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发展方式(通用12篇)
农村文化发展方式 篇1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情况下, 中国的农村经济将经历比较痛苦的调整过程。在新形势下,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核心是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关键词:食品毒理学,互联网,信息资源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情况下, 中国的经济将经历比较痛苦的调整过程。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字的外面看是“政策、科技、投入”的结合, 而从经济本身发展来思考, 应当是“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的合力。当前,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是中央最关心、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 城乡人口比例失调, 农村的人均收入上不去, 中国的人均GDP值就上不去。而且长期以来, 农业成本高、投入大, 效率低、科技含量低, 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逐步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新形势下, 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发展农村经济, 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 产业经营工业化、农民参与工人化的目标, 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已是当务之急, 刻不容缓。
1 要稳步提高粮食的产量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首先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优化粮食生产结构, 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 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 要积极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 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 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其次随着农业税的取消, 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工商管理费也放开了, 应运用好国家独特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努力保持粮食产量, 建立和完善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主产区和主销区互助合作、利益补偿的机制, 逐步形成各地各方共同促进粮食生产的局面。再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用现代工业部门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装备农业, 进行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全面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彻底改变以人力为主的农业耕作方式。最后要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历次农村改革的核心, 都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标准的, 这是生产各要素中最突出和最活跃的部分。农民知道自己的资产的价值和合理利用,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要盘活土地资源。加快土地的流转, 彻底解放土地对劳动力的束缚, 要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 实现土地资源, 尤其是后备资源的有序流转,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开发效益。
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主导产业为支撑,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金融危机下, 大部分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而失业, 而在当前金融危机普遍影响到工业企业的时候, 发展农村产业, 能将这部分失业人员的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农业产品的产量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也要遵循这个客观规律。只有生产应形成了规模, 实现产品的批量上市, 降低农产品交易的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 确保生产效益。 (2) 发展现代农业, 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食品的安全要求已经非常严格, 特别是在经历了几次严重的食品事件后, 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 建设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 (3) 加快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 建立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只有把配套设施完善才能尽快尽好的把产品周转出去, 实现销售的完成。最后要防止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这样的情景发生。认识到保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可能企业分散在各个村庄上、田野里, 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供电设备、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没有共享共用, 会加剧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要特别注意。
3 支持农民创业
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 绝大多数的农村中的农民不像城市里的人可以享受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来源不能可靠的得到保证, 负担比较重。农民的收入虽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并随着农闲时节的劳务输出, 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也随之增长, 但还是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产效率, 不仅是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源。要从根本上富裕农民, 就必须大批减少农民。促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第二、第三产业已取代农业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基础产业而存在, 但农民不可能依靠农业来致富。要使农民普遍得到实惠, 长期得益, 就要发展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个私”经济, 而农民创业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4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承担的任务
8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一大半, 搞好农村经济, 中国的整个经济才有发展前途。农村又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力很多, 可以促进内需的有力扩大,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1) 农业本身是弱势产业, 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变化双重制约, 要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继续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 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机构和队伍素质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同时减少权力干涉, 基层政府建设为服务型的政府, 减少审批, 减少行政性干预。
(2) 深化市场经济改革, 用市场的方式来配置资源, 提高效率。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 广泛吸引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向农业。中国有庞大的资金市场, 也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让资金可以合法自由地雇佣劳动力, 让劳动力得以自由流通, 使效率得以提高, 使经济得以发展,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3) 进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配套改革。如农村医疗保险、教育、农村金融体系和社会养老保险等。取消城乡二元化区别, 进一步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险三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农民吃穿不愁、养老无忧、病有所医的基本要求。加快制度创新要加强资源整合, 促进城乡经济融合。
(4) 探索减负新途径。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 农民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影响农民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负担的轻重。将农村费改税工作由点到面全面摊开, 用税、费的法制化、规范化杜绝乱收费行为给农民带来的额外负担, 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农户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种植资产, 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 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苏冬.转变发展方式做强农村经济[J].江苏农村经济, 2008, (12) :11-12
[2]夏宝龙.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J].今日浙江, 2008, (17) :14-15
农村文化发展方式 篇2
一、转变工作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向心力各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也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转变工作方式,使各项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满足群众要求,切实增强党在农村的向心力。
1、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乡镇党委必须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制度上加强对乡镇干部和村“两委”的约束管理,夯实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要教育和督促基层干部深入农民群众,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不断增强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和本领。
2、以人为本,做到情为民所系。一是要坚持和完善领导联系点制度。联系点领导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指导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乡镇党委从基层工作时间、效果、群众反馈上,进一步规范联系点制度。二是要从制度入手,进一步规范干部的基层工作时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一心扑到群众中,一意帮助群众致富,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每年的基层工作时间,至少要占到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
3、关心群众,做到利为民所谋。村党支部直接面向群众,能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村党支部执政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为此,村党支部要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群众”和“靠群众”的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村干部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做到感情上心系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
二、发挥党员“双带”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影响力针对“覆盖到边”的问题,乡村两级党组织要重点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要善于培育和发现典型,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1、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提升“双带”本领。区、乡镇、村要坚持和完善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培训;农牧、科技、科协、林水等有关部门要定期轮训乡村干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力争使每个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掌握1-2门实用技术,增强“双带”作用。
2、“扶优扶强”,典型引路。各乡镇、村要选取一批有一定经济基础、发展可能性大、有一定市场经济头脑的农户,从资金、技术和政策上予以扶持,帮助他们带头致富,成为致富“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带领周围群众生产致富。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示范效应。各乡镇、村党组织不但要培育典型,更要善于发现典型。对于发现的典型,要下大力气进行宣传教育,并在条件成熟时,把这些典型发展成党员。各基层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典型示范和科学引导的方式来调动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依靠具体鲜活的事实引导农民,依靠和风细雨式的疏导教育农民,增强工作的示范性和直观性,既可以优化党员结构,壮大基层党组织,还可以改变以往依靠行政命令的工作方法。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新区已经成立两年了,基层政权稳定、各项制度基本健全。当前与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区各基层党组织都面临着两大突出任务:提高村党支部战斗力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乡村两级党组织要找准支部建设与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以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来提高村支部战斗力,以村支部战斗力的提高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乡镇党委要立足本地,解放思想,努力发展乡域经济,积极稳妥地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少做“求同”工作,优先考虑“致富工作”。在满足总体的作物需求后,做到一村一策、一村多策,乃至一户一策。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首要解决农牧民的增收、致富工作;在充分理解上级指导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方实际,给农民在生产、生活上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开展活动时,除了学习党的文件,上党课,召开组织生活会外,还应当采取多种形式,诸如请“行家里手”上课、现场观摩、相互交流等方式,学习农业科技知识。
2、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针对我区目前的实际,各乡镇党委要负起领导责任,对市委组织部的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严格把关。一方面要切实建立起项目跟踪制度,对项目的发展现状、资金情况和前景预测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建立起项目责任制度,逐步把项目的经营风险分解到各级领导身上,把管理风险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和权利人身上;另外,还要逐步建立起集体经济储备制度,各乡镇、村要力争做到建设发展一批、申报立项一批、远期储备一批。
农村文化发展方式 篇3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农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近年来,我国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政策不断的优化,在调整农村经济发张方式的同时,加快了农业经济的转变,不再是一定生活范围内自产自销,而是通过粮食种植技术的提高,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应用,以及营销网络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各个地区间农业产品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经济服务水平,并通过资金、技术和优化结构的提供,促进了农业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和谐发展。
1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
现价段,农业科学种植技术已经在农民间有了一定的渗透力度,并在近几年的农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对农用机械设备的购买和使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并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稳步提高。这种植技术的提高带来的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加强,不仅在农作物中有较大的体现,还在鱼肉蛋白和瓜果蔬菜中也有显著的表现,通过增加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的产能,实现了农民经济的提升[1]。
1.2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在我国的农业结构优化中,不仅是对不同农作物之间的种植结构优化,更应该根据地区间的土质与气候的差异性,进行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对于土壤中的养分需求不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后,在交叉种植时,这些农作物不仅不会争夺养分,甚至会产生互利共生的现象,如大豆与玉米的配合种植。在玉米和黄豆交叉种植中,还可以通过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粮食的产能。在特色产物种植中,需要结合营销策略和营销渠道的建立,实现特色产物的全国畅销。
1.3 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
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形式一种都是薄弱的环节,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资金和管理人员的缺失。但近年来,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利用了本地主要的经济作物,通过对技术设备的引进,在专业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了农村工业结构的建设,能够独立进行奶制品、豆腐副产品和面食类等产品的加工。
2 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2.1 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目前,虽然我国在不断的加大农业经济建设的资金、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较大,科学种植的方式还没有得到普遍使用,较多地区的农业种植条件仍旧比较落后,没有在一定的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实现农业的高效建设。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象,大型的种植机械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农业的经济建设效率在计划和显示中具有较大的差距。
2.2 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农业经济建设的提高是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进行的,在农业的应用科学中,我国的技术人才比较欠缺,在科技推广中常由于推广效果不佳,造成了科技在农业经济建设中支撑能力不强的现象。在优质的土地种植中,没有优良的育种基础,在病虫害的防治中和机械化的普及中缺少科技支持,对于科技培训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更是欠缺。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
在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建设中,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产品和农民收入的双丰收。但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比较落后,没有特色产品和精产品的产业化升级,在市场环境紧缺的有力条件中,失去了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契机[2]。此外,在现有的农产品加工和生产的经营场所中,由于管理水平和技术操作的缺失,加工后的成品和半成品长由于质量问题,没有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销售优势。
2.4 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在限制农业经济建设的因素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生态环境的制约。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应用,土壤中的营养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并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土地沙漠化严重的情况中,国家制定了退耕还林的政策,耕地面积也在减少,并在工业三废和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中,耕地的生态环境一直恶化。这些生态环境被破坏和资源紧缺的问题是成了制约农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原因。
3 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3.1 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传统的种植方式中,较多依靠天气的变化来被动性的获得丰收的,但在暴雨和干旱等较差的天气变化中,就会大面积地影响粮食产量,这就要求必须运用先进的农业基础设备。例如,在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中,通过水库、塘沽和水闸等形式,农田在较差的天气中通过灌溉和抗涝的方式,保证了粮食的稳定收入。
3.2 大力加强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效益,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食用菌和桑蚕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带,集中农业结构调整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进一步优化畜禽生产结构,积极发展猪禽牛羊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
3.3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建设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农业建设中,应逐渐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人员在农村的技术培训与管理,促进地区农产品的产业化升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扶持,鼓励农民自主创新经济建设,通过对特色产品的种植与营销,将闭塞的农业经济向全国市场开放,积极推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3.4 积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自我服务,创新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管理。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探索新的土地流转形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4 结论
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来看,农业经济的转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要逐渐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更多的农业基础设备,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升级,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并提高新农村经济开发项目,在具体的经营管理中,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服务,促进农产品在全国市场环境中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夏兰.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12(10).
