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责任审计

2024-05-28

绩效责任审计(精选12篇)

绩效责任审计 篇1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 对国家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任职期间履行国家受托经济责任情况进行鉴证与评价的活动。笔者经过调查, 认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管理体制不合理、人力资源不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等是影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鉴于此, 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

一、完善政府审计管理体制

从审计关系来看, 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必须独立, 审计人员才有可能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我国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领导, 人事任免和审计经费都由当地政府控制, 政府审计实际上是政府的内部审计, 独立性很难得到保证, 审计结论的公正性难免受到制约和影响。因此, 应改进政府审计管理体制: (1) 审计机关的人事任免在省以下由省级审计机关直接负责, 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 我国应实行立法型的审计模式, 建立审计检察院。 (2) 政府审计机关的经费应纳入中央财政预算。 (3) 在审计业务方面, 要强调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二、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各级政府审计机关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使审计人员不但熟悉会计、审计业务, 懂得信息技术、法律、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具有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促进政府官员依法行政、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的观念。特别是要培养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慎独、慎微、慎言、慎处的行为方式, 即审计人员要加强自我监督, 防微杜渐、注重小节, 说话有度, 对审查出的问题依法进行处理。在当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编制紧张的情况下, 加强审计人员的在职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改进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且与“大社会, 小政府”的政府机构改革方向相符。

同时, 政府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利用民间审计和其他社会力量, 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工程技术人员, 弥补经济责任审计人力资源的不足, 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对于聘请的社会审计人员, 要加强现场管理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

三、审计内容坚持共性和差异性并重的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的设计应考虑审计对象的属性。审计内容应随着审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的领导干部有着与其职位相应的经济责任范围。

1. 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紧扣地方经济工作中心, 对各项重要经济方针和政策的落实、重大经济决策的执行、重大项目的投资以及重要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开展进行调查, 重点查清以下情况: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是否民主;重大投资项目的效益性;被审计对象在财政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等。

2.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这些部门的共同点是: (1) 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部分部门存在行政性收费或下级部门、单位上缴的管理费; (2) 领导干部位高权重, 影响较大; (3) 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直接影响。它们在财政财务收支的管理方面和其他经济责任方面虽各有特征, 但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主要检查这些部门完成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分配的经济和业务工作情况;审查经费来源、数量以及使用情况;检查各部门占用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抽查本部门所属下属单位的工作业绩及经费使用情况等。

3. 国有企业法人代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对国有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合法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重大技改、建设项目决策、资金来源、项目招投标及项目效益情况;长期投资决策、管理及投资收益情况;重大融资、担保决策及资金使用效益情况;任期内企业改制、国有产权转让、重大资产处置、坏账核销决策情况;大宗、批量物资采购情况;对环境的保护情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等。

4. 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和《关于切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 对高校校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依法治校、依法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2) 遵守、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 (3) 重大经济决策是否民主、科学; (4) 对本级和下属单位的监督管理情况, 重点关注高校后勤服务部门与高校规范分离工作情况; (5) 被审计对象遵守有关规定情况等。

四、坚持以“三权一廉”为重点的审计模式

目前, 地方各类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 (1) 以经济事项为主线, 以“三权一廉”为重点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2) 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模式; (3) 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的审计模式。“三权一廉”是指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资金使用权和领导干部的廉洁。对经济决策权的审计:审计建设工程项目、招商引资、举债融资、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过程;对经济管理权的审计: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内部控制情况、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对资金使用权的审计:审计各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同时, 监督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情况。以“三权一廉”为重点的审计模式较恰当地归纳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中主要的评价内容, 在当前我国经济环境下应坚持以“三权一廉”为重点的审计模式,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绩效。

五、评价指标坚持共性和个性并重的原则

在设计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时, 应坚持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共性和个性并重的原则, 同时兼顾发展性原则。指标体系应由共性指标群、类型指标群以及前瞻性指标群三部分构成。 (1) 共性指标群。共性指标群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客体中的共同属性, 分为经济决策权评价指标、经济管理权评价指标、资金使用权评价指标以及领导干部廉洁评价指标。 (2) 类型指标群。类型指标群体现着因被审计对象的差异而需要重点审查的特殊经济责任。类型指标群由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类指标、部门领导干部类指标、国有企业法人代表类指标、高校校长类指标等组成。 (3) 前瞻性指标群。前瞻性指标群是以发展性原则为基础设置的, 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时代性要求。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 促使其依法行政,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提高公共管理的绩效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绩效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王素梅, 赵杨.论国家审计的职能转型——基于公共行政模式的演变分析.理论学刊, 2004;12

[2].刘秋明.现代西方公共受托责任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7

[3].陈思维, 王会金, 裴文英.审计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秦荣生.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审计研究, 2004;6

绩效责任审计 篇2

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如何加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坚守责任担当,真正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结合基层央行“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粗浅地探讨。

一、基层央行履行“两个责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上认识片面,“一岗双责”不到位。片面认为只要抓好业务就行了;有的认为只要自己洁身自好,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没有违纪违法行为就是抓好了党风廉政建设;有的认为廉政建设是纪检部门的事,自己只要支持、配合就行,工作上消极应对、简单应付。由此导致个别基层行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不明确,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任务和目标流于形式。

二是监督体制不顺、监督意愿不强,双重身份显尴尬。基层人民银行纪检监察部门受同级党组的领导,这种监督模式客观上使得纪检监察部门很难独立负责地行使监督权,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必然会受到制约。基层行纪检监察部门实施的是同级监督,况且不少基层行的纪检组长还分管具体的业务部门,兼有“监督者”和“被监督”的双重身份,监督过程中抹不开面子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利于监督工作的开展。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停留在层面上,落实行动少。对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布置仅仅满足于按上级行的口径提要求、喊口号,并未结合基层行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时停留在面上的时候多些,落实到行动上的时候少了。

四是廉政建设监督考核形式单一,责任追究少。通过审计发现,上级行每年对基层行的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的形式主要是专项检查,事先向被检查单位打招呼,形式单一,一些突击检查、不定期的抽查、明查暗访等很少。对审计检查发现的问题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通报,但较少对问题责任人进行处罚,责任追究落实不到位。

二、对基层央行履行好“两个责任”的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层人民银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就要坚持做到党组“不松手”、一把手“不甩手”、纪检“敢出手”。

1.以领导重视为关键,强化主体责任。党组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做党风廉政建设的清醒人、领路人。尤其是基层行“一把手”更是应该做到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落实主体责任摆上重要位置,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出样子、带好班子,为确保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提供保障。在组织领导上发挥好统揽作用,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担负起组织领导之责、教育管理之责、检查考核之责、责任追究之责。领导班子要根据分工,切实做到“一岗双责”,种好“责任田”,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责任意识强一点,推进力度大一点。

2.以宣传教育为抓手,保障制度执行。要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干部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反面警示教育,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坚持把惩防体系建设贯穿到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之中,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扎实推进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制、违纪责任追究制、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等制度的全面落实。扎实开展廉政教育,采取集中培训、分散自学、知识测试、专题讲座、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深化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提高遵章守纪意识,增强廉政勤政意识。

3.以监督检查为手段,严格责任追究。一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考核预告和考核结果运用制度,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情况进行公开,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表彰的依据;二是建立动态的管理机制。把一些廉政风险较大、工作比较薄弱、群众满意度较低的部门确定为重点对象,加大对这些部门的监督力度;三是完善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同级监督的权力和责任,促使党组成员特别是“一把手”主动向同级纪检部门报告自身廉洁自律情况、抓党风廉政责任制等情况;四是落实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检查、上级检查、执法监察发现的问题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并对问题责任人进行处罚,做到“真兑现、硬挂钩”,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绩效责任审计 篇3

摘 要 绩效审计已是国际审计的主流,认清绩效审计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现行两种绩效审计方式的优缺点分析,指出了两种方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现行绩效审计方式的建议。

关键词 绩效审计 综合性审计 高层次审计

一、绩效审计性质认识的重要性

认识决定行动。对绩效审计性质的认识和定位决定着我国绩效审计方式的选择。当前,尽管绩效审计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但在理论、认识和实践上,已经明显表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正确把握两种方式的优缺点,有助于审计人员采用适当的方式,科学组织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为绩效审计的全面展开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认为绩效审计是综合性审计的优缺点分析

(一)优点分析

1.综合性绩效审计符合一定阶段的国情,有它存在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基础。综合性绩效审计是国外早期绩效审计的重要方式。20世纪40年代晚期,美国审计署开始对政府法人实行“综合审计”,对公共基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率性进行检查。加拿大早期的绩效审计也是把传统的合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既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情况,又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绩效情况。这说明,世界各国开展绩效审计并非一开始就是高层次的独立绩效审计,而是由综合性绩效审计向高层次绩效审计转化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实践积累过程。

2.为增强国家能力建设提供支持。通过合规性审计,促进对国家经济资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维持国家经济秩序健康运行。通过绩效审计,减少损失,改善管理,能促进国家的能耗效率、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管理效率以及制度效率,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综合性审计实现两种核心能力并重,为国家能力建设提供支持。

(二)缺点分析

1.审计面临双重压力。现阶段,审计要发挥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功能,面临着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与揭露绩效审计问题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在地方审计机关,繁重的财务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任务占据着审计资源,制约着绩效审计的开展。

2.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合规性审计是绩效审计的重要基础,但不是惟一基础。综合性绩效审计会使人们误认为开展绩效审计必须先经过合规性审计。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如果开展绩效审计之前相关资料已经进行过合规性审计,则绩效审计开展就比较方便一些;如果开展绩效审计之前相关资料未进行合规性审计,则并不意味着绩效审计就无法开展。绩效审计仍可开展,只是应当根据绩效审计目标的要求,先对相关财政财务收支资料和其他资料、情况进行审查、调查,然后再进行绩效评价,提出改善建议。这种情况下,绩效审计的工作量会大一些,但仍可进行。

