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解析

2024-07-02

中心解析(共10篇)

中心解析 篇1

重视地震研究

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 属于地震多发地区。为此, “长科会” (包括1968年改组成立的“国科会”, 以下统称台湾科技主管部门) 成立后即非常重视对包括地震在内的地球科学研究, 并特别设立专门计划经费, 鼓励岛内大学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相关研究。

上世纪70年代, 台湾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特别是工厂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及农业、交通、土木工程、水利设施、环境治理等各领域均对地震预防和抗震技术提出急迫需求。1971年,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成立地震专案小组, 负责建设台湾环岛自动测震网。1973年, 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设立地震研究组, 1976年将其独立出来, 成立地球科学研究所筹备处;1982年7月正式成立台湾中研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要研究地震学、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及地质高压实验火山和地质构造学、陆地及海洋地质定年技术等, 对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重大建设项目的地震危害度评估等提供专业性服务。此外,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所属“中央地质调查所” (其前身最早创立于1916年, 1949年国民党当局败退至台湾时, 该所人员几乎全部留在大陆, 该机构实际是由1946年成立的台湾省地质调查所改建) 、气象主管部门所属地震测报中心, 以及“中央”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15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院, 1929年改名为中央大学, 其地质、气象等方面的教学实力在当时国内首屈一指。该校1952年改名南京大学, 台当局1979年在中坜“复建”) 等也都设有与地震相关的研究机构。

鉴于台湾早期地震学研究多属自选课题, 彼此缺少联系, 导致研究力量分散,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于1982年制定了由岛内各学术机构共同合作开展的三个大型地球科学综合研究计划, 分别为:台东地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台湾新地质构造研究, 台湾第三纪地层层序研究。1985年10月, 该部门组织岛内专家学者, 召开“地球科学十年计划规划委员首次协调会议”, 商定4项重点发展计划, 分别为固体地球物质的物理及化学研究, 台湾地区地震物性研究, 台湾东部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研究, 台湾新地体构造的研究。同年12月, 该部门制定出首部完整的地球科学学科规划, 配合岛内的研究环境及整合岛内现有研究人力, 提出长期重点研究方向, 主要集中在两大类, 第一类是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及能源与资源勘探研究, 第二类为地震灾害调查分析与对策。

然而这些地震研究成果多为基础理论内容, 很少涉及实用的抗震工程技术, 导致这一时期岛内建筑设施在历次地震中被毁损的现象依然很严重。为此有人提出希望建立一个综合性抗震研究机构, 结合地质、地震预防、道路交通、土木建筑工程及社会科学等专家、学者工程师一道, 共同开展相关研究。1989年, 这一建议终于被台当局所采纳。

1990年3月, 经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正式成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筹备处”, 位于台湾大学应用力学馆二馆2楼。最初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以专案委托的方式, 由台湾大学代为管理, 研究大楼及实验室的建筑由该校编列经费筹建, 而强力地板与反力墙的建置、振动台、油压管路系统以及制动器等设备的购置则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提供经费支持。

1992年4月,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与宜兰农工专科学校签约, 无偿使用该校土地, 设立“宜兰现地实验园区”, 成立地震工程现地实验工作站, 并在园区内兴建实际尺寸模型, 供地震研究人员进行实验, 分析建筑结构物受震情况与抗震能力。

1993年8月, 位于今天台北市辛亥路三段200号的该中心研究大楼暨大型结构实验室开工建设;1997年7月, 建成并启用三轴向地震模拟振动台;1998年11月, 研究大楼暨大型结构实验室建成并正式启用, 标志着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正式运营。

开展地震工程试验应用研究

该中心成立之初, 其任务是开展有关地震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试验应用研究, 提供实验室给建筑部门从事有关试验, 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拟, 开展震灾勘查与国际合作研究, 从而解决岛内工程界的抗震问题, 并带动大型结构实验技术的提升, 推动抗震工程设计技术的本土化及耐震工法的创新。

该中心最重要的研究设施是大型地震模拟实验室, 拥有5×5米地震模拟振动台和L型反力墙与强力地板等实验设备, 可进行大比例尺或足尺寸静、动态实验, 突破以往台湾地震工程的研究瓶颈, 同时配合震前准备、震时应变、震后复建的需要, 从事整合型地震研究, 开发抗震工程新技术, 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2000年前后,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每年投入研究经费约1170多亿元新台币。当时该中心有工作人员46人, 主要从事地震灾害潜势分析, 制作全台湾液化潜能图及建立地震工程数据库, 搜集921集集大地震及以往灾害性地震纪录, 以实测强震纪录取得结构反应谱, 并进行相关变异性分析, 还开发多种结构耐震新技术, 及对现有结构物耐震能力进行评估与补强, 同时开展对高铁行经南部科学园区引致振动的研究, 提出减振方案。

2003年6月, 该中心改制成为“国研院”下属“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主要任务为规划、整合、推动与执行地震工程研究, 提升大型结构实验技术, 提供实验室使用服务, 搜集、提供地震工程研究资讯及推广相关成果, 推动耐地震设计技术的本土化及耐震工法的创新, 评估模拟地震灾害损失。目前, 该中心主任为张国镇, 下设有建物组、桥梁组、大地组、强地动组、结构控制组、震灾模拟组等6个研究组, 除此之外, 还在南部地区设有服务中心, 共有工作人员100多人, 技术人员占23%, 研究人员占65%, 每年收入近4亿元新台币。

近年来, 该中心先后开展大地工程、强地动、地震损失评估、耐震评估与补强、数值模拟技术、先进结构与技术方面的研究。例如该中心持续检讨现行耐震设计规范, 协助交通主管部门“国道新建工程局”完成公路桥梁耐震性能设计规范草案研拟, 确保新建桥梁达到预期耐震设计目标, 降低震后受损风险。

在发展新材料、新工法及新技术方面, 该中心研究人员提出结构自体调谐质量系统最佳化设计方法, 探讨医院非结构物耐震行为, 提出钢板剪力墙底层柱耐震设计方法, 并由试验与数值分析验证。另外, 还研制出一种滚动式隔震支承系统, 是目前最为可行且直接有效地提升其耐震能力的方法, 具备良好的消能机制以及自复位能力, 能有效降低传递至上方设备或设施的地震力, 可应用于高科技、通讯网络及金融产业的电脑服务器、资料存储与通讯设备防震设计, 以及医院、防救灾单位、能源产业的精密电子通讯设施、博物馆或美术馆的艺术品的防震保护等。

在实验需求日渐增加下, 该中心实验室油压系统原设计总流量已无法满足振动台、反力墙及多轴向试验系统 (MATS) 同时使用。因此2010年完成实验室油压系统流量扩充, 由原有1315 GPM增至1695 GPM, 以提升实验室对外服务效能。另外, 该中心还持续提供各界地震工程实验服务。其中, 2013年完成54项振动台实验服务、95项反力墙实验服务、8项50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实验服务, 满足岛内地震工程实验需求。

重要研究成果

2003年, 该中心在岛内首创全桥光纤监测系统, 适用于台湾常见的跨河长桥, 可24小时全方位监测可能危害桥梁的重要关键, 包括桥面板水平变位、桥墩沉陷或倾斜、斜张桥钢缆拉力以及河川水位高度, 并结合云计算技术, 可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 24小时全方位随时监测桥梁安全状态。一旦发生异常事件, 系统将即时发布警讯, 通知桥梁管理机构进行紧急处置, 以确保用路人安全。该监测系统已实际应用于南投集鹿大桥 (2009年) 与台北大直桥 (2012年) , 并协助交通主管部门进行中山高五杨高架段修复补强及载重实验, 以验证其安全性, 使其能顺利通车。未来可推广应用至高铁、公路、铁路、捷运等各式桥梁或高架路段。

在桥梁延寿技术方面, 该中心整合台大、新竹交大、“中央”大学、北科大、云科大等10位教授进行跨领域研究, 完成宜兰牛斗桥现地桥梁耐震实验。此为全球首次桥梁现地实验, 藉此可更深入了解桥梁实际耐震行为。另建成模拟桥梁受洪水冲刷及流木撞击水工试验平台, 以及考虑基础裸露后土壤与桥梁结构互制效应的振动台实验平台, 提供岛内相关机构研究人员进行后续相关实验。

为减少河川冲刷对桥梁造成的危害, 帮助大桥延年益寿, 该中心研发出“感测装置及其应用于大地与河川监测系统”技术, 并获得岛内外专利。2012年完成实验室测试, 目前正利用该技术协助台当局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国道”1号及3号经过大甲溪的桥梁和新建双园大桥进行桥梁检测系统建设与测试, 验证其成效及可靠性, 希望能针对如封桥作业等急迫性高的问题提出建议解决方案, 并发展先进监测及桥梁延寿技术。

图3“校舍耐震评估与补强技术”获得2011年台湾杰出科技贡献奖颁奖现场, 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镇 (左二) 研究团队与时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李罗权 (右五) 和“国研院”院长陈文华 (右四) 合影。

在先进耐震技术研发方面, 完成设备物简易评估与初步设计的检核表, 提供科技厂房与医院独立式设备物进行耐震评估。完成特殊钢骨同心斜撑试验, 研究面外与面内挫屈型式同心斜撑构架系统耐震行为, 作为发展特殊钢骨同心斜撑耐震设计流程的依据。完成超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柱承受高轴压下的力学行为研究试验, 发展超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技术。完成机动式无线感测系统的建设, 可应用于现地微震量测。完成饱和砂土桥基裸露双向剪力盒振动台实验, 进行基础裸露桥梁耐震设计与补强策略研究, 完成三箱室缩尺波形钢腹板复合桥断面力学实验以了解其结构行为, 同时该中心还研发成功一种“后拉式预铸节块桥柱、波形钢腹板桥”施工法, 可应用于环境敏感地带及城市区, 降低施工对于环境及交通的冲击, 有效减轻桥体重量, 增加桥墩跨径, 减少河川冲刷对桥墩的影响。目前这种施工法已应用于台中“生活圈”4号线的桥梁工程, 并获得2010年台湾第十届公共工程金质奖。

由于台湾处于板块交接的多震地带, 对建筑结构的耐震度提出高标准要求。但在遇到地震前, 要如何预先测试庞大建筑物的耐震度?2009年9月, 该中心完成启用的多轴向试验系统, 就是为此需求而生的大型多功能结构试验设备。该系统可同时模拟来自垂直、水平、侧面三方向的作用力, 让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能够提前了解他们在建筑中所使用的消震措施在真实情况下的承受情形。目前已有许多美日著名厂商借由该试验系统进行隔震消能元件的测试, 而这些受测试的产品也已应用在岛内许多桥梁及高楼建筑中, 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定, 提高安全的交通与居住品质, 更能提升岛内学术与工程界的研发能量, 进而促进岛内耐震规范的升级。

为应对震灾紧急应变与风险管理需求, 该中心持续研发震灾境况模拟与地震动潜势评估技术, 提升岛内地震应变与风险管理能力。在震灾境况模拟技术方面, 完成台北、兰阳供水区最具灾害潜势地震 (考虑山脚断层与宜兰外海地震事件) 的境况模拟, 辨识各自来水供水分区震后供水率下降情形, 提供各事业单位震灾应变规划的参考。收集公路路网相关资料, 汇集成为公路系统数据库, 可将桥梁震损评估结果应用于公路路网系统震后服务效能分析。建立以Arc GIS Server为基础的地震灾情资料上传与管理系统, 提供震灾勘查人员各震损资料上传平台。在地震动潜势评估技术方面, 完成地震动工程参数数据库, 并建立30个结构周期以上的谱加速度衰减律, 提供重要结构物地震危害度评估参考, 并建立第一类活动断层近断层区域于不同距离下的近断层调整因子表, 提供现行建筑规范及各界参考;完成5, 527笔微震双差分重新定位, 以及412笔微震的震源机制解算, 评估多条断层的活动度及震源参数等相关数据;完成21个测站的现场调查工作, 并在其中19个测站进行地质钻探调查及悬荡式波速井测。

图4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在云林口湖小学 (左) 和台南关庙小学 (右) 进行翼墙补强和架构式钢钣补强现地实验

