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物理学之美

2024-09-03

欣赏物理学之美(精选7篇)

欣赏物理学之美 篇1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让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一起来欣赏数学之美。

一、和谐之美

, 这个公式实在美极了,奇数1、3、5、…这样的组合可以给出π,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此公式正如一道优美的风景。数论大师赛尔伯格曾经说过,正是这个奇妙的公式让他爱上了数学。

欧拉公式:eiπ=-1,曾获得“最美的数学定理”称号。欧拉建立了在他那个时代,数学中最重要的n个常数之间的绝妙的有趣的联系。与欧拉公式有关的棣美弗一欧拉公式:cosθ+isinθ=eiθ。这个公式把人们以为没有什么共同性的两大类函数———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如此和谐、有序。

和谐的美,在数学中多得不可胜数。如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在正五边形中,边长与对角线长的比是黄金分割比。维纳斯的美被所有人所公认,她的身材比也恰恰是黄金分割比。黄金分割比在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今,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已经利用这一规律创造出了许多令人心醉的建筑和无价的艺术珍宝。难怪达·芬奇要称黄金分割比为“神圣比例”。

二、简约之美

爱因期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欧拉给出的公式:V+F-E=2,堪称“简约之美”的典范。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囊括了无数种多面体的共同特性,怎能不令人惊叹?这个公式成了近代数学两个重要分支———拓扑学与图论的基本公式。由这个公式可以得到许多深刻的结论,对拓扑学与图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数学中,像欧拉公式这样形式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很大的定理还有许多。比如:

圆的周长公式:C=2πR;勾股定理:a2+b2=c2

正弦定理:△ABC的外接圆半径R,则,等等。数学中绝大部分公式都体现了“形式的简洁性、内容的丰富性”。

三、对称之美

在古代“对称”一词的含义是“和谐”、“美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空间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圆是中心对称圆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圆也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梯形的面积公式: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也具有对称美。

对称不仅美,而且有用。如根据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研究其中一部分图象的性质就能得出所有的性质。象我们喜爱的对数螺线、雪花等,知道它的一部分,就可以知道它的全部。李政道、杨振宁也正是由对称的研究而发现了宇宙不守恒定律。

四、奇异之美

人造卫星、行星、彗星等由于运动速度的不同,它们的轨道可能是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这几种曲线的定义如下:到定点距离与它到定点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的点的轨迹,当0<e<l时,是椭圆;当e>1时,是双曲线;当e=1时,是抛物线.

常数e由0.999变为1、变为1.001,相差很小,形成的却是形状、性质完全不同的曲线,这也体现了哲学中的量变到质变。数学中也蕴含哲学,这不是很美吗?而这几种曲线又完全可看作不同的平面截圆锥面所得到的曲线,这其中的玄妙是不是很奇异、很美。

又如“勾三股四弦五”体现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奇异美,又体现了一种统一美。而对于一般三角形,这种统一美经过突破得到余弦定理,余弦定理在新的高度上又得到了新的统一。而Cos C>0、Cos C=0、Cos C<0分别表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 (C为最大边) ,充分显示了数学的动静美和简、美、真的规律。再如,球面面积定理:“球面面积等于它的大圆面积的4倍”,首先定理本身具有奇异之美,其次,定理的证明方法也具有奇异性,因为用圆台面积去无限逼近球面的方法是学生前所未见的。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怀特海曾经指出:“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用心体会,就一定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数学中美的真谛。

欣赏物理学之美 篇2

这是一次和党支部胡浩教师的简单交谈,期间,他说了许多的话,可有一句我至今记忆深刻并深以为——“入党就是一个过程,你不能因为最终可能不能如愿成为党员就中途放弃,那样就太功利了。”

