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合作

2024-09-07

私营合作(通用7篇)

私营合作 篇1

一、引言

PPP(Public-Private-Project)是一种新型的项目合作模式,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作制”,即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为提供公共服务,以合同方式确立的、基于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

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模式,PPP模式具有以下优点:a减轻政府财政负担;b合理分配项目风险;c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d在生命周期内实现项目最大价值。对于参与主体的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达到了一种“双赢”的局面。PPP模式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英国,在西方国家已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PPP模式下公共部门的风险分析

PPP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为大型公共服设施项目服务的,该类项目具有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以及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因而对于参与主体具有一定的风险。目前,学术界对于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已达成共识:由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的风险。这从一方面明确了工程的风险责任,使任何一方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更有动力地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一方对某一风险最有控制力意昧着他在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发生时的损失上,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从而保证了控制风险成本是的最小化。

按照上述风险分配的原则,公共部门在PPP模式中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信用担保和特许协议,而是作为一个投资主体参与项目建设,需要对PPP项目进行引导、管理和监督,尤其是作为政府的代表,在有关规章制度、政策法律方面,比私营企业更具有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能力。因而诸如政治风险、法律变更风险、国有化风险都需要由公共部门承担。但同时,若私营机构在自己控制的风险范围内发生了意外状况,如设计失误、建设事故等,公共部门也将会牵连其中。因此站在公共部门的角度,选择合适的私营合作伙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PP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成功与否。

三、私营合作伙伴的分类以及应用于PPP模式的优缺点

从广义的范围来说,PPP模式中的“私营合作伙伴”是指除公共部门以外的投资实体,他们为PPP项目提供资金,设计技术方案,并在合同期内对项目进行运营和管理。因此,我国目前PPP模式的运用中,主要私营合作伙伴可分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三类。

1、国有企业。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体制,国有企业就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对于整个社会,无论是经济发展方面,还是社会责任方面,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由于与政府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国有企业往往由政府特许经营一定的业务领域,同时也往往是该行业领域法规的制订者,因此具有较高的信誉和稳固性。

应用于PPP模式,国有企业拥有特殊的融资渠道,包括财政拨款、国家银行贷款、国家向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主权性融资等,为建设项目的融资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同时,由于PPP模式多应用于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经济利益虽不可观但却有保证。国有企业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可以超越单纯的商业利益目标,优势明显。

2、外资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政府出台种种政策鼓励引进外资,并给予外资企业一定的优惠条件,如“两免三减半”,即对于经营期超过10年的外资生产型企业,投产开始盈利后,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到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尽管自2 0 0 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相应的优惠政策已经有所减少,但总体来看,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应用于PPP模式,外资企业在某些项目的初始设计、方案选择以及后期的运营方面,由于技术上的领先,都较国内的企业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再加上政府给与的融资以及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确实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占据一定优势。但由于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和社会性.其控制权必须掌握在政府或国有经济手中,因此,尽管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利用外资的绝对额一直在增加,但外资在基础设施领域一直处于被限制状态,比例从未超过15%。

3、民营企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民营企业发展的脚步也随之加快,尤其2000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对GDP总量的贡献己占到50%以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基于追求资本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性以及灵活性。

应用于PPP模式,民营企业独有的创业精神,决定了其善于抓住机遇,敢于挑战的特性,但由于无法得到像国企那样的优惠政策扶植,以及基础设施项目初期投资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合同关系复杂的限制,决定了民营企业对基础设施项目风险必须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四、公共部门对私营合作者的选择依据

1、参照项目性质。

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益性设施,如道路、桥梁、港口码头、供水、供电系统以及环保设施等,其性质决定了项目的参与者应尝试营利与义举兼顾,在收益的前提下,提倡让利于民的行为,体现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而不是仅仅把目光停留在经济层面上。

公共部门可参照具体项目的性质,以及根据投标者的意愿,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项目,由于灾区恢复重建及后期的发展都不能和震前的形势相比,因而遭受风险的可能性也更大,这就更要求私营合作者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尽可能多地站在人民的角度而不去计较经济上的得失,基于以上因素考虑,国有企业是较为合适的合作伙伴。

2、评估融资能力和资金来源。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以及投资回报期长,从项目的初始决策到竣工验收以及后期的投产运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维持运转,这就要求私营机构拥有良好的融资能力和稳固的资金来源。

然而在现行法规下,中国PPP项目可选择的融资途径有限,财务结构主要还是传统的银行贷款,超过90%的债务融资都是依靠银行的信用贷款。而且可被我国银行接受并作为贷款抵押物的形式及种类也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者的融资量。由此公共部门在对私营合作伙伴进行选择时,必须仔细评估其融资能力,考察其资金来源,确保PPP项目的顺利进行。

3、对比投标方案

PPP项目的运行路线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a项目确认及可研阶段;b项目招投标阶段;c项目建设阶段;d项目运营阶段;e项目移交阶段。流程图如下

在第二阶段,即项目招投标阶段,各投标单位按照招标方的招标文件、施工设计图等要求,按照清单计价或定额计价的方式,上交各自制订的标书,清楚列明各项技术、质量指标以及预计投资金额。公共部门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比各单位上交的标书,仔细比对,多方商榷,选择其中最符合项目要求且投资金额最小的单位作为私营合作伙伴。

五、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脚步的加快,人们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凭政府单方面的投资、监督、管理和运营,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PPP模式的广泛应用成为潮流。政府部门可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累积应验,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选择合适的私营合作者,使PPP项目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摘要:PPP模式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政府部门的经济负担,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私营部门的参与,使PPP项目的组织结构更为复杂,建设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也更为突出,因此,公共部门合理正确地对私营合作者进行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关键词:PPP模式,风险承担,私营合作者

