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价值追求

2024-11-04

员工价值追求(共8篇)

员工价值追求 篇1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随着知识成为现代企业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企业为了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必须通过促进内部的隐性知识转移, 来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员工作为企业隐性知识的载体, 员工个体价值的追求主导了员工在企业中的行为和观念, 会影响员工之间的资源交换, 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内的隐性知识转移,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方面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并不多。因此, 本研究将考察员工的价值追求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二、研究理论和假设

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指在企业中内嵌在员工头脑、团队惯例、组织记忆之中, 难以被编码化及传递, 不易被其他企业复制和窃取的知识, 是企业自主知识创造的源泉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梁启华, 何晓红, 2009)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需要通过企业成员之间经验、诀窍、认知等交流过程, 这个过程建立在人际关系基础之上, 员工个人是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网络的关键媒介, 而人际关系网络则是隐性知识流转的重要途径 (张庆普、李志超, 2003) 。

目前, 广泛被学者们认可的衡量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方法有4种, 分别为:用转移频率来衡量转移绩效;用转移成本, 受体满意度来衡量转移绩效;用知识再创的程度来衡量绩效;用受体对知识所投入的精力、时间、努力和关注程度来衡量知识内化的程度。

2. 价值追求

价值追求是对一定的价值目标的执着向往并力图达到此目标的强烈驱动倾向。价值追求源于人的需要, 以主体的价值认识为基础, 又受到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和制约。个体的价值追求必会渗透于主体实践目的之中, 成为实践目的的核心 (王孝哲, 2002) 。个体价值追求是一种相对稳定而又具有一定弹性的过程, 使个体更加愿意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接受或拒绝现存的事物。在一定的环境下, 员工个体的价值观一旦形成, 便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并以此判断自己工作生活目标的意义, 对其工作期望值和行为有很大影响 (谭俊杰, 1998) 。

3. 员工价值追求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

本研究采用王彦斌与李保东的员工个体价值追求的框架, 基于在研究企业的组织认同时运用了公平取向、效益取向、敬业取向、创新取向、团队取向等五个取向划分来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他们在文章中提出的理论及相关文献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员工个体价值追求即公平取向、效益取向、敬业取向、创新取向、团队取向正向影响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数据是通过对山西10家全国著名报社的347名核心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问卷全部完成, 扣除后无法使用的调查问卷, 答复率为80%。

调查问卷设计是根据文献和现有的问卷。在发放前试验性的分发部分问卷, 并根据反馈的意见对调查问题进行了修改。调查表共包含三个部分:人口统计数据、员工个体价值追求、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测量。

第一部分是企业员工个人统计学资料。量表包括就业状况, 年龄, 职务, 性别, 受教育水平和在目前报社的就业时间。

第二部分, 个体价值追求五个取向的测量。量表参考了李保东等人 (2009) 的调查表, 由20个项目组成, 公平取向有5个项目, 团队取向有5个项目, 效益取向有3个项目, 敬业取向有4个项目, 创新取向有3个项目。采用自评式的5级正向计分。

第三部分是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测量。有5个项目, 测量量表参考了张庆普 (2000) 的问卷, 此量表已被证明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效度。采用自评式的5级正向计分。

四、研究结果

经过效度检验及进一步分析, 各主要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信度系数和相关系数见表1。各个取向均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员工个体价值追求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密切。

表2显示了假设检测的结果。从模型0所呈现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公平取向、团队取向、效益取向、敬业取向、创新取向对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方差膨胀因子VIF的统计值低于2, 远低于10最低值, 回归分析的稳定性并没有受到影响。

在模型1到模型5, 分别将员工的年龄、性别、职务和教育背景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回归。5个模型中因变量的回归整体拟合程度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年龄、性别、职务等不存在显著的差别。员工的教育背景在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 研究生学历作为对照组的β值达到0.214, 影响较大并且显著。

将模型5与未加入控制变量的模型0做比较, 在加入了控制变量后, 5个取向的β值有稍微下降, 调整R2的值由原始模型的0.71增加到0.745, 增加了整体的解释。五个取向的影响程度发生改变, 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效益取向、公平取向、团队取向、敬业取向、创新取向。

五、分析和讨论

虽然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前因和后果已被不少研究证实, 但从员工个体价值追求的角度探索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缺乏。本研究证实了前文提出的假设, 所得的结论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内部知识管理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1. 结果与启示

本研究告诉我们, 要有效地提高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转移, 可以通过员工的价值追求的5个取向入手。针对本研究所调查山西报刊企业中的员工多为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企业可以通过确定目标、价值观和恰当的绩效标准、建立合理的激励方式和利益机制, 营造条件, 激励员工的价值追求欲望, 给予符合他们价值追求的回报, 以加强知识源的知识转移意向和受体吸收知识的意识。

研究结果告诉我们, 员工的教育水平对企业内的隐性知识转移具有一定的调节左右。如 (郭振超, 马颂歌, 2009) 所说, 个人的价值观, 信念和理解力决定了信息和知识收集的的价值。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增加员工相互学习的时间、空间、技术上的资源。通过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 能够提高员工的知识和受教育水平, 同时也有助于形成相似的价值取向, 最终促进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转移。

2.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中我们只选择了李保东的5种价值取向, 且取样范围在山西的报刊企业, 讨论的范围有限。其次, 除了教育, 还有其他的变量可能会产生控制作用, 如员工的技能水平等, 受到研究篇幅所限, 也没有对这些变量进行检验, 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翁赛珠, 刘善仕.不同团体中员工价值取向与分配偏好的关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4, (12) :89-93.

