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选择

2024-10-03

故事的选择(精选8篇)

故事的选择 篇1

与中国大陆动画的发展相类似, 台湾动画在故事题材的选择上往往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不开。

王晓棣导演的动画片《魔法阿妈》、游景源导演的动画片《禅说阿宽》、蔡志忠创作的《老子说》《孔子说》《庄子说》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动画片都是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中国的民间传说、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古代的小说传记等。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 这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可供今人创作各种有趣的动画片。

《魔法阿妈》在1998年4月3日上映之后, 陆续参加了温哥华影展, 香港电影节, 新加坡影展, 旧金山国际电影节等等。这部动画片以中国古代的鬼神传说为题材, 讲述了阿妈如何普度鬼魅, 为魂魄办理身后事, 让它们准时投胎的故事。故事选材于原滋原味的中国文化, 内容丰富, 剧情幽默。通过研究这部片子的选材与剧情表现能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一、《魔法阿妈》故事题材的选择

《魔法阿妈》这部动画片属于中国传统题材动画片。“传统题材动画片的定义:本研究报告中涉及的传统题材动画片指从中国古代文化资源, 主要是文学资源 (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古代诗词等) 中选材的动画片, 且这些文学资源的形成时间在1840年以前。” (1)

在做一部动画片的时候, 不论片子长短, 首先要选择一个有意思的故事题材进行剧本创作。故事材料的来源有很多, 有的是对童话故事加以改编, 或者根据民间传说展开创作, 像迪士尼的《小美人鱼》、中国的《宝莲灯》、台湾的《魔法阿妈》等。有的是根据现实生活中某一个层面的写照, 再加以夸张创造, 像《三个和尚》《魔术师》等;有的是对动物进行夸张和拟人的表现, 像《猫和老鼠》《海底总动员》等;有的是对另一种世界的想象, 用虚拟的角色进行创作, 像《怪物公司》《无敌破坏王》等。

二、好的动画题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一部好的动画片通常在讲述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能引起人们某种情感的共鸣。《魔法阿妈》这部片子中讲述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其中有妈妈和阿妈之间的亲情、妈妈和豆豆之间的亲情, 还有阿妈和豆豆之间的亲情。这三份亲情互相影响、相互叠加, 融合在一起, 将家这个概念融入到动画片中。

第一次来到阿妈家的豆豆, 与阿妈在一起生活, 建立了浓浓的亲情。在所有的情感中, 亲情是最普通而又最感人的情感。动画片中, 经历了波折的一家人, 最后又和和睦睦地团聚在一起, 从而引起大家强烈的情感共鸣。

今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动画片《勇敢传说》同样讲述的是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女儿到了婚嫁年龄, 母亲就开始为她做好打算, 安排了相亲。一方面是为孩子找对象的妈妈, 另一方面是还想着自由、不愿结婚的女儿。正是这种贴近生活的故事题材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魔法阿妈》中阿明和大鲸鱼纯洁而深厚的友情也能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阿明整天骑着脚踏车教大鲸鱼朋友走路, 当得知大鲸鱼被坏鬼吃掉了, 就奋不顾身地跑去救大鲸鱼。朋友间无私地付出是一种社会正能量, 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从而引起情感共鸣。

三、好的动画题材是对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发扬

好的动画题材与文化的传承, 社会环境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联。《魔法阿妈》这部片子中的故事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鬼神传说。像抓鬼的牛头马面, 能驱鬼、普度的神婆, 能看到鬼魂的阴阳眼。这些剧情具有一般神话故事的趣味性和新奇性。这部片子同时表现的是现代台湾人的生活, 贴近现实, 剧情就通俗易懂。剧情中的一部分对话采用的是台湾当地的语言, 闽南语和普通话穿插在一起, 能更好地表现城市和乡村之间一些细微的差异。丰富了故事的内容。

动画片中的情感脉络是在讲述祖孙在相处的过程中所折射出的浓郁的亲情, 这个情感脉络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伦之乐, 同时片子也告诉我们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 没有什么矛盾是解不开的, 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更加让人快乐。

四、故事题材的趣味性以及故事题材的表现

《魔法阿妈》这部动画片的故事题材与魔法相关, 魔法是一种现实世界不存在的特殊事物, 常常能引发青少年乃至成人的强烈兴趣。动画片《魔法阿妈》的题材选自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 会魔法的阿妈能够打败恶鬼, 帮助人死后的鬼魂重新投胎。这样现实中不存在的故事题材本身就具备了吸引人的特点。

《魔法阿妈》这部片子中每一小段剧情都会出现一些小插曲, 情节内容都很幽默, 能引起观众的捧腹一笑。譬如5岁的豆豆睡觉时拉着妈妈的耳垂, 吮着大拇指, 妈妈要走了, 阿妈无奈躺在床上让豆豆捏着耳朵。之后阿妈又招手让西罗来代替她。西罗皱着眉头, 一脸无奈的表情, 非常有趣。

本来妈妈让豆豆拉着耳朵, 只是显得小孩子很需要妈妈, 妈妈很宠孩子, 没有特别之处。妈妈换成表情凶巴巴的阿妈之后, 剧情就变得具有一些趣味性。而后阿妈换成一脸无奈的白狗西罗的时候, 大家就要忍不住笑了。通过这种巧妙的剧情设计, 将本来平平淡淡, 甚至有些伤感的离别变成了一个幽默搞笑的桥段。片中这种搞笑的剧情俯拾即是。正是这种搞笑片段的设计强化了角色的性格特点, 使整部动画片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并增强了片子的观赏性。

五、总结

动画片在选择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同时, 要善于推陈出新。这一点美国迪士尼动画公司出品的《花木兰》, 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都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美国人选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为题材, 进行深入的加工和再创造, 从二维和三维两种角度将两个中国故事题材演绎成当下时尚流行的, 有极高趣味性的动画故事片, 这一点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学习。

我国早年也出现过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片和动画人。像阿达的动画片《三个和尚》即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创作而成的。像万古蟾的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则是根据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改编创作的。并且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 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还有像《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则是运用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画, 进行艺术创作的。《大闹天宫》《张飞审瓜》《济公斗蟋蟀》等无一不是我国动画艺术史上璀璨的珍珠。

今天我们在学习外来动画技术的同时, 也要善于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开发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各样的故事题材, 创作属于本民族的具有原创性, 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优秀动画片。从而使中国动画取得世界动画史上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高薇华, 青语潇《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9

[2].栾伟丽《民间美术与动画艺术》[J],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2005.8

[3].余为政《动画笔记》[M],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9.11第一版。

故事的选择 篇2

那天,我一走进学校办公室,就看见桌上摆着五颜六色的资料。老师笑着用手指了指:“北大所有的文科系,怎么样,挑哪个?”

