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

2024-10-23

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精选9篇)

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 篇1

1 我国金融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金融业的黄金时代。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 金融业也逐步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从就业人员总数变动趋势上看, 截至2013 年我国金融行业就业人员总人数达到了537.9 万人, 相较于2010 年增加了近15%, 近10 年来始终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而从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上看, 我国金融业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自2008 年起始终保持全行业最高水平, 更是在2013 年突破10 万元大关, 大幅度超过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信息软件技术服务业以及科研技术服务业。独特的行业地位、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和高额的薪资回报不断吸引着新兴金融人才投身金融业。在可见的未来, 我国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依然会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2 我国劳动力市场对金融人才能力的要求

2.1 金融行业对人才需求整体呈现新常态

金融行业创新变革日新月异, 近年来其所处的大环境历经了重大变化, 因而其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特点。整体而言, 金融行业外部职业需求和内部人才素质都已呈现出对跨专业人才的高需求性和重要性。

从金融行业外部职业需求上看, 以智联招聘发布的《2014上半年金融人才报告》为例, 该报告显示当前金融行业入职竞争压力最大的五个职位中除了传统的银行柜员、信用证结算员、银行大堂经理这三类职业外赫然多出了金融app应用开发工程师、高级金融软件工程师这两个具有明显跨专业能力需求的金融岗位, 且部分大型金融公司招募金融app应用开发工程师的热门岗位竞争程度已达81:1。这充分说明了当前金融行业对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 单一金融专业人才在日新月异的金融行业变化中所承受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从金融行业内部人才素质上看, 以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为例, 2013 年全国人大农委调研工作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县域及以下地区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呈现出加速流出农村的趋势, 即这些金融机构从农村吸纳贷款但却没有将其用于三农发展。尽管金融机构逐利性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 但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则在于由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缺乏跨专业领域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因此无法对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价格波动幅度大的农业贷款进行合理评估和定价, 因此基于风险防范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最终往往选择拒绝三农贷款。而这不仅影响到三农发展, 更会让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宗旨名不副实, 进而让农民失去信任。由于此可看出, 金融人才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 复合型金融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金融业务, 并推动农村金融资源合理化配置。而随着金融业与各行业交汇的深入, 这种趋势也将会逐步得到加强。

2.2 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具体能力需求

基于从用人单位角度探究金融人才究竟需要拥有何种能力的需要, 本文选择通过分发“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具体能力关注表”进行了一番问卷调查分析。此次调查问卷共发出68 份, 收回61 份, 其中3 份作答不完整, 最终整理得到58份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率为85.3%。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福州、厦门、泉州和三明四地市, 主要针对上述四地的金融类相关单位发放, 涉及具体行业有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从事非金融业务的公司。整体而言, 受访公司规模跨度较大, 员工人数在10~500 人之间皆有之;调查对象的从业年龄在1~5 年间均有涉及 (已排除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实习人员) 。本文通过对问卷中数据的综合汇总计算, 将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具体能力需求按照其顺序打分, 得到柱状图数据表。

从图1 中可以看出:由于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后大多倾向于集中在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三类金融机构, 因而用人单位对于其银行、证券、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关注度较高;而部分基础性金融学知识, 例如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受用人单位的关注度则较低, 这可能说明这类课程在工作中的实践意义不强。

“掌握多专业知识”的选项在用人单位关注度中位列第二, 而传统意义上理解与金融行业无关的“程序编程能力”也位居第三, 这可能说明由于当前各行业连接十分紧密, 因而用人单位对于跨专业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较为强烈。如果金融学专业人才在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能够顺带拥有其他专业技能, 将会在就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财务与营销知识”、“对个行业了解度”和“基础文理科知识”这三个选项受用人单位的关注度也较高, 且大多来自于从事非金融业务公司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这可能说明如果金融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非金融类工作, 那么掌握一些非金融专业技能和知识对其求职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而且从金融行业变动趋势来看, 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金融从业者的需求也逐步增长, 拥有一定营销能力或财务能力的人才往往更受青睐。

从问卷结果中可以看出, 当前用人单位对于金融人才的关注力主要还是集中于其能否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但在此基础上知识面多样化、掌握跨专业技能的金融人才将会更受欢迎。此外, 调查数据也显示超过9 成的金融行业关注者为本科学历, 这说明本科阶段是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能否在此阶段充分发挥教学优势、制定合理课程安排、在巩固金融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多渠道进行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将显得尤为重要。

3 我国高校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3.1 我国高校本科金融基本教学模式

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起点始于高考选拔, 本科院校通过高考分数选拔出满足招生条件的文科和理科生就读金融专业。但由于金融专业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纯文科或纯理科专业, 因而金融学专业几乎同时为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开启了大门。正是生源的混合型, 因而使得金融专业学生异质性较强, 知识背景较为多样。

从图2 中可以看到, 通过高考吸引到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入学, 这对联合文理科优势、培养复合型跨专业金融人才都是十分有利的。但有别于本科教育中诸如历史、哲学等专业, 金融专业除了继承高中教育时代的基础数学和英语之外, 其余专业知识都是本科零起点教育, 因而本科期间的课程设置更显得尤为重要。由图2 中可以看出金融专业学生本科期间的学习课程包括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其中公共必修课主要是大学英语、政治、体育等基础性、常规性课程, 而从实际来看此类课程除英语外对金融专业学生就业影响皆不大;以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商业银行学等为代表的专业必修课则关乎金融专业学生毕业的就业方向和质量;以股票投资技巧、期货实务操作等为代表的专业选修课大都与专业必修课内容相挂钩, 其能够有效拓宽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其实践技能;而以思政类课程为代表的公共选修课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并无突出影响。

3.2 财经类高校跨专业金融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 我国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金融学与各学科间逐步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在此背景下, 伴随着国家对财经类人才重视程度的强化, 各地通过转型或兼并成立的不少财经类大学。这些财经类大学以财经类专业为培养重点, 并以培育优秀的财经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

通过对我国五所知名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规划中专业必修课的不完整统计, 出现频率最高的18 门课程分别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学、国际贸易、保险学、证券投资学。从中可以看出, 当前我国财经类大学对于金融专业的教学仍然偏向金融理论课程为主, 课程安排整体呈现出“重专业、偏理论、窄口径”的态势, 跨学科教学现象仍然有待深化发展。但与此同时, 我国部分财经类院校如今也逐步开始注重跨学科金融人才的培养。例如, 北京大学于新世纪推行的“元培计划”旨在“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 因材施教”;西南财经大学则以课程体系创新为基础, 借助培养模式与教学计划的改革作为突破口来进行复合型跨专业金融人才的培养;西南大学则是通过学分制度改革, 提升“文化素质课程”与“自由选修课程”在整体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总体上看, 这些财经类高校进行跨学科金融人才培养主要根据两个途径:通过学分制度改革以拓宽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设立辅修专业让非金融专业学生能够系统性学习金融专业知识。

3.3 非财经类高校跨学科金融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各高校专业培养方向趋于明确, 非财经类高校与财经类大学在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逐渐趋于。本文以福建省农林大学为例, 列举出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专业必修课程安排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 在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中,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这三门基础课程占据较大比重, 这说明福建农林大学对培育学生扎实金融学基础知识较为重视。但本文的调研也显示, 金融类企业对金融从业者基础知识 (宏微观知识等) 的掌握程度并无太大需求。而以“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投资学”等为代表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以“会计学”、“统计学”为代表的次核心课程和以数量一般为50 节左右, 数量较之基础课而明显偏少, 而这些课程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核心素质提升的关键, 更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为其将来多样化就业提供更多保障。

基于上述分析, 从福建农林大学金融专业必修课程角度来看, 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当前高效金融人才培养的主流趋势, 但在一些方面, 例如对金融相关行业了解度、核心金融知识掌握度、金融知识拓展度上还存在不足。结合本文的调查问卷数据, 可以清晰看出当前社会所需金融人才技能与高校重点培养能力之间的差别。