三、认为绩效审计是高层次审计的优缺点分析

(一)优点分析

1.规范性要求低,较灵活。直接进行绩效审计时高层次的绩效审计,因为绩效审计在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程序、选择审计方法、确定判断标准、进行审计意见表达方面都要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绩效审计项目可以是一个政府部门或公营单位,也可以是一项政府活动,还可以是一项政府支出,每个项目的个体情况差异往往很大。所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判断、评价和建议时自由裁量权较大,自主性较强,方法也较灵活,不具有法律效率和强制性。

2.节省资源。审计人员从繁重的真实、合法性财务审计中解脱出来,一部分人才集中精力研究和实践绩效审计,能更有针对性地为国家公共资源的占用、使用情况提出建议,合理规划、分配资源,可以使绩效审计结果较好地体现“预防”“揭露”“抵御”作用。

(二)缺点分析

1.不确定因素多,导致方法较难掌握。绩效审计是高层次审计正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及实务操作指南尚未形成,包括审计范围、方式、标准、手段等需要探索和创新;绩效审计对象千差万别,不同绩效审计项目其经济型、效果性、效率性的实现方式和要求也不尽相同,类似合规性审计那样具有普遍意义的衡量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很难形成。基于以上两点,高层次绩效审计不能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方法,但创新人才的缺乏使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很难树立创新意识,不利于发展。

2.绩效审计一般是在合规性审计基础上进行的高层次审计。只要核实和确认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再结合一些专门的绩效审计调查,审计人员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对一个绩效审计项目的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如果财政财务数据时错误的或虚假的,审计人员若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审计,势必会得出错误的绩效评价意见。

四、我国现行绩效审计方式的选择

综合以上绩效审计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各有利弊,并不存在直接的孰优孰劣的问题,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评价。

我认为与合规性审计相结合的绩效审计方式是我国的现实选择。一是可以适应目前的外部环境;二是符合全面履行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职责的需要;三是当前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情况适合开展结合型绩效审计。但是绩效审计毕竟不同于合规性审计,也不是合规性审计在效益层面上的简单延伸,我们现阶段只有培训人员、积累经验,为将来时机成熟时大规模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秋生.政府审计职责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0.

[2]陈川璐.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設计.审计文摘.2010.4.

[3]刘家义.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审计研究.2004.6.

深化绩效评价,推动经济责任审计 篇4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 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审计评价人员素质问题。与常规的审计监督工作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作出评价的同时, 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 会涉及到财政、财务、国有资产及绩效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就对审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 目前我国很多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素质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要。比如, 审计人员工作能力有限, 造成审计报告中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过于笼统, 不能很好地反映被审计者的真实情况。第二, 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包括行政以及企事业单位部门的领导, 而不同的部门领导的经济责任又有所不同, 工作十分繁琐。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 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审计评价体系作为指导。但是, 目前, 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这样一来,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审计评价工作困难重重。比如, 对于不同部门的领导干部, 评价依据是什么, 评价标准是什么, 评价方法是什么等都没有明确规定。针对经济责任评价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可以深化绩效评价, 从而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

二、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的措施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满足现实工作需要, 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绩效评价已经势在必行。具体来讲,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正如上文所述,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 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所以, 为了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领导人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开展一些教育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分析能力等, 从而为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第二, 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标准。针对过去经济责任审计混乱的情况, 我们可以依据国家政策、不同的行业制度以及考核要求等,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的地区或者不同单位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都做出了规定, 以此来指导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工作, 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第三,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技术水平。鉴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 处理运用一般的常规财务审计方法外, 经济责任审计还要选用咨询、座谈会、民主测评等多种绩效评价方法。另外, 在指标量化的过程中, 除了一般的比较分析、因素分析以及趋势分析方法之外, 还需要综合运用体制机制模式分析、管理分析、可行性研究评估等方法。只有不断提高绩效评价水平, 才能抓住评价的重点内容, 突出主要问题, 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领导干部的情况。第四, 科学组织项目的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系统庞大, 在实施过程中, 要依据评价单位的具体情况, 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 合理开展项目。比如, 对于规模比较小的企业, 可用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运行情况等作为切点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分析;而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 可以用该企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资金管理情况等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三、结束语

简而言之, 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可以对领导干部权力形成一定的约束和监督, 促进公共资金的利用效率。针对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标准以及提高绩效评价技术水平等, 从而深化绩效评价, 不断改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现状, 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潘鸿华.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可行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3) :45-46.

[2]李璧君.试论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16) :38-39.

[3]徐贵春.浅议国企集团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研究, 2010 (16) :19-20.

基层审计机关推进绩效审计的思考 篇5

从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的现状来看,开展绩效审计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三个不

够”。一是审计力量人手不够足。基层审计机关,人员编制大多只有二十个左右,而真正在审计一线的审计业务人员只有十几个。当前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审计工作面广量大,审计工作任务多,压力大。目前任务重、人手少是基层审计机关共同面对的尖锐矛盾。虽然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等现代化审计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但这一矛盾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始终困扰着基层审计机关。要开展比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更为复杂的绩效审计,必将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审计人员素质能力不够强。现有审计人员结构上是财务人员多,知识结构单一,绝大多数审计人员是会计、审计等经济类专业毕业,而熟悉经济,法律、管理和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在现有审计人员中工作经历比较单一的人员多,而具有经过多个经济管理部门工作阅历的人员少。现有审计人才结构、知识结构的矛盾也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又一大制约因素。三是审计评价的指标标准不够明。绩效审计涉及被审计单位管理的全过程,而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既无可遵循的相关准则,也无可参照的专业方法,缺少绩效审计所需的各类非财务指标。要制定适用的、便于操作的绩效评价指标标准,需要各级审计机关进行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

针对存在的上述制约因素,基层审计机关除了应该通过合理调配审计人员、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强化审计人员培训、强化考核激励等方法,为开展绩效审计积极创造条件外,还要探索创新,积极推进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要区分阶段。推进绩效审计不能急于求成,要分阶段稳步推进。现阶段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审计人员素质来看,难以全面的开展效益审计。基层审计机关要推进绩效审计,不能搞一刀切,必须遵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来推进绩效审计的深入开展。现阶段要围绕财政支出领域进行探索,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即政府行政成本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效益审计、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审计。

二要选好项目。认真选择合适的项目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首要环节,所选审计项目审计机关自身一定要有能力胜任。根据现阶段的特点,推进绩效审计,一方面要在结合上下功夫,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将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开展“独立型”的绩效审计,注意选择资金量大、社会公众关注度高、评价标准比较明确的项目作为开展绩效审计的突破口。项目一定要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相关,审计后的成果可以及时利用。

三要编好方案。要根据确定的审计对象,在充分调查评估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审计方案。独立型绩效审计方案主要包括具体绩效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内容、评价标准依据及具体取得方式。结合型绩效审计方案除了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外,应就选定绩效评价的方面作出细化规定,包括评价重点内容、评价标准依据、取得方式等,都应在审计方案中得到具体体现。

渠道绩效审计如何量化 篇6

以下是国内某大企业对经销商的“定量”绩效审计办法,兹做框架性介绍。定量绩效审计包括四个阶段:1.选择审计对象;2.制定度量绩效标准;3.定量绩效;4.采取正确行动。图解如左:

选择审计对象

把经销商、批发商直至零售商的各个层级都纳入审计,既自不量力,也无此必要。审计范围视企业实力和对渠道的掌控力而定。

一般而言,强势企业渠道审计对象可以多一些,弱势企业就要少一些——道理很简单,弱势企业往往只有“被审计”的份儿。但不管怎样,纵是弱小制造商,对重要经销商,还是有必要在年终做全面“定量”审计,即使审计做来给自己看,也能为来年制定渠道政策提供较准确的决策依据。

制定度量绩效的标准

度量经销商的绩效标准,主要有五个:

1.销售绩效。

这无疑是最重要的标准。检查渠道销售绩效时,要区分以下两点:①厂家对经销商的销量;②经销商对下游的销量。两者截然不同,后者才真正反映经销商的销售绩效。

如果可能,销售经理要设法收集经销商向下游分销的销量数据,然后按下列要点评估:①与历史销量对比;②与厂家其它区域的同级经销商对比;③实际业绩与年初目标对比。综合分析这三个要点,才能全面掌握经销商的销售绩效。

2.库存能力。

如果经销商不能维持一定库存,厂家既没办法组织生产(大规模连续生产企业,生产前置作业时间很长,一般需要三个月),也没办法组织物流。比如,经销商正常月销售300箱,一次出货刚好一整车。如果经销商库存能力有限,要分三次出货,厂家就很难配合。

毋庸讳言,所有销售经理,都特别喜欢库存能力强的经销商,个中原因不言自明——短期压货或者冲刺业绩,省心省力。

一份鲜明的存货计划,通常由厂家和经销商在预估地区市场潜力的基础上制定出来。库存能力的通用标准是维持正常月销量1.5倍的存货水平。

3.销售能力。

影响经销商销售能力主要有三方面因素:①硬件配备,比如车辆、经销商业务员人数等;②业务人员的销售技巧;③经销商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水平:时间管理、路线管理、客户管理、售后服务管理等。

4.经销商的态度。

没有什么比“态度决定一切”更能说明经销商态度的重要性了。“销售绩效=销售能力×态度”(注意,这里是乘法,不是加法)。就算经销商的销售能力为100分,但如果态度消极,甚至为零,销售绩效自然是零了。

5.增长前景。

在评估经销商增长前景时,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①该经销商的绩效是否与厂家同级渠道保持同步?

②整体业绩是否达到该地区的一般业务活动水平?

③经销商在组织延伸、资本化、服务质量上是否有明显改进?

④经销商是否“质”与“量”并进?

⑤经销商市场适应能力如何,能否满足该地区市场扩张要求?

⑥有无中长期规划和思考?

