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的类型(精选5篇)
内容的类型 篇1
单纯分析我国的教材会使我们陷入误区,只能看到教材的优点。为了发现我国教材的不足,笔者特意选取美国教材《Essential Biology Study Guide》(以下简称美国教材) 与我国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以下简称中国教材)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两种教材的异同,为我国生物新教材的编排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一、教材的类型
美国教材为全一册,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和生态学四个单元,单元下再分20个章节,且教材配套CD-ROM、网络平台等多种媒体资源,是集书本、光盘、网络为一体的新型多媒体教材。学生购买书本的同时需要在网络平台上激活自己预付费用的账户,接下来的学习中,该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与教学内容和进度配套的辅助资源,如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补充、配套的章节练习题、实验探究平台等。配套的光盘中也有许多与教材相关的文献资料,使教师能够开展多种多样的囊括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时空范围,同时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和兴趣[1]。
中国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其中必修三册,是高中阶段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选修三册,学生根据文理分科进行适当的选择性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包括了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三个单元,下设19个章节。教材也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但由于国内教育及网络普及程度等种种原因,利用率较低。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课本为主,教师适当补充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或信息,教学活动一般也只在课堂开展,难以拓展至课外时间,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狭窄,信息量较少。
中美两种教材在类型上的差异,是由于两国长久以来的文化差异导致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使得美国的文化有着其特独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他们崇尚的是一种“放羊式”的教育方式,学生上课非常轻松,随意与老师进行交流,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可以去学习或者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与问题。美国教材针对学生的这种需求而设计,他们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去获取感兴趣的资料,没有任何约束,这使得他们的思维大多天马行空,富有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中国自古以来尊师重道的思维使得我们的学生在上课时必须坐的端正笔直,不能随意开口提问,以显示出对老师的尊重。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般都实行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填鸭式”教育,课堂上讲过的知识就是自己必须掌握的,使用题海战术的中国学生非常辛苦,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自己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同时,美国的网络化教育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他们强大的网络技术和互联网优势是网络化教育强有力的后援。而我国的网络教育才处在起步阶段,这使得我们的教材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
二、教材的编排
我们对美国教材和中国教材的编排做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教材首先对于如何订购与本教材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做了相应的讲解,然后对教材的作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教材的绪论大致介绍了当今社会对于“生物”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生物学的地位、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和作用,同时简单介绍了整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并在结束时提到了作者编著这本书的初衷以及对于读者的希望。前言通篇都围绕着生物这一话题,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让人读了之后感觉到生物是一门很有趣、很先进、容易掌握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前言之后是《如何使用这本书》,是对教材以及配套多媒体资源的使用进行了详细介绍的一篇说明性文字,在说明过程中,插入了大量的教材截图,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即使是在家自学,也能够获得与在学校同样的效果。
中国教材,以必修一为例。教材的绪论没有用简单的前言,而是以科学家访谈的形式,体现了编者对于绪论的重视,希望可以通过绪论增加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用与邹承鲁院士的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治学、做研究应该具备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由于谈话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就为教师的教学留下空间[2],所以访谈录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发挥性。但由于所选取的内容“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成就,在这里又一次提出来,感觉我们的研究总是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上,让学生无法感受到我国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通篇读完,让人觉得生物知识很陈旧、更新很慢,学习生物的过程又很艰难、很辛苦,从而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兴趣。