[2]张庆普, 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1) :88-92.

[3]王孝哲.论价值追求[J].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7) :15-18.

[4]谭俊杰.论人的需要与价值追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8, (4) :36-37.

[5]施琴芬, 吴祖麒, 赵康.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J].中国软科学, 2003, (8) :96-102.

[6]李保东, 王彦斌.个体价值追求对组织认同影响模型[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 (5) :80-83.

[7]刘善仕.价值取向与管理模式关系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 2004, (1) :83-85.

[8]郭振超, 马颂歌.个人价值追求和组织生存的博弈[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3) :148.

[9]刘善仕.中国企业员工价值取向研究[D].暨南大学, 2002.

追求教学反思的价值 篇2

追求教学反思的价值,应在“求真、求新、求和、求是、求活、求发”上重构教学反思的意义。

一、展示教学个案,关键点在于求真、求新。

教学反思是以个案为基础的。求真即追求“案例真实”,个案源于教学实践,生成于教学活动,应是教师亲历的鲜活个案。

[案例1]学习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后,教师出示图(画着一棵大树,树上有4只小鸟,近处又画上两群小鸟,都是3只,头的方向朝着树。),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生1:10-3-3

师:仔细观察小鸟头的方向,再想一想?

生2:4+3+3

师:很好!

学生列出连减算式,教师立即判错;学生列出连加算式,教师点头满意。为什么?原因简单。头朝着树,表示飞来,就应该加;头背着树,表示飞走,就应该减。

类似这样的个案,在随堂听课中是常见的。学生不依教师的教学设计,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冲突产生于教学过程,是真实的生成,鲜活的课堂记录。

求新即追求“问题新颖”,个案的价值就在于所暴露问题的新颖,能成为分析解剖的典型。上述案例提供了“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关系”的典型个案,是尊重教材,还是尊重学生?是学生迁移教师的思维定势,还是展示学生自我学习的个性?试问:方向的规定对儿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能有多大的帮助?如果那位学生说出“树上原来有一些鸟,第一次飞来了3只,第二次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10只。树上原来有几只?”能说他没有理解连加、边减的含义吗?学习需要的是意义的建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课程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的新课程观念在本案中不就找到了典型的注释了吗?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多问一句“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教师很可能会被学生的回答所感动,学习生活会因生资源而丰富多彩。个案真实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新颖引发人们思考,这就是教学个案能够成为校本研究的关键之所在。

二、反思教学活动,着力点在于求和、求是。

教学反思是以教学活动为内容的。求和即追求“课堂和谐”,探求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情感的和谐,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求是即追求“实事求是”,应以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教学实情为背景,评判教学策略,探求教学策略的优化经验。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仅应当考虑我们将要做些什么,而首先应当考虑的是,我们将要去做的一切,将如何在我们所教育的人的心灵世界映射出来。我认为新课程“三维”目标概括了和谐教育的实质,就是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用生命发展的理念来设计课堂教学,让知识传授、过程体验、情感个性的锻造和谐建构。案1中教师的“方向”就不会成为制约学生思维放飞的“绳索”,而变成启迪学生体验知识的“跳板”。空中“两群小鸟”成为学生合理想像的依托,小集体、大集体,局部与整体,在连加、连减的变化中得以整合,个性的发展融入集体和谐共性之中,教学也因和谐而焕发异彩。

教学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的经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更应体现个人的工作感悟,表明策略优化的积累,这才是教学反思的价值之所在。

三、共享反思成果,着眼点在于求活、求发。

教学反思是以交流共享为目的。求活即追求“激活思想”,教学反思不同于日记,它具有开放性,其价值在于激活自己和同行的教学思想,启迪教学理念,实现同伴互助;

[案例2]某幼儿园活动室内,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各种形状的小木板(块)、长短不一的铁钉、锤子、锯子、钳子等材料和若干张简单木工制品的示意图。27名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活动室,一个个眉飞色舞、摩拳擦掌,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大师傅气势。在老师的引导讨论中,个个异想天开,想像自己的作品……