定量评估绩效

定量评估绩效主要采用“多重标准加权组合法”,步骤如下(参见表1):

①定出每个标准的权重(加权数)以反映其相对重要性;

②给评估对象各项考核内容打分,分数从1~10分;

③每项标准分数乘以该标准权重,产生每个标准的加权分数;

④各项标准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到该渠道的综合绩效分数。

每一个绩效度量标准,往往又是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确定每个绩效度量标准的时候,同样可以采取“多重标准加权组合法”。如表2所示,“销售绩效”这个标准采用了总销售量、销售增长、业绩达成率和市场份额等四个度量指标来加权评估。

该方法优点在于对各个标准和绩效度量都给出了明确的权重,并且可以得出综合绩效的定量指标。

厂家可利用该工具分析渠道。比如,可以把每个经销商的综合绩效分数排序,实行末位淘汰制;还可以整理成频率分布(参见表3),根据分布不同,采取相应措施。

采取正确措施

对那些综合加权分值低于6分的经销商,应提出改进建议,并监督其改进过程,以符合厂家市场需求。

绩效责任审计 篇7

1 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开始逐步受到重视, 并逐步转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如当前的高校审计部门开始从原来的财务或纪委独立出来, 不再与纪委监察和财务一起, 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部门。而各个高校为加强审计工作, 增强高校财务透明度, 基本都成立了专门的审计领导小组, 并配合相关的内部审计办法, 从而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内部审计制度。但是, 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很多高校将经济责任的审计重点集中在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内控制度的执行等方面, 而对于广大的高校领导干部其在任职期间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效能建设和政治责任等方面, 却鲜有高校进行专门评价。

同时, 随着现代审计制度的发展, 我国审计制度开始逐步受到重视, 如国家审计署则在其2008年~2012年的发展规划中提出, 在加强经济审计工作的同时, 推进绩效审计工作。在2011年由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教育系统审计工作的相关规定中, 也明确提出将绩效审计融入到审计工作中。

通过上述的发展可以看出, 当前对于经济责任的审计的认识已经开始转变, 从最为开始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开始逐步转变为出经济责任审计以外的绩效审计。而这也是高校经济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 不仅要查看相关财政支出或收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同时也必须查看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给高校带来的效果, 以及作为高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通过这些指标的扩展, 进一步的拓展了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并对高校经济审计形成了更为完善的体系。但是,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 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绩效审计在高校发展的现状, 那就是还没有形成完整和统一的指标评价体系, 同时很多关于绩效审计融入的问题还处在摸索的阶段。

2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当前高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加入绩效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 并结合对不同高校的问卷调查, 可以将现有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审计观念还未转变。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很多高校的审计工作者对绩效审计的认识缺乏认识。该结论可通过一组调查数据反映, 如在对部分高校的设计人员进行抽样调查中, 接近71%的审计人员认为融入绩效审计是有必要的, 但是29%的审计人员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同时在对经济审计重点调查中, 接近73%的人认为应该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放在对财务收入和支出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方面, 以及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和管理方面。接近22%的人认为要在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方面进行一定的审计;而对绩效审计的可行性调查方面, 7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其操作有难度, 但是可以先进行试点, 有接近15%的调查人员认为不可行, 主要是因为当前人们对绩效审计的认识还不够。

第二, 绩效审计的开展还面临很多问题。从操作层面来讲, 当前高校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主要是采用一些比较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 如加强对财务的复核, 而对现代的审计方法则应用相对较少, 由此, 很多审计项目的效果也很难体现出来。同时, 在实际中进行绩效审计的相关考核体系也非常缺乏。一方面, 其没有更加灵活的指标, 责任审计人所在的高校的期限和部门不同, 其体现出的绩效也不能被客观评价;另一方面, 由于没有规范的指标体系, 导致很多审计人员不能借鉴,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只能摸索前进。通过笔者的调查可以看出, 接近65%的调查群体认为, 当前绩效审计的难点还是在于缺乏有效的绩效审计指标;25%的人认为难点是指标和方法;其他认为除指标和方法外, 难点还包括内容。

第三, 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入绩效审计还未普遍推行。当前, 在我国高校中, 绩效审计的开展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虽然很多高校对绩效审计进行了很多尝试, 但是, 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没有很好把控, 大大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从调查的结果看出, 当前, 在实际的工作中, 60%的审计人员考虑过将绩效审计融入到对高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中, 17%的审计人员在实践中采用过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 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

3 加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 要改变当前绩效审计在高校中的应用情况, 必须从思想、制度等角度转变, 才能提高审计的效果。

第一, 转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式, 是在原有的审计方式上增加绩效这个项目, 从而进一步对高校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但是, 当前针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大部分都是以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作为出发点, 没有将日常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体现出来。因此, 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和客观的反映其存在的问题和表现出的业绩。因此, 转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 在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入绩效审计, 从而更加客观和高效率的对领导干部的业绩进行评价, 促进领导干部在职期间的工作表现。

第二, 加强对绩效设计方法的应用, 从而进一步深化审计的内容。在审计中, 既要运用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如询问、翻阅账务等, 同时也要采用比较分析、审阅和观察等方法, 并在计算机的辅助下, 实现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 并重点突出所做出的贡献。

第三, 完善评价指标。传统的评价指标是以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构建, 缺乏对效益指标的构建。因此在传统的目标层中, 引入效益指标, 并将原来的四个指标改为五个, 加入社会效益指标。而这些指标的构建, 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 从而综合对领导干部的业绩进行评价。

第四, 采取试点工作, 保障绩效审计的顺利实施。绩效审计对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创新, 在实施过程中, 肯定会给相关的审计工作人员带来很多困难, 因此, 做好对绩效审计的试点工作, 从小单位和小部门入手, 对提高和熟悉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也为绩效审计的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4 结语

总之, 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项创新, 要时刻牢记审计工作的宗旨, 通过不断的实践将绩效审计融入到日常的审计中, 从而改变传统审计方式, 确保审计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同时, 提高对领导干部审计的效益和效率。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激发广大领导干部积极开展工作, 提高对岗位的积极性, 加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绩效审计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5 (11) .

[2]黄太宏.公司治理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 2012 (07) .

公共受托责任和政府绩效审计 篇8

公共受托责任, 通常被解释为政府从事各项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义务, 或者是“对资源或活动从公众那里转移给政府当局而应负责任的一种转换”。从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看, 公共受托责任是广泛存在的, 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层面, 而且表现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借鉴上述观点, 我国政府公共受托责任按受托责任的层次可划分为内部公共责任和外部公共受托责任。外部公共受托责任意味着政府必须就公共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结果对全体公民和人大负责。

内部公共受托责任意味着参与公共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各个部委必须对整体政府负责, 同时各个使用公共财政资源的预算单位和支出机构必须对受其工作影响的各利害相关者、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职工负责。这就要求上下级政府之间和同级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 应就公共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咨询以及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结果相互承担强有力的内部公共受托责任, 提高行政效率, 避免各级政府之间相互推诿责任。

公共受托责任和政府绩效审计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公共受托责任者作为“经济人”的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是政府绩效审计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对此, 我们可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进行分析。

代理理论认为, 政府的受托责任是一种广泛、负责的公共受托责任。在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中, 作为代理人的政府与委托人 (国家立法机构或全体公民、选民等) 目标的部分不一致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作为代理人所付出的努力不足以匹配其获得的报酬;二是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作为代理人做出的经济决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 而不是充分考虑到委托人 (国家或全体公民等) 的利益。委托代理理论认为, 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可靠地界定公共受托责任。只有当受托人的代理责任能够清晰、准确、及时地加以界定并奖罚分明时, 相应的委托代理风险才会大幅的降低。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在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并不会因为他们处于政治市场就会改变其在经济市场中表现出的“经济人”特征。相反, 这种“经济人”特征将使他们收到权力、职位、社会名望及其相关物质利益的驱动, 谋求个人效率最大化, 从而有可能使公共选择的结果偏离公共目标, 所设置的公共机构不能够代表公众利益, 不能发挥应有的公共职能。依据公共选择理论, 为了防止或尽量减少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以牺牲委托人利益而做出有利于自身最优福利的公共选择, 有必要形成一种机制, 采用一种手段对政府的公共选择以及运行中资源的耗费、公共选择的运行效果等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 使政府行为和政府目标受制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便于人民监督和评价, 进而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分歧, 使政府职能和目标以及政府的公共选择“帕累托最优”。

正因为政府处于代理人单位, 具有“经济人”的特点, 所以需要对政府行为进行控制。王光远教授认为, “控制是受托责任的需求, 控制是对受托责任的控制, 没有受托责任也就无所谓控制。”我们认为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支出项目进行绩效审计是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绩效审计评价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提供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信息, 帮助政府改进工作, 提高公共支出的绩效和政府部门及政府官员的受托责任意识, 同时也让公众知道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推动和促进民主发展。

二、我国公共受托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

长期以来, 受民主程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存在一些问题, 不利于绩效审计的开展,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政府与人大的公共受托责任关系脆弱。主要表现在:

监督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机关缺乏独立性。虽然有关规定要求各级政府要将审计结果向同级人大汇报, 但汇报的材料由于是根据政府的“口味”进行了加工, 从而人大的监督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了形式。

政府的授权范围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 从而导致违背公民意愿、越权和滥用权利的现象比比皆是。

预算缺乏法律权威性, 约束软弱无力。政府预算虽经立法机关审批, 但执行中随意变更预算的现象普遍存在。

公民在约束和限制政府财权方面缺乏机制, 且缺乏顺畅的民意表达渠道。在这种政府与人大 (人民) 的公共受托责任关系极为脆弱的情况下, 政府绩效审计也就只能局限于政府层面加强自身管理的需要而开展, 而在人大和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层面很难开展, 即使是开展也是暂时性的, 局部的, 或是形式上的。

