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

2024-06-28

问题是(共12篇)

问题是 篇1

【案例】

男生特有女生缘, 这个问题要如何处理

在成人世界里, 常常会说某某男人有女人缘。可在一个班级里, 若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也很叫人挠头。在我们班, 我意识到, 这不仅仅是一个现象, 更是一个问题。这源自那天晚课的一个事件。我班有这样一个男生A, 很有个性, 也很聪明, 长相中上。那天, 在英语课上他调皮捣蛋, 被英语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当时, 他的态度还不错, 大家以为这个事也就过去了。可一下课, 外班的一个女生就声嘶力竭地朝英语老师扑来, “你凭什么骂A?”年轻的英语老师气得不得了。那个外班的女生气焰很嚣张。后来, 经过老师的劝说和那个男生A的强烈要求, 外班女生给我们班的英语老师道了歉。平时, 我也看出来, A身边总有一些女生环绕, 感觉不像是在恋爱, 也没有太过问, 却没想到会出了这样的事。于是, 我找了A谈话。A说:“那个外班女生不是他的女朋友, 他们之间不过是比较熟而已。”再后来, 我了解到, A这样的朋友很多, 学年里各班都有, 本班的也有。有的女生给他买吃的, 还有的给他钱花。为此, 我找A谈了好多次话, A也承诺不再和外班女生联系。在班上, 我也密切关注A和本班女生的关系, 他们之间似乎收敛了一些。不过, 我总觉得他们之间还没有彻底断绝往来。对这个问题,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加以解决呢?

班主任老师迫切追问“男生特有女生缘, 这个问题要如何处理?”, 似乎女生缘是最棘手的难题, 是引发一系列干扰教学管理秩序事件的根源。可是, 在案例陈述中, 班主任坦承一直以来仅把男生A很有女生缘当成现象, 只有当男生A晚课上被英语老师批评, 随之发生外班女生替他“抱打不平”后, “女生缘”才在老师的意识层面升级为问题。

那么, 到底“女生缘”是问题呢, 还是男生违纪是问题, 抑或“抱打不平”是问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考虑, 有没有其他可能性:看不清楚究竟什么是问题才是问题?

我们还是先从“女生缘”开始吧。

《辞海》解释“缘分”是因缘、机缘, 指出“缘”为梵语, 经典解释为“原因”, 它常常和“因”一起合称为“因缘”。什么是缘分?有人问隐士。隐士想了一会说:缘是命, 命是缘。此人听的糊涂, 去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自己的前生如何, 就问佛祖。佛不语, 用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 云起云落, 随风东西, 于是顿悟:缘不可求的, 缘如风, 风不定。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考察, 所谓有女人缘的男人, 他们在社会活动中能敏锐地洞悉他人的身体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规律, 而且对人的语气、语调、音量变化以及潜台词有很好的识别力, 并对自己的社会交往发展走向有较准确的预见。这些男士对自己有比较恰当的评估, 与大多数人相比, 他们更自信, 性格温和的同时又有鲜明稳定的个性和处事原则。特别需要明确的是, 他们擅长与所有的人融洽相处, 并非仅限女性。人的天性中具有渴望被关注的需求, 无论哪种性别、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乐于跟关注自己且容易沟通者交流, 乃至保持良好社会关系。当人们说某位男士有女人缘, 通常是一种褒义, 这说明他在各种场合举止言谈得体, 其散发出的人格魅力让与之交往的人们获得正向积极的情绪体验, 如轻松、有趣等。

诚如班主任所述, 男生A很有个性, 也很聪明, 连老师也承认A同学身边虽然很多女生围绕, 但不是谈恋爱。既然从班里到班外没有女生因为A同学吃醋打架, 也没有男生因为与女生的关系找A同学“决斗”, 那么, 只能说A同学符合如上所述有好“女人缘”的男生特点:社会交往能力出众。A的社会功能好还表现在英语课的晚课上, 他调皮捣蛋被英语老师严厉批评之后, 立即表现出息事宁人的良好态度, 使气性很大的英语老师也认为“这个事儿就过去了”;另外, 在外班女生为其“抱打不平”冒犯英语老师之后坚持原则, 强烈要求那位女生跟英语老师道歉, 如果用一句俗语来概括A同学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 那么“既能请神也能安神”则最为贴切。

班主任老师把“女生缘”升级到“问题”, 其转折点并非A同学课堂上的捣蛋行为, 而是突发外班女生为A同学“抱打不平”事件。由于这位外班女生是一下课立即冲过来的, 从时间方面分析, A同学没有机会去跟外班女生叙述课堂上捣蛋挨批评的经过, 也没有请援兵来替自己重挑事端。我们可以推测是因为英语老师严厉批评A同学的音量很高, 并且内容比较针对这位个性鲜明的男生某些特点, 女孩子在邻班教室听到之后情绪失控, 下课后自发地奔过来表示对英语老师的不满。这位女生的表现让人不由地联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本杜拉的儿童模仿成年人攻击行为的实验, 女孩过激的情绪与高分贝的音量似乎更像一面镜子, 照出值得年轻英语老师深思的内容。既然A同学没有指使任何人表示对英语老师的不敬, 班主任把外班女生的不理智行为归结为A同学的过错则未免牵强。

不容否认, 这个外班女生的过激情绪与行为, 让原本平息的属于班级内课堂教学管理失控环节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引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多重关注, 从年轻的英语老师、A同学的班主任以及外班女生的班主任直到学校领导。这让班主任本已平静下来的心忽地提到嗓子眼, 感觉“摊上事儿了, 摊上大事儿了”。遗憾的是, 当教育管理上出了问题, 教师不肯反躬自省分析教育管理者的责任, 却急忙把包袱甩到A同学身上, 指责都是因为他跟外班女同学关系好, 才让本已平息的事情再起波澜。班主任如此理解整个事情的发生与发展, 对学生不公平, 对教师个人的教育经验积累也无裨益。

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安稳, 有的老师把它看成学生在给自己传递特殊信号, 读懂这个信号, 及时调整, 教学会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有的老师则理解为学生在跟自己过不去, 顿时怒发冲冠, 瞬间把课堂变成整顿教学秩序的现场会。比如, 为什么A同学在晚课上调皮捣蛋?是他跟不上老师讲课的内容, 还是老师讲的他早已经掌握了?教师往往不假思索地把所有的课堂违纪现象设定为学生的过错。其实, 天资优异的学生往往会因为老师讲课的内容很快被理解并掌握, 于是注意力无法继续关注在课堂教学之中, 学生苦于无聊难耐才捣蛋或者做些小动作。他们的行为其实是在引起老师关注, 要求更多新的知识内容满足其求知欲。如果教师及时提供超过普通进度的内容给这样的学生, 资优生可以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在学业上持续进步, 老师和其他同学也免受打扰, 师生各得其所。