我们认为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中国新的生物科技成就,以展现出我国在生物方面的先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教材的编排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美国教材的这种编排是由于其教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美国教材是集课本、光盘、网络于一体的一种多媒体教材,所以在初次使用该教材时,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对读者进行指导。而该教材面向的群体不仅仅是学校学生,也有社会人士,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使用说明来指导读者如何使用该教材。在美国,并没有关于使用教材的统一标准,选择哪一本作为教材完全是由任课老师自己决定,这样的机制导致美国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该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而中国的教材,一般是由上级部门统一指定,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出版的,因而更强调知识的严谨性、准确度。
三、教材的内容
美国教材文字量多、信息量大。平均每个章节的文字量要比中国教材多好几倍。造成这种文字量的巨大差异是由于两国教材对选取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我们认为,这种差异的本质其实是编者在教学资源选择和编制的理念、价值目标认同方面存在差异造成的[3]。
1.教材语言风格
中学阶段的生物学更偏向于描述性学科。因此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和数据,能更形象、生动的呈现内容,还会有很好的启发性,增加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言风格上,国内外教材差别较大。
美国教材的语言生动活波、富有情趣。在每一章节开始前,都有一个简短的引言,运用一连串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配合插图和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要了解更多。例如,在“CHAPTER 2:Essential Chemistry for Biology”的引言中写到“在美国东部的雨水的酸度比醋还要大;你体重的65%来自于身体内的氧原子;由于表面张力,有些昆虫可以在水面行走;一个人一天可以产生超过三加仑的汗水;多维生素药丸中铁的含量相当于一辆火车或者轮船……”[4]此外,对于那些微观、抽象的生物命题,美国教材运用了反问、类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通过情感丰富的语言,像与读者对话一样亲切的语气进行描述,使人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作者对于科学成就和生命奇迹的赞美和惊叹。把一个抽象的过程,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熟识的事件,语言生动而形象,富有启发性,使人在不知不觉间掌握了原本复杂而精细的原理或者机制。
相较之下,中国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准确性,语言上简洁、干练、不繁琐[5],表现出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在教材中运用了适量的比拟、反问等修辞手法,以方便或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但不过分表达作者的情绪,使教材带有一种冷静、凝重的客观性。
2.知识的完整性
美国教材在对任何一个生命过程的描述中,都会保持其知识体系的独立完整。从问题的初始到结束,所涉及到的知识都会完整无缺的给予,不会因为以下问题导致知识上出现断层或断裂。
(1)不以学科分割知识
美国教材在涉及到学科交叉性知识时,不会以学科界限分割知识间的联系,而是根据具体篇章、具体内容的特殊需要,有目的、有侧重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生物知识体系中来[3],使之成为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又对学生后面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例如:在“元素和化合物”中,教材用大量的篇幅和多种图示详细介绍了原子的结构、电子的排布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原子,并且对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和原理也作了详尽地解说,从而为后面从水的极性出发介绍水的结构、水维持生命的属性、水的凝聚力等做了系统的铺垫。在“光反应:将太阳能转化成光能”中,教材引入了物理上太阳光的性质和色素的化学构成等方面的知识,对光反应的原理和机制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使学生透彻理解光反应如何产生ATP和NADPH。
而中国教材在学科交叉时,采取的则是学科本位的态度,对于非本学科的知识,大多采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理方式。即便引用,也是象征性引用,并没有起到真正传授知识的作用。在篇幅以及内容上都与美国教材有一定的差距,例如,细胞化学在整套书中只有寥寥数笔。尽管中国教材在这一点上努力做出改变,增加了“学科交叉”栏目,但实际上却并没有达到不同学科的真正融合,更像是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简单罗列在旁边,对于学生是否理解,如何与生物知识有内在的联系,却不做过多的解释和说明。
(2)机理性知识的阐述
美国教材重视机理性知识的传授,详细地对机理进行阐述、迁移和扩充,强调机理的重要性是美国教材编制的理念。但由于机理性知识大多较为抽象,在讲解过程中具有难度大、理性强、不容易被接受等特点,为此美国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不惜耗费大量笔墨,跨越学科间的障碍,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制作视频动画、实例图示、显微照片、实物模型等辅助资源,一切都为了机理性知识的阐述服务。更重要的是,美国教材常常将那些抽象、深奥的机理转变成生活中可见、可感的具体事物,方便学生理解,再对知识进行迁移,使学生加深印象。例如,在讲解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时,制作的“跳豆”模型(图1),从图示就能直观的明白酶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样的讲解,不仅容易理解,也方便学生记忆。美国教材强调的是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也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
相较之下,中国教材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我们往往只重视选择结论性的知识,只要求学生知道“是什么”,对结论的形成过程往往省略或者简化处理。比如,同样介绍酶的催化功能,教材只说了酶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却没有说酶为什么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怎么降低反应活化能。对于卡尔文循环,教材只用“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被[H]还原”一句话取代。对于“为什么”、“怎么发生”这样机理性、过程性知识的阐述都是简单的带过,不做深层次的解释和说明。这样编写教材优点是结论突出,过程简单,方便学生的记忆;不足就是无法使学生形成真正的、深入的理解,对于结论背后的原理也不能完全掌握,无法做到活学活用。