另一方面, 政府上下级之间及政府内部的责任关系缺乏明确的定位。按照委托论的观点, 政府是一个多层次政府和不同职能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 而不是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简单组合, 政府上下级和政府内部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下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不是天生就应该存在的, 更不应该是“独立王国”和“利益实体”, 而是政府之间和政府内部赋权的结果, 是为了代理上级政府和本级政府履行职责而设置的。因此, 下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是整体政府的一部分, 必须自觉地维护整体政府的形象, 维护政府的整体利益, 不许有独立于整体政府的“特殊利益”和“地方部门利益”存在。但是, 长期以来, 我们对政府上下级之间、政府行政领导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缺乏明确的定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受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影响, 地方政府和下级部门之间存在“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局面。

政府部门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上, 重申请、轻管理。我国的财政支出基本上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 地方政府和一些部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计划更多更大的“形象工程”、“先例工程”等项目上, 申请更多的资金上, 对资金支出的效率和效果缺少应有的机制保证。从而产生了该花钱的地方没钱花, 不该花钱的地方花不完, 甚至出现项目和资金“空对空”的现象。

上下级政府之间财政管理权限界定不够清晰、合理。“支出责任不清导致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在执行中经常发生交叉、错位, 一些应当由中央承担的支出责任部分交给了地方, 一些应当属于地方的支出责任, 却有中央承担。”相互扯皮、推诿责任、越权行政的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上下级之间和政府部门内部的公共受托责任缺乏明确的定位, 必然会导致政府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 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定无法建立。如果不对政府官员和政府部门管理和使用的公共支出项目提出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标准, 那么公共受托责任也就只是抽象概念而已, 考核政府公共受托责任也就有可操作性, 政府绩效审计也就有了实践的基础。

明确政府审计部门的公共受托责任涉及到政府审计体制的问题。就审计体制问题我国学者和专家存在较大分歧。杨时展教授主张“立法论”, 建议将政府审计机构设在人大;尹平教授提出了“升格论”, 主张审计机构仍隶属政府, 但应提高级别;杨肃昌和肖泽忠教授提出了“双规制论”, 主张在人大和政府之间同时设立政府审计机构。我们认为, “立法论”将审计机构隶属人大, 将审计的职能定位在外部公共受托责任上, 忽视了内部公共受托责任;“升格论”将政府机构隶属政府, 与现行的审计体制是一样的, 强调内部公共受托责任而忽视了外部公共受托责任;“双规制论”强调把现行审计职能职责和工作体系部分从政府系统转移到人大系统中, 保留现行行政体系的同时, 又在人大系统中构建新的立法型审计体系, 兼顾了外部公共受托责任和内部公共受托责任,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审计体制设计。从公共受托责任的外部公共受托责任和内部公共受托责任两个方面分析, 一方面, 人大要对政府部门进行绩效审计, 以评估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另一方面, 政府内部之间也要进行绩效审计, 以评估政府内部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进而提高政府管理的水平。从辨证的角度看, 内部公共受托责任是外部公共受托责任的基础, 没有内部公共受托责任的较好履行, 外部公共受托责任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相反, 如果没有外部公共受托责任的强制力, 内部公共受托责任也就没有了履行的内在动力。因此, 采用“双轨制”, 赋予政府审计机构内部公共受托责任审计职能和人大审计机构外部公共受托责任审计职能, 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开展绩效审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有利于加强人大对政府部门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情况的监督。

三、政府内部施行绩效管理, 为政府绩效审计提供实践基础

政府绩效管理 (又称目标—结果导向管理) 是根据财政效率原则及其方法, 以绩效目标、实施、绩效评价和反馈为基本环节的针对公共支出的管理制度。公共支出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对象, 财政效率是指公共支出与取得社会效果的比较。政府绩效是财政效率理论在政府管理实践上的应用。政府绩效管理必然要求开展绩效审计, 评价政府管理使用公共资金的绩效。

政府内部施行绩效管理是明确政府内部公共受托责任的有效措施。政府绩效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绩效预算。绩效预算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一是按细化的目标或作用将预算计划分项排列;二是预算计划中列明每个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三是预算计划中明确列出每个项目的预算成本和预期收益;四是必须按预期指标测量与预算拨款有关的产出和业绩, 以衡量目标是否实现;五是使用结果数据作为绩效评估的依据, 以确定实际的成本和业绩, 从而提高公共支出的使用效率。通过上述要素内容可知, 绩效预算文件的预算计划必须明确预算拨款的目的和目标, 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成本。绩效预算是公共受托责任的具体化体现。另外, 绩效预算中列出的公共支出绩效指标, 以及测量绩效的方法是使用单位或项目管理单位经过充分论证后提出来的, 是对使用公共资金受托责任的具体承诺, 并且需得到人大或财政部门的批准, 被广泛认同, 具有法律效力, 可以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中直接采用或借鉴, 从而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

实施绩效预算可以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营造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理解、配合政府绩效审计的和谐氛围。一方面, 绩效预算是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的方向。把公共支出按照投入—产出的理性模式进行管理, 与传统的重投入、轻产出的投入型预算模式相比, 能较好地发挥公共资金的作用, 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惠及人民群众, 为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 国家财政资金来源于公众的纳税, 政府是受公众之托分配、管理公共资金。绩效预算模式特别强调公共资金的受托责任, 政府各部门要对公共资金的绩效负责。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不仅要关心公共资金支出的数量, 也要关心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此, 通过绩效预算可以提高政府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公共受托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 从心理上接受绩效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 政府部门和管理人员才能认识到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目的不仅仅是经济监督, 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其找出公共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就如何提高公共资金绩效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便更好地完成绩效预算中承诺的指标。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政府绩效审计才有可能得到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的理解、配合, 才有可能深入开展并发挥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受托责任会计和受托责任审计观 (J) .财会月刊, 2002 (2) .

(2) 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3) 刘秋明.现代西方公共受托责任研究述评 (J) .国外经济与管理, 2005 (7) .

(4) 杨肃昌.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5) 安秀梅, 殷毅.论中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优先序——兼议绩效预算在中国的适应性 (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6) .

绩效责任审计 篇9

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人员和审计机关依照有关法规和标准, 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 对政府机构、公共投资项目和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评价的活动。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目标是对公共资源使用的效果性、 效益性和经济性进行监督。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这不但要求我国政府要审计公共投资产生的效益, 还要求政府在投资决策中不仅考虑经济发展需要, 更要慎重考虑投资的环境资源效益, 从而有效遏制各种以破坏资源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短视行为。

政府绩效审计来源于受托责任关系, 政府作为受托方对公共资源进行审计, 但是政府与以赢利为目的企业不一样, 对政府的评价应该主要注重社会效益, 而绩效审计则是政府公共受托责任能否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尹平在《政府审计理论与实务》中指出“政府审计的范围是以公共资源来界定的, 只要使用和管理了公共资源, 审计机关就有责任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对国有企业进行绩效审计属于政府绩效审计的范畴。

二、 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披露

(一)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通过透明和合乎道德的行为, 为其决策和活动对股东、 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而承担责任。

1.对员工的责任。 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是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员工和企业的劳动关系主要是通过《劳动合同法》来确认和维护。 对员工利益的保障程度主要从企业是否按时足额的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员工的人均所得以及获益率等方面来进行考核。

2.对环境保护的责任。 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 投资者、金融机构、 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迫切的要求企业提供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在我国, 大多数的电力和金属等高污染企业更应该重视环境的保护。 所以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 增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 力争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3.对社会的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虽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慈善事业, 但是对社会的贡献是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 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所做的一项承诺。 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从企业是否愿意进行慈善捐赠以及对捐赠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来考核。

(二)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分析

1.数量分析。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数量逐年增长。 1999年至2012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数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1999年至2005年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不多, 企业以及公众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还相对比较低。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国内企业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 同年9月深交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倡导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定期评估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自愿披露公司社会责任报告, 伴随着各种政策和指引的出台, 更多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发布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06年发布报告32份, 2007年发布77份, 2008年发布121份。 而到2009年,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呈现“井喷”式增长, 共发布了617份。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化。 2010年710份, 2011年1 001份。 报告数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 2011年增长率超过30%。 2012年,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呈现高速增长, 比2011年同期增长超过六成。2012年前十个月发布了1 337份社会责任报告, 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520份, 增长63.6%, 是继2009年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出现“井喷”之后, 报告发布数量再次出现较快速度增长的一年。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上升, 但是通过观察2010-2012年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发现: 从发布报告的企业性质来看, 2011年国有企业仍占主导, 占比58%, 不过较2010年的78%下降明显。 而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报告称, 2012年, 国企社会责任指数仍领先于民企和外企, 民营企业其次, 外资企业居末位。 可见, 国有企业在政府的倡导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领先。

2.披露现状分析。 2008年1月, 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工作, 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还不完善, 法规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 观察2010-2012年国有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与履行不一致。 尽管大多数的企业都发布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但是披露的内容信息含量并不高。 大多数的企业报喜不报忧, 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内容就大肆宣扬, 而对企业未来发展不利的内容要么避而不谈要么简单涉及。

第二,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自愿性较差。 瑞典、日本等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与政府的强制推行密不可分。 同样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也离不开政府的努力。 研究2012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现,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中, 近400家公司有强制披露要求, 其中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发布了103份社会责任报告, 大多数不在强制披露要求内的民营企业披露意识不强。 可见政府的强制要求依然是推动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动力。

第三, 相当比例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不规范、不科学。 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中央企业中, 只有少数报告披露中央企业制定了社会责任战略规划, 很大部分中央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具体计划, 缺少社会责任系统管理。 同时, 很多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撰写不规范、不系统, 存在人为的偏差和选择性阐述, 有意绕开负面新闻和重大事件的反馈等, 扭曲了社会责任的本质, 不利于本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能力提升和获得利益相关者认可与信赖。

