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逻辑论文(精选12篇)
理论逻辑论文 篇1
出于企业或公司如何获得达到利益最大化核心能力的论说, 可以将整个企业发展理论中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大致分为两种:经济力和社会力。即使用纯经济因素解释企业发展模型的理论可以归于经济力理论范畴, 而使用除经济因素之外的社会因素对企业发展模型作出分析的理论可以归入社会力理论范畴。经济力理论向社会力理论的转向现实的是企业发展策略的根本转变。
一、企业理论中经济力理论及其局限
(一) 经济力理论
所谓经济力理论, 它主要研究企业或公司如何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 诸如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垄断优势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和竞争地位等等。该理论的前提是把企业定位为“经济公民”的身份, 这是一切经济力理论研究的大背景。这个理论的另一个暗含条件是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根本目标的, 企业的责任在于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要素的投入, 绩效来源于经济资源产出的效率。这一点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很有代表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无论是“主流学派”还是“非主流学派”、无论是人们所总结的“个论”还是“通论”, 对其行为的解释从没走出过企业“经济利益”的地域, 始终在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动机、目的寻找经济利益的源泉, 始终围绕“培育、利用优势, 尤其是垄断优势, 获取高额利润”这一教条来探索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来源以及如何利用, 进而解释跨国公司行为, 所以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本质上属于经济力理论。
(二) 经济力理论的局限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 不但是经济利益的折射, 同时也是社会各种利益的交集。特别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此体会应该更加深刻。难道跨国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经济利益?难道“企业的职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 实际上作为社会细胞, 企业同样是社会关系的显现, 回答以上问题恰恰是回到了经济学研究的本源。除了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解释了“企业的性质”, 那么是否还存在其他角度解释对企业的性质作出解释?毕竟, 企业的本源不但具有经济性也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是“经济公民”, 还“社会公民”。
理论的发展总是意味着实际情况已经发生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诸如:跨国并购浪潮与国际战略联盟、RD的国际化、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柔性化、网络化等等;跨国公司目标向多元化发展, 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重视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 强烈关注跨国公司社会伦理形象。而且, 在所有变化中, 都贯彻一个理念, 那就是“人性化、人文化”。这一系列新变化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解释, 尤其是当今跨国公司把社会责任作为实现其目标体系的重要途径, 强烈地追求社会伦理形象,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更是无法合理解释。社会力理论的诞生为跨国公司理论开辟了崭新天地, 为合理解释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追求伦理形象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企业理论中社会力理论的发展
社会力理论是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所谓社会力理论, 就是研究企业在新的企业使命和多元目标体系下, 赢得社会尊重和赞誉的能力, 与社会协调一致、与环境相容共生的能力, 并解释跨国公司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新的经营战略与行为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任务是应用道德哲学的基本方法、探索跨国公司实现目标体系的动力源泉和运行机制, 并合理解释跨国公司行为和价值观的新变化。社会力理论的产生不仅是跨国公司理论的必然演进, 更是跨国公司实践的客观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标志着其已经完成了“经济公民”向“社会公民”的转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济力 (垄断优势、技术、资源、内部化力量等等) 的有限性, 制约了跨国公司原有经营战略的实施, 使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力已经不能构成全球化经营的动力系统,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迫动性引发跨国公司战略的新变化, 因此, 必须寻求新的动力源———社会力。把承担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作为培育社会力的核心, 并形成跨国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 这为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证依据。
随着价值观的转变, 跨国公司的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了, 而是向多元发展, 形成了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 多元目标体系决定了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更关注人性化、人权、公平, 还有与社会和谐。目标的多元化, 决定了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已经无法合理解释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和全球化经营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树立伦理形象的新变化。
三、社会力理论的一般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社会力理论的提出, 使跨国公司理论向前进了一大步, 为跨国公司如何获得更具适应性的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而社会力理论的研究框架也能够为企业理论发展更加一般性的社会力理论提供帮助。虽然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中已经为社会力构成设计了大致的框架, 但其设计源泉其实来自于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 因此社会力理论的发展还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
虽然从起源到今天, 历经“数个世纪”, 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在讨论之中没有统一的答案, 自然相应的内涵也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1924年歇尔顿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 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思想认为, 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 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 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20世纪20年代, 美国就出现三种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挑战: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 这三种观念开始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大了, 包括雇员福利 (抚恤金和保险计划) 、安全、医疗保健和退休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20世纪60年代环保主义蓬勃发展,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心由赞助行为、提高产品安全度等类似事宜, 转向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20世纪70年代, 消费者权益运动风云迭起, 企业社会责任又加入了新的内容。
虽然不同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相应的理论认知也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看作是企业高层作为企业相关者的信托受托人, 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 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其中相关的信托受托人实际上指的是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而利他行为则是指企业为社会公众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但自己并不直接从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二)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传承自国外的相关研究, 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需要和面对国际贸易的压力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与国外一样,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国内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各有看法, 其内涵远未统一。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国主动应对的最好选择, 也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明显不足。其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少而且观点片面。从国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来看, 迄今为止, 对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研究成果不够深入, 现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中, 全面系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几乎没有。二是缺少创新性研究。目前国内翻译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原著较多, 而国内原著很多都是借鉴或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科研成果, 针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很零碎,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与国外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明显不同。可以看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 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总结
企业角色从“经济公民”转向“社会公民”;企业理论也从经济力理论发展到社会力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正在逐渐掌握更具加适合发展的能力, 并通过将社会责任整合入企业战略的形式, 在制度上保证了更加有效地将社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并借此发展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企业理论的这一新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供给企业更强的理论指导, 关键在于建立可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与企业绩效紧密相联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而这又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竞争的最高境界将是标准和制度的竞争, 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规划。要把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变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 而且要争取这种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摘要:将企业的发展看作是企业不断获得更加自由能力的过程。从自由的视角, 企业理论的发展被看作是从对一种能力的研究转向另一种能力的研究, 即作为传统企业理论的经济力理论向现代企业理论的社会力理论发展。社会力理论如何从跨国公司理论中发展成更加一般的企业理论, 其核心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 从而完善社会力的构成。
关键词:企业理论,经济力理论,社会力理论,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杨瑞龙, 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邓修权, 夏国平.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形成背景分析[C].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3.
[3]卢让林, 李子奈.企业理论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1) .
[4]吕中楼.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 1994, (7) .
[5]徐传谌, 刘凌波.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的理论演进[J].当代经济研究, 2007, (4) .
[6]PeterJ.Buckley And Casso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erprise.First Published b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理论逻辑论文 篇2
考研逻辑备考 轻理论 重练习
近年,随着会计专硕报考人数逐年增长,会计专硕(mpacc)考试难度在逐渐加大,许多考生也在抱怨,试题一年比一年难,而且,无论是人数,还是分数都是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会计专硕调剂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每年竞争非常激烈。而跨考考研专家根据大纲判断,会计专硕逻辑考试并不考核专业的逻辑学知识,重点测试的是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提炼能力,特别是重点测试考生识别、支持、反驳以及进行各种推理的能力。所以对于逻辑备考,考研专家建议考生应轻理论重练习。
避开逻辑学知识 直接做练习
逻辑考试在联考中题目很活,其重点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解题技巧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掌握并巩固。但在平时的练习中,同学们都喜欢花大量的时间用于掌握专门的逻辑学知识,却忽略了题型的专门训练;其实,结合许多mpacc考研成功学员经历看,要想在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花大量的时间用于掌握专门的逻辑学知识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难以掌握的逻辑符号,不必花大气力去肯那些硬骨头。因此,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学通学透一些得不偿失逻辑学知识,还不如直接避开这些理论做练习。
考试要直击逻辑的本质,从本质上快速准确地寻找到解题突破口。在实际考试中,并不考查逻辑概念、逻辑学理论知识。在掌握逻辑运用知识的前提下,训练知识的运用是考前准备的突破口。要拿高分,就要进行类型化方法训练,要以最佳的试题类型分类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试题类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而提炼出来的处理不同类问题的具体方法进行备考。