[2]丁志国,张洋,高启然.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识别[J].中国农村经济,2014(3).
农村文化发展方式 篇4
一、广州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方式的类型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张的同时,广大农村地区也迅速完成了非农化和城镇化,相关研究显示,到2009年底,广东省城镇化率为63.4%,珠三角地区为79.9%,珠三角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只占2009年地区总产值的2.4%[2]。珠三角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也改变了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轨迹和模式,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文化发展形式和文化活动形式,这些新的文化发展形式与文化活动方式不仅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而且活跃了社会主义文化活动内容。就珠三角地区来说,在快速的城市化和急剧的社会变迁基础上发展出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夯实了基础,同时,也为高等学校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素材,随着城市就业日益饱和以及中小城镇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会前往基层和农村就业,为提高大学生适应基层生活和农村社会,借鉴和吸收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成果和文化活动内容并纳入到高等学校日常课程教学,从而既可以弘扬传统经典文化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也可以推进现代乡村文化进入高校课堂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同时通过文化交流和文化教育实现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的“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根本目标。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其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形式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一)传统文化空间的现代化改造:宗族祠堂作为现代文化传承和普及的公共场所
宗祠是宗族祭拜祖先寄托哀思的场所,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过去的宗祠还是处理宗族内部事务、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宗祠被视为宗族的象征,族群的中心,是宗族最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场所,一般不允许外人入内。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广州农村地区的宗祠逐渐被改造为集图书室、曲艺社、民兵之家、棋牌室、乒乓球室、龙狮队、电影投放室、绿色网园和老人活动室功能于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场所,此时的宗祠,已经不再是谢绝外人的宗族场所,而是敞开大门,成为村民学习、休闲和娱乐的公共场所。旧祠堂经过修缮和赋予新的时代含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村民休闲、文化、娱乐一体的公共场所,便成为村民求知、求乐、求美的文化生活乐园,旧祠堂‘老树发新芽’成为现代文化传承和普及的公共空间,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
(二)民间文化活动:以舞狮协会、龙舟协会的村庄文化活动巡游与交流形成制度
广州农村地区的民间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有传承粤剧的民间组织——番禺区的钟南曲艺社,成立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不仅组织严密,而且人员完整,经常自编自演各种经典粤剧曲目随各级文化组织送戏下乡,活跃村庄文化生活。
龙狮舞和武术拳术作为岭南地区传统的民间文艺活动,在广州很多农村都比较盛行,也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形式。番禺区很多村庄的龙狮队时常外出串同献技相互交换,取长补短,足迹遍布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城市,不仅加强不同村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发扬了中华龙狮武术文化。
(三)市场催生的、以现代化的电影院、少年宫等为代表的新型文化活动
广州农村地区与其他农村地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流动人口较多,人口聚集效应比较明显,再加上广大农村地区非农化程度较高和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开始在广州农村地区落户。通过实地走访可以发现,越靠近广州市中心的农村地区,拥有现代化的星级电影院、青少年宫、网吧、各类培训场所的比例越高,这些现代化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是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程度提升密不可分的,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内容单调和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的落后面貌,而且塑造了广州农村居民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理念,极大地推动了广州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质量和文明化水平。
二、广州农村文化发展方式的功能分析
多样化的文化发展形式和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内容不仅有效解决了广州农村地区物质文明发展之后精神文明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而且为广大村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机会和途径,最终繁荣了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政府文化、民间文化和市场文化。具体来说,广州多样的文化发展形式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一)宗族祠堂将传统岭南文化与现代化生活方式有机勾连,提供居民的公共生活能力和增进了民间互助精神
宗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在中国农村社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随着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宗族祠堂所具有的传统社会功能和祭祀功能逐渐淡化,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和村民公共活动的载体,宗族祠堂成为广州农村地区居民最重要的公共生活空间,通过对宗族祠堂的现代化改造和功能提升,所有村民包括外来人口都可以自由出入祠堂看书、聊天、参与村庄决策、参与娱乐活动、举办集体宴会等等。
总之,宗族祠堂只是一个建筑物,广州农村居民创造性将开展祭祀活动的建筑物改造成为村民参加文化活动和读书交流的空间,不仅改变了祠堂的传统功能,而且将传统岭南文化和现代阅读生活共存于祠堂内,不仅提高了村民们的文化修养和促进了农村地区劲升文明建设,而且推动了农村居民参加公共活动的能力和增进了农村地区民间互助的精神,最终实现了农村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二)政府主导的文化下乡工程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和农民的文化修养要低于城市,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通过文化下乡和文化进基层的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果,就成为推进和带动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主导的文化下乡行动具有高度权威性和行动一致性的特征,由广州市委市政府相关只能部门建立的、以农家书屋为代表的文化下乡活动不仅提供了基层民众学习和认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机会,而且可以巩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促进了不同村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整合了村庄秩序和增进了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间文化活动和文化形式作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发挥着凝聚乡村价值和整合乡村秩序的功能,而且作为广大村民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发展了乡村文化,提高了村民的文化水平,增进了村庄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最终维护了村庄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推进了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
民间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性文化,以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在不同村庄之间进行巡回演出和交流,从而丰富了广大村民的日常生活,也增进了村民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也推动了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广州农村文化活动方式对高校文化课程设置的借鉴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存在着较大缺陷和不足: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趋同、课程文化落后等等[4],此外,文化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5],很少有课程设置面向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现状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足以承担发展农村文化和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在今后的高校文化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加强和提高:
(一)推进传统文化走进高校课堂,提升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增进高校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
发挥大学生在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的基础性作用,首先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传统文化进学校的机制。通过改革高等学校文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引入传统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走进高等学校的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培养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保护传统文化、守护传统价值和传承传统精神,通过大学的课堂学习和教育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人格和内心的一部分,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增进高校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最终做到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两不误。
(二)高校课程设置应该改变以就业导向的功利主义思想,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
当前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毕业生就业率成为衡量一个专业好坏的重要标准,这种单纯以就业率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某种程度上,正是功利的、短视的就业导向的课程设置影响了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严重阻碍了严肃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高等学校的辐射和扩散,相反,一些庸俗的、具有明显消费主义的快餐文化却在大学大行其道,这不仅不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
鉴于当前高校文化课程设置中呈现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而对严肃的、经典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教育的不重视,我们有必要改进当前的文化课程设置和文化课程的教学,建立一种包括传统经典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优秀民间文化和市场先进文化为基本内容的先进文化教育体系,同时将基础性的文化课程设置为全校性的公选课,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优秀民间文化和市场先进文化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觉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最终提升广大在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
(三)优化和改进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课程设置,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进学生驾驭市场文化的能力和素质
当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市场文化具有强大的自配和控制能力,也是一种非常强势的文化类型。市场文化强调公平竞争和鼓励合作主义价值,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平时的文化课程设置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市场先进文化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市场先进文化的能力和素质,重视合作精神和竞争能力的培育,帮助高校学生在大学阶段适应今后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
农村文化发展方式 篇5
为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农业生产,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转变。
一、我乡农业产业现状
我乡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三农主题,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做大“老三样”、做强“新三样”,积极稳妥推进农业生产。
1、保持“老三样”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今年新增橡胶种植面积1204亩,全乡橡胶面积达21050亩,开割8500多亩,预计产量达520多吨;甘蔗种植面积达6508亩,预计产量达2万多吨;木薯种植面积2850亩,预计产量达4000多吨。
2、加大“新三样”种植的力度,尽快使“新三样”成为农民增收的另一个增长点。首先是稳步发展竹子产业,新种植竹子面积183亩;其次是扩大橡胶林下种植生姜、益智等产业,全年生姜种植面积达205亩,益智种植面积达200多亩。
3、加快养殖业发展。把新村村委会做为养猪重点发展产业区域,利用互助资金等扶贫资金加大对养猪农民的扶持力
度,在新村发展养猪专业户17户。使全乡养殖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乡畜禽饲养量达4万多头(羽),其中牛存栏量632头,羊存栏量407只,“三鸟”存栏量24526羽。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农业投入不足一直是阻碍农业提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信贷局限,群众资金积累较少,投入成本过高,部分扶贫资金不到位或运用不合理等等多种因素,造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由于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组织化程度太低,使广大农民的种养与加工、营销之间只是一种买卖关系,处于一种卖原料阶段,没有形成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稳固的产业链,因而抵抗风险的能力也低,加之,当前农产品市场可以说是买方市场,农民增收较为困难。
(三)产业科技含量不高,运用新科技水平低。粮食作为一个基础产业,但由于种植水平低,存在广种薄收现象,产量、质量都低于平均水平,加之管理较为粗泛,掠夺式经营方式较为突出,整体效益不明显。
(四)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由于全乡农村二、三产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民在本地的工资性收入缺乏新的增长点,不能有效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而从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掌握技能较少等问题,致使农民在外出务工时工作选择性不宽,技术
性不强,以体力劳动为主,收入较低。
三、几点建议
(一)认真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着重抓好“五补一免”政策的落实,及时做好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提前向农户足额兑现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粮款补助。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各类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力求形成投资合力;稳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保护、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替代和调整产业结构,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放眼世界,着眼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用市场规律来办事。遵循市场、科技、资源、信息、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产业带,形成产业群体。