3.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验是生物学的灵魂,生物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6]。通过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态度和创新能力。
各个国家的课程标准决定该国的教材编写。美国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探知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时会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某些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从事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6]。中国的课程标准要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7]”的目标。从两国课标可以看出,虽然两国都提倡科学探究,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侧重于探究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而我国倾向于实验技能的培养。
美国教材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并没有单独列出科学探究的栏目,而是将科学探究的精神融入贯穿整本教材。教材在编写方式上注重在思维上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每个章节的开始总是有一段“Overview”,以启发性的谈话方式将学生带入与本章节有关的问题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材附有大量的课下活动和实验,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在网络或者实践中完成,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并与他人分享,畅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表现。
反观中国教材,体现科学探究思维方面做得不够全面,教材中尽管也加入了问题探讨、讨论、实验等环节,但由于目前国内生物课课时较少,对问题的讨论往往只是“点到为止”,教师并未做过多、过深的引导,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很多实验内容更是只能“纸上谈兵”,只是大概地讲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并不会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虽然与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增加了许多新的栏目,加入了大量彩色照片和示意图,教材的丰富度和可读性大大提高,并且融入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更加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无疑都是我国教材的进步。但是与美国教材相比,我国人教版在资源选择方面,总体上趋向记忆,而不是思维[8]。
四、对我国教材编制的启示
1.语言的丰富度有待提升
针对中学生物描述性强的学科特征,语言的重要性是不容忽略的。我国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可以多用第二人称进行陈述,结合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让人读起来亲切、自然。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教材本身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我国教材突出结果和结论,简化过程和原理,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学生记忆和对知识点的掌握。但这样的掌握其实只是“知其然”,想要真正地“知其所以然”还是要对结论背后的原理和过程做详细解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探究能力和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我国教材对此也在不断做出修改,增加探究性课程的比例。但由于课时和大班教学等原因,使得我们的探究性课程“名存实亡”。我们必须要重视探究性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安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平衡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熊国勇.美国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网络教学活动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
[2]龚大杰,杨国锋.对物种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绪论”的比较分析[J].中学生物教学,2012(11).
[3]孙仲平,唐晓燕.中外高中生物教材资源选择与编制的比较[J].教育科学研究,2010(3).
[4]Neil A.Campbell,Jane B.Reece.Essential Biology[M].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Benjamin Cummings,2001.
[5]赵璐,李高峰.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学科”的比较[J].中学生物学,2012(28).
[6]颜晓佳,李韶山.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实验板块的比较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2(28).
[7]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孙仲平.中外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研究的报告[J].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
内容的类型 篇2
2002年itbulu才接触到电脑是什么样的,一接触电脑就喜欢上做网站.从那时候免费空间做个人主页开始,后来才接触到博客.最早接触的是叫破落废墟的博客,后来是用LOVEYUKI的ZBLOG,再后来才有了现在比较流行的Z-BLOG和PJBLOG.现在不管是做博客还是网站,比较之前有很多的不同.
一是现在网站太多,中国的个人站长真的很神奇,一个人能有几个网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网站.关于网站的多少与站长成功的看法itbulu准备在下一篇写.
