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

2024-05-15

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通用12篇)

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 篇1

1 历届奥运中国的金牌榜概况

结束钟声响起第30届伦敦奥运会落幕的讯号, 荣获38金位列金牌榜第二位, 奋战异国他乡的中国军团再次让世界给予掌声, 回望1984年, 中国军团第一次正式亮相洛杉矶奥运会, 许海峰以“普拉多的枪声”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再望伦敦奥运会, 中国金牌数目呈递增数列。而同为亚洲的日本、印度和现代奥林匹克圣火诞生之地希腊三国在历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又如何呢, 见表1。

注:1.因在1984年之前中国未参加过奥运会;日本于1912年开始参加奥运会但金牌数为零;印度从1928年开始参加奥运会。所以将1984年之前的奥运会分为1896年-1908年, 1912年-1924年, 1928-1980年三个时间段, 便于统计计算。2.两次世界大战中, 使原拟在1916年、1940年、1944年举办的第6届柏林奥运会、第12届东京奥运会和第13届伦敦奥运会被迫取消。

对比分析:从表1中, 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展望这八届奥运会, 中国的金牌数成上升曲线, 除了取得5枚金牌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 其它五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都达到了两位数, 另全世界震惊的是,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狂揽金牌51枚。中国军团共夺得201枚金牌在这八届奥运会。进入21新世纪后, 在悉尼、雅典、北京、伦敦这四届奥运会取得了149枚金牌, 占据了总数的74.1%, 从这些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 伟大的中国军团变得更加强大, 是奥运会上夺金大户。

第二: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一共8届奥运会, 伟大的中国军团取得201枚奥运金牌。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字!希腊作为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 参加近所有历届奥运会, 但获得的金牌数也仅仅是30枚。作为亚洲体育强国的日本,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一个世纪内近25届奥运会中, 也才取得了130枚奥运金牌。印度, 提及起来在奥运会金牌榜上让我们感到陌生的国家。和中国一样同为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 她的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七, 竟然从1980年后没有夺取过任何一枚奥运金牌。虽然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有令人津津乐道的男子曲棍球六连冠, 但是直到2008年8月11日, 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 朱启南的卫冕梦想被枪手宾德拉的神奇一射击败了, 因此印度奥运史上第一枚个人项目金牌诞生了。同拳击手维金德尔和摔跤选手库马尔赢得的两枚铜牌一起, 印度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最好成绩就是这3块奖牌。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 印度获得了26枚的奥运会奖牌, 其中9枚金牌6枚银牌和11枚铜牌, 只相当于中国一届奥运会的金牌数。更有甚者, 非洲等一些国家, 参加数十次奥运会却从未获得任何一枚奖牌。在如此状况下, 仍未能填满誓死夺金中国军团庞大的胃口。

2 金牌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博弈:人的价值, 高于奥运, 重于金牌

2.1 誓死夺金现象

在2012伦敦奥运赛场上, 人们感动于运动员奋勇拼搏的精神, 也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竭尽全力却获得银牌的举重选手吴景彪比赛结束后多次“道歉”, 说“愧对国家, 愧对中国举重队”;在羽毛球小组赛中消极比赛的女子双打组合于洋/王晓理, 导致参赛资格被取消。中国体育被冠以“金牌至上”、“功利主义”, 舆论哗然。

2.2 赛后反思

姚明对羽毛球消极比赛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指出在篮球比赛中也发生过类似事件, 我们在体育中所表现出作为公民的价值观, 却被金牌操纵着, 只把金牌当作目标的价值观, 显然金牌的价值高于了我们。

金牌是否就是竞技体育的全部?金牌的内涵和价值又该如何看待?在伦敦奥运会落幕后, 中国军团应把误解澄清, 重整思路, 对金牌的价值有新的认识,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竞技体育的唯一目标是金牌吗?它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体育最重要的内容是金牌吗?它是对运动员积极训练参与、顽强拼搏的奖励与鼓励。他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 金牌是体育最高成绩的象征。

闪光的不止是金牌, 虽然金牌的重要性无可厚非。在比赛中每个项目的奥运金牌只有那一枚, 也决定了大多参赛选手不能如愿的登上最高奖台, 但是他们照样赢得了那块属于自己的“金牌”:他们不懈的坚持、他们坚强的信念、他们努力的奋斗, 相信所有观众都会被他们精神所感动, 不一样的荣耀却一样是奥运赛场英雄。三届奥运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意外丢靶拱手相让金牌的射击运动员埃蒙斯、阿富汗代表团中唯一的女将塔米娜、比赛中因伤痛缠绕跌倒的刘翔……他们暂时失去了荣耀, 却永久赢得了观众赞扬。

奥运赛场上, 闪光的不止是金牌。用行动彰显奥运精神的参赛选手虽无缘金牌, 却一样为星光璀璨的奥运殿堂点缀着最美的情愫。有欣喜就有失望, 有成功也会有失败, 这才体现了竞技体育的真正魅力。

参与、拼搏比获胜重要。不只是体育, 万事莫过于功利, 方能不为功利所害。只要开阔思想, 奔跑、拼搏的脚步才能强健。

3 金牌背后的那些事:举国体制的实施

为什么一人高呼, 中国军团的千军万马就可以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杀”?为什么使得有些运动员想尽一切办法去夺取金牌?为什么伟大中国军团每次都能凯旋而归?

中国体育自1949年建国以来, 就提出实施了举国体制。举国体制最早是原苏联通过政府选拔和培养有天赋的优秀运动员参加比赛, 用此可以集中力量, 使优秀的教练员都有统一的训练观念和计划是这样做的最大好处。促使运动员刻苦训练, 遵守纪律, 有强烈的求胜欲望, 这是致胜的关键在奥运比赛中。举国体制实施, 使我国在国力尚不强大的情况下, 竞技体育实力能够迅速崛起, 实现短时间内竞技体育的腾飞, 确立在整个亚洲, 乃至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一跃成为令世界称道的体育强国。

3.1 举国体制的定义

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 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 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 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在体育中, 就是以世界大赛的冠军 (特别是奥运会) 为最高目标, 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 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3.2 举国体制的背景

3.2.1 实行举国体制的必然性: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之时, 百业俱废, 急需发展, 体育也不例外。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 在国际赛场上新中国亟需展示和树立新形象, 提高自己在国际地位的需要、以及作为一个文明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与文化传统底蕴深厚的大国在近代所遭受的百年耻辱所激发出来的民族感情, 新中国理性选择政府主导型体育体制, 实行举国体制有其必然必要性。

3.2.2 实行举国体制的可能性:

第一, 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苏联举国体制的成功。

苏联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首次派团参加了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为了彰显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自身的强大, 出于考虑政治的需要, 苏联政府也为此做了长时间准备的工作, 运用行政手段以及政府拨款选拔训练运动员, 在这届奥运会上可喜的是, 总奖牌71枚, 其中金牌22枚, 以总奖牌数第二的优异成绩, 成为最有实力追赶美国的奥运强国。这一惊人成就显示了以政府为主体来搞竞技体育的社会主义国家巨大能量, 在本届奥运会后, 中国体育代表团赴苏考察感受到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国体育代表团在8月中旬回国后, 作为团长荣高棠即刻向我们党中央做汇报, 恳请设置类似全苏体育运动事务委员会那样的部级机构, 在中央政府内来领导全国的体育运动事务。同年11月15日举行的第十九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当代中国的体育体制。

第二, 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体制保障。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政治制度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能够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 集中力量办大事。无疑为中国实施“举国体制”奠定了基础和操作空间。

3.3 举国体制的发展走向

鉴于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国情发展, 举国体制将继续存在, 但仍需改进和完善。

1.“举国体制”是中国竞技体育在世界体育高峰上树立的一面旗帜, 在运动技能水平提高方面取得了使人震惊的成绩, 成为赢得金牌的最佳途径令许多国家瞻仰。“举国体制”可以快速提高竞技水平, 特别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所以此体制在中国这个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 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 然而, 要建立体育强国, 务必走出急功近利的陷阱, 必须进行深层次化改革。

2.对于“举国体制”在国际体坛仍然发挥巨大影响力的高水平竞技运动体系, 如同所谓的“两弹一星”和许多大型国营企业一样, 历经半个世纪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上, 将会继续发挥无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不能视其为计划经济产物就弃之如蔽履。这个庞大的体系途经几十年, 虽经过艰难的改革, 但比起如国营企业转轨这种其它领域, “举国体制”显然轻松多了, 它经历的挫折和付出的机会成本都能欣然接受的。

3.“举国体制”必须使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可摒弃, 但又要改革, 还要保持中国特色和国际优势, 不能脱离国内体制改革进度。因此, 认真进行内部改革实现体制创新以及打造一个新体制脱胎换骨, 才是唯一的出路。无论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 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 专业训练与业余训练, 这一体制必须表现出最大的社会包容性, 向体育社会化道路迈进。

4 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向全民健身转变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

我国国务院于1995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鼓励广大社会民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中来。历经几十年的开展实施, 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用以促进群众健身思想意识。

