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删繁就简

2024-05-17

语文课堂要删繁就简(共5篇)

语文课堂要删繁就简 篇1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感慨地说:“快五十年了才明白,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他认为语文课要上得简约一些。

其实, 小学课本中选编的大部分文章, 就各年级段的学生来说是浅显易懂的。也就是说, 让孩子们“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可一部分教师总是“好心”地将文章从头至尾地“分析”, 抓住左词右句地“赏析”, 拿腔拿调地“朗读”……这样下来, 在费时费力地“折腾”中, 一篇或优美雅致或温情感人的文章, 已被“大卸八块”“反复咀嚼”——索然无味了。

小学语文课堂只有删繁就简, 才能充满活力!删繁就简, 要求教师以学生终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为目的, 深入解读教材品味语文, 浅出地设计教学过程, 精炼教学方法。

我认为小学阅读教学, 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课文宜读不宜讲;宜整体感知不宜“折部分件”;宜学生领悟, 不宜教师喋喋不休。毕竟, 孩子语言系统的生成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 不是一篇课文、一堂语文课就能催化;孩子言语能力的成长是在长期的兴趣阅读中得以熏陶、逐步模仿, 不是喋喋分析、作势朗读就能“早熟”的。

笔者认为, 一篇课文在孩子已读通读顺的基础上, 只从三个方面引导: (1) 就内容方面:从文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或什么还不懂?) (2) 就情感方面:读了文章你想说些什么? (并写下来) (3) 就写法方面: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

譬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组有一篇略读课文《将心比心》, 这是一篇主题朴素、语言朴实的好课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发人深省的道理。内容浅显, 孩子们一读即懂, 所以教材确定为略读课文。笔者认为, 教师大可不“讲”, 但可以适当地引导。 (以下是此课课堂实录片段)

在学生自由读几遍课文后, 师问:读了这篇文章, 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甲:我从文中了解到两件很温暖的小故事:一件是一位阿姨等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推着沉重大门的手;另一件是母亲鼓励扎针很不熟练的实习护士。生乙:我了解到课文第一件事是说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 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第二件事是说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 就会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生丙:从这两个小故事中, 我想到一句古语:“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不过, 今天这话得倒过来说:老人之老, 得 (dé) 老吾老;幼人之幼, 获幼吾幼。 (全班响起掌声)

师:你们不仅能巧妙地运用文中总结段的句子, 还能借用孟子的名言, 来表达你们的认识, 活学活用, 老师得拜你们为师啊! (生笑) 师接着问: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将心比心”的温暖, 请勾画, 并暖暖地读给你的伙伴听。学生默读、勾画、并有感情地读给同桌或前后座的同学。师问:你在生活中听到、看到或做过这“将心比心”的小事吗?请你与我们分享。

(学生思考片刻)

生甲:每天, 我都要乘坐144路公交车放学回家。有一天, 在公交车上, 一个跟我差不多大小的学生给司机解释说他的公交卡落在学校了, 又没带钱, 在他一脸尴尬之时, 我帮他付了车钱, 他忙连声道谢。我当时就在想, 也许我也有落东西的时候, 希望在我窘困时, 也有人解我“燃眉之急”!

生乙:汶川大地震时, 不少志愿者、人民子弟兵、医护工作者面临余震不断的危险, 坚持奋战在第一线。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汶川的灾民渡过了难关, 我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因为咱们中国人“将心比心”的传统美德!

……

师:是啊, 这就是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的“将心比心”的温暖啊!孩子们, 请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读了这篇简短的文章, 你又学到了什么呢?

(生默读思考)

生甲:我学到了当我们遇事待人将心比心, 会得到更多的真诚与宽容!生乙:我们以前学的大部分文章都在详细地讲一个故事, 而这篇文章作者却用两件不同的小事讲述了同一个道理——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生丙:作者在讲述小事时, 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来写, 显得很生动。尤其是人物的语言, 读来令人感动, 我的写作中总是忽略这些。

……

师:孩子们, 请你们联系自己的见闻经历, 模仿作者的写法为文章再增加一个“将心比心”的小故事吧!