台湾老旧校舍数目庞大, 如果要全数拆除重建需要极为庞大经费。2005年至2007年间, 该中心校通过实验室结构试验及校舍现地推垮实验, 利用花莲县新城中学、云林县口湖小学、桃园县瑞捕小学以及量南县关庙小学等4所学校待拆除的老旧校舍, 共进行了17次校舍现地实验验证, 研发校舍耐震评估与补强技术, 依据台湾各县市耐震设计需求建立校舍安全柱量比, 提供未来发展街屋快速耐震能力评估技术的参考, 并完成钢筋混凝土构架含砖墙试验, 邀集学者专家完成校舍补强工法参考图说 (扩柱、翼墙、剪力墙) , 并提出损坏修复工程对应图说, 同时制定新的《建筑物耐震设计规范》。

2009年至2011年, 该中心配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专案办公室, 协助执行“加速高中职及中小学老旧校舍及相关设备补强整建计划”, 并提供技术支持。截至2012年底, 利用该中心团队所开发的补强技术, 在不增加预算额度下, 已完成13.5%的校舍和3500栋建筑耐震补强工程, 可有效保障约33.2万名师生安全, 同时大幅降低台当局的经费负担。这项校舍耐震评估与补强技术获得2011年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杰出科技贡献奖。2013年3月27日南投发生强烈地震, 经过该中心补强作业的校舍没有一栋发生结构毁损。

以现今的科学技术, 地震仍无法事前预估。但可以利用地震波传递的特性, 侦测传播速度较快的P波, 并参考过去地震资料, 推估接踵而来的S波震度及其到达时间, 争取数秒至数十秒的应变时间提早发布警报降低地震灾害。为此, 该机构还会同“国研院”下属灾害防救科技中心、高速网络与计算中心组成的研发团队, 与台湾气象主管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合作, 开展现地型强震即时警报技术、自动化警报展示系统以及自动化减灾控制系统的开发与整合, 实际建造一栋两层楼模型展示屋, 并在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三轴向振动台以921地震纪录进行实机整合测试, 最终成功研发出一套现地型强震即时警报系统。

以921地震为例, 依据各地区距离震中的远近, 可以分别为嘉义、台中、新竹与台北市多争取11、7、17与27秒的预警时间, 通过广播、字幕机、电视插播等方式自动发出预警。若再结合智慧型控制系统, 还能自动关闭家用燃气灶, 避免火灾的发生, 同时开启大门、逃生动线指示灯以利逃生, 将电梯停至最近楼层并开启电梯门, 减低伤亡与受困。该系统目前已在台北市芳和中学、宜兰市宜兰小学、南安国中、中兴保全罗东分公司、花莲火车站、光复小学、玉东中学、嘉义县中正大学以及港坪小学等地, 完成建设9个示范站, 持续进行长期现地验证, 在实际地震下均能发挥预警功效, 同时结合校园地震防灾演练, 加速未来推广与应用。

图5在宜兰牛斗桥进行桥梁耐震实验 (左) 和现地型强震即时警报系统展示 (右)

中心解析 篇2

云计算是当下的技术热点,云数据中心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核心,是传统数据中心的升级。

无论是传统的数据中心,还是云数据中心,从他们的生命周期来看,运维管理都是整个生命周期中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

云数据中心的运维工作需要我们仔细分析,认真对待。从开源云计算社区openstack发布的模块来看,截止2014年11月,社区共有项目模块450个左右,模块数量前三的类型是“运维”、“易用性”、“上层服务”,其中运维模块数量第一,占到了153个。可见云计算的技术动向基本上围绕“如何运维”和“如何使用”。

我们今天的话题就先来说一说云数据中心运维的变化。说到云数据中心运维工作的变化,就要分析云的特点。云时代数据中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虚拟化技术的大量应用,这使得运维管理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一、云数据中心运维对象数量激增。虚拟化技术将1台物理服务器虚拟为多台虚拟服务器,如果数据中心支撑业务需求规模不变的话,所需要的物理服务器数量将会减少,这与很多人认为的运维服务器数量激增是不符的,那么这个“激增”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呢。可以这样分析,由于虚拟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中心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大幅提高了业务需求响应能力,所以多个传统数据中心合并为一个云数据中心在技术上成为了可能。很多跨国企业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中心10:1到20:1的合并效果,也就是说如果原来在全球建设1000个数据中心,那么现在可以由50到100个云数据中心实现对业务的支撑,在一个合并后的云数据中心内,所要运维的服务器数量绝对可以称得上“激增”,这里所说的服务器既包括物理服务器也包括虚拟服务器。与此同时,运维岗位也就是运维人员虽然也进行了调整,但是人员增加的幅度远低于设备的增涨幅度,也就是人均运维设备数量增加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借助工具、系统,很难完成运维工作。

二、在传统数据中心中,设备都是物理的、真实的,位置也是相对固定,对业务系统来讲,交换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对象之间关联也是比较固定的,管理起来相对直观。在云数据中心,虚拟化带来了资源的池化,使得一切管理对象变成虚拟的、可灵活迁移的逻辑存在。虚拟资源可以随时创建、删除,再加上高可用需求、性能优化需求带来的虚拟资源迁移,虚拟资源所在的位置变得不固定了,虚拟资源与物理资源的关系也被解耦了,原来很多能说得清、找得到的资源现在不借助工具就再也无法说得清、找得到了。

三、在传统数据中心中,设备监控主要是采集故障、性能数据,容量一般来讲还不是运维层面的问题,而是规划的问题,当然这也带来了业务系统竖井、数据中心竖井的问题,以及业务资源申请周期长的问题。在云数据中心中,容量不仅是规划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运维问题。也就是说,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随时采集资源池容量数据,不仅要看资源池的总容量,还要看容量在各个物理宿主机上分布情况,以便满足高可用和迁移的需要。

四、云数据中心在管理虚拟设备时,接口的标准化问题。在传统数据中心内,物理设备已经形成了接口标准,提供运维数据,如snmp、netflow等。而对虚拟化设备,还没有形成国标或行标,对虚拟设备的运维还需要采用厂家标准。如果在一个云数据中心中采用了多个厂家的虚拟化系统,运维人员就需要熟悉多个厂家的界面。这个问题的解决,短期来看,需要一个融合的系统,为运维人员屏蔽多厂家虚拟化系统的差异,长期来看,希望能够形成各厂家虚拟化系统的统一接口标准。

云计算带来了IT服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应对业务需求的敏捷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如果云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调整不及时,不但运维工作量不减反增,而且运维水平还会降低。

2、当数据中心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人们在数据中心管控要求的基础上,强调了流程化、自动化运维的模式,以便数据中心的运维工作能够更加快捷高效的开展起来,数据中心步入云时代,对于运维工作的流程化、自动化要求,云管理系统能给用户带来哪些价值? 虚拟化技术是云数据中心的特点,但是云数据中心不仅仅是虚拟化。云数据中心响应业务需求的敏捷性,基于虚拟化,这是云数据中心的技术基础。

云数据中心以租用的方式向资源用户提供云服务,包括IaaS、PaaS、SaaS。从运维的角度讲,云服务的提供者要如何保障用户获得需要的服务呢。

云管理系统保障分配资源给用户的动作是自动化的,也就是说所有操作完全在线上完成,并且支持批量处理。

在云管理系统中,可创建并保存三个层面的资源模板,分别对应IaaS、PaaS、SaaS三个服务层面。用户申请某个或某些服务时,云管理系统就会按照相应的模版去创建资源。这是最基本的虚拟资源分配动作。

复杂一些的操作是可配置参数的资源模板,用户在申请服务时或运维人员在点击资源创建按钮前,可以传递一些参数给创建程序,如操作系统的用户名、密码,那么云管理系统在基于相应模板创建虚拟服务器时,会按照参数设置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员的账号信息。

再复杂一些的自动化动作,是基于模板组合进行的、有顺序的、有条件的动作序列,一般用作响应需要多个资源进行部署的业务系统的服务申请,通过一系列操作,为该业务系统分配网络地址、服务器、存储空间,并进行相关的配置,可定义动作执行的顺序以及后续动作执行的前提条件。对于特别复杂的动作组,允许进一步分割,也就是定义子动作组。

上述三种操作都是线上的、自动化完成的,这样的好处就是提高效率。云计算的好处之一就是敏捷分配,如果用户申请后,还要线下做很多配置,就会明显延长服务交付时间。同时基于模板的自动化操作也减少了人工线下操作的不确定性。

上面说完了运维的自动化,下面再说一下流程化。在云管理系统中,服务流程既包含了ITIL流程,如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等,同时也包含了云服务申请和审批的流程,如服务开通、服务变更、服务终止等。云管理系统还提供流程设计器和表单设计器,方便运维人员修改系统提供的服务流程,或者根据需要新建流程。

3、云时代数据中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虚拟化技术的大量应用,这使得管理的对象也在变化。以前的设备都是真实的,位置也是相对固定,管理起来相对直观。而应用虚拟化技术的结果是将这些资源进行“池化”,使得一切管理对象变成虚拟的、可迁移的存在,如何帮助用户面对这种挑战?

我们在谈云数据中心运维变化时,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在云数据中心,虚拟化带来了资源的池化,使得管理对象变成虚拟的、可灵活迁移的逻辑存在。运维人员很难再说清楚虚拟资源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云管理系统会采集虚拟资源的运行数据,即时掌握资源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虚拟资源与物理资源的关联信息,比如虚拟机运行在哪台物理机上。其次,虚拟资源与虚拟资源的关系,如某台虚拟机与哪个虚拟网络设备的端口连接,某个虚拟磁盘挂载到了哪个虚拟服务器上。第三,物理资源与空间资源的关联,可以定位资源的实际部署位置。第四,物理资源与物理资源的关联关系。第三点与第四点与传统数据中处理方式并无不同。第五,云管理系统,还能够管理资源与业务系统的关系,以及资源与用户的关系。

通过云管理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即时掌握云数据中心中有哪些资源,资源的运行情况,以及资源之间的链接,资源分配给了哪个用户、哪个业务系统,资源在哪,这个在哪既包括了虚拟资源的分布也包括了物理资源的位置。

可以这么说,云管理系统以服务租用的方式向最终用户屏蔽了云数据中心内的资源情况,但是运维人员通过云管理系统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掌握资源情况,包括虚拟的资源,也包括传统的资源。

4、目前,云数据中心管理的最大挑战除了上面提到的流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同时还要实现异构资源的融合管理,在这方面云管理系统是如何满足的? 我们在谈云数据中心变化时,曾经提到过,如果云数据中心同时存在多个虚拟化系统,由于提供商执行各自的厂家标准,要如何去运维。当时我们提到了“融合”,也就是通过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去融合、去屏蔽多个虚拟化系统的差异。

需要融合的虚拟化系统有很多,有商业产品,也有开源系统,在这我们不一一说明。但这只是虚拟资源范畴的融合,在我们实际的云数据中心运维工程中,我们发现,现阶段国内的很多云数据中心并没有全盘的虚拟化,这种现象在企业云数据中心中尤其普遍。企业中一部分业务系统部署在虚拟环境中,另外一部分业务系统部署在物理环境中,还有一些业务系统,部署环境同时存在物理资源及虚拟资源。

基于这种情况,云管理系统进一步扩大了“融合”的范畴,管理的资源范围不仅包括虚拟资源,还包括数据中心的物理资源、空间资源、动环资源,这样就把云数据中心全面地管理起来,既有传统的,也有虚拟的,而且传统资源和虚拟资源结合起来管理,使得云数据中心的运维更加的智能。比如,我要分配一个虚拟服务器,如果有动环资源的信息,我不仅可以基于宿主机也就是物理服务器的使用情况做策略,还可以考虑服务器所在区域的电能、冷能信息。

云数据中心是传统数据中心的升级,那么云数据中心的运维也应该是传统数据中心的运维升级,不应该缺少原有的运维能力。

5、云数据中心解决了业务系统部署的烟囱问题,通过资源池化及资源自动调度实现了灵活统一的业务部署,但不同的业务系统有其固有的专业性,对网络、计算、存储的规格要求各不相同,各个业务系统的服务要求、监控要求、故障处理要求等也存在差异,要做到业务系统的统一部署,又要满足特定需要,对于云数据中心“求同存异”的挑战,云管理系统是如何克服的?

