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沟通障碍(共12篇)
语言沟通障碍 篇1
沟通或称交流, 是一个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1]。临床护理工作中, 对于气管切开、失语等语言障碍的病人常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 包括图卡片、写字板、摇铃、身体语言 (如目光、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头饰、躯干) 、触摸、空间效应等, 根据不同病人分别给予护患共同认同的方式进行沟通[2]。但是, 如果交流的对象有严重的语言障碍, 护患对非语言交流的方式难以达到认同, 这时常需要运用沟通的技巧性。我科在2007年4月—2007年11月收治了2名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 通过与病人、家属采用技巧性沟通,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例1] 病人, 男, 64岁, 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脑转移, 病人及陪伴均为聋哑人。治疗经过: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予化疗, 病人胃肠道副反应重, 并出现Ⅳ度骨髓抑制, 经对症支持治疗及升白细胞治疗后好转。后因病人病情加重, 颅内病灶波及范围广, 出现颅内高压及意识障碍, 予积极治疗, 仍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病例2] 病人, 女, 27岁, 藏族, 诊断为子宫癌肺转移, 病人本人及家属不懂汉语, 不识汉字。治疗经过:病人于2007年4月入住我科, 经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子宫及肺部包块较前明显减小, 于2007年6月出院。同年9月, 病人再次入院, 住院期间出现阴道大出血, 经积极止血、扩容、抗感染、化疗等治疗后, 病情好转, 于2007年11月出院。
2 沟通
2.1 入院时的沟通
2.1.1 护士的仪表
人们常说:“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是人际交流中解决生疏紧张的第一要素。微笑可创造出一种愉悦的、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对于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 在入院接待时, 护士的仪容、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外在形象在交往中至关重要, 能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在和随同翻译交流的过程中, 不要忘了要面带微笑, 以关切的目光注视病人, 与病人进行目光交流, 给病人尊重感。
2.1.2 通过翻译了解病人信息
由于这类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不能进行语言的交流, 刚入院时, 都随同有能进行翻译的家属或亲友。如病例1中, 病人的子女是正常人, 会哑语, 可以通过其子女了解病人的情况, 并通过他们告诉病人怎样使用呼叫器等。在与翻译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要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 以备需要时使用。
2.2 治疗期间的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3]。对于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来说, 非语言交流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 可以让病人得到情感、信息及医疗护理的支持, 并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在病例1, 要告知病人在化疗的过程中穿刺肢体适当制动, 护士可以平视病人, 轻拍他的肩部, 引起注意, 用手指一下穿刺部位, 摆几下手, 表示“不”的意思, 再作几次摆动肢体的动作, 病人就能明白护士对他的要求, 这样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让其在化疗过程中主动配合。另外, 护士关注的目光、娴熟的技术给病人以安全感[4]。在病例2, 病人阴道流血过多, 需要建立多路静脉通道, 护士以最快的速度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 并以娴熟的动作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待病人病情稳定后, 还更换清洁的床单被套, 清洁病人皮肤上的血迹, 使用尿布湿、尿垫, 让病人感觉舒适, 有安全感。
2.3 病情变化时的沟通
2.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病人不能进行语言交流, 生理和心理需求不能良好的表达, 病情发生变化时, 这就需要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 加强病房巡视, 了解病人的需求。尤其是夜间值班时, 护士应及时巡视病房, 观察病人的表现及生命体征, 了解病情变化, 及时为医生提供信息。在病例1, 病人及陪伴者均是聋哑人, 当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痛时, 病人未能表述自己的感受, 常伴有痛苦面容及烦躁情绪, 护士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 及时汇报医生, 遵医嘱静脉输入甘露醇脱水治疗, 降低颅内压, 缓解病人的痛苦。
2.3.2 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减少医疗纠纷
在治疗过程中, 医生就治疗方案需要常和病人家属沟通, 尤其是当病人病情出现病情变化时, 需要及时向家属告知病人的情况和处理意见。此项工作若做得不好, 常因沟通不到位而造成医疗隐患, 引起医疗纠纷。对于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及家属来说, 这项工作确实很难做, 此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能对医患沟通起到良好的增补效果。如病例2, 病人出现阴道大出血, 需要及时输血和急诊化疗, 这些治疗措施, 都需要家属签字认可。由于病人和家属不懂汉语, 根本听不懂医生和护士的讲解, 而病人的情况紧急, 不容拖延, 恰好科室里正住着一位能说汉语的藏族病人, 便请来他的儿子担任翻译工作, 并作为证人签字。这样, 既让被救治的病人家属充分理解治疗的意义和要求, 主动配合, 同时又有第三方证明事实的经过。这样与病人和家属沟通,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隐患。
3 结语
对于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来说, 交流技巧贯穿于护理实践的始终, 它能帮助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 能让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得到较好的表达和护理, 是实行整体护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运用交流的技巧, 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48.
[2]邓小玲, 张翠萍.非语言交流在言语沟通障碍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3) :4.
[3]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10.
[4]徐宏文, 初秋英.提高沟通技巧密切护患关系[J].家庭护士, 2007, 5 (4C) :67.
语言沟通障碍 篇2
余世维
文章导读:沟通存在十种障碍,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障碍叫做个人障碍;公司之间存在的障碍叫做组织障碍。◆沟通的个人障碍
沟通存在十种障碍,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障碍叫做个人障碍;公司之间存在的障碍叫做组织障碍。我们先来看沟通的五种个人障碍:
(1)地位的差异。
(2)信息的可信度。
(3)认知的偏误。
(4)过去的经验。
(5)情绪的影响。
自检
沟通有五种个人障碍,它们分别是地位的差异、信息的可信度、认知的偏误、过去的经验、情绪的影响。自我检查一下,你身上有这五种障碍的任何一种吗?
◇地位的差异
地位的差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
1下对上好沟通,还是上对下好沟通
经理或厂长这样比较高的主管,不要埋怨下属不来找自己,反而劳动自己每天去找他们沟通。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谁敢与上面沟通?当然是上面跟底下沟通,所以银行的行长不可以对职员说:“你看都是我找你们沟通。”因为你是行长,根据心理学上的研究,由上往下沟通比较快也比较容易,由下往上沟通比较慢也比较困难。对下属而言,谁都不愿意主动跑到行长的房间,说:“行长啊,你现在没事啊,我跟你沟通一下。”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作为一个行长,要主动下去跟人家沟通,而不是坐在房间里等人家进来跟你沟通。
这里给各位一个小小的建议:
一个高级主管不要常常坐在办公室里,应该坐在外面,这样人家能够接近你,就容易与你沟通,你回到你的房间,就再也没有人愿意敲门。因此,一个高级主管应该有两张桌子,一张桌子摆在总经理的办公室中,漂亮的,而且很大的;另外一张桌子摆在外面,跟员工坐在一起。英特尔的总裁就有这个习惯。
2专门术语
每个人都炫耀自己的专业素养,所以讲话的时候,那些专有名词就跑出来了。其实各行各业都有它的专门术语,所以你要与你的客户沟通,或跟其他不懂这一行的人沟通,不要过度地搬弄专门术语。人家不好意思说听不懂,但是你却因此失去了沟通的机会,最后生意也谈不成。这又何必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医生会跟某一个护士说:“给他打一个IV。”这句话很少有病人听得懂。其实就是吊盐水的意思,原文的意思就是点滴,又叫做注射,是从血管注射,这是医学界的术语,医生跟护士这么说,护士当然听得懂。但是病人就可能听不懂了,心里想是不是给自己安乐死呢?