(学生静静地写小故事)

以上的教学在读写结合中进行, 读中既有对文章思想内涵的品悟与内化, 又有对文章遣词造句的欣赏与积累。读为写做准备, 写使读更深入切实。这样“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的教学过程简约而有效。是的, 小学语文课要删繁就简, 教学过程要简洁明晰, 教学问题要整合精当。学生在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活动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真正达到以简胜繁的教学效果。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只有删繁就简, 才能充满活力。删繁就简, 要求教师以学生终身的语文素养的提升为目的, 深入解读教材品味语文, 浅出地设计教学过程, 精炼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简约,有效

语文课堂要删繁就简 篇2

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空白,使观赏者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无穷的思考,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语文教学也需要这种留白的智慧。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流动的寂静气氛,给学生构建一个巩固品味、想像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地放飞思绪。

一、开讲前留白

一堂课开始时,学生并不都能静静地坐等老师上课。课前的新鲜事儿往往会让他们津津乐道,左顾右盼,心猿意马。教师可通过一脸灿烂的微笑、一个善解人意的眼神、一言不发的举动等留白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稳定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凝神屏息等待着“精彩剧本”的上演。

二、讲述中留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道望一望天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留下不讲。”这就是说:适当的保留讲述内容,故意设置知识上的“空缺处”,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篇篇美文佳作,与其由教师剖析得清清楚楚,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捕捉那“海市蜃楼”之美感。尤其是读文学作品,美的感受是不能统一的,任何“实”讲都代替不了作品的神韵。一位名师讲述《变色龙》时,她设置了一个问题:“用一字评主人公,(哎︱嗨︱哼︱啊︱呸︱呀„„),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位教师娴熟的留白技巧,一下子就发掘出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热烈地参与到探讨之中。在讲述中,教师巧妙地留出思维的空间,把“最甜的甘蔗”给学生自己去品尝。

三、提问时留白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留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以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后,至少要等待三分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空。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讨,他们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有时候,这种教学过程中的留白,其时间长到足够让学生写好一则短文。

四、转换处留白

有经验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间安排的往往不是语言,而是适当的停顿。这时的停顿恰似在说:“好了,下面讲述的是关键问题,请竖起耳朵认真听!”这样的留白,使前后两个教学环节很好地衔接起来,过渡自然贴切。重点内容也得到了强调,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学内容转换时,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发现。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

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掌握知识,体会成功的愉悦。

五、高潮处留白

语文老师可学学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不堵塞了学生再创造的思路,不剥夺学生再创造的权利。少着墨,多留白,语文教学会“意造景生”,变得妙不可言。在文章的高潮或讲析的高潮处,教师不妨戛然而止,激流勇退,停下来退出去,把“弄潮”与“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此时的留白,就像浪遇飞舟,唤起的是超越的激情和创造的喜悦,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尽情地飞溅。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讲到菲利普夫妇遇到穷光蛋的于勒时,就顺势设问:“假如遇见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情形又将如何?”这一问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探讨的情绪空前高涨,从而水到渠成地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时留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时,用他无声的语言——板书和手势强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在无言中,小弗郎士进一步领会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爱国之情和极大痛苦,幼小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动。语文教学中亦是如此,一位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破阵子》一词,在念完“可怜白发生”一句后,她的手势仍停留在空中,声音也是音断气存,久久挥之不去,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遐思,颇有一种“未完待续”之感。一篇美文结束后,一段精彩的讲演完毕,教师不必急于归纳、总结。须知“此时无声胜有声”,绕梁的余音才真正是最巧妙的尾声。