参考文献

[1]、邓小鹏,李启明,申立银.城市公共项目中PPP模式内涵解析及相关概念辨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7(1):

[2]、Miroslaw J.Skibniewski,Performance Objectives Selection Model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J.(April2010)

[3]、李永强,苏振民.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分析[J].经济师,2005,(9):

[4]、邹昱昙,浅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PPP模式应用问题[J].商业时代,2009,(24)

[5]、段世霞.民营企业参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29)

[6]、牛玉军.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类型和特点[J].现代商贸工业第19卷第12期

[7]、彭华,向俊宇.PPP模式中私营企业的主要风险及防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6)

私营合作 篇2

公共私营合作制所蕴含的理念与我国行政改革的内涵高度契合,具体指可引入私营资本与政府资本合作,共同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责任与效率并重、市场与行政共融,这是通过政府与社会部门共同合作的全新模式,公共私营合作制就是当前优化政府结构改善政府治理有效工具,将其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运用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则更是大有裨益。

一、公共私营合作制的历史渊源及基本内涵

公共私营合作制不是凭空产生的模式,而是自十九世纪起开始逐渐发展成型的。与此同时,公共私营合作制的类型多样,具有多样化特征。对于公共私营合作制的历史渊源及其基本内涵的把握是考察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1、公共私营合作制的历史渊源

早在十九世纪,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轨电车和电力供应等公共事业就已开始开始由政府授予私人公司特许经营权进行开发,甚至还包括发行国际性债券进行国际融资筹集资金进行铁路、运河等基础设施建设。

上世纪末,英、美、德、法、澳、日、加等国开始广泛推行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组织也是进行积极推广,许多发展中国家跟进实施,这一模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日益成为极其有效的运行方式并不断创新完善。采取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政府不再需要直接建设公共设施或提供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而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制定提供公共服务及生产公共产品的标准规范上,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与企业的专业优势和职业技能,更好地履行政府只能。公共产品的供给越来越离不开私营部门的参与,公共部门提供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产品并不具备排他性,社会组织与私营部门同样可以提供富有竞争性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公共服务和产品的生成和供给在现代社会完全可以分离,政府不一定采取直接生产公共产品的办法提供公共服务。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国家体育场就采取了典型的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进行建设,北京市政府首先通过资格预审程序选出有资格参与公开招标的企业,然后进行严格评估,最终,中信集团联合体成为项目法人合作方与作为北京市政府出资代表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全面负责国家体育场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一系列工作。

2、公共私营合作制的基本内涵

(1)公共私营合作制的涵义。新公共管理理念强调将私有资本吸纳至公共领域,改善政府单独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旧方式,由政府公共部门和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多方共同参与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通过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能够更新传统的政府以单一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及公共产品的渠道和理念,提升政府的效能与形象,随之而来的是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基础建设扩大到建设维护政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等很多新的领域。E.S. 萨瓦斯强调公共私营合作制要求政府原来负责的公共事务由政府和私营部门通过特许经营、合同承包、合理补助等多种方式共同参与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美国公私伙伴关系理事会指出公共私营合作制是公共机构与私人部门通过协议采取技术合作与资产合营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满足公共需求。

(2)公共私营合作制的类型。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政府部门和私营资本在产权结构、融资责任和建设运营的定位和作用,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服务合同、管理合同、租赁合同、 特许、BOT、BOO、BOOT、 反转BOOT、 混合经营、出售(周耀东,2005)。最常见的一是外包(BT项目),政府投资,私营机构受委托提供部分公共服务或管理维护设施,通过政府支付保证收益。二是特许经营(BOT和狭义公共私营合作制),需要私营资本参与(狭义公共私营合作制)或全部投资(BOT),并通过相应的合作机制与政府共担风险分享利益,并且平衡好私营资本的利润和项目的公益性,通过有效监管控制成本保障公共服务质量。三是私有化(BOO模式),全部由私营资本投资,政府监管,向用户收费实现回报。

(3)公共私营合作制的特征。公共私营合作制具有四大特征,第一是伙伴关系,目标一致,以最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最多最好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第二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国有资本与私营资本通过政府补贴和议价协商保障共同取得相对稳定的长期投资回报;第三是国有资本杠杆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私营资本的股权比例,从而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第四是透明化促效率,以股权合作为纽带,通过透明化提高国有资本的经营效率。

(4)公共私营合作制的法律关系界定。公共私营合作制的法律主体包括政府和私营部门,政府负责制定规则、采购服务并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私营部门则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获得合理地回报。公共私营合作制的法律内容主要有公开招标机制、合作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风险分担机制、合同期限规定、伙伴关系中的纠纷解决和法律救济。在大陆法系国家政府优先保障公共利益,如法国、葡萄牙等国明确规定公共产品占有合同、公用事业特许合同、公共工程合同、公共采购合同等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下的合同属于行政合同。在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公共私营合作制合同属于民事合同。

二、公共私营合作制的优势及实践障碍分析

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着其他模式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私营资本权益难以保障、资本市场不完善和资源配置观念滞后的障碍。

1、公共私营合作制的优势

公共私营合作制能够充分发挥政府资本的引领作用,带动社会私营资本,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和债务负担,扩大资本来源,提供特许经营权,让私营资本承担部分政府公共部门职能,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并获得相应收益。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直接提高了项目融资及营运能力。公共私营合作制推动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股权合作,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高质发展。