具体而言, 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侧重点的差异。在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人才各项能力的培养中只有“证券、保险、银行方面的具体知识”、“财务会计能力”、“国际贸易能力”、“熟悉电脑基本办公软件”方面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但在这方面福建农林大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性学科在福建农林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占据较大比重, 其为金融专业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但在本科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需求中却没有发挥突出功效。虽然这并不能够说明基础性学科的没落和否定其贡献, 但如何在有限学时中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 更值得我们共同思考[1]。

4 以辅修专业联合毕业论文为渠道培养跨专业复合型金融人才

福建农林大学作为福建地区唯一的农林类院校, 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倾向于农林类自然学科, 传统的农学、林学、生物学等专业历史悠久、优势明显;而以经济金融、管理、文学等为代表的社科类专业发展历史较短, 优势相对薄弱。金融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无不避免地受到缺乏其他学科支撑的困扰, 这不仅会使得福建农林大学面临外校学科压力的增大, 更直接影响到金融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 福建农林大学迫切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 以提高福建农林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4.1 辅修专业设置的背景

在本科教育层面设置辅修专业的目的在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 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另一个专业, 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对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并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空间[2]。

福建农林大学金融学辅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该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内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 且辅修专业课程上课时间为周二、四、五、六、日晚上及周日上午, 一周不少于8 课时, 课程持续两学期。辅修专业实行学分制管理, 学生选定辅修专业课程后, 必须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学分, 考试不及格者进行补考, 补考仍不及格须重修, 毕业时最后的考核采取毕业论文的形式。因此, 辅修专业有着和主修专业一样严格的考核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辅修专业的毕业生真正有所学并能为所用。由于福建农林大学早在十余年前就已开展金融学辅修专业的培养, 因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这就使得辅修专业能够成为培养跨专业金融人才的沃土。因此, 从金融学辅修专业入手, 以联合毕业论文作为渠道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4.2 以辅修专业联合毕业论文为渠道培养跨专业复合型金融人才

金融学辅修专业的学生既拥有原先本专业的知识, 又通过金融辅修专业掌握了金融学的专业技能。但这样并不能满足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求, 单纯的学习了金融学知识, 但却无法灵活将金融学知识与本专业或是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不能从多学科联合的角度看待问题, 就不能称的上是一名合格的跨专业金融人才。而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长期教学成果的一次全面考核, 也是对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3]。因此, 利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不仅能够盘活现有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创新, 也是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关键渠道。

4.2.1 金融学辅修专业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模式的优点

第一, 能够提升综合已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完成跨专业联合毕业论文的写作, 需要找到金融学科知识与本专业有关的交集点, 以此为基点构思论题。然后再灵活综合各学科知识, 全面的对论题进行论证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或是解决方法。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能充分锻炼学生联合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跳出单一学科的桎梏, 用更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而这些能力正满足了企业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该模式不仅提高了辅修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更是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的多方面知识综合考虑事物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在将来的工作中会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第二, 有助于系统归纳整理本科期间的学习所得。通过多学科联合论文这一模式, 能相对全面的复习本专业与金融专业两方面知识。在选课题、写论文的时候会翻阅两个专业的课程知识, 会巩固或复习两学科的专业技能, 这就达到了毕业前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的作用。这样的复习比单一学科的复习更具有结构化, 也更为高效。

第三,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学院的教研能力。当前经济学院教师在团队教学合作上存在意识薄弱的问题, 虽然在工作中都保质保量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在学术研究上并未产生合力。而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学院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为其论文涉及多学科知识, 在论题与论文内容上容易推陈出新, 往往能给学院教师提供灵感, 以拓宽日后研究的宽度;该联合论文模式下需要金融辅修专业学生原专业教师的支持, 而这侧面加强了经济学院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联系机会, 有助于将来在学术研究上形成合力。

第四, 有助于为其他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指导。通过这一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 而且低成本、易实施。将金融辅修专业作为试点的前哨战, 若方法行之有效, 可以快速的复制给福建农林大学其他11 个辅修专业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不断加强与完善该模式, 最终指导各主修专业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未来的目标。

4.2.2 金融辅修专业跨专业联合毕业论文模式具体步骤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由经济学院负责, 与本专业毕业论文一样需要经过开题、期中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从时间上看, 一般从大三下开始进行, 历经导师选择、课题确定、开题报告、论文答辩这些环节, 前后大约历经9个月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而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因要涉及学生本专业的知识, 需要有本专业相关教师的支持, 故在论文写环节上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具体而言:

第一阶段:首先在辅修专业开始教学时就要告知学生毕业论文的形式, 要求学生联合金融与本专业知识来选择论文题目并完成写作。这样能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金融辅修专业与本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两者交汇的领域并从中发现自己兴趣的方向, 如“XX地区建立污水处理厂会带来的经济利益”、“扁平化的企业管理方式是否会造成经济效益的流失”、“情绪变化对经济效用的影响”等课题都能写出一篇出彩的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辅修专业老师要督促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尽快找到大致的论文方向, 发现不同学科的内在联系并产生研究的兴趣。尽早确定研究方向以形成一种以课题和兴趣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不仅能为今后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还能在早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并培养综合学科的能力, 使之学会用多学科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第二阶段:大三上学期学生要有初步的论题与写作思路。在进行辅修专业选择导师后, 学生与导师探讨拟定课题中关于金融专业知识部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学生拟定题目审核通过后再到本学院找一名有助于论文写作的、拥有深厚专业知识的教师作为第二导师, 与其商量拟定课题中关于本专业知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若一方不通过, 学生就要听从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与替换, 直到主副两位导师都满意为止。论文题目在这一阶段结束要确定, 并开始着手看参考文献、写文献宗述及开题报告和任务书 (开题报告中要注明第一导师与第二导师, 任务书中需要第二导师签名) 。

第三阶段:在进行开题报告审查、答辩前, 学生需要将开题报告交与第二导师进行审核直到通过。并要求第二导师在开题报告表格 (表格需多加一栏第二导师审查意见与签名栏) 注明审查意见并签名。学生们在规定期限前通过第二导师的审核然后统一在经济院进行开题报告的审查与答辩, 答辩时未先通过第二导师审核的视为答辩不通过。在通过答辩后正式开始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的写作。

第四阶段: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学生要主动与第一、第二导师保持联系, 及时反馈写作时所遇到的问题, 确保不会出现专业性的错误并多听取两位导师的意见。论文写作完毕并通过两位导师口头确认终稿后, 要将论文与评分表 (需加入第二导师审核意见、评分值以及签名一栏) 先交与第二导师审核, 由第二导师填写审核意见、评分并签名。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第二导师审核后统一参加毕业论文的答辩。第二导师的评分占最终评分的20%。

参考文献

[1]杨师斌, 杨茹.以毕业设计 (论文) 为抓手加强应用型人才多重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09, (28) :76-77.

[2]郑红霞.工程与管理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08, (2) :35-36.

[3]林丽琼.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135-136, 166.