云管理系统以服务租用的方式对云服务用户屏蔽了云数据中心的资源细节。以计算资源举例,一般情况下,云服务用户所看到的、分配给自己的服务器CPU配置都是虚拟的,也就是vCPU,他和物理CPU之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应关系,甲用户和乙用户同样的虚拟服务器配置,可能由于宿主机品牌、型号、虚拟化方式、超配策略等,在计算能力上会有较大差异,当然,云服务提供的成本也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再加上监控、维护等增值服务要求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等级的服务水平要求。

云管理系统在资源池划分方式上支持这种服务水平的差异性管理。云管理系统支持几种划分资源池的方式,其中一种就是按资源池等级进行划分并进行管理。可以定义不同等级的资源池,如金牌、银牌、铜牌,把物理资源及虚拟资源调度到不同等级的资源池中,用户、业务系统具有相应等级资源池的配额,在配额内可以申请、使用资源。其实,关于资源划分等级的做法在传统数据中心就有,在云数据中心中只是加入了虚拟资源而已。

6、对于数据中心而言,能效的问题为大家所关注,绿色数据中心的话题也一直再提,云管理系统是否能有效帮助云数据中心降低能耗?

虚拟化技术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降低能耗,这是基于虚拟机迁移技术实现的。前提是业务量在某一时间段内下降,物理机资源在这段时间内存在一定比例的空闲。最好是空闲的比例和时间是能够预见的,一般来讲,这个时间是夜晚。在这个相对空闲的周期内,通过迁移虚拟机到值班物理服务器的方式,实现部分物理服务器关机休息,达到省电的目的。

中心解析 篇3

一、品牌至上:“常青藤”型品牌期刊地位稳固

根据2012年度调查数据,结合龙源历年来发布的排行榜单,可以清晰地发现,一批传统的平面期刊通过网络传播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自身品牌的知名度,连续多年受到网络受众的追捧和认可,成为活力持久的“常青藤”型品牌期刊,特别是文学文摘类的《读书》、时政人物类的《炎黄春秋》、生活类的《轻兵器》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网络阅读市场,连续8年都是TOP100上榜品牌。这些市场地位稳固的期刊群体正是因为网络的传播和推广,才进一步延伸和扩大了自身的品牌价值,也进一步巩固了品牌期刊作为文化精品和深度阅读内容产品的“长尾”效应。

结合国内和海外两个市场的龙源运营统计数据,2012单刊年度销售TOP10排行榜为下表所示,基本上也都是线下发行和传统阅读市场认可度较好的知名品牌期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网络期刊数字化传播之前纸质原刊的内容生产和品牌构建依然重要。

二、内容为王:线上、线下期刊品牌高度重叠

2012年度网络阅读TOP100调查数据显示,和过去几年的调查结果相似,无论是国内用户还是海外用户,通过网络进行线上阅读次数最多的TOP100中文期刊,大部分是各个类别中的品牌期刊,国内、海外用户热衷关注的期刊名录高度重合,这说明,品牌期刊、精品内容同时受到海内外用户的欢迎。不仅如此,调查发现,网络阅读率高、网络发行量大的品牌期刊和线下发行量大、受众欢迎度高的平面纸质期刊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内容产业“内容为王”的规律再次得到印证,同时也说明,期刊的网络传播必须以纸质原刊和精品内容为基础,期刊的数字化传播会冲击和挤占传统纸质期刊生存空间的结论缺乏事实依据。期刊的网络传播不仅不会影响纸质原刊的发行,相反还会借助新的传播技术和媒介渠道,扩大纸质原刊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延伸传统期刊的市场辐射力和品牌价值。

三、两栖存在:国内、海外TOP100“两栖”期刊占比突出

对比2012年度国内、海外网络阅读TOP100期刊两份排名榜单,在两份TOP100排名榜单中同时占有一席之地的“两栖”期刊共有54种,占到上榜期刊总数的54%。

其中,时政人物类期刊有15种,占总数的36%;商业财经类14种,占总数的38.6%;文学文摘类6种,占总数的9%;生活类12种,占总数的27%;教育与学习类3种,占总数的5.6%;专业类刊物3种,占总数的5.6%;文化类期刊1种,占总数的1.9%。统计分析这些“两栖”期刊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发现海内外读者的共同兴趣和普遍的价值取向。

四、种类趋同:国内、海外TOP100上榜期刊类别接近

2012年度统计数据显示,中文期刊国内网络阅读TOP100和海外网络阅读TOP100两者涉及的期刊种类完全吻合,都分别是时政人物类、商业类、生活类、文学文摘类、教育与学习类、文化类、专业刊物等七个种类,只是不同类别在海内外网络阅读TOP100期刊中所占的比重略有不同。其中,时政人物类期刊在国内TOP100中所占比例为16%,在海外TOP100中所占比例为15%;商业类期刊在国内TOP100中所占比例为24%,在海外TOP100中所占比例为26%;生活类期刊在国内TOP100中所占比例为25%,在海外TOP100中所占比例为41%;文学文摘类期刊在国内TOP100中所占比例为16%,在海外TOP100中所占比例为10%;教育与学习类期刊在国内TOP100中所占比例为6%,在海外TOP100中所占比例为4%;专业类期刊在国内TOP100中所占比例为12%,在海外TOP100中所占比例为3%;文化类期刊在海内外TOP100中所占比例均为1%。这说明,生活类期刊在海外读者中更受欢迎,文学文摘类、专业类期刊在国内更受读者青睐,其他四类期刊在国内外受欢迎程度旗鼓相当。

调查结果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更加重视休闲娱乐,提高生活质量,通俗八卦新闻、生活、娱乐、旅游、健康、文学文摘、女性时尚、教育与学习、网络游戏、财经工商、理财类期刊成为新宠。在网络传播媒介的大力推动下,海内外期刊受众阅读口味逐步接近和趋同,一定程度上也在说明当代中国正日益融入世界。

五、趣味接近:国内、海外TOP100文章所属期刊同中有异

分析2012年度龙源期刊国内、海外网络阅读TOP100文章两份榜单,可以发现:国内期刊网络阅读TOP100文章集中分布在教育与学习类25%;文学文摘类22%;商业类17%;时政人物类15%;生活类14%;专业刊物类6%;文化类1%。其中,国内阅读出现TOP100文章最多的期刊是文学类的《当代》(4篇)和时政人物类的《看天下》(4篇)。

而海外期刊网络阅读TOP100文章则集中出现在文学文摘类69%;生活类18%;时政人物类10%;教育与学习类5%;商业类4%;专业刊物类4%。其中,海外阅读出现TOP100文章最多的是文学文摘期刊,囊括了全部文章总量的69%;最受欢迎的文章类型是长篇小说,出现TOP100文章最多的期刊几乎全部都是刊载长篇小说的文学类期刊,其中《当代》26篇,《收获》12篇,《十月》7篇,《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6篇。

nlc202309011220

比较国内、海外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海内外读者期刊网络阅读的取向和趣味总体较为接近。首先,海内外网络阅读的TOP100文章分布的期刊种类非常接近;其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学文摘类期刊同时受到海内外网民的普遍欢迎,海内外受众付费精读的TOP100文章大部分分布在这类期刊中(其中,国内占到总量的22%,海外则高达69%),展现了反映人类共同情感、审美取向和道德价值理念的文学艺术,对于海内外网民同样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持久的魅力。另外,生活类期刊也是海内外读者共同青睐的“常青”种类,这也体现了提高生活质量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追求。

当然,海内外读者的需求毕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国内TOP100文章25%出现在教育教学类期刊中,而海外只有5%;商业类期刊产生了海内TOP100文章中的17%,而国外只有5%;即使同为国内外读者最受欢迎的期刊文学文摘类,但海内外TOP100文章分布的比例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海外高达69%,而国内只有22%。时政人物类期刊分布的TOP100文章国内也比海外高出5个百分点。

不过,还有一点必须引起大家的注意。TOP100文章是年度最受网络阅读欢迎的热门文章,是网民付费精读的重点内容。认真分析2012年度海内外TOP100文章榜单后可以发现,在两份榜单上,TOP100文章在本年度现刊的分布量远远不及其他年份出版的过刊。比如,国内期刊网络阅读TOP100文章,21%来自2012年度现刊,79%则来自此前各年度出版的过刊;海外期刊网络阅读TOP100文章,本年度现刊占据44%,此前各年度出版的过刊占据56%。这表明,品牌期刊、精品内容的“长尾”效应展露无遗。这再一次印证了,精品内容对于数字化出版和网络阅读意义重大。因为,无论媒介和渠道如何发达、多样,“内容为王”永远是内容产业永恒的真理。

六、阅读方式:国内、海外TOP100期刊付费阅读为主

国内、海外TOP100期刊片段浏览访问量,是龙源期刊网唯一以受众点击片段浏览的数量(未付费而片段浏览)进行统计、排序而产生的榜单,其他TOP100期刊、TOP100文章等各类榜单都是以读者实际付费的阅读量为依据。TOP100浏览文章榜单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比较对照,更准确地了解哪些内容是读者随意浏览一带而过的,哪些是读者(机构或个人)愿意付费进行深入阅读的,这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研究吸引读者由免费片段浏览转化为付费深度阅读的因素究竟有哪些。

仔细研读2012年度国内、海外TOP100期刊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国内TOP100期刊未付费的片段浏览量为1292.26万次,个人及机构等各种付费阅读量为2760.86万次,付费阅读量占据总阅读量的68.1%;海外TOP100期刊未付费的片段浏览量为109.19万次,个人及机构等各种付费阅读量为1741.43万次,付费阅读量占据总阅读量的94.1%。2012年度期刊TOP100文章网络阅读的统计数据体现出同样的总体发展趋势,其中TOP100文章海外非付费片段浏览量为4518次,个人及机构等各种付费阅读量为21936次,付费阅读量占据总阅读量的82.9%。

虽然数据是这样,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龙源数据如此高的付费阅读量,其中机构付费阅读占到80%的份额。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龙源的商务模式,一个是B2C,一个是B2B。在目前阶段,B2C的付费阅读在整个付费阅读量中只占25%左右的比重,也是最近两三年逐渐成长起来的,个人付费阅读正处在一个成长期。付费阅读量的高百分比是来自机构用户买单。

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体验,绝大多数期刊受众已经开始接受有偿阅读,愿意为自己感兴趣的、有需求的优质内容进行付费之后的深度阅读。

七、受众构成:数字阅读、社会发展两相对应

龙源期刊网2012年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数字化期刊的受众,其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之间。首先,30-39岁这一年龄段的中青年受众,是当下期刊数字化阅读的骨干和中坚,所占比例为总数的33.92%。其次,是20-29岁之间的年轻网民,所占比例为26.18%。再次,就是40-49岁之间,年纪稍长的中年社会职业者,所占比例为19.22%。接下来,10-19岁网民占13.54%,大部分是年纪更小的中小学生;还有少量50-59岁的大龄受众,占到总数的4.62%,他们是网络阅读的配角。

从数字阅读网络受众的职业构成来看,根据龙源的调查,占比最大的社会职业是“教育/学生”,为总数的56.56%;其次是IT占8.62%、建筑占5.40%、政府/公共服务占4.70%、营销/公关占3.74%、金融/房产占3.39%、传媒/娱乐占3.08%、医疗/保健占2.31%、服务占2.26%、电信/网络占1.96%。

从龙源期刊国内网络阅读受众的地域分布来看,数字化期刊的读者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浙江、河南、湖北、上海等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或人口数量质量较好的省市。比如,广东占据总数的9.41%、江苏占7.97%、北京占7.49%、山东占6.68%、浙江占5.47%、河南占5.45%、湖北占4.79%、河北占4.72%、上海占3.74%,国内其他省市共占44.45%。在海外网络阅读市场,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这从另一个角度反向说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执笔作者:祝兴平,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问题解析 篇4

一、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现状

数据中心的环境设计要考虑诸多因素。IT设备大多运行在高能耗的条件下, 此外室温、湿度以及和空气流通等环境因素都对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使用周期有着较大的影响。

数据中心机房设备的空调系统设计要优先考虑下列特征:设备的稳定可靠性。水冷或者风冷设备能长期稳定运行, 提供机房设备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功能灵活性。空调系统在建造时, 应考虑整个机房空间的合理布局;节能环保性。空调系统能运行在较低的能耗状态, 实现高效低能耗的节能环境调控方式。

由于数据中心机房典型的发热功率大而散热去湿能力弱的工作特征, 并且处理大量数据量的机房设备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 有必要提出合理的节能优化改造方案, 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制定恒温调节设备以及制冷通风散热系统的最佳节能方案。

