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评传

2024-10-22

人物评传(通用5篇)

人物评传 篇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是我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与其他“05”系列课程不同的是, 它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的, 目的是通过自1840年以来国史、国情的讲授, 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三个选择”问题。也就是说, 从课程的目的上论, 它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内容构建上论, 它又是以历史内容作为讲述的核心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载体的。如何把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完成《纲要》社会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和谐统一, 是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探讨改善这门课整体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 从《纲要》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和谐统一的角度, 评述人物评传在提高《纲要》授课实效中的有效应用。

一、《纲要》的课程特点和内容构建

1.《纲要》的课程特点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规定, 从课程性质上来讲, 《纲要》是大学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公共政治理论课。与历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不同, 《纲要》有着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当然, 这门课也有着区别于其他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它不是依靠纯粹的、抽象的理论来教育广大学生, 而是以史实为载体来阐发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它的重心仍然在于讲史, 是一门“寓教于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 从课程特点上讲, 《纲要》是一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点、以历史教育为载体的兼具两门课程性质的课程, 它要求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既要注意基本历史知识的传授, 更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 做到史论结合、以史带论、史为论用, 这样才能达到这门课的教学目的。

2.《纲要》的内容构建

课程内容的构建通常是围绕教学目的展开的, 因而就整个“05”课程体系来说, 《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两门课在内容上有重合之处, 都是以1840年以来中国的国史为根基的。但不同的是, 因教学目的不同, 两者的着眼点也有所不同。《纲要》以“史”为纲, 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来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论”为纲, 通过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的深刻剖析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单纯就《纲要》来说, 它主要讲述的是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 以时间为脉、内容为纲, 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的时间跨度为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历程, 主要讲述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阶级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契合的是“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编的时间跨度为1919年至1949年的30年党史历程, 主要讲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下中华民族独立历史使命的完成, 契合的是“中国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下编的时间跨度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60余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 主要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在摸索中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 契合的是“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 从教学目的与课程内容的关系上讲, 上、中、下三编正好对应《纲要》教学目标中的“三个选择”。

但如果把上、中、下三编作为整体从历史教育的观点来看的话, 《纲要》在内容的构建上还可归纳为两条线。第一, 理论之线。它是指自1840年起中华民族在民族意识觉醒过程中、在完成中华民族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各阶层所提出的爱国救亡的路线及其顺承, 如“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人民民主专政”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等, 这是一条一以贯之的理论脉搏, 也是承载《纲要》教学目的的核心内容。第二, 人物之线。任何历史事件都是由存在于某个时空中的人来完成的, 任何一个理论的提出都离不开“人物”这个主角, 因此与中国近现代史中一以贯之的理论之线并列的还有一条人物之线, 如林则徐、魏源、洪秀全、李鸿章、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 而这条以人物作为背景的线也成为很多史家研究《纲要》的切入点, 同时也为人物评传在《纲要》授课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了可行的空间。

3.《纲要》中社会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审视《纲要》的内容构建, 我们看到了上、中、下三编对应的“三个选择”;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审视《纲要》, 我们看到了其中蕴藏的理论之线和人物之线。但是从《纲要》设置的多元价值趋向考虑, 《纲要》的教学目的突出的是其社会政治价值, 而《纲要》的内容构建则体现了其文化价值, 这两者又是有机统一、“一体两面”的。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 是一种后发内生型教育, 要达到其目的, 就必须有一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的载体, 而历史教育中的人文价值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从长远来看, 塑造和完善人格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而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必定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政治价值观的人。因此,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 《纲要》的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都是有机统一的。

