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或模式

2024-05-24

市场或模式(共6篇)

市场或模式 篇1

一、信誉危机

在中国业务一向顺风顺水的“四大” 正在遭遇流年不顺,在过去几年中,“四大”相继爆出丑闻,这些丑闻让业界人士不断调整着对“四大”的印象。随着一系列丑闻不断浮出水面,“四大”在中国大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财政部在不久前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点名要求普华永道和德勤进行整改,这是官方对于“四大”发出的最严重的警告。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日前,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发出一份关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民事判决书,认为毕马威针对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出具了不实审计报告。判决提到,毕马威的会计师只要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自然可以发现,新华工程在财务报表中所作的追溯调整未经相关程序,否定了以前国家政府部门的有关批复,错弊明显。

在中国市场,“四大”正在或多或少地牵扯进各种丑闻之中。“四大”在中国的蜜月期似乎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面对着各界的责难之声,“四大”的回应显得绵软无力,这就更加令人们对“四大” 的执业水平产生质疑。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当反思过去赋予四大的权威地位”。

二、迷信缘起

“四大”的权威地位和人们对四大的迷信心理经过了一个过程。四大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20年的历史,它们与中国现代会计事业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在90年代初,为了熟悉国际会计规则,并加速我国企业到海外上市,财政部选中了“四大”之一的毕马威进行合作。使毕马威成为“四大”中最早进入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后来“四大”其他三家相继登陆中国,在国内开设办事处或分所。

客观地说,对于中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四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们在早期实际上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早期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它们与中国官方特别是财政主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中国会计的发展中, 许多重大法规的制定“四大”都有参与, 包括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四大”中的有些合伙人甚至具有在财政部门工作的经历。

由于四大对公关工作的擅长, 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十分顺利。中国会计行业起步晚,行业环境不成熟,而且一些公司去国外上市倚赖“四大”,难以出台法规对“四大”进行有效规范,所以对“四大”在很多方面都大开绿灯,包括在审计收费方面,“四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而不必遵照国内的规定。所以, “四大”实际上享受了超国民待遇。

“四大”的好运还在后面。2001年, 中国一些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陆续卷入 “银广夏”、“郑百文”、“蓝田股份”等会计丑闻,中国证监会由此颁布“补充审计16号文”,要求上市公司IPO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及再融资时,财务报告除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法定审计外,还必须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补充审计。一些银行也相继规定贷款的公司必须到指定的外资会计事务所进行信用审计。不久安然事爆发,安达信瞬间垮台,双重审计才能实行。

三、“四大”中国挫败史

过去几年中,“四大”在国内遇到的声誉危机就像一部挫败史。以下列举“四大”在中国遭遇的部分诚信事件。

2001年财政部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中,毕马威因为中石化河南分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报表数据失真等受到通报批评,2001年更因为锦州港事件而创造了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在华成为被告等三项第一。

2005年8月2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科龙电器的财务报告与事实严重不符。德勤被认为涉嫌在对科龙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未发现科龙现金流量表重大差错等问题。德勤曾为科龙审计了从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

2005年8月,普华永道被财政部责令限期整改,普华永道在对京东方、黄山旅游两个上市公司的审计上存在与自身专业水准不符的重大过失。比如,2002年黄山旅游投入4400万元用于证券投资,至2004年3月全部处置后亏损1852万元,该事项未在2002、2003年报如实反映。京东方则存在多转成本、少计财务费用、多计投资收益、漏计银行借款等问题,使利润表虚增4000多万元。

2006年5月3日,安永全球发布《不良贷款报告》,估计中国不良贷款总额为9110亿美元,这一数据是中国官方公布数据的两倍多,居全球第一。在遭到中国人民银行的严正驳斥后,通过深入研究,安永发现该数额并没有依据,认为它确实是个错误,并随即撤回该报告。安永全球宣布收回《不良贷款报告》,并承认其中关于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数额估计“没有根据,是个错误”。