同学们要通过对大量真题的解题分析,尽量把每一种套路特点和解题方法分析透彻。不断归纳总结方法、技巧。在练习中到达融会贯通、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对考题内容不必较真 精炼形成做题的感觉
逻辑学考查的是人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在实际分析问题中,我们难免会陷入一种误区,即在做逻辑解题训练时,喜欢纠结逻辑理论或逻辑题目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这其实已经让你陷入了死胡同,对会计硕士逻辑部分的考试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因为按照人的既定思维,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很可能会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怀疑题目内容本身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从出题者的角度讲,会计硕士逻辑试题是为了测试考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题目取材广泛,且具有人为构造性,它与现实有较大差距,所以真题精练就是反复做真题,按照题目的类型进行训练,从而全面把握各类题型的命题规律,逐步形成感觉。做题要以所讲的逻辑基础知识为出发点,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方式去做。这样经过一个暑期的集训,做题速度也就能提高,成绩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越。有效的复习,主要精力应放在反复做题,不断总结自己的解题思路。而对于考试中,考生不必太较真,要主动去适应考试。
以真题为宗旨 学会使用真题
逻辑考试考查重点明确,出题方式相对固定。要想提高成绩,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真题精练。真题质量比任何题目都要高,以真题为训练基础,在真题中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在真题里寻找今后的命题规律。在研究真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分析题目和答案,逻辑题目的陷阱和解题方法很多要慢慢领悟。只有在真题的精练中,同学们才能通过分析题目,掌握出题人的出题思路,找出快速解题的技巧,答题速度和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建议大家在考研逻辑真题使用过程中,可以把逻辑复习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最重要不是学习方法,而是开始学下去,然后不断的坚持。最后,预祝大家在新一年会计硕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理论逻辑论文 篇3
孙绵涛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绵涛教授撰写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管理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积二十多年教育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之所得而撰写的一部教材式专著,对教育管理学的理论范畴与理论逻辑进行了新的探索。
从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来说,该书的理论范畴和逻辑有助于提升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品位,改善教育管理学的知识状况,改善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形象。在一般人眼里,教育管理学仍然是一个没有多少理论的“小儿科”,缺少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该书力图改变这一认识,以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观念和教育管理中的人性这样一些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从而夯实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创新了教育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改变了教育管理学没有多少理论、缺乏自己独有的理论范畴和逻辑的现象,提升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地位,使教育管理学的形象得到了改观。
从教育管理改革来说,书中所创立的理论范畴及其逻辑有助于厘清教育管理改革的思路。从总的方面来说,教育管理改革就是要改革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观念,而所有这些改革都要以教育管理中的人性为基础。从具体方面来说,对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观念的改革,也可以按照这些范畴的组成要素所体现的逻辑关系来进行。如改革教育体制,可以改革教育体制的两个组成要素即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也可以改革教育体制和两个子体制即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机制,可以改革教育的层次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和教育的功能机制等。
《学研合作创新:理论、实践与政策》
定价:39.00元
作者:孙福全 等著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ISBN:9787502375379
为了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财政部与科技部、教育部组成联合课题组,对促进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客观评价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功经验,从公共财政和公共科技的角度,提出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书就是课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定价:45.00元
作者:张烨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ISBN:9787010111575
从总体上来说,本书是一部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整体反思的论著。这种整体反思始终贯穿着对于“精英”和“大众”两种既相互冲突又不断调和的教育变革价值观念在中国的具体体现而展开。本书力图体现论与史的结合,紧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和其中若隐若现的“大众化走向”之间的关系展开,并以6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变革事件及其典型高校组织进行仔细分析,以此来勾勒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脉络。
《现代性与大学——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制度的变迁》
定价:37.00元
作者:朴雪涛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ISBN:9787010110127
奎因的逻辑方面的理论分析 篇4
逻辑学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活动提供规范, 帮助人们获得正确的认识, 在其他事物中起着基础作用。总而言之, 逻辑学对于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开展论辩、进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作用。逻辑学一直在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 理论不断地走向科学。奎因 ( w. v. quine) 作为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 他提出的逻辑方面的理论站在逻辑学的前沿, 不仅为其他逻辑学家展开研究提供思路帮助, 也推动了整个世界逻辑学的发展。因此, 本文对奎因的逻辑方面的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奎因逻辑方面的理论产生的基础
( 一) 逻辑实证主义理论
奎因在年轻时曾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深入研究, 也曾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支持者和代表者。但是, 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 奎因逐渐发现到逻辑实证主义存在着不科学性和错误, 后来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其中的错误进行批判, 编写论文名为《经验论的两个教条》, 成为奎因逻辑方面的重要理论成果。然而, 奎因并不是完全反对逻辑实证主义, 他继承了其中的精华, 例如逻辑和数学真理等。由此可以看出, 逻辑实证主义是奎因早年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不仅使奎因理解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 还使他形成批判性的想法, 这为奎因后来形成逻辑实用主义观念体系奠定重要基础。
( 二) 数理逻辑理论
数理逻辑又可以称为符号逻辑, 是指利用逻辑符号代表逻辑内容通过一系列计算求得结论。数理逻辑既包含数学中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又包含逻辑学中的理论内容, 是数学和逻辑学的交叉。因此, 数理逻辑与逻辑学中的理论内容不同, 并不等同于逻辑理论, 而是研究伦理学的方法和基础。奎因在研究一生中研究逻辑学时, 始终将数理逻辑作为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 尤其是在论证集合论和悖论时更是常常用到数理逻辑方法, 将自己的论证内容带入其中, 通过运算得出论证结果。因此, 数理逻辑是奎因逻辑方面的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工具。
( 三) 形成逻辑实用主义观念体系
逻辑实用主义是奎因在共同研究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奎因逻辑方面的核心理论, 也是逻辑学中的重大突破。奎因所提出的经验意义应当影响、服务于知识整体知识整体而不是单独的部分这一理论, 是对逻辑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两个理论的融合。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奎因的逻辑实用主义观念体系的基本特征既包括经验主义中的分析方法, 也包括实用主义的传统。同时, 奎因也对逻辑经验主义中的不正确的部分, 也就是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发起了攻击和批判, 这部分也成为奎因逻辑方面的重要理论。
三、奎因逻辑方面的理论展开分析
( 一) 逻辑真理与逻辑命题
追求真理向来都是逻辑学研究和发展的终极目标, 同样, 奎因也对逻辑真理的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奎因对于逻辑真理的研究可以用“大道至简”四个字来形容。他认为所谓逻辑中的真理就相当于真语句, 即在任何情况下该语句皆为真而不为假。判断一个语句的真假需要逻辑常项, 奎因对于真语句的认同则代表着他认为逻辑常项对于判断逻辑真理具有重要作用。此外, 奎因还对逻辑真理的性质进行分析, 他认为逻辑真理具有相对必然性和可修正性两个性质, 反对经验主义所提倡的分析性和先验性。对于逻辑命题, 奎因提出了与逻辑经验主义敌对的看法, “逻辑真理并不是经验命题, 但它与经验是有联系的”。
( 二) 逻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奎因发表的理论主要将逻辑与集合论、语言“约定论”划清界限。由于早期包括维也纳学派的人士曾经力图将逻辑与数学画上等号, 奎因受到维也纳学派的影响也曾这样做, 但是在后来他逐渐发现其中的错误, 并开始发表文章提出质疑。在1970 年, 奎因终于对逻辑与集合论划出明确的界限。他认为逻辑与集合论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四点, 一属性实体无法独立于符号而存在, 二逻辑系统可完全而集合论不可完全, 三集合论承认存在类而逻辑并未承认, 四集合论有很多种类而逻辑只有一种。对于逻辑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逻辑与语言学是不同的, 逻辑不是为了解释语义而是要清楚地表现世界。此外, 他还对“约定论”进行了批判。
( 三) 批判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
因此奎因在年轻时曾是逻辑经验主义的支持者, 对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内容了解地比较深刻, 所以奎因在后来对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进行批判时更加一针见血。对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基石, 也就是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 奎因认为事实上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周全严密的论证, 包括“定义”、“互相替换性”和“语义规则”等三个方面。对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第二个教条“证实说和还原论”, 奎因也展开论证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奎因建立了自身的整体论思想, 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教条进行批判, 但是整体论是否成立在逻辑学研究领域内仍然存在争议。
四、奎因逻辑方面的理论带来的影响
( 一) 改进逻辑学的研究方式
奎因从早期研究支持逻辑经验主义到后期转变思想创建逻辑实用主义观念体系, 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也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他对于逻辑真理和逻辑命题的新的阐述为逻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 例如从最简单最本质出发, 往往可以在纷繁的思想中寻找到光明和或者起源, 这种研究方式与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主义思想有些相似。他对于逻辑经验主义两个教条的批判也给西方哲学提供了与众不同的研究方式, 通过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来反对旧的理论中的错误的内容, 通过对教条进行本质的批判更更过对其进行部分的表面的批判。
( 二) 推动逻辑学的发展和进步
奎因一生中不仅提出了很多逻辑学研究史上具有创新特点且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还对许多已有的问题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解答, 这些举动和产生的新的理论将逻辑学中原有的不科学的理论推翻, 并为逻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是逻辑学研究领域内发展的重要阶段的代表性人物, 其理论为未来逻辑学研究奠定基础、引领方向。例如, 模态逻辑在产生后尽管也有质疑的声音, 但在奎因之前并没有人首先给予完整的批判, 而奎因敢于研究敢于批判, 指出模态逻辑中不科学之处, 推动了模态逻辑的进步和发展。还有, 本体论学说作为奎因的主要逻辑理论之一对于推动逻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及奎因提出的逻辑真理具有相对必然性的性质也是对以往逻辑真理具有终极性特点的反对, 使逻辑学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著名逻辑学家奎因的逻辑方面的理论进行了完整而细致地论述, 包括他的逻辑方面的理论之所以能够产生的理论基础, 以及他的逻辑方面的理论的重点分析, 还有这些逻辑理论所带来的重要影响等。通过全文可以发现, 奎因是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点的逻辑学家, 他的逻辑理论也具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特点, 对于逻辑学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巨大的意义。
摘要:奎因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 也是闻名世界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在早年, 奎因曾经支持并努力研究逻辑实证主义, 到后来逐渐转变思想, 将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糅合在一起, 建立了逻辑实用主义观念体系。奎因提出的逻辑方面的理论对于当今世界的逻辑学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奎因的逻辑方面的理论进行研究, 包括研究其有关理论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分析其逻辑理论的具体内容, 探讨其逻辑理论对于西方哲学以及逻辑学的影响等。
关键词:奎因,逻辑学,分析
参考文献
[1]唐玉斌, 何向东.论奎因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经验论基础——兼论奎因对归纳方法的看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4-18.
