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能教育

2024-08-31

自能教育(共10篇)

自能教育 篇1

“自能教育”是叶圣陶先生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受教育者在道德成长过程中自主体验、自我教育, 养成好习惯。它充分肯定了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 在德育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 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感悟、体验、反思和矫正, 通过自探、自悟、自得,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使学生构建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多途径融合开展“自能教育”的提出

现实的德育, 在很大程度上还定势于知识的传承和积累, 常常是教师、家长说得多, 学生自我的心灵活动却少之又少, 在行动上就会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状态, 德育的实效性可见一斑。而叶圣陶提出的“自能教育”却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注重他们自己的体验实践, 更加关注学生本身的生活世界, 更加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自我”“自主”“自觉”“自会”, 使受教育者“是非能自辨, 习惯能自养, 心理能自调”, 有效地将学习活动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 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多途径融合开展‘自能教育’的实践研究”是指在叶圣陶“自能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通过学校德育途径 (学科教学、主题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等) 的融合研究, 将德育内容、方法等有机整合, 整体发挥育人作用, 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使受教育者道德自我完善、习惯自我养成、心理自我调节, 以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多途径融合开展“自能教育”的价值

1.“多途径融合开展‘自能教育’的实践研究”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骄娇”耍气大多难免。也有学者指出, 当前的独生子女突出表现为独立性差, 依赖性强, 自主性缺乏, 应对生活学习中失败挫折的能力低, “自能教育”是解决问题的良策。无论在学校, 还是在家里, 只有儿童自能, 才能长能, 才能成才, 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那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多途径融合”是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受教育者道德自我完善、习惯自我养成、心理自我调节, 让学生“自我”“自主”“自觉”“自会”, 在和谐统一中求得最好的发展, 成为一个终身自能学习者。

2.“多途径融合开展‘自能教育’的实践研究”是学校有效德育的需要

“学校教育, 德育为首。”每个学校尽管都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基于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因素, 学校德育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重视了形式忽视了内容, 重视了要求忽视了落实, 重视了行动忽视了方法, 重视了说教忽视了体验。一句话, 就是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能力, 没有真正落实学生自主道德学习能力的实践过程。“多途径融合”在“自能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丰富和提升德育理论, 从德育的各个环节入手, 整体着想, 有机融合, 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以促进每一名学生最健康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3.“多途径融合开展‘自能教育’的实践研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叶圣陶先生曾一再强调:“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 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在社会主义社会, 要使每个人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合格的公民。在小学德育中, 要能为学生的一生起到长久的作用, 为他们今后离开学校后, 能独立地面对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 独立地判断和处理各种实际道德问题, 独立地进行修养以及自己不断适应新的客观要求, 在社会实践中能不断发展自己, 为他们能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打下基础, 这就需要学校德育要着力于思想道德主体的构建, 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两种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教育或自我修养能力。“多途径融合开展‘自能教育’的实践研究”,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渠道构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上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不断更新自我, 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多途径融合开展“自能教育”的途径

叶圣陶认为, 受教育者绝非是被动接受的“空瓶子”, 而是活动的主体, 是学习、修养的主体。他还指出, 要学生有好思想好品德, 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上的各方面真能通力协作, 必然易于见效, 因为每名学生都生活在这些群体里。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 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因此, 德育目标的达成, 离不开教师对源于学生生活的主体活动的恰当引导, 离不开学生自我的体验、感悟、提升。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多种德育途径的有机融合, 关注学生本身的生活世界, 以学生自我体验活动为载体, 将德育内容、方法、途径等有机整合,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使受教育者“是非能自辨, 习惯能自养, 心理能自调”, 逐步养成好思想、好习惯。

1. 融入学校活动, 开启“自能教育”的大门

叶圣陶指出, 不单是思想品德课, 而且“课内的所有知识课和技术课, 课外的种种校内外活动, 实际上都有培养好思想品德的作用”。学校是开展德育的主阵地, 应及时抓住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的契机, 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提高自能教育的有效性。

(1) 结合学科教学。

叶圣陶认为, 以生命为对象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 “德智体几方面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德育能对学生的学科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又依赖于平时的学科教学。学生素质的提高, 品德的发展, 是离不开文化知识的学习的。

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中, 相机融入德育内容, 如教学二年级语文《怀素写字》, 引导学生学习怀素的写字方法、练字精神,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 在各科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入自学模式, 学校分年级订出预习目标、预习要求, 课前有效预习, 课中自主探究、讨论, 课后自我评价,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 在学科学习中培养自我教育的意识。

(2) 携手少先队活动。

叶圣陶认为, 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要注重德育活动。少先队活动, 是通过队员当家做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教育, 这才是德育的生命力所在。例如, 这学期我校组建了一个“小举动大文明”DV拍摄小组, 专拍同学们的文明礼仪现象, 并把DV摄影制作成录像供同学们观看。这一活动犹如一面镜子, 使学生自觉地修正自己的礼仪, 规范自己的言行, 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道德品质的内化。

(3) 关注学生心理。

叶圣陶指出, 教育者要留心受教育者的心理、思想、行为动态。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以丰富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针对不同的情况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心灵沟通, 这是学生丰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

2. 融合家庭生活, 引导“自能教育”的关键

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 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宋庆龄也认为, 能在一个人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总是家庭。因此, 家庭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利环境。德育与家庭取得联系, 加强了解, 及时反馈, 密切配合, 就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 构建家校互动。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德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 教师应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 要善于引导家长来重视学生的德育。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 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 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 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 故此作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 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及时教育, 及时纠偏, 不让问题过夜, 将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为此, 我们学校建有微信平台, 开通家长课堂, 班级建立QQ群、路路通, 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向家长进行专题的家教指导, 组织教师集中家访, 面对面了解家庭教育, 为家长排忧解难。

(2) 借力家庭教育。

小学德育大多属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通过教师的讲授、引导, 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是很容易的, 但在行动中往往做得不够或不能持之以恒, 有些是学校教师不能监督的, 需要家长与学校德育内容步调一致, 将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当中, 使学生在长期强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21天好习惯”活动, 由学生自己根据学校活动要求每21天确定一个习惯养成内容, 和父母一起制订评分细则, 家长每天给孩子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评价, 引导孩子好习惯自己养成, 班主任利用班会引导孩子们自己一周一小结, 汇报自己的活动开展情况, 活动结束后学校评比“好习惯养成之星”, 并颁发奖章。整个活动由于有了家长的参与指导, 孩子自发的行动, 加上学校的跟进, 效果出奇地好。

3. 渗入社会实践, 培养“自能教育”的摇篮

叶圣陶认为, 德育的重点不应只放在理论的传授上, 而应放在实践指导上。杜威曾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 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 也没有什么目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 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 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