二、现阶段的空调系统设计主要面临下述问题

2.1不合理的机房设备配置

不合理的机房设备配置, 是现阶段的空调系统设计的一个主要问题。数据中心部分机房内部安装和设计空调时, 对整体的布局规划欠缺统一的考虑, 缺乏对硬件设备工作温湿度的认知, 严重浪费大量的能源。这些空间布局的不合理, 将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室内热量的损失, 降低空调的实际使用性能。由于数据中心的机房配置方面不合理, 使得部分空调设备的恒温和去湿功能相互间难以协调配合, 譬如在空调系统冷风散热时, 常常因为空气中水分子冷凝带来了除湿的问题, 这就进一步影响了机房环境湿度, 导致空调系统既要通过送冷风实现降温去湿, 还有同时保持环境温度而加湿, 矛盾的工作状态加重了整个系统的能源开销。

2.2数据中心机房气流组织

数据中心机房气流组织, 目前的相关设计还不够科学、合理。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的搭建要考虑到IT设备对散热性能的要求, 合理布局室内空间, 方便气体流通散发热量。在一些机房的气流组织上, 存在下述问题:由于机房天花板高度设计不当, 在机柜设备的上方存在热空气短路现象;此外, 由于在数据中心地板下部署的水冷装置不利于空气流通, 造成热量阻塞, 部分机房由于空间高度有限, 不能建造高位置的排风通道, 空调设备排风散热效率远远低于预期效果。这些空调设计的问题, 如果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 将会对空调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2.3机柜设备布局

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设计中, 对于机柜设备布局方面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够科学、合理。由于部分机柜的面板是左右流通式, 会形成热通道到冷通道的连接, 造成不利影响;机架之间距离紧凑并且采用了前后顺序排列的位置布局, 那么就会使得设备之间相互吸收排放的热量, 形成冷热空气短路, 降低散热排风能效;此外由于数据中心机房内设备、缆线多, 造成整个机房内部空气不流通。

另一方面, 搭建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与其他环境相同, 都需要考虑容量大小的问题。保证并维持机房内部的温湿度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具有不小的难度。而如果环境的空调容量控制得不得当, 也同样会给冷却散热加重负担。过高或者过低的容量都将造成温湿度变化波动范围过大, 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方案

针对上一章节中提出的当前数据中心环境中空调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节将在遵循能够保证正常的温湿度环境指标的前提下, 兼顾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现最大化地能耗降低。

3.1优化空调水冷和风冷模式

优化空调水冷和风冷模式, 是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设计改造方案时, 可以合理提高机房内部相对温湿度标准, 进而通过高的水冷温度实现制冷效能的提升。可以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供冷模型。对于小型机房可以使用风冷分离的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对于室外温度变化的场景, 可以部署集中水冷系统, 在低室外温度下, 可以实现机房内高温度气流无偿制冷的效果。在高室外温度下, 可以通过设备倒换, 切用制冷系统。此外, 还可以分离温度和湿度调控, 进一步实现不增加除湿难度的冷却能效。目前相关的技术主要有机械制冷和蒸发冷却的方法。前者涉及低压缩比的制冷设备, 后者的部署收环境因素限制, 常常应用在气候干燥的环境条件中。

3.2优化机房气流组织

优化机房气流组织, 也是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结合数据中心机房环境的搭建, 慎重考虑空调冷却系统的排风方式。有效的排风方式能加速数据中心环境内气体流通、加速散热过程, 同时能避免局部过热的现象, 平均数据中心的环境温度。

设计上可以选择上送风和下送风两种方式。前者冷风将机房机柜上方的热量携带走, 送至室内下部, 实现散热制冷的效果;后者的主要方法是合理抬升地板高度至一理想位置, 在地板下构造架空区域, 空调冷风通过架空层送往机房内部, 并最终通过机房顶部空间散发热量, 实现循环制冷的效果。回送冷风的方式可以结合数据中心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开放式或者管道式以及相互间融合的方法。

3.3合理的机架设备布局

合理的机架设备布局, 对于节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数据中心内放置着高密度的机房设备, 需要优化摆放布局、选择空调系统和设备的合理安装位置。在布局上应该避免传统的所有机柜朝向同一面放置的情形, 可以优先考虑邻近的机柜之间相向摆放或者背向摆放的方法。这样的布局中, 机架之间的冷热通道能合理分离冷热气体, 有效地避免了散发热量被其他设备再次吸收的情况, 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 进而节省了空调系统制冷散热的能耗。此外, 还可以在空调系统的热通道设计上采用物理上的软隔绝方法, 进而避免了冷通道和行人通道遭到散热排风的不利影响, 保证了散热系统的工作效率。

总之, 本文主要面向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问题, 分析了现有机房空调系统在布局、气流组织等方面的不合理因素, 并结合实际施工改造, 提出了设备节能、气流组织优化和自然冷源合理利等方法, 改造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以期实现高效节能的制冷散热效果, 进而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ASHRAE TC9.9.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数据中心系列丛书1~7[M].杨国荣, 胡仰耆, 沈添鸿, 等,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S].

[3]周航.电信机房空调送风方式的选择与设计[J].制冷与空调, 2009 (6) :67-71

[4]何钟琪, 黄霞.上海地区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措施探讨[J].暖通空调, 2011.41 (8) :3-6

[5]蒋雅靖, 刘刚.数据机房不同下送风方式的模拟分析及对比[J].建筑节能, 2011, 39 (1) :18-20

[6]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中心解析 篇5

老花眼是由于老年人眼睛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减退而引发的一种退化性疾病。

老花眼患者除了要进行配镜治疗、多注意用眼卫生和加强身体锻炼外,河北美丽岛高级验光师还建议选用以下食疗方进行治疗:

一、复合黄瓜汁

原料:黄瓜、西红柿各150克,柠檬汁5毫升。

制用法:将黄瓜和西红柿切碎,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混合汁,再在此混合汁中加入柠檬汁,搅拌均匀即成。此饮料可早、晚各饮一次。

适应症:适用于各型老花眼患者。

二、芹菜鲜藕汁

原料:芹菜、鲜藕备150克,黄瓜100克,柠檬汁5毫升。

制用法:将芹菜、鲜藕和黄瓜切碎,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混合汁,再在此混合汁中加入柠檬汁,搅拌均匀即成。此饮料可早、晚各饮一次。

适应症:适用于各型老花眼患者。

三、苹果蛋奶

原料:苹果、芦柑、鸡蛋各1个,牛奶200毫升,蜂蜜10毫升。

制用法:将苹果和芦柑切成小块,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混合汁待用。将鸡蛋打入碗中搅匀待用。将牛奶倒入锅中,用中火煮至快沸腾时加入搅匀的鸡蛋,煮沸后离火,然后趁热加入混合汁和蜂蜜,搅拌均匀即成。此饮料可早、晚各饮一次。

适应症:适用于各型老花眼患者。

四、胡萝卜苹果豆浆

原料:胡萝卜、苹果各50克,豆浆200毫升,柠檬汁5毫升。

制用法:将胡萝卜、苹果切碎,与豆浆同时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混合汁,再在此混合汁中加入柠檬汁,搅拌均匀即成。此饮料可早、晚各饮一次。

适应症:适用于各型老花眼患者。

五、芝麻花生豆奶

原料:黑芝麻15克,花生仁25克,豆粉50克。

制用法:先将黑芝麻、花生仁一起入锅炒熟,研成细末待用。将豆粉入锅加适量清水煮沸,再加入花生仁末和黑芝麻末,搅拌均匀即成。此豆奶可早、晚各饮一次。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气。

适应症:适用于气血两虚型老花眼患者。

六、枸杞子炒肉丝

原料:枸杞子30克,瘦猪肉200克。

制用法:先将枸杞子洗净,装入碗中上笼(或隔水)蒸熟待用。将瘦猪肉切成丝,入锅加植物油炒至快熟时加入蒸熟的枸杞子,再熘炒片刻即成(可加入食盐等调味品)。此菜可每天佐餐食用。

功效:滋肾,养肝,明目。

适应症:适用于肝肾不足型老花眼患者。

七、枸杞叶猪肝汤

原料:枸杞叶100克,猪肝200克,调味品适量。

制用法:将枸杞叶洗净待用。将猪肝洗净切片,放入煮沸的汤锅中,再加入料酒、葱花、姜末等调料,煨煮30分钟,待猪肝煮熟后加入洗净的枸杞叶,再煮10分钟左右即成。此菜可每天佐餐食用。

功效:滋肾,养肝,明目。

适应症:适用于肝肾不足型老花眼患者。

八、黑豆粥

原料:黑豆、粳米各100克,浮小麦(未成熟的小麦)50克。

制用法:将浮小麦用纱布包好与黑豆一起入锅加水煎煮,待黑豆煮开花后,取出装有浮小麦的纱布包,再加入粳米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每天早、晚各食用一次。

适应症:适用于各型老花眼患者,常吃此粥还有防治高血压、增强老年人体质的作用。

九、银杞明目汤

原料:水发银耳20克,枸杞子10克,鸡肝100克,茉莉花(干品)25克,调味品适量。制用法:将银耳洗净切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待用。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银耳、鸡肝、枸杞,煮沸,再加入料酒、姜汁、食盐和味精等调味品,待鸡肝煮熟后,再撒入茉莉花即成。此汤可在每日晚餐时饮用。

功效:补肝益肾,明目养颜。

适应症:适用于各型老花眼患者。

解析购物中心的4大招商策略 篇6

一、招商在先策略

任何商业项目都是要追求商业回报的, 购物中心当然也不例外。大连有家运营非常成功的购物中心, 其在招商手册中规定:在项目正式开工前必须签订60%的可租赁的购物中心面积, 以确保在购物中心开业后的第三个完整财政年度能取得公司对于投资回报率的要求。

这个规定看似简单, 却体现出这家购物中心拥有非常丰富的招商经验。签订了60%的租约意向书大大降低了购物中心建成后招商的风险。现在大部分购物中心的开发商先开工后招商, 建到一半再招商。这些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去了解主力店的要求, 而是按普通公建标准建设, 每层荷载统统500公斤, 层高也全部一样。问题出来了, 超市至少要1吨承重, 建材要4吨, 图书要2吨, 怎么改?所有的主力店看完, 都回一句话:不去!所以, 招商在先非常重要。

在前期招商的这个阶段有两个课题需要攻克:

■敲定主力店

选什么样的主力店入驻购物中心这是有讲究的。主力店的确定是有学问的, 并非多多益善。一个大型区域型的购物中心里面最好可以拥有3-5个主力商户。如果超出了这个数字, 必然加剧了同类型主力商户之间的竞争, 不能发挥最佳的零售集聚效应, 反而可能出现恶性竞争而拼命降低零售价格, 这对购物中心的长期发展很不利。

如果在一个大型购物中心里有十个主力店, 则完全没必要。原因很简单, 并不会因为增加一两个主力店, 人流就会增加。而且主力店一定要跟购物中心的地点结合起来选定。在城市商业区做, 最好就是百货、电影城、数码城, 如果地点差一点, 可以做超市, 再远一点到了郊区, 才可以做家居、建材等。在这方面有很多案例可以借鉴, 曾经有购物中心在最黄金地段做了两个建材超市, 租给国际顶尖企业, 但是效益明显就不如郊区店。至于选什么具体的主力店, 最好是不同业态的主力店配合, 百货、超市、数码城、电影城每样一个, 搭配在一起, 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增加主力店的比较效益。最好不要在一个购物中心里做两个同样的主力店。当然也有极少数情况, 美国有一个购物中心里做了五个百货店, 而且生意都很好。

■选择次主力店

主力店能迅速消化购物中心的可出租面积, 吸引客流, 可是另一方面主力店的租约期限要求比较长, 接受的租金水平较低, 影响购物中心的整体回报。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有30万种商品可以选择, 目前在中国, 只有10万种商品。中国目前最缺的不是主力店, 也不是小店铺, 最缺的就是有特色的经营面积在5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的次主力店。

二、精挑细选策略

新建购物中心需要精心地挑选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国内外商户组合, 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并给所有的零售伙伴带来客流和商机。联合商圈内优势企业和项目, 集中整合内部各种资源, 进行差异化营销推广, 以吸引广泛的国内外优势商业和服务品牌。从而通过商圈和项目的品牌群效应, 带动其它目标资源, 实现购物中心招商的整体成功。

精心挑选出要合作的租户, 运用差异化策略跟本商圈企业形成互补和错位。项目开始之初就与主要租户洽谈, 针对租户的商业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予以考虑;将购物中心中的业态分为大类、小类, 对每类中的领导商户进行分析, 并且针对其相应的顾客群进行分析, 在不同租户之间进行位置之间的协调, 综合构建。各业态的招商同目标主力店、优势品牌先行确立合作关系, 先行规划, 并以此形成各业态的品牌群, 带动每一业态和区域招商的整体成功。在本项目形成品牌效应和集群效应之前, 针对有影响力的资源采用灵活的合作方式和充分的优惠条件, 以此带动招商的整体成功。

对于已成为现代大型购物中心内标准配备的电影院, 新建购物中心应在项目设计阶段, 选择与国内优秀的院线公司签订租赁协议, 根据其需要进行设计建造。项目建成后由电影公司负责影院的运营;对于其他的休闲娱乐设施, 如溜冰场和练歌房等, 均参照电影院的建设经营模式, 仅提供相应的场地给优秀的公司去经营, 购物中心不宜参与日后的经营。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运用的不断成熟, 网络购物跨越时空地域的便捷性, 四通八达的物流速递网络高效运转性, 以及零售商品售价大大低于实体店的价格优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选择在网上购物, 在家中电脑前点击鼠标完成网上购物流程后, 只要在家中等待就可以购买到和购物中心内陈列相同的商品, 这对购物中心的发展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吸引消费者走出家门驾车前往购物中心消费?

