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精选7篇)
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 篇1
刑法学界, 一直以来存在着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在犯罪本质问题上的对立。由于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法益侵害说已经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进而使得犯罪的本质为法益侵害这一论点似乎不可动摇并显得风头正劲。相比较之下, 规范违反说支持者甚微, 没有形成与法益侵害说分庭抗礼之势。法益侵害与规范违反之间究竟谁是谁非, 孰优孰劣, 在刑法理论上已经有部分学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光权教授的《刑法学中的规范违反说》与欧阳本祺博士的《规范违反说之批判———与周光权教授商榷》的对立。笔者在本文中无意就两者的优劣进行品评, 但是笔者还是坚定地站在了规范违反说的立场, 即认为犯罪的本质是违反法秩序或者法规范, 并相信在中国当前的社会条件及法治语境下, 采用规范违反说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而且拥有相当的实践价值。
规范违反说之“规范”的含义, 许多刑法学者诸如宾丁、迈尔、麦兹格及雅科布斯等都对其作出过论证, 例如宾丁认为规范是“纯粹的、无意的、特别是无意进行刑罚威慑的指令”①。尽管诸刑法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及异样的视角对“规范”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但都或多或少地停留在形式化理解的范畴, 使得规范的实质内容在实证法研究中难觅芳踪;再加之“规范”之概念本身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性, 常使学人感到晦莫如深, 在论及时往往语焉不详, 因而对规范进行实证考察就显得尤为必要。规范的实践性考察首先应着眼于基本的社会生活, 因为“思考刑法问题的视角, 或许应该是这样的:今天的社会不再是个人的乐园, 人们不再像在自然状态中一样只能用自己的暴力保护自己的利益, 人们不再必须总是本能地对待利益的丧失, 人们已经生活在社会状态之中, 人们可以规范地认识和行动。尽管今天的社会还不成熟, 但是已经存在构成社会的基本规范。刑法规范界定了社会的核心领域”②
既然规范在日常生活中已然不可或缺, 那么人们不禁会问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是怎样生成的, 如何运作及主导社会共同体成员的生活?这也是本文将要论述的问题。本文欲从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入手, 深度论述规范是如何调整人类社会共同体成员生活及维护社会共同生活秩序的。
一、规范的生成及其属性
在社会学著作中, 规范通常被列入规制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范畴, 因而一些社会学家也往往将规范与习俗相等同。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萨姆纳看来, 规范即是习俗, 它是社会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形成和继承的对社会利益的哲学和伦理学概括。规范既是一种“哲学概括”又是一种“伦理规范”, 因而在考察社会伦理规范时首先应当审视该种“伦理规范”的哲学根基, 这就提供给我们一种思考犯罪本质问题的思路。习俗和规范虽然不是以任何一种有形的权威形式出现的, 但是却具有使社会上每个个人服从它们的无形力量, 即使那些高尚而优秀的习俗也在其形成过程中使用过强制的力量。无论何时, 当一个群体形成了一个目标时, 群体利益随之确立, 而这个群体的目标和利益就会在规范的形成过程中压抑个人的利益。因此少数服从多数,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是规范形成的重要原则。
规范与习俗的起源在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 其中包括食欲、性欲、荣誉欲以及对鬼神的恐惧等, 然而大多数习俗的起因已经消失在神话之中。后世人只知有这样一种习俗或规范, 应当如此行事, 却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 即不了解习俗形成的初始原因。在古代中国, 存在着一种婚姻缔结原则谓之“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这种“娶妻如之何, 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 非媒不得” (《诗·齐风·南山》) 的初始原因可能早已被人遗忘, 但这种规范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盘踞着人们的神经, 酿成了不少的爱情悲剧。在人们心目中, 习俗就是满足一切需要的“正确”方式, 因为它是传统的方式, 是既存的方式。一切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权利和道义的观念都是习俗的产物。
规范与制度、法律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 又有一定的区别。制度和法律通常是从规范中产生出来的, 但规范同制度法律并不总是一致的。前者只是感情和信念, 既无形式又无定义;后者却是确定的规则。属于前者范畴的行为是不自觉不自愿的, 具有源于自然的必要性的性质;属于后者范畴的行为却是自觉的和自愿的。规范往往在法律达不到的领域中起作用,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 规范就会创造出新的法律和政策规定。相反, 法律却不能制造规范。例如美国南北战争中旧的种族关系的规范被破坏了, 而新的规范尚未建立起来,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黑人和白人不知如何相处, 这就证明了新的规范并不能够由一条解放黑奴的法律一蹴而就。尽管如此, 既存的规范仍然要受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的诱导。