[2]徐彬.奎因逻辑真理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 2011-06-01.
再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论文 篇5
1.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必须是客观的。只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才能被人们所发觉,客观性就是能够为人所感觉与认识,并通过研究能掌握其发展规律,抓住其本质的。一个理论的起点若不可被认识就无法掌握该理论的精髓。
2.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必须是能够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以及能够连接会计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会计系统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会计环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大环境,两者要联系起来就得通过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贯穿其间。
3.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必须能够对其他范畴进行推理论证。若明确了一个起点,掌握其本质,就可以顺着它的规律推导出一个又一个的理论范畴。这是由起点客观性、可推导性决定了的,使该理论能够一直延伸、发展下去。
4.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能够联系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作为一个理论的逻辑起点,能够推导出一系列的理论,并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而实践得出来的结果又可以来论证理论,两者不断的指导与论证,来延续其理论的发展,使之不断完善。
5.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前面已经几次提到一个理论的逻辑起点能推导出新的理论范畴,并在实践的论证下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能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并不是短暂存在的,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是会计存在的必然性。
四、会计目标和会计环境相结合作为逻辑起点的理由及基本构想
(一)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结合的合理性
既然已经论证了目标的确立是人在一定客观环境下的主观行为意识,强调了人对会计环境的意识反映,侧重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较容易忽视客观环境的作用,导致主观决定客观的错误。会计环境起点论片面的强调客观环境的主导作用,而容易夸大客观决定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因为作为会计系统中的会计目标,是整个大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和外部客观环境的结合能起到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若是把两者结合,不仅可以避开自身的不足,也可以规范逻辑起点,这个一直争论的问题。把两个观点结合较之于目前存在的各种观点来说是相对完整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相结合具备作为会计逻辑起点论的条件
1.两者相结合是能够被我们了解、把握即具有可知性。会计目标是信息使用者做出的要求,它是会计环境对会计系统要求的反映,也是会计系统满足会计环境的要求的标准,如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会计系统则通过客观环境的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会计目标起点论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说明会计目标是可以被了解与掌握的。会计环境既然是客观存在的,就能够感觉与把握,进而才能够去适应。
2.两者相结合能够连接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会计目标本身就是对会计环境的一个反映,是受会计环境影响的,不同的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具体要求不同,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形成了会计目标,而会计目标从属于会计系统这个大体系,因此,会计环境和会计系统就能够很好的联系起来。
3.两者相结合能对其他抽象范畴进行推理论证。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下会计目标可推导出特定的会计假设,因为会计目标规定了给谁提供信息,什么期间的信息,以什么计量形式提供信息,相应的就有了会计主体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假设作为会计人员在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下为进行会计工作所作出的合理推断,实质上是环境对会计发生作用的最好体现。会计概念的产生也是会计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被赋予着更新、更全面的内涵。
4.两者相结合能够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会计实践在会计环境中进行,通过作用于会计对象来达到会计目标,由于会计目标作为一种会计理论又会受会计环境的影响,才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正是会计环境(客观性)和会计目标(主观性)互补性的充分体现。
5.两者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产生、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会计环境影响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模式、会计实务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状况,而会计本质、对象、假设、目标都统一于社会活动中,通过会计目标对环境的反映,并随之变化而变化,来促进整个会计理论的变化发展。上述5点,能明确反映出以会计目标起点论与会计环境起点论相结合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不仅能满足其作为会计逻辑起点的各项基本条件,而且以哲学的角度研究可以说明两者结合能够避开自身存在的不足,是互补的、合理的,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这样的论点才是唯物辩证的,才是经得起不断考验、论证的。因此,把会计目标起点论和会计环境起点论结合起来研究是具有可行性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小平。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罗勇,李定清。会计理论体系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古典归纳逻辑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篇6
关键词:古典归纳逻辑;弗兰西斯·培根;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中图分类号:B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227—02
归纳逻辑是研究归纳法和归纳推理的逻辑。与演绎法和演绎推理从某类事物全体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中个别对象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相反,归纳法和归纳推理是一种从某类事物中个别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全体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和推理过程。
归纳逻辑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典归纳逻辑阶段和现代归纳逻辑阶段。古典归纳逻辑是由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奠基,经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年)加以完善和发展的,但其萌芽形式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的著作中就能够找到。
一、亚里士多德的归纳逻辑理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演绎逻辑理论的创立者,但是他在其主要逻辑学著作中零散地谈到了归纳法,这些研究被称为归纳逻辑的萌芽。“亚里士多德把归纳法分为三类:一是完全归纳法,它是作为证明的手段出现的,而且可以把这种特殊的归纳法还原、归结为特殊的三段论,称为‘归纳三段论’;二是讲枚举归纳法,这是把归纳理解为‘引用’一些个别或特殊事例以证明一般命题的真实性的推论;三是直观归纳法,这是对蕴藏在现象背后的一般原理的直接直观。”[1]亚里士多德说:“帮助我们找到三段论和归纳的手段有四个:第一是找出命题,第二是细心区别一个词的许多意义,第三是确立事物的差异点,第四是在其中找到相似点。”[1] 在逻辑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在培根的“三表法”和穆勒的“穆勒五法”中能够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归纳理论的影子。
二、伊壁鸠鲁派的归纳逻辑理论
继亚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ouros,公元前341—公元前270年)对研究和发展归纳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伊壁鸠鲁及其学派的归纳逻辑是西方归纳逻辑发展史上的最早环节。伊壁鸠鲁派对归纳逻辑的研究主要是方法论上的,其逻辑著作致力于探求真理标准,制定观察和推理的实际研究规则,主张根据经验、征象,运用归纳方法形成科学定律。伊壁鸠鲁派反对穷尽的枚举——完全归纳法,认为“穷尽的枚举是不必要的,只需要考查一定数量的相同和不同的事实就足够了,归纳的结论有时可以根据一两件事实引出来。”[1] 伊壁鸠鲁派的归纳法是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归纳法,是以后培根和穆勒所提倡的归纳法的先驱。
三、弗兰西斯·培根的归纳逻辑理论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2],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归纳逻辑的真正创始人,他总结了当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初步经验,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科学认识的排除归纳法。培根的归纳法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是全面地收集由感官获得的各种经验材料。培根认为,归纳始于收集材料,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作基础,理性就会陷入幻想和臆测之中。第二步是把收集的经验材料加以整理和排列。培根认为,自然及实验的历史是极其纷纭错综的,只有借助于适当的安排,把一切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特殊事例调动和排列起来,人的心灵才能进行有效的工作,否则,理智便会陷入混乱和迷惑。为此,培根提出了“三表法”。他首先提出了他的“存在和具有表”,就是把具有某种现象的事物按照一种历史的方式排列起来,不要有过早的思辩或任何大量的玄思妙想,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这些事物的本质。其次,培根提出了“差异表”,就是把不具有某种现象的事物收集起来,列为一表。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同“存在和具有表”相对照,进一步发现某事物的“形式”。第三表是“程度表”,就是考查现象随性质增减而增减的变化规律,以便确认某一现象的真正“形式”。培根收集大量材料构成“三表”,接下来是归纳的第三步,以“三表”所列举的实例为根据,进行排除或拒斥,把不属于某种形式的性质排除掉,从而找到事物的真正“形式”。为此,培根提出了“排除法”。培根认为宇宙间事物的因果关系为数有限,通过排除法可以逐步缩小所涉及的范围。就某一事例而言,如果以表面现象看,我们设想它同五种原因有联系,经过观察实验之后,排除了其中的四种,只剩下一种,那么,这一种就是事物的原因,从最后剩下的事例中,就可以探求出性质的形式,寻求出事物的因果联系。
培根巧妙地运用了“三表法”和“排除法”,并且把归纳同观察、分析、实验、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归纳法不再是简单枚举归纳法,而是科学归纳法,因此,培根被公认为归纳逻辑的创始人。
四、赫舍尔和惠威尔的归纳逻辑理论
英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赫舍尔(Herschel John Fredereck William,1792—1871年)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理论。他提出了探求因果的归纳法原则,即“排除法、协调法、类比法、等同法、表格法、确认反例、区分法、剩余法、相伴变化法”[3]。赫舍尔认为,归纳法是科学家从观察上升到定律和理论的方式之一。赫舍爾的归纳法原则对穆勒有重要影响。
英国哲学家、科学史家、教育家惠威尔(William Whewell,1794—1866年)认为经验科学的历史证明,科学考察的过程并非根据某些规则由经验出发来进行概括,而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分析经验事实、综合分析结果、验证综合结果三个步骤,归纳相当于第二、三两个步骤。惠威尔提出归纳与演绎是相反的操作,普遍命题由归纳发现并由演绎证明。
五、穆勒的归纳逻辑理论
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逻辑学家穆勒在继承培根、赫舍尔的经验论归纳学说以及批判惠威尔的归纳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以“归纳五法”为表征的归纳理论。1843年他发表了名著《逻辑学体系》(A System of Logic),在第三、五、六卷中论述了他的归纳思想和归纳学说。穆勒在专讲归纳的第三卷中首先把归纳定义为发现和证明一般性命题的活动,并认为真正的归纳可以定义为由经验作出的概括。穆勒认为,“对归纳法的逻辑研究就是要考察归纳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一些什么样的规则,要总结概括出一些基本的归纳模式或方法,还要研究它们的合理性问题。”[4] 穆勒只认定“不完全归纳法”是本来正当的归纳法,而认为“完全归纳法”的结论不过是对前提的单纯的重复而已,它并没有得出超出前提更多内容的论断;“数学归纳法”的结论不过是对诸前提既已断定事项的单纯要约而已;“依从记述的归纳法”不过是使用一般的术语记述被观察的诸现象,然而却要将它与对诸现象的归纳等同看待。穆勒认为,这三种方法都是不正当的[5]。
穆勒批判地吸收了以往归纳逻辑理论,提出了探求因果联系的“归纳五法”。第一种是求同法,其规则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仅有唯一的一个情况是在这些场合中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个唯一的共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第二种是差异法,其规则是如果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与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只有一个情况是不同的,其他的情况完全相同,而两场合唯一不同的这个情况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中是存在的,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是不存在的,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第三种是契合差异并用法,其规则是有两组事例,一组是由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组成的,称为正事例组,另一组是由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若干场合组成的,称为负事例组,如果在正事例组的各场合里,只有一个唯一的共同情况,而且这个情况在负事例组的各个场合里都不存在,那么这个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第四种是共变法,其规则是在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各个场合里,如果其中只有一个情况是变化着的,而其他情况都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唯一变化着的情况便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第五种是剩余法,其规则是有一种复合的被研究现象,如果已知这个复合现象的一部分是某些情况的结果,那么这个复合现象的剩余部分就是别的情况的结果[6]。
穆勒的归纳学说标志着归纳逻辑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自从穆勒之后,归纳逻辑向着现代归纳逻辑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巨青.科学逻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
[3]彭漪涟,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2.