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必须在制定招商组合策略中, 加大提供给消费者体验式服务需求的承租商的比重, 才可以应对这一网上购物的快速发展趋势。所谓的体验式服务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必须在购物中心内才能体验到的服务, 这些服务具体包括餐饮服务、美容美发服务、电影院、体育运动、各种技能培训服务等, 这些服务都是消费者无法在家中完成的。

三、单纯经营模式策略

世界上很多知名购物中心的业务模式非常单一, 只做房产出租的业务, 即全部的收入来自承租商户支付的固定租金, 浮动租金以及各种购物中心的运行费用, 不参与到商户的任何经营活动中去, 只专注于长期地经营好自己的购物中心, 以帮助商户提升自身的经营业绩, 从而巩固其对商户的吸引力, 并持续在购物中心经营管理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运营的角度来看, 这样的设计安排是效率最大化的一种选择。相对而言, 很多国内的开发商为了让自身更具灵活性, 同时申请了零售资质, 代理那些还没有进入国内的一些欧洲品牌, 甚至集中化管理整个购物中心的收银系统, 控制住商户的现金收入。零售行业不同于商业地产行业, 如果贸然进入完全不熟悉的领域, 势必在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竞争不过专业的零售商户, 长此以往势必削弱自身在购物中心领域的竞争力。

四、最佳招商步骤

购物中心招商工作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招商前的准备工作及市场调研;第二部分是租约管理;第三部分是租户筛选。

■招商前的准备工作及市场调研

第一步, 市场调研。在规划设计之前, 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报告的主要结论是熟悉市场, 而关于这个市场调研主要由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将同类的购物中心进行比较, 如果是一个成熟的商圈, 对周边商业的情况要有一个详尽的考察, 掌握各种数据。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委托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 要找一只具备一定水准, 而且要很有专业操守的队伍, 因为这个数据是不可验证的, 要花费很多成本、用很多方法进行采集。

其中最主要的是, 当你委托专业的调研公司进行调研时, 调研需求必须提供准确, 自己先清楚:需要什么、怎么调研、用哪些数据、用什么方法、需要得出哪方面的结论。提供的调研需求若不够准确, 会导致调研报告不具有指导性。

该工作对专业性要求很高, 建议新建购物中心要专门组建自己的团队, 并和一流的商场调研公司展开合作。针对当地市场和专业公司反复讨论制作顾客问卷表, 反映当地消费者对于购物中心的具体需求, 从而调整购物中心的设计及招商组合。在这方面, 绝对不可以直接生搬硬套任何来自其他购物中心的已有经验。

第二步, 准备工作即商场定位、商品品类组合列表。这个工作可以委托专业公司或专业人士, 自有的团队同时进行参与, 并聘请专家、行业机构进行反复论证。

大连某知名购物中心的做法是在项目小组成立伊始就组建自己的租赁团队, 贯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 获取来自租户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任何和租户方面相关的协调工作都由该小组负责完成。

第三步, 制定租金计划和目标。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开业初期并不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养商期的租金不做太高要求, 但一定要有长远的计划和目标。扩展来说, 这个租金是个泛意的词, 代表了购物中心所有的费用, 广告费、停车费等包括在内, 都要有一个计划, 需要算投入产出。

第四步, 各类主要租户及其经营需求的了解。作为购物中心营运者必须要满足两个要求, 第一个是要满足消费者消费的需求, 他们有很多消费的特征, 有边际消费的倾向, 有不同消费的弹性, 要研究这些。第二点往往被忽略, 就是租户的经营需求, 要及时地为租户解决困难, 满足租户机电、营销等方方面面的经营需求, 租户同时发挥它的专业能力, 就会提供给消费者更符合需求的服务。

第五步, 招商计划列表。招商计划对应的是一个开业计划, 要达到预期的时间进度, 就要了解租户的经营特点, 每个租户审批和决策的效率是不一样的, 有快有慢。对应你的开业计划, 要有不同的进场时间。

第六步, 按照既定约束、预算约束和硬件条件确定分类交场条件。各个业态业种的品牌, 不只是对场地要求不同, 根据不同经营需求, 风火水电, 交通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 电影院有夜场甚至通宵的放映, 就要求有客流专用疏散通道。

第七步, 几个重要参数的确定, 包括总建筑面积、可出租建筑面积、可出租使用面积, 使用率、按照可出租建筑面积计算的租金单价、按照使用面积计算的租金单价、静态出租率、动态出租率等。因为这些参数的确定, 有利于将来基础数据的核算, 进而对经营管理诊断进行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就类似于说我们国家地理上的水平点, 这个基础数据不准确的话, 将来计算上会出现混乱。另外使用率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使用率是把双刃剑, 为什么这么讲?使用率高意味着公共面积、配套面积小, 意味着商户分布太密了, 购物中心的环境可能不够好, 配套的功能可能不够全。另一方面, 使用率不高, 公共环境做得很好, 又出现了租金收入水平不达标的问题。

第八步, 程序和标准。最重要的不是要做什么, 而是分清先后。对于购物中心, 单独分解开每个环节不复杂, 但是你要有序地把它综合起来, 按照程序来做却是一件难事。做事流程还需要标准化。比如出租率达到什么时候准备开业, 这就是一个标准。

■租约管理

租约管理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对那些租期超过五年的租户, 要慎之又慎。购物中心要通过经营提升它的商业价值, 然后在资本市场上变现, 一旦签约年限过长, 面积过大, 很难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进一步调整, 进而无法实现物业增值。

招商代理很常见, 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独家代理Sole agent:全盘操盘, 所有第三方的、自己的客户必须通过独家代理洽谈租赁条件, 它有权不分佣给其他代理行。二是首席代理leading agent:在代理中充当所有代理行的领导者, 它要分佣给其他代理行。业主是租赁条款的决定人, 至于是否留部分面积给其他第三方或自己出租, 视合同条件而定。三是联合代理general agent:联合代理就是自己操盘, 选适合自己定位的代理行联合代理, 只要交易成功, 就可支付给成功介绍的代理行佣金。

这里建议新建购物中心采取联合代理的方式。事实上现实当中真正招商做得好的代理行屈指可数。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 因为品牌资源有区域化特征, 就是说同样品牌广东总代理不能够到北京来经营, 品牌区域分割非常严重。另外一个原因, 是因为招商的周期太长, 先跟租户谈完, 接着跟业主谈, 跟业主谈完又跟品牌商谈, 从成本和收益来讲, 最多两个半月已经是极值, 一般一个月或一个半月比较多见。专业只做招商的公司, 十之八九都是亏损的, 难以为继。所以租赁代理只委托给一家做的话一定会有问题。

建议具体的操作策略是:第一培养自己的团队, 找一个懂得租赁的人带这个团队;同时发挥一些品牌商、行业专家或者招商资深人士的优势, 先进行列表, 自己有能力招的先行填空、然后进行多家代理, 包括个人的、公司的。实际上这个代价在开业前, 是一定要付出的。所以租赁代理要自主招商和代理招商两条腿走路, 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租户评估及选择

租户的评估方法有多种, 比如静态租户评估法。传统的租户评估标准基本是一组可以量化的静态数据——品牌、租金、承租面积、租赁期限。基本是现在的, 静态的。

也可采用动态租户评估法, 即对租户的选择和评估将不仅仅是参照传统的评估标准, 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购物中心初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定位以及营销、管理方式和策略, 综合评估租户和购物中心的互动性和共同成长性, 是着眼于将来的, 动态的。

总之, 新建购物中心在项目确认后, 要组建自己的专业招商队伍和外部的招商代理一起开展前期招商工作, 要充分沟通、了解主力商户对购物中心提出的各种需求, 并在建筑方案中进行考虑和修改。

中心解析 篇7

目前,我国对“以学生为中心”研究的探讨主要搜索到了400余篇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探讨主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内部组织体系、 学校功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学评教体系、 就业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内容覆盖面较广, 已从单一的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延伸到了对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的研究,但研究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回归到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真的探析,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提出、理论基础、内涵及理念的构建等方面,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进一步加以诠释, 从而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奠定理论基础。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提出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起源。早在19世纪80年代末,杜威就在其相关的文章中多次强调学生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重要性。他指出,要让学生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就必须让他们自己控制自己,使他们能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接触外界,从而实现对自己能力的支配。同时,他又强调,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过多约束将割裂他们与社会经验的接触。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在发言中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1]。他认为作为学习者的人天生就拥有学习的潜力,如果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的个人需求相关,而且学习者又积极参与,这样的学习就有效。另外,学习者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如果外界的批评保持在最低限度,学生的自主评价得以发挥,那么学习者的独立性和创造力等能力将得以发展。

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主题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与主题同名的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以及相配套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 《宣言》中要求各个国家和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包括参与教育重大问题讨论、评估、课程及其内容改革,制订政策与院校管理等等”,并预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必将对整个世界21世纪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以学生为中心”首次见诸联合国机构的正式文件,从此这一提法逐渐成为权威性的术语和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近年来最显著的特征是入学人数的急剧变化,激烈的生源竞争将迫使学校关注学生的在校感受,致力于服务学生的追求。为适应学生消费者时代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确立学生消费者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理念,提高高等教育消费者满意度,切实保障教育消费者权益,积极开拓高等教育消费市场。 我国理论界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中明确提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关乎大学的核心理念,关乎大学精神与文化,关乎学校未来发展战略。2012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第五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年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四本经需要常念》的主题报告中,指出要牢记并实践“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科教育是学校的基础、知识能力素质是培养学生的三要素”这“四本经”。他强调,高校要始终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重视本科阶段的教育,使培养的学生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高校要进行一次教学方法的革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否则,高等教育质量无从谈起。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则从人的意义上理解高等教育,“让学生自由发展”或者“使学生成为其自己”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教育对学生的心灵开放则意味着把学生当成具有自由自觉活动能力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主导),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重提与强调,充分表明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罗杰斯。 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 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 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2]。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主导者、决定者和评估者而是辅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以前的授业解惑,而转变成创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学习需要的更多资源, 鼓励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获得学习经验。学生的职责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具有选择权和主动认知权,对学习和考核评价负有责任。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正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

(三)X理论Y理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雷戈(D.Megregor)在研究管理时发现,管理人员对工人的认识如果持不诚实、 懒惰、不负责任等观点,就会对工人实行强制性的管理措施,此即所谓的“X理论”;相反,如果认为人是主动去工作的,只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他就会努力工作,并希望有所成就。这一观点鼓励工人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被称为“Y理论”。并且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已经过时,只有“Y理论”才能在管理上取得成功。麦格雷戈的理论观点对构建中国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学校的管理对象是一群思维活跃、 热情奔放、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青年大学生,因此,应当充分相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自由,鼓励其参与到学校、院、系或班集体的各项事务中去,维护学生正当的、合理的权益或要求,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诠释

如何理解和诠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呢?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和解释了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的理解。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献君教授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是指教师围着学生转,也不是指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而是指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教育的目的不在“教”而在“学”,也即“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学生学习了就有教育,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因此,最根本的是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即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 转变,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他们如何学以及学到了什么[3]。