从班主任老师陈述来推测, A聪明、反应快, 人际交往能力出众, 比较符合天资优异学生的基本特征。所以, 英语老师可以在他捣蛋的时候设计一个提问, 既包括晚课的重点或难点, 也满足A渴望关注的心愿。如果答对了, 就说明A的确需要更多其他新的内容以满足其求知欲, 老师不妨找一篇有趣且难度适当的阅读材料, 让他有新的关注焦点, 用安静的阅读代替捣蛋行为;答错了呢, 老师则可以温和地建议A跟大家一起动脑筋, 参与课题教学活动。另外, 我曾在本刊2013年第1~2期《转学中的迷失》提到过, 詹姆斯·莱文与詹姆斯·F·诺兰的《课堂管理原则》一书中为教师们提供了7种方法可以快速阻止课堂违规者, 也分别举出相对应的例子, 年轻的英语老师不妨尝试一下, 免得课堂教学时间常常被自己批评学生的愤怒所充斥, 既坏了自己的心情, 也浪费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 耽误教学进度。

倘若英语老师能按如上内容管理课堂, 化A同学的课堂捣蛋行为与无形之中, 那么, 她一方面可以让全班同学不辜负晚上坐在教室里的时光,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A同学对英语的兴趣和对老师“降伏”自己的钦佩之情;既省去了跟A的义正词严, 也免掉了被外班女生“气得不行”的负面情绪与情感体验, 更重要的是获得一份年轻教育工作者成就上的自我满足感。

至于外班女生的情绪和行为, 是这位女生个人在管理情绪和掌控行为的能力有障碍, 如此的爆发性事件即使不在这次出现也会在别的场合出现, 换句话说, 是她自己惯常情绪与行为模式的显露。由她的缺陷导致的师生冲突并不是A同学的过错, 更不能归为A同学的问题。如果说A同学有值得纠正的行为, 那就是经常接受女生的钱和吃的, 但班主任恰恰将此现象在陈述中一带而过, 却并未当成一种隐忧。

综上所述, A同学的女生缘是优点而不是问题;如果老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并能有效掌控课堂, A同学的捣蛋也不必看成是问题;如果年轻的英语老师没有在课堂上大发雷霆, 也不必触发外班女生的极端不尊重教师的经过。“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 身为教师倘若也被“果”所困扰, 如何启发教育学生学会思考、了解事物发展规律, 并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呢?结论是, 教师缺乏丰富的教育理论和灵活有效的教育思想才是真正的问题, 是教育工作者的问题, 也是教师培养和教育管理制度的问题。

问题是 篇2

性骚扰到底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题?如果要把性骚扰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首先必须明确“性骚扰”的概念。作为法律概念,应该明确规定它的性质,是刑事犯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还是民事侵权行为;应该明确它的责任,是受刑罚制裁、行政处罚还是民事赔偿;应该明确它的外延,哪些行为属于性骚扰,哪些行为属于性犯罪;应该明确它的内涵,性骚扰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益。

法律概念关系公民的权益保护,关系到法制建设。难怪给“性骚扰”下定义那么难,但要想在法律……

尽管给“性骚扰”下的定义很多,在立法机关没有采纳之前,仍属于学术上的观点。有鉴如此,本人试图给性骚扰下如下定义:性骚扰是一种以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为特征的民事侵权行为,它以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言语、行为、信息、环境等方式侵犯他人的人格权。

该定义包含着以下内容。

首先,明确性骚扰性质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这将他与刑事犯罪行为区分开来,从广义上讲,奸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对妇女也是一种骚扰,但既然《刑法》对它采取了更为严厉的处罚,从程度上看把它称作性侵害更为合适。从主体看,奸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大多是男性(当然不排除女性作为奸污妇女罪的共犯),刑法可以对特殊的弱势群体进行保护,民法强调公平等价有偿原则,不宜对部分群体进行特殊保护,将以上性犯罪行为排除在性骚扰概念之外,由《刑法》加以调整更为合适。

其次,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侵犯他人人格权的行为。人格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法律上人格权人人平等。同财产权不同,财产权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取得,人格权则从公民出生就享有,并不因贫富、美丑、地位有所差异。性骚扰骚扰方式不一,侵权的内容也有别。但它们侵犯的都是他人人格权而不是别的合法权益。

第三,从侵权特点上讲,它是以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为特点的民事侵权行为。对异性触摸搂抱,侵犯其身体权;宣扬与异性有特殊的男女关系,侵犯了其名誉权;性骚扰行为表现多样,给受害者造成的伤害不一,大多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但不论那种性骚扰行为,骚扰者主观上决不是想侵害女性的身体或名誉,而是无视女性尊严的存在。侵犯的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第四,性骚扰概念的外延包括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言语、行为、信息、环境等,性骚扰的表现现在已经不限于下流话语、流氓行为,黄色短信息、骚扰电话、邮寄色情出版物等恶习在现代生活中大量涌现,这些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讲几句黄段子或发一条黄色短信息够不上刑事处罚,也可能够不上治安处罚,但在异性面前讲不受欢迎的黄段子或发不受欢迎的黄色短信息是无视他人人格尊严,对他人人格是一种侮辱和亵渎,起码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民法应最大限度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哪些在刑法和行政法规调整之外的行为,只要它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民法应尽可能予以救济。

第五,判决是否是性骚扰的标准: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言语、行为、信息等。性骚扰行为与性有关容易理解,、是不是所有与性有关的行为都属于性骚扰?象卖*、性贿赂、未婚同居等与性有关的丑恶现象是不属于性骚扰?不是。因为判别是否属于性骚扰行为还有第二把尺子:是否受欢迎。如果说某一行为侵犯了他人人格尊严权,那它首先是违背了对方的意愿。如何知晓自己的行为违背了他人的意愿呢?是以是否取得对方同意为标准还是以对方作出欢迎或不欢迎的表示为标准?本人认为以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为作标准较为妥当。其一、同意或不同意属主观心理范畴,他人难以把握和判断,而作出不欢迎的表示是不同意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容易被侵权人所感知。其二,有些情况下的同意也是违背他人意愿的,那些存在职务胁迫或恐吓下的骚扰行为,受害人虽然同意但并非自愿,如果以同意做标准受害人则可能丧失司法保护的机会,以“不受欢迎”作为标准则不同,只要受害人有证据证明自己“不欢迎”这种行为,同意是被胁迫的,她同样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第三,“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为”比较容易取证,避免司法实践中对受害人的主观感受难以判定而带来的种种不便。把是女性是否作出“不受欢迎的表示”作为判定性骚扰行为是否成立的标准为当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我们有必要采用这个标准。

性骚扰是一种以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为特征的民事侵权行为,它以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言语、行为、信息、环境等方式侵犯他人的人格权。本人这一定义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方面体现出中国特色,相对于其他国家性骚扰的定义而言,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第一,它首次冲破将性骚扰界定为“性别歧视”范畴这一国外传统观念,国情不同,法律将性骚扰纳入调整的范畴也不同,西方国家过去和现在都是将性骚扰视为性别歧视的一种表现,这是因为性骚扰在西方国家大多发生在工作场所,主要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侵害,法律从保护女性的角度规定它为一种性别歧视行为,并通过判例等形式将性骚扰范畴由男性对女性的骚扰扩大到女性对男性的骚扰、同性之间的骚扰,由直接的性骚扰扩大到间接的性骚扰。同时,像美国将性骚扰定位于性别歧视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据保障公平就业法律提起性别歧视之诉。我国的国情不同,我国的性骚扰既表现为工作场所的性骚扰,也表现为公共场合的性骚扰,还有包罗万象的家庭生活中的性骚扰。在我国,性骚扰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不是性别歧视而是对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我国没有完善的保障公平就业法律体系,法律上将性骚扰定位于民事侵权更为合适。