“张先生,你这个合约不能够对抗善意的第三人。”这句话是法律上的专门术语,就是当事人两个互相知道,但是上面的条文对其他的人没有约束力,你不能因为你们两个这么说就算数。比如我说这个地方很危险,贴了一个英文布告,这个工厂的员工都懂英文,那么英文布告都看得懂,结果有人不知道,“扑通”掉下去,在法律上面叫做不能对抗善意的第三人。只要你这个布告人家看不懂,就等于没有贴,你们看得懂是你们家的事情,对别人不具法律效力,你一样要赔偿。
如果证券公司跟你说这个股票可以买,最近正好除权,没有几个人能听懂除权股是什么意思。其实,除权股的意思就是说,股息已经分过了,这样的股票通常比较便宜,逢低把它买进将来有涨价的空间。可是对这种除权股的概念,只有金融界的人士明白。
在沟通的个人障碍里面,这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即一个人在卖弄他的专业术语的时候肯定会影响沟通的正常效果,因为这会令人产生隔阂感,人家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又不好意思问,你最初的目的无法达到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建议在沟通时,遇到专有名词,尽量地将它直白化,采用让人家听得懂的方式进行沟通。◇信息的可信度
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讲话没有公信力,就很难想像这个话要相信呢还是不相信。所以,总经理要记住,你的话一讲出去就要有很高的可信度,如果常常讲一些很虚的东西,久而久之底下的人就没有兴趣了。总经理在讲话和传递信息的时候,至少要有80%的可信度。那种没有可信度的东西讲多了没有人相信,最后不但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
◇认知的偏误
很多人都带有偏见,这些偏见有时都不知道是谁先弄出来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偏见。人家说同样一个职位,用男职员比用女职员好,这句话是一个偏见。因为社会学家证明的结果,女人和男人的智慧是差不多的,工作的耐力及对公司的向心力也是差不多的,只有对那种危险的事情,女人的体力差一点,持重的事情女人的精神负担不了,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女人的工作能力。
用结过婚的还是用没有结过婚的女人?有人说,我们最好用那个没有结过婚的。这其实也是一个偏见,说结过婚的就会常常关注她的家庭,关注她的孩子,关注她的爱人,其实没有结过婚的女孩子,搞不好更心猿意马,因为还没有出嫁,所以每天口袋里都有四个名单——甲乙丙丁,也不知道嫁给谁好,没事就在那里排队组合:
甲乙丙丁
不
乙丁丙甲
不
乙甲丙丁
……
◇过去的经验
做主管不要常常说这是我的经验,你应该跟他这样讲,我过去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有这种想法,现在说出来给你作个参考。因为经验不见得是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经验。
有句话叫做成功不可以COPY,如果打折就可以解决问题,百货公司只要打折就可以了,你看看各大城市的百货公司,每年到了年底即快要过圣诞节的时候,哪一家不打折?如果打折真能解决问题,一些百货公司还会倒闭吗?其实那是一个过去的经验。作为一名主管,千万要记住,以前成功的方法不能再用,再用就不见得能成功了。
◇情绪的影响
情绪所涵盖的不只是精神层面,其所影响的也不只是个人感受的问题而已,还影响认知思考、行为表现。有人将情绪、行为、认知比作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三者必须配合而非抗衡,才能使个人身心状态处于平衡状态。
你与别人沟通的时候,最容易受到情绪上的干扰,因为人都有脾气,尤其是做到总经理时,压力太大,心情常常不好,如此,就迫使稳定状态的情绪等边三角形变成了不等边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魏征每次讲完话的时候,唐太宗都出去散步。为什么?有人问他:“皇上,魏大臣为什么每次讲完话,你都出去散步?”唐太宗说得很简单:“我怕我杀了他。”其实魏征是谏议大夫,你知道魏征以前是谁的人吗?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的人。唐太宗把自己的哥哥杀死以后,能够继续用魏征,这一点就证明他很包容。但是魏征更了不起,他不因为他以前的主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他就对李世民非常巴结,他照样批评李世民,但是李世民知道他讲的是对的,只好出去散步,进行深呼吸。
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问题不在情绪本身,而是情绪本身及其表现方法是否适当。”各式各样的困扰之源并不在情绪,关键在于你能明白妥善处理情绪的重要性。李世民之所以成为大唐盛世的君主,就是因为他很少受情绪的影响。
作为领导者,明知自己脾气不是很好时,可作一个这样的简单约束:下一个重要的决策,而且这个决策会让人痛苦,尽量在桌子底下摆一个晚上,第二天再拿出来,隔一个晚上让情绪沉淀沉淀,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语言沟通障碍 篇3
关键词:沟通;语言障碍;文化观
一、语言障碍
语言上的障碍使得庞太太和她的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生长于美国的华裔后代,因此是几乎不会说中文的:“自打我去了学校,我的中文便自动停止增长了。在跟妈妈交流时我是一个语言矮子。当我说中文时,最多像一个早熟的五岁孩子的水平”(Louie 2008) 。当他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没有办法用流利的中文与母亲交流。而主人公的母亲虽然在美国生活了四十年,但是却没有学会英语。从庞太太与他人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她对于语言适应的拒绝和排斥:她坚持用广东话跟别人聊天,也不学英语,作为儿子,阿威没法用中文成功地说出自己心声。比如,他试图告诉母亲一些时事新闻,所以就想给母亲读报纸,但遗憾的是只能将报纸的标题字对字的翻译,“我”知道自己想说什么,而且“我”有好多话想说,但只能将自己想说的话字对字地翻译,然后将这些词语生硬地连接起来,最后无法说出什么名堂来。母子二人没有想过主动学习对方的语言,因此语言障碍是造成母子双方消极沟通的主要原因。
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母子之间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也是造成双方消极沟通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庞太太固守传统的思想和生活习惯,她不能适应在美国的生活。另一方面,她的两个儿子生于美国、长在美国,相对于庞太太而言他们对于美国社会更熟悉,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他们已经融入了美国的年轻一代,并且活跃于社会生活中。生活于这个社会中,他们当然是希望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在主流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阿威就很关心时事,还喜欢读报纸,很有公民意识。看到母亲在看无聊的摔跤节目时,阿威的弟弟比利在送来咖啡和点心的同时借机关掉了电视,因为他认为这是低俗的电视节目。这些细节表明,母子双方有着不同的审美概念、审美情趣和需求,生长于美国的华裔后代已经适应了所处社会的环境,也接受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
三、婚恋观的冲突