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看政府与市场的定位与作用不同,私人产品靠市场机制调配资源,政府负责公共产品提供,而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和低效寻租的政府失灵产生的分配不公使得单纯的政府或市场在现实中都难以实现最优的公共服务与产品。因此只有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密切合作才能实现高效高质的提供公共产品,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是政府与市场融合共同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理想制度,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是新型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实现了公共物品生产与供给的分离,提供了实现公正高效的更多路径。政府通过严格的合同引导私营部门并利用私营部门在市场竞争中具备的高效率促进公共利益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私营部门则通过长期的合同管理降低政策变化与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实现主体利益的最大化。

2、公共私营合作制的实践障碍分析

(1)私营资本权益难以保障。在国有资本垄断的领域,社会资本难以进入,控股机会稀缺,投资权益不易保障,政资不分,缺乏投票决策权、监督权和信息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缺乏配套实施细则,执法主体不明确,司法机关往往保护国资,政策缺乏落实机制,缺少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政府公权偏袒国资,导致社会资本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影响资本融合。

(2)资本市场不完善。公共私营合作制需要完善的资本市场,但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滞后,不仅银行难以贷款,股权、期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严重匮乏;而且直接融资结构不合理,债券融资的比例过低,能够利用股权融资的企业太少。

(3)资源配置观念滞后。公共私营合作制的大力推进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市场化资源配套政策,扶持非公有资本快速发展;采取更大力度推动金融机构不断改革,让资本市场为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行杠杆并购提供资金来源。

三、以公共私营合作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私营合作制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要考虑诸多相关问题。首先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以及适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私营合作制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该应用的保障机制及合理激励机制。

1、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总体良好,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国有资本为主,投资主体单一;地方政府变相担保,通过慰问函等不规范方式向银行提供贷款担保;地方债务膨胀,地方财政压力大,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土地收入,局限性很大,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重建设轻管理,维护不利,容易造成重复建设。

2、适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私营合作制

适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私营合作制主要可分为使用者付费和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多用于特许经营的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主要包括BOT、BOO和BOOT等类型,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自来水等公共项目。政府付费是由政府用税收向私营资本建设者购买服务,被称为私人主动融资(PFI) 模式,例如学校、医院等项目,可以长期缓解财政压力。

3、公共私营合作制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

公共私营合作制涉及公共部门利益、公众利益、投资者利益,应该建立有效地保障机制协调各方利益。首先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私营资本的利益,建议由全国人大制订私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法。其次给予明确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吸纳更多私营资本投入。第三是严格管理,通过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来加强对公共私营合作制项目的管理,包括制定项目实施方针、决策机制、评估方式、信息透明、监督调控等,保障国有资本与私营资本的安全和积极性,推动我国公共私营合作制项目的发展。

4、公共私营合作制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激励措施

对于投资较大、施工难度高和内部结算风险多的机场、铁路、地铁、港口等项目, 需要政府提供很多激励措施吸引私营资本。主要方式有政府投资赞助,指政府提供必要国有资本,并在项目运营阶段不要求分红。政府帮助私营资本融资,提高私营资本获得贷款可能性。政府所提供担保降低私营资本风险,保证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政府在权利范围对投资者提供一定的税收减免,帮助私营资本进入新市场。

公共私营合作制项目是各类资本在合作中获得回报实现共赢,不只是融资机制,也是发解放生产力的战略选择。私营资本不仅为政府提供资金,还提高了管理水平,创新了管理模式,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到更多认同,成为政府更好匹配磨合各种操作机制的重要改革事项。

公共私营合作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于进一步推广公共私营合作制具有重要意义。公共私营合作制的实践为进一步的行政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具有特殊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必将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功能转型提供切实有效的功用。

参考文献

[1]余晖,秦虹.公私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绿皮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1-43.

[2]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5.

[3]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77-581.

私营合作 篇3

一、员工满意度界定

工作满意度源于心理学, 是员工对自己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这一概念最早由Hoppock于1935年在他的著作《工作满意度》中首次提出。此后, 工作满意度便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工作满意度总的来说是指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总体态度和看法, 包括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 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工作态度。一般是指某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 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 (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等) 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认识视角出发, 因而对工作满意度的定义不尽相同。Hoppock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个人对自己工作的直觉感受, 是一种对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各因素满意感受的综合。Locke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源于组织成员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估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王重鸣则提出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有关其工作或职务的积极或消极情感的程度。这些定义对员工满意度调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

1. 个人属性因素。

与员工满意度相关的个人属性因素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工龄等。 (1) 年龄。在相关的文献中, 年龄和工作满意度的关联是不清晰的。 (2) 性别。关于性别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3) 教育程度。研究表明, 教育程度作为一个变量, 其与员工满意度的关联既可能是正相关, 也可能是负相关。 (4) 工龄。研究表明, 工龄变量与员工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既可能是正相关也可能是负相关, 关系也不明晰。

2. 工作相关因素。

工作本身。工作本身决定了员工每天的工作性质和主要行为, 是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的维度, 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挑战性、工作价值等方面。

工作回报。报酬与福利往往是员工选择开始或持续从事某种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作回报的提升是员工努力的目标。当员工感觉报酬与福利很公平的时候, 就会对其工作表现出满意。这种公平体现在报酬和福利的支付应能反映出工作需求、个人能力及社会薪酬的标准。当员工对薪酬满意后, 他们会更关心成长与晋升, 包括升迁机会、个人能力发挥和发展的机会、培训学习、进修等。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员工每天工作所处的主要环境, 直接影响员工的满意度。主要指工作的硬环境, 包括工作条件、设备设施、安全情况、工作时间等。