规范的基本生成方式主要有两种: (1) 仪式。规范往往是通过仪式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参与实行某种社会仪式。尤其是在原始社会及封建社会中, 仪式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甚至可以说传统宗教的全部内容就是仪式。 (2) 禁忌。规范又常以禁忌的形式表现出来。禁忌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保护性的, 例如通常认为女人温顺的性格不适合参与战争, 战事是男人的专利;另一类是破坏性或压抑性的, 例如有一种习俗要求把过了十二三岁还嫁不出去的女儿杀掉等。
规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人们常常视之不见触之不及, 但它却于无形之中调整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规范于人就似大气于初生的婴儿一样, 婴儿绝不会在吸入空气之前对它进行批判, 每个人也都在有能力批判规范和对之质疑之前就已深受规范的影响。在一个以一夫一妻制为男女关系规范的社会中, 任何反对一夫一妻制的主张, 诸如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或群体婚姻等都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与关注。当然在其他男女关系的规范中, 人们对这些现象又习以为常, 例如在现今印度某村庄就有五兄弟共侍一妻的习俗。③一个社会从来不会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规范的存在, 除非它接触到一个具有不同规范的社会, 这主要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
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这种强制性表现为对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创造。社会中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由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规定的。人对于是否进入某种地位往往并没有选择的权利。例如在某一社会中, 每个人到成年期都必须结婚, 婚姻的意义和夫妻的权利义务也都由身份地位事先规定好了。在那种社会中, 规范的力量过于强大, 没有人可以改变习俗的关系。与契约的关系不同, 地位是规范的直接产物, 这是不言自明并与生俱来的。
规范的持续性常常表现在那些世代相传的文化形式上———那些其意义早已被遗忘的仪式及寓言、谚语、俗语等, 甚至特定的食物也能表现规范的持续性。与规范的持续性相类似, 规范的变异性也同样引入注目。人类社会生活在不断发展变化, 由此形成的规范也在不断改变。可以说规范是持续性和变异性的辩证统一。在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中, 在生活条件变化之后, 如果规范不作相应改变就会引发危机, 于是事态将由革命或改良来解决, 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即是明证。在革命和改良中, 旧的秩序破坏了, 新的规范尚未出现;旧的仪式废弃了, 新的仪式尚未形成;旧的禁忌撤销了, 新的禁忌尚未颁布。旧规范的灭亡到新规范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社会规范的选择
社会规范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对个人的统治。它规定人怎样做一个他应当做的人。这种社会选择 (社会规范的选择) 不仅使用正面的语言, 即通过神话、传说、寓言等来传播, 而且用反面的语言, 即通过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来告诉人们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中世纪的教会就是表达社会规范选择的机制。原始的禁忌要求绝对的服从, 并用死亡、放逐和肉刑来表达这种选择。古埃及、波斯、希腊、罗马都曾使用刑罚维持规范的执行。在历史上著名的宗教审判中, 异教徒被关在潮湿肮脏的地牢里, 受到饥饿、疾病和酷刑的折磨, 与现代监狱的宗旨不同, 它的一切措施旨在摧毁异教徒的精神和勇气。宗教审判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当局的残暴, 而且在于当时全体民众全部站在宗教审判者一方这一事实。这一宗教规范的建立过程通常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 教会对群众作教义的教诲并宣传异教徒的罪恶;在第二阶段, 群众接受了并拥护对异教徒须加以制裁的想法;在第三阶段, 教会按照群众的意向进一步灌输对异教徒的仇恨和鼓动虐待异教徒的情绪;在第四阶段则是群众性的审判、对异教徒施以酷刑。④宗教审判虽然是社会规范选择的最极端表达方式, 但它正好以其漫画式的荒谬和恐怖为我们解释了社会规范的可怖力量。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这个社会规范所要求的服从程度是成反比例的。一个社会越是原始, 它的规范所要求的服从就越是绝对、越是严厉。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在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 游离于文化主流的亚文化总是比较活跃, 例如美国的同性恋亚文化群、嬉皮亚文化群等都曾产生过很大影响, 有的至今仍很活跃, 1987年10月全美同性恋者云集华盛顿要求平等就业机会的请愿活动显示了该社会亚文化的强大 (同性恋是被一般社会规范所排斥的) 。我们绝不能想象同样的事发生在伊朗, 阿富汗及阿拉伯, 那里连女人必须遮面的规范都没有多少人敢于违反。