三、 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互动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动力来源于政府部门, 对于其他的信息使用者来说只有一小部分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 而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也是出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 并非自愿。 这些都导致社会责任信息质量不高。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政府绩效审计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查和检测国有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并对企业提出相关的建议, 政府履行绩效审计离不开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而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问题, 政府通过绩效审计可以更好地引导和约束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信息披露, 更好地利用公共资源, 促进可持续发展。 但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还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 积极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国家审计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应当积极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实践探索, 不仅要更多开展绩效审计项目, 还应注意将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 站在更高层次, 更多关注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战略, 从企业生产方式、对员工、社会的福利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检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如果企业的经营中存在危害社会的隐患, 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 对危害严重的应该给予处罚。 通过政府的绩效审计一方面可以发现企业经营中对公共资源的利用情况, 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督促其履行社会责任。

(二) 政府应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

针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质量不高的问题, 政府应该推动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制定社会效益等评价指标时, 不要贪大求全, 可逐步推进, 例如可以先制定出一些原则性较强、通用性较强的自主创新研发投入、新能源利用等指标体系。通过设计的评价指标既有利于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绩效审计, 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同时还可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发布高质量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三) 加强对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审验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企业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仅有5%经过独立的第三方审验, 大多数的企业仅是由董事会对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出具自我承诺。 对此, 笔者认为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的绩效审计, 同时审验企业出具的社会责任报告。 高质量的审计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公开信息, 通过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审验, 可以更好地提高信息质量, 同时也能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另外为保证审验的质量, 政府应该培养一批不仅具有会计、财务、审计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还要具备社会责任政策法规、社会学、福利学与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全面展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理念实践和绩效的有效载体, 近几年, 基于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逐年增加, 报告发布质量也有较大提升, 但相比其他国家, 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披露质量等方面, 还存在较大差距, 亟需改进和提升。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问题, 并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现状, 最后对政府今后如何通过绩效审计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出了建议。

绩效责任审计 篇10

一、高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 一 )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复杂 , 实体多元化 , 难以制定统一评价标准

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其审计的对象比较复杂,涉及职能处( 室) 、院( 系、所) 、教辅单位( 图书馆、信息与网络中心等) 和后勤产业等不同经济运行模式的单位, 事业和企业实体均有,其中既有教学、科研( 院、系、所) 等主体单位,又有盈利性资产经营公司,还有服务性部门( 校医院、饮食中心、后勤中心等)。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的教学、科研、经营及新的管理体制等带来了多元化的经济活动,同时由于学校规模不同,财务管理体制也各不相同,既有“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也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会计上既有全校“统一核算”,还有“分级核算”等等。 并且 ,高校负责人经济责任目标没有物质生产企业可以以价值尺度量化的目标那么清晰可测,负责人要履行的经济职责不尽相同,要用一把尺子统一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几乎无法实现。

(二 )高校经济责任制普遍存在设计缺陷 ,造成责任制缺失及执行力不够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是高校经济责任制的建立。教育部、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教财〔2000〕14号)对高校建立经济责任制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高等学校必须逐步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要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一直抓到每一基层经济单位。该文件多处强调了建立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性,但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工作中发现,高校经济责任制普遍存在设计缺陷,表现为没有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尤其是对重要部门、重点资金、重大问题没有相应的责任制来明确其责任、义务,更没有建立起对责任制的监督考核机制。因此,造成责任制缺失和责任制执行不力两大问题。责任制缺失表现在:现有经济责任制的制定普遍缺乏可供考核、操作性强的经济责任约定,更没有评价指标和具体问责措施,特别是对高校二级独立核算单位负责人资金使用权、重大投资决策权等更是没有体现,经济责任人的权利与义务尚不明确、不具体。这就意味着对责任人经济责任的评价、考核缺乏最基本的依据。责任制执行不力,表现为有制度不遵循,“追究问责”没有落到实处,经济责任制最终沦为一纸空文。造成执行不力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由于缺乏科学健全、行之有效的经济责任制条款,审计评价的可控性、操作性难以把握; 其二对已建立的经济责任制重视不够,高校大多学院院长、处长是专家学者型的领导,他们甚至不直接分管其单位的财务工作, 更不懂财经法规,经济责任意识不强, 甚至有部分负责人不知其任职期间还负有一定的经济责任,疏于管理,导致各级经济责任制执行力缺失。

(三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管理过程及管理控制环节的审计重视不够

高校审计人员大多是财务人员出身,无论是财务收支审计还是经济责任审计,习惯于从审查“财务信息结果入手”开展工作,注意力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样容易使审计工作局限于会计信息,而忽略了管理过程中其他重要信息。从管理控制要求来讲,关注管理过程及资金活动的过程,关注关键环节,就可能发现很多管理漏洞;若只对经济结果进行审计显然达不到监督的目的。因为经济活动的过程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的,每一个阶段需要做什么工作,内部控制是否科学、完善,不相容职务是否相互分离,对资金控制、资金安全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这些管理过程的重大问题如果关注不够,就难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更难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纪违规等重大问题。另外,这种仅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无法全方位地获取审计信息并分析提炼,对单位整个业务活动以及与业务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也就失去了审计监督,也就无法全面准确评价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不仅增加了审计风险,而且无法实现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整个管理控制过程的审计目标。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中缺少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分析、评价、监督,就难以达到以责论绩的目的。

二、高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单一

目前,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由内部审计部门来实施,内部审计机构都是在校级领导下分管的,由于校级领导手中掌握的权利更大, 有更大的力量来干预和影响审计,审计监督的力量显得更为薄弱。此外,某些高等学校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督机制和监督制度,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在某些时候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内部审计极少能引发被审计单位进行内部改革,发挥的作用很有限。

(二 )经济责任审计的技术规范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关调查发现, 甘肃省90%高等学校已经单独制订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文件, 但离实际操作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高等学校基本采用传统的财务审计的技术手段和风险防范方式来操作,在对待经济责任审计这一与人紧密结合的审计中, 虽然一些学校开拓了新的访谈和调查问卷方式,但在访谈的细节方面不全面,缺乏规范。

(三 )审计结果使用情况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提高

审计结果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不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势必挫伤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也不能全面的对审计人员审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审计质量的提高也就缺乏动力。

三、完善和发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实行经济监督的最好形式和有效手段

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变静态监督为动态监督,由无人审计到专门机构审计,为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增添了一层“过滤网”,增强了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增强了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含金量”。通过审计,对清正廉洁、认真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是一种肯定;对贪污腐败、放弃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是一种威慑。

(二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加强高等院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教育投入的增长,高等院校基建工程和大宗物资采购数量越来越大,学校参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与社会交往情况越来越密切和复杂,管理难度增加,高等院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对高校领导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能够起到增强防范、堵塞漏洞、预防经济案件发生的作用;同时,拓宽审计监督范围,还可以发现在体制、机制、制度、管理等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查缺补漏、整章建制、完善管理,有利于培养高校管理人才。

(三 )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在约束领导干部经济行为的同时,对其在任职期间的财务收支真实、合规、合法性,资产的完整性进行全面审计和评价,从而为上级党委、学校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评价及使用干部提供了可靠依据。

(四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划清经济责任

通过对经济目标责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财务收支管理责任、国家政策法规执行责任的审计,划清了前后任、主客观、上下级和集体与个人之间的责任界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强的威慑作用,使得责任人意识到自己的经济行为在届中或届满要接受审计, 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都得到明显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领导干部任期内短期行为的发生。同时,通过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基本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分清了有关责任,更重要的是使有关高等院校现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校党政“一把手”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履行经济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把抓教学科研与抓经济财务管理并举,使抓经济财务管理与抓党风廉政建设同步,从而较好地推动高校的党风、校风乃至学风建设。

四、高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主要内容

(一 )围绕财政财务收支及学费的资金流向 ,评价资金风险管理绩效

首先,从内控制度入手,查看资金管理的内部构架。通过审查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资金使用监管职能的履行,以便掌握资金管理的安全程度。其次,实施“CT扫描”,分析评价资金运用效率。将近几年的财务数据进行采集,导入AO系统,对高校财务收支、资产负债进行全方位扫描,分析资金增减变化规律,捕捉异常信息,追踪资金虚增来源和隐匿去向。第三,在对学费收缴流程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编制学费审计模型。分别从收费项目设置、收费标准执行、收入收缴模式、收费账户管理,评价学费收缴真实与效益。

(二 )围绕资产管理 、政府采购 、基本建设审计 ,分析评价国有资产管理绩效

一是从固定资产管理入手,分析资产管理的合规性。了解资产的购置、新建、处置管理流程,核对学校各部门———资产管理处———财务处之间在“资产管理系统”信息流转和办理手续是否及时、完备,以及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和结合实物盘点,确认资产管理的合规性。二是从政府采购项目入手,分析评价资产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取得学校政府采购明细,与政府采购办相关政府采购明细相对照,查看采购项目预算金额、实际采购金额和资金支付、资产管理情况。通过查阅采购案卷,检查采购项目的委托协议、招标文件、工程验收及招标代理机构收费情况。三是从项目建设入手,分析评价基本建设的合规性、效果性。重点关注项目建设的投资决策、建设管理程序、资金来源及使用、竣工验收及投入使用效果等方面。审查项目决策与执行情况,将项目建设的结果与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等前期计划进行对照,审查是否有超规模、超概算的情况;审查项目执行建设程序,从项目立项、土地、规划、招投标、竣工验收等环节,审查项目控制管理情况;审查竣工验收及投入使用情况, 项目竣工手续是否完整,办理竣工决算是否及时。

(三 )围绕部门创收审计 ,分析合作办学绩效

一是审查创收收入合法性、合规性。调阅学校创收的有关规定,询问相关人员,审查自学考试教学资质,查阅学校经费账簿,审查创收收入管理、核算情况,及创收收入是否合规情况。二是审查创收收入的完整性。查看合作办学协议,审查学费收取形式,自学考试试点学费收取由合作单位按人数收取后,按照在校生规模计算应收学费,与学校当年收取的学费对比,确认合作单位存在少缴学费的问题。三是延伸自学考试试点合作办学单位,查看单位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学费收取等情况。一方面延伸地方税务机关,审查缴税情况;另一方面电话调查入学学生,审查交费情况、合作单位是否涉嫌隐匿和截留学费等。