上海市民走在了全国人民的前列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2012年6月10号毛泽东同志题词“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60周年纪念日之际, 举办了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 这一体育盛会历经半年之久, 推出了大项50个, 小项2399个, 高于600万人次参与, 彰显魅力繁华都市的体育嘉年华。取消“金牌榜”, 代之以全民“流汗”的激情, 是此次市民运动会的特色之一。“高手在民间、处处有达人”, 随着赛事的不断开展, 涌现出一大批代表上海水平的市民选手。这是老百姓自己的体育盛会, 他们就是运动明星, 跟随着全民健身的热潮, 展现着生命不止, 运动不止的精神。

从表2中可以看出:

第一:上海市首届市民运动会, 举办的项目之广, 规模之大, 参与人数之多, 初步达到了“全民健身”的宗旨, 突出了大众参与理念, 逐步实现了增加健身人口、增强身体素质和提高民众参与度的目标。市民运动会也提高了市民群体的健身意识, 提升了上海市民的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 也极大促进了上海市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 推动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第二:分析参与上海市民运动会人群年龄层次, 老年人群响应全民健身号召, 在运动会上积极参与锻炼所占比例为30%;青少年人群所占的比例也为30%;中青年人群所占比例为40%。参与运动的人群年龄层次相对处于一个合理状态。参赛人数占上海市总人口的30%, 超过了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28.2%,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全民健身的氛围和状态。

5 结论

1.中国体育事业方兴日盛, 同时也是体育体制转型的主要时期。当前社会我们正在鼎力发展竞技体育, 也要极力发展全民体育, 由“金牌效应”带来的“金牌至上”“竞技至上”的思想应逐步转变为“全民健身”、“全民参与”“全民快乐”, 真正意义上实现三民主义—民生、民众、民乐。在各个领域加快推动小众体育向大众体育转变, 竞技体育转向可以达到健身目的且参与度趣味性较高的全民体育, 进而更快促进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2.政府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职能, 顺应上海市民运动会的不断开展, 方能紧随时代发展潮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指示, 树立良好的公共体育服务理念;加大财政投入, 有效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障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积极举办城市以及乡镇运动会, 增强公民参与度。像这样重视全民健身体育的深入展开, 最终实现体育强国这一宏伟目标。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中国、日本、希腊和印度四国历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对比分析, 得出中国体育大国的优势和金牌大户的原因所在, 最重要的就是举国体制的实行。通过对举国体制的分析, 加之我国的国情分析, 得出举国体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因此, 关于中国体育体制的发展趋势研究, 展开对2012年首届上海市市民运动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 得出必须推动竞技体育向全民体育转变, 从而更加促进中国这个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举国体制,全民体育,体育强国

参考文献

[1]李亚男, 鲁莺.中国的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之争[J].科技信息, 2009, (31) .

[2]肖伟, 田媛.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角色的转变[J].运动, 2010, (10) .

[3]黄浩军.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中体育院校的目标定位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10) .

[4]吕婵.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 .

[5]刘旻航, 孙庆祝, 付玉坤.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嬗变[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3) .

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 篇2

烹饪与营养教育:

沈美玲2304100215王丽2304100216潘梦萍

2304100213

杨红2304100121陈林2304100102叶方方

2304100122 摘要:教育体制的发展是历史过程,不是思想过程。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是从古代的封建科

举制度发展到现代的应试教育,从这之中我们可以知道要想更好的完善教育体制就要做到理

论学习与实践充分结合。把问题一分为

二、全面的看待,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

把握对立。

关键词:中国教育体制理论联系实际矛盾分析法普遍性与特殊性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报道:有人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中国学

生和外国学生分别完成同一个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远不如外

国学生,而在理论考察方面中国学生则对答如流,让外国学生吃惊不已。由此可

见,中国教育体制自古以来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面不够重视,促使了这一现

象的发生,所以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应引起重视。一:中国教育发展简述

(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

《记·学记》中便有对学生管理和考核的规定和要求。自隋炀帝大业二年(公

元606年)中国作为世界的文明古国,孕育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早在战国时代的《礼》置“进士科”开始的科举取士、分科选拔、逐级考试,在考生来源、考试

科目与方法、录用程序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制度。科举制生发于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它开创了人才测评选

拔的新纪元,在教育评价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科举制度源于中国的西汉察举,形成于隋唐,经宋、元、明时代的发展演化,至清代在方法上已甚是

完备。虽然,科举制发展到末期因内容陈腐、权贵干预和沦为统治者营私结党的工具等等弊端,从内容、体制等方面看却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作为封建王朝选士制度的科举就在清朝行将灭亡的前夕,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科举制的产生是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发展的必然。科举制的问世,是中国和人类教育领域乃至政治、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它开创了人才教育的评价、选拔的新纪元,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强大的生命力和作用力对中国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近代教育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改良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并发展,终于出现了百日维新的改革。清政府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不得不于1901年开始推行新政。其中,教育方面也做出了某些改革,实行所谓“新教育”,设立新学堂,建立新的学制,加速了科举制的衰亡。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对清末封建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伟大的“五四”运动,使国民思想空前解放,西方教育思想大量涌入。

(三)中国现代教育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在规模、数量、速度上迅速发展,围绕经费、创

收等财政视角的改革,以及围绕招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使人们感到了明显的变化。然而,现今的我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九年义务制教育,高考这些门槛在决定着当代人的未来,老师想提高升学率,为了应付各种统测统考,领导卡教师,教师又卡学生。学生一旦考不好,教师待遇立即受影响:在“末位淘汰”的变态考评模式下,不但职称泡汤,还可能发配到偏乡僻野。于是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周末没了,法定节假日没了,寒暑假也没了,每天要“摧残”到夜里十一、二点„„,违规补课屡禁不止,恶性循环。

二: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深思

(一)中国现代教育形成分析

中国现代的教育体制原型即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它也是最符合中国这个人口超过四亿的国家的教育体制。

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它是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对中国人学习、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近代教育体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演变出了中国的应试教育。它在近代几乎是统治阶级(大部分满清权贵)愚民政策的代言人,极大地扼杀了那时年轻人的创新精神,特别注重八股文等与时事无关痛痒的考察。那时读书人都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主义思想,把当官看作学习知识的终极目标。而且那时的知识,重人文、轻科学。这些种种原因都影响了半个世纪后的中国应试教育。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很少有中学生抱怨应试教育,是因为那是竞争未有现今如此激烈,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低知识含量的一些职业吃不消了,譬如传统农业。高考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压力逐年加大。为了防止人口流动过大,高校在全国的录取分数线不再相同„„虽然二十一世纪学的东西与十九世纪相比进步很多,但教学上基本上冲不破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怪圈。更为严重的是,所学的知识实用化大打折扣,功利性不断增强!初中学的史地政,到高中被抛到九霄云外;文科生背的烂熟的笔记工作后束之高阁。这与十九世纪末考上进士、状元后把仁义礼智信忘得一干二净去鱼肉百姓有何区别?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中有应试教育倾向,使之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激烈的升

学竞争,导致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之走向极端;导致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化、传统化;阻碍学生的发展等等。使当前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解决好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采取一些与之相适合的措施,使教育体制更为完善,从而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应试教育在中国发展至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自从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大学生,他们已成为各个领域的核心力量。“应试教育”在这近二三十年中起到了选拔与培养人才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应试教育就没有这

么多年来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

当然在中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各种考试依然是一种手段,只是要在考试的内容、形式、方法上加以改进,在考试的指导思想上由“唯分数论”转变为“检验学生素质”。

中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是现今的历史趋势,而实行素质教

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很重要的。

(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的素质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思想人格外,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采写新闻方面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传统的以知识教学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模式转变为以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各个方面能力教学的理念、模式。

1、组织学生到媒体实习我们一是让学生到各大媒体去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在学校媒体、省内外47个实习基地分批分期进行初级实习、大实习。并根据学生实践综合情况记载实践课成绩。

2、互动式教学根据课程的内容,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对那些能够突破传统观点、具有创新意识的同学给予表扬,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表达方面的能力。

3、批判式教学在教材中,多数是给予以肯定的评价,对学生思想观念束缚很大。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批判性讲授;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内容,对当今大众传播现象、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做批判式解读,使学生形成一种批判意识,而不至于形成一种盲从的思想。

运用先进技术,促进现代化教学:全部课程均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坚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仅在技术和技能上掌握现代传媒技术,而且在观念上体认和适应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延伸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课程组除了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主题讨论以外,非常注重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参加社会调查及其问卷分析,实地新闻采访经验交流,模拟实验等方式等,形成教学互动。在教学中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性

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加强课外学习的指导,制订课外学习办法,结合课堂教学指定课外阅读书目,教师定期更新阅读书目,推介最新的研究成果,将阅读报告作为学生成绩考察的一项依据。鼓励学生从事新闻写作或制作活动,将他们发表作品的情况纳入成绩考察之中。

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用矛盾分析法看中国教育体制

(一)中国教育体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参考文献:

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 篇3

1.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外延和内涵。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一种体育体制,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从属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为满足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确立起来的。因此,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本质是国家为发展竞技体育所采用的组织管理体制,即在特定时期和资源约束双重背景下,政府出于某种政治、经济或文化的优先需要,以国家利益的名义,运用各种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集中调配资源用于发展竞技体育的组织方式和运行体系。

2.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在特定社会时期形成,并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建国初期,中国体育深受苏联等东欧国家的影响,于1952年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将体育总会和国防体育俱乐部一同纳入管理之中。1956年开始在全国建立青少年体校,形成了竞技体育专业化的萌芽,此时“举国体制”开始孕育。

