1)轻度损伤:运动员在受伤后仍然能够按照训练计划的安排进行正常训练,并且不至于使伤病情况加重。(2)中度损伤:运动员在受伤后可以进行训练,但还需要停止或者减少受伤部位的活动。(3)重度损伤:运动员在受伤后完全不能训练,需要休息治疗[3]。
2结果与分析
2.1受伤人数和新旧伤的发生率
排球运动属于技巧性很强的集体隔网对抗项目, 其发展趋势向高度化、速度化、力量化等全面发展,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各项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而来的可能就是运动损伤的增加,在调查的193名学生中只有两名学生没有受伤的经历,均为男生,男生的损伤率为98.21%;全部女生都受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损伤发生率高达100%。由于被调查对象为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运动训练,损伤发生率高也属正常。 而造成损伤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的原因主要为:(1)女生的肌肉力量是男生的2/3,肌肉的横截面积比男生小,身体素质与男生存在一定的差异;(2)由于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同,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惰性心理。统计数据可以明显发现,复发的运动损伤在男女生中占得比例较高分别为:82.73%、85.19%,这与运动训练专业的自身特点有相当大的关系,他们在中学时期就开始训练,到大学仍然在进行排球训练,老伤复发的情况十分常见。可见,一旦产生运动损伤后就很难得到“根治”的效果,因此,在训练中要高度重视如何降低运动损伤的产生。
2.2运动损伤程度
在运动损伤程度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无论男生或女生轻度损伤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分别为60.00%、66.67%;其次是中度损伤;最低的是重度损伤。轻度损伤主要为挫伤、擦伤,例如在鱼跃、前滚翻等动作中;经常会导致学生肩、肘、膝部位受到损伤;在排球训练中学生经常是纵跳、降低身体重心、倒地等动作的不断衔接变化,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身体力量以及协调性都有很大的要求,经常会产生以扭伤、拉伤、劳损为主的中度损伤,产生中度损伤的学生都以主力队员为主,可以推测:运动成绩的高低与损伤率成正比,但是受伤的产生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该推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重度损伤中以骨折、脱臼为主要形式,但发生率相当低。
2.3运动损伤的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排在损伤原因前三位分别是准备活动不充分、 心理生理状况差以及身体疲劳,除准备活动不充分这项是所有运动项目都会发生的共性问题以外,其它两项都与学生自身情况有关,心理生理状态差,由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长期练习排球技战术,对排球运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个人身体机能的改变,易产生运动损伤。身体疲劳的产生在体育领域中属于正常现象,目前也属于相关领域的难点问题,教师只有在训练量上控制,尽量较少运动疲劳的产生,尽可能的减少二次疲劳的产生。特别要说明的一个原因是场地器材,在调查中发现学校的场地设备良好,因场地造成损伤的原因特别小,大多数发生在练习期间,学生人数多,进行分组练习时,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来球上,忽略了脚下情况,偶尔会踩到球上,这是造成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这一环节上,需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3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1加强各部位的力量练习
肩部、腰部、背部以及膝部都是以大肌肉群为主,加强腰部、背部力量的可多采用练习核心力量的方法,例如:平板支撑、香蕉姿势两头起等方法;可多采用动静结合的训练方法,对肩部、膝部周围肌肉群力量的加强效果会十分明显;踝关节是最易受到损伤的部位,其附近为小肌肉,肌肉能力差,在增加踝关节肌肉力量的方法应重在平时的积累,多练习跳绳和提踵练习等。
3.2重视练习后的放松环节
放松的作用:(1)减缓疲劳。训练后的放松会大大改善血液循环条件,降低血液中的血乳酸含量,对减缓疲劳和避免运动损伤有重要作用。(2)肌肉力量增长,肌肉得到发展。肌肉力量完全来源于完成动作时各肌群收缩的合力,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是影响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对抗肌不能放松,主动肌的力量就会被对抗肌抵消一部分甚至全部。如果肌肉一直保持紧张收缩状态,对肌肉的刺激就不易达到较深层次,也就不能有效发挥人体的运动潜能。
3.3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天气因素
由于大一、大二运动训练专业设置的技术课程相对较多,教师应结合班级的整体上课安排,对学生的练习负荷、组数以及时间等进行优化,使学生不易产生运动疲劳,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北方地区,冬季较长,天气干燥、寒冷,对准备活动的要求就进一步提高,尽量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也是降低运动损伤的最好方法之一。
4结语与建议
4.1结语
在练习中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运动损伤相当高,尤其在女生中,损伤率达到了100%。损伤的旧伤复发率较高,男女都超过了82%以上。损伤程度集中在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其次,重度损伤很少。主要是由于排球项目的自身特点造成的,损伤原因以准备活动不充足为主。
4.2建议
教师宜根据性别差异进行不同方式和不同身体部位的训练, 由于一旦出现损伤的部位,就难以根治,因此在练习中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以及最后的放松环节,尽量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膝部损伤是排球运动员的“短板”,应重视膝关节的保护,同时,增加膝关节部位附近肌肉群的力量,并且佩戴护具,以减少膝关节的损伤。
参考文献
[1]李银芳,安兵.我国排球运动员的损伤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4):50-52.
