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金融服务企业(精选12篇)
中小金融服务企业 篇1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为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需要政府和银行等部门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从“保增长、保稳定、促就业”的战略高度, 在体制、机制上采取新举措, 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现状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备受关注。为战胜金融危机, 国家出台积极的货币政策, 2009年上半年出现了贷款井喷现象。然而很多数据显示, 中小企业未收益贷款井喷, 甚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以建设银行一季报为例:2009年前两个月, 建设银行新增贷款50%投向了基础设施, 20%投向了制造业, 15%投向了住房抵押和房地产开发贷款, 其余15%为小企业、涉农贷款和信用卡。交通银行季报也显示, 信贷主要投向电力、交通、能源行业。为此, 国家工信部上半年派出5路人马, 分赴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部湘鄂、西部川陕等地, 就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当前运行状况、经营及融资难等问题密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 我们可大致勾勒出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基本状况: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 即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 外源融资比重过低;2.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 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 很少提供长期信贷, 直接融资比例则更小;3.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 非正规金融在江浙、中西部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4.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 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5.资产规模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得银行借贷及长期债务资金的决定性因素。
从现状分析可以看出, “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之一。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中小企业自身与金融体系特点相冲突的一般因素与源自中国体制转轨时期经济与金融发展不相适应的特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一般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自我约束力差;财务管理制度薄弱, 透明度较差;经营方式粗放, 重视规模扩张, 轻风险控制;信用程度低, 经营风险大, 诚信意识缺乏, 授信违约率偏高等。
第二, 银行方面的原因。1.银行多年来习惯了对大、中型企业贷款业务, 习惯了沿袭的贷款审批流程, 不愿意轻易改变;2.大企业贷款占现行经营利润比重太大, 以至于整个管理层不得不倚重;3.银行业一直受到政策照顾, 人民银行对贷款利率底线有限定, 使得大企业对贷款利率的议价能力被限制, 充分地保障了银行的收益, 使银行对大企业贷款乐此不疲;4.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和收益心有疑虑, 担心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难以控制、收益不足。
第三, 经济体制原因。1.政府主导下投资体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最重要的原因。目前, 我国尚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投资还是以政府为主导。为缓解此次金融危机, 刺激经济发展, 国家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这种体制必然刺激银行抢占这些有政府背景的大项目, 银行会认为政府是铁打的, 不会关停并转, 而且政府的财力连续多年以每年10%速度递增, 有的增速达到20%。在此情况下把钱贷给政府和大企业, 在政治上没有风险, 经营风险也要小得多。因此, 投资型公共财政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产生了“挤出效应”, 直接导致了银行“垒大户”现象, 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2.金融服务体制单一, 缺乏直接的融资渠道。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服务于大型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 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上市机会。不过, 近期开闸的创业板市场将会给中小企业带来一定转机。3.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不够, 缺乏配套的专门为其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如财税优惠政策, 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4.国有商业银行集权式经营模式和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的缺乏, 以及社会信用环境相对缺失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的不足, 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构建
笔者认为:要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必须坚持两点, 一是观念创新, 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遇到困难不是小事, 是关系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大事情, 要从“保增长、保稳定、促就业”的大局出发, 站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呵护中小企业发展, 与中小企业同呼吸、共患难, 帮助中小企业共渡时艰。二是体制创新, 给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在贷款政策上予以倾斜。下面结合浙江省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改革与创新方面的实践, 笔者谈几点建议:
(一) 政策创新, 发挥公共财政扶持效应, 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监管引领
浙江省政府一直重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2006年颁布了《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这是浙江第一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颁布施行对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供了政策创新和法制保障。随后, 《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实行办法》、《浙江省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办法》相继出台, 充分发挥了公共财政的公共扶持效应, 很好地调动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的积极性。其中, 对小企业贷款实行风险补偿是浙江在全国的首创。文件对小企业的标准、风险补偿资金来源、补偿范围和标准以及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创造了一个新的浙江模式---政府出面为银行向小企业放贷的风险适度“埋单”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模式。政府通过“适度补助”的方式, 与金融机构共同承担为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这一模式的实际效果非常明显, 以“工农”两家银行为例, 原先对小企业贷款管理非常严格, 根据信用评级办法, 小企业很难获得授信和贷款。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实施后, 试点银行在政策上将小企业列为特殊支持对象, 并从实际出发, 适当放宽了对小企业贷款的一些要求, 降低了小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 着重根据经营效益等标准来考察是否作为优质客户, 从而使小企业享受到了大企业的贷款待遇, 使这两家银行无论是中小企业授信总户数、小企业贷款总量和增量, 还是小企业贷款质量都有大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 在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 国务院决定把政府援手贷款风险补偿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在全国推广。会议“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对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浙江银监局作为省内主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监管部门, 也加强了对辖区内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监管引领。具体做法是:第一, 把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与机构和业务的市场准入挂钩。对中小企业贷款工作机制健全、运作良好、市场拓展力度较大、贷款增长较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对其分支机构的设立、新业务的开办, 监管部门在审批上积极给予支持。第二, 加强大额授信集中度的监管力度。对授信集中度超过监管标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督促其调整, 限期压缩至监管标准。第三, 将中小企业贷款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监管评级、高管人员履职情况评价。对中小企业贷款组织推动有力、业绩突出的机构和个人予以表彰宣传。
(二) 机构创新, 扩大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2008年9月, 浙江海宁宏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开业, 这是浙江省首个小额贷款公司。截至目前, 浙江已经批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44家, 注册资本金共计61亿元, 累计发放贷款91亿元, 成为中小企业新的“输血”通道。小额贷款公司最大特点是“短小快”:贷款期限短、额度小、办理速度快。客户办理贷款最快只要几小时, 最慢也只需几天, 比银行动辄上月的审批程序要快得多。这说明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还是切合市场需求, 有生命力的。
(三) 组织创新, 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组织架构, 增强专业性和保障性
各银行业机构加快了内部机构重组, 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 建立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和营销队伍, 提高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华夏银行为例, 2009年5月27日, 华夏银行总行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 按照战略事业部模式建立, 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服务的专营机构, 实行独立的信贷计划、独立的财务资源配置, 独立的信贷评审体系。8月, 华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就在杭州分行和绍兴分行设立了2家中小企业信贷地区分部, 极大地提升了该行在浙江省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水平。
(四) 机制创新, 增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近年来加快了机制建设步伐。第一, 努力增强风险定价能力, 通过科学定价, 既要有效覆盖风险, 又要尽可能减轻小企业的利息负担。第二, 改造小企业授信流程, 建立一套区别于大中型企业、适合于小企业特点的授信管理体系, 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和各银行特点, 制定小企业的授信准入标准、小企业授信评级制度、小企业授信调查制度和小企业授信退出标准, 制定适应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高效的授信审批制度。第三, 改革内部核算体制, 建立小企业授信的分账核算、单独考核体系。第四,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适应各银行实际的小企业营销发展导向的奖惩制度, 激发小企业授信管理、营销人员的积极性。第五, 强化小企业营销队伍的培训力度, 加强同业间小企业资信情况的共享, 增强整体风险防控能力。第六, 完善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 不仅强化各银行系统内部的违约信息通报机制, 而且也加强了同业间的沟通协作, 在本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定期通报违约客户信息, 实现信息共享, 共同防范风险, 改善信用环境。以农行为例, 始终把简化流程作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 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一是简化信用等级评定, 专门制订《财务信息不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 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定标准, 简化了评定程序和内容。二是简化业务审批流程。三是下放信贷审批权限。通过系列创新,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提高了融资效率, 更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规律性差、时效性强的要求。
(五) 产品创新, 探索开展新型信贷产品和中小企业开发性贷款融资服务
近年来,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整合与创新, 针对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和推出了与之相配套的若干信贷产品, 如小型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循环贷款、整贷零偿贷款等。此外,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合作, 探索开展了中小企业开发性融资平台建设, 使中小企业可以借力国家开发项目。
(六) 担保创新,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2007年浙江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鼓励多渠道筹措担保资金, 多元化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和互助性担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 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依法通过多种渠道增资扩股或资产重组, 进一步增强担保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在继续做好以企业房产、土地等为主的传统担保的同时, 积极探索其他不动产、动产以及债权、特许收费权、工业产权等方面的担保新品种, 努力挖掘各种合法有效的担保资源。鼓励中小企业以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动产, 以商标、专利、技术成果等权利, 以应收账款、保单、出口退税、经营权等担保物开展抵押或质押。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政策扶持, 包括风险补偿、税收减免等。
(七) 渠道创新, 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条腿走路
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 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改变中小企业传统的间接融资单一渠道模式, 让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条腿走路。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创新是浙江省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 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要坚持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特别是将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好的实践、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推广, 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炜.小企业未收益贷款井喷[N].中国经济时报, 2009-10.
[2]邹靓.工信部兵分五路调研中小企业融资状况[N].上海证券报, 2009-2.
[3]赵春华.浙江小额贷款公司生存状况:“遭遇成长的烦恼”[EB/OL].http://active.zgjrw.com/News/2009413/index/378922637500.html。[2009-04-13/2009-04-20].