“北大?”我摇摇头,“我不上北大。”

老师的笑容像是突然凝固了,她满脸疑惑:“不上北大你上哪儿?”在人们心目中,只有北大和清华才是胜利者的归属,光荣而神圣。

拒绝北大,我的理由很简单。我毕业那年是1991年,那年北大和复旦的新生必须在正规军校里军训整整一年。我怕苦,怕累,更怕浪费时间,无论怎么训练,我知道自己绝无可能脱胎换骨。

于是,我问老师:“除了北大,还有哪个学校哪个专业考分高?”

“你什么意思啊?”老师更加不解。

“我要选考分最高的专业。”这么简单的道理,老师为什么不懂啊!

“考分最高的?”老师想了想,给了我答案,“人大国际金融?”

“好,就是它了。”

也许是我的回答太过果断,老师又犹豫了一下,问:“你肯定吗?要不要再考虑考虑?和父母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了,我说了算!”

短短的10分钟,我斩钉截铁地为自己选择了前途。其实,爸妈的意见并不是我听不进去,而是对于专业和分数,他们远没有其他父母那么在意。

记得小学五年级,因为换了语文老师,几乎“专写”范文的我作文成绩突然变得时而得优,时而得良。我年纪虽小,却不那么迷信权威,心里总想:也许不是我的问题,根本就是老师的问题呢?

我爸妈都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又在大学里教文学,因而成了我的首选裁判。他们把我的几篇文章翻过来,覆过去,研究了半天,也没找到小学生的作文标准到底是什么。于是,我爸身体力行,亲自操刀,模仿着孩子的语气替我写了篇作文交上去。没想到,这篇作文竟然得到了我有史以来最差的成绩:中。

而且,过去的作文即使是“良”,很多精彩的句子下面还会有老师用红钢笔划出的波浪曲线,以示赞许。但是,我爸这篇“习作”发回来时,却是光秃秃的白纸黑字,外加4句红色批语:“中心思想不清晰,立意没有拔高,前后缺少呼应,语言呆板不生动。”

对这唯一的一个“中”和4句全面否定的评语,爸妈和我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专门从事文学评论的大学教授,怎么写出的文章竟然过不了小学老师这一关?

从那以后,对分数、对成绩,爸妈有了全新的看法。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福分。它让我可以自由地读书,自由地选择。

18岁的我,以为金融就是和银行有关,银行就是和取钱存钱有关。至于国际金融,我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想知道它是什么,它是什么对我来说都无所谓,因为我的标准简单而“专横”:考分最高的专业一定是最好的,既然我的分数不比别人低,别人能学的,我也要学!

凭借这样好胜而又从众的心理,我鬼使神差地走进了金融的.大门。在日后的很多年里,金融不仅成为了我的职业,而且几乎成为了我生活的全部。

,我终于又回到北京工作,上班的凤凰会馆就在人大附中旁边。

过去了,我竟然又回到同样的地方。

在会馆附近的小路上,我时常会看到穿着校服、一脸天真烂漫的学弟学妹们。站在办公室里,我也常会透过玻璃窗,凝望人大附中的操场、花园、教学楼。恍惚间,我仿佛又看到了十七八岁的自己,和同学们在校园里嘻嘻哈哈

“昨天看见咱们校队踢球了吗?蓝天射门的时候,太帅了!”

“知道吗?小威那家伙,保送清华了!”

“齐秦那盘《大约在冬季》听完了吗?听完借我翻一盘。”

……

故事的选择 篇3

父亲的恶行史无前例,而我们则是被殃及的池鱼。父亲是史上**个在美国本土夺人性命的伊斯兰教圣战战士,而支持他的,正是后来自称“基地组织”的海外恐怖组织。

然而锒铛入狱并非他恐怖分子生涯的终点。

1993年初,仍在阿提卡监狱服刑时,父亲参与策划了**场世贸中心爆炸案,他的共犯则是之前他在泽西城清真寺的同伙们。这其中包括奥马尔·阿布德尔·拉赫曼,因为常戴毡帽和雷朋胶框墨镜,媒体戏称他为“盲人领袖”。

当年2月26日,一名名叫拉姆齐·尤塞夫的科威特籍男子和一名名叫伊雅德·艾莫尔的约旦籍男子执行了他们的计划,驾驶着一辆满载爆炸物的黄色莱德貨车进入了世贸中心底部的停车场。

他们与父亲有一个可怕的目标:让炸倒的一栋世贸双塔碰倒另外一栋,这样死亡人数就会多得触目惊心。然而他们最终没有达到目的,爆炸只在楼底炸开一个约一百英尺宽,四层楼高的洞,造成约一千名无辜者受伤,六人死亡,其中一个女人怀有七个月的身孕。

母亲竭力将父亲的恶行瞒着孩子们,而当时年幼的我也一直尽力逃避这件事,因此很多年后,我才真正开始全面看清这场暗杀与爆炸的恐怖之处,而我又花了同样长的时间,才开始真正直面我对父亲对这个家的所作所为所感到的愤怒。

在当时,我还无法承受所有的这一切。

恐惧、愤怒与自厌在我的胃中翻滚,而我却甚至无法开始消化它们。**次世贸中心爆炸案发生后,我刚好十岁。但在情感上,我已经像一台关机的电脑。到我十二岁时,由于不堪忍受同学的欺凌,我甚至起了轻生的念头。直到我快二十五岁,遇到一个叫莎伦的女人后,我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的故事也一样。在故事里,从小被教导去仇恨别人的男孩,在成长为男人后,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

而每每想到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他的血,我就倍感挣扎。我想通过讲述我的故事,带给人希望与启发,告诉大家一个在狂热的火焰中成长的年轻人,如何走向一条非暴力的路。

我不敢说我的人生有多么辉煌,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旋律,而迄今为止我人生中回荡的旋律是: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的命运。就算从小被仇恨洗脑,你也仍然可以选择宽容待人,选择将心比心。