杜肯大学威廉姆·巴伦内(William Barone)教授从心理学的视角,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进行了界定,认为它是将教学的重心从教师转化为学生自己要学和要做;赋予学生权利,让其更充分地参与,更好地被激发, 对自己的学习更负责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效果超越对孤立事实的死记硬背,强调高层次(由记忆、理解、应用到分析、评价、创新)的思考[4]。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更好地激励他们承担学习责任和增强自我意识;强调教师的革新,要和学生建立积极的关系,鼓舞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他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不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都可以用于其中;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课堂过程中,学生们并不意味着就是随心所欲,而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格林伍德教育词典》(Greenwood Dictionnary of Ed- ucation)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SCL)是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影响自己学习的内容、 形式、材料和进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 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并且给学生提供进行有效学习的技能指导[5]。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实际上是要实现本科教育从“教”到“学”、从“传统”到“学习”这一新范式的转变。在“以学生为中心(SCL)”的教育理念下,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并由学习者自己掌控, 大学的目标是为学生自主发现和构建学问创造环境,使学生成为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者。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从整体的角度设计学习,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建构者,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构建方式

(一)处理好“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系

在强调“学生中心”思想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要么从外面强加于儿童,要么让学生完全放任自流,两者都是根本错误的。教师如果采取对学生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教师不仅应该给学生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学生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

(二)转变观念,提高学校的服务能力

在WTO的框架内,教育是被列入服务业范畴的。教育作为一种广义的服务,其产品应该是能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教学手段,学生则是消费者,无疑应处于中心地位。 学校应该以主动的态势,转变自身观念,正确理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组织服务队伍,深入学生群体了解需求,提高服务学生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自主管理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非忽略对学生基础和共性知识以及基本道德的培养。基本道德、共性知识等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将之传授给学生是教育者的责任。只不过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角度,更有针对性地施予学生。同时,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 调整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因素的合作、沟通、协调等方式,加强教育管理的民主性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依靠高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积极参与高校教育与管理,努力提升自身全面素质,增强自身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四)构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成了一个思考的问题。学校是教育产品的 “提供者”,而受教育者是“消费者”。对学校办学成败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消费者,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如何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教育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高校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良性互动,形成一种新型的学校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因此,构筑它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平台是关键。高校在主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以及学生在积极参与高校日常管理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可能完全一致,总是会有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建立一种高效的合作与交流平台, 协调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

(五)建立完善的学生教育服务管理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应该是一切高校工作的行动指南。学校工作必须环环相扣,形成完善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系统,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认真考虑整个教学和管理环节中的各个细节,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培养人才,服务地方、服务社会。把“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到教育工作实际中,就是要以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各项工作都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机会和能力。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在影响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如何适应这一现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回归到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真的探析,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提出,理论基础、内涵及理念的构建等方面,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以诠释,从而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

中心解析 篇8

1. 商业综合体定义解读

商业综合体建筑是集合商业、居住、酒店、文化、会展、休闲及景观等多种功能的复杂建筑类型。从功能上分析, 商业综合体原来只是满足购物需求的场所, 从最初讲求购物舒适度、强调购物体验感, 到目前逐渐发展成消费者休闲聚会的场所, 单纯的购物功能不断复合了居住、酒店等多元业态。从内涵上分析, 在市中心, 商业综合体建筑可能只是一栋大体量购物建筑而已;而在非中心城区或者郊区, 其除了是一个购物场所之外, 还可能是一个政府的重点工程、一个城市的地标、一个市民的广场, 有如此之类衍生含义。

2. 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

纵观中国近几年商业综合体在非中心城区的发展状况, 万达广场无疑是最耀眼、最成功的一个案例。“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 这霸气的广告俘获了众多二、三线城市管理者和消费者的心。依靠自身成熟的产业链条、强大的商业管理能力, 早期的大部分万达广场项目都获得运营上的成功 (后期部分万达广场模式缺少更新, 吸引力降低, 导致运营效果大打折扣) 。

万达广场的前期成功, 让许多其后进入商业领域的开发商认为找到了商业综合体的开发“定律”, 遵循这个“定律”就可以保证商业设计的成功。建筑虽快速建造起来, 但后期的运营问题却比比皆是, 成为一个个外表漂亮的运营“包袱”, 在上海这样商业高度发达的城市也不例外。如在上海普陀区长风商务区大渡河路和云岭东路相交路口, 就有长风景畔广场和国盛中心两个商业综合体隔路相对, 前者门庭若市, 后者却门可罗雀, 同一路口相似规模的两个商业综合体, 却有截然不同的运营效果。

二、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考察案例选择

为了进一步了解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的发展现状, 笔者对上海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建筑进行一系列考察, 试图对上述现象进行剖析。考察对象主要集中在上海普陀、嘉定、浦东等非传统商业核心区。基于参观的众多案例, 本文选取嘉亭荟城市生活广场 (轨交11号线安亭站地块项目) 和长风景畔广场 (长风主题商业娱乐中心) 两个商业综合体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嘉亭荟城市生活广场 (以下简称嘉亭荟) 位于嘉定安亭新镇墨玉南路, 商业建筑面积约6.5万m2, 地上4层, 地下2层。长风景畔广场 (以下简称景畔广场) 位于普陀区大渡河路与云岭东路交叉口, 商业总建筑面积约5.6万m2, 地上5层, 地下2层。

评价商业建筑运营是否成功的因素包括招商情况、人流量和营业额等指标, 除此之外才是建筑的形象性、地标性等因素。嘉亭荟2013年上半年实现了3.7亿元人民币营业额、周末8万~10万人流量的超高人气 (1) 。景畔广场也有类似的表现, 开业不久即成为区域消费者相邀聚会、消费的场所。

三、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成功运营要素

1. 合理的商业定位

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多是典型的目的性消费和辐射型消费的复合, 周边往往缺乏现成的良好商业氛围, 因此其商业定位就是要大而全、一站式特色 (主题) 消费, 并且自我培育消费氛围。万达集团“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的广告凸显了其在自我培育上的自信, 也点出此类商业综合体成功的关键。

合理的定位需要充分分析区域所处区位的优劣条件, 明确自身吸引辐射型消费者和目的性消费者的特色和亮点, 并采取“因地制宜”的设计。如嘉亭荟的区位优势在于邻近轨交11号线和沪宁高速出口, 周边还有汽车主题产业园。通过轨交和高速公路前来的目的性消费者, 是间隔性消费行为 (若首次体验不好就没有第二次了) , 多为满足特色性的消费;而周边产业园员工及居民是辐射型消费者, 会是持续性的消费行为, 更多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嘉亭荟的运营成功在于进行了针对性、差异化、特色化的业态定位, 如一站式消费、利用安亭汽车主题概念、塑造良好服务环境等, 对以上两类的消费者产生持续的吸引力, 形成商业运营上的良性循环。景畔广场则针对前往长风公园的游客 (目的性消费群) 和长风商务区及附近住宅居民 (辐射型消费群) , 设置良好的餐饮配套服务, 并依托华谊影院设置电影主题业态, 强化自身特色和亮点。

2. 可达性与便利性均好的动线组织

交通组织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需重点考虑的要素之一, 外部交通的组织要确保顾客便捷抵达, 内部交通的组织要使顾客能舒适消费。非中心城区的商业综合体在内外部交通的接驳和组织方面更有优势条件。

外部交通就是顾客抵达的方式, 考虑商业综合体自身的辐射效应, 主要有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自驾三条路径, 当然也有部分附近顾客步行抵达。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可在选址上与轨交站点和地面公交集散站点结合:嘉亭荟与轨交11号线安亭站紧密结合, 地面还设有安亭公交集散站点。景畔广场临近轨交2号线天山西路站和13号线大渡河路站, 周边地面公交也很发达。另外, 嘉亭荟与景畔广场都设置有地下两层免费停车及大量的地面停车位, 这一点在城市中心区域是极难想象的, 对周边自驾顾客有极大吸引力, 增大了商业的辐射半径。

多首层内部流线是提升高区商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中被普遍采用。嘉亭荟的二层平台与轨交出站层平面对接, 形成双首层, 而景畔广场在室外中心广场设置了直达三层的跃层扶梯, 均提升了高区的商业价值。

商业综合体的内部交通环线化可以加强视觉联系及强化商业氛围。简单环线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明了, 顾客在消费时不会迷失方向, 嘉亭荟和景畔广场的内部动线均围绕室内中庭和室外广场展开。

3. 特色空间组织模式

室外步行街 (街铺) +室内中庭+室外中心广场模式是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较为典型的平面布局骨架。各个区块承载的功能各有不同, 且具有针对性。室外步行街 (非封闭空调区) 是春、秋两季常态化的商业行为发生的区域, 在夏、冬两季顾客可以在室内中庭 (封闭空调区域) 形成特色消费场所转换。室外中心广场 (带顶盖或露天) 是全年商业活动的中心, 提供部分城市广场的功能——休闲、聚会、展示等功能。

嘉亭荟商业区设置带顶盖的室外中心广场, 商业动线从中心广场辐射延伸至一层架空室外步行街, 底层每个商业店面均临步行街或者广场;在二层及以上, 商业街围绕中央带顶室外中心广场延伸线性布局, 商业主动线空间端部空间对外开敞, 与室外庭院景观形成对景, 同时促进自然通风。商业街铺位面积多样化, 便于进行特色化招商。景畔广场的室外中心广场直接露天, 辐射衔接外廊街铺。广场与街铺两侧形成良好的商业视觉互动。另外, 嘉亭荟和景畔广场都在综合体局部体量采用封闭全空调室内中庭设置, 确保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商业环境的舒适。

4. 品牌超市及多餐饮化的业态布局

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商业环境自我培育的核心就是吸引稳定客源, 并促使顾客停留、消费。商业分析表明, 业态招商引入家乐福、乐购等品牌超市是商业综合体的客源保证。同时, 品牌超市的引入对商业综合体的知名度会有很大的提升。依托品牌超市的影响力和顾客稳定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 能够有效将消费人流引入建筑, 再通过良好的流线组织, 就能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 带动商业综合体内客流循环。嘉亭荟引入大润发超市, 一层设置超市主入口, 超市主营业面积分布在二、三层, 各层均配合设置众多品牌餐饮, 依托超市购物客流“蝴蝶效应”, 为整个综合体带来稳定的客流。景畔广场的乐购超市主营业面积设置在地下一层, 入口设置在一层步行街中段, 对消费人流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另外, 多餐饮化设置是非城市中心区商业综合体商业环境自我培育的重点, 但是针对非城市中心区商业综合体的类型特色, 在餐饮品牌和类型的选择上要有差异性, 中档特色餐饮和快餐应占主要比例。嘉亭荟在一层大比例设置必胜客、肯德基、避风塘、一茶一坐、星巴克等餐饮。景畔广场的一层餐饮设置中奶茶类及特色小吃占有很大比例, 每个店铺面积只有10~20 m2, 但是位置靠近一层入口及人流易到达区, 容易带动人气。餐饮类业态还有个额外的优势, 其大部分都是面向目的性消费顾客, 可以将营业区设置在高区楼层, 从而提升高区的商业出租率, 并促进客流在商业综合体内的竖向循环。

5. 人性化购物环境的细节塑造

非中心城区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在塑造人性化购物体验细节方面的首要优势是有条件对建筑中的过渡空间进行开敞化处理和景观化设计。这与大部分位于中心城区的商业综合体将所有功能装载进一个完整界面体量的“闷罐式”处理方式截然不同, 给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也有很大差别。

丰富的人性化细节塑造, 有助于提升商业综合体的竞争力, 吸引顾客进入建筑, 品味精致的产品或者优美的景观, 建筑空间便成为人们可以在此聚会交流的积极场所。嘉亭荟中利用建筑退台布置大量的休闲活动区域, 引人驻足;富有现代感的建筑立面采用金属、玻璃及穿孔铝板作为表皮材料, 地面设置水景和开敞中庭景观, 营造出富有吸引力的商业综合体形象及空间。景畔广场采用了开敞街铺与室内中庭商业街结合的布局方式, 各色景观配置丰富;设计注重街铺空间的塑造, 在人性化的细节上设计也很到位, 比如儿童活动区、雕塑、休闲座椅和水景一应俱全。

