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齿充填

2024-08-19

儿童龋齿充填(精选8篇)

儿童龋齿充填 篇1

龋齿是牙体在受到细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应组织的慢性、进展性的破坏病症, 发病与其饮食、宿主及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1]。相关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表明其发病率极高, 危害范围较广, 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继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慢性疾病。该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牙科治疗的龋齿患儿进行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效果的探究, 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儿童龋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确诊为龋齿, 病变部位于颊沟或者颌面, 患儿的龋齿腐蚀没有累积患儿的牙髓部位。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案均得到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 所有患儿均能配合相应的治疗并耐受治疗过程中的创伤疼痛。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改良治疗组, 各55例。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7例, 患儿年龄2~10岁, 平均年龄5.5岁;改良治疗组中男27例, 女28例, 患儿年龄3~10岁, 平均年龄5.4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率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的龋齿采取常规的填充技术治疗, 通过高速手机将患牙的牙内层以及外层的龋坏组织去掉, 然后制备相应的固位洞型, 同时采用干棉球隔湿并常规消毒后采用光凝单组份复合体对患牙的窝洞进行充填治疗[2], 对于较为敏感的患儿则可结合局部麻醉进行手术治疗。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则采用改良非创伤性的充填技术进行治疗, 首先采用手提挖匙进行龋洞窝沟的处理, 并且将腐蚀物质完全清理干净后在患牙部位涂抹清洁液, 并采用清水冲洗后结合棉球将水分控干, 另外结合配比的玻璃离子进行粘固, 同时将其送入龋洞后压实, 最后结合器械将其多余的填充物清理干净, 并且对其进行咬合调整完成治疗[3]。对比两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充填成功的判定标准为在治疗后视觉上显示满意, 牙齿表面光滑, 并且无继发的龋齿病变, 并且无脱落等症状;充填失败则为其充填物脱落或者破裂、折断, 患儿继发牙髓病症或者龋病[4]。其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2% (54/55) , 对照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6.4% (53/55) ,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改良治疗组患儿在充填技术治疗后1年的成功率89.1% (49/55) 明显高于对照组74.5% (41/5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术中疼痛比率18.2% (10/55) 明显低于对照组49.1% (27/5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龋病较为容易发生在牙菌斑的下方, 有研究显示与人们的饮食、摄食喜好密切相关。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 饮食中的酸性饮料、食物及糖类物质比率均不断增加, 因此龋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数据显示超过80%的学龄儿童受到龋齿病症的影响, 成年人群中也有很多龋病患者[5]。龋齿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制备窝洞的公式结合车针及低速旋转器对其进行钻磨, 同时对牙齿和牙髓硬组织进行治疗会导致其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刺激, 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病症, 这对儿童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6]。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口腔医学中的各项临床治疗则越来越多的应用无创伤修复理念, 在龋齿的治疗中也得到有效的应用。在龋齿的治疗中目的在于减少疼痛, 尽可能减少牙髓刺激, 其治疗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广大龋齿患者的欢迎[7]。

该研究中, 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2%, 对照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6.4%, 改良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改良治疗组患儿在充填技术治疗后1年的成功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术中疼痛比率18.2% (10/55) 明显低于对照组49.1% (27/5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在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同时降低患儿术中的疼痛比率, 提升其术后随访填充成功率, 值得在牙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永华.探讨微创修复乳磨牙龋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 (4) :107-108.

[2]陈丰.小儿龋齿应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的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 2014, 1 (19) :77-78.

[3]林宝宝, 叶伟彪.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儿童龋齿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5) :557.

[4]张磊, 袁杰, 张晓丹, 等.ART充填治疗儿童恒磨牙龋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 (2) :175-176.

[5]倪睿.杭州市区免费实施中小学生适宜口腔卫生保健技术防龋的效果分析[J].卫生软科学, 2011, 25 (3) :185-188.

[6]张磊, 袁杰, 李蕾, 等.ART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初步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1, 21 (8) :483+468.

[7]沈玥.研究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 2014, 1 (5) :190-191.