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建立,运动员、教练员等级制度的完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确立,以及运动队“三不怕、五过硬”作风的形成,构建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框架。

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国家一系列的倾向竞技体育的政策出台,“举国体制”走向成熟,从80年代开始发挥威力。在82年第九届亚运会上击败日本、韩国等当时亚洲竞技体育强国。

1998年,国家体委改名为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这就基本确立了当今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模型,也即新举国体制。它既希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不排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并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来鼓励引导和调控社会和市场的自主和自治,并最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自主三者之间的协调运转和有机融合协调。

二、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历史地位

1.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历史功绩和作用。纵观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特定时期,尤其是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举国体制”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功不可没。首先,它使我国竞技体育在国力尚不强大的情况下,迅速确立了在亚洲和世界的领先地位。这对于一个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没有先例的。据统计。1959~1977年之间,我国运动员获世界冠军26个;1956~1977年之间,创世界记录174次。体育设施有了一定规模,人才形成了梯队。在不少项目上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如乒乓球;第二,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提高了我国的威望;第三,我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前列,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这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现代民族精神的形成。

“举国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取得巨大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保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制定与实施。

第二,有利于优化整合全国的体育资源,集中全国体育界的聪明才智,合理进行运动项目布局,保证竞技体育目标的实现。

第三,利于统一奥运战略目标,理顺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的各种关系,理顺训练与竞赛的各种关系,理顺训练体系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第四,易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全国最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参加奥运会等世界大型比赛。

第五,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可以集中优势,保证重点,取得突破。

2.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开发的市场手段对“举国体制”的原有实现手段形成了冲击,“举国体制”作为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其封闭、单一和僵化的运行手段与其外部环境间产生了严重的摩擦,甚至影响了“举国体制”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低下。“举国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之所以有效就是在于这个系统是闭合的系统,体育部门管理协调的难度不大,系统运行的效率高。但是这个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其效益呈现递减的趋势。主要因为在实践中“举国体制”实质上表现为体育系统制、体育总局制、项目中心制。中央和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事业部门及体育社团之间思想不统一,目标不尽相同,价值取向各异,利益矛盾突出,造成整个系统向心力、凝聚力下降,缺乏在国家这个大系统层面上整合资源的做法和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制运行的效率和效益。

第二,职能转变不到位。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体制创新目标不明确,各权利部门责权不清。以项目管理中心为例,体育行政部门对项目管理权恋恋不舍,从而使项目管理中心应有的管理权不能完全到位,出现了项目管理中心“两张面孔”、“两种行为”的现象,其实质是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行为方式的部分“复辟”,阻滞了体育社会化的进程。

第三,项目结构性矛盾突出。相对均衡的金牌项目布局是竞技体育大国实力结构的重要特征。世界竞技体育大国的金牌广泛分布于12—15个运动大项上,几乎涉及所有的项群,而我国在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相对集中在较少的运动项目上,而且优势项目潜力几乎挖尽,弱势项目越来越弱,社会关注的集体项目整体滑坡,暴露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第四,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失调。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举国体制”主要是通过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竞技体育项目上,争取在国际赛场上多拿奖牌,提高国际地位。目前,由于受原有思想的影响,过多的强调它的政治功能,偏重于竞技体育,结果造成大众体育、学校体育资金短缺,疏于指导和管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社会化程度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由于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发展失调,竞技体育的发展失去了基石,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阻碍了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举国体制”从一个方面来讲,是我国体育领域政府作用强大的表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举国体制的作用下,一些不可回避的产权矛盾产生。一方面,诸如姚明肖像权官司、田亮事件的出现。追其原因,是由于运动员的培养机制造成产权不明晰,在收益分配上增添政府这一分配主体,导致矛盾的产生;另一方面,一些赛事的产权也不明晰,中超联赛等国内联赛的产权所属不清,对商业化运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遵循体育发展规律,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1.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趋势。世界各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性质、内容与结构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主要类型有三种:政府管理型或国家管理型、社会管理型、政府与社会结合管理型。三种类型的体育管理体制有各自的特点、区别和存在的缺陷。一个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体制的反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体育实行政府与社会结合管理型的国家越来越多,即“结合型”是一种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国竞技体育运行模式一共有三种,即以社会指导和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模式、以政府行政干预为主的运行模式和以政府行政干预与社会组织干预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分别从深层、中层和浅层三个层面共同影响竞技体育运行模式的选择。从社会的发展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的运行模式应该是社会指导和市场调节为主的模式。

2.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建议。第一,现行的“举国体制”应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举国体制”不仅要考虑内存量的调整和优化,而且要考虑系统外增量的引入和匹配,把资源配置的范围拓展到全社会。根据发展目标,利用多种手段尤其是市场手段,坚持体育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努力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基础,调动其他行业的积极性,走职业运动项目企业化和公益运动项目院校化的路子。为此,现行的“举国体制”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对系统外办体育的单位和个人要考虑给予系统内的待遇,甚至更优惠的待遇;清除壁垒,拓展资源整合的空间,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体育真正成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利用一切手段,鼓励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办体育,尤其是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最大限度地扩大事业规模,改善体育事业结构,举全国之力来完成国家任务。

第二,理顺各方关系,明确政府职责。政府要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阶段和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程度,发挥主导作用,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体育系统和非体育系统的关系、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事业单位及体育社团的关系,倡导大局意识,兼顾各方利益,努力形成“统而不死,活而不乱,规范有序,各得其所”的良好局面,积极引导社会成为办体育的主体。政府的职责主要转到以下几方面:

(1)持续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

(2)体育政策的制订;

(3)体育政策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体育政策、造成体育资源低效或无效使用的社会团体及违背公平竞争、侵害他人权益的体育市场主体进行处罚。

第三,对奥运项目合理布局,确保优势,加强重点。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们取得了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金牌总数世界第二,奖牌总数世界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这也是“举国体制”成效的表现。但从中也看到了我们的优势项目如体操、跳水、乒乓球等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重点工程“119”项目上取得了4枚奖牌,虽然有重大突破,但比起第一集团,仍然有较大差距。2008年奥运会我们要想取得更好成绩,除了确保优势项目外,要继续发展潜优势项目使其成为优势项目,还要进一步加强“119”工程,争取多点开花,多拿奖牌。这样,我国才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真正地跨入第一集团。

第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两个方面,我们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以全民健身为主的大众体育和以奥运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大众体育的发展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没有大众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将失去根基,如无源之水;竞技体育的发展为大众体育提供示范,增加吸引力,给予技术性指导和服务,没有竞技体育的发展,现代体育将不复存在。它们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种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一种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关系,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 篇4

关键词:后奥运时代,举国体制,中国体育

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 在北京奥运期间, 经常引来外国运动员的羡慕。作为一种体育发展模式, 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不过, 因为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 在如今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下, 这一发展模式也需要创新。北京奥运之后, 举国体制将何去何从?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精心培养, 中国竞技体育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北京奥运会上首次名列金牌榜首位, 并非偶然。中国奥运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相当成熟, 体育科技和体育相关理论的研究, 也已经处于世界的前沿。而这一切, 都离不开举国体制强大的推动力。从未来良性发展的角度看, 举国体制应该继续保持下去。

何谓举国体制?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运动员在各类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国家高度重视和有效组织, 就是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 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有效配置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我们将此形象地概括为'举国体制'。”其实, 举国体制并不是中国的专利, 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体制, 不仅在竞技体育方面, 还涉及其他领域。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计划, 欧盟实施阿丽亚娜火箭计划也采取了举国体制甚至是举盟体制。由此可见, 举国体制并非我国所特有, 而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一些重要工作、重要工程中普遍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效率极高的体制。

一、中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的运行模式与组织形式

建国以后, 我国初步形成了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 完善了运动员、裁判员注册制度和国家队集训制度, 形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管理体系, 形成了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运动会制度和全国城市运动会制度。各省 (区、市) 也根据全运会的周期, 举办全省 (区、市) 运动会, 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 这就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雏形。可以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实施举国体制的基础, 为国争光的目标和有力的政府调控是举国体制的动力和保证, 以国家队为龙头的多级条块结合的训练体系是实施举国体制的主要措施和组织形式, 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是实施举国体制的重要标杆。

二、中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的意义

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 与我国国情和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相适应而逐渐形成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水平都比较低的情况下, 要想使我国竞技体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在集中有限资源、实施有效组织等方面下工夫。在竞技体育领域实行举国体制, 应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 全面认识竞技体育的综合效应和价值。发展竞技体育, 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的重要方面。高水平体育竞赛不但可以满足群众的观赏和娱乐审美需要, 而且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力等方面更有着特殊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从体育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密切关联来看, 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均有不同表现形式, 在中国更有特殊意义。弱国无体育, 对此国人更有切肤之痛。所以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 体育的振兴既是应有之义, 更有超越体育之外的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的重大作用和意义。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 往往富有多重意味和丰富内涵。各个国家对于体育赛事, 不但积极参与, 而且竞相承办, 其间的得失成败牵动着上至国家首脑、下至黎民百姓的神经。