中国也是一个社会规范力量极其强大的社会, 它表明了这一社会的原始。诚然, 社会规范中有许多是既必要且崇高纯洁的, 例如若将中国的宗教与其他宗教作对比后可知, 与巴比伦、古埃及宗教中的神妓习俗相比, 中国宗教中完全没有不道德的概念和做法。中国的宗教憎恨一切淫秽的事物, 中国的抒情诗也是极其纯洁的。但是中国文化一向具有强烈的内部同质化特点, 因此中国的亚文化现象就显得极其微弱。在其他文化中往往有大量人群自愿不生育, 成为“丁克一族”, 而在中国“丁克一族”现象极其少见。这种十几亿人口, 人人结婚, 人人生孩子, 几乎没有例外的现象, 在其他社会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中国人自己一点点也感觉不到这种规范的存在。诚如前文所述, 在某一文化接触到一个具有不同规范的社会之前绝不会明确意识到自己规范的存在。
三、规范的调控力
规范能够使任何事情变成正确的事情, 又能够使任何事情不成其为罪恶。这深刻反应了社会规范的实践性。从人们的服饰、语言到行为做派, 规范能够使任何事情变成正确的事情;从社会神妓的习俗到食人习俗, 规范又能使任何事情不成其为罪恶。刑法规范禁止普通人杀人, 却要赋予相关司法人员执行死刑的权力是其典型。
纵观古今中外自然形成的各种规范, 其中许多是现代人闻所未闻的。对于此时此地的人们来说, 规范从来是好的, 或者可以说规范是好是坏的问题根本不存在。只有在生活条件发生变化之后, 传统的习俗和规范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不便, 它们才会受到怀疑和评判。
食物的内容和形式是习俗发展的最纯粹最简单的例证。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食物规范。古埃及人宁食人不食牛, 犹太人不吃猪肉, 北美印第安人以狗肉为美食, 这些习俗在其他文化看来都是很奇怪的, 但是规范使这些民族以习俗为天经地义。
堕胎、杀婴和杀老人的习俗据考察与生活条件的艰苦有关。对于老人的社会规范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敬老, 重视其智慧的价值, 一个社会越原始越容易取敬老的态度, 因为老人的智慧对原始的社会来说显得更有价值, 例如中国社会受儒家经义的影响, 一直存在着尊老爱幼的规范, 并视其为社会的美德。另一种则视老人为社会负担, 把他们杀掉或迫其自杀。例如许多游牧民族都有杀老人的习俗, 普鲁士人和有些中亚民族也有过此种风俗。规范于是使罪恶不成其为罪恶。
关于性行为的规范是各种规范中最重要的一种, 它对男女婚前与婚后的关系作出规定。各种文化中的性规范都是在两个极端之中摆动的:性规范的过分宽松会刺激欲望的无限发展, 导致性无能的痛苦;过分严厉又会制造性饥渴的痛苦。在这两极之间, 男女关系和婚姻形式在各文化间产生了内婚与外婚的差异, 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的差异, 父居制和母居制的差异等。关于贞节的观念也因社会不同而各异。印度对男性有对女性同样的贞节要求。早期罗马的皇帝鼓励再婚, 后来笃信基督的皇帝却是禁欲的, 在公元300年前后, 通行着“每一桩再婚都是通奸”的教条。日本的女人在精神上似乎与男人根本不属于同一族类。
关于何为“得体”在不同文化中也有极为不同的标准, 许多民族都有关于禁止当着人吐唾沫、打哈欠、打喷嚏、咳嗽、清嗓子、清鼻子等的规范, 还有掩饰丰富表情如高兴、疼痛、得意、后悔等表情的规范。这些规范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只是约定俗成, 不合理性但合逻辑。东方人把手遮盖起来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西方人把手裸露出来以示尊敬, 各种风俗有自己关于“尊敬”的标准和哲学。对于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裸露哪些部位必须掩蔽也因文化而各异。有些原始部落的女子绝不会因以裸体示人而感到羞耻, 而古代中国女人的脚、阿拉伯女人的脸、以及某一部落男人的嘴是绝不裸露的, 否则即视为淫秽。关于吻的风俗亦是不同的, 许多民族不知有吻, 却有互相摩擦鼻子、互相咬或互相闻以致问候的风俗。
神妓和活人祭的风俗在历史上也很常见。古巴比伦、古埃及都有神妓习俗。那些神妓往往是选自最高贵家庭的最美丽的女子, 她们像为帝王服务的宫妃一样为神服务, 挣的钱一部分变为庙产, 一部分成为嫁妆, 退休后往往能得到很体面的婚姻。日本历史上曾有过以政府名义买十四岁女子为妓, 收入归国家所有, 十年后发钱遣散的习俗。有些神庙中的神妓不仅包括女性还包括男性。这种在现代人看来是罪恶的事情却可以由于规范的力量使彼时彼地的人们并不以为罪恶。以儿童祭神的风俗据说出于必须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奉献给神的动机。这也是一个规范使罪恶不成其为罪恶的例子。
四、结语
既然规范具有这种使罪恶不成其为罪恶的神奇可怖力量, 它就绝不应当被社会科学家们所忽略,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规范的力量相对强大的国度。对规范的研究对于我们将会大有裨益。首先, 它可以使我们自外于 (至少在想象中) 一向身在其中、以为天经地义的规范, 将它与其他社会、其他文化的有关规范作一比较, 以便保留那些理性的规范, 摈弃那些不合理的规范。其次, 它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社会中的亚文化, 即游离于规范的行为有较大的容忍程度。当一个社会以某种规范为绝对真理因而不能容忍一切“与众不同”的事物时, 这个社会就永远不会改变。要想改变某种社会规范首先必须能够容忍与社会规范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最后, 当我们能够站在规范之外观察它、评判它、鉴别它, 并能容忍规范之外的行为时, 我们才有可能对犯罪的本质是规范违反还是法益侵害作出应然的选择, 对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合理性具有更深层的认识, 从而不断完善和丰富刑法理论, 满足刑事司法实践的需求。