儿童龋齿充填 篇2

浅龋。病变只在釉质内,牙齿的颜色本来应该是同个颜色,当表面开始有黑点或是脱钙的白点出现,或是某处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处牙齿的珐琅质已遭到破坏,患儿无不适感。

中龋。病变已达牙本质,形成浅层龋洞,此时小儿对冷、酸、热的刺激感觉明显,容易感到酸痛;或是食物一卡进牙缝,就觉得不舒服,但清掉后,不舒服就解除了。

龋齿充填失败的原因分析 篇3

本组31例, 男13例, 女18例;年龄24~25岁。就诊时主诉曾行前牙光固化充填, 经临床检查出现牙髓炎症状者5例, 根尖炎症状者9例, 继发龋6例, 充填物脱落者11例。对并发牙髓及根尖病变的患牙, 去除原充填物后, 见窝洞内均无垫底物。

2 充填失败的原因

2.1 洞形制备

洞形的固位形和抗力形不良, 包括洞的深度不足和洞底不平;洞缘有悬空釉柱;洞缘外形尖锐, 洞壁有短斜面;鸠尾峡过浅或过窄或鸠尾峡过宽;轴髓线角尖锐;龈壁宽度不足或向龈方过度倾斜等。软化牙本质未去净, 洞缘处于深裂沟处, 过多的磨除牙体组织或薄壁弱尖未磨除, 意外穿髓等。属备洞的方法不当。

2.2 调拌充填材料

充填材料调拌的比例不当。调制的时间过长或过快。充填材料保存不当。调拌方法不恰当。调拌用具被污染。

2.3 充填技术

充填时间过长。充填时压力不当。未充填满洞形。成型片使用不当, 形成悬突或未恢复好接触点。过早的拆除成型片而移动了充填体。洞深未垫底。充填时未严密隔湿。

2.4 充填完成

未恢复牙体的功能外形。邻面悬突未去除。充填体过高或过低。边缘修整不当, 造成边缘充填不足。充填体表面不光滑, 边缘有毛边。

3 诊断

术后出现对冷热刺激有反应性疼痛, 应分析产生疼痛的原因。如中龋或浅龋用银汞合金充填后, 由于银汞合金的边缘密封度差, 在充填体和洞壁之间形成微裂可造成短暂对冷热刺激的反应性疼痛, 都应重做充填。此外, 相对或相邻牙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修复, 因两种金属的电位差不同, 唾液起了电解液的作用, 产生弱电流, 可引起术后疼痛。如属此种情况, 应重新充填, 注意做好垫底, 用同一种材料修复。

充填后近期出现激发痛或自发痛, 多数是将牙髓炎误诊为深龋, 或有意外穿髓而未发现, 应立即去除充填物, 进行牙髓治疗。

4 讨论

4.1 牙髓及根尖病变

据国内外报道认为复合树脂对牙髓具有刺激性, 较深窝洞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可致牙髓发生炎症或坏死, 而且这种破坏是渐进性的。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应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后患牙早期并无自觉症状, 当出现症状时, 病变往往已经波及到根尖区, 因此可以解释本组病例中根尖病变较牙髓炎更为多见。所以, 在操作过程中, 对牙体破坏达牙本质浅层也应用氢氧化钙垫底。

4.2 继发龋

造成继发龋的主要原因是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之间不密合, 除由于复合树脂聚合收缩外, 也与临床操作有关, 据研究表明将洞缘制成斜面型则密封性较好, 其次修复体表面抛光不足也是造成继发龋的原因。因此, 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合理备洞, 将洞面过缘釉质制备成45°斜面, 结合酸蚀和粘结剂促进边缘封闭。另外, 修复体表面应高度抛光。

4.3 充填体脱落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患者保护不当, 充填后不慎咬硬物。

(2) 操作时隔湿不好, 唾液进入窝洞, 酸蚀不充分;树脂一次填入过厚未作分层固化;光照时间不足等。

(3) 切角缺损过大, 而光固化复合树脂强度有限, 咀嚼时局部承受咬力过大致脱落。因此, 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操作规程, 充填后医嘱要明确, 取得患者配合, 对切角缺损过大的患牙, 可使用自攻自断螺纹钉增加固位, 然后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