二是网站收录很难,以前随便做一个网站收录上千,上万是没有问题的.
三是,现在交换链接很累.每个人都有一个评价标准,看收录的,看快照的,看PR的.
今天itbulu就针对网站收录难,尤其是百度搜索引擎很是挑剔.收录达到一千估计就很困难,更不要说几万收录.即使你网站有几万的,几千的收录,有可能网站site不在第一被降权.
那很多朋友要问了,什么样子的网站会被收录呢?什么类型的网站收录很多呢?我们做什么网站百度收录和流量多呢?
很多问题困扰着站长,当然也困扰着我.尤其是我们提供SEO服务的团队还是个人,在收录,权重,排名上尤其关注和关心.中国站长很聪明,有时候迫使搜索引擎去改变算法,我们的网站程序增加了采集功能,也有专门的火车头采集程序,我们不要人工更新就可以入库到网站,搜索引擎还没有改变算法的时候火了一批人.然后很多人去跟随去做,内容的重复性和垃圾性导致百度算法更新,对重复的内容都不容易收录,当然了,如果你的网站质量高,权重高,域名老,你的内容即使是抄袭,也可能被收录.
内容不要采集,除非你对你的域名有信心.原创或者伪原创会提高你的网站收录量.内容上,不要做生活知识类的,itbulu认为这样的网站百度被有排斥,因为他有百度知道,会让你没有饭吃.我们在不考虑流量时候可以做一些比较偏门的;如果我们为了流量,我们必须要域名权重高,做专题类的,不要做全能的网站.
以上是itbulu认为提高网站收录数量的因素.不知其他朋友有没有不同看法?
厚诚集智 成长无限 企业大学网 www.51hlht.com
★ 如何提高百度收录量 坚持+技巧
★ 百度金鹰奖文章感言
★ 我最喜欢的文章征文
★ 广告语收录
★ 从百度只收录首页到1个月后收录102页的启示
★ 国庆祝福语收录
★ 励志句子收录
★ 百度求职信
★ 简历样版
内容的类型 篇3
这项研究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针对所有相关企业随机抽样调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了8000份调查问卷,其中约197人填写并交回,精确度在6%左右,可信度达到90%。作出答复的公司包括:美国退休者协会(AARP)、好事达保险公司、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ASPCA)、波士顿科学公司、GE医疗集团、印第安纳能源公司、万通公司、全国保险公司、TCF国家银行、北卡罗莱纳大学,等等。
结果表明:基于印刷型出版物的内容营销(cont entmarketing)在持续不断地扩张。营销者在所有类型的内容营销上花费了401亿美元,是历史上第二个高峰。其中,在视频、手机、虚拟活动、教育性内容等方面史无前例地花费了高达125亿美元。
每个公司的内容营销活动平均达到了403.8次,甚至高于每天1次的频率。这个统计结合了各种类型的内容营销出现的频率,而且显示出品牌已经日益成为一种媒介,他们分享越来越多的信息、新闻和教育。
随着其他形式内容营销的发展,印刷型定制出版物(数十年来最原始的内容营销类型)也同时在发展,其中杂志的开本更多样,页码更多。发行量也在增加,而刊期在降低。
一、印刷定制出版物的特征
1.每个公司的特有刊物
由于总体经济环境而造成的两年衰减后,每个公司所出版的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数量为1.7本,连续两年达到最低点。
2.每种刊物的刊期
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刊期已经连续两年下降,只有6.1期/年。这种趋势似乎与越来越多的利用杂志版式(一种典型的更少刊期、更多页数的媒介形式)和简报版式(一种典型的更多刊期、更少页数的媒介形式)有关。
3.每种刊物的页数
近十年来,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平均页数连续两年攀升,达到29.4页的最高点。这比上个十年增长了145%。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页数在以每年1.4页的增幅增长。
4.每种刊物的期发量
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平均期发量达到了历史性的52010份。在过去的十年里(2001-2010)。每种刊物的期发量几乎增长了两倍,达到了180%。
5.每种刊物的年发量
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平均年发行量是结合了每种刊物的刊期数和平均期发量而得出的。2010年,每种刊物的年均发行量为317261份(6.1*52010),比1999年(123448份)增长了157%。
6.主要受众
这是连续第八年,刊物的外部受众数量超越了内部受众数量(79%:21%)。尽管这项研究并未查明形成这种固定模式的缘由,但这种趋势可能是印刷型定制出版作为外部市场工具产生作用,并运用电子手段诸如公司利用内部互联网向员工传达信息的结果。
7.外部受众
正如之前看到的数据那样,印刷型定制出版物有79%针对外部受众,这些受众由企业和个人用户组成。正如上年所示,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外部目标受众大部分是个人用户而不是企业,这是一种新的趋势并且将持续发展。
8.发行方式
由于发行越来越倾向于面对外部受众(并且离内部受众越来越远),毫无疑问,最受欢迎的经销方式是美国邮局服务,2010年的数据就表明了这个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
9.四色印刷的采用
在2010年的类似报告中,我们认为,不采用四色印刷的时代将在下个十年结束或近于结束,而2010年的数据也显示了这个趋势。2010年,在生产印刷型定制出版物时,全部或部分采用四色印刷技术的公司的比重创纪录地达到了88%。
10.出版物的版式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简报版式复苏三年后,杂志版式又重新占领了主导地位。56%的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版式为杂志(这是创纪录的),持续增长的刊物页数也进一步支持了这一数据。
11.广告市场
付费广告的增长和减少似乎是周期性的,也许这是一个品牌摸索广告者参与价值和广告者摸索使用品牌中介去推进他们信息的过程。付费广告在2006-2008年间都在递减,而最近2年又开始增长。2010年,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付费广告达到了十年中的历史第二高点——30%,仅次于2005年的34%。
12.刊物的平均刊龄