二、人物评传的隐性教育功能

1. 人物评传的隐性教育功能

人物评传, 顾名思义是由“人物”“评”“传”三部分组成。“人物”,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四种, 其中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是第一种:“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如李鸿章、曾国藩、孙中山、袁世凯等, 也就是所谓“时势所造之英雄”与“造时势之英雄”。“评”, 即对人物一生事迹的评论, 这是中国史家的常用方式, 如《三国志》中对曹丕的评:“文帝天资文藻, 下笔成章, 博闻强识, 才艺兼赅;若加之旷大之度, 励以公平之诚, 迈志存道, 克广德心, 则古之贤主, 何远之有哉!”“传”, 我们在此也特指人物传记。而把三者归为一体就是人物评传, 就是在对一个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的基础上加上作者或褒或贬的评述, 来刻画这个人物的性格。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指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如林格所言:“教育之道, 道在心灵, 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也就是说, 它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 渗透教育过程于闲情逸致间, 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而人物评传这种特殊的刻画人物的方式本身就具有这种特性。

2. 人物评传的隐性教育功能来源于其特殊的写作方法

人物评传的写作方法大致包括以下8种: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 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 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 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 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 通过细节写人, 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人和通过事件写人。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对人物本身的形象化的塑造和描述, 用人物本身的音容、作为、环境来触动观者敏感的神经, 让观者从内而外对“人物”发出欷歔、感叹, 从而达到“以史为鉴”的效果, 而这也是人物评传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感染力。结合《纲要》的教学目的和人物评传在其内容构成中的比例, 我们可以知道, 要完成“三个选择”的深入人心, 就必须让学生懂史, 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处境和他的动机, 领悟“以史为鉴”“以史资政”的重要性, 体会“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内涵, 增强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方向, 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一旦学生理解到此, “一条主线”“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目的也就是完成于无形中了,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离不开具体生动的人物评传在其中所起到的“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

三、人物评传在《纲要》授课中的有效应用

从教学途径而言,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是一种显性教育, 而是一种浸润在潜移默化中的隐性教育。《纲要》以历史教育承担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而人物评传作为二者的结合点, 既在《纲要》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本身又具有形象、生动的特性, 就是实施隐性教育最好的载体, 因此能在授课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 如何发挥这种作用, 却需要任课教师认真思考, 做到围绕教学目的、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视具体情况开展教学。

比如, 对类似戊戌变法这样的内容, 教师就可以采用人物评传的方法。因为这部分课程内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拥有完整的事件、完整的过程, 单纯用理论讲解太过直接, 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不太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 教师就可以以人物的生平为主线, 让平面化的内容立体化。如讲解康梁生活的社会背景时要突出中国弱、受人欺压的特点;讲解康梁在戊戌变法中的行动时要突出他们的自发性和爱国性, 刻画他们做事时的思想情感, 弱化具体的变法内容, 因为这些内容在初、高中历史课中出现过;总结变法失败的原因时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让学生在为康梁的爱国义举感动的同时, 体会中国不选择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因。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沉思中有所得, 既体现《纲要》的政治价值, 又体现《纲要》的文化价值。但是对于像第七章《为了新中国而奋斗》这样的内容, 就不能用人物评传贯穿内容了, 因为这类课程内容表现的是历史的整体性、宏观性, 过度强调人物评传在其中的作用就会使本来大气磅礴的课程安排变得支离破碎, 不仅不能达到《纲要》的本来目的, 反而会让《纲要》因琐碎而失去本来的圆满。

总之, 《纲要》是一门“寓教于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一门具有极强隐性教育特征的课程。从内容构建上论, 《纲要》不仅体现了社会政治功能, 也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价值, 而人物评传本身除了是《纲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写作方法的形象化特点也使其成为连接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教育的一座重要桥梁。但是辩证而言, 有效应用不等于滥用, 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必须因时因地因内容而变, 以《纲要》的教学目的为核心来进行具体的取舍, 否则人物评传就会失去其原有的价值, 甚至使整门课程变得支离破碎。

摘要:从课程性质上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寓教于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一门具有极强隐性教育特征的课程;从内容构建上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构建不仅体现了其社会政治价值, 也体现了其强烈的文化价值。而人物评传本身除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写作方法的形象化特点也使其成为连接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教育的一座重要桥梁。但是有效应用不等于滥用, 我们在实际授课中必须因时因地因内容而变。

关键词:隐性教育,课程性质,内容构建,人物评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5]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6]“中华民族精神概论”教学大纲 (总则) [DB/OL].山东大学精品课程网, http://202.194.14.194/zhmz/Content/N4/Content.html.