中小金融服务企业 篇2
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赴苏州、镇江进行专题调研
5月5日至7日,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一行先后来到苏州、镇江就小企业金融服务进行专题调研,与企业客户面对面进行座谈,共商改进中小企业信贷的有效方法。
5月5日,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一行来到苏州,调研期间,会晤了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双方围绕进一步完善银行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和基础设施,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广泛交换意见。
当天下午,郭树清一行与苏州瑞红电子、华钜纺织等8家中小企业及1家担保合作机构负责人、两个乡镇党委主要领导进行了座谈,就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如何应对挑战,提升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充分交流了看法,苏州分行的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也参加了座谈。
在座谈会上,客户代表畅所欲言,对建行积极探索和创新小企业业务给予高度评价。郭树清对客户代表们提出的有关如何改进和完善建设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他指出,发展中小企业对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要,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建行的战略性业务,是我们新的利润增长点。过去我们主要做大企业、大项目,将来会更多地依靠中小企业业务获得竞争优势。
郭树清表示,通过实地调研小企业业务情况,我们更有 1 信心把中小企业贷款和其他业务做好。从已有的经验来看,最重要的指导原则是细分客户、细分区域、细分市场。从座谈了解到的情况看,江苏、苏州各地金融生态都明显不同,建行要进一步从实际出发,在全国通用的小企业贷款流程基础上,制定各地有别的信贷管理办法。他认为客户代表提出的很多创新性建议值得探索,要善于学习、勇于创造、敢于承担责任,只要银行、政府、企业三方共同努力,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随后,董事长郭树清一行又专门来到镇江调研“信贷工厂”试点情况。镇江市委书记许津荣、市长刘捍东,会见了郭树清一行,双方就推动镇江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镇江市委书记许津荣说:“感谢建行将这么好的‘信贷工厂’模式选择在镇江试点,让我们镇江市首先受益。”
5月7日,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在镇江举行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小企业座谈会,与镇江亨威金融保险机具有限公司、江苏康欣医疗、唯尊光学眼镜、旋丽电器、丹阳天泰等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
座谈中,郭树清表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是扩内需、增就业、保民生的关键之举,也是建行的战略性新型业务,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控制住风险,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建行将进一步推广、探索、创造,完善产品功能,加大创新力度,更要立足长远,从现实出发,建立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近年来,建设银行党委高度重视,积极执行党中央、国 2 务院的方针政策,按照“专业专注”的原则对中小企业业务做了很多探索。总行成立了一级部建制的小企业金融服务部,已建立了83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采取专业化运行模式和专门的服务方式,建立单独授信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形成了一整套小企业信贷管理政策体系,打造了“速贷通”和“成长之路”两个小企业业务主打品牌,中小企业业务走在了同业的前列,以后还要加大发展力度。
建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张援朝介绍,建行江苏省分行在已成立小企业中心的基础上,今年1月12日召开小企业业务镇江“信贷工厂”模式推进会,截止今年4月末,该行11家二级分行已全部组建成立一级部建制的“信贷工厂”模式小企业经营中心,初步实现了机构到位、专业人员到位、模式构建到位的“三个到位”,分行配备小企业业务人员达341人,其中客户经理248人,“信贷工厂”与品质管理专职人员93人;按照镇江模式制定客户营销、产品销售、资产组合管理、贷后管理等制度、流程和办法,统一规范业务操作。
据悉,建行近年来把苏州作为拓展中小企业服务的重点区域之一,苏州分行紧紧抓住总行率先在苏州试点小企业经营模式的契机,打造“信贷工厂”,目前已在苏州地区已经设立了1个小企业经营中心和7个小企业经营分中心,实现小企业业务的评价、授信、审批、放款等工作的集中管理。在专业化的小企业业务组织架构有序运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加强服务创新。实施小企业业务授信审批限时服务承诺,相继推出动产质押、国内保理、厂商银、保单质押等 3 一系列服务产品,扩大了小企业业务担保方式的选择范围。建行苏州分行将“速贷通”和“成长之路”作为小企业业务主打产品和服务品牌,积极推广电子商务联贷联保、电子商务速贷通、银政企互助通、现金通和订单融资等产品。今年以来,建行苏州分行小企业贷款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截至4月底,分行小企业信贷客户达到了2040户,贷款余额159.67亿元,占分行对公贷款余额的22.89%,今年新增高于同期全部对公贷款增幅3.75个百分点。分行小企业贷款中近三分之二投向了制造业,与苏州作为全国第二大制造业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匹配。
建行江苏省分行紧紧抓住建总行率先在镇江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试点成功的契机,迅速在全辖进行推广,在试点、推广过程中,建行江苏省分行充分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方法和工具,并结合具体实际,在风险预警指标设计、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立、客户搜集渠道和客户开发模式扩展、小企业经营中心与基层支行双线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优化和改良,提高了模式的市场适应度和可操作性,实现了专业专注的专业化经营,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营销方式上,实现了主动的名单制营销;二是业务流程上,实现了岗位分工明确的标准化、流程化作业;三是业务管理上,实现了集中的全过程动态风险管理。通过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提高了业务效率和营销成功率,增强了风险防控能力。
作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全国首家试点的镇江信贷工 4 厂模式的镇江分行,积极加强与镇江市担保机构合作,采用“银行+担保公司+中小企业”的合作模式,有效解决部分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镇江模式”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融资支持和快捷服务。目前,该行在与新区担保公司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扩大与合作担保公司的数量,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业务量,更方便快捷地解决更多因缺乏有效抵质押物而无法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实现中小企业、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多赢的局面。
中小金融服务企业 篇3
随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当前的中小企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主要是指原材料、用工成本等;二是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较重;三是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四是环境问题以及政府所提供的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不完善。
这四个突出问题是目前我国所有中小企业基本都会面临的问题。从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特别是今年一季度,虽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还是在增长,但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判断: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我们必须要正视和针对当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为他们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不能让个别问题演变成为系统问题,更不能让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采取积极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克服现在的困难。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要求和批示,从去年年初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务院18个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密集的调研。去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金融财税的九条政策,也就是前段时间媒体非常关注小微企业的国九条。今年2月1日,国务院又召开了常务会议,就进一步促进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进行讨论:一是进一步完善财税支持政策,除了要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很大的亮点是中央财政要安排150亿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财税支持方面又具体规定,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实行政府采购。会议要求给小微企业一定的份额,同时,针对中小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也对小型微型企业在减轻负担、税收优惠方面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根据会议要求,今年年初财政部和发改委已经相应地做出了规定,从去年以来取消或免征了三百多项中央和地方行政事业收费。
二是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从现在的中小企业发展来说,要解决的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而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这几年金融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规定两个“不低于”: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因此可以说,缓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政府还是做了很多工作,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有市场、有效益、能偿还的中小企业。2月1日的会议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引导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三是在营造环境方面有一定的举措,比如财政支持、融资服务等,更重要的是对扶持企业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如加大技术改造、装备水平提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在这方面我们首先要把相关政策落实好,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工信部根据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包括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计划支持300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
四是加强管理、提供服务、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政策建议,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这几年工信部在财政部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公共服务平台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有效地支持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
创新是中小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金融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从国家层面包括改善金融服务,发展适宜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做出了一些努力。到去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达到4300多家,去年财政共拿出14亿支持540多家担保机构,通过他们的有效服务,为八万多家企业提供了4200亿贷款担保。同时,由于中央财政的引导,去年信用担保达到了1.58万亿,带动了35万户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得到了贷款。
企业升级离不开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无非要做两件事:一是营造发展环境,比如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包括国务院召开会议,这是一个政府所应该做的非常重要的工作;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要通过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形式对企业予以帮助。比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国家利用中央财政14亿资金,拉动了1.5万亿贷款,使几十万企业获得贷款,这就是一种间接的支持和服务。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和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在创新方面我一直认为,政府除了要营造环境、提供服务,企业的发展主要还是要靠自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所知道的一些知名的国际大公司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这就证明了创新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在创新方面,工信部除了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平台之外,还做了两件事:一是会同科技部与知识产权局在全系统实施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在这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加大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小企业的工作主要是营造环境,我们有这么一句话:政府倡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我们要用信息技术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是宣传推动;二是八部委共同下发文件;三是开展培训,这是受各地政府认可、企业欢迎的一个工作。仅仅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每年大概要培训近200万人,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根据当前中小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工信部把2012年定为“中小企业服务年”,主旨是“服务企业、助力成长”。从这个主题也可以看出,要围绕今年所定的“稳中求进、科学发展”的主线全面为企业开展“三送”服务:“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在这方面一共开展了六项服务:政策咨询服务;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若干问题提供的融资服务;创业创新服务;转型升级服务;管理提升服务以及舆论服务。这六项服务有具体的方式,比如提出政府倡导、社会参与、协调推进。从部门开始加强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这些部门包括财政、税务、金融、发改等等,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共同推进;二是动员全系统,实实在在帮助中小企业;三是动员全社会帮助中小企业,但企业自身要有危机感和压力。“中小企业服务年”具体到工信部,除了我们的工作方法、工作方式、主线,更重要的就是通过这些抓手促进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要以“三型”:劳动密集型、创业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提供服务。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工信部会同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和发改委于去年6月发布了一个新的划型标准。新标准增加了微型企业的标准,同时把小型和中型企业都做了适当的调整,最大的意义就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其次,去年以来的几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政策指向非常明确,就是对小型、微型企业集中支持。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政府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更多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小微企业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什么是民生?关心他们就是民生,这是最大的意义。
去年以来,从年初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要求,工信部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调研,提出了政策建议,到去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再到工信部深入贯彻国务院36号文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调研。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中小企业的具体政策,特别是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又迈出了扎扎实实的一步。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在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一是公布了99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二是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对10个省做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国家也对此拿出了一些资金给予支持。
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去年颁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中小企业的五年规划。今年的主要任务有几个“进一步”:首先,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提高企业创新和吸纳就业的能力;第二,根据中小企业目前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第三,因为中小企业主要是为大企业配套,所以也要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为大企业配套的能力;第四,从根本上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五,对各级政府包括工信部,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规划的核心有“两个工程”、“四个计划”。“两个工程”就是要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建设平台。“四个计划”是结合当前中小企业的情况进行推动的:一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二是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三是引导和鼓励企业提升自身素质的管理提升计划;四是中小企业市场拓展计划。同时,工信部今年要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每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二是两年一次的APEC技展会,扩大我国影响,也为小企业“走出去”提供一些帮助。
深化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风险,金融支持,金融服务
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力量,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国内外贸易的不断推进,中小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但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及缺乏有效金融服务问题正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而成为当前全社会十分关注的焦点。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和发展现状
(一)中小企业对社会的作用及意义
据统计,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生产总值占GDP的60%左右,上缴税收接近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约70%的创新来自中小企业,约65%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80%以上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所以, 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净资产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 据统计,大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11万元,小型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比大型企业多吸收4倍的人员就业。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占用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而对于相同产值,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3倍。二是从就业人数的绝对额上看,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75% 以上;在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全部就业人员1.1亿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83%,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重要影响和作用,对缓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其经营灵活、高效,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税务和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较短,同时,因为高科技产业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与成本,且存在较高的风险,而中小企业为了在同行获得更大的优势,就不得不改进生产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这就使得其中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较其他企业意识强、行动快,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是经济增加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3.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中小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凡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农民收入增加就快,负担就相对较轻,贫困人口就相对较小。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民小康生活的有力保证。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1.运营能力差。当前中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企业制度;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同大企业抗衡;中小企业由于资信较差,不易获得银行融资,而且融资渠道少、成本高、难度大;大部分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企业的经营权、管理权、决策权基本集中在投资者尤其是企业主手中,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小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妨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2.抗风险能力弱。资本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根本,也是担保债务和承担亏损的财力保证,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而且内部管理基础薄弱,产品比较单一,市场风险较大,企业的市场风险很容易转变成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转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导致不能支付的风险很大,略有不慎导致亏损,重者甚至可能带来破产的厄运。
二、中小企业的需求及金融服务现状
1.融资平台较少。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已经演变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大问题,部分企业在资金紧张时主要依靠民间借贷,大幅度提高了融资成本。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60%,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达74%,但在全部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的比率不到30%,70%以上的银行信贷由大中型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利用,这样的不公平现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来说十分不利。
2.商业银行体制政策不理想。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利上收,基层经营行仅有营销功能而无融资投放决策权,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其次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使本来就少的贷款数量更为可怜,贷款供应缺口更大。
3.担保缺乏,贷款难上加难。中小企业贷款难、寻找担保难与其资信等级不够有关,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少,并且担保基金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由于部分民营担保机构自身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信誉下降,连累整体民营担保机构受到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使得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受到较大制约,造成中小企业贷款因此而一直发展缓慢。