摘要:规范仿若空气一般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但人们似乎意识不到规范的存在, 或者对规范有所感知却又往往语焉不详。实际上, 人类的一切世界观, 价值观及其权利道义观都是规范的产物, 而法律和制度本身亦是从规范中衍生出来的, 法律规范只不过是人为地将规范这种感情亦或信念转化成确定的规则而已。本文以刑法理论中的规范违反说为逆向思维的逻辑起点, 深层次地探寻了规范的渊源、生成过程, 表现形式及其对社会生活的调控能力, 以期为规范违反说的研究提供一种思想进路。
关键词:社会生活,规范生成,规范选择,规范调控
参考文献
[1]马克昌, 莫洪宪.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
[2]周光权.刑法学中的规范违反说[J].环球法律评论, 2005 (2) .
[3]张明楷.刑法学 (第四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4]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5][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 篇2
关键词:民法;调整商品交换;行为规范
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为社会分工。身份独立,交换自由。民法的契约自由制度是指交换不仅须有身份平等的主体。而且须有贯彻这种平等身份的形式或媒体,使人们能将自己的自由意志充分体现在交换的形式与内容中,从而使产品和社会财产的流转能量大限度地符合人们的利益追求,使人们的经济活动最大可能地接近价值规律的要求。民法这种既直接在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最直接地促进了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由此可见,民法的确是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民法本质上是反映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法律形式,它调整着商品经济中几乎全部财产所有,财产流转和人身关系在商品经济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首要前提,是商品生产者彼此承认交换的对方是平等和独立的所有者。同时价值规律的作用要求承认每一个商品生产者是独立的私有者,允许他们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由地开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这种作用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就表现为他们在形式上完全平等。这种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所要求的形式平等,在商品经济广泛发展,价值规律的作用得到充分显露的社会里。国家为维护统治阶段和整个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自然需要用法的形式予以保障,这种形式就是民法。从民法的权利主体制度,所有权制度,合同制度和民事责任制度来看,它们都是適应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起来的。首先,参加交涉的商品必须为交换人所有,即交换者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交换物的所有者,而且,交换者参加交换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对方的商品归自己所有,这就要求在法律上确立所有权制度。其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须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由他们作为商品的监护人,相互平等地发生关系。因此,反映商品经济要求的民法,首要的是确立商品生产,经营者或所有者的法律地位,建立权利主体制度。在民法上,能够享受平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与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从事商品交换的人的范围是完全一致的,第三,商品生产须以不同的社会分为条件。只有不同的具体劳动所形成的不同使用价值,才能作为商品互相对立并进行交换,商品交换的这一特征,反映到民法上,形成合同制度。第四,民法上的责任制度,即保护权利的方法,又表现为用平等方法来保障商品生产者在形式上的平等地位。以上可见,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无一不是反映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要求,贯彻平等原则而建立起来的,民法在本质上是反映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法律形式,它调整着商品经济中几乎全部财产所有,财产流转和人身关系。
民法对商品关系以外的财产,人身关系的调整也是由商品经济决定的。
(1)在奴隶制时代的罗马,只有家长是完全的私法上的权利义务的主体。可以自由平等地参加商品流转关系。但是,作为商品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却不是家长,而是家长以罗马的父权支配着妻子,子女和一定数量的奴隶的家庭。因此,要维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正常进行,还必须规定家庭成员和奴隶的地位,规定他们相互之间及其与家长的关系,这就形成了罗马私法上的婚姻家庭制度。其中的道理,正如资本主义民法为调整商品经济关系,而规定了作为商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公司的内部关系一样。罗马法上最初的继承制度,则是为了保障家长人格的继承,以后才发展为财产的继承,而与所有权相联系。近代资产阶级在继承罗马法上反映商品经济一般要求的私法制度时,仿效罗马法,从而将婚姻家庭法规范包括在了民法中。