四、“四大”属于跨国资本的一部分

“四大”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但它们并不像自己说的那样受到欢迎。很多国家其实对“四大”还是很警惕的,因为“四大”属于外来资本,对于当地市场的蚕食,同样影响所在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对本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保护的政策,在我国台湾地区,则对外资事务所执业进行严格的资格限制。而印度为了保护本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甚至要求外资事务所做完上市审计业务后,必须经过本土事务所的复核,这一点恰恰与我国的“双重审计”规定相反。经了解,像我国这样把“四大”摆在至高位置而善意对待的,在世界其他国家并不多见。从某种程度上说,“四大”过去几年在我国爆炸式的增长,对于市场的抢占,确有政府直接或间接帮助的一份“功劳”。从最新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百强排名看,“四大”牢牢占据了前四名的位置,而且它们的收入总额已经占据了中国审计市场非常大的份额。此外,它们的客户都是风险小、收益高的优质资源。

“四大”虽属服务行业,但这改变不了“四大”属于跨国资本的本质。在我国对于国内商品市场进行保护的时候,对于服务市场的保护也是一样的。遗憾的是,我们不但没保护本国事务所的发展,反而全力支持国外资本控制本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这是值得反思的事情。

另外令专业人士担忧的是,由于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都让“四大”审计,我国的很多重要数据和秘密资料透露给“四大”,这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形成威胁。据中国银行一经理人员透露,在中国银行上市审计期间,中行高层专门指示各部门必须为普华永道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资料,而很多资料本来对自己的研究人员都实行保密。

不仅如此,很多重要企业还由“四大”来设计企业改革、融资模式,如普华永道为中国工商银行规划了未来八年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全面风险管理改革路线图,这意味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弱点都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外资。近年来,我国在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但相关专业人士认为,把那么多商业秘密泄漏给外资,是否会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造成不利影响。“四大”在审计、评级、咨询、承销,还有战略投资、管理顾问等方面对我国企业的渗透已十分深入。

五、“四大”在华未来发展

“四大”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恐怕难以通过他们惯用的公关手段化解。因为四大面对的问题背后,是跨国资本与本土资本的一场竞争,由于多种原因,本土资本的“奶酪”在过去数年中已被四大抢去太多。在2008年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百强榜中,“四大”高居前四位(见表1),并且收入总额占去了百强事务所的半壁江山。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则会触及更深层次的利益,会招致更多人的反对。

资料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

目前在本土资本和跨国资本的竞争中,显然舆论不利于“四大”在中国国内大张旗鼓地进一步蚕食市场。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做大做强战略也是对“四大”的遏制。一些专业人士甚至提出了对“四大”进行限制的策略。首先,要对“四大”的高收费进行限制。有专业人士指出,“四大”在中国国内执业,其服务与当地事务所并无明显区别, 所以其高收费毫无道理。高收费是一种不合理的利润,应该在收费上让“四大” 与本土大型事务所执行统一标准。其次, 对于特殊行业和敏感行业,要由中方事务所牵头。由中方事务所牵头可以防止机密资料外泄。四大可以作为参与方, 甚至也可出最终的报告,但主动权要把握在本土事务所手中。再次,要对舆论宣传进行正确引导。要多披露“四大” 的不足,少进行表扬性报道。要加大对本土事务所的扶持力度,让本土企业和投资者增强对本土事务所的信心。最后, 要加强对“四大”的监督检查,由于“四大” 的客户较多,而且都很重要,所以要加强对“四大”执业质量的检查,最好每年都把“四大”作为检查对象。

摘要:它们每年全球总收入都达上百亿美元,它们几乎垄断了国际审计业务的高端市场,它们的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它们具备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声誉积淀。它们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四大”):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和安永。现在,国内各界对“四大”的看法正悄然发生变化,频频爆发的丑闻,已让“四大”在民众心中的神圣形象大打折扣。在中国市场受到多年热捧之后,高处不胜寒的“四大”在中国市场或将迎来转折点。