删繁就简 提高语文课堂实效 篇3

一、教学目标要简单

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返璞归真, 我觉得应该在预设上下工夫, 特别是在确定教学目标上。每节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素质, 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因此, 教学目标的确立不宜繁杂, 要明确、集中, 一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 学习内容的多少是有限的, 不可能无限外延。在有限的时间内, 让语文教学达到高效, 这就需要直入主题, 删去繁琐的、不明确的, 让目标简单明了。对一节课来说, 教学目标要简明, 要科学、贴切、可操作, 实实在在。

二、教学内容要简约

明确课文教学的目标, 熟悉理解教学重点内容是精减教学内容的首要问题。确定课文教学重点的三个标准。

1.教材中课文和课后等文本的重点;2.每一个单元所有文本材料系统化后的主题内容及这一学段单元训练的难点;3.每一篇课文的文本语言的特点和根据年级不同对文本的选材的特点。

这三个方面相互统一、相互影响、有机结合, 形成系统化的整体。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 我们把既能表达文章主题思想, 又具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文本作为教学选材, 越简约越好。

蔡林森“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就是最好的典型, 通过投影把目标展示给学生, 并把需要掌握的内容同时展示在投影上。借鉴后我是这么做的:

第一类是找准文章中两到三个重点段落, 也就是逻辑重点段。第二类抓住文章主要结构, 标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文本语言有特点的段落、词语或句子。第三类发现课文的整体思路、情感线索、思想脉络以及穿针引线的人物等, 往往也能找准课文的重点内容。

教材的选文是丰富多彩的, 课堂也是千变万化的, 上述三种思能够确定大多数课文教学的重点, 但有些课文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黄鹤楼送别》一文的抓手就是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感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让学生通过读中悟, 悟中读, 深深地体会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内容简约就是大胆舍弃与学生的学习关联性不强的内容, 让有特色的文本大放异彩, 其他的留给学生, 让他们进一步挖掘, 展开想象, 体会语言之美。

三、教学环节要简洁

课堂教学高效连贯, 体现在每一个节点的无缝对接。这种节点多了, 再高明的裁缝也没有办法缝制好。减少节点, 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环节, 还课堂一个简洁。

方法要“简”, 合理优化, 强调读。一改传统教学中面面俱到的分析课文内容、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 就是让学生读起来, 大声读、小声读、同组同学一起读, 读出语言韵味, 读出文本内涵。语言的内化在于读, 情感的积淀在于读, 理解的升华在于读, 内化语文素养在于读。

因此, 教学环节简化, 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泛读、精读等读书的环节上。教学环节以读设计, 简洁明快, 这样才能成就课堂“收成”的丰富, 也才能让教师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

四、教学手段的简便

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 为语文教学带来很大发展, 语文课堂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但有时适得其反, 学生只看到花里胡哨, 没有体会文本的韵味。如阅读教学, 让学生诵读文本, 感悟文本, 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 运用到语文的阅读教学反倒是一种资源浪费, 是在“作秀”。

例如, 有位特级教师的一节公开课, 在教学中, 没有多媒体课件, 没有音响, 只有一本书, 一支粉笔, 一块大黑板, 加上简洁而不失生动、准确而不失优美的语言进行教学, 学生学得快乐, 学得幸福, 学有所获。课堂上书声琅琅, 品读有味, 训练扎实。教师的课堂上飘着浓浓的语文味。这位特级教师没有精彩的演讲和花哨的形式, 所有的学习都是围绕课文中的句子来进行的, 学生在交流时精彩不断, 尽显“个性化体会”的风采。

语文教学就是这么“简”, 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简单教语文, 学生就会学到不简单的语文, 让语文课散发出语文的味道。

摘要:语文教学需要回归, 其本原应是“简单教语文”, 阅读文本, 让学生与文本“亲近”, 领悟语言美, 感受文本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 简而精、简而丰, 简单而厚实。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 篇4

有效的语文课堂是互动的,要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走向师与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因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这些对话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于开展下一个内容教学的信息,或针对学生的问题灵活改变我们的教学设计,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学生活动,我们要关注它的有效性。笔者主张:首先,让学生乐于活动,获得积极体验,这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然后通过教师悉心指导,让学生善于活动,这是提高有效性的保证。最后,通过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这是提高有效性的落脚点。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很好的学习方式,切磋琢磨,相互启发,可全班讨论,可小组讨论,可学生之间讨论,也可师生之间讨论。