(2)民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形式,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对的独法上的所有权制度形成以后,就不仅限于保护作为商品交换的前提和结果的财产所有,而且还用于保护一般的财产所有权。在民法形成以前或民法不发达的社会,财产关系主要用刑法和道德规范调整的,而在民法发达的社会,这种关系则主要由民法调整。
(3)民法是为着调整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所体现在平等原则也正是商品关系所要求的。然而,在商品经济社会,平等原则不仅首先渗透到整个经济生活领域,它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还要表现为政治要求,或多或少地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社会里,赠与,使用和无偿消费借贷以及有关独立主体人格的关系,必然是一种平等者之间的交往关系,而且往往具有价值因素。例如,赠与,使用和无偿消费借贷合同的标的,有时需要折合为金钱价值,以便接受国家的监督和作为偿还或赔偿时的参考;侵犯人格权,往往也可准予以金钱赔偿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细小的使用和无偿借贷关系,则无须诉诸于法律来调整。
由此可见,民法调整商品经济关系以外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也是由社会的商品经济条件决定的。只有产生了商品经济关系,才会有民法,人们才会去研究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理论才会得到完善,立法机关才会制定出更完善的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商品经济越发达,越复杂,对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的研究就越发展,越完善,越重要,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对商品经济活动的立法推动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商品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复杂化。法律规定就会显得明显滞后,而立法活动需要有相应的理论依据作支持,商品经济活动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带动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研究的空前活跃。总之,无论从各国立法的历史沿革,还是从各国立法的现实状况来看,民法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个社会的商品经济越是活跃,民法的作用越是突出,商品经济关系本身必然包括的人与人之间的主体关系,人与物的财产享有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经营权等权利关系,以及商品经济行为中当事人彼此要各自承担的权利,义务的合同关系都是民法的调整的范围,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兴旺发达,不能没有民法。商品经济作为社会必须赖以存在的,民法对其调整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所以说,民法是调整商品交换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民法机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J].丹东师专学报.1995(01)
[2]徐纯先.试论民法之平等原则[J].广西社会科学.2002(06)
[3]刘志刚.民法学习指南[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02)
[4]崔建远.民法教师的素养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规范部队预算调整行为建议 篇3
任何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解决某项现实问题, 军队预算调整制度就是要解决目前预算调整随意的问题, 杜绝那些不合理的随意变更预算经费用途、结构的行为, 而将因合理原因必须对预算进行调整的行为纳入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范围。
其实在预算执行实践中, 预算调整最不规范的行为是随意追加预算, 而这一行为具有行为场景的“契机”特征和行为工具的“简化”特征。这里的“契机”可能是某位领导的某次视察, 也可能是上级部门向某位首长、某位领导的情况汇报或者“小动作”式的反应, 其实质都是“长官意志”在预算调整中的关键性作用, 是行政权对预算调整权的绝对影响力;行为工具“简化”特征反映出来预算调整的依据可能是某些临时下达的通知等文件, 也可能仅仅是某位领导的“口谕”, 表明预算调整程序的随意, 因此解决预算调整随意的关键对应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就是一要明确军队预算调整权限, 二要规范军队预算调整程序。
2 明确军队预算调整权限
(1) 明确军队预算调整的权力配置。预算追加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本级党委掌握的机动费或上级事业部门掌握的事业经费等, 不同调整渠道适用于不同性质的预算偏差, 要根据预算偏差规定预算调整申请权、审议权和决策权, 比如某一单位某一项目出现预算经费缺口, 需要上级部门动用机动费追加预算时, 军队预算调整制度应对谁具有预算调整申请权 (如该级党委) 、谁负责预算调整审议 (如上级财务部门) 、谁决定是否能给予预算追加 (如上级党委) 等做出详细规定, 限制“长官意志”在军队预算调整中的权力膨胀, 使预算调整涉及的各单位能各司其职, 并形成调整权力的相互牵制, 对预算调整中出现的问题也能清晰地明确具体责任归属人。