资金或流向新兴市场 篇2

最近不到一个月时间,美国债券市场出了很大问题,很多先知先觉的债券投资者已经开始抛售。第一个出来做的是太平洋投资公司,他们已经将美国国债清空。前两天巴菲特也开始对美国债券市场表示忧虑。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被大幅抛售,这是对美国的巨大挑战。

美国经济还需要刺激,今年后续的财政预算赤字所需要的补偿由谁来购买呢?过去12个月美国联邦政府发行债券的70%,由美联储供支。6月份之后,如果美联储再供支,美国债券利率可能上升。债券利率上升可能推动美国短期、中期和长期利率全面攀升。

如果是这样,最终结果是什么,资金从债券市场撤出。会去哪?去美国股票市场吗?美国股票市场已经在去年大幅度上升。目前许多政策因素已经反映在股票价格上。如果利率上升,以美国的经济形势,它是否有能力推动股票继续上涨是存疑的,股票、债券的基金经理对此也没有太大信心。这样的话美国从股票、债券市场撤出的资金可能流出美国。去哪儿?去欧洲吗?

欧洲现在面临主权债务危机,欧洲要形成一个共识,来拯救欧元区周边的主权债务,目前还没有达成协议。看样子现在问题更加严重,因为葡萄牙政府总理辞职以后,使得整个一揽子问题更加复杂。德国目前经济形势非常好,它是过去七年以来经济增长最强劲的,但总理默克尔说服国内支持由法德主导的一揽子债务解决方案,有很大难度。当然这个问题在中长期总是需要解决的,我们也相信欧洲最终会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马上解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美国资金撤出,流到欧洲的困难也很大,最可能去的地方就是发展中国家,亚洲应该是一个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看好目前新兴国家的股票市场,应该说是有很好的机会,会有资金进来。

因此,发达国家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还会持续,其经济目前缓慢而持续的增长将在2011年持续。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普遍现象是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其可持续增长水平,面临通胀压力。新兴市场纷纷进行缓通胀措施,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会下降,发展中国家经济趋降。

玉米2013年市场或将平稳运行 篇3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13个粮食主产省 (区) 粮食产量合计为44610万吨, 比2011年增产1188万吨, 增长2.7%, 增产量占全国总增产量的64.7%。从三大粮食品种看, 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20812万吨, 增产1534万吨;稻谷产量20429万吨, 增产328万吨;小麦产量12058万吨, 增产318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 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

尽管2011年玉米产量增幅较大, 但在华北黄淮地区玉米收割及上市初期, 河南、河北及山东等地出现连阴雨天气, 导致玉米上市延迟, 且玉米霉变大幅增加, 品质明显下降。

受华北黄淮玉米品质下降影响, 不仅南方销区, 就连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饲料企业最终都大量弃用华北黄淮产玉米, 转而采购东北玉米及小麦作为饲料原料, 饲料用玉米市场呈供应偏紧局面。

2 消费需求刚性增长

2012年我国玉米国内消费量达到18735万吨, 较2011年增加935万吨, 增幅为5.25%。其中, 饲料消费量为11300万吨, 较2011年增加520万吨;工业消费量为5700万吨, 较2011年增加350万吨;食用消费量为1600万吨, 较2011年增加60万吨;种用消费量为1350万吨, 较2011年增加50万吨。

从玉米的饲料和工业消费量来看, 饲料和工业是玉米消费量最大的行业, 占玉米消费总量的60%以上。

近两年, 随着国家对玉米深加工行业的调控, 玉米加工产能扩张放缓, 玉米工业消费增速也有所减缓, 2012年我国玉米工业消费量增幅仅为6.14%, 明显低于近年的平均增速。

3 小麦替代大幅增加

2012年上半年, 玉米价格比普通小麦高150~300元/吨。玉米、小麦价差扩大, 小麦用作饲料的成本优势明显, 小麦替代玉米用作饲料的数量大幅增加。估计2012年我国小麦饲用消费量达到2600万吨, 占当年小麦产量的22.15%。