企业满意度。员工的企业满意度主要来自其对组织形象及文化的感知。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的认同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企业满意度, 进而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归属感产生影响。此外, 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程度, 企业内部信息渠道的畅通与信息开放程度均会影响员工的企业满意度。

三、员工满意度的测量与分析

1. 数据来源及信度检验。

以山东省威海市某私营纺织企业为研究对象, 对30名企业职工 (包含车间职员、行政职员) 进行问卷调查, 实际回收样本量30份。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对30份调查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 结果显示Cronbach's Alpha值为0.954, 属于高信度, 调查数据有很强的可靠性。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满意度分析。

据此量表从工作本身满意度、工作回报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群体满意度, 以及企业满意度五个方面制定, 通过这五个满意度方面的调查分析该企业员工的满意度现状。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被调查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见表, 分别统计了男性员工、女性员工, 以及各学历段员工的满意度得分。

3. 基于SPSS分析的满意度综合评价。

层次性分析方法只是根据以往针对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划分的, 因此不一定适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为提高调查的准确性, 以调查数据为依据, 尝试对公司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

为此试图采用因子分析法, 将公司员工满意度指标进行更为准确的分类, 以提取影响公司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子。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1) 问卷的效度评价。Bartlett统计量x2=276, P=0.000, 说明使用因子分析是合适的, KMO指数为0.651, 适宜做因子分析。另外, 24个原始变量共同度都在50%以上, 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

(2) 主成分因子的提取。经过最大方差法旋转, 以及50次迭代后, 6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4.216, 4.018, 3.653, 2.884, 2.795, 1.899;各自的贡献率分别为17.569%, 16.740%, 15.220%, 12.018%, 11.648%, 7.912%, 6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1.107%, 基本可以反映样本信息量。

(3) 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构建。通过因子分析, 观察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对变量进行归类, 并按各个主因子载荷量较高的变量所表达的共同含义加以命名, 得到6个主因子名称。分别为工作本身因子、企业满意度因子、工作回报因子、工作环境因子、工作群体因子和制度因子:在工作本身因子中设为5个变量, 分别是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工作压力、长期从事意愿、接受培训;在企业满意度因子中设为6个变量, 分别是福利政策、帮助和支持、关心员工想法、快乐和满足、关注身心健康、工资按时发放;在工作回报因子中设为3个变量, 分别是同行工资对比、奖励制度、工资水平;在工作环境因子中设为4个变量, 分别是工作环境、必要工具和用品、管理公平公正、制度落实;在工作群体因子中设为3个变量, 分别是同事沟通顺畅、同事工作关系融洽、能力充分发挥;在制度因子中设为3个变量, 分别是考核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公司纪律。 (各因子载荷量均在0.5以上)

因为各因子对满意度的影响大小不同, 若要获得员工满意度综合评价情况, 应对各指标进行赋权, 再进行综合评分。

四、调查结果及结论

1. 被调查企业女性员工的得分均高于男性员工。

这与调查中发现该企业职工工龄较长且多为已婚现象有关, 对大多数已婚女性从业者来说, 较为长期而稳定的工作本身就能够提高员工对其企业的满意度, 而且长期从事同一职位, 降低了员工的成功欲, 使其更安于现状, 表现在满意度分数大度居于中间值水平。

2. 高满意的工作本身却带来了低的工作回报, 高中及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的工作本身得分要高于工作回报得分。

这与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对于处于三四线城市的私营企业而言, 受外界的影响波动较大, 尤其是2009年金融危机的发生, 大多中小型私营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再加上三四线城市经济水平的限制, 导致现有企业员工较低的工资水平。

3. 大专学历员工企业满意度得分高于其他学历员工的满意度得分, 但是在工作本身、工作回报、工作群体, 以及工作环境方面的满意度的得分低于其他学历员工的分数。

表明私营企业低的员工满意度水平是难以留住高学历人才, 企业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 创新力低下, 不利于企业的持久发展。

4. 满意度得分较低的前两位是工作回报、工作环境。

无论是对男女员工还是各学历段员工, 工作回报和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得分都最低。低得分的工作回报和工作环境因素使员工未能获得满意报酬和愉悦的工作环境, 成为影响员工总体低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若要改善目前的经营现状, 应首先考虑改善这两方面因素, 即适当提高员工基准工资水平和改善工作环境, 尤其是改善车间人员的工作环境, 或对其提供适当的健康补助。

5. 员工整体满意度水平低。

根据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 按照各因素所赋予的权重, 最后计算得到被研究企业员工总体满意度为3.206分 (满分为5) , 表明该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在同行业竞争中对比报酬满意度、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福利制度存在较低的满意度, 此外企业在激励制度、员工关怀度和工作设备提供方面也均存在较低的满意度。员工较低的满意度水平如果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发展、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造成消极怠工的现象。

参考文献

私营合作 篇4

一、内外环境因素对义乌中小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 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无法摆脱外部社会环境, 如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面, 尤其是私营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与压力更大, 必须及时对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变动、物价、技术进步等进行分析和预测, 对外界环境的变动所产生的风险提出正确、有效的对策, 包括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采取更适宜的财务管理办法等。当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变动有利于企业时, 或企业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时, 才有可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从而得到发展。

义乌曾是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传统农业小县,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如今, 义乌已拥有袜业、饰品、拉链、化妆品、衬衫、文化用品、制笔、玩具等一批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知名产品, 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尤其是近几年来, 义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为义乌私营个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契机。