不同的婚恋观也是导致母子双方不能积极地进行沟通的另一个因素。阿威虽然有一个女友,但是他对母亲说自己将不会结婚,这使得母亲非常生气的同时也无法理解。更让庞太太生气的是她的小儿子比利,他根本就没有女友(因为比利是同性恋),当母亲提出让比利去香港找一个媳妇的要求时,比利直接拒绝了她,说自己要跟猫结婚,其实这是他在清楚地表示自己不会和女性交往。当然,母亲是很气愤的:“讲这种混账话,那是一种什么生活,整天抱一只猫?她会给你生仔?”(Louie 2008)老太太的愿望很简单,她就是想找一个中国的儿媳妇,希望后代能孝亲敬祖,传承传统文化。双方都不饿能够接受彼此的婚恋观,当然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四、曼迪的交流之道
与之相比,阿威的前女友曼迪对于庞太太的观念是包容、接纳的。尽管曼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说着纯正的英语,但她也努力学习中文以便跟庞太太沟通,而且也学着用广东话跟老太太聊天,如果口头上无法表达的,她还用笔写下自己想说的话,跨越语言障碍让两人得以愉快交谈。在文化观方面,曼迪也在试着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国文化。每逢节假日,她都会跟庞太太一起做中国的食品和点心,陪伴着老太太一起庆祝节日,当然这些对于庞太太来说就是心灵上的慰藉,她也特别喜欢曼迪。曼迪在语言、习俗上对庞太太的尊重让双方都能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达到有效的沟通,从而促进了两人的友好关系。
五、结论
从作者对庞太太和两个儿子日常生活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双方的交流在很多方面都是消极、被动的,这种消极的沟通方式源自于语言障碍和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不管是母亲还是儿子都没有在语言学习、接纳他人的观点等方面做出努力,而是一味地责怪和抱怨,当然就阻碍了母子双方的情感交流。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只有努力适应语言障碍、用包容的心态来接纳彼此的价值观才能让双方达到有效沟通的同时,促进彼此的情感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异质文化冲突背景下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Louie, David Wong.“Pangs of Love.” In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ed. Xu Yingguo 248-272.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08.
语言沟通障碍 篇4
小说中, K先生日日与村子里的人打交道, 但语言沟通的障碍却随处可见。
例如K在学校遇到孩子, “他们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说得很快, K根本无法听懂”。而K在村子中被困在雪地时遇到了一个老人, “‘我可以到你家里歇一会儿吗?’K说, ‘我很累。’他根本没有听见老人说什么, 便感激地踏上一块向他推过来的木板”。
小说中所描述的K与村民、通信员及他的两个助手的语言沟通障碍, 不仅带来了日常生活的不便并对K进入城堡造成障碍, 而且还暗示着K与村民、城堡之间在精神文化及传统心理方面的差异与障碍, 使得K最终无法被村民和城堡认可并得到身份认同。
这种语言沟通上的障碍, 并非仅仅由于K来自于异乡, 与村子里的人们使用不同的语音、语汇甚至语法, 究其根源在于, K与村子里的人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彼此之间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及精神心理结构, 这种深层次的差异造成K与村子里的人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精神上的认可及身份上的认同。因此, 对于K与村民之间自说自话的状况, 与其说是由于语言不同引起的外在言语沟通障碍, 不如说是由于传统文化心理之间无法认可、融和而造成的精神世界的沟通障碍。
而造成这种精神世界沟通交流障碍的重要原因便是排外。
首先是城堡和村子的排外
无论是城堡还是附属于城堡的村子, 小说中都存在着强烈的排外意识, 他们拒绝村里人走出去, 也拒绝村外人走进来, 热情好客并不是这里的风俗, K之所以能进入村子并在旅店留宿, 是因为他一开始便声称自己是城堡邀请来的土地测量员, 是属于城堡的一员。但尽管如此, K仍然是在半夜熟睡中被村子里的人叫醒, 之后对他的身份进行了一次盘查与确定。
由此可见, 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城堡还是附属于它的村子, 都对外来人员保持着十分警惕和厌恶的心态。对他们而言, K便是一个外世界的闯入者。从最初K进入村子开始, 他们便对K保持着警惕和冷漠的心态, 一心想要将他赶出村子。因而更不可能仔细去了解K身上所具有的与他们不同的精神世界, 势必无法与K进行沟通。
其次是K的排外
虽然小说中无论是语言上还是肢体动作上, K一直试图与村子里的人进行沟通, 但是我们仍旧可以发现, K在沟通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进入城堡的目的, 从他内心深处而言, 他并没有想要与村子里的人进行真正的沟通, 也没有想真正理解村子和城堡所形成的、不同于他自己的世界。而同时, K作为有着自己独特精神文化世界的外来者, 虽然表面上想改变自己以融入这个新的世界中去, 但实质上, 在K的内心中, 仍旧对与自己不同的精神文化世界保持着浓重的戒心, 仍旧坚持着自己内心最初的想法并不打算放弃。这一点我们在K殴打他两个助手的事件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K与城堡和村子一样, 都对外界有着强烈的警惕与戒备, 都拒绝外界对自己世界的进入与干扰。
这种语言沟通障碍很明显的带来两个极为不利的后果。
第一, 加大了K进入城堡的难度
尽管在小说中, 包括K自己, 每个人都试图用自己的语言与对方进行沟通, 但是由于每个人都固执的坚持己见并拒绝外界想法的进入, 因而越沟通反而造成的误解越深。这种不断加大的误解, 反映在村子里人的身上, 无论是城堡派来的K的助手还是K的专属通信员, 都完全不能理解K想要进入城堡的强烈愿望, 更无法帮他传达所需要的信息。这一切都更加大了K进入城堡的难度, 以至于到死, K都始终未能进入城堡。
第二, 造成了K的孤独感
语言沟通的不畅与精神世界交流的隔阂, 使得K虽然身处于人群之中, 却始终处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之中, 过着孤独无依的生活。
这种从文化传统和精神心理结构上的对外界的戒备与拒绝, 恰与卡夫卡自身独特的民族背景——犹太民族, 所处的矛盾的现实极其相似。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己国家和故土的民族, 因而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民族势必要面临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与当地民族的融合与保持自己民族独立性。
散居在世界各地外民族之中的犹太民族, 一方面为了生存, 必须充分接受当地民族的文化传统, 并与之进行深度的融合, 才能够被接纳和认同。而另一方面, 作为有着独特发展历程及精神文化传统的犹太民族, 其根植于传统心理中的漂泊无依感, 使得他们从内心深处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有着强烈的戒备与抗拒。