[4]邓生庆,任晓明.归纳逻辑百年历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
[5]马玉珂.西方逻辑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6.
基于描述逻辑的动作理论研究 篇7
作为用于知识表示的形式化工具,描述逻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中,如知识表示、信息系统、软件工程、 自然语言处理等。在下一代Web技术的语义Web中,描述逻辑更是扮演着关键角色,成为W3C推荐的Web本体语言,是OWL的逻辑基础。描述逻辑的主要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描述能力,同时保证 了相关推 理问题的 可判定性,有较强的推理算法作支撑。
动作的刻画和推理是知识表示和推理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是当前研究热点语义Web服务和智能主体的理论基础。目前,比较成熟的动作理论是基于一阶谓词逻辑的动作理论。以情景演算[1]、流演算[2]和STRIPS系统[3]为代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采用一阶谓词逻辑或高阶谓词逻辑中的公式来表达世界状态、动作的前提条件和动作执行后产生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但是相关推理问题却是不可判定的,限制了动作的推理能力。而基于命题动态逻辑的动作理论[4]采用命题公式刻画世界状态和动作, 虽然具有 可判定的 推理,但是描述 能力却大 大降低。 Baader等[5]提出了一种基于描述逻辑的形式系统,使用描述逻辑中的TBox和ABox来描述领域知识和动作,但该形式系统中的复杂 动作仅由 原子动作 的有限序 列构成。 Wolter[6]将描述逻辑与命题动态逻辑结合,提出了命题动态逻辑PDLC。Y.Gu等[7]以描述逻辑为参照,改进了情景演算,并在此基础 上研究了 动作的相 关问题。史忠植等[8,9,10,11]提出了一种动态描述逻辑,将描述逻辑与动态逻辑相结合,给出了动态描述逻辑的Tableau算法。常亮等[12]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描述逻辑DDL的动作理论,系统研究了动态描述逻辑的动作表示和推理问题,在此基础上解决了由于动作执行导致的状态更新问题。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 上,本文系统 探讨基于 描述逻辑ALCO@的动作理论。以描述逻辑中的TBox作为刻画的知识背景,给出原子动作的语法和语义。以描述逻辑中的TBox和ABox为知识库,给出执行动作后所引起的ABox的更新算法。
1ALCO@语法和语义
描述逻辑ALCO@的基本符号有:1大写字母C,D等表示的概念;2由概念组成的集合NC;3小写字母a,b等表示个体;4由个体组成的集合NI;5用大写字母R1,R2表示描述逻辑中的二 元关系;6由二元关 系组成的 集合NR;7用希腊字母φ,ψ表示断言;8概念构造符 、 、 、 和。
定义1:ALCO@语法。令NC和NR是可数的不相交的原子概念集和原子关系集,ALCO@的概念描述递归定义如下:
(1)任意原子A∈NC是ALCO@的概念。
(2)令C和D是ALCO@的概念,R是ALCO@的原子关系,即R∈NR,则表达式C(补)、C∪D(并)、C∩D(交)、R.C(存在约束)和R.C(全称约束)是ALCO@概念。
以下引入描述逻辑中常用的两个特殊记号:⊥指代空集的底概念, 指代论域全集的顶概念。
定义2:ALCO@语义。ALCO@是一个以二元对I = (ΔI,·I),其中ΔI代表论域的非空集合,·I是解释函数, 它将每个A∈Nc映射为ΔI的子集,每个R∈NR映射为 ΔI(ΔI的子集,分别称为原 子概念A和原子关 系R的解释,记作AI和RI。
定义3:表达式C≡D称为概念等价。如果C是一个概念名,该表达式也称为概念定义式,其中C称为被定义的概念。
定义4:形如C(a),C(a),R(a,b)和R(a,b)的表达式称为断言,其中C∈NC,a,b∈NI,R∈NR。
描述逻辑中的ABox是由概念断言和关系断言组成的知识库,TBox是由概念 和概念定 义式组成 的集合, TBox为ABox的表达提供一个规范。
定义5:标准否定 范式。ALCO@的概念是 标准否定 范式,当且仅当概念表达式中所有的否定符号()只出现在原子概念的前 面。运用以下 规则可以 将任意ALCO@概念转化为相应的标准否定范式:
2DL-A的语法与语义
DL-A中的基本符号有:1用拉丁语 α、β等表示原子动作名;2动作构造符“u”、“,”、“*”和“;”分别表示选择、顺序迭代和并发。
定义6:原子动作 α=(pre,con-result,final),其中:α 表示原子动作名;pre= {φ1,φ2,...φn}是前提条件集,表示动作执行的前提条件;con-result= {φ1/ψ1,φ2/ψ2,...φn/ ψn}是条件结果集,表示当满足“/”前面的条件时,动作执行就会产生“/”之后的结果;final= {φ1,φ2,...φn}是直接结果集,表示由于动作的执行所产生的直接结果。
例:一个顾客jack在网上书店订购了一本关于Java的书。如果要取消这个订单,那么取消订单动作的前提条件是订单是存在的,另外如果顾客Jack已经过款了,那么在取消订单的同时还要所付款退还给顾客Jack。
该描述中涉及到的概念名称为:Customer,Book,角色名称为:hasOrder,hasPaid,取消订单 这个动作 可描述为cancelOrder;
则该例子所描述的知识库可表示为:
其中:
说明:1关系断言hasOrder(jack,java)表示顾客Jack订购了一本关于Java的书;2关系断言hasPaid(jack,java)表示顾客Jack为名为Java这本书付过款了;3关系断言hasRefund(jack,java)表示将买Java书的钱退 还给Jack;4动作描述cancelOrder(jack,java)表示Jack要取消Java这本书的订单。
定义7:三元组M=(Δ,W,I)是DL-A的模型,其中 Δ是所有个体对象组成的非空集合,即论域;W是所有状态的集合;I是对W中的每个状态w赋予一个解释函数I (w),对个体常元概念和关系进行解释。
对于DL-A中的某个状态w∈ W,该状态的解释函数I(w)=(Δ,·I(w)),由论域 Δ 和解释函数·I(w)构成,在该状态下,概念、关系和动作的语义解释如下:
上述定义中采用了恒定解释域假设,模型中的所有状态都采用同一个解释域。而且个体名都作为刚性命名符来处理,即个体名的解释不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在状态w下,概念断言是用来表示个体与概念之 间的关系,其语义解释如下:
在状态w下,关系断言是用来表示两个个体之间 所具有的某种关系或者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某种属性,表示的是二元关系,其语义解释如下:
对于原子动作α的语义解释如下:
αI= (pre,con-result,final)I= {(w,w′)|存在个体a,b∈NI使得:
(1)对于任意的断言φ∈pre,都有
(2)对于任意的简单概念名C∈NC都有:
(3)对于任意的简单关系名R∈NR,都有:
则RI(w′)= (RI(w)∪R+)R-};其中w,w′是W中的两个状态。
定义8:γ=α,β表示顺序动作,α,β是原子动作。
说明:只有顺序动作中的原子动作α和β依次全部完成,顺序动作γ才能完成。动作α执行完之后的状态是动作β执行时的状态。
定义9:动作 γ=α∪β表示选择动作 ,其中 α和β都是原子动作。
说明:选择动作中,只执行满足条件的一个原子动作, 即要么执行α要么执行β。
定义10:动作γ=α*表示循环动作,其中 α是原子动作。
说明:循环动作表示动作α执行零次或多次。
循环动作的语义:
定义11:动作γ=(α1;α2;...;αn)表示并发动作,其中 α1,α2,...,αn都是原子动作。
说明:并发动作γ表示动作中的原子动作同时执行, 当且仅当所有的原子动作全部同时执行时,该动作γ才能够完成,只要其中一个原子动作无法完成,则并发动作就无法完成。
3基于DL-A的行动推理
根据知识库构成,可将推理问题分为以下几类:关于状态的推理、关于动作的推理以及由动作执行所导致的状态更新问题。
关于动作的推理主要分为两部分:判断原子动作定义式的一致性;动作的可执行性问题、投影问题以及规划问题。
定义12:称原子动作α=(pre,con-result,final)相对于TBox T和ABox A是一致,当且仅当存在某个模型M=(Δ,W,I),使得,其中w,w′是W中的两个状态。
动作的可执行性问题是指判断动作 α在某个状态下是否可以执行。例如 α=(pre,con-result,final)是一个原子动作,A是一个ABox。如果preA,那么该原子动作时可以执行。对于复杂动作的可执行性问题,可以将复杂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原子动作,然后判断原子动作是否可执行,据此推出该复杂动作是否可执行。
动作投影问题是指判断某个状态下执行动作α后能否使某个断言成立。例如 α=(pre,con-result,final)是一个原子动作,A是一个ABox,D是一个关系断言或者概念断言。假设动作α是可以执行的,且执行结果为集合M。如果D∈M,则执行原子动作α后可以使断言D成立。
