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出版

2024-10-26

美术出版(共9篇)

美术出版 篇1

《美术观察》创刊于1995年,201 2年4月将迎来第200期出刊之庆。值此之际,我们编辑出版《美术观察学术文丛》,精选自创刊以来所发表之内容,以期展现《美术观察》与当代美术进程的基本面貌。

该丛书集时代性、学术性、文献性为一体,共分六卷:《美术史论卷》、《批评卷》、《创作研究卷》、《学人档案卷》(上、下)、《时代人物卷》、《外国美术研究卷》,总计约360万字。

《美术观察学术文丛》组成精锐编辑队伍,由前主编邓福星、龙瑞、吕品田担任顾问,李一、赵权利担任总主编,孟繁玮、祝帅、陆军、董立军、阴澍雨、王红媛分别担任分卷主编。

《美术观察学术文丛》由清华大学教授、著名装帧设计家赵健担纲总设计,16开本,黑白精印,2012年4月即将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发行。

敬请关注

美术出版 篇2

第1课 崇敬的人 第2课:长长的路 第3课:高高低低的房子 第4课:未来的交通工具 第5课:未来的家用电器 第6课 小小桌椅设计师 第7 课 热线你我他 第8课 扎扎糊糊 第9课 老矿灯 第10课 走进自然 第11课 重复的美 第12课 渐变的美 第13课 感悟彩陶 第14课 走近青铜 第15课 小小编辑部 第16课 小小编辑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生活,进而热爱生活。

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而光彩照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他们成为我们最崇敬的人。

二、欣赏评述,分析理解。

1、欣赏《请历史记住他们》、《粉笔生涯》、《钢水•汗水》、《白衣天使》、《父亲》、《歌乐山烈士群雕》、《人民的好儿子》。

三、启发创意,创作表现互相交流。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思的事件,抓住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2、评一评。

(1)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感人?

(2)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3、介绍《粉笔生涯》的画面内容。

4、对《父亲》内容作简单介绍。美好的家乡

第2课:长长的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指导观察校园道路、教学楼(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分析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视吗? 二.学习透视与练习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了解透视术语。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请两名学生,一站一坐,观察立方体和讲桌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视点、心点、视平线。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活中,我们看同样大小的物体,近处的大,远处的小;同样高的物体,近处的高,远处的低。这种现象就是透视变化,而“近大远小”就是透视变化中最基本的规律。三.探究与表现

1.观看正方体、长方体线描图,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现出的透视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师生讨论、观察透视现象,强化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2.平行透视;把物体放平,正面面对学生。小组讨论:选举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两位同学回答都正确;方形物体的一组边,如果与我们成平行状,那么它的另一组边则逐渐消失于心点,离我们近的线段就长,离我们远的线段就短,这种现象就是平行透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上台验证,学生上台将斜线延长,延长线集中于心点,线描图正确。

3.成角透视;物体的一角对着学生。

上下边和左右边的线变的倾斜了,延长线分别向视平线左右两点集中,成角透视有2个消失点。没有平行线,都垂直于水平面。

教师小结:回答的很正确;物体的一角与我们正对,倾斜线延长并向视平线上的左右两点消失,这种透视现象叫成角透视。四.知识扩展与小组竞赛: 1.你热爱我们的校园吗?我们的校园美吗? 学习兴趣高涨,表现欲望强烈。

2.走,我们到校园一起去看看!分成四小组做透视练习。(把学生带入校园环境中,了解场景构图的特点)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通过学习透视,思路清晰,学生跃跃欲试。此时安排作业恰到好处)教师:要求同学参照学校建筑,画出一幅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线描图。教师辅导:针对有绘画困难的学生,提醒他们透视要正确,重点辅导。

(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创造能力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巩固了所学知识)五.课堂小结:

把自己画好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论,每个小组找一幅有代表性的透视作品拿到前面展示,讲一下透视步骤。

第3课:高高低低的房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绘平视的房舍,使儿童进一步学会观察,学会在写生中进行取舍,学习在线描中注意处理线条繁与简的关系。作业要求:

2、用线描的方法,画一座平视的房屋,正确地画出它的主要结构和某些细节。教学重点:

室外写生的组织工作(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纪律,而且还要考虑绘画角度,角度若偏,就不能叫做平视的房舍了)。教学难点:

线条的疏密、繁简组织,通过黑板上的演示及示范作品的观摩解决。教学准备:

1.室外写生的工具,如画板、小凳、铅笔或彩色水笔。2.一些儿童的线描写生作品和照片。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2.出示新课题,解题。

要向学生讲明,平视是指与房舍平行的位置上观察,如果从侧面观察就是成角透视,这样画出来的房舍不符合教材的要求。所以,同学在写生时,如果自己所坐的位置过偏,可向教师提出来更换。

3.教师结合自己选址情况,向同学介绍所画房舍的特点。由此可以谈到我国民居的一些特点,向同学展示图片。

4.提出外出写生时应注意的事项,做好外出写生时的准备工作。

5.到达写生现场后,再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并做好分组、坐好位置的工作。6.学生作画。7.整队,带回教室。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2.简单总结上次外出写生时的纪律及学习情况。3.讲线描写生中线的繁与简。

教师可结合所画房舍,具体分析怎样利用线条的繁与简,更有利地表现房舍的主要部分。例如将门框上的木纹加上去,会出现许多线条,与没有线条的白墙部分形成对比,这就是繁与简的对比,这种对比,将会有利于门的突出,因为它应当是画面的主要部分。教师还应当结合一些线描作品,给学生分析线的繁简关系。4.做好外出写生前的准备工作。

5.整队到达写生地点,开始作画。(注意辅导学生)6.整队回教室,修改、整理画面。(对本节课进行评讲)

第4课: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未来不同时期交通工具发展过程与生活环境发展的关系。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现代、未来不同时期交通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谈感受: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造型与功能也日新月异。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欣赏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板书课题:《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

二、欣赏与比较:

1、古代与现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板书:造型、色彩、功能特点)

2、现代交通工具的先进性。

思考: 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是现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什么?

你还知道其它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吗?说说它们的造型、色彩、功能和先进性。

三、探讨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

1、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2、污染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气,制造噪音等。

四、欣赏与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

引导学生从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将是“轻巧、美观、环保、高效、全自动、多功能、节约能源”方面进行联想与评述。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未来的交通工具 造 型 色彩 功能

2、从“环保型、节能型、静音型、轻巧型、多功能型、太阳能、、、能代表未来交通工具发展的新水平”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讨论:你心中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造型、色彩?有什么能和先进性?