6. 多元、丰富的商业体验营造

家庭化商业体验是在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商业体验的主要模式之一, 其消费客群中“1带3”或者“1带5”的消费模式非常明显。这种模式将儿童定位为主要消费对象“1”, 会有针对性地设置儿童娱乐、培训、玩具、服装及特色餐饮;陪伴儿童而来的家长构成其他业态 (如百货、餐饮) 消费的主力人群。成功的商业设计对两种消费者都会用心设置体验内容和模式, 相互促进。嘉亭荟和景畔广场都将此类业态设置在首层中心广场及三至四层, 精心针对性地打造消费内容和环境, 在儿童消费业态链上设置得尽量完善, 取得了良好的商业运营效果。

休闲化商业体验主要是指电影、游戏、KTV类的消费体验。目前连锁院线影院会结合层出不穷的国产及进口大片, 吸引家庭式、情侣及同事类的消费群体进入商业综合体。这类目的性消费业态大多设置在商场顶层, 同时结合电影放映时间特点 (夜场结束时间晚于商场营业结束时间) , 增设独立的出入口。在商业综合体的外形设计上, 则通过相应手段来强化这种体验, 如景畔广场顶层设置华谊院线巨型LED屏幕, 不断变化的展示内容让消费者时刻感受到这种休闲氛围。

舒适化商业体验主要是指针对咖啡、甜点及西餐等的消费体验。这类消费群体多是一些商务群体或者有交流目的人群, 设计应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景观平台、退台、绿化或者水景等, 使客人在消费的同时能欣赏到景观, 更为舒适惬意。嘉亭荟在入口广场区设置水景, 二层设置休闲平台, 形成多层室外休闲商业空间, 还设置有特色雕塑、小品之类的空间主题节点, 各类休闲业态围绕设置。景畔广场将星巴克等品牌休闲业态设置在一层景观步行街入口, 其余围绕平台、退台 (高区可以看到长风公园景观) 设置。

7. 节能化和营销化运营管理

商业综合体往往体量巨大、功能复杂, 建成运营后能耗也很大, 相应的成本都会折算到铺面的租金上。因为有别于城市中心区商业综合体全封闭的形式, 非中心城区的商业建筑需要在运营和设计上对能耗问题有特别的措施。

节能化运营首先表现在空调形式的灵活性上, 就是避免在全楼设置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嘉亭荟设置的开放中心广场空间 (带顶盖) 与室外直接连通, 春、秋两季自然通风, 依靠有大型风扇系统来加强夏季通风, 冬天则通过临时活动隔断来阻断北风, 形成一个“绿色广场”;临外街店面都设置为VRV空调, 自行独立控制。景畔广场以外廊街铺为主, 中央广场露天, 各店面也针对性地采用了VRV空调系统。嘉亭荟和景畔广场的空调设置都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灵活处理方式, 大大节约了空调运行费用, 因此而产生的租金优惠, 吸引了各种品牌商家的入驻, 进而形成招商的良性循环。

营销化的管理也是目前商业综合体成功运营的重要手段。在中心广场经常性地举办各种目的性营销活动比如明星售卖活动、绘画比赛、歌舞比赛等, 既提高商业活力, 又培育消费群体。根据笔者对嘉亭荟和景畔广场的实地考察, 周末举行的各种营销活动使两者的中心广场都有比平时高出很多的人流量。

四、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势

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的成功运营不是按照条目化的“通用设计要点”来执行就能实现的, 要综合分析基地区域的“消费者要素”和“地域化要素”, 着眼于“区域中心”开展业态、设计、运营等大的层面特色化、针对性的定位策划。营造“良好购物体验”在细节设计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 在保持与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同步发展的同时强化自身优势特色, 这样才能保证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实现“适者生存”。

1. 挖掘非中心城区差异优势

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的显著优势就是开发的基础成本 (地价、建安费用) 低于中心城区, 经过良好的功能面积设计平衡, 可以提供较多场地和非营业面积作他用。

首先可用来塑造室内外购物环境, 提供更多的植被与绿化、室外休闲交往广场和活动区域, 用活动体验吸引消费者。

其次可以规划更多场所给文化消费功能。上海淮海路上的K11购物艺术中心将很多的文化展览功能植入商业空间, 促进了商业和文化的渗透。近期K11购物艺术中心举办的“莫奈特展”成为商场里的一个艺术盛会, 吸引无数艺术爱好者前往参观, 也极大地带动了商场的消费。这预示着商业综合体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拓展更多的文化消费内涵。非城市中心区商业综合体可以利用自身的先天优势, 规划设计更多如书店、剧院、教育、展览和教育培训等文化功能, 营造舒适的文化体验氛围和环境, 吸引更多的目的性消费者, 让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成为区域的物质消费和文化品位的双中心。

2. 业态定位差异化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实体商业中心的冲击就是:实体商业中的百货成了“线下”的体验店, 消费者体验之后往往采用“线上”购买方式, 导致传统的实体商业中百货营业额大幅减少。传统实体百货高运营成本带来的高价格和无吸引力的购物体验是主要原因。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非城市商业综合体可以利用自身场地及租金优势, 并依托良好的购物环境、便捷的交通, 可以差异化地发展百货业态, 打破困局。如直接差异化定位实体百货业态为线下体验店、提货店、销售店三位一体, 线上和线下都可以购买。同时在楼层、营业面积、产品和购物体验营造方式上进行重新定义, 树立价格和购物体验上的多维优势。

3. 将科技体验转化成消费力

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往往是区域建筑技术水平及科技应用的标杆。未来的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应该成为“智能化”的示范。借助社交平台应用和手机终端, 商业综合体可实现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如消费预约化的普及, 消费行为可以通过手机终端通知商业综合体进行预约 (如点菜、排号等) , 让消费行为更加有效率。再如商场内部信息的显示, 包括商场平面功能分区、新店开业信息、停车位信息、实时室内温度、空气质量、消防疏散口位置、文化演艺信息等。当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成为消费者体验新技术、新理念、新产品和新购物行为的场所, 就会保持一种持续的吸引力, 进而演化成消费力。

摘要:中国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发展迅速, 但是建成后的运营状况却良莠不齐。本文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定位、动线、空间模式、商业环境、细节、商业体验和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分析, 试图解析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成功运营的要素, 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要素,趋势

注释

中心解析 篇9

作为一种建筑类型,体育建筑有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但无论该建筑类型在历史长河中如何演化或异化,有一点是肯定的,体育建筑逐步形成的初始动因是为了满足人类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始终是体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灵魂所在。

当代中国,提倡全民运动与身心健康已经进入议事日程,对体育建筑的认真反思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责任。

1项目概况

泰宁自古“山川之气,特为奇秀”,诸峰俊俏,丹霞地貌与湖、溪、潭、瀑等水体景观相互交融,以“粉墙、黛瓦、坡顶、翘脚、马头墙”为主要特征的“杉阳明韵”建筑分格源远流长,至今有一些民居和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均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见图1)。

泰宁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见图2)位于泰宁丹霞新城片区,东邻泰宁主干道迎宾大道,北邻新城次干道丹兴路,西邻新城次干道霞光路,南邻新城主干道丹霞路,是泰宁高铁站建成以来的门户项目。项目占地面积80854m2,总建筑面积28700m2;建设内容为一座6000人体育场和一座综合体育馆(包括3000人体育馆、1200人游泳馆、梅林戏展示传承基地)。

2规划指导思想

2.1以人为本全民健身

强调体育中心的空间序列感,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创造活跃的体育相关产业运营环境、空间组织,强调“序”“理”的空间秩序,韵律感强,环境舒适、宜人、归属感强。注重对体育中心的人文环境及“小气候”环境的设计,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充分体现。

2.2功能灵活以馆养馆

设计过程中一直贯彻“以馆养馆”的原则,合理设置适量的配套商业,考虑赛后体育场、馆功能的灵活转换,为未来体育中心的运营和维护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见图3)。

2.3因地制宜杉阳明韵

在徽派建筑中提炼出的设计元素,如马头墙、廊桥及窗花等,运用于建筑与景观设计中(见图4),结合场地高差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吻合“杉阳明韵”灵秀泰宁的城市形象,与古城泰宁交相辉映。

3景观设计,五大区域,各有特色(见图5)

3.1荣耀之轴(见图6)———城步之门+勇攀高峰+荣耀广场+荣耀之门

3.1.1景观内延外扩的起点———城步之门

场地东面与城市交接面是项目的主要入口之一,达1800m2的“城步之门”是步向荣耀的起点。大尺度的广场空间不仅满足入口交通、集散的功能且有利于营造大气开阔的景观中轴。

3.1.2承载景观重心的轴承—勇攀高峰

中轴台阶上利用大片立体草坡的柔软质地,软化整体广场空间,而“中国印”的自然采光井则为台阶下的舞台空间创造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

3.1.3景观轴线完美的收拢—荣耀广场

8m之上的“荣耀广场”是供市民活动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同时它的大容量也可作为开幕式盛典的集会场地,举行各种室外文娱演出活动。广场中心高耸的主雕塑灵感来源于客家“石龙旗”(象征荣誉),以强烈的气势体现体育精神的权威,在平面上,则主要以放射状的铺装与体育馆现代气息契合,形成开放、动态的氛围。

3.1.4荣耀之门

该入口也是进入体育广场的主要入口,通过对地面铺装和周边绿地边界的梳理,引导交通动线;同心圆的设计不仅强化了场地入口概念,更好地与周围的铺装进行了融合,使整体铺装得以统一、协调。

3.2梅林花厅(下沉庭院)

这是梅林戏院的“后花园”(见图7),是戏迷交流休闲的空间。采用“前有照、后有靠”的格局,正对戏院大门的漏窗照壁、模拟戏台的景观凉亭、高8m的瀑布水景的背景墙皆以“梅林戏”为题材,在这里,我们要给戏迷的就是浓浓的“梅林”氛围。同时,它又是一个多功能的露天空间,它是交流空间,是表演舞台,是休闲空地,更重要的是它还肩负了地下一层消防疏散的重任。

3.3空中漫步长廊

中心体育场的一层屋面,是一个开放的、环绕性的空间,近300m的环形慢跑道满足了市民健身、休闲、观景等各种需求。沿跑道边还设有休息坐凳及弧形小花坛,创造了一个轻松、明快的环境。天井中从下层窜出的植物郁郁葱葱,也加强了上下层景观的联系。

3.4同乐林(见图8)

位于主体育场东南部,依山就势而建,将高差4m的山坡地构筑成层次的台地空间。以自然、生态的现代造园手法,使错落有致的草坡与树林灌木相辉映,创造出一种回归自然的视觉感受。层次的台地造就出一个个自由的空间,让市民能够有更多场地享受体育的乐趣。这里是老人和小孩同乐的天地。将老人和儿童的活动区设计比邻,更符合当今的社会需求,让老人在照看孩子的同时也可以做适当的体育锻炼。在植物配置方面,少儿活动区内,多选择色彩艳丽但无刺、无毒、无飞毛的植物品种,还考虑花多果多有芳香气味的植物,以引来飞蝶与鸟类。老年活动区外围植物则选择以冠大荫浓的品种为主,围合中间的私密空间。

3.5青春秀场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时光,而这里就是他们的秀场。在场地的东北侧,是球类运动区,青年们尽情挥洒他们的汗水,挥霍他们的青春。在球场周边,休憩观赏区的设置也是十分的必要,开放的坐席上,观众不仅可以看球,从临街的平台向外望去,泰宁的山水更是尽收眼底。场地设计采用自然的道路布置,植物景观塑造采用疏密的空间对比,密林与疏林交错,广场、小品、座椅等穿插其中,让场地形成半封闭的良好空间格局。

4单体设计

4.1体育场单体设计(见图9)

规模:6000人体育场.

