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2024-09-03

五大问题亟待解决(共11篇)

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篇1

2013年10月18~19日, 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在浙江海宁召开。针对我国制革行业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 与会代表19日上午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这对中国皮革协会向国家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引导制革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主要问题

1、含铬边角料再利用面临政策困局

一直以来, 因种种原因, 社会对皮革行业使用的三价铬鞣剂存在一些误解。国家将皮革行业纳入涉重金属行业, 同时也将含铬边角料纳入《危险废物名录》。铬是重要的资源, 含铬边角料具有很高的资源再利用价值。将其列为危险废物进行处置, 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也增加了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制革企业的负担, 特别是下游加工利用的企业不具备危险废物处置资质, 导致含铬边角料的循环再利用之路被切断。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环保自律行动小组联合与相关部门多次进行沟通, 希望能够尽快出台含铬边角料合理利用的标准规范, 为含铬边角料的资源再利用疏通渠道。环保部对此问题非常重视, 并已将此列入工作计划中。

2、皮革行业六价铬数据严重错误, 使行业面临错误认知

皮革用铬为三价铬, 稳定无毒, 同六价铬有本质的区别。而环保部门对企业进行污染物统计时, 企业填报数据的人员大多不是环保或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 不分皮革用铬的价态, 填报的六价铬产生量严重错误, 使外界对行业产生严重误解。

3、原料皮价格居高不下, 原料皮贸易市场混乱, 亟需规范

原料皮价格居高不下以及原料皮贸易市场不规范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我国制革企业的正常运转, 同时在原料皮国际贸易合同中存在诸多对制革企业不利的方面。为此, 中国皮革协会通过国际制革委员会 (ICT) 与国际原料皮协会 (ICHSLTA) 多次进行沟通;此外, 协会也组织部分会员单位于2013年10月初与美国原皮协会进行了交流, 就原料皮贸易问题、国际原料皮6号合同问题等提出了明确的诉求。同时, 国内皮革进口市场也存在比较混乱的现象。如何规范原料皮市场, 关系到制革行业的稳定发展。

4、制革集中区无序建设, 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集中生产、统一治污是制革行业发展的趋势。但目前, 由于集中制革模式缺乏政策界定, 再加上地方政府对制革特点不了解,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搬迁压力比较大, 另一反面, 内陆地区竞相建立制革区, 使制革行业面临无序转移, 会影响制革业的未来发展。应在国家层面对制革集中发展模式进行界定。

5、制革企业良莠不齐, 如何处罚不规范的中小企业, 缺乏有效措施

不规范的中小制革企业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影响了制革行业的声誉, 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而国家出台的产业政策也未能很好的起到扶优限劣的作用。

二、建议

针对行业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与会代表积极发言, 深入剖析, 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所在地区的特点, 提出了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1、在同国家环保部门沟通的基础上, 尽快出台能够保证含铬边角料再利用的标准规范, 使含铬边角料的资源再利用合法有序, 争取将含铬边角料从《危险废物名录》中去除。

2、制革企业要设专业人员负责环保部门对企业进行的污染物统计, 企业主要领导和负责统计填报人员要明确皮革用铬的价态, 认真如实填报, 杜绝将三价铬当作六价铬填报, 从而避免由此引起的外界对行业产生的严重错误认知。 (下转第28页)

3、建议国内制革企业在行业组织的带领下加强团结和自律, 通过法律、环保等手段加强对进口原料皮企业的监管。原料皮进口企业必须环保达标、管理规范, 以此建立良好的原料皮贸易环境, 避免行业内部无序竞争。

4、企业搬迁入园, 走集中生产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制革行业的发展。2009年发布的《制革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立5~8个承接转移的制革集中生产区, 统一规划、集中制革、统一治污。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充分了解制革行业的性质和特点, 对东部沿海已有的成熟制革园区进行不断巩固和提升, 而不是简单的搬迁。地方在全国皮革行业统筹规划下, 在具备环保承载能力、资源充足的地区专门建立制革园区, 促进制革行业有序转移、生产和发展。地方政府一定要做好园区的规划建设, 特别是保证环保措施的有效执行。

5、建议以真皮标志与生态皮革合作联盟为平台, 加强制革企业同下游制品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 挖掘行业内生活力, 促进企业产品创新能力, 提升品牌生态价值;进一步完善对皮革化学物质和物理指标的管控;统一尺码标准并规范管理;加强行业自律, 开创诚信经营的局面。通过合作联盟, 促进皮革行业品质、品牌、环保的协同发展, 推动皮革行业的生态文明建设。

6、《制革行业规范条件》对制革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对此要加强落实力度, 更好的发挥扶优限劣的作用。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召开本次讨论会具有重要意义, 呼吁行业要团结起来, 坚定信心, 积极配合中国皮革协会的相关工作安排, 在中国皮革协会的带领下努力寻找有效解决的办法, 保障行业平稳有序发展, 促进皮革行业的生态文明建设, 尽快实现由皮革大国变成皮革强国的“皮革梦”!

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篇2

第一,衣着问题,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得体的服装是面试的必需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不知有多少人败倒在此。有人主张穿出自己的个性,比如休闲服或是便装,这个没什么大问题,但有一个伟大的前提:你是一个非常自信或是气质非常棒的人。比如你有 的气质与自信,那么当然可以休闲服上阵,轻松摆平考官们。但现实是很多人不是,不仅不是,而且在面试时相当紧张,更何况伟大的领导人还穿正装呢,那么你还是乖乖地穿上西服套装吧。切记一点,正装一定要合身得体,切不可过大或过小。

第二,紧张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严重,最好的办法是多经历一些场面,特别是面试这种场合,多练习几次,熟悉面试流程和场面。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么在进考场前一定要使自己镇静下来,比如用深呼吸法或是站起来,慢慢地踱步。如果还没法平静,那么就这么告诉自己:就那么几分钟,横竖就那么一刀,大不了马革裹尸而已。再不行就看看别人的紧张状态以平衡自我。

第三,问候技巧。

没有一个考官喜欢粗鲁无礼的考生,所以进场面试时,记得做到这样几步:首先对带你进门的那个志愿者说谢谢,其次对为你开门的人说谢谢,不要以为这些很无所谓,其实考官都看在眼里,

下面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对考官的问候表示法。很多人都是说:考官好或是各位考官早上好什么的,当然可以,总比什么都没说就一屁股坐下来好,而且说完后再稍微鞠一下躬,记得不要太过分的.达到90度,态度上不卑不亢。

第四,眼神交流问题。

在进入考场后,尤其在答题时注意与考官的眼神交流,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不要死盯着其中的一个考官不变,这样或许你是减缓了些许压力,但是所有考官在其内心其实都希望考生能够关注他,特别是坐在两边最角落的。因此一定要注意用眼神与他们进行沟通,为高分打下基础,否则你会发现,给你最低分的,可能就是来自边角的考官。

第五,言语表达问题。

解决五大问题让智慧走入城市 篇3

镇智慧化,最终目标是要建成智慧城镇。但是,建设智慧城镇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应该一哄而上,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实践经验,笔者以为,推进城镇智慧化,一定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着力解决五个重点问题。

增强网络设施 夯实通信基础

智慧城镇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的。其一切发展的基础都源自现代通信网络设施。传统城镇的发展离开了水电路气基础设施,就会失去生命的“血脉”;智慧城镇的发展离开了现代通信网络设施,就不会有智慧的“神经”。推进智慧城镇建设,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狭义的基础设施观念,而将现代通信网络设施统一纳入,统筹考虑,同步规划和建设,加快构建宽带泛在互联的信息高速公路。要广布密置传感器,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分门别类地将各类传感器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部件,使得城市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独立的信息捕获触点。要畅通互联通信网,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不同,积极推进光纤入户工程,大力发展无线网络,加快“三网”融合步伐,加快构建信息传输的立体交通网络。要做大做强云中心,加快规划建设便于实行统一管理、具有强服务功能的区域云计算中心,逐步实现各类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的集中存储、整合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最终,通过广布密置传感器、畅通互联通信网、做大做强云中心,形成联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完善的信息网络神经系统。