不一会儿,活动室内充斥了“木工作坊”独有的快乐交响乐。小朋友们精挑细选中意的小木块,小手举着大铁锤,有点“笨拙”地敲下自己的希望。老师在过程中引导幼儿自己克服困难,鼓励幼儿积极地与同伴合作、交流操作中的感受。在操作中,小朋友们你找木块我来组合,你扶我钉,两人一伙,三人一组,和谐地自主合作,互相帮助,共享成功的作品。活动室里的红地毯上,一件、两件、三件……慢慢地摆满了小作品,有的小朋友还拿着自己的杰作,跑到听课的老师们面前展示自我,小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喜悦。

交流开始了,小朋友围绕着执教者和作品坐成了一圈。在展示作品中,师生交流了活动中自护、自信、自控的表现,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分享成功的体验。忽然,坐在前排的小明举起了小手说:“老师,这个小凳子四条腿中有一条较短,会坐不稳的。”老师随手举起了这个小凳子,眼尖的小亮心急口快地举起了小手说:“教师,我看见还有一个钉子露在外面呢,不小心会伤人。”坐不稳?会伤人?问题还真不少。师生在互动中列举了不少办法,补齐短腿,敲进外露的钉子,完美的成功了。

这是一节普通而又典型的课,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随堂听课中都有这样似乎不完美的情境处现。这是真实的写照,正因为学生是学习者,在过程中留下少许的遗憾,才使得课堂充满师生成长的气息。但如何正视这“美中不足”呢?老师以自己“教者”的身份,告诉学生如何来纠正,这是传统教学的表象。教者总是以自己的思考取代学生的思考,往往传授成人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效果总是欠佳的。

老师让学生自己或他人来展示过程,师生共同参与,用学童的思维方法来解决暴露的问题。这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教的过程,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合作、探究。

从评价的角度来讲,过多地放大别人的缺点,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激励学生的敢想、敢做,培养更多的创新意识。

上述观点,都摆脱不了知识目标阴影,反思更多的是如何传授知识、完美知识。完美、成功固然可贺,但是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增强抗挫能力却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课改评价的难点之一。

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来讲,从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言,今天孩子们的表现是不错的了。4条腿中有3条是一样长的,这也是一种成功的表现。为什么我们只看到1而不关注3,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能否把方法告诉大家,那么,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明天他又能找出第4条、第5条……更多一样长的腿,这就是自信的开始。课程改革更关注的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人文理念,只有从小树立自信心,那么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学校教育才能成为明天主人的摇篮,从挫折走向成功也就不再遥远。

求发即追求“师生发展”,总结反思昨天,着眼于明天,强调的是发展的观点。教学反思的价值不在于总结,更重于发展。《反思汇编》《优秀案例集》《校本教研典型个案》成为各地展示课改成效材料,但要展示反思的价值,就必须开发其价值功能,成为课改实验发展的催化剂。如举办教学反思交流会、反思沙龙、反思对辨、反思材料传阅、网上BBS等形式,力求交流的广泛性,研讨的深刻性,学习的合作性,真正实现教学反思成为校本学习的活资源,激发明天发展价值意义。

论法治价值追求 篇3

价值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和法学理论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通常解释为“值得希求的或美好的事物的概念, 或是值得希求的或美好的事物本身……价值反映的是每个人所需求的东西或人们心中关于美好的和正确事物的观念, 以及人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想要’做什么的观念。价值是内在的主观概念, 它所提出的是道德的、伦理的、美学的和个人喜好的标准。”任何人类的造物都是人类一定价值的载体, 法治也不例外, 总是凝聚着人类对国家、社会的愿望, 以及对自己的生活境遇和生活质量改变的希求。在人类寄予法治的所有愿望中, 获得自由和权利处于核心位置。

1 法治的含义

其实在西方的法律思想史和法学史上, 直接定义法治的并不多见。因为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 并不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对其做一个统一的定义是不可能的。而且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不相同, 不可能有同一语境下的法治概念, 但法治本身的根本性质和价值追求却是一样重要的。

笔者认为, 法治也就是“法的统治”, 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物法律化、制度化, 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其核心内容是:依法治理国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2 法治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 几乎与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含义的同一时期, 先秦法家也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但法家这一主张主要是针对中国当时儒家的“礼治”、“德治”而提出, 并没有将其视为“法治”。

在西方, “法治”这一术语最早由古希腊雅典“七贤”之一的毕达库斯提出。柏拉图在晚年意识到法律的作用明确提出了法治国的方案。柏拉图之后, 其学生亚里士多德明确主张“法治应当优先于一人之治”, 他说:“法治应当包含两重意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当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可以说, 亚里士多德最早对法治的内涵作出了精致而完美的解释。以至于后来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中, 西方学者对法治的理解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直到今天人们在探讨法治的时候, 仍然将“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和“良法”作为法治的应有之义。

法治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人类文明和法理念的发展历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身关怀的增加, 法律的作用不断增强, 于是法治的概念产生并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 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以及以后的时代里, 人们更多的仍然将法治视为统治者实施更好统治以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人们对法的遵守更多的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即慑于法的威力而被动遵守法律。而中国先秦法家所提出的“以法治国”更是一种工具性的概念。如今, 各国学者在吸收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的经典含义的同时, 也开始探询法治更为根本的东西, 也即法治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