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 篇2

医院各部门、各科室:

根据国卫办医发〔2016〕7号文《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原卫生部下发的《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要求,进一步规范肿瘤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诊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经医院医 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成立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小组,现就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一、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小组成员 组

长: 副组长:

书: 成员:

二、肿瘤需多学科联合诊疗的范畴

1、新发、初诊、初治的恶性肿瘤,如脑、乳腺、肺部、食管、胃、肝、肾、前列腺、膀胱、子宫、卵巢、直肠等恶性肿瘤患者。

2、肿瘤晚期和临床疑难病例患者。

3、肿瘤患者治疗出现严重副作用时。

三、肿瘤联合诊疗小组工作职责

1、在院长、业务院长领导下,负责对全院新发初诊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工作。

2、参加讨论的多学科诊疗小组专家必需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本次讨论内容,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提出科学的、最佳的治疗方案。

3、对住院患者已经明确病理诊断、临床分期,需进行预后评估、肿瘤治疗方案的商定等做出判断。

4、当有不同诊疗意见时,组长应当向医务处汇报,由医务处决定下一步的肿瘤治疗方案。

5、负责对诊疗小组通过的治疗方案的执行进行追踪,确保肿瘤患者得到科学、有效、规范化的治疗。

6、每月由组长召开小组工作会议一次,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7、秘书负责肿瘤联合诊疗小组相关记录和档案的保存。

四、工作流程

(一)门诊肿瘤患者联合诊疗

1、各科医师发现门诊肿瘤患者时,首诊医师完成病历,引导病人到肿瘤多学科门诊就诊。

2、门诊部主任及时向医务处申请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共同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

3、根据多学科诊疗小组意见,如需先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则收住外科相关手术科室先行手术;病人如需先行化疗或放疗的则收住肿瘤科治疗。

4、做好门诊肿瘤多学科诊疗病人登记,并请参加诊疗医师签全名。

(二)住院肿瘤患者联合诊疗

1、住院过程中发现的肿瘤患者或肿瘤患者入院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及针对性检查之后,治疗科室应立即向医务处申请肿瘤多学科诊疗,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2、经多学科诊疗小组确认需先手术治疗的安排手术;需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先化疗的安排化疗;需先放射治疗的安排放射治疗,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治疗。

3、外科手术系列住院肿瘤患者,必需经多学科诊疗小组讨论,确定实施辅助化疗后,原则上必须转入肿瘤科实施化疗。如果病人家属强烈要求保密不去肿瘤科化疗,则需请多学科诊疗小组制定化疗方案,追踪与指导化疗方案的实施。

4、肿瘤科以外的科室实施肿瘤化疗,必须进行多学科诊疗,在执行化疗方案前要排除放、化疗禁忌症。化疗结束后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防止化疗后并发症发生。

5、实施化疗护士要详细记录实施化疗后的左(或右)血管名 称,避免化学化学药物渗出血管外导致溃疡等并发症。

6、医师要将放、化疗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反应、处置等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四、工作措施督查

医务处每月检查一次,对符合联合诊疗的肿瘤患者是否有诊疗相 关记录、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计划的实施等,并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肿瘤的诊治水平。

五、处罚措施

1、各科室未认真遵守本规定要求收治病人,或未经本小组联合诊疗,一经查实按医院KPI考核要求扣除5分。

2、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的,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七、本规定自下文之日起实施,由医务处负责解释。

美术学科校际研修联合体的运作 篇3

一、开展常规研讨

我们以常规教研组备课形式,搭建集体备课平台,发挥教师的合作精神,使每位教师都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并实现资源共享。

案例1:搭建网络平台,确立校际联合研修方式

2009年9月,万航渡路小学、一师附小、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静安小学四所学校一起确定了校际研修联合体的活动方案。四所学校以提高业务素质为目标,以课堂教学增值为突破口,分析上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不同美术知识技能的递进安排。四所学校以网络QQ群为主要平台,让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提出问题,通过在线研讨,进行学习交流,感受同伴互助的力量,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四所学校轮流组织研讨活动,每次轮到的主办学校,都需要准备一节课进行集体备课,先通过网络QQ群研讨,听取其他学校教师的建议,形成第一次集体备课教案,然后在共同研修时间内,由一位教师进行课堂展示,最后再集体研讨,进行改进。这样一来,加大了教师同伴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力度,改变了教师的心智模式,又为下一次的校际联合研修提供了研讨问题和解决方案。

点评:以网络QQ群为平台的校际研修活动,体现出时间灵活、时效性强、能突破空间的限制等特点,从而为校际研修活动注入了新的内涵,深受教师欢迎。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教师们可以自由地交流,比在常规教研时更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更能感到同伴的关怀和帮助,从而更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校际联合体的研修中来。

二、进行专题研究

以专题研究为载体的校际研修联合体,依托各校已有的资源和研究力量,选择并围绕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专题研究是指校际研修联合体组织教师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一课多教等形式进行集体研修,力求借助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案例2:利用美术教学中的教学点找准中学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点

2009年秋季,我们组织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上外静小、上外静中和育才初级中学等学校组成美术校际研修联合体。在寻找研修联合体共同的方向与目标中,我们发现中学与小学的美术教材互相呼应、相互配合,个别教学内容几乎完全相同。但是,中学与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虽然相似,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一致。中学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侧重美术观点的讲解;小学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突出情、趣、美的展示。前者追求客观世界的理性表现,后者追求儿童心灵的纯真表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中学与小学衔接式教法对比专题研究,我们挑选五年级《校园海报》、七年级《校园招贴画》以及九年级《城市文化节庆海报设计》这三节课进行比较交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研究:(1)同年级段教师对教案的补充和认识;(2)不同年级段教师对教案的补充和认识;(3)分析中学生与小学生在认知、表达、喜好等方面的差异及对绘画表现的影响;(4)寻找与确定中学生与小学生在海报设计学习上的衔接点。

浅议跨学科人才培养论文 篇4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跨学科人才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提供了宽广的试验平台,各校各专业可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目标去探索人才培养的途径;不同的培养模式也为新时期人才个性的充分展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可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同时也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工科专业。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选择了学科专业多元复合型跨学科人才模式(简称多元复合型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依据上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和培养模式,制定了江苏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多元复合型模式下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思路

1.以动态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正是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该专业本身就具有宽口径、大专业、多方向的特点。另一方面,该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企业应用型人才,涉及到航空、汽车、电器、仪器仪表、电子等多个行业,反映这些行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我国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力。因此,需要时刻关注该学科的前沿和动态,用动态的、发展的知识来完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内容。

2.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重点。受学业年限和人的精力所限,如何做好该专业所涉及的众多学科之间的衔接,成为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不仅要避免知识的重复和脱节现象,还要处理好德育和智育、理论与实践、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之间的关系。学校应该科学地安排各教学环节,根据培养目标综合考虑、整体构建该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从而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到实处。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保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作为该行业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学生素质不仅关系到该行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在向学生传授广博知识的同时,必须树立其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求时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行为的准则和习惯,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行动的指南。

二、跨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实现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江苏科技大学制定了跨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创新知识教育和以实践为主体的创新能力教育。该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两部分。

(一)理论教学环节

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新课程体系。即指,受体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从供体学科(力学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等)中借用知识、理论的各种形式,通过受体学科板块和供体学科板块组合而形成的课程体系,也是理论教学环节的核心课程体系。

1.受体学科板块。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特征的机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的相关课程是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板块主要是使学生对本专业所研究的对象(材料)和加工方法(成形)有比较透彻的认识。主干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近代分析方法、材料成形技术基础、高分子材料概论等。这类课程涉及到加工对象的性能、材质,加工的原理,是否适合加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加工方法,如何控制加工的过程,等等。

2.供体学科板块。计算机科学是该课程体系最重要的供体学科之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模具设计及制造、焊接、锻压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相关课程主要有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成型CAD/CAM、主流CAE软件概论、逆向工程等。

自动化涉及到成形工艺的四大类设备:金属液态成形设备、金属塑性成形设备、金属连接成行设备及塑料成形设备。为此,学校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材料成型设备及自动化等课程。力学也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的供体学科之一,作为一门研究宏观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一直被运用于材料成形的各个环节。通过设置弹塑性力学基础、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运用力学的计算方法、法则等研究成果来解决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受力、变形及传质等问题,从而完成材料的模拟计算、实际测量、优化选择等诸多相关任务。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还应该包含信息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艺术类的课程。

(二)实践教学环节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工科,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1.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实验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在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上注意学科交叉外,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为了满足跨学科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本专业特色,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我校选择专业技术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几家公司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强调充分利用企业生产实践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动手实践机会少的不足。

3.强化“本科生创新计划”训练。为扩大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时空范围,学校积极鼓励学生从大二起就参与院、校、省及国家级的各类社团活动、课外科技竞赛、“模具拆装”大赛、“本科生创新计划”等课外活动。同时,激励学生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主动、连贯、系统地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并通过多学科交融,参加江苏省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贯穿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而收集和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培养模式等工作进行监控和调节的依据。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这是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最基本的原则,希望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和甄别功能,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