做好关键应用 打造示范引擎

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是检验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唯一路径。成功的实践应用将成为信息系统发展的强大动力。智慧城镇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综合体,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层次,可谓是千头万绪、没有穷尽,不可能片面开花、齐头并进。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应当立足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抓住关键应用,打造示范引擎,优先建设一批与城市发展、市民需求密切相关的信息系统,力求以显而易见的、实实在在的应用效果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逐步实现以点带面、深入发展。在政务办公应用方面,应加快建设内网办公系统,推广协同办公应用;加快建设外网办公系统,完善政府网站群,发展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加快建设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在社会管理应用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建设数字城市管理、公共应急指挥、数字社区管理、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信息系统,加快实现对城镇重点领域难点问题的精准化、全天候在线管理。在公共服务应用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建设统一的社会求助服务平台、市民卡综合应用工程、数字医疗、数字教育等信息系统,努力为公众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综合信息服务。当这些具体应用得到一定发展后,也还需要及时组织建设一个公共的通道,即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打造标准规范 确保整合共享

智慧城镇建设的软件基础还是数据的交换共享问题,而数据交换共享的关键又在于数据和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运行规范问题。实践中,各行各业都在不断产生着海量数据,不断建设着自身的业务应用系统。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加强统筹协调,同一个单位不同系统之间不兼容、同一个部门上下系统之间不兼容、同一级政府部门系统之间不兼容的现象普遍存在,形成大量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推进智慧城镇建设,一定要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区域和行业实际,制定统一的数据传输、交换、操作标准,建立完善信息反馈、问题处理、人员管理等机制,促进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整合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开发建设,保证数据的权威、准确、统一和充分利用,保障数据资源实现顺利、高效的共享、交换与整合。当前,尤其是在具体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规范和标准的把关,切实避免不同的项目承建单位以不同技术标准开展具体的项目建设,最终为后续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留下重大技术壁垒,甚至因为项目改造升级而让项目法人单位成为项目承建单位的技术“绑架”对象。

注重人力资源 强化人才支撑

智慧城镇是一项具有很强知识创新性的综合工程,其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要求组织者、建设者、管理者、应用者具有相应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知识。推进智慧城镇建设,我们要采取综合措施,全面配强智慧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干部、建设管理人才和实践应用人员。要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信息化专门人才和知识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在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岗位,一定要择优选拔和安排懂得信息化、智慧化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要成立智慧城镇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对智慧城镇建设的咨询指导。依托高校院所、园区、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建立各类信息化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提供教育、培训和执业资格考试等服务。建立完善对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人员的信息应用服务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实施信息应用和服务人才培训,更好地适应智慧城镇建设的实际需要。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通过开展科普讲座、信息化宣传、信息技术展览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智慧城镇建设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市民科技素养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智慧城镇建设的良好氛围。

保障建设资金 强化投入驱动

智慧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向更高层的跃升,其建设发展需要相应的经济实力做支撑,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来驱动。推进智慧城镇建设,单靠财政资金,简直是杯水车薪,必须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导全社会共同投入。首先,要注重政府引导投入,各级政府要整合利用各种财政性资金,设立智慧城镇建设专项引导资金,重点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应用系统示范工程、信息技术和产品研发、信息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要强化企业主体投入,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和发挥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和其他大型IT企业的网络、服务、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引导他们积极服务于智慧城镇建设;充分调动其他各行各业的企业自发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应用,共同提升本行业、本系统的智慧化水平。要鼓励公众参与投入,通过积极创造城镇智慧化领域的全民创业平台,大力推广城镇智能化家居产品,有效引导社会公众自发投资城镇智慧化建设,自发消费和应用城镇智慧化产品,努力形成全民参与智慧城镇建设、全民乐享智慧城镇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

企业培训教育需要解决的五大问题 篇4

一培训教育的管理体制需要理顺

目前, 涉及培训教育管理的行政机构和行使教育管理职能的机关颇多, 呈现出多渠道和分段管理并存的格局。

1. 多渠道管理表现为分条线的纵向管理

据不完全归纳和统计, 这些培训管理机关及分工大致如下:人事行政部门对执业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管理;对专业技术职称考试的考前培训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执业资格考试培训单位的管理;对从业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管理;对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单位的管理;对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单位的管理。劳动行政部门对职业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管理;对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单位的管理;对专业劳动岗位培训的管理;对专业劳动岗位培训单位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类培训单位的管理。行业协会对行业内执业资格考试、从业资格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管理, 以及考试后继续教育的管理。上述五个条线的管理仅仅是从市级的层面来分析的, 在市辖区 (县) 内, 还有基本相对应的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职业能力考试院对承办的一部分执业资格考试的管理;行业岗位考核指导中心对从业资格考试的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性质的、从事培训业务的咨询公司进行管理。

2. 分段管理是各管理机关对全过程的一个段落进行管理

据不完全归纳, 培训教育全过程的分段和分工管理大致可分解为: (1) 培训机构资格 (资质) 的管理。这类管理一般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2) 培训内容管理。这类管理一般由人事行政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行业协会负责。 (3) 培训过程管理。这类管理一般由组织实施培训的机构和行业协会负责。 (4) 培训考试管理。这类管理一般由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负责。 (5) 培训证书管理。这类管理一般由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负责。此外, 还有应时性的综合管理机构, 如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

多渠道和分段管理的格局, 其优点是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能顾及各类别、各层次培训的“个性”, 易于形成各类培训的“特色和特点”, 而其弊端主要有: (1) 多渠道的管理口径不一样大, 渠道和渠道之间边界不清, 有重复交叉之地, 也有空白之处, 可能导致政出多门, 培训机构无所适从。 (2) 分段管理的接口不匹配, 标准规格不一, 操纵中可能导致前后不衔接或接不上, 这些弊端同样会导致培训机构显得无所适从。这些弊端最终是可以通过“协调”解决的, 但协调是以低效率运作、教育资源浪费为代价的。

对于培训教育管理的体制问题, 政府应当将其作为科研课题, 组织力量来专门研究。教育、人事、劳动、工商行政部门, 各行业内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各行业协会、各考试中心、职业能力考试院等对培训教育所行使的管理职能 (包括纵向的、分段的各管理职能) 定位要找准, 各条线的分工边界要清晰, 各段落的分工要能和谐地衔接。各级各类政府机关对培训教育的管理职能, 要通过立法 (全国性的或地方性的) 确定。

二培训教育的政策要有稳定性、连续性

纵观近5~8年的培训教育, 存在着有关部门制定的培训政策缺乏连续性、不同部门制定的培训政策缺乏统一性的遗憾。曾经非常火爆的企业干部“工商管理培训”, 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都先后发文要求组织好培训, 并且把参加培训和在企业的任职联系起来。但其实施的结果远不如文件所述, 圈外人觉得这是不了了之。正如火如荼的施工项目经理培训被“紧急刹车”, 项目经理要向建造师过渡, 已取得项目经理证书的, 需要重考和加考部分课程转为建造师执业资格。合同员岗位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 在部分省市作了试点, 后来该岗位培训项目没有在全国推广, 而试点省市已取得岗位证书的学员, 因为没有实行持证上岗, 其岗位证书变成了一份“收藏品”。又如同一个执业资格考试的报考资格, 每年在做新的调整, 条件尚欠缺的考生, 在“涨价”的行情下, 离报考资格越来越远。由于培训政策的多变性, 使得有些培训有诸多的浪费, 学员有甚多的无奈。

笔者认为,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要慎重推出强制性的培训项目, 推出一个新的培训项目要同步解决三个问题: (1) 培训项目和工作岗位要相对应, 两者既要坚持中国特色, 又要兼顾与国际接轨; (2) 培训项目和颁发证书、证书的使用要有配套政策, 并且政策的执行要有严肃性; (3) 各培训项目中具有相同要求的课程, 要有“在一个时间段内互认, 超过时间段需要重考”的政策, 避免同要求、同水平的重复学习。