六年前,我们曾提供很多选择给被调查者,让他们来回答他们的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平均刊龄问题。平均刊龄从8.2年增长到9年,显示出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持久生命力。
13.刊物种数
由于营销者已经将内容营销的媒介从印刷媒介扩充为各种媒介,因此美国印刷型定制出版物已经连续三年减少,2010年为110174种。尽管自2007年达到高峰后,定制出版物数量一直在减少,但是递减率却很稳定。尽管种数越来越少,但是每种刊物的期发量在增长,页码在变厚,更多采用四色印刷,而且多采用杂志版式。
14.年总发行量
2010年,印刷型定制出版物的年总发行量(种数*期数*平均期发量)为350亿册,比上年下降了12.9%,比2005年(458亿册)下降了20.09%。从1999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年发行量已经由当时的119亿册增长为350亿册,几乎翻了三倍。2010年的年发行量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每种刊物的平均期发量(实际上期发量还有所增长),而是刊物的刊期变化,以及定制出版物的杂志化倾向。
15.页码总数
2010年定制出版物的总页数(种数*平均页数*刊期)为1980万页,比2009年的2150万页下降了8.2%。刊期(而不是平均页数)再次成为页码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从1999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每本印刷刊物的页码平均每年增长9.8%,总增长率达到134.9%。
二、其他形式内容营销的特征
1.其他形式的品牌内容
这是第二年我们研究了内容营销活动的其他媒体形态。这里显示的是2010年的研究结果。一般来说。最常使用的是网站的文章,博客和其他内容的更新(79%)。品牌视频是发展最快的一种形式,在2010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除了3种形式外,其他的形式都在增长,增长率从2个百分点到7个百分点。递减的形式为电子简报、播客和聚合内容源。原因在于社会媒体活动抢占了他们的地盘。
2.使用其他形式媒体的预测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一些其他的媒体形式竞争将持续白热化,很少有被调查者会认为它们的利用率将减少。实际上,对于网站更新和手机内容,没有被调查者认为它们的使用率会降低。对比2010年,被调查者更持有信心的形式是视频内容。57%的经营者说他们将采用视频内容形式,而上年的这一数据只有54%。2010年比上年增长了7个百分点。对视频内容形式的需求将迅猛增长。
3.其他形式的使用频率
网站更新又一次成为最常用的形式(70%的营销者都在使用),它有最高的使用频率。营销者平均每年更新他们的网站142次,几乎每周3次,主要是文章邮件和其他内容。从所有形式的使用频率来看,营销者平均每年进行内容分销403.8次,每天约1.1次。
三、市场费用
1.总体费用(包含生产和发行)
在生产和发行上的费用可以反映出美国公司在内容营销上的“预算”已经跌至401亿美元。这是连续第二年我们将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内容营销增加到这个调查中来,电子媒体是唯一一种每年增长的形式。印刷媒体的费用仍然占据内容营销最主要的份额。整个市场花费数据是在经济萧条期收集的,因此这个数据可能会不那么乐观。
2.总体费用(只包含生产)
除了发行和员工费用外,美国公司在内容营销的生产上花费了264亿美元。
3.占总营销费用的比重
在市场、广告和传播的所有平均预算中,29%的资金用于内容营销。2010年开始的轻微下降虽然可以反映出成本效益,但仍是难以解释的。营销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减少了印刷发行量,并日益侧重于电子媒体的发展。然而,29%的营销费用对于内容营销来说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并且它表明从这一研究开始到现在,内容营销的费用一直在增长。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内容的类型 篇4
一、音乐教学评价的类型
在素质教育中, 音乐教学评价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使评价的过程公正、客观, 使每一个被评价者获得最大的发展, 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按照评价的范围、功能、时间及参与者的性质等方面可将高校音乐教学评价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类。
1. 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
(1) 自我评价, 即高校自行组织的评价。它是根据高校设定的音乐教学目标, 对校内音乐教学工作进行的评价。如:音乐教学质量评估;音乐专业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水平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人格修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自我评价是高校自我管理与约束、自我改革与发展的有效机制。 (2) 外部评价, 有政府评价和社会评价之分。政府评价, 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价。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 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工作实践和音乐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的评价, 如:音乐人才培养水平、音乐教学质量的评价等。社会评价, 即社会组织及协会组织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由社会中介组织, 如国家或省级的音乐协会、音乐专业学术团体等社会组织实施的一种评价方式。