(1) 借助雏鹰小队。

雏鹰假日小队是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的很好的一个载体。借助雏鹰假日小队, 使其如同一根纽带, 有效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把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为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校园内外, 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维护公共秩序、建设精神文明等方方面面, 它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如与城建、工商、交警等有关部门联系、配合, 利用文艺演出, 红领巾踩街活动, 传发“文明公约”等形式, 大力宣传新风新事, 提倡文明创卫, 成立“红领巾文明督导队”“弯弯腰行动队”“小交警别动队”等;也可以成立“尊老敬贤童心小队”负责自行车排放的“男子汉别动队”等, 以及他们开展的“学当一天家”“我们也有一双手”“争当自理小能手”等活动, 以培养队员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 树立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2) 凭借实践基地。

通过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 体现了德育教育“始于课堂, 走出课堂, 融入社会”的理念。实践基地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 也为学生们的活动贡献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生活环境, 为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提供外在条件, 在课堂与生活实践中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体验活动中来。

在德育中, 我们凭借多个实践基地, 如青少年实践基地、市科技馆、乘航园艺场、苏州绿野村、污水处理厂等,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如为了让学生对节水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我联系了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市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考察, 通过技术员污水处理的试验和现场对生活用水等污水的处理, 学生不仅了解到污水是怎样产生的, 还充分认识到了污水的危害及污水的处理, 进一步增强了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激发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节水行动, 做传播节水的小使者。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而学生的“自能教育”正是德育的源头活水, 与学生紧密相连的儿童生活是学生情感体验的沃土, 德育只有与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 多途径融合各类资源, 让学生始终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去, 这样, 他们才能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判断、去体验、去自省, 才能真正取得德育的实效。

摘要:“自能教育”是叶圣陶先生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受教育者在道德成长过程中自主体验、自我教育, 养成好习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多种德育途径的有机融合, 关注学生本身的生活世界, 以学生自我体验活动为载体, 将德育内容、方法、途径等有机整合, 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感悟、体验、反思和矫正,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使受教育者“是非能自辨, 习惯能自养, 心理能自调”, 自己来逐步养成好思想、好习惯。

关键词:自能教育,多途径融合,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4.

[2]任苏民.教育与人生[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3]任苏民.叶圣陶德育思想研究[J].教育研究, 1994 (9) .

[4]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自能读书”初探 篇2

1、是以“书”为本。

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据和凭借是“书”,即课文,离开了课文,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无论什么阅读方法,都必须以课本为本,并将此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全面把握,综合理解。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放弃书本(课文),而围绕着教师从课本中抽出的三五个问题打转转,虽然偶尔也能读读课文,但却是七零八碎点缀式的,学生无法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这样的教法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性阅读能力的。

因此,强调自能读书,首先必须坚持以“书”(课文)为本,而不能以“题”(阅读思考题)为本。

2、是以“读”为主。

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读”,自能读书更应该坚持以“读”为主。“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多读可以领悟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是一味的讲和问,而是引导学生多读书,知道学生读好书,学生不应该是一味地听和答,而是要多读勤思,熟读精思。

3、是突出“自”。

自能读书突出学生学习的个体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每一个学生的阅读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运用一定的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立地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

在阅读实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自控意识得到强化。其读书活动虽然也有教师的启发诱导,但主要还是由学生自读自思、自我感悟、自问自解、“自求得之”。

二、为什么要强调自能读书

1、“自能读书”则能够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自能读书突出“自”,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的主体,有了阅读的主动权和自主性。

第二,自能读书体现“能”,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依赖于教师的牵引,不是吞食教师送到嘴边的东西,而是依靠自己积极的读、主动地思和大胆地问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第三,自能读书强调以“读”为主,保证了学习的主体活动。

2、能有效地训练阅读技能。

传统的阅读教学,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总是装在教师的心中。教学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教案设计去完成一篇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学生得到的是教师制作的“现成饭”,一旦离开教师,学生恐怕就得“挨饿了”。

“自能读书”则是学生在教师是提示和指点下,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实行阅读理解的自信悟,从而掌握一定的学法,而在自我劳动实践中悟出的结论、学到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则是最为管用的,且将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扎根。

3、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在阅读教学中,面面俱到的反系讲解、没有思考价值的连环设问、少数尖子生“垄断”课堂、表面上的气氛活跃,造成了阅读教学的少慢差费、事倍功半。

“自能读书”能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能大力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因为,自能读书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职能,激活了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的教学变繁琐的“讲”和“问”为适时的“启”和“导”,变牵着学生走为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阅读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读”和“思”,变少数学生发言表演为人人自觉参与自主学习。这样的阅读教学,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如何训练自能读书

第一、要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思的空间。

训练自能读书,首先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问题。统得过死,教得过细,求稳怕乱是无法训练到位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敢于留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自学时间。

一般来讲,一节阅读课的教学,学生自由读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应在1/2-2/3之间。这1/2-2/3的时间(不宜一次性集中)应该完全由学生来自己支配,包括确定读书形式,进行圈点色画、攻克理解难点、向老师和同学质疑等等。

第二,要让学生跳着摘下果子。

如前所述,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这是训练学生自能读书的核心。教师要在训练学生的“能”(包括学习潜能)上下功夫,花气力。

由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和课文难易程度的不同,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在阅读理解方面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训练每一个学生都跳着摘下果子,一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量自己弄通弄懂,二是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三是不要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要善于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提示,善于引发学生的思维,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跳”得勤一点、高一点,要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顿悟”的喜悦。

自能教育 篇3

写作就像建筑!写作人就像建筑师!是用语言文字来构建自己的精神大厦!这个建筑师需要自己勾画蓝图、自己垒砖添瓦、自己涂漆装修……种种繁杂的事务, 更需要我们做好宏观调控与微观把握!

“宏观调控篇”之

一、静心审视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文章所使用的材料、结构安排、遣词造句都是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的。修改时应先明确本文的中心, 再看此中心是否准确 (即:符合命题的题意) 、积极、新颖、深刻。同时看文章的内容与中心是否相符, 如:记叙文是否围绕一个中心, 议论文是否围绕中心论点等等。如果相去甚远, 则将中心另换之;如果问题甚微, 则修改之。

如:对于半命题“窗外的_________”, 有篇作文填题目为“窗外的美景”。文章文采飞扬, 结构清晰, 材料丰富。但是, 作者只是在文章前半部分写“窗外”, 中间提出:“那么窗内又是怎样的呢”然后过渡到写“窗内”。整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写“窗内”。

这属于因随意而部分脱轨。修改时, 要指导学生扭转局面将脱轨的“窗内”部分删掉, 换成“窗外”!从而步入正题。

二、潜心删减材料

中心确定无疑之后, 再看材料的选择!文章所选用的材料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修改时要看材料的取舍是否恰当, 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能否令人耳目一新!可采用删除法、添加法和换用法, 对材料进行完善!