干髓术失败是由于适应证选择欠妥。干髓术治疗有其局限性, 仅在牙髓失活后清除冠髓组织而保留根髓, 并在Fc浴后用干髓剂将其干化、固定, 以防止感染扩散。故临床上要求干髓剂应现配现用。对牙髓仍有活力的根尖周病患者, 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如随即予干髓治疗, 由于根尖周炎症未被完全控制, 仍有细菌残留, 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会出现急慢性根尖周炎的症状, 导致治疗失败。因此, 干髓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根管治疗在充填过程中要精细操作, 严密封闭根管, 特别是根尖扎区。这是由于: (1) 如仅治疗粗大根管, 而较细小弯曲根管往往被忽视, 以致造成继发感染。因此, 要求将感染根管内牙髓完全取出, 并反复冲洗, 以彻底清除病变根髓及其分解物。 (2) 根管预备不彻底, 也是根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术时扩挫根管要彻底, 以达到清除根管壁感染牙本质的目的, 并使根管扩大利于消毒及充填。 (3) X线牙片示根管充填不足及充填不严密, 牙胶尖堵塞不符合要求, 也是引起根尖周组织感染的常见因素。

龋病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牙髓组织的不良刺激, 清龋要彻底。 (1) 要少使用或不使用高速涡轮机, 因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机头的冷却系统均会对牙髓组织产生刺激, 操作要手轻眼明, 避免意外穿髓; (2) 在清龋、去腐质、制备洞型过程中, 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循正确操作方法, 尽量完全去除腐坏组织, 以清除感染源, 防止龋坏进一步发展, 减少发生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可能性; (3) 洞型制备完成后, 要选择性质温和, 无刺激性的消毒垫底材料, 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 最大限度减轻对牙髓的不良刺激。

摘要:充填是治疗龋齿的有效方法, 成功的治疗能阻止龋齿的发展, 恢复牙体的外形和功能。但处理不当, 除了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而外, 还会造成术后的并发症, 给患者增加痛苦。充填失败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儿童龋齿充填 篇4

关键词:龋齿,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玻璃离子

龋齿, 是一种牙体在细菌等因素的影响下, 硬组织发生进行性、慢性破坏的疾病[1]。该病的发生与时间、食物、宿主、细菌等多种因素均有密切关联。目前, 龋病已经被WHO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第三大非传染慢性疾病, 该病具有危害范围广、发病率高的特点[2]。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3], 学龄儿童中有60~90%都会受龋病影响, 同时成年人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患有龋病。在以前, 临床治疗龋齿在制备窝洞时, 多使用车针、高速手机、低速旋转器器械钻磨, 在使用车针祛腐时, 会对牙硬组织及牙髓造成压力及温度刺激, 导致疼痛, 所以很大一部分龋病患者, 特别是儿童都十分恐惧牙病治疗。目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种粘接技术、牙色填充材料及龋病监测手段日益完善和进步, 口腔医学领域也随之提出了无创伤修复 (ART) 理念。无创伤修复作为治疗龋病的一种新方法, 其具有疼痛轻、牙髓刺激小等优势, 该技术自临床应用以来, 就受到了广大龋病患者的一致青睐。为探讨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疗效, 2009年2月—2011年2月, 该院在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了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 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口腔科接诊的144例龋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的龋坏均位于颊沟或颌面, 144例患儿共有290颗患牙。所有患儿的龋洞数量均≥1个, 龋洞直径均>1 mm, 能容最小号挖勺, 且腐蚀未累及牙髓。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改良组72例 (142颗) , 男性41例, 女性31例, 年龄在2~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6±2.3) 岁, 其中邻颌面洞62颗, 颌面洞82颗, 患牙腐蚀程度:深龋21颗、中龋87颗、浅龋34颗;常规组72例 (148颗) , 男性43例, 女性29例, 年龄在3~1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1±2.6) 岁, 其中邻颌面洞61颗, 颌面洞87颗, 患牙腐蚀程度:深龋23颗、中龋89颗、浅龋36颗。