(三)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要利用生态资源这一优势,依靠高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有力支撑,加大其不可替代的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使之形成特色产业。把生态建设作为产业来发展,这既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经济得到发展。
(四)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要抓好农民培训工作,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通过实施一
些如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转产转业培训、农民工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工程和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动员和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举办经常性的巡回科技课堂等活动,扩大农民获取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自觉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抓住机遇,以项目作支撑,才能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转变,也才能实现调优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阜龙乡人民政府
农村文化发展方式 篇6
关键词: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17
1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主要是指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组织模式,其中包含组织主体、要素、结构形式、制度以及运转方式。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之间是相互联系、呼应以及功能互补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从广义上来说,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指由技术研发部门、推广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技术接受主体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模式系统。其结合方式如何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注重对技术源区和受区基本情况有所掌握,从而使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能够有效的开展。
2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对推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有效构建农业生产与科研机构之间关系的良好,使科技充分发挥其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农业经济的发展势必将由科学技术来决定。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被研发出来,但真正运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的相对较少,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缺少有效的沟通。而农机推广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正缓解了这一问题,让适用于农业生产的更多的新科技成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2.2有效推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增强农户的科学文化素养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对科学技术认识掌握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及大力开展技术服务,可以将技术真正的传送到农户手里,让其对科学技术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科学技术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2.3有效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活力
农村社会化服务模式包含很多方面,例如科技、加工、商业、运输以及经营管理等很多方面,而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是其中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这是由于其不仅是农村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核心内容,且可以为其他的社会服务模式提供保护,并具备增值作用。例如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可以在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的协助下提升服务的科技含量,从而有效地增加经营服务的工作效率。供销服务模式与农机推广服务模式有效的结合,可以使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减少运输成本,提高运输的效率。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服务体现了社会化、综合化的性质,并使农村社会化服务模式充满活力。
3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建议
3.1政府推广机构要加快改革步伐,对多元化推广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
农技推广体系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其具有社会公益性职能,是国家重点扶植的农业推广政策。由政府部门负责组建具有公益性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的保证推广有充足的使用经费,让政府推广机构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以及不断完善基层农村推广体系,创建县级推广服务站作为派出机构,分别建立具有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渐建立起国家政府开办的和国家政策扶植的、无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对于当前推广体系的人员和专业结构要进一步的调整优化,专业推广人员要适当的增加比重,以满足当前的需要。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要通过培训等方式进行不断更新,从而保障推广工作能够有效进行。通过改革等措施,使政府推广机构的农技推广方式得到改善,增强农技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平台的搭建。
3.2建立相关的协调机构,使多元化推广服务组织之间能够有效协作
推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并不断的进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因此,要创建一个宏观管理机构确保各组织之间协调发展,并使多元化的推广和技术创新机构发挥各自所长,在公平合理竞争中合作。这个机构可以是全国性的农技推广主管与协调机构,或者是综合性质技术创新协调部门,可隶属于上级主管机构,从而对农业技术推广与技术创新进行全面的协调,进行有效的统筹调控。
4结语
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使农民真正的实现增产增收。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农业技术的多元化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辉.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J].中国园艺文摘,2013,(03).
[2] 刘水东,姜永平.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4,(02).
[3] 景丽,苏永涛.新时期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探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农村文化发展方式 篇7
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各政府间资金的一种再分配制度, 国家的资金与财力在各政府之间无偿转移, 用转移支付的方式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来实现均等化服务。常见的转移支付的方法有:扩大农业支付资金规模、明确各政府财权和事权、扩大“因素法”支付的应用范围、调整农业支付范围和法制化管理农业的转移支付。它是我国对政府调控权力的干预性工具, 通过转移支付的目标与分配原则、转移程序、支付方式等保证资金在一定范围里转移支付, 最终实现公共服务均衡。
2 目前隆德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隆德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端、六盘山西麓, 面积1269平方千米, 隆德县辖5个镇、8个乡, 共128个行政村, 人口约22万。地貌类型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占55.70%) 、阴湿土石山区 (占33.26%) 、河谷川道区 (占11.04%) ;气候属中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性气候, 春低温少雨, 夏短暂多雹, 秋阴涝霜旱, 冬严寒绵长。
由于气候阴湿, 气温偏低, 土壤贫瘠, 沟壑纵横, 部分农村交通不便, 大量的农村生产力还是处于较低水平, 靠天吃饭现象普遍存在, 山区还是用牛、耕、锄作为重要生产工具, 多数农户还是实行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 没有运用含量较高的生产技术。农户多数都是不仅仅依靠农业收入的农户, 从事农业劳动人数约占总农村劳动力30%左右。近年来, 本地乡镇经济并不景气, 加之本县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专业技能水平低, 男性务工者多以建筑行业务工为主, 女性多以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务工为主, 收入受季节、技能水平低等条件限制, 务工收入并不高。部分农村劳动力由于上有老、下有小, 不能离开家小外出务工, 收入基本以纯农业为主, 仅够解决温饱, 谈不上脱贫致富奔小康。
2.1 城乡间差别不断加大, 农民收入处于低水平
自1985年以来, 隆德县的城乡收入一直在不断波动, 但总体趋势是收入差别不断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出现扩大主要是因为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比农村家庭高, 而不是由农民收入下降造成的。据统计, 2013年隆德县农民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占城市居民的40%, 城乡还有很大差距。要从城市居民社会福利角度看, 城乡差别更大。
2.2 农业资金投入不够, 农业经济模式比较单一
由于用于农业的资金缺乏, 使得农业发展没有足够的后劲力量, 导致农业一直处于简单生产状态。尽管投入经济发展的资金总量有所增加, 然而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所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隆德县的农业人口总数是非农业人口总数的3倍左右, 但是政府所有财政支出里用来支持农业事业与发展农业生产的费用远远不足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 里面也有一部分资金看似是支持农业的事业费, 实际用来支农的费用很少。与其他行业相比, 农业可以说是一个弱势产业, 在其他发达国家, 政府都会制定有关政策保护农业和支持农业发展。土地是农民重要生产资料, 他们仅有承包使用的权利, 并不能将其作抵押, 所以, 也就造成了农民贷款途径有限的局面, 即使承包土地能做抵押贷款,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有贷款意愿的农民也不多, 农民的心愿在于政府无偿投资。
2.3 农民的隐性负担沉重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农村虽然现在已经取消农业税、大病有医疗报销等惠民政策, 但农民负担依然很重, 养老、孩子上学、婚丧嫁娶等费用都不低于城里。娶个媳妇, 动辄要求城里要有房子等, 进而制约着农业的扩大和再生产。观察隆德县农业的总体情况, 我国农民的负担已经严重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
2.4 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 人口素质较低
因为生产力落后、传统观念、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等, 使得很难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问题。与此同时, 因为我国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足, 使得农村的教育质量较低、教育资源不足, 共同导致人口素质较低的现象。据隆德县人口普查统计显示, 成人文盲率占总人口10%左右, 且多数文盲都在农村。
3 用财政转移支付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
隆德县农业的积累能力与基础都很薄弱, 且农产品价格很容易大幅度浮动;多数农产品都容易腐蚀, 且产品需要较长生产周期, 所以, 市场的调节作用明显滞后。因为隆德县山坡地多, 平原灌溉地少、农业科技水平低, 且产品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多数农户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劳作模式加少数劳动力在外务工为主, 都导致该县的农业比其他地区农业存在更大市场风险, 且收益也更低。因为资金具有易流向高收益、高附加值的产品, 因此, 该县的农业不能及时吸引外资, 且自身资源还不断外流。在该县, 小农经济遍地存在, 缺乏大量资本投入, 也没有大规模的雇佣劳动现象, 这些都使得该县农业发展举步维艰。该县要扭转三农问题的尴尬局面, 一定要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农村、农业与农民的资金数量。可以让财政加大农业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使农业方面资金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确保农业能够平稳发展。
4 用财政转移支付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建议
4.1 扩大转移和支付资金的规模
要用转移支付方式来帮助农村发展经济, 必须要逐渐加大支付的力度, 特别是公式化补助, 财政的转移支付必须按照财政部的承受范围、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及合适的补贴标准来确定。依据农业的性质特点, 需要清楚财政部门支持农业的基本思想, 依据公共财政原则, 不断转变财政支农的执能,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保证农业获得财政的支持总量稳步增长, 提高农民收入。
4.2 明确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
目前, 必须要建立透明、规范的农村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 必须在法律方面核定政府基本需求, 严格划好他们的事权。针对农村物品供给不平衡现象, 可以向上级政府申请必要补助。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政策, 解决农民务工难方面的问题。基层政府要定期整理各种收入, 及时更新和划分乡村财政的工作范围。
4.3 尽量运用因素法进行转移支付
规范转移支付重要标志就是因素法, 它是很多国家经过长期探索所得出的最佳方法, 隆德县要完善转移支付, 必须要掌握因素法。这种方法的关键之处是选择不同种类因素, 由于标准支出和标准收入计算均和各种因素有关。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因素, 才能保证转移支付不被扭曲。实施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就是缩小城乡财力差距, 因此, 要注意选择的公平性, 可以给落后地区一些优惠的政策。因素法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人口因素, 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 地理位置、资源、土地等。这些因素可以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反映公共服务的水平, 对于参数很低的农村, 一定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
4.4 注意法制化管理转移支付
对转移支付进行法制化的管理可以保证转移支付的公平性、规范性和透明性。让转移支付渐渐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也符合该县依法治县的制度要求, 也是改革转移支付体制的必经之路。一定要加强支付立法工作, 可以安排专门机构专门负责转移支付, 保证转移支付的合理工作。
5 结束语
目前, 在我国城乡差距较大且迫切发展农村经济大背景下, 要高度重视隆德县财政的支持, 特别是重视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实施, 使其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摘要:一直以来, 我国的城乡化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近几年, 国家明确指出发展农村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设备的重中之重。财政转移支付能够促进城乡服务均衡、促进城乡的公共产品均衡, 特别是可以保证农民基本的生存权力与发展权力。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罗剑.论财政转移支付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10) .