动作规划问题是指可否找到一个动作序列,使得从初始状态下出发可依次执行该序列中的动作,从而达到目标状态(或者是给定一个动作序列、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验证该动作序列能否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
文献[6]在动态描述逻辑的基础上给出了上述推理问题的形式化定义,并且将转换成动态描述逻辑中公式的可满足性问题来解决。
由动作执行所引起的ABox更新问题,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描述逻辑ALCO@的知识库ABox对具体的状态进行了描述;当动作执行导致状态改变时,需要相应地对ABox进行更新处理,使得更新后的ABox能够描述更新后的状态。ABox更新算法的过程如下:
定义13:Obj(M)表示集合M中个体名的集合,其中M是断言集合。
算法1:根据Tableau算法将原知识库S进行扩展
设原知识库 为ABox A,TBox T,扩展的知 识库为A′。
(1) A′= A。
(2)从A′中取出一个概念断言D(a),如果该概念断言是TBox T中所定义的概念,则用概念定义符号“≡”右边的概念替换D,所得到的新的断言为C(a),执行A= A ∪{C(a)},A′= A′∪{C(a)}{D(a)}。
(3)从A′中取出一个概念断言D(a),如果该概念断言是非标准否定范式,则将该概念断言转化为标准否定范式,记为C(a),则执行A′= A′∪{C(a)}{D(a)},A∪{C (a)}。
(4)从A′中取出一个概念断言D(a)。1如果D是形如C E的概念,则执行A = A∪{C(a),E(a)},A′= A′∪{C(a),E(a)}{D(a)};2如果D是形如R.C的概念,则匹配A′中所有满足R(a.x)的关系断言,则执行A′ = A′∪{C(x)},A = A∪{C(x)}。
运行算法1后,可以在不影响原知识库的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库进行最大限度扩展。将经过最大限度扩展的知识库称为完全知识库。
算法2:知识库S的更新算法如下:
将更新集U中的个体 集合表示 为Obj(U),知识库ABox A中个体集合表示为Obj(A);
(1)如果更新集U和知识库A都是完全的,则执行以下步骤;反之,将更新集 和知识库A按照算法1进行扩展,然后再执行以下步骤。
(2)从Obj(U)中取出一个元素a,如果aObj(A), 并且在更新集U中没有形如R(a,b)( R(a,b))或者R (b,a)( R(b,a))的关系断言,其中b∈Obj(A),则将更新集U中的所有关于个体a的断言C(a)加入到A中,即执行A=A∪{C(a)}。
(4)依次取出Obj(U)中的剩余元素,并且按照步骤 (3)执行。
算法3:动作执行引起的状态更新算法如下:
有ABox A和原子动作α=(pre,con-result,final)
令result=Φ
(1)首先将A和原子动作α中的所有断言按照算法1进行扩展,然后执行以下步骤:
(2)如果pre∈A,则表明原子动作 α是可以执行的,继续执行以下步骤;如果表明该原子动作是不可以执行的,算法终止;
(3)从con-result中取出一个元素φ/ψ,如果φ∈A,则result=result∪{ψ},con-result= con-result{φ/ψ};
(4)重复执行步骤(2),直到con-result集合中没有元素可取;
(5)final=final∪ result;
(6)将final集合作为更新集,将A作为原知识集,执行算法2;
(7)最后得到的知识库A就是执行动作 α之后的新的状态集合。
算法4:考察原子动作执行情况。在ABox执行任意一个动作α后,实际上发生的动作总可以由若干个原子动作组成的某个序列构成。因此,对应于任意一个动作 α, 可以通过多次应用算法3来构造出在ABox上执行动作α 后所得到新的ABox。
4结语
基于描述逻辑的动作理论系统DL-A具有如下特点:1使用描述逻辑ALCO@语言对世界的知识、状态、动作的前提条件、条件结果以及直接结果等进行了描述,其表达能力要比命题逻辑的动作理论更强;2它提供了具有可判定性的推理服务。后续研究重点探讨算法的可终止性、可靠性以及完备性。
摘要:情景演算对于动作理论的描述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但是其推理算法具有不可判定性。在描述逻辑ALCO@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描述逻辑的动作理论系统DL-A。在该系统中,利用描述逻辑语言描述原子动作的表达式以及语义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构造符构造出顺序、选择、并发、迭代等复杂动作,同时赋予这些复杂动作的语法和语义。动作的实现会引起周围世界状态的改变,描述动作执行所引起的状态更新算法。基于描述逻辑ALCO@的动作理论不仅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而且其算法具有可判定性,能够提供多种推理服务,可以应用于Web语义下的动作描述和推理。
关键词:描述逻辑,动作理论,状态更新,断言,动作推理,知识表示
参考文献
[1]REITER R.Knowledge in action:logical foundations for describing and implementing dynamical sysems[M].Cambridge,MA:MIT Press,2001.
[2]THIESCHER M.From situation calculus to fluent calculus:state update axioms as a solution to the inferential frame problem[J].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99,111(1/2):277-299.
[3]FIKES R.STRIPS:a retospective[J].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93,59(1-2):227-232.
[4]GIACOMO G,LENZERINI M.PDL-based framework for reasoning about actions[C].Proceeding of the 4th Congress of the Itali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al Intelligence.LNAI 992.Berlin:Springer,1995:103-114.
[5]BAADER F,LUTZ C,MILICIC M,et al.Integrating description logics and action formalisms:first results[C].Proceeding of the12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al Intelligence.Menlo Park:AAAI Press,2005:572-577.
[6]WOLTER F,ZAKHARYASCHEV M.Temporalizing description logics[M].Frontiers of Combining Systems II,Studies Press/Wiley,2000:379-401.
[7]GU YI-LAN,SOUTCHANSKI M.Decidable reasoning in amodified situation calculus[C].Proceeding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cne on Artifical Intelligence.Menlo Park:AAAI Press,2007:1891-1897.
[8]常亮,史忠植,邱莉榕,等.动态描述逻辑的Tableau判定算法[J].计算机学报,2008,6(31),896-909.
[9]史忠植,常亮.基于动态描述逻辑的语义Web服务推理[J].计算机学报,2008,31(9):1599-1611.
[10]SHI ZHONG-ZHI,DONG MING-KAI,JIANG YUN-CHENG,et al.A 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emantic Web[J].Sciience in China,Ser.F,2005.48(2):161-178.
[11]CHANG LIANG,LIN FEN,SHI ZHONG-ZHI.A dynamic description logic for 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about action[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science,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Berlin:Springer,2007:115-127.