三培训项目应通过市场来遴选培训单位

上海教育市场上的培训项目数以千计, 根据培训项目推出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为由政府推出的培训项目, 二为由培训机构自主推出的培训项目。上海的培训机构也数以千计, 但基本上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 (基本上) 完全拥有办学条件的各类院校, 另一类为 (基本上) 完全依靠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创办的院校。这两类学 (院) 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有很大不同, 但办学水平也未必与办学条件成正比。由培训机构自己推出的培训项目, 由于处于完全的市场化运作中, 无论是培训项目本身还是培训机构, 适用的是适者生存的准则。而对于由政府推出的一些培训项目 (主要是强制性的培训项目) , 各培训机构取得培训资格的途径没有规范的程序, 结果出现了低资质或无相关资质的培训单位在实施中、高级档次培训的现象, 在教考合一的制度下, 培训教育就变为“走过场”程序。还有些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对有垂直领导关系的培训单位实行“保护”, 垄断培训教育, 不让别的培训机构“入圈”。这样的怪现象, 使得好的教育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培训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为了保证培训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证人力资源开发的规范有序, 凡是由各级政府推出的培训项目, 我们认为应当向有相关资质的培训单位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 通过评标遴选一定数量的合格单位为该项目培训单位。对同一个培训项目的初、中、高级档次的培训也通过招投标来遴选。让有能力的培训单位来参与承接培训项目的公平竞争, 有助于培训单位提高培训质量。

四培训内容要及时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培训教育比学历教育更能及时反映人类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能及时促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这是培训教育的优势所在。但由于培训教育管理的不到位, 培训教育的优势往往不能充分体现, 导致培训课程设计不能实现知识结构的最佳组合;课程内容不能充分引进同行同业的最新成果;培训手段的局限不足以实现课程教学的要求。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 使得相当部分的培训, 尤其是一些强制培训项目存在着培训“效果差”的问题。这样的尴尬绝不是绝无仅有, 如使用的教材竟然还在诠释已失效的法律;技术应用型的教材是七八年前甚至是十年前的老版本;教师讲授的是60年代的生产工艺, 而对今天的生产工艺处于“白天也朦胧”的状态;实验室陈列的是十多年前的旧型号或现在已基本淘汰的材料或设备;现场实训课程变成了学员自找出路的参观;建设行业中先后开设的监理师、造价师、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 其分别属于三个支行业管理, 培训内容重复甚多, 即使是重复的部分内容, 各条线的培训教材没有统一的说法。

对于各类培训项目培训大纲的制定、教学计划 (课程) 的设计、课程教材的编撰或选择, 我们认为应当成立高层次的专业委员会, 由他们来把关, 放弃用行政手段去决定这些很专业的问题。政府管理机关的职责是组织专家进行有效的工作, 监督培训机构是否执行了这些相关规定。把培训大纲、教学计划 (课程) 的设计、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专业委员会, 由他们及时进行调整。

五培训教育的教师资格要有权威的认定机构

由于培训教育是依附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需要的, 其所涉及的学科 (工种) 无所不包, 也由于上述第二类无自己师资的院校大量存在, 因此, 无论是哪一类培训机构, 长时期仅依靠国民教育中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由于客观需要的存在, 大量来自国家机关, 或来自企业事业单位的非职业教师就填补了这一空缺。那么, 对他们的任用有什么要求和条件呢?由于没有规范、权威、可操作的资格认定制度, 对非职业教师的管理和要求就只能靠政府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自己的需要或要求来进行管理了。比较有要求的师资管理往往是主管部门在推出培训项目的同时, 对由培训机构选送的教师先期组织一个师资培训, 请教材的编者或知名学者作教材串讲、教材分析, 然后学习交流, 最后发一个文件 (通知) 给予认定。即使是这样的管理, 其间也难免有鱼目混珠、鱼龙混杂的情况。更有甚者, 在种种利益关系的支配下, 一些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所谓“教师”, 也在从教。因此, 在培训教育领域就存在教师教学水平严重不平衡的状况。

我们认为, 政府法规或规章应当细化《教师法》中“教师资格”的原则规定, 对教师从教资格实行不同标准的分类管理:对国民学历教育教师和各类培训教育教师, 对课堂教育教师和实习 (训) 教师, 对高、中、低不同层次教育的教师, 对成熟、传统课程教育的教师和从事研究性、探索性课程的教师都要有不同的从教要求和标准。在有了教师资格的分类规定后, 只有在根据分类规定取得了教师资格后的教师, 才能从事培训教育教学。

毋庸置疑, 培训教育对企业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作用;同样, 优化培训教育及其管理, 对提高培训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摘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普遍提高企业职工的技能和技术水平, 以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 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人才支持, 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必然抉择。弄清本文中所列出的这五大问题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培训,课程设置,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王金波.市场经济下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探析[J].成人教育, 2013 (2)

[2]李志强、穆莹莹、汤晓英.培训市场也要打假[J].继续教育, 2005 (6)

浅析ERP可解决企业哪五大问题 篇5

你的企业是否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客户那边一个要货的电话打过来,公司这边马上就乱成了一锅粥,但忙到最后还是常常不能告诉客户能否提货,搜集有效信息的时间太长了,有些分公司有货不能提,有些分公司没货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对客户的响应效率太低,销售商们意见很大,因此失去了不少客户,销售收入也明显受到影响。生产多了,企业投资很大,库存压力也大;生产少了,明显不能满足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现在的客户给的往往都不是订单,而是直接要求提货。如果你的企业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需要ERP通过合理的调配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来帮助你的企业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实现对订单和计划执行的动态跟踪,全面准确地掌握销售情况,提高资金回笼的时效性。

生产管理问题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段时期紧急订单特别多,工厂几乎每天都加班,从早上八九点一直干到晚上还要不停地加班加点生产。尤其对于那些装配的零部件比较繁杂的生产线来说,由于信息流通不畅,虽然在同一条生产线上,但一个部件的生产车间往往不知道另一个生产车间的进度,结果经常出现几个车间的工人都在加班空等的局面,由此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生产一耽搁,质检、运输、管理等部门也都跟着耽搁。这不但影响了公司生产管理的难度,更加增添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开支。面对这种情况,ERP所能做到的,就是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使生产流程、业务流程成为高效的“流水线”,减少生产中个别物料短缺造成的生产中断,提高生产线的劳动效率,同时又可减少办公文档的传递工作,提高办公效率,减少职工加班时间;即使在处理紧急任务时也预先设计出最合理的生产流程,降低无效劳动。

采购管理问题

很多企业利润难以有大幅度提高,除了市场销售因素以外,最根本的原因常常是采购上的问题。传统的采购模式往往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寻找质高价廉商品的进货渠道,从而导致了企业的产品没有竞争力,

面对传统采购模式可能产生的一些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如老资格采购员的“灰色交易”,因部分采购人员的离职或新进采购人员对于采购渠道和经验上的不足所造成的“随意性采购”、“购进货物高价质次”、“采购渠道不稳定”、“采购货物难以及时送达”等问题,ERP的管理系统可以“帮一把”。通过ERP,可以实现采购信息的发布和搜集,及时把握和分析供货商的相关信息(包括信誉、生产能力),同时进行供货商的延续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采购过程的公开公正化管理,最终通过准确的采购计划,保证物料供应,为采购人员节省大量精力,降低采购管理成本。

库存管理问题

每个企业都会遇到市场需求旺盛期和平淡期,通常企业只能通过经验上的判断来规划库存保有量。一旦判断失误就会造成市场有需求却供不上货,或者是大量的产品或原料积压在仓库里,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还要承担相应的库存风险。这时,如果借助ERP系统的合理规划,就能及时设定准确的需求计划,可在恰当的时间得到恰当的物料,大大降低库存,降低相应的成本和风险。如果是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的集团企业,还可以实现多个生产厂的库存和在途物料的信息共享,由系统自动生成准确的批次物料需求计划,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提高库存资金周转次数。

财务管理问题

在财务管理上,很多企业都已经实现了电算化管理,应该说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各个企业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实践。但是为了更好地和其他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相结合,ERP的财务系统能更好地实现整合性的功能化财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采用滚动成本核算法,实物账和资金账同时产生,将物流和资金流进行无缝管理,极大地降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为实现财务管理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提供第一手材料。最终还可以自动化地形成直观的财务分析报告,便于决策层随时了解真实准确的企业运营状况。