因而, 犹太民族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的融合、认同过程中, 始终带着强烈的戒备与深深的精神隔阂。同时, 由于始终无法消除的民族偏见与歧视, 犹太民族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传统与习俗信仰也没有得到全部意义上的尊重与认可。这就造成了犹太民族虽然散居在世界各地, 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 但却无法彻底的融入, 无法真正的与外界进行沟通与认同。
卡夫卡自身情况看, 从小使用德语的他, 作为家中的异类, 与自己的亲人产生了难以跨越的沟通障碍;而当时的布拉格作为德意志文化、捷克文化、犹太文化等多元文化共存之地, 使用德语的人口未达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因而卡夫卡与周围世界的沟通交流也存在着障碍;而作为一个使用德语、从小接受德国文化教育的犹太人, 也与自己的民族之间产生了难以消除的隔阂。如上三种语言沟通交流的障碍, 使得卡夫卡一如《城堡》中的K一样, 始终处在一个陌生而孤独的世界之中。
综上, 本文从语言沟通交流的障碍及其背后隐藏着的精神文化世界沟通交流的障碍, 对犹太民族的生存现状与K在村子中的生存境遇进行了对比, 发现作为犹太作家的卡夫卡, 在文学创作中对本民族的生存状况与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描写与思考, K走不到的城堡, 正是犹太民族难以进入其他世界的“城堡”。
摘要:本文通过对卡夫卡经典作品《城堡》中K先生与周围人沟通障碍进行分析研究, 发掘出其背后隐藏的孤独感及由于民族问题带来的精神世界的沟通困难。
关键词:语言沟通障碍,孤独感,犹太文化,精神交流
参考文献
[1]《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吴晓东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言语障碍的沟通方式 篇5
非语言交流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应用于言语沟通障碍的患者 ,可得到情感、信息及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支持 ,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 ,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非语言交流一般分为 :体态语言、类语言、空间效应、触摸和环境物理因素。
非语言沟通的方式有:
1、标记语言
如聋哑人的手语、旗语,交通警的指挥手势,裁判的手势,以及人们惯用的一些表意手势,如“OK”和胜利的“V”等。如基督教的十字,伊斯兰教的新月,美元的$符号以及许多现代企业的标识。
2、动作语言
例如,饭桌上的吃相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一位顾客在排队,他不停地把口袋里的硬币弄得叮当响,这清楚地表明他很着急。在柜台前,拿起又放下,显示出她拿不定注意。
3、物体语言
总把办公物品摆放很整齐的人,能看出他是个干净利落,讲效率的人;穿衣追求质地,不跟时尚跑,这样的人一定有品味有档次。
非语言沟通的形式有:
目光接触,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和肢体语言,身体接触,空间距离等。
2沟通方法
患者入院时接诊护士须始终面带微笑,态度诚恳,详细介绍病区情况,包括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I .语言的应用在与失语患者进行实际交流沟通
时,不要因为他们存在交流沟通困难而不予理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在交谈时说话速度要慢,要用简单通
俗易懂的词句,一次尽量只问一个问题,多给他们一些时间
考虑,并注意多观察患者的反应。
2.交流板使用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置交流板,交流板上可以有包括 日常生活用品与动作图片,如坐起、躺
下、洗脸、刷牙、喝水、吃饭、大便、小便、吃药、输液、查房、疼痛等,患者可根据需要指出想要做什么。同样,护
士需要患者配合时,也可指向相应的图片。„
3书面语的应用 针对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患者,失语后能正确认识疾病,愿意以文字书写的形式与人交流,可使护理人员尽快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护
理,康复及健康宣教。
4其他非语言的应用 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手势语,体态语言,面部表情。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吸引患者的注意力,要有耐心。在不能很好的沟通时,千万不能急躁,可休息后再继续。
5教会患者家属简单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使他们
别让嫉妒成为沟通的障碍 篇6
和自己赛跑嫉妒便没有了容身之处
夏令营里的一个下午,玛丽和我坐在营帐前,她对我说她正准备行装要去上大学,她比我大几岁,比我长得漂亮,家里比我有钱,我觉得自己几乎难以忍受。她告诉我说她的行李箱里放有52件毛线衣,多数还是时下正流行的女式两件套羊毛衫,我嫉妒得简直要窒息!
现在想来,那是多么愚蠢的想法,可当时那种痛苦的感觉却是那么真实。嫉妒情绪引起的痛,实际上来自心中的一种不安全感,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当你觉得别人拥有你所没有的一些东西时,无论是优雅的谈吐、优秀的成绩,还是拥有一个出众的男朋友或者一辆漂亮的新车,你心中的这种不安全感都会让你觉得,你不配拥有这些东西。你会想,如果不是因为某个人抢了你的风头,你就会拥有这一切。于是你开始讨厌那个人,也许还会散布一些对那个人不利的流言,没多久,也许那个人遭遇了点挫折或者不顺,你会心中暗笑,希望他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将归你所有。
心理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困扰一些人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至少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形成了。当你开始嫉妒别人时,我想,其根源来自一种不安全感,说得更具体些,就是缺乏自信。
第一,你相信自己处处不如人,没有才能、缺乏美貌、智力学识平常,等等,不配去争取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第二,认为世界上的机会不够多,如果被别人抢占了先机,自己就不再有机会。
我想,这两种想法通常都是可以成功克服的。认为自己不够好的想法源自于你为自己制定的标准,如何才算“够好”?你打算如何去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大多数人事实上都没有尽全力,如果有决心,人人都会有更多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好嫉妒的人总会说,世上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失去了就没有了,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如果那值得你去争取的“东西”是某个名叫杰克的男生,那么这话没错,因为那个叫杰克的男孩只有一个,如果此刻他的心只在苏西身上,那么他就不是你可以争取得到的。但是你未必就没机会,也许会有一个更让你心动的人出现在你面前,或者苏西转到了另一个学校,你也许还会有机会的。这就像餐后甜点,一张馅饼分成八块,吃掉了就没有了。但是谁说你就不能再拿起另一张馅饼呢?