[2]顾伟农,王建伟,杨亚阁,等.我国体院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7(5):80-83.
运动训练 篇8
健美运动是一门通过徒手和各种器械,运用专门动作方式和方法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发达肌肉、改善体形、促进人体健康为目的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我国竞技健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大众健美健身的不断普及,作为科学健美训练的灵魂和指南——“韦德健美训练原则”已在我国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健美健身实践中对“韦德健美训练原则”还是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健美健身专门性的理论研究,在国外已经开展许多年了,我国从宏观上对健美健身训练理论的研究还相对薄弱,这对于中国未来竞技健美的发展是不利的。本文试图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对该原则体系进行解析,以期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对整套原则进行分析和论述,以帮助我国从事健美健身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更深刻的理解它的科学内涵和实质,使它更好的在我国健美界得以运用。
2 韦德健美训练原则简述
“韦德健美训练原则” 是被尊称为“现代健美之父”的乔·韦德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形成的较完整的健美科学训练原则,已得到世界健美界的公认。这些原则已深入到世界各国健美运动领域,从初级、中级、高级直到参加比赛的男女运动员及所有的健美冠军全部采用了“韦德健美训练原则”。这些训练原则已成为科学健美训练的灵魂和指南。
参考国际健联(中国)韦德体系私人教练培训班的内部教材和我国健美界泰斗娄琢玉先生的归纳,其训练原则内容主要包括:渐增超负荷训练、优先训练、肌肉混淆训练、综合训练、本能训练、孤立训练、局部集中训练、静力张紧训练、反重力训练、发胀训练、快速训练、锥形加重训练、强迫次数训练、助力次数训练、局部次数训练、预热训练、停息训练、逐降组数训练、变换角度训练、超组合训练、复合训练、三组合训练、多组合训练和分部训练。
根据笔者的理解,“韦德健美训练原则”可分为训练总则、技术性训练原则、方法类训练原则和计划类训练原则。原则是人们观察或处理问题所依据的准则或标准。[1]整套“韦德健美训练原则”实际上包括了健美训练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如果我们都概以“原则”,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因而我们将之称为“韦德健美训练理论体系”更为准确。下面我们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对其进行分类论述。
3 健美训练基本原则
在“韦德健美训练原则”中渐增超负荷训练、预热训练、优先训练、肌肉混淆训练、综合训练、本能训练都属于健美训练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与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虽用词不同,但实际内涵却是相同的。
渐增超负荷是指逐渐增加训练的重量和负荷,给予全身各部位肌肉群“超负荷”的刺激才能获得“超补偿”的结果,从而使肌肉群更快地增长。超负荷原则是基于人体机能对运动负荷刺激的基本反应与适应规律而提出的。更确切地说,所谓超负荷,实质是指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使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在不断进行的反应——适应过程中,逐渐提高到最大运动潜能。[2]该训练原则是肌肉力量训练的一个基本生理原则,同时也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生理原则,在运动训练学中称之为适宜负荷原则。
预热训练是一种使局部肌肉和关节在“预热”的情况下,使局部肌肉能逐步适应超负的训练。预热训练实际上是我们在运动训练中经常听到的专项热身。我们一般先做单关节动作进行“预热”,接着再做双关节动作。预热训练是训练课中渐增负荷训练的基础,同时,能防止大负荷下肌肉和关节的受伤。
优先训练是指把身体上最薄弱的部位或相对较弱需重点加强的部位,安排在每次课的最前面训练。优先训练就是运动训练中有效控制原则的具体化。优先训练实际上是补差训练,是对身体中较差的部位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均衡全面发展的训练原则。
综合训练是指在不同的训练动作中,采用不同的重量、不同的次数和不同的训练强度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实质运动训练学中称之为系统训练原则,较综合训练而言,系统训练含盖的面更广。
本能训练是指按照个人自己的直觉,通过长时期的实践来选择适合个人的训练方法,以获得最好的训练效果。本能训练实质就是针对不同运动员训练中的个体特异性实施区别对待,运动训练学中称之为区别对待原则。因为,虽然人体的化学结构是相同的,但体内的基因条件和生理生化的特点不同,对运动负荷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也不会相同。
4 健美训练技术类原则
“韦德健美训练原则”中属于技术类训练原则的有孤立训练、局部集中训练、静力张紧训练、反重力训练、发胀训练和快速训练,这些训练原则实质上是健美训练的基本技术要求,是竞技健美专项的技术需要。
在健美比赛中,运动员更多的是通过展示肌肉的外形而不是完成动作的能力获得比赛的胜利。健美运动员的训练目标是要拥有发达的肌肉体积和清晰的肌肉线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匀称的肌肉比例。其训练目标是健美区别于举重和其他项目专项力量练习的根本,简而言之,健美要的是“肌肉、线条和比例,而不是力量”。因此,健美训练的所有技术要求都要以这一训练目标为核心。
孤立训练是指健美训练的每一个动作,要求最大限度地集中于主动肌群的收缩和伸展,尽可能使其它肌肉群很少或不参与用力。局部集中训练是指最大限度地使大量血液集中在某一部位肌肉群的一种训练动作。静力张紧训练是一种在健美造型中的肌肉控制技术。反重力训练是指在重量放下还原时使主动肌产生最大张紧力抵住重量所产生重力向下的作用力。该训练实质是一种在运动生理学中称之为的“离心训练法”肌肉力量练习方法。研究发现,肌肉在进行离心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离心张力比最大向心张力大30%左右,因此该力量训练方法能够对肌肉造成更大的刺激,从而更有利于发展肌肉横断面积和肌肉力量。它可以增强肌肉的结缔组织,加深肌肉的刺激深度。
发胀训练是指在用正常的技术动作做到最后一组的最后一次试举后,再继续做几次短促而不完全的局部次数训练。快速训练也称“补偿加速训练”,指在上举动作中要加速用力。其目的是充分发挥白肌纤维的性能。
根据娄琢玉先生的总结,健美训练的基本技术原则包括动作的全过程用力、控制着重量、不要惜力、继续张紧力、把意念集中在肌肉中、训练到极限次数。[3]“韦德健美训练原则”中的这些技术性训练原则跟娄琢玉先生总结的基本技术原则虽表达用词不同,但实际内容却是相同的。同时,这些技术性原则使得健美与举重和其他项目专项力量训练区别开来,体现出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4 健美训练方法类原则