如:命题作文《被自己感动》, 应重在写自己的优点, 自己的成长。但有的同学却大写特写自己如何想方设法逃学去偷摘别人的桃子, 显然这是与中心不符的。应指导学生运用换用法, 重换与中心有关的材料!

三、清心梳理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由于写作时思绪的跳跃性, 文章的结构常常是芜杂的, 需要修改者有一颗清净的心, 精心打理。修改者应该首先逐段概括段意, 梳理出习作的结构框架;再结合结构表达上常见的毛病, 如:平铺直叙、缺少变化;段落层次不清晰;过渡生硬;结构不完整;前后、首尾缺乏照应等等对症下药!通过移、换、增、删等方法, 使文章结构合理、脉络分明。

“微观完善篇”之

一、精雕细刻, 让细节鲜活生动

“细节决定高度, 细节决定深度, 细节成就完美!”写作大师们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并用细腻的笔触去表现这些细节, 成为文学园地里一颗颗熠熠闪光的珍珠。指导同学们在习作中精心完善好一至两个细节, 使文章熠熠生辉!可以是动作描写, 也可以是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对话等等。

二、字斟句酌, 让语言文采飞扬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 文章的内容要靠语言来表达。要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就一定要下功夫修改, 反复推敲。如:遣词造句是否规范、连贯、得体, 有无病句, 有无错别字, 有无标点用错的现象等等都是修改的对象。

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 也要靠改来扶掖。在学生明确了作文修改的方向和要求之后, 以学生自改为主,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可以综合运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1. 示范修改法

此法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 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修改意见。这意见既不能是教师包办的修改处方, 更不能是让学生莫名其妙、无从下手的玄乎之词, 应该是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点拨之语。

2. 集体评改法

先印发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 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 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举一反三, 打破学生思维定势, 在论辩中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

3. 换改法

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此法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班的学生中采用。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 以鉴赏者的姿态, 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长处, 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

“三分文章七分改!”“好文不厌百回改”!

相信通过对习作的宏观调控与微观完善, 再加上不同形式反复的修改, 学生的作品肯定会尽善尽美, 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自能读书学会读书 篇4

一、让学生自寻预习方式

预习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中高年级的课文都有导读、预习。如今,教师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但一味强调学生预习,把一系列陈规都摆出来,表面上可能学生预习了,但收效甚微,原因何在?主要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潜能。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授之以法,而不拘泥于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他们做出自主的选择。自我预习的方法有:查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通过工具书掌握生字、理解词语;标出自然段并勾画重点语句,养成“动笔后再读书”的习惯;预习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预习课文正文前“预习”;看课后题预习。

二、让学生自主读书,形成能力

1.初读质疑

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之后,就可以针对课文提出问题。教师大可不必烦琐地去问许多内容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只简单地提出一个问题:你读了课文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提问方法可采纳以下几种:

(1)依据课题提问。如在上《鸟的天堂》一文中,学生就根据课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鸟的天堂为什么叫鸟的天堂?作者为什么要称它为鸟的天堂?

(2)根据重点语句提出问题。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纹丝不动”一词,学生的提问如下:战士们为什么“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有什么好处?邱少云的死与“纹丝不动”有关系吗?

(3)根据人物言行提问。

(4)根据环境描写提问。

2.再读解疑

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读书解决,通过反复阅读、推敲、思考,直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说出自己的依据。

3.细读品味

好的文章都是越品越有味。学生要在不断地细读中体会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用意,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感情融进作文中。细读要一段一段地读,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自己读懂为止。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方式来表明自己“读懂了”。教师留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自愿站起来入情入境的朗诵;也可以动笔写感情,再读出来大家评论;还可以在课后动手做些手抄报、艺术作品等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让学生自我检测,总结方法

学生在完成了以上两步后,就可以进行自我检测,看自己是否完成了任务,取得了预期效果:本节课的字词我学会了吗?自己提出了问题解决了吗?我的朗读有感情吗?我能像作者那样把自己的感情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吗?

学生的自我测验,不仅可以一课一测,还可以几课一测,一个单元一测:本单元的课文,自己理解准确的词语越来越多了吗?我的问题提得有深刻意义吗?我的写作能力有进步吗?让学生在自己的鞭策下不断进步。

四、让学生自我尝试,更新方法

学生都是喜欢成功的。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自学的积极性。教学阅读课文的时候,可试着让学生上讲台,与同学共同学习,看看自己以往的方法是不是还可以改进,从其他同学身上是否可以学到更好的方法。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一句话,营造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参与、自主发展,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焕发生命力。

五、让学生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读物涉及面广、量大,这虽然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很多学生都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或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教师推荐课外读物要注意下面几点:

1.要主题鲜明,思想健康

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不同,不好的书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教育他们要有选择地读书,要读好书。

2.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据有关调查,因学生年龄、班级、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对中年级学生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对高年级学生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

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的方法

只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要想学生在有限的课外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增加积累,一定要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我通常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限量速读。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2)“直尺速读”。准备一条透明直尺放在书中间,目光只能沿直尺上下扫视,迫使眼睛余光看清书的其他部分,增强眼的视觉广度。

(3)“默读”。有些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总喜欢读出声来,这会严重影响阅读速度,我要求学生一定要默读,甚至不要动嘴皮。做笔记。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思考的激发器。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日后反复吟诵,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自能教育 篇5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1. 教师方面

(1)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单方探究,处理信息,备课趋于单向性,课前、课堂、课后费时费力,而教学效果不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常常互不交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2)对于学生有限的预习,教师不能及时激励评价,上课缺少提问、检查、认可、鼓励,学生难以持之以恒,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没有认识到对预习效果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于完成任务,一口气讲完,给出结果的多,讨论探究的少,学生缺少发言机会和被提问机会,课堂无法检验预习的效果。

(4)对课前预习教师只停留在口头布置上,缺少明确的任务选择、引导和方法指导,对课前预习这一学法指导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论证高度不够,认识不足。

2. 学生方面

(1)学生普遍重视课后复习,但机械重复。他们作业多,时间紧,难以挤出预习的时间,基本处在无预习状态。

(2)学生上课基本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兴趣受课本内容的不同而临时指向,课前失去激情。

(3)应试教育使学生注重知识的获得和积累,一味死记硬背,疏于学法的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预习方法难以形成。

