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性治疗

2024-09-28

损伤控制性治疗(精选11篇)

损伤控制性治疗 篇1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收治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和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DIC发生比例、苏醒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10例 (25.0%) 、 (4.68±1.13) d、 (23.55±10.32) h, 观察组分别为1例 (2.5%) 、 (2.00±0.49) d、 (4.56±1.39)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护理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

作为一种新的临床外科手术方法, 损伤控制性手术与常规手术比起来具有较多的不同之处。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主要理念就是分期进行危重症的复杂手术, 首先对患者采用简便的方法实施紧急手术, 随后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根据采用分期手术的方式对致命性创伤进行处理[1]。为了对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0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其中女32例, 男48例, 年龄23~62岁, 平均 (38.61±8.49) 岁。按受伤原因进行划分:42例交通事故伤, 28例跌倒损伤以及10例其他损伤;按照受伤部位进行划分:42例肝脏损伤, 34例脾脏损伤, 40例胃十二指肠损伤, 27例其他损伤。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以及受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 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 (1) 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方式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和护理:在入院后立即对患者实施补液处理, 并且将手术的准备工作做好, 对患者实施抗休克治疗。对患者实施Ⅰ期手术, 也就是尽可能完善的手术。护士要以医嘱为根据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2]。 (2)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和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和护理:医生要对入院后患者的危重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首先要对手术方式进行简化, 从而将患者的出血控制住, 对其危重状态进行纠正, 直到患者苏醒之后, 再开展下一步的手术治疗[3]。

护理干预措施:护士在初始阶段首先应该帮助患者将两条静脉通路建立起来, 这样就能够对患者进行快速的药物补给以及补液处理;及时地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 使其能够顺畅地吸氧;对患者的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对患者的尿量以等进行测定, 将保暖和术前准备做好[4];护理人员要在患者的复苏阶段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以及呼吸支持, 保证对患者的氧气供给, 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 将患者中心静脉压维持在稳定的阶段;同时要保证病房具有适宜的温度;对患者身上的各种引流管进行妥善的固定, 使引流管的通畅性得到保证, 要对引流液的性质、颜色以及引出量进行准确的记录[5]。在确定手术之后, 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让患者对分期手术的必要性具有充分的了解, 同时要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积极的预防。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DIC发生比例、苏醒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和观察。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疗效用χ2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DIC发生比例、苏醒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10 (25.0%) 、 (4.68±1.13) d、 (23.55±10.32) h;观察组分别为1 (2.5%) 、 (2.00±0.49) d、 (4.56±1.39) h。相对于对照组而言, 观察组具有较少的DIC发生率、较快的苏醒时间以及较快的体温恢复时间, 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护理人员在损伤控制性手术当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内容:首先要配合医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情况, 对威胁患者的主要损伤进行了解。其次, 护理人员要致力于自身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这样才能够有条不紊地护理危重患者, 并且可以使有效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得到保证。由于一些多发性损伤患者常常伴随着严重失血的情况, 再加上患者具有较差的血管条件, 所以在进行静脉穿刺操作的时候往往比较困难, 然而要想保证药物的供给就必须要将静脉通路开通, 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熟练地掌握静脉穿刺技术[6]。最后, 护理人员还要学会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的情绪得到安抚, 最终能够使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缓解。

在本次研究当中, 相对于对照组而言, 观察组具有较少的DIC发生率、较快的苏醒时间以及较快的体温恢复时间, 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充分地证明了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护理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积极治疗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彭南海, 叶向红, 高勇, 等.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理念、内涵及护理应对[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 21 (1) :63-66.

[2]刘军.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护理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2, 14 (5) :209-210.

[3]姜定湘, 丁秀红, 陈静琦, 等.危重患儿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配合[C].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国际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2012:404-406.

[4]莫新少, 游雪梅.1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 26 (5) :820-822.

[5]叶敏.严重肝外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2) :161-162.

[6]黄春玉, 张建, 陈娟, 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4 (1) :49-50.

损伤控制性治疗 篇2

体内的物质,包括摄入的食物,在肝脏内进行重要的化学变化:有的物质经受化学结构的改造,有的物质在肝脏内被加工,有的物质经转变而排泄体外,有的物质如蛋白质、胆固醇等在肝脏内合成。肝脏可以说是人体内一座化工厂。

肝脏还能促使一些有毒物质的改进,再排泄体外,从而起到解毒作用。寄生在肠道内的细菌如腐败分解时,可释放出氨气。肝脏将氨转变为尿素排泄,便避免了中毒。

损伤控制性治疗 篇3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6例,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乙组患者20例,采用常规性骨折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有效的促进患者严重多发伤的愈合,缩短骨折治疗的时间,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性高,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01-01

在临床骨科的治疗中,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情况较为少见,但由于伤情较重,发病为突发性,病程较急,症状严重常会导致多种合并的发生,致死致残率较高,所以临床骨科治疗上较为重视其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对其采用治疗技术的发展。为更好的进行治疗和促进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相对我院收治的46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5.5±5.5)岁,46例患者经门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电诊检查明确诊断为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其中22例骨盆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依据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4分;18例为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AIS≥3分,6例脊柱骨折患者,均为椎体爆裂性的骨折同时伴有脊髓压迫,AIS≥4分;合并其它部位损伤主要为颅脑外伤、胸部闭合伤、腹部损伤、四肢损伤、等部位的损伤。导致损伤原因为挤压伤26例,高空坠落伤10例,交通意外伤10例。随机将4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甲组患者26例,主要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如为骨盆骨折损伤及伴有出血患者,应对双侧髂内动脉进行结扎止血处理。对患者的骨盆进行支架内固定治疗。对股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清创处理,进行早期的外固定术的治疗,或是采用膨胀髓内钉系统进行治疗。患者如存在骨髓压迫症状,应首先进行椎板减压术的治疗,合并内脏损伤出血患者首先进行止血治疗及进行清创缝合伤口。在进行手术评估后,对能够耐受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手术内固定术的治疗。

