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金融发展策略

2024-07-25

保定市金融发展策略(共7篇)

保定市金融发展策略 篇1

一、引言

“新常态”最早见于美国金融机构对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过程的描述:缓慢、脆弱, 并且充满不确定性。“新常态”用于描述我国经济时, 指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渐成为主体, 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居民收入GDP占比上升, 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国内对于“新常态”的高度关注是从2014 年5 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开始的。习近平指出, 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增强信心, 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 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 提出“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是金融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土壤,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 金融业的发展必然受到经济增速下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体制改革等“新常态”经济表现的影响, 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要求。地方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认清金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当地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谋划好新阶段的金融工作, 以发挥金融支撑经济新常态的突出作用。

二、保定市经济发展新常态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 中国经济也呈现出了新常态发展。中国GDP增速从2009 年两位数的增速高点持续下降, 2012~2014 年经济增长维持在7%~8%的区间之内, 2015 年中国GDP增速为6.9%, 创25 年新低。作为河北省较大的地级市, 在全国经济呈现新常态发展的背景下, 保定市的经济发展也呈现了新的态势。首先从GDP发展速度来看, 自2008年金融危机至2010 年, 保定市GDP增速持续呈现两位数的成绩, 随着全国经济的下行, 2011 年和2012 年增速下滑但仍然保持在10%以上, 2013 年和2014 年的增速分别为9%和7%, 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速度一致, 保定市的经济增长进入了稳定的中高速增长。虽然经济增速放缓, 但是增长绝对量依然可观, 增长的驱动形式更加多样化, 第三产业占比和消费品零售增长逐渐上升,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保定市经济新常态, 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大调整、我国经济“三期叠加”阶段性变化与保定市发展历史性交汇的过程, 也是经济减速与提质增效的过程。

三、经济新常态下保定市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金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经济新常态下, 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因此金融业必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风险。

(一) 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金融业信用风险上升。2014 年保定市产业结构为12.7∶54.1∶33.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但第二产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体, 也是保定金融业服务对象的主体。在经济下行和国家政策影响下,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0 年的21.3%持续下滑到了2014 年的6.7%, 部分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持续呈现负增长, 加之工业生产者出场价格指数在经济的压力下处于下降趋势, 企业经营也更加困难。大量企业经营不善导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 利润压缩或亏损增加导致金融机构难以收回贷款。即使央行采取措施, 频繁调息, 各类金融价格进行调整, 也难以抑制金融业信用风险的上升, 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不良贷款率上升以及信贷增速放缓, 给金融机构的业绩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二) 金融风险管理模式需要完善。在经济新常态下, 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方面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企业短期内无法摆脱经营困境, 中小企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资金趋紧的影响, 企业经营风险极易转化为金融风险;另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不可持续, 储蓄化为投资的转化率降低, 政府介入稳定金融的效应下降, 影子银行体系和热钱流动等问题也极大地冲击了金融业, 信贷风险的风险管理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也进一步削弱了银行机构在金融业中的垄断地位, 导致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 流动性风险上升。金融业的风险更趋于隐蔽和复杂, 这对传统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 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金融机构的转型。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 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带来金融业态的转型。长期以来, 保定市金融机构习惯于为第二产业服务, 产业结构的优化促使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结构进行优化。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 给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潜在客户群, 居民收入及消费需求的增加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极大的消费信贷发展的空间, 消费信贷业务尤其是零售信贷业务的发展, 如汽车贷款等是金融机构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领域。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上看, 创新型产业的发展也促使了金融机构进行信贷投放结构调整, 使其更加关注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 加快推进金融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四、经济新常态下保定市金融发展策略

为了应对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全新任务, 保定市金融业发展策略的重新定位势在必行。保定市金融业的发展目标应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相平衡, 适应并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 在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 推动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目前, 我国金融抑制程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甚至高于低收入国家,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受政府管制的金融体系还能够有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下行, 金融资本受政策影响调整滞后, 资源错配严重。为提高资本效率, 保定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本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引导金融资本有效地从产能相对过剩的行业向经营效益高、发展潜力好的新型产业和创新型产业以及服务行业等流动, 盘活金融资金, 使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果达到最优。此外, 当局要对影子银行体系和民间融资问题进行合理的引导,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市场对于政府干预金融的自发反应, 是一种自发的利率市场化, 合理引导影子银行体系和民间热钱流动, 使之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 既可减少这些问题带来的金融风险, 又可优化民间资本的利用效率。

(二) 新常态下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防止金融风险蔓延。在新常态下, 保定市金融业的发展和改革要重点强调风险防范。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监测, 对重点企业资金链情况及不良贷款等易产生潜在风险的环节进行跟踪监测, 及时掌握企业运行状况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程度, 防止企业的经营风险向信贷风险转移。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避免授信集中过度, 降低信用风险。此外, 加大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以稀释不良贷款风险。

(三) 新常态下金融业要激发创新动力, 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经济新常态为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 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已是各行业的大势所趋。只有激发创新动力, 走创新型发展道路, 才是保定市金融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健康发展的明智之举。但总体来看, 起步晚、底子薄、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融资渠道单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保定市金融业的现实情况, 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金融产品创新, 根据经济发展和当地企业融资要求, 推出种类丰富、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二是金融主体创新, 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合法途径进入投融资领域, 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三是需求导向创新,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当时当地市场的需求导向, 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业务;四是金融监管方式和制度的创新, 监管模式应由直接监管向间接监管转化, 在创新型监管模式的驱使下使金融创新散发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陆岷峰, 虞鹏飞.“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发展策略[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4.6.