第二、它首次提出性骚扰是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如果说性骚扰是一种性别歧视行为,它侵犯的是他人的平等就业权;如果说性骚扰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它侵犯的是到底是什么权利?按照我国权利分类,公民依法享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性骚扰应该是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但它侵犯的是人格权中的什么权项?人格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固有的权利,我国人格权一般分为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仔细分析一下,用现有人格权内容中的哪一项来解释性骚扰行为的本质都不合适。要想明确性骚扰到底侵犯了公民人格权中的什么权利,必须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人格尊严权。当前学术界并没有把人格尊严权作为人格权一个单独的权项。是不是没有单独把它作为一个权项就不存在人格尊严权,不是。自从启蒙主义者提出“天赋人权”以来,人格权不但在法律上平等,而且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隐私权过去也不是人格权一个单独的权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如今已为理论界和法律所认同。人格尊严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作为做人尊严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国家,《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承认人格尊严权并不困难,只是理论上如何去研究和认识人格尊严权,并为立法和司法实践所采纳。我国法学理论上有一般人格权概念,人格尊严权并不为理论界所接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中首次提出了人格尊严权这个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它与一般人格权的关系是怎样?是当前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尽管很多学者不同意本人提出的人格尊严权这个说法,但要想从法律层面解释清楚“性骚扰”这个概念,就不得不承认公民依法享有人人平等的人格尊严权。在奴隶制社会不存在奴隶主对女性的奴隶的性骚扰,因为奴隶社会的人格权是不平等的,女性的奴隶只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根本没有人格尊严权可言。侮辱、诽谤、诬陷他人是对他人人格的一种侵犯,无视他人的人格尊严,对他人实施性骚扰同样是对他人人格的侵犯,我国传统道德观念根深蒂固,性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它关系到一个人是否清白、社会地位是否稳固、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如果性骚扰只有达到社会对他人评价降低的程度受害者才能去法院提起名誉权侵害之诉,面对大量隐蔽的突发的性骚扰行为,受害者即便有证据证明也无法得到法律救济。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类繁多、轻重不一的性骚扰行为,只有从人格尊严权的角度才能解释其侵权本质,才能使众多的受害者得到法律的保护。

三、它不仅丰富了我国人格权的内容,有利于推进我国法制进程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且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中也具有独创性和进步性。

在世界范围来讲,把性骚扰归为性别歧视也好,就业不平等也好,都没有很好解释性骚扰侵犯了公民什么权利这个根本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性骚扰现象和种类繁多的性骚扰行为,很多国家都在以打补丁方式不断修订法律,或者以新的判例不断完善性骚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性骚扰方面的立法还没有起步,我们的法律也限制了我们不可能以判例形式去扩大性骚扰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而我们在立法之前就应有前瞻性,应该在研究清楚性骚扰现象本质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惩治性骚扰行为。

性骚扰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在人格权的诸多内容中,人格尊严权应该说是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性骚扰现象的本质就是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从这一理论高度看待性骚扰,法律保护的不仅仅是女性而是全体公民,对哪些性骚扰,哪怕是轻微的.性骚扰也不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法律关注性骚扰,会促使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女性、尊重他人格权的良好氛围,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更重要的是,通过确立人格尊严权,不断可以丰富我国人格权的内容,而且体现国家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对西方国家污蔑中国的人权也是一个很好的回击。以人格尊严权为基石,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反性骚扰法律体系

当今社会性骚扰现象是那样普遍而法律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于是反骚扰立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陈癸尊代表曾在人大会议上提案制定一部《反性骚扰法》。《反性骚扰法》肯定不属于刑事法律,那它属于行政法规体系还是属于民事法律范畴?如果属于行政法规,它能规范所有的性骚扰行为吗?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有关“性骚扰”的条款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怎样认定性骚扰行为的性质、怎样应对性骚扰案件中的取证难,如何对受害者进行赔偿这些性骚扰案件所面临的难题在一部偏重于对弱者进行保护的专门法规中很难找到答案,更不用说对以后出现的男性骚扰女性或者同性之间的性骚扰它无法解决。

任何一部法规的出台都应考虑本国的具体国情,都必须与现有的法律体系相配套。在对某一社会现象没有充分研究之前,不应草率地忙于立法,而应在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内寻找解决问题的依据。性骚扰现象给法律带来的难题是立案难、定性难、判断标准难、取证难、赔偿难,有解决这么多的难题,在法律上必须有合法的依据,在法理上必须有稳固的基石。

人格尊严权正是构筑我国反性骚扰法律体系的基石。

(一)、它是侵权行为是否成立的标尺。

受本国传统习俗和礼仪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人对性的问题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处理方式。西方人见面相互拥抱或贴面是一种礼仪,我国男女之间相互拥抱或者贴面就很有可能构成性骚扰。机械地认定哪些行为属于性骚扰,哪些行为不属于性骚扰在法律上行不通,法律具有规范性,它需要有判定某一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尺,这一标尺就是该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西方人见面可以相互拥抱是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认为这种方式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而我国一般男女之间拥抱会被视为非礼,是对自己人格尊严的极大冒犯。无故触摸女性身体无疑是一种性骚扰行为,但医生因检查身体的需要可能触摸女性身体甚至是隐私部位,这也属于性骚扰,因为女性并不认为这种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仍尊严。

(二)、它为法院立案找到了案由。

起诉难是性骚扰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法院的门都进不了法律救济更是无从谈起,最高人民法院10月30日发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中有三百种民事案件案由,其中并没有“性骚扰”这一说,与之最相近的恐怕只有第216项的侵犯名誉权。现有的三起影响较大的性骚扰案件都是以侵犯名誉权立案。但侵犯名誉权以侮辱、诽谤他人为主要手段,并且要造成毁损他人名誉的后果才会获得赔偿,这对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特点的性骚扰而言,就算进了法院的门打赢这样的官司是万分艰难。更不用说哪些无法证据自己名誉权受到损害的人连法院的门都进不了。法律明确规定了人格尊严权,性骚扰受害者就不会因为找不到案由进不了法院的门而发愁,法院也不会因无案由而难以立案而拒公民于法律保护之外。

(三)、它有利于法院依法判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院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民事侵权要靠证据,侵权的性质不同,对证据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些特殊的民事侵权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性骚扰侵权虽然不属于特殊的民事侵权,但如果将它定位于侵犯人格尊严权,在证据的要求上也应有它的特点,因为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属受害者主观范畴,从证据角度看,不能根据受害者的主观感受去认定他人是否侵权。性骚扰侵权是否成立有两个标准,一是骚扰者实施了与性有关的骚扰行为,二是受害者明确地对这些行为说过“不”,即受害者明确地表示不欢迎这种行为。即便骚扰者有某种场合受害人“同意”的证明,有他们之间平时关系很融洽的证明,也不应免除其骚扰行为所依法应承担的民事侵权责任。因为从人格权的特征来看,一时的同意不能构成以后随便侵犯他人人格的理由,平常两人关系好也不能成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免责条件。同时,侵犯人格尊严权引起的主要是精神损害,审理性骚扰侵权案件应弱化损害果证据,不能因为受害人没有拿出身体受到伤害的证据就不给予司法救济,对那些行为显著轻微没有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哪怕是判令侵权人赔礼道歉也表明了法律对其侵权行为予以否定的明确态度。