有时嫉妒会刺激你做一些必要的自我提升,当你为提高自我而忙碌时,也就顾不上因嫉妒而撅嘴了,你的生活会变得更有意义。反之,如果你成为被人嫉妒的对象,也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尽管在一些人眼里看来,被人嫉妒或许值得羡慕,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毕竟这不会令人愉快,还有可能会失去许多朋友。一天晚上有友来访,应朋友之邀我即兴弹了一首已练习多日的贝多芬奏鸣曲,一曲终了,一友说道,如果她也能弹得这么好那该多好啊,我回道:“还是贝多芬的曲子写得好,因为我知道,弹钢琴对于我来说不是什么有竞争性的活动,只是一种娱乐而已。”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对于他人的赞扬一概拒之千里,对于一些发自内心的赞扬,也不妨安然接受。我只是想说,不要处处抢风头,那样无意中会怂恿起别人的嫉妒之心。在我看来,竞争不应在你我之间,我们的竞争对象应该是我们共同设定的最高标准,在竞争的赛跑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赛手,是在和自己赛跑,如此,嫉妒之心就再也没有了容身之处。而我们彼此的友谊则远离了嫉妒的戕害,安然无恙。
■编辑 陈霖
E-mail:chenlin719@126.com
企业家面临着沟通障碍 篇7
创办人需要和投资者、商业伙伴及团队的其他成员交流他们的想法以及产品, 然后招揽客户和开拓销售渠道。沟通不仅仅是谈话, 也包含听、写、肢体语言等。德里克·托林顿教授所著《成功管理:管理人才的基本指南》一书指出, 倾听者决定了信息的接受程度, 以及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那就是他们自身的经验及背景。从企业家的角度出发, 我们可以把理解障碍划分为以下几类:
参照体系不明确。每当讨论任何一个创业事迹时, 倾听者都将会从他特定的参考框架去看, 其中包括他们的价值观、优先顺序及他们的背景。作为企业家来说, 你的责任是破解信息接受者的参考框架, 以及为他们“翻译”你的信息。
固有印象及偏见。这是另一个极端, 指的是企业家对倾听者参考基础的一种极端推断。固有印象涉及年龄约束、性别角色及文化修养的影响。有效的沟通需要减少语言障碍, 去除固有印象, 最重要的是关注于此时此刻的能力。
认识失调。心理学家用这个术语描述在理解力、记忆力方面真正存在困难的人, 以及一个行为发生后, 发现自己与现状不协调, 或者与现存理念产生分歧。信息中传递的中心思想可能会被他们无意识地歪曲, 你必须不断重复, 或者重新措辞才能使信息变得有效。
不能很好地建立人际关系。当人们带着信心及信任去听一个人说话, 就倾向于接收及认同这个信息。相反, 如果消息来源是陌生或不可信的, 这个消息也许就会被忽略或被轻视。解决方法是, 在你试图进行说服沟通之前, 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注意力不集中和遗忘。我们在投入注意力方面都有自己的偏好。注意力周期几乎是有规则地变短。另外, 噪音、内在和外在的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信息的接收情况。解决办法是, 根据信息的类型, 选择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去最大限度地提高注意力及记忆力。
隐藏信息。有些时候, 一个企业家或经理在沟通时试着保留一部分信息, 也许是为了使影响最小化, 或者源于公司的政策。但这很容易被人们发现, 引发对信息的否定, 损害信任的建立。在创业公司, 最好的策略是在公司的各个阶层都透明、公开、真实、有效。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需要记住, 沟通是指听众真正听懂了你说话的含义。如果想取得成功, 企业家有责任去克服所有的障碍, 使相互作用变得有效。
官兵沟通常见障碍及其克服技巧 篇8
一、常见的沟通障碍
1. 语言障碍
(1) 语言差异造成隔阂
我们的官兵来自祖国各地, 语音复杂, 有的同志方言很重, 让人听不懂, 直接影响了信息的传达。例如四川籍干部说普通话平舌卷舌不分, 在下达任务命令时, 到底是说8点40分还是8点14分集合, 让人混淆不清, 很有可能贻误战机。
现在很多部队单位要求官兵学习驻地方言就是为了减少语言障碍,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语意表达不明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当初如果你这么说, 我就能听懂了。”可见, 语意表达不明是引起纠纷的导火线。处在部队管理教育层面上的干部, 特别是基层带兵的干部, 在部队的管理和战士的教育上, 一定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对问题的解释和处理上, 要说清楚, 讲明白。切忌语无伦次、闪烁其词, 或词不达意、文理不通、字迹模糊。只有这样战士才能听懂, 才能更好地干好手中的工作, 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否则, 事情将会因意思不明, 没有理解对而出现差错, 走弯路, 影响工作的进度, 从而导致工作上的失误。
2、文化障碍
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心理需求。如果不能适应对方文化习俗和心理需求, 就会产生文化障碍, 影响沟通效果。
官兵由于生活习惯、环境条件、文化层次等大不同, 在沟通中难免产生摩擦。有的同志好奇心重, 喜欢多管闲事, 有的同志却觉得这样做不礼貌, 侵犯他人隐私, 会因此感到厌恶。有的城市兵, 文化水平高, 自视清高, 瞧不起文化层次低的农村兵, 觉得在精神追求上有很大出入, 无法很好交流。有的同志生长在南方, 因为天气热, 养成每天洗澡的习惯, 有的北方兵却因北方气候干燥, 一周才洗一次, 卫生习惯很难统一与改变。这些差异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认识和认真的考虑, 就有可能成为有效沟通的障碍。
3、角色障碍
在“你最喜欢与谁进行沟通”的一项士兵问卷调查中, 笔者发现:士兵选择同级沟通远远要高于与上级沟通。为什么战士不喜欢与上级沟通呢?这是因为官兵沟通中存在着角色障碍。这种由于两者职位不同而产生的‘自我感觉差距“, 必定会影响沟通的和谐。用一个战士说的话“官毕竟是官, 兵毕竟是兵, 在一起说话总没有和身边的人说话那么随意”。角色障碍影射到心理学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位差效应”。“位差”其意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居于上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高的层次而有某种优越感, 居于下位的人因处在比别人低的层次而有某种自卑感。对士兵的问卷结果显示, 60.9%的士兵感觉官兵沟通中存在明显的位差效应。士兵在上级面前, 常常感到惊慌失措, 压力大, 表现得必恭必敬, 以至不敢讲话;而有的干部却自视地位高, 是权威者, 考虑自己的尊严, 在传递信息时, 简单扼要, 不作过多的说明, 致使士兵心情紧张, 对不明了之处也不敢多问或陈述自己的信息, 致使无法真正理解发送者的真意, 造成沟通上的障碍。甚至有时即便是士兵主动沟通, 可还没说几句, 干部就以“教育者”的高姿态身份开始表达自己观点, 并时常表现出不耐烦的心态.使士兵的沟通受挫。可见, 这种上下级关系和职位上的位差效应严重影响了基层官兵之间的沟通。
4、情绪障碍
情绪所涵盖的不只是精神层面, 其所影响的也不只是个人感受的问题而已, 它还会左右人的认知、语言和行为, 给沟通造成困难。极端的情绪使得人们无法进行客观而理性的思维, 从而会口不择言、语无伦次,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所言何物。就信息的接收者而言, 情绪也会影响到他对信息的理解。一个人在高兴或痛苦的时候, 会对同一信息作出截然不同的理解。因此最好避免在很沮丧的时候对某一信息作出反应。
战士在情绪好的时候, 就特别喜欢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这时即便是面对批评, 也能虚心坦然地接受;但如果心情不好, 则不愿意多讲话, 也不愿意听别人讲话,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 再受到斥责, 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认为是“火上浇油”, 严重者则有可能发生肢体冲突。由此可见, 个人的情绪不佳这种干扰导致了基层官兵之间的沟通不畅。所以干部搞教育, 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沟通时务必要注意对方的情绪, 一般情况下要选择对方情绪适合沟通时, 再进行沟通才能达到有效的结果。
5、过度加工
接收者在信息交流过程中, 有时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对信息进行“过滤”和“添加”。由部下向上所进行的上行沟通, 往往由于奖励制度的存在, 某些部下“投其所好”, 报喜不报忧, 使得所传递的信息经过层层“过滤”后变得完美无缺;又有首长向下级进行下行沟通时, 有的同志总认为领导是话中有话, 喜欢“添枝加叶”地领会首长意图, 使得所传递的信息或断章取义、夸大其辞, 或面目全非, 从而导致信息的模糊或失真, 造成沟通不畅。
二、有效沟通的技巧
1、运用反馈