从体育与经济的关联来看, 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虽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 举国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调整。目前, 竞技体育经费的投入, 已经初步形成了国家、社会、个人共同投资的新格局。有些项目通过市场运作, 其市场资金来源已经超过国家的投入。很多体育比赛, 已经由赛事经纪公司来运作。据粗略统计, 国家体育总局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发展项目的经费中, 市场开发已经占到了一半左右。地方体育部门的事业支出中, 来自社会的资金也占到了一半左右。在部分地区, 市场开发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财政拨款。还要看到, 当今社会, 体育不但能为国争光, 还能为国增利。体育已经成为巨大的产业和高速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当地GDP的0.7%~1%左右;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年度GDP的贡献率达到0.3%~0.5%。在这个过程中, 竞技体育的有效组织和发展成就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

最后, 体育也是一种文化, 它已经成为继音乐之后又一种世界通行的语言, 本次奥运会人们通过体育来沟通和了解中国的文化, 甚至把它作为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快慢、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举国体制“举”起的竞技体育, 的确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

三、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存在问题

体育的目的是为了比赛, 体育局、教练员、运动员、运动员的家庭, 一切的一切, 只为赛出个金牌来。我们的“应赛体育”, 对个人来说其实是一种无奈。因为“金牌”是运动员的“饭碗”, 他们要靠这个来吃饭、来生存。不像发达国家, 运动员大多有自己的正职, 有稳定的职业收入, 失业了也有基本生活保障。靠金牌吃饭, 如同学生靠分数吃饭。参加比赛, 本是参与游戏, 欢笑与泪水都很正常;但只有摘金才欢笑, 其他全都是泪水, 就不那么正常了——这背后是体制性的非正常。拿金牌, 不是靠拼搏, 而是靠拼命。 “应赛体育”与“应试教育”一样, 是最容易导致心态失衡的。古今中外, 无论应试应赛, 这种失衡常有所见。比如过去的“范进中举”, 比如现在的“高考综合症”。北京奥运会跆拳道男子80公斤以上级铜牌争夺赛中, 古巴选手马托斯因为不满裁判的判决, 飞起一脚踢向裁判, 被终身禁赛——这种反奥运精神的行为, 也许也是“应赛体育”的后果。

奥运会刚刚结束一个多月, 就看见国内的网站上出现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消息。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 并没有带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还需要督促, 乃至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的行政命令。我们的“举国体制”, 撑起“大国”的面子, 却和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并无关联。奥运会时大家看比赛兴奋不已, 出了赛场就一切照旧。青少年不用行政命令强迫就不会锻炼。而在美国, 奥林匹克运动和老百姓的生活水乳交融, 奥运会的兴奋能自然带动民间的体育发展, 根本不用行政命令。我们的奥运代表队在奥运会结束后, 组团到了香港, 享受鲜花和红地毯;菲尔普斯回美国后, 下飞机不到24小时就跳进普通百姓用的游泳池教孩子游泳。他不是国家出钱培养的, 是自己在普通的游泳俱乐部里成长起来的。但是, 他对社会的回馈, 却比我们一些运动员多得多。

当今中国体育界赋予了各项目中心太多太大的权利, 这是举国体制集权利于一身的弊端。从制定行业的法规到判定行业纠纷、到行业的商业利益、到奖金的发放、甚至到“铲平”违法乱纪, 中心都管。这权力是中央其他部委都没有的, 其原因是中国的《体育法》近20年没有修订。要知道, 同样的举国体制, 已经不同于容国团时代只有奉献、没有索取的计划经济时代, 也不同于拿了五次世界冠军到美国只能买几百美元老爷车的郎平。近2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经济腾飞与个人收入变化的迅捷让整个世界瞠目, 如今再看1990年制定的《体育法》有恍如隔世之感。期间连中国的《宪法》都修改数次, 《体育法》踏步不前, 本身就是这个领域严重滞后, 没有与时俱进的写照。

四、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展模式分析

实现体教结合是运动员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很多金牌, 但是有很多重点夺金项目在我国中小学中根本不开展, 比如举重、跳水、射击等等;而在田径、游泳这些在中小学当中具有普及性的项目中, 中国运动员成绩很不理想。也就是说, 中国代表团获得的很多金牌是建立在举国体制这样一种特殊制度的基础上, 而不是因为我们在这些项目中有着广泛基础。金牌和项目基础的脱节是一种特殊状态, 可它的确能起到为国争光和振奋人心的作用。但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老百姓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全民健康问题, 也会要求金牌和老百姓平常参与的项目更好地结合;中央也会更加关注老百姓的体质状况, 各省市也会更加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退役后的保障问题, 今后家长们在是否把小孩送到体工队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考虑。因此, 方方面面的变化将促使体育和教育更加有机地结合, 培养更加全面的体育人才。由于课业负担过重, 因此按质按量完成体育教学工作, 在一些学校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其次, 教育领域的一些变化也有利于体教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另外, 在北京奥运会竞赛场馆中, 有很多放在北京的高等院校。这样的布局对于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也会起到推动作用。教育和体育管理部门在1987年提出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设想, 这是体教结合进入实质阶段的一个标志。但是, 迄今为止最初的目标并未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在操作上都没有真正把眼光放在培养为国争光的高水平运动员上。高校招收退役运动员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校争光”, 而体育管理部门考虑的则是为运动员解决出路问题。下一步要考虑高校真正实现培养“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是否可行, 这就牵涉到一系列的制度设计, 也需要打破体育系统办教育的格局。在中国有很多业余体校, 它们是体育系统内部办的, 其教育是独立的一套体系, 脱离了教育部门的管理, 现在看来不能适应培养全民发展的运动员的要求。目前, 一些基层体校已经回归教育系统, 其主管部门由体育部门回归教育部门, 变化已经在发生之中。

修订《体育法》是中国体育举国体制与时俱进的保证。目前, 体育行业利益太大, 自己很难革自己的命。现行《体育法》第31条规定:“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由该项运动的全国性协会负责管理。”当初只是负责比赛, 还有很大服务性政府的特征, 但今天商业、利益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是否还要中心全部“负责管理”?还要以“行规”阻止人家到法院?当今中心的绝对权力就是绝对的, 一些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乃至于芬的“奖金门”事件, 遇事时有理无处讲, 与其说是他们的尴尬, 不如说是当今体育法律的尴尬。

过去政府包揽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一切事物的决策权, 而当今中国各级政府正向“有限政府”的目标迈进, 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关系的新格局,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今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扩大公共服务, 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而体育界要做到就应该有适应时代的法律, 《体育法》也该修改了。

五、结语

“如何赋予举国体制新的内涵”是北京奥运会后, 体育管理机构必须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政府主导体育发展的主体不变, 但在培养模式、人才引进、资源共享上, 一些新的理念有待引进。比如, 中国目前民间资本实力雄厚, 通过社会力量、俱乐部化也能产生高水平运动员, 行政部门不再是唯一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机构。另外, 在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体教结合也是一条全新的路子, 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还有, 不断完善《体育法》。融入多种时代元素, 举国体制将变得更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东海.“后奥运”思考:金牌观念要淡化举国体制需创新[N].新民晚报, 2008-08-25 (07) .

[2]许立群.刘鹏表示体育要坚持举国体制反驳劳民伤财说[N].人民日报, 2008-09-06 (05) .

[3]胡小明.“举国体制”的改革[J].体育学刊, 2002, 9 (1) :15-18.

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 篇5

一、制定和颁布《国家政权和事业人民供养法》

起草、制定、颁布《国家政权和事业人民供养法》,属于人民供养的各类机构和人员,需要定岗定员、规定标准、建立指标体系、严格经费拨款、制定审核监督办法和增加供养人员的程序,将供养机构和吃皇粮人数膨胀用法律的形式死死控制住。我们面临的危机是,如果对吃皇粮的规模和人员不从法律等制度上设计一个非常严格的控制机制,一是政权体制就会凭借权力自由、任意地进行扩张,大家都不想创业、不想受制于人,都想吃无风险的皇粮,都想有点权力用一用,再过几十年,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吃皇粮的社会,老百姓和企业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整个社会就会崩溃。二是我国社会还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建国以后计划行政经济更加强化了人们的官本位意识,聪明人、文化素质高的人、有点社会关系的人、智商较高的人,社会精英都想方设法往政权里挤,都去吃皇粮;剩下不太聪明的人、文化素质较低的人、没有社会关系的人、智商不太高的人,都在办企业、搞农业。聪明人、有文化水平的人、智商高的人,在办公室里制定法律,要审批、要收费、要特别许可,来捉弄不聪明的人、文化水平低的人、智商不太高的人。试想都想去吃皇粮、要权力,而没有聪明才智的人去创业、投资、发明,这样的社会能发展吗?