讨论追求的境界,应是学生求知欲高涨,心灵得到解放,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同学对话、师生对话中观点碰撞,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往纵深发展。语言表达做到有序,有物,有理,有情,启发心智,令人信服。”(于漪语)如果合作探究讨论沦为形式,只是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活动效果,那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活动中“习得”多少,才是评价课堂有效性的最终参数。一堂课内,合作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段内安排合作讨论,小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汇报都分别是谁,这些事情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安排到位,合作活动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语文课堂要删繁就简 篇5

删繁就简, 就是删去多余的知识内容、无效的教学环节和累赘的陈言滥词。领异标新, 就是在大胆删减之后, 在教学设计、课堂模式及教学语言上精心构思、力求创新。

一、删减知识内容, 创新教学设计

以前我们常说:“学生需要一碗水, 教师需要准备一桶水。”这句话本质上是没错, 它着重强调了教师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不过, 在当今教师人文素质不断提高及图书网络技术空前发达的时空环境下, 语文素材何其多也?问题是, 积累可以多多益善, 但传授总不能不加选择吧?但我们有些教师不是这样, 他们唯恐学生“吃”不“饱”, 考不好;于是, 知识内容铺天盖地而下, 有时甚至不辨良莠、泥沙俱下。学生在教师排山倒海般的“传授”下被淹没了, 他们的人还在正常地生活呼吸, 但思维已没有了喘气的空隙。试问, 没有了学生思维的语文课堂, 还有什么价值、什么意义呢?所以, 只有删去多余的知识内容, 学生的思维才有了放飞的空间。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时, 开讲前说明:“前人讲过的, 我不讲;近人讲过的, 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 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 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陈先生所表现的, 正是我们所缺少的那种敢于舍弃的勇气和善于选择的眼光。所以, 我们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 不能“雾里看花”, 而要像陈寅恪先生一样, 具备一双明亮的慧眼, 善于从众多的语文材料中披沙拣金, 选取最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 达到精简有效的教学效果。就拿《陈涉世家》来说, 对《史记》的篇目分类介绍就应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 如果对“本纪”“世家”“列传”“书”“表”都一一详尽道来, 那么, 单是课堂导入, 就够臃肿了。

删减、选择之后, 接下来的, 就是教学设计了。教学设计的创新体现在两点:一是敢于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 敢于推陈出新, 探索新的教学形式;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智力需求与情感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 就应该想:怎样的教学设计, 才能让学生有思维飞扬的空间和语言表达的愿望;怎样的教学设计, 才能还主体性给学生, 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新的设计要围绕着教师引领启发的方式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手段展开。比如设计《变色龙》这篇课文时, 主要的方向就应该放在学生的讨论、模拟甚至是表演上, 因为课文本身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教师过多的讲解反而会给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影响, 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 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删减教学环节, 优化课堂模式

在很多的语文教师的教学经历中, 很常见的是感觉上课时间不够用:本来教学设计是两课时, 一不小心上成了三节课, 甚至四节课。你说精简一下吧, 总感觉不知从哪里下手。说到底, 还是教学环节太累赘了。本来新课改是鼓励创新的课堂教学, 提倡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但有些教师却又矫枉过正, 以为每一篇课文都要大堆的提问, 都要充分的讨论, 都要有学生的表演……加了许多新的设计, 而传统的常规的教学环节, 比如导入、作者与背景简介、课文分析等等, 又不忍放弃, 于是一堂课就这样不断膨胀, 最终拖沓扩张到了几个课时。