2.多元性原则。要打破以“知识掌握的多少”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多侧面、多角度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创新程度,避免评价“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等问题。

3.差异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是具有不同个性的个体,应鼓励教师在考核时减少客观题型,加大对非智力因素考核的比重,给学生更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以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

4.实践性原则。提倡让考试“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走进”工厂,让考试不拘泥于传统形式,不局限于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操作性原则。评价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程度很难量化评价,只能靠实际观察,并用描述性的语言加以定义,最后形成结论,必要时也可以用一定的评价等级来表示。

(二)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构建

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可操作性,我们在培养质量方面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是一种横向评价的模式,即对学生毕业时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价,包括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协议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考研率等。进步度评价和追踪评价是纵向评价的模式,主要是对连续几届毕业生毕业后各方面情况进行追踪评价,通过比较,不断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进。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单位层次的比较、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满意度、职业稳定率、职业晋升率等。

四、结语

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 篇5

信息技术学科是信息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一门学科, 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技能的更新速度与学科的教学思想是与时俱进的, 因此,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与钻研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联合体的组建模式主要是由“组长 + 组员”采取“1+10”的方式, 每组11所学校, 共3组, 各组组长由有热心和上进心的青年教师担任, 目的是发挥年轻人的特点, 给予他们历练的机会, 进而让他们能够快速地成长。

组长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安排好活动的时间地点、主持现场活动、灵活调控活动节奏等, 组员则是由“骨干资深教师 + 青年教师”按照一定的男女比例各组均匀分布, 并且每学期都会对等地“交流”一次,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目的也是为了让各组的资源能够共享, 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作用, 拓展优秀教师的授课面, 提高优质教师资源的受益率。通过互聘教师, 相互学习, 相互融合, 取长补短, 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良性机制, 让每个人都有收获。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组长会, 针对本学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大家沟通, 达成一致, 使联合体的活动能够更加充实有效。

二、教学联合体的活动形式

教学联合体的活动形式主要有集体研修、公开课展示、经验体会交流等, 可谓形式多样。

1.教材内容研究

教学联合体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教材的研讨。四、五年级的信息技术教材为新版教材, 因此在2013年一整年的联合体活动中, 我们的研讨内容都统一安排为四、五年级的教材研讨, 每次活动都对应着相应的课时, 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情况、备课情况和大家交流探讨。为了能使大家进一步地增加阅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能力, 本学期我们把活动的方式近一步升华为针对四、五年级新教材的“展课、说课、评课、探究”。

2.教学方法探索

面对全新的教材内容, 教师的教法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情和教学内容, 以情境设计贯穿整个课堂, 教法要灵活, 不唯技术, 本学期我们围绕的主题是“以学定教”。

3.教学成果科研

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 在教学联合体中交流研究收获, 互补相长, 促进教学联合体成员整体的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联合体的常规要求

我们的活动时间设置:非周三周五的下午。因为周三下午各校教师集中学习, 周五下午大多数学校都有校本课。各组每月组织一次活动, 具体活动时间会在进修学校网站的公告栏中公示。

为了保障教学联合体活动的实施, 我们活动的基本要求是:请假制度:组长无权给假, 教师如有事, 必须由主管领导跟教研员请假, 次月在公告活动安排时, 公示上月出勤情况;观摩要求:除常规要求外, 观摩教师不准占用有学生使用的学生机, 如迟到, 授课教师讲课时不准进入课堂, 学生创作时方可进入;除现场观摩课外, 活动交流地点安排在非信息技术教室的其他教室;参与活动的教师要自带本次活动教材等。

四、教学联合体的成果

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关注实效的集体研修活动的推动下, 教学联合体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

在教学联合体成立的四年里, 联合体成员先后参加了区、市举行的教师教学能手杯、新岗杯优质课评优活动、说课大赛等活动。联合体鼓励全体符合参赛要求的教师参加各种活动, 并为此多次专门研修探讨, 一线的教师们在各种比赛过程中提升了教学能力。

南平小学的腾达老师参加了国家组织的“培养师生创新意识, 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主题活动, 经过层层选拔, 辽宁省赛区共选出4节录像课参加全国的决赛。在教学联合体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 腾老师代表大连市前往无锡参加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 通过录像课、现场说课与答辩三方面的综合评比, 在四百多名参赛教师中脱颖而出, 跻身为8名特等奖中的一员, 并在颁奖仪式上做了展示, 他是整个东北三省唯一一个获此大奖的教师。由华北路小学陈茜老师为组长的第三组承担了由大连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联合体现场会, 新建小学的朱新坤老师进行了展示, 本次活动获得了各位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总之, 教学联合体的集体研修活动不仅要讲求内容丰富, 还要做得扎实, 不浮于表面, 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五、教学联合体活动教师体会节选

东北路小学刘文洁

联合体活动有别于其他的集体教研活动, 这种小范围的联合体活动更灵动、更方便。从学校发展及教育体制完善的角度来说, 更能均衡教育力量, 避免了优秀师资过于集中, 使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 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春柳小学张福星

转眼间四个年头过去了, 信息技术教学联合体活动在这四年中经历了风雨荆棘, 在磕磕绊绊中迈出了走向成熟的步伐, 逐步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各位教师也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南平小学腾达

通过教学联合体活动, 各位一线教师相互增进了了解, 加深了友谊, 提高了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认识, 拓展了理论与实践的水平, 促进了联合体学校的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抚顺街小学张金普

在这几年的活动中, 我们在信息技术教研员辛旭老师的带领下, 进行了许许多多的教学研究、课程探讨、研究课展示、评优课展评活动, 还有信息技术理论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探讨与研究。通过教学联合体的活动, 使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取得了长足进步。

书香园小学田亚茹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信息技术联合体活动时的情景, 进修学校重新装修, 四周围着栅栏找不到入口, 进去时已经迟到了。那时候特别羡慕其他学科的老师, 最起码在学校中有同伴可以互相学习, 我们信息技术这个新兴的学科有点孤立无援, 不知如何是好, 短短的教研时间连人都认不全, 更别提请教学习了。自从开展了联合体教研活动, 对于我们技能性学科来说, 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讨论学习的机会, 使我们能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成长、在参与中进步。

格致中学小学部付玢琦

参加区里组织的信息技术联合体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通过教研活动, 可以及时发现其他学校的教学亮点, 解决共同的困惑, 在教研活动中欣赏别人的长处, 可以把别人的长处转化成自己的长处。

台山小学吕丹妮

在这个舞台上, 我们是一家人。虽然我们都是信息技术教师, 却有很多人我只记得样子却不知道名字, 更不用说是哪个学校的。在参加信息技术联合体活动两年多的时间里, 我一共交换了四个小组,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活动, 增加了彼此的了解, 增进了彼此间的沟通, 从不认识到互相成为朋友, 使得信息技术这个大家庭多了几分情谊, 也让我这个青年教师在大家的帮助下不断成长。

胜利小学祝晨梅

所谓“三人行, 必有我师”, 联合体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全区原本互相不太熟悉的信息技术教师走到一起, 让我们不再一个人在学校里“闭门造车”, 而是走出来, 聚在一起“集思广益”, 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不仅如此, 每月一次的活动增进了不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间的友谊, 使我们整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大大提高。

马栏小学沙晓菲

我们各个联合体内的学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相互学习, 收获集体的智慧。在一次新岗教师的教学评比活动中, 我们联合体的教师应授课教师的邀请, 多次前往看课、讨论, 帮助新岗教师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升。在评比活动中, 我们集体的力量帮助新岗老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星海小学孙红

四年来, 教学联合体一直在逐步探索信息技术学科联合教研模式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经实践证明, 我们认为, 首先, 在精神上我们是先行的, 我们懂得发挥教学联合体的优势。其次, 每一次活动我们都有一个主题, 有主备人, 随后围绕主题慢慢延伸, 体现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格致新校马兴华