[2]姜清霞.浅谈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改革[J].财政监督, 2012 (33) .
农村文化发展方式 篇8
1.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夯实国民经济基础。作为农业大国, 农业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是重点, 更是难点。要实现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快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转变, 必须注意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 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2.有利于应对世界经济挑战, 增强农业竞争能力。对外开往使农业的国际市场国内化, 国内市场国际化, 国外低价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国内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只有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科学改善要素结构, 积极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农业科技能力创新,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道路, 才能不断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3.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难点是如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 方式是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充分考虑全面可持续发展, 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 通过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不断增加农业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二、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
1.农村产业结构比重失衡。大部分农村还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第二、三产业规模和数量相对较较低, 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2.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深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得不到应有发挥。3.农民收入来源过于单一。农村收入来源绝大部分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比例低, 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农民增收。4.农业规模产业发展较慢。农业规模企业发展慢、规模小、特色不突出, 产业化、信息化、集约化程度偏低, 带动能力有限, 抵御风险能力弱。5.农村人才留不住引不进。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往往选择外出创业或打工,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又不愿意到农村就业, 致使农村人才匮乏。6.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偏低。受运营资金、实用技能、信息获取、文化素养、管理经验、营销能力、市场开拓等因素影响, 农民的自主创业能力较弱。7.农业服务体系不够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服务需求的市场化、多样化和动态化, 传统服务体系显现出方式落后、领域狭窄、实效差等问题。8.农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财力支持是刚性需要, 虽然投入绝对值不断增加, 但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等的需求。
三、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政府必须切实发挥好主导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好政策扶持引导作用, 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鼓励和保护农民自愿参加农村专业合作社。倡导民间资本参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各级政府要增强节约能源、保护生态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的责任意识,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步推进。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坚持市场导向, 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大力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降级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益。加快经营方式转变, 鼓励经营体制创新, 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 组织剩余劳动力就地流转, 增加农民家庭收入。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满足粮食基本供应的前提下, 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鼓励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 重点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鼓励企业园区建设, 形成具有本地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鼓励发展新型高端服务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现代流通业、特色文化等产业。4.加快完善涉农的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扶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多领域、多形式的农业服务组织, 丰富完善涉农服务体系。重点健全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病情防治、农产品质量监测等公共服务机构, 保障生产过程安全和产品安全。加强科技创新的服务支持力度, 重点攻克基本生产、产品深加工的关键技术, 促进科技成果向农村转化。5.加快实施新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民进行生产技能、经营理念、创业能力的培训, 提高创业的信心和本领。政府制定扶持农民自主创业的配套政策, 搭建农民自主创业平台, 吸引外出农民返乡创业, 鼓励农村经纪人和种养能手提供技术、营销的支持, 鼓励涉农部门和农技专家提供资金、政策和技术指导, 提高农民自主创业的成功率。6.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实现城乡产业结构的一体化, 提高城乡产业关联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建设城乡统一的服务设施基础网络;实现城乡市场的一体化, 形成开放的流通网络和统一的市场机制;实现城乡科技的一体化, 城市科技扶持农业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杨雪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范式困境与破解路径[J].学术月刊, 2013 (08) .
[2]崔丹.浅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商场现代化, 2014 (19) .
农村文化发展方式 篇9
一直以来, 五保对象都是我国农村最弱势、最底层的群体, 因此作为保障他们正常生活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也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里的重要一环。这里的五保供养制度是指对农村社会中“无经济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 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或者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的一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该制度从1956年开始至今, 虽然历经坎坷, 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并且不断得到了完善, 特别是在免除农业税以后, 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2006年3月l日起施行以来, 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 完善了管理与监督措施, 强化了法律责任, 确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构架, 五保供养制度也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我国五保对象的主要群体是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以及小部分孤儿和残疾人士, 因此, 广大学者在研究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时候往往将其作为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制度来展开探索, 本文研究亦如此。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对农村五保老人一般有两种供养方式:一种是在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方式, 称为集中供养;另一种是政府每年拨一定数量的经费给五保老人所在的村, 由村负责照料五保老人生活的供养方式, 称为分散供养。本来两种供养方式都是国家所支持的五保老人养老方式, 奈何如今却出现全国各地大力发展集中供养, 追求“集中供养率”的提升而忽视分散供养的奇怪现象, 为此, 笔者特别针对该现象做了有关梳理, 阐释集中供养火热发展的原因, 分析过度发展集中供养的弊端, 最终力求达到五保老人的供养可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尊重五保老人养老的自主选择权, 使两种五保供养方式得到平衡发展, 真正让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国内学者对五保供养制度的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在进行:首先是对该制度本身发展过程的探索, 包括对其历史脉络的梳理, 对整体制度框架的搭建以及对该制度在法律方面发生的变迁、转折的思考 (吴晓林、彭忠益, 2007;宋士云, 2007;王先进, 2007;肖林生, 2009;陈晨, 2010;韩君玲, 2012) ;第二个方面则是对五保供养制度所包含的社会救助理论做一定的剖析, 用理论来支撑五保供养制度的运行实施, 也将该制度作为某种理论的实践形式 (任丽红, 2008;何小勤, 2011) ;当然近期研究的最多的当数五保供养制度在不同地域实践模式以及在各地实践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其中就包括对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对比研究 (汪文新等, 2006) , 而且许多研究者都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方式上面, 积极探索集中供养的新模式 (程文娟2007;杨光明, 2012;李治2012) , 对集中供养率的追求更是遍地可见 (顾定洋2006;) , 很多地区甚至将集中供养率的提升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表现之一, 由此可见,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集中供养方式优于分散供养方式, 所以要大力发展集中供养方式。
二、五保供养:社会偏向于发展集中供养的原因分析
1、霞光计划