乙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性手术治疗方法,对合并伤进行及时的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手术评估的标准。手术评估条件包括:①氧分压、氧饱和度、氧输送正常,呼吸功能基本稳定;②出血控制,血流动力学稳定;③代谢性酸中毒纠正;④其他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处理基本完毕[1]

1.4 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治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骨折愈合良好,合并伤愈合良好;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好转,但未完全消失,骨折愈合良好;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显著变化,骨折愈合较差,发生骨不连或是愈合延迟的情况,死亡患者。

1.5 统计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甲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乙组患者因肝脾损伤合并胸骨骨折患者2例,治疗无效死亡。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较多发生突发性情况患者,就诊较急,患者的伤势较为严重,所以进行早期有效的处理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骨科临床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进行手术治疗,但对于患者伤势较为严重,对于手术的耐受常会导致患者以后的治疗及手术治疗过程中产生影响。在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甲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组别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效率80.00%显著优越于采用常规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0.00%。对比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中甲组患者没有发生死亡病例,乙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失血及伤势过重死亡2例患者。我院进行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患者主要针对术前的患者的处理及骨折的情况的控制后,采用手术内固定的治疗,有效的辅助手术内固定的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有效的促进患者严重多发伤的愈合,缩短骨折治疗的时间,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性高,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ApeH,Griensven M,RiceJ,et a1.Major secondary surgery in blunt trauma Patients and pefioperative cytokine liberation:deter-ruination of t11e clinical relevance of biochemical mal'ker[J].J Trau.ma,2001,50(6):989~1000

[2] 趙小纲,江观玉.多发伤救治的损伤控制策略[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5):334—337

损伤控制性治疗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重度肝外伤患者20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及受伤特征等确诊, 均符合肝外伤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例。对照组男7例, 女3例;年龄14~65岁, 平均 (39.5±4.5) 岁;外伤原因:车祸伤6例, 坠落伤2例, 钝器打击伤2例。观察组男6例, 女4例;年龄15~68岁, 平均 (41.7±5.3) 岁;外伤原因:车祸伤7例, 坠落伤2例, 钝器打击伤1例。两组性别、年龄、外伤原因等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20例重度肝外伤患者中, Ⅲ级8例, Ⅳ级6例, Ⅴ级6例, 其中2例患者合并肝后下腔静脉损伤, 1例合并肝右静脉损伤, 2例合并肝左静脉损伤, 5例患者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0例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已通过审核。

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规则性肝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 对患者行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实施剖腹探查手术, 并对肝裂伤实施清创手术, 局部接受褥式缝扎, 并采用大纱垫或凡士林对肝周与肝裂口进行止血或填塞压迫, 手术部位需实施留置低位多根引流管, 后实施暂时性关腹, 并立即将患者送至ICU病房进行抢救治疗, 治疗3~4 d后, 患者再次实施手术, 以患者的肝外伤等级确定具体的手术方式。Ⅲ级患者将填塞的纱垫取出即可, 并通过大网膜进行填塞缝合, 同时留置引流管后, 实施永久关腹;Ⅳ级患者在去除填塞的纱垫后, 手术患者使用创面深部褥式缝扎联合大网膜、止血纱布等进行填塞, 其中1例患者实施不规则或规则肝切除术, 1例患者实施半肝切除术, 留置引流管, 同时永久关腹;Ⅴ级患者需将填塞的纱垫取出, 其中1例患者实施不规则或规则肝叶切除术, 1例患者实施半肝切除术, 留置引流管后, 进行永久关腹, 但1例患者手术后, 出血无法有效控制, 再次给予纱垫进行填塞, 3~4 d后实施半肝切除术, 留置引流管后实施永久关腹。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肝外伤是一种外科临床多见的腹部损伤, 肝外伤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死亡率超过50%[6]。若患者伴有其他脏器损伤, 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此肝外伤临床治疗时需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减少死亡率,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肝外伤多选择手术治疗, 但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不理想。

肝外伤的死亡率较高, 主要原因是患者肝脏受损后生理机能处于极限状态, 再实施手术治疗会大大超过患者极限, 且手术治疗易出现出血, 因此患者会因机体生理枯竭而死亡[7]。因此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外伤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严格按照保温、出血控制、污染控制以及简易关腹等步骤进行操作, 成为重度肝外伤治疗的首选。损伤控制性手术主要清除失活、损伤肝组织, 保证清除的彻底性, 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发现,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 死亡率10%, 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李兴江等研究结果一致[8]。

综上所述, 损伤控制性手术用于治疗重度肝外伤患者, 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且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保证患者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重度肝外伤的疗效。方法:收治重度肝外伤患者2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规则性肝切除手术治疗, 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重度肝外伤的临床疗效较佳。

关键词:损伤控制性手术,重度肝外伤,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储文军.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肝脏外伤中的应用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2, 24 (4) :275-277.

[2]张建涛.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 2010, 40 (6) :13-14.

[3]潘敏.外伤性肝破裂缝压填塞包埋止血73例治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 2010, 18 (6) :445-448.

[4]贺修文.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老年人梗阻性胆道疾病中应用的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8, 27 (5) :352-354.

[5]韩晓风.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胃肠道创伤中的临床应用[J].山东医药, 2009, 49 (44) :77-79.

[6]黄春玉.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 :49-50.

[7]卢昕.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在严重肝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1 (1) :13-16.