三、加快金融创新服务步伐
(一)围绕客户、市场、产品拓展创新
1.大力拓展园区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都形成了众多的国家级、省级及其市级、区级不同类型的经济园区,园区经济特别是基于产业集聚的园区经济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级政府已将促进园区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对于银行金融创新来说,将园区的中小企业作为主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充分利用园区这一空间载体是商业银行实践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最终达到发展壮大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信贷服务的目的。
2.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品种上不断推陈出新,从小企业网贷通、小企业经营物业贷款、小企业过渡期贷款,到代理小企业设备租赁、融资租赁、联营模式下大型百货商场内的小企业零售商融资,中小企业产品在不断地扩大、创新,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全面综合运用中小企业产品,利用不同组合创新贷款方式,加快小企业业务创新式发展,培育小企业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发展情况,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可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特点实施差别化经营体系,县、城区行发挥中小企业商业集聚、物业利用率高、业态使用广的优势创新业务。
3.充分挖掘上下游客户。应借助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融资发展中小企业,挖掘发展基础,一方面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为大客户大集团提供产品、服务,集团公司对这些企业的产品、资质有自己的准入要求,质量、信誉、付款方式有保障,采用供应链融资占用集团公司的授信,有利于中小企业客户的拓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供应链融资的方式同时可拓展他行优质中小企业客户,并在对办理融资过程中使融资的产品与企业的现金流相匹配,并通过不断深入挖掘,加快银企对接,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4.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当前经济处于转型期,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将区域经济打造成一个科技型、创新型、消费型及现代物流集散的城市。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端的中小企业客户,在科技革命的今天,若能抓住机遇,响应各级政府培育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的号召,加大对创新示范区内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同时,会促进自身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持续长期高效地向前发展。
(二)实施营销方式创新
1.公私联动共谋发展。目前,在资金面相对短缺的环境下,银行内部公私业务、部门联动要更加紧密,无论是客户代发工资的捆绑,还是对企业股东、高管理财的跟踪营销以及贵金属营销联动,中小企业客户都是不可或缺的对象。应该说在中小企业客户中,相当部分股东、企业主拥有一定财富, 在发展个人业务过程中,将其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客户。
2.温情营销广建人脉。民营及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其产业经济同时面临转型的需求,各级政府正在根据区域的资源及产业特点分布情况,对企业及各类市场的分布进行调整,形成各区域内占地少、产出高、低碳环保型的不同特色的产业集群,商业银行利用网点优势对接并发挥作用,网点内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园区周边地区,熟悉了解园区情况,为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提供了机遇,应采用温情营销方式,利用乡亲近邻亲友等人脉关系,大力拓展各类中小企业。
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 篇5
会议资料汇编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OO九年六月
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 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
会议资料汇编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OO九年六月
目 录
在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 王晓齐…………………………….1
加强科技服务 帮扶中小企业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总裁 黄天文…………………………………….9
发挥央企科技优势 服务于中小企业 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大山………………………19
整合科技资源 服务中小企业 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总经理 姚燕……………………………..29
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经验交流会材料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林海燕………………………………37
贯彻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 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帮扶中小企业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新闻通稿)..…………………………45
在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
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 王晓齐
(2009年6月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中钢集团召开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主要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对中钢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经验做法的批示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开展科技帮扶中小企业这项工作。这是我们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关于保增长、扩内需、上水平等有关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动员科技力量服务企业的行动部署的重要体现。下面我从帮扶中小企业重要意义和下一步工作要求,这两个方面谈几点意见。
一、科技帮扶中小企业是中央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相对于其他企业,中央企业具有更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较先进的技术水平和更丰富的科技资源,特别是中央企业中的一批科研和设计单位,是我国目前最宝贵、最重要的科技资源之一,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并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其中科研单位来讲主要包括:一是如中国钢研集团、电信科研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武汉邮电科研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研院、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建筑科研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长沙矿冶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等在中央企业序列中单独存在的转制科研企业;二是一些企业集团内部的科研转制院所,如中钢集团所属的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鞍山热能研究院,建材集团所属的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国机集团所属的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电气科学研究院,洛阳轴承研究所,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等。此外,在军工国防企业和一些企业集团内还有一批科研院所。中央企业这些科研企业,基本上可以说,是其所在行业中最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是行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高水平的载体,大部分占据了其所在行业科研和技术创新制高点,特别是在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领域,这些科研企业,多年来都一直发挥骨干和排头兵作用,是我国宝贵的科技资源,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小2 企业普遍存在科技力量较弱,科研投入不足,技术人才匮乏,缺乏完善的创新体系、缺少自主核心技术等问题,所以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相对更加严重,很多中小企业遇到了生产经营困难、效益持续下滑的局面,一些缺少自主技术只能靠加工贸易定单生存的中小企业甚至被迫关闭破产。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中央企业近几年在抓好自身改革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总体实力的同时,积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落实国家宏观政策,抗击非典和冰冻雨雪、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灾害,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骨干作用。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中央企业特别是中央科技型企业更应该挺身而出,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主动积极地帮扶中小企业,携手应对危机,共克时艰,这是我们中央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加强行业技术服务,是中央科技企业改革发展客观要求 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目前,中央科技型企业的两种主要存在形态,除历史行业改革发展的原因外,也是近几年国务院国资委推动调整重组的结果。中央科技型企业改革与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在集中度较高的行业,鼓励转制的科研院所并入大型企业集团,如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进入中国轻工集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进入中国中化集团等;在集中度较分散的行业,转制的科研院所暂考虑单独保留或考虑与同行业的科技企业横向联合重组,如钢铁研究总院与冶金自动化设计院合并重组为钢研科技集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中国煤炭设计研究院重组为中煤科工集团等。从这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看,无论是进入大企业集团,还是合并重组为更大的科技企业,在承担行业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方面,并没有弱化,而是得到了加强,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中央设计单位的发展改革看,无论单独存在还是进入企业集团,也都承担了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工程化任务。
目前,中央企业序列中单独存在的一批转制科研院所,因其是所在行业最先进技术的占有者,面向行业内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体现了这类科技企业的基本定位和功能。有些同志提出,转制科研院所进入大企业集团会削弱其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功能。实际上由于行业集中度较高,大企业集团往往在行业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并对行业共性技术发展研究具有引领作用,大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和技术研发活动带动并影响了行业内中小企业发展。各行业广大中小企业认可中央企业科研和设计单位的品牌,我们要研究的是中央企业科研和设计单位,应如何更好地将为本集团提供技术服务和为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今天发言的几个企业集团的实践,已经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和经验。我们希望中央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结合企业实际,加强体制机制4 创新,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的商业化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方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创造出更新鲜的经验。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形势下,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三、加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是中央科技型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中央企业科技帮扶中小企业是一件有利双方、实现双赢的好事。中央科技企业具有技术、人才、科研成果上的优势,能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技术瓶颈和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难题;而中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应变迅速、效率高的特点,适合作为新技术试验和新产品合作开发的载体。同时,中央科技企业掌握的成熟技术也需要向除中央企业集团外的新的市场进行转让,中小企业是主要的市场和目标客户。所以,双方具有优势互补、市场互补的特点,加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是中央科技型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回顾历史,应对重大经济危机的一个成功经验是发挥科技的核心作用。经济危机往往带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孕育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增长点,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相信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工作,不仅能帮助众多的中小企业脱离困境,走出危机的阴影,也能为企业自身发展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刚才,发言的企业介绍了各自的经验,这些经验做法都值得推广与交流。在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除技术转让、技术合作外,还可以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充分激发企业活力,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加快成果转化。
四、下一步工作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摆在全党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5月23日人民日报社评论员文章指出,完成好这一任务,切实落实好中央制定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责任重大,理应担当大任。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不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化危为机、逆境奋起,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这既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对中央企业的重大挑战。中央企业要带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头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带头创新体制机制,带头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带头推进科学发展上水平,带头承担起应尽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勇于当好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如果要形象地比喻国有大企业、中小企业二者与我国经济的关系,是否可以讲大型国有企业好比中国经济的手掌心,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就是中国经济手背,手心手背都是肉,只有它们都能健康成长,中国经济这个拳头才能更有劲。我们希望各有关中央企业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德江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6 快发展和关于保增长、扩内需、上水平有关重要指示精神,以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把中央企业科技帮扶中小企业的工作,进一步推到更高的层次。
(二)加强工作布署,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应该成立由集团公司领导负责的、以科技管理部门为主的工作督导组,统一指导科技帮扶中小企业工作。对集团内部科技资源情况进行认真细致梳理,加强对行业技术情况调研,从研发、成果转让、技术合作、科技人才培养、科研设备对外开放、技术检测等多个方面了解行业内中小企业的需求。确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工作重点,理清帮扶的重点单位和重点技术环节,不断拓宽科技服务范围。积极探索各类有效的科技合作模式,激发企业活力,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建立考核和激励制度,把这项工作作为企业常态工作来抓,在企业内部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需要经验积累和总结推广,在实施过程中,各企业集团应加强企业间、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充分利用我委有关信息通道和中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平台,及时作好信息交流和宣传,搞好经验总结和推广,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成效。本次会后,参会各企业应进一步做出相关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同志们,科技帮扶中小企业的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我们相信,在各有关中央企业的重视和参与下,在广大中央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央企业科技帮扶中小企业的工作一定能够越做越有经验,越做越有成效,并能真正扶助一批中小企业走出当前困境,为实现国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和谐发展,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加强科技服务 帮扶中小企业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黄天文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国务院国资委在中钢召开“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首先,我代表中钢对国资委、科技部和各位中央企业领导光临中钢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资委、科技部和各中央企业长期以来对我们中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在国资委、科技部的正确领导下,中钢为发挥中央企业的顶梁柱作用和科技企业的科技支撑作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所属科技企业加强科技服务,帮扶中小企业。张德江副总理和国资委领导对这项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既肯定了我们的做法,又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借这个机会,我就中钢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和国资委领导的指示精神,开展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的有关情况作一个汇报。
一、以发挥顶梁柱作用为已任,通过科技服务帮扶中小企业,积极履行中央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中钢是一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企业,业务范围包括资源开发、贸易物流、科技研发、工程设计、装备制造等。中钢现有科技企业九家,其中科技产业化公司两家,设计院一家,原冶金工业部部属研究院六家,这些研究院也是国家科技部指导的重点转制科技企业,在地质勘探、采矿选矿、金属制品、耐火材料、磁性材料、安全环保、热能工程、煤化工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这些科技企业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个,产业化生产线27条,多年来为这些领域提供了科技支撑服务。
作为一家中央企业,我们深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不少困难,在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中,中央企业责任重大,理应担当大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存在着大量凭借自身能力不能解决的科技难题,缺乏科技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而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能够破解中小企业的这一发展难题。
我们认识到提供科技服务,帮扶中小企业,是当前形势下,中央企业积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积极发动,政策引导,促进中钢所属科技企业为中小企业服务
今年2月份,中钢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地方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工作,要求各科技企业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和行业特点,进一步采取多种灵活方式积极推进科技服务,在“加大推介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进入中小企业”、“当好科技顾问,解决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加强产研结合,培育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开放实验设施,为中小企业创造研发条件”等方面开展工作。文件明确了中钢在业绩考核、科技创新基金、科技人员晋升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所属科技企业为中小企业服务。
文件下发后,中钢所属科技企业积极响应,在研究开发、技术咨询、成果转化、工程设计、检测检验、联合建立或开放实验室、人才培养等方面多渠道开展帮扶中小企业工作。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4个多月以来,中钢所属科技企业共向中小企业转让科技成果52项,派出科技顾问130人次,开放实验室163次,确定科技合作项目2800多项,合同额为2.65亿元。据估计,这些科技服务为中小企业带来间接经济效益达30亿元以上。
在开展科技帮扶中小企业工作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科技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中钢鼓励科技企业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放在首位,针对中小企业技术需求较大、自身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与中小企业联合开展研发,并以中小企业为载体进行成果转化,在成果转让费标准和支付方式上均允许采取灵活的方式,不让暂时的资金困难影响中小企业对科研成果的使用。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钢洛耐院)针对河南西峡耐火材料公司无法处理大量废弃镁橄榄石粉矿的困境,转让利用废弃矿制备系列耐火材料的技术,提高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年利用废弃矿2万吨,生产镁橄榄石耐火材料产品1万吨,创造经济效益2200万元。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钢马矿院)开发的地下矿山开采无废、少废工艺技术,帮助铜都铜业冬瓜山铜矿利用矿山废弃空间实现废石不出坑、尾矿不入库,每年少产废石、尾矿约300多万吨,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1800多万元。
中钢马矿院向中小企业推广尾矿库工程灾害诊断及控制技术成果,帮助中小企业消除尾矿库安全隐患,实现高效稳产。该成果已成功应用在江西德兴铜矿、四川会理锌矿等中小矿山的尾矿库,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600万元以上。帮助中小矿山企业消除尾矿库安全隐患,实现高效稳产,共同构建安全矿山。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钢安环院)与湖北卫东机械化工有限公司合作推进新型工业安全雷管产业化,建设我国第一条无起爆药工业安全雷管生产线,一期将达到年产3000万发的目标。第二、当好科技顾问,解决技术难题
中钢所属科技企业选派专家担任中小企业科技顾问,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4个月来,共派出科技顾问30多人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1项。
洛阳博大耐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氧化锆定径水口,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长期不稳定,造成企业经营困难。中钢洛耐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派出科技顾问团,深入现场解决了相关技术难题。目前,该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钢洛耐院派出的科技顾问团,还开发出了金属-陶瓷复相结合的新型系列滑板,解决了卫辉熔金耐火材料公司的滑板生产难题。新型滑板的生产成本比原滑板节约27%,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3500余万元。
第三、建立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
中钢所属科技企业还在信息平台建设、人员培训、实验设施开放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中钢马矿院建立了“中国矿业114信息网”,为我国中小矿山提供采空区安全技术服务。目前形成了以“查询引擎”为主导,以“信息服务”为根本,以“电子商务”为延伸的全方位网络服务模式,为中小矿山企业搭建了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注册用户3万多个,日点击量4000多次。
中钢安环院分别在“中国安全环保交易网”、“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企业主页和“武汉循环经济信息网”上开辟中小企业服务专栏,征集中小企业科技难题,宣传相关政策信息,发布适于中小企业的循环经济项目及成果。