五、学生作业

1、布置作业:把你心中的未来的工具画下来,与大家分享。

2、作业要求: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

六、评价

1、能收集现代与未来交通工具的图片,并进行分类、布置展览。

2、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第5课:未来的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1、能够参与有意识的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和处理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能够根据整理的调查信息,提出改良产品设计的方案,并画出大胆创新的创意稿。

3、能够掌握家用电器设计效果表现的基本技巧,绘制具有一定美感的创意效果图。

4、能够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体验设计对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及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整个基本教学过程由“信息调查——设计创意——效果表现”三部分组成,先是学生分组自行进行市场产品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然后整理资料,提出设计方案,进行创意设计构思,再绘制设计创意稿,尝试独立创意设计,最后绘制产品设计效果图。

针对本课社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突出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与交流,是本课教学组织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积极布置学生认真完成好相关准备活动,是保证课堂教学互动深入展开的前提。

首先发动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工协作调查了解与一件家用电器相关的产品信息,并整理成文字资料。这件家用电器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家中认为设计不够满意的产品,也可以直接调查学生自己喜爱的家电产品,比如MP3播放器、随身听等电子产品,目的是为“活动二”的设计改良活动顺利展开做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对调查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宜应作必要指导,帮助学生根据“活动二”的需要,有目的、有方法地完成产品市场调查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对家用电器的市场信息调查包括产品使用者的情况调查,市场销售的情况调查,国内外同行业的产品情况调查等。例如学生针对产品使用群体分类调查时,可分别记载长辈与同学对此产品的意见反馈。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用表格形式记录,可根据产品特点设计表格,例如可以视其功能、形状、颜色、材料、质感等予以记录,再给予等级印象评定。另外,调查中可以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例如可以收集宣传图片资料,也可以用速写方式画出产品,对特别的细节设计处理可画详图,还可以用摄影的方式记录。然后整理资料,写出调查总结,将要改造的家用电器的图片资料连同改造方案一起在课堂教学中与同学交流意见,画出“活动二”要求的设计创意稿。学生作业可通过自由联想与大胆构思画出设计草图。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引导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同学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在以学生互动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的方式中进行。“活动二”的另外一种教学组织方式或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尝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进行“活动一”的资料整理,写出调查总结的同时,画出通过小组充分酝酿的家用电器改造方案创意稿,并写上设计说明后,再进入到“活动二”的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让各个学习小组之间交换创意稿。每组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其他小组同学的设计创意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每组同学也可以积极阐明自己原有的设计创意主张,补充、完善本组的改良设计。教学过程始终在学生互动促进中推进,在教师适当观念引导中深入,最终帮助每组学生获得一种更为合理的设计改良创意。

第6课 小小桌椅设计师 教学目标:

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桌椅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桌椅的造型、功能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未来不同时期桌椅发展过程与生活环境发展的关系。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图片上的桌椅。

2、谈感受: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桌椅的造型与功能也日新月异。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欣赏现在与未来的桌椅。

书课题:

6、《小小桌椅设计师》)

二、欣赏与比较:

1、古代与现代桌椅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板书:造型、色彩、功能特点)

2、现代桌椅的先进性。

思考: 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是现代在使用的桌椅?为什么?

你还知道其它正在使用的桌椅吗?说说它们的造型、色彩、功能和先进性。

三、探讨现代桌椅带来的现实问题。

四、欣赏与想象“未来的桌椅”

引导学生从未来理想的桌椅将是“轻巧、美观、环保、高效、全自动、多功能、节约能源”方面进行联想与评述。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桌椅进行欣赏与评述: 未来的桌椅: 造 型 色彩 功能

2、从“环保型、轻巧型、多功能型、、、、、、能代表未来桌椅发展的新水平“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讨论:你心中的桌椅是什么造型、色彩?有什么功能和先进性?

五、学生作业

1、布置作业:把你心中的未来的桌椅画下来,与大家分享。

2、作业要求: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桌椅的造型、功能特点

六、评价

1、能收集现代与未来桌椅的图片,并进行分类、布置展览。

2、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桌椅进行欣赏与评述。

第7 课 热线你我他 教学目标 :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征。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 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3、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4、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板书:

7、你、我、他)

二、描述特征

1、说说“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

3、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指导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2、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

2、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脸型

3、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4、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5、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6、小结:画人物头部,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7、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

8、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9、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10、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11、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感知人体比例、结构 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

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C、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人体比例——立

七、坐

五、蹲三半

刚才,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

五、临摹练习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2、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上。

第8课 扎扎糊糊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各种造型,理解彩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2、体会彩灯增添节日气氛的情趣,漂亮的彩灯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纸材的选择,彩灯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

镂空的技能;漂亮的小彩灯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过程;对称的折剪法和留出粘贴接口。教学准备:

各类型彩灯图片、纸材等,挂灯的绳子,彩色水彩笔、胶水、剪刀。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如何让一张平面的纸站立起来?

2、小组互相介绍:汇报尝试结果。

3、老师问:如何让纸筒透出亮光?

4、小组研究:讨论一下,互相提出解决方法,互相启发。

5、尝试验证:每组选一张纸,选一个好的方法进行镂空设计和制作,体会“剪切不仅可以改变纸材的外形,也可以与折叠结合,产生对称式剪裁”,能设计出具有对称美的彩灯。

6、揭示课题:

二、发挥主体

1、指导观察、激发直觉:你喜欢走马灯还是民间瓜灯?为什么?你能说出走灯由哪几部分组合而成?各部分有哪些形状吗?

2、感知和体验:宫灯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3、探究彩灯的审美情趣:吉祥图案、鲜艳色彩、实用性。

三、发展主体:

1、选什么材料?怎样折剪才能设计出独特的外形?

2、添加:添加些什么形状可使彩灯外形产生变化?

3、镂空:怎样进行图案设计与镂空,能产生节奏感或对称美?

4、装饰:色彩怎样搭配,点线、面如体表现才好看?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9课 老矿灯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台灯理解它的造型结构、比例,理解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并能用线描画出台灯来。教学重点:

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去表现台灯各部分不同的形象特点,从台灯的美观外形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美好的感受,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出示台灯,引起学生绘画兴趣并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台灯,师生共同分析台灯的结构。认识台灯因发光器具不同,分为灯泡和荧光管两种,灯泡或光管放在灯罩内,灯柱把灯罩和灯座连接起来。台灯由灯罩、灯柱、灯座三间分组成各自的形象特点,灯柱多为软管状,可以弯曲,一般比较细长,以方便灯罩的旋转,调整光的角度,灯座多是一个扁而大的六面体,上有开关和指示器,绘画时注意物体的面因角度不同而产生缩小现象。

2、理解透视现象: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圆柱状灯罩的罩口成为宽窄不等的椭圆形;长方形的灯罩呈立方体,仰起时看见光管,它和灯座都有近大远小的现象。

3、讲解绘画步骤(教师边解边示范给学生看)。(1)观察并记住台灯特点。

(2)用辅助线勾出灯罩、灯柱和灯座各部分。

(3)从灯罩开始逐一刻画(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连接及其大致的比例。

三、学生作业。

1、学生分组写生教师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

1、表扬细心观察,画出特征的同学。

2、指出绘画时必须表现台灯特点,画出大体比例,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相互连接。第10课 走进自然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教学准备:

1、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2、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如四季美景)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二、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

三、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红+黄=橙 蓝+黄=绿 红+蓝=紫

五、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六、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第11课 走进自然二 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方法设计 : 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重点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

(一)课前准备

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

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师生互动设计 : 1.欣赏不同色调作品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冷的感觉。

(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温暖的感觉。(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请你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走进自然 冷色:蓝、绿、紫 暖色:红、黄、橙

第12课 重复的美 教学目的:

1、掌握重复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运用重复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教学难点:

重复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课前准备:

有关重复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大自然造物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人们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斑马:

斑马身上的线状条纹反复出现(重复)与从疏到密排列(渐变),表达了由节律的美感。

感受生活中的装饰设计:

由小贝壳按现行、十字形排列的花边,使重复构成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后提袋、包装和上的团,是由平行四边形(其中有两个圆角)重复排列形成的。

二、共同学习美术知识,表现:

出示图片和概念,小组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 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三、评讲作业:

组织“手提袋”展销会,以自我介绍来推销自己的设计意图,运用了重复的什么构成原理,效果怎样。

第13课 渐变的美 教学目标:

1、掌握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运用渐变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教学难点:

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课前准备:

有关渐变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大自然造物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人们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圆的渐变:

感受凹凸变化的“圆”世界,原点的大小、形状、间隔变化,产生了体积感、空间感和光影感。

二、共同学习美术知识,表现:

出示图片和概念,小组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渐变的类型: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第14课 感悟彩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感受我们祖先在遥远年代所创造的灿烂文明,体验我们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和艺术创造才能。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彩陶的艺术美

2、分析彩陶艺术形式法则的应用。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彩陶艺术的有关知识 揭示课题:彩陶的艺术美与科学美

彩陶的定义:指一种在质地细腻的器物上绘有红、黑、白等颜色图案的陶器。产生的时间: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多年)河流域一带

划时代意义:是造型艺术的出发点和人类自觉审美意识到来的标志,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二)欣赏彩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彩陶的艺术美

造型美:千姿百态、样式多样。罐、盆、瓶、壶、碗、钵、三足器等,以简洁、自然、浑厚的造型,体现出健康、饱满的美感。色彩美:红、白、黑编织出单纯、朴素的美感 纹饰美: ①内容丰富:有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等。②手法多样:有线描型、平涂型、综合型,体现了“抽象美” ③形式法则:体现了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之美 彩陶的科学美

巧妙的造型:腹部膨大,增大容量,体现了实用性;陶罐有肩、小口、长颈便于运水、储水;陶盆无肩、无颈、大口便于饮食、炊食;三足器设计更稳定、坚实,便于烧火 颜料的发明:使用赭石作红色,赤矿铁和氧化锰作黑色,瓷土作白色

合理的装饰部位:多在腹部以上,便于席地而坐,从俯视角度去观赏它,体现了尽善尽美的追求

(三)作业:用一句话来概括彩陶之美。

(四)小结:彩陶的艺术美与科学美的完美结合。第15课 走近青铜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展示,使学生对青铜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以欣赏为主。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第二部分着力于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作品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艺术特色。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作、电教设备、黏土等。

2、课本、各种黏土制作工具。

二、设计方案(一)教学导入

感受《编钟》音乐,导入课题。(二)教学新授

1、师生欣赏部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作品;

2、各组学生谈感受、联想、编故事;

3、欣赏后每组合作模仿古代青铜器制作一件作品;

4、展示作品,派代表介绍创作意图;

5、各组通过学习进行小结。

三、学习评价建议:

1、能否主动地、专注地欣赏?

2、鉴赏、评述能力有了初步的提高?

3、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等方式,感觉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4、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第16课 小小编辑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版面设计的一般知识和技能。

1、了解报纸编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其对设计实践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掌握版面的设计。

2、报纸报头的设计。教学准备:白纸、彩笔、尺子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组织课堂纪律。

2、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学习用具。

二、导入新授

1、谈话导入:同学们,这个是贵州报,你们都看过吗?(看过),那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上面呢?

2、首先你们要学会来设计报纸,懂得怎样编排报纸,这节课我就教你们怎样排报纸吧!

3、报纸版面的设计与制作

报纸的版面构成:报纸是新闻出版业中内容最丰富、报道最实时、读者最广泛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纸质媒体中占有首要位置。

目前世界上各国的现代报纸幅面主要有对开、四开两种,其中我国对开报纸幅面为780mm×550mm, 版心尺寸为350mm×490mm×2,通常分8栏,每栏13个字、120行,版心字数13,320字。开报纸幅面尺寸为540mm×390mm,报纸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因素制约下,版面从最少四版到数百版不等。并按称之为版序的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的版面重要顺序的方式排列。

众所周知,报纸版面是版面元素有规则的组合。各种不同的版面元素都有各自内含的意义和特定作用。现代报纸版面构成如图12.2所示:

报纸版面主要由正文、标题、线条、照片和图画等五种元素构成。此外,大多数对开报纸以横排为主,垂直分栏,竖排报纸水平分栏。一个版面先分为八个基本栏,再根据内容对基本栏进行变栏。变栏方法有两种,其一是长栏,长栏宽度为整数倍的基本栏,如二合一,三合一;其二是变栏,变栏宽度为非整数倍基本栏,如五化三,三化二。根据上述原则进行合理版面分割后,就能按分割区域对版面的正文、标题、图片、线条、色彩等进行排版 处理,构建一个中心突出、版面优美的报纸版面。

4、欣赏主题报头资料库

5、学生设计报纸

6、教师巡视指导

关于中国美术出版全球化的思考 篇3

美术出版,一个神圣的行业;美术出版社,无数优秀的美术出版物在这里诞生;美术出版人,慧眼识英,甘当幕后英雄。美术出版业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图书出版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美术专业出版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图书市场有限的市场占有率和微薄的行业利润让美术出版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出版业的集团化和股改上市要求出版社必须严格按照一般商品的特点约束图书出版,“赚钱”显然已成为出版社工作的重中之重,出版人在坚守文化品格与追求经济收益之间徘徊;出版社从业人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下降,人才流失和断层加剧的现象日益显现。

梁公启超曾言:“夫旧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为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人们的阅读习惯不断发生变化的网络时代,传统美术出版正如逆水行舟。在不久前结束的2012年全国美术出版社社长年会上,全国40余家从事专业美术出版的出版社社长结合各自出版社情况共同讨论应对之策,其中不乏精彩而有见地的言论。本期我刊邀请了几位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美术出版社社长,结合他们在年会上的发言,为《中国美术》撰写专稿,共同讨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林阳和中青国际出版传媒总经理郭光认为应该实现企业全球化、团队国际化,走中国美术出版全球化的发展道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李新指出现在的美术出版已经被“边缘化”了,并提出要改善体制内单一机制、尝试采用项目制操作方式和独立工作室等五项积极应对的策略;河北美术出版社的曹宝泉社长认为文化品格是出版竞争的核心;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陈政分析了中国美术图书市场的大势,提倡在立足自身优势出版板块的同时,积极探索,化“短板”为“长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社长曹增节对视觉时代的专业美术出版进行了分析。

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相信把准时代脉搏的专业美术出版,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中国出版业的繁荣发展,随着科技发展带动的数字化出版的来临,出版全球化的问题已经是中国美术出版界必须破题的时候了。

一、全球化出版的现实条件及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派往国外的文化机构已有很多。自2004年11月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派往国外的中国各出版机构也在年年增长,但真正有成效的出版机构并不多,我们的图书还没有从国外拿回更多利润。与国家出版“走出去”战略不同,出版全球化不仅要将文化走出去,同时,要将国际图书市场的利润拿回来。目前我们的“走出去”实施结果不够理想的原因很多,如图书策划不是针对世界各国的读者,不了解当地读者的需求,对世界各国读者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均了解不深入;翻译水平不够高,不能有效地将中国文化翻译传播出去,对世界各国读者的阅读造成了障碍;汉语不像英语那样在各国被普及使用;我们还没有像国外的大出版社那样在世界各地开设办公室,招当地人作为职员,聘请当地有经验的编辑和出版工作者等等。

也有成功的例子,像中国青年出版社在英国伦敦设立中青国际出版机构,出版了许多受国外消费者欢迎的读物,像《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全球销售了5种不同语言的版本共2万册。在图书“走出去”过程中,他们努力探索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出版走向国际的运作模式。中青国际负责人续文利认为:“与以版权交易为主的走出去方式不同,我们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合印和分销模式,不仅使利润率提高15%~20%,而且对品牌建设和推广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球化图书选题一定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作