霞光计划, 指民政部于2007年1月开始启动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 该计划在“十一五”时期, 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 利用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的彩票公益金, 修建、改建一批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及散居五保对象的集中居住点, 集中解决各地农村五保供养设施滞后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 民政部积极推动“霞光计划”的实施, 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 纷纷提高供养标准和加大敬老院的建设力度, 崭新、整洁的敬老院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 一些省份层层下达集中供养人数和集中供养率指标, 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的硬性目标, 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不得不说, 霞光计划确实是近几年来各地集中养老迅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为集中供养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以及资金基础。
2、批量养老, 机构养老节省投入、便于管理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统计》显示2010年到2050年,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由12.3%上升到31.1%。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第一人口大国, 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五保供养的老人的数量也逐步攀升, 而五保集中供养相对于分散供养方式能够更为高效地保障五保老人的日常生活, 在老人的吃穿住医葬方面能够提供更为直接和便捷的保障, 由于集中供养方式此种管理的方便性, 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的青睐。当然, 包括霞光计划在内的政策扶植, 五保集中供养工作一直都在持续向前, 国家和政府的对其发展的关注度也持续增大, 财政投资力度也在逐步增加, 从而使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得到不断改善, 这固然是一种纵向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从横向上来看, 现如今在集中供养下的五保老人也只是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远远达不到普通农村的平均生活水平, 同时, 五保集中供养方式对老人心理方面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 片面追求五老供养方式的集中供养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
三、片面追求集中供养的弊端
1、乡村干部为满足指标赶人进养老院
很多乡镇以及村里干部为了达到省市规定的一层层“集中供养率”的指标, 经常规劝五保老人住进养老院, 对于规劝不听的老人还不惜用哄骗甚至更加强硬的手段 (例如直接将五保老人的家产变卖充公) 迫使五保老人进行机构养老, 而对于五保老人自身的养老意愿不管不顾。事实上在现实中, 有一些五保老人并不愿意入住敬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之所以不愿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 其主要考虑因素是:首先, 经济上“不划算”, 有的老人拥有一定的私人财产, 担心入院后“充公”。加之供养标准提高后, 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的差距缩小, 尚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老人确实不愿意入住, 因为那样的话生活费就不能自由支配, 感觉“不自由、不划算”;第二, 观念、生活上的不适应, 老人们大都恋乡眷土, 加上多年的独居生活, 很多五保老人担心适应不了异地集中供养的生活, 不容忽略的是, 确实有部分老人的个人生活习惯与敬老院标准化的生活制度格格不入, 从而引发矛盾, 造成很多五保老人情绪不佳;第三, 一些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在位置选择、建筑布局上欠合理, 老人们入院感觉不方便, 五保老人一旦住进养老院就再也不能回到原先的村子里去, 因为只要五保老人住进养老院, 其家产就会立即被卖掉充公, 即使再回到村子里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
2、集中供养机构盲目发展硬件, 五保老人“失语”严重
虽然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 集中供养的机构和设备在逐步发展和完善, 但是在集中供养机构的人员配备上面仍然很欠缺, 很多地方的机构只配备有食堂工作人员, 负责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 没有专业的护工和社工, 这直接导致了集中供养方式的片面发展, 集中供养方式下的五保老人虽然有吃有穿, 但是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 相反, 很多五保老人表示在养老院通常会遭受到歧视和侮辱, 因为远离了自己熟悉的社区,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 五保老人也没有经济收入, 处在农村边缘位置上, 社会地位低下, 加之五保老人的向上诉求渠道不畅通, 所以他们的人格与尊严经常遭到损害, 这种人格与尊严的损害, 既来自养老院的工作人员, 也来自院内其他五保老人。
3、集中供养老人频频出走
五保供养制度对五保户 (尤其是五保老人) 的生活稳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 城市以各类养老院、老年公寓的形式集中照顾老年人, 为我国老年人养护以及社会化养老也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 集中供养的老年人出走现象屡见不鲜,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巨大反思。集中供养养老方式是否满足老年人的养老诉求?也有研究者对此专门展开了相关研究, 张昭对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行为进行了分类探讨, 将其分为不适型出走、恋家型出走、受挫型出走和失落型出走四种类型, 并且仔细分析了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原因, 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是非自愿选择的结果, 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正式正是迫使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根本性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五保供养制度应当平衡、健康发展
1、“集散共进”、“集散结合”, 尊重五保老人的自主养老意愿
虽然集中供养方式可以为更多的五保老人提供较充实的物质保障, 但是五保老人的养老方式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应该在五保老人自身的选择上面。因此, 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集中供养方式的发展, 对于分散供养体系的健全也要下足功夫, 切实保障选择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也能够拥有比较充裕的物质基础, 缩小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待遇差距。同时, 我们可以将两种供养方式结合起来, 保留五保老人的私人财产, 可以让五保老人在家住几个月之后再到养老院住一段时间, 让五保老人充分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和养老环境。
2、对集中供养的投入应当全面化, 加强引力, 减小推力
对集中供养的发展, 应当是加强其吸引力, 而不应该再出现村干部硬性要求五保老人去养老院的事件。事实上, 加强集中供养方式的吸引力的重点在于提高集中供养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配备齐全的工作人员, 加大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投入, 秉持专业的服务理念。政府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工作人员与五保老人之间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会直接影响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生活满意度, 同时, 各级政府也非常有必要利用多种宣传工具, 积极作好尊老、敬老的宣传工作, 让农村居民认识到尊老敬老爱老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定期回乡探望
农村老人娱乐方式 篇10
关键词:农村,老人,娱乐问题
娱乐, 指“使人快乐, 消遣;快乐有趣的活动”[1]。农村老人的娱乐问题, 即农村老人在闲暇时间乐于做的事情, 或者参与的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 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老人。探讨农村留守老人的娱乐问题, 关注其精神生活, 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也是构建和谐农村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一、农村老人的娱乐方式
中国的农村与城市有很大的不同, 体现在老人的娱乐方式上:城市的老年人在家可以看电视、听广播, 出门则可以逛公园、去老年人活动中心下棋、打球、跳舞、放风筝等;而在农村, 这些都几乎不被老年人所拥有, 农村老人的主要娱乐方式有看电视、打牌 (麻将) 、聊天、参加宗教活动、赶集、睡觉等。
(一) 看电视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拥有电视机的农村家庭越来越多, 闲暇时间看电视就成了大多数农村老人的主要娱乐方式。通过收看各种电视节目, 农村老人一方面开阔了视野, 加深了对外面世界的认知, 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消磨了时间, 达到了娱乐的目的。电视在起到了娱乐功能的同时, 也有一些局限, 表现在:一是有些农村老人上学时间短, 识字少, 导致他们文化水平低, 使他们不能理解和吸收一些电视节目的内容;二是有些农村老人, 尤其是少数民族老人一辈子只说方言, 不懂普通话, 看电视有时也只是在看画面, 电视能带给他们的娱乐就十分有限。另外, 即便拥有电视, 也有很多老人选择有时收看, 有时不看, 主要原因在于适合他们收看的节目太少。
(二) 打牌 (麻将)
改革开放之前, 农民的生产方式以集体为主, 公共生活也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农民开始单干, 公共生活日渐稀少, 闲暇时间不少人便感到孤独和寂寞。牌桌可以增进农村老人的人际交往, 消除其孤单寂寞, 刺激大脑活跃并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但是农村的牌桌容易被扭曲为兴盛的赌博事业, 通过扑克、麻将、牌九、纸牌等工具, 赌博的形式五花八门, 农闲和节日时尤为猖獗。赌博使原本健康有益的娱乐方式发生质变, 诱发许多不良因素, 在农村赌博造成的悲剧屡见不鲜:或输光多年积蓄, 债务累累, 甚而倾家荡产, 偷盗抢劫。另外, 久坐打牌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等疾病, 不利于老人的健康, 因而, 老人打牌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2]。
(三) 聊天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大量的农村青年人纷纷进城, 农村逐渐出现了空巢化和老龄化。农村留守老人在默默操劳的同时, 还要承受内心里对子女的思念、生活的压力以及孤独和寂寞的煎熬。聊天可以让老人增强自信、乐观开朗, 适当消除农村老人孤独、紧张、害怕等不利情绪, 因此, 许多农村老人把聊天视为自己一大爱好。农村老人与子女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减少, 他们聊天的对象一般局限在街坊邻居中与自己情况类似的同伴, 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感到寂寞难耐时, 相互倾诉成为他们的一大娱乐方式。
(四) 参加宗教活动