论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 篇8
关键词:军队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
任何一门成熟的科学, 都应当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完善的适合本学科专业特点的理论框架体系。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指出, 要大力推进审计理论建设, 形成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军队审计虽然是国家审计的一个分支, 是国家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与国家审计相比, 又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也应构建一个具有军队审计特色的理论框架, 从而实现军队审计“有效覆盖、有效监督、有效服务”的作用, 发挥军队审计在军队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而构建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从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诸多要素中正确地选择一个要素, 作为其逻辑起点。因此, 选择合适的逻辑起点, 是构建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关键。
一、军队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特征
从哲学上讲, 逻辑起点是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的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 也叫做上升的起点。它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 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均有着决定性的作。它是一门学科、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 是该理论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个理论要素。选择合适的逻辑起点, 是构建军队审计理论结构的关键。军队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理论框架是否正确及其对军队审计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应具有以下的特征。
1、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必须是审计理论框架中最为抽象、最原始的命题。
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不仅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而且还是军队审计理论研究的最原始的命题, 熊国辉、张艳秋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理论应是审计理论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现象。其包含的内在矛盾是整个审计系统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因此, 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是对审计理论框架中各组成要素的抽象、全面的概括, 只有这样才能决定并影响着其他各要素的形成和发展。
2、逻辑起点在各要素中起决定作用。
自从莫茨、夏拉夫第一次提出审计理论结构以来, 审计理论界分别出现了以抽象哲学、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本质、审计环境等要素作为逻辑起点的观点。然而, 无论以哪个要素作为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逻辑起点一定是在审计理论框架中居于主导、统帅地位, 对审计理论框架起着决定作用, 是其他要素的基础, 也是整个审计理论框架的基础。逻辑起点的决定作用不因为学者对逻辑起点的选择不同而改变。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同样也在军队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 起决定作用的。
3、逻辑起点必须能够将军队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连接起来。
审计理论是关于审计实践活动的系统化、科学化得概括和总结, 它来自于审计实务。同时, 审计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审计实务, 并在审计实践活动中得以验证, 从而使审计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 也应当成为连接军队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的桥梁, 一端是审计理论, 另一端是审计实务, 使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有机结合起来, 否则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相脱节, 就将失去指导审计实务的作用。
4、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军事特殊性。
军队审计从总体上来说属于国家审计的组成部分, 但与国家审计又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审计定位上, 军队审计与国家审计一样监督的对象都是公共资金, 军队审计的性质与国家审计相同。然而, 军队审计又有自身特殊性的一方面, 军队审计监督的只是整个公共资金中的国防支出部分, 军队审计目的是为了保证军事经济的健康运行, 可以看作是国家审计在军队系统的具体表现, 因此, 军队审计又兼具内部审计的特点;二是在审计体制上, 军队审计遵循“党委领导”的原则, 是在党委领导下独立开展经济监督。而国家审计是政府部门内部设立的一级审计机关, 是在政府领导下负责本区域的审计工作。这是军队审计在领导体制上区别于国家审计最明显的特征;三是在审计职能作用上, 军队审计除了在和平时期对正常的军事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鉴证, 保证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能够正确执行, 维护经济秩序外, 还要对战时、非战争军事行动等特殊的军事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军队审计的军事特点表现明显。因此, 要充分认识到军队审计是具有重要军事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的特殊保障, 选择合适的要素作为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
二、国内外关于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观点及其评述
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 是该理论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个理论要素, 是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构建和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选择合适的逻辑起点, 是构建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关键。
综合国内外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 关于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典型观点主要有哲学起点论、审计本质起点论、审计假设起点论、审计环境起点论和审计目标起点论五种。
1、审计哲学起点论的代表人物是莫茨和夏拉夫。
他们在《审计哲学》一书中指出“只有从哲学基础出发才能推出审计假设”, 他们认为, 应当从哲学的途径对审计理论进行全方位的解释, 从而构建一个审计理论结构体系。把哲学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在审计理论发展的早期将深邃的哲学思想运用于审计理论, 有力批驳了“审计无理论”的观点。但是哲学是各门科学研究的共同方法论, 本身概念比较抽象, 将“哲学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逻辑起点, 混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不能突出审计理论自身区别于其他理论的特点, 更不能作为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
2、审计本质起点论以我国学者蔡春和阎金锷为代表人物。
他们认为, 审计本质是审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根本、最本质的特征。以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丰富和发展了审计理论, 更能把握审计实务背后所固有的、本质的规律。审计假设起点论认为, 审计假设是一个基础命题, 是审计理论最高层次的概念, 同时审计假设是审计实务的基本前提, 它是客观环境对审计的约束, 在审计理论研究中, 应从普遍接受的审计假设出发, 演绎出其他命题, 建立审计理论框架。但笔者认为, 审计本质本身概念比较抽象, 纯理论性太强, 由此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容易与实际脱节, 造成审计理论对审计实务指导作用的弱化;审计假设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而人为设立的前提, 是对尚未或者无法证明的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断, 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同时, 无论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还是独立审计, 其审计本质与审计假设都是相同的, 军队审计也不例外。所以, 以审计本质或审计假设作为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 不符合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特殊性的特征。
3、审计环境起点论认为审计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层次。
审计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 体现出了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体现出了审计环境的重要性。但笔者认为, 审计环境起点论忽略了环境只是外部因素这个关键, 审计环境毕竟不是审计理论, 只是影响审计理论的因素。同时, 审计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而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应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因此把审计环境作为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不符合稳定性的原则。
4、审计目标起点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
他认为, 审计是由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产生的, 这就要求对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 而审计目标是审计客体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标准, 体现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相结合的纽带, 也体现了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与发展。笔者基本认同这一观点。
三、军队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选择
综合上述几种逻辑起点的观点, 笔者认为应当以军队审计目标作为军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原因如下:一是军队审计目标是军队审计理论框架中最为抽象、最原始的命题。它反映了军队审计环境对审计系统的要求, 反映了审计系统所要达到的境地, 是审计理论框架中的直接存在物, 在理论上决定了审计系统实现审计目标的保证, 体现了审计职能和审计本质;二是军队审计目标在军队审计理论框架中起决定作用。军队审计目标就是要解决“为什么审计”的问题, 即审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及标准。只有解决了“为什么审计”的问题, 审计理论才有存在的意义, 也才能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军队审计目标决定着军队审计职能的发挥, 军队审计职能的履行需要应用审计程序和方法、遵循审计规范, 最终通过军队审计实践实现审计目标。因此, 军队审计目标处于枢纽地位, 起决定作用;三是审计目标是联系军队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纽带。审计目标具有客观性, 它反映了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军队审计环境下的审计本质特征, 为审计假设确定了前提条件, 并从中引出了与实务有关的各种概念, 同时审计目标要解决“为什么审计”的问题, 必然要解决“怎么样”审计这些具体的审计实务问题, 因此, 是将军队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联系起来的纽带;四是审计目标体现了军队审计的特殊性。军队审计目标与独立审计、内部审计的审计目标有很大不同。独立审计的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 服务于实现经济目标——价值的最大化。由于军队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队审计目标与国家审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步的, 即实现公共资金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 具有普遍性, 同时军队审计又具有明显的军事特色, 这主要表现在军队审计目标的军事经济安全与效益上。所以, 笔者认为, 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 不仅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也兼顾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重要求。
综上所述, 军队审计理论框架应当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 军队审计目标决定着军队审计职能的发挥, 军队审计职能的履行需要应用审计程序和方法、遵循审计规范, 最终通过军队审计实践实现审计目标。因此, 军队审计目标在军队审计理论框架中处于枢纽地位, 它将各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是军队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徐政旦:审计理论框架结构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 .
[2]冯均科、陈淑芳、张丽达:基于受托责任构建政府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 (3) .