“韦德健美训练原则”中属于训练方法类的原则有锥形加重训练、强迫次数训练、助力次数训练、局部次数训练、预热训练、停息训练、逐降组数训练、变换角度训练、超组合训练、复合训练、三组合训练和多组合训练,这些训练原则实质上是健美训练的具体的训练方法。
美国学者伯特·沃德分别以代表构成相关负荷因素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合成的字串,即PIRTS,来表示这些负荷因素。其中,P(percent)最大负荷百分比;I(interval)每两组练习间的间隔;R(repetition)一组练习的重复次数;T(time)完成重复练习的时间;S(set)组数。[4]除此之外,力量训练频率也是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重要的训练因素。健美训练中各种训练方法的实质其实就是这些因素的变化组合方式。
锥形加重训练是指逐渐增加重量、试举次数相对减少的加重方法。强迫次数训练是指借助同伴的外助力克服肌肉用力的“黏住点”完成最后1~3次试举。助力次数训练是指在试举中最后不能再以准确的技术动作来完成动作全过程,容许借用自身协同肌群的力量产生一股“助力”来完成最后几次试举。局部次数训练是指做某一个动作做到最后极限的一次后或在做完力竭的“助力”或“强迫次数”训练后,再尽力做动作全过程的1/4、1/3或1/2次,直到一点也举不起来为止。
锥形加重训练是通过“P”来改变运动负荷,而强迫次数训练、助力次数训练和局部次数训练则是通过“R”来增加负荷强度,以加深对肌肉的刺激。
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依变换的内容可将变换训练法分为三种,即负荷变换训练方法、内容变换训练方法和形式变换训练方法。[5]
变换角度训练是指在训练中变换不同的角度和体位,以使各部位肌肉群获得全面发展。肌肉混淆训练是指为了使肌肉群持续地和完整地发展,必须定期或经常地调整训练课程或训练动作。变换角度训练和肌肉混淆训练实际上是内容变换训练方法和形式变换训练方法的结合。
逐降组数训练是指在一个连续长组训练中,逐组减轻重量和强度的训练方法。停息训练是在采用一定重量试举的全过程中,用不同的间歇来完成一个长组中的规定次数。逐降组数训练和停息训练都是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和负荷变化训练法的结合。
超组合训练是指把相反的相近肌肉群的两个动作在一个连续组内进行循环训练。复合训练是指把相同肌肉群的两个动作在一个连续组内进行循环训练。三组合训练是指把相同肌肉群的三个动作在一个连续组内进行循环训练。多组合训练是指把相同或相对肌肉群的4~5个动作在一个连续组内进行循环训练。上述四种训练实际上都是循环训练法,只是组合的动作数量不同而已。运用这些训练可有效地激发训练情绪、积累负荷“痕迹”和增加训练过程的练习密度,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糖酵解系统及其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功能的能力,能有效地提高该功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
5 健美训练计划类原则
在“韦德健美训练原则”中循环训练和分部训练属于训练计划类原则,这些原则虽简单,实际上所包涵的运动训练含义却十分丰富,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很难把握这两个训练原则的真正内涵。
按运动训练计划时间跨度的大小,可将其分为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大周期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及课训练计划。[6]循环训练是指在一个循环周期中,贯穿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循环训练的实质内涵是指在健美训练中要有训练计划,主要包括年度和大周期训练计划,同时依据相应的计划安排训练内容、方法和负荷。其训练计划的制定主要依据系统训练和周期训练原则。
分部训练是把全身各部位肌肉群分成几次或几个部位进行训练。分部训练实际上是健美专项周或小周期训练计划。分部训练主要考虑的是身体各部位肌肉群的训练强度、适时恢复及匀称发展。
6 应用“韦德健美训练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全面系统具体的运用这套原则。所有“韦德健美训练原则”都不能孤立地来看待,它必须根据不同的训练水平、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的训练动作和不同的训练周期来采用,并结合训练动作和训练课内容来综合运用。
其次,我们应认识到它的不足之处。整套原则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使得对其理解不深刻的运动员难以在训练过程正确运用。现代运动训练非常注重训练过程的控制,该套原则中缺乏这方面的内容。
最后,我们应在此基础上构建健美训练理论体系。竞技健美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竞技健美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必须在动态中不断认识、观察、摸索、把握健美运动的本质与规律,并不断顺应规律,调整训练理念、方法、手段、策略。
健美训练构成是多层面和多角度的,既有人们对健美项目制胜规律的把握、训练思路的创新和训练原则的理解等宏观层面的因素,也有个性化训练、心理训练、营养和体能训练等操作层面的要素。科学的健美训练,其实质就是要将训练中的这些复杂因素给予优化、系统化,使其能够按着竞技健美本质规律和特征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地规划,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目的。
7 结束语
“韦德健美训练原则”对我国健美训练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利用和发展这些原则,我们应从更宏观的训练学角度去理解其中的科学内涵和实质,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以构建健美训练理论体系。
健美训练理论体系的建构,必须要借助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和运动营养学等相关运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才能使其建立在一种更为全面、更为厚实、更为科学的基础之上。坚持理论创新,在保证健美训练理论体系建构的高起点的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意识,跟上现代竞技健美发展的趋势,为中国竞技健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这是建立这种理论体系基本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1]张清源主编.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489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25
[3]娄琢玉.娄琢玉健美世界[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77
[4]邓树勋,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17
[5]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66
运动训练专业改革问题研究 篇9