在物质生活日见丰富的今天, 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缺乏, 农民除了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精神文化生活无所寄托。他们的富余时间, 尤其是老年人的时间愈显得富足, 由于缺乏精神寄托, 许多人就痴迷于一些宗教活动。其表现有两个:一是参与正规宗教活动。宗教具有精神寄托等功能, 特别是对农村老人更是如此。他们通过参加宗教活动, 交流感情、消除孤独, 使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二是参与封建迷信活动。近年来, 封建迷信活动在中国农村表现得很突出, 特别是一些文化素质低的农村老人便深受影响。其表现为:不惜钱财修庙建寺;测八字、看风水;婚丧嫁娶择吉日;遇病逢灾要进香拜佛, 把自己美好希望的实现建立在对神的膜拜中。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农村老人迷信所带来的一大后果就是容易上当受骗。有些不法分子就利用农村老人迷信的弱点, 进行诈骗而屡屡得逞。
(五) 赶集
在农村, “集”是指有固定日期开放的、为方便买卖活动而设的几个固定的市场。赶集, 就是到集市上买东西、卖东西或者玩耍。由于农村缺少大型超市、公园、文化馆等基础设施, 集市便成了农村人必不可少的地方, 赶集便是他们十分热衷的活动。特别是对于空巢化和老龄化日趋明显的当今农村, 那些老人们平日很少娱乐, 有时想说话也找不到人。待到赶集这一日, 他们不仅可以买卖一些生活必需品或农副产品, 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 而且还能欣赏到一些具有民族风味和地方气息的民间艺术表演。当很多农村老人都来到集市上时, 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熟人, 三三两两聊聊天、打打牌, 满足他们对社会交往的需求。中国一些农村如关中、川西等将宗教资源与经济活动结合起来举办了庙会活动, 每逢庙会之日, 农村老人纷纷赴会 (当地人叫“朝庙子”) , 先烧香, 再观看表演, 累了就捐少量现金或实物就可解决饮食问题, 有吃有玩有消遣, 因而引发了农村老人的欢迎。老人特别是老年妇女特别喜爱朝庙子, 大多数老年妇女宁可省吃俭用, 也要每月至少朝两次庙子。这些庙会的发起人和主要参与者都是农村老人, 他们并不富裕, 之所以如此热心, 是因为他们能在这些活动中找到精神慰藉, 获得社会地位[3]。
二、农村老人娱乐的制约因素
如前所述, 农村老人的主要娱乐方式是看电视、打牌、聊天、参加宗教活动和赶集等, 与城市老人的娱乐方式相比较, 这些娱乐方式呈现出简单、贫乏的态势。那么, 制约农村老人娱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经研究, 总结归纳如下:
(一) 基础设施
目前, 农村的老年活动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表现在:第一, 数量不足。许多农村缺乏图书馆、书屋、娱乐健身室和休闲健身场地, 即使是节日里农村一般也不组织任何喜庆活动。第二, 质量不高。一些农村文化活动室等设施标准低, 设备简陋, 质量不高。如一些农村图书馆就是一个房间, 两张桌子, 几个凳子, 由群众拼凑或者企事业单位支援的几百本旧书 (其中还不乏《高等数学》等严重脱离农村实际的书籍) 、杂志等物件, 设备简陋, 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不能满足农村老人的文化需求和娱乐需要。第三, 利用率低。一些农村图书馆借阅率低, 人气不旺。很多老人从未去过村图书馆看过书, 甚至还有村民不知道图书馆的存在。一些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长期落锁, 只偶尔开放, 或仅供村领导使用, 闲置率高, 导致利用效率低下, 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第四, 参与度低。一些农村配置文化设施时忽视了农村留守老人的需要, 缺乏适合老年人娱乐的项目, 导致农村老人的参与率不高。
(二) 文化水平
农村老人的文化水平制约了他们的娱乐方式。农村老人大多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贫困与社会战乱, 受教育年限少, 文化程度低, 形成了先天性的文化缺乏。新中国成立后, 农民靠力气种地, 凭经验吃饭的生活习惯使农村人没有形成对文化的内在需求, 所以文化素质未能得到提高, 仍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另外, 他们长期从事农业劳动, 很少离开居住地进行交流提高, 局限了他们的视野。所以, 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 情感需求也不强烈, 体闲方式单一, 活动区域狭小, 呈现出整体素质不高的特征。
(三) 经济收入
目前, 中国农村老人普遍存在经济贫困现象。其主要原因有:第一, 个人因素。农村老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身体状况、婚姻状况等是造成他们经济贫困的重要因素。第二, 历史因素。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和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了农村老人积累少, 养老保障不足, 缺乏必要的资金储备。第三, 社会因素。由于政策的偏颇, 公共政策支持不到位, 农村老人生活保障水平较低。目前, 农村还没有建立起完全有效的保障体系, 加之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是农村老人经济贫困的又一原因。经济上的贫困使农村老人经济依赖性强, 温饱缺乏保障, 生活水平很低, 健康状况差, 居住条件简陋。农村老人的主要开支是:日常所需、医疗费用、生产成本、孙子 (女) 花费……最后才是文化娱乐消费。许多农村老人之所以没有想过更好的娱乐方式, 主要是因为许多方式都需要资金投入, 尤其是外出旅游。因此可以说, 经济贫困制约了农村老人更多的娱乐方式选择。
(四) 空闲时间
农村老人空闲时间少, 劳作压力大, 制约了其享受正常娱乐生活的需要。近年来,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逐年加快, 原本是农村种田主劳力的中、青年农民大量外出, 种田的任务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农村留守老人身上。当城里的老人拿着退休金安享他们的晚年之时, 年迈力衰的农村老人不得不耕种子女留下的责任田, 起早贪黑地操劳, 农忙季节还要进行超体能的劳作。为了给外出打工的子女减轻负担, 许多农村老人还担负着孙子孙女的抚养和教育的重任。巨大的劳作压力, 给农村老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 也使他们无暇参加文体活动。
三、丰富农村老人娱乐生活的建议
丰富农村老人娱乐生活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任务, 全社会都应动员起来共同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努力。
(一)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强化监管
第一, 加大对农村老年人活动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 建立一批经济实用的文化活动场所, 扩大农村公共活动空间, 为农村留守老人构筑一个交流、活动的平台。同时加强宣传工作, 使老人了解这些活动场所的开放时间、对象、可容纳人数, 使用时应注意和遵守的规章制度等。第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建农村老年文体活动队, 把有共同爱好的老人分组编队, 定期开展文体活动, 形成老年人互帮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利用农闲和节假日, 举办适合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如戏曲比赛、象棋比赛, 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充分满足其精神文化需要。第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让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 解决好农村老人的生活问题, 消除其后顾之忧。第四, 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大力宣传国家有关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 通过立法保障农村老人在家庭中及社会上合法地位不受歧视和虐待。第五, 发展壮大农村老年组织, 为老年人精神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一个有力的组织保障。第六, 村委会与夜大、老年大学、技校等组织挂钩, 不定期开展老年知识讲座, 向农村老人传授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新知识、新技术, 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第七, 鼓励农村老人发展生产, 加强宣传, 增强他们的致富信心, 并为其展营造宽松环境, 在政策上有所倾斜, 同时提供技术项目、销售等方面的服务, 使农村老人有所为、有所乐。
(二) 社会:创设敬老环境, 群策群力
第一, 加强孝道教育。学校要对农村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 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尊老敬老的品格;各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媒体等通过表彰赡养老人的典范, 强化农民的现代孝意识, 形成一种尊老敬老光荣、不敬养老人可耻的良好社会风气。第二, 开展帮扶活动。结合春节、端午、重阳等节假日, 充分发挥教育局、老龄委、共青团、妇联等机关部门的影响力, 倡导学生在假期为长辈做一件好事;动员外出打工经商子女回家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祝福;号召全社会青年、妇女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为老年人献一份爱心, 营造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第三, 发挥媒体作用。针对很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喜欢看电视听戏曲的娱乐方式, 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可以制作一些质量高的电视节目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要。在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上可做灵活安排, 不一定放在黄金时段播出, 根据老人的生活作息特点, 可以考虑在白天时段播出, 同时利用电视媒体对观众的影响, 引导农村老人过上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第四, 挖掘民间文化。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抽调文艺骨干下乡进行艺术指导, 在农村开展一些唢呐、腰鼓、秧歌、太极拳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成立老年人文体活动队伍, 在传播文明的同时, 充实自身的精神生活。
(三) 家庭:增加精神赡养, 亲情陪护
农村老人需要亲情的呵护, 精神的照料。家庭内子女应主动加强和老人交流, 排解老人心中苦闷。第一, 主动和老人进行交流, 了解他们心中的苦闷, 力所能及地采取一些措施, 减轻老人内心苦楚, 让老人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在家务农的子女要尽可能多地抽时间陪老人, 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老人, 更要在精神上安抚老人, 如给老人过一个气氛欢快祥和的生日;出外打工的子女应加强和老人的电话联系, 对他们嘘寒问暖。第二, 多承担家务负担, 减轻老人生活压力, 增加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 使老人从繁杂的事务中得以解脱, 能够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四) 老人:传承民间文化, 自娱自乐
中国民间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但在一些传统民间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 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 许多传统民间文化正走向衰落。如福建南靖田螺坑村, “过去以家家户户懂山歌、唱山歌而闻名, 如今村落里会唱客家山歌的竟然都是90多岁的老人, 年轻人连听都听不太懂了。在广大农村, 很多民间艺术面临‘人亡艺息’的困境”[4]。因此, 掌握民间文化的老人是农村文化的桥梁和骨干。农村老艺人要做好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培养农民文化骨干, 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 增进艺术技能。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能自娱自乐、活跃文化娱乐生活, 也能促进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1587.
[2]张五阳.老人打牌别超俩小时[N].河南日报:农村版, 2012-02-01.
[3]王习明.对农村民间信仰的几点思考——以关中等地农村老人“朝庙子”现象为例[J].中国宗教, 2008, (2) :66.