(四)、它为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人格权损害主要表现为精神损害,人格尊严权更是如此。按照一般的民事侵权理论,要想获得损害赔偿,先得拿出受到损害的证据。物质损害的证据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找到,损害大小也容易确定。精神损害的程度如何证明呢?法院一般要看病历、医院收费单,如果受害者没有去医院,即便她终日泪流满面,即便她因别人的骚扰弄得家人误会夫妻反目,也可能因为拿不出损害证据无法得到赔偿,对那些遭受他人几年甚至十几年骚扰的受害人而言,她们可能终日甚至终生都生活在恐怖的阴影之中,会因性骚扰而背上恶名蒙受一生的不白之冤,这种痛苦和伤害难道是几张病历几张收费单所能证明了的?确立性骚扰是侵犯人格尊严权,就为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提供了法律依据。根据骚扰人实施骚扰行为的手段、方式、场合、次数、持续时间长短等,结合给受害人造成伤害的程度,法院就能判令骚扰人给予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而不是根据受害人提供的身体受损害的证据才判定其获得赔偿。

(五)、有利于应对性骚扰案件中出现的取证难

取证难是目前性骚扰案件在诉讼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鉴于性骚扰行为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的特点,一些人认为要取得性骚扰的证据几乎不可能,对性骚扰案件应看作特殊民事侵权,适用举证责任倒置。从侵犯人格权角度看,要别人证明自己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在法理上也说不过去。但受害人的确面临着举证不能的窘境,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举证责任转移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更为妥当。

核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篇3

滕建群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与

防扩散研究中心主任

很久以来,大家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核问题。核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说起似乎是非常简单,细思之又不那么简单。

核问题简单又复杂的原因在于核的巨大威力。核技术一问世,一是为敏感的军事领域所吸纳,造出核武器,美苏曾为此进行过殊死竞赛。二是和平利用,成为造福人类的重要能源。核电产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而且为缓解能力和环境压力提供了新的出路。

核问题的关键在于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扩散。国际社会在1970年生效关于如何利用核能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中第三条款、第四条款、第五条款都涉及和平利用核能问题,认为“扩散核武器将使发生核战争的危险严重增加”,各成员国承诺“进行合作为应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和平核活动的各种保障措施提供便利”。《条约》确认以下原则:“一切缔约国,不论是有核武器国家或无核武器国家,均能为和平目的而获得和平应用核技术的利益,包括有核武器国家由于发展核爆炸装置而可能得到的任何技术副产品。”“深信在促进此原则时,所有缔约国均有权参加尽可能充分的科学情报交换,以促进和平目的应用原子能的发展,并且单独地或与其他国家合作,对促进这种发展做出贡献。”条约写得很清楚:有核武器国家不得向无核武器国家扩散武器;无核武器国家不去谋求核武器,同时还规定世界任何国家都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而有核武器国家还要承担核裁军的义务。但条约签署后,有关各方都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承诺。有核武器国家,尽管达成系列核裁军协议,但远没有兑现条约中规定的水平;部分无核武器国家在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下发展核武器,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朝鲜等国相继研制出核武器。

有核武器国家不裁军是因为它们仍信赖于核武器这种超级武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出“美国要保留足够的战略核力量,以阻止那些敌对国领导人想通过战略核力量的发展威胁美国的利益”。近年来,俄罗斯更是把核力量当作抗衡美国常规力量优势的重点建设项目。

无核武器国家同样看好核武器的政治含义。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激发起人们许多想象。南亚一位退役将军在评述这场战争时说了一句经典之语:“没有核武器,就不要打美国人。”它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设:如果伊军手中有核武器,多国部队就不会如此狂轰滥炸,也不会在几十个小时里完成地面进攻任务。印度的一位学者在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也提出相同的假设:假如当年日本拥有相同的能力,广岛和长崎悲剧就不可能出现。“很清楚,核武器的价值在于其政治力量……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和用于实战的其他军事工具比,更是一种政治工具,冷战的最终结果证明了这一论断”。

这样看来,核问题是政治化了的技术问题。而政治化的最终结果是使原本简单的技术问题变得异常复杂。朝鲜和伊朗两个国家为我们了解核问题政治化提供了佐证。

在朝鲜,六方会谈已进行六轮,达成一系列文件协议,其中以“去功能化”为最显著的成果。但找遍军控与裁军字典,人们很难搞明白“去功能化”是什么意思。朝核问题的最大赢家是朝鲜本身,“去功能化”不会损害其在核技术研究领域的水平,相反通过“去功能化”,朝鲜可以寻求其他国家更多的经济援助以及政治关系的缓和,可谓一石多鸟。

在伊朗,使核问题政治化的主角是美国而不是伊朗。在中东地区,公认拥有核武器能力的国家是以色列,但美国却拿伊朗开刀。美国不但推动国际制裁,而且大兵压境,时不时以动武相威胁。这种转变有超出铀浓缩的考虑,美国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一语道出美国打压伊朗的真正目的:攫取这个地区的石油。

“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源头 篇4

陶先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知识, 了解“万事”, “问题”是最好的形式。下面, 笔者就高一化学必修2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对问题教学法的使用。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鼓励学生课前质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一个小小的疑问就像投入湖心的石子荡起层层的涟漪, 使学生无疑而有疑, 有疑而思解, 解疑而心悦。在预习时, 可以先给学生几个浅显易懂的小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阅读, 把握课本内容的脉络。

问题1: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化成为热能, 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转化为热能吗?

答案:只有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能量的化学反应中化学能才能转化为热能, 如果生成物能量比反应物能量低, 则有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问题2:Zn-Cu-H2SO4原电池中, 正、负极分别是什么?答案:负极:Zn, 正极:Cu。

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无疑是会思考的学生, 在预习的过程中, 学生也会提出自己的疑惑, 如为什么电子会从Zn流向Cu?为什么H2会从铜上放出?

二、巧妙设置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问题解决是一种智力活动, 智力活动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才能取得好质量和高效率。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 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 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

原电池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一些有趣的生活情景,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的邻居陈太太自从去年出了车祸之后, 就性格变得暴燥, 经常失眠、头痛, 连医生也找不出原因呢。” (学生充满好奇, 开始各种各样的猜测)

“我经过和她仔细交谈, 详细了解, 才知道, 问题竟然出在她的牙上呢。”

“车祸毁掉了她的两颗门牙, 她就包了一颗黄金的, ——这可显得她很有钱呢, 另一颗是不锈钢的——结实着呢。”

这两颗牙怎么会成了造成陈太太脾气的罪魁祸手呢?大家学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自己找找答案吧!