父亲因犯下滔天大罪而成为阶下囚,使得七岁的我生活几乎面目全非,但这也让我的有机会体验真正的生活。

在监狱中的父亲,再也无法将仇恨灌输进我的脑袋。更重要的是,他无法阻止我与那些被曾他妖魔化的人接触,并透过谎言,发现他们也是人——我会关心他们,他们也会关心我。

亲身经验终将战胜偏见。我的全身都在抗拒偏见的影响。

在一家面临考验时,母亲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却始终没有动摇,但和大多数穆斯林一样,她绝非一个宗教狂热分子。当十八岁的我终于开始认识到一丝真实世界的模样,我告诉母亲我再也不会以身份取人——无论他们是穆斯林,犹太人,基督徒,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从今以后,我只以别人的为人来评判他们。她听着,点点头,说出了我这辈子所听到过的最有力量的几个字:“我真的受够了仇恨的滋味。”

她的确有理由感到厌倦。这一路走来,她比我们都要更辛苦。有段时间,她不仅带着头巾,还带着面纱,全身除了眼睛都包的严严实实:不仅因为她對信仰的虔诚,也因为她不想被别人认出来。

最近,我问母亲,当1990年11月6日她和易卜拉欣叔叔离开贝尔维尤时,她是否知道等待我们一家的是什么。

“不,”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并不知道我一个平凡母亲的生活将从此一片狼藉,暴露在公众视野中,不知道我们将被迫躲着媒体,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和联邦调查局打交道,和警察打交道,和律师打交道,和穆斯林活动家打交道。我像是跨过了一个人生的分水岭,迈入了另一种生活。对于前方的困难,我一无所知。”

父亲现在在伊利诺伊斯州的马里奥联邦监狱服刑,他被判处无期加十五年徒刑,无权假释,罪名包括阴谋叛乱、谋杀协同勒索、对邮局警察杀人未遂,受托持枪杀人,以及非法持枪等。

老实说,我内心仍旧对他有一丝情感,一种难以抹去的情感,一种遗憾与内疚交织的情感,尽管它细如蛛丝。很难想象,当初我口中亲爱的爸爸现在已经成为了阶下囚,而我们都出于恐惧和羞耻换了姓氏。

这就是为什么二十年来,我从未探过父亲的监。

根据故事类型 选择教学策略 篇4

[策略一]活动归纳法。有些故事情节连贯性强,往往能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呈现。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依据故事内容布置游戏环境、准备活动材料,把幼儿引入到故事情境之中,并以游戏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展开故事情节,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故事。在此基础上,师幼共同归纳故事内容。

比如,在故事《小猴摘桃子》教学活动中,我事先创设了“山洞”“独木桥”“花果山”等活动环境,准备了头饰、桃子等活动材料。活动开始后我先让幼儿戴上猴子头饰,并运用游戏化的语言激起幼儿上花果山摘桃子的愿望。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幼儿先“钻山洞”后“过小桥”,而我则适时引导幼儿学说句子“你不推,我不挤,一个挨着一个过”。到达花果山之后,幼儿一个挨着一个摘桃子,并回到原位吃桃子。最后我和幼儿一起把猴妈妈带领小猴上花果山摘桃子的活动编成故事,从而自然地再现了《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幼儿因为有之前的游戏活动做基础对故事的体验也更加深刻。

[策略二]启发猜想法。有些故事上下句或上下段之间有某种程度上的逻辑推理关系,或者是段落内容及结构较为类似。在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只提供给幼儿故事的部分情节,启发、鼓励幼儿积极猜想故事下面的情节,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故事《小鸭找朋友》的段落内容及结构就较为类似。我先重点讲述故事的第一段,并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学说故事中的重点句子和礼貌用语。接着,我用拖动图片的方式出示小白兔和小乌龟。然后,我引导幼儿根据上面的故事情节,猜想和小白兔、小乌龟有关的故事情节和语言。这给了幼儿较大的猜想空间,既调动了幼儿学习故事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策略三]难点前置法。有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故事,幼儿一时半刻难以理解。因此在故事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可将难点提炼出来,通过实验或其他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和交流,以突破难点,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下面的故事教学做好铺垫。

比如,在进行故事《包公审石头》教学之前,我考虑到幼儿难以理解包公通过铜钱入水来判断小偷的方法,我便准备了一些沾油及没沾油的硬币,让幼儿分组将两种硬币分批投入清水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幼儿很快就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然后我再进行故事教学,由于难点已被事先解决,因而教学进展相当顺利。

[策略四]暂停质疑法。有些故事悬念迭出,可质疑的角度多。在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在故事讲述中间作有意义的暂时停顿、中断,提出疑问引导幼儿进行分析讨论和探究,在开放性问题的启发下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在故事《司马光砸缸》教学中,当讲到一幼童跌入水缸时,我暂停提问“司马光会怎样救同伴呢?”引导幼儿思考对策。又如,在故事《小猪和靴子》教学中,当讲到小猪发现树边有一样红红的东西,口小底大,摸上去很光滑时,我暂停提问“小朋友们,请猜猜这会是什么呢?”从而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各种可能的猜测。

[策略五]图示链接法。有些故事人物、情节都较为复杂,篇幅偏长,幼儿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用简笔画或展示图片的方式给幼儿提供故事线索,以便幼儿理解故事。

关于选择的故事精选 篇5

几个星期以后,医院领导收到一封辞呈,阿伯拉罕声明他决定放弃这个人人嫉羡的位置。这件事使人们感到极其惊诧,千奇百怪的谣言不胫而走。但是既然早就有人准备好填补他留下的空缺,阿伯拉罕不久也就被人遗忘了。以后再也没人听到他的任何消息。这个人就这样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了。

大约十年之后,有一次我乘船去亚历山大港。即将登陆时,一天早上,我被通知同其他旅客一起排好队,等待医生上船来检查身体。来的医生是个衣履寒酸、身体肥硕的人。当他摘下帽子,我发现这人的头顶已经完全秃了。我觉得仿佛过去在什么地方见过他。忽然,我想起来了。