(4)学生课前基本在无序的状态下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训练,难得要领,时间、空间、方法、效果基本失控,同时教师的引导、监督也存缺失现象。

二、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再认识

对于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教育家都有阐述。陶行知先生说:“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叶圣陶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论,我们对预习有了如下的重新认识:

1.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课前预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得以落实,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成为可能。

2. 预习是改变被动学习、他主学习、机械学习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闭的天性,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使学生乐学、善学。

3. 长期注重预习,可以使学生独立处理信息,整合已有资源,排除旧知识障碍。

4. 注重课堂检查预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学定教”,这样的课堂是在学生课前预习基础上的点拨与引导,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5.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适时提出科学的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预习的信心,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的课堂气氛。

6. 如果学生课前选定了难点和疑点,在课堂上,学生听课能突出重点,减少笔记,优化课堂效果。

三、课前预习的有效方法

1. 浏览教材,标记重点。

课前预习时间有限,阅读文本是最重要的一环。阅读有详略之分,文科类略读,理科类深读,读时心到笔到,圈、点、画伴随着预习。教师也可以统一符号,以便检查。

2. 寻找疑难,发现问题。

预习不是解决全部问题的过程,贵在发现问题、找出疑问,这些疑问就是下节课的兴奋点。课堂上,疑问难点将逐一在教师的帮助下得以突破。

3. 查找资源,温故知新。

知识的掌握离不开递进与联系。“温故而知新”,大多时候新知识难以掌握是因为旧知识获取不足,难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无法建立知识网络,出现链条断裂,造成缺陷,难以进入新知识。因此,收集已有知识,参考其他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4. 公式推导,习题试做。

理科的公式有时是旧公式的延伸,通过公式的亲自推导,可以使理论和定理得以掌握;例题习题有坡度,试做适量习题是检验预习知识效果的有效途径。

5. 列出图表,画出简画。

能列出图表,画出简画,表明已对知识进行了初步理解与掌握;对图表的不断添加补充,也是对新知识的更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6. 动手实验,着手探究。

有些科目必须动手,在实验中才能有所体验和发现,实验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实验的完备程度与否和能否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不是主要的,重在过程的设计、操作、体验和技能的培养,以形成一种动手的习惯、探究的习惯。

7. 摘录卡片,列出提纲。

卡片是积累知识的重要工具,简单易行,信手拈来,随时发现,随时记录,闲时翻看,不断添加。对有些问题列出提纲,反复补充,及时复习,记忆归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完整回答问题的习惯。

8. 网上浏览,媒体搜寻。

多媒体、英特网使知识的获取更加方便。在网上输入标题就可以寻得大量有关信息。学会网上搜寻,提倡“拿来主义”,也可以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9. 社会调查,专家咨询。

假期、休息日时,学生可带着问题深入社区、工厂、农村,咨询工人、农民、专家,这样可以使学生拓展知识,了解社会,体验自然,既准备了课程,又体悟了人生。

1 0. 持之以恒,自我评价。

长期的预习,可以形成习惯,形成技能,形成方法;适时评价可以得到喜悦,纠正错误,少走弯路。

四、实践后的几点体会

1. 以上方法选择因人、因科、因时而异,可以交叉取舍。

但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这一环节。

2. 预习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贵在发现和提出问题。

对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知不足而后勇,上课就会主动听讲,就会敏感于教师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就会高度集中在自己的疑点上。

3. 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

课堂的主要位置不能动摇,要防止学生课前预习了,课堂失去兴趣的现象。

4. 教师要对预习方法不断研究,给学生预习提供指导。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贵在传授方法,贵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5. 课前预习,课堂专心,课后复习是获得知识的一个系统。

授之以渔,自能学习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方法,自能学习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课训练做了这样的表述:“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自能做文章, 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可见, 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在阅读教学中, 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做知识的主人。

一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里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可是, 当今的阅读教学却出现了偏差, 特别是下面的几个问题尤为突出。

1. 老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围着老师转

在课堂上, 我们常常看到一篇声情并茂且十分完整的课文被师生分析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教师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 问答式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学生规规矩矩地跟着老师的思路, 完成老师的预设程序。如一位教师教学《一千根弦》: (1) 默读课文第二段, 抓住重点词句, 体会盲人琴师收到药方后的表现, 你是怎样看待他的做法的? (2) 小组内选择一个问题加以讨论:盲人从无字的药方中悟出了什么?你对这个无字的药方怎么看?老人那“一千根弦”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逐步进行, 学生围着老师转, 老师牵着学生走。教师往往用自己的思维去框架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积极思考, 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浇灭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2.“散养式”教学, 收不回来

为了改变教师的“满堂灌”, 即教师教多少, 学生就学多少的现状, 有些教师开始进行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自学为核心。但是却不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学生漫无目的、毫无层次地分析课文, 教师一味地随着学生的汇报而进行教学。如一位教师教学《燕子》一课时, 设计了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写燕子的?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学。五分钟后学生汇报,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没有层次、没有顺序, 想说哪就说哪。教师没有进行及时的点拨或引导, 任由学生自由表达。一节课下来, 学生说了很多, 收获却很少。

3. 形式主义走入课堂, 教学走马观花

在阅读教学不断更新的时代, 我们的阅读课堂也出现了这样一些形式主义的环节:小组学习就是几个小脑瓜凑在一起;学生的自学变成了默读中自由;学生的朗读千篇一律, 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要求;电脑课件展示一闪而过, 何谈欣赏、思考……教学过程走马观花。

二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 教师的“教”支配、控制学生的“学”

“教师教多少, 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 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异议的教育教学规律主宰了一些教师的教学生涯, 它是传统阅读教学遗留下来的无法根治的痼疾。从而导致目前的阅读教学一直走不出教师的“教”支配、控制学生的“学”的禁锢。

2. 教师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一些语文教师的知识底蕴薄, 知识储备量少。尤其是县城以下区域的教师逐渐老龄化, 学习热情逐年降低, 工作精力逐年下降, 导致教学理念更新慢, 教学思想滞后。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新理念应用出现偏差, 对课堂的掌控还很欠缺。这些教师的素养决定了阅读教学的问题必然出现。

3. 教师学习蜻蜓点水

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快, 但是没能领会实质就将所学运用到教学中, 使形式主义溜入课堂。如, 小学语文阅读课提倡“读写结合”, 有些教师就将“读写结合”引入课堂。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文本还没有读好, 就让学生“写”。这些现象我觉得应归结为教师的学习蜻蜓点水, 不够深入。