1.2 方法

改良组: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手术器械包括各种型号的挖器 (大号、中号、小号) 、水门汀充填器、口腔检查器盘等, 手术所需材料包括氢氧化钙糊剂、玻璃离子充填料 (含氟) 。使用手提挖匙彻底清理龋洞和窝沟, 将龋洞中的腐蚀物质彻底去除, 然后对患牙涂布清洁液, 再使用清水冲洗, 以干棉球隔湿并吹干水分。严格按照调制比例 (1∶1) 配制玻璃离子粘固剂, 然后把粘固剂送入龋洞, 并压实。最后使用器械将多余的填充料清除, 调整咬合后即可完成。

常规组:常规填充技术。使用高速手机将患牙内层及外层的龋坏牙本质去除, 将龋洞制备成具有一定固位型、抗力型的窝洞, 以干棉球隔湿, 常规消毒后, 使用光凝单组份复合体 (Dyract) 对窝洞进行充填。极敏感患儿, 需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手术。

1.3 疗效评价

治疗后, 牙齿表面光滑, 视觉效果满意, 患牙未出现继发性龋病, 或者部分充填物脱落但患儿无自觉症状, 判定为充填成功;充填物折裂或基本脱落, 患儿有牙髓症状或继发性龋病出现, 判定为充填失败。

患儿术中合作情况评价:治疗进行顺利, 主动接受、配合治疗, 为合作型;对治疗有抵触行为, 必须在命令或诱导语言下才能进行治疗, 治疗进展困难, 为畏惧型;拒绝治疗, 必须在强制措施下, 才能进行治疗, 为强制型。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全部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中做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利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利用χ2检验进行数据比较。

2 结果

2.1 术中配合度

两组患儿术中配合情况比较, 见表1。由表1可知, 改良组患儿中, 有66例为合作型, 合作率为91.7%,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5.3%,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有1例 (1.4%) 为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治疗, 常规组有8例 (11.1%) ,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常规组中有23.6%为畏惧型, 显著高于改良组的6.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填充效果

术中, 改良组有12例患儿有疼痛感受, 占16.7%, 常规组有30例, 占41.7%, 改良组的术中疼痛率显著低于常规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术后3年内的充填效果比较, 见表2。两组患儿的充填成功率分别为95.1%、95.3%, 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儿术后1年、2年、3年的充填成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龋病多发生于牙菌斑下方, 大量研究都显示该病的发生与食物成分有密切的联系。目前, 随着人们进食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 各种碳酸饮料、零食、酸性食品、糖类物质摄入量不断增加, 也让龋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儿童时期是建立咬合关系的关键期, 此时发生龋病, 不仅会影响牙健康, 更会影响患儿上下颌牙齿对应关系及牙排列情况, 所以应尽早治疗儿童龋齿, 以免影响咬合关系建立[5]。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是一种采用手用牙科器械去除已经发生龋坏的牙体组织, 并用高强度的玻璃离子材料对受损牙体进行修复的牙科技术。据国外研究显示[6], 使用手用器械清除龋坏组织, 所引起的疼痛, 造成的牙损伤是最低的。目前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使用的充填材料普遍选择玻璃离子, 该方法是创伤最小、预防效果最好的阻止龋病进展的治疗方法。该研究结果显示:排除失访病例, 改良组患儿术后充填成功率为95.1%, 7颗患牙充填失败。充填料磨损过大、操作技术不过关 (如指压技术差、龋坏组织未清理干净等) 、充填料质量不合格等均可导致充填失败, 同时, 在调制玻璃离子时, 粉液混合比、调制时间、调制方法、填充过程中有无受到污染等, 也会对充填质量造成影响[7,8]。