社会政策环境方面也有不利于私营企业的因素, 如银行信贷仍没向私营企业完全开放, 企业融资渠道少, 融资总量有限, 除了某些已达到一定规模、实力强、底子厚的企业, 如新光饰品、美雪化妆品等企业外, 其他中小企业很难进行融资, 筹集资金十分困难。义乌中小企业主普遍认为针对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条件非常苛刻, 贷款手续繁杂, 贷款抵押和担保条件很严, 造成融资成本高。其次, 随着法制的进一步完善, 给原本不太规范的中小企业带来诸多压力, 不敢贸然扩大投资, 对外投资信心不足。从经济周期规律来说, 高增长期越长, 随之而来的低迷期也会越长, 届时中小私营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这些因素都要求中小私营企业加强企业管理, 对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义乌中小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资本结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企业主及财务人员素质、企业文化等基础较差, 处于较低水平。

1. 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的影响。义乌私营企业大部分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组织形式, 通常是亲戚、家族、朋友一起合办, 如梦娜袜业、浪莎袜业等。这类企业初建时, 得到整个家族的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 在企业管理上, 难免以情义代替规章制度;随着企业的壮大, 才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发展。企业资本和组织结构特点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表现在财务核算、财务监督及其他财务管理具体内容。

2. 企业主个人素质的影响。义乌私营企业老板普遍文化水平较低, 许多只有初中毕业, 还有的只有小学水平。他们依靠大胆、勤劳的品质, 抓住机遇, 完成了原始积累。创办企业后, 企业主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管理者, 个人素质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 以及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

3. 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所认同和恪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各种管理行为, 都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义乌中小私营企业, 无论其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行为准则, 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使用、吸引和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也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方法、制度等。

二、义乌中小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特征

义乌中小私营企业一般投资规模小, 产值较低, 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次低, 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员工素质不高, 市场竞争力有限。在这类企业中, 财务管理只体现“会计”功能, 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 财务管理地位不高, 财务机构设置简单

小规模私营企业, 主要靠经验决策。虽然私营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有着高效率的优势, 但决策程序简单, 常以营销部门收集的市场反馈信息作参考, 财务人员很少参与, 决策信息不够准确, 可靠度低。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各个方面影响不大、地位不高。大部分小企业未配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人员, 财务人员被当作“记账”员, 主要负责对外提供财务与纳税报表。有的企业甚至不配备会计人员, 仅由税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报税;有的企业配备的会计身兼数职, 在记账之余, 被要求去车间干活。

(二) 企业主“说了算”, 财务管理内容单一

义乌大多数中小私营企业最高管理层权力集中, 董事长与总经理常由创业者一人兼任或与其亲戚朋友共同担任。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 单纯依赖企业主个人决策, 没有财务人员参与分析测算。很多企业在配置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限时, 只要求其协助企业主控制财务收支。至于产值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 更具有企业主个人专权和家族控制的特色, 财务部门甚至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 企业主与亲属可以直接支配收入和支出, 而不需经过财务人员, 使财务管理最基本的职能失控。

(三) 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 财务管理观念陈旧

义乌中小私营企业的迅猛发展, 急需大量的财务人员。现在有些会计人员虽有会计证, 但初涉会计岗位, 无经验, 业务技术不高;中小私营企业发展初期, 在人才聘用方面缺少优势, 很难获得真正的有用之材。虽然如此, 私营企业内仍难摆脱重视血缘关系和地缘联系的偏见, 尤其在重要财务岗位上, 企业常常降低要求, 舍弃有能力、忠诚可靠的人, 使真正有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受到排挤, 无用武之地, 中小私营企业即使得到人才也无法稳定人才, 造成大多数企业中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财务管理作用无法实现。

三、如何完善中小私营企业财务管理

重视企业财务管理, 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特征。中小私营企业可以通过对本企业财务管理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 借鉴其成功经验, 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 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大多数私营企业以追逐利润为目标, 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但越来越多的企业主与财务管理人员, 已经意识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性与突出优点。“企业价值最大化”重视企业的长远利益, 通过财务上的合理安排, 采用最优财务政策, 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 在这个财务管理目标指导下, 企业所获得的丰厚回报与巨大经济价值, 决不是单纯的利润可以比拟的。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 将成为中小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发展的方向。

(二) 增强财务控制

在中小私营企业中, 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很多, 如业务员收到现金货款后携款逃走, 财务人员营私舞弊、索要回扣等现象屡屡发生, 不仅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由此可见, 中小私营企业要实现其财务管理目标, 必须加强与改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1. 制定财务控制标准, 分解落实责任。按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将各项预算任务以标准和指标的形式分解落实至岗位及个人, 使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有明确的工作要求, 高效、准确地完成工作, 同时也便于落实责任, 检查考核。

2.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应重视财务制度的建立, 从计划指标到盈亏和奖惩, 都应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使会计业务处理程序高效公开进行。对于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划分为授权、主办、标准、执行、记录和复核6个步骤, 并交由不同部门或人员来处理, 避免一个人从头到尾处理一项业务。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 来加强企业的相互制约和监督, 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中的偏差及制止营私舞弊行为, 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三) 把好用人关, 重视培养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即使在中小私营企业中, 也要把好用人关, 重视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1. 在财务岗位选拔、聘用人才时, 任人唯贤。摆脱“任人唯亲”的传统观念, 挑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精通业务的高素质人才, 而不仅仅是会记账、算账的财会人员。企业财务岗位上的会计人员应持证上岗;被委任会计领导岗位的人员, 还必须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 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