“阿伯拉罕。”我喊道。

他转过头来,脸上显出惊奇的神色。愣了一会儿,他也认出我来,立刻握住我的手。在我们两人各自惊叹了一番后,他听说我准备在亚历山大港过夜,便邀请我到英侨俱乐部去吃晚饭。在我们会面以后,我再次表示在这个地方遇到他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他现在的职务相当低微,他给人的印象也很寒酸。这之后他给我讲了他的故事。在他出发到地中海度假的时候,他一心想的是再回伦敦去,到圣托玛斯医院去就职。一天早晨,他乘的那艘货轮在亚历山大港靠岸,他从甲板上看着这座阳光照耀下的白色城市,看着码头上的人群。他看着穿着褴褛的轧别丁衣服的当地人,从苏丹来的黑人,希腊人和意大利人成群结队、吵吵嚷嚷,土耳其人戴着平顶无檐的土耳其小帽,他看着阳光和碧蓝的天空。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心境忽然发生了奇异的变化,他无法描述这是怎么一回事。事情来得非常突兀,据他说,好像晴天响起一声霹雳,但他觉得这个譬喻不够妥当,又改口说好像得到了什么启示。他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突然间,他感到一阵狂喜,有一种获得无限自由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老家,他当时当地就打定主意,今后的日子他都要在亚历山大度过了。离开货轮并没有什么困难,二十四小时以后,他已经带着自己的全部行李登岸了。

“船长一定会觉得你发疯了。”我笑着说。

“别人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我才不在乎呢。做出这件事来的不是我,是我身体里一种远比我自己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上岸以后,我四处看了看,想着要到一家希腊人开的小旅馆去;我觉得我知道在哪里能找到这家旅馆。你猜怎么着?我一点儿也没有费劲儿就走到这家旅馆前边,我一眼就认出它来了。”

“你过去到过亚历山大港吗?”

“没有。在这次出国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英国。”

不久以后,他就在公立医院找到个工作,从此一直待在那里。

“你从来没有后悔过吗?”

“从来没有。一分钟也没有后悔过。我挣的钱刚够维持生活,但是我感到心满意足。我什么要求也没有,只希望这样活下去,直到我死。”

第二天我就离开了亚历山大港,直到不久以前我才又想起阿伯拉罕的事,那是我同另外一个行医的老朋友阿莱克·卡尔米凯尔一同吃饭的时候。卡尔米凯尔回英国来短期度假,我偶然在街头遇见了他。他在大战中工作得非常出色,荣获了爵士封号。我向他表示了祝贺。我们约好一同消磨一个晚上,一起叙叙旧。我答应同他一起吃晚饭,他建议不再约请别人,这样我俩就可以不受干扰地畅谈一下了。他在安皇后街有一所老宅子,布置很优雅,因为他是一个富于艺术鉴赏力的人。我在餐厅的墙上看到一幅贝洛托的画,还有两幅我很羡慕的佐范尼的作品。当他的妻子,一个穿着金色衣服、高身量、样子讨人喜欢的妇女离开我们以后,我笑着对他说,他今天的生活同我们在医学院做学生的时代相比,变化真是太大了。那时,我们在威斯敏斯特桥大街一家寒酸的意大利餐馆吃一顿饭都认为是非常奢侈的事。现在阿莱克·卡尔米凯尔在六七家大医院都兼任要职,据我估计,一年可以有一万英镑的收入。这次受封为爵士,只不过是他迟早要享受到的一个荣誉而已。

“我混得不错,”他说,“但是奇怪的是,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偶然交了一个好运。”

“我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不懂?你还记得阿伯拉罕吧?飞黄腾达的本该是他。做学生的时候,他处处把我打得惨败。奖金也好,助学金也好,都被他从我手里夺去,每次我都甘拜下风。如果他这样继续下去,我现在的地位就是他的了。他对于外科手术简直是个天才。谁也无法同他竞争。当他被指派为圣托玛斯附属医学院注册员的时候,我是绝对没有希望进入领导机构的。我只能开业当个医生,你也知道,一个普通开业行医的人有多大可能跳出这个槽槽去。但是阿伯拉罕让位了,他的位子让我弄到手了。这样就给了我步步高升的机会。”

“我想你说的话是真的。”

“这完全是运气。我想,阿伯拉罕这人心理一定变态了。这个可怜虫,一点儿救也没有了。他在亚历山大港卫生部门找了个小差事——检疫员什么的。有人告诉我,他同一个丑陋的希腊老婆子住在一起,生了半打长着瘰疬疙瘩的小崽子。所以我想,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脑子聪明不聪明,真正重要的是要有个性。阿伯拉罕缺少的正是个性。”

个性?在我看来,一个人因为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有更重大的意义,只经过半小时的考虑就甘愿抛弃一生的事业前途,这才需要很强的个性呢。贸然走出这一步,以后永不后悔,那需要的个性就更强了。

“当然了,如果我对阿伯拉罕的行径故作遗憾,我这人也就太虚伪了。不管怎么说,正因为他走了这么一步,才让我占了便宜。”他吸着一支长长的寇罗纳牌哈瓦那雪茄烟,舒适地喷着烟圈,“但是如果这件事同我个人没有牵连的话,我是会为他虚掷才华感到可惜的。一个人竟这样糟蹋自己,实在太令人心痛了。”

故事的选择 篇6

一、语音绘本的选用原则

新版PEP教材改版不久,与教材相配套的绘本并不多,有些英语教师的做法就是自己创编绘本。当然对学生学习的层面来说,英语教师创编的绘本因为符合自己学生的已有认知与需求是最合适的,但是要创编出质量高的绘本费时、费力,对于周课时量很高的英语教师来说偶尔为之还可以,每次如此不切合实际。不过当今世界网络发达,资源丰富,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绘本,也可以购买语音绘本(phonemic book)。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海量的语音绘本之中选出自己最想要的那一篇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一)绘本话题的吻合度——切合

绘本话题的吻合有两层含义:语音话题的吻合与单元话题的吻合。在Let’s spell课型中,任何活动都必须围绕着单元语音话题展开。因此所选绘本当中要有一定量的与本单元语音话题相符合的单词。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2 Let’s spell的语音话题是字母组合ir,ur的发音。一位教师选择了这样的绘本:“Mr Dirt goes out with a bird. Mr Dirt turns over the cage. The bird goes out. The bird flies into a purple purse. And it is hurt. A nurse sees the purple purse. What’s in the purple purse? Ahhh!!! A bird. ”这个绘本中Dirt, bird, turn, purple, purse, hurt这六个单词在八句话中反复出现,与本单元语音话题非常吻合。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4 Let’s spell的时候有教师选择了绘本“What’s going on?”(图1)。在这个绘本中许多单词与本单元语音话题相吻合,而且句子的内容与本单元的单元话题Where is my car?非常切合,是对方位介词on用法的一次很好拓展,可谓一举多得。