职场养生法解决白领五大困扰 篇6

1、久坐不动。这是上班族健康的头号大敌。有些人一到辦公室,就像粘在椅子上一样,想跟邻座说话,都要坐在椅子上用滚轮滚过去。久坐不仅让颈椎病找上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也会光顾。

对策:每1小时,弯弯腰、扭扭腿、伸伸臂、转转脖子、搓搓脸。如果不想引人注目,可以去趟卫生间或洗把脸,强迫自己站起来溜达。也可以做做隐蔽的劳动,比如把凌乱的物品摆整齐,清扫桌椅灰尘。

2、用眼过度。久视伤血。用眼时间太长会造成近视、视力模糊、眼干等多种问题。

对策:关键是活血。每1小时远望5分钟,最好能做做眼保健操。也可以把掌心搓热,放在眼睛上面,反复做5-10次。

3、着装不舒适。为了职场形象,即使骄阳似火,许多男性还是穿着皮鞋,女性则脚踩七寸高跟鞋,脚痛、腿疼是家常便饭,而且还会影响心情。

对策:在办公室常备一双松软、透气的平底布鞋,一进办公室就换上,布鞋可以比平时穿的鞋大一码,有利于血液循环。

4、饮食不调。具体说就是早饭不吃,午饭凑合。“上班族”经常吃的盒饭、外卖缺蔬果且油多,对健康非常不利。

对策:在办公室常备水果和绿茶。桃最养人,可以作为夏日滋养品来补充,也可以多喝绿茶,利尿的同时,还能醒脑、促消化、抗辐射。另外,每天上班前,拿饭盒装点切好洗净的黄瓜、小西红柿,也是很好的零食。

5、空调病。空调房是疾病集中营。冬天太热、夏天太冷,引得感冒、肠胃不适等症状批量出现,再加上缺负氧离子,伤脑伤肺,工作效率自然也高不了。

对策:找一个空调吹不到的地方,如楼道或阳台,打开窗户,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顺便搓搓手脚。

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篇7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有效管控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商业银行自上而下地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安全运营,并为有效实施激励约束提供终极制度保障。银监会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要求,主要包括:(一)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二)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三)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四)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五)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笔者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在公司治理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从目前来看,邮政储蓄还只能算做一个专业,要完全建立严谨的银行管理架构体系尚需一个过程;二是在由邮政集团公司领导层、邮政集团公司委派人员分别担任邮政储蓄银行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情况下,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作用相对有限;三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必须立足邮政储蓄当前实际,围绕银监会提出的公司治理要求,以健全组织架构、明确职责边界(包括职责明确、履职要求明确和问责明确)为抓手,尽快予以完善和提升邮政储蓄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

二、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

科学、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基石。而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和经营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邮政储蓄(包括部分商业银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在选聘、考核、激励、约束等各方面相对滞后,吸引人才、稳定骨干、激励员工、鞭策落后的作用不够突出,“鞭打快牛”、“负向激励”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部分邮政储蓄领导有着“经营发展得好是经营人员的功劳”、“出了问题就是稽查员的事”的思维定式和错误思想,鲜有对经营先进单位的管理人员或者对内控管理先进单位进行奖励的事例。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必须尽快健全以市场化、企业化、长效化为特征的激励约束机制,着重抓好高级管理层的激励约束、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考核体系优化、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和垂直独立审计约束等工作,以充分发挥高级管理层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有效遏制短期行为、本位主义行为甚至是违规违法行为,为健康、科学发展提供内在、强大、持久的动力。

三、考核机制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已实现资本金在各项业务和部门上的配置,即如果某项业务承担的风险越高,其所配置和占用的(经济)资本越多。目前邮政储蓄还主要是考核各局的邮政储蓄(平均)余额及业务收入情况。虽然各局均有关于发生案件“一票否决”的规定,但在考核时却未考虑业务发展成本、风险资金比例、内控管理水平、因违规而被监管部门处罚等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重经营、轻管理”或者经营短期行为明显。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必须参考商业银行做法,改革现行考核机制,以正确反映各项业务的风险状况和盈利水平,转变各级单位的经营理念,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正确的发展观和严谨的价值投资取向。

四、责任追究制度存在不足

邮政集团公司2008年新下发的《邮政金融资金案件责任查究规定》与原制定的《邮政储蓄责任追究制度》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较好地落实了银监会提出的重大案件上追两级领导责任、以及经营管理和内审稽核两条线上实施双线问责的两大要求。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未提及一级分行辖内发生一起千万元以上案件或两起五百万元以上案件时,集团公司和总行领导及相关部门应承担的责任;二是未提及各级邮政企业领导未按照内部控制和岗位制约要求配备从业人员而引发案件中的责任。因此,邮政储蓄银行还需要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更好促进邮政储蓄银行从内控制度和考核评价办法上建立防范案件风险的长效机制。

五、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与商业银行相比,邮政储蓄机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据有关数据统计,邮政储蓄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中,高中及以下占79.85%,大专占16.57%,大学及以上仅占3.58%。而且,其中很多从业人员都是从邮政其它业务转行过来的,不具备从事储蓄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守法合规意识淡薄。较为典型的表现有,部分前台营业人员根据领导或管理人员授意进行违规操作、部分领导和经营管理人员违规或打“擦边球”等。从当前情况来看,邮政储蓄银行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故在进行资金运营、风险控制、信贷管理及金融创新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瓶颈”。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必须通过适当引进专业人才、开展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大合格文化和新业务培训、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等措施,以尽快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唐双宁.关于银行业和谐发展的思考[J].银行家,2006,(11).

[2]、董艳玲.试论如何利用外资银行促进金融和谐发展[J].金融与经济,2007(,1).

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篇8

一、问题一: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一个为了生产销售农产品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供应链集群品牌是这个组织体系的共享品牌,但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大多由农户、加工配送商(批发商)和销售商所组成,以协议为纽带的松散型经济联合体。目前在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大多是分散在各地的中小农户或个体经营户,生产规模小、文化素质低,资金实力差,对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目光短视。认为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涉及面广,投资大,难度高,收益慢,实施集群品牌建设稍有不慎就会得不偿失,以致造成许多农户和经营者抱着“等、看、靠、要”的态度,实施集群品牌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行动迟缓,效果不明显。以浙江省为例,根据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作为目前国内高校唯一的一家专门从事农业品牌研究的机构,发布的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在2010年度浙江的农产品区域品牌仅“庆元香茹”跻身十强,而浙江省的其它一些知名品牌,如西湖龙井、临安山核桃、天目笋干、建德草莓和萧山萝卜干等都徘徊在这张榜单的第50名左右,处于相对滞后状态。[2]

因此,开展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必须提高认识、改变观念。首先要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人们认识到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是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的基本前提,是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从而调动广大农产品生产经营户积极参与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其次要加强农户和经营户的培训教育,要通过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向广大农户和经营户传授集群品牌建设的知识和技巧,使他们掌握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开展集群品牌建设打好基础。最后,政府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做好服务工作,以进一步促进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开展。例如浙江省上虞市工商局结合该市农产品丰富的优势,为当地农产品量身定制品牌,组织专人对该市农产品品牌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出具体的品牌助农方案,通过开设品牌建设讲座,策划广告宣传等形式引导农户开展品牌建设,并实施跟踪服务,截止2011年12月底,该市农副产品品牌中拥有全国驰名商标1件,浙江省著名商标11件,绍兴市著名商标25件,大大提高了该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声誉度,农产品销售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为农产品供应链的集群品牌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问题二:建设主体实力弱,无力投资

品牌建设是指品牌拥有者对品牌进行的设计、宣传和维护的行为和努力。品牌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但目前我国农业还处于小生产阶段,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还是以数以万计的中小农户和个体经营者为主,由于生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差、技术力量弱、产品质量低和市场意识淡等原因,在品牌建设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例如,目前浙江省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还处于以户为单位经营为主的传统阶段,经营规模小、效益低,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截止2009年底,浙江农村农业生产人口约653.55万人,农业从业人员占比55.32%,人均耕地0.38公顷左右,户均耕地公顷以上的仅占0.45%。[3]可见,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是很难适应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需要的。又如,我国拥有几万家茶叶生产经营企业,但大部分的茶叶企业仍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农户为主体,茶叶生产工艺缺少核心技术力,附加价值较低,“一品多牌”现象十分严重,形不成规模效益。因此,茶叶界有一句话,就是我国的万家茶叶企业抵不过一个英国立顿,这除了与我国茶叶生产经营的自然条件和消费习惯有关外,还受我国茶叶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力度小且无序的直接影响。