[2]刘伟, 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 2014.4.

[3]蔡文龙, 匡贤明.金融发展应适应新常态[J].视点, 2014.4.

[4]石建勋.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改革的战略取向[J].经济改革, 2015.2.

保定市草根金融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篇2

一、保定市草根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 村镇银行。

保定市正式营业的村镇银行只有2011年10月30日开业的唐县汇泽村镇银行。该村镇银行由内蒙古鄂尔多斯银行发起设立, 总注册资本5, 000万元, 鄂尔多斯银行投入法人资本1, 500万元, 持股30%, 9个自然人共同筹资3, 500万元, 持股70%, 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股份制银行。唐县汇泽村镇银行业务功能齐全, 可吸收公众存款, 发放短、中、长期贷款, 办理国内结算, 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 从事同业拆借、银行卡业务, 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代理收付款项及保险业务等。开业至今, 该行运行平稳。另外, 2013年8月, 成都农商银行发出公告:在山东省、河北省、江苏省、福建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5个省区的21个县市发起设立中成村镇银行。保定是此次成都农商银行设立村镇银行最多的地区, 该行将在保定涿州、高碑店、望都、曲阳和安国成立5家村镇银行, 届时保定市村镇银行将达到6家。

(二) 小额贷款公司。

截止到2013年5月, 河北省136个县 (市) 设立了454家小额贷款公司, 注册资本265.06亿元, 是11家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金的两倍多。5年来, 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 200亿元, 惠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种养户15万家, 带动基层创业500万人。在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中, 保定市小额贷款公司最多, 贷款发放金额最大, 其中很多都是三农贷款。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的, 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成立的发起人一般是当地有实力的企业法人。这些企业有的是经营信用担保、票据抵押、融资项目投资等业务, 对资金的运营管理颇有经验的公司;有的是高效农业投资公司或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等等。这些发起人不仅实力雄厚, 对金融类资产管理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加上有涉农的经营项目, 对小额贷款公司为“三农”服务是很有帮助的。二是管理较为规范。该类公司的股东数需符合国家法定人数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股份有限公司由2~200名发起人, 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对其注册也有严格的要求, 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 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三是管理机构参照公司法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根据公司法来设置公司董事、监事和各级管理人员。

(三) 资金互助社。

农村资金互助社主要由若干核心成员作为发起人而成立, 是根据社员出资额度形成不同圈层的合作金融机构。在资金互助社方面, 保定市起步较早。定州市翟城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资金互助社之一。它以入股参加的农民为主要社员, 都是一人一票;合作社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 都是从社员中选举产生的;定期召开社员大会, 研究决定合作社的重大事项。保定市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兴起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繁荣发展是分不开的。保定市目前有2, 0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遍及312个乡镇6, 100多个自然村, 惠及100多万农户。在这些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里往往设有资金互助部, 帮助社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难题。这种在专业合作社内组建的资金互助社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成员范围小, 入股成员均来自合作社内部, 禁止外人加入。二是股金额度小, 凡是本社员均可自愿加入, 社员个人入股资金不高, 合作社内的小企业社员入股金额起点相对较高, 但大部分为1~2万元。由于这类合作社的前提是生产或种植某一种同类的农作物, 人员不多, 因而股金也不高。三是管理比较简单。一般规定个人股金不得超过本社股金的10%, 社员持有的股金可以转让、继承与赠与, 但是董事长、监事和经理持有的股金在任职期内不得转让。社员可以退股, 但必须同时满足本社当年盈利、退股后本社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等多个条件。

二、保定市草根金融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 银行贷款门槛高, 手续复杂, 很多小微企业和农户不满足贷款条件。

银行贷款要经过贷款申请、资产评估等程序, 需要时间长, 还要求提供抵押、质押物及担保人等。而民间借贷只需协商一致便可完成。近两年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加剧了部分领域的融资困难, 而保定市广大中小企业及“三农”经济由于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条件限制, 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 转而投向民间借贷, 为民间借贷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 金融机构网点收缩。

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推进,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 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也被取消。农发行由于定位摇摆、功能狭隘, 事实上的支农作用极为有限, 农村信用社则因为包袱沉重, 又由于邮政储蓄和商业银行从农村“抽血”, 难以有效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三) 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 民间资金急于寻找投资渠道。