1.1 实际训练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高校开始进入扩招阶段,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很多院校开始独立的招收运动员, 能够进行运动训练的学校从专业性体育院校扩展到师范类学校、综合类学校、理工类学校等等。截止2009年设立运动训练专业的学院到达近70所高校, 其中师范类学校大约30所左右, 综合类学校大约20所左右。扩招以后各方面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 由于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立运动训练学院各个高校之间争抢高水平运动员成为一大关注点。鉴于学校招生数量远远超过高水平运动员的数量, 大部分高校开始从普通中学中招收体育生、运动员。这种现象导致高校生源质量的急速下降。很多学校不得不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调整培养目标, 逐步将培养优秀教练员和专项运动员的单一目标转向专项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多元目标。从各个高校扩招到各高校运动训练改革的过程来看, 培养出能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运动员以及优秀运动员教练一直是各大高校设立运动训练院的最终目标。但是在实际中, 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各大高校师资力量的限制很难完成预定的目标。
1.2 课程设置过于广泛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各大高校设置的课程过于广泛, 广泛的课程设置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学的多而不精, 学生只能够从表面上理解所学的课程并不能深入了解其内涵。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运动训练专业基础课包括了:实用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生理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等;体育专业基础课包括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等。这些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 所有的课程不管学生是否感兴趣都必须进行选修。课程作为各大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高校学生的质量。国内大部分院校尽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除了专业基础课程之外还设置了很多选修的课程, 例如: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民族体育、国外体育发展等等。这种广泛的课程设置会使得体育院校忽略本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 不能够把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1.3 社会实践课程缺乏专业性
优秀的运动员和优秀的教练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理论技巧等, 这种素质的培养必须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但是一名运动员或者教练员只具备理论知识并不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或者教练员, 从一名理论上的优秀运动员或者优秀教练员到一名有良好成绩的真正优秀的运动员或教练员必须经过实践。由于扩招的影响导致各大高校的生源质量整体下降, 很多学生在上学之前并不具备直接的运动体验或者经过大赛的磨练。他们大多数在教师、寝室、训练场三点一线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运动员, 在这种状况下各大高校加强实践课程的专业性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鉴于此, 较专业的体育院校例如, 北京体育大学等已经对运动员的实践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北京体育大学根据生源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分类:在校一般学生、从国家退役的运动员、未退役的运动员以及校外3+1学生。根据学生种类的不同北京体育大学设置了专门的实践课程来满足各种类型学生的需求, 充分发挥各类运动员的特长。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的综合性大学以及师范类学校等并没有针对性的对运动训练实践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或者经过一定的改革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很多高校的实践课程千篇一律、形式单一、缺乏专业特色。
2. 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相关建议
2.1 转变观念, 明确专业目标
各个学校的专业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指南针, 只有明确了专业目标才能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上。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除了一些高等学府, 例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 大部分高校对于运动训练的培养目标都比较模糊。这种对目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导致“厚基础、宽口径等教育观念”。但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运动训练来说应该推行“窄口径”, 有针对性的对培养特定需求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因此, 如今的运动训练专业改革必须首先推行“窄口径”的教学理念,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明确教育目标, 然后再有目的的拓宽口径。
2.2 完善专业教育体制
运动训练最重要的保障之一是完善的专业教育制度, 就我国目前运动训练的实际情况来说, 很多问题或者缺陷的存在与我国不完善的体育教育体制存在很大关系。新形势下运动训练的专业改革应该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明确界限、细分各个专业加强专业性的同时也应该对细分专业进行相应的拓展, 最终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具备较强的专业适应性又具备一定广泛的社会适应性。随着国家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理念的不断深入, 各个高校应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断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增加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也别是加强竞技领域内实践活动, 努力为高校学生打造高质量的运动训练平台。