三、注重发挥实验功效, 促进学生大胆质疑

化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验科学, 化学规律的发现和化学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化学实验为基础, 并受到实验的检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 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化学实验中为什么会有发光、变色、沉淀、产生气体和状态的改变这些现象呢?其中蕴藏着什么样神奇的原理呢?

原电池的设计是一个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系数高的实验, 很适合学生分组操作。

实验1:将Zn片、Cu片分别投入到稀硫酸中, 观察现象。

实验2:将Zn片、Cu片、电流计用导线连起来插入到稀硫酸中, 观察现象。

实验3:将Zn片、Cu片、电流计用导线连起来插入到无水乙醇中, 观察现象。

问题5: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答案:

(1) 有活性不同的电极;

(2) 有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 (3) 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4) 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4:将干电池的正负极和电流计用导线连起来, 观察指针偏转方向。

问题6:和Zn-Cu-H2SO4原电池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位置相比较, 则Zn-Cu-H2SO4原电池中正负极分别是什么?

答案:经过比较得出, 在Zn-Cu-H2SO4原电池中, Zn是负极, Cu是电池的正极。

问题7: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一个原电池中的正负极呢?

答案:负极是较活泼的一极, 是失去电子的一极, 电流流入的一极, 是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是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的一极。是质量减少的一极。

正极是不活泼的一极, 是得到电子的一极, 电流流出的一极, 是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 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的一极。是有气泡产生的一极。

四、充分发展抽象思维, 提倡深度质疑

我们知道, 事物的发展因波浪式推进而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 人类对事物的本质常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弄通、弄透。总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断地提出疑问, 寻得解释, 又提出新的疑问。

经过预习和学习, 学生已经了解了原电池的基本原理, 但是, 原电池的本质学生了解了吗?除了带着疑问预习和学习, 在学习后的对学习内容深深地反思, 归纳出事物发展的规律, 才是“大进”。

问题8:原电池的构成一定需要导线吗?

答案:原电池的构成不一定需要导线, 正极和负极相接触, 或者正极和负极混合在一起都能使电子顺利流动, 形成原电池。

问题9:分析Fe-Cu-Fe Cl3、H2-O2-Na OH、Zn-Ag2O-KOH、PbPb O2-H2SO4这几种原电池中, 哪一极是负极, 哪一极是正极?

答案, Fe、H2、Zn、Pb作负极, Cu、O2、Ag2O、Pb O2作正极。总结: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作负极,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作正极。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而是教育的出发点。问题提出后还要能将这些问题解决, 学生对问题由“有疑”到“无疑”。随着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 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 培养了他们顽强的意志, 发展了他们丰富的创造力。教育最终达到了锻炼品质、完善人格、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崇高目的。

摘要:学生学习的境界和层次若以问题为中心, 可分为三个层次:无惑、有惑、不惑。也就是说, 学生的学习素质首先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能不能提出问题,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能不能解决问题。

问题是 篇5

反方一辩陈词: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同学,大家好!

在我方立论之前,我想解释一些定义。首先,留学生是指:文凭必须在高中以上而去国外攻读更高学位,同时拥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群。其次,归国即是学成归国,融入社会。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反观个人问题却是一种个人主观选择与客观环境无关。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留学归国问题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先说核心问题社会问题,我方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分别是①形成原因②社会影响③解决方式。首先,来看留学生形成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日新月异,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为有志之士的出国和学成回国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确立。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的市场经济成了全球最安全的避风港足以证明这一点。并且像霍英东基金、春晖计划等鼓励留学生回国服务的各种基金计划,为留学生回国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障。而国家地位的提高,更是极大地调动广大留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文化创新促进东西文化的融合,也是归国的精神动力!这三个层面的本质属性都是社会性,即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留学生归国从本质看,就是社会问题。

其次,留学生归国的社会影响。留学生掌握特殊才能,高端技术,这一群体势必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缩短教育、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扩大教育、科技、文化、经贸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种种这些影响不都是在说明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吗?

最后,我们讲解决方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新的留学生工作政策,提出“支持出国,鼓励出国”。留学生归国后,面临创业难的问题,我国政府则不断改善软硬件环境,为留学生在事业上的成功创造了机遇。

再说个人问题。有人出国留学,为了学知识?为了镀金?这是个人问题。你们可以说,社会发展,竞争加大,特别是经济实力增加,使得人们会有这样的个人选择。当然,正方不能去否认社会问题的现实性。任何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共存的,一切个人问题,都是社会问题造成、影响、决定的。不知对方辩友是否听过:“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留学归国很多人都不是因为其个人意愿而留学归国的,大多数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趋势影响。由此可见,留学归国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纵然历史上有很多像钱学森、邓稼先等这样的爱国学者放弃国外优厚条件而留学归国的个例。我们也从不否认单个人做出是否归国的决定时,主要是个人行为。但是我想提醒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讨论的是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归国问题。因此,对方辩友已经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你们只是仅仅停留在某一个人是否回国的问题。

市场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转型 篇6

2008~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到世界经济格局,而且对中国经济亦有不可低估的影响。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应该如何发展,这是全国人民都关心的问题。所以,2010年“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主题就是“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张维迎教授把这次论坛的发言主编为《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一书,使无缘参加论坛的朋友也可以分享各位各家的高见。

论坛的发言分为两部分,即上篇的“宏观大局”和下篇的“微观动力”。“宏观大局”是政府官员和学者讲中国经济以后的发展方向,“微观动力”是企业家讲企业应该怎么做。这两个问题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要解决中国经济往哪里去、如何去的根本问题。不明白往哪里去,会迷失方向,不了解如何去,知易而行难。因此,尽管全书分了两部分,其实中心是一个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往哪里去?在“宏观大局”中各位官员和学者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各自的侧重点并不相同,但我读过之后觉得他们在两个问题上是共同的。

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金融危机后,对市场经济持怀疑态度的人尽管不多,但影响并不小。与会的嘉宾在市场化这一点上没有分歧,这种坚持市场化的看法与中央的一贯主张也是一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李金华副委员长明确指出,“我觉得,我们这次能够战胜金融危机,与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因此,未来不是要否定市场化改革,而是要深化市场化改革。

二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即要从依靠“人口红利”的资源投入式增长,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的低耗增长。这两点正是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这个方向的成功,还取决于企业。企业应该怎么做正是“微观动力”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一问题发言的是各行业成功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不仅有相当高的学历,他们所从事的也都是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行业。例如,在创业板上引领潮流的华谊兄弟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中军,众多创投基金或公司的老总,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给商,全球首家半干旱地区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厂创造人,汽车行业中的领导人物,以及金融界的代表人物。他们这些行业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行业,也是实现经济成功转型的基础行业。他们对这些行业的分析、展望以及经验和建议,对中国企业为自己在未来增长中的定位和发展不乏启发和借鉴意义。

如果说“宏观大局”是指方向,那么“微观动力”就是如何去做。作为一个关心中国经济的人,既要了解中国经济应该走向何方,又要了解中国经济如何走。因此,每一个关心中国经济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应该说对中国未来经济分析的书相当多,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样,重点也不一样,这本书当然不能说在同类书中是最好的,但起码是值得一读的。★