尽管当前银行存款利率处于低位, 但由于股票、基金市场风险较大、国债发行量较小, 居民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仍十分有限。经济的发展, 个人财富增加, 也为民间融资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储蓄存款的大幅增长, 使得居民闲置资金增多, 在股市低迷, 存款利率连续调低的情况下, 部分富裕居民选择了获利较高的民间借贷当在情理之中。

三、保定市草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 保定市草根金融机构在信贷产品、贷款手续、利率决定、风险控制等方面确比其他大型金融机构更具有优势, 更能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需求,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

(一) 村镇银行设在县城, 降低了服务三农的效果。

草根银行似乎应当设立在村或镇一级, 因为村镇与县城相比, 金融服务更加空白, 设在村镇一级也更加靠近农户, 在为农民服务时在地缘上更有优势。然而在保定市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中, 除资金互助社是设在村一级外, 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均设在城区, 不是向“村镇”发展而是向“城镇”发展。由于这些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规模还比较小, 辐射范围有限, 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县城内, 边远地区的农户所享受的服务仍十分有限, 偏离了政策初衷。

(二) 民间机构正规化运营增加了经营成本。

草根金融长期存在于非正规金融领域内, 形成了一套适应非正规金融的运行规律。那么, 在正规化的过程中, 如何保持其良性的运行模式, 减少正规化成本,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与原有在非正规领域内低成本的运营不同, 作为正规的金融机构, 无论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或者资金社, 都要求有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成本都很高。例如, 正规化之后, 资金互助社往往租用正规的经营场所, 聘请专门的会计人员, 设置保险箱和防盗门等硬件设施, 这些硬件和软件设施使得资金互助社的经营成本非常高, 每年的房屋租赁费、人员费和水电费等都很高, 这些成本都要靠资金互助社自身内部去消化, 外部没有任何的化解渠道。

(三) 服务对象普遍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

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户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的几个村庄。由于靠近县城, 工商业发达, 农户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者, 经济条件都属于上等, 靠近县城的优越位置为他们提供了参与市场的机会, 打工、运输、农业贸易等成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贷款人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而是已经“市民化”的农村人口。而且除了资金互助社是设在乡村中的新型金融机构外, 目前占新型金融机构绝大部分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都是建立在乡镇以上的地方, 主要是县城, 这就使“低端农村客户”远离了这些新型金融机构, 而“高端客户”成了新型金融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

(四) 资金规模有限, 降低了信贷供给的总量。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明显, 由于自身规模较小, 实力有限, 很多机构都面临吸储难发放贷款需求大的矛盾。对村镇银行来说, 一方面很多农户对于新型机构存在心理的排斥, 认为将钱存在那里不安全, 缺乏对新型金融机构的了解;另一方面草根金融便捷高效的服务吸引了很多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和中小企业, 而资金实力有限使很多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 如何扩充草根金融机构的资金规模, 扩大对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量是下一步改革关注的方向。

四、保定市草根金融发展的启示

(一) 正确认识草根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定位。

草根金融是农村金融的毛细血管, 是连结分散农户和银行的桥梁。草根金融是零售商, 从商业银行批发贷款, 然后再贷款给农户, 从而解决农户难贷款与银行贷款难的问题, 实现普惠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国农村金融不缺大银行, 而缺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小银行。

(二) 必须充分尊重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和规律, 草根金融才能在农村茁壮成长。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是人口居住分散, 交通信息落后;资金需求个多量小, 交易成本高;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季节性, 金融服务时效性强的特点。保定市草根金融的实践证明, 农村金融创新既要尊重金融发展的普遍规律, 又必须尊重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草根金融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只有与中国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 只有与农村居民和中小企业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让农民有组织地参与进来, 自身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才能使农村金融市场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 草根金融应找准市场, 对农户的小额贷款有明确的定位。

保定草根金融的实践证明, 草根金融应把小农作为重点客户加以培育, 积极面向微型农村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服务, 着力扩大客户的数量和服务覆盖面, 深入农村, 贴近农户, 坚持小、散的服务方向, 防止资金规模运作, 严格执行最大客户贷款控制比例, 降低机构贷款集中度, 保障贷款分散, 小额。

(四) 草根金融应讲求市场原则, 妥善处理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

效益, 是任何企业的生命源泉, 农村草根金融也不例外。草根金融应讲求市场原则、讲求效益核算, 在追求自身利润增长的同时, 应妥善处理好规模与效益、速度与风险的相互关系, 坚持风险可控下的规模扩张和盈利增加。

参考文献

[1] .李浩然, 宋雅楠.保定市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创新问题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 2009, 9

[2] .郭军, 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看“草根金融”的发展[J].西部金融, 2011, 2

[3] .陈英兆,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河北金融, 2012, 6

保定市金融发展策略 篇3

在目前国际小额信贷“微型金融正规化、正规金融微型化”的发展新趋势以及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 小额信贷作为国际小额信贷不断发展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 不仅为农村地区及小微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而且在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推动我国金融创新、规范民间借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小额贷款机构存在身份不明、只贷不存等现象, 加之政府对小额信贷参与较少, 在资金方面支持也很少, 使得小贷公司在经营中普遍感到后续资金支持不足, 资金链脆弱, 可持续发展受到较大阻碍。