三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我们教育的鼻祖——孔子比较重要的教育主张是“仁”“爱”,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的教学主张是“信”, 斯霞的教学主张是“爱在课堂”……除此之外, 我觉得“教”也应该在我们的课堂中占有重要位置, 那么如何教, 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为此,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一直主导着我的教学。教给方法、教会自学,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 能够自己寻求知识、提高能力、解决问题。课堂上以“少教”促进学生的“多学”。这里充分体现的是教师如何“教、导”, 以此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形成自学能力, 推动学生学习内驱力,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寻求一种“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内容为“一个核心”“三个培养”“一个改变”。

一个核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

三个培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事物主动思考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一个改变: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多教少学、反复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 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式的教学, 力图通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策略和方法的创新来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各年级制定学习预案。以学习预案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其中, 渗透着学习方法的引领。简介一、三、五年级的学习预案如下:

1. 一年级的学习预案

读一读。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 至少读三遍, 初知课文大意。

画一画。借助生字条在课文中圈画生字, 认一认, 多读几遍, 最好能组几个词语。

标一标。标一标自然段序号, 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问一问。记下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 (可以用“——”画出来) , 在学习中提出来。 (初步学习质疑问难)

做一做。看看课后习题, 按照要求试着做一做。

讲一讲。学后能讲一点跟课文有关的内容, 拓展知识。

2. 三年级的学习预案

第一, 我的字词袋:初读文, 学字词。 (1) 初读课文, 画出生字, 标清自然段序号。读文做到正确流利。 (2) 找出难认的字, 想出识记的好方法;找出难写的字, 认认真真地写三遍, 争取为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3) 找出“我最喜欢的词”, 用兴趣引领自学, 难懂词语用查找工具书、联系课文、请教家长等方法试着理解。实在弄不懂的在书中做好标记, 以备课上交流。

第二, 我的资料库:课前伸, 多涉猎。知作者 (名家篇) 、知人物 (名人篇) 、知背景 (故事篇) , 课前简单了解文章作者、文中人物、故事背景, 能记住一两句简介。 (联系课内外知识, 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第三, 我的积累屋:勤积累, 学表达。积累优美的词句, 如写景文;积累细节句子, 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等句子;积累有特点的段落, 如总分式、总分总式等。 (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表达)

第四, 我的智慧囊:巧结合, 会思考。 (1)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说说大概意思。 (初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 结合课后问题再读课文, 尝试着进行解答。 (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 (3) 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作好记录, 学会思考。

3. 五年级的学习预案

读一读。找出读文兴趣点:放开声音读一读, 画出难读的词语与最感兴趣的句段, 多读几遍。

写一写。发现识字的难点:生字新词学一学, 难写的字词写一写;运用工具书, 解除阅读中的字词障碍。

想一想。 (1) 概括全文中心点:想一想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试着写一写。 (2) 提出理解上的疑点:遇到不懂的句段, 用笔记录下来;将课后难题写下来, 课堂交流。 (3) 深入研读课文:尝试解答课后习题, 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的。

查一查。摘抄相关的信息点:查找主人公或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时代背景, 连通课内外知识, 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记一记。发现语言的亮点:发现描写最精彩的语言或是与其他文章不同的写作特色, 将其摘抄或画出。

学生根据学习预案, 先自主学习, 有困难可以与同学或在小组内研究。如还有疑问, 可以记下来, 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集体来解决, 教师在这时要发挥主导作用, 要关注学生的质疑问难, 把学生提出问题作为自主学习的首要任务,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同时也是个人思维的动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 篇7

机械制图的实践性很强, 直观教学法是该课程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生动形象, 而且还能较迅速地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只有充分有效地使用直观教具, 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深入地观察和分析, 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直观教学时, 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观察与想象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增强。在教学中, 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 使用挂图、模具这些教学工具或多媒体演示, 无法让他们很快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于是我就以教室黑板为正平面, 教室地板为水平面, 学生右面 (面向黑板时) 为侧平面。这就使大家都身在其中的三面投影体系。然后将粉笔盒抽象成点, 将直尺抽象成直线段, 将书本抽象成平面形, 让大家和我一起把这些点、线、面投影到三个面上去, 再假想把地板和右墙旋转到与黑板处于同一平面, 点、线、面的三面投影便直观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利用现实的环境, 让学生真切置身于平时在书本中看似抽象的三维空间中, 能更加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和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而且能更深刻地强化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按教学计划提出一些问题来鼓励学生多动脑, 多动手, 积极参加讨论, 主动投入到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例如:在进行关于点在空间位置的教学中, 应先问学生点在空间有几种位置, 先由学生来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讲授。可以利用手边的橡皮来做教具, 教师让学生把橡皮拿在手中, 此时把橡皮看成一个点, 把教室的正面墙、右侧面墙、地面看成第一角中的三个投影轴。问学生此时他们手中的橡皮处于什么位置?学生马上回答在空间。而后教师又问, 假如你们没拿好, 把橡皮掉在地面上、墙角线上或墙角儿, 此时的橡皮又处于什么位置?学生很快回答在投影面上、轴上或原点。通过上面的假设, 学生把点在空间的四种位置不仅弄明白了, 而且又记得特别牢, 最后还能归纳出各种位置点的投影特性, 并能画出其各种位置点的投影图。又如, 在讲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时, 当教师讲完定义和投影特性后, 教师可随便找出教室里现有的实物, 如教室里的日光灯、吊扇上的吊杆、暖气管道等, 问学生各是什么线?让学生根据刚才所讲的定义和投影特性来回答。通过观察, 学生马上能够作出正确回答。接着, 教师换一种方式提问。教师说一种线, 学生找一样实物,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反复练习, 学生们熟练地掌握了各种位置线的内容。

三、讲授式教学

教具直观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 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直观教具的依赖性, 禁锢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再发展。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 教师可去掉直观教具, 用语言生动、具体地描述模型的形状, 再配以一定的手势, 启发学生想象出模型的形状, 按想象画出模型的投影图或说出投影特点。利用语言教学法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是直观教具教学法的最好补充。

总之,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 灵活地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河南工业技师学院)

作文是许多孩子学习语文的一个障碍, 这与我们老师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长期以来, 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停留在教师教一篇, 学生学一篇的水平上, 每写一篇作文教师往往逐字讲述, 学生只需机械地搬用, 教师教得是大汗淋漓, 学生学得是兴味索然。再则就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过分强调审题, 揣摩命题者要我写什么, 怎样写, 再硬凑些内容塞进命题人的框框里去, 这种违反作文自然规律, “奉命而作”的训练, 怎能不使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厌烦的心理呢?