2. 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1) 单项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某个方面进行的评价判断。如:对学生声乐成绩的评价、人格修养的评价;对教师教学综合素质的评价、课程教学的评价等。单项评价主要是为了及时掌握和了解被评价者某一方面的状况, 以便为其改进学习和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在单项评价中, 评价内容比较单一, 评价方式较灵活。 (2) 综合评价是对被评价者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判断。如:对高校音乐专业培养水平的评价;对音乐专业办学水平的评价等。综合评价主要是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被评价者的整体工作运行状况和办学综合条件, 为促进被评价者的音乐教学工作提供改进的依据。在这种评价中, 评价范围和内容较为广泛, 组织工作比较复杂, 不适合频繁地进行。
3. 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和微观评价。
(1) 宏观评价以音乐教育的整个范围而进行的教育评价。包括对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音乐教育的制度、教学管理、教学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宏观性的评价。 (2) 中观评价以高校音乐教学多方面的工作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方式。包括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条件、音乐院系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工作、后勤服务等方面而进行的评价。 (3) 微观评价以被评价者的发展变化评价对象。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声乐或器乐专业水平、学生的健康状况、鉴赏美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二、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
1. 对学生的评价。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主要指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 与学习目标有直接联系的内在过程。情感因素在音乐学习及音乐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 不仅可以表现为学习兴趣与激情, 而且体现在学生音乐生活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态度因素也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因素, 可以表现为学生学习的追求与责任, 也可表现在他们对生活的乐观进取的态度。价值观, 既可表现为个人价值, 也可表现在个人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即社会价值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因此, 音乐教育的方式应当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其教育的效果应体现在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情感反映的培养上。 (2) 过程与方法方面。对于学生而言, 音乐学习应当重视过程, 强调方法。而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 因为音乐教学的任务与目标往往体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从教学方法而言,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学习音乐不如会学音乐, 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在音乐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应当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及个性发展的评价。音乐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需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相结合, 充分考虑影响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各种因素, 确保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符合音乐学科的规律与特点, 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无论评价的对象是学生、是教师, 还是整体音乐教学工作, 都应着眼于整体, 并涵盖音乐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 (3) 理论与技能方面。音乐知识包括理论与技能两大方面, 音乐理论知识体现在作曲、视唱、练耳、鉴赏等方面;音乐技能知识包括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声乐技术层面, 也包括器乐演奏的技术层面。音乐理论与技能知识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运用到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教学评价的指标可分为几大块, 包括视唱能力、作曲能力、欣赏能力、歌唱表演能力、器乐演奏能力等。