洛克财产权理论的内在逻辑 篇9
一、洛克财产所有权理论的自然状态基础
“光荣革命”前的英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复杂,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纷呈激烈。保王党人沿用中世纪神权理论的陈年老调,大肆宣扬“君权神授”、“王权世袭”是不可动摇的真理,为复辟王朝的合理性进行辩解。洛克在其政治哲学名著《政府论》一书中,系统地批判了这些陈腐的观念,认为父权理论和君权神授这些形而上学的政治观念超出了人类的经验和理性的能力,宣称自己具有这种知识即意味着宣称自己取得了超出人类心灵能力的成就。他从自然状态出发,分析了国家的起源,划定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界限,明确了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而财产权利是一切权利的基础和核心。
与同时代的很多政治思想家一样,洛克在论述自己的政治哲学理论之前,首先在逻辑上假设了一个自然状态,这是一个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就已经存在自然状态。
在洛克之前,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就曾经从自然状态出发,系统论述过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霍布斯把哲学建立在一种自然资源的绝对匮乏之上,他认为在所谓的原始状态下,自然界能够提供给人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人与人像狼与狼一样”[1]的自然状态便不可避免。相比之下,洛克的观点与之不同,他提出了一种自然资源较为充裕的假设,他认为在前社会的自然状态下,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基本上是充足的,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人们有关建立政治社会的契约更多的是基于人的天赋权利。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也是建立在这种自然状态概念之上的。
洛克在《政府论》下篇第二章开篇写道:“为了正确地解明政治权力并追溯它的起源,我们必须探究人类原来自然地处于什么状态。那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决定自己的行为和处理自己的财产和人身,而无须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2]。可见在洛克那里,自然状态是一个完全自由且平等的生活状态。自然状态尽管是一种自由状态,但却不是一种放任状态,在那里存在着约束每个人的自然法。人的自然自由受制于并且仅受制于自然法,除了自然法以外不受任何其他的限制。
洛克认为,他的自然学说是一种奇怪且新颖的学说[2]。他区分了战争状态和自然状态。他写道:“尽管有些人将自然状态和战争状态混为一谈,但它们之间的区别,恰如和平、善意、互助和安全状态与敌对、恶意、暴力和相互残杀的状态之间的区别那样遥远。人们受理性支配生活在一起,不存在拥有对他们进行裁判的权力的人间的共同尊长。当对另一个人的人身用强力或表示企图使用强力,而又不存在可以诉请救济的共同尊长时,这就是战争状态。”[2]在洛克那个和平的自然状态里,人们享有自然的自由,这种自由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不处在人的意志或立法权之下,只以自然法作为他的准绳[2]。这也便意味着自然状态是一个善良意志和互助的社会。
尽管如此,自然状态中有诸多的“不便”,每个人对自然法的执行权力既不正常也不可靠[2]。在那里相互伤害、痛苦和怨屈伴随着人类,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无尽的竞争和冲突、恐惧和危险。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战争状态呢?洛克认为,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战争状态并补救自然状态下的种种不便就同别人联合起来,并且通过相互缔结的社会契约而进入“公民社会”。人们联合成为一个共同体之后,由他们选出的代表按照他们的意志来统一行使自然法的权力。“这就是立法和行政权力的原始权利和这两者之所以产生的缘由,政府和社会本身的起源也就在于此。”[2]
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政府,在洛克看来,只能消极地充当财产保护者的角色。在洛克的自然法学说中,财产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任何社会及其法律都必须为其提供保护,政治社会及其法律之所以获得其合法性存在,唯一的前提和基础也就在于此。
财产权虽然是一种自然和天赋的权利,但在自然状态下,上帝只是把地上的一切给人类所共有。那么这种“共有”是如何转化为私有的呢?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使洛克阐述了被后世称为经典的财产权劳动理论。
二、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
洛克认为,在法律产生之前,人类处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不是相互残杀、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而是一个和平、自由、人人平等的状态。在这种自然状态下,“有一种为人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对其起着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2]。在洛克看来,人一出生即享有天赋权利,财产权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因而人人可以享用上帝给予他们为维持生存而所需的一切物品,也就是在自然状态下一切物品都为全人类所共同所有;土地和地上的一切,就都归人类所共有,任何人都没有对于这种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东西自然地享有而排斥他人享有。之所以会出现财产的“共有”转化为“私有”,是因为劳动的因素导致的。
在劳动与劳动者的关系层面上,洛克认为:“土地和一切低等动物为一切人所共有。但是,每人对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种所有权,除他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他的身体从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我们可以说是正当地属于他的。所以,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了他的劳动,在这上面掺加了他自己所有的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既然是由他来使这件东西脱离自然所安排给它的一般状态,那么在这方面就由他的劳动加了一些东西,从而排斥了其他人的共同权利。因为,既然劳动是劳动者的无可争议的所有物,那么对于这一有所增益的东西,除他以外就没有人能够享有权利,至少在还留有足够多的同样好的东西给其他人所共有的情况下,事情就是如此[2]。这段话,更进一步体现了洛克的理论观点之一,即劳动归劳动者自身所有。
这种通过劳动转化而来的财产权的另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排除主张权。也就是说,自然权利和主张权利是洛克劳动学说所及的两种权利。就这里的排除主张权而论,他是排除他人使用自己的财产、损害自己的财产的权利。排除主张权可以说是财产权的本质属性。洛克指出,如果一个人伤害了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者占有物,依照自然法是违反了义务。按照洛克的分析逻辑,在损害占有物的场合,占有人有权排除妨碍。不过,尽管他关注到了占有物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但他不大愿意看到自然权利的实施产生竞争性冲突的局面。所以,尽管洛克对占有物的正当性从劳动的角度作了较为合理地论证,但他的注意力主要在自然状态下个人本来就具有的一种使用地球资源的权利,而不是个人有权对于他人有主张权利的自由。
以这种自然权利理论为前提,通过自然权利到身体所有权的转变,洛克进一步论证了劳动使人们获得私有财产的合理性。他说:“谁把橡树下拾得的橡实或树林的树上摘下的苹果果腹时,谁就确已把它们拨归私用……劳动使它们同公共的东西有所区别,劳动在万物之母的自然所已完成的作业上面加上一些东西,这样,它们就成为他的私有的权利了。谁会说,因为他不曾得到全人类的同意使橡实或苹果成为他所有物,他就对于这种拨归私用的东西不享有权利呢……我的劳动使它们脱离原来所处的共同状态,确定了我对于它们的财产权。”[2]同时,在这里,财产权也就具有了人权基础,即创造物是自己人格的扩张,这是洛克理论的第二个观点。
洛克的《政府论》,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财产权劳动理论的实质内涵:(1)上帝将天堂留给了自己,而将地上的一切赐给了全人类所共有;(2)每一个人对他自己的人身拥有所有权;(3)每一个人的劳动只属于他自己;(4)当人们将他的劳动与处于共有状态的某个东西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他就取得了该东西的所有权;(5)但人们在取得财产权时必须留有足够多的同样的好东西给他人共有,同时以不造成浪费为限。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享有生命、自由、平等和财产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而财产作为人们生命和自由权的基础,既不是来源于君主的赐予,也不是来源于人们的相互同意,而是来源于自身的劳动。这样,洛克不但通过劳动使人与客观物质世界联系起来,而且使人与自己的主观世界联系起来,成为人的主观与客观世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劳动使人与自己的主观世界联系起来,则使人获得了绝对的意志自由和人身自由。政治社会及其法律所以获得其合法性存在,唯一的前提和基础也就在于此。
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是对正在上升时期的中产阶级的基本信念的总结,他们坚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必可产生财富,而这种财产权是天经地义、神圣不可侵犯的。没有权利的保障,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受挫,社会也不会繁荣。实际上蕴涵了近代以来市民社会的两个基本原则:财产私有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这两个原则不但从理论上证明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而且极大地适应了十七八世纪处于上升时期的市民阶级最大化追求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的需要,成为其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进行斗争的有利思想武器。从思想上看,自洛克以来的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如19世纪的黑格尔和20世纪的诺齐克等,无不受到洛克的深刻影响。
三、简评
在洛克看来,人的一切权利都是与生俱来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天赋权利对于社会和政府都是不可取消的权利,社会和政府的存在时为了保护已经存在的对财产的私有权利,“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政治社会本身如果不具备保护所有物的权利,从而可以处罚这个社会中的一切人的犯罪行为,就不应成为政治社会,也不能继续存在。”[2]他的主张表明,财产权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予以保护的自然权利。政府合法存在的前提之一是为保护财产。“洛克以后,公民社会需要广泛分布的个人财产权这一看法成为自由主义文献的一个重要主题;而且,这一洞见体现了洛克对自由主义最大的贡献。”[3]
概而言之,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主要作出了三方面的贡献:其一,天赋权利的学说倡导一种权利本位,成为财产个人主义、所有权绝对思想的基石;其二,劳动价值学说为财产权找到了合法性基础;并确立了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其三,扩张了人格权(创造物是自己人格的扩张),使财产权具有人格基础。
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在解释当时的财产权合法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他将财产权劳动理论建基于自然法理论的基石上面,虽使其具备了反抗一切现行不合理权利分配制度的坚强力量,可另一方面却使其理论显得过分理想主义色彩。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理性、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等概念构建的自然法理论虽富于批判精神,但离社会现实过于遥远,无法回应现实经济生活中利益的复杂性,特别是人性的复杂性。与卢梭的财产权社会契约理论相比,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只表明了对财产的事实占有而没有论证其所有权的合理性。卢梭认为,劳动只能产生财产的占有权,而财产的所有权只有通过社会契约才能产生。因此,“为了权衡得失时不致发生错误我们必须很好的区别仅仅以个人的力量为其界限的自然自由,与被公意所约束着的社会的自由;并区别仅仅是由于强力的结果或者是最先占有权而形成的享有权,与只能是根据正式的权利而奠基的所有权”[4]。
劳动虽然可以导致劳动者占有劳动产品这一自然事实,但这一事实还远远不能称之为稳定的法律上的财产权。康德认为,权利首先涉及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外在的和实践的关系。因为通过他们的行为这件事实,他们可能间接地或直接地彼此影响。”[5]这深刻说明,虽然劳动为财产权的取得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并没有提供充分条件,从劳动到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还必须走过一段漫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英]霍布斯.利维坦[M].犁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7.
[2][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5-78.
[3][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M]曹海军,刘训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7.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6.