我们的教学要走出误区, 必须在“授之以鱼”的同时, 更要“授之以渔”, 以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让学生自主作文, 甚至自能作文。

一、乐写———写作的根本

消除孩子们对作文的恐惧感不是靠大谈作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而是要打开他们心里的结, 让学生想写、乐写。

1. 以“玩”促写

玩是儿童的天性, “以玩促写”可谓事半功倍。如:我在教学《穷人》一课时, 引导学生把此文编成小短剧, 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通过读、听、看、演, 穷人这种“人穷品贵”的崇高精神境界震撼了他们的心灵, “情动而辞发”, 孩子们或同情, 或赞美, 将故事续写得十分真挚感人。除此之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如“成语接龙赛”“漫游歇后语王国”。

2. 以“仿”导写

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教师若能在阅读教学中将作文教学渗透于无形之中, 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也将提高于无形之中。如:《马踏飞燕》一文课后有个练笔训练。在练笔之前, 我先让学生回顾《马踏飞燕》一文段落结构, 强调“想象”在文中起的重要作用;然后, 折了一架纸飞机让学生按《马踏飞燕》一文的段落结构仿说;最后, 出示中国传统饰物———中国结, 要求学生在模仿结构的同时要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写出特色。学生有了写法的借鉴, 又有实物的观察感受, 动笔时个个奋笔疾书, 把中国结的传统色彩描绘得鲜丽动人。

二、积累———写作的基础

“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法宝。”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呢?

1.知识积累

(1) 课内积累。教师可在每组教学开始的“导读”中加上“导写”的内容, 让学生也及时知道本组作文的题目、要求、训练重点等, 这样写作目标明确, 就能唤起他们的写作动机。例如, 第七册第一组的作文训练重点是写一处景物, 要求“注意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来写”, 本组课文《鸟的天堂》《观潮》《火烧云》《雅鲁藏布大峡谷》都突出体现了“动”“静”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阅读教学时, 我充分利用教材, 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的有关语句, 评析领会作者是怎么写及这样写的好处, 让课文成为学生作文的范文。根据读写迁移的规律, 引导学生把阅读中领悟到的写作知识, 有目的地应用到写观察日记之中。要求每一位学生在一周里写一则以上与本组作文题目有关的日记, 师生共同评点, 再让学生将日记进行修改、充实, 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好作文。

(2) 课外积累。新课标指出,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阅读150万字左右的课外读物”, 数量之大前所未有。这是因为, 只

一、从标题入手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 它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在审读诗题后, 对全诗的内容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便于从宏观上驾驭。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标题交代了中心事件:友人杜少府赴蜀川上任, 诗人为之送别。一提到送别诗, 表现的要点无非有三: (1) 离情别恨, (2) 深情厚谊, (3) 激励劝勉。结合诗文后两联, 显然是属于第三类了。

又如陆游《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从诗题入手, 结合尾联, 不难了解此诗的主旨。诗人病体瘦弱, 仍然挑灯夜读《出师表》,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 想学诸葛亮出师北伐杀敌报国的思想情怀。

二、从物象入手

高蟾《金陵晚望》:曾伴浮云归晚翠, 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

韦庄《金陵图》: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故城。

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 选取典型的凄凉之景, 高诗是“浮云”“晚翠”“落日”“秋声”, 韦诗则是“老木”“寒云”“古城”, 却表达了相同的情感: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古诗词中许多物象都被赋予特定的意义。

如:柳———送别留恋

月亮———思乡怀人鸟———自由

鸿雁———书信送情、羁旅伤感

松、竹、梅———高洁

水———绵绵愁思芭蕉———孤独忧愁

芳草———离恨梧桐———凄凉悲伤乌鸦———衰败荒凉猿啼———悲伤

鸿鹄———惜别怀远蝉鸣———凄楚哀婉长亭———送别

冰雪———忠贞高洁杜鹃鸟———凄凉哀伤燕子双飞———爱情沙鸥———漂泊

浮云———漂泊在外的游子鹧鸪声———离愁别绪

羌笛、胡笳———凄切丹橘———坚贞

落花———惜春伤怀芳草———离愁思乡南山———归隐

野草———衰败、荒僻流水———韶关易逝蝉———品行高洁

秋水———急切盼望南冠———囚犯

东篱———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碧血———为正义事业而流血

登高、凭栏———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孤寂斜阳 (夕阳、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舟、湖、桥———多传达离情别绪, 思乡怀远之情

镜、灯 (蜡烛、炬) ———多传达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三、从关键词语入手

诗是诗人感情的结晶, 因而诗中的关键词语, 成了我们窥视诗人内心的窗口。

曾巩《西楼》: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

杜牧《旅馆》:旅馆无良伴, 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 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 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 门系钓鱼船。

曾诗:“卧”, 闲适之意, 面对千山急雨, 诗人能坦然面对,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杜诗:“寒灯”“断雁”, 表明诗人于孤独中为乡愁所苦;结尾一个“好”字, 说明诗人已跳出乡愁, 表达了对家乡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的向往。

有多读, 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这也为孩子们进行好词佳句、写作方法的积累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教师可鼓励孩子编自己的作文选, 做“精彩语录”, 开展“读书交流会”“我与书交朋友”等有益活动, 引领享受读书的乐趣, 让“乐读”为“乐写”服务。

2.生活积累

生活是一面多棱镜, 一条五彩河,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生活阅历也将得到不断增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身边事, 了解国内外大事, 开阔视野, 为写好作文提供真实丰富的材料。尤其是要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因为生活的感悟有时候是瞬间的,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记录下自己对生活的瞬间感悟, 对人间真、善、美的切身体会, 会为我们的作文带来浓浓的生活气息。

记得一次课间, 我在走廊休息, 忽然一个孩子兴奋而又激动地跑来, 指着天空对我说:“老师, 你看!”我凝目望去, 原来天空中出现了“日晕”的现象。我灵机一动, 这是一个进行作文教学的好契机。当下, 我请他们仔细观察, 用纸和笔记录下景象的变化过程, 同时鼓励他们回家查看“日晕”的详细资料。下午, 我认真倾听了孩子们的汇报, 由于看得真切, 他们发言十分踊跃。难得的是, 几个同学还找到了“日晕”的有关资料, 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课。课后, 我建议学生把整个事件具体地写到日记中。两天后, 教学单元作文《啊, 我发现了……》时, 孩子们明白了“生活处处皆文章”的道理。

三、评改———写作的升华

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 是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不仅能促进“写”, 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地品尝成功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 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1.自评自改, 教给学生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作文不光是要‘看’, 还要‘念’, ……一路念下去, 疏忽的地方自然就会发现。”可见, 读是修改文章的好办法。我让学生应用“三读三改”的方法自改习作:一读立意中心看选材, 二读紧扣中心定增删, 三读语序改病句, 力求做到文从字顺。