(四 )围绕贷款资金审计 ,分析债务风险

一是审查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规模, 核实贷款用途。审核大规模贷款是否应用于学校发展的重大项目,有无盲目贷款或超规模贷款;根据各项贷款合同,审查资金用途,是否及时调整贷款额度,提高财政贴息贷款有效利用。二是审查资金运作情况,分析贷款风险。由于学校大批项目的集中开建, 造成了学校对资金成本和自身的还贷能力考虑不足,在学校还贷渠道单一的情况下, 不得不举借新债偿还旧债,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生财务风险。

(五 )围绕奖助学金审计 ,分析评价政策执行绩效

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以下简称“奖助学金”),是国家为激励高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而设立的激励和惠民政策,关系到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国家政策贯彻执行。了解奖助学金的审批和发放流程,审查有无虚构学生接受资助、受助学生是否是真的家庭困难,有无不符合规定同时获得多种奖助学金资助的情况;查看奖助学金的发放形式,审查有无截留、延压、挪用等问题。

(六 )围绕食堂管理审计 ,分析评价后勤社会化管理绩效

一是从管理机构和经营模式入手,审查学校食堂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审查食堂管理机构、市场准入制度以及食堂管理制度。二是从日常经营入手,审查学校食堂餐饮的安全性。审计人员在日常审计中于学校食堂就餐,现场查看经营单位经营过程。重点查看操作间基本条件、卫生状况,餐具使用、消毒及存放等;查看食品采购程序和现场控制过程;查看该校与经营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经营单位是否按合同条款进行。三是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补贴入手,审查政策的落实效果。

高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及绩效评价是一项亟需创新的工作,必须要结合高校业务特点,通过高校财务收支、学费收缴、资产管理使用、合作办学、贷款管理、奖助学金审批发放、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全面分析评价各方绩效管理水平,揭露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有效地促进高校规范管理、提高高校办学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德浩,罗志艳.浅论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J].湖南财经髙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王奇志.大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

[3]武东萍.大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和产业,2012(1).

[4]李顺昌,陆基康.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之困惑[J].上海注册会计师,2010(5).

浅谈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篇11

【关键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探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审计机关也逐渐认识到了绩效审计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绩效审计发展缓慢,且不均衡。实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是社会公众对公共资源实行有效监督的需要,是国家不断完善投资管理体制、正确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需要,也是促进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国际现代政府审计发展的趋势。但如何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尝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特别是如何掌握其审计重点,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作一下初步探讨。

一、绩效审计的发展背景

绩效审计,欧美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其政府审计就开始进入了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推动下,许多政府国家审计将绩效审计放在突出的位置,有的国家审计机关甚至拿出三分之二力量进行政府绩效审计,印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索绩效审计方式,开展绩效审计活动。目前,我国只在审计署和一些发达地区的审计机关针对财政专项资金和大型公共投资项目开展了绩效审计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资金绩效性高度关注的要求。

二、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任何审计项目都必须有明确的审计目标,这是确保每项审计工作有的放矢的前提条件。根据《规划》关于绩效审计“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或绩效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重点,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总体要求,财政绩效审计的目标应该是绩效审计总体目标在财政审计中的具体化和个性化体现。具体讲,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目标通常大致情况下包括5个方面:一是一检查内控制度有效性和健全性为基础,强化内部控制的管理;二是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线,规范财政管理;三是以揭露财政管理体制缺陷、损失浪费、决策失误等问题为重点,堵塞漏洞;四是以评价财政资金绩效为核心,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五是以服务为目的,提供科学详细的决策依据。

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目标体现在评价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实现程度,即通俗的将就是坚持政府投入资金是否有效利用,支出效率是否高效,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并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也是考核政府的重要依据。经济性评估反映政府树立成本的意识,节约开支,用有限的资金多办实事、好事;效率性评估反映政府的投入产出比;效果性评估反映工作最终结果,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成,人民和社会是否满意。因此,审计机关应当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结合起来,全面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

从我国实施情况看,财政绩效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公共资源支出经济性审计阶段,即初级阶段。在此阶段应立足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掌握影响公共资源支出绩效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财政绩效审计,围绕“经济性”,重点放在财政资金的节约上。二是全面财政绩效审计阶段,即提高阶段。该阶段要在“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审计国情的财政绩效审计制度,将初级阶段的无体系财政绩效审计发展成为适应中国审计体制的全新绩效审计模式。三是升华阶段即基于提高阶段的全面的效果性财政绩效审计。中心内容是全面、客观地评价财政支出的社会经济绩效,最终体现财政支出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的吻合性或接近度。

三、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及重点

财政审计是考核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内容。评估一个政府的绩效,不是看它投入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考核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企业、公众的需求。在目前的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管理的重点在于财政支出,那么,财政审计就必须研究财政公共支出,针对公共支出的内容和特点有重点地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我国财政公共支出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入分配调节领域支出,重点解决各地政府财政能力均等化问题;二是公共投资领域支出,包括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自然垄断产业,高风险、高技术产业,农业这种弱质和有风险的产业等;三是事业发展领域支出,包括公共预算保证的全额或差额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领域支出;四是政权建设领域支出 ,包括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管理、国防等部门和机构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在上述财政绩效审计内容中应该确定以下几个重点:一是以公共部门行政管理成本为审计重点。实施行政运行成本审计要关注与运行成本相关的事项进行审查,科学系统的评价绩效性,并拓展到部门的任务完成情况,将绩效审计的成本转化为管理的成果,抑制行政运行成本的超计划增长。二是以财政支出管理为审计重点。要始终坚持“管理出绩效”的思想,实现由最初规范财政部门自身行为到促进财政转变以支出管理为重点,不断建立和完善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配套财政管理制度的目标。三是以公共投资建设项目为审计重点。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概算及决算全过程跟踪进行审计,促进科学决策,降低工程成本,减少损失浪费和决策失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以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为审计重点。促进财政及有关部门配套和细化管理制度,发挥有限资金的社会经济效果。

四、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我国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审计方法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必须根据审计对象和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灵活运用适合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目的是为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立项和计划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三项工作:一是选择审计项目,编制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二是开展审前调查,其结果一方面作为是否立项的依据;另一方面也是编制审计方案的依据;三是编制审计方案。在国外的绩效审计中,这一阶段一般要占整个审计项目的三分之一时间。

2.确定项目的效果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

项目支出效果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项目进行管理和实施的内部效果;二是指项目对象所产生影响的外部效果;三是指项目对社会产生的宏观效果,即社会效果。在项目存在多个目标的情况下,可尽量选择权威性、主流性目标作为评价依据。为了规避风险,将目标和指标体系与被审计单位高层进行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实施过程中,总目标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分目标,分步评价实施。

3.收集数据,分析信息,测算指标,评价结果

审计实施开始后,对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根据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效果目标实现程度主要通过信息数据的分析和测算来反映的。但应注意指标数据所反映的现象与项目的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容易导致错误的评价结论,误导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

4.审计结果的形成

审计完成后,审计机关应该依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报告,并将报告提供给决策者。根据政府绩效审计所形成的审计成果,审计结果应上报各级人大机构以及其他决策机构,送同级政府机关或被审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为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发挥审计促进发展的作用,推动依法治国。

五、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方法、原则及标准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在审计实践中,针对绩效形式总结出了两种分析模型,一是关于直接经济模型的“投入产出”评价模型;二是关于社会经济绩效的“投入效果”或“投入产出效果”的评价模型。

对于经济建设类等经济支出,测算直接投入和产出较为直观,使用“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模型较为普遍,应用较为广泛。财务评价指标在通用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法基本可以实现。但业务评价指标需要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如项目生态考核,生态指标应征求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等。对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性支出,由于财政公共性的特点,公益性支出的社会绩效远远大于经济价值。在评价价指标的选择上,不能通过单一的、微观的指标进行反应,而需要较为大型的综合指标才能科学的、合理的完成绩效评价,即坚持“宏观绩效指标为主,微观绩效指标为辅”原则进行评价。同时,还有考虑不同部门、不同任务的目标差异较大,所运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

2.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原则及标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坚持3个原则:一是简易合理原则,根据财政支出项目的特点,选择简易、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的指标要简洁明显,易于操作、容易判断;二是科学完整原则,确定的评价指标要符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兼顾差别,全面准确的反映支出规模、使用重点及综合绩效;三是客观公正原则,使用的数据基础必须是真实可靠,建立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基础上。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可分为两类。一是强制性标准,包含法律法规或行业正式公布的部分标准,这部分标准是使用最多也是风险最小的标准。二是参考性标准,包含专业机构研究或行业或地区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等公认的实践标准或实务标准、部分国家的经验总结、可行性报告等,参考标准对被审计单位来说不具有强制性,但有着指导或借鉴意义,对审计人员进行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风险及防范

由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审计中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产生审计结论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使审计的主、客体会受到负面的影响,会产生审计风险。绩效审计风险存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被审计机构和项目的预期法定目标难以确定。二是依据的信息和资料缺乏可靠性。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所依据的资料包括机构和项目的会计资料,也包括通过财务会计以外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的信息和资料。三是存在越权审计的风险。四是评价体系和审计程序不统一而导致的风险。五是审计独立性得不到保证导致的风险。

七、结语

我国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体制还不够完善,审计的意识和观念不足,审计的范围小,重点不突出,审计的质量相对不高。我们要做的是转变观念,增强意识,扩大审计范围,完善方法和体制,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促进我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大胜,《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政府绩效评价与政府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

[2]审计署外事司,《国外绩效审计简介》,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3]邢俊芳,《绩效审计中国模式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鲍国明、孙亚男,《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项目的选择与确定》,《审计研究》2006第2期.