新书推荐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奥]斯蒂芬·茨威格 著

三联书店

定价:29.8元

这是作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动荡的欧洲历史的见证和思考。其笔下,有当时欧洲文化中心维也纳的风貌记载,也有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逸事。

《战后欧洲史》(上、下)

[美] 托尼·朱特 著

新星出版社

定价:88元

作者提供了一种对晚近历史的个人解说,填补了1945年之后欧洲复苏、再生的主流叙述的空白,展现出战后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面貌。

《文艺批评文集》

[法] 罗兰·巴尔特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2元

作者被认为是继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他教会人们如何透视和分析时装、照片、电影、广告、烹饪等“表达观念的符号体系”。

《先锋已死》

郭玉洁 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定价:25元

这是《单向街》第二期集子,这期关注的主题是中国当代先锋话剧的代表。

《中国思想地图——老子》

熊逸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定价:25元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战略问题 篇7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 是城乡二元制度背景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过渡性现象。一方面, 其户籍身份还是农民, 在农村一般还有承包土地, 其社会文化之“根”还在农村;另一方面, 其在城市的职业身份是工人, 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民工身上兼有农民和市民的双重特征, 但总体而言, 其最终发展趋向是溶入城市, 转变为真正的市民。但在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 农民工的市民化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 加快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 促进农民工群体更好溶入城市社会生活并顺利完成市民化, 是事关“三农”问题成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是当前及未来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农民工是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乡镇企业崛起之后, 中国农民解放生产力和推动自身发展的又一伟大创举

中国有1.2亿“离土离乡”外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 如果加上“离土不离乡”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全国已有2亿多农民进入了二、三产业, 其中一半多进入了城市。几亿农民走出土地, 进入工业, 进入城市, 并在这一壮丽的过程中完成他们自身的蜕变。如此庞大数量的农民自发有序地向工业和城市转移, 又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改革发展进程和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农民工一头连着城市和发达地区, 一头连着农村和落后地区, 带动城乡之间劳动力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配置, 创造性地把解决“三农”问题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突破的时代背景下, 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这再一次说明, 只要赋予中国农民自由和权利, 他们从来不缺少改变自身生活及命运的激情和能力。

二、农民外出务工是当前及今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中国农村农业劳动力众多, 土地资源稀缺,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2005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这是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农民外出务工, 拓宽了农民就业的渠道, 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工规模持续扩大, 是近年来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事实充分证明, “输出一个, 脱贫一户;输出百个, 脱贫一村”。近年来, 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从1997年到2004年, 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5%提高到了34%。2007年, 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已经达到1375元, 比上年增加200元, 增长速度是17%。大量农民外出务工,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变成了宝贵的人力资本财富, 成为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三、农民工是现在及未来支撑中国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在传统体制之外开辟了一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新通道, 为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 满足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民工的大量进入, 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 使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整体的竞争力。这不仅为东部地区吸引外资和发展出口贸易创造了条件, 也为其把握机遇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从而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城市中, 许多苦、脏、累、险的工作岗位都是农民工在干, 他们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据调查, 城市环卫工人、家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工, 有些城市离开农民工可能就会陷于瘫痪。在北京等大城市, 一到春节农民工返乡, 就会出现家政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的现象, 城市运行功能和居民生活都受到较严重影响。可以说, 目前的城市已离不开农民工, 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最有效实现形式

农民工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获得的收入, 除用于必须的生活消费支出外, 大部分带回了农村。农民工群体每年带回家的资金数千亿计, 成为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资金来源, 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国家各项财政支农资金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城市也是农民工的“大学堂”, 他们在城市务工增长了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本领, 转变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丰富了社会关系网络, 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到提升。据专家估计, 目前每100个外出农民工就有4人走上了回乡创业的道路, 带回了资金、技术、市场经营观念和现代管理方式, 带动了农村各行各业的繁荣和发展。在一些地区, 农民工带回的资金总量超过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 而且这批在发达地区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农民工返乡后, 使落后地区获得了发展的外源力量和造血功能。

五、农民工问题及其对现实提出的挑战已成为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

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蕴含着深刻的体制变革因素, 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的巨大浪潮冲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域界限和部门界限, 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机制成为现实, 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 促进了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同时, 也极大地推动了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冲开城门, 大规模、大范围跨区域流动, 增强了整个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对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中, 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管理理念、行为方式也都悄然发生变化, 并催动着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重大制度变革。

奥数“变异”才是问题 篇8

我不认为刘校长的话有什么错, 奥数没有原罪。在国外, 奥数存在了几十年, 并没遭遇我们这里的密集“炮轰”, 更没被要求叫停。刘校长开展的人才培养试点, 也能在国外找到很多案例。美国有《天才儿童教育法》, 奥巴马上台后推出了力争上游计划。英国对成绩排在前5%~10%的优秀学生实行“特别教育计划”。俄罗斯有“国家支持天才教育措施”。韩国则推出“天才教育法案”。

奥数在我国的变异, 原因有二, 一是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 好学校会选拔学苗, 奥数就是选拔工具之一;二是中高考体系, 很多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 学习目标不是获奖, 而是提高成绩。我一直反对因这种变异, 而一刀切取消奥数。理性的态度, 当是治理导致变异的病因,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 同时改革中高考体系。

有教育人士告诉我, 这样的建议在中国也行不通。其理由是, 在国外, 100个学生中, 只有5到10个孩子会特别优秀, 这是公公众众基基本本接接受受的的事事实实。。因因此此, , 对对自自己己的的孩孩子会有比较准确确的的定定位位;;但但在在我我们们这这里里, , 尤尤其其在在城城市市里里, , 几乎100%的家长都希望让自己孩子成为前5%~10%, 并按照前5%~10%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奥数就是这样走火入魔的。为此, 能治理的办法, 就是简单明了地消除优秀生, 除取消奥数外, 近年来的呼吁, 还包括取消高中的重点校、重点班。

这能一取了之吗?取消了奥数, 他日会出现其他培训内容, 取消了重点班, 会有示范班出笼。不得不承认, 我国教育的现状就是以90%的人的“教育失败”来成就10%左右的学生成功——一个个学生被家长要求成为前10%的过程, 就是努力证明自己“失败”、“不行”的过程。而家长们会把这一责任归为教育的问题, 却不愿认为自己的观念有偏差。

家长们不是没有道理, 他们在生活中普遍遇到等级分明的情况。从事不同的行业, 有显著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差距;从事不同的工作, 也有高低贵贱。换言之, 期待孩子成为前10%的优秀者, 无非是想让他们获得一份好工作、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否则就沦为碌碌无为之辈。

是工作需要,还是面子问题? 篇9

争论点一:为编制还是真选择?