很多沟通问题都是由于理解不准确或者误解造成的。通过反馈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基层管理者在沟通时, 不要唱独角戏, 不要以为你说的话别人就能懂听全。说完之后, 可以问一问对方, 让他描述或复述一下, 以有效地促进理解和提高准确性。因此, 基层干部搞教育我们提倡采用“对话式”教育, 切忌采用以“灌输”居多, 一个人高高在上, 对话、交流较少的“独白式”教育。
2、简化语言
有的干部讲话, 喜欢在一句话上做文章, 翻来覆去地在一句话上绕圈子, 空洞无味, 让战士听得厌烦。我们要明确, 讲话的目的是要向你的部属传达某种信息。所以, 讲话时要突出重点, 不能不分主次, 离题万里, 让人摸不着头脑。加强语言提炼能力, 做到详略得当, 做到有很强的语言逻辑性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这样做能使自己说出来的话内容丰富, 言简意赅, 重点明晰, 使听者有如沐甘霖的感觉。有时, 过分的修饰反而会损害沟通效果。
3、抑制情绪
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问题不在情绪本身, 而是情绪本身及其表现方法是否适当。”各式各样的困扰之源并不在情绪, 关键在于你能明白妥善处理情绪的重要性。要使沟通有效, 就要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 力求保持平和的状态。当不管由于何种原因而处于大悲或大喜之中时, 可以暂时停止沟通, 直到自己平静下来。
作为管理者, 明知自己脾气不好时, 可作一个简单的约束:作一个重要的决策时尤其是涉及到战士利益等敏感的问题时, 不要急于下定论, 最好隔一个晚上让情绪沉淀沉淀, 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4、积极倾听
西方有一句话:“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 一张嘴, 目的是让我们多听少说。”一说到沟通, 很多人就把它理解为说, 这其实是个误解。少数干部凌驾在士兵之上, 经常以“教育者”的形象自居, 使士兵在沟通中多数只处于听的状态, 想法得不到充分的表达, 士兵沟通受挫, 不愿主动交流。沟通不仅是能说, 而且还要会听。单纯的听还不够, 还要能够倾听。单纯的听是被动的, 而倾听则是对含义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搜寻, 因此它要求听者全神贯注。那该如何倾听呢?
我们看看“听”字的繁体写法:聽
一个“耳”字, 听自然要耳朵听;
一个“心”字:一心一意, 很专心的去听;
“四”代表眼睛:要看着对方, 要有眼神的交流, 表示你在认真地听;
“耳”下方还有个“王”字, 要把说话的人当成王者对待。有效的沟通始于真正的聆听。要鼓励部属敢讲真话、甚至是最严苛的批评。不轻易打断部属讲话, 不当场尖刻反驳, 不先入为主、急于下定论。
医患沟通障碍分析与应对措施 篇9
所谓的医患沟通就是患方在就医过程中与医方进行的交流行为。因此, 在医院中医患沟通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如果医患沟通理想, 医方可以获得检查、诊断、治疗所需要的全面信息, 患方获得自身疾病状况、采取什么措施和用药与愈后的全面信息, 极大缩小医患因客观原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种种鸿沟。
然而在现实中, 医患沟通不理想的现象经常出现, 造成患方对医方的不满意和不信任, 医方感到也很痛苦。分析沟通障碍的原因, 可以提高沟通能力和沟通质量, 改善医患纠纷的发生。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1 客观因素造成的医患沟通障碍及对策
1.1 环境障碍
医患沟通往往处于相当嘈杂的门诊诊室和医师办公室、病房, 在这样的环境中, 医方和患方都会受到干扰, 降低沟通的欲望、期望和效果。应该提倡一人一诊室, 一人一就诊;病房设患者谈话室。
1.2 时间短
门诊的“三长一短”在医院大量存在, “一短”就是指患者与医师交流的时间短, 造成患者的不满意。一方面应合理引导轻微疾病和慢性病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级以下医院就诊, 减少三级医院医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医院适当增加医师数量, 特别是医师主动增加与患者的沟通时间, 保证每位就诊的患者有较充裕的时间与医师交流。
1.3 专业术语多
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这就造成部分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时, 会参和着大量的医学术语, 增加了患方的理解难度, 造成沟通不畅。应该要求医方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代替复杂的术语, 用描述、画图等形象的方式来表达, 来消除因专业因素的障碍。
2 主观因素造成的医患沟通障碍及对策
2.1 情绪
医患双方都是人, 难免会有情绪的波动造成的医患沟通的障碍。情绪就是人们生理或精神上受到外来的刺激而引起的各种心理反应, 有心跳、呼吸加快的生理变化, 有喜欢、厌恶的主观反应, 有蹙眉、撇嘴的面部表情, 有破门而出、拳脚相加的动作行为。会出现愤怒、悲伤、恐怕、爱意、快乐、惊讶、厌恶、羞愧等各种心理状态。情绪具有短暂性和可累积性的两大特点, 有时会干扰人的理性认知, 产生夸大其词、颠倒是非的负面效果, 使人们的主观认知和客观事实产生偏差。因此, 医务人员情绪的管理对医患沟通的效果具有重大作用。在沟通中特别要注意以下的情绪陷阱。
2.1.1 错误推定对方动机
在医患交流中, 双方经常需要去解读对方遣词造句或某些行为举止背后所隐藏的弦外之音, 这就需要“推定”对方。人们在倾听时经常不自觉地猜测和假设对方的真正想法和意图, 由于内心的怀疑和不安, 加上对对方不够了解或信赖, 对对方动机和意图的猜测往往偏向负面。语言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 多数倾听者的负面假设往往是错误的, 与实际并不吻合。
2.1.2 印象差
印象是指与人交往过程中, 对对方的能力、品格等方面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判断。而与人初次见面时对对方的穿着、谈吐、气质、经历、背景、性格、道德等, 未经验证就在直觉上作出的初步认知和评价为第一印象。形成印象后, 即会对对方产生好恶感。印象不好, 就易影响情绪, 对对方的认知产生偏差, 也会影响自己聆听和评价的客观性。这时需要医患双方采取理性的态度, 即便对对方印象不佳, 仍能耐着性子, 心平气和地去倾听对方表达的内容, 尽可能客观冷静地了解对方的人品, 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2.1.3 偏见
偏见有别于印象, 它是针对某些地域、肤色、性别、职业、婚姻等一种偏差或错误的看法。比如从农村来的患者, 就会认为学识有限, 与其交流, 谈了也白谈, 就干脆少谈或不谈。偏见是一个隐蔽性极大的情绪陷阱, 如同传统或习惯一样, 长久以来或多或少地深植在人们的脑海里, 当事人并不明白自己许多习以为常的假设或结论, 其实是没有经过理性思考或事实验证的“想当然”, 因此要特别注意其中对医患沟通的影响。
2.1.4 强势语气
认为患者是来求医的, 我是医师, 认为自己的学识、地位甚至是权势都比患者多和高, 理应我是主导, 造成在沟通中言行充满强势, 特别对于性格属于掌控型的医师, 尤其会如此。患者面对医师的强势语气, 要么不甘示弱而自卫或对抗, 与医师发生争执, 或另请高明;要么因自卑而生委屈、自怜之心, 自叹生的这种病不好, 产生倾听障碍;要么因受到强势语气或作风的医师压制, 心生恐惧和不安, 甚至畏缩退却, 干脆不看病, 看了病还受人希落。
2.1.5 不良的说话习惯
如语速过快, 不去细心观察对方是否听懂;浮夸口气, 患者求自己看病, 明知有难度, 却唯恐患者怀疑自己的能力或助力的热情, 不愿或不敢坦诚讲出顾虑或困难, 而是以“没有问题, 可以看好病”等近似肯定的回答来回应, 误导了患者。一段时间后, 患者发现疾病是很有困难或很有问题, 而延误了病情的检查和治疗。
2.2 不善倾听
经统计, 人群中有近20%的人存在不善于倾听, 很容易听错意思。比如说, 口头布置一个通知:第一, 本星期五下午2点看演出。第二, 1点半所有看演出的人在停车场集中。第三, 票在分工会主席处拿。通知完一遍后, 保管有2~3人还会问几点看演出、在哪里集中、到谁手上去拿票等问题。同样在医患沟通中, 对于这些不善于倾听的患方, 医师要对重要的内容要重复、强调地讲, 需要时还要用文字的方式进行处理、来表达。
3 提升高效医患沟通的途径
以上的医患沟通障碍逐渐消除后, 可以大大提高沟通的顺畅, 然而如果还要全面提升医患沟通, 达到理性、高效, 还需要采取以下的一些途径。
3.1 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当遇到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与别人有分歧时, 除了继续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思考外, 还要在心理上飞快进入对方的背景 (包括文化传统、成长经历) 和思维 (包括情绪、逻辑、人生观等价值体系) , 去认知和理解对方为何会产生如此的看法, 进而体会他人的感受, 察觉到对方真正的诉求。比如一位肿瘤患者, 如果了解到患者是家庭里的惟一收入来源者, 通过换位思考, 体察到患者生存期越长, 家庭就会可能有收入的支撑。因此, 医师一方面积极地使用医保目录内的维持用药, 减少因生病带来的费用支出, 另一方面由于你的理解和支持, 真正地实现了“医术乃仁术”的深广内涵, 医患关系哪里还会有紧张?