2.3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和专业教材建设
硬件设施是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运动训练顺利开展必须依赖良好的硬件设施。目前只有少数高校能够为在校学生提供专业的运动设备以及专业的学科教材, 大部分综合性高校和师范类高校提供的教材和硬件设施都没有到达相应的要求。在接下来的改革中, 必须加强教材的专业性以及学科的基础性, 进一步完善各种硬件设施, 为高校培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我国要想实现顶尖的体育强国梦, 进行运动训练专业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 大部分运动训练专业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 专业训练目标很难实现, 在这种背景下运动训练必须在正确的体育观念、教育观念的指引下进行运动训练专业改革, 不断完善运动训练体系和体制, 逐步摆脱现实困境。
摘要:运动训练专业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支撑专业, 其理论发展、专业改革一直是各大高校体育教学研究者的研究重点。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本文以运动训练专业改革为研究中心, 对改革的问题、原因以及策略进行了细致分析。
关键词:运动训练,改革,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宝泉, 李少丹.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困惑与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 (01) .
运动训练 篇10
关键词:组合训练,高校,足球运动训练,应用
目前我国的足球训练理念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训练指导思想不够明确、训练计划无系统性,技术训练过于强调对抗、快速和简练等,而不是追求技巧的高效、细致和全面等,导致我国目前的足球运动水平普遍不高。我国高校足球运动队及高校足球运动教学起步都比较晚,采用的足球训练方法主要是沿袭传统“单一叠加”训练方法,明显缺乏“组合”的特点,应用至今运动训练效果始终不甚理想。因此,本文从理论上就高校足球运动组合训练问题做浅显必要探析。
1 足球训练与组合训练概述
1 . 1 足球训练及其发展
对于足球运动训练来说,主要包括技术、战术、体能和心理四个方面要素的训练,整体上是一个各项技能水平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旨在发展与提高运动员、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要求承担足球运动训练的教练员、教师们严格按着足球运动教学、训练规律,有顺序安排足球技能、水平训练内容,选择合适的足球运动训练方法,促使运动员、学生足球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现代足球运动特点及其发展,对我国高校足球运动教学以及足球运动员、学生的技术、战术能力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全面学习、掌握足球运动相关技能、战术方法;其次,要掌握恰当时机合理选择、运用足球运动技术、战术动作的方法与能力;再次,精确、熟练控制足球运动技术、战术动作方法、手段;最后,保持足球运动实战对抗过程中技术、战术运用的灵活性。总之,要求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足球运动员、高校学生的技术、战术训练作为我国足球运动训练的重点与指导思想。
1 . 2 组合训练方法含义
组合训练方法源于组合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就组合训练理论来说,其是根据运动训练目标、运动现状及相关训练理论,在原则上进一步指导和规范训练活动,以及在不同训练层次上,依据训练目标,采用不同内容、方法、手段等的“组合”形式,针对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高校足球运动组合训练,是指在一个或者多个训练单元中,依据足球运动员所处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项目要求及个人特点等因素状况,科学运用现代足球运动训练学原理,合理选择、安排不同性质、比例的训练内容开展训练,旨在使运动员获得最佳训练效果的训练方法。关于目前我国高校足球运动组合训练内容,主要包含体能、技术、战术和心理四部分训练内容;“组合”可以是同一训练要素内容的多元组合,也可以是不同训练要素内容的交叉组合,同时也可以是多种训练要素内容的综合组合,具体采用那种组合形式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2 高校足球运动训练中组合训练方法的应用
2 . 1 高校足球运动组合体能训练方法
2.1.1 结合“球训”组织体能训练
“球”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具;高校足球运动员的“球龄、球感”等都要远逊于职业化的足球运动员,将学生“球识”的培养融入到体能训练中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最主要的是在进行组合体能训练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需求很好的做到综合体能训练(结合球)与单项体能训练(无球)之间的平衡。
2.1.2 注意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统一
传统足球训练理论在训练量与训练强度两个负荷因素处理上,常常是把量与强度人为的对立起来,二者之间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现代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在量与强度上要求尽量同步提高,实现足球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高度统一,其可以保证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既能承受大运动量的刺激,又能承受高强度刺激,二者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素质。
2.1.3 保证力量的体能训练基础地位
力量素质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足球运动员对抗能力、专项技术水平高低,同时对足球运动专项速度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现代足球运动比赛中的所有进攻、防守等身体的接触、抢位、加速、拼抢等效果无不与足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息息相关。国外曾长期的将力量训练作为足球运动速度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要在力量素质训练中突出“快速”素质,力量素质训练发挥着足球运动其他体能训练基础的作用。
2 . 2 高校足球运动组合技术训练方法
2.2.1 由易到难及重复的技术训练