(2) 明确军队预算调整的权力限制。不仅要明确各级预算调整决策者手中的预算调整限额, 如对某项目某级党委的追加预算不能超出多少预算金额等, 还要明确某一项目预算调整金额与原预算总额的数量配比关系, 如对工程建设费的追加, 不得高于原预算金额的百分比等,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给预算调整权设定一个“安全网”, 将军队预算调整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仅能有效解决预算调整随意的问题, 还能反过来对预算编制造成一定压力, 使预算编制更为慎重和精细化。
3 规范军队预算调整程序
规范调整程序是军队预算调整制度设计的核心, 预算调整并非孤立行为, 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连锁变化, 鉴于此对预算调整的每个环节都要制定出严格程序规定, 包括预算调整申请程序、审议程序、决策程序和结果报告程序等。
(1) 军队预算调整申请程序。解决预算随意调整行为“契机”问题最重要的是规范申请程序, 仍沿用现行预算调整申报、审议的调整时限, 对预算执行周期较长的一般性预算项目, 要提前提交预算调整申请书, 但因新情况或临时任务出现而需调整的预算需求在该项任务执行前递交预算申请书, 详细说明调整理由、调整的初步方案、调整前后的预算指标对比及调整后预算责任人或执行人情况等, 经本级党委讨论通过后, 报请上级预算部门, 并通过上级预算部门提交上级党委审议。
(2) 预算调整审议程序。规范上级预算部门对预算调整申请方的审议程序, 包括预算调整项目的立项程序、调研程序、评估程序和审议结果公示程序等, 审议内容包括预算调整事项的性质、调整幅度及调整金额合理性等。
(3) 预算调整批复程序。批复人应在审阅讨论有关资料后, 明确签署同意或不同意调整的书面意见, 对不同意调整的, 除说明理由外, 还应作预算缺口处理意见, 对同意调整的也应制定具体要求, 一旦预算调整申请经过批复就具法律效力。
(4) 预算调整结果报告程序。预算调整结果报告制度的建立不仅为了加强对预算调整的事后监督, 了解、审查预算调整的制度落实情况,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项分析工具, 帮助各单位分析预算调整的影响, 总结经验, 为下年度预算编制及执行打好基础。
摘要:针对军队预算调整存在的问题和不规范的地方, 提出从明确预算调整权限和规范预算调整程序两个方面着手, 进一步规范预算调整行为。
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 篇4
问:为什么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根据200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适当合并。总的来说,十余年来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师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但是,在布局调整工作中,不少地方存在过急过快的情况。有的地方硬性规定撤并学校的时间和数量,有的地方缺乏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有的地方没有充分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导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学生上学路程普遍变远。一些非寄宿学生在村里学校撤并后要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二是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隐患增多。学校撤并后很多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车况良莠不齐,交通状况复杂,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难以切实得到保障。三是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由于撤并學校过快,农村寄宿生大量增加,一些地方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跟不上,生活管理人员缺乏,不少寄宿制学校床铺紧张、食堂简陋、厕位不足,冬季取暖和夏季防暑条件得不到保障。四是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一些地区在并入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盲目撤并学校,致使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五是部分群众经济负担加大。村小或教学点撤并后,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增加了交通费用。寄宿生还要承担部分或全部伙食费。有的家长在县镇陪读,另需支付房租等生活费用。
对此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为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法》提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法律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就是要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权利。
问:《意见》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哪些总体要求?