3.2 包容心态
随着社会价值观日益多样化加上个人主义的增强, 人们对同一个问题容易发表或坚持各自不同的见解。特别在医患沟通中, 由于患方的社会、家庭和经济、宗教等原因, 会出现一些不合常理或难于理解的情况, 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情绪。这时唯有以开阔的心胸和包容的心态, 才能防止让涌上心头的反感情绪掌控自己的思维, 从而保持客观、理智, 以便可以心平气和地解读对方的意图和动机, 一旦医务人员理解、尊重患方的意图和动机, 一方面可以从容地进行医疗活动, 另一方面也能得到患方的支持和尊重, 医患关系就能和谐。
3.3 人性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 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 虽然面临不同的环境, 却都有着共同的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患者, 从生理上来说, 是个在躯体或者在精神上有缺陷或者有疾病的人, 但作为一个社会人, 同样还要有人性的需求。因此, 在医患沟通中, 一方面, 要求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尊重生命, 珍爱生命, 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高度负责, 另一方面希望患者充分理解、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给医务人员以信任, 缓解他们在工作中的紧张情绪和顾虑, 有利于医疗工作开展, 医患间才能配合默契, 医疗措施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3.4 信息的畅通
并不是面对面的沟通才是沟通的开始, 其实医患沟通, 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如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时, 一声关切的询问:“哪里不舒服, 请到某某科就诊”, 诊疗过程中及时将病况向患者或家属反馈;医院公布医疗收费标准, 提供处方清单, 介绍医院各级专科医师, 给患者自主选择医师的权利等等, 这种每时每刻的沟通既补充了医务人员因工作忙而没有时间专门坐下来与患者交流的空缺, 还因沟通的平缓、及时、亲切, 容易让医患双方接受, 更易消除医患双方之间心灵的距离。
3.5 沟通技巧的培训
掌握医患沟通技巧, 通过办医患沟通讲座来强化医务人员的知识及沟通技巧,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义务教育学习班, 不断提高学识水平, 医务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自然坦诚地与患者及家属交谈, 注意不要生搬医学术语, 注意要多微笑, 语气亲切、柔和, 使沟通的气氛融洽, 这样容易被患者理解、接受。
3.6 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素质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过硬的操作技术是架起良好医患沟通的基石。作为管理者要引导广大医务人员,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 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与技术考核,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作中严守操作规程, 培养“慎独”精神, 取得患者的信任;尊重患者权利, 随着医学的发展可供选择的诊断、治疗方法增多, 患者有权根据自己的病情和经济状况进行了选择, 医师要尊重患者的意见, 认真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治疗方案, 减少患者的猜疑和心理负担, 增加医患双方的理解与信任。
4 总结
浅析常见的沟通能力障碍和技巧 篇10
关键词:沟通,障碍,沟通技巧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 是指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 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 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沟通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管理上有个著名的50%理论, 即管理者50%以上的时间用在沟通上, 如开会、谈判、指示、评估, 可是工作中50%以上的障碍都是在沟通中产生的。
二、常见的沟通障碍
1、心理障碍
现实中的沟通活动常为人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左右, 有些心理状态会对社会沟通造成障碍。人们的认知如第一印象、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社会刻板效应等都会影响人际交往。
人总是带着某种情感状态参加沟通活动的。在某些情感状态下, 人们容易吸收外界的信息。而在另一些情感状态下, 信息就很难输送进去。如果不能有效驾驭情感, 就会有碍正常的沟通。
态度是人对某种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如沟通双方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不同, 就很难达成一致的沟通。
2、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指语言表达不清、使用不当, 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或产生歧义。有时即使是同样的字眼, 对不同的人而言, 也有不同的含义。有一个笑话说, 主人请客吃饭, 眼看约定的时间已过, 只来了几个人, 不禁焦急的说:“该来的没有来”, 已到的几位客人一听, 扭头就走了两位。主人意识到他们误解了他的话, 又难过地说:“不该走的走了”, 结果剩下的客人也都气呼呼地走了。
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双方在思维模式、认识及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差异, 进而产生沟通障碍。
3、物理方面的障碍
物理方面的障碍主要是指沟通现场的环境、气氛等方面的某些要素可能会减弱或隔断信息的发送或接收, 如传递的空间距离、沟通媒体的运行故障等。
三、常见的沟通技巧
1、正确引导异性学生之间的交往
在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交往中, 异性交往占有很大比例。而正常的异性交往既有利于大学生的情绪稳定和心理补偿, 又有利于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人格完善。我们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 能正确去看待异性之间的交往是异性交往正常化的必要前提条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保持与异性同学的正常接触, 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从而与异性同学建立起自然、和谐、纯真的友谊关系。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通过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以及模拟情景等活动,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使自己的人格结构得到完善, 培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而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培养出理性的自我防御机制;另一方面, 可以提高学生的良好认知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环境, 善于清晰剖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进而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如何赞美别人、如何鼓励别人和如何宽容别人, 最终引导学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3、加强情感教育,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在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中,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恋人关系是最敏感的几种关系。注重实施和加强情感教育工作,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营造出和谐、友好、信任的育人环境, 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各项良好的条件。