——个体理性无可非议

大学生手高眼低、不能摆脱天之骄子的光环历来是被人口诛笔伐的诟病, 如今放下身价依然受人指点, 不禁令人生疑。通过对近期“硕士安保”“大学生掏粪工”两个新闻事件进行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此次招聘的“掏粪工”和“安保”皆为带有“事业编制”的“金饭碗”。招聘五名掏粪工人的城肥二处政务科长谢华坦承, 此次所招考的5名大学生掏粪工均系事业编制工人, 每月的工资在2300元左右;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校方称, “安保”招聘是《2010年浙江省部分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的一部分。说白了, “低”职位的背后, 是高收入和稳定的保证。而这, 也正是大家对两事件争论的焦点之一, 大学生是为编制选择职位还是出自真心?更有人干脆以此作为讨伐学生们的利器, “怎能为了‘饭碗’而舍弃了知识”“大学生当掏粪工是社会的退步”。

面对外界的质疑, 学生们的反应却淡然了很多。成功竞聘掏粪工上岗的张婷说, 先生存, 后发展。先找一个能养活自己的饭碗, 大学毕业了还当啃老族更丢人。王延峰坦言, “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培养的是自学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有很好的心态”。

我们可以理解批驳者的初衷。大学四年, 个人的心智、能力有所提高, 尽管扩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读书, 但是从全中国来看, 毕竟还是少数, 怎能放弃专业所学, 应聘一个基本没有技术含量且有悖于大学培养人才标准的职业中去, 这是严重的人才浪费, 令人惋惜也令人心痛。然而, 我们更能理解大学生们的选择。

求职, 首先是求生存。眼下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大学文凭比比皆是, 硕士生也多如牛毛,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一天比一天高。放眼招聘启事, 除了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可以看到企业对求职者经验要求不高, 少则两年多则五年的岗位入职门槛, 让上大学期间基本围绕学校转的大学生们很尴尬, 更别提其他附加专业条件。对刚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 不是他们能否找到心仪的工作, 而是这个工作他们是否能胜任, 直白点说, 即是否达到了入职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掏粪工”这个岗位对求职者一来没有学历要求, 二来技能上没有特殊要求, 三来没有专业限制, 四来没有经验要求。虽说听起来不光鲜, 但是最起码与其他职位相比, 入职条件不能不说很低了。“安保”虽有学历、专业限制, 但是对其他经验没有要求, 况且, 一旦应聘成功, 工资和福利与公司白领无差, 还可以获得事业编制。换句话说, “掏粪工”“安保”意味着中等收入+高福利+稳定+老有所依。虽然选择这两种工作在某种情感上愧对于自己所学或是父母、学校、国家的培养, 但如果求职无门又面临“毕业即失业”或啃老, 生存和面子比起来, 显然生存更重要。

至于那些指责他们没有考虑将来职业发展的人, 王延峰的回答或许能代表其中一些人的想法, “任何80后都不会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 那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选择当“掏粪工”“安保”是他们职场中若干次选择中的一次, 5年聘任期满后, 他们可能去经商、去教书、去当演员……未来有太多无限的可能, 而当下的选择, 只是因情况而定。未来, 还有很多变数。而这种选择的代价合不合算, 他们自身会做出判断。

争论点二:“安保”非大学生不可?

——企业用人制度有待完善

另一个引发人们热烈讨论的是对竞聘职位的要求, 难道安保非硕士生不可吗?这是时代进步还是企业的不理性?

“对于这3个岗位, 刚开始我们也只是想设置本科学历的门槛。”招聘方代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提高条件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校园属于特殊单位, 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 职员应该具备更高的素质。二是此次招聘是全省范围内招聘, 眼下每年毕业的高学历者越来越多, 只要大学一贴出事业编制的招聘, 前来应聘者大多都拥有高学历, 多是硕士以上。“一般的保安是校卫队队员来担任, 负责日常的巡逻。而这3个职位属于管理岗位, 管理保安、校卫队员, 要为当前的校园防盗、防骗等事件制订对策, 同时还要参与学生们的政治思想教育。”

诚然, 招聘者有自己的考量, 但是在现有的就业状况下, 招聘硕士生当安保耐人深思。一来, 只凭高学历者越来越多和事业编制这两点, 苛刻要求安保岗位的学历, 为进入这个岗位设定过高门槛, 提高了对安保岗位的任用标准, 难免有用工歧视之嫌。二来, 此举可能会让很多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寒窗苦读多年, 有多少人会愿意从事安保?笔者无意贬低安保工作的重要性, 也不是看不起安保人员, 同时也了解安保行业整体队伍素质需要提高, 但无论怎么重要, 我相信, 在大多数学生心中, 谁都不希望毕业后即成为一名安保人员, 就算它有事业编制。三来, 高校招安保底气十足恐怕还是来自“事业编制”这张王牌, 套用当下一句流行的话, “你聘的不是安保, 而是编制。”但是, 如果这种风气被竞相效仿, 社会上诸多企业对其他职位的要求也都大幅提高, 即便不以编制, 以月薪、福利、住房等其他条件为“要挟”漫天喊要求, 逼人才改“嫁”, 博士当保洁员恐怕也是迟早的事。

就业, 固然是一种市场行为,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 各取所需。职业不分高低, 劳动不分贵贱, 但是, 在制定招聘标准前, 买方是否应该根据人尽其才、量才而用的基本用人原则量力而行?更何况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人才还没有到如此浪费的地步。

分析:

高学历低就业并不成立

——维护就业的公平性比评断价值观更重要

学历可以较为直观的反映一个人的学识和受教育程度, 但是谁能说高学历出来就不能从事某些工作, 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套用丘吉尔的那句名言就是:没有永恒的文凭, 也没有永恒的地位, 只有永恒的价值。

一句话, “高学历低就业”不是高学历能否得到好职位, 高学历低嫁了职场, 而是我们更应尊重市场的选择, 更应尊重个人的选择。就像市场经济初期, 我们也曾对下岗和跳槽感到不解, 而现在早已习以为常, 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人才市场买卖双方相互调节的正常结果。那么, 也许现在大学生洗菜、大学生掏粪还有些惊世骇俗的味道, 可等我们习惯于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社会选择中的种种问题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毕业生掏粪和毕业生当CEO是一样正常的事情。

而且, 从整体来看,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供大于求的情况, 其他就业群体也存在和大学生同样的问题, 无论是与他人竞争还是自己选择, 这才是真正的优胜劣汰。

相反, 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到维护就业公平上。

在市场经济中, 最害怕的就是交易的壁垒, 尤其是利用一些制度上的稀缺资源, 人为抬高交易成本。在就业市场上, 一些职位上的学历要求或者能力要求人为拔高, 会导致这种就业成本加大。现在, 一些被高学历化的岗位层出不穷, 一方面就是由于企业不能人尽其才, 将学历作为片面追求的唯一标准, 在选拔人才的机制上有严重缺失。

另一方面, 在于有人知道“编制”“福利”等稀缺资源的魅力:学历与社会地位的相当匹配, 收入高, 各种资源相当丰富。最重要的是, 这些资源是能够上位的绝佳机会。换句话说, 是部分领域产生了利益分割。首先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行业利益, 对其他人进入这个行业、地域进行限制, 而市场资源的垄断就是利用行业的资源优势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在政策、编制上) 而加剧就业竞争, 尤其是学历竞争。

现实的情况是, 由于社会公平在某些领域很难保障, 无权无钱的普通大众很难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 一旦放弃这种选择, 以后要再想进入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眼下, 正是这种制度性弊病的存在, 导致企业敢“漫天要价”。