的确,无论何事我们都不能只专注于它的结果,结果或许是重要,但我们也不能所以忽略了比它更为重要的——过程,我们的收获源于过程,认知源于过程,成长亦是源于过程。

为达成目标,付出诸多汗水与努力,最终却努力未果,是否空负时光?我以往也毫无犹疑地认为没有回报的付出算不得成功,就是浪费。可事实并非如此,就像胡浩教师说的,在入党的过程中,你理解党校的培训,全面系统的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你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体会到了奉献带给你的欢乐,这些经历都是你的收获,也是你平静的生活所不能带给你的。俗语亦有言: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争天下败了,荆轲刺秦王败了,可他们一样青史留名,所以我们得学会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多专注于过程,用心体会奋斗的过程,就是收获了。换言之,若将那结果比作沙,那么你握的越紧,沙就流失得越快,到最终往往都是事与愿违,你越是在乎,就越是得不到。

旅游之美,你懂得欣赏吗 篇3

日本有个叫松尾芭蕉的诗人,写了一部游记《奥之细道》,记录了1689年他巡游日本奥州北陆的过程,日本人深受这部作品吸引,纷纷仿照他的行程进行旅游,“奥之细道”至今仍是人们热爱的路线。这条旅游路线本身拥有美景,又有文学色彩加持,更显魅力。

这个例子很有意义,“奥之细道”是客观存在然后被松尾芭蕉发现的,还是他自己建构的?其实,人人心中所有,人人足下所无,而他的建构令人信服。

爱美就一定知美吗?未必。风景都是建构出来的,不存在天经地义的风景,因此眼光很重要。我们总受到旁人耳濡目染,因此,阅读是一个方面,阅历也是一个方面,这样才有可能避免误读。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常识的错误,在这方面常常会被导游误导。

比如,青海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是不是就是青藏高原?其实它有三种不同的美。如果走青藏线,从拉萨到西宁,就地貌、气候、植被、动物、家畜、耕作方式、民居、民族等因素而言,相当于去了一趟西藏,又去了一趟新疆,还去了一趟甘肃和陕西。所以青海是一个需要用心品味的地方,人们之所以没有感觉到这种强烈的变化,对青海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很大的原因是由于过去我们一直把青海笼统地划在青藏高原的范围内。一提起青海,人们想到的就是青藏高原,其实这仅仅是青海几副面孔中的一种。

就大尺度的自然区域而言,整个中国可以分为三大区域,而青海是这三大自然区的缩影,这是其他省区所不具有的。地理学家将青海划分为三大自然区:青南高原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并提出这样的观点:青海是中国三大自然区交汇处,青海湖就是交汇点。这三个自然区恰恰形成了青海省的三个海拔平台:西宁是一个两千多米海拔的平台,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是农耕文化的代表;翻过日月山就是三千多米的平台,一派牧业区景象,牛羊成群,地势开阔;青藏高原是四千多米的第三个平台,自然景观以“大”为特征。所以青海有三条风格迥异的旅游精品线路,第一条是以三江源头为主的青海南线,可以看辽阔丰美的天然草原、亘古的雪山、原始森林;第二条线是以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为主的西线,可以看茫茫戈壁、盐湖;第三条是以门源、祁连风光为主的北线,能看到中国最美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还有万里油菜花海。

因此,要有一定的相关常识,才能读懂自然地理,才能知美。比如成语有“暗送秋波”、“秋水盈盈”、“望穿秋水”、“秋水伊人”,这是对于秋天的水波清澈的发现,也与中国的独特气候有关。因为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一到夏季,河流汹涌,主要靠雨水来补充,难免泥沙俱下,河水自然就浑;到了秋季,降水减少,河流不再汹涌,靠的是地下水或者冰川融水,其中自然泥沙含量减少,因此也就变得清澈起来。

第二个问题是历史的误会,我们受此影响比常识错误还要大。写游记如果掉进了历史谬误陷阱,文章再动人,议论和感慨都会显得十分可笑。

比如长城。中国人对长城很崇拜,宣称“不到长城非好汉”,甚至有“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的说法,当然这一点已经被证伪。大家一直认为,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但如果抛开旁人施加给我们的影响,仔细去看长城本身,回顾它的历史,就会发现长城在历史上并未真正做到这一点。历数秦以后的各朝各代,汉朝是靠“和亲”不是靠长城;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少数民族轻易地就越过了长城;唐朝强盛,少数民族千里来归,长城也没有起什么作用;而元、清,干脆就是长城外的民族越过长城统治了中原。