[7]陈寿.三国志[M].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 2002.

[8]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人物评传 篇2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平凡却又不平凡的话语一遍遍浮于耳畔,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一句话,说的恰是鲁迅先生自己吧。

在这个中国社会动荡与变革的年代,萧瑟与迷茫。鲁迅先生不断的抗争着,他没有庞大的财富,亦没有惊人的势力。但他有思想,他的笔就是最强劲的武器。在那个古老的年代里,鲁迅先生不断追索。凭借他永不放弃的精神,鲁迅先生无疑是一位思想领导者,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像鲁迅先生这样,能够从旧的牛角尖钻出来,接受了新 的知识而不为旧知识所拖累是不容易的。这恰是一种新生,在新的学习方法文化继承上的新生。这在鲁迅先生的文艺作品中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在他对南京的回忆中那夹杂着现代化的语言将他带入了现代化的世界,并没有一味拘泥于旧的文字,旧的内容,旧的感受。我们要能够做得,就是接受旧文化传统的同时,融化在新气氛中。我们需要的,不是盲目的接受给予的一切,虚妄的存在,我们需要的,是在接受有益的同时,不时刻纠结于旧的事物。在鲁迅先生尚显稚嫩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对于书的渴望,阿长的《山海经》------绘图的书养成了鲁迅先生艺术倾向。一本书对于一个人将来的艺术倾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鲁迅先生鄙视于办洋务的当局的短视浅见,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眼界的开阔。环境给了他文笔与风格,带着绍兴师爷特有的笔锋。读书给予了他新生,让鲁迅先生充分利用了文字的强大。。

我们应该做个领导者。领导者。从普通的听从者到领导众人的领导者,无疑是一种新生。鲁迅先生曾说:“凡做到领导的人,一须勇猛,二须不惜用牺牲”领导者是什么,是指能够用思想带动他人的人,是指有无可比拟的勇气的人,是指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是引领人们走向新生的人,而要做一个领导者,首要的是要有奋斗的目标,那是作为领导者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苛责自己,苛责,对自己苛刻些,对自己负责。

时光兜兜转转,不断扫去残存的过去,云影掠过,恍然回首的我们发现,能拥有在自己手里的东西少的可怜.在这数的到头的生命里,鲁迅先生积极创办杂志新生,选择翻译书本,赔钱介绍文学,这是为什么,是为了拯救那个年代的人们,愚昧与茫然的人们,因此他为这个目标不断做着让自己不后悔的事。正如他的弃医从文······而我们不正应该对自己不后悔吗。利用这生命,我们做不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做哪些即使自己回首也决不后悔的事情,我们可以心怀沉痛与伤心,却不要为了过去后悔。慎重考虑着终将抵达的彼岸。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是因为在看电影的时候偶然见到中国人被斩首,围观的中国人却以此作为笑话,于是鲁迅先有了远大的目标,他的思想得到了新生,于是中国的文坛有了希望和光明。社会脱离了旧的愚昧的躯壳,一点一点的重获了新生。

在他眼里,白昼终究无尽,纵使时光一去不复返,却是自成风骨,一笔拓于世间。新生新生,万物伊始。这就是鲁迅,鲁迅的新生。

作者:成梦婷

《外国教育家评传》 篇3

内容简介:《外国教育家评传》通过提供尽可能详实的人物传记,揭示了不同时代和历史时期教育家的人格、教育思想的特色以及具有独创性的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从而在“教师专业化”上会给人以具体的启示。

推荐理由: 教育历来就吸引着不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不惜付出巨大的精力或奉献自己的一生,从事教育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师通过《外国教育家评传》,可以接触到教育经典著作,具体深入地理解教育理论的发展轨迹,从中吸取可供比较和借鉴的有益东西,更好地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应该看到,外国教育史上的很多教育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丰富教育理论,探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同时,在继承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在反映其时代特征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预示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孔子评传》读后感 篇4