任何一项足球运动技术的训练都要经历一个从简练到复杂的过程。高校足球运动技术训练应该遵循先由单个技术练习向组合技术训练的过渡过程。考虑到我国高校足球队员的认知能力较强、思维比较丰富的特点,可以先尝试开展两种左右的足球运动技术练习,注意两种技术之间结合运用,以及通过重复的训练,使运动员“熟能生巧”。
2.2.2 结合“实战”开展技术训练
现代足球运动训练规律表明,技术动作运用在“运动中”和“压力下”环境中更容易形成与成熟。简言之,足球运动技术动作训练离不开“实战”,比赛中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是最快的,单纯的、无对抗的、脱离比赛场景的重复性技术练习,很难满足足球运动竞赛水平。
2 . 3 高校足球运动组合战术训练方法
2.3.1 时刻铭记核心战术的存在
现代足球运动中,多数球队都在使用区域型打法攻防体系,区域型打法攻防体系作用的最终发挥还是要落实到1v1场景。娴熟的1v1“核心战术”对足球队的制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论球队的进攻、防守策略多有效,球员个人战术能力的缺失,始终是导致球队最后失败的关键。
2.3.2 模拟实战场景强化战术意识
要想培养与提高足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非常有必要将其置于攻守对抗的比赛环境中,可以通过“小型比赛”模拟形式来营造实战氛围,从而起到强化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足球运动训练中使用该方法训练的不多,即使有所应用也由于不是很成熟,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
2 . 4 高校足球运动训练综合训练方法
2.4.1 从实战出发 ,满足竞技比赛要求是首要原则
对于高校足球运动训练中对抗的练习,不仅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要体现快速、强对抗性在足球运动训练中的作用,以对抗带技术、以技术促对抗,旨在完善、提高足球运动员大强度对抗下场景下的控球、突破能力,及运动员之间的协作与合作能力;重点培养足球运动员的对抗性、拼抢性、反复冲刺及多次快速接应、穿插跑动等方面的能力。
2.4.2 利用“小型比赛”训练模拟比赛场景
组合训练方法是要足球运动员在技术、身体、战术意识等多个方面同时得到提高与发展,技术、战术及战术意识三者之是一种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关系,需要在训练中使其综合发展。任何简单的、孤立分割的方法对于运动员以上三种竞技能力的训练,效果都不甚理想。面对组合与综合训练需要,有必要结合“小型比赛”模式开展高校足球运动训练。
2.4.3 注意个人训练与整体训练的融合
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项目,但诸多动作、行为都是靠运动员个体来完成的,如运球、冲刺、跳跃、抢断和射门等;这也是高校足球运动训练之所以重视与进行个人训练的原因。有了高超技术、战术能力水平的个人,才会形成强大的团队,但是强大团队的形成还离不开整体训练的作用,只有通过整体训练将个人技能、能力融入到团队整体上来,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强大的团队。尽管个人、整体之间的融合过程相对复杂,但却也是必须的,是解决当前高校足球运动训练中个人能力水平水高、团队能力却不强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2.4.4 注意运动员洞察力、决策力的提高
运动训练 篇11
摘要在排球运动中运动疲劳和恢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要素,两者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构成了决定训练效果的两个基本因素。本文从排球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恢复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达到最佳的排球训练的效果提供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排球运动运动性疲劳恢复
排球运动是一项追求快速多变、技术细腻、技巧性高的体育项目,因此在训练中高强度、高负荷、高运动量的训练,机体必然会产生运动性疲劳。如若当疲劳产生时,不及时有效的恢复,不重视恢复的效果,就会促使疲劳积累,最终发展为过度性疲劳。因此在训练中无论是作为一名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疲劳产生特点和机制、恢复原理和方法及掌握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对更好更早更有效的提高运动训练效果,对运动员成绩和教练员水平的提高都有重大的意义。如何在排球训练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疲劳出现后尽快的消除疲劳,促进恢复,以适应更高要求,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怎样去正确处理好排球运动训练中疲劳和恢复的关系,是本文对运动性疲劳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运动性疲劳定义
运动性疲劳是人体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现象,它是一种替报性信号,或者说是一种保持健康的保险阀。在1982年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有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引起的适度疲劳,又是各种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所追求的。只有达到适度疲劳,才能获得超量恢复,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运动性疲劳分别来自于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可以通过客观指标来反映出来,后者更侧重于主观感受。
二、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
由于在运动训练中项目的不同、强度的不同、时间的不同、运动方式的不同,产生疲劳的机制也不同,因此对疲劳产生机制也有不同的研究,目前对疲劳产生机制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衰竭”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且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而产生的。此假说是根据机体长时间运动中工作能力下降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象而提出的。
(二)“堵塞”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产物,如乳酸、氢离子、钙离子等物质在其组织中堆积造成的。疲劳时由于乳酸堆积,血乳酸浓度增加,从而引起肌组织和血液中的pH下降,阻碍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抑制脂肪酶的活性而降低脂肪氧化功能,促进疲劳的产生。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该学说认为由于长时间运动的情况下,机体组织器官某些代谢产物的堆积导致体内代谢性酸中毒,血液pH值下降,高渗性脱水、血压、渗透压改变等,致使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失调,引起疲劳。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巴甫洛夫学派的学者认为,无论是体力或脑力的疲劳,均是大脑皮质保护抑制发展的结果,由于大脑细胞长期兴奋就会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进一步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的程度时便会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五)“突变”学说