纵观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是靠建筑隔阻而强盛的。也因此,李世民、顾炎武都批评过长城,唐朝诗人也普遍不太推崇长城。应该说,如今的中国有两条“长城”,一条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城,一条是中国人心中的“长城”。国歌里“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长城”是后者,它的意象才真正是雄伟的,而旅游者往往会把意象中的长城叠加在真实长城之上。

再比如京杭大运河。它在技术上是伟大的,沟通了东西向的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与它们发生了五次“十”字大交叉,通过一处处船闸调节水位高低,造成水往“高”处流。但是,从历史来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实是为了把最富庶的地区围起来,营造他心目中理想的领土,把比较贫瘠的土地拒绝在外,这同样是缺乏器量的规划。

第三个问题是审美的不同。从美学角度去看事物,一般来说,要垂直于地面的才是美的,与地面的接触尽可能少,甚至离开地面,一般被认为有圣洁感,圣洁是美的;而水平于地面的缺乏圣洁感。比如芭蕾舞,追求与地面的极小接触,显得轻灵。以人体雕塑为例,应该是“稍息”的体态比“立正”更美,因为显得更自然,古希腊雕塑多是“稍息”的,身体有许多侧面,而像秦始皇兵马俑那样的雕塑大多是“立正”体态。

难道中国缺乏美吗?当然不是,我们有时对中国的美的了解是片面的。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黑龙江的爱辉(今黑河)和云南省腾冲之间划了一条线,就是著名的“胡焕庸线”,把我国分为西北和东南两大部分,胡先生发现我国人口分布和国土面积之间有一个很特别的规律:这条线的西北有着64%的国土面积,但只有4%的人口;而东南36%的国土上,却分布着96%的人口。假如把这段话中的“人口”一词换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就会发现又一条规律诞生了,5批17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多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西部的美,往往被忽视。

首先,古人较少欣赏极高的山,古代享有盛誉的五岳、黄山,都是中低山;其次,较少欣赏雪山与冰川之美。杜甫在成都住了几年,从没去看川西大雪山,只留下一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岷山的主峰海拔5588米,有永久积雪和冰川的极高山雪宝顶,李白也曾经住在附近,但似乎也没有兴趣提起;两位大诗人歌咏过无数名山,但都是东部相对低的山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已经来到玉龙雪山脚下:“雪山一指竖天外,若隐若现,此在丽江境内也。”但他却停下了脚步。

再说湖。古代诗人们有一些写湖的名篇,但仔细琢磨,他们往往写的是湖上的月、湖边的秋、看湖的人。古人欣赏湖,往往是把湖当作一个舞台,看上面演的戏,对湖本身的美较少涉及。原因是古代诗人都生活在东部低海拔的平原地区,这里的湖,和西部的湖相比,透明度和色度都一般,只好以湖为背景抒情感怀。其实,古代中国人大多没去过西部也没有见过西部的湖,中国最美的湖在西部的高山和高原上。湖,真正的美应该在透明度和色度上。西部的湖,不需要任何背景,它本身就可以吸引人。

而山也如此,东南部大部分景区虽然游人如织,景色美则美矣,也能够愉悦人,但却并不能令人叫绝,因为它们大多比较单一。在自然地理学上,把山地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随海拔高度递变的规律性称为“垂直地带性”;把受垂直地带性控制的各自然要素,依海拔高度组合排列所形成的大致平行等高线的分带景观,称为“垂直自然带谱”。看山,要看它有几个带谱。贡嘎山是7个,峨眉山是3个。构成带谱的景观变化以气候和植物最为直观,带谱多,气候和植物才气象万千、琳琅满目,也才更美。

从这个角度讲,东南的山川其实不如西部,可惜,我们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意识到,也不懂得去欣赏。

(摘编自《南京日报》2012年4月19日)

潘知常,1956年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

欣赏数学之美 篇4

关键词: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形式美,隐藏美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 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 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一、美与数学美的含义