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钢地质院)根据客户需求建设“天津珠宝街”网络平台,建立黄金珠宝行业信息和珠宝鉴定报告网上查询系统,提供经营、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建立、完善“金之源珠宝金饰品产业孵化器”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孵化作用,切实为天津市黄金珠宝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中钢洛耐院举办培训班,对浙江省长兴县耐火材料行业5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为期4天的耐火材料新知识培训,向他们讲授耐火材料行业发展新动向、新技术,使他们在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
中钢洛耐院还依托国家耐火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举办耐火材料性能检测及样品制备培训班,培训专业检测人员48人,提高了一批中小耐火材料企业的检测水平,对他们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钢安环院创办安全环保科技产业园,为“武汉市青山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向社会各类中小企业开放试验及工程研究平台,提供试验验证服务。
三、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 4月3日,张德江副总理对中钢股份加强科技服务帮扶中小企业工作做出重要批示。4月22日中钢股份召开了“深入开展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了张德江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国资委领导的指示。通过学习张德江副总理的批示,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央企所属科研机构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我们要求中钢所属科技企业,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激发科技企业活力、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加快成果转化等专项问题认真研究探讨、大胆创新实践。对于已经开展的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要求各科技企业按照统一要求,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4月底,中钢还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深入开展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所属科技企业落实张德江副总理批示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帮扶中小企业工作,提出八个方面的措施:一是主动开展工作,帮助中小企业破解科技难题;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延伸服务;四是坚持互惠双赢,共同发展;五是把握机遇,运用科技转“危”为“机”;六是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引导中小企业科学发展;七是加强对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八是加大对所属科技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支持力度。
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模式,我们在开展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工作中又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第一、中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带动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科技合作新模式
徐州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在矿山开发、炭素材料、焦化产品、铁合金以及装备制造等方面,已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5月初,中钢与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召开科技合作对接会。我们组织所属的中钢洛耐院、中钢安环院、中钢热能院、中钢设计院等四家科技企业,与徐州市发改委、国资委、安监局等政府部门和徐州铁矿集团、江苏星丰金属公司等十二家企业共同开展了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科技合作新模式。
通过实施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在联合研发、成果转化、工程设计、咨询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中钢洛耐院与徐州耐火材料公司、江苏大屯铝业公司在联合研究开发新产品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中钢安环院与徐州市安监局和多家企业在安全评价、安全培训、循环经济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中钢热能院与徐州江龙炭素公司、徐州观茂焦化公司在炭素和焦化领域开展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节能减排咨询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开展科技合作和科技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徐州地方企业的发展。
陕西省神木地区有很多半焦生产企业,过去由于生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出现了“绿色草原上矗立一座座黑烟囱”、“走进小作坊就咳嗽不止”等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中钢集团组织中钢热16 能院积极与当地政府、中国焦化协会开展合作,帮扶半焦生产企业,开发设计大型直立炉,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污染得到治理、煤气有效回收、煤焦油充分利用、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目标。目前已建成投产的三个半焦项目,用不粘结煤生产半焦,部分替代焦炭,有助于解决我国焦煤不足的资源瓶颈问题,受到国家工信部、地方政府和炼焦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不仅支持了西部中小企业发展,还推动了焦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
中钢积极为武汉建设两型社会贡献力量,与武汉市合作依托中钢武汉院成立了“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使一批当地企业实现减量化排放和废物循环利用,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环保水平和经济效益。
第二、形成“科技引导,组合服务”新方式,使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逐渐常态化
中钢所属科技企业形成了“科技引导,组合服务”的新方式,通过提供一揽子服务,延伸服务产业链,使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逐渐常态化。
中钢热能院与鞍山市节能办签订为中小企业服务框架协议,形成企业自愿、政府协调、合作发展的服务新体系。还主动与辽宁省中小企业厅沟通联系,扩大服务面。
中钢地质院利用在地质勘察和矿物技术的研发优势,开展矿物以及黄金珠宝的检测、鉴定工作,延伸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产业链。积极推进(天津)北方珠宝工业园项目建设,搭建为中小黄金珠宝企业科技服务平台,促进滨海新区及天津市经济的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这次“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中钢召开,既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向各兄弟企业学习提供了机会,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重要批示和国资委领导的指示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敢于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大任,进一步深入做好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工作,为化危为机、逆境奋起,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发挥央企科技优势 服务于中小企业
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刘大山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部分中央企业参加的“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应对当前面临的金融危机等有关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同时也为我们中央企业提供了一个在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等方面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下面,我代表国机集团就国机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一些情况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国机集团的基本情况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成立于1997年1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几十家研究院所、设计院和工贸公司等组建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福马集团、中海航集团、中国一拖集团等企业的加盟,囯机集团机械装备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08年公司经营额达到111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60亿元,资产总额805亿元,在“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中排名首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67位,在ENR“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包商”排名中列第48位,在“国际200强工程咨询设计公司”排名中名列第87位。目前国机集团拥有49家二级子公司,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国机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服务领域覆盖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建筑、轻工、汽车、船舶、矿山、冶金、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专业化服务。
国机集团是我国高新技术和重大装备开发研制的重要力量。所属研究院所均为机械工业的骨干研究单位,拥有国家和省部级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共计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创新型企业5个,国家和省部级质检中心43个,生产力促进中心6个,全国标准化委员会2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个。科研开发覆盖了电工电站、重型机械、石化通用、机床工具、工程农机、仪器仪表、环保设备、地质装备、物流运输、机械基础件、汽车装备等领域,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各类成果奖4100多项,授权专利2000余项,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为我国的科技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经过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国机集团已经成为我国机械工业覆盖面最广、研发能力最强的大型中央企业集团,正在成长为我国机械工业行业的领军企业。
二、发挥央企科技优势,服务于中小企业,是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发展遇到很大困难和压力,在这其中,作为我国经济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和知识才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也是增强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更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央企相对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的先进性和科技资源的丰富性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要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发挥央企科技优势,帮扶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履行共和国“长子”的社会责任。同时,央企在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加快央企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带动相关领域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有利于为中小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增强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这将对这些企业尽早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三、国机集团发挥自身科技优势,科技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主要做法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国机集团决策层就如何更好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应对当前企业自身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紧急部署。针对中小企业,要求所属科研院所和装备制造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扩大科技成果的转移层次和范围;主动寻求与中小企业的需求对接;以优惠条件开放自己的研发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发挥众多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的优势,为中小企业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在巩固本集团科技经营局面的同时,带动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
2008年以来,国机集团通过在集团内外开展各类的科技合作项目,努力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这期间,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多种形式累计开展科技合作项目近1.26万项,其中涉及中小企业超过3500家,与中小企业合作的“四技”项目近6600个,总合作金额超过29亿元,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间接效益超过46亿元,使为数超过180家的中小企业摆脱困境,新增就业岗位总计超过3200个,在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帮扶的同时,也拓宽了自身发展的市场空间。主要做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创新科技服务方式,促使研发团队与相关中小企业主动对接
国机集团所属科研院所努力创新技术服务方式,针对中小企业在技术升级,开发新产品方面的强烈需求,主动出击,寻求与中小企业需求对接,拓展新兴市场。所属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的研发团队,深入到深圳利嘉能电池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从事电池和小家电生产的中小企业,为其量身定做非标专业检测系统,开发出这些企业急需的电池和家电在线检测设备,帮助其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带来经济效益累计近3000万元;机械工业第六设计22 研究院主管领导带领有关技术人员奔赴在汶川地震中受损的咸阳烟叶复烤厂、四川磨床厂等近十家灾区中小型企业,协助处理震后的安全生产和技术问题,使其灾后重建得到了技术上的保证,节约重建资金累计超过5500万元;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的课题组采取积极灵活的方式,主动帮助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铣床专利现状及预警分析,使其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少走弯路,给金风科技有限公司的风电绝缘材料提供技术支持,为其顺利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基础。
2、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国机集团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和研发平台等优势,采取“拿出干货”、“技术储备提前应用”等多种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以此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所属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利用专有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工艺技术”,采取与镇海炼化检修安装公司合作,从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国产化研究开发工作,为中国煤化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每年为国家节约近3亿元人民币;英特换热设备(浙江)有限公司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产品性价比有了很大提高,一季度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倍,就业人数增加了30%;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通过以优惠条件给北京红润达公司研发的专用滤光片,应用到医疗器械上后,产品的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使该企业摆脱了困境。
3、开放各类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国机集团利用所拥有的各类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采取开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中小企业组建联合技术中心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中急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问题,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所属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依托该院建设的“金属挤压与锻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开放力度和服务范围,先后与山东绉城机械厂、山西锻造厂等十多家中小企业开展了技术合作,为这些企业提供急需的金属挤压与锻压成套设备和全程的技术服务,使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洛阳轴承研究所依托该所建设的河南省精密轴承技术中心,先后与东莞TR轴承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中小企业组建了联合技术中心,通过联盟内技术合作,实现了多方共赢,每年为这些中小企业创造了超过2亿元的经济效益。
4、组织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为中小企业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
国机集团在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其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所属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利用挂靠在该所的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委会,先后在天津和银川组织了“电控配电设备”、“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国际标准的主要变化和发展动态培训班,参会的行业内中小企业达到了24 156家,培训了136家企业的164名技术骨干;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通过向苏州海陆重工等3家中小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进行实地指导,为其培养热处理及焊接技术人员;依托“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挂靠该院的10个国家及行业标委会举办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班等方式,为该领域内中小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人才。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国机集团所属科研院所共为近1000家中小企业开各类办培训班131期,培训管理人员560人次,培养技术人员3700多名。
5、围绕集团众多院所的行业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检测服务
国机集团利用众多国家和省部级质检中心,积极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广泛的技术服务。所属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利用挂靠的国家拖拉机质检中心,积极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提供整机和零部件检测服务。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已帮助安徽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150多家中小企业在拖拉机、农用柴油机及其零部件的检测、试验、认证等方面,打破经营常规,为其提供性价比较高的技术解决方案,累计节约资金超过3200万元;此外,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兰州电源车辆研究所等单位也分别根据行业特点,以开放检测实验室,免费提供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并指导其编制产品技术文件等方式,加强了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力度,加速了这些企业新产品的研制进程。
6、加强对成套设备配套供应商的技术扶持,带动产业链上游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
国机集团作为我国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的重要企业,其产业链上游聚集了众多的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通过加强对这些中小企业的技术扶持,带动他们在各自领域内的技术进步。所属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针对为其提供制动器配套的焦作长江制动器有限公司等三家中小企业,采取派专人周期性指导厂方开发、生产,并对产品实施监制,使其产品借助该院销售的成套起重运输设备拓宽销售领域,扩大品牌影响力,其中焦作制动器公司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到年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产品销售25个省市,部分产品出口6个国家,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行业内规模产值、销售业务、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评比第三名的成绩;所属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和中国福马集团公司等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企业,通过对产品链上游配套供应商的技术扶持,使一大批相关领域的中小企业得到了生存和发展。
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国机集团拟进一步采取的举措
近几年,国机集团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的有效实施,在自身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围绕科技服务于中小企业做了一些工作,体现了应尽的社会责任。面对当前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形势,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积极26 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指示精神,以及国资委关于进一步推动央企科技力量服务企业的具体要求,国机集团将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进一步组织实施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工作。
1、继续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才是摆脱困境的最有效方法。国机集团将利用现有的各类研发平台,为中小企业急需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提供咨询和研制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2、加强对中小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持续不断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技术领军人物,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国机集团将发挥拥有的1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有力条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邀请中小企业的技术骨干带着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进站工作,联合攻关,为中小企业培养创业领军人才、技术转移和转化骨干人才。
3、强化集团科技发展基金对科技服务中小企业项目的支持。利用国机集团设立的科技发展基金,对依托中小企业科技服务项目进行有选择的给予立项支持,引导国机集团的科技力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和范围。今年,国机集团设立的科技发展基金已增至1个亿,我们将认真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对现有办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4、搭建国机集团与中小企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国资委即将向企业和社会开通的“中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平台”,动态公布国机集团科技服务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以及各领域所具备的研发、试验、检测能力和专利、专有技术、新产品等信息,通过这一平台更好地实现中央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科技资源共享与技术交流。
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国机集团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和国务院关于扩内需、保增长、上水平等有关重要指示和国务院领导有关批示精神,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动员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这一活动的契机,把技术创新工作与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全球金融的冰河期,与各兄弟单位一起团结协作,共克时艰,探索出一条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成功之路。
谢谢大家!