4 年度结余库存量大

受我国玉米增产及进口玉米数量显著增加影响, 国内玉米年度结余量增加, 玉米库存得到充实。总体来看, 截至2012年9月30日, 国内市场玉米结余量在1000万吨以上。从9月份的玉米库存结余来看:一是华北黄淮地区贸易玉米库存仍然较大, 尤其是个别大型贸易企业玉米库存很高。市场预计, 截至9月底, 华北黄淮地区贸易企业陈玉米库存在200万吨左右, 且霉变偏高, 质量较差;二是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也在145万吨左右, 较2011年同期高出100万吨左右;三是2011年以来, 受播种面积预期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 美国玉米价格大幅下跌, 加上我国玉米库存持续下降, 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2012年1~11月份, 我国进口玉米达到494万吨, 较上年同期增加376万吨。其中大部分进入临储, 加上近两年收购的临储玉米在内, 国有储备水平明显高于2011年。

5 价格“前涨中稳后跌”

2012年5~9月份, 国内玉米价格呈现长期平稳态势, 多数地区玉米价格涨幅不及仓储、财务等成本增加的幅度。

截至2012年12月下旬, 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普遍较11月初上涨50元/吨左右, 华北黄淮地区上涨100元/吨左右。

6 华北玉米受宠

2012年华北和西北地区玉米生长及收割期间, 天气条件较好, 玉米单产及品质均有明显提高, 市场反映2012年华北黄淮地区玉米霉变普遍在1%以下, 饲料企业采购积极。目前南方销区湖北、安徽、江西、四川等地饲料企业已开始大量采购河南玉米, 本地饲料企业也开始降低饲料小麦及东北玉米的使用比例, 增加本地玉米的使用量。因此, 预计2013年东北玉米市场将受华北黄淮玉米市场的明显压制, 玉米外运量将有所下降。

7 小麦替代或大减

2012年8月份以来, 在制粉企业开工好转、小麦托市收购数量较大、售粮主体看涨预期增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 主产区小麦价格快速上涨, 超过上年价格高点, 出现2004年以来最大单月涨幅。截至12月下旬, 华北黄淮等小麦主产区普通小麦价格上涨250~300元/吨。在新季玉米上市、价格季节性回落的背景下, 玉米、小麦价格倒挂行情迅速反转。截至发稿时, 华北黄淮地区小麦价格较玉米价格已经高出100~150元/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份预计, 2013年我国饲料小麦消费量预计为2000万吨, 较2012年下降600万吨。而根据小麦和玉米市场行情走势的判断, 饲料小麦的消费量可能还有下调空间。

8 深加工需求放缓

2012年11月份曝光的白酒行业“塑化剂事件”对玉米酒精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玉米酒精市场呈现旺季不旺的态势。深加工企业压力重重, 企业加工效益较差, 多数企业出现较大规模亏损, 2013年加工企业生产积极性可能受到影响, 酒精等企业开工率可能持续低迷。反映到玉米购销市场上, 则表现为用粮企业库存较低, 采购积极性不足, 玉米市场由供需偏紧转变为结构性供应充裕局面。同时, 2012年12月份, 央视新闻再度曝光了山东等地白羽鸡养殖户使用多种抗生素以及激素药物催长白羽鸡的新闻, 负面影响波及整个白羽鸡产业链。肉鸡产业链的影响或多或少将影响到未来一段时间的玉米需求。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份预计, 2012~2013年度我国工业用玉米消费量预计为6000万吨, 较上年度增加300万吨, 增幅5.3%, 增长幅度及增速均较2011~2012年度放缓。

9 进口预计大幅减少

2012年6~8月间, 受美国遭遇严重干旱等因素影响, 美国玉米大幅减产。美国农业部12月预测, 2012年美国玉米产量为27200万吨, 同比降低4149万吨, 较5月份预测量减少10325万吨, 美国的严重干旱导致美国玉米产量损失达到1亿吨。