美在哲学中定义为: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 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 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受气刺激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 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和元实体。[1]

那数学美又是什么呢?数学思想大师罗素就曾这样毫不掩饰地说过:“数学, 如果正确地看它, 则具有……至高无上的美, 正像雕刻的美, 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 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 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 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 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 一种精神上的亢奋, 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 这些是至善至美的标准, 能够在诗里得到, 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2]

二、数学美的表现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关键是看你从何种角度去体会, 去欣赏。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每个人对数学美都有不同感受。数学从分支上看有几何美、代数美、概率美等;从思想方法上看有抽象美、演绎美、划归美、类比美等;从一般美学上看有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形式美、隐藏美等等。这里主要谈谈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形式美、隐藏美:

(一) 简洁美

简洁的事物总是蕴藏着美的真谛, 化繁为简本就是一种高超的本领。数学是一门追求简洁的学科, 简洁性是数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反映的是数学的简洁美。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美, 本质上终究是其简单性。”

著名而且使用非常广泛的勾股定理是数学简洁美的又一典范,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即“勾”, “股”) 边长平方和等于斜边 (即“弦”) 边长的平方。

(二) 对称美

对称是现实世界非常常见的一个美学性质, 没有对称性的世界是无序的、杂乱无章的, 没有对称性的东西是孤寂的、呆板的, 不具体有生命力。所以, 对称美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追求的一种美, 比如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物的对称美等。

其实, 数学中也蕴含着对称美。例如, 在高等代数中, n阶行列式把n·n个元素按n行n列排成一个正方形, 这使人感到整齐和对称。[3]数学的对称美更多体现在图形的对称性上。从平面到立体, 无不体现着数学的对称美。

(三) 统一美

统一性又可作同一性, 追求同一性又是数学的一个基本特征。统一性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共同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和谐一致[4]。数学的发展是逐步统一的过程。希而伯特曾说统一的目的就是:“追求更有力的工具和更简单的方法”。

从相同几个数的连加到乘法, 从相同几个数的连乘到幂的运算, 这都体现的数学的统一发展规律, 也体现的数学的统一美。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 连同角α在内, 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360°, k∈Z},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 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这就将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统一起来了, 这还包括正角与负角的统一。

(四) 形式美

我国古代的数学可以说是星光璀璨, 如数学家杨辉发现的杨辉三角, 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 一般形式如下:

杨辉三角最本质的特征是, 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 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自上而下, 从左往右, 杨辉三角无不体现着数学的形式美。

再来看看下面的两组式子:

两组式子是数字0、1、2、3、4、5、6、7、8、9通过运算符的简单组合, 但是其形式上美, 让人看了觉得是一种享受。如第二组的每一个等式左边是两个相同的由1组成的数, 右边的积则刚好是一个对称的数, 如123454321, 这样的形式难道不美吗?

(五) 隐藏美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简单的符号语言或表达形式却不失深刻的内涵和意义。数学的美有时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 它具有一定的隐藏性, 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挖掘, 细细的品味方能体会其中的美。

杨辉三角中就具有隐藏的数学美, 如果我们将杨辉三角以下方式排列, 那么自左下到右上对角方向上的数字之和分别是1、1、2、3、5、8、13、…, 这组数刚好就是斐波那契数列, 其中的每一个数都是斐波那契数, 即: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数列, 细心研究该数列, 我们发现其背后隐藏着不少有趣的性质。例如, 将该数列的每一项都平方得到一组数, 然后将这组数的前n (n∈2, 3, 4…) 项相加, 得到的和是两个斐波那契数的乘积, 即

杨辉三角中竟然隐藏着斐波那契数列, 而看似简单的斐波那契数列又蕴含着如此多的美, 这正好说明数学的美是有隐藏性的, 需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去发现, 去品味

三、数学美的价值

数学能给予我们什么?美国著名的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与应用数学家莫里斯·克莱因曾经说过一段话:“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 绘画使人赏心悦目, 诗歌能动人心弦, 哲学使人获得智慧, 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5]。