大而全的课堂不等于有效课堂, 面面俱到的教学也不是科学的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要敢于忍痛割爱, 舍得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过度的讲解分析是不对的, 但过多的讨论、表演, 甚至将一些浅显的问题也拿来分组讨论、表演, 就有些为讨论而讨论、为表演而表演了, 很明显, 这是刻意追求的“花架子”, 是形式大于内容, 是为了一种明显的功利目的。要纠正那种以为学生讨论了表演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错误观念, 要避免将新课改课堂引入到“泛讨论化”“泛电教化”“泛表演化”“泛提问化”的误区。学生可以在自读思考中解决的, 就不需要教师的条分缕析, 同样也不需要大张旗鼓的讨论和精心策划的表演。

去掉那些旁逸斜出的教学环节, 留下针对性强的有价值的教学措施, 留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整堂课才会干净利落、简洁流畅。将精当有效的教学环节结合起来, 就形成了一套流畅自然的“武术套路”, 一招一式挥洒自如, 教师教得流畅, 学生学得愉快, 课堂就这样有了动人的景致。在讲授《杨修之死》时, 教师完全可以舍弃繁琐的情节分析与内容概括, 只要学生有了充分的预习, 就可以让学生在自读之后, 自由提问, 质疑答疑。此学生问, 彼学生答, 语文教师所起的作用, 主要是引领和鼓励, 难度较大的, 教师才参与介入。在这样自主探究后, 教师再适当点评, 教学环节水到渠成、不落俗套。

三、删减陈言滥词, 锤炼教学语言

“惟陈言之务去”, 这是散文大家韩愈的写作观点。在语文教学中, 什么是“陈言”呢?我以为, “陈言”就是无效的多余的教学语言。具体表现有:不良的口头禅, 如“啊”“这个”“那个”, 拖沓冗长的解析, 虚假性的提问, 碎问碎答、浅问浅答、自问自答, 以及词汇贫乏、言不及义等等。教学语言不是纯粹的口语, 也不是纯粹的书面语, 更不是什么会场语、搞笑词, 它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以有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准确的教学信息。学生最害怕的, 就是枯燥的说教;学生最讨厌的, 就是喋喋不休的唠叨———对家长这样, 对教师也是这样。可以说, 陈言滥词是造成学生厌学、课堂低效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在备课时, 就应该从导语、解析、过渡到点评、激励、总结, 都进行一个初步的语言的预设。这样, 在讲课时, 才不会信口开河, 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繁琐乏味;更不会信马由缰、离题万里。

更重要的是, 语文教师要将锤炼教学语言当做执教生涯的一项长期性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本身是一门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学科。语文教学语言, 既要实现有效的功用, 也要追求审美的境界。内容充实, 文辞简洁, 感情充沛, 用语生动———这是实现语文教学用语有效性和审美性的要素。只有精心锤炼过教学语言, 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 应付自如:或有的放矢, 片言具要;或画龙点睛, 点石成金;或着眼全局, 高屋建瓴;或要言不烦, 切中肯綮;或披沙拣金, 言近旨远;或穿针引线, 连珠缀玉……具体要选择哪种语言方式, 要达到哪种教学效果, 全看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和教师灵活运用。比如《春》这篇课文, 教学语言应该是温馨欢悦的;教学《沁园春·雪》, 语言是慷慨激昂的;在《变色龙》中, 语言又应该是幽默夸张的, 凡此种种。只要“陈言务去”了, 言之有物了, 言之有文 (文采) 了, 我想就是有效的教学语言。它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无形的乐器, 可以弹奏出动人的旋律;它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隐形的翅膀, 带领我们的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愉快地飞翔。

打开窗, 让腐旧的空气飘散出去, 让明媚的阳光播撒进来。从敢于批判摒弃到勇于推陈出新, 从大胆地删繁就简到勇敢的标新立异, 我觉得, 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在郑板桥、陈寅恪等艺术大师的风范引领下,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努力探索, 勇于开拓,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出一朵又一朵的“二月之花”。

参考文献

[1]于漪.清晰动听易入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9 (7) .

[2]于漪.珍视教学语言的价值.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9 (5) .

上一篇:个性化实验教学下一篇:教学服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