图书版权输出,内容是关键。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在全国拥有的图书出版优势不是印制,不是发行,而是国家级出版社多年经营的产品内容,拥有的知识产权,形成的品牌效应。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汉语教学类图书也许是输出版权最多、发行量最大的“走出去”的选题;但对于美术出版社,其任务更多是出版艺术类图书。

谈到国外的文学读物,我们可以如数家珍地数出俄罗斯的《战争与和平》、《复活》;法国的《基督山伯爵》;英国的《雾都孤儿》;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国外的漫画,有日本漫画《机器猫》;美国漫画《超人》。而我们相对这方面的图书代表作应选定较小的范围,加大输出力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美术出版行业“国家队”的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我们正在提出一些国际化的选题,像《中国古代绘画100图》、《中国古代陶瓷100图》、《中国现代油画100图》、《中国现代国画100图》、《中国现代建筑100图》、《中国当代艺术100图》等,既可以满足国内读者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国际图书市场对中国美术图书的需求。

三、数字化出版是出版全球化的一部分

从台式电脑到手提电脑、到平板电脑IPAD,到手机,出版业数字化发展十分迅速。在今年的伦敦书展上,看到大家谈图书版权时使用IPAD已占多数,小巧、方便、信息量大、迅捷,是IPAD的特点。从谈判的内容看,当我们谈输出版权的时候,对方几乎都会问数字版权是否在我们手里。

国内的平面媒体印数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据统计,2010年新闻纸的销售量同比下降约10%。图书的销量下降明显,多家书店或书店连锁店宣布倒闭,这里有网络销售增长的原因,也有被数字化冲击的现实。这几年,农家书屋有国家资助补贴的出版物册数比前几年有较大的增长,从一个侧面掩盖了图书市场的萎缩。

在数字化的今天,作为传统出版业,应该如何转型?从目前看,缺少更有说服力的传统出版企业的成功出现。但是,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数字化出版来临的机会,将数字化产品的核心部分—出版内容握在手里,在数字化的海洋中寻找市场机遇。

而數字化出版不仅是国内传统出版的新形式,也是全球化出版的一部分。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正在和日本有关公司合作,销售连环画《三国演义》等图书的数字版权,这也是中国美术出版全球化的一部分。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正在建立中国美术家数字图书馆,这个巨大的数字平台,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可观的美术信息。

nlc202309031138

在多媒体网络时代,数字化出版的内容更容易被国外读者接受,具有阅读方便、信息量大、便于检索等优势。我们应当将数字化出版作为中国出版全球化指标的一部分。

四、全球化图书必然是全球营销

全球化图书出版必然涉及全球营销。我们已经从2012年伦敦书展上看到一些端倪。比如跟我们合作的英国某家艺术出版社,居然在伦敦书展上没有展台,他们有谈判间,但只接待认识的出版商;他们每年只出版50余种出版物,在全球发行。该出版社的本土收入只占全部收入的15%,这意味着他们的全球化出版动作占收益的85%,这是一个较大的数字比例。我们还拜访了剑桥大学出版社,10年间,他们在世界各地设立了54个办公室。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他们都建有办公室,目的只有一个,了解当地民情,出版适合当地群众消费的出版物。在这10年间,该社从每年亏损8000万元人民币,到每年盈利1亿元人民币,靠的是全球视野以及全球化的出版思路。

中青国际已经和美国兰登书屋等众多国际知名出版社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且由英国最大的图书分销公司之一的PGUK(英国出版人集团)在欧洲分销全品种产品,实现了覆盖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全球营销网络的建立。中青国际的产品通过该网络已经销往全球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中国的美术出版社,在全球化图书出版中,最困难的是进行全球营销。我认为目前需要做的有两点,一是以自己或借助所在出版集团力量,并购国外著名的出版机构;二是在全球设立自己的出版机构。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在全球建立了54个办公室,我们能否在几年内去建上30个办公室呢?如果在全球设立这样的办公室,就要按国际化的要求设立,要与国际最著名的出版公司合作,要用高薪聘请出版行业、包括外国出版行业的专家人才。要将此类运作当作一项事业去做,用企业经营方式去做,而不是面子工程。

网络销售也应当成为我们的一项工作重点。全球最大网络图书零售商美国亚马逊公司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中文图书销售频道。在亚马逊图书频道目前开设的7大特色书店中,只有“中国书店”是以国家命名的主题书店,而且是亚马逊网站上有史以来唯一的国家主题书店。亚马逊“中国书店”里的图书,不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是中国出版的,都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负责提供,所有上线图书的简介和图片都翻译成英文。目前,已有千余种图书上线,供国外特别是北美读者选购。“中国书店”的销售规模预计半年后将达到5万种,一年后达到10万种,并将不断扩大在线展示和销售的规模。

网络销售应当被看作是图书出版全球化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有能力做好的工作。

企業全球化、团队国际化,是中国美术出版全球化的发展道路。

(林阳/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

对美术研究出版现状的一点思考 篇4

一、

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重复出版、低质量出版日益严重,出版社市场化改革亟须冷静的思考。在市场的导向下,出版社的运行必须要顾及到经济效益,什么样的书有卖点、销得快、回款快,自然就会更多地去做,这是市场的选择。比如说,字帖及绘画临本,全国几乎没有一家美术出版社没有出过此类书籍,但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原片制作,精心编排,价格也稍贵;有的就直接各种扫瞄翻印,图版质量差不说,甚至不乏连连讹错。对于量大常用的书籍,各家出版社都在出,以满足全国市场的需求,似也在情理之中,但低质量的重复出版,扒来扒去七拼八凑地攒书,实在是拉低了整个美术研究出版水准的自戕行为,短期的经济效益损毁的是对于出版业更为重要的社会理想和使命,也是对读者极不负责的行为。在出版社纷纷转企的改革进程下,大小出版社都要靠市场来维持自身运转,本来需要精工细作的图书都像坐上了高铁列车,回款周期比书籍自身制作的周期更重要,市场化带来的客观后果某种程度上在实际操作中已背离了出版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崇高使命,这不能不成为我们继续深入出版社改革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二、

利益化的美术研究出版。美术研究是当代美术发展的一部分,它反映着当下美术的发展状况、美术家的水平、美术市场的走向等等。在客观记录与反映的同时,它越来越多地充当了鼓吹与宣传的角色,成为名利转换的有力工具。富有财力的人们只要有适当渠道,都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变成画册与图录,都可以为自己的收藏品验明正身集结成书。出版社也可以用某种题材网罗大批这样的人,使美术研究出版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加工定制。另外,由于美术出版的特殊性,大量豪华的、重工的制作层出不穷,开本越做越大,装帧越来越精美,书籍逐渐丧失其供人阅读的本义而沦为好大喜功、自我炫耀的奢侈品。当然还有一点,码洋越大越好卖,高定价的背后是广泛的利益链条。近年来,在文化强国打造软实力的方针指引下,各地纷纷上马各类文化工程,美术类读物的出版是这些工程中常见到的,大投资出来的结果也曾煊赫一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这些工程都有问题,但文化永远是文化,为人类精神之精华,哪怕是最简朴的装帧也不会掩其光华,文化永远不是工程,是糟粕的话,再精美的包装也不过是一堆垃圾。