对此, 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 通过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实地调研, 从财务可持续及社会履约两方面构建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 评价保定市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现状, 并分析研究制约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为制定小额信贷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建议。

二、保定市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现状

(一) 指标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 保定市小额信贷机构发展迅速, 机构数量及经营规模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其中9个贫困县实现了小额信贷的全覆盖, 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仍不能忽略小额信贷机构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对此, 笔者通过实际调查, 针对保定市小额信贷机构的实际经营情况, 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具体如表1所示。

上述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两方面:财务绩效 (财务可持续) 和社会绩效 (社会责任履约) , 通过把小额信贷机构自身财务可持续与服务社会的目标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下, 可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综合考量。具体指标解释如下:

1.财务绩效指标

(1) 财务安全性指标。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是反映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余额/贷款余额) 可以衡量小额信贷机构的资产质量。贷款损失准备金率 (贷款损失准备/贷款余额) 可以反映机构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2) 经营持续性指标。营业自足率 (营业收入/资金成本+操作成本+贷款损失准备) 反映了在给定的期间内, 小额信贷机构用小额信贷业务的营业收入补偿所有的营业费用的能力。资产回报率 (净利润/总资产) 是全面评价小额信贷机构经营成效的指标。总资产存款比率 (存款余额/平均资产总额) 数值越高, 说明机构吸收存款的能力越强, 可持续发展前景越好。

(3) 运作效率性指标。操作成本收入 (操作成本/金融总收入) 比与资金成本收入比 (资金成本/金融总收入) , 反映了小额信贷机构获得收益与其成本费用间的比率关系。该类指标数值越低, 说明机构内部运作效率越高, 成本控制越出色, 经济性越强。

2.社会绩效指标。社会绩效指标主要评价的是小额信贷机构经营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其中, 惠及目标客户数量越多, 客户满意度 (A等、B等、C等) 越高, 对客户的生活改善情况 (增产增收) 越好, 说明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行为具有良好的外部性,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 现状分析

我们根据构建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对保定市5家小额信贷机构进行了走访与调研, 并对其近五年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1.财务绩效。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收集整理发现, 在财务安全性方面, 近年来, 小额信贷机构财务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偿债压力逐步减小, 抗风险能力在逐步增强, 经营安全性在稳步提升。在经营持续性方面, 小额信贷机构已实现了财务自足, 资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收益能力不断增强, 财务可持续性较高。但自2012年至今, 由于外在金融投资产品的多样性, 以及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倾向, 致使信贷机构的吸储能力在下降。在运作效率性方面, 小额信贷机构成本控制普遍较为出色, 内部运作效率较高, 经济性较强。但结合上述指标计算不难发现, 近三年来, 小额信贷机构的资产总额、净利润、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等财务指标数据普遍存在下滑趋势, 而其资产利用率与资产回报率却在有所提升, 可见, 小额信贷机构在资产收益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 其发展规模却存在收缩趋势, 由于资金支持不足、社会身份不明, 小额信贷机构吸收存款能力较弱, 发展后劲受挫, 可持续发展受到较大阻碍。

2.社会绩效。在服务数量方面, 通过对小额信贷机构贷款客户数量的统计分析, 发现近年来其惠及客户数量在以5%左右的速度稳步增加。而在满意度和贡献度方面,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 发现小额信贷机构对于客户的增产增收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保定市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小额信贷机构在创新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目前其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机构准入政策的困惑。小额信贷机构社会身份不明, 优惠政策的缺乏, 导致其受到众多的发展限制。目前, 小额信贷机构并未纳入我国金融法规及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范围之内, 机构准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合法经营, 我国大部分小额信贷机构至今仍然缺乏合法的法律身份, 游走于法律边缘, 这无疑增加了机构的运作成本, 提高了其融资难度, 不利于机构正常参与市场竞争, 这种尴尬的社会身份严重阻碍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2.资本金缺乏, 融资渠道单一。资本金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小额信贷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没有合法的金融机构身份, 现有的融资政策严重制约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本运作过程中, 小额信贷机构融资渠道单一, “只贷不存”, 不能吸收存款, 主要依靠外部软性贷款和捐款、累积经营利润等方式筹措资金, 资金规模有限, 稳定性欠缺, 制约了机构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3.信贷产品种类单一, 经营理念有待更新。由于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数量有限, 使小额信贷产品种类单一, 贷款产品设计额度小, 新产品研发能力较弱, 提供的金融产品难以满足资金需求者的信贷要求, 惠及客户数量有限。另外, 机构管理手段落后, 尤其在小额信贷技术更新、计算机系统及网络资源运用方面较为薄弱, 难以与其他金融机构匹敌。

四、政策建议

1.加大法律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给予小额信贷机构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培育良好的小额信贷市场竞争环境, 建立有效的小额信贷扶贫资金供给机制, 同时制定并完善我国小额信贷组织业务的经营管理法规及其相关规范, 切实解决小额信贷组织金融身份缺失及监管主体不明等问题, 扫除其筹资的政策性障碍。