3 法治的价值追求

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从文艺复兴对人的本质、尊严、个性、自由的发现和肯定, 从资产阶级革命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口号以来, 人们不再束缚于君主的强权政治与特权之下。这种人文精神孕育了法治的心理、观念和思想。法律至上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法治构成要素。法律至上是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人类一直致力追求的状态。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也即法律至上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从法律获得普遍服从的角度来讲, 法律至上应该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方面是统治者服从法律, 在如今的国家形态下, 即政府及管理者服从法律;另一个方面则是人民服从法律。如果没有政府及管理者对法律的服从, 而这种法律也不能称其为是至上的法律。法律至上并非是法便至上, 笔者赞成“恶法非法”论, 推崇亚里士多德的“良法之治”。法律的制定本身就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 因此法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法律至上最重要的是保证法律高于权力。统治机构既是制定法律的权威也是执行法律的权威, 因此在法治国中, 统治机构的权力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约, 法律应该是最高权威而非统治机构。即政府的权力应是有限的, 行政权力不能超越法律而干涉人民的生活。统治机构代表着权力, 虽然法律经由这种权力而产生并具有强制力, 但是这种权力在赋予法律以强制力以后也应该服从于这种法律的强制力, 否则法律的强制力便是不完整的, 也谈不上进行法治。

法律的出现本身是为了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 因此法律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法治的最根本价值则该是人文关怀, 即对人类本身的关怀。而人文关怀中最核心的内容便是人文精神, 它是人文关怀的直接表象, 并且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 人文精神便占据着各国思想家思考的一部分。有学者将人文精神的要点概括为:

(1) 重视终极追求, 执着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思想人格。

(2) 高扬人的价值, 否定神和神学对人的束缚。

(3) 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 在肯定人欲的合理, 反对禁欲主义的同时, 亦反对人性在物欲中湮没。

(4) 谋求个性解放, 建立人际间的自由、平等关系, 实现自身价值, 反对宗法等级关系及与其相应的意识形态束缚。

(5) 坚持理性, 反对迷信、盲从和认识领域的强制服从。

根据早期自然法思想, 法即代表着公平正义, 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从文艺复兴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现今的以人为本, 人类对自身的关怀不断增加, 而这种关怀更是体现在法律的制定以及实施中。从根本上来讲, 法律始终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也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工具, 而人才是最终极的目标与关怀。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公平、正义、权利, 都需要由法律来加以规定, 从而赋予了宪法以最高的权威, 因为宪法是这些人类基本权利的载体。可见人类其实是用法律来实现对自己的终极关怀的。

法治并不是单纯治人, 是法所反映的人类人文精神的需要。在法治建构中, 人并非法的对立面, 人永远是目的, 法永远是人的方式和手段。当法律的制定和运作的全过程反映人类人文精神的需要时, 法律的至上性便成为这种人类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法律成为最高权威, 才能保证人类的基本权利不被践踏, 也才能保证人类得以实现对自身的关怀。因此, 从法治所要实现的本质目标上来看, 都是为了使人类获得更为根本性的发展, 而人文关怀便成其为法治的本质性的价值追求。法总是体现一定自由, 而以法铸造而成的法治, 自由又无疑是它永恒的主题。所以法治无论是从制度方面还是从精神方面而言, 自由既是它产生的根源, 又是它始终关怀的目标。

纵观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 如果说法治作为社会文明中的成果, 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方式的一种理性选择, 那么法治除经济因素外, 人文关怀是其重要的精神动力。法治并非单纯的规则之治, 更多应将其视为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这样也才能克服法律规则本身的僵化与死板。由于法治内在的本质的价值是人文关怀, 则法治所反映出来的法律规则便必须成为至上的, 这样才能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 也使法治得以实现。当法律至上以人文关怀为背景时, 也便成为一个灵活的而表征着所有善的正义的法。只有确定了法治的价值追求, 才能使法治化的道路向着明确而光明的方向前进。因而法治, 无论作为一种制度方式, 还是作为信念存在都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从根本上说都是对人类的一种关怀方式。

摘要:法治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出现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各法学家或者政治家们提出的法治的概念各有不同。试从法治的概念及发展历史来简要探讨一下法治的价值追求, 明确了人文关怀是法治的本质价值, 并着重探讨了法治价值的本源和法治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法治,价值追求,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L.亨金.权利时代[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7.