美玉米产量大减, 导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8月下旬创历史新高。监测显示, 12月24日美国1月船期2号黄玉米FO B报价304美元/吨, 到我国南方港口C N F报价为346美元/吨, 到港完税价为2570元/吨, 比深圳港东北玉米成交报价高70元/吨左右。虽然美国玉米与国内的差价在回落, 但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玉米市场化进口仍将难以发生。国内玉米供求平衡分析结果显示, 2013年国内玉米市场将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 2013年我国玉米进口量为200万吨。

值得重视的是, 国内通过增加玉米播种面积提高玉米总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从中长期看, 利用国际市场实现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平衡仍是大势所趋。

2011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19278万吨, 较2010年增产1554万吨, 增幅达到8.77%。国内玉米供需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玉米价格连年大幅上涨的势头受到抑制。

2012年我国玉米产量再获丰收, 且整体质量较好, 上市速度快, 导致陈玉米大量积压, 抑制市场行情。

2013年玉米市场供应充裕, 品种结构合理, 预计市场将平稳运行, 价格大幅上涨概率不大。

市场短期或有迂回 篇4

7月底以来,A股的驱动由经济企稳、刺激预期,到改革预期,再到APEC引发的“一路一带”与各种“出海”主题,股市貌似实现了三级推动。目前,APEC主题已陷入博弈,随着会议即将结束,其热度在短期内必然降温。另外,10月官方PMI数据显示经济下行难以扭转,10月经济数据可能弱于9月,而10月的物价数据也促使通缩预期更加强烈。综合以上两点,APEC会议结束,与10月经济数据转弱,至少在短期将影响市场情绪。

大涨之后,A股刨除金融地产的估值已经不再便宜,市场已由估值修复过渡到了资金推动行情,这种行情的持续与否,取决于货币宽松的持续性。近期,央行确认“放水”,9月通过MLF向银行提供5000亿元流动性。债市则将货币放松的预期演绎到极致。上周国债收益率各关键期限品种的到期收益率平均下降15个基点,政策性金融债平均下跌26个基点,各利率债的收益率大致已回到2013年“钱荒”以前的低位。虽然降息的预期并未成为A股驱动,但降息预期或结构宽松,特别是通过SLF/MLF定向放水,对股市的支撑仍然牢固。

投资者的另一种担忧,是A股盈利的不及预期。在最近的预期调整中,整体上非金融公司的2014年全年盈利增速预期继续下调,目前市场的一致预期是3-4%之间。从盈利增速预期的水平看,创业板和中小板显著高于主板的水平,同时也是预期下修集中的板块。但是,这些上市公司的盈利下调是市场的“逆风”吗?可能未必。

对新兴行业较高的盈利预期,是2013年以来结构性牛市背后的主导力量之一。这种高预期来自于多方面,比如转型、产业演变与升级的预期,以及并购重组等等。这些因素的一个共同点是预期的时间跨度较长,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证伪或者扭转预期。由此可见,即使当年的盈利预期从头至尾都是不断下降的,但来年的盈利预期却在上升,投资者也会坚守这种等待。

二手房市场或进入深度观望期 篇5

据统计,受新政影响,五大城市二手房市场观望情绪明显,新增购房客户骤减。部分板块出现10%的议价空间。其中,成交量降幅最大的为深圳,降幅达82%,北京排第三,降幅也达到了45%。

出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购房者并不急于接盘,持币观望待市场调整。从数据上来看,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的降幅虽然位列第三,但新增客户减少与房源量增加的幅度均位列五大城市之首,表明北京二手房市场的供需矛盾正在缓解,也体现出政策调控的作用明显。