绩效责任审计 篇12

2003年,政府审计以轩然大波的影响力重新被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所认识,这是因为时任审计长李金华同志于2003年6月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200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这个审计报告披露的审计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热切关注,顿时掀起了一场“审计风暴”。

“审计风暴”的影响力虽然很大,但是它并没有解除人们多年以来对于审计领域存在的疑虑:为什么“屡审屡犯”成了审计领域的通病?它的根源在哪里?因为尽管这些年审计署加大了政府审计的力度,但是审计效果却并不理想。通过历年审计署的公告可以看到,同类型的违规违纪事件年年都在榜上。很多单位面对违规违纪问题不以为然,更谈不上积极整改,以致年年审计检查,年年存在同类问题。这种屡审屡犯的问题,既说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检查缺乏积极配合的态度、对审计报告意见并没有虚心接受,也说明审计机关对审计查出问题的针对性意见缺乏必要的力度,以致收效甚微。

“屡审屡犯”说明审计整改的效果差,而造成审计整改效果差的因素有很多。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出现屡审屡犯现象的原因,除了思想认识问题,带共性的问题是因体制性障碍或制度上的漏洞产生的。

本文认为,运用行为学理论,对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师的行为进行研究,也许能找到一个可以解释“屡审屡犯”的原因。目前审计机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侧重于审计人员的“绩”,而这个“绩”往往又表现为查找有金额的问题。在这一前提下会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偏向从直观的数据中查找违规违纪问题,而忽视数据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因而提出的整改意见缺乏辩证分析,难以令被审计单位信服,从而影响了整改效果。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政府审计的研究中没有针对政府审计整改的研究,这是因为在这些发达的国家,审计整改的主体是被审计单位,审计部门的工作是查找问题。与我们国家包含审计机关在内的一些相关部门没有联系。

国内与政府审计整改相关的文献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基本上都是实务工作者们通过对自身工作的分析、总结所进行的规范性研究,包括审计整改难的成因、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审计整改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等,这些研究文献提出了改善政府审计整改难的措施以及有效推进审计整改工作的相关对策,如曹润林(2008),陕西省审计厅法制处(2008),骆勇、朱长伟(2011),刘峰、阎强(2011),席立平(2013),张银(2013)。

另一部分研究文献则是学者们对审计难、处理难、落实审计决定难问题进行的理论探讨。宋常等(2006)研究发现,经济越发达,违纪金额越大,应缴违纪金额越大,相应的已交金额也越大。喻采平(2010)对政府审计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发现,审计任务强度、执行力度和处罚力度都会正向影响到政府审计效率,而信息披露质量却没有什么影响。

郑石桥、尹平(2010)发现审计机关地位和审计处理执行效率出现悖论,解释这个悖论的原因是审计妥协,而审计妥协背后的制度性背景是“行政模式+双重领导型审计体制”。郑石桥、和秀星、许莉(2011)还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建立了一个制度冲突的理论架构来解释审计机关审计难、处理难、落实审计决定难的问题。

郑石桥、许莉(2011)运用地方审计机关2003~200年的数据,分析政府干预对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干预对上缴财政执行率、减少财政拨款执行率、归还原渠道资金执行率有抑制作用。但对调账处理执行率无显著影响。所以作者指出,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显著影响因素应该是政府干预。

和秀星、郑石桥(2011)研究了财政状况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财政状况会影响到审计处理的执行效率,经济纠错处理方式在财政状况较差的地区效果不好,而行政处理手段可能会更好地解决问题。

顾春、黄俊晨(2014)研究指出,在审计执行效率方面,地方审计机关要高于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办,但审计处理情况和审计建议落实情况则无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他们认为是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审计妥协、委托人不作为以及审计整改联动机制运作不充分导致的。

在审计效果方面,郑石桥(2012)以规制俘获理论解释了国家审计中审计组织模式的差异对审计效果的影响,认为湘潭市审计局推行的“四分离”组织模式实现了从纵向集权—横向集中向纵向集权—横向分割模式的转换,有效地提高了审计效果。郑石桥(2012)从审计频率和审计处罚这两个视角来解释审计效果,建立了一个关于审计频率、审计处罚与审计效果的理论框架,指出审计频率通过预期路径和预防路径对审计效果发挥作用,审计处罚通过威慑路径和心理路径发挥作用。

王跃堂、黄溶冰(2008)研究指出,衡量政府审计质量不仅应考虑其是否发现和报告了违法违纪问题,还应判断其是否履行了矫正职责。所谓矫正职责指的是审计整改,那么应该如何提高整改效率,这是政府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也将朝这个方向努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有的一些研究关于政府审计效率、审计处理执行效率或者审计效果都是在解释“屡审屡犯”这一我国当前政府审计存在的通病问题,而这些研究都遵循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不去考虑审计报告本身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审计报告提到的问题、建议等都是严格遵循审计准则得出的。但本文认为,研究者假设的这个前提是缺乏验证的,比如,各级审计机关都采用的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是否会对审计整改产生影响呢?是产生何种影响呢?本文力求回答这些问题。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理论上讲,审计绩效评价与审计整改有着密切的联系,必然会影响到政府审计整改。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审计绩效评价倾向量化指标,往往缺乏辩证分析而定性不准,整改意见难以令人信服;第二,审计绩效评价是怎样影响审计整改的。

(一)审计绩效评价的倾向性

通过梳理国内关于审计绩效评价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无论是针对审计项目、审计机关还是审计师个人,朱小平(2004)提出的“成本效益比”指标大家都比较推崇,因为通过考察审计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率是评价其绩效的一个非常直接的途径。董延安(2008)认为国家审计效益评价指标应包含两方面:一是反映审计检查力度的效益指标,即查出被审计单位违规金额占应查出违规金额比重;二是反映被审计单位纠正力度的指标,用纠正类型、纠正金额和纠正率来表示。

李永强(2008)在研究美国绩效审计时指出,美国审计署的绩效报告主要是以业绩指标的形式对各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说明,采用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方法对结果、客户、员工和内部管理四个维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Santiso(2009)指出,在宏观层面衡量政府审计绩效是很难的,目前对绩效的评价都是用一些定量指标来测量审计产出,如创造的经济价值。欧阳程、陈莉(2010),易丽丽(2011),徐立、陈翠(2011)在衡量政府审计绩效时,提到应将审计活动的结果包含进来,比如“已上缴财政金额”。

另外,平衡计分卡的引入拓宽了人们对于审计绩效评价的认识,围绕财务、顾客、流程、学习和成长机会,学者们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性和定量指标组合得更加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定性指标的测度还是不好掌握,所以大多用定量指标来衡量审计绩效。比如审计处理处罚决定书中包含的应上缴财政额、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款、应归还原渠道资金额、应调账处理金额等量化数据。由于我国特有的审计制度环境,《中国审计年鉴》披露了一组数据,即审计处理结果落实情况,包括已上缴财政额、已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款、已归还原渠道资金额,已调账处理金额,这里就不具体列举了。

对于审计处理处罚决定,这是跟审计查处问题相关联的,也可以说是审计定性问题;而对于审计处理结果落实情况,则跟审计整改相关联。审计机关绩效评价指标对审计处理处罚决定书中的指标比较青睐,而对审计处理结果落实情况却不是很积极,概括来说目前政府审计绩效评价指标比较侧重于审计查处问题金额。而作为“经济人”的审计师们应该也会比较关注审计查处问题,而不去关注审计整改问题金额。

据2011年审计署公布的绩效报告,2011年度审计署(包括所属单位及派出机构)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报告决定显示,全年查处问题金额866.8亿元,其中:查处违规金额718.2亿元,查处损失浪费金额148.6亿元。据审计查处问题情况与审计署总支出计算得出的投入产出比为1∶96,人均审计问题金额2 835万元。审计署地方优秀审计项目评价标准中定量打分的评价内容是关于审计揭露重大违规违纪、重大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依据查处问题金额的不同等级,打分也不一样,比如“揭露县处级或者相当于县处级(含)以上干部违法违纪犯罪行为,个人违法犯罪金额在50万元(含)以上,并被公检法机关立案查处的;揭露出违反财经法规金额在5 000万元(含)以上,并且相关责任人被公检法机关立案查处的;揭露出损失浪费(含潜在损失)金额1亿元左右,或者其他效益问题,并且在全国、全行业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等等”。

从以上材料可以发现,审计绩效评价标准中关于能以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均是以问题金额为主。当然,尽管审计人员所从事的审计活动不单是查找和揭露存在的问题,但是推行审计机关绩效评价制度是推进审计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审计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审计作风、强化政府审计勤政廉政的重要举措。所以围绕审计揭露问题金额进行的以货币计量审计成果评价应该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不过,这种偏向于问题金额的政府审计绩效评价,往往忽视了对产生问题金额的辩证分析,从而影响了定性的准确性和提出整改意见的中肯性。

张文婧的问卷调查显示,85%的审计机关认为审计经费没有保障,90%以上认为审计经费不足是影响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关键因素。政府审计师作为审计行为的主体,其独立性必须得到保障。以往的研究认为,审计独立性缺失会促使审计师选择向被审计单位进行权力寻租,从而无法保证审计质量。同时,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不强,使得审计师们更加在意对其绩效考核,以此来提高其收益和声誉。所以审计绩效评价的这种“查处问题金额”的倾向性是存在的。

(二)审计绩效评价如何影响审计整改

一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表现为非理性的行为特征。审计人员也难以避免,因为在审计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而产生审计判断偏误,而审计人员的有限理性在审计过程中很容易形成错误判断的心理倾向(效应)。导致审计人员形成审计判断偏误的心理效应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时近效应、锚定效应、肯定性倾向和框架效应。这些心理效应的存在,可能会对审计判断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已有研究只是对这些心理效应现象进行了揭示,并没有对能够导致审计人员产生审计判断偏误的心理效应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动机心理学的目标理论告诉我们,目标是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之一。Lewin(1935)在磁场论中指出,能够满足需求的目标具有正向效应,会促使个体产生趋利行为,而个体与目标的心理距离越短,目标的动机倾向力量就越大,这种力量将诱导个体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在已有文献中,研究者们都非常强调目标期望和诱因价值的动力作用。