2.互改互动, 提高自改能力

(1) 优劣互改互动。把优等文给后进生改, 让后进生有榜样可学, 知道自己的不足与差距;把劣等文给优生改, 让优生当“小老师”, 教会别人的同时, 提高了自己。 (2) 小组互改。四人一组, 一人读, 三人听, 然后互相交流意见, 取长补短。

“自能作文”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篇8

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必须摆正学习品质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在作文教学中增强人文心理和个性化教育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绿色的写作空间,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须能读书,才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不仅指出了语文教育的目的,而且阐明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和困扰,有利于引导学生写出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的文章来。

一、“自能作文”对写作要求简明宽松,摈弃应试教育的目标定位。

随着信息社会的加快发展,人们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写作内容也日益繁多。写作是一种个体的思维过程,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观察、记忆、思考、感情、语言表达习惯等进行的心理活动,其写出的文章自然会千差万别。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了解其所好、所恶、所思、所想,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作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能作文”的热情。美国芝加哥大学招收学生,在申请表上开列了五个作文题,让申请者任选一题,并提示道:“这是你告诉我们关于你自己、你的鉴赏力、你的抱负的一个机会。每一题都可以用完全真实,或者完全虚构,或者兼而有之的方式写作———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消遣、分析(不要痛苦地挣扎)、创造、写作———让我们听一听你感兴趣的事情,听一听你的心声。”这样的写作,如果说有要求的话,就是要有“你自己”。这种写作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其写作要求简明宽松,定能让学生怦然心动,自由而个性地表达,灵活而创意地展现真实的生活图景。因为,无论什么文章,没有自我,没有脉动,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个性。

二、“自能作文”注重评讲的艺术性,杜绝“作坊式”的教学思维。

“作坊式”教学的老师,是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在这个作坊里,“师傅”只管讲,“徒弟”只管听,“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你接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在这个作坊里,“师傅把文章分解成一个一个的零部件,一招一式地教给‘徒弟’,‘徒弟’依葫芦画瓢,再把一个一个的部件组装成一篇文章”(叶圣陶语)。在这个作坊里,没有情趣,没有生机,不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不重视整体素质的提高,再加上应试技法之泛滥,从而造成了写作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亏损”状态,辛勤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受到了伤害。而“自能作文”却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使观念和手法得到了更新。受其启示,我在作文指导和批改这两个方面,也作了适当的调整。

首先,在作文指导时,把文章结构、段落层次、中心思想、语言特色的讲解放在次要位置,注意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和阅读环境,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与学生进行商讨后再出题,所出的题既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又是能引导学生主动深入思考的题目,把教导的话隐含起来,自觉地发挥自己的指导艺术,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运思的情境。

其次,抽出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作文,让学生讨论切磋,认真评析。同龄人的思维碰撞,会迸发出光彩夺目的火花;灵感激情,往往诞生于火花灿烂的一瞬间。学生互评互学,互品互学,与自己的作文构思进行对照;老师巡视、帮助学生找出优劣点,查漏补缺。这样就会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一种融洽和激励的氛围。师生共同参与、主动探讨,既能提高整体的作文水平,又能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简单模式,逐步向“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过渡。

作文立意的深刻全面,还有待于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力”的提高。例如《“伞”的启示》这道作文题,要求学生以具体事物———“伞”为出发点,联系现实生活,表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纷纷发表见解:炎炎烈日,伞顶住暴晒,把阴凉留给人们;暴风骤雨,伞使人们免受淋漓之苦,可见“伞”具有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高尚风格。青年一代应该自尊自强,开拓创新,而不应该在别人的“保护伞”下虚度光阴……学生在互评互学中,慢慢地学会了从看似平凡的生活素材中,透过现象洞察本质,挖掘现象背后隐含的、比较深刻的、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东西,形成自己的见解,给人以启迪作用。

三、“自能作文”注重培养观察运思能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魅力。

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分析、多积累,才能避免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的毛病。在安排作文之前教师应先通知学生要写作的话题范围,让学生在思想上早做准备,提前观察、寻觅社会热点话题。从观察、寻觅中获得真实感受和独特见解,然后把这种感受和见解适当地加以引导,就可能触发学生写作的灵感激情。如,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后,我让学生提炼读后感的观点。同学们分析邹忌纳谏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之后,发表了不同凡响的妙见:

从齐王悬赏纳谏的角度说,纳谏需要胆识和气度;从邹忌窥镜的角度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从邹忌讽谏的角度说,提意见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从妻、妾、客恭维赞美邹忌的角度说,对讨好恭维的言辞必须警惕……

这些例子启示我们:应该教会学生用搜索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的方方面面;应该启迪学生深入思考、追根求源,“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四、“自能作文”注重增进鼓励机制,培养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

写作兴趣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写作的快乐产生在写作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鼓励是写作活动的原动力。有些学生作文的水平较低,成绩较差。他们在心理上已承受着来自家长、同学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加之平时与教师的表扬长期无缘,就连教师的笑脸也难以见到,在内心深处“思赞若渴”。因此,当听到表扬(哪怕是一句赞许),一种扬眉吐气、与别人平起平坐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继而成为兴趣产生、走向进步的转折点。久而久之,由量变到质变,就能转化为提高写作水平的不竭动力。

综上所述,学生写作个性的形成发展,与教师的教学个性有很大关系:教学个性对学生人格的确立有着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教师的思想、情感、行为和表达方式,教师儒雅、率真、浪漫的授课风格,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将会产生终身的影响;教学个性使教学充满魅力,有个性的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学生会被教师独具特色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所折服,所传授的知识(包括智慧)、文学底蕴也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个性化的教学是以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为支撑的,一个缺少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教师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个性的,作文教学尤其如此。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批注:自能阅读的捷径 篇9

一、在感悟深处做批注

指导阅读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符号,针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情感、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进行批注。刚开始训练时,要求不宜过高,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文章。自主阅读过程中,学生在“鱼”旁边批注:“这不仅仅指鱼,还指个人利益。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捡钱了交还是不交?”还有的学生结合课外的海量阅读,批注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利益和诱惑,放弃个人利益会获得道德的勇气和力量。”

文章中一般会有点明中心的句子,理解了它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钓鱼的启示》中,部分学生把父亲说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用波浪线画了出来,在旁边批注:这句话就是“钓鱼的启示”,它是文章的中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通过阅读学生的批注,教师掌握了他们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教学时就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二、在疑问处做批注

批注式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阅读中的质疑问难。质疑是个性化阅读必备的思维品质。质疑能力不仅反映学生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还能培养和体现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引导学生质疑,教师要做必要的方法指导:阅读文本时要多问“为什么”;质疑的范围可以由小到大;质疑的顺序可以逐节进行,也可以从语言、内容、结构、写作方法、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分类进行。

教学《落花生》时,有学生质疑:“父亲说做人要像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不是批评桃子、石榴、苹果爱炫耀,让我们不要做它们那样没用的人呢?”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没有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他们自主阅读批注。经过充分地阅读思考,有的学生批注:“桃子、石榴、苹果不仅外表漂亮,而且好吃,营养丰富,也很有用。”有的批注:“我觉得作者没有批评桃子、石榴、苹果的意思,只是为了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才把它们拿来做比较。”有的批注:“我们要像落花生一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为别人带来好处。”还有的批注:“我想做外表漂亮,而且对人类、对社会有用的人。”面对这些精彩的批注,教师还需要再做讲解吗?