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小额信贷机构应努力加强自身经济性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自身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 加强对商业银行“批发贷款”的吸引力。同时, 小额信贷机构应通过舆论宣传其社会效应, 向外界介绍其小额信贷业务,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并积极争取向政府及国际组织寻求优惠贷款。

3.加强员工培训及产品创新。注重员工的培训, 通过对员工进行金融、会计、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 以创新小额信贷产品种类, 满足信贷客户的多样化要求。同时, 加快小额信贷技术创新, 结合时代背景, 引入互联网金融,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寻求自身的突破, 最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小额信贷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 通过持续地向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 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目前由于身份不明、资金缺乏等问题的存在, 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小额信贷机构的实地调研, 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红梅.小额信贷企业服务三农经济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16 (1) .

[2]杨迪航, 罗荷花.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以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 .

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篇4

一、概念界定

(一) 文化产业与产业竞争力。

文化产业被看作“世界性的朝阳产业”, 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国家统计局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国内外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目前尚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概念。波特把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 (地区) 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 使该国 (地区) 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二) 钻石模型。

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钻石模型”, 认为国家或产业的竞争优势要从四个关键要素来讨论, 即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组织、战略、竞争程度。此外, 政府和机遇是两个辅助要素。

二、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根据“钻石模型”中的要素, 本文对保定市文化产业从不同要素进行了分析, 并总结出了限制其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一) 基础条件障碍

1、文化资源要素。

保定市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 高级别文化古迹众多, 如清西陵是世界文化遗产, 清河道署等60余处古迹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 如河北省第一届旅发大会期间重点建设的涞涞易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冉庄地道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 且形式多样, 如高阳县的纺织工艺、曲阳县的石雕等。然而, 保定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及合理应用, 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旅游只追求“量”的增长, 而忽视了“质”的提升, 仍然停留在“观光旅游”而没有转变为“休闲旅游”, “回头客”不多, 旅游相关行业发展滞后, 没有对旅游形成支撑带动作用, 反而限制了保定市旅游行业的发展后劲。例如, 2014年保定市旅游业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增长率在河北省均占第一位, 而住宿餐饮业年增长率却仅排第五位。

2、人才资源要素。

保定市有众多高等院校, 受到高等教育的师生成为保定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依托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创建的高新区大学科技园聚集了多家高科技企业, 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河北大学创建了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把文化创意产业产、学、研一体化, 为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批专门人才。然而, 保定市文化产业依旧面临领域窄、质量低的问题。目前, 影视制作、传统手工艺、动漫仍然是保定市文化产业的三大领域, 而软件开发、艺术设计等创意创新形式基础还很薄弱, 创新性不高, 文化研究转化率低, 大多数创意依赖于外来引进人才, 本土文化产业创意较少。

(二) 核心条件障碍

1、龙头文化企业匮乏、发展缓慢。

文化产业要想发展壮大, 必须要依靠强大的龙头企业的力量, 而且要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当前, 保定市文化企业以印刷、传媒企业为主, 规模小、业务单一, 尚未形成在省内及京津冀区域较有影响力的大文化企业。各企业之间分布分散, 业务往来较少, 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2、保定城市经济水平较低。

文化产业要得到大发展有赖于城市居民的需求。而文化产品是一种精神追求, 是城市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层次的产物。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城市GDP排名, 保定市2015年GDP为2, 988亿元, 同比增长6.7%, 落后于唐山、石家庄、沧州和邯郸。由此可见, 保定市在整个河北省经济实力不强, 这也限制了保定市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3、外部条件障碍。

保定市近年来发展文化产业有良好的机遇, 如京津冀一体化政策驱动,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外部挑战。在省内, 石家庄在《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10-2015) 》中凭借其政治、交通、区位以及文化资源优势, 被定位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此外, 廊坊市与保定相比与北京距离更近, 交通更加便利, 在与北京进行对接时优势明显。

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 保定与京津在文化产业实力上的差距成为保定市与京津文化产业对接的一大挑战。北京市2013年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为12.3%, 而同年保定文化创意产业比重仅为3.43%。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共有30个市级集聚区, 而保定仅有两家创意产业园, 尚未形成集聚。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涵盖领域广泛, 形成了以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技术为主, 涵盖广播影视、设计艺术、新闻出版、广告会展、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文化产业结构体系。而保定的文化产业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传统手工艺, 创新性不高。

三、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4C对策

(一) 加大资本投资力度, 对文化资源合理开发 (capital) 。

目前, 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多依赖于历史文化资源, 即初级生产要素。而在天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开发力度不够, 即加入人类创新思维的高级生产要素不足。因此, 发展文化产业, 首先要通过多渠道资本投资, 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创造升级。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以及金融机构的辅助促进作用, 建立多元资本投资体系。目前, 保定文化产业发展对政府资本依赖程度较高, 如传统的印刷业、产业园区建设、旅游开发等项目。但也要看到, 近年来民营资本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保定市文化产业建设中来, 如吸纳民营资本进行改制后的直隶大剧院已成为保定文化体制改革的范例。涿州“梦东方”主题乐园建设也体现了政府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有机结合。旅发大会投资300亿元建设的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30亿元来自政府, 而其他全部来自社会资本。保定市应该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 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 拓宽资本渠道, 使文化市场发展充满活力。