整合科技资源 服务中小企业
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姚燕
2006年6月,中国建材以中国建材院为核心,整合了集团内12家科研设计院所和相关高技术公司,成立了中国建材总院(以下简称建材总院),打造了建材行业最具规模、最具实力的研发中心,确定了“承担国家级建材和新材料重大攻关项目、建材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建材和新材料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国建材所属企业技术创新、建材行业高素质科研人才开发和培养、国际建材和新材料学术和技术交流等6大平台”的定位。
中国建材集团始终遵循中央企业所属科研设计院所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服务,更要服务行业,回报社会,引领行业科技进步的宗旨。针对我国建材行业“大而不强”、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整体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等问题,在创新发展中一直坚持充分利用拥有的科技资源,不断拓宽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范围,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据初步统计,三年来建材研究总院累计开展科技合作项目780多项,其中涉及中小企业的科技合作项目为573项,合同总额21957万元,包括技术服务类合同额5121万元,技术开发类合同额共计11896万元,技术转让类合同额共计3580万元,技术咨询类合同额共计1360万元,为推进行业内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一些贡献。
中国建材集团积极鼓励所属院所践行作为国家级科研院所应肩负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大为中小企业提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材料生产技术,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行业的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
今天,借这个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兄弟企业汇报一下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解决中小企业技术难题,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混凝土研究室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最早成立的研究室之一,50多年来,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于国内数千个建(构)筑工程和数百个建材生产企业,其中“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满足了我国不同时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先后为北京、河南、山西、内蒙、河北等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通过对C40~C70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性能的试验,为企业解决了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热工性能、耐久性等关键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开发的“混凝土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技术”为北京、山东、浙江等十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超长结构混凝土工程的无缝施工,解决了工程的耐久性和渗漏水或腐蚀性介质对钢筋的锈蚀等问题,提高了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增强30 了这些中小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3、墙体屋面复合保温材料及其生产应用技术是建材研究总院在承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中取得的科技成果,2006年12月被列为建设部2006年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截至目前已向江苏、安徽、辽宁陕西、山东等地20多家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已在各地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和屋面保温工程中使用近千万平米。
4、“全自动玻璃应力仪”检测系统是建材总院下属秦皇岛玻璃设计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技术装备,解决了自动切割时大量破损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由经验操作向科学化、制度化、手册化操作的转变。目前已经在全国数十条浮法生产线上应用,得到广大中小玻璃企业的认可。
二、积极为中小企业推广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材料生产技术
1、联合国砖瓦行业节能减排项目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部分资金,旨在推动我国砖瓦行业中小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建材总院所属西安墙材院凭借自身多年来积累的大量研究设计经验,研究设计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得到联合国工发组织认可的改造方案,先后分两期共实施了60家砖瓦企业节能改造,在全国的乡镇砖瓦企业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建材总院拥有的获2006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高性能低热硅酸盐水泥”具有低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负荷和低综合生产成本等特点,是典型的节能减排技术成果。建材研究总院
将该技术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多家水泥企业推广,实现产业化,并在国家重点工程如三峡工程、首都国际机场、北京五环路等工程建设中规模化应用,帮助相关中小企业实现了新品水泥生产的节能、降耗、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针对我国微铁高透过率玻璃产品及制造技术的空白,建材总院下属蚌埠玻璃设计院在普通压延玻璃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科技攻关,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用微铁高透过率玻璃成套工程技术,载止2008年底,先后为东莞南玻、常熟耀皮、信义玻璃、安彩高科、蚌埠三鑫、信义芜湖等企业建设9条生产线,节省投资约18亿元人民币。该技术的推广帮助相关中小企业实现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也极大的促进与推动了我国太阳能利用水平的提高。
三、利用丰富的科技资源,拓宽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范围 建材研究总院拥有4个国家、行业重点实验室,26个国家、行业质检中心和国际材料技术促进中心,中国玻璃发展中心、中国墙体屋面材料发展中心以及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5个科技中介机构。主办有《新型建筑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等五种国家级刊物。建材总院充分利用这些科技资源,在信息共享、科技交流、人员培训、科研仪器开放、标准宣贯等方面积极为国内外的中小企业不断拓宽服务范围。
08年建材研究总院举办了“水泥混凝土技术可持续发展国际学32 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国玻璃深加工研讨会”等国际会议;承办了商务部委托的对非洲中小企业的系列培训;组织了国内的“复合材料缠绕技术”、“玻璃检测技术”、“玻璃物化测试技术”“水泥原、燃材料新标准宣贯及检测技术培训”、“建筑门窗幕墙检测技术人员任职技能培训”等几十次不同专业的技能培训,为中小企业培训技术人员超过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强化产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006年,以建材研究总院为主要依托的中国建材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成立,搭建了产研结合的有效平台,有力的促进了资源重组和产业进步。
建材研究总院在混凝土外加剂方面的研发和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缓凝高效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减水剂等已在北京、河北、河南、安徽、山西等地多家企业实现工业化生产。
合肥水泥院利用拥有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搭建技术装备推广平台,在河南、浙江、陕西等地积极推广日产3000—6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成套技术装备,收到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北新建材与杭州新材院合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大型纸面石膏板生产技术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对中国石膏板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团技术中心下属的复合材料技术研发部,已向全国27个省市
和地区推广纤维缠绕和拉挤工艺生产线总计百余条。
08年以来,采用公司开发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余热发电技术,在国内水泥和玻璃生产企业已建成53套余热发电装臵,在建和拟建余热发电项目达77项,全部建成后年节约标煤约1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00万吨。
五、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已取得的一点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近期我们认真学习了张德江副总理关于“中央企业的科研机构不但要为中央企业发展服务,也要为全社会服务,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中央企业科研机构的活力,有利于调动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更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和科技不足的难题”的批示精神;认真学习了刘延东国务委员和国资委邵宁副主任等领导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的有关讲话。公司就下一步服务中小企业、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做了一些具体的安排:
1、成立公司科技服务基层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人事、科技、投资等部门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推进。
2、加强与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省市地方政府的的科技对接工作,发挥中国建材研究总院的技术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积极帮助当地企业应对当前发生的金融危机。3、2009年拟选派5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到企业和对口扶贫县市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工作(待取得成功经验后,根据需要再不断扩大规模)。
4、加强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结合。根据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围绕“节能房屋下乡”工程,开展技术服务,提升产业水平,服务新农村建设。
5、继续做好为中小企业提供全过程、检验认证一体化的“一站式”服务,通过实施检验认证业务区域扩张战略,建立网络化分支机构体系,争取更多国际互认资质,为中小企业提供近距离、属地化的专业服务。
6、通过组建网站、编发简报等形式,做好集团科技服务行动计划的引导、宣传工作。
我们相信,在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规划发展局的具体指导下,我们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工作会做的更实、更快、更好。
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经验交流会材料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林海燕
一、基本情况
作为科技型中央企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发挥中央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与进步过程中的骨干作用。我院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承担着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下达的科研开发任务,负责编制与管理我国建筑行业主要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同时还承担着建筑工程、空调设备、电梯、建材和太阳能热水器的质量监督检验和测试任务。我院的业务和研究涉及行业内的数十个领域。我院拥有全国建筑行业一流的科技人才、拥有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建筑安全和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大量的实验检测仪器设备等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近年来又加强了绿色建筑成套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与开发。我院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加大创新力度,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建设行业的科技进步。
二、为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行业集成度低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大特点,行业内80%左右的企业是中小建筑企业。当前这些中小企业是我国城市和村镇建
设的主力军。但是这些中小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急需得到政府和大型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的多层面的支持和帮助。我院在实际工作中也认识到,只有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才能使得我国建筑业整体上技术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结合这一实际,我院充分利用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集合在专利、技术秘密、重大工艺、专家人才、实验设备、信息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组织本行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和“科、工、贸”一体化服务平台。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交流、转让机制,加强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围绕广大中小的企业急需的技术与装备,向其提供自主专利技术支撑。例如,我院的建筑机械化分院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力量和具有的国家级电梯检测中心、扣件检测中心及施工升降设备检测等资质和设备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检测服务等。仅2008年,我院机械化分院就为宁波欣达电梯配件厂、北京安顺昌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佛山吉达本田电梯起重机有限公司等出具技术检测服务报告3000余份;我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65%以上的技术转让对象都是中小型企业。软件研究所的PKPM设计软件在国内拥有用户9000多家,市场占有率达90%,其中80%的用户为中小企业。节能软件在全国已完成了4000多项工程项目的建筑节能设计,拥有超过500家用户。每年通过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等交易合同额已经突破一亿元。我院提供的这些技术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建筑行业的计算机应用水38平,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机械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帮助大量的中小型施工和建筑机械制造企业摆脱了对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降低了企业在制造和应用新技术装备的成本。
三、用新技术、新产品和计算机应用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
我院在新技术、新产品和计算机应用软件方面有较强的优势,我们利用这些优势积极服务于中小企业。如:机械化分院积极推进自主专利技术在本行业企业的转化与创新,借助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应变迅速、效率高的特点,优先以中小企业为载体进行新技术试验和新产品合作开发,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工程质量、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在钢筋连接、电梯安全部件与检测仪器、电梯安全运行监管信息化系统、起重机作业安全信息化系统、大型动臂塔吊、建筑擦窗机、钢筋自动化加工生产线、高速多功能施工升降机等领域,联合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带动了产业链内技术的集合创新与进步。与浙江二建、东电烟塔公司等中小企业合作的冷却塔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研制成功至今,已销售近50台套,实现产值5000万多元,利税2000多万元。同时为施工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设备投入和管理费用。按照目前企业产业化规模情况,每年可生产销售20~25台,可满足全国40%以上的电建市场需求。按照每台售价150万元计算,这样每年就可为生产企业带来约3500万元的产值及近1000万元的利税。由于该项目是对原施工工艺的改
进和提高,所以很容易被中小施工企业认同,因而能够较快的应用在中小施工企业,提升其装备水平,创造更高的施工效益。同时该技术操作简便,有效地减少了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受到企业好评。
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作为是建筑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的最早单位之一,以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规范主编单位、建筑工程质检中心为依托,实现了建筑业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其主要研发领域集中在建筑设计CAD软件,工程造价分析软件,施工技术和施工项目管理系统,图形支撑平台,企业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并创造了PKPM、ABD等全国著名的软件品牌。为我国设计行业在过去十几年中实现甩掉图板、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中小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近二十年,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同中小建筑设计企业间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不仅使自己成为国内建筑行业的软件产品研发的最大开发商,而且成为直接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典范。例如他们与北京求实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公司作为拥有一百多名员工的中型企业,每年招投标产值数达百亿元,招投标工程数百项。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其提供软件支撑,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现了企业招标文件标准化。通过编制企业清单定额库,彻底解决清单描述规范化、编制标底漏项多项的问题,能够40 及时反映出材料当前市场价格水平,通过网路共享实现了多人、多专业的协同作业,大大提高了编制标书速度、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使不同经验、不同水平的造价人员同样能编制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质量的预算文件。
其次,建立高效评标体现。每一个项目至少有5~10份投标文件参加评标,面对数千条评标内容,通过建立电子评标管理模块,能够快速合理性检查和雷同检查,自动筛选出不合格标书,自动进行价格横向偏差对比,自动生成项目的评标报告,为评标委员会提供参考,大大提高了评标效率和准确率,也是目前评标的发展趋势。
最后,实现造价指标的快速估算。每年有数百个工程投标数据,通过建立经济指标分析管理模块,自动生成工程造价指标,实现快速编制估算,使得估算报告有依据,帮助了企业实现知识积累和信息的再利用!最终实现了该企业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展开。
四、积极为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服务
我院是全国多个重要的学术团体的挂靠单位,中国电梯协会挂靠在我院,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中国制冷学会等多家行业学(协)会的二级分支机构设立、挂靠在我院;同时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建筑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也设立在我院。我们充分发挥这些(学)协会和中心的为企业服务职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41 将科技服务中小企业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重心。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各类培训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帮助企业改善技术创新管理水平;协助构建和组织产、研、学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把尽可能多的科技资源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放,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从来都是行业最宝贵的资源,人才培养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建筑施工类行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我院充分利用专业性技术人才优势,通过举办系列培训班、研讨会等为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准备后备力量。根据今年新情况我院机械化分院特别举办了GB/T5031-2008《塔式起重机》新标准的培训工作。北京金桥建筑集团租赁公司、四川建设发展股份金特儿钢构厂等企业的240余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第一期培训会。通过系统培训,让中小企业认识到了行业的现状,了解了新标准的要求和自身的不足,提高中小企业对塔机的安全使用和检查重视程度。为施工企业、租赁公司能够更好提高塔机操作的安全性、培养专业性人才、规范竞争市场奠定了基础。