(二)绘本内容的难易度——恰当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要考虑学生的已知知识、生活环境与年龄特点。换句话说,就是绘本内容的难易度要恰当。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5 Let’s spell的时候选择了这样的绘本(图2):The ducks run. Luck is under a tree. The ducks jump. Luck is under the tree. The ducks eat yummy food. Luck is under the tree. He is hungry... 整个绘本以学生非常熟悉的丑小鸭的故事为主线,句子简短有反复;Luck, jump, yummy, hungry四个生词不多,而且单词Luck反复出现,yummy这个单词虽然不在三年级的单词表内,但是在本单元的A Let’s learn中已经出现过。因此该绘本的难易度恰当,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拓展学习。

二、语音课中的绘本教学

一节语音课在经历了教材的三个环节之后,绘本教学一般出现在最后。因为语音课的特殊性,所以语音课中的绘本教学也与单纯的绘本教学有比较大的区别。笔者将结合一节市级语音展示课三年级下册Unit 3 Let’s spell的绘本教学进行一些策略上的探索。这节课的绘本是一首歌(图3):“Will Meg kiss a fish? Yes! Meg will kiss a fish. Will Meg kiss a pig? Yes! Meg will kiss a pig. Will Meg kiss a kid? Yes! Meg will kiss a kid. Will Meg kiss Og? No! Og will kiss Meg. Big kiss! Ick!”

(一)整体感知,了解绘本大意

小学阶段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绘本图片夸张漂亮有趣味,语言简洁有重复,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整个故事,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绘本教学中,教师介绍了绘本的题目Kiss与主要人物Meg之后,给学生提出了四个问题:“Will Meg kiss a fish? Will Meg kiss a pig? Will Meg kiss a kid? Will Meg kiss Og?”并要求学生带着四个问题观看视频。因为这四个问题本身就是绘本中的语言,因此视频观看结束,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学生的回答轻松愉快,对绘本大意有了基本的了解。

(二)活学活用,自主尝试拼单词

《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分级标准二级标准描述中指出:“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在绘本教学之前学生对于单音模仿以及拼读练习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因此对于绘本中的生词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实践进行拼读。

在本节课中,执教教师设计了一个任务:读一读,圈出含有发音/ I /的单词,并大声拼读。在这个任务中,学生不仅根据单词的“形”找出单词,而且根据发音规律在实践中正确拼读单词,这促进了学生良好发音习惯的养成。

(三)模仿朗读,体会语言之美

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是通过模仿来进行的,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绘本的语言很美,要让学生体会语言之美,听音模仿是必须的选择。

听音模仿是让学生听绘本的配套录音,一句句跟读或者磨读。如果句子简单,全班齐读一遍即可;如果句子很精彩或者句子有些难度,就让学生一个一个挑战磨读。如果在磨读的时候有困难,教师要给句子标上升调、降调、重读。在学生磨读的时候,教师要仔细倾听并作出合适的鼓励与评判:“Your English is beautiful.”“Who can be better?”在教师恰当的激励之下,学生勇于挑战、积极尝试,在不断尝试中体验语言之美。

以本节课的绘本教学为例,教师的切入点是句子“Will Meg kiss a fish?”,教师先让学生跟着模仿,在有些学生音调不准确的情况下给出了句子:“Will Meg↗kiss↘a fish↗?”让学生跟着打出升调、降调的手势辅助磨读,体验语言的变化。这个疑问句在绘本中出现了四次(每句话只是最后的单词不同),因此教师只是安排一次重点模仿即可,后面三个句子可以让学生直接尝试朗读,再让学生听绘本录音,让他们自己体验模仿的相似程度,体验语言之美。

(四)小组合作,展示语言之美

小组合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堂内的交际,比起以教师为主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活动,小组活动能使学生在更广的社会和人际功能范围内使用语言。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它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尝试使用语言,还能让学生在互相帮助、自主体验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以本节课的绘本教学为例,在学生听音跟读之后,教师给出四分钟时间让学生分成五人合作小组进行朗读训练,小组分工由小组自己决定。小组训练结束之后进行两个层次的小组展示:朗读与配音。朗读要求学生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绘本读出来,尽量做到语言流畅,语音语调规范自然。有一个小组在朗读展示的时候男生读疑问句,女生读陈述句,他们笑呵呵大声朗读的样子,不仅展示了语言的美丽,也与大家分享了学习的快乐。配音展示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对绘本的语句要很熟悉,学生对绘本要有自己的理解,学生要跟上音乐的节奏并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在一个小组的展示中,一位男孩活灵活现地模仿了绘本中Meg的动作,并用柔软的音调进行了配音,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绘本故事很多,但是要把绘本故事有效融入课型特别的语音课中,教师课前要做很多的思考与准备:绘本的选择、绘本的解读、绘本教学的有效活动设计。每位教师对绘本的选择、理解与把握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始终要遵循这样的原则:这是一节语音课,一切的教与学都必须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发音习惯而展开。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语音课必定是有效且精彩的。

故事的选择 篇7

关键词:棋内,棋外,选择

阿城的《棋王》, 因其“寻根”, 因其文化意蕴而出名而有影响。然而, 即便是所谓的文化积淀、民族心理无意识, 它背后的成因又是什么呢?它何以积淀何以成为无意识呢?这是因为它深刻地涉及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永恒因而也是最现实的范畴, 它与我们对当下生活的感受和反应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棋王》的影响和价值, 最终还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我们随时都要回答随时都要做出选择的问题:如何在生命、心灵之“内”与“外”的冲突中自处。象棋就是这两部作品为我们共同构筑的“内”与“外”之间人类得以于冲突中自处的精神屏障。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精神屏障是如何获得的。《棋王》里的王一生从小家境贫寒, 而且母亲做过妓女, “外”对于他的严酷不言而喻。小小年纪, 他就要帮母亲给印刷厂叠书页赚钱。有一次刚好碰到一本讲象棋的书, 于是王一生就一篇一篇看, 看出点意思, 渐渐喜欢上了象棋。《国际象棋的故事》里的B博士呢, 在希特勒上台后被单独监禁了四个月。同样是一个巧合, 他在接受审讯时从审讯官的衣服口袋里偷到了一本国际象棋的棋谱。然而, 他开始时简直要恼怒地把棋谱扔掉, 因为它简直不可读, “尽是些莫名其妙的符号”。但是没有办法, 他只能接受这本棋谱。从精神屏障的获得来看, 王一生和B博士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开始接触到象棋的。