折纸问题是伪命题 篇10

折纸问题一般是这样描述的:一张0.8毫米的纸,假如可以对折很多很多次,那你知道对折多少次后可以达到珠穆朗玛峰的8848米的高度呢?根据题意,列出的算式是:0.0008×2n>8848,用通俗一点的算式是:0.0008×2×2…×2×2>8848。

折纸问题的答案是:一张0.8毫米的纸,对折21次后可以达到珠穆朗玛峰的8848米的高度。

但这个答案显然违背了科学事实,有人做过实验,当纸折到7次以上就很难再折动了,且与纸张大小无关。因此,纸张对折是有极限的,大部实验的结论:最多只能折九次。

科学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像类似问题都有一个条件称为边界条件:就算能无限次折叠,他的厚度也不可能超过不折时纸张的边长,也就是说,要折成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纸的边长要超过8848米,这个在工艺上是行不通的。

空间不是问题 时间才是问题 篇11

其实近期的市场也是这样,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向下迅速调整,本周已跌破年初时点,从相对意义上看,整个上半年又是白忙一场,无数声音看空,但其实乐观点看,是否可以认为市场在缓慢的形成底部呢?这里有两个点,一是底部,二是缓慢。而底部与否代表着空间,缓慢与否代表着时间,而且共同构成市场的维度。

对于市场底部,大家的观点不同,但分歧似乎也不大,2200、2100、2000点等,刚刚实现了破2200点的任务,也会使得大家向下再看空一层。所以中性一些的话,市场能跌倒2100点,但从投资角度看,这里的差别其实并不是很大,供腾挪的空间不过5%,还得是能抓住高低点的情况,如果自认抓不到,那么两者其实就没有差别。其实迅速下跌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为市场打出了供腾挪的空间,原本在经济向下情况下,空间有限,没有下跌,就根本没有机会显现,空间是跌出来的,否则,下半年真是没法玩了。

所以其实这么看,在下跌之后,空间已经不是问题了,甚至可能再跌,空间再大些。现在的主要问题其实是时间。本次下跌的主要特征为缩量下跌,缩量代表换手率低,就意味着仓位多数依然还在原来的持有者手中,目前为年中,所以120均线可简单视作今年以来投资者的平均成本,则为2340点附近。所以要实现向下,并形成新的底部,则必须要实现仓位的转移才有可能,否则仓位依然在原来的持有者手中,没有新的资金接盘,就有资金被套,就无法形成底部。而仓位的转移,需要成交量,这要求要么成交量放大,要么要求在目前的低活跃度下长时间盘整,用较长时间缓慢进行仓位的转移,从而在更低点位形成成本更低的成本线,底部逐渐形成。

所以说,目前看空间已经打开,在下半年空间已经逐步具备,空间不是问题,而剩下的则是时间问题,因为市场需要时间形成新的成本线,缓慢构筑底部。

以上就是所谓看市场的宇宙观。

其实回过头看今年,两次2400点以上高点,先是在一月份数据出台后,市场发现经济没那么差,再有政策刺激预期,形成第一个高点。在调整中由于证监会郭主席推动,仓促间形成了第二个高点,然后逐步下跌,直到最近的迅速调整。但其实从去年开始,实体经济向下的预期就已经形成,而实体经济的方向也始终没有变化,就是一直向下,结果市场就在各种预期、各种推动所形成的噪音之中,来来回回折腾了很多次,正是所谓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

问题是 篇12

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 食品工业已成为重要产业。据统计, 目前中国大陆有各类食品生产企业50多万家, 仅乳品生产企业就有1500家左右, 流通领域的食品经营主体更是超过1000万户。然而,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出, 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 从“地沟油”到“塑化剂”, 从“毒血旺”到“黑心烤鸭”, 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我们的神经, 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近年来, 三鹿奶粉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大头娃娃) 、金华火腿事件、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事件等相继出现。以“河南瘦肉精猪肉事件”为例, 事件发生在2011年3月河南省孟州市等地的养猪场, 其手段是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案件虽然最终告破, 但险些拖垮中国最大肉类企业双汇集团, 几乎置整个中国于猪肉安全恐慌中。2011年的这种事件, 使国人谈“食”色变。

(二) 食品安全事件涉及领域日益广泛

从曝光的有害食品看, 犯罪分子制毒造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及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 扩展到水果、酒类、干货类、奶制品等, 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涉及的各种化学添加剂有苏丹红、孔雀绿、冰醋酸、三聚氰胺、化学锅等。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使老百姓忧心忡忡, 以致有的人产生了“吃市场食品怕含激素, 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 吃饮料食品怕掺色素”的恐惧心理。

(三) 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一日三餐不可或缺, 但“病从口入”。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染色馒头”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来源于其中添加的染色剂, 这些染色剂可导致多种疾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柠檬黄、日落黄等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 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 超过肝脏负荷时, 会在体内蓄积, 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瘦肉精”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 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有促进作用, 让养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 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 轻则导致心律不齐, 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

二、从政治角度认识食品安全

在今天, 食品安全已不是简单的民生问题, 更是必须警悟的政治问题。一是影响社会和谐、大局稳定。发展是硬道理, 稳定是硬任务。食品安全这个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的需求安全, 必然影响社会稳定。据报道, 2008年全国有29.4万名幼儿因食用问题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 使人们谈“奶”心悸。2009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从2008年的35万吨猛增到59.7万吨, 某品牌进口奶粉一年之内三次涨价, 每次涨幅在10%至15%, 广大消费者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再如, 食品安全问题还可导致我国农产品、食品国际贸易屡次受阻, 反过来影响企业发展, 对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二是往往有损政府形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告诉人们, 任何政府都有社会职能, 都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需求, 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和政府更应解决好这类问题。食品安全事件如果屡禁不止, 必然大大影响群众消费信心, 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 也势必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涉及境外, 也会给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三、以民生和政治两个维度的视野切实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

首先, 从“民生问题入手、政治问题着眼”提高思想认识。要把食品安全不仅看成百姓的饮食问题, 更要看成“治国有常, 而利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看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看成确立政府影响力、凝聚力的战略行为。要切实确立“生命至高无上, 安全责任为天”、“给食品多一点安全, 对生命多一份保障”、“面包是‘民生’, 面包更是‘政治’”的科学理念。

其次, 把食品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 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监管体制机制。要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食品安全法》为基础, 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要根据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要求, 以及职能清晰、精简高效的原则, 加快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进一步强化部门、区域间的协调配合。要加快推进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再次, 把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这方面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提高认知能力, 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并不断学会识假辨假、防范风险的本领。要提高舆论宣传能力, 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 支持和引导媒体客观准确报道。要提高制度设计和决策能力, 使设计和决策体现系统性、科学性、法制性、前瞻性、可操作性, 并不断总结吸纳群众创造的经验。要提高处置能力, 自觉把食品安全纳入政绩考核内容, 善于组织协调, 能够驾驭复杂局面, 特别是具有应急处置能力。

摘要:文章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它既是民生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并从民生和政治两个维度论述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法制建设与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借鉴发达国家文明成果等问题, 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积极的价值意义。

上一篇:肾切开术下一篇:我国幼儿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