三、在延伸处做批注

在情节的延伸处、空白处做批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情感,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穷人》(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一课,桑娜和渔夫收留了邻居西蒙的孩子之后,文章就结束了,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学生读后都有这样的疑问。这时让学生拿起笔,批注出自己构思的故事,他们是很乐意的。我们来看看一个学生的精彩批注:此后,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打鱼,桑娜每天忙着做不完的家务活,日子越过越穷。当家里完全揭不开锅时,他们不得不抛家离舍,带着儿女到大城市去乞讨。一天,渔夫好不容易讨到了三块面包,准备分给孩子们吃。这时,一位穿着又破又脏的老人走过来,乞求桑娜给他点食物。看着这位可怜的老人,桑娜嗫嚅着对渔夫说:“救救他吧!”渔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把两块面包递到老人手里。其实,老人并非乞丐,而是一名富翁,因无儿无女,想找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做继承人。桑娜一家继承了老人的财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批注,其实就是一次小练笔,它将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提出“自能读书”的观点,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养成批注阅读的好习惯,他们“自能读书”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浅议佤族学生自能作文教学 篇10

一、储蓄存库, 积累素材

古人云:“立言之, 要在物。”“物”者, 写作材料。没有大量的材料积累, 就写不出作文。佤族学生满山遍野跑、山上采野花、采野果、放牛, 下河捞鱼、摸虾、游泳, 到地里劳动, 砍柴, 在家里洗衣物、煮饭、挑水、扫地……这些就是他们的生活材料。他们都看到青青的草, 绿绿的树木, 山上开着五颜六色的花, 还看到蓝蓝的天, 清清的河水。这时, 教师若能帮助学生去掉恐惧心理,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大胆地把自己见到的事情, 听到的内容, 书写在作文里, 加上自己见到的, 听到的, 心里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这时就要把它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书写出来, 这就是写作文。我就是这样, 指导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进行练习, 一次又一次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克服恐惧心理、战胜紧张心态。如一次游戏、一次实践活动的过程真实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鼓励学生不把作文想得那么难, 那么神秘, 作文就是身边的事, 身边的事情就是一篇精彩的作文素材, 只要留心观察, 细心观察, 就不会“愁”作文难写了。同时, 要鼓励学生大胆去写, 去说, 要善于学习, 刻苦练习, 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作文素材。

1. 大量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尤其是要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积词累句。“书籍是帮助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心的滋养料”。面对着汉语言表达能力差, 作文起步晚的佤族学生, 只有大量阅读书刊, 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积累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词句, 才能使他们的作文有所提高, 才能使自能作文有着落, 学生们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 将书面语言转化口头语言, 才能够较快、较准地进行汉佤语的转换, 不再让词序颠倒。

2. 制作画册。

让学生在一个小本子里剪、贴或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 并在图画下标出图意。教师不作任何强制, 全靠学生自愿。“小画册”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和思维想象力, 学生用自己特有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以独特的思维方式理解生活, 特有的语言表达生活。“小画册”活动不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可以协调课内外互为补充。通过“小画册”活动, 能使学生能力明显提高, 词序不再颠倒了, 还会抒发独特的感情感受, 作文中的结构合理安排, 中心明确。

“小画册”制作也是为自能作文储备材料的好办法。它是开放性、综合性作业, 它给学生架起了一座知识迁移的桥梁, 让学生从读、说达到写、用的彼岸。听、说、读、写同时起步, 促进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实现语文课标中提到的在语言环境里识字, 在听读环境中说写的目标。“小画册”是自能作文积材的有效途径之一。

3. 开展活动。

可利用班队会、文体活动时间举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唱比赛、讲笑话、猜谜语、猜字谜;说说认识的历史人物、著名人物、英雄人物、体育明星、歌星;谈谈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电视剧、广告;打各种球类、赛跑、跳绳、进行其它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 师生融入到了一起, 一起玩, 一起游戏, 一起欢笑, 一起学习, 学生的身心健康了, 学习进步了, 作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游戏中, 看似不带有要求或达到什么程度和目的, 实际上, 在活动中学生已经达到了某个程度和目的。通过活动, 学生个个眉开眼笑, 思维灵活, 与原来他们相比, 简直判若两人。人的学习潜能是无限的、不可估量的, 只要引导正确, 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4. 学好每门课程。

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都是学生学词学句的基础。品德与社会课里的古今中外、名人名事;科学课里的天文地理以及实验操作过程的述说, 也是提高作文的素材;数学课中的数学语言;音乐课里的优美歌词;体育课中的动作操作, 让学生转换为语言表达;美术课上绘画所表达的内容;劳动课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些都是积累材料的好场所、好方法。要帮助学生时常观察, 留心注意, 注意积累。

5. 发挥多媒体作用。

佤族学生所在的学校偏远、落后, 没有先进的多媒体课件, 但应尽量使用学校里的课件配备, 使用挂图、投影仪、VCD、DVD、录音机。如难以进行教学的课文, 可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光盘”, 既形象、直观, 又便于学生接受, 同时, 观看光盘, 让学生看看同样是同龄人, 为什么别人能那样做, 我为什么不行呢, 可让学生边看光盘, 边记录光盘里学生的做法。观看后, 还要有观后感、评析。反复的练习、操作, 可促进佤族学生作文的质量。

二、自能成文, 畅所欲言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尤其是自能作文, 综上所述, 就是作前准备 (认识事物) , 表达事物 (作文成文) 以及 (评改文章具备后评改指导) 的过程。在《国文教育的两个根本观点》一文中,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 写作时倾吐, 倾吐能否合法度, 显然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根据的, 要有根据, 就得追问那比较难琢磨的阅读程度。”学生把自身的经历转换成书面形式, 利用在阅读中获取的词汇表达出来, 这就是作文。学生利用原有的基础与积累的材料进行构思, 用语言表达, 写在本子上。

上一篇:复合型阻垢剂下一篇:市政工程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