三、美术研究出版选题能力较弱。

之所以不断的重复出版,与选题能力薄弱也是分不开的。往往某一家出版社有个好点子,很快市场上就会出现一大批跟风之作,质量也是乏善可陈。一个好的选题,原创的点子是非常考验出版人的功力的,专业素养、资源掌握与整合、作者队伍等等,都会影响到选题质量的高低以及完成程度。就整个出版环境而言,原创的图书往往投入时间比较长,而长时间的投入往往与回报不成正比,所以,在各类书会上我们很难见到让读者眼前一亮的美术类图书;而反之,各家出版社却为了大大小小的书会在不停地赶书,有个基本大概就可以投放市场,质量上很难保证,读者也目迷五色,备感疲惫。更何况被抄袭、被盗版、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现象屡见不鲜,这都在严重打击着美术研究出版的原创力。

四、美术研究出版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美术出版 篇5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台灯理解它的造型结构、比例,理解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并能用线描画出台灯来。

教学重点:

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去表现台灯各部分不同的形象特点,从台灯的美观外形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美好的感受,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出示台灯,引起学生绘画兴趣并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台灯,师生共同分析台灯的.结构。认识台灯因发光器具不同,分为灯泡和荧光管两种,灯泡或光管放在灯罩内,灯柱把灯罩和灯座连接起来。台灯由灯罩、灯柱、灯座三间分组成各自的形象特点,灯柱多为软管状,可以弯曲,一般比较细长,以方便灯罩的旋转,调整光的角度,灯座多是一个扁而大的六面体,上有开关和指示器,绘画时注意物体的面因角度不同而产生缩小现象。

2、理解透视现象: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圆柱状灯罩的罩口成为宽窄不等的椭圆形;长方形的灯罩呈立方体,仰起时看见光管,它和灯座都有近大远小的现象。

3、讲解绘画步骤(教师边解边示范给学生看)。

(1)观察并记住台灯特点。

(2)用辅助线勾出灯罩、灯柱和灯座各部分。

(3)从灯罩开始逐一刻画(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连接及其大致的比例。

三、学生作业。

1、学生分组写生教师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

1、表扬细心观察,画出特征的同学。

美术出版 篇6

【关键词】美术专业出版社;出版现状;馆配;发展策略

【作者单位】房宝金,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书馆; 尚建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

【基金项目】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支助项目“艺术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当前,在我国美术专业出版社(以下简称美术社)中有个名词很时髦,叫“大美术”。“大美术”的概念一方面体现在美术社纷纷涉足其他主题出版市场,另一方面体现在非专业美术社也在涉足美术图书的出版,让美术社从业者备感压力。美术社是坚持专业化之路,还是尝试多元化发展?笔者从事艺术图书采访多年,尝试从一个采访馆员的角度对我国美术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做一下探讨。

一、我国美术专业出版社基本概况

据2014年《中国出版年鉴》的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2家(包括副牌社33家),其中包括中央级出版社221家(包括副牌社13家)、地方出版社361家(包括副牌社20家)[1]。本文在名單共选取了33家专业美术社,其中包括3个中央级出版社(人民美术、中国画报、荣宝斋)、2个京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和北京美术摄影)、22个地方版省市级出版社、1个大学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3个画报出版社(中国画报、山东画报、上海书画)、4个传统书画出版社(杨柳青、古吴轩、荣宝斋、西冷印社)做统计样本(见表1)。从中可见,美术社分布较为分散,中央级及京沪版并未占据很大比例,地方特色明显,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仅有山西、内蒙古、海南、宁夏、青海、重庆、贵州、西藏8个省区市没有专业美术社。

二、近两年美术专业出版社的图书出版情况

笔者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资料(2013、2014)整理了我国美术社这两年的图书新版、再版重印、租型等情况及价格数据(详见表1)。本表按2013年各美术社合计出版图书数量降序排列,通过该表可以对我国美术社的出版情况有个大致了解。

201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44427种,其中初版255981种,重版图书188446种,定价总额为1289.28亿元。与2012年相比,图书品种增加7.35%,初版图书增加5.78%,定价总额增长8.95%。其中,艺术类图书25782种(初版18003种),总定价58.2亿元,占总品种的5.80%(初版占7.03%),占总定价的4.52%。通过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美术社的出版数量在递增,表1中选取的33家美术社2013年总品种达到18357种,比2012年增加19%,但出版社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出版品种数量差别较大。2015年8月份公布的《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的“美术类图书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排名表”中也体现出了这种不均衡。

三、当前美术专业出版社的出版现状与特点

1.出版多元化发展,但同质化比较严重

美术社是专业出版社,其出版图书的范围和受众均有一定限制,这个定位在成立之际就已确立。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大美术”出版概念的提出,行业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图书选题不再限于传统画册、技法类图书等传统强项,而是将出版的视野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出现了美术与社会结合、美术与历史结合、美术与文学结合、美术与科技结合等图书,甚至一些畅销书利用“图说”“插图本”等形式回炉翻新。但当前美术出版对一些出版门槛较低的传统书画作品,特别是中西方名家的全集、传统技法、字帖出版得比较多,具有含金量的艺术理论著作、可读性强的大众普及读物出版较少;同类型图书选题充斥市场,选题雷同和重复出版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馆配市场的混乱。

2.合作出书增多,质量良莠不齐

一方面,多种形式的合作出书方兴未艾,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出版态势。特别是某些专业机构、工作室或者民营文化传播公司的选题策划、制作水平、销售业绩均非常出色,美术社通过与之合作,既可以借助对方的优势,又可以降低出版社对书稿市场前景难以预测的风险,双方互利共赢,共同打造精品图书[2]。另一方,部分合作出版增多,特别是个人自费出版的画册、画集也不在少数,这些图书很多质量不高,制作也较简单,不适合高校图书馆作为馆藏。

3.品牌效应不强,延续性较差

美术社本着“大美术”的出版理念努力拓展自己的产品生产线,但在这“大”中很多出版社利用“小”的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3]。各家出版社曾经出版了很多具有特色的作品,这种特色俨然成为一个标签,让读者对出版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如人民美术出版社是国家级美术出版巨头,代表着国内美术出版的最高水准,其出版的《石头记人物画》《吴冠中画作诞生记》质量可靠,装帧精致;吉林美术出版社号称“漫画出版之王”,其出版的《哆啦A梦全集》已成为经典;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国外普及性非文学作品印刷相当精致,一大套《剑桥XX史》本本都值得收藏;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引进的鸟山明作品、车田正美作品火爆一时[3]。但遗憾的是,往往在出版一个精品后,出版社在几年内难有很好的作为,精品图书并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给出版社带来更多的后续效益。

4.重视高码洋大套书,对专业应用图书关注不足

美术图书的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是否准确、细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美术图书的受众面大小和读者阅读满意度[4]。很多美术社热衷于出版精装高码洋大套书,该类图书策划难度大、周期长、收益高,是出版社的利润支撑点,对一个出版社的品牌形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该类图书的读者群较窄,其实际应用价值很难在平时体现,在馆配市场的受众也较小,只有部分经费较为充足的图书馆才能购买。尽管馆配对具体应用相关的专业性图书需求较大,但实际出版数量却不多。

5.公版书多,自有版权书少

公版图书即公共版权书籍,是指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他人士发布的作品[5]。公版图书成本低、风险小,内容基本已被认可,所以就造成扎堆出版的现象。在美术出版中,特别是经典美术作品频现公版书,有些出版社靠碑帖、古画册立足,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的品种,对自由版权图书的投入不够。