答:《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因此,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但是考虑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数量不断减少、以及一部分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随迁进入城镇等客观现实,《意见》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花大力气规划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使那些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农村适龄儿童少年也能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为了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上学的需要,《意见》分几种情况提出了原则要求:一是从年级上,要求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这样的规定既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考虑到一些地方已经存在的小学生住宿现象。二是从学校设置上,要求原则上每个乡镇都应设置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置村小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近年来一些地方盲目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违背了教育规律,甚至导致了学生辍学,《意见》对此进行了纠正。三是从上学时间上,要求各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
问:为什么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答:要求各地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是着眼于农村义务教育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只有根据实际做好本地的校布局专项规划,才能使学校的增设和撤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方没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一些地方只是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也就是说现行的规划着眼于撤并学校,甚至提出了到某一年撤并多少学校的具体目标,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一些地方的农村学校规划裹杂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难以体现教育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科学制定农村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责任在县级人民政府,要合理确定教学点、村小、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比例,确保小学低年级学生就近走读上学。专项规划要限时完成,国家有关部门也将研究专项规划基本要求和通用格式,方便县填报、省审批、国家备案。专项规划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是否科学制定农村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也将成为下一步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督查工作的重点。
问:如何保障学生家长在学校撤并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答:学生及其家长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直接当事人,学校的撤并应广泛征求学校家长的意见。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学校撤并过程中未能征得学校的理解和同意,甚至通过行政力量强行撤并学校,导致了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保障学生家长在学校撤并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意见》要求各地对于确需撤并的学校要严格履行撤并程序,包括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报批,使学校撤并完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此外,《意见》还要求要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政府的意见。在下一步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将要求各地制定出更为具体的程序,同时对参加听证会的代表人数、学生家长所占比例等做出要求,确保学生家长的意见在学校撤并中得到充分体现。
问:如何保证《意见》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调整课前情绪规范教学行为 篇5
一、愤怒或焦虑情绪的适当调节, 教师主动约束教学行为
案例回放:周三下午第一节是七年级一班的体育课, 由于教师提前布置了本节课要进行50米跑的测试, 因此学生非常兴奋, 虽然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体育委员已经无法控制场面了。此时, 教师接到通知, 明天上午学校要抽测五年级的50米跑, 今天放学后相关的体育教师必须将每个班级学生的测试成绩排序, 准备迎接学校的检测。时间紧迫, 教师建议学校领导延迟抽测, 以便腾出时间进行摸底测试与排序, 但未被领导采纳, 教师隐隐有些恼火。来到操场, 就发现学生闹嚷嚷的, 教师便开始呵斥体育委员, 还就近踢了一名闹得比较欢的男生一脚。学生发现教师的脸色很糟, 便立即静了下来……最终, 50米跑的测试成绩很不理想, 教师甚至觉得个别男生故意不用全力跑。
案例简析:教师进入课堂时其教学行为就已经失控了, 这与课前的情绪控制失调有关。学校安排的工作确实有点紧迫, 教师的建议没有得到认可其心中有想法可以理解, 为考试及其排序的焦虑也是必然存在的, 如果对此不加以控制, 带着怒气上课, 就不可能实施规范的教学行为。
调节策略:一是教师在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课前情绪处于愤怒与焦虑的状态中时, 可以先喝点水, 稳定一下情绪, 然后进入课堂, 尽量不去处理已经发生的不良言行, 而是立即着手接下来要进行的事宜。如, 在上述案例中, 上课铃响了, 但学生还在吵闹中, 教师最好不说话, 吹声集合哨 (平常学生明确的哨音) , 提示学生立即集合, 督促体育委员整队, 并用眼光扫视全体学生, 对于还没有按照要求做好的学生, 可以用不点名的方式提醒他们, 这样教师一般会很快冷静下来, 能主动控制与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
二是在进入课堂前, 体育教师可以轻轻拍拍胸脯或者摸摸头部, 提示自己要从愤怒或焦虑的状态中走下来, 冷静面对一切, 防止教学行为失当。
二、忧愁或悲伤情绪的适当调整, 教师努力规范教学行为
案例回放:这是八年级的一节课, 课前教师刚刚得知一位远在上海的大学同学因车祸去世, 心中无限感慨, 悲伤情绪笼罩在心头。进入课堂后, 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 虽然没有过激的言行, 但面对学生的错误动作也无心纠正, 任其蔓延, 上了一节低效的体育课。
案例简析:远方的大学同学去世, 教师悲从心起, 人之常情, 可以理解, 但随着体育课的深入, 还始终沉入其中, 势必影响学生, 这也是不当的教学行为。
调节策略:一是像案例中课前心里悲伤或者遭遇不如意之事, 教师如能立即调节好情绪当然最好, 如若不能, 则可以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者主动看看学生的笑脸, 也许能驱走心中的阴霾。
二是进入课堂前, 想想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和需注意的问题, 进入课堂后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发挥体育小骨干的作用, 主动发现表现突出的代表;针对错误可以通过学生互相纠正的方式来实施纠正, 以此调整情绪与实施规范的教学行为。
三、兴奋或激动情绪的适当调理, 教师积极控制教学行为
案例回放:这是七年级的一节课, 教师的处女作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上, 刚刚接到飘着墨香的刊物, 教师兴奋地哼着小曲往场地走去。一位调皮的男生问道:“老师, 什么事这么高兴?”通过交流知道缘故后, 学生便央求让他们自己打篮球。兴奋中的教师立即答应, 于是学生自由活动, 他则思绪万千, 一节“放羊课”就此形成。
案例简析:通常情况下, 兴奋和激动的情绪都是积极情感, 可以转化成教与学的动力源泉, 但过分的兴奋和激动就转化为消极情感了, 就像案例中的情境, 出现了失控的课堂,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不当的。
调节策略:一是教师虽然可以把兴奋或激动的情绪带入课堂, 但需要适当控制一下, 要牢记实施规范的教学行为, 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与目标, 这是底线要求, 不能突破。
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 篇6
一、会计政策的灵活性是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保证
我国疆域广阔,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而由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规定很多会计政策时, 势必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不可能不给企业以选择的余地。会计政策灵活性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使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区内的千差万别的企业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状况的会计政策, 以满足其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所需。所以说会计政策灵活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相关性。理论上讲, 会计政策的灵活性与企业利润操纵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二、会计政策的灵活性必须避免沦为企业调整会计政策的随意性