在数学教学中, 引导学生去挖掘和欣赏数学的美具有重要的作用:欣赏数学的美,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欣赏数学的美, 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欣赏数学的美, 可以陶冶情操, 提升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欣赏数学的美, 可以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数学观和学习观。

四、总结

总之, 数学世界是有趣的、美妙的, 并不是枯燥无味的, 数学的美是生动的、活泼的、广泛的, 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和一双智慧的眼睛就能发现数学的美, 就能欣赏数学的美, 进而用数学的美给我们创作更多更好更高的价值, 让数学之美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浩.数学娱乐与数学教学[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社会科学2辑, 2011 (51) .

[2]罗素.我的哲学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3]张玉芳.浅谈数学之美[J], 平原大学学报, 1996 (3) :53~54.

[4]张小宁.浅谈数学之美[J], 科技资讯, 2007:178.

自然之美美文欣赏 篇5

晨曦是我的亚述古国; 日落和明月是我梦想中怕弗仙境;正午是我感觉与理解中是英格兰;夜晚是我神秘哲思与梦境的`德意志。

The Beauty of Nature

Nature satisfies by its loveliness,and without any mixture of corporeal benefit.I see the spectacle of morning from the hilltop over against my house,from daybreak to sunrise,with emotions which an angel might share.The long slender bars of cloud float like fishes in the sea of crimson light.From the earth,as a shore, I look out into that silent sea.I seem to partake its rapid transformations;the active enchantment reaches my dust, and I dilate and conspire with the morning wind. How does Nature deify us with a few and cheap elements! Give me health and a day, and I will make the pomp of emperors ridiculous.Te dawn is my Assyria;the sunset and moonrise my paphos, and unimaginable realms of faerie;broad noon shall be my England of the senses and the understanding;the night shall be my Germany of mystic philosophy and dreams.

美丽译文

自然之美

欣赏物理学之美 篇6

阅读鉴赏社会科学类文章能够提高人们对人和社会的科学认识水准,能够培育与弘扬人文精神,能够提高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欣赏社会科学类文章的理性之美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握社科文正确而鲜明的观点。社会科学类文章探讨社会科学问题,对一个事物或道理,加以论证或者提出一种见解。其基本特点是有说服性,要以理服人。有理,就是观点正确,合乎情理,即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符合人们的是非观念,这是最根本的标准。明确,必须有事实或理论作基础,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作者的主张和倾向,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的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这段文字是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的开头和结尾两个部分。在文章开头作者就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汉字起源于6000年以前。这种观点不是盲目提出的,而是在对大量考古发现的史料进行研究后提出的。文章的主体部分逐层论述是如何得出这个观点的。结尾再次申明自己的观点,使得文章观点明确,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2.把握社科文真实、典型而新颖的论据。社会科学类文章论据准确真实。真实,是指用作论据的事实材料,要真实可靠,不虚构,不歪曲,不夸大,不缩小;引用别人的言论,则忠于原意,不曲解,不篡改。用真实的材料作论据的观点,才能站得起、立得牢,才会令人信服。典型,是指选作论据的事实、道理有代表性,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这样的材料作论据,文章的观点才会鲜明突出,阐释事理才会精辟有力。新颖,道他人之所未道,“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唯陈言之务去”等都是这个道理。

三星堆的发掘在学术上的又一贡献,是证明了上古蜀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早年曾经指出:“古蜀国的文化究竟是独立发展的,它的融合中原文化是战国以来的事。”这一看法与考古发现大体吻合。三星堆青铜器最引人注目的器类首推其大量的青铜造像群,包括各式人面像、兽面像、面具和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立人像。据研究,这些都是供奉和使用于蜀王宗庙里的重器,在古代东亚绝无仅有,与中原文化的传统明显不同。鱼凫王朝以金杖作为王权的标志,也与夏商周三代的九鼎之制不合。……看来正是由于这种差异,《蜀王本纪》也说先秦蜀地“人萌椎结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蜀王本纪》成书于西汉晚期以后,距公元前316年蜀亡已很久,此条记载应属几百年以后对先秦蜀地文化不同于华夏的模糊追忆。此种深远的历史记忆,加以古代交通的艰险,遂使李白发出了“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浩叹。