6.馆配市场需求大,馆社缺乏有效沟通

目前高等艺术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期,馆配市场是美术社的重要发行渠道。但目前美术社的图书受众面相对较窄,而且出版信息分散,供应商服务缺乏针对性,导致部分图书馆馆配渠道不畅。一方面由于美术社的某些书折扣较高,合作出版、自费出版等信息无法及时准确传递到各地图书供应商,极易造成书目数据的缺失,导致漏采;另一方面由于美术社分布地域较广,参加馆配会的出版社并不完全,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美术社受展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走出来的机会更少。

四、美术专业出版社未来发展策略与思考

1.坚持特色,加强品牌建设

好的出版社应根据市场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加大图书选题的策划和论证力度,做到既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6]。出版社应从自身优势出发,做强、做精产品,关注当代学术前沿,把握美术出版的话语权,并围绕优势开发新的图书品种。仅有部分特色作品还不够,美术社必须走专业化品牌发展道路,将个别作品特色转化为出版社整体品牌,在专业策划上下功夫,做到持续出版精品,提升出版社核心竞争力。

2.加强合作,规范合作

一方面,美术社与民营图书文化公司合作,互惠互利、共谋双赢已是大家的共识,发挥民营图书文化公司在产品内容策划和包装方面的优势,双方扬长避短,做大做强,迎接市场挑战,应该是今后发展的常态;另一方面,出版社应该在合作中积极介入,对选题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给出指导性建议。

3.重视学术出版

艺术图书出版既要关注市场需求,又要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及时反映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学术出版,提升出版社的影响力。人民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社通过与国内艺术教育大家合作,出版的系列图书新品很受欢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说:“美术社应通过做精品,为读者提供接近原作水平的作品,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状态。”

4.拥抱新媒体,建立数字出版战略

在新媒体时代,美术社也需主动利用社交媒体开展产品宣传推广。笔者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关键词“美术 出版”,可以看到表1的33家出版社中大多数开通了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当下数字出版已是大势所趋,在图书馆空间条件等有限的前提下,图书馆在采访时应关注美术社的数字出版情况;美术社也应及早做好战略规划:哪些资源可以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的发行付费模式如何?目前雅昌艺术已经与部分美术社积极合作,在解决版权的前提下,提供这些出版社图书的数字化版本。

5.加强馆、社、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提升发行效率

(1)美術社之间加强合作,共建书目平台。不少美术社的信息化建设还比较滞后,出版信息分散,不能及时汇总至书商。因此,建立美术类共享书目平台,通过一个权威的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新书信息,能有效降低美术版发行各自为政的成本,规范采访信息的发布标准,使图书馆和书商均可通过该平台自由获取书目。通过这一平台出版社也能了解彼此的出版情况,并对图书市场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寻找更多商业机会。

(2)加强与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联系。通过与图书馆的寻找更多联系,出版社一方面可以将出版信息及时提供给采访员,消除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很多读者也是出版社潜在的读者群体,出版社需要多倾听他们的声音。出版社应走出去,主动向终端图书馆用户介绍本社的优秀作品;图书馆员也应利用馆配会的机会,与出版社加强沟通,告知本馆的馆配需求,给出版社来年选题提供参考。

(3)加强与图书供应商的合作。为保证经费的使用规范,当前大部分图书馆在图书采购时都必须招标,通过供应商,图书馆可以集中向书商采购。由于地方美术社的地域分布广、书目信息收集难度大、采访配货速度慢、到货率低、利润空间小等因素,导致部分书商不愿意提供某些小众类型的美术社图书书目信息,以至于造成图书馆缺藏。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图书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等形式,保证出版社的书目能及时送达图书馆采访老师手中。

[1]中国出版协会. 中国出版年鉴2014[M]. 北京:《中国出版年鉴》杂志社有限公司, 2015.

[2]徐南铁. 关于当前美术社的几个关键词[J]. 美术之友,2008(3):7-8.

[3]晓钱. 湖南美术社—做美术出版的百年老店[N]. 中国图书商报,2010-06-18.

[4]什么出版社书的质量比较好[EB/OL]. www. zhihu. com/question/21242988,2015-04-19.

[5]什么是公版图书[EB/OL]. http://www. douban. com/group/topic/32005146/, 2012-08-17.

美术出版 篇7

1.1数字出版现状

根据《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 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 全年收入规模达1935.49亿元, 比2011年整体收入增长了40.47%。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出版形式日趋丰富多样, 新的阅读方式正在迅速普及。数字出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 数字出版链条日趋完整, 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从整体环境而言, 数字出版发展态势喜人。

1.2美术数字出版现状

美术图书在长期的图书出版竞争中, 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出版品种。但在数字技术的发展初期阶段, 由于当时的电子终端阅读器普遍线数较低, 影响图片的清晰度, 当时的美术出版从业人员对美术图书的数字化也没有迫切需求, 以致美术数字出版发展相对缓慢, 对美术数字出版的研究也相对落后。结合笔者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实习经验得知, 目前国内的美术出版社数字出版观念落后, 发展步调极其缓慢, 也缺乏数字技术、人才和发展策略。

再来观测各数字产品销售平台, 艺术类电子书籍都是内容最薄弱的环节, 不仅数量少, 而且质量低、销量更低。以当当网数字馆为例, 截止到2013年12月设计类电子书籍只有120本, 绘画类585本, 艺术理论165本。另外, 豆瓣阅读平台也在2013年11月才推出画册专栏。由这种种现状可以看出, 目前各数字产品销售平台的美术类产品资源稀缺、质量普遍较低、销售市场也远远未被打开。

二、连环画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连环画走向低谷。据了解, 如今还在连环画创作领域坚持的艺术家与三四十年前连环画鼎盛时期相比, 比例为1:100。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号称我国连环画出版重镇, 但已经没有一位专职的连环画师了。

再来谈谈连环画的数字化发展。笔者研究了苹果Appstore的连环画APP, 发现数量有几百个。但仔细对比研究不难发现, 几乎所有的APP都是由小技术公司甚至是个人开发的。在内容上, 几乎全部都是私自盗版扫描各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纸质版连环画。另一方面, 美术出版社自身对连环画的数字化发展不够重视。以上海人美社为例, 也仅仅扫描处理, 简单地将连环画的数字出版理解为纸质版连环画的图像化;而且发展资金大多依赖项目基金, 申请操作流程缓慢, 工作效率低。因此, 从整体环境而言, 连环画的数字化发展仍处于艰难的起步时期。

连环画这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难道只能成为历史了吗?连环画还能借助数字浪潮再度振兴吗?这是笔者此次研究的主题。

三、连环画数字化转型

数字出版具有海量存储、快速查询、阅读方便等特点。目前国内各大出版社都在探寻数字化转型道路。另一方面, 连环画本身的表达特色恰巧迎合了当今“读图时代”的需要。因此, 笔者认为, 连环画的数字化转型也是连环画再次繁荣的契机。

连环画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内容复制到数字化终端, 而是系统性的、各生产环节的全面数字化转型。笔者下文将从内容、互动、产品形态、营销等方面详细阐述。

3.1内容数字化———传统与创新并进

连环画的数字化过程绝不是全部照搬传统连环画的内容, 也不是完全丢弃, 而是应该坚持传统内容传承与时代内容创新并进的道路。

3.1.1题材的保留与创新

连环画曾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内容大多讲述经典文化故事或者历史事件, 这些“国粹艺术”具有宣传和教育的功能。我们在面对数字化的转型时, 要将纸质版连环画中的精华内容保留下来。

日本漫画的成功启示我们, 人们对快乐的需求是最大的市场。连环画面向的用户群绝不能仅仅局限在少年儿童, 应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开拓多层次全方位的连环画市场, 实现连环画的分众阅读。