因此,要抓好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是关键。为了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近年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也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原因的制约,效果显然不够理想。为此,笔者通过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现状分析,认为运用连锁经营这一现代经营方式来优化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基本思路是以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体来创建供应链的集群品牌,并运用直营连锁和特许加盟等方式来整合供应链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以实现农产品供应链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可见,集群品牌既是连锁经营方式发展的前提,又是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基本要素。农产品供应链若不抓好集群品牌建设,形不成知名品牌,就无法深入开展连锁经营,形不成规模效益,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纵观世界上成功的农产品供应链都有一个显著特征:即创造出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供应链集群品牌。所以,创建供应链的集群品牌并进行有效实施是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必由之路。根据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现状,政府应该选择一些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型或特大型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龙头企业,由它们牵头创建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然后通过连锁经营制度将众多的中小农户和经营户连接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进行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的建设和维护。例如,浙江省政府有关部门以浙江省农华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支持和引导该企业创建“农华”的农产品集群品牌,并采用连锁经营方式通过配送中心将鲜活农产品从全省各地的田间地头集中起来,然后进行流通加工后配送到300多家连锁门店,基本形成了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目前,“农华”品牌已在杭州等地消费者心中形成了良好形象,扩大了供应链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4]

三、问题三:缺乏整体规划,品牌战略有待完善

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进行长期努力。特别是在创建初期,品牌设计和广告宣传的费用很高,但品牌效益却很难在短期内呈现出来,这就会产生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矛盾。但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大多还是松散型的经济联合体,各生产经营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取得盈利是其生存发展的前提,它们不可能会因为建设集群品牌而长期亏损。因此,在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中,一些参与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成员往往会从自己的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对集群品牌建设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整体规则,各自为阵,投资分散,这就使得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进展缓慢,小而分散,形不成规模效益。例如浙江省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省,全省90个县(市、区)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地方出产茶叶,茶园面积200余万亩,现有茶叶品牌200余个,平均一个品牌1万亩,丽水就有茶叶品牌39个之多,遂昌一个县有16个,西湖龙井也有9个品牌,让人眼花缭乱,规模太小,规模效益差,难以做出强势品牌。与国外相比,斯里兰卡的茶叶主要就是一个“狮牌”,美国加州的农产品统一品牌是“新奇士”,韩国所有的农产品出口,也只有一个品牌。事实证明,越是集中,越是专业,越能做成大品牌。[5]

我国是个农产品大国,但并不是一个农产品品牌大国,根据我国农产品的丰富性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未来品牌集聚效应与发展潜力最大的却是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是个长期投资,需要较长时期才能完成,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因一时亏损而放弃。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也是个集聚过程,各成员企业要在龙头企业的主导下,对分散在各地或各企业的中小品牌进行整合,以形成知名大品牌,实现集群品牌的规模效应。要通过收购、兼并、改造、改组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联合等途径来实现供应链集群品牌的有效扩张。为此,供应链各成员应在龙头企业主导下确定目标,明确思路,合理规划,科学投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集群品牌战略,以确保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顺利开展。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和农产品供应链的现状,可考虑采用以下二个途径来实施。一是先由农产品供应链的规模较大的或原有品牌知名较高的龙头企业为主建成集群品牌,然后通过收购兼并中小企业(或农户)使它们成为龙头企业的直营生产经营网点来实现供应链的品牌化经营。二是由品牌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将龙头企业的品牌、技术和专利授于中小企业或经营户使用,并按特许经营制度进行严格管理,从而达到快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做大做响供应链集群品牌的目的。

四、问题四:利益机制不完善,品牌共享难度大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纽带是主要购销合同,以买卖关系为基础,还没有真正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在这种松散的经济联合体中特别容易产生利益矛盾,需要完善的利益机制来保障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的建设。因为在这种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中,供应链上各成员大多是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者,它们在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中会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希望以自己的最少投入,获取最大收益,搭车“傍大款”就成了供应链上很多中小企业的首选。而龙头企业则认为自己是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主要投入者,理应是最大受益者,在利益分配中往往过于强调自己的利益。中小企业在这种利益博弈中由于处于弱势地位,对集群品牌创建和维护积极性往往不高。这种利益机制的不完善,必然会给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牵头来实施,但若利益分配不合理,其它成员不积极配合,也很难实现预定目标,甚至无法进行。因此,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是创建和维护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的核心。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成就越大,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就越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就越强,就会给供应链各成员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符合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基本目标。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供应链是松散型的经济联合体,这种供应链经营组织体系很难适应现代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需要。为了提升供应链各成员创建集群品牌的积极性,整合农产品供应链的经营组织体系是前提。为此,必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以品牌为载体,通过连锁、基地、合同、订单和股份等多种途径来重组农产品供应链的经营组织体系,以完善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利益机制,共担品牌经营风险、共享品牌经营效益。这不仅有利于提升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供应链集群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农产品供应链龙头企业对其它成员进行品牌建设和维护管理。

五、问题五:产品标准未统一,品牌效应难提升

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品牌效应的提升来实现整个供应链农产品价值的提升,以增加收入,满足需求。在农产品供应链的运行过程中,集群品牌是供应链农产品质量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代表了农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因此,要提升集群品牌效应,就应对供应链各成员的产品和生产经营制定相应的标准与操作规范,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标准体系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这样既可以减少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矛盾,又能让消费者放心。但是,目前由于受我国农产品的品种繁多、生产分散和技术落后等的影响,不少农产品生产经营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还未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这给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可见,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农产品集群品牌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中,各成员除了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已出台的农产品标准和规范外,更重要的是应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开展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建设,要积极配合政府和行业协会不断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标准体系,以规范农产品的生产、分级、包装、配送和购销等活动,提高供应链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品牌效应。特别是龙头企业要利用自身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等优势,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各中小生产经营户由“小农经济”向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转化,以促进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的建设。例如,沃尔玛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龙头企业对其合作成员的产量、结构、设施、安全、环境和耕种技术等多个方面均有明确的标准,只有各方面都达到要求,才能成为其供应链的成员。若达不到要求,沃尔玛就会对合作伙伴进行培训,待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后,方能进行合作。

六、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认识和政策的因素,也有消费水平和生产力布局等因素,但更多的是农产品供应链各成员自身的原因。因此,供应链各成员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连锁经营为基本途径,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完善机制和统一标准,加大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的力度,以形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大品牌或知名品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摘要: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对促进农业发展和满足消费需求有着重大作用。但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集群品牌建设还存在着认识、规划、政策、机制和标准等障碍,严重影响我国农业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难以扩大内需,提升消费水平,必须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毛珺.邓国芳.“庆元香菇”价值43亿[N].浙江日报,2011-01-18,(20).

[3]颜莉霞.基于农业集群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化[J].商业时代,2011(33)26-29.

[4]郑光财.基于连锁经营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化——以浙江省为例[J].江苏商论,2011(08)14-17.