理论逻辑论文 篇10
起初个人基于满足自身需要的加入到组织当中来已获得自身对于生存、安全乃至于更高层次的需要。 (图1) 因为基于自身的努力是无法满足其自身的需求, 因此寻求在组织的框架下, 通过组织来达到满足自身需要就成为必要的行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 人总共有五中层次的需求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前一种需要满足或者基本满足的基础上, 开始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或者一人基于多种需要, 但是在这多种需要当中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者基本满足的同时, 其更高层次的需要才会成为其真正追求的需要。
在马斯洛的前两项需要中, 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可以称之为基本需要, 或者换个角度说人的自私需要, 这种需要是完全的基于自身的利益的一种自我需要, 这一基本的需要得以满足时, 其才能去追求其余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而且这种需要很明显的特征是与组织的目标或者需要是格格不入或者相悖的,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 出现了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的矛盾状况, 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妨碍集体物品的提供。 (图2)
只有当组织中的个人的基本需要得以满足时, 也就是个人的需要到达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阶段时, 个人的需要才出现与组织整体目标契合的可能性。当个人需要到达归属与爱的需要的阶段时, 这个时候个人的需要则从封闭式的个人需要发展到了开放式、社会性的需要。这个阶段组织中个人的需要就不是单纯地追逐封闭式的个人利益, 而是需要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中得到回馈与满足, 这个时候需要的满足是基于一定的付出所产生的相应的回馈, 因此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更加有效地把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的需求有效契合, 使地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 形成合力有效地提高组织目标的可达性, 提升集体物品的供给量, 于此同时降低员工个人“搭便车”行为。就如个人的爱和归属的需要来讲, 归属需要就要求的是组织中的个人希望能够成为组织中的一员, 真正成为组织的一份子, 而不仅仅是组织当中受领工资的自私的人, 组织当中的个人怎么样能更好地融入组织的大家庭中去, 在满足员工需要的同时使其对组织贡献最大的力量。同时, 对于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是组织应该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和平台使其能力得以最大化地展现, 充分满足其需求的同时, 使其的能力在本职工作中最大化地发挥, 这样组织与组织中个人就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 整合最大的力量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理论逻辑论文 篇11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提出,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在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外关系诸方面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借鉴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教训,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正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群众路线,贯彻执行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的原则。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科学文化中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对外关系上,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他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来制订规划。中共十三大制定了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提出三个有利于。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提倡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主张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他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的方向前进。
4、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
主题: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的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推进科学发展;坚定不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共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内容都是产生在: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中国国情没有改变,理论主题没有改变,实践基础没有改变的基础上。
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中国国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理论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论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4、实践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新时代新形态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经过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它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为理论根据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
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中国社会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理论逻辑论文 篇12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假设起点论研究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马恩选集》),此外莫茨和夏拉夫两位教授(1961)在他们的名著《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提到“假设对任何学科的发展均是不可缺少的,假设是建立任何理论结构的基础,同时假设又将面临着知识更新的挑战”。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研究方法不像自然科学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的直观手段去对假说进行验证,而只能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从事物的现象和联系中概括出具有共性的、逻辑性的假设,再而回到实践之中接受检验。
会计假设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会计学者W.A.Paton (1922)提出,但是,此时对会计假设在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地位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G.O.May (1932)在《写给美国会计师协会的正与纽约交易所合作建立会计原则的委员会成员的一封信》中,提到了三项会计假设:持续经营、货币计量、销售时点实现;1939年,G.史蒂芬·吉尔曼将会计假设发展到四点:会计主体惯例、会计期间惯例、资产计价惯例和借方贷方惯例;Payton&Littleton (1940)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基于会计的广泛职能,这样的准则才可能是相关的;通过会计的基本概念或假定制定准则,才能保证准则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要具备相关性,准则必须与会计的基本目标清楚地相关联;要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准则必须以已知和公认的假定为基础”。
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同时,设立会计研究部(ARD)专门进行理论研究,把会计假设的研究列入了最优先考虑的项目。1961年发表了第1号会计研究文集《会计的基本假设》(ARS NO.1);1962年发表了第3号研究文集《试论广泛适用的企业会计原则》(ARS NO.3);1970年APB发布了第4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
从1959年起,APB制定准则和原则·一直以假设为出发立足点,认为会计假设是客观环境见之于主观推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同时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强调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范畴。但是,由于会计假设及原则、观念、惯例等概念的混乱导致对会计假设的内容表述不一致,同时社会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使得会计理论明显的落后于会计实务,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现象日益明显,对于公认的四项基本假设发出了巨大的挑战。
美国会计学协会(AAA)下设的企业主体的概念认为“经济主体的范围是可以明确辨认的:(I)确定有利益关系的个体或集团;(2)确定该个体或该集团利益性质。”随着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及新兴的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带来企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现实的企业或主体”与实际发生严重的冲突。同时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主体在预见的将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是现代企业经济呈现出发展快速,周期短暂,竞争压力大的特点,企业的破产、重组、合并、兼并、转行频繁,持续经营假设已经变得不太适合现代企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普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根据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做到及时提供,加上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再加上计量单位假设认为“会计是企业对可按货币计量的经营活动进行计量和传递的过程。”此假设虽涉及会计的计量功能,但只提及了计量的一面,而不记录和传递其他虽相关但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同时计量单位假设的局限性还涉及计量单位本身就是一个计量单位的问题。
可见以会计假设为起点来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会计假设不能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所有的会计准则,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诸要素逻辑不严密、前后不一致,体系内部缺乏严格的逻辑关系。缺乏明确的会计目标,会计理论很难发挥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造成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脱节。所以,会计假设不能作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而只能作为前提概念。因此,从70年代初期以后虽然仍有一些会计学者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研究文献涉及会计基本假设,但是可以明显地看到会计假设理论在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地位在逐渐弱化,不再像七十年代以前那样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重大的影响,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点开始逐渐地转向会计目标。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起点论研究
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会计核算主要靠会计师的执业判断进行。会计理论的研究还不丰富,几乎不涉及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只有很少的会计学者在论著中提到会计目标的概念。Simpson(1921)提到“会计的目的”和“会计师的目的”等概念;Canning (1929)也提及到会计目标的概念,但他们的研究并不是针对会计目标,只是将会计目标当作一般性的概念偶尔涉及。此后阶段,美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开始丰富,也开始涉及会计目标的研究,美国的一些会计文献在研究中,都间接或直接(更多地是间接)涉及到目标这一概念。如Payton&Littleton (1940)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认为,会计的目的是“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与提供,以满足管理层、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直到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开始有人将会计目标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会计学家G.J.Staubus (1953)的博士论文专门对会计目标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会计目标就是“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
直到60年代以后,会计目标的讨论才受到重视。这主要归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变更,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先后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会计原则委员会(AP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变更历史进程之中APB主要负责对美国会计师的会员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给予答复,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惯例。但是APB对如何限定备选会计方法的应用,经常存在分歧,争辩不休,无暇注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导致APB在没有系统研究会计理论的情况下,采用“补丁式”的工作方式制定“公认会计原则”,其所发表的“会计研究公报”,基本上只是对现行处理事例加以选择和认可。大部分的研究公报都是就事论事,给非技术因素干预准则制定工作预留了方便之门,造成制定的准则在理论上前后缺乏一贯性,以至引起了混乱,损害了准则制定机构的权威性。迫使会计界必须采取更有效的行动,以改善自身的形象,稳定职业界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会计目标开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着重点,并成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61年,AICPA下属的会计研究部发表了第1号《会计研究公报》,并附了一份斯朵伯斯的评论,在该评论中提出了应研究会计的目的和目标,在界定了会计的目标后,才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然后再确定与这些基础相一致的会计原则;1966年,AAA发布了《基本会计说明书》,正式提出“会计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目标的重要性才为美国会计界所认识并成为会计研究的重点;1971年,AICPA成立的特鲁布莱德委员会报告——《财务报表的目标》对会计目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六大层次十二项目标组成的会计目标体系;1973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在《提出财务报表目标的理论框架》一文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基本目标,总目标,操作性目标和指令性目标;同年AAA下属的特鲁伯鲁德研究小组发表了著名的“财务报表目的”的研究报告,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1974年,FASB发表关键性论文——《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性结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会计目标为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1978年,FASB结合特鲁伯鲁德研究小组发表的“财务报表目的”的研究报告正式发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第1辑《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此后的时间FASB又先后发布了6号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报。至此,会计目标从纯粹的理论研究走向了应用,并作为概念框架理论的逻辑起点,基本上形成了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概念框架体系,开始承担起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使命。
由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美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采用了由“假设——原则——准则”到“目标——准则”的转变,但不论准则制定的逻辑起点是“假设”也好还是“目标”也罢,都存在着一些难以弥补的缺陷。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的起点研究水平方面还远远的落后于美国的研究水平,但这也为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之中提供了借鉴。
若干思考及启示
1.在研究制定会计准则逻辑起点过程中,“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都十分重要,两者都不可偏废,这也为我国选择什么样的起点模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尽管美国概念框架没有专门针对会计假设的论述,但不表明由环境产生的客观假设就不存在,基本假设仍然是会计实现其目标的前提与基础。“会计假设”与“会计目标”二者一个见之于客观一个见之与主观,我国可以考虑设计一种同时融合“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要素的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模式,即“会计目标——假设”双起点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模式。
2.要注意研究并不断改进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从上文中可以看到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曾经历了CAP、APB、FASB,而每一次机构的变迁都带来了准则制定模式的进步。在CAP阶段,没有任何理论与原则的指导CAP的工作实质上只是一种“编集”。到了APB阶段,设立了“会计研究部”,从而有了对会计假设的探索。直到70年代FASB取代APB以后,才开始对以会计目标为主导的概念框架进行探索,从而使会计准则制定方法改变成为“目标——准则”的方法。但FASB也有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公告繁复冗长,汇集了太多的会计规则,不易运用。因此在改革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时,我国应充分借鉴美国会计制定机构的经验防止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要在原则和规则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
【理论逻辑论文】推荐阅读:
逻辑起点会计理论10-26
设计逻辑论文09-15
普通逻辑论文07-03
逻辑类故障论文05-17
小学数学的逻辑之美论文06-23
议论文的辩证逻辑09-13
公务员考试与逻辑学论文07-31
谈法律逻辑对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意义论文05-28
逻辑思维的分手逻辑07-02
逻辑平台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