第一次参加联合体活动很兴奋, 因为再也不用从别的学科的教研活动中来努力寻找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了。几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集合到一起, 从四年级的教材开始研讨。每次研讨, 针对某一节课大家共同讨论, 这样一段时间坚持下来, 把四年级的教材从教学目标到教学重难点大家共同研讨了一遍, 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来说, 在备课中有了很大的指导性。

北甸小学郝龙

参加信息技术联合体活动两年以来, 这个团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认真”。上至我们的信息技术教研员, 下至我们这个团体中每一位成员, 在日常的教学和学校工作中都脚踏实地, 从不做假。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 使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无论是在教学上, 还是在其他信息技术比赛中, 我们这个学科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业务水平上都有质的飞跃。

北甸小学尹盛楠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 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在讨论中, 我们有了更多的收获, 在教研中, 我们一起前进。我有了更多的成长, 这种成长是很难得的, 是宝贵的, 难得在于有了一起学习的研讨活动, 宝贵在于持之以恒。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下去, 将这种难得的宝贵的机会一直留给我们, 留给我们这些正在努力成长的教师们。

绿波小学曲永杰

在联合体教研的过程中, 每位教师不仅将自己心中的所看、所想、所思都提出来, 而且也从其他教师的谈话中得到很多的启示。从展示课中发现优点, 从而可以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这种做法有时可以大大减少我们在平日课堂中为了一个知识点绞尽脑汁却得不到好的效果的现象。

黑石礁小学陈皓

人的能力是在锻炼中不断被开发的, 不是一次性就能释放出自己所有的能力, 联合体活动让我得到了锻炼。在联合体活动中, 我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变得会说了、能说了、敢说了, 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不会说也不敢说; 锻炼了自己的听课、上课能力, 随着联合体活动中听课、上课的增多, 使得自己会通过看课、评课来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摒弃自身的不足, 使自己在活动中得到了能力锻炼。

不知不觉中, 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联合体活动已经开展四年了, 在经历了风雨的同时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 在此感谢各位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支持,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今后我们会继续扎实地做好教学联合体活动, 与教育学院、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各中小学校、各位教师形成合力, 共同营造一种专业的学术氛围,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融入其中, 有所提高, 发挥出教学联合体的正能量, 让我们为成为新课改下教育队伍中的先头兵而奋斗。

摘要:目前各校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数量很少, 沙河口区仅有12人, 这些教师除了承担日常的教学工作外, 还要为学校的各项信息化建设服务, 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去研究教学;平日的教研组活动不得不和本校的其他技能性学科教师共同教研, 活动往往仅是一种形式, 根本无法让教师得到专业上的提高。教学联合体活动的开展为我们营造了一种专业的学术氛围, 使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去探究交流、集思广益, 从而加快我们的成长, 由此可见, 教学联合体活动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联合体

参考文献

[1]董玉琦.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访谈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 (4) .

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排队每天检查人数

MRI一台要做60例、CT一台要做125例、DR一台要做155例、DSA一台要做13例, 平均每天要检查350例以上, 外加急诊20例左右, 每天排队人数超过370例以上。

1.2 方法

主要仪器采用启之源公司的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 (1) 排队机自成体系, 独立运行。 (2) 排队机工作流程:患者取票 (票上显示有号码和等候人数及时间) —候诊厅等待 (持号票在候诊厅等候, 并留意显示屏音箱信息) ———登记室人员按键叫号 (登记完一位患者后, 按下一位呼叫按钮呼叫患者) 。

分诊叫号系统: (1) 系统配置。分诊软件+显示屏+硬件呼叫器与放射科RIS系统接口。 (2) 系统组成。登记程序+大屏幕显示程序+小屏幕显示程序。登记程序安装在登记的计算机中, 主要负责登记和分诊。大屏幕显示程序安装在中心机房服务器, 主要负责显示患者被分配的检查诊室;大屏幕放在候诊大厅, 其显示患者登记后的等候、正在检查、呼叫未到等检查状态, 方便患者了解详情。小屏幕显示程序安装在检查室的呼叫系统计算机中, 主要负责显示要检查患者的姓名。

整个诊疗流程:患者进入放射科———取号———候诊区等候———登记呼叫并分诊———大屏幕显示呼叫———检查室外候诊———技师叫号———小屏幕显示患者姓名———患者检查。

实现呼叫方法:由于叫号系统很难与已有的大型设备集成, 所以每台设备旁边都配备一台计算机, 以便安装叫号程序。叫号系统必须与放射科RIS系统进行链接, RIS必须将每个检查室与每台设备进行一一匹配, 在登记界面上显示“××检查室”和“××部位”, 当登记室分配患者到相应检查室检查时, 数据会通过RIS到检查系统将患者的信息一并传输到设备的worklist中, 以及旁边的叫号系统中, 叫号系统会根据发送数据时间进行编号, 各个检查室门外上面小屏幕则显示信息“请×××到××检查室”。在系统中还特定设计“急诊通道”, 方便危重患者及时检查, 患者一旦被设定为急诊通道, 系统自动将其上调置顶位置, 优先为危重患者进行检查, 待患者检查完毕后, 技师只需点击“下一位”, 便可进行叫下一位患者, 对于呼叫未能到检查室进行检查患者, 其信息会显示在候诊大厅的大屏幕上, 过号患者适时与检查技师进行说明, 等待技师在呼叫“完成列表”中查找并重新叫号, 即可进行检查。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在候诊厅旁设一个咨询处, 提供给不明白的患者咨询, 这样更能体现人性化。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针对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前后的患者就诊时间进行统计和记录, 统计医师医疗工作任务量, 同时观察应用前后的医院环境嘈杂情况等, 针对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前后半年本院放射学科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 应用前后各抽取本科室500例病患, 了解患者对医院放射学科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将调查结果划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总服务满意度= (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0%。应用前后各发放问卷500份, 问卷回收率10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前, 500例接受问卷调查的患者中, 对放射学科服务满意的有120例, 对放射学科服务基本满意的有230例, 不满意150例, 总服务满意度为70.0%;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后, 对放射学科服务满意的有250例, 对放射学科服务基本满意的有231例, 不满意19例, 总服务满意度为96.2%。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后的患者总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 (P<0.05) 。此外, 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后, 解决了患者诊疗时无序的排队, 节省患者排队时间, 改善了嘈杂环境情况, 优化服务流程, 改善工作环境, 提高效率, 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 讨论

排队机及分诊叫号系统联合使用的优点: (1) 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由于减少部分人工环节, 中间环节大部分采用计算机和硬件控制, 缩短了患者的排队时间, 对医院而言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杜绝放射科室的纷乱现象。在过去, 一旦到检查高峰期, 患者为了早一点得做检查, 患者或患者的家属拥挤在检查室门前, 或者直接进入检查室咨询, 本来就纷乱的检查环境变得更乱, 不仅影响检查工作, 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麻烦。使用叫号系统后, 患者只需坐在大厅等待声音和显示屏的叫号提示, 无须不停地探望, 给科室营造一个宁静祥和的检查环境, 也给技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2]。 (3) 提高服务质量。过去由于患者众多, 在患者检查过程中, 患者需要在检查室前排队等候检查技师的诊疗信号, 一方面影响技师的工作, 另一方面也使得患者处于不停的等待状态, 直接影响患者情绪。使用叫号系统后, 患者只要登记后, 就无须到检查室前排队等候, 其可以在候诊大厅静坐等待音觉和视觉的提示, 然后前去检查即可。这也体现医院爱护患者的良好意愿, 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4) 提升医院的形象。使用叫号系统后, 体现医院处处为技师工作环境和患者就诊环境着想, 体现医院窗口服务的先进性、科学性, 这无论对医院自身的形象还是患者对医院窗口服务的满意度而言, 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 使用叫号系统解决了患者诊疗时无序的排队, 嘈杂环境情况, 缓解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矛盾[3], 达到了优化服务流程, 改善工作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 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 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后的患者总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 (P<0.05) 。这充分体现了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在本院放射学科的应用价值。