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篇9

关键词:转型发展,办学理念,师资队伍

进入21世纪后,作为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和竞争压力。 然而, 新建本科院校却一味效仿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模式。 出现了学生就业难,而行业企业却又出现用工荒的“ 怪”现象,遭到社会的诟病。 在今天全球化与大众化的背景下,现代大学再一次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转型不是粗略的规模上“ 变化”,也不是单纯的形式上“ 转变”,而是彻底地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在其转型过程中必然牵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探索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中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办学理念的冲突

一直以来,我国素有“ 重道轻器”“ 重学轻术”的学术传统,崇尚“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的办学理念。 原有陈旧的思想观念与升本后新的办学理念方枘圆凿, 是阻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专科层次阶段,教师早已习惯于专科教学方式,并形成了定型的思维和教学模式,猝然要求教师摒弃这些陈旧的观念和教学模式, 用先进的本科办学理念来武装自己,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行为习惯和教学方式一夜之间突变,谈何容易。 新建本科院校“ 升格”后,既面临着专业建设的层次提升, 又面临着专业结构的重新调整。 这些调整无疑都会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 因此,部分人会出自对自身利益保护,故意散布谣言或流言蜚语对办学理念更新进行百般阻挠, 使学校的更新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资金匮乏的制约

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 学校经费都是左支右出的。 即使最富裕的国家也不可能提供普及高等教育所需的全部经费,除非社会愿意重新分配目前用于国防、空间探索、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计划方面的国家资源,否则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普及高等教育。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 情况更是如此。 一般而言, 新建本科院校的运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的财政性拨款和学校的事业性收入两个主要部分。 而财政性拨款往往与当地经济实力直接挂钩,缺乏稳定性、规律性。 在没有相应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处于“ 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位, 极少从国家获取教育资源。

三、课程设置的滞后

从大学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来看, 目前我国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仍然采用精英化的课程设置思维模式, 注重的是基础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 一是课程无特色,大同小异。 严格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设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的学分时一个都不能少, 少了似乎就不再是本科专业了。 二是课程体系庞大。 为了适应社会,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成为“ 一专多能”的人才,又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再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专业方向选修课中再灵活地增设选修课中的选修课,其结果就是课程体系变得越来越大。 三是教材雷同。 不管学校类型如何、学校层次如何、学生基础如何,都推荐使用“ 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照搬照抄其教学内容,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致使课程千篇一律,学生学得又累又不精。

四、师资队伍的困扰

就目前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情况来看, 阻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最大的障碍是“ 双师型”教师的匮乏。 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全国在校大学生数量骤增,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 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却没有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变化。“ 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造成一堂课人数达百的现象比比皆是。 由于大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高职学校合并而成,教师的学历、职称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偏低“, 双师型” 教师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更是匮乏。

五、生源质量较低

目前, 我国高考实行的分层次录取制度, 由高分向低分录取。 高分数的学生往往能选择到自己心仪的名牌大学; 中等分数的学生,却处境十分尴尬,好的大学考不上,民办高等院校又看不上,在传统思想的干扰和亲朋好友的劝说下,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复读,而不是选择应用型技术大学;分数偏低的学生,复读一年也不一定保证能考上所谓的理想大学,而应用型高校的录取分数比公办高校要低得多, 迫于无奈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很不情愿地选择应用性技术大学。由于我国应用型高校兴起不久其规模及各方面条件远不如公办大学, 社会认可程度也明显低于公办大学,而应用型高校学费又比公办高校的学费要高,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交这笔“ 冤枉”的学费。

六、结束语

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篇10

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数据的产生, 而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更方便和廉价的获取和存储数据, 数据指数方式增长, 于是出现了“丰富的数据”与“贫乏的知识”之间的巨大矛盾。商务智能 (Business Intelligence, 简称BI) 最早由Gartner Group于1996年提出。确切地讲, 商务智能并不是一项新技术, 它是将数据仓库、在线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与客户关系管理等应用系统结合起来, 应用于实际商业活动过程中, 以便及时服务于管理层决策的一项综合技术[1]。

商务智能普遍的三层结构为: (1) 数据获取和转换; (2) 数据存储和管理; (3) 数据分析和信息展示。根据BI解决方案的体系结构, 一个完整的BI应用至少需要ETL工具、数据仓库管理工具、OLAP工具、数据挖掘工具和报表查询工具五种工具协同工作。在商务智能的体系结构中, 经营分析系统通常从原有的业务系统中将相关业务数据进行抽取、清洗、加工、整理、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形成基础的分析数据的存储。然后企业中的系统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管理、业务的需要, 通过即席查询、报表、OLAP分析、数据挖掘等形式获取数据仓库中蕴含的信息。

由于主流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侧重点和优势各有不同, 面对众多的商务智能产品, 企业往往无所适从。因此, 本文根据规模、市场关注度和发展势头选择了SAP、Oracle、IBM、Microsoft、SAS这五大型跨国商务智能供应商, 结合相关的白皮书和行业分析报告, 对它们提供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 总结各方案的优势和不足, 以便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选择BI解决方案。

2 五大供应商BI解决方案的特点分析

五大供应商BI解决方案的相同点在于, 它们都按照数据的抽取、管理、分析和展现4个步骤来实现商务智能, 并提供尽可能完整、综合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虽然不同的供应商所提供的ETL工具、数据仓库管理工具、OLAP工具、数据挖掘工具和报表查询工具各不相同, 这五种工具间的协作方式和对用户的支持方式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但各供应商遵循的基本BI构架仍然是数据获取、数据分析、信息展示的三层结构。

这首先表明商务智能虽然复杂, 但仍必须遵循一定的结构和规律。但另一方面, 在普遍的BI构架下, 各供应商通过对构成工具的优化, 部件之间灵活的搭接, 形成了功能特点各不相同的各种BI解决方案。这为我们分析和比较各种不同的BI产品提供了启示和出发点。

2.1 SAP BI解决方案的特点

SAP的BI战略强调协同, 目标是使BI工具在企业的上中下游协同有效的工作。SAP Business Objects的BI产品组合是向决策层、分析和业务人员, SAP则使用在运营部门, 两类产品相互补充, 涵盖了BI应用的各个方面。[2]

对于BI解决方案的各个功能模块, SAP主要通过两个工具来实现:一是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结果展示为一体的SAP BW;二是侧重于前端分析、展示和报表的BI平台——SAP Business Objects XI。SAP BW是SAP在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方面的经典产品, 而SAP Business Objects XI的亮点在于拥有世界一流的水晶报表和专为财务和业务分析师设计的OLAP分析引擎。二者的无缝集成进一步扩大了原有的优势。

另一方面, 操作型BI是SAP长期的重要技术目标, 使用BI来获得ERP系统和供应链系统数据更大的分析和探索是SAP巩固其ERP市场地位, 同时扩展新市场的重要战略。操作型BI可以通过SAP ERP系统来实现实时地客户的绩效分析 (也可以通过数据仓库一起来实现) , 同时支持利用开放的数据库实现商务智能分析。用户可以更容易的及时发现ERP工作流中的问题, 从而实时修改、优化操作, 提高操作的绩效。

2.2 Oracle BI解决方案的特点

如果说SAP将操作型BI纳入自己的战略目标是因为在其领先的ERP技术和方案中的巨大优势, 则Oracle也正把商务智能功能集成到自己的传统优势项目——数据库上。Oracle Database 9g以上的版本都含有内置的OLAP和数据挖掘引擎。

Oracle收购了Siebel、Hyperion、Brio三家专BI领域的原商务智能巨头, 并努力通过工具的整合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BI解决方案。Oracle的BI战略可以简单描述为:独立运营、容易使用和整合[3]。

Oracle的优势在于它拥有合理的产品搭配, 它既有独立的, 也有嵌入其他应用程序BI产品。其基于Siebel原有的商务智能平台构架的新商务智能平台BIEE和BISE部署效果十分可靠, 获得了客户普遍的正面评价。另外Oracle有灵活开放的构架, 它的产品组合将吸引其他厂商使用Oracle Fusion中间件整合BI产品。而劣势则是技术支持不够完善, 频繁的收购也使各子公司产品的整合出现了不少困难和预期之外的延迟。

2.3 Microsoft BI解决方案的特点

微软BI最大的特点是“平民化”, 也就是利用大家熟悉的Office套件, 为BI工作者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工具, 将BI变成桌面应用而不是少数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专有工具。其“每个人的BI”开拓了BI解决方案发展新路径, 但也使得对微软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赢得企业级的用户或者获得大业务企业的订单。

但2007年9月份发布Performance Point Server 2007后, 微软进入了BI平台的领导者行列, 在易用性、产品的投资、价格、市场反馈和客户体验方面, 超过了IBM的Cognos和SAP的Business Objects。这一工具将微软的Excel、业务计分卡管理、预算、规划、预测等新应用集成起来, 利用收购的Pro Clarity公司强大的可视化和分析技术, 实现商务智能技术[4]。