该研究结果显示, 改良组患儿的合作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术中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在填充成功率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应用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治疗小儿龋齿, 能够达到与传统填充技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能减少术中疼痛, 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并且操作简单, 易为患儿所接受, 是治疗小儿龋齿的理想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有一定的适应证, 其适用于深度、中度及浅度龋齿的治疗, 龋洞大小应能容手工器械进入, 龋洞角度不利于器械进入及牙髓受累的患牙, 均不宜选用此方法。临床实践结果显示, 非创伤性填充对中等大小或小的单面洞, 治疗效果较好, 但对较大的复面洞, 疗效则相对较差。所以, 对于应用非创伤性填充技术治疗的患者, 应做好回访、复查工作, 对于治疗后有牙髓刺激症状的患者, 应改行传统方法, 做进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1]刘海波.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0, 50 (10) :103.

[2]张波, 刘贤广, 李业东, 等.幼儿龋齿充填中两种预防牙科畏惧症方法的比较[J].医学综述, 2013, 19 (24) :4572-4574.

[3]朱玲, 陆怀秀, 刘宇, 等.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乳牙龋齿的护理配合[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1) :45-46.

[4]张琼芳.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乳牙龋齿的护理配合探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27) :5802-5803.

[5]周香.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6) :91-93.

[6]金贵法, 蔡善明, 金欢歌, 等.非创伤性充填乳磨牙龋两年效果观察[J].广东牙病防治, 2009, 17 (12) :589-590.

[7]李生梅, 许雪静, 张晓红, 等.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青海海东地区85例儿童龋病防治的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 2010, 30 (2) :126-127.

儿童龋齿充填 篇5

关键词: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小儿龋齿,治疗效果

小儿龋齿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牙齿疾病, 指的是患儿的牙体受细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引起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情况[1], 其不仅会导致牙痛, 影响患儿的正常进食, 使胃部负担加重, 还可能对牙颌系统的发育造成影响, 导致后天畸形的情况。有调查数据显示, 60%~90%的学龄儿童都有龋齿发生[2], 发病率高, 且危害范围较广。对龋齿进行有效的清理和填充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就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龋齿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龋齿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共计253颗患牙, 患儿的龋洞数量均在2个及以上, 且龋洞的直径超过1 mm, 但腐蚀尚未累及牙髓部分。将其按照充填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 每组均为60例。

对照组患儿中, 男33例 (66颗患牙) , 女27例 (60颗患牙) , 患儿的年龄在2~10岁, 平均年龄为 (6.1±1.7) 岁。按照其患牙的腐蚀程度分, 浅龋、中龋、深龋分别有31、79、16颗, 邻颌面洞、颌面洞患牙分别为54、72颗。观察组患儿中, 男32例 (65颗患牙) , 女28例 (62颗患牙) , 患儿的年龄在2~10岁, 平均年龄为 (5.9±1.6) 岁。其患牙的腐蚀程度分布:浅龋、中龋、深龋各30、81、16颗, 邻颌面洞、颌面洞患牙分别为55、72颗。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患牙数量、患牙腐蚀程度、龋坏位置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充填术治疗, 通过高速手机对患儿患牙内外层的龋坏牙本质进行充分的清理, 使得龋洞变成有一定抗力型及固位型的窝洞, 经常规消毒后, 对窝洞实施充填处理, 充填使用光凝单组份复合体进行, 敏感性极强的患儿可先行局部麻醉。观察组患儿则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 先按照龋洞的大小, 选择合适的手提挖匙对患儿的龋洞、窝沟进行充分的清理, 彻底去除龋洞中的腐蚀物质, 然后采用清洁液对患牙进行涂布、清洁, 以清水冲洗、干棉球隔湿, 将水分吹干之后, 以1∶1的比例配制玻璃离子粘固剂, 填入龋洞中, 压实之后, 清除多余填充料, 并对咬合进行调整, 治疗完成。