需要研究一个课题,就是人民供养的吃皇粮人员的比例数量怎样确定?是以各级政权的框架确定供养人员,还是根据别的因素确定供养人员。我们认为,首先,应当定义财政供养人员的范围,哪些属于人民应当供养的,哪些不属于人民应当供养的。比如精干的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两院、部队、武装警察、民事警察、义务教育、基础科学、公益性卫生等事业,这些应当由人民来供养,他们为人民提供服务。而那些可以社会化和企业化经营的党政机关后勤和事业不应当由人民来供养。

但是,供养人员规模的确定,必需考虑这样一些因素:一是城市化趋势。乡村人口要向城市人口转移,因此,政权的运作任务量在城乡讲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城市中的任务越来越重,乡村中的任务越来越少。从趋势上讲,以农业和农村为特征的政权应当越来越精简。二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单位数量及财富生产规模。过去往往用人口数量因素确定吃皇粮人员的比例和数量,然而,农业社会人口的负担能力最弱,而工商业人口的负担能力较强。并且,农业社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社会管理事务较少,而工商业经济法人和城市人口的社会管理事务较多。因而,需要从人口、经济法人和事业法人数量、经济发展的负担能力来确定吃皇粮食人员的比例和规模。而不应当是发达地区有什么样的政权设置,不发达地区也有什么样的政权设置;也不应当城市中有什么样的政权设置,农业县中也有什么样的政权设置。三是还要考虑吃皇粮人员的工资水平,工资水平太高,吃皇粮人员的人数就应当减少。当然,还有一些扶贫、卫生教育需要,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政权管辖的地理面积,中央给予的转移支付力度等等因素。但是,政权规模的设置,首要的是以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和政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为准。而不应当成为人民和企业的沉重负担。从人民中收取的税收,应当更多地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卫生、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开支,而不应当大部分和全部用来发放吃皇粮人员的工资,用来养人。

据有关资料,中国目前吃财政饭的人与人口比例是1:27,如果按此计算,吃财政饭的人为4800万人。但是,实际是除了财政负担的吃皇粮人员外,还有村、乡、县各级不吃财政皇粮,而向农民和企业收费负担的吃准皇粮的人员。中国有74万个村,4.3万个乡,2700个县,如果吃准皇粮的人员每个村、乡、县分别按照各自负担10人、200人、1000人计算,则又出来还是由老百姓和企业供养的吃准皇粮的1870万人。因此,吃皇粮和准皇粮的人员规模达6670万人。这样人民就不是27个人养1个人,而是19.5个人养1个人。如果这些人的工资、福利、奖金、办公、出差、车马、招待、办公楼等等费用,按每个人3万元计算,消耗2万亿国民收入,占整个20xx年10万亿gdp的20%。也就是说,占总人口1/20的吃皇粮和吃准皇粮的人,消耗了全国总的gdp的20%。

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建立 篇6

关键词:经济体制;企业发展;运行体制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不置可否,中国企业的发展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的社会建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企业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经济发展的支撑,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建立完善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是企业发展的工作重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高度重视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相关概念阐述

企业的经济体制是指在某一企业中,建立根据体制内容执行相关经济项目的全部机制的总称,也可以解释为企业经济制度的各种体现形式,企业经济体制包含经济发展和运行体制,实际上是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主要功能表现为,明确企业的经济运行范围,协调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企业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相关的行为准则,对企业领导人不符合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各类行为及时进行约束,起到激励作用,建立企业发展经济运行体制是当务之急。

二、通过观念的转变建立经济发展运行体制

(一)转变企业价值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中知识的重要价值。当前企业创造财富不仅仅依靠先进的机器设备,高品质的原材料,而在于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知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知识的有用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得到充分的体现,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和科学是建立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根本。

(二)转变人员管理和竞争观念

处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企业的人员管理观念如果还未从传统观念转变过来的话,既不利于企业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管理开发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应该站在战略高度来重视人才的潜能,注重专业技能的挖掘与培养。基层的一线劳动者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具备高素质的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人独大的竞争目标已不再是现代企业追求的境界,现代企业应该要适应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形成共同竞争,共同发展双赢的竞争理念,经历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运行体制。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运行体制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任何企业建立以及發展的目标之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所以企业在建立经济发展运行体制时也要将可持续性,阶段性的发展特征考虑其中,构建阶梯式的体制,企业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实际上是企业管理方式的一种,企业管理能力的强弱可在经济发展运行体制中充分体现。

三、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建立要素

(一)企业管理者思维方式

体制的建立主要依靠的是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可以改变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向,所以建立的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依靠管理者超前的思维方式。企业管理者总是针对一件事情,往一个方向不遗余力的努力着,但是得到的效果不一定是最佳的。例如改进产品质量,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点主要集中在更改目标业绩以及提升生产技术,经常忽视是否更加符合客户需要,管理者在建立经济运行发展体制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客户的需求。

(二)建立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注意创新精神

创新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体制的创新,为企业自身其他各类管理活动提供肥沃的土壤,进而使各类管理活动有效进行。对于企业经济发展而言,发展运行体制迫在眉睫,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经济创新体制,尽管拥有丰富的生产设备资源,但是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创新包括企业知识架构的创新,权利和义务的明确划分创新,以及运行规则制定的创新。建立经济发展运行体制务必保证创新精神,但是要注意发扬创新精神的同时要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有效建立可以保证员工对工作投入更多积极的工作热情,为企业经济不断发展创造条件。

(三)建立经济发展运行体制需要注意各项制度的改革

经济发展运行体制必须包含企业生产技术提升的管理制度。明确产权责任才能使得拥有产权的个体更加明确区分企业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注意在经济发展运行体制中激励机制的融合,将职业经理人的收入所得直接与企业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励其进行技术改造,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建立是为了跟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将企业产品更好的推向市场,将市场的需求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使得企业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节奏,为企业自身发展赢得机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感受到压力,才会有努力建立企业自身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样是企业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占有优势地位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建立一定要着眼于企业实际的运行状况,积极探索具备企业自身特色的经济体制,要求管理者开拓思路,积极进取,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不断挖掘企业自身优势,建立经济发展运行体制。

四、结语

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舞台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与世界上的企业竞争,务必要保证自身体制方面的完善,建立经济发展运行体制是符合中国企业立足国际经济的舞台的时代需求。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是企业管理的需求。不可否认,现如今中国企业的发展存在的各类问题,例如,企业领导一言堂的现象数不胜数,管理者拍脑袋决定企业各类事宜,导致企业处于制度混乱,任何事情的决定全凭领导一句话的现状,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能脚踏实地的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企业必须要认识到建立经济发展运行体制的重要性,并且保证体制在企业管理中有效运用,保证企业在经济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何俣婷.论企业经济发展与创新[J].商情,2012(42).

[2]许家林,徐荣.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模式的演变与现实选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5).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问题的再思考 篇7

我们经常在体育竞赛电视直播画面上看到比赛刚结束, 体育记者们连给运动员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就成群结队地围拢着运动员, 把麦克风、录音笔塞到他们的嘴边。我国著名的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教授对此现象这样表述:在一场精彩的比赛刚刚结束, 有的运动员还是大汗淋漓, 有的从泳池里出来浑身是水, 有的刚从器械上跳下来惊魂未定, 这时就有无数支话筒塞到世界冠军、世界纪录打破者的嘴边, 此刻运动员说出的话是脱口而出的, 发自心声的, 是未加思索的, 因此往往是最出彩的最有新闻价值的。然而这时他们说得话是未经字斟句酌的, 是急不择言的, 如果记者们将此时此刻的话稍加扭曲, 再经社会放大, 这些本不应该成为新闻的“新闻”, 就成了新闻。周洋、李娜都同属于80后的优秀运动员, 他们通过国际竞技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为我们赢得了荣誉和尊严。而李娜则是通过“单飞”的形式, 不用纳税人的钱, 让中国的五星红旗历史性第一次飘扬在罗兰加洛斯球场的上空, 填补了我国在网球项目上的一个空白, 其对祖国的贡献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对于一个运动员是否爱国, 仅凭只言片语对其进行评价, 是武断的。80后的一代更有自己的思想, 更有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与主见, 从而也显得更有个性。个性对于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是极其重要的。然而, 在“举国体制”长期“唯金牌论”熏陶下的人们, 已经无法给予运动员“个性”存在的空间, 唯有千篇一律、誓死效忠的回答才是最标准、最令人满意的。

黄穗遭来骂声一片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退役后担任湖南省体育局乒羽管理中心名义上的副主任, 她挂了名, 却不履职;她领了薪, 却不干活;失踪三年没有上过班却领取着纳税人的钱, 最后还代表澳大利亚羽毛球队打比赛。如果真的属实, 这样的行为, 理应受唾弃。但是, 细想一下, 此事的很多细节与事实, 与人们想象的, 并不吻合:为什么这样的副主任, 至今还能照常领取工资呢?黄穗是自己愿意当“副主任”, 还是当地有关部门的主观意愿, 远比她个人的, 要强烈得多呢?对于一个从小在专业运动队长大, 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化教育的“世界冠军”。“举国体制”模式下的中国竞技体育, 多年以来“以金牌论英雄”的观念丝毫不见有所消退, 对奥运会的重视程度也是有增无减。在我国, 对于一名运动员成功与否的评价很少考虑其文化素质、道德修养、职业道德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更看重的是他们能够在哪个级别的国际竞赛中为国家夺得锦标, 收获更多金牌。“举国体制”由来已久, 是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的产物, 是以政府垄断的竞技体育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有的“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自身孕育的改革需求, 我们应该抓住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有所成就的大好时机, 加快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黄璐.体育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概述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8 (2) :28-32.[1]黄璐.体育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概述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8 (2) :28-32.

[2]黄璐.博斯曼法案的国际政治经济本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5) :392-395.[2]黄璐.博斯曼法案的国际政治经济本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5) :392-395.

[3]黄璐.世界足球主要联赛球员国际流动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8 (5) :546-550.[3]黄璐.世界足球主要联赛球员国际流动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8 (5) :546-550.

[4]黄璐.《体育政治经济学》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 27 (5) :22-24.[4]黄璐.《体育政治经济学》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 27 (5) :22-24.