微软BI平台的主要优点在于:价格便宜, 市场占有率高, 客户满意度高, 易学易用, 符合统一标准, 支持海量数据处理。但是微软的商务智能工具也有一些缺点, 主要体现在:第一、微软的前端展现工具图形化、互动式的分析功能不强, 缺乏更深层的分析模式, 并且开发周期较长, 技术要求较高。第二、产品线中缺少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工具来提供更好的分析能力, 缺乏企业级的分析系统, 不能在大容量和功能性和其他竞争对手较量。

2.4 IBM BI解决方案的特点

IBM一直是信息技术行业的先驱, 其优势在于强大的数据库和中间件。另外, IBM近年来收购了不少商务智能、数据分析、数据清洗、管理和组织的软件 (包括Cognos、SPSS、Ascential、File Net等) , 致力于形成完整的企业级信息构架。

IBM采取的是合作伙伴战略, 其前端数据展现工具可以使用Business Objects的B O、L o t u s的A p p r o a c h、C o g n o s的Impromptu或IBM的Query Management F a c i l i t y, 多维分析工具支持A r b o rSoftware的Essbase和IBM的DB2 OLAP服务器, 统计分析工具可以使用SAS工具[5]。

IBM对Cognos的收购是一个双赢的选择:IBM可以迅速提升自己在BI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完善自己的BI产品线并实现BI实力的快速提升;同时这一收购可以显著提升Cognos的数据整合能力。IBM Cognos8 BI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在于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了优化和修改的基于Web的服务特性, 企业能够将IBM Cognos 8平台集成到自己的企业门户网站中。

2.5 SAS BI解决方案的特点

SAS公司的BI相关工具和扩展产品多达数十种, 涵盖了BI应用的各个方面, 这些工具可以相互组合成针对各行业和各种应用的BI解决方案, 加上SAS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上领先的技术, SAS的BI解决方案在BI的核心项目——发现海量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

SAS产品的优势是产品包括报表和KPI以及其他针对专门业务需求的分析工具;能够有效地将高级分析功能嵌入到报表、仪表盘和其他应用程序中;提供了数据载入内存分析和非常好的可视化效果, 以及用更多的业务分析功能。其劣势在于价格昂贵且使用难度大:许多数据处理和高级分析任务需要SAS编程语言, 对缺乏相关技术的人形成了技术障碍。另外, SAS BI的灵活性较差。[6]

3 商务智能解决方案的选择和评价

BI解决方案的性能评估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系统构架、数据抽取能力、数据存储显现能力、应用支持、用户接口和工具的互操作性。据此, 结合前文介绍的各解决方案的特点, 本文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对各解决方案进行了比较总结, 如表1所示。

不管你是选择这五家最大BI厂商的产品, 还是利用其他BI厂商的产品, 首先选择和搭建一个符合标准的商务智能平台非常重要。五家供应商都声称自己的产品可以为更多的用户带来好处, 但SAP、SAS、Oracle和IBM的产品均比较昂贵, 微软的产品相对比较便宜, 但也高于开源产品和大多数国产BI产品。

4 结论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运营数据的不断积累,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从这部分数据中发掘价值重要性。许多企业都希望能通过一个符合企业需求的BI解决方案来达到对数据的利用和对决策的支持。然而正因为BI领域如此热门, 各大软件供应商都将此视为极大的商机, 导致市面上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名目繁多, 鱼目混珠。

为了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选择BI解决方案, 本文选取了S A P、O r a c l e、Microsoft、IBM、SAS五家一流的BI供应商, 对它们的BI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通过对这些BI解决方案的特点的分析以及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的对比, 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SAP的BI解决方案在OLAP和报表领域领先, 在绩效管理和对财务分析的支持方面具有优势, 但数据仓库产品技术基础略显薄弱。Oracle拥有强大的数据库、数据仓库、中间件以及数据整合工具, 但在数据挖掘领域有待加强。Microsoft的BI解决方案适合中小型企业, 性价比高, 若用于大型企业则功能和实施上都略有欠缺。IBM提供的BI解决方案涵盖了商务智能的各个方面, 能提供一个全面的企业级BI架构, 且在基于Web的BI平台构建上有其他供应商无法比拟的经验和优势。SAS在商务智能的核心领域, 即数据挖掘领域优势巨大, 但使用难度较大。

摘要:本文根据规模、市场关注度和发展势头选择了SAP、Oracle、IBM、Microsoft、SAS这五大型跨国商务智能供应商, 并对它们提供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 剖析了五家供应商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指出各供应商商务智能解决方案的基本结构相似, 但侧重点和长项各不相同。BI技术组件的性能和灵活性虽有差别, 但并不是BI选型最重要的因素, 按照企业的需求和现有条件选择BI解决方案才是正确的做法。

关键词:商务智能,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BI选型

参考文献

[1]陈永杰.SAP商务智能完全解决方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33.

[2]SAP.SAP Business Objects Xcelsius Enterprise[R].上海:SAP公司.2009.

[3]Oracle.Oracle Business Intelligence Standard Edition One[R].北京:Oracle公司.2007.

[4]朱德利.SQL Server2005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完全解决方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12.

[5][美]Micheal L.Gonzales.IBM数据仓库及IBM商务智能工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0-25, 427-432.

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篇11

关键词:“一把手”,监督机制,创新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领导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重要保证, 是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 也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当前大多数党政“一把手”勤奋工作, 廉洁自律, 为本地区、本单位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近年来的党建工作情况看, 笔者对加强党内监督, 特别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工作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方法, 查处的违法违纪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数量越来越多, 性质也越来越严重。在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中, “一把手”的问题是主要的, 也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 必须认真分析和找准对“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构建科学的长效机制, 增强监督的有效性。

一、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五大突出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 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虽有较大完善, 但从总体上看, 远不能适应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的需要。

1. 监督体制不顺, 监督权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从党内现行监督体制来看, 一是专门机关不敢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并以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为主。特别是监督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不是由同级党委或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 就是由同级党委或行政机关任命, 而地方党委又是同级纪委的监督对象, 纪委、监察部门的领导权、人事权、财政权掌握在同级党委或行政首长手中, 因此便出现了监督客体领导监督主体、监督主体依附于监督客体的现象, 这在客观上使监督者缺乏执纪的自主性、独立性, 监督往往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大大削弱了监督职能的力度。二是同级班子不便监督。从了解问题的角度看, 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情况最有发言权, 但从实际监督的角度看, 他们又时刻处于“一把手”的领导调控之下而根本不便行使这个权力。有的怕反对意见提多了会被“一把手”借口“闹不团结”而受排挤, 故为了“团结”而沉默。三是下级难以监督。当前, 群众监督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 群众不能参与决策前和决策中的监督, 即使监督也易受到打击报复。因此, “一把手”监督中“虚监”、“弱监”甚至“无监”现象仍严重存在。

2. 监督主体权责不清, 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监督主体多元化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体现, 但多元化的权力监督机制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应有效用, 关键在于其是否满足有序性和统一性的要求。中国现行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构成对党政“一把手”权力严密的监督网络体系。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 这些监督对象并不都集中在各监督体系之内, 而是交叉分布在各个地区、各有关单位之内。在具体运行过程中, 各监督系统因职能交叉重复, 职责权限不清, 再加上整个监督体系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 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监督机构的威信, 弱化了对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

3. 监督机制运行方向单一, 上下难以互动。

自上而下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 而自下而上的监督则相对薄弱。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应当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平行监督统一的多向运行机制。就目前监督机制运行状况来看, 自上而下的监督较为有力, 基本可以做到“无所不监”, 但自下而上的监督则相对薄弱。从理论上讲, 领导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 就意味着责任越大, 对其用权行为的监督本应越严格。而现实政治生活中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 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力, 致使一些“一把手”“腐而不败”, 甚至“边腐边升”, 使得手握重权的高级领导干部反而成为监督的“盲区”。

4. 监督内容不够全面, 监督路子越走越窄。

主要表现为对党政“一把手”现行监督机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八多八少”现象, 即:监督违法违纪多, 监督决策失误少;事后追惩多, 日常监管少;具体事项监督多, 全面宏观控制少;对事的监督多, 对人的监督少;行使任免权多, 行使弹劾权少;应急性、治标性规定多, 长效性、治本性规定少;正面规范行为的规定多, 违反规定的处置措施少;一般性、抽象性规定多, 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性规定少。