这段文字节选自《三星堆发掘的学术贡献》。这个语段的中心句是“三星堆的发掘在学术上的又一贡献,是证明了上古蜀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引用了顾颉刚先生的观点、《蜀王本纪》的内容以及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作为理论和事实论据,才产生了让人信服的说服力。

3.欣赏社科文推理的严密的逻辑性。这是社科文理性之美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把文章写得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有条有理,才能说服读者。一般而言社科文都要对客观事物或者存在的问题,用概括的语言,按照一定的理论和逻辑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使人信服,并受到启发和教育,这就需要运用科学的符合逻辑推理的论证方法。推理就是从理中推出,要合乎道理,合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就是合乎逻辑。文章是用了归纳法,还是用演绎法,或者是类比法,都需深思熟虑。

“美”的藏匿地点有两处:(一)在大自然中,(二)在艺术媒体中。第一种不仅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昂贵,因为科技就是要征服和破坏自然的。有见解的社会比较懂得利用第二种——艺术媒体——来重塑人们的感情生活。无论音乐、绘画、文学、诗、古迹、建筑……都是为了呈示一种东西——美。让美感沁入人心,把爱美(应该说是对美的钟爱)变成生活和行为的一部分,而后建立一个由个人到集体的行为秩序。到那时候,阳明山的花枝也无人再攀折,人人懂得如何去注意仪态;居室庭院,整洁有序。中秋第二天的草坪上,很少有人再丢垃圾,因为人们怕破坏那景物之美。

这段文字节选自张继高的《爱美也是一种道德》。对美的热爱,本来是一种纯个人的感情和纯个人的行为,而道德则是一种社会规范。从“爱美→道德”中间,作者加入这样一句话:“让美感沁入人心,把爱美(应该说是对美的钟爱)变成生活和行为的一部分,而后建立一个由个人到集体的行为秩序。”这样,就完成了推理的过程,推理显得严谨而巧妙。

4.领会社科文的理性的科学精神。社会科学首先是科学,这就意味着社会科学类文章必然具有理性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括求真求实,追求真理,理性的怀疑,民主、自由和开放性,多元化,求证和检验的精神。科学精神可以引导我们去客观地观察、认知一切事物,它能不断地给予人们一种理解、处理各种事物的理性依据和可靠方法,使人们减少失误。

当欢迎和赞赏多样化的时候,切不要忽视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事物因其单一,也就易于把握,可以简单地对待,于是我们党政机关进行的领导和管理就更多地靠命令和灌输的方式,甚至一度靠斗争和压制。现在,以往许多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管理方式失败了。包括基层党建、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治理腐败、思想政治工作等等,无不遇到同样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国外一些不良的东西随之进入,以及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就更为复杂了。不能积极主动地应对这种多样化,不解决这类问题,那么我们已经倡导和推行20余年的改革,便会陷入被动和尴尬境地。

这是钟国兴的文章《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社会多样化》中的一个片段。这段文字分析了社会多样化给我们带来的新的问题,表现出求真求实、理性怀疑的科学精神。

5.感受社科文深厚的文化底蕴。各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洞识,可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和素材。社会科学类文章的文化底蕴,就是指作者在文章中透过一般的谈古论今,所反映出的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显示出作者的文化积淀、学识素养等。这都需要我们在欣赏社科文时认真把握。

人对建筑的美感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雅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以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的延伸。

这段选自《建筑之美》的文字,旁征博引,写出了作者对建筑美学的独特感受,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学识素养。

6.鉴赏社科文语言的哲理之美。许多优秀的社科文语言都具有耐人寻味的哲理美,其语言的哲理美又包括语言的理趣之美和语言的精深之美,由此而使凝聚哲理的社科文语言达到了高层次的审美境界。试想,如果语言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少意蕴,缺少哲理,缺少思辨性,没有思考的厚度和思维的张力,那么,社科文如何闪现出理性的光芒?许多社科文深受读者的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文章以深刻蕴藉、富有哲理的语言深深吸引着读者,给读者以思考与启迪。