[2]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追求服务价值,整合经营模式 篇4

CRM业主服务管控平台

依托于“业主服务数据库+ 呼叫中心”的服务模式, 以业主服务为核心, 强化全过程管控的专家级云管控平台。平台集合业主入住、维保、装修、搬迁、空置房管理及日常问询、特约服务、报修、投诉处理等环节, 有效覆盖业主服务全领域、全流程, 实现多项目、跨区域标准化执行与集中化管控。所有与业主服务相关的过程和环节都在平台上动态显示, 可查询, 可管理。同时, 为业主提供24 小时标准化400 服务坐席, 形成无缝隙服务体验。CRM业主服务管控平台结合了服务、统计、分析、呼叫四大功能体系, 重新定义“业主服务”, 让业主服务告别传统的、零散的、被动的、低效率的“人工+ 纸笔”的业主服务模式。其次, CRM业主服务管控平台通过科学调用大数据, 直观显示发展趋势, 改进管理团队及可交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深入了解当前的服务调度和资源分配, 对业主服务需求的变化尽在掌握。

天网工程

幸福的居家生活首先是安全屏障固若金汤。天网工程为佳兆业社区引入了治安防控全新体系, 佳兆业物业将应用于银行、白宫等场所的360°无缝摄像监控系统植入到在管各个小区的外围、门口、广场、单元楼大厅和电梯等区域, 由此布下“天网”;值班人员只需要在值班室查看监控, 即可及时、全面地掌握小区动态, 遭遇突发事件时亦可第一时间快速回应, 管理人员通过移动设备实现远程实时监控, 多角度安装的720P网络红外高清摄像机, 全方位覆盖小区所有公共区域, 避免安全死角;小区外围全覆盖1080P网络红外高清球机 (高清网络球机摄像机, 是传统模拟高清的5 倍, 白天300 米以内的人脸及物件镜头拉伸后依然清晰可见, 夜间自动开启红外照明150 米内得到高清晰黑白的图像) 。

一指到家

一指到家采用“先进的生物指纹识别技术+ 联网式在线运行”模式来管理小区, 业主只需要提前录入指纹就可自由进出小区, 进出人员信息真实有效, 有据可查;系统及时监控每个门禁状态, 有效防止不法分子混入小区。由天网工程和一指到家协同而成的社区联动机制, 在实现社区安全、解决规避服务纠纷、监督服务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上得到解决。

小区管家APP

小区管家分为业主版APP、微信服务号、商家PC端 (商家用) 以及物业版APP (物业工作人员使用) 四大模块, 其中业主版APP和微信服务号是主要推向业主使用的产品。通过小区管家APP或微信公众号, 业主可以方便在线联系物业管理处, 及时接收物业通知、查询物业水电费、智能开门、在线报修等, 还能与其他业主沟通和分享, 发起二手交易和社区活动等。此外, 小区管家APP与微信公众号互通的微库商城平台, 集合了社区一公里内商家服务资源, 微库商城一公里内商家通过实名验证后可以成为商城卖家, 成为微库商城的参与者、创业者, 业主更是获得便利。

小区管家商家PC端是提供给小区管家商城中的商家使用的管理平台, 物业版APP是提供给物业工作人员的后台, 物业人员可与业主在线沟通, 发布物业通知, 查看在岗人员, 巡查签到, 及时响应业主的报修, 设施预警;还有高效的访客通行验证、智能门禁配置管理等。

微库商城

在线上, 通过小区管家APP与微信公众号, 物业管理员与业主进行互动, 而在线下, 佳兆业物业建立“微库食验室”实体店, 除了满足一公里商家的商品配送之外, 也解决了生鲜配送的难题, 让客户实现线上订购:海鲜、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 感受楼下便捷的 “冷库”购物体验。同时, “微库食验室”为业主活动提供了一个新型场所, 定期聚集社区业主进行养宠交流、烹饪交流、社区集市、传统节日社区文化活动等, 通过体验式服务增进邻里关系, 让业主回归生活的本真乐趣。

小区管家APP与微信公众号互通的微库商城平台, 2015 年全年商城交易额达到1400 万元。而在CRM业主服务管控平台、天网工程、一指到家三驾而驱的物业系统运营机制, 人力成本可缩减15%, 客户满意度提升3%。

在互联网平台建立初期, 业主不太愿意参与, 一些业主更愿意采用“老一套”的物业服务, 即打电话、直接前往管理处进行问询、报修等。针对物业服务及配套功能, 用户的使用习惯还未完全适应互联网化, 特别是二、三线城市, 接受度不高, 需要时间培养。建立互联网生态需要平台体量, 在前期用户量不高的情况下, 对平台整体还需要长远的规划设计。物业公司作为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占有先天性优势, 自带用户基数。物业服务本质上是让社区居民生活安心又快乐, 在这个基础上, 物业公司走“互联网+”才是方便了社区用户。在社区中, 社区居民对物业公司也更有信任感, 物业公司也更易了解住户的需求、习惯, 从而优化物业互联网平台的各项功能。

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 篇5

一、课堂教学的三大价值追求

积极学习有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个体维度。当一个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断地问为什么, 对问题进行比较和归类的时候, 这个孩子才算处在积极的状态。积极状态从个体维度来看有五个特征:1.获得成就感和快乐。2.从“现象性学习”到“探究本质的学习”。3.他能否有意识地和以前的知识点进行联系。4.喜欢挑战新领域。5.能主动反思和评价自我学习, 善于规划和组织自己的学习。