然而偶然只是表象。《国际象棋的故事》突出的是偶然背后的必然性:“我意识到这种危险, 便把神经绷得紧紧的, 我想, 即使把每根神经都绷断, 也要找到或者想出点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正是这种注意力成为“外”侵入“内”, 威胁“内”的通道。因此, “内”必然地需要获得一种精神屏障来支撑、保护自己。这种精神屏障就是使人关注于自身的“内”的建构, 从而切断“外”的入侵通道。因此, 精神屏障的背后, 就蕴涵着“外”和“内”之间的冲突关系。而《棋王》却对这种冲突进行了“虚化”的处理, 对王一生发现象棋这一“精神屏障”之前的心路历程与人生体验以了了几笔带过, 而着重描写了王一生学棋过程中母亲的态度, 归结为一点, 就是“先说吃, 再说下棋”。吃和下棋这一从西方传统来说分属“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同需要在此竟和谐共存。

通过两部小说在精神屏障的获得上的不同处理, 我们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感受方式。一种, 如《国际象棋的故事》, 是意识到“内”“外”之分的, 是先有对自身处境的敏锐认识, 自“觉”而后“行”的。另一种, 如《棋王》, 则无所谓“内”“外”之分, 也无所谓“先知后行”或“先行后知”, 总之是无“内”无“外”, 知行合一, 一言以蔽之, 就是“在”, 就是“自在”。正是源于这两种感受方式的不同, 也就导致了精神屏障对两部作品主人公的不同意味。

B博士通过一本棋谱, 以下盲棋来做自己的精神屏障, 使他在面对无言的恐怖的“外”时竟然感受到“这是我的幸福时光”, 而与此同时, “其他人都垮了, 惟独我还在进行不屈不挠的反抗, 这种力量是从哪些秘密源泉汲取的?”但是这“秘密源泉”提供给他的, 可并不仅仅是力量。在下盲棋的过程中, 渐渐, 他感到并必须开始自我的分裂:“我那可怕的处境逼得我不得不至少去试一试, 把自己分裂成一个黑方我和一个白方我, 要不然我就得被我周围恐怖的虚空压垮。”但是这用一句中国的成语来说, 无异于饮鸩止渴。果然, “下棋的乐趣变成了下棋的欲望, 下棋的欲望又变成了一种强制, 一种棋瘾, 一种疯狂的愤怒……对于这种病状我还找不到别的名称, 只好把它叫做迄今医学上还不清楚的‘棋中毒’。后来, 这种偏执的癫狂不仅开始侵蚀我的大脑, 而且也开始侵蚀我的身体了”。这就是疯癫, 就是返诸于“内”以对抗“外”的精神屏障最后演变成的疯癫。疯癫确实是有力量的。它可以让人忍受饥饿、高温、寒冷和疼痛。在建构“内”以对抗“外”的过程中, B博士获得了一种充实以对抗空虚。

在《棋王》里, 如前所述, 王一生并没有“自觉”地将象棋当作他的精神屏障。象棋和吃是他本能的“自在”。他“自在”而“痴”, 但是并没有“发狂”。这样的“痴”可以从两种对比中表现出来。首先仅就下棋本身而言, 王一生和B博士比起来, 要从容得多。比如说“王一生光膀子大战脚卵”一段, 两人走盲棋, 输赢完全不形于色, 以至于周围的人“说下得没意思, 不知谁是赢家”。这与那位B博士哪怕是自己和自己下盲棋时“情绪激动到不再能够静静地坐上片刻的程度”不啻是天壤之别。而在对待下棋输赢所衍生的功利性问题上, 王一生又和《国际象棋的故事》里那位有头衔的“棋王”形成另一种对比。王一生并不是一个“比赛狂”。他可以主动放弃好友为他争取来的比赛机会, 而只是想自己和比赛的前三名私下下盘棋。但他也不是要当“无冕之王”。当他的举动招来众人围观时, 倒“低了头, 对两个人说:‘走吧, 走吧, 太扎眼。’”作为小说压轴的那场“九局连环”大战, 到了最精彩的高潮竟是以“和了吧”而告终。

正是由于两种不同的人生感受方式, 下棋在这两部小说里对它们各自的主人公也就有了相似而不同的意味, 就是“痴”与“狂”。“痴”与“狂”, 都算是沉迷的状态, 是精神向内的集中。但二者的不同究竟在哪里?痴者, 就是“专气致柔” ;而狂, 大概可以类比地说是“专气致坚”。“致柔”, 则可以“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让人于人生的重重迷障中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致坚”, 则会以此“坚”遭遇彼“坚”, 产生新的悖论, 在躲避彼“坚”之伤害的同时, 又为“此坚”所伤害。而这, 也就是下棋对两部作品的主人公所产生的不同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不同的意味、这不同的作用, 两部小说里的“棋”也就有了各自的结局。在《国际象棋的故事》里, B博士时隔二十年重入棋局, 其结果是重新回到了过去的“狂”态之中:“他的眼睛直瞪瞪地, 几乎是迷乱地凝视着前面的虚空, 不停地喃喃自语”, 而且还莫名其妙大声喊着“将!将军!”。当他最终清醒过来, 他意识到自己是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并最终决定“这是我最后一次试下国际象棋。”而《棋王》的结局呢, 其实也是有些类似的, 最后也是以无结果之和棋而告终, 并且主人公离开了棋局而进入了梦乡。但是这两种离开是不同的。

《国际象棋的故事》里最后的离开是对以棋局, 以一心构建“内”来对抗“外”却最终导致另一种伤害的悖论式反抗的彻底否定。因为这样的反抗是“狂”。人尽管需要通过某种屏障来保护自己, 自我确认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但同时这样的自我确认又需要在和世界的交往中, 通过“外”来获得最终的“对象性”实现。