我院的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设有专职的行业计算机应用的培训部门,长年开展行业从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培训工作,特别是为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边培训、边做示范工程,收效显著。培训部员工不断强化为培训资源的使用部门服务的意识;注意提高业务技能,保证培训资源的完好率;加强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沟通,使软件开发人员了解、开发市场需要的软件产品。同时根据市场42 需求,不断改进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对外宣传资料、授课大纲、教材编撰等的质量。每年都要开办规模不同、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培训班百余次,培训作业数千人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依照张德江副总理的指示,围绕中央企业的科研机构不仅要为中央企业发展服务,也要为全社会服务这一中心思想。切实做到既有利于激发科技型中央企业、转制科研院所的活力、调动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注重向中小企业转化,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和科技力量不足的难题。为应对金融危机,为提升我国建筑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尤其是提升建筑行业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做出积极的贡献。
贯彻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 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帮扶中小企业工作
(新闻通稿)
2009年6月9日,国资委组织部分中央企业在京召开了中央企业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会议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对中钢股份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经验做法的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关于保增长、扩内需、上水平等有关指示精神,分析当前形势,总结前期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开展科技帮扶中小企业工作。会议由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副局长白英同志主持,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同志、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普同志及部分中央企业出席了会议。
中央企业科技帮扶中小企业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首先,科技帮扶中小企业是中央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央企业具有更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占有更先进技术和更丰富的科技资源,在国家行业层面共性技术开发领域发挥着骨干和排头兵作用。而中小企业普遍科技力量较弱,缺少技术创新能力。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中央企业特别是中央科技型企业应该挺身而出,45 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主动积极地帮扶中小企业,携手应对危机,共克时艰。其次,加强行业技术服务,是中央科技企业改革发展客观要求。中央转制的科研院所(包括企业集团所属科研院所)是其所在行业最先进技术的拥有者,面向行业内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体现了这些科研企业基本的市场定位和功能,也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加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是中央科技型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中央科技型企业具有技术、人才、科研成果上的优势,能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技术瓶颈和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难题;而中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应变迅速、效率高的特点,适合作为新技术试验和新产品合作开发的载体。中央企业科技帮扶中小企业是一件有利双方、实现双赢的好事。会议还对中央企业下一步开展科技帮扶中小企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中小企业工作;二是要加强工作布署,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通过国资委和有关中央企业的共同努力,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
在会上,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先后介绍了本企业开展科技帮扶中小企业工作的经验做法。
中小金融服务企业 篇6
关键词:钢铁行业;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8-67-2
0 引言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少,经营规模小,竞争激烈,如果想在市场中生存,只能不断地提升自身实力,实现技术创新,更新经营战略,占领市场渠道,实现产业升级或产业转型。但是对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一直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尤其是在钢铁贸易行业的中小企业更是面临了寒冬,近3年商品价格大幅下跌,钢铁行业信用体系崩溃,企业资金链收紧,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如何融资,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1 钢铁行业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1.1 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钢贸企业发展迅猛,在这飞速发展过程中除了壮大了国有钢贸企业,还孕育了大批民营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规模不大;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大多为自有资金,因此对固定资产拥有的数量不多;由于企业成立起点低,自身的管理水平不高,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情况不规范,不透明,信用情况不易获取到真实信息。
1.2 贷款机构对钢铁贸易中小企业政策
2014年以来,国家鼓励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为中小企业服务,改善金融服务体系,开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和产品,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对中小企业设定不合理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以及各种不合理收费现象。传统的金融机构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艰苦的根本问题,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在体制和机制上不完善,监管不系统,还无法快速壮大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加上近3年来,钢铁行业价格下跌影响,企业的还款能力减弱,有些贷款机构看到企业主营业务与钢铁相关,对其授信审查非常严格。
2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金融服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利用移动设备,视频监控,数据处理等工具,将大量企业信息聚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数据供人们高效率,低成本的分析企业的运营,管理等信息,利用这些基础信息,实现管理决策和企业运营环节中不同环境的协同,从而降低企业的金融成本。
2.1 搭建企业数据库,扩展银企沟通渠道
在互联网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业可提供的产品依托互联网获得了更便捷的沟通渠道、信息共享渠道和推广金融产品方式。银行在运营中汇集了大量客户使用融资服务的数据信息,融资交易记录,这些基础数据为分析客户特征,运营特点以及企业潜力,挖掘不同客户融资需求、设计满足上下游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源。通过互联网建立的集成平台,实现中小企业的信息让金融机构分享,为企业与银行建立沟通渠道,实现银企互联,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2 建立信誉体系
曾经有人提到中国当前最大的危机是诚信危机,当前经济实体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信用都受到考验,中小企业的诚信危机早已经明显爆发。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获取不便捷,无法深入了解。近年来,钢铁行业价格大幅下跌,由于信息不对称也导致了很多钢铁行业商品仓单重复质押的问题,国内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无法实现对同一仓单质押状态信息的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具备第三方公信力的平台机构,重新构建信用体系,对融资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管理,对质押仓单进行集中管理,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融资流程的实时监控,协助其作好风险防控工作,从而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 T公司对钢铁行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
T公司是一家依托自身专业、资源、渠道、客户及经营规模,引入互联网技术创建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在线交易、在线融资、物流服务和信息服务,利用数据平台为钢铁行业的中小企业整合市场信息,资金渠道,商品运输流通,为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打造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
T公司设计的服务平台上,基于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在线融资系统和在线交易结算系统,实现对平台注册会员企业的在线融资。会员企业在平台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可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申请一定的授信额度,T公司根据会员企业业务运营形式对资金的需求,量身定做了融资模式,具体包括:
3.1 仓单融资
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有些会员企业是贸易商希望在价格低谷购进货物,减小原材料成本,或待价格上扬时出售挣取差价,此时会员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增大,希望获得资金周转。会员企业可以通过其所有的货物质押给融资平台,融资平台审核货物价值,并根据货物价格特性确定折扣率,存入融资平台实时监控的监管仓库后,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银行通过融资平台核对货物入库信息和资金申请数据,审批通过向会员企业发放贷款。如果质押过程中,货物出现了价格下跌或在约定时间内,会员企业没有偿还贷款,融资平台有权处理质押物,偿还银行贷款。
3.2 预付款融资
钢铁行业在订货环节一般需要订货商向供应商支付一定的预付款,备货期一般在15天左右,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预付款占压了资金,影响了其资金流。T公司考虑到这些中小会员企业的需求,向他们建议通过T公司指定的核心供应商订货,由银行对会员企业授信,将预付款贷款打入T公司融资平台监管的账户里,融资平台定向支付预付款到核心供应商;待供应商备货完毕,货物直接发运到T公司融资平台的监管仓库,会员企业支付剩余货款后提货。通过融资平台对核心供应商的控制,以及对货物的出入库的监管,规避了钱货两失的风险,让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放心,间接增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
3.3 应收账款融资
有些会员企业在给大型企业供货时,经常会遇到经过一定账期才能收到货款的情况。对于本来就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严重影响了供应商的资金流,制约了企业的发展。T公司为了帮有账期的企业解决这部分资金问题,推出了应收账款融资。通过网上交易记录以及银行系统记录,综合分析采购方的信用评级,在融资平台设定采购方监管账户,通过对采购商的信誉和对应收账款的掌控相结合,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使供应商通过采购商确认的销售合同和发票,提前获得账款。
3.4 其他服务
围绕T公司融资平台的注册会员和金融机构的数据,引入第三方资金放贷业务;根据会员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整合融资额,与金融机构批量申请贷款,获得优惠的贷款利率;利用T公司专业期货知识,为不具备相关经验的会员企业提供套期保值服务。
4 发展钢铁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有待完善的问题
4.1 保护会员用户隐私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还在初级阶段,网络对大数据时代信息和数据的开放、共享为使用信息的人提供了便利,但是人们对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意识还很薄弱,用户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政府对信息保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落后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因此,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加快互联网时代大数据金融的法律监管体系建设,修正和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例如,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特征,制定可行的法律法规。
4.2 行业准入和监管标准有待完善
钢铁贸易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是在进3年钢铁市场低迷中逐渐发展起来,提供融资服务的互联网平台还处在传统金融模式和大数据结合中摸索前进的阶段,也是不断积累经验的阶段。对于互联网金融中已经出现的洗钱、融资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融资服务的平台,要对注册企业严格考核,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经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提高融资服务在网络管理中的合理性,增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督管理,防范发生金融风险。
参 考 文 献
[1] 柯少霞.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8):12-14.
中小金融服务企业 篇7
当今, 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没有统一, 但大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确定。同时, 针对不同的行业, 其界定标准也不统一。例如, 美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为具备下面四条中的两个: (1) 独立经营管理, 通常由业主自己经营管理; (2) 个人或小集团投资并拥有所有权; (3) 其产品或劳务主要为当地市场服务; (4) 企业规模在同行业中相对较小。而欧盟将中小企业定义为雇员人数在250人以下且年产值不超过4 000万欧元、或者资产年度负债总额不超过2 700万欧元、且不被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持有25%以上的股权。在日本, 对于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规定, 比如, 制造业要求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本额3亿日元以下;批发业要求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资本额1亿日元以下;零售业要求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资本额5 000万日元以下;服务业要求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资本额5 000万日元以下。在中国, 2003年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对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该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 结合行业特点确定了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金融困境
(一)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发展影响深远
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 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 持有其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而美国金融机构推出的名目繁多而又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也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 对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使世界陷入由美国次级债引发而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危机中。世界各国经济已经受到严重冲击, 而作为整体经济力量强大但单独个体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 其面临的冲击更是明显。通过对大量中小企业的走访, 当前在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困境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企业遭遇订单危机。
对美国直接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受到的影响较早而且比较严重, 而对欧洲部分国家出口产品的企业影响相对好一些。
2. 转向生产内销产品的企业遭遇门槛危机。
在遭遇海外市场营销困难之后, 许多企业转而生产内销产品或扩大内销产品的生产, 但因营销和生产的一切物流渠道都需要重新开拓, 其进入门槛相对较高, 由此形成转型困难。
3. 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加大。
受经济危机影响造成的产品积压、滞销, 增加了企业资金占用时间, 利息成本增加;土地使用税也有所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保险的实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预算;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生活成本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劳动力价格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物流费用的增加等等。一系列变化都促使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提升。
4. 中小企业遭遇融资困难。
金融危机发生后, 中央已明确执行宽松的财政金融政策, 但是银行从追求自身效益和规避金融风险的角度, 都力求寻找大型企业放贷, 对生命周期较短、变化较多的中小企业资金关照不够,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
(二)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 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到75%以上。但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仍然不容乐观, 中小企业发展依然受到筹资难、融资难的制约, 同时中小企业还受到人才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导致中小企业平均生存周期约二至三年。
在中国, 融资80%来自银行信贷, 信贷总量80%投给大企业, 而80%的中小企业从未向银行贷款;大多数银行因担心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 鉴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 对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实行惜贷, 甚至对部分中小企业实行拒贷。客观上, 中小企业因其财务报表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 其风险状况银行难以迅速做出评估, 而其所需求的借贷资金相对较少, 因而对于银行来说, 单位资金所产生的效益要低于借贷给国有大集团公司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效应。因而商业银行在融资选择方面一般将中小企业放入较次要位置。同时, 中小企业实体抵押物有效, 借贷担保人所承担风险高, 这也导致了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难以有效办理, 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难以实现充分有效融资。而作为资金供给方的商业银行一般是贯彻以收益为追求目标的原则, 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意识, 这导致了中小企业完全按照市场公平竞争的方式实现融资, 其融资难度相对较大。
三、改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体系的措施
(一)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重定位
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非常大, 它们之间的关系难以平衡, 在融资规则的制定方面完全是商业银行说了算, 因而, 商业银行在选择融资对象方面会将风险系数大、收益较小的中小企业放在次要位置, 而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解决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 在处理融资方面问题时, 要将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 从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高度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
同时, 从银行的角度, 中小企业是其客户, 应该从一个对待消费者的角度来对待中小企业, 没有企业的资金需求, 银行的资金就会成为被动固定资金而没有任何效益可言。作为银行一定要像对待消费者一样对待我们的客户, 让他们接受优质的服务。另外, 今天的中小企业也许就是明天的大企业, 对于今天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与支持就是支持了未来潜在的大企业, 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 还牵涉到未来中国经济是否能强劲发展的问题。
(二)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改进措施
1. 上层机构的决策改革。