匡亚明先生的《孔子评传》属于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这套丛书由匡亚明先生主编,担任名誉顾问和学术顾问的著名学者众多,其学术价值不可估量。这套丛书荣获多项国家大奖,这套《孔子评传》更是由匡亚明先生亲自执笔撰写,老先生注重社会历史的研究,对商周社会经济也有深入探讨,这使得这部书成为文史哲交汇的巨著,而不仅仅是狭隘的个人评传。在孔子思想的研究方面,可以说匡亚明先生开创了最广泛的范畴,拓宽了研究视野,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和我的孩子一起研读。

全书分十章对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学为核心而展开的伦理、政治、经济、教育等思想全貌及两千多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和影响的曲折变化过程,都作了评述。尤其当我读到关于孔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方法、实践等内容时,更是触动很大。

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仍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识的渊博外,也与他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在其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更是亘古不变的教育真理。

通过与孩子一起读这本书,我们有个小小的发现:

孔子善于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循循善诱。他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要乐于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树立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以至学而不厌。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办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论语》中就记载着孔子采用哲理性的比喻来教导学生的事例。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就曾经总结性他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孔子对学生能耐心诱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确是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作为家长,我觉得我们应该善于引导我们的孩子发现他们的兴趣,并积极培养。

除此之外,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法;“夫子教人,因材而异”的因材施教的育人方法;以及“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习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人物评传 篇5

一、出论允切, 争鸣中呈现传主真思想

自司马迁以来, 老子的籍贯似乎已经铁定为楚国, 但老子本人真可作为楚国思想家吗?老子思想是否可作为楚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及其似是而非的回答, 作者从分析陈国、楚国历史入手, 从陈国从属于楚国角度视老子为楚国思想文化的代表, 述论新颖, 出论允正。另外, 作者又从楚国始祖鬻熊、楚庄王及其宰相孙叔敖与老子思想之间的相互呼应之处, 看到了老子对于这些楚文化的承继关系, 使上面两个问题都得到了较为可能与可信的回答。作者在解释老子之“道”、“德”等范畴时, 在十四章“执古之道”宜改为“执今之道”的问题时, 更是活用“二重证据法”, 纵横裕如地运用可信资料, 阐版本之优劣, 据语文思维之习惯, 虽有争鸣而出论允切。

二、资料新详, 对比中破解千古疑难事

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出发, 作精细的文献学工夫, 是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在突破像《老子》文本形态这样的基础性问题时, 作者排比细述各版本, 认为在王弼编定的通行本与最初老子原本之间, 当有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今天所见的最早版本, 是1993年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这样就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老子》郭店本是否就代表了《老子》原貌?它与通行本之间的关系如何?竹简的长短形制有无特别意义?作者综合了当前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予以了清晰解答。同时, 据《庄子》与《韩非子》对《老子》的引述情况, 认为庄、韩所见可能并非楚简本, 而更近于通行本。另外, 作者又例举了汉代两个版本即帛书甲乙本与河上公注本, 认为这两个版本在《老子》文本定型化过程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文笔雅致, 玄远意化为冲淡言

像任何一个大思想家一样, 老子的思想也有其重要来源。不过老子思想来源的确定并非易事。作者认为老子思想是社会巨变的产物, 是前代思想文化的积淀, 更是楚国地方文化的结晶。“与其说老子是当时社会的智者与哲人, 还不如说他是春秋末期那段痛苦而动乱的社会历史的见证者。”老子强调为人处世不可锋芒太露, 实际上也是对商、周二代“柔”、“和”思想的继承。老子传世文本不过五千言, 但言约义丰, 解者纷纭, 几有汗牛充栋之叹。其中有些注解者, 其解释之文本更难于老子文本。如何化玄远为冲淡、雅致, 不使文本难解, 其重要方法之一, 即是要有贴近一般知识水平以上知识人的流畅文笔。高著可谓恰用其长, 以雅致之文笔著《老子》一书, 在弥补这一缺憾方面, 做出了有益尝试。

上一篇:亚里士多德下一篇:高压试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