城市与农村要素存在方式探索 篇11
【摘要】 农村与城市要素存在方式的本质差异决定着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作为人类构结的社会形式其实质都是由人、自然界原始状态的物质、以及由人类改造或生产出来的物质等三类物质要素所构成。城市的要素聚集事实上并不是社会要素的简单平移,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结构也在同时发生着深刻地变化,这种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效益是城市效益的又一重要构成因素。
【关键词】 农村;城市;社会结构
城市与农村作为人类创造的与自然相异的对立的两种人类社会形态,反映着不同的人与自然的结合方式及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形式。要从根本上把握这两者的基本性质,必须将两者进行对照研究,从两者的实质性差异入手,得出研究结论。
城市与农村都是运动中的事物,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城市有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之分,两者从性质到特征都有着根本的不同。农村也有小农经济基础下的农村与现代农村之别,两者的性质与特征同样也有明显的差异。研究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城市,必须首先将它们固定到某一时点或某一形态之上。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对比研究典型化原则,将以城市与农村最典型状态,即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村与现代化城市相对照,判断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城市与农村共同构成要素
从共同的方面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形式。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而是由人类构建的、符合人类生存需要的、以人类利益为目标的自然异化体,是人类生存的载体。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只要它是由人类构筑的社会形式,那么究其实质,都是由三类物质要素构成:
一是人,它是社会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人类社会的具体存在形式,主要将由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决定。
二是自然界原始状态的物质。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最终必然建筑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还为人类提供生存直接有用的物质,如水、空气等。
三是由人类改造或生产出来的物质。人类社会不仅有自然原始状态的物质和物质存在形态,还有由人类组合再造的、在原始自然状态下不存在的、由人类在自然物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物品,这些物品的存在,构成了人类社会与其它动物社会的根本区别,且这些物品的发达程度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
二、城市与农村共同构成要素之间的差异
人、自然物和人类产品是人类社会构成的物质基础,这一点农村与城市是相同的。三者存在的数量及存在的密度,在城市与农村之中,却有很大的差别。
在农村,低下的农业生产力,使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物相对较少,可以获得的人类产品的数量同样较小,在此物质基础上,可以供养的人口的总数量也是有限的。不仅如此,人口、自然物及产品要素在农业生产力要求下呈现相对匀质分布的状态,这些社会构成要素相对平均地分布于社会各个角落,但在每一个具体空间地点上的分布密度有限。
城市在工业生产力的作用下,则存在大量的社会要素聚集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首先城市有大量的人口,有大量的人类产品,在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结合越来越多的自然物,在这一物质基础上,会促进人口与物质要素互为因果的迅速增长。社会要素在城市的聚集,不仅表现为城市中社会要素大规模的增长,更表现为全社会要素向城市的集合过程。在城市工业生产力作用下,形成了社会要素在城市点状空间上聚集分布的特征。在城市内部,社会构成的所有要素,不仅有很大的数量规模,而且有很大的分布密度,尤其是相对于城市较小的分布空间而言,社会要素的聚集构成了城市与农村的重要区别。
人、自然物、人类产品的存在数量上的差别在城市与农村表现得非常明显,以至于人们对城市直观的判断就是拥有大量的人口、大量集中的建筑、频繁的工商业活动对农村的直观判断就是人口稀少、建筑分散、工商业活动不发达。人们将这种外观上的差异认定为农村与城市区别的本质。
三、城市与农村共同要素的差异体现
要素数量的差异不仅表现为城市特定区域要素数量的增长,表现为社会总要素数量的增长。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现代城市的发展,整个地球的人类负载能力在不断增加。同样一个地球,也许几百年以前负担5亿、10亿人口就达到人口负担的极限,就有各种自然、社会、战争、军事力量来调节人口增长。近代,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使世界总人口达到了50亿、60亿,这种负载能力的增加源于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实现的人类更大的自主控制能力。工业化、城市化社会提供了更大的要素要求,同时配以更大的要素容纳能力,其结果使社会构成要素的总量不断增长。
在全社会增加的要素总量中,大部分进入了城市,甚至农村原有要素的相当部分也进入了城市。尽管社会要素总量实现了增长,但农村的要素存留量却在进一步减少。城市与农村的要素差异,不仅体现为要素数量的差异,更体现于分布方式的差异。如果说农村是以要素的匀质分布为特征的话,那么城市则是以要素的点状聚集的非均质分布为特征。社会构成要素在城市的空间叠加和聚集是城市与农村的根本区别之一。几乎在所有的城市,尤其在现代化城市,城市空间高度的发展成为城市的标志之一,“高楼大厦”成了城市的象征。城市越发展,城市建筑的空间高度就越向上延伸,这不是人们的偏好所能左右的过程,这是社会构成要素在城市空间叠加的要求。
四,城市与农村其它要素差异
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不仅存在于要素数量及要素聚集程度和差异,还存在于要素联合的组织结构差异。城市的要素聚集事实上并不是社会要素的简单平移,在这一过程中,伴随要素的空间位移,社会结构也在同时发生着深刻地变化,这种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效益是城市效益的又一重要构成因素。姑且称这种效益为结构变动效益。
世界的结构性,同世界的物质性一样,是构成事物的存在方式的根本,结构差异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性差异。从物质世界的本质来说,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核与核外质子构成的,原子核与质子不同数量和不同结构方式,形成了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108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又与其它原子在不同结构下形成了不同的分子,成为能够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又由于排列方式的不同构成了有机和无机两大世界。从根本上讲,物质性质与特征的差异实质上都来源于物质结构上的差异,不仅自然物质是这样,人类社会同样也是这样,社会的不同组织结构,对社会的性质与特征有着根本性的作用。
每一种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结构,在一种事物向另一种事物转化的过程中,往往伴有结构的转变。在结构变化中,通常伴有能量的输出输入。旧结构的解体要输入一定的能量,新结构的形成则要放出一定的能量。输入和放出能量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与质量间的距离成反比,即Q=m/S。结构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威力仅仅来源于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结构变换能量。在通常情况下,社会越简单,层次越少,那么在结成和解体这一结构中,涉及的能量越小;相反,社会结构越复杂,结构要素的联系越紧密,距离越短,在结成和解体这一结构过程中涉及的能量就越大。
农村向城市的转化是简单社会结构向复杂社会结构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社会结构的解体要失去一些能量,但紧密的广泛联系的城市结构的形成更要放出大量的能量。城市结构形成与农村结构解体过程中的能量之差,是农村向城市变动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城市形成了全新、工业化的社会结构,也带动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与过去有着质的不同。
五、城市与农村的根本性差异
社会结构的差异,是现代化城市与小农经济下农村的又一根本性差异,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对农村与城市运行逻辑与外在特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结构的差异,致使同样由人、人造物和自然构成的农村与城市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典型的城市与典型的农村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与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构成单位不同。城市社会基本构成单位是要素,而农村社会基本构成单位是家庭。人、自然物与人造物构成社会是以一定的社会基本构成单位形式结合。在化学概念中,分子是能够保持物质性状的最小微粒。如果借用这一概念,假定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单位是指能够独立地完成某一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那么在农村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单位是家庭,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单位是个人及个体资源。
家庭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归家庭所有。劳动者自诞生之日起也归属于家庭,只有死亡才能解除这种劳动关系。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关系是固定的,劳动力及其它社会要素固定地属于家庭而不是社会。家庭是一个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果家庭分解,脱离了家庭结构的社会要素,将失去其基本的经济功能。离开了家庭的单个劳动力,如果不通过婚姻或血缘关系进入新的家庭,就失去了劳动力的性质。没有可供劳动的土地,没有基本的劳动分工(家庭分工),不能实现自己的劳动性能。只有附着在其它家庭结构之下,才能够生存。家庭是农业社会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农业对资源的分配与调动,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在以工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城市,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则是社会构成要素本身。每一种要素在城市经济活动中都具有独立的意义,完成独立的活动。劳动者可以单独地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资源可以作为独立的物质在市场上流动,产品可以单独进行买卖活动,每一种社会构成要素都直接表现为社会性、流动性特征,是以要素本身而不是以要素结合体的形式参加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城市社会是直接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构结的。
尽管在城市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各种社会要素是以企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但企业的结合具有松散化特征,在企业内部不仅有构成要素的经常性变动,甚至企业本身也是多变的,不是一个稳定型的结构,且在企业结构下分解出来的要素(劳动力、资源等)可以立即还原成社会性的要素,可以直接参与未来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企业解体,要素的经济功能并不丧失,在城市可以从事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是社会构成要素本身。
比较城市与农村的最小经济活动单位,不难看出农村的基本经济构成体具有“分子要素”特征,它是较为复杂,有一定内部结构,能够完整地从事产出某种物品的经济活动的单位。而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构成实体则具有“原子要素”的特征,它是简单的,没有内部组织结构,仅仅能从事部分经济活动的单位。每一种要素的经济活动内容十分专业化,十分明确,但却仅仅是社会经济循环中的某一环节,能够完成产出某种物品的经济活动的某一部分工作内容,尽管这些要素有一定独立活动的能力,但物质生产的全过程,则必须是这些要素活动结合在一起,在企业的形式下完成。
其次,城市与农村的基本经济单位结合的结构不同。小农经济下的农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经济细胞都是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单位,生产消费都在家庭内部进行。每个家庭都从事社会所必须的所有的劳动,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经济联系很少,社会基层经济组织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平束状社会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简单,家庭与家庭之间内部结构重复,外部结构单一,社会整体结构稳定,内部结构松散。
以工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城市,则属于立体晶体结构。尽管从总体上看,城市经济是建筑在要素的基础之上,要素与要素之间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结合成相对完整的企业形式,才能完成再生产的全过程。在企业形成的过程中,首先是个人与资本之间,根据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规律联合在一起,然后劳动者之间再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组成不同的劳动团体,这些团体再根据产品生产程序和组织管理通路结合成为相对完整的企业。
不同的企业再根据全社会分工协作的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再度结合,形成整个社会的立体的经济结构。城市越发展,分工越细,某一企业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所能承担的环节越专业化,企业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整个城市逐渐成为一个相互联系、互为基础、范围不断加大、层次不断增多的密不可分的整体,成为一个紧密的巨大的“晶体”。
再次,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要素的结合方式不同。在农村基本经济单位的结合是缺少联系的结合,家庭与家庭之间没有直接的物质输出输入联系,它们仅仅因为社会、心理、安全等非经济要求相对集中的居住在一起,是平行的稳定结构方式。在城市,基本经济单位之间的结构方式是广泛联系的流动结合方式。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在社会经济结构过程中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而且不同的单位体之间有着大量的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一种生产的终结产品可能是另一种生产的原材料;一个人的工作是另一个人工作的基础,在它们之间经常性地存在着物品、价值、劳动的转换过程。通过广泛的物质与能量地流动,将不同的个人,不同的企业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社会。所以城市的结合方式是流动式的结合方式。
最后,城市与农村差异的实质还在于它们的经济单位的结合密度不同。农村通常采用较为松散的,有限的结合密度,农村集团的最大规模往往有一定的局限。城市则具有较高的密度规模,大量的物质与能量流动决定了在这一区域只能采用相对紧密的结合距离,经济体的空间聚集分布特征明显,从而使城市具有人口众多,分布密集,商业繁荣的聚集经济外在表现。