而《棋王》里最后的离开实际上是“弗居”。前面说过, 《棋王》里的下棋, 意味着“痴”, 也就是“专气致柔”。这种状态是如何实现的呢?“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这正是所谓“弗居”的状态, 而“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这也正是棋艺与棋道的差别。艺可恃而道不可恃。艺使人狂迷, 这是从柏拉图就开始注意到的;而道则“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下棋是王一生的自在,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皆随心随性, 因此在《棋王》里, 棋下完了, 离开了, 是自然的;想下棋了, 就下, 同样是自然的。这里与其说阿城肯定的是棋局, 不如说是肯定了“专气致柔”的人生姿态。这样的人生姿态与无外无内无知无行的对世界的感知已经很难分清孰因孰果。

应该说, 《棋王》里最后的离开同样是对“狂迷”的否定。但是在《国际象棋的故事》所体现出的“内” “外”相分的感受方式中, 否定了专注于“内”的狂迷便只能转向“外”。而这里有个条件, 就是“外”不那么严酷。这样, 我们就注意到了这部小说里独特的时间关系:小说情节主干的叙述时间是超前于叙述者的时间的。小说本身创作于1941年9月作者移居巴西以后, 而小说情节的主要时间却通过补叙告诉我们它是发生在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二十多年后。虽然作品并没有明确地说, 但我们可以感受到, 二十多年后, 灾难已经过去。主人公B博士也才彻底离开了曾经让他疯狂的象棋。这体现了作品的理想主义色彩。作者深怀着人道主义的理想, 渴望着一个正常的世界, 正常的“外”、正常的“内”、正常的“内”“外”之间的交流, 而这一切, 竟是通过类似于科幻小说的时间安排来实现的。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及其理想背后的绝望。

那么《棋王》呢?《棋王》否定了“狂迷”, 又走向何处?走向的是无外无内的自在之“痴”。这似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我们细读文本, 却发现这样的自在之“痴”也难于彻底。《棋王》里有一段文字堪称是东西方不同人在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对话。王一生听“我”讲述了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面对着“外”所带来的饥饿, 同样是病态地收藏食物, 这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返诸于“内”的“狂迷”。但是王一生却对此表示了理解:“照你讲, 他是对失去食物发生精神上的恐惧, 是精神病?不, 他有道理, 太有道理了……”而这样的理解和同情就暴露了王一生并不能完全生活于无外无内的自在之中。在最后那场“九局连环”大战中, 他虽然最后归于平静和自在, 但是显然也抑制不住地迸发出了类似于“疯狂”的力量。他虽然最后警惕到疯狂, 但也毕竟感受到了力量, 才有了“猛然”的一场大哭:“妈, 儿今天明白事儿了, 人还要有点儿东西, 才叫活着。”从这些偶尔的“泄露”中, 我们似乎体会到了其背后深广的压抑!同时《棋王》在叙说的时间上刚好和《国际象棋的故事》相反, 小说里的叙述时间是落后于叙述者的时间的。这一切都说明什么呢?说明《棋王》里包含了另一种理想主义。已经过去的灾难浩劫在作者笔下却是宁静安谧的, 并没有太多的动荡与冲突。这是因为什么?作者理想化的是世界吗?不是。世界就是“家破人亡, 平了头每日荷锄”。但是只要“识到了”里面的“真人生”, “即是幸, 即是福。”什么样的人可以识到呢?“俗人”。“不做俗人, 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作者理想化的是人, 是人在世界上以自在来消洱矛盾、痛苦的生命姿态。

故事的选择 篇8

老一辈教育家, 也有叶澜这样受惠于老一代教育家的贡献, 在基础教育和学校改革领域卓有成就的当代知名教育理论家。“他们都是当代中国教育界德高望重的人物”。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教授通过对这11位学者的深入访谈, 接触到他们的生活世界, 在本书中呈现了他们从童年开始的教育、生活、学术经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教育家们的“思想肖像”, 叙述他们虽饱受沧桑之苦但却从未背叛其使命的人生经历, 使人们得以从中领悟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

阅读本书是一种心灵享受。不仅教育家们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不凡人生令人动容, 作者深厚的叙事功力亦值得赞叹, 她真实地呈现了11位学者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献身学术、献身教育, 矢志不渝地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呕心沥血的人生经历, 以及他们在各个历史阶段所走过的道路和做出的贡献, 给人以诸多启迪。

启迪之一:中国文化的底蕴是其不竭的思想源泉和人生动力

在对中国教育学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作者逐渐了解了中国的老一辈学者:“发现他们的教育方法事实上均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论、学习观、社会观和自然观。”“他们的人生道路以及他们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一直在诠释着儒家传统的可能性。在当前这个文明对话的时代, 他们恪守的道德即使是在东亚之外也能够激起人们的共鸣。”可以说, 这一点认识既是作者本人研究中国教育家的内在动力, 也是她理解中国教育家的逻辑起点。但与一般的思想史研究侧重于著作解读不同, 作者则是把思想史转换成生活史, 并因此采用了叙事的研究方法, 不仅生动再现了11位学者的人生经历, 而且深刻揭示了其中的中西文化互动与儒家传统价值观。

顺着作者的笔触, 我们看到, 本书描绘的11位学者在求学的生涯中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儒家经典和儒家为学之道, 虽然他们中许多人有出国留学的经历, 在国内求学者也一样受过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洗礼, 但他们从小浸润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在其内心深深扎根,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曾接受传统教育, 父母受儒家思想熏陶之后形成的价值观与信仰更是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产生过影响。”他们的一生反映出了儒家教育模式的真正特征与不朽价值。正是这些文化传统对教育家们的人生起到了支撑作用——无论是战乱、失学、与亲人离散的人生苦难, 也无论各种政治运动的严酷考验:谢希德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从海外返回大陆, 并从此与1960年自菲律宾移居台湾直至1986年谢世的父亲终生未得相见;1937—1941年, 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 汪永铨跟随父母辗转于武汉、桂林、昆明、四川, 父亲对他的教育和迁徙的经历使他自幼年时就有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主意识;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李秉德曾被打成右派;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刘佛年被残酷批斗, 遭受了各种侮辱;等等, 社会的剧变以及个人遭遇的坎坷均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11位知名教育家的人生故事或许恰好可以理解为‘儒家之道’变成了‘肉身’。某种意义上, 他们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儒学著作——这些著作表达了丰富的人性, 对于社会与国家的贡献亦堪称是多姿多彩”, 作者的这一概括无疑十分精辟。