1.3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结束后后患儿牙齿的填充效果及视觉效果, 以填充效果好, 无脱落或者有部分脱落, 但患儿未见自觉症状, 且患牙表面光滑, 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为充填成功, 以充填物大部分或完全脱落、折裂, 出现明显的牙髓症状, 或者出现继发性龋病为充填失败[3]。同时, 按照患儿治疗中的配合程度将其分为强制型、畏惧型和配合型三种, 比较两组患儿的配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的充填成功率分别为98.3% (59/60) 和96.7% (58/60) ,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中, 强制型、畏惧型和配合型分别占1.7% (1/60) 、5.0% (3/60) 、93.3% (56/60) , 对照组患儿中, 强制型、畏惧型和配合型分别占10.0% (6/60) 、21.7% (13/60) 、68.3% (41/60) , 观察组患儿的配合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研究认为, 小儿龋齿的发生与儿童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特别是各种酸性食物、糖类物质以及零食、饮料的过量摄入, 都是引起龋齿的重要原因。儿童时期, 属于咬合关系建立的重要时期, 龋齿发生后, 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不仅会影响牙齿健康, 因牙痛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还会对其上下颌牙齿对应关系以及牙的排列情况造成影响。

本文分别比较了常规充填技术和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效果, 结果可见虽然两组的充填成功率并无显著差异, 但观察组患儿的配合程度明显更高。作为一种新的龋齿治疗技术, 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主要是通过手用牙科器械将发生龋坏的牙体组织进行有效去除, 并使用高强度的玻璃离子材料实施受损牙体的修复工作。已有调查研究证实, 龋坏组织清理过程中, 手用器械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 且对牙体的损伤程度也是最低的, 因而, 能有效提高患儿的配合度, 这与陈丰[4]的研究结果一致, 其对两组患儿治疗时的疼痛发生率进行了比较, 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的患儿 (16.7%) 也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儿 (41.7%) , 效果十分显著, 其还对比了治疗后1、2、3年两组患儿的充填成功率, 虽然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但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中玻璃离子材料的应用具有阻止龋病进展的优点, 对于提高治疗患儿的远期治疗效果也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生梅, 许雪静, 张晓, 等.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青海海东地区85例儿童龋病防治的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 2010, 30 (2) :126-127.

[2]黄莉莉.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5, 31 (21) :73-74.

[3]严俊.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 2013, 4 (4) :272-273.

儿童常饮茶龋齿少六成 篇6

研究者将绿茶和红茶与橙汁进行了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茶叶的作用如白开水, 对牙齿不产生腐蚀效应。茶叶中除了含有氟之外, 其中的儿茶素还对致龋菌具有抑制作用, 从而减少牙菌斑、牙周炎及龋齿的发生, 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研究人员告诫:为了更好地保护牙齿, 人们最好喝自制泡茶。冷茶热茶, 关系不大。喝茶时, 不要加入牛奶或糖等, 否则会破坏茶叶中的自然营养, 降低茶叶对牙齿的保护作用。

儿童龋齿的预防和宣教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对儿童健康关注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龋齿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龋齿列为人类需要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对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视度仍然不够,健康教育相对滞后,导致儿童龋齿发生率仍呈现上升趋势,为此加强儿童口腔健康的保健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龋齿应以预防保健为主要手段,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1 首先做到思想重视

蛀牙的侵蚀是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开始逐渐深入到牙本质,而后进入牙齿的核心部分牙髓,而儿童的乳牙较小,牙髓腔相对较大,所以蛀食的速度比成人更快。特别是很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更换,目前可以不予重视。国内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六成学龄前儿童患有龋齿,而有96.7%的儿童从未治疗过,这个结果让家长们特别震惊。可见这种不正确的想法为孩子口腔健康埋下了隐患,作为家长更应该认识到龋齿对儿童的危害,从思想上重视,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干预行为。

2 重视家庭护理

婴幼儿时期,在乳牙未萌出前主张哺喂营养均衡的母乳,这样既可以锻炼婴儿的吸吮能力又可以使萌出的牙齿健康坚固,定期喂食温开水能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乳牙萌出后家长可采用纱布缠绕到手指上或者购买指套式牙刷清洁幼儿牙齿、牙龈;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漱口被认为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儿童在2岁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使用牙刷刷牙,3岁教孩子正确使用牙刷的方法,这一时期孩子容易出现奶瓶龋,要认真监督孩子。