体育建筑等级:乙级

结构体系: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看台罩蓬为钢结构承重体系、金属板罩面。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7度

屋面防水等级:Ⅰ级

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

体育场坐落于基地南侧,能满足举行全国性体育比赛和田径、足球单项国际比赛要求。

各项设施包括

-400m8道的跑道

-100m10道短距离直跑道

-110m10道跨栏直跑道

-障碍赛水池

-4个撑杆跳跑道

-4个跳远跑道

-4个三级条跑道

-2个铅球和铁饼组合的投掷圈

-2个标枪跑道

-105×68m铺草的足球场

体育场采用单侧看台,节约用地,平面布局紧凑。一层为运动员休息区及体育场配套用房,二层为观众厅平时可出租为健身训练馆(如跆拳道、乒乓球、舞蹈训练等),三层为贵宾休息区。并利用场地高差分别设置运动员入口、观众入口、贵宾入口,观众由三个方向到达体育中心,通过西、南、北侧的疏散广场到达体育场,并通过场内楼梯或门厅进入平台及观众席,贵宾、运动员、裁判员、记者、工作人员由西侧平台下各自专用出入口进入功能房间,保证运动员、观众及贵宾等的人流流线独立设置,互不干扰。

屋盖结构采用径向主桁架为主结合环梁组成的桁架体系,屋面面层为铝镁锰合金扇型屋面板,在保证屋面承载力的同时又赋予其轻盈的造型。

体育场中部为符合FIFA国际标准68m×105m天然草坪足球场及标准400m环形跑道,跑道地面是单层的全天候聚亚安酯表面,并设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都可为运动员创造良好成绩。环形跑道四周留出交通沟供技术人员和保安人员通行,运动场地周围留出最少6m的空间,以防运动员或公众受伤。铅球和铁饼组合的投掷圈设在体育场东端,以避免错误的投掷伤害西边的贵宾席。平时可利用场地举办大型商业演艺活动或大型展销会等,提高场地的使用率,增加商业收入作为平时的维护费用。

4.2综合体育馆单体设计(见图10)

规模:包括3000人体育馆、1200人游泳馆、梅林戏展示传承基地

体育建筑等级:乙级

结构体系: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看台罩蓬为钢结构承重体系、金属板罩面。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7度

屋面防水等级:Ⅰ级

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

综合体育馆一层设梅林戏展示传承基地及沿街体育商业用房,体育馆与游泳馆合并设置在二、三层,共用一套比赛附属用房,提高利用率。并利用场地高差,将体育馆、游泳馆、梅林戏及商业入口分设在不同的标高的公共广场,保证了赛会期间既能安全有效管理比赛又不影响商业运营。

体育馆利用高天窗、高侧窗以及内部庭院,增强体育馆通风采光的舒适性,在减少通风设备投入的同时,将绿化景观引入室内,改善室内环境。内部庭院是利用场地的原有高差与建筑相结合,自然形成,节约造价的同时又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

体育馆内多设置活动看台,并设置活动篮球架,增加使用灵活性,平时可利用活动看台区域,将活动看台及活动篮球架收起改造成演艺中心、大型会议大厅、展览中心或羽毛球训练馆等;游泳馆平时可对市民开放,作为商业运营的游泳池,达到以商养馆、以馆养馆的目的。

5结语

方案中的体育主题鲜明,体现“均好性”、“协调性”、“多样性”、“时代性”、“独特性”等特征。规划设计定位合理有序,营造出了健康舒适的观赛环境。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方案通过结合古城文化的整体风貌,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及独特性。

摘要:泰宁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的方案设计除了体现项目自身鲜明的建筑个性,还融入城市建设区域的整体风貌,并通过景观节点的布置与结合,营造了“开放热闹、全民参与”的体育气氛。

关键词:建筑个性,城市风貌,景观布置

参考文献

[1]潘海迅,赵晨.体育建筑创作中的人性化表达[J].城市建筑2009(11).

[2]曾涛.体育建筑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中心解析 篇10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以“问题中心”的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本文将以《二氧化碳》一课为例, 就“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作一简要剖析。

一、缘起:两种迥异的教学设计

教研组内两位教师将对《二氧化碳》一节内容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两位教师展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一:这一设计方案认为这是一堂典型的化学课, 应遵循现象--性质--应用这样的思路来设计课堂教学。即先由教师演示一个实验,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从实验现象中得出CO2所具有的性质, 由此性质可以知道CO2具有什么样的应用。一个个实验, 一条条性质, 做完实验也就学完知识了。最后进行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二:这一教学设计是先给学生一包膨化食品 (里面充满某种气体) , 告诉学生里面的气体主要是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包装袋内的气体可能是CO2, 也可能是其他气体。这堂课中学生的任务就是检验袋内的气体是否为CO2。根据前面学习的O2的知识可推知, 要检验气体是否为CO2, 必须知道CO2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于是边学习CO2的知识, 边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是否为CO2气体。利用性质验证气体是否为CO2的过程也就是掌握CO2性质的过程。

二、探索:两种教学设计的课堂实践对比

两种设计方案孰优孰劣, 教研组内教师的意见分歧不一, 一时间难以定夺。对上述两种设计我们都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 以期能找出两者的差别。

设计一的课堂:在这一设计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发现通过教师的逐条演示、分析, 学生学到的知识条理清晰, 整个关于CO2的基本知识体系完整而严密, 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流畅,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但这个设计最大的缺陷是忽视学生的个体经验。学生是通过经验获得知识, 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提供给学生必要的经验。可在这一设计中, 学生仅仅是听、看, 没动手的机会, 或者说, 所得到的仅仅是一些“二手”的经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样的知识往往是惰性的, 很难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

设计二的课堂:在这一设计的课堂中, 学生一开始就对检验袋内气体是否为CO2表现出极大的好奇, 都有探究的欲望。要检验是否为CO2需要知道些什么?怎样来设计方案?具体操作中又出现了一些不可预测的难题急需解决。难题一个个被解决, 学生“沉浸”于课堂之中。学生想的多、问题多、讨论多、动手多, 课堂气氛活跃, 简直有点闹。学生在自我探究中结束了这堂课, 都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意犹未尽之感强烈。

从课堂教学现场来看, 两种教学设计的实际效果差异是明显的。组内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

1. 学生地位的不同

设计一中, 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内是被动地静听、接受、记录。学生是一个需要进行知识灌输的接受者, 其主要的思维方式是记忆。设计二中, 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者, 他们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 成就动机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是自主的, 是有足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 是与教师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体验的人。

2. 教师作用的不同

设计一中, 教师是权威, 是知识的化身。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自己用之不竭的知识“倒”给学生。设计二中,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探究的组织者、资源的提供者, 是课堂的管理者, 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教室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意义的解决问题的情景来获得经验。教师由“一线”退居到“二线”。

3. 课程观的不同

课程到底要给学生提供什么?设计一中, 教师以学科知识作为课程的关键内容, 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 课程成为学科知识的总和。而设计二中, 经验的地位则明显地被加以突出, “经验是学生对所从事活动的思考中形成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 积极思考探索, 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经验, 因此, 课程也就成了学习经验。

4. 教材利用观的不同

设计一中, 教师忠实使用教材, 正确而全面地传授教材上的知识是教师的首要责任, 教材具有权威性。而在设计二中, 教材仅仅是一种资源, 为了解决问题, 学生能从教材中找到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教师并非“忠实”于教材, 而是持“创生”取向, 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与调整。

三、反思:对两种教学设计的知识论分析

无论从教学设计方案还是课堂实践来看, 这两种设计的差异是明显的, 可谓针锋相对, 各执一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其更深层次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其实不同的设计背后是不同的教学理念在交锋, 对此我们应作详细的分析, 通过分析让背后的理念明晰起来, 使得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能从中领略到课堂教学“差异”之魅力。那么, 是什么理念在交锋呢?

教学设计深受学习理论的影响, 学习是如何发生, 教学应跟随学习作出积极的调整。而学习理论则又受知识观的影响, 因此, 我们可以说教学设计是随着知识观的变迁而改变。教师持怎样的知识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知识观必定影响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 在这两种不同的设计背后其实是两位教师所持知识观在交锋。下面我们将从知识论的角度对这两种设计进行分析。

1. 对知识的目的认识不同

在教师的内心深处总隐藏着知识的目的观, 学习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学习CO2有关知识难道仅仅是为了知识吗?这些知识于学生有何用?我们总是说通过知识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可知识的堆积就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吗?

设计一中, 教师引导学生一条一条地学习CO2的性质, 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 更多地是让学生堆积知识, 然后仅仅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应用一下所学的知识, 这样的应用也不过是换种方式让学生记住知识而已。因此, 教师认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记住知识, 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考出好成绩。而设计二中, 学生是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CO2的知识,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知识的性质认识不同

设计一中, 教师更多地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反映, 具有客观性、中立性。知识可作为客观事物, 由教师传递给学生, 学生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将CO2的性质一条一条传授给学生, 学生则逐条接受。

设计二中, 对CO2性质的学习是在具体的“情景”---袋内气体是否为CO2---中进行的。基本知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必需的支撑, 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的。这些基本知识并非教师“传授”, 而是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的。在这一设计中, 教师认为知识具有情景性、建构性和文化性。

3. 对知识的存在方式认识不同

设计一中, 教师认为知识存在于书本之中, 是外在的客观之物, 知识和具体的问题情景是可以剥离开来的。于是我们可先单独传授知识, 然后再通过课后的应用练习, 试图将知识和问题情景结合起来。但这样通常会出现难以结合的情况, 于是知识于解决问题无用, 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由此产生。而在设计二中, 知识不是孤立的外在之物, 知识和问题任务天然地结合在一起, 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就习得了知识, 不存在知识与问题情景产生“土壤”分离的现象, 这样的知识是有根基的, 是活的, 于是知识也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4. 对知识的习得方式认识不同

由于教师对知识的目的、性质和存在方式的认识不同, 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在设计一中, 由于教师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外在之物, 于是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定位在将CO2的有关性质正确而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为完成这个目标, 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逐个演示实验, 如CO2能将蜡烛熄灭, 从而得出CO2不能燃烧, 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然后教师再演示另一实验, 学生再得出另一性质。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学生也运用了观察、分析、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 但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教师掌握了教学的主导权, 教师是知识的源泉,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教师所引导, 学生的活动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活动。

设计二中, 教师具有后现代知识观, 强调知识并非外在客观之物, 知识是学习者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自主建构的。因而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环境, 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学生碰到了问题----包装袋内的气体是否为CO2?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要检验是否为CO2, 就必须先知道CO2的性质。通过学生自己学习得到CO2具有密度比空气大, 微溶于水, 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等性质。接着学生利用这些性质, 设计检验CO2的实验方法。如根据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的性质, 可设计用CO2灭火;根据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性质, 可把CO2通入石灰水等。此时, 所需学习的基本知识成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必须的基础, 在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知识是由学生自主建构的, 非由外界灌输。

四、结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设计的价值新取向

我们可以把设计一称为“学科中心”的教学设计, 设计二称为“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通过对两种设计进行的知识论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以学科为中心的设计抓住了学科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活动, 这样的设计不适合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是一种既重视学科知识又重视学生发展的新型的教学设计, 是当今教学设计的价值新取向。

1. 课堂教学线索明显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为什么要学习知识?是因为教材中规定的必须学习。知识点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 学生所要做的是将这些“散沙”机械地填入脑海中。于是, 学生记忆负担重, 学习枯燥乏味, 等到要应用知识时也因缺少必要的线索来提取而使知识成为“惰性”。

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中, 用一个问题一以贯之, 伴随着学生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课程知识挂靠在这一问题上, 再用其他小问题来促成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 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问题而展开。“问题”是一种情景, 在这种情景中学生想完成某项任务, 但由于缺少某些必要的基础知识, 不能马上确定完成这一任务必需的一系列活动。因此, 要解决问题, 必须先学习一些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 并非因为教材中规定才学习的。于是学习以“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最终解决问题”为线索顺利展开。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问题引学生的思维, 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2.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以问题为中心, 其实是对教材进行了心理化改造, 使教材内容在符合学科逻辑的同时, 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是学生所关心的, 这些问题对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 这样, 学生就能有效地、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去探索自己所想的、所关心的问题。由于问题是学生所关心的, 因此内部动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问题成了学习的动力, 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 问题也是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生长点。

3. 问题解决能力得以提高

人生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的顺利与否将影响人生的幸福感, 问题解决能力是人之为人的必备能力。能力不能通过说教、灌输得到的, 必须在实践中, 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才能习得。

在“问题中心”的教学过程中,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终点是问题的解决, 起点和终点间的过程则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需要精确表征问题, 提出解释, 寻求解决的着力点 (科学知识) , 设计实验方案等等。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 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 反过来, 又为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借此过程得到充分发展。

4. 课程知识初具意义性

教育向来声称自己是培养人的神圣事业, 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精神性。可目前的教育只关心知识的灌输, 对学生精神生命的生长、精神自由的培育的责任无疑是旁落了。

在“学科中心”的教学设计中,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 学习是为了能考出好成绩,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意义而言, 仅限于此。

“知识的意义存在于对知识的用法之中”。在“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中, 将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以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呈现给学生, 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了知识。课程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经验世界相联系。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有用的, 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为了能探索自然的奥秘, 更是为了能达到精神的自由。

上一篇:成功的跨国应聘下一篇: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