[5]黄璐, 郭超, 兰健.应理性看待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体育“海外兵团”现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10) :1313-1315.[5]黄璐, 郭超, 兰健.应理性看待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体育“海外兵团”现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10) :1313-1315.

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 篇8

1 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理性分析

在讨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走向时,举国体制问题理应首当其冲。鉴于举国体制产生的巨大历史影响,对其的研究直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其中,较为系统的论述当属梁晓龙、鲍明晓、张林撰写的、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于2 0 0 6年出版的《举国体制》一书。该书指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指我国为了在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国际竞技体育大赛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在发展竞技体育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发展方式,一种制度设计。这种发展方式和制度设计本身就表明国家对发展竞技体育高度重视,把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加以对待,作为一项特殊事业加以发展,这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一个具有基本意义的内涵。该书认为,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基本构成和体制框架不仅包括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系统内部的多个既相对独立且又有密切联系的垂直系统,而且还包括与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宣传、人事保障、对外联络和体育装备、体育器材生产等多个有横向协作关系的行业和系统。关于举国体制的巨大历史成就、举国体制是一种体制性创新、举国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竞技体育的根本制度、举国体制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的关系、举国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等等,诸多文献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讨。

北京奥运会后,是否继续坚持举国体制,又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甚至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在欢呼我国运动员争金夺银的同时,要求废止举国体制的言论也曾一度甚嚣尘上。不过,让人欣喜的是,在关于举国体制存废的争论中,始终不乏理性的声音。学者毛振明等人指出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可以使体育获得新的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举国体制”才是唯一的选择。[1]因此作者赞同“举国体制应继续实行但须进一步完善”的观点。

与此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些政治和理论来支持关于“继续实行举国体制”的观点。首先,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认为对“举国体制”一要坚持,二要完善。他在2 0 0 8年初召开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举国体制,又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不断完善,赋予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内涵。

2 继续实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

2.1 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举国体制的关系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首先应当加以廓清: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是不是计划经济的特有产物?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搞举国体制?社会主义需要市场,资本主义也需要计划。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搞类似于“举国体制”的情况不胜枚举,如二战世纪的“战时经济”、历次经济危机时政府采取的“国家干预”等等。在计划经济历史时期,有哪一种体制不是该时期的产物?是不是只要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都该废止?因此,分析某种体制是否应延续,考察其产生的背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似乎是考察它是否还有延续的价值及价值有多大。恰好在这一点上,举国体制“存、废”两方似乎都关注的不够。

2.2“金牌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假装对金牌毫不在乎但也不能过于在乎,坚决反对‘金牌虚无主义’与‘金牌至上论’。在对反对举国体制继续实行的观点进行反复的、认真的研究后我们认为须从简单地用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入来核算金牌成本这一误区中走出来。国家对竞技体育事业的投资,除有事业目标的考虑,也有民众就业方面的考虑。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会把“民众就业”视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从很大意义上讲,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一种既注重目标效益、又兼顾了过程效益的体制。

针对“中国竞技体育的投入和价值分析讨论”中,有文论述道:中国是穷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更是正在进行伟大复兴的国家,是担当着历史责任的崛起大国,开放不久的中国需要世界的了解和承认,刚脱贫的中国人需要自信心和责任感,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更多的机遇,海外的中华同胞需要祖国的精神支持,这一切都是北京奥运会的伟大意义和效应,都是中国运动员胸前金牌的价值核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给予世界的超级感动、中国运动员身上的中国精神的全面体现、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与和谐社会理想与世界共同观念并轨的如潮好评、中国人民好客的举动所展示出的和平气质,以及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的光彩亮丽给予世人巨大震动都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和振兴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2.3 发展竞技体育和增强人民健康的关系

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但确实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简单地、不自觉地将“增强人民健康”的任务全部压在体育工作上,并将此作为衡量体育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这是对举国体制的继续实施持反对意见的人们的主要观点。这里,有两个问题亟待澄清:首先,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否一定和全民健身矛盾?目前,尚无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一点。相反,国人对竞技体育的关注,往往成为其锻炼身体以增进健康的契机与动力。其次,“增强人民健康”固然是体育最主要的目的,但人民健康的增强,却不仅仅是由体育事业可以单独解决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生理、心理、社会三维架构里做出的有关“健康”定义,影响健康的因素繁多,如遗传、食品、卫生、经济条件、生活方式、家庭情况、工作压力等等。这绝不是体育人在推卸责任,而是出于科学理性在实事求是地探讨问题。体育对健康有极大关系但不属唯一关系,不能有意无意放大体育的功能。“在全民健身这个国家工程中怎样实行政府各部门、社会、民众的联动,体育在这种联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也许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2.4 举国体制在其他国家的实行情况

对我国实行举国体制成功与否以及是否应在坚持的前提下加以完善的判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坐标,那就是体育发达国家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的体育发达国家是否也实行了这种制度或内中最主要的部分,以及对我国实行举国体制的评价乃至某些主要方面的效仿。

纵观世界,集中国家资源发展竞技体育,不仅仅有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还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例如,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英国、俄罗斯等在备战历届奥运会时都通过组建专门的体育机构。政府不仅在资金上支持体育运动,而且直接参与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期望使其在竞技体育上出现转机。所以我们警醒:一定要清醒认识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评价。“本国在做的,最好中国别做”、“一边骂中国,一边学中国”等等现象,不是不存在。对此类现象,还是用得上那句老话:听其言、观其行。冷眼看世界,我思故我行,而已。

3 对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思考

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其存在历史合理性,同样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亦不例外。

关于当前举国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献认为主要包括:社会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多元化利益格局的整合机制有待完善;市场作用发挥不够,资源配置的机制有待完善;训练体系和保障制度尚须完善;公益目标与职业化市场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等。[2]

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有研究认为,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相结合的原则、集约化原则、“全国一盘棋”与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实施的阶段性原则;在此前提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举措则包括国家利益至上、承认利益主体多元化,增强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合力,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举国体制运行效率,大力推进在运行机制和技术层面上持续创新,积极探索竞技体育的规律和特点,重视发挥体育科技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多元化投资和筹资机制,加强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等等。

完善举国体制的主要途径是对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革,这是必须坚持的。而这种改革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必须服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大局。首先,改革必须是渐进的,必须是“扬弃”式的而绝非“抛弃”式的;有论者从方法学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述:举国体制这一沿用了50年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运行到今天,具有强大的惯性,要实现比较平稳的、代价较小的改革,只能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3]其次,改革必须考虑从事竞技体育事业的庞大人群的利益,若不充分注意这一点,改革可能会招致很大的阻力。最后,改革必须兼顾社会弱势群体。第二,必须把握改革的时机。专家们普遍认为,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会。有专家认为,首先,因为奥运会本身在短期内是不可重复的,这次之后在很长时间之内,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这给我们的改革留下了一定的时间。一定程度上讲,筹办2008年奥运会对于体育界改革的深化是有一定影响的,而为了保证备战期间的稳定,稳定是个大局,这一点无论是体育界还是社会各界都能理解和体谅。改革毕竟是利益的调整,容易引起波动,如果没有一个稳定和安定的环境,那么筹备奥运会就比较难。而这次大获全胜,不为成绩遮望眼,深化改革上层楼,在好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才是有远见的。完善举国体制的途径包括:“全运会应继续举办但必须进行大幅度改革”、“处理好竞技体育全球化与中国竞技体育现代化的关系”、“更有效地发挥单项运动协会的作用”、“努力办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构建较为完善的运动员退出机制”,等。

4 结语

我国的国情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举国体制在此过程中发挥了特有的历史功效;符合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并且也为国际国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因此,我国应继续实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同时,在后奥运时期,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依然延续了它的巨大价值。并在“在‘全民健身’这个国家工程中实行政府各部门、社会、民众的联动,体育在这种联动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其存在历史合理性,同样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此,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继续实行但须进一步完善。在这个改革完善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必须服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大局。其二,必须把握改革的时机。使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针对举国体制这一话题,通过对举国体制的历史影响和历史成就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举国体制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完善举国体制的措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继续实行但须进一步完善。

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 篇9

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创新形式。因此,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形式, 这种创新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创新性, 决定了竞技体育体制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 当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化和运行方式正在进行的时候, 竞技体育体制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就不可能定型, 他不可能超前于经济体制改革而完成自身的定位也很难做到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只能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对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说, 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必然要从中国社会的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利益的历史性变革中寻找自己最佳的依附方式和支点,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和在正确的道路上迈进。

二、举国体制下体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1) 政府型体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管理组织成塔级结构, 最高权力机构根据下级机构的有关信息和战略制定计划, 并通过指示、命令的行政手段使其所制定的计划得到执行, 下级机构未经上级的批准无权修改和调整计划。在政府型体育管理体制下, 这种计划机制起主导作用。它的优势在于通过合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计划, 全面地管理来实现计划的目标。一般来说, 短期内成效显著。但是由于计划的复杂性和信息问题, 作出科学合理的计划是相当困难的。2) 社会型体育管理体制在社会型体育管理体制中, 权力分散于各经济组织中, 各经济组织可以根据环境信息和自身的利益作出决策。在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同时, 也为社会作出贡献。政府对于各经济组织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法律、经济、政策和教育的手段来引导和协调各经济组织的活动, 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各经济组织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样, 由于信息的问题和各经济组织的利益冲突, 市场会发生波动和混乱, 并且依靠市场本身来调整的过程通常是缓慢的。从多年来的实践来看,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的效率要高。3) 结合型体育管理体制在结合型体育管理体制中, 是偏重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是偏重于计划机制的作用,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是不同的。它取决于国家财产所有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通常在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计划机制主要起指导性作用, 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而在公有制的国家中, 政府可以利用所占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根据市场的规律, 在宏观和微观领域中发挥计划机制的作用, 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 协调和控制市场的波动和失灵的现象。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正朝着混合型体育管理体制转变。