损伤控制性治疗 篇5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损伤控制;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 R6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50-02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消化性溃疡的严重并发症,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中、老年人多见,发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患者死亡。多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很重要。20世纪初期由于损伤控制性手术(外科)理论的提出,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方式又引起人们的重新思考。笔者根据损伤控制性手术原理,对116例上消化道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2005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116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82岁,平均(62.33±5.81)岁,55岁以上有87例,占75%。男72例,女44例,男性占62.1%。有消化性溃疡病史41例,其中既往有胃出血病史者3例,有长期颈、腰腿痛或四肢关节疼痛而反复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或强的松等药物46例。合并感染性休克9例,高血压病6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9例,直肠癌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2例。胃窦部穿孔47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69例。穿孔直径≤1 cm有74例,>1 cm而≤2 cm有34例,>2 cm有7例。

1.2 治疗方法

术前行相关化验,肺部X线片,心电图等检查,抗感染,补液,纠正水平衡、电解质紊乱,置胃管,急诊行气管插管麻醉下剖腹探查。101例术中行穿孔清创,1号丝线肠壁全层横行间断缝合修补穿孔,然后用大网膜覆盖加固。11例行毕罗-Ⅱ式结肠前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中均用大量温热无菌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液反复冲洗腹腔至液体清亮,自胃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胃腔,清除胃内食物,温氏孔和(或)盆腔置引流管另切口引流。术后34例(包括11例胃大部切除术病例)应用西米替丁0.4 g,静脉滴注,2~3次/次,82例应用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1次/d或1次/12 h,控制胃酸,应用头孢三代及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加强抗感染,补液纠正水平衡、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早期下床活动促排气,严防并发症发生,排气后逐渐进饮,进食等治疗,出院后继续内科正规治疗6~8周。4例患者为慢性穿孔,一般情况好,症状轻,病变局限而采取非手术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6例患者中,单纯胃穿孔修补术101例,胃大部切除术11例,内科保守治疗4例。无一例肠瘘和死亡,全部治愈。手术术前准备时间为30 min~4.5 h,平均(90±7.2)min,单纯穿孔修补术的手术及麻醉时间明显短于胃大部切除术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2~5 d排气进饮,平均(2.8±0.3) d。8例切口感染,3例术后10~12 d拆线后腹壁全层裂开再行腹壁减张缝合术。住院日12~33 d,平均(16.0±5.0) d。

3 讨论

损伤控制性外科是现代外科对严重外科患者救治的一个新理念。是以患者生存为目的,提高生活质量为前提。改变以前复杂,完整手术方案,通过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病损程度,术者技术,而采取简单、快捷、有效的操作控制病情,防止进一步恶化,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而为患者设计最好手术方案[1-2]。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因很多,是多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胃酸分泌过多能对胃黏膜造成严重损害,是溃疡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加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进一步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而出现溃疡,另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黏膜损害严重,部分患者因长期服用或短期大量服用此类药物均可出现溃疡,重者出现急性穿孔。现已明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应用是消化道溃疡发生的主要病因,有文献报到两者同时存在时其发生率更高[3]。本组41例有典型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其中3例曾有胃出血史。46例长期腰、腿痛或四肢关节疼痛反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1例78岁的患者因腰腿痛在外误将消炎镇痛药物1周的服用量作为一次量服用,即刻出现腹痛诊断为胃穿孔,术中还发现有约1/3粒药片嵌在穿孔处。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并不困难,依据典型的溃疡或腰腿痛、关节痛患者反复服用止痛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史,结合体检全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呈板状强直,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有新月形气体就可诊断。本组全部立位X线片115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另1例疑左膈下游离气体,查腹部CT后明确。

发生穿孔后大量消化液如胃液、胆汁、胰液和胃内食物残渣溢出进入腹腔,早期引起化学性腹膜炎,患者在原腹痛基础上出现突发腹痛加剧,数小时后大量细菌繁殖,肠道菌群异位,引起化脓性腹膜炎。如果病变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或局限,炎症扩散波及全腹,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腹腔组织、脏器广泛炎性水肿,大量渗出,细胞外液减少,脱水,电解质紊乱,肠粘连梗阻,大量毒素吸收等,出现中毒性休克,另外还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可致死亡。本组有9例合并感染性休克。此类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合并症多,且消化功能差,营养不良,体质消瘦,机体抵抗力下降,手术耐受性差,本组有87例年龄在55岁以上,最大有82岁。故穿孔发生后能否及早对穿孔进行治疗,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很重要。

急性穿孔的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者是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患者一般情况好,症状轻,病变局限,或穿孔特别小者可内科非手术治疗,本组有4例经过非手术治疗而治愈。

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和彻底性溃疡手术。彻底性溃疡手术有胃大部切除术、穿孔缝合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胃窦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是彻底性溃疡手术中已明确的最常用手术方式,它能一次解决穿孔和溃疡,但是因其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及麻醉时间长,给患者带来的二次损伤大,度过急性期的风险明显增加,且胃大部切除术改变了患者生理结构,术后并发症较多。单纯穿孔修补缝合术,术中操作简单,手术创伤相对较彻底性溃疡手术小,且手术及麻醉时间明显缩短,安全性高。显然单纯穿孔修补术符合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中首次短暂剖腹探查手术程序[2]。随着现在H2受体阻止剂,质子泵药物的发展能有效控制胃酸;使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停用消炎止痛及肾上腺皮质类药物,禁酒,保护胃黏膜等大大提高溃疡的愈合率,有文献报到其治愈率可达90%。可避免再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程序中的第三部分手术打击,即后期确定性手术或非计划外手术。另有文献报到溃疡穿孔的治疗仅需治疗其并发症即穿孔,而不是行彻底性溃疡手术[4]。故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治疗应将单纯穿孔修补缝合术作为目前首选手术治疗方案,并于术后结合内科规律治疗溃疡。

[参考文献]

[1]黎介寿.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2006,26(8):561-562.

[2] 李宁.外科新理念:损伤控制性手术[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2007,27(1):28-32.

[3] 赵忠岩,王江滨,李岩.消化性溃疡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服用史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协同致病性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6,26(21):1697-1699.

[4] 郭强,扬龙江,靳巍.老年上消化道急性穿孔21例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2009,11(2):198-199.