通过两年的使用我们感觉还有待完善, 这个叫号系统程序如果可以绑定在检查设备中来完成, 这样就能减少多购置电脑的成本以及技师点鼠标次数。

综上所述, 通过有效地联合使用, 让放射学科的诊疗秩序更规范, 诊疗环境不断改善, 从而提高医院满意度, 提升医院的形象。

摘要:目的 通过联合应用排队机及分诊叫号系统, 达到让患者有序地排队等候, 缩短诊疗等候的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 使用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 让放射学科诊疗工作更加流畅, 介绍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的工作流程, 阐述它们的使用功能和实施方法, 并说明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前后的患者医疗服务满意率进行调查和对比。结果 解决患者诊疗时无序的排队, 嘈杂环境情况, 优化服务流程, 改善工作环境, 提高效率, 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后的患者总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 (P<0.05) 。结论 通过有效地联合使用排队机及分诊叫号系统, 能规范放射学科的诊疗秩序, 改善诊疗环境, 提高医院满意度, 提升医院的形象。

关键词:排队机,分诊叫号系统,流程,放射学科

参考文献

[1]姜虹, 方淳.分诊叫号系统在我院的应用[J].中外医疗管理与教育, 2009, 23 (8) :96.

[2]罗逸宁.医院排队叫号系统建设之探讨[J].医学信息杂志, 2009, 30 (11) :23.

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 篇7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教育领域中,与国际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交流的机会有大幅度的攀升, 这种机遇直接促进了与国际先进专业水平的交流与对话,对我国建筑教育产生了明显的、积极的影响。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高校的国际交流正经历由浅入深,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过程中。与一般工科专业不同的是,建筑学科教育中对建筑创作的模拟是训练学生专业水平特别有效的途径。联合设计(Workshop)是国外建筑学科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是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目前,这种模式也在我国建筑教育界逐渐实施。

1. 国际联合设计的类型及特点解析

联合设计(Workshop)一般是指由几个人进行密集讨论的集会,通常需当场作练习,往往也叫做工作坊、研习会等。建筑学科教学的联合设计通常由教授或知名建筑师牵头,组建联合设计梯队, 包括参与的学生及专业人员、指导教师等。

国际联合设计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一般都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构成:组织者由中方和外国专家共同构成,而指导教师通常由组织者指定,参与人员为特定范围内的人员筛选确定。国际联合设计构成要素包括两个:一个是国际化即由国内外的专家教授发起;另一个是集中设计的成果,即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期里针对确定的课题而得到研究成果。国际联合设计涉及到跨区域的学术交流,所以操作起来难度较大但成果丰富,一般来说,按时间长短, 可以分为两种:

(1)短期概念设计型:联合设计时间设定较短且集中,不多于5个工作日。由于时间限制,设计的设定往往为概念设计,目的是通过短期集中的合作就某一课题或一个项目进行概念性的启发性的设计,达到开拓思路,拓展视野的目的。

(2)长期全面设计型:联合设计也有时间设定较长的情况。这种类型的联合设计由于时间跨度大,可以选择某一题目或者项目进行较深入全面的设计;同时,长期的跨区域交流难度更大,实际的组织形式必须多为分阶段的工作,通过网络交流、 视频会议等形式在设计开始的前期阶段进行沟通交流,在设计阶段收尾阶段再集中工作,形成成果进行汇报。

这两种方式虽然时间长短不同,共同工作阶段不同,但是参与人员都必须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 在每组中负责的指导教师实际掌控着设计进行的节奏及预期成果。与传统的国际化途径例如会谈、座谈、讲座、互派访问学者/ 学生这几种途径比起来, 国际联合设计是最高效灵活的方式,其特点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依托于科研合作,容易形成实际的成果。 因为发起组织国际联合设计的专家教授多为在业界有一定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声誉,这样比较容易获得经费支持和组建团队;而这些组织者大多是通过科研合作而熟识,在长期的合作中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课题或一个研究的方面,组织联合设计。依托于实际的科研合作的联合设计,题目设定都具有针对性,指导教师团队由组织者(教授)和联合指导(科研人员/ 教师)构成。

(2)人员组成灵活,水平较高。联合设计的参与人员构成比较丰富,可以有学生、年轻学者、 科研人员、专业建筑师等。不同于一般课程,联合设计由于题目比较灵活,所以参与人员的招募范围也比相对较大,所以参与者都是可以通过招募甄选出来,可以保证参与者的自发性和创作质量。

(3)距离远,学科互补效果明显。因为国际联合设计中的参与人员来自不同国际地区,地理位置较远,平时缺乏交流,通过共同联合设计工作可以促进学科之间优势互补,效果更加明显。

2.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国际联合设计工作框架建构

建筑学科国际联合设计由于其参与人员距离远、交流难度较大,耗费的精力与成本都较高;设计类交流成果形式多样、成果转化时间长,这些都是难以控制的因素。我们通过引入PDCA循环理论, 对复杂的构成因素进行科学性梳理与分析,探索发掘这种工作模式的潜力,优化联合设计,指导工作框架建构以后的设计取得更深入的效果。

PDCA循环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Dr. Walter A. Shewhtar) 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开发,后来又得到戴明博士(Dr.W. Edwards.Deming) 大力倡导,所以又叫 “戴明环”, 现已在全世界推广[1]。PDCA是英语单词Plan( 计划)、Do( 执行)、Check( 检查) 和Adjust( 修正) 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在工作中将工作步骤按照每个循环中的四个环节依次拆解,就可以有效控制工作的质量,而单个循环可以通过往复,质量会不断稳定提升(图1),这一理论简单明晰并且适合多层次、多阶段的工作流程,这与建筑学专业的国际联合设计特点正相契合。

在这里,我们把国际联合设计分为策划阶段、 筹备阶段、设计阶段、成果表达阶段及成果应用阶段,每个阶段涵盖多个步骤,这些步骤会因为联合设计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但这5个步骤是常态国家联合设计的必要阶段。引入PDCA循环理论, 这几个阶段可对应拆解到四个环节中。(表1)

我们把国际联合设计的工作步骤分为5步,而每一步骤又会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在下一层级分为多个目标。步骤一是策划阶段,在中方和外方的团队带头人(教授)科研合作的基础上,达成合作意向, 确认主办地及经费来源等。这一阶段只有各方面的决策者参与,但是会为整个设计定下基调,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步骤二筹备阶段,由团队带头人(例如教授)与团队核心(例如教师/ 研究员)着手组织工作团队,由团队确定工作目标、计划,进行人员招募筛选等工作;步骤三设计阶段,无论是联合设计周期长短,分解的工作目标都是由团队核心进行任务解析、组织小组工作,由全体参与者共同深入设计,期间会按计划进行中期汇报并修正方案、 细部设计,最终进行成果制作,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步骤;步骤四是成果表达阶段,参与者进行成果汇报、展示,而指导团队进行项目总结与分析;步骤五是成果应用阶段,目的是把工作成果深化并转化应用于科研及教学研究。

对应PDCA循环理论,步骤一策划阶段为理论中的P(Plan)——计划环节,这一环节是整个工作框架的提纲挈领的环节,确定设计的目标。虽然这一环节参与的人员不多、波及范围小,但却是整个联合设计成功与否的基础。尤其是国际联合设计, 参与各方在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思维认知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计划环节中需要考量周到。而接下来步骤二筹备阶段与步骤三设计阶段都是对于计划的具体执行,对应D(Do)——执行环节。这一环节是联合设计的核心部分,涵盖所有参与人员,无论是准备工作还是设计工作,都需要参与的各方协调合作,达到目标的最大完成度。接下来步骤四成果表达阶段,对应的是C(Check)——检查环节。 在这一环节工作成果将被汇报、展示,而参与各方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总结,总结经验和成果,发现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虽然国际联合设计的时间有限,但是在接下来的阶段中,各方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继续探索成果深化和转化的可能。步骤五成果应用阶段对应A(Adjust)——修正环节,在这一环节检验目标完成度,并且通过总结,促进成果转化,使国际联合设计的短期的效益得到延伸, 并为今后的交流提供更高的平台。