2. 重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中小私营企业常常从节约成本开支考虑, 不支持、鼓励职工参加企业外的知识、技能等培训, 企业内部又缺少培训部门或有效的培训体系, 这样就容易造成现有岗位上的财务人员知识陈旧、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 更难指望他们能在财务管理中有所创新与突破。所以中小企业应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 多提供学习锻炼机会, 使财务人员能充分掌握相关工作知识与技能, 提升专业素养, 一方面满足其职业发展要求, 另一方面, 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四) 提高私营企业主自身素质

对中小私营企业来说, 企业的成功与否由老板个人素质决定。私营企业主的素质水平普遍比较低, 有的企业主在发展中逐渐失去创业初期的激情, 希望能“见好就收”, 不愿去做大做强, 不重视财务管理;也有的企业主在初步成功后, 个人意志膨胀, 独断专行, 冲动决策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此外, 有些私营企业主因自身道德水平的限制, 常常从个人利益出发, 不正当地干预财务工作, 如要求财务人员做假账、账外收支、粉饰报表, 偷逃税收等。

要克服这种个人素质水平上的欠缺, 需要私营企业主不断学习, 自我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企业经营管理讲座或接受一些短期培训, 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参观考察, 参与研讨交流等,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经验;此外, 企业主也可以与财务人员一起参加各类财务会计、税务等培训进修, 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只有这样, 企业主才能改变一些陈旧思想, 接受新理念, 真正重视人才, 把企业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 尊重财务管理人员,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使企业获得提升与发展。

(五) 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 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

缺乏人才将成为制约中小私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中小私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往往很难吸引人才。人才问题, 尤其是财务管理人才的急缺给私营企业造成很大的障碍。而如果中小私营企业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及发展前景, 提供施展才干的空间和稳定发展的氛围, 对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中小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和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 达到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的目的。在人才聘用机制上, 中小私营企业可以不拘一格, 通过兼职、专业顾问的形式, 吸引人才。企业还可制定一些激励机制, 如年薪、津贴、利润指标提成等, 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使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发展创新、开拓进取。

参考文献

[1]鄂秀丽, 季小杰.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J].财务与会计, 2005 (7) .

[2]周文荣等.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财务与会计, 2005 (10) .

[3]王小军.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J].财务与会计, 2005 (12) .

[4]张颖, 郑洪涛.从三九危机看关联方交易[J].财务与会计, 2006 (7) .

城市私营经济生长浅议 篇5

一、城市私营经济生长特性阐述

(一) 生长迅速, 上升幅度大

从总体上看, 城市私营企业生长出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 促使私营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重要表现在3个方面:

1、政策因素。改革开放30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拟订了一系列促进私营经济生长的目的政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决不动摇地勉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生长”, 为私营经济的生长奏响了春天的号角, 为城市私营企业生长创造了“大环境”。国家政府把握时机, 高度重视私营经济生长, 不光相继拟订了一系列勉励、支持私营经济生长的措施, 而且出台了《城市私营企业生长条例》, 为私营经济生长提供了政策勉励和生长环境。

2、自身生长的效果。生长是促使量变到质变最基础的缘由, 城市个体经济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资本积累后, 资金、职员、规模的扩充, 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来推动其向更高条理、更宽领域生长, 于是就孕育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历程, 个体工商户自然而然向私营企业这一谋划要领转化, 成为新增私营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3、择业观念变化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结业生把开办私营企业或到私营企业就职作为一种择业要领, 为私营企业生长注入了新的血液, 也是私企数目及从业职员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私营企业规模不够大, 以小型企业为主

尽管私营企业的数目得到了快速增长, 但大多数企业规模都很小, 仍然处于“小打小闹”的阶段。以太源市为例:20807户私营企业中, 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下的14138户, 50-100万元的3218户, 100-500万元的2412户, 500-1000万元的605户, 1000万元以上的424户, 其中上亿元有13户。

1、观念因素。大多数企业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 缺乏开拓精神和把握生长机遇的能力。

2、环境因素。私营企业在融资、人才、信息、税费等方面受到歧视。

3、内部管理因素。大多数私营企业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 包括用人制度、管理制度、勉励和监视制度, 一些企业还停顿在“眷属谋划”的阶段, 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私企生长的“桎梏”。

(三) 批发零售业占居主导地位, 资源性特色较浓

城市私营企业生长的领域已经渗透渗出到了各个行业, 但是在行业组成上显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受2009年投资规模急剧扩大, 煤电油运紧张短缺的影响, 煤炭价钱大幅上扬, 在寻求优点最大化这一市场规律的驱动下, 再一次把一部分私营企业推上资源型生长的蹊径。

二、对城市私营经济生长的提倡

针对城市私营企业的生长现状, 要提高城市私营经济生长的规模、档次和效益, 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对城市经济生长的促进作用, 让人民群众从民营经济的大肆生长中获取更多的实惠, 更好地提升私营企业在城市经济中的竞争地位,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私营企业应对以下方面进行增强:

(一) 充分发挥行业机构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现在, 社会上对行业协会仍存在不少含糊意识, 一些行业协会也未能真正承担起政府职能退出后的角色, 有的行业协会成了政府官员退下来的栖息地, 个体行业协会又成了“第二政府”。这样抑制了行业机构的健康生长。为此提倡:

1、加快制定城市行业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管理措施的地方行政规章制度, 规范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性能、职位、作用以及行业自律管理权限等。

2、定期召开城市行业协会的高层研讨会, 进一步探究并交换, 有利地整合城市各种中介机构资源。

3、增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 禁止扩大收费领域或随意提高收费尺度, 杜绝变相乱收费。