(收稿日期:2012-02-16)

损伤控制性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17~71(平均42.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5例,高空坠落伤8例,重物压砸伤5例,刀刺伤2例。损伤类型中实质性脏器损伤42例,包括肝破裂17例、脾破裂15例、肾脏损伤6例、胰腺损伤4例;空质脏器损伤18例,其中空质脏器损伤合并实质脏器损伤9例。合并损伤类型包括合并骨伤19例,颅脑损伤12例,血气胸8例。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DCO指征:(1)酸中毒p H<7.3;(2)T<35℃;(3)凝血功能紊乱PT>16S;(4)内脏高度肿胀,腹腔无法关闭;(5)复苏中血液循环不稳定;(6)大量失血,预计输血≥10U,所有患者满足其中一项即可行DCO手术。

1.3 治疗方法

1.3.1 第一阶段

早期简化手术:(1)控制出血:先行腹部填塞,以压迫止血,行血管壁修补术、结扎,暂时阻断血管出血,对于肝脏、脾脏、肾脏、胰腺等损伤,按照DCO原则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手术。(2)控制污染:冲洗腹腔,迅速控制胃肠内容物的流出,行胃肠造瘘术;(3)暂时关闭腹腔:对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连续缝合皮肤,快速关闭腹腔。

1.3.2 第二阶段

ICU继续复苏:术后所有患者均进入重症监护室,继续纠正患者的低血容量休克,恢复血容量,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纠正酸中毒以及低体温;应用广谱抗生素及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对损伤情况进行进一步明确观察,根据伤情再行确定性手术治疗。

1.3.3 第三阶段

确定性手术: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分期和分次手术确定性手术,对腹腔内胃肠道的连续性和脏器的损伤应用再次手术的方式进行修补,且确定性手术应在第一次手术后的24~72h内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系统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并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本组60例患者,治愈58例,行再次手术,发生胰瘘2例,肠瘘1例,肝脓肿1例,治愈率为96.7%;死亡2例,1例死于复苏过程中严重休克,1例死于严重腹部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为3.33%。

2.2 复苏前后指标比较

对患者在DCO复苏前后的乳酸水平、p H值、体温及PT进行比较,复苏后较复苏前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是一种复杂外科问题应急分期手术,旨在纠正和预防患者的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机制障碍导致的“致死三联征”。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多存在多个脏器的损伤,实质脏器出血、空腔脏器损伤致内容物流出,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及凝血机制功能障碍等。

DCO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外科治疗原则,主要是指在创伤发生以后,为防止伤势的进一步恶化,首先采用简便、有效且损伤小的手术减轻患者的创伤和应激,把外科手术看作整个复苏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终结。主要目的就是先保住患者的生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苏,尔后再进行后期治疗。主要包括早期简化手术、ICU继续复苏和确定性手术三个阶段。总之,在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目的就是通过早期的简易手术暂时性控制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因素,在复苏阶段改善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再根据患者病情行确定性手术,对于严重腹部损伤患者来说,损伤性控制手术可减少复杂手术带来的严重创伤,提高手术治愈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摘要: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实行三个阶段(早期简化手术、继续复苏、确定性手术)DCO手术治疗。60例患者治愈58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6.7%,且DCO复苏前后患者的各主要指标均有明显变化(P<0.05)。对严重腹部损伤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损伤控制性,腹部创伤,疗效

参考文献

[1]黄广建,张延龄.损伤控制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J].腹部外科,2010,19(4):198-200.

损伤控制性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 年5 月~2013 年7 月接收的33 例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根据患者接受手术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 治疗组18 例采用损伤性控制手术治疗, 对照组15 例采用Ⅰ期手术。 车祸导致腹部损伤21 例, 高处坠落2 例, 被利器刺伤3 例, 由于激烈撞击受伤3 例, 因挤压受伤2 例, 其他受伤类型2 例。 腹部损伤的类型主要有20 例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 (4 例患者肾脏损伤, 5 例患者肝破裂, 7例患者脾脏破裂, 4 例患者胰腺损伤) , 有13 例患者为空质脏器损伤, 有4 例患者为实质脏器损伤合并控制脏器损伤。 两组患者在性别, 临床症状, 受伤原因, 损伤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式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一般的处理,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及意识状态是否情况, 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 并对患者开放静脉通道, 于此同时需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先进行初步的了解, 使用B超或者腹腔穿刺及CT对患者进行检查。

1.2.1 治疗组 早期手术: (1) 控制患者出血情况:采用腹腔填塞, 对患者的出血点进行压迫止血, 对破损的血管壁采取修补方式, 然后结扎暂时将出血血管进行阻断。 (2) 防止污染:对肠管破裂部分采用荷包修补方式, 胃肠道造瘘。 (3) 对腹腔行暂时关闭。 行损伤控制手术患者共18 例, 其中有8 例患者脾脏切除, 8 例患者使用压迫止血, 2 患者全腹腔填塞止血, 3 例患者行肠系膜结扎, 3 例患者小肠破裂使用单层缝合, 3 例患者行肝外胆管修补, 2 例患者结肠单层修补。

术后复苏: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均收治与ICU重症监护室, 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尽量减少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大幅度的波动, 将血容量降至正常值, 改善患者内环境, 调节其代谢的紊乱状态, 严格控制临床证明避免出现恶化现象, 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并进行记录, 然后统计出检测的平均值, 用于分析该段时间内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情况。 待患者生命体征值恢复平稳, 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范围后, 再行确定性手术进行治疗。

确定性手术:在早期手术进行过之后的24~72h,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情情况做再次确定性的手术。 治疗组18例患者均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治疗, 其中有3 例患者进行肝脏修补术, 4 例患者切除不规则肝叶, 2 例患者行十二指肠修补、 胆道引流, 3 例患者行胆管修补术, 3 例患者行小肠修补切除吻合术, 5 例患者行结肠破裂外置造瘘手术, 另外进行其他手术的患者7 例, 有2 例患者计划外再手术。