数字化传播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 适当淡化连环画的文学色彩, 增强时代可读性。互联网时代是网民原创文化和草根文化盛行的时代, 建立良好的用户互动平台, 积极鼓励用户原创, 积聚用户贡献的力量, 这才是数字时代内容最鲜活的血液。连环画本身图片的展现形式更适合用户创作, 要利用好数字技术强大的用户反馈功能实现内容的创新和聚合。

3.1.2表现手法的保留与创新

既然连环画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内容上要实现分众化, 在表现手法上也应该对应内容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经典线条绘本形式的保留。传统纸质版连环画作品的画稿非常精美, 画面刻画细腻、人物描绘栩栩如生, 展现的故事丰富多彩, 每个场景都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采用数字手段制作连环画, 完全可以保留这种连环画本质的线条绘本形式, 给用户一种怀旧的风格。这种形式不适合加入过分复杂的音效、互动设计。笔者认为, 经典线条绘本形式的类型就应该保留绘本阅读的本质,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对纸质版的扫描, 而是将连环画画家的传统画作输入电脑进行重新处理, 在保持纸质版连环画神韵的同时提高图片的精度和阅读效果。甚者在原创画作的时候完全采用数字手段绘图, 以实现生产过程真正的数字化。

创新加入声音、音效的多媒体互动绘本。除去保留经典线条绘本形式的发展道路以外, 数字连环画可以加入数字交互手段来实现表现手法完全意义上的创新。让连环画的人物动起来, 让故事背景音乐烘托场景气氛, 让用户通过互动加入到故事中。还可以将二维转换为三维, 增强连环画的空间感。这些数字多媒体手段的使用, 是连环画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3.2互动设计

3.2.1经典线条绘本———反应式互动

根据笔者上文分析的不同发展道路, 经典线条绘本形式不适宜太多的互动, 而应该尊重用户对绘本的阅读需求, 采用反应式互动。反应式互动即用户操作后, 应用程序提供固定的反应, 如点击翻页等。即便是这种简单的互动手法也可以以用户为中心, 设计更方便于用户阅读的细节优化, 例如提供自动翻页时间设置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速度自主设定自动翻页的时间间隔, 甚者可以更智能地根据用户对几个章节的阅读, 记录下用户平均翻页的时间间隔, 自动为用户调节最适合他的翻页时间。这些简单的互动设计细节, 却是优化用户体验的关键。

3.2.2多媒体互动绘本———双向式交互

在多媒体互动绘本形式的连环画中加入数字双向式交互手段, 实现用户在阅读连环画时, 自身和连环画均加入到故事发展环节中, 双方在互动中相互影响。例如针对儿童的绘本, 就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交互动作, 例如点击星星就会闪烁, 点击三国人物就会自动介绍人物在三国故事中的特征。多媒体互动绘本的表现特点是可以根据内容加入丰富的多媒体元素和互动设计, 使得连环画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 开拓新的发展道路。

3.3产品形态的多样化

连环画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连环画的产品形态也无需局限于一本书的概念, 而应该根据阅读终端、产品特点、发布手法而各具特色, 同时各种形态还能够相互联系, 相得益彰。

3.3.1保留“书”的形态

连环画可以做成电子书, 保留“书”的产品形态, 这种方式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故事也具有完整性。因此在设计数字化产品时, 可以采用单本、合集、系列等不同的方式:单本无需解释, 一本书一个完整的故事;系列指类似主题故事的系列读物;合集指采用应用程序内书架的呈现方式供给用户一套完整的主题读物。

3.3.2适合手机出版的定期更新形态

原创内容的连环画不需要保留“书”的形态, 可以采用漫画定期更新、定时推送的形式。例如每日一更, 供给上班族每日在上班途中定时收看。这类产品形态不仅可以采取订阅收费模式, 也可以采取章节收费模式。在产品更新结束后, 还可以将故事整合再以单本电子书的形式重新发布出售。

3.3.3植入影视动画的视频形态

传统连环画与影视动画一样都是用画面讲故事, 影视动画的画面分镜头剧本, 其语言与连环画语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突破维度上的束缚, 让影视动画蒙太奇理念重新构架连环画创作, 将连环画进行动画制作, 编辑成一集集动画视频, 每一集只需几分钟的时间, 迎合手机视频的短而小的特点, 重新开辟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

3.3.4多元化周边产品形态

在数字出版时代, 出版已不仅仅局限于书报刊等阅读产品, 出版人也不能再仅仅将眼光局限在“读物”这一概念上。连环画中人物造型也具有丰厚的开发价值, 例如儿童教育产品的卡通形象。在连环画数字出版过程中, 可同时开发配套的周边产品, 例如拼图、手绘临摹本、明信片等。构建连环画带动周边产品, 周边产品维护连环画的双向发展机制。

3.4营销手段多样化

3.4.1社交媒体全方位营销

在连环画转型的过程中, 传统发行环节已不复存在。社交媒体在短时间内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数字时代的营销早已离不开社交媒体。数字化的连环画产品也应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全方位营销, 保持和用户的良好互动, 给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 掌握住用户资源就是拥有了无尽的宝藏, 既可以挖掘用户关系进行产品的推送, 又可以聚合用户的智慧贡献产品内容的创新。

3.4.2多元化产品营销

多元化周边产品的开发不仅仅能够增加连环画的产品附加价值, 而且有利于多元化的营销。每一种周边产品都是对连环画内容或者连环画形象的有力宣传, 多元化产品相互营销, 形成一个系统的产品系列就更是对连环画自身的巩固。这种例子在日本动漫界已经非常成熟, 例如机器猫等形象已经成为卡通形象的典范。

结语

连环画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它涉及到连环画制作流程的每一步骤, 也包含了连环画本身的方方面面。在连环画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开拓新的发展道路。数字技术为我们实现了无数个不可能, 我们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连环画转型的无数个可能性。

摘要:数字出版给纸质出版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明显, 传统书报刊都在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本文从连环画的发展现状入手, 结合数字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对连环画数字化转型的多个方面提出发展方案。

关键词:连环画,数字出版,美术

参考文献

[1]梁晓龙.借力数字化连环画发“新枝”[J].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2 (04)

[2]张阳.中国艺术[J].中国艺术.2011 (03)

[3]刘康.透过日本卡通看中国连环画的创新与发展.科教文汇 (下半月) .2006 (06)

美术出版 篇8

通过几年的教学, 我系教师和学生同样收益非浅。但在授课过程中, 也不断发现一些小问题 (多次增印后这些问题均未修正) 。当然与全书的整体成果比较, 这些问题基本属于校对或绘图失误, 现将其一并提出, 仅供参考:

(1) 第8页, 建议将第一章中第四节、第五节的内容以附件形式放到后面, 因为还没有系统学习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一些概念 (如“多视点”“高视高”“远视距”等) , 影响教学效果。

(2) 第30页, 建议增加两张图, 加深理解斜俯视和斜仰视状态下视平线与地平线位置变化的特点 (图1、图2) 。

(3) 第35页, 在“网膜图像和画面图像”一节中, 原教材图48对画面图像和网膜图像的区别进行了图示 (如图4、图5) , 除利用文字详细介绍了60角视圈以外两者的区分外, 图5长廊黑白方格部分与图4亦截然不同, 这符合网膜图像的成像原理 (图3) , 但人像部分 (应是图4人像的倒立实像) 的位置却未加修改, 如果从便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 是可以这样绘图的, 但至少应加以文字说明。建议将图5改为图6的形式。