(二) 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和引进制度, 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creativity) 。

发展文化产业, 人才是关键, 应将积极引进和本土培养结合起来。首先要充分发挥紧邻京津的地理优势, 通过积极宣传城市形象、提供创业优惠、有竞争力的待遇及居住条件等, 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引进。同时, 也要加强本土文化人才后备力量培养。充分利用高校优势, 建立文化人才培训基地, 并鼓励文化相关专业学生参加各种创意大赛, 加强文化产业实践。

(三) 优化文化消费结构, 提高文化消费需求 (consump-tion) 。

消费需求是拉动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保定市整体经济水平较低, 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少, 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 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在于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第三产业比重,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扩大文化产品消费。同时, 还要积极开拓新的文化消费点。通过引进新的文化项目, 带动相关消费需求。如旅发大会期间举办的大激店世界音乐节、2016黑猫之夜群星演唱会等对保定而言新型文化项目有力提高了保定的知名度, 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也体现出保定向多元化的城市迈进。

(四) 积极培育龙头文化企业, 加强文化产业集群 (clus-ter) 。

保定应借鉴京津两地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模式, 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 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如可以构建以文化资源 (自然资源、历史资源) 为上游、旅游开发 (景点建设、餐饮、住宿、交通) 为中游、演出宣传 (影视、广播电视、平面媒体、赛事、演出、会展等) 为下游的文化产业链。通过政府的周旋协调, 使三个环节有效互动, 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并通过各种媒介宣传, 大力推广文化资源旅游发展。此外, 还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外围配套设施建设。政府、高校、科研机构、民间组织、金融机构都要纳入文化产业集群中, 成为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摘要: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位于京畿重地的保定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优势得天独厚, 作用至关重要。然而, 保定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限制其发展。本文运用“钻石模型”对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进行分析, 并提出4C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钻石模型,京津冀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陈亚楠, 董贺.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J].中国经验研究, 2014.

保定市金融发展策略 篇5

一、鲜活农产品与冷链物流

根据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通知》 (交公路发[2009]784号) 确定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 鲜活农产品包括: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 (仅指活的、新鲜的) 、活的畜禽和新鲜的肉蛋奶五大类。本文所研究的鲜活农产品亦为上述五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冷链的定义为冷链是指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 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 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

鲜活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鲜活农产品从产地采收 (或屠宰、捕捞) 后, 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 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二、保定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2013年9月, 课题组成员对保定城区部分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了调查, 调查基本数据见表1。

从目前保定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来看,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且保定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整体水平不高, 现代化程度低, 存在许多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其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三、保定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 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低。

欧美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 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调查过程中发现保定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 各大批发零售农贸市场腐烂浪费现象严重。冷链物流各环节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 部分在屠宰或储藏环节采用了低温处理的产品, 在运输、销售等环节又出现“断链”现象, 全程冷链的比率过低。

(二)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

在调研中发现保定市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 有的冷库已使用近30年;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功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另外, 专门用来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冷藏车及密封厢式汽车不足也制约了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或低温场所操作。各类冷库的结构并不合理, 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相对较少, 果蔬冷库建设还较为落后, 产地加工冷库建设也较缓慢。夏秋蔬菜生产旺季供应过剩, 冬春淡季自给不足, 主要靠从省外调入, 恒温保鲜库设施严重不足。规模以上屠宰企业拥有冷藏车的比例还较低, 多数运输车辆达不到冷链运输的标准, 高温屠宰、高温运输造成的二次污染给肉制品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三) 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

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 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 发达国家广泛运用的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四)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 优质优价的机制仍没有形成, 冷链物流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实力弱, 经销规模小, 服务标准不统一, 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

四、保定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 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

进一步加大对全程冷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各行业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的认知度, 营造促进品牌生鲜农产品销售的商业氛围。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利用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 在产后商品化处理、屠宰加工环节实现低温控制, 促进生鲜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 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冷链对接, 稳妥推进冷链物流服务外包。鼓励流通和冷链物流服务企业运用供应链管理技术与方法, 实现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一体化冷链物流运作。

(二) 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鼓励肉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积极发展覆盖生产、储存、运输及销售整个环节的冷链, 建立全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重点发展猪肉冷链物流, 减少生猪活体的跨区域运输, 支持莲池等企业的硬件冷链设施建设。在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方面, 培育白洋淀等为重点的水产品产销集中区, 完善水产品超低温储藏、运输、包装和加工体系, 建立以养殖基地和大型水产品市场为支撑的冷链物流体系;在果蔬冷链物流方面, 改善生产基地冷链设施条件, 完善大型市场冷链设施网络, 依托集散型市场, 建设集散型冷链配送中心。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以加工企业为核心, 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 发展区域内农产品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 发展跨区域的农产品长途冷链物流体系。在大城市开展“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超市”冷链物流试点和“生产基地+大型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超市”试点。在农产品出口优势产区开展“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冷链物流试点和“加工企业+生产基地+第三方物流”试点。