政府审计绩效评价的倾向性可以说是审计人员接受审计任务的一个目标,这一目标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就成了影响审计人员行为的一个环境因素。从审计主体行为倾向的逻辑关系可以看出,当政府审计绩效评价倾向于查处问题金额时,当审计人员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或事件时,他们没有动机想方设法完成审计金额定性,以取得好的审计成绩,而不再有意愿继续接手审计整改,因为整改问题金额不被纳入或很少被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结果造成定性的问题被放大了,到后期整改的时候却变得难以实施。如果政府审计绩效评价倾向于整改问题金额,这对审计人员起不到太大的激励作用。事实上,从我国已有的各级审计部门绩效考核办法中鲜见对审计处理结果落实情况的考核,只有少数学者提到要将“已上缴财政”列入财务考核指标中。

审计绩效评价的倾向性不同,审计师所选择的实施路径也不同。朱小平等(2004)认为,政府审计绩效评价的一个很大的困难是如何确定、衡量和计算某一审计项目的收益、成本和风险。我国政府审计绩效评价中存在“问题发现导向”,往往认为一个审计项目做下来,只有发掘出问题才说明这个审计工作没白做,才是有意义的;反之如果一个审计项目做下来,没有发现问题或者发现的问题很小,则会被认为这次审计没有多大意义,可见,这种“有罪推论”假定问题是存在的。实际审计过程成为带着问题去找证明问题的证据,这样很容易将问题拔高、放大,最终将问题定性为违规违纪。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在以问题金额为绩效评价主要指标的情况下,往往出现模糊事项的倾向性定性,导致审计整改措施难以落实,同时会降低审计人员督促整改的意愿。

四、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

本文的实验设计采用单因素组内设计。实验的自变量是审计项目中所涉及的金额,按数额大小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即根据审计项目中所涉及问题的金额分为水果问题、出差问题和房租问题三个组:(1)水果问题组对应的金额为135元;(2)出差问题组对应的金额为2 000元;(3)房租问题组对应的金额为30 000元。

而实验的因变量是审计人员或者审计组对审计项目初步所做出的定性及处罚决定的认可程度,以及对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意愿程度(本实验的具体分类资料受篇幅所限已省略)。

(二)实验任务

实验材料首先提供了某审计局审计某大学的待复核的审计工作底稿,并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员(即被测试者)关注其中的审计定性是否正确,并在背景信息中告知该实验作为审计人员所在审计机构对部门和个人业绩的考核,分别对审计查处和审计整改进行考核。对于审计查处,是以查处违规金额作为业绩指标,在该环节业绩考核方式下,查处的违规金额越多,个人、审计组及所在部门的业绩越好。对于审计整改,是以整改金额作为业绩指标,整改金额越多,个人、审计组及所在部门的业绩越好。对此,该审计机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原来查处问题的审计组继续负责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另外一种方式是由审计局设置的整改处专门负责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

根据实验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员需做好两项工作:第一,复核提供的审计工作底稿,确定是否同意他们对查出问题的审计定性及处罚决定,并在5分量表上标出对初步的审计定性及处罚决定的同意程度,其中1代表同意程度最低,5代表同意程度最高。第二,说明是否愿意负责督促被审计单位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在5分量表上标出对负责问题继续督促审计整改的意愿程度,其中1代表意愿程度最低,5代表意愿程度最高。

(三)实验过程及测试

组织财经类院校审计专业四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首先,由实验负责人把实验材料发给参与实验的学生;其次,由实验负责人讲解实验的一些基本要求,同时提到假定参与者作为审计人员所面临的绩效考核;再次,参与实验的人员阅读实验材料并回答实验任务中的问题;最后,实验负责人收回实验材料。

本实验中被测试者为某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审计学专业四年级的学生,参加测试的共有116名学生,收回的材料中有14份存在数据不完整问题,剔除这14份后剩下102份有效实验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四年级审计专业的学生已经修完所有审计专业主干课程。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列示了对初步查出问题的审计定性及处罚决定认可程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审计师在初步审计定性中给予的定性均为“白条顶库”,而根据实验安排,要求被测试者给出对三个问题初步审计定性的认可程度,结果表明,问题金额为30 000元房租组的定性认可程度最高,问题金额为2 000元出差组的认可程度次之,问题金额为135元水果组的认可程度最低,并且三个问题认可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注:v1为水果问题审计定性,涉案金额135元;v3为出差问题审计定性,涉案金额2 000元;v5为房租问题审计定性,涉案金额30 000元。

表2列示了对查出问题继续督促整改意愿程度的统计结果,从中看出由于审计师既可以选择继续负责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也可以不负责继续整改而改由其他专门负责督促整改的部门来负责,在实验中,被试按照要求给出了对三个问题继续督促整改的意愿水平。结果发现,三组对于继续督促整改的意愿差异不明显。

注:v2为水果问题整改方案,涉案金额135元;v4为出差问题整改方案,涉案金额2 000元;v6为房租问题整改方案,涉案金额30 000元。

(二)方差分析

本文中所涉及的数据由于没有通过正态性分布的检验,所以不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而是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秩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

表3列示了秩和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三个组问题的定性认可程度是总体分布不完全相同,而三个组问题的审计整改意愿程度却是总体分布无差异,这说明被测试单位的审计整改意愿不明显。所以接下来要分别定性认可程度与整改意愿程度对三个组问题进行两两比较检验。表4为秩和检验的两两比较结果。

注:1代表135元水果组;2代表2 000元出差组;3代表30 000元房租组。

从表4可以看出,在审计定性认可程度方面,金额高的30 000元房租组的平均认可程度要高于金额低的135元水果组和2 000元出差组的平均认可程度,并且这种差别相当明显,且有统计意义。而135元水果组与2 000元出差组之间的平均认可程度却无法证明其存在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被测试者金额高的问题比较敏感,给予其审计定性认可度要远高于其他问题组。针对同类型问题,被测试者更倾向于认可金额高的审计问题定性。对于审计整改意愿程度方面,三个组平均意愿程度无明显差别。针对同类型问题,被测试者更倾向于高金额问题的审计定性,而对督促问题整改的意愿却没有倾向性。

实验结果验证了前面的假设,即在政府审计绩效评价倾向于审计查处问题金额的前提下,审计人员在面临高中低三档次金额的问题时,更倾向于对高金额问题进行定性,但不会选择继续督促高金额问题的整改。政府审计绩效评价影响了审计人员的目标定位,目标的诱因价值动力发挥了作用,最终促成了审计人员更倾向于将问题定性为违规,而对于审计整改这一后续程序并没有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从而使得审计整改难以进行。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审计绩效评价对审计定性与审计整改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审计机关自身来讲,政府审计绩效评价的倾向性影响了审计人员对财经违规问题的定性及整改。

当面临同类型问题时,审计人员对金额高的事项更加敏感,倾向于定性为违规,而对金额低的事项定性无明显差异,说明查出金额高的事项成绩更大。而针对同一问题时,高涉案金额诱使审计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偏重的定性,绩效评价的诱因作用使审计人员宁紧勿松,将更多的问题定性为违规。而这些被定性为违规问题中一部分是因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导致一时难以整改,所以形成了“审计问题年年有,年年整改年年难”的怪圈。

(二)建议

本文对审计机关“屡审屡犯”通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 正确认识政府审计绩效评价的目的。

政府审计引进绩效评价的目的是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然而我们在理解这一目的时往往出现偏差,只注重效率——查出了多少违规金额,却轻视质量——整改的效果好不好。绩效评价的核心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只有正确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绩效评价的目的。所以,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应将过程性指标与结果性指标并重,既要考核投入产出类指标(比如审计项目个数、审计项目涉案金额、审计工时用量等),又要考核审计结果性指标(它包括审计计划完成率、审计决定执行率、审计整改效率等),还要关注评价审计是否有效减少了经济社会的不安全因素,是否发挥了“经济警察”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收集公众满意程度、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多维度考核。

2. 规范合理使用审计处理处罚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的具体表现就是审计机关依法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进行处理处罚时,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幅度或方式内,根据合理的判断,有选择地行使行政处理处罚。《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多次用到“区别情况”、“法定职权范围内”、“或者……或者……”等语句,作为审计机关,必须根据事实和情节,灵活运用自由裁量权,在法定范围内做出合法、合理的审计处理处罚,从主观上避免审计人员做出不恰当的审计决定。

3. 完善审计制度,强化政府审计独立性。

我国现行审计体制是行政型审计体制,30多年的政府审计实践表明,行政型审计体制在改革初期还是与国情相适应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问题的暴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同时接受本级地方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的各级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经常会处于一种矛盾之中,这种制度下审计处于经济和行政都不独立的局面。以往对于审计独立性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社会审计,现行的体制也使我们看到了政府审计在行政和经济方面都不独立,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骆勇,朱长伟.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部财会,2011(4).

宋常,胡家俊,陈宋生.政府审计二十年来实践成果之经验研究[J].审计研究,2006(3).

王跃堂,黄蓉冰.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6).

郑石桥,尹平.审计机关地位、审计妥协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J].审计研究,2010(10).

郑石桥,许莉.政府干预对审计处理执行效率影响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

郑石桥.审计机关组织模式和审计效果--以规制俘获理论为研究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3).

朱小平,叶友,傅黎瑛.中美国家审计绩效衡量指标体系比较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9).

曹润林.审计“整改难”成因与对策的多视角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2).

顾春,黄俊晨.审计机关地位、审计目标定位与政府审计整改[J].会计之友,2014(7).

上一篇:医疗审查下一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