我们可以发现,PDCA循环理论与建筑学科的国际联合设计特点互相契合,运用该理论指导国际联合设计工作的框架建构,使得复杂的工作流程明晰化;同时PDCA循环理论自身质量管理功能会直接提升建筑学科国际联合设计的质量,优化建筑学术交流平台。其实,根据联合设计的具体情况, PDCA循环理论不仅仅可以应用于设计整体,对于各个阶段,也可以应用这一理论,来提高这个阶段的完成度。

3.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国际联合设计工作框架的意义

引入PDCA循环理论的原理指导,国际联合设计的水平会持续稳定地上升,拓展国际联合设计对于建筑学科教育有着极大的推动性,可以加深国际交流、强化师生之间的交互,并且有利于教学课程的设计。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结构清晰,经济高效。联合设计形式多样, 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复杂元素进行梳理,既可以结合理论研究,也可以结合实际科研和工程项目, 可以拓展学生在学校的基本的上课内容,更加具有时效性及先锋性;集中的循环工作模式,是经济高效的国际合作模式。

(2)师生双向交流,管理质量提升。小范围的交流增加了师生双向交流的机会,这种灵活的授课方式对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人员构成的多元化也增大了交流范围,这种师生的交互也为未来发展更加深入地合作建立基础,同时也便于教师团队把控各个环节质量。

(3)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动力。通过PDCA循环机制,中外师生都能对对方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 可以互相启发思想,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动力。

4.总结

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 篇8

一、建立水产养殖学科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 与农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迫切需要专业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经营理念的支持, 对“精理论、懂技术、会管理、能创业”的农科类研究生表现出强烈的需求, 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相关高校单靠自己的力量还无法培养出这样的研究生。通过“产—学—研”联合的形式培养研究生, 可以为各级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和大型农业相关企业培养专业对口, 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人才, 也加强了高校、研究机构与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有助于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研究生为完成课题需要有专门的养殖实践场所, 并开展实际养殖生产工作, 而我国的各大水产相关高校通常并不具备足够的场地和设施, 也很少开展生产性的养殖活动, 无法为研究生提供所需的工作条件。广东海洋大学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海洋大学, 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 以应用学科见长,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研究生教育开展的时间较短, 研究生数量增长较快, 广东海洋大学的水产养殖学科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同样面临上述这些问题, 研究生培养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广东海洋大学的前身湛江水产学院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水产高等学校, 七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层次水产专业人才, 校友遍布南方各省的水产相关政府部门、研究院所和生产企业, 具有雄厚的社会资源。学校和企业合作, 针对企业生产发展中的关键技术或管理问题设计其毕业论文选题, 一方面研究生和导师可以获得开展研究所需的平台, 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获得高校的科技支持, 从而解决生产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促进企业发展。学校和研究所合作, 一方面研究生可以获得开展研究所需的平台并接触学科发展前沿, 研究生培养质量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研究所可以借助高校的教育力量支持, 获得完成科研所需的人力资源, 顺利完成研究项目。

综上所述, 广东海洋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培养水产养殖学科的研究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能够实现双赢的效果, 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是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我国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课程学习为主的教学式,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式, 以及“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协作式等。其中教学式适用于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和研究生课程教育;专业式适用于培养教学科研型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协作式适用于应用型、开发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为其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

1. 责、权、利不清。

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 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各单位通常是临时性的合作, 签署协议时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 合作协议中对各自的责任规定不清楚, 比如协议对培养过程中学校需要负责哪些内容, 企业和科研院所需要提供什么设备等没有明确规定, 结果可能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都没有尽到研究生培养的义务, 研究生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另外, 由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现在主要由高校推动, 比较注重学生的培养, 高校在合作中通常获得较多的利益, 而研究所和企业在合作中获得的利益相对较少, 可能导致研究所和企业在联合培养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导致联合培养流于形式, 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 培养体系不规范。

由于我国没有建立规范的研究生“产—学—研”培养体系和考核办法, 培养过程缺乏规范, 研究生的权益无法得到合理保障, 有可能变成研究生给导师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廉价劳动力。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得不到高校、研究所或企业导师的及时指导, 而繁忙的日常工作也会使研究生没有了真正从事研究的时间和精力, 导致他们的才智无法充分发挥, 这严重伤害了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 甚至使他们失去了发展希望。培养体系不规范是我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就业竞争力上并没有显著优势的重要原因。

3. 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生需求脱节。

“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可能与其他普通研究生有很大的差异, 但目前各高校的研究生课程教育和考核并没有将它们区分开来。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选修课, 而且往往一个专业只有一个培养方案, 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普通研究生所开设的课程完全相同, 导师和学生没有自主设计培养方案的权力。死板的课程设置和考核往往消耗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大量时间, 使他们丧失了主动学习的热情, 对于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十分不利。

4. 成果分配协议不明确。

由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是刚刚推行, 参与合作的高校、企业和研究院所在决定合作时对于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生的论文署名如何分配等问题最初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结果在合作结束时常有纷争发生, 使得产生的科研成果无法及时转化进而推向市场, 严重伤害了合作各方的关系, 对研究生个人的毕业和就业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5. 研究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身份比较特殊, 他们既是在校研究生, 也是合作单位的一名员工。理论上他们应该既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也要遵守所在单位的各种员工制度。可是由于我国现在对这类研究生还没有相应的管理法规, 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管理制度有时很难落实到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一些自觉性不高的研究生既不去理会导师的督促、学校的管理, 也不接受培养单位员工制度的约束, 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导致学业半途而废的情况时有发生。

6. 研究生定位不恰当。

在入学的时候, 很多准备以“产—学—研”联合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对于这种培养模式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和做什么。有些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就退缩, 甚至因为吃不了苦而退出这种培养的模式回到学校去, 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 破坏了“产—学—研”联合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 影响到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深入和发展。

三、建立水产养殖学科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措施

根据水产养殖学科研究生培养注重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特点, 针对我国目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广东海洋大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尝试中的经验教训, 提出建立水产养殖学科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措施:

1. 通过总结和分析国内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

究生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根据水产养殖学科研究生培养当前存在的问题, 广泛征求合作单位、导师和研究生的意见, 建立联合培养模式, 体现合作培养各方的利益, 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推动联合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2. 通过充分的协商和交流,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 与

企业和研究院所签订明确而合理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 确保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能够获得恰当的指导和必需的研究条件, 确定科研成果的合理分配方案。高校必需通过教学使研究生具备完成课题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部分实验技能, 企业或研究院所必须通过培训使研究生获得完成课题所需的操作技巧和其他实验技能。另外企业还应当通过生产工作使研究生获得良好的职业熏陶, 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在招收研究生新生时, 根据学生的意愿, 挑选具有

一定工作经验、性格开朗、能吃苦耐劳的学生作为“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生人选, 向其详细说明新培养模式的各项要点, 征求其本人意愿, 初步确定科研方向, 作好专业课程学习安排。对准备采用“产—学—研”联合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开展前期教育, 使他们明确自己将来要学习的内容和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这种培养模式, 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4. 建立导师—研究生—合作单位之间紧密联系的制

度, 共同确定合适的研究课题, 并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联系和沟通, 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 确保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顺利完成。

5. 制定严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制度, 严把培养质量关。

根据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实行高校—企业 (研究所) 双导师制, 两位导师分别负责研究生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及操作的指导, 根据合作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师的排名先后。两位导师必须密切合作, 确保研究生按时完成学业学习、论文开题、中期考核以及论文答辩工作。在成绩考核方面, 也应当根据研究生的实际学习和工作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 确保通过考核真正体现研究生的整体水平。