(三) 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生鲜农产品生产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低温控制, 积极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 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 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 在做好企业内部配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四)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冷链物流中心, 服务保定市区及下属县市的冷链物流业务, 完善服务京津市场的环京津冷链物流聚集带。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 城市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 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 推广全程温度监控设施建设。

(五) 加快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升级。

加快节能环保的各种新型冷链物流技术的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和吸收, 重点加强各种高性能冷却、冷冻设备自动化分拣、清洗和加工包装设备, 冷链物流监控追溯系统、温控设施以及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移动式冷却装置、节能环保的冷链运输工具、先进的陈列销售设备等冷链物流装备的研发与推广,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六)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国外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表明, 在起步阶段,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资金的投入至关重要。我们在硬件设施建设、微观技术和宏观管理上还缺乏经验;由于“田间———餐桌”整个物流过程链条太长, 单靠一家企业很难完成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 所以就需要政府对现有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政府引导资金支持的对象, 一是大型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 二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中心, 三是产地加工企业。支持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硬件设施建设、分析检测设备、标准的制定与人员培训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Z].2010

[2] .霍红.冷藏链研究现状及分析[J].物流科技, 2008, 10:82~83

保定市金融发展策略 篇6

本课题组之所以选择保定作为中西部城市休闲旅游产业的样本进行分析,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从资源禀赋方面看,保定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多元,但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文化产业呈现“价值洼地”效应;从区位优势来看,在国家大力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保定作为该区域的重要节点城市,面向区域休闲消费的大市场,处于京津大都市产业传递的前端,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预期;从城市历史传承和产业形态来看,具有显著的“休闲”品味,具备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基础。课题组围绕保定市休闲旅游发展的城市建设、旅游景区、产业形态、文化资源、城市品牌等内容,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实地调研和随机问卷调查。

一、保定市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础分析

(一)旅游产业基础

保定市虽然是是区域经济节点城市和旅游文化资源大市,旅游产业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主要体现为:保定市历史文化厚重,山水风光秀美,乡村风情醇厚,保定市现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还是全国戏曲之乡、全国乒乓球运动重点城市等。《保定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市A级名胜风景区37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13个。星级饭店50家。国内游客5786.6万人次,创收409.4亿元;国际游客14.2万人次,外汇收入0.3亿美元。资料显示,2014年,该市在13个4A级以上景区累计投入资金27亿元,游客中心、购物场所、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功能不断完善,提升了城市旅游观光的体验性。

(二)客源市场的休闲需求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人均GDP超过800美元,观光旅游开始起步;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休闲度假游开始成为主流。资料现实,2014年天津市人均GDP达到11.6万元,北京人均GDP达到10.57万元,河北4.06万元,天津北京是中国各地区人均GDP前两位,河北居于全国平均数以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催生了其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追求,特别是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消费意愿强烈,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市场有待进一步发掘,保定市休闲旅游业因而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同时,随着京津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和城镇人口不断膨胀,休闲旅游作为城市居民现实需求,必将不断释放出更大的休闲消费市场。

二、保定市休闲旅游产业的基本特征与制约瓶颈

通过休闲旅游产业基础分析不难得出,保定市具有良好的休闲消费环境,加之浓厚的城市休闲文化氛围和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具备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保定休闲产业不断出现新的趋势:

(一)旅游产业发展的休闲特征

课题组调查认为,随着保定市大力休闲旅游产业各项措施落地,保定市在历史文化游、民间博物馆、文化演出、商贸旅游、民俗风情游、乡村游、健身游等旅游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休闲旅游的品牌吸引力不断提升。

抽样调研显示,来保定旅游的旅客主体集中在20-60岁年龄段,占总数的84%左右;其次是60岁以上的老人,比重约为11.6%,20岁以下比重较小。来保游客当中,多数以休闲观光为主,以乡村体验游、健身文化游为主的品牌文化活动日趋形成一定影响力。

(二)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保定作为京津冀的“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首都功能的纾解为保定城市功能不断拓展带来重要契机。据课题组抽样调查显示,来保游客中,以夫妻、朋友、亲戚等组成的小团队出游占到总出游比重的61.2%,小团队度假出游倾向显著增强;以环京津企事业单位主题活动、会议参观等短途近途旅游占出游比重的23.3%,该游客群体主要是体现出鲜明的接受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的主题性旅游倾向。

调研显示,保定市旅游文化产业与京津旅游休闲、商贸联系、文化交流等关联度不高,67.3%的游客停留时间不超过2天,多以短期观光游览为主,旅游产业对购物消费、娱乐消费、养生保健等行业综合带动效应尚不明显。