第二个维度:群体维度。置身差异之中, 是否善于倾听和比较, 如果这个孩子只是想自己发言、自己表现, 而不善于倾听别人发言, 对比别人和自己的时候, 还不算是积极的。孩子们怎么才能进入积极状态呢?1.养成倾听的习惯。2.善于积极向他人学习, 丰富自己。3.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或想法。4.自觉与他人交换意见, 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有效推进教学的两个原则

如果课堂不开放, 学生的差异显现不出来, 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回应, 后面的内容也就无法展开。

服务精神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追求 篇6

不同的企业的价值追求有不同的特点。

服务精神, 不应仅限于服务行业, 而应是各种企业共同的、普遍的价值追求。

互相服务, 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人是社会动物, 作为群体诞生于世, 如果没有互相服务、互相支撑, 早就在激烈的竞争中灭亡了。

为他人服务, 为社会服务, 是人的价值所在。

能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是每一个自然人和法人的取胜之道。

工人阶级的产生, 根本的原因是社会需要这样一种服务。工人阶级的最后解放依赖于全人类的解放。为全人类服务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原因。

在企业培育服务精神需要研究它的内涵和外延。

最重要的是把服务的观念内化于心。如果没有一颗真诚的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之心, 各种规定、措施都会变成冷冰冰的程式, 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同时还要研究服务的规律。要研究服务的对象, 研究他们的需求, 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 确定服务的内容、服务的形式, 找到提供服务的渠道, 形成服务的合力, 提升服务的水平, 使被服务者真正因我们的服务得到好处, 而且能感知这种好处。

企业服务的对象是全方位的, 包括资金、原料、材料、技术、信息、物流的提供者, 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全体成员, 包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者和终端消费者, 也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

企业服务的提供者、践行者是企业的全体成员, 既包括企业的领导层、经营者、管理者, 也包括每一位在企业工作的员工。

企业服务精神的形成和成长需要经过长期反复艰苦的过程。

在我们的社会中, 本来人人都是为他人提供服务的, 人人也都生活在他人提供的服务之中。

但是, 社会的发展, 分工的发展, 交换的繁琐复杂化, 使得人们往往难以卷首语感受到直接的服务, 也难以感受到自己应当提供某种服务的冲动。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联系, 经过物的中介, 经过货币的中介才能实现。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的思想工作, 就是要帮助人们透过现象, 感知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本质联系, 这也就是人的素质的提升。这种提升包括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自觉, 也包括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水平。

在企业内部, 首先要让企业的成员处在被服务的环境之中, 而且能够感知这种服务。

其次要使每一个成员都能感知到被服务对象对自己提供服务的需求, 进而明确认知自己有提供服务的责任。

再次要为大家创设服务的机会, 提供实现服务的条件。

同课异构应有的价值追求 篇7

一、同课异构的内涵理解

当前,学界对同课异构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大多根据同课异构的两个关键词提出自己的理解,且多为描述性定义。 如有的学者指出,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师在相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上同样教材、同等进度的“同名课”,以比较他们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实现相互学习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谋求改善学生课堂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育比较研究方式。也有学者认为,同课异构就是组织教师就同一教学内容或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展示和观摩活动。其实,“同课”必然包括同一课题,但应不止于同一课题,因为构成课堂的要素还有很多。在面对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关注课题,还应该关注两个重要的课堂教学要素:课标和学生。课题的内容往往是丰富和多义的,但在课标指引下对课题内容的解读是有规定性的,也即在课标指引下的课堂目标的设定不是随意的,特别是在平行班级学生的发展水平趋同性大于差异性的情况下,课堂目标的设定更应体现出一致性原则。此外,“异构”不仅指不同教师之间就同一课题展开的不同教学设计,也应包括同一个教师就同一课题在不同时间段展开的不同教学设计。

二、同课异构的价值追求

1.同课异构的根本在于恰当定制基于课标的课时教学目标。

从同课异构的内涵来看,同课异构活动高效开展的根本要求就是基于课标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恰当设置合理而清晰的教学目标,这就规定了同课异构从一开始就必须有严密和强有力的组织,需要在深入的集体研讨中,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题的内容、特点来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优化课时教学目标,使课时教学目标成为同课异构活动的价值引领。因为任何课堂教学行为都必须指向学生的发展目标,否则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的问题:(1)教学目标描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换言之,教学目标是教师施加一定的教学影响后学生应该达成的结果,而非教师的行为描述。(2)教学目标描述的关键是行为动词的明晰和可测量,当然体验性的目标除外。这一环节是能否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一环,也最能体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教师多年来凭着经验在教学,专业水准还不高。如我们一直以来都知道要让学生默读课文,但默读有什么具体要求?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怎样测量默读的水平?对这些,其实我们的老师是不清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否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描述教学目标,应该是同课异构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因此,同课异构的关键不是“求异”,而是“求同”,要在“求异”中做到殊途同归。在基于课标的课时目标的定制上,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和朱志强教授提出了明晰的路径和方法:高效的目标不仅要准确描述, 更要做到目标的定制、实施和评价的一致性。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总结多年的教学及管理经验后也指出:“许多课(甚至有多年教龄的教师的课) 的重大缺点之一,就是不善于明确地提出课的目的,并且使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服从于这一目的。漫无目的的课是白白地浪费时间!”有鉴于此,对“同课”进行“异构”时应紧紧抓住目标这一主线。这就要求组织者和上课教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要让教学目标成为贯穿课堂始终的主线和灵魂。教师要树立基于目标进行教学的一种专业责任意识,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