1.2.2 对照组 采用Ⅰ期手术治疗方式, 患者使用常规血液置换术, 患者在手术后同样在ICU进行术后苏醒。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的临床效果, 死亡率及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 14.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 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 计量资料使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死亡率对比 治疗组中有2 例患者在前期手术中死亡, 3 例患者在术后苏醒中因为严重休克而死亡, 2 例患者在手术后因为多项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而死亡, 共死亡患者7 例, 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8.89%, 对照组中有3 例患者在首次抢救中死亡, 5 例患者术后苏醒因为严重休克及器官功能严重衰竭死亡, 2 例患者在术后因为多项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而死亡, 共死亡10 例, 死亡率为66.67%, 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比治疗组的死亡率要高, 比较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中有6 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 (术后感染率为33.33%) , 5 例患者为腹腔感染, 5 例患者手术伤口撕裂或者感染, 2 例患者吻合口瘘感染, 3例患者为黏连性梗阻感染 (感染比率为16.67%) , 对照组患者中有9 例患者肺部感染 (比率为60.00%) , 黏连性肠梗阻感染为7 例 (比率为46.67%) , 其余术后并发症和对照组的差别不大。 治疗组患者在术后感染情况上, 肺部感染及黏连性成梗阻感染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近几年临床严重腹部创伤病例占比逐渐增加,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交通意外增加导致的[3]。随着医疗技术进步, 针对严重损伤的患者不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完整手术, 而是选择给予损伤控制性手术, 将治疗的重点从以往的恢复解剖结构转变为内环境的改善和代谢的恢复[4]。

患者在发生严重腹部损伤后一般会导致休克, 患者在休克之后会出现生理和代谢功能的失调, 病人往往表现出低温、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障碍“三联”征[5], 这三项特征会相互进行影响,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 导致患者生理功能恶化甚至丧失。 患者在受伤后低温的状态很容易导致患者心率失常, 心跳减缓甚至停止, 使全身细胞的代谢功能出现障碍, 影响凝血功能, 导致患者血液流失量过大。 患者低温状态时间越长, 越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患者的死亡率也就越高。所以给患者实施控制性手术可以有效的防止过多的热量丢失, 并及时给患者进行止血, 在第一时间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在稳住患者的基本症状之后, 才有足够的时间让患者进行复苏, 才能在确定性的治疗中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使用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车军.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15) :3515-3516.

[2]谢贻祥, 王传思, 王劲松, 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 :110-111.

[3]陈仿, 陈宁波.腹部外科危急重症的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J].使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 8 (1) :91-92.

[4]曾云根, 罗招花.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2, 22 (6) :1305-1306.

损伤控制性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60例严重腹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1例, 女9例, 年龄3~68岁, 平均 (33.8±2.1) 岁, 均符合损伤控制纳入条件 (Moore EE等制定) 。其中闭合伤49例, 开放伤11例。致伤原因:钝器伤2例, 交通意外伤40例, 坠落伤9例, 刀刺伤9例。创伤后30 min~2.5 h到院就诊, 均处于休克状态。创伤为复合伤类型, 包括膀胱破裂2例, 严重肝外伤28例, 肾挫裂伤8例, 脾破裂20例, 肠系膜破裂6例, 膈肌破裂4例, 腹部大血管损伤4例;合并腹部以外损伤:四肢骨折4例, 颅脑损伤6例, 骨盆脊柱骨折6例, 多发肋骨骨折8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试验知情同意书, 并排除机体其他系统严重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 具体操作如下:就静脉通道快速建立, 迅速容量复苏, 经绿色通道, 将患者立即送入手术室, 在短时间内完成简单的剖腹探查操作。对致命性出血进行紧急控制, 创面快速处理, 包括重要血管侧壁修补、结扎活动出血点、腹腔内污染清除、置管外引流。腹腔暂时关闭, 转入ICU, 行复杂救治, 包括复温、输血、补液、对持续低温进行纠正, 并纠正凝血障碍、代谢紊乱等, 取广谱抗生素应用, 对感染进行预防。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对机体情况好转, 确定性手术在48~72 h内开展。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多脏器功能不全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多脏器功能不全率20.0%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和26.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患者突发严重创伤后, 有凝血障碍、代谢紊乱、低温等情况出现, 若在此种情况下开展复杂手术, 易使生理内环境紊乱加重, 全身多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综合征, 使复苏难度增加, 但肠道破裂、内脏出血等又需立即处理, 以防损伤加重休克、污染[2]。严重外伤中应用控制损伤性理念, 为创伤外科开辟了新的实践领域[3]。

创伤后早期迅速止血, 简要操作, 可避免病情恶化,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使病例得以充分复苏, 再计划实施二期确定性手术, 对保障救治成功意义重大。在创伤早期, DCS属外科简单对损伤控制的手术, 以纠正低血容量, 控制出血。分析严重腹外伤患者死亡原因, 多为机体在伤后代谢严重耗竭, 若常规对毁损组织切除, 可行组织器官修复重建, 机体代谢易向不可逆损伤转化, 最终生理耗竭, 进而引发死亡[4,5]。但就内脏出血而言, 若未及时处理肠道破损, 易因生理机能枯竭而增加死亡风险。因此, 依据病例创伤情况, 对简单的方法进行选择, 能够使创伤部位得到有效控制, 使二次创伤减轻, 为复苏提供条件, 并为后期确定性处理打下基础[6,7,8,9]。