三、体育管理体制及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的重要特征在于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又不排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 并通过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来鼓励、引导和调控社会和市场来办体育, 最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自主三者之间的协调运转和有机融合。深化我国体育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政事分开, 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体育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现代体育事业制度等等。可见,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迈向更加完善、合理、良性运行的目标, 需要的是:政府行为必然要缩减, 社会行为必然要增多, 社会性的管理、调节居于主导地位, 只有如此, 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才能在国家观念、市场逻辑的博弈过程寻求到良性发展的路径。

1)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继续推进竞技体育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与产业化, 是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在中国传统竞技体育事业管理体制下, 竞技体育单纯政治化导致了竞技体育发展的片面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职业与商业化是世界体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现代竞技体育活动的多种社会功能、目标、性质与特点, 明确改革的目标, 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和气氛, 减少改革阻力, 推动改革的发展。加速培育、发展和规范竞技体育市场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接轨, 中国的竞技体育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2) 体育事业单位应尽早实现企业化及民营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应择优举办一些国家体育运动队, 大多数应直接转变为相应的体育俱乐部, 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制转轨, 使其依法面向市场, 自主开展体育经营活动, 政府不再继续直接干预其经营管理, 逐步减少其财政供给, 择优举办一些具有示范性的重大体育竞赛活动, 而将娱乐性、休闲性、健身性等体育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推向市场, 使大多数竞技体育的事业单位企业化或民营化。3) 建立现代体育组织制度。实现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职业化和社会化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和社会化是当代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潮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既不可能继续包办一切竞技体育事业, 更不可能包销一切竞技体育产品。政府除了作为市场监督和公共采购代理人以外, 不应继续充当竞技体育市场中介人的角色。4) 改革庞大的政府型体育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改革组织管理机构。精兵简政, 权力下放, 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体育组织与管理机构, 将体育的发展孕育于市场经济, 让市场机构发挥主导作用是改革的目的。体育管理机构在管理方式上要转变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包办管理的思想和只会用行政的手段来管理的方式。把管理的重点转移到运用法律的、经济的、政策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引导和规范体育组织的发展和行为, 确保体育组织活动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四、结论

不同的体育管理体制有着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因此,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综合利用两种不同体制的优势, 形成适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结合型体育管理体制是改革的关键。但是如何建立与建立什么样的结合型体育管理体制是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在开拓、进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 发达的国家在这方面的实践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当前, 我国已经加入WTO,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技术手段, 不仅可以解决目前所出现的问题, 而且可以为我国的体育走向世界, 与国际接轨缩短进程。

摘要: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是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体育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就是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

关键词: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家杰, 孙汉超.体育管理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3.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 篇10

1“举国体制”下我国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被称为“举国体制”,它原有的含义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的政府领导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相结合的体育管理体制,是属于混合型的管理体制。这种体育管理体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组织形态的丰富化,“举国体制”凸显了很多的弊端。

1.1体育管理模式单一僵硬难以满足人们群众的体育需求

“举国体制”下的体育管理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僵硬化的体育管理机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体育的社会服务性难以真正凸显出来。因为在管理的过程中,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作用,过分突出管理的计划性,在具体的管理中还容易形成一种政府的垄断行为,不利于这项公共事业的有效开展。此外,由于这种管理模式的计划性与政策性,导致在管理中很难真正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难以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体育事业的运行与开展,体育服务的质量不高。

1.2体育管理的主体单一限制了其他团体的有效介入

体育事业是一项公共服务事业,在体育管理中,政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也不能否认社会团体的作用。他国实践证明,通过社会团体参与体育事业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的水平,能够充分发挥管理的效益。但在我国体育事业的管理中,由于“举国体制”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导致了我国体育事业的管理主体基本为政府部门,社会团队进入的渠道不开放,社会团体的作用被严重忽视。

1.3过分追求竞技结果,与大众体育产生严重的鸿沟

“举国体制”的管理体制下,我国体育事业难以按照正常的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在体育事业的管理中,过分强调竞技结果,“唯金牌论”甚嚣尘上,不利于大众体育的开展, 与大众体育倡导的“全民健身”理念存在严重的冲突,这就造成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的比例失调,使体育无法按自身规律发展。

2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过渡中,我国体育事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事业开始逐步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体液事业的性质和功能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2.1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是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

在“举国体制”下,我国体育管理模式比较单一,体育管理的主体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指令来直接干预体育管理,护士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在管理中缺乏市场需求的考察等。但随着体育事业的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朗,我国体育管理的主体开始逐步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社会团队参与进了体育事业的管理,并成为体育事业管理的执行者,政府部门退居幕后,成为体育事业方向的调控者、引导者。在体育事业的管理中,这种多元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协调管理主体之间的职能,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能够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这种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中,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适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作为执行者的社会团队,在管理中,代行政府先前的职责,对体育事业的各项具体业务进行科学管理,有效运行。这种管理模式淡化了政府的行政干预力,但并没有淡化了政府的作用,政府在体育事业的管理中,仍然发挥着“提纲契领”的职能,有效地督促与指导社会团队进行体育事业各项业务的专项管理,同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投入,或者帮助社会团队有机处理管理中的各类复杂又矛盾的关系,便于管理的实施, 最终促进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2“小政府大社会”实现了体育事业的扁平化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的性质从事业向产业变换,政府在体育管理中的职能被淡化被分解,体育事业开始逐步走向扁平化管理,减少中间繁多的程序,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巩固了管理的质量,明确了管理的方向。在体育事业的管理中,“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真正将体育推向了市场,将地方体育事业的管理权力交给了地方政府,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体育事业中的管理权限合理的划分。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中央政府在体育事业管理中的主要力量,释放了中央政府的压力,确保中央政府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如何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方向转变,同时也明确了地方政府在体育事业管理中的职能,确保地方政府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全身体育事业的管理中,更好的促进人们健康运动、快乐休闲的全民体育风潮的开展。

2.3不断健全体育事业管理的各项机制,做好评估监督

在体育事业的管理中,完善的体育事业管理机制,能够促进体育事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伴随我国体育事业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转变,我国体育的各项管理机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并在完善的过程中越发体现市场经济的特色。在体育事业的管理中,首先应该构建完善的目标管理机制,根据体育事业自身的特点,根据体育事业的性质,根据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阶段等,制定体育事业的管理目标,根据体育事业的管理目标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并在管理中要不断的细分目标,不断的理清管理顺序,提升管理的质量。在体育事业的管理中,还应该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政府部门在宏观调控中,要根据评估机制,并辅之以科学的监督机制,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及时审核社会团队在体育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体育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2.4实行体育事业管理法制化,促进体育事业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在体育事业的管理中,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淡化,社会团队在管理中承担着主要的执行任务,但社会团队的素质参差不齐,社会团队在体育事业的管理中容易出现诸多的问题,如果没有匹配的法律体系予以规范,那么体育事业的多元化管理势必会漏洞百出。 更主要的是,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体育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体育产业化和国际化趋势并重,我国体育在走出国门时,如果没有科学规范的法律作为支撑,将无法保障我国的体育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在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应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实现体育管理的法制化。

3结语

一直以来,“举国体制”下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模式僵硬化、单一化等问题凸显,体育管理质量不高,难以满足人们群众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逐步从事业转向产业,体育管理体制的模式也开始丰富起来,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高效化、机制化、法制化等,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我国传统经济开始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实体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在这种环境下我国传统的体育管理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个全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提法,正是对政府有可能把一部分权力和利益移交给社会这一趋势的形象描绘。在国家总体结构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体育再也不可能躺在计划经济的摇篮里高枕无忧了,在改革浪潮冲击下,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俄罗斯体育体制转型成功的启示 篇11

【关键词】俄罗斯 体育体制 转型 启示

俄罗斯目前奉行的体育体制是过渡时期的体育体制,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方体育体制的特点,也保留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体育体制的某些特点,尤其是普京执政后,这种过渡时期俄罗斯体育体制的特点更加凸现。因此,俄罗斯的体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一种新型的体育体制类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举国体制”。总结俄罗斯体育体制的转型实践对深化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劳卫制”的恢复标志俄罗斯体育体制转型成功

曾为苏联体育运动发展立下大功的“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被普京一纸总统令恢复,这个被废止23年的苏联全民体育制度重获新生。在成功举办索契冬奥会、取得历史最佳战绩之后,俄罗斯恢复“劳卫制”意在借冬奥会辉煌,进一步发展群众体育。新版“劳卫制”将于2014年9月1日正式生效,该制度在苏联标准基础上作出修改,将6岁以上的民众分为11个年龄段,规定了各年龄运动达标成绩。普京表示,苏联的“劳卫制”培养了一代积极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们,为发展群众体育,让各年龄段、各种健康状况的人们得到体育锻炼,吸引大多数民众定期参与体育运动,他决定恢复苏联这一全民体育制度。