该学说是爱德华兹提出了一种新的疲劳学说,其特点是将疲劳看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认为疲劳时,在能量物质和兴奋性不断丧失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是兴奋性突然崩溃,这样可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下降而产生破坏性的变化。
综上看来,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繁琐的,多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影响的。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运动项目的疲劳产生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单单用一种学说去解释运动性疲劳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
三、排球运动员疲劳的诊断方法
排球运动是一项比赛节奏快、强度大、负荷大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要保持高度的兴奋性、运动的快节奏性、技术动作的娴熟性、战术配合的多样性和饱满的激情去投入比赛。而高超的技术、战术和良好的体力、体能的获得是需要在平时大强度、高负荷的训练下获得的。科学的判断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对安排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疲劳的表现形式多样,引起疲劳的原因、部位和机制也不尽相同,因此,目前对疲劳的诊断主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
(一)观察法与自我感觉判断运动性疲劳
排球运动训练后通过观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反应,依据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其某些外部表现,如自我感觉精神不振、运动的积极性下降、面色发红或者发白、动作迟缓,情绪低落,不集中注意力等现象,来判断其疲劳的程度。
(二)生理指标判断运动性疲劳
主要指标是通过体重、肌力、脉搏、呼吸肌耐力测定、反应时和皮肤空间阈等来测定和判断疲劳。除此之外,判断运动疲劳的方法还有生化指标测定与判断法。这种方法常用指标有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氨、血睾酮等,通过对这些生化指标的测定可以了解身体的疲劳程度。
四、排球运动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
在排球运动训练中出现疲劳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疲劳不能及时的消除,使疲劳累积,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将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身体健康,能否尽快消除疲劳,是运动训练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自然恢复法
自然恢复法最主要的是放松性训练和睡眠。放松性训练指训练的整理放松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慢跑、呼吸体操及肌肉、韧带拉伸等放松性练习。以消除机体在训练中产生的“运动状态”,缩短肌肉的疲劳时间,促进身体各机能和精力得到积极的恢复。充足的和高质量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最佳方法,机体在睡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最低,合成代谢最旺盛,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睡眠首先要从时间上有所保证,成年运动员在训练期间,每天应保证8-9小时的睡眠时间,青少年则需要至少10小时的睡眠时间。所以,我们要通过组织手段,从时间上能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营养补充恢复
排球运动员由于在运动过程中新城代谢率急剧增加,身体各个器官、系统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质,因此在运动性疲劳的产生过程中和出现以后,通过在膳食中补充足够的糖、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来补充能量,调节生理功能。这是环节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促进其恢复的重要措施。为增加体内碱储备,以缓冲酸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应当多吃蔬菜和水果。对于女子排球运动员,由于女子本身体质的特殊性,在运动训练后对微量元素铁的需求较高。因此适当补充含铁质元素较多的食物,将有利于增加女子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促进机体的恢复。
(三)物理手段恢复
物理恢复手段很多,一般采用的是温疗浴、桑拿浴、按摩及吸氧与负离子吸入等措施。通过一些外界辅助的方法手段作用于机体,促进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进行,加速疲劳物质的排泄,使机体快速的恢复。
(四)药物手段恢复
在超负荷大运动量训练环境下对机体的内环境影响很大。在对疲劳的病因和机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服用有利于疲劳恢复的药物能促进机体内环境的恢复,有利于排球运动员的健康和保证正常训练水平。
(五)心理手段恢复
运动员在高负荷训练过程中要承受着来自身体和精神上双重压力,在训练之后可以组织一些集体娱乐活动来进行心理放松,或者使用音乐疗法,使训练中疲劳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缓解。
五、结束语
运动性疲劳在排球运动训练中必然产生的,准确把握疲劳与恢复的相互关系,把疲劳的消除和运动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科学训练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排球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应该掌握的知识,并加以运用到实践中,选择科学、合理、正确的方法快速消除、缓解运动性疲劳,从而达到的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步标,华明,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48-449.