(二) 私营企业要根据当今世界企业制度和国际惯例不断进行内部革新

当今政府提出了“五大创新”, 即思想观念创新、科学技能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生长情况创新、文化气氛创新, 这是私营企业生长的内在动力。在此特别强调两点:

1、坚持恒久不懈地创新, 创建起扎扎实实的人力资源、财政制度、产品质量以及内外市场的管理构架。

2、牢固树立“依法谋划”和“诚信为本”的思想基础, 创建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

(三) 出台相关政策、制度, 勉励有实力的私营企业兼并运营不良的国有企业

在民营经济大肆生长的今日,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 兼并一些资产运营质量低下的国有企业, 而以往的兼并政策都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兼并, 这就为一些私营企业实行兼并设置了无形的门槛。为此, 提倡把相关的国有企业“分块打包”, 让有实力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专长举行有针对性的并购, 这样就更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 加快企业的快速生长, 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对城市私营经济生长采取的措施

(一) 增强宏观管理, 优化私营经济生长的行政环境, 进一步革新行政审批制度

以落实《行政允许法》为契机, 大肆推选行政审批制度革新。除国家执法、行政规则划定外, 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条件同等取消或改为登记存案制。对确需审批的项目, 要公开服务步伐、办证条件, 答应服务时限。实现首问责任制, 前置审批事项实现并联审批, 提高服务质量。

(二) 创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快速反应行政效能机制

将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纳入都市政府职能, 依据“一个门受理、一个窗对外、一站式收费”要求, 将审批项目由“串联式”改为“并联式”审批。将外来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由审批制度改为登记制。创建投资首问责任制、审批事项告之答应制、投资办证无休日制度等。

(三) 增强研究, 确切解决私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要加快金融体制革新步骤, 健全金融体系, 容许有实力的私营资本提倡建立社区银行, 确切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要尽快创建危害投资机制和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措施, 解决直接融资问题;要放低相助性保证机构的门槛, 创建政府对保证机构的赔偿机制, 解决中小企业保证难, 充分发挥名誉保证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作用。

(四)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舆论气氛

新闻媒体要大肆宣传党和国家勉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经济生长的目的政策和执法规则, 宣传私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宣传和表彰私营经济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形成有利于私营经济生长的良好气氛, 在全社会形成创业光荣、私营企业家光荣、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光荣、勉励支持私营企业生长的环境局面。

(五) 确实改变政府职能, 为私营经济快速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1、做好政策服务。针对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占多数的现状, 出台扶优、扶强、扶大政策。政策要具有可操作性, 以淘汰相关部分实现的随意性, 增加政策的效应性。同时, 要流通政策的传达途径, 增强政府与私营经济之间的相通性, 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生长的政策性文件、集会精神, 要采取有用的信息途径, 及时传达到私营企业中。

2、做好政府职能服务。私营企业遇到的问题是具体的、繁琐的。对政府部门来说是可以纰漏不计的小事, 但对私营企业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因此, 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为私营企业的服务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要确实改变职能, 要由简略放开向积极引导变化, 要由单纯管理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提供大众产品型政府变化。

3、搞好人才服务。要进一步为非公有制经济生长营造良好的人才情况, 要继续增大人才储备总量, 流通人才引进渠道, 调解人才结构, 增大高中级人才比例, 创建人才培训机制, 规范人才活动市场, 拟订人才流失预案。

(六) 引导私营企业增强管理, 提高素质

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观念和党建事情;创建适合当私营企业生长阶段和生长水平的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私营企业内部管帐、审计制度;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依据政策规则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等。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生长观, 越发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 大肆实现“人才强企工程”、“品牌工程”和“名誉工程”, 不断提高企业的特点竞争力。

参考文献

[1]、Aidan vining A.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Outsourcing[J].Decision.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6) .

[2]、M.Christensen, M.Raynor, M.Verlin-den.Skate to Where the Money Will Be.Harvard[J].Business Review, 2001 (11) .

[3]、容清静.面向新型工业化的山西省企业焦点竞争力评价研究[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6.

浅谈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篇6

1 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1 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到2006年年底,已有个体工商户2 576户,从业人员7 500万人;私营企业497万户,从业人员6 395万人。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1.2 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多数国有建筑企业包袱沉重、亏损严重、效益低下。而私营建筑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显示出其生机活力。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加上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建筑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1)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建筑业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2)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已经改性,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分。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3 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建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建筑产业中退出。如日本在明治时期及其以前创立的23家主要建设公司中,有22家属私营企业。私营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基本上就没有了国有建筑企业,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

2 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对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2.1 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

1)从外部来看,主要存在着思想和市场两大障碍。

思想障碍具体表现为:a.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建筑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b.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c.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更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障碍概括起来是:a.缺乏有效保护私营建筑经济合法财产的法制环境。尤其一些管理部门对私有建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比国有企业更严重。b.缺乏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私营建筑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c.缺乏提供服务的社会环境。目前,私营建筑企业在银行贷款、员工培训、职工职称评定、申报户口等方面都受到不应有的限制。

2)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障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a.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和独裁型的决策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企业发展初期,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能够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本,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由于受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难以作出更正确的决策,因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规模。

b.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首先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滞后,规模很小。其次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企业规模扩大。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c.经营策略上的短期行为及较低的技术和信用,是造成私营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难的重要原因。我国私有建筑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有的私营建筑企业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来获得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直接影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

2.2 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要用党的十七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