总结损伤控制手术分期, 一期为剖腹简短探查, 建立静脉通道, 完善术前准备, 对局部伤情可不费时间评估, 经绿色通道, 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 再开展剖腹手术, 参考损伤控制适应证, 在几分钟内做出处理决定;麻醉师、手术师需密切配合, 将坏死组织切除, 行引流管放置, 将腹腔临时关闭[10]。第二步, 为ICU复苏, 开展综合性复苏救治, 对重要脏器功能进行保护, 特别是凝血功能、代谢紊乱、持续低温复苏, 对死亡三联征进一步纠正, 并取广谱抗生素应用;对感染进行控制, 完善营养支持, 增强患者生理储备, 促进机体恢复, 纠正代谢紊乱, 此过程需48~72 h。第三步, 完成二期确定性手术, 一般在首次手术实施后48~72 h进行, 包括对较次要损伤进行探查、去除填塞、处理遗留问题、对腹腔关闭。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 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多脏器功能不全率20.0%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和26.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损伤控制手术不同于急诊手术和常规手术, 属阶段性修复策略, 为应急分期手术理念, 以确保治愈率和生存率为目标, 对病情危重、全身状况差的患者较适用, 可缩短病程,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严重腹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60例严重腹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多脏器功能不全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多脏器功能不全率20.0%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和26.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损伤控制手术不同于急诊手术和常规手术, 属阶段性修复策略, 为应急分期手术理念, 以确保治愈率和生存率为目标, 对病情危重、全身状况差的患者较适用, 可缩短病程,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严重腹外伤,损伤控制手术,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戴睿武, 王雨, 汤礼军.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 2009, 11 (2) :239-241.

[2]Asensio J A, Petrone P, Polden G, et al.Has evolution in awareness of guide line for institution of damage control im proves outcom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raumatic open abdomen[J].Arch Surg, 2004, 139 (2) :209.

[3]刘庆文, 周宾径, 秦宏兴, 等.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 (7) :506-508.

[4]Sagraves S G, Toschlog E A, Rotondo M F.Damage control surgery-the intensivist’s role[J].J Intensive Care Med, 2006, 21 (1) :5-16.

[5]黄瑾.危重腹部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8) :735-736.

[6]陈明易, 董家鸿.损伤控制理念及其在肝脏外伤中的应用[J].肝胆外科杂志, 2009, 17 (6) :401-402.

[7]谢小勇.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31 (9) :34, 36.

[8]葛明刚, 张伟.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91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 2012, 27 (1) :81-83.

[9]姚竞智, 王贻东, 徐洪全, 等.肝部分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6) :66-67.

损伤控制性治疗 篇9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控制性高血压治疗,预后

脑血流灌注不足是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采用控制性高血压治疗可以缓解创作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 减轻患者的颅脑神经的损伤[1]。笔者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5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控制性高血压治疗, 探讨控制性高血压治疗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神经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其中男64例, 女26例, 年龄27~71 (51.76±8.84)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51例 (56.67%) , 高空坠落26例 (28.89%) , 暴力7例 (7.78%) , 其他原因致伤6例 (6.67%) 。受伤至急诊就诊时间为0.5~4h。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均3~8分, 其中6~8分患者39例, 3~5分患者51例;所有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均在75mm Hg以下;均为自愿参加此项研究。排除标准:排除血压>75mm Hg者;排除GCS评分>8分或<3分患者。

1.3 影像学资料

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CT扫描。头颅CT结果显示, 有46例重型颅脑外伤伴休克者存在不同程度和位置的颅内血肿。全身CT结果显示, 37例重型颅脑外伤伴休克者合并有多发性的肋骨骨折。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治疗颅脑损伤的同时应用控制血压药物将平均动脉压升高至100~150mm Hg, 包括:多巴胺、阿拉明或去甲肾上腺素。如果患者的血压>150mm Hg则给予微泵静脉注射硝普钠将血压维持在100~150mm Hg, 时间控制时间为7d。对照组患者除控制血压治疗外, 与观察组的治疗方法相同。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 治疗后48、72h及7d的GC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颅内再出血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全部数据资料用表示, 采用t检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CS评分

观察组45例患者治疗后48h、72h、7d的GSC评分呈明显好转的趋势。对照组45例患者治疗后有明显改善, 但治疗后48h、72h及7d的GCS评分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后48h、72h及7d, 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

2.2 死亡率

观察组45例患者中, 7d内共10例死亡, 死亡率为22.22%, 其中5例 (11.11%) 死于多器官衰竭, 4例 (8.89%) 死于循环衰竭, 1例 (2.22%) 死于感染。对照组45例患者中, 7d内共16例死亡, 死亡率为35.56%, 其中7例 (15.56%) 死于多器官衰竭, 7例 (15.56%) 死于循环衰竭, 2例 (4.44%) 死于感染。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见表2。

2.3 颅内再出血情况

观察组2例 (4.44%) 发生颅内再出血;对照组3例 (6.67%) 发生颅内再出血。两组患者的颅内再出血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一般为单纯的外伤, 但随着颅脑损伤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 会导致患者的颅脑神经发生继发性的损伤, 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多脏器衰竭或循环衰竭, 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2]。通过控制性的高血压可以有效的增加患者的脑血流灌注, 减少患者的颅脑神经损伤。部分学者认为, 高血压状态会导致患者颅内再出血情况的增加。本组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而两组患者颅内再出血情况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控制性高血压可通过增加脑血流灌注而达到保护患者颅脑神经的作用, 同时并不会导致发生颅内再出血风险的增加。

综上所述, 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控制性高血压治疗, 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颅脑神经损伤, 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符付献.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救治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 :69-70.