2.同课异构的精彩在于教师在目标引领下的教学个性展示。

当对同课异构的教学目标取得基本一致的认识之后,怎样达成这一目标就表现为教师最具个性化的处理方式。教师的阅历不同,经验不一,素养有别,包括教师的性格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取舍、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过程的展开等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个性的不同,呈现出课堂上不同的精彩,这就是同课异构活动的魅力所在。当然,我们更渴望教师在课堂重点、难点的突破以及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出现智慧的灵光。新课程多元的教学理念、不断出现的各种教学理论以及便捷的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物质上的准备,理应出现精彩纷呈的教学局面。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这一环节,教师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自身的魅力来影响学生,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有价值和特点的。如有的教师语言热烈、富有激情,就可以利用自己热情洋溢的表达来感染学生;有的教师逻辑性强,善于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就可以利用自己条理清晰的分析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积累丰厚, 知识面宽,就可以利用自己广博的学识去感染和熏陶学生。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要呈现流畅性和层递性,好的课堂总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学生在精神的愉悦中实现知识的丰富和思维的深化。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关键是前一个环节要为后一个环节的设计做好铺垫。同时,要注意课堂的生成性,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要把学生的问题当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并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及时而恰当地榫接进教学的流程之中。

3. 同课异构的深化在于教研主题的严格筛选。

任何教研活动都必须为解决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服务,因此,同课异构活动也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要在调查、分析、归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同课异构的主题。好的教研主题一定要有普遍性,是现实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教研活动的价值所在。好的教研主题一定要有引领性,要体现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甚至是带有前瞻性的探索活动, 这充分体现了教研工作创新性的要求,唯其如此,才能带动教学的创新性。如随着修订版课标的深入实施,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对于这一新的文本样式的教学探讨,就可以利用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来进行。根据课标要求,我们在明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目标是建立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的基础上之后,可就非连续性文本的多样性以及提取、概括和评价信息的方式和方法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通过“异构”的比较分析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获取高效的方法。好的教研主题一定要呈现系列化的特点, 系列化可以做到对问题全面的、多角度的、持续的关注和研究,这样就能保证研究的深入和广泛,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同课异构的主体还有广大听课教师,绝不仅是组织者和上课者。组织者只能引领方向和提供保障,上课教师只能提供同课异构研究的载体,至于同课异构的价值如何,发现了什么问题,提供了什么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全在于听课教师的悉心投入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智慧的碰撞,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实现教学理念和方式上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同课异构要提供规范和要求,要保证教师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开始就积极参与活动,促使教师在研讨中走向对课题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深入理解,进而在分析别人和反思自我相结合的基础上更新自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同课异构活动提供了教师自己和别人的丰富经验, 如能认真反思,定能加速教师的成长。

4.同课异构的保证在于教研活动环节的精心设计。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活动是在过程中展开的,为了保证高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必须强化过程管理,用流程的规范落实教学研究的效果。 教研活动环节的设计必须遵循同课异构活动的规律性要求,首先,要从寻找教学中的问题开始,从诸多问题中概括、提炼出主要矛盾,把当前教学中急需解决和具有前瞻性的问题提炼为同课异构的主题。其次,为了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在确立主题之后应组织参与同课异构活动的每一个人进行有关教研主题的理论学习,目的是提升大家的理论水平,获得对教研主题的深层次认识。第三,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具体授课内容进行基于课标的教学目标的定制,这是活动的核心环节,需要全员参与,无论组织者、 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要参与进来,在集体的研讨中确立恰当、适切的教学目标,保证教研活动的正确方向。这一环节要求每个人都具有课标意识,要清晰地意识到课时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第四,教师们要带着思考去听课, 这样的听课过程一定是对理论的认识再深化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的过程。第五,开展好课后的研讨交流。在这一环节既要围绕主题全面系统地交流,也可以交流意外的收获;既可以让上课者谈设计和感受,更应该让听课者说心得;既可以总结活动取得的经验,也可以梳理活动暴露的问题。这一环节是同课异构活动的又一核心环节,只有组织好这一环节,教师们的思维和智慧才能得到切实的碰撞和提升。第六,开展二次思考和探索。一次教研活动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即使解决了部分问题,还有一个认识有待深化的过程。真正的教研活动还应该有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这6个活动环节一环扣一环,每一环都为下一环做好了铺垫。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会使教研活动的目标发生偏移,甚至无法达成目标问题的解决。