2)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

3)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a.加强法制建设。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b.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c.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要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抓规范管理。a.在产权制度上,要从独资企业的产权结构向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等多元化产权制度过渡。b.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独裁型决策机制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过渡。c.在企业规模上,要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d.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术管理密集型、集约型过渡。e.在企业扩张上,要从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资本积累转移到依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行多元化融资上来。鼓励私营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2.3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

私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长期存在。私营建筑经济作为我国整个私营经济和整个建筑业中的一个很活跃的部分,也将长期存在并得到大力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私营经济、私人投资的发展和增大,私营建筑经济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已进入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1)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样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2)私人投资的日益加大,将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这一时期,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20年,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规模总量将与国有建筑经济规模持平。

从2020年~2050年,我国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私营经济持续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将作为国内建筑市场的主力军而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就其经济总量来说,已超过了国有建筑经济。国有资本是否要像发达工业化国家一样从整个建筑业中退出,那将是下世纪中叶之后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国私营个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研究 篇7

一、期间费用的含义、内容及控制期间费用的重要性

(一) 期间费用的含义及内容

期间费用, 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 发生于本期只能够计入当期损益费用, 但不能归入 (无论是直接归入, 还是间接归入) 某一种或多种产品的费用和成本。期间费用具体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三种。其中:管理费用, 是指企业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员工资、福利费、办公费、培训费等固定费用;财务费用,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为了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而不得不花费的利息费、手续费、汇兑损失等费用;销售费用, 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等过程中产生的销售人员工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售后服务费等各种费用。

(二) 加强期间费用控制的重要性

期间费用是企业费用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日积月累的潜在影响。因此, 加强期间费用的控制非常重要, 它不但有利于降低企业整体成本、增加企业综合利润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而且能够为私营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信息, 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此外, 控制期间费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进行深刻影响, 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和行业中的价格优势和综合竞争能力。

二、当前私营企业在控制期间费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私营企业对管理费用没有进行准确核算和科学控制

一是很多私营企业管理者为了单纯地追求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将不该划入期间费用的生产成本费用, 以及检验费用、排污费用、保险费用、技术费用、资源补偿费用等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所共同产生的费用, 划入了期间费用的计算范围, 严重影响了期间费用合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二是有的私营企业由于管理人手有限、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 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半成品甚至成品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 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为丢失、损耗、浪费等, 并将其归入管理费用核算范围, 且很难合算的误差性。三是有的私营企业会计和财务制度不完善, 且一些私企管理者习惯利用长期资产和准备金来平滑利润, 进一步使得私营企业难以对管理费用进行科学控制。

(二) 私营企业对财务费用的计算和管理不够合理有效

一是常常将性质完全不同的经济活动进行混淆, 放在同一个会计科目中进行不合理的核算。二是一些私营企业人员利用赊账购买原材料比运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结算要高的空间, 将本该用现金购买的交易弄成赊账, 从而利用职务之便截取无息贷款, 为企业内部贪污腐败提供了土壤。三是许多私营企业错误地认为货币资金越多越好, 因而未能对企业所拥有的资金进行合理使用和运转, 要么致使大量资金闲置, 要么因资金使用缺乏合理规划而逐渐造成财务困境, 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 私营企业在销售费用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问题

一是有的私营企业人为地对销售费用设置许多复杂的报销程序, 使得员工不得不为报销费用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严重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二是不少私营企业对销售费用控制不严格, 未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控制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办法, 使得财会人员难以对具体指出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三、加强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对策和举措

(一) 强化私企内部管理和监督, 努力降低管理费用

一是加强企业内部明细化的费用核算。按照科学的标准, 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支出情况, 针对一个或多个部门产生的费用进行详细核算。二是加强私企内部的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科学设定支出预算和支出额度, 完善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相关制度, 强化制度执行和职工自律, 降低管理费用。三是采用科学的管理费用控制方法。针对管理费用范围广、内容杂、隐蔽性强的特点, 综合采用定额控制法、分级归口法、内部审计法等控制方法, 切实加大对管理费用的控制。

(二) 不断改进销售渠道和方式, 努力降低销售费用

一是要加强对企业销售活动的管理。要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对销售费用、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汇总和科学分析, 从而制定有效、合理的财务控制方案, 对大金额销售费用支出实行集体协商、民主决策, 并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遵守相关财经法律法规。二是要合理确认销售费用。对于销售行为中发生的销售费用, 要积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相关规定, 根据不同的收益情况确定当期销售成本, 保证确认的销售支出真实、合理、完整、有效、合法。

(三) 完善私企管理体制和机制, 努力降低财务费用

一是要努力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根据自身实际财务状况, 合理制定和评估私营企业投资方案, 并合理选择投资项目和投资领域;要合理设置负债比例, 防止为了盲目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而使得企业深陷财务困境;要充分利用网上银行等现代信息技术, 及时查询和掌握账目及收支状况, 选择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存款方式和利息水平, 切实不断降低企业财务费用。

四、总结

期间费用虽然不像一般的生产经营费用那么明显, 但对私营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作为现代的私营企业,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方向, 必须积极面对当前企业期间费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加强对企业内部期间费用的科学、合理控制, 努力降低私营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并进一步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为私营企业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摘要:私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期间费用的含义、内容及控制期间费用的重要性入手, 剖析了当前我国私营企业在控制期间费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从三方面就如何加强企业期间费用控制提出了对策与措施建议。

关键词: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邵华清, 魏余红.论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研究[J].商业经济.2013.06:40-41+46.

[2]戴伟.浅析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1.18:200.

[3]段淑冬.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4.35:67+69.

上一篇:超前管棚下一篇:国有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