3 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主要方法,它可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清除部分牙菌斑,对于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有重要的作用。在选择牙刷时,我们需要挑选均匀性,弹性好的尼龙刷毛;刷头大小必须符合儿童年龄,可以选择刷头窄小易于深入儿童口腔的刷头;使用牙刷前先用温开水浸泡牙刷,每次使用后将刷头朝上通风晾干,防止细菌滋生;刷牙尽量做到三个3,即每天刷3次,每次至少3 min,牙齿的内面、外面及咬面3个面必须清洁到;每月更换1次牙刷。

4 合理的饮食习惯

蛀牙的产生通常与口腔卫生情况不良和进食过多的酸、甜饮食有关,教育孩子少吃甜食和零食,远离可乐等碳酸饮料,多食用粗糙、硬质和含纤维素多的谷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在磨擦洁净牙面的同时,还可以减少食物残屑的堆积。这需要我们家长的密切配合,毕竟孩子的自觉性有限。

5 勤观察,定时进行口腔检查

尽早发现龋齿,如果发现牙面颜色变化,发黄、发黑或有小洞,而或孩子口述牙痛,应及时关注,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龋齿继续发展。根据年龄可选择进行窝沟封闭,六龄齿窝沟封闭在欧美国家已经十分普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预防儿童六龄牙患龋的良好方法,我国也在积极推广中。

牙齿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外在美观及心理健康,所以应针对儿童的特点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的调查 篇8

关键词:龋病,患病率,乳牙,儿童

龋齿是严重危害儿童的口腔健康的疾病之一, 儿童的乳牙在萌出后不久就可能患龋齿, 龋齿病对儿童的健康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乳牙患了龋齿会影响智齿与恒牙的正常发育, 而且会影响咀嚼与发音方面的功能和儿童的营养不良等疾病。关于乳牙龋齿的预防与保健显得异常重要。为了解2002年1月—2012年1月这10年张家界市儿童的乳牙的患龋情况, 调查张家界市儿童患龋齿率、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做好各方防治工作, 对900名3~6岁儿童乳牙的龋齿状况进行调查, 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实践调查选择的对象均为张家界市3~6岁年龄组的儿童。选择采用等容量、随机和分层抽样等多种方法对此地儿童进行统一调查, 在调查的第一阶段, 农村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高、中、低分为三个层次, 城区按照人口的规模按大、中、小分成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随机地抽取其中的一个区;在调查的第二阶段, 每个区里随机抽取其中三个乡镇, 在调查的第三阶段, 每乡镇随机抽取其中两个居委会。抽样的时候在各个调查点需要多加15%的样本量。全市调查了3~6岁的儿童共900名。

1.2 调查方法

为了确保此次调查的质量, 在调查之前需要培训调查人员, 统一他们的认识、方法以及标准, 严格地筛选出较为合格的临床检查人员6人, Kappa值应均>0.8。在此次的调查过程中, 多次对其中的10%的儿童进行重复检查, 在调查当日需要由专人对检查当日的调查数据来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编号。将此次调查的结果和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抽样的调查结果进行仔细的比较。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 独立样本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张家界市3~6岁儿童乳牙的患龋率如表1所示。观察表l可得知, 儿童乳牙的患龋率为53.11%。由此可分析, 乳牙的患龋率在性别、地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张家界市3~6岁儿童中, 龋均>10的儿童为90名, 占受检儿童总数的10%。其中3城区的儿童一共是46名, 农村的儿童一共是44名, 龋均儿童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患龋情况的比较