六、城市与农村结构差异的原因
城市与农村结构差异的原因在于:由于农业生产的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的分离,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闲暇劳动时间,只有在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充分地、自由地、多种途径地被利用,创造更大的家庭劳动总价值。以家庭为基础平衡松散的社会结合方式,是最恰当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的产出物——农产品的品种是有限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能够得到的是基本相同的产品,同一种类产品之间又不存在相互交流的必要。如两个农户都出产土豆,他们绝对没有拿自己的土豆去换别人的土豆的要求,交换只能在不同的产品之间进行。农业产品的共同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单位之间就没有相互联系、相互构结及相互物质交换的要求,农业社会只能采用平行的社会经济形式,采用相互没有物质与能量交流的松散结合。
工业生产力对社会结构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工业生产以市场为依托,机器化大工业不可能建筑在自给的家庭结构基础上。不仅如此,机器化大工业由于具有生产的社会性,产品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又有多变性特征,所以大工业生产不得不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动,调整自己的生产内容和要素组织形式。这就要求社会存在一定量的自由状态的生产组织要素,以便人们随时根据经济的发展状态,进行不断的要素调配、择优和组合。
机器化大工业生产只有直接建筑在社会要素之上,不是要素组合成的家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看,工业品的生产进程通常较为复杂。一件工业品的生产,往往要经过众多的环节,涉及众多的物品,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企业有时都无法独立地完成复杂工业品的生产全过程,这些工业品的生产过程是众多人的劳动积累过程,工业生产中存在着广泛的分工协作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有着广泛的多种形式的联系,在这些基础上将形成广泛联系的主体化社会结构。
城市与农村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更体现了城市与农村区别的本质。社会结构方式的差异不仅代表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也代表了人类联系方式的根本改变。在农村也可以有规模较大的村落,甚至有古代城市的大规模人口及其它要素的集中,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相距甚远,也许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有相同的外在表现,但其内在经济实质是截然不同。反过来,现代农村尽管要素数量及聚集水平有限,现代化农村的社会组织结构与现代城市更为相似,二者的经济基础则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因此,结构差异是农村与城市差异的核心。城市与农村结构上的差异从根本上体现着城市与农村生产方式的不同,这种结构差异也是整个社会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结构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本质上也是社会工业化生产的推广过程。理解二者结构的不同是理解农村与城市,理解古代农村与古代城市,现代农村与现代城市的关键。在社会要素匀质分布特征下,以家庭为社会经济基本构成单位,通过非流动性松散结合而形成的平行社会经济结构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
典型的现代化城市则是以工业生产力为基础,在社会要素聚集分布特征下,以单个要素为社会经济基本构成单位,通过流动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晶体型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城市与农村的差异既表现为社会构成要素存在数量的差异,又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差异,具有二重性差异实质。
参考文献
苏北地区农村养老方式 篇12
江苏北部地区包括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五市,该地区居民经济状况较差,中青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是,与西部地区相比,苏北地区以平原为主,适宜耕种,且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因此该地区以传统小农经济家庭养老为主的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一)家庭养老为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道德法律都认为家庭成员理应为老年人提供其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这是维系血缘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养儿防老作为农村人的普遍思想,不仅根深蒂固地支配着农村地区养老方式,甚至还对生活、生产方式和人口性别比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家庭养老必将作为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长期存在。
(二)其他养老方式为重要补充
1、五保供养。就是指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孤寡老人在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给予照顾和物质帮助。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老人的自理能力和个人意愿,将五保老人的供养方式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集中供养是指将老人安排在养老院(敬老院)中,由专人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分散供养是指由村集体组织负责或由邻里帮助照顾。苏北地区人口密度大,当地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在长三角或者珠三角等地从事劳动。
2、农民退休养老补助制度。一些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在集体累积中列支养老金,对本区域内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民给予生活补助;持独生子女证的老人年满60周岁时会有独生子女补助;如果子女有缴纳养老保险的,其父母年满60岁以后,可以每月领取一定金额的基本生活补助;超过一定年龄的老人还会有高龄补助等。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文件精神,苏北农村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政策,鼓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是完全累计型的个人账户制,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鼓励长缴多得、多缴多得。
4、商业养老保险。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富裕农民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参保农民定期缴纳保险费到达一定年限后,保险公司在参保人年满60周岁后按照约定标准支付养老金。
二、苏北地区农村养老方式分析
(一)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苏北地区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这种现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
1、家庭养老符合农村经济基础。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农耕历史的国家,小农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农家庭中,生产要素都掌握在父母手中,老年人可以对家中财产进行分配,相应的,子女就有照顾老人的基本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女离开土地,到城市打工,这些被称为农民工的人群,逐渐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纽带,拉近了城市和农村的距离。在农民工家庭里,年龄较大的老人和年龄较小的儿童就被留在家中,称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为留在家中的老人儿童提供生活的经济保障和学费等,这种经济模式不允许老人到机构里去养老,而是只能在家庭中和儿童相依,互相在生活上照顾,在精神上慰藉。因此,家庭养老符合现阶段苏北地区农村经济基础。
2、家庭养老符合传统文化基础。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农民的耕作都依赖于长者的经验,因此农耕文化认为有经验的老人应是家庭成员中的核心,这是中华千年孝文化的社会基础。孝道思想不仅为家庭养老提供了思想基础,而且成为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老年人失去了劳动能力,子女理应在经济和精神上给予照料,反哺式的养老行为已经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大多数都只能或者只愿意在自己家中度过余生,因为家庭是能够提供老人情感和心理需要的最理想场所,而且家庭的供给成本低、组织结构稳定。苏北地区农村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区,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老人自己还是子女都希望老人在家中安度晚年,因为家庭养老符合传统文化基础。
(二)家庭养老方式呈现出新特点
1、居家养老成为家庭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机构养老始终是只能解决极少数老人的养老问题,有学者研究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也不同于社会养老,与之相对应的是机构养老。在徐州、盐城等地农村地区,居家养老的推广得到了政府和村集体的支持,很多村集体都在自己的村委会旁边建立了居家养老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到城市务工,很多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等原因,也离开土地,因此拥有了大量闲暇时间。社区中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够廉价甚至免费提供老人所需的各种休闲设施,而且老年人聚在一起,能够在精神上相互慰藉。
2、机构养老逐渐被老人和家庭所接受。一般认为,农村机构养老是五保老人的专属。一些思想保守甚至认为子女将老人送进养老院是不孝的表现,进而引发严重的家庭矛盾。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老人自愿选择住进养老院,很多民办的养老机构也注意到有三类老人愿意住进养老院:一是老人年岁已高,身体不健全,不能照顾自己,儿女无暇照看;二是老人与子女长期分开,存在代沟,生活习惯都不相同,无法融入子女的生活中;三是子女在外地工作很忙,只能给予老人经济需求,没有时间看护老人。这三类老人都需要选择养老机构作为自己安度晚年的场所。苏北地区农村出现很多民办与公办相结合的养老机构,“五保”老人可以免费入住,由民政补助提供相关费用,而非“五保”老人入住需要自己或其子女缴纳适当的食宿、服务费用。
(三)其他养老方式。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其他养老方式还只能作为补充。但其对部分老年人的作用非常明显,起到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1、“五保供养”将长期存在,但所占比例十分有限。“五保供养”一般是由乡镇政府或村委会组织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村集体公益金和民政拨款,供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修建维持敬老院和直接发放生活费给“五保户”。该形式的养老只能适用于小范围内的农村孤寡老人,且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区域差异性较大。“五保供养”在苏北农村地区将长期存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其适用范围是非常小的,在苏北地区农村养老方式中所占比例较低。
2、农村退休养老补助制度将不断完善。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农村退休养老补助制度的内涵将不断丰富,被补助老人的数量将不断增加,补助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由于苏北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大多数老人能够得到子女经济上的供养,各种退休养老补助制度将作为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辅助不断完善。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深化改革。《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文件明确新农保基金由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个人缴费、村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三部分构成,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且支付终身。为了让更多人获得改革的红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将进一步深化农村养老社会保险改革。苏北地区在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域上都靠近长三角地区,人们的思想认识较为开放,乐于接收新鲜事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该地区更容易推广实施。
4、商业养老保险将逐步被认可。曾经,商业养老保险的高成本缴费让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能力参加,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年人选择在自己劳动能力较好时缴纳商业养老保险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养儿防老”的社会风气正在逐渐被打破,苏北部分农村地区已经有很多人陆续购买了商业养老保险。
三、结论
苏北地区农村养老方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研究苏北地区农村养老方式,有助于区别化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地域养老政策,对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时代,传统农村经济模式和道德体系都处于转型中,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逐渐被打破,新的养老方式正逐渐形成。苏北地区的农村以其居民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外出务工人员多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通过对苏北地区农村养老方式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农村养老问题解决途径。
关键词:苏北农村,养老方式,现状
参考文献
[1]兰秀珍,张国平.苏北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阜宁、灌南两县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杜艳辉,刘婷.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9.
[3]艾蔚,渠习习,王阿信.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养老保险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经济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