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的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总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群体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枝毛笔,就负载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这是余秋雨的《笔墨祭》中的一段文字。余秋雨的文章能从容地分析他所掌握的历史与文化资料,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从事着充满理性兼激情的思考。“仅仅是一枝毛笔,就负载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一句,饱含哲理,留给人许多联想。

物理学之美 篇7

There’s a 20-second rhythm to this experiment, a carefully controlled sequence of 3)shutters opening and closing for laser beams, of mechanical switches sending 4)electrical currents to 5)magnetic field coils, of green waveforms appearing on the 6)oscilloscope screen as 7)radio frequency fields manipulate.

Many people have worked to fill this room with the machines necessary to make these 2,000 atoms of 8)rubidium cold enough to enter into the 9)quantum mechanical world. Once there, these atoms stop behaving as individuals and start acting together, as if in a community, in a new phase of matter we call a 10)Bose-Einstein condensate.

Four hours ago, I saw a hint that this behaviour continued even as I split the cloud in two pieces, and that’s neat. It means the quantum mechanics I teach to undergraduates really works. And I want to see more.

I often wonder how I came to be here. It wasn’t 11)the straight and narrow path that may seem obvious to anyone who knows my past. I was probably the best student in my kindergarten class. I graduated at the top of my junior high class, and again in high school. School was what I was good at, and math and science were what I loved most. My father’s influence, and the practicality of a real job, led me into engineering as an undergraduate, where I continued to be better at writing exams than my colleagues. I graduated at the top of my class at university, too.

When I finished my undergraduate studies, I froze. I didn’t know what to do with my life. I’d done exactly everything I’d ever hoped for, which was going to university. Two choices were before me: I could continue studying at the graduate level or I could start teaching others about the things I found most interesting, probably at the high-school level.

The first, I knew, would satisfy my hunger for learning, though would leave me feeling like my time was spent in selfish pursuit of some small piece of knowledge that had little bearing on the quality of anyone’s life. The second, I knew, would be rewarding and would allow me to be a role model, but I feared I would be wasting some talent I had been given. This conflict, this decision, 12)paralyzed me, and in the end I decided to do nothing. I hadn’t done nothing in such a long time and a whole year of it was what I needed.

Nothing wasn’t quite nothing. I spent a year volunteering with elementary-school students in the mornings and homeless people in the winter evenings. I also worked part-time for a few months with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to the promotion of wome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chair of this organization was an amazing woman, a professor near retirement who devoted much of her time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to children, while maintaining an outstanding reputation as a scientist in her field. Though I didn’t realize it at the time, I think it was seeing this woman pursuing what she loved, while still sharing her passion and encouraging others, that keeps me in the lab at 2 a.m. on a Thursday.

The decision was one of those funny ones. I was sitting in my living room one cold January night during my year of nothingness and I just knew. I knew I wanted to go to grad school. My choice was as clear that day as it could have been, and it never wavered after that moment. I sent in my applications to two Canadian universities, I chose one and, five years later, I have a master’s degree and am working on my 13)Ph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what I’m doing is useful still pokes its head o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But it doesn’t bother me like it once did. I’ve realized, as my studies delve deeper and deeper, that these things are worth knowing, even if I’m the only one that ever knows them.

Physics is worth knowing because it is beautiful. It is the hidden secret of the scientist. We may claim to be researching some topic or other because it is “useful to society” or it will revolutionize some technology but, more often than not, we are simply fascinated by some small detail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and we can’t stop thinking about it until we understand it better. We are constantly astounded by the way a few basic principles work together to explain so many different things, and sit in wonder and awe at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Like an artist, I want to share this beauty with others. I want them to know what it is to see through my eyes.

And so, now that it’s almost 3 a.m., the question of what I’m doing here isn’t so curious. My experiment continues to click away in its 20-second rhythm, as my computers collect data revealing the behaviour of a tiny cloud of atoms, behaviour that will help me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my world. And if it doesn’t quite work, my colleagues will come in and we’ll try again tomorrow.