(4) 第60页, 图81说明部分“坚面和斜面的灭线”应改为“竖面和斜面的灭线”。

(5) 第111页, 第一行“平边线”应改为“平变线”。

(6) 第122页, 第十行“左近右远”应改为“左远右近”。

(7) 第125页, 图187用测点画余点透视模型中, 左余角角度是45度, 应改为40度。

(8) 第129页, 第二行“墙面 (1) 线和 (2) 线与画面成30°和60°”, 应改为“墙面 (2) 线和 (1) 线与画面成30°和60°”或“墙面 (1) 线和 (2) 线与画面成60°和30°”。

(9) 第135页, 升、降点“纵”“横”的问题 (图7、图8) 。

如图7, 视平线相当于X轴, 余点是升点和降点所在垂线在X轴上的“坐标点”, 斜边底迹线 (訩或訪) 与画面 (或基线) 成夹角C, 当C为90°或0°时, 斜边底迹线垂直或平行于画面, 其为平行斜面透视或平行透视, 升、降点在过心点 (假设为坐标原点) 垂线上或没有升、降点。斜边底迹线与画面夹角的大小决定了其升、降点的坐标 (余点) 在视平线心点左右的位置, 即升、降点“横”的位置。

图8, 过余1点的垂线相当于纵轴 (Y轴) , 斜边1到7的底迹线訩都朝向余1点, 与7条斜边相对应的升点和降点都在这条纵轴上, 距视平线的上下高低 (即坐标点“纵”的位置) 主要由斜边上斜、下斜斜度的大小所决定。

由此可以看出, 图7说明升、降点“横”的位置, 图8说明升、降点“纵”的位置。教材中道理讲得非常清晰明白, 但有将“纵”“横”二字颠倒之嫌, 故是否考虑应将教材135页第二节中, 第二段第四行“纵”改为“横”, 第五行“横”改为“纵”, 第三段第一行“图201说明升、降点‘纵’的位置”改为“图201说明升、降点‘横’的位置”, 第四段第一行“图202说明升、降点‘横’的位置”改为“图202说明升、降点‘纵’的位置纵”。

(10) 第139页, 删掉第三段末尾“琵”字。

(11) 第148页, 图223用测点画斜置正方体中的A图 (图9) , 过目1点的a、b两夹角应为90°, 即为图10的直角。由于这个小的失误, 使图5的方体看起来有变形之感, 调整以后就基本符合视觉观赏习惯了。

(12) 第157页, 第四段第一行的“正俯仰”应改为“正俯视”, 第六段第三行“方体B则为平行俯视”改为“方体B则为余角俯视”。

(13) 第160页, 图236寻求余角俯视灭点的A图中, 平置地面的方体边线 (4) 和 (5) , 与画面基线所成夹角应改为左余角50°、右余角40°。

(14) 第161页, 第四段第四行“长度移至心点两侧地平线上”改为“长度移至升心点两侧地平线上”。

(15) 第238页, 教材中图349六型块反影透视特征的D圆屋的 (2) 图 (见图11) 上端应改为图12的样式, 当然上端改成接近直线也可以。F树冠 (2) 图 (见图13) 的上端改为图14的形式。

美术出版 篇9

本刊讯(记者杨嘉)6月28日,“2008年全国美术图书交易会”在哈尔滨召开。尽管美术图书在图书市场中仅占据4%~5%的份额,但记者看到,整个订货会现场都挤满了出版社、书店的代表,除全国美术类出版社之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部分建工社、古籍社和大学社也悉数到场。据悉,本届订货会有43家单位参展,展位数量达到70多个。参会的530多人中,来自出版社的有300人,来自书店的有230余人。“全国美术出版社社长年会暨《美术之友》杂志编辑工作年会”同期举行。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常汝吉在社长年会上介绍,全国高校美术教材出版工作正逐步展开。他谈到,随着艺术专业的风生水起,艺术类学院、艺术专业已在很多学校成立,据估计,目前艺术类在校生人数已将近400万。同时,社会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美术教材市场成为众社热捧的对象。但是,常汝吉谈到,编写教材“需要真正理解什么是教材”。“高校教师为讲课所准备的教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材,不具有普遍性。高校教材需要经过系统的规划,并且有相关的学科基础,具有相关学科特点,能够进入教育部的规划体系,这才是真正的教材。”所以,在今年的图书订货会上,人民美术出版总社联合安徽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等十家美术社联合启动国家“十一五”美术类高职高专教材项目。他最后说,打出艺术类学科教材的概念,并不是作秀,是希望藉此整合全国美术专业出版社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他同时呼吁参与项目的出版社选择一名副总编级的人来专门负责教材的研发工作,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互补,从而形成独具品牌影响力和生命力的高校美术教材。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中国版协美术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郜宗远、黑龙江省出版总社社长陈春江等也应邀出席会议。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举办期刊标准培训班

本刊讯第二期“期刊标准培训班”6月29日-7月5日在呼和浩特举行。培训班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标准研究室主办,开班仪式由科研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宋英亮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领导班子成员、副巡视员林华到会并致欢迎词。来自全国60多个科技期刊社、学术期刊社的主编等12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厉兵和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委员会副理事长陈浩元教授为学员进行授课。针对当前部分期刊编辑人员对期刊标准不熟悉、使用期刊标准不规范的问题,两位标准起草专家边讲述边与学员互动讨论,气氛活跃。有关期刊编辑工作中的文字规范问题、编校质量标准和常见文字错误等期刊编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成为本次培训班的课程内容。

据悉,下半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还将举办第三期培训班,旨在推进基层期刊人才的教育培训。

(屈明颍)

朱德庸签约国内民营出版策划公司

本刊讯近日,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将包括《绝对小孩》系列在内的新旧漫画作品未来三年的整体策划、出版、经营权利签约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也与同时选择现代出版社作为朱德庸项目出版发行方面的合作伙伴。

据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浦军介绍,此次签约的总金额高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涉及到朱德庸先生90多本漫画作品的策划、包装、出版。而这也开创了朱德庸漫画出版的几个第一:第一次将未来几年的出版权利签署给同一家出版机构、第一次与国内民营出版策划机构合作、第一次大规模再版二十年来的全部漫画作品。据悉,正因为这几个第一次,使此次签约引起了出版行业内的很大震动,尤其是磨铁图书在此次谈判过程中的竞争对手包括了好几家实力非常雄厚的地方出版集团,最终朱德庸选择了磨铁图书令很多业内人士大惑不解。浦军表示,磨铁图书认为,目前国内出版界和文化界已经将朱德庸先生全面经典化了,但朱德庸本人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大孩子”。磨铁图书现在要做的“朱德庸形象再造工程”实际上是向读者还原一个更真实的朱德庸。

朱德庸作品的系列出版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让“大小孩”朱德庸走向“小小孩”,推出《绝对小孩》“青春酷活版第一季”,磨铁图书将推出48开的便携式小开本,青春活力的包装,把朱德庸从经典的神坛上拉下来,重新走向更多的更年轻的更有活力的读者,之后公司还将陆续出版《涩女郎》、《双响炮》、《醋溜族》的“青春酷活版”系列。与此同时,磨铁图书除了将出版朱德庸的一系列新作外,还将出版“朱德庸黄金二十年典藏版”系列,用以满足高端读者的需求。争取全面满足各个年龄段读者的需求。

上一篇:岗位能力培养与评价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