今年, 银监会公布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融资机构, 工行600多家, 建行100多家, 并给出了融资的具体指标。2009年第一季度中小企业融资仅占5%, 相比其在经济中的比例来说显得较小。因而, 在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操作过程中, 银监会应针对指标进行考核, 并针对已有的融资业绩提出改良和改进措施。另外, 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 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差距也较大,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考虑到小型企业的融资艰难, 及时划分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将部分资金落实到一些小企业的融资方面。
2. 隐性信用显性化的措施———征信制度改革。
银行针对融资企业有一套征信制度, 在确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时候特别重视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现金流状况, 却不能全面考察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状况。同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其固定资产相对薄弱, 而现金流一般较为短缺, 这其实也是它们贷款难的主要缘故。因而, 当前考察中小企业信用的评价因素有待改变。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购销存合同、私人存款、个人税收以及客户源等都会对该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怎样将这些隐性价值的东西转化为银行信用体系认可的东西, 就需要征信制度的某种改革, 使得中小企业能够用有价值的隐性信用来进行融资。
同时, 作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协调银行确定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隐性信用, 促进银行改变以往仅重视实物抵押和现金流量的征信办法, 提出一套更合理的中小企业征信模型和实践方法。
3. 外圆内方的融资方式探讨。
在银行给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控制融资风险, 一是门槛控制, 二是业务跟踪。结合调研和实践, 考虑使用“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两种策略。“外方内圆”强调高门槛, 要求融资前期的固定资产抵押和担保, 而融资之后的投资运营银行不再监督管理。另一方面, “外圆内方”强调融资之初的低门槛, 而融资之后银行对其业务运行实行有条件监管, 这样在放松了融资门槛的同时也回避银行贷款风险。同时, 政府制定政策协调和促进“外圆内方”型融资模式跟踪和监管。
4. 保险公司介入方式探讨。
不管制度如何改良, 监管如何严格,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总会出现资金风险, 形成坏账烂账。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担保的方式, 让部分利益转嫁给保险公司, 同时也实现了风险的规避, 以达成银行、保险公司和中小企业的共赢。但是在保险介入的融资模式中, 保险公司会考虑到自身的盈利需求, 随意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评级以达成高额融资从而收取高额回报。因而, 保险公司介入方式融资, 政府监管力度也许加强。
5. 完善中小企业自身机制。
浅析中小企业服务营销 篇8
1 服务营销的内涵
在经济生活中, 服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服务产品, 即为顾客创造和提供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无形的服务;另一种是功能服务, 产品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有形的元素, 无形的服务用来满足顾客的次要需求。与服务的种类相对应, 服务营销的研究也分成了两大方面, 即服务产品营销和顾客服务营销。服务产品营销是研究如何促进服务产品的交换;顾客服务营销则是研究如何通过服务, 将其作为一种营销工具促进有形产品即“商品”的交换。不管是服务产品营销, 还是顾客服务营销, 建立并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是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 即通过获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和企业长期发展。
2 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营销的作用
2.1 通过开展服务营销, 提高企业核心能力
中小企业在导入服务营销后, 必将“服务”作为重点因素来发展。企业要创建服务型文化, 即企业所有员工从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测评、服务创新等多方面, 要建立和强化服务意识, 全方位实施服务规范化管理, 改进服务体系, 提高营销效率, 增加企业的收益。随着企业绩效的提高, 带动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2.2 通过开展服务营销, 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目前, 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企业营销工作中的重点。服务营销主张企业要以顾客为中心, 建立和发展顾客认同的企业文化。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就要围绕顾客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服务内容要主动, 服务形式要个性化、简洁化, 服务项目要有专人负责。同时借助现代网络技术, 迅速、有针对性地对顾客的要求进行处理, 使顾客满意, 进而增强顾客对企业的“黏性”, 即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2.3 通过开展服务营销, 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同质度很高, 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和风格, 难以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通过开展服务营销,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服务的差异性来弥补产品同质化的不足, 走“服务差异化战略”的道路, 突出企业的个性形象、品牌形象, 提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3 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营销的基本思路
目前, 我国对于服务营销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中小企业服务营销的研究更是缺乏。中小企业应对服务营销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 为自身的快速成长提供理论依据, 并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营销的基本思路如下:
3.1 树立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
只有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才能做好服务营销工作。实践证明, 只有高品质的服务才能激发顾客的消费热情, 才能对市场进行充分的开拓。企业可以从产品介绍、货物订购、特殊商品加工、免费送货及维修、信息咨询等多方面开展丰富而完善的服务营销工作。
3.2 打造顾客满意的经营模式
顾客满意, 又简称为CS, 是指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都要以顾客满意为核心, 按照顾客观点来考虑和分析顾客的需求。在具体操作中, 顾客满意的经营思想已使企业的战略重点发生了转移, 即由过去追求市场份额的提高, 转向了追求企业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提高顾客的重复购买率。
3.3 建立良好而舒适的人员形象
在服务营销中, 人是服务产品中的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因素, 良好的人员形象能增加顾客在交易过程中的舒适感, 因此建立一支能够并且愿意为企业“创造真正顾客”的营销队伍至关重要。首先, 企业要对员工进行观念上的教育, 使“顾客满意”、“顾客至上”的思想深入人心, 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其次, 员工在开展服务营销的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感情投入, 用心服务、用情感动, 不断了解顾客的实际需要, 尽最大努力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再次, 对员工的服务行为要高标准、严要求, 达到一致化的效果。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往往因员工中个人因素的不同而参差不齐, 为了确保服务的一致性, 企业必须制定统一的服务程序和服务标准, 以此来指导和约束员工的服务行为;最后, 服务人员的外在形象日趋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统一而良好的员工外观来塑造企业形象, 展示良好的服务质量。
3.4 实施科学而有效地服务营销组合策略
3.4.1 服务产品及品牌策略
针对顾客的实际需求, 中小企业应根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来打造服务产品, 同时还要考虑品牌、服务项目、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等重要因素。尤其现在的企业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特殊的品牌是顾客判断和识别特定企业服务的区分标志, 因此中小企业若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必须走特色品牌建设之路。
3.4.2 促销策略
中小企业还需要通过形式各异的促销活动来满足目标顾客对服务的特殊需要和偏好。除了开展一般的特价销售、折价销售、会员销售以及广告宣传外, 为了达到出奇制胜的促销效果, 在促销活动中还需要融入更多的公关元素。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企业开展了充满新意和创造性的公关促销活动, 这种做法既拉升了企业的销售额, 又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良好形象的完善, 同时又引导了促销活动的发展趋势。
3.4.3 价格策略
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价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顾客还属于价格敏感型消费群体, 只有产品低价才能吸引顾客的关注。因此中小企业应通过降低采购成本, 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大单位的快速销售以及有效的库存控制来降低产品成本。获得成本优势的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各种折扣、折让等价格优惠。
3.4.4 渠道策略
服务产品与有形产品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 服务产品的渠道只能是零阶渠道, 即生产者与消费者面对面地完成生产与消费的同步过程。因此, 提供服务的场所和其位置的可达性是服务营销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在选择服务场所时, 要以方便、快捷、舒适、适度覆盖等原则作为选择标准。
3.4.5 有形展示策略
服务是难以进行自我展示的, 只有通过有形要素传递的相关信息, 顾客才能对服务的效用和质量做出鉴别和判断。有形展示是服务营销的重要特征, 它包括两个影响因素:信息沟通和营销环境。信息沟通是指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 迅速、全面地将企业各项服务信息传递给顾客, 达到信息共享的良好效果。营销环境是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营销环境的总和。由于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且又难以控制的, 开展服务营销的企业必须随着变化的环境而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企业内部营销环境是可控的,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经营场所的装潢、颜色、陈设、增加富有美感的图片等, 从视角上给顾客带来良好的舒适感。
4 结语
服务营销是企业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新的营销方式,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技术与经营方式纷纷被仿效的今天, 做好服务营销是当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晔, 苗泽华.服务营销是市场利器[J].经济论坛, 2008, (7) .
[2]钱红.服务营销与企业竞争[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7, (2) .
[3]夏达福.中小企业的两种营销战略[J].中外企业家, 2006, (10) .
[4]刘颖瑜.浅论服务市场营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
服务型中小企业的服务管理研究 篇9
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意义重大,而其中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对服务业有重要作用,因为大企业触及的领域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中小企业规模小、相对灵活、决策机制简单,与大企业相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因此经济生态系统中需要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互相补充,相辅相承。然而,实践中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服务业本身的滞后性,具体表现为服务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服务管理能力不强等;二是中小企业规模本身带来的弱势性,比如融资难、发展慢等。关于服务型中小企业问题,国务院文件以及学者们多从破解融资难以及国家公共政策支持等方面助其发展。本文选择从服务型中小企业自身的服务管理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以期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服务管理水平,对改善服务业本身的滞后性发挥作用。
一、服务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中小企业数量最大、最具活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当前,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国家提出了发展“互联网+”业务,更加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新兴的服务型中小企业应运而生。服务型中小企业数量大、涉及面广、机制灵活,在市场竞争中充满活力,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供了条件。服务型中小企业容易贴近市场,与市场有着本质的联系,成为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哪里的服务竞争最激烈,哪里就活跃着服务型中小企业,它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锦上添花。
当前,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以上。服务型中小企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技术水平要求也较低,所以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员,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不容小视。实践证明,服务型中小企业发展得好,可以让广大老百姓切实从发展中得到实惠,过上更加丰裕的生活,同时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
二、服务管理是服务型中小企业的生命支柱
服务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在服务竞争环境中对企业进行管理并取得成功。服务管理是从多个学科领域当中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对服务型企业来讲是主要关注的对象,对于生产性企业来讲,服务管理也必不可少。一般来讲,服务管理包括对服务的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服务利润链的分析、服务业产品营销与制造业产品营销的比较、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服务管理是面临服务竞争社会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对于服务型中小企业来讲,能否在服务竞争环境中生存并发展下去,就取决于该企业自身的服务管理水平和能力,也就是说,服务管理是服务型中小企业的生命支柱。
(一)服务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1、服务管理的内涵
服务管理的定义最早是由格朗鲁斯(Gronroos)和阿尔布里奇(Albre⁃cht)提出的,后被大家普遍接受。格朗鲁斯认为服务管理就是要“认识全面质量在顾客关系中是如何被感知的”;阿尔布里奇则认为“服务管理是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经营第一驱动力的一种总体的组织方法”。
2、服务管理的特征
(1)服务管理以服务质量为核心。对每个服务供应商而言,质量意味着市场利益和财富,服务的质量决定了服务企业在其领域中能够占领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质量对于企业而言好像一座堤坝,若质量出现了问题,则会损害其形象,从而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美誉度和份额;严重者将会因质量问题而被无情地逐出市场。
(2)服务管理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市场为中心,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讲,就是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如果说“客户是上帝”,一方面“上帝”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获取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则需要从“上帝”那里获取适当利润并保持健康发展。随着“价格战”、“服务战”愈演愈烈,如何管理和平衡客户期望值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关键现实问题。因此,企业的服务管理应当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3)服务管理以顾客感知满意度为衡量标准。根据客户关系管理(CRM)中的三角定律,客户满意度=客户体验-客户期望值。客户期望值与客户满意度成相对反比例,客户期望值越高,往往满意度越低;反之,满意度会上升。因此需要引导客户期望值并将其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同时客户期望值需要与客户体验协调相一致。
加强客户期望值管理的出发点是分析客户期望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口碑、品牌推广、客户价值与客户背景、环境与客户生命周期、原有体验以及其他相关体验等方面。这就要求深入进行客户洞察,尤其是面向大众市场的企业,更需要在特征和需求各异的客户中进行分析,并重点关注两个关键点:考虑适当的差异化并识别目标客户;锁定目标客户的核心诉求点。
(二)服务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细分
1、品牌管理
品牌不仅是区分企业的标志,更是企业的一项有形资产。一家成功的企业,不仅关注企业的经营本身,同时也要关注企业的品牌。因为品牌可以辨认,它能卖方或用户察觉到与之相关的、特殊的、可持续的附加价值,这些附加价值最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品牌管理得好,那么它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预期收入。
服务型中小企业以提供服务为业务内容,而无形性是服务最重要的特性。由于服务是无形的,销售服务的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则成了购买者决策的关键因素。购买者选择服务企业,往往靠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的信任。为此,企业要在树立品牌并维护和发展品牌方面做出努力和投资,为让购买者放心接受服务就需要珍视企业的品牌,特别是服务型中小企业规模小,更要靠品牌来吸引客户且留住客户,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规模及资金有限就忽略品牌的建立。
2、客户沟通管理
根据上述服务管理特征的分析,服务管理以服务质量为核心,而服务质量的感知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顾客感知满意是衡量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顾客就是上帝”。因此,要了解顾客,就需要与客户去接触。服务接触一定是要涉及人的要素,而人的要素可以归结为:服务组织、与顾客接触的员工、顾客。这三者构成了服务接触中的三元组合。如图1 描述了服务接触中的三元组合,反映三个要素中的两两关系,并提出了冲突的可能来源。
在与客户的接触和沟通过程中,服务企业通过各种活动带给客户愉快的或者是不愉快的心理感受。之所以会有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感觉,都是来自于企业雇员与客户的接触。
在与客户接触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情形:有的雇员非常主动,会积极地向客户提供服务行为,这叫做自发性;有的客户非常主动,客户能够准确表达自己需求,向雇员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时就要考验雇员的适应能力,即对客户需求和要求的反应能力;当然,问题客户也会对服务本身或者雇员本身反应问题,雇员要考虑如何应对;当饭店房间已被预订满、飞机航班延迟了等问题发生时,面对顾客必须进行补救。
3、排队管理
在服务型中小企业中,排队等待的问题普遍存在,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这一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在,互联网迅猛发展,顾客接受服务,追求的是优质便捷的服务,而出现排队现象的原因是服务机构的能力不能满足服务的需求,所以服务型中小企业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运用现代技术,尽量解决排队时间长的老大难问题。
4、信息技术管理和创新管理
互联网的发展让地球变成了地球村,现代企业都步入了信息时代竞争的平台,服务型中小企业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同时带来了管理模式的创新需求。企业的服务管理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更新传统服务观念,建立客户服务信息网络,不仅可以创新服务,而且可以提高服务效率,赢得顾客满意。
三、结束语
服务管理是服务型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生存之本。服务管理就是要以客户感知满意度为衡量标准,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真正使服务型中小企业提升服务水平。服务的特性是无形性,对于无形性的服务加以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服务企业、服务人员及顾客的感知体验,因此服务管理是值得服务型中小企业认真努力去思考并且实践的一门必修课。
参考文献
[1]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洪志生,苏强,霍佳震.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回顾与现状探析[J].管理评论.2012,第7期:152-163
[3]朱井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N].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第2期:49-52
中小金融服务企业 篇10
近年来, 银监会为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推动工作, 自2005年以来陆续出台了若干指导意见、政策来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也从制度、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得到了拓宽, 服务水平、效率和质量有所提高。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差距, 面对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以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艰巨的任务。