5. 监督制度不够完备, 影响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如果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就难以准确判断和及时纠正被监督者的越轨行为, 监督的实施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现行有关党政“一把手”权力监督的法规制度总体上比较零碎, 且不具体, 不仅很多必要的监督法规尚未出台, 即使已经出台的某些规范因可操作性差、缺乏配套措施而难以发挥作用, 导致在现实监督行为中常以领导人的讲话、批示为依据, 使监督行为缺乏明晰可靠的法律依据。因此, 监督者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容易产生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影响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导致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失灵的五大主要原因

第一, 对权力监督制约的根本特性缺乏深入研究, “自律”与“他律”未能实现有机结合。当前, 对权力监督存在着重“自律”而轻“他律”的错误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约束相脱节。对权力监督制约的前提是对权力特性的深入认识。西方政治思想史表明, 几乎每一位思想家关于权力监督的论述都源于其对权力特性的深刻认识。西方政治学界普遍认同政治权力原罪论。在他们看来, 人性本恶是不争的事实, 人性恶论是西方社会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第一块重要基石。并认为, “权力有作恶和滥用的自然本性”。权力的基本特性决定了掌权者必然倾向于垄断权力、滥用权力, 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非法利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两方国家极为重视对权力的“他律”。与西方国家注重对权力的“他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人本身的自我约束, 认为人本身可以做好自我监督。受这种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我们往往认为共产党员会“自然先进”, 并且领导干部职务越高, 思想境界就越高, 就越不犯或少犯错误, 越不需要监督。于是, 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主要寄希望于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上, 而不同程度地漠视外在制度的约束。

第二, 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现行政治体制还难以适应权力制约和监督完善的需要。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口号下, 不适当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 党委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 特别是第一书记。党的一元化领导, 往往因此变成了个人领导。这是小平同志多次对全党的告诫。这种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必然造成上级机关及其领导人无人监督, 也难以监督的现象。这样, 权力制约和监督模式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上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权力较大, 但却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制约;与此同时, 针对下级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却相对健全。“一把手”贪污腐败问题之所以日渐突出, 高官“前腐后继”, 正是现有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结构性缺陷的集中体现。

第三, 权力监督法律法规存在疏漏和缺失, 人为地滞缓了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立法总量虽大幅增加, 但由于存在结构性缺陷, 制约了监督机制的发展:一是整个立法体系重视权力立法而忽视权利立法, 客观上导致了公民权利无法制约公共权力的后果;二是重视授权立法而忽视限权立法, 据有关资料显示, 近年来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行政法规占法律、行政法规总数的80%以上, 而监督行政权力的法律法规只占0.87%;三是重视经济立法而忽视政治立法, 近些年出台的经济与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占总数的60%, 而民主政治方面的只占4%。

第四, 政务不透明,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政务公开的实质是权力运作过程公开, 这是保障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运行的基本原则。近年来, 党和国家在一些地方、单位试行了“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这对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加强民众对权力的制约监督, 预防和减少权力腐败现象的蔓延, 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但是, “一把手”施政行为公开制度还不健全, 各级“一把手”哪些工作须向社会公开, 什么时间公开, 都没有相应的具体规定。

第五, 干部管理机制重“选人”和“用人”, 轻“育人”和“管人”。党管干部应该是选人、用人、育人、管人的有机统一, 但在我们的干部管理工作中实际存在着重选拔轻管理、重业务轻教育、重使用轻监督的问题。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部管理制度, 包括岗位轮换、干部交流与任职回避等还没有真正实行。这样, 就使党政“一把手”监督中原本威慑力最强、成效最为显著的上级监督严重弱化。同时, 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党政“一把手”能上能下的问题, 尤其是在“下”的问题上力度不够, 出口不畅, “一把手”出了问题往往是“换位子”的多, “搬位子”的少, 致使部分党政“一把手”为所欲为, 无所顾忌。

三、完善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的五大基本路径

完善“一把手”长效监督机制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 我们认为, 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科学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防止党政“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从历史的视角看, 人类的政治活动从来都是在权力的集中与分散之间寻求平衡。权力过分集中意味着专制, 虽蕴藏着权力异化、腐败、变质的风险, 但同时又意味着效率;权力过于分散看似比较民主, 但同时意味着无政府主义, 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如何赋予公职人员以适度的权力, 使之既能充分发挥权力应有的功能, 在为国为民造福的同时, 又能克服权力滥用和异化的风险, 这永远是个二难选择。在现实生活中, 党政“一把手”的权力相对于监督权来说, 过于集中和强大, 必然导致腐败。因此, 要在不影响党政“一把手”正当履职的同时, 对其权力进行适当分解, 尤其要把最大的人、财、物权进行分离, 对人事、财政等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必要交叉、岗位轮换, 避免过于集中的权力长期掌控在一人或固定在一部分人的手中。

第二, 科学处理好民主集中制与党政“一把手”体制之间的关系, 保证重大事项决策民主、科学、合理, 以规避“一把手”体制带来的独断专行和决策失误。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同时“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也是一种监督。”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 凡属全局性的问题, 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 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同时, 要坚决实行“票决制”, 主要领导干部和其他党委成员一样, 只有一票表决权, 决不能“一言堂”。在干部管理工作中, 要把“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作为其升降的重要内容, 定期或不定期对“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尤其是要“明确干部选拔任用提名主体。合理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提名行为, 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 根据不同职位特点, 采取组织部门推荐、干部群众推荐、领导署名推荐、干部个人自荐等办法, 广开举贤荐能之路。”[1]

第三, 加强监督主体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进一步发挥权力监督系统的整体效能。中国权力监督系统涉及面广、主体多, 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问题在于, 现行监督体系中各监督主体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重复监督与监督空白两种现象同时并存。为了理顺各监督主体间的权责关系, 优化监督体系, 整合各种监督力量, 提高权力监督系统的整体效能, 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不同监督主体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和谐关系, 明确划分不同权力监督主体间的职责、权限、任务、作用、工作范围等, 摆正各种监督主体在权力监督系统中的地位, 真正做到不同的权力监督部门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权随责到、权责相符;二是建立监督机构间的权威联络机制和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 纵向、横向监督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综合协调机制。改变各自为政、互相封闭的工作格局。三是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 明确巡视组的地位职责、工作方式, 使巡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轨道。四是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 将派驻机构由双重领导改变为垂直统一领导。

第四, 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创新权力产生机制。要规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 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首要的工作就是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竖决摒弃过去那种少数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做法, 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在充分听取和尊重民意的基础上, 经过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和考试考核, 真正把那些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政绩突出、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扩大对党政“一把手”竞争性选举产生的范围。事实已经证明, 如果“一把手”的权力本身来自于任命而非竞争性选举, 那么无论在其工作环境中设计怎样的“约束办法”, 都无法保证“一把手”谨慎地作为。

“一把手”必须被赋予相当大的权力。他应当在任用下属、决定事务上拥有权力。这些权力不应削减, 也无须削减。对于他所服务和管辖的人群来说, 只要拥有决定他的去留的权力, 给予他“一把手”的相应权力并不危险, 监督也好, 制约也好, 都将是水到渠成的。需要的是一种责任机制, 而不是权力的缩小。让“一把手”负责任的机制, 在于其权力由其行使范围内的人们授予。采用种种限制权的办法, 认为对“一把手”掣肘越多越好, 无助于社会的有效运行。向“一把手”赋予充分的用人权、决策权是必要的, 但前提是“一把手”的权力来自于他所行使和服务的对象。不改变“一把手”的权力来源, 又苦恼于“一把手”权力过大, 无异于授予“一把手”以不负责任的权力, 而又要他去负责任。这种难题是无解的。

第五, 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将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的过程最大程度地置于下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为了更好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主体作用, 首先, 必须坚决实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 增加“一把手”行使权力的透明度。其次, 建立便利、高效的举报机制, 健全干部监督信息网络, 设立干部廉政情况专用举报电话号码。对举报属实, 协助专职监督机构立案破案的个人, 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再次, 切实保护举报人的权益, 对于违反《党内监督条例》规定, 工作玩忽职守, 泄露举报人情况及举报内容, 使举报人受到伤害的, 要追究有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上一篇:工程施工信息管理下一篇:检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