各年龄组的调查数据显示, 年长的儿童的患病率较年幼儿童的要多, 特别是在3~6岁增长较快, 这种情况可能是与儿童乳牙与氟化物的接触较少, 矿化的程度较低, 抗龋的能力较弱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 乳牙暴露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患龋的儿童数也会随之而有所增加。这些的说明儿童防治龋齿的工作应当在儿童小的时候做起, 这和有效降低儿童的龋齿的发生率有非常大的关系。

3.2 儿童患龋率相对较高的原因

除了与儿童乳牙的本身相关之外, 还与儿童的口腔卫生以及饮食的习惯等有关系。例如刷牙的年龄和次数, 甜食的摄入量的情况以及儿童的父母对于口腔卫生的知晓情的况。多数儿童的家长认为儿童将要换牙, 所以乳牙的龋齿十分不重要, 但是实际上, 残损的乳龋的根基可以直接地影响到儿童恒牙的发育, 同时调查的资料还显示, 患龋齿儿童去医院的就诊率特别低, 仅仅有8.35%的儿童真正地进行过正规的填充治疗。

3.3 龋齿的分布规律

根据调查所显示, 不管是上颌还是下颌, 患龋都呈现左右对称, 这是因为左右同名牙的结构十分相似。儿童的口腔保健是儿童保健这方面工作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抓起, 并加强有关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进一步提高儿童家长对于儿童口腔保健重要性认知, 而且还应该尽量地提高乳牙的防龋治疗率, 使儿童可以拥有完整健康的牙列与牙齿。

4 结论

本次的调查是采用多样的方法对张家界市3~6岁儿童进行调查, 并全面地考虑到了性别、调查点、样本含量的选择以及其他的影响因素等。此次调查的结果表明, 900名3~6岁儿童乳牙的患龋率为53.11%, 龋均为3.24%;低于全国3~6岁儿童的平均患龋水平 (患龋率为56%, 龋均为3.6%) 。为了了解张家界市近年来3~6岁儿童的乳牙的患龋趋势, 此次调查与全国第二次有关口腔健康的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中湖南省3~6岁儿童乳牙的患龋率与龋均的结果相比较发现, 张家界市3~6岁儿童的乳牙的患龋率与龋均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但是农村区域儿童的乳牙的龋均却呈上升的趋势, 这有可能是口腔卫生的保健措施没有跟上, 致使乳牙的龋坏情况不断加重。在张家界市3~6岁儿童乳牙的患龋人群里, 龋均>10的人口占所有受检儿童的10%, 其中城区儿童为9.8%, 农村为10.23%, 对于这部分已患有严重的龋病的儿童人群应该给予他们特别关注, 并将他们作为要进行重点保健的人群

全市3~6岁儿童乳牙的龋齿充填率仅仅为2.42%, 城区3~6岁儿童乳牙的充填率仅为4.85%, 农村为0.26%, 可见城区3~6岁儿童乳牙的充填情况要远远优于农村, 这些情况的发生可能与城区居民有更好的有关口腔保健方面的意识, 同时也与享有更好的口腔保健服务条件相关。

此次调查显示:乳牙的龋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 会严重影响儿童正常咀嚼消化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会对儿童的恒牙列造成不利的影响。因而, 张家界市3~6岁儿童乳牙龋坏的状况极其令人担忧, 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儿童, 应该积极地开展与乳牙的保健的口腔卫生方面有关的宣传教育, 并通过不断地加强幼儿园和家庭的口腔保健工作, 还应特别注意对于农村的儿童与其家长的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针对儿童乳牙的充填率相对较低的状况, 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其儿童乳牙的龋充填重要性的深刻认知, 从而促进儿童乳牙的治疗。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提高对儿童得龋齿的重视程度, 做到早预防, 早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克增, 李雪, 胡德渝, 等.780名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 2008 (1) :75-77.

[2]戚金岭.儿童刷牙早晚与乳牙龋齿的关系[J].临床医学, 2008 (8) :93-94.

[3]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76-77.

[4]刘淑杰.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危险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6 (2) :94-96.

[5]陈志强.喂养方式与儿童龋病关系的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2 (7) :23.

上一篇:老化影响因素下一篇:抗心律失常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