脊髓损伤治疗的方法与进展 篇10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一、西医治疗

1、激素治疗

1.1甲基强的松龙

甲基强的松龙(MP)是在20 世纪90 年代起开始应用于临床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认为激素能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水肿。但近年来经过各国学者的深入研究,认为MP具有多方面的神经保护作用,包括改善微循环、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细胞钙内流、维持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一氧化氮活酶活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1]。马延超等[2]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Allen's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甲基强的松龙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MAP-2)的表达和运动功能的回复,甲基强的松龙对MAP-2表达的上调和其能促进脊髓运动功能的恢复可能存在关联。并推测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保护残存的神经元有关,最终是通过与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转运至细胞核内与DNA上的特异性结构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调控和MAP-2合成有关基因的表达。甲基强的松龙除了对于残存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以外,对于轴突再生局部的神经胶质细胞也能发生作用,诱导神经胶质分泌神经营养因子[3],从而改变了局部轴突再生的微环境。另外,甲基强的松龙还具有抑制钙蛋白酶的作用,从而减少了MAP -2的降解[4]。

此外,段大致等利用甲基强的松龙与褪黑素的联合使用对同样的脊髓损伤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褪黑素对于急性脊髓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性治疗作用,其作用与甲强龙相当。在目前的剂量下褪黑素联合甲强龙对于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并不优于单独用药。目前褪黑素对于脊髓损伤的治疗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使用不同剂量的褪黑素与甲强龙联合,利用二者不同的抗氧化机制,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2罗格列酮

张钦等通过使用罗格列酮对大鼠Allen's中度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型受体γ( 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可提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大鼠运动功能。目前的研究证明, Bcl-2蛋白在PPARγ调节凋亡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是个复杂的过程,多种信号通路通过调节具有促凋亡和抗凋亡作用的Bcl-2 家族蛋白参与凋亡过程。对Bcl-2家族蛋白的调控主要是在转录或转录后改变蛋白的磷酸化,异二聚体形成,蛋白水解从而发挥作用。研究发现罗格列酮上调Bcl-2 蛋白依赖PPARγ活化; PPARγ表达下降, Bcl-2蛋白下调,凋亡细胞增多。使用小干扰RNA 技术沉默PPARγ,发现Bcl-2 蛋白的表达下调,也同样说明PPARγ高表达能够上调Bcl-2蛋白,发挥抗凋亡作用。线粒体膜电位主要是通过促凋亡(Bax)和抗凋亡(Bcl-2)蛋白的平衡来维持。损伤后促凋亡作用蛋白Bax与线粒体膜上Bcl-2结合, Bcl-2抗凋亡作用丢失,线粒体膜电位改变。PPARγ活化可以使促凋亡作用的蛋白磷酸化,恢复抗凋亡作用,维持线粒体膜电位。在脑损伤后罗格列酮可以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的凋亡,改善神经功能也证实本实验的结果,使用PPARγ拮抗剂可以逆转罗格列酮上调Bcl-2的作用。

2、维生素药物治疗

近年来,有康复医学研究者报道,当患者发生脊髓损伤后, 改善和促进SCI 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是康复治疗的首要目标。维生素E(vitamin E, Vit E)作为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从而阻滞脂质过氧化物形成。研究证实,Vit E 可作为自由基吸收剂来保护膜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它不但能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等自由基,也能阻断脂质过氧化作用。关浩等实验发现,Vit E 可以减轻脊髓水肿,改善局部组织破坏,外源性Vit E 作为药物应用具有同样抗氧化作用,能清除氧自由基、阻滞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减少过氧化脂质的生成,为临床治疗SCI 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之后,动物实验研究证实SCI 后外源性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 GM1)可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拮抗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对于SCI 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止神经元坏死起到保护作用。杨拯等通过实验证实,联合使用Vit E 和GM1 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效果优于Vit E 及GM1 单用。国内外临床研究提示,大剂量、长疗程的治疗方案是应用GM1 治疗SCI 的正确方案。但由于SCI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和低病死率等特点, 而GM1 的价格又较为昂贵, 由此无疑给SCI患者乃至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GM1 的临床应用。

3、组织及细胞移植治疗

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SCI) 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对其治疗一直是神经科研究的热点。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 具有向多种细胞分化的潜能, 可以分化成对神经递质敏感的并具有神经电生理功能的细胞, 分泌多种神经因子促进受损的髓鞘和神经纤维恢复, 局部移植可促进SCI修复。赵华等通过实验证实早期给予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处的微环境, 同时, MSCs移植后分化的神经细胞以及其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 有效促进了轴突的再生, 加快了轴突定向生长的速度。联合电刺激治疗, 则提高了细胞成活率、分化率, 有效延长了细胞移植的时间窗, 并使得轴突再生能力增强, 并引导轴突向合适的目标方向生长。因此MSCs移植联合电刺激相辅相成地促进了脊髓功能的恢复, 为MSCs移植治疗脊髓外伤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二、中医药治疗

1、黄芪

任宪盛等利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Allen's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脊髓损伤后给予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后脊髓组织中丙二醛浓度明显低于各时相点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光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实验组经过黄芪处理后脊髓组织的出血、水肿明显减轻,坏死区范围减小,损伤后1 周时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上述结果表明,在脊髓损伤过程中,黄芪不能逆转受损的神经细胞,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尚未受损或轻度受损的神经细胞免受继发性损伤。本实验发现黄芪可明显抑制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脊髓继发性损害,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黄芪对脊髓损伤后血管及生化作用机理如何及对神经元生理功能影响等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近期,余勤等利用黄芪注射液和间质干细胞的联合使用对脊髓损伤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采用rMSCs移植治疗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BBB 分级法行为学检测平均得分较PBS组和黄芪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受损脊髓较PBS组和黄芪组有明显修复。证实rMSCs移植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而黄芪注射液是中药黄芪的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为黄芪异黄酮、皂甙、黄芪多糖及微量元素硒等。近年来药理研究提示黄芪具有改善脑部循环、抗缺血缺氧、增强神经生长因子作用、对神经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等功效。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rMSCs加黄芪组大鼠BBB分级法检测平均得分在不同时间点都高于rMSCs组,除第14 d两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其余各个时间点平均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脊髓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rMSCs加黄芪组较rMSCs组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更明显,而胶质细胞增生更活跃。任宪盛等研究表明黄芪可以抑制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脊髓继发性损害,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在体内有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有协同rMSCs促进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为中药与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治疗中枢神经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丹参