现在是凌晨两点,而我却很清醒。在多伦多大学物理楼地库光学实验室这个地下工作环境里,人的时间感会失效。

这项实验的时间节奏是20秒钟,一系列精密操控的实验包括:对应激光束的快门开合、机械开关对磁场线圈发送的电流、无线电射频场起作用时示波屏上显示的绿色波形。

很多人的努力之下,这个房间才得以布满各种必需的装置,让这2000个铷元素原子达到足够的冷却程度进入量子力学世界。一旦达到那个温度,这些原子便停止了各自的个体行为,开始共同行动,就像在一个集体里似的,进入一种新的物质状态,我们称之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四个小时前,我看到即使在我把该冷原子团切割成两份后这种行为仍然持续的迹象,而且很整齐。这意味着我向本科生们讲授的量子力学的确起作用。于是我想再进一步探究。

我经常好奇自己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事实并不像任何了解我过去的人从表面上看到的那么顺当通畅。我很可能曾是幼儿园班上最优秀的孩子。我以班上最优的成绩从初中毕业,还有之后的高中。读书是我擅长的事,而数学和科学是我最爱的科目。由于父亲的影响,出于要找一份真正工作的实际考虑,我本科选了工程学专业,当时我的书面考试一直优于其他同学。再一次,我以全班最好的成绩从本科毕业。

当我大学本科毕业后,我愣住了。我不知道接下来的人生要怎么走。我完成了自己一直期望的所有事情,那就是上大学。我面前出现了两个选择:我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又或者是开始教学工作,将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东西教给大概是高中水平的人。

第一个选择,我知道,能够满足我的求知欲,但会给我留下一种感觉,觉得这是把时间花在满足个人对知识的一些高尖枝节的自私追求上,而对他人的生活质量关联甚少。第二个选择,我知道,将会给我带来报酬,并使我成为行为榜样,但我害怕那会浪费了我的某些天赋。这种矛盾,这个决定,使我麻痹丧志,结果最后我决定什么都不做。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所作为,而当中有一整年的放空正是我所需要的。

事实上也不是什么都没做。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做义工,早上和小学生在一起,冬夜则和无家可归者待在一起。我还在一家致力于推动妇女参与科学和工程学事业的组织做了几个月的兼职。

该组织的主席是一位让人惊叹的女士:她是一位快要退休的教授,一直把大量的时间奉献到该组织以及推动儿童参与科学的事业中,同时还一直是她自己领域里的一位杰出科学家。虽然当时我并未意识到,但我想正是因为看到这位女士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并将她的热情与人分享,鼓舞他人,才使得我能够在某个星期四在实验室里待至凌晨两点。

这个决定是我那些奇怪决定中的一个。那是个寒冷的一月夜晚,在我无所事事的那一年里,我当时坐在客厅里,然后突然灵光一闪。我知道我想读研究生。那天做的这个决定非常明确,并从此毫无动摇过。我向两所加拿大大学递交了申请,并选择了其中一所,五年后,我获得了硕士学位,如今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那个关于我目前所做的事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依然会时不时地从我的脑海里冒冒头。但它从来都无法像当初那样干扰到我。我已深知,当我的钻研工作走得越深入,这些知识被了解的价值就会更加明确,即使我是唯一认识这些价值的人。

物理学是值得去了解的,因为那是如此之美。它是科学家隐藏的秘密。我们可能会声称对某些课题进行研究是因为它是“对社会有益的”,又或是它将带来某种技术的变革,但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是这样的,我们只不过是对一些关于世界运行的微小细节着迷不已,无法停止对其思考,直到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它们为止。一些基本的原理相互作用便可解释那么多不同的事物,我们时常为之感到震惊,并对这个世界的美感到惊叹又敬畏。就如艺术家那样,我想与他人分享这种美。我希望人们能通过我的双眼了解其美态。

上一篇:汽车保险理赔下一篇:混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