三、结语

基于对保定城市旅游产业的基础分析,并结合城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新趋势,提出保定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抓住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重要历史机遇,在凸显大都市产业传递优势的过程中,强化城市文化品牌优势、区域优势、产品优势,在休闲旅游“近缘”产业的整合、聚合、融合基础上,大力推动各主体产业形态的提质、升级,成为当前城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治理的重要工作。

保定市金融发展策略 篇7

一、基于SWOT分析的保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SWOT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教授史提勒 (Steiner) 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 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ies) 、威胁 (Threats) , SW主要分析内部自身条件, OT主要分析外部环境条件。保定拥有11所本专科院校,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既存在优势和机会, 也存在着劣势和威胁。

(一) 优势

其一, 保定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河北省众多高校中居于前列, 河北大学、河北金融学院被评为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科研方面, 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发表的论文数位居我省前列。其二, 在园区建设和经费投入上。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金融学院及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都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定期投入经费, 扶持了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其三, 创新创业活动方面, 各高校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 如挑战杯、昆山杯、电子设计大赛。并纷纷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协会, 协会成员也不断进行一些创新创业活动, 如“亨佰利”创新创业大赛、娃哈哈营销大赛等, 这些活动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 劣势

其一, 课程建设的片面化。保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 虽大部分高校有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 但开设科目少, 覆盖面小, 缺乏一门学科应有的严谨性和系统性;其二, 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保定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观念上仍没突破扩大就业的目标, 仍以创新创业项目数量为界定标准, 从评价机制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创造财富和利润的功利性层面。其三, 师资力量薄弱。目前, 保定高校已经认识到教师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缺陷, 不断的加强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训, 但教师中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不多, 具有创业经验的“双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三) 机会

其一, 市场机会。保定市场正处于双高时期。一是市场的增长率高, 每年的市场都在不断扩大;二是市场的变化率高, 产品更新快, 产业成长和衰退快。其二, 政策支持。在保定京畿强市、善美保定的总体定位下, 提出了创新驱动工程和全民创业工程;出台了《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三年规划》、《保定市关于推动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等等。其三, 政府项目。保定正全面推进与北京的一体化发展, 积极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功能转移、技术转化, 着眼建设京津冀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基地、精品农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强力打造中国电谷、汽车重镇、文化名城。

(四) 威胁 (Threats)

其一, 缺乏一个良好的商务环境。政府机关亲民、爱商的服务理念欠缺, 全能型、管制型功能严重, 办事效率低下, 信息咨询、法律和会计等服务, 相对于温浙地带及一些发达地区, 有明显的差距。其二, 政府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创业初期政府金融支持力度极小, 在创业活动中几乎看不到创业资本的部分, 金融支持主要来源于是自有资金、亲朋借款。其三, 文化和社会规范欠缺。保定人深受官本位思想影响, 一些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及标新立异的行为常被抑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找人情、拉关系、潜规则等盛行, 缺乏契约精神, 提高创新创业的机会成本和经营成本。

二、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一) 利用外部机遇, 发挥内部优势的提升策略

利用我市良好的区域优势, 以及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走向, 利用我市现有的促进创新创业政策、项目, 加强与政府的联系、沟通, 扶持大学生参与一些创业项目、带领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实习实训。利用我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有优势, 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 努力进行科学研究, 探索适合我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大、规范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 充分发挥园区的作用。利用大赛、活动等, 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舆论氛围, 树立创新创业的典型。

(二) 利用外部机遇, 克服内部劣势的调整策略

教材上利用保定经济不断转型升级, 开发适合我市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本土教材。教学上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第一课堂以课内讲授为主, 力求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课堂充分利用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利用保定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能源设等代表先进水平的战略支撑产业, 以及一批县域特色企业为实践载体, 使学生学习、体验、感受创新创业。观念上突破创新创业以扩大就业的目标局限, 培养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教会学生新的思维方式, 强调学生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师资上选派创新创业导师定期到企业挂职训练, 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专业实战性, 聘请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创业者作为兼职教师。

(三) 利用内部优势, 规避外部威胁的重新定位策略

当前, 保定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 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鼓励、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通过教学, 教给大学生一些创新创业理论知识;通过典型案例, 让大学生了解企业经营战略, 了解做企业的艰辛;通过创业大赛, 指导学生进行市场调研, 从中学习一些营销、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利用高校的创业园、科技园, 扶持大学生的创业项目, 对于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 进行资金扶持;利用大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 指导大学生如何站在创业者、老板的角度来观察、思考、质疑公司中的一切, 从中实现经验的积累, 能力的提升, 为创新创业做好准备。

(四) 克服内部劣势, 规避外部威胁的生态培育体系构建策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需要高校、政府、企业、学生等共同努力、相互配合, 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 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系统。高校要深刻领会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 加强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政府要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商务环境、部门协调、文化规范等多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要热心公益, 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与高校密切合作、有效对接;大学生要勇于接受挑战, 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努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激发数学兴趣下一篇: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