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 篇9

关键词:跨学科领域,论文,学术影响力,半衰期,评价

1 前言

学术论文作为自然科学研究, 特别是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方法一直为科学界, 尤其是科技管理界所关注, 也是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的热点。多年来, 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努力探索运用科学计量学指标对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的方法。但是, 仍有许多专家认为, “为评估学者个体的科研成果而采用定量量度并非好的选择。影响因子求和、计数被引次数、计算h指数、考察特征因子等等这些方法都不足以与所谓的金标准相比, 这个金标准就是:阅读学者的论著并和与其研究工作相关的专家交谈”[1,2]。因此, 目前, 国内外公认的评价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方法还是该领域内专家的同行评议。

然而, 同行评议往往也有其局限性。当同时对不同学科、领域中大量的研究团体或个体进行比较或评价时, 即跨学科、领域评价时, 评价组织者有时难以恰当地选择同行评议专家;或同行专家在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学术倾向、分组评议等方面存在差异;或评价的组织者、同行评议专家与被评价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的社会、学术利益关系, 这些因素往往使真正意义的、可确保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行评议难以实现[3]。

为弥补同行评议的不足, 国内外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采用美国科学情报信息研究所出版的《期刊引文报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 和《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ed Index, SCI) 数据库等资料, 仍以论文所发期刊的IF值、论文传播与反响程度 (被转载、摘录, 被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 、论文的被引频次这三个重要性依次增强的指标作为论文质量和水平的测度, 评价大学、研究所、研究群体或个体的科研绩效, 决定科研经费配置或职务升迁[4,5,6,7,8,9,10,11]。

由于SCI收录的期刊仅约是世界全部期刊的3.6%, 已收录期刊的出版国别、发行语种、学科类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领域期刊的载文类型、载文时滞存在较大差异等原因, 导致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IF值可能有失真。况且, 已有的研究表明刊物的IF值和其刊载的每篇论文的被引量之间并无正相关关系, 尤其用于跨学科、领域比较时, 以期刊IF值评价其刊载的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并不完全合适[12]。同时, 不同科学门类、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 高学术影响力论文的被引量仍有很大差别, 特别是当统计范围在研究方向、领域、亚学科或学科间发生变化时, 即使是同一篇论文, 其被引次数的排序也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13]。因此, 在不同学科、领域比较中仅用被引量对论文进行评价也有不足之处。

目前, 辅助同行评价的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方法主要应用于团体评价或某一学科、领域中大样本论文集合的评价, 极少用于个体评价[14]。即便是对科学家个体进行评价, 如h指数, 也是以科学家的所有论文为考量对象。对于跨学科、领域以篇为单位的学术论文影响力的比较和评价, 国内学者正在构建基于他引量、刊物IF值等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予以探索[15]。

论文半衰期指标的获得往往需要统计较长一段时间内该文献的引证情况, 由于其时效性较差, 无法满足对发表时间较短的论文的评价需求, 以往研究尚未见应用这一指标。但是, 那些在科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性意义的论文, 例如诺贝尔获奖者的代表性论文, 具有在其相关的学科、领域中学术影响力历时较久的共同特征。因此, 以年为同一计量单位的论文半衰期作为指标, 对于发表达到相应时长的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和比较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为此, 本研究拟利用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奖者代表性论文作为高学术影响力论文的样本 (文中称“参比论文”) , 以其研究领域相关的其他论文作为相比较的论文样本 (文中称“非参比论文”) , 考察发表时长相同的参比论文与非参比论文半衰期的差异, 以探讨在跨学科、领域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应用论文半衰期指标的可行性。

2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1 参比论文和非参比论文的获取

登录诺贝尔基金会网站 (http://nobelprize.org) , 检索2001—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获得者名单共17人。从“press release”和“advanced information”栏目中查找获奖者获奖领域的若干关键词和相关论文。对2001年—2005年的获奖者, 通过关键词选出获奖者的代表性论文, 即参比论文;对2006年—2007年的获奖者, 将该网站列举的表明获奖者突出贡献的参考文献作为参比论文。

以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 (related article) 为检索途径, 获得与每篇参比论文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文献, 剔除综述 (review) 、消息 (news) 、会议摘要 (meeting abstract ) 和读者来信 (letter) 等非研究性文献, 下载全部研究论文并以文本文件保存。为排除诺贝尔奖获得者因获奖后可能产生对其论文引用的“马太效应”, 以获奖年前两年为时间截点, 确定与每篇参比论文密切相关的论文作为论文集合, 共18个。

2.2 论文半衰期的定义与计算

2.2.1 论文半衰期与N年半衰期。

Price将论文半衰期定义为:一篇文献从发表到统计时为止的时段内, 该篇论文他引次数的一半是在这篇论文发表后多长时间内发表的, 以年为单位计量。依据此定义, 论文半衰期的大小不可避免地会因统计时间长短而变化。论文的发表年限不同, 其半衰期不具有可比性。为了排除这一影响, 本文仅对发表年限 (N) 相同的论文进行N年半衰期的比较。考虑到国内外对论文发表后引用高峰的研究结果大多为2-3年, 为提高论文半衰期的区分度, 将N限定为≧6年。

2.2.2 论文他引量的统计和论文半衰期的计算。

从SCI的引文数据库中查找各集合论文中每篇论文的引用文献, 排除自引, 统计每篇论文每年的他引量Ct (t=1.2.3……N) 。

对于一篇论文X, 如果undefined为拟定的论文发表后的统计年限, 则M为X的半衰期。

对于发表后前3年未被引, “沉默”若干年后才出现被引, 且往往在后续年份中, 被引量也相对较小的极少数论文, 因其延迟的被引会使半衰期的计算失真, 故本文在计算和比较论文半衰期时排除了前3年累计他引量为0的论文。纳入分析的18个论文集合共有论文1111篇, 其中参比论文为102篇。

2.2.3 数据分析方法。

将原来获得的参比论文密切相关的18个论文集合按照论文发表后年限的长短, 重新归并为具有相同N年半衰期的跨学科、领域的新的论文集合, 共有6、8、10、12、和14年半衰期5个论文集合。运用SPSS软件13.0版对5个论文集合中的参比论文和非参比论文N年半衰期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绘制其N年半衰期均值年度变化曲线, 以考察跨学科、领域间两类论文半衰期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借用生存分析方法对6、8、10、12、和14年半衰期论文集合中的参比论文和非参比论文的半衰期进行比较分析。生存分析中生存时间是从某种起始事件到终点事件所经历的时间跨度。本研究中的生存时间是从论文发表 (起始事件) 到达到他引量半衰期 (终点事件) 所经历的时间跨度, 把每篇达到半衰期那一年的状态记为1, 表明其已达到半衰期的终结时间, 以此统计参比论文和非参比论文在发表后各年度半衰期达到终结时间的概率, 从而反映两者半衰期的“生存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年限半衰期论文集合中参比论文和非参比论文半衰期的统计数据

6、8、10、12、和14年半衰期论文集合中的参比论文和非参比论文的半衰期统计量如表1所示, 前者均值均长于后者。

3.2 各年限半衰期论文集合中参比论文和非参比论文半衰期均值T检验和年度变化曲线

发表后6、8、10、12、14年论文集合中参比论文和非参比论文半衰期均值独立T检验结果见表2, 显示在同样发表时长的情况下, 参比论文的半衰期非常显著地长于非参比论文的半衰期。按参比论文、非参比论文分组的论文半衰期均值年度变化曲线见图1。

3.3 生存分析半衰期结果

使用乘积极限法对发表后6、8、10、12、14年论文集合中参比论文和非参比论文半衰期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如图2。在同样发表时长的情况下, 参比论文达到半衰期的概率均小于非参比论文, 即前者半衰期的“生存率”长于后者, 经Log Rank、Breslow 和Tarone-Ware三种方法检验几乎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见表3。

4 讨论

上一篇:好氧堆肥装置下一篇:构建船舶特色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