启迪之二:献身学术, 成就教育人生

20世纪的中国政权更迭, 岁月动荡, 对选择了教育学术道路的11位学者来说, 经历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磨难。虽然成长道路各不相同, 但执著、坚守, 淡泊功利是他们的共性。“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科学的春天来临时, 他们播下的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李秉德作为教学论和教育实验的开拓者, 毕生致力于在中国背景中进行教育实验, 为建立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教与学的方式呕心沥血并卓有建树;顾明远领导创建了中国比较教育学会且在1983—2002年间担任该学会的主席, 为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同时也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潘懋元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建立一门新学科——高等教育学, 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组织编写了第一本高等教育学著作——《高等教育学》, 他与他的同事们及弟子们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王承绪领衔翻译了《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与张瑞璠合作主编了三卷本《中外教育比较史纲》, 主持完成了重大课题《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 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谢希德从一位知名科学家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位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女校长, 同时也是带领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刘佛年从1949—1980年一直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之一, 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之时, 使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全国师范教育领域中的领头羊, 并提出师范大学不仅仅是要培养教师, 还要培养管理者和教育领导;而朱九思领导下的华中工学院 (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 从一所高度专业化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得到世界认可的综合性大学, 甚至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先驱;汪永铨在北大生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 目睹了北大的变迁, 并在反思教育和国家发展的一些深刻问题的过程中成为一个高等教育思想家和领导者;叶澜则开始进行理解教育理论和中国基础教育新方法的研究, 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教育思想体系, 提出建立“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另一位女学者鲁洁的教育家生涯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度过的, 她以自己的杰出才能为该校的道德教育、农村教育以及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出身寒微, 10岁才上小学的渔民之子王逢贤则靠不懈的努力, 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哲学家和道德教育专家, 一位具有独立精神的思想者和教育家。

11位学者可谓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他们有着中国传统学人的风范, 淡泊名利, 一心向学, 勾勒学术色彩浓厚而富有人文情怀的教育研究, 并大力培养后辈人才, 成绩斐然, 却一点也不张扬”。他们的成长都与一所或几所大学密切相连, 伴随着大学的命运和自身学术的发展, 他们各自心中的教育使命及其人生意义也得以揭示。从艰辛备尝到“终成正果”, 其教育人生的曲折与艰辛让人感慨万千。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 有好奇, 有阵痛, 有欢乐, 有眼泪, 甚至还有愤怒与反抗, 孤独与寂寞。但是他们知道, 这些都是破除旧的体制、旧的思维与观念、旧的行为准则的必要过程, 他们义无反顾地行走着。时至今日, 他们中的一些人已故去 (如李秉德、刘佛年、谢希德) , 但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学术传统依然震撼着我们;还健在的教育家们, 他们已进入耄耋之年, 最年轻的也已67岁, 但他们依然在带学生、做研究、写文章、提建议, 思索着、探讨着。他们关心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素质提高, 关怀着教育学科的创新与建设, 关注着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将自己的教育智慧及其被中西优秀文化熏陶出来的专业生命奉献给了20世纪的中国教育, 力求使他们深爱着的中国教育无论遭遇何种政治、经济的变局都能够朝美好的方向发展”。与人文社会学界及自然科学界的前辈一样, 本书所描写的教育学界的前辈也是中国辉煌教育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读至此, 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启迪之三: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是一份世界遗产

11位学者的故事并非只有个案意义, 作者的独到之处在于结合他们个人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在大学的发展历程, 以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勾画出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复杂多变和丰富多彩的发展图景;通过这些知名教育家所呈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取向和独特命运, 诠释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内涵,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

作者在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及其在11位主人公身上的表现之后, 深刻地指出, 在当前的文明对话时期, 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无疑可以看成是一份世界遗产, 是值得全球教育家共同分享的公共资源。11位学者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不仅可以激励来者, 而且可以丰富21世纪的全球教育对话, 可以使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从中受益。

应该说, 作者的这一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回顾关于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 虽然已经有许多人作过研究, 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在政治背景下面展开分析, 常常将教育政策与实践理解为经济现代化和建构民族国家的工具。”“从持续不断的教育变革, 政策文件、法规、制度变迁, 统计数据, 到乡村层面的教育问题, 诸如入学率和扫盲成就等, 人们都可以找到详细的档案记录。然而, 这类研究却不多见, 即考察个人的生活经历, 进而揭示个体心目中的 (中国) 教育经验”。本书正是这样一部从人生经历展开教育研究的上乘之作。作者在1997年秋到2001年春之间对11位学者进行了数十次访谈, 每次草稿都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修改,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替我仔细校对其中的细节内容, 同时还会给我提供更多的合适材料。”作者从叙事研究的角度对11位教育家一生的教育、生活、学术及其领导生涯进行了研究, 从不同侧面生动描绘了现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所蕴涵的优良传统。“透过教育家们的‘肖像’, 感受这些知名教育家的生活经历与理想追求, 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他们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 这11位知名教育家中有不少人曾在中小学任教。王承绪193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江苏无锡中学师范科后, 在无锡中学实验小学任教一年, 任四年级班主任, 他感到这一年的实践经验非常有价值。李秉德1934年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在他的老师李廉方主持的教育实验区内找到一个职位, 在距离开封市三里路的一所农村实验小学当了两年的校长, 这一经历奠定了他一生执著于在学校教育最基础阶段进行教育实验。潘懋元15岁时得到一个任小学教师的机会, 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1937—1939年潘懋元又去了农村小学教书;在厦门大学读书期间, 他先在一所小学任兼职教师, 又在一所中学做兼职, 从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1948年, 顾明远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一所小学里担任教职, 这一年的教学经历从此改变了他, 看着孩子们学习给了他极大的乐趣, 他感觉做老师非常快乐, 这为他选择接受师范教育、从事教师工作打下了基础;1958年, 顾明远受资深教育家王焕勋邀请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 一直到1963年回到北师大。刘佛年从国外留学回来后, 1943年在长沙一所中学担任了两年的英语教师。作为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的一名年轻的教师, 叶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东师大附属学校教两年书, 1974—1976年她又加入第一批教师援藏队, 支援西藏创办小学教师培训学校, 她认为这些经历对于她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这些经历对这些知名教育家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他们十分看重自己的工作, 教学经历改变了他们, 使他们感悟到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 而且是一项事业, 这对他们日后成为教育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到, 教育家, 大多经历了普通教师——名师——教育家的过程。

上一篇:积累写作素材策略下一篇:路基沉降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