4、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是引导大学生不断适应未来社会化的重要要求, 针对此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的特点, 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现自己的个性, 充分发挥出各类教育载体的引导功能, 积极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校各项文体活动, 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使他们通过在不同的舞台获得成功体验, 不断增强自信心。
四、总结
总之,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能力, 而且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度,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发展团队协作精神, 是学生步入社会、适应将来工作环境的必备核心能力。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实际的教学环节, 适度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训练, 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掌握交往和沟通的知识和技能, 并能在实际中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晶晶, 贾晓明.大学生异性交往与性别角色认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 (6) .
[2]刘朝晖, 温梅.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2) .
[3]陈莺.沟通能力现状及其培养[J].神州, 2012 (5) .
[4]袁爱华.提高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策略[J].才智, 2005 (2) .
莫让批评成为师生间沟通的障碍 篇11
80班罗××是一名优秀体育健将,我特意挑选他作为参加县运会的短跑比赛选手,但由于诸多原因,训练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足。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把训练内容教了他几遍,把器材借给他,让他回家去练习,并让他周日下午来体育室练习。到了周日下午,我左等右等都不见他的人影,打电话给他妈妈,他妈妈说,今天下午可不可以请个假,因为有很多作业。我说那好吧,那就明天放学时间再来吧。到了第二天的班务处理,还迟迟没来。我刚想动身去他教室,他姗姗而来。我气不打一处来,噼里啪啦数落他一大通。看他快要哭的样子我才停下来,可想而知,那次唱歌的效果很一般。后来的几次练习,效果都不太好,我每次总是忍不住批评他:你回家练了吗?为什么是这样的效果,一点进步也没有!他也总是有理由回复我:要么是妈妈让他做家务去了,要么是弟弟在旁边吵练不成,要么是作业……总之,他有他的理由。为此,我特意告诉他妈妈,让他全心全意练习好,还给他下载了视频回家看。班主任老师也全力支持他,那段时间让他以练习自己的比赛项目为主。这下,他沒什么理由可找了。虽然每天都练,可进步并不显著。直到有一天课余时间我在操场上碰到了他,他以为我没有看到他,竟然没有叫我就悄悄地走了(平时他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后来了解到,当我批评他时,没有了解情况,不由他分辨,有时错怪了他。受到这样的指责,他所想的就是如何保全自己。后来,我改变了方法,他有了很大进步,在县运会中获得了60米、100米、200米三项冠军。所以有的时候,忠言逆耳未必利于行。
批评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恰当的批评可以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达到预期教育目的,否则,就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达到相反的效果,所以,每位教育者都要让批评架起通往学生心里的桥梁。
护患沟通障碍的分析及对策 篇12
1 护患交流的形式
一种是语言形式的交流, 即利用语言来传递信息;另一种是非语言交流, 即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与手势等。这两种形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缺一不可, 甚至有时非语言交流更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两种形式进行交流与沟通, 则容易产生交流障碍或不足。
2 交流障碍的几种表现形式
2.1 护患交流信息量不足
住院患者一进病房, 首先接触的是护士, 这时患者及家属的情绪都非常焦虑, 迫切想知道有关住院治疗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如病情、用药、治疗措施、预后、护理安排以及主管医师、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那么护士在接待患者时就应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地将这些问题交代清楚, 引导他们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2.2 语言使用不当、专业术语过多
住院患者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行业, 个性不同, 文化水平、医学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等, 如果护患沟通时, 护士过多采用专业术语与患者交流, 容易产生误解或不被理解, 影响交流效果。
2.3 专业技术不精湛而致的不信任
医疗是服务行业, 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很高, 如果护理过程中技术差, 服务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
2.4 语言失度、解释工作不到位
这种现象可表现在护患之间, 也可表现在与家属的交谈中, 特别更容易发生在非正式场合的交流。如医护人员在查房或做晨间护理时若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不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感受, 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误解。
3 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对策
3.1 产妇一入院, 办公室护士热情接待, 安排产妇入院, 分管护士即
到床边做自我介绍, 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 每人分发一本阳光服务手册, 内容包括产前准备、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方面的知识。介绍周围环境、注意事项, 了解产妇心理, 针对产妇心理做好相应的护理。
3.2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增进护患关系
护士的自身素质、技术水平是第一位的, 因此要学习理论知识, 注重实践操作锻炼, 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塑造护士形象, 提高护患之间的亲和力, 要进一步注重个人仪表、审美等综合能力培养, 言行举止做到得体大方。另外平时还要学习多学科的知识,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以过硬的素质赢得患者的信任与肯定。在与患者解释时能做到有理有据,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原因。
3.3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患者住院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同情和照顾, 因而应注重情感治疗, 倡导心理护理模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针对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到有效沟通。
3.4 营造温馨环境, 实现环境治疗
住院环境的好坏对于患者来说极为重要, 要尽一切力量改善病房的硬件措施。另外, 还要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发放一些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提高患者的自防自护能力, 实现环境治疗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