苏联“劳卫制”自1931年起实行,1991年废止,覆盖苏联10至60岁的全体公民。该制度是苏联体育计划和标准的基础,苏联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的体育协会当时积极推广“劳卫制”的锻炼和达标测试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战争年代和战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劳卫制”为苏联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发挥了巨大作用。苏联的高水准运动队伍正是在群众体育广泛发展的条件下壮大起来的,“劳卫制”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培养杰出运动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曾经参与筹办索契冬奥会的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州州长列夫·库兹涅佐夫认为,首先,“劳卫制”是评估俄罗斯国民身体健康状况的客观工具,是国家落实社会经济发展任务的重要参考要素;其次,“劳卫制”是引导民众投入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措施;第三,“劳卫制”达标勋章可成为学生考学的附加成绩,并在个人强制医疗保险上给予奖励。

俄罗斯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战绩不佳,俄社会有关恢复“劳卫制”的呼声不断,但当时官方却表示,即便拿到历史最差的奥运成绩,俄罗斯在体育运动领域也绝不会恢复苏联体制。做出这一表态的是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谢尔盖·伊万诺夫。他当时说,俄罗斯队表现不佳,应该由各体育协会承担责任,它们完全不受总统或政府管辖。 而到了2014年,俄罗斯在索契冬奥会上取得金牌、奖牌第一的佳绩,普京又决定恢复“劳卫制”,这不能不说是俄罗斯领导人希望利用冬奥会的无形遗产,唤起俄罗斯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从长远上部署俄罗斯体育运动发展方向的做法。

二、俄罗斯体育体制转型的进程

1、逻辑起点。俄罗斯的体育体制转型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苏联时期曾多次尝试 “举国体制”改革及转型。苏联后期,改革速度明显加快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苏联的解体而并未达到预期的目……

2、管理体制。管理机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俄联邦将体育管理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国家管理机构和社会管理机构。国家体育和旅游委员会与体育运动协调委员会、国家体育教育管理机构属于国家管理机构; 第二类是俄罗斯奥委会、国家运动基金会、社会体育联合会、各单项体育联合会、各体育联盟协会等属社会管理机构。

3、投融资体制。据俄官方统计,各种形式来源的国家性质的公共拨款只占发展体育所需资金的,由于经济环境彻底改变,体育组织和机构的经济关系不得不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寻求预算外的补充收入方式,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俄政府除了直接拨款用于发展体育事业并采取一系列旨在形成纯粹的体育活动市场化经营的政策措施予以支持。

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举国体制’ 。无论是叶利钦时期激进的体育改革方案,还是普京时期依据国情调整的体育政策都未将俄罗斯的体育管理及权限下降,而始终保留在 “国家管理”这个层面。俄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快速度增长,俄政府持续增加对体育事业的财政投入。在体育事业社会化和产业化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投入持续增长,确保政府对体育事业发展保持足够的控制力。

三、俄罗斯体育体制转型对我国体育改革的启示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体育体制的改革虽有长足的进步,但仍然烙有 “苏联模式”的痕迹,并没有根本性的变革。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滞后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俄罗斯对旧的体育体制的改革和新型体育体制的构建,给我国体育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学习借鉴俄罗斯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体制改革道路适宜的选择应是:首先,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培育和开发体育市场,按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体育运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其次,体育活动的资金来源不再主要依靠政府预算拨款,而是主要依靠社会自我筹集,拓展、完善体育彩票的发行、监管与使用。最后,应当改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动训练和竞赛体制,使 “举国体制”与 “全民健身”体制协调同步发展。此外,必须注意的是,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不能照搬俄罗斯所采用的休克 “举国体制”的做法,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社会共同办体育的新道路,应在竞技体育管理上保持 “举国体制”的优势,而在社会体育、体育产业方面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与民间团体的力量,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参考文献】

[1]缪佳.美俄法澳四国竞技体育体制的组织结构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2:34-39.

[2]汪灵敏,刘志民.德国俄罗斯体育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7:20-23.

[3]马忠利.俄罗斯体育重归政府管理的过程及缘由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8-11.

论经济管理体制的完善及其发展 篇12

在对经济管理体制内涵问题的看法中有着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认为经济管理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另一种观点认为管理体制是一种存在的生产关系。在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时, 需要对其包含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一) 所有制体系和结构, 其中包括不同种类的经济成分、不同的经营方式等。

(二) 国民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体系和响应机制, 其中包括国民经济的组成方式和运行方式。

(三) 经济组织管理机构中对于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分配。涉及到企业领导机构和企业整体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分配。

(四) 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其中包括政府对于各级部门的管理和有效监督, 保证经济的运行处于良好的状态, 满足经济的发展要求。

因此, 经济管理体制又可以称作是各种经济关系的体现, 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经济管理体制是生产中存在着的关系, 包括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组织管理机构, 同时也包括参与生产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二、完善经济管理体制的市场秩序

(一) 进行结构调整

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市场秩序进行调整,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消费结构的最优化, 利用其升级的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更新, 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对于受到旧计划经济影响程度较深和自身中的国有经济成分比重较高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整改实现企业体制的改革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在一些企业中, 虽然具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但由于受到外在条件的限制, 自身的利润水平较低, 因此, 就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对企业进行重组和优化。

(二) 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 需要充分发挥国债的作用, 对社会中的投资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投资的增长速度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就需要将国债和社会中的投资进行紧密联系, 寻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在投资增长的过程中要采用相应的方式促进消费。在某种程度上, 消费水平和消费的能力对加大社会投资力度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消费的现状对于投资活动的持续进行至关重要。只有充分结合投资和消费, 使其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才能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在进行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还要加大对于货币政策的调控, 以保证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于经济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在政府对于宏观调控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时, 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显著地成效, 但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势必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

(三) 进行体制创新

企业是存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保证企业本身具有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是保证中国的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中在所难免的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企业中缺乏应有的活力。再现行的管理制度中, 国家对于企业的要求和限制较多, 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社会压力。在对企业中存在的管理机制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 要抛弃以往的行政部门对于企业体制的干预, 坚持政策的灵活性、减轻企业本身存在的压力, 建立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企业规章制度。在企业中, 要保障劳动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提高其劳动和生产的积极性, 彻底改革原有的劳资制度,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四)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 实现协调发展

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物质生产基地, 为我国经济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随着新型政策的不断推行, 城乡一体化逐渐得到了实施和发展, 在一些地区中的乡镇机构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改革中, 对相应的党政机构进行了重组和优化提高了机构的办事效果, 同时也为新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进行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中, 加大了对于农村债务的进一步管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农村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深化改革逐渐积累了经验, 在进行经营体制改革和税收的改革过程中, 农村生产的负担逐渐减轻, 但随着其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随着生产力度的加大, 农副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多, 使得供求关系产生了变化, 农业生产结构中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农副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增长较慢, 就使得农村的经济增长成为了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不同的区域中, 经济收入的状况存在差距, 城乡的经济水平差异也逐渐拉大, 在一些地区中的农村生活水平呈现出较低的状态。随着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经济发展制度逐步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 农村经济正朝着多方向发展, 加大对于农村的改革力度, 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经济管理体制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三、调整经济管理体制的结构

(一) 国有制企业改革

在对国有制企业进行改革时, 要将其作为完善经济管理体制重要措施进行对待, 重视其改革的力度和改革的措施, 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大相关改革的力度, 将二者进行有效地结合, 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在实践中获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二) 经济布局调整

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实现国有经济的有效调整。在以往的管理中, 国家只是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进行重点管理, 而忽略了进行国有资本管理的重要性, 因此, 就需要转变这种观点, 将国有资本的管理作为重点, 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多元化的产权局面的形成。在对我国现有的经济管理体制的进行探讨时, 要综合考虑我国现有的经济状况和国有企业的所处的地位, 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实现国民经济的调控。在我国的国有经济中, 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同时也关乎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因此就需要加大对于共产产品和高新技术的研发, 加大企业的不断发展。

(三) 促进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共同发展

在进行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 要加大对于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杜国有企业实现战略性重组。加强国有经济的实力和发展能力, 采用战略性的手段对企业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实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联合、兼并。促进其合作关系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加大对于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培养, 逐渐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其产品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中小型企业中, 要利用资产重组的有利机会, 出让其经营权, 优化其所有财产的组织形式, 实现其在市场中的独立竞争能力。

四、结束语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中, 实现了破旧立新, 原有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了市场经济, 同时, 对于市场的调节和控制也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 对于社会、市场和政治以及经济的关系金星凌日良好的掌控,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良好发展。虽然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挫折和困难, 但不可否认,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不断的实践、探索下, 经济管理体制将不断得到完善, 国家经济将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治目.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体制创新的方法[J].经济管理, 2001 (1) .[1]李治目.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体制创新的方法[J].经济管理, 2001 (1) .

[2]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文献编:第1版[M].人民出版社.2009.[2]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文献编:第1版[M].人民出版社.2009.

[3]罗继阳.2001年我国的结构调整[J].管理科学, 2008 (15) .[3]罗继阳.2001年我国的结构调整[J].管理科学, 2008 (15) .

上一篇:基础货币供应下一篇:综合抗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