郭岱琦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作打击损伤模型,术后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结果表明,丹参治疗组脊髓和血中一氧化氮(NO)含量比损伤组降低。NO是细胞的传递因子,过量N0有神经毒性,因此损伤早期使用丹参对脊髓有保护作用。王钢等用自治Allen's打击装置将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制成损伤模型,术后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结果表明丹参组和NGF治疗后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增高,丹参的使用可预防及阻止SCI后继发损伤。并以急性脊髓损伤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丹参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经丹参治疗后,ASC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并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静脉注射丹参液可改善ASCI患者微循环,对ASCI起保护作用。复方丹参抑制脊髓损伤后血清中钙、镁、锌、铜含量的异常变化,促进其恢复平衡,也是对脊髓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的重要因素。

3、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已广泛用于神经损伤后的保护与修复治疗, 如脑梗死、外伤性截瘫、周围神经损伤等。张继平等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模型组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组, 与Zhang等在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观察的结果一致,并且与SCI后神经细胞膜PAF-R数目减少具有一致性。金纳多与补阳还汤可在此基础上, 继续降低SCI脊髓组织PAF-R mRNA的表达量。其机理可能为金纳多中的有效活性成分银杏萜内酯是天然的PAF-R 特异性拮抗剂。而补阳还五汤是由黄芪、当归尾、赤药等中药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可多途径阻断PAF的合成代谢及受体活性而发挥生物拮抗效应。补阳还五汤除具有降低PAF含量及PAF-R活性与表达的作用外, 还具有抑制其他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等促进PAF生成的作用, 其拮抗PAF的作用是以其所含多种活性成分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拮抗机制而产生的整体调节作用; 两者可能通过与PAF竞争结合位点, 抑制PAF与其受体结合, 使PAF被降解,并发出抑制性信号, 减少PAF-RmRNA 的表达量, 进而减少PAF-R 数目, 阻断PAF对脊髓组织的后续损害效应, 这与受体调节机制中特异性受体拮抗剂能够降低相应受体mRNA的表达。补阳还五汤抑制PAF-R mRNA 表达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结语

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趋于多样化,但效果平平,都无法到达预期的治疗效果。中药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已经越来越广泛,并且成果较令人满意,也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中西结合治疗脊髓损伤也逐渐开始显示出它特有的优势,开始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而仍以西医为主的治疗方法但虽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整体的临床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并将其推广到临床应用仍是一个期待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马延超,董平,钱军,等.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1):1-4.

[2] 张子峰,侯铁胜.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钙蛋白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21):70-72.

[3] 段大志,刘勇,张治国.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褪黑素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8(2):7-10.

损伤控制性治疗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7年1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3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 其中, 男性20例, 年龄在16~58岁, 平均年龄为33.7岁, 女性18例, 年龄在19~63岁, 平均年龄为34.5岁。导致患者出现损伤的原因有:压塌伤14例, 交通伤10例, 坠落伤4例, 斗殴伤10例。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颅脑、胸部、腹部、四肢等。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并对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进行治疗, 评估患者的治疗结果。

1.2 方法

根据损伤治疗标准, 主要分为三个时期进行治疗, 首先对于患者采取止血治疗, 并实行液体复苏处理, 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伤情检查, 对于危及生命者优先处理, 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稳定患者病情, 以确保患者的血流动力稳定, 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以免伤口感染[2]。其次, 等到重症患者复苏后, 要及时采取复血容量处理, 并实行酸中毒纠正治疗, 再对患者实行复温治疗, 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同时对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 改善患者病情。最后一个阶段, 当确保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稳定后,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手术治疗。

1.3 诊断标准

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三天对患者实行PH监测, 每天2次, 对患者再实行体温监测, 每天4次, 同时还要对患者实行APTT监测和PT监测, 每天进行2次[3]。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中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 对于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性指标进行检验, 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于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出现脊柱骨折伴脊髓压迫的有9例, 在治疗早期对患者实行简单的椎板切除减压术进行治疗, 出现骨盆骨折的有8例, 对患者采取早期的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治疗, 其中有1例患者伴有大出血, 对其再实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治疗。出现四肢骨折的有17例, 对患者实行早期的简单外固定治疗, 有4例患者属于开放性损伤, 对患者采取清创缝合术进行治疗。38例患者中, 死亡4例, 占10.5%, 其余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病情均好转并逐渐痊愈出院。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3 讨论

严重多发伤对于患者的危害较大, 如果治疗不及时, 则会导致患者病情不断发展, 最终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 对于此种疾病需要患者给予及时的对症治疗。损伤控制外科是一种应急性的分期手术方法, 主要遵循优先救治的原则, 首先保住患者的性命, 然后再进行伤情治疗, 以最终达到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目的。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 还应当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并有效控制患者的生理损耗, 从而为患者赢得手术时间[4]。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伤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对患者实行紧急的止血治疗, 并对危及生命的患者实行优先处理,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在第二个阶段主要对患者实行复血容量处理, 并纠正患者的酸中毒情况, 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在第三个时期, 确保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维持稳定, 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采取对症手术治疗, 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由此可见, 此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5,6]。

摘要: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1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3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并对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进行治疗, 评估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38例患者中, 死亡4例, 占10.5%, 其余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病情均好转并逐渐痊愈出院。结论 应用损伤控制骨科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 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损伤控制骨科,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曾明军, 朱立新, 刘成龙, 等.损伤控制骨科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58 (24) :78-79.

[2]李永刚, 唐海.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 2010, 41 (11) :36-37.

[3]曾湘林.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0, 84 (1) :77-78.

[4]马卫星, 向辉, 薛骅, 等.严重多发伤的加强诊疗[J].浙江实用医学, 2011, 94 (1) :55-56.

[5]刘建崇.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30 (9) :48-49.

上一篇:高端领域下一篇:偏远地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