许多专家认为,由于此次政策的力度史无前例,因此房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业主挂牌价格降低已经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2009年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多数业主的前期投资已经获利颇丰,适当降价并不妨碍他们的投资收益。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经理瞿安新分析,目前,物业税/房产税等方面政策出台的预期日益增强,这将对拥有多套房产的业主造成不小的压力。而按照目前形势来看,对于拥有多套房的业主来说,尤其是纯投资者,降价套现将会比继续持有待涨更为合理。

瞿安新认为,由于各方估计价格不会再度上涨,因此购房者普遍采取观望策略,预计随后一个月内,供求分歧将逐步拉大,成交将持续低迷,二手房价格亦会出现明显下调,调整幅度可能会达到20%左右,但很难出现更大幅度的调整。

另外,本次调整与2008年的一手房带动二手房降价不同,此次将会是二手房带动一手房价格下跌。主要因为经历2009年的热销后,多数开发商资金相对充裕,降价的动力不足。

瞿安新预计,由于五大城市的需求较为充足,在价格出现一定的调整后,将会有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跟进,成交量即会恢复。

不过,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想法过于乐观了。位于北京市区的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的李经理说,自从楼市第二轮新政出台以来,她就开始担心10月份的业绩会出现明显下滑。整个十一黄金周只售出了5套。虽然5套不多,但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来咨询买房的外地人也不如以往的多。李经理说。

实际上,在二手房市场,受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外地客户。“二轮新政调控将很多难以提供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外地人挡在了贷款买房的门外,一次性付款的负担又太大,因而,未来这部分外地客户可能会大大减少。”李经理说。对于二手房市场来说,外来工作的外地人在客户群体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目前中介公司的业务量尚未出现太大变化,但是大部分中介们都担心,随着调控的进一步深入,影响可能会越来越明显,外地客户可能会因为不能贷款而不得不放弃购房。

金银市场或将平稳收官 篇6

“QE3”可能将长期持续

从市场的表现来看,贵金属价格在“QE3”实施两个月之后似乎丧失了上涨的动力,虽然市场目前普遍预期在年底“扭曲操作”到期之后美联储会相应的增加450亿美元每月的资产购买规模,但近期持续好转的美国经济数据确实增加了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强烈信心。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攀升至73.7,创下了2008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房价方面,截至9月底Case-Shiller20城市房价指数连续8个月环比上升(此前连续19个月环比下跌),并且8、9月份环比增速接近1%,持续回升态势明确。近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同房价和开工量的反弹是房市复苏的积极信息,但同时也强调,一系列指标显示房市的复苏仍有待巩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伯南克如此温和的言论可能暗示美联储可能在2013年继续执行QE3,而且新的资产购买规模将比目前的400亿美元每月更多。同时最近也有投行相继发布报告表示,美国在2016年之前可能不会选择收紧货币,因此从大的宏观层面来看,推动贵金属价格上涨的基本条件仍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近期数据的转好促使部分投资者结清金银多头头寸暂时转向股市等更高风险的投资市场。

欧洲方面,近期该地区发生的各类事件对市场影响不大,希腊最终还是获得了欧盟的救助资金,欧元/美元汇率最近也一直维持上升的态势,表明市场对于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担忧有所缓解。事实上,对欧洲市场担忧的缓解主要来源于“OMT”措施的推出,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近期重申,OMT旨在修复欧元区受损的货币传导机制。目前从经济复苏的程度来看,欧元区明显远远落后于美国,但是欧洲央行与美联储相比,货币政策还有较大的放松空间。

资金回流贵金属 对冲基金增持多单

从我们对近期CFTC公布的持仓数据的统计来看,最近4周以来,在COMEX期货市场中的黄金、白银净多头寸呈持续增加的态势。目前黄金头寸的非商业净多单已上升至15.2万手,最近一个月增仓比例约为13%,而白银的非商业净多头寸也回升至3.65万手,自10月30日当周以来已经增加了7000多手,增仓幅度超过20%。

12月黄金行情难以出彩

上一篇:系统动力学分析下一篇: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