现代图书馆深层价值的追求 篇8

1 图书馆概述

1.1 图书馆的历程与现状

殷商时期人们使用甲骨记录一些事情, 并将甲骨专门存放在王宫的某个小屋, 这是最早的图书馆了。由于历史客观原因, 图书馆直至明代才有大的发展, 当时的贵族学子兴建藏书楼, 对全国的资料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到了清代, 官府除了建立官用藏书楼, 还请翰林院的学士们进行修编资料与文献。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开始普及, 图书馆开始由特定的使用群体变成向全社会人民开放。建国后, 我国的图书馆经过一系列变革, 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兴建, 重点大学都将图书馆作为一种标配, 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前, 图书馆的职能只包括保存人类遗产、提供技能教育、分享各项信息和提供资源开发。在信息技术开始入侵传统图书馆后, 为了适应大环境生长, 图书馆也开始探索未来的发展道路。

1.2 图书馆发展深层价值的必要性

图书馆已经从书纸作为信息载体变为数据代码作为载体, 图书馆是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合汇编, 为社会学习、查询资料与文献提供服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 任何事物都被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变得商品化, 任何机构、事物能否长存都取决于人们认为它是否有价值。人们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针对他们的需求构建图书馆的深层价值体系, 可以使图书馆在行业里面稳定长久的发展。

某图书馆研究专家在关于图书馆深层价值变革的专业会议上说:当前, 以图书馆为主体的“文献情报工作服务模式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可以大胆地预言, 深刻的变化还在继续, 究竟变化到什么程度还很难预料, 但文献情报工作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中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2]。由此可见, 图书馆的改革已经到了“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的地步。传统图书馆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的变革主要是定位新的职能为社会服务, 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 图书馆深层价值的内涵与定位方向

2.1 图书馆深层价值的内涵

图书馆的组成部分可以概括为实体要素与无形资产两个方面。其中, 实体要素指的是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软硬件设备、书馆房屋等等方面, 是图书馆物质条件的基础。图书馆的无形资产是不可触摸的, 但它对图书馆的影响与实体因素并驾齐驱, 无形资产是图书馆的核心。它的无形资产一般是指图书馆经营权、知识产权、网络使用权、信息资源专有使用权、集合服务力[3]。

图书馆的价值需要跟人群产生互动才可以体现出来, 某图书研究机构提出:图书馆应该具有传承文化、开放资源信息、挖掘智力资源、整合各界资料的职能。图书馆的实体要素要与无形资产结合起来相互作用才能达到上面要求的职能资格。图书馆要加强与社会、读者之间的联系, 一方为主体, 一方为客体, 在与他们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经济效益[4]。在图书馆的经营过程中, 图书馆的实体要素与无形资产在不断发生变化, 有形资产因为顾客的消费而不断更新设备, 增添书本文献, 无形资产则在不断积累丰富。他们并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但会在服务社会与大众的时候带来间接的好处与利益。

2.2 图书馆基于思考后的价值定位方向

图书馆是一个给社会大众获取与利用信息、文献、资料的公共福利制度机构。它存在的意义是保障公民能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对于这一制度产品的核心价值, 中外图书馆学者进行了多项研究, 如: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 于1999年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 (核心价值特别工作组) , 他们专门对图书馆核心价值进行研究, 并于2000年提出了10个有关图书馆核心价值内容的关键词, 分别是:使用、协作、多样性、教育、智力自由、保存、隐私权、专业技能、公共利益、服务[5]。该文经过对图书馆行业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总结出四点来作为图书馆的价值定位, 指明其深层价值追求的方向, 增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分别是: (1) 高效的信息资源整合功能 (发展多渠道收集信息, 分门别类, 将相关联的信息进行有序的排列) ; (2) 知识增值功能 (将原本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 查漏补缺, 然后整理编汇, 解释与扩充原本的知识进行增值) ; (3) 免费开放信息功能 (将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发挥到极致, 开放免费的信息让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平等教育) ; (4) 温馨服务功能 (在免费提供信息的基础上提供人工咨询服务, 让顾客感到温馨与舒适) 。

3 结语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的文献与资料被录入计算机成为电子数据。这对传统图书行业是个极大的冲击, 传统的书籍借阅与查询都被网络引擎搜索给代替。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借阅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根本, 在有效资本被剥离的今天, 图书馆必须重新定义自我职能, 更深层次地追求自身价值, 提高其在文献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社会产生对图书馆的依赖与认同。

参考文献

[1]原宏盛.科研:现代图书馆深层价值的勇敢追求[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 7 (3) :43-45.

[2]汤利光.论图书馆价值形成的基础[J].图书馆, 2009, 12 (5) :9-12.

[3]许桂菊.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再思考与展望[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 32 (3) :44-49.

[4]冯永财.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指标的构建原则与标准[J].价值工程, 2010, 29 (21) :187.

上一篇:做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下一篇:涉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