当前制约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众多因素仍然存在, 其中有源于中小企业自身的, 如资本实力弱、经营模式粗放、财务管理薄弱、生命周期短等问题, 也有业务市场准入门槛高、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专业化程度低、中小企业信贷技术工具缺乏以及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税收激励不强等体制机制问题。因此, 如何更好地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需要银行监管机构、银行自身、有关部门、企业等各方形成合力, 从制度建设与执行上狠下功夫。
当前, 银行业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 全球实体经济的增长处于下滑状态, 主要经济体纷纷出现明显的负增长状况。这意味着外部需求收缩, 而内需启动还需要一个时间, 有一个时滞, 这对中小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压力。中国经济要想克服困难、度过危机, 实现健康发展, 实现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 就必须要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
第二, 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是保增长、保就业的关键之举。
第三, 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两个最重要制约因素。
第四, 响应广大中小企业的期盼。现在中小企业非常期盼银行能够雪中送炭, 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度过这个“冬天”。
第五, 兑现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当前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恰恰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兑现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促进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体现。
要真正把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做好、做实, 真正取得成效, 真正解决问题, 银行业还必须做到六个方面:
第一, 进一步提高认识。无论从近期还是远期, 从社会还是银行, 都要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国内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在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也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其间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因此, 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结构、分散经营风险、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本回报的内在要求, 中小企业贷款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银行业务, 更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经营结构和贷款结构, 培育未来市场和客户,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第二, 进一步推进专营机构建设。我们鼓励所有国有大中型银行, 最迟不超过第二季度, 都要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专营机构, 加强专业化经营。不管是事业部还是中小企业金融中心, 不管采用怎样的名称, 总之必须要建立专业化的专营机构。5月份银监会要进行专门的调研和总结。只有建立专营机构, 实现专业化经营, 才能真正落实“六项机制”建设, 才能实现高效的审批、独立的核算、独立的激励和独立的风险定价, 才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才能使中小企业真正享受到适应中小企业特点、专业性强的金融服务。
第三, 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要从现有的信贷人员以及新招聘的人员当中, 选出一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门人才, 中小企业信贷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
第四,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六项机制”: (1) 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要根据不同区域、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税负成本、收益目标、资本回报及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 确定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水平。一直以来, 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中过于强调抵押担保, 而对于信用放款持限制性态度, 结果, 银行过分依靠抵押担保, 但是同时却并没有真正消除信用风险。从国内外成熟的经验来看, 通过制定专门的定价模型, 从定价上确保全面覆盖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 才能真正做到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为此, 我们认为, 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是首先应该建立的机制。
(2) 独立核算的机制:要求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员, 提供专业服务, 制定专项指标, 实行独立核算与专项考核。
(3) 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对有条件的基层行进行合理授权, 简化中小企业贷款的业务审批程序, 减少贷款审批层级, 以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短、小、频、急”的特点。
(4) 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专门的业绩考核与奖惩机制, 将信贷人员的收入与其业务量、效益与贷款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在信贷尽职调查上, 针对一些银行过分强调风险考核造成信贷人员奖惩不对称, 从而严重挫伤其业务积极性的做法, 鼓励银行制定相应的授信工作问责和免责制度, 引入更多的正向激励, 同时对信贷人员不当操守和失职行为, 银行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做到尽职者免责, 失职者问责。
(5) 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在减少贷款审批层级的同时, 必须在各业务环节配备专业的、有经验的业务人员。银行要注重对从事此项业务员工的专业化培训, 以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
(6) 违约信息通报机制:要注意收集和掌握各自业务领域内的恶意违约客户相关信息, 并在本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定期通报, 以防范风险, 改善信用环境。
第五, 进一步落实配套政策。一是监管政策要到位, 包括尽职免责制度、不良贷款的容忍度等。二是税收优惠政策要到位。三是风险补偿机制和相关的担保机制要到位, 在当前形势下, 担保体系建设仍然是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机制。四是中小企业贷款的核销政策要落实到位, 现在已经有了新的政策, 这对中小企业贷款是一个很好的激励, 我们要把这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五是其他相关配套政策都要相应到位, 如中介服务收费、法律保护等等。
第六, 进一步加强管理。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加强服务队伍的管理, 加强相应体制建设。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一把手”要深入实际, 做好调查研究, 多跟个体户、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打交道、交朋友, 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加强研究, 做到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物流金融救急中小企业 篇11
“目前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个体之争,而是它们所在的不同供应链之争。”两年前,知名学者郎成平发表了这样的言论。包括供货商、经销商以及合作伙伴在内的整体效率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目前普遍的情况是,上游的中小企业供应商面对大企业不可能在交付货物之后马上拿到钱,双方约定的账期一般是3个月。供应商要是能按约定时间拿到钱,就已经很庆幸了。如果遇上现金紧张的合作伙伴,为了做成一笔生意,供应商会被迫同意更长的账期。它们收不回货款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而下游的中小企业经销商在面对大企业时,却往往被要求提前支付货款。之后才能提货销售。当这些售出货物取得回款的时候,通常也离当初采购支付至少3个月时间了。
于是,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贸易流通型的商业企业,虽然现金流往往很大,但由于负债率高、注册资本小、缺少抵押物,而很难获得传统银行业务的支持。但近年来随着银行物流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小企业事实上已拥有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物流学院院长朱道力是国内较早研究物流金融的学者之一。在他看来,物流金融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中,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活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实际上,物流金融的本质就是为减低交易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信息和物流监管,依据物流供应链而进行的金融活动。当然,金融机构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或者其分支机构,如UPS专门在国外收购一家银行,依托自身的物流服务来发展物流金融,也可以是金融机构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联合体。
随着现代金融和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物流金融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按照金融在现代物流中的业务内容,物流金融可分为物流结算金融、物流仓单金融、物流授信金融等。
利用上下游网络融资
传统的银行产品,非常关注企业的注册资本、净资产、资产负债率,而创新的银行产品更加注重企业的现金流、周转率和经营素质、经销商网络、行业地位,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上下游网络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
W电子设备制造公司是专业生产信号发射和接收系列设备的公司,许多客户是电信、移动的各级分公司。该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年销售额增长率有所下滑,遂明确提出要用3年时间,按照3G的发展方向,进行产品升级和改造,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
同时,该公司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难。由于它的客户大多数要求延期付款,从完成销售、安装和试运行,到最终收到款项,一般都要5到6个月时间,报表上反映出大量的应收账款。
因此,W企业如果需要进一步投资,面临着贷款的难题。因为它既没有多少资产可以抵押,又没有合适的担保企业。银行建议W企业使用物流金融。其基本流程是W企业在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的时候,就明确把应收账款的权利转让给银行,买方客户只能向银行付款。当W企业为买方客户完成安装和试运行成功后,买方客户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承兑后交给银行,银行以该汇票为质押向W提供融资,W企业由此提前完成了货款回笼业务,且改善了报表结构。
物流金融选择更广
其实,现在中小企业在物流金融业务的选择上越来越广泛。招商银行在2008年的4月推出“点金物流金融”产品,立足于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资金流转效率、降低结算风险、提升企业价值,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合作,设计五种模式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该物流金融产品体系涵盖了内外贸一体化的融资服务需求,也就是说无论是内贸与牛产的采购、销售,还是进出口业务的采购与销售,中小企业客户都可以选择到标准解决方案,并可以找到个性化的专业产品获得全面供应链融资支持,其产品细分为内贸物流金融、进口物流金融、出口物流金融。
华夏银行也陆续整合了旗下的物流金融项目,推出了一系列服务物流业的物流金融业务产品和金融服务平台。依据这些产品和服务,该行在信用管理上,把整个供应链看成一个经济实体,把中小企业视若大企业的生产部门,以银行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来提升供应链中企业的信用等级,为其融资提供支持。在市场营销上,突破了原有单个金融产品、服务各自为政的局面,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营销。在服务环节上,涉及物流融资、物流结算、物流风险管理、物流金融客服等内容,从而打通了物流企业、客户和银行之间的壁垒,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整合。
怎样才能更快融资
市场机遇稍纵即逝。要想尽快地获得银行的支持,企业应该学会按照银行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比如,在申请物流金融业务中,如果企业在对外供货或购买产品之前就向银行咨询有关产品服务,银行同步开展调查工作,企业按照银行要求协商货物的发送、保管、资金回笼等细节,这样融资的成功率会大为提高。假如再能把银行的一些货款封闭回笼要求作为销售合同的补充,那么通过率至少是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其次,绝大部分企业都离不开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但很多企业只是在碰到融资难题时才去找银行,银行如果再进行调查、分析、审批,流程就会比较复杂,时间会拖得比较长。一个有经验的企业,应该学会与银行建立长期的信息沟通。
中小金融服务企业 篇12
供应链金融就是商业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金融服务,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一个产业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核心企业, 以该核心企业为中心, 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 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发端于20世纪的80年代, 是由世界级企业巨头寻求成本最小化全球性业务外包衍生出供应链管理概念。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拓宽其融资渠道, 近几年各商业银行开发了以产业资本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内, 深圳发展银行是供应链金融的先驱, 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以及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也相继逐步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深圳发展银行于2006年在国内银行业率先正式推出了“供应链金融”的品牌。
二、供应链金融有着巨大市场需求
供应链金融是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发展起来的。第一, 由于信用等级和银行授信问题, 大量的中小企业不能直接从个商业银行获得金融支持。银行往往都是锦上添花, 难以雪中送炭。在我国银行更多的是对国有企业和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提供服务, 结果出现了一种典型的二八分布, 也就是80%的贷款分配给了少数基础建设领域内的大型国有企业, 而中小企业贷款非常困难, 市场难以发育。第二, 由于企业的差异和供求关系不平衡等原因, 供应链条的上下游企业间存在着强势企业和弱势企业。而强势企业各方面都存在着主动, 比如预付工程款、结款周期、尾款滞付等等。这种强弱不平衡的结果, 造成在上下游企业之间资金链流动的不顺畅。实践证明由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 借助供应链核心企业良好的信用, 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能获得商业银行更好的信贷支持, 加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资金流和物流的流转速度, 最终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业银行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等多方面共赢的局面。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业银行都是供应链金融的积极推动者。通过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 核心企业可以加强对上下游企业的主导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及培育优化供货商队伍, 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能力, 和提升品牌价值;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 改变了单纯的物流服务, 提升为供应链结算服务和代理采购以及营销支持等在内的全方位供应链管理服务, 即稳定了客户关系又提升了客户价值;通过开展金融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 极大地增加加了银行间交叉销售的机会, 可以有效带动中间业务以及结算业务和低成本结算性存款的业务, 优化业务结构, 有助于推动中国商业银行从传统型借贷性银行向交易性银行转变。
三、发展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对策建议
(一) 改善供应链融资结构, 优化供应链成员
由于供应链金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还属于新兴业务, 为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应该对供应链内融资成员结构进行重组, 选择与核心企业联系密切、交易频繁的企业进行融资。避免选择位于供应链条终端或始端的企业, 以便金融机构及时进行关注与跟踪。在供应链金融中, 将信贷投放到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供应链企业中, 避免投资过于集中来分散风险, 并选择一些相对信誉良好、运行稳定、信息透明、柔性程度高的企业进行融资, 优化供应链融资结构。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授信评级标准和贷款管理模式。此外核心企业在选择成员企业的过程中, 应将信用度的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标准, 对各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 对潜在的不良成员要及时予以淘汰。
(二) 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立
首先, 要建立统一的个人和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在中小企业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逐步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行业管理部门及社会服务中介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采取市场化的方式。组织开展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工作, 行业信用管理形成的信用信息和评价信息要及时纳入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其次, 在全社会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受益机制。对严重失信的企业, 要加强监管和制约, 增加其失信成本.以发挥警示作用,
(三) 加强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培养
供应链融资业务是一项知识面广、操作复杂的业务, 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 应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律等知识的复合性人才。一方面, 可以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另一方面, 抓好全员经营理念的培训、信贷政策制度的培训, 尤其是《物权法》和相关法律的培训、财务风险评估培训和贷款贷后管理知识的培训等。通过针对性学习, 尽快提高银行业全员整体素质, 尤其要尽快提高信贷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 以适应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要求。
(四) 加强供应链金融创新战略
首先是技术创新。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创新, 建立我国产、供、销的完整供应链信息系统;将互联网运用到基础产业和服务产业, 建立起不同行业产品的基础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 为供应链金融实现技术的整体管理创造条件。其次是制度创新。实现对原有的银行分业管理向混业管理的转变, 允许银行把非核心的业务合理有序地外包给专业的供应链第三方综合物流金融中介公司, 允许诸如第三方综合物流金融服务公司中介服务参考。
摘要: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已经逐渐开始应用, 主要是源于巨大的市场需求, 广大的中小企业一直为融资难所困扰, 供应链金融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的问题。供应链金融还是个新生事物, 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 本文就此提出笔者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市场需求,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何涛, 翟丽.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物流科技, 2007
[2]朱晓伟.供应链金融下的存货融资模式[J].陕西农业科学, 2010
【中小金融服务企业】推荐阅读:
金融体系中小企业融资07-16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心05-10
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宣传材料08-09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06-27
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简介08-03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申请材料目录用格式09-30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09-06
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05-26
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介绍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