[2] 吴春燕.运动性中枢疲劳生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2):44-46.
[3] 曲金亭.运动与积极性恢复手段[J].竞技.论坛.2011.3(19):34-36.
[4] 夏亮,陆秋源.排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及消除方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1(26):126-128.
运动训练 篇12
运动训练学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运动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负荷,将训练和比赛紧密结合,以创造最优成绩为目的,全面发展自己的身体和专项运动技术水平。 运动训练理论与足球训练过程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运动训练理论在足球训练的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足球训练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运动过程,需要将教学过程进行一个科学地、统筹地设计和安排。 在训练过程中所涉及的球队的训练目标、参与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中不同阶段的内容和方法、各个阶段训练的效果评价等,都是足球运动训练的组织者首先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足球训练的原则、足球训练过程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足球训练过程的组织与控制等,是现阶段足球运动训练理论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我国足球运动职业化以来亟待解决的理论认识问题。
其次, 足球训练过程对运动训练理论具有补充和完善的作用运动训练学理论源于运动训练实践, 各个运动专项训练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各个专项运动训练的研究成果,对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各运动专项训练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并使其成为了阐述运动训练基础理论和运动训练过程中带有共性及普遍性问题的理论体系。 像运动训练理论中的周期性训练原理、竞技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等, 都是从运动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而来成为指导运动训练过程的理论基础。
2、运动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对足球训练的影响
足球训练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训练过程,它的目标是要发展运动员的足球竞技能力,并在比赛中表现出来。因此,运动训练理论的建立首先要全面地认识足球训练过程的特征,要从运动员的基础水平出发,确定训练目标,并根据训练目标制订出训练的阶段性计划通过对训练计划的实施和评定过程,逐步将训练的结果向实现训练的总目标迈进。 其次,运动训练理论的建立为科学地分析足球训练过程提供了依据。 运动训练学理论认为,多年运动训练过程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运动负荷的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运动员进入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并表现出最佳竞技成绩,是运动训练过程的最终目标,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的安排及要求,都要服从于最佳竞技阶段训练任务的完成。最后,运动训练理论的建立优化了足球训练过程的结构。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对比赛的作用,以及不同发展水平对比赛的影响程度,在足球训练过程中科学地组织、合理地优化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训练,使全队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得到最佳组合,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水平。
3、运动训练理论在足球训练过程中的应用要点
通过了解运动训练学理论对足球训练过程的指导作用,结合分析运动训练学理论对足球运动训练的影响,按照运动训练过程的一般规律和特征,提出以下应用要点:
3.1、用系统的思想认识足球训练过程的体系
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足球训练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的运动训练体系。分析这个特殊的训练体系,要运用系统的思想,全面地分析和把握训练体系的各个因素,准确理解各个因素的作用,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调节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使训练过程有目标、有方向、按系统完整地掌握运动训练的全过程。
3.2、用科学理论分析足球训练过程的结构
如何在足球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运动训练理论准确地把握足球训练结构的各个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按照足球竞赛的基本规律安排训练,是科学地分析足球训练过程的重要内容。 应充分利用足球训练过程结构诸因素的相互作用, 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3.3、用长期的目标确定足球训练过程的计划
要想在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要使运动员最终成为出色的职业选手,就要在完成各个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总目标。 训练过程要围绕目标,有计划、长期、稳定地进行,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3.4、用发展的阶段选择足球训练过程的内容
依据训练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足球训练过程要分化成各个训练阶段,根据各阶段的要求制定训练内容,这是足球训练过程的一般规律。 处于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过程,训练目标是发展足球运动的基本能力,掌握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竞赛技能,内容是以足球运动的基础技能为主; 处于专项提高和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过程围绕他们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应以实战为基础,选择提高比赛中技战术应用能力和适应比赛环节、保持竞赛状态的有效内容。
摘要:运动训练学理论在足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体现了运动训练学研究成果在具体运动项目上的指导作用,这也是运动训练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即揭示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在具体运动项目上的表现特征。同时,运动训练的研究领域,包括了各个运动项目训练的共同规律,运动训练学的研究也需要运动项目的支持。因此,了解运动训练学理论在足球运动训练中的表现特征,是丰富足球运动训练理论的重要方面,也是指导足球运动训练实践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