2. 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思想与业务素质、课堂教学能力两大方面。 (1) 思想与业务素质。高校音乐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 其思想与业务素质上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要有教师的职业操守, 要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 时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其二, 要敬业爱岗, 能运用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积极改善与调整自己的心态, 以尽快适应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其三, 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包括良好的音乐感、较高水平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修养、专业的音乐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 (2) 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评价最常见的形式之一。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一般从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在音乐教学评价中, 课堂评价应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能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确保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注重他们的生活体验, 真正把学到的理论和技巧知识融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现是高师教育的主题。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 音乐教学评价是一种音乐教育和管理的运作手段, 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和提高培养对象的全面发展。新课标的出台促使高校音乐教学评价的改革, 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正规化与标准化, 对高校音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音乐人才培养实现起到了监督和指导作用。同时, 在鼓励、激发音乐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方面, 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 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制定与完善相应的音乐评价标准和策略, 准确有效地对培养对象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 使评价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良机。
参考文献
期末试题类型及各章重点内容 篇5
一、期末考试安排在第二十周上课时间,即6月30日上午,按平时上课时间,地点在4201。上课未讲到章节均不在考试范围内。
二、题型主要涉及:单选、多选、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名词解释、问答题、综合题等
几种题型,各套题中题型有所不同。
三、各章节重点内容:
第一章,国际会计定义、会计职业界的国际化;
第二章,会计模式、影响会计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会计模式分类(主要是缪勒、诺
比斯、阿伦、盖瑞的分类);
第三章,美国会计模式基本特点、职业界及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萨班斯法案》的影响,美国会计实务特点;
英国会计模式基本特点、职业界及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概念体系与美国的异同,增值表;
法国会计模式基本特点、会计方案,会计实务特点,会计改革;
德国会计模式基本特点、总费用法损益表、独特的会计惯例,会计改革;
以上四个国家全国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准则的名称及其演变。负责监督财务会
计准则施行的机构的名称及演变。
第四章,日本会计实务体系基本特征,三法体系、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化,实务特征;
荷兰会计实务体系基本特征,三方会计准则委员会,现行重置成本计量;
瑞典会计实务体系基本特征,准备会计,《理解瑞典财务报表入门》。
捷克会计实务体系基本特征,墨西哥会计实务体系基本特征;
美英会计模式和欧洲大陆会计模式的异同点
发展中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一般特征;
对比法国、德国、荷兰、瑞典这四个欧洲大陆国家的会计实务体系的异同点。
第五章,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定义,国际会计协调化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联合国会计和报告国际准则(ISAR)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的性质及作用;欧盟的4号指令、7号指令,欧盟的新会计策略;
IOSCO的“核心准则工作计划”;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性质、国际审计准则。
对本章中提出的推动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六个主要国际会计组织的性质、作用和成果,作一简括的评价。
第六章,IASC三个阶段的发展战略,重组前、后的组织结构,对比美、英、IASC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