会计政策灵活性的设置必须能够避免随意性, 否则不但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反而沦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惯用手段。企业在从一种会计方法转换到另一种会计方法时如果没有受到实质性约束, 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没有任何风险, 那么它为了操纵利润, 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 会计政策灵活性的设置必须始终坚持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根本目标, 必须能够限制企业将灵活性演变成随意性。如果一项会计政策的灵活性规定不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这种灵活性就会被滥用, 这种灵活性就应该被放弃。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方式中的后进先出法、明确规定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此举正是基于规范会计政策灵活性的考虑。
1. 取消存货的后进先出法
发出存货计价方式中的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是两种效果相反的会计估计方法。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采用先进先出法会使得当期费用减少、利润增加、期末的存货成本增加;而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 采用先进先出法的结果正好相反。后进先出法是与先进先出法的相反的一种方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 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 通货紧缩几乎不可能出现, 企业选择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结果都很明显, 基本没有任何不确定性。所以许多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调节各期利润的目的在两种方法中进行选择和变更, 没有任何风险和障碍。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 保留先进先出法的做法, 限制了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 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原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而且对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也和很简单。会计信息使用人很难判断企业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是否科学合理, 当期损益中有多少利润 (亏损) 来源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转回。所以, 设置“秘密储备”就成了企业资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进行利润操纵的贯用手段。
新会计准则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了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商誉在内的长期资产减值的计量及减值损失的确认等一系列问题。该准则在第十七条明确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一经颁布, 引起了上市公司的强烈反响。上市公司集体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成了2006年年报的一道风景;而2007年对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却是凤毛麟角。禁止转回的规定虽然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 但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资产减值的计量及减值损失的确认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新准则对资产减值迹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规定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性更强, 为了方便企业判断, 新准则还界定了“资产组”的概念。新准则的做法是, 先堵住企业利润操纵的通道, 同时通过这些科学合理的规定引导企业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的减值情况, 待时机成熟后, 再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三、谨慎引入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规范运用会计政策灵活性的大胆尝试
所谓公允价值, 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本身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计量属性, 而是一个检验尺度。一种计量属性是否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 就要看按此计量属性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是对决策有用或相关。一般而言, 市场定价是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 在无法取得市价时, 现值就成为最佳的一种替代, 在不同情况下, 确定现值的方法又有不同。所以, 公允价值的引入典型地扩大了会计政策的灵活性, 增加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 同时给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证监会在2006年11月27日发布了《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就公允价值的运用, 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谨慎适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建立、健全同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决策体系;同时要求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过程中应履行充分的鉴证程序, 对公司公允价值选用的合理性, 包括公司的决策程序、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披露的充分性给予关注, 并做出独立的专业判断。公允价值显失公允, 公司又拒绝调整的, 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鉴证结论的影响。”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资产、负债项目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 (或负债)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这些项目的市场价格都比较容易取得, 而且价格波动较明显, 以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和负债金额, 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更相关。有选择地在这些项目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大势所趋。但是, 为了引导上市公司本着提高信息质量的目的正确运用公允价值, 防止公允价值沦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 新会计准则在引入公允价值时是相当谨慎的。
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 该具体准则规定: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同一企业只能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如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公司应对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和确定过程进行充分披露。证监会的通知更是要求:“上市公司不得随意将成本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也不得通过随意变更房地产用途等手段进行利润操纵。”同时要求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变更房地产用途以及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
这些规定使得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 要权衡利弊, 谨慎决策, 因为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而且一旦选择, 不能随意转换。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 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 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剧烈波动。如2007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地产价格都有相当大的升幅, 但是2008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局部地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如深圳、广州等地跌幅达到20%以上。而2007年和2008年的中国A股市场更是像过山车一样惊险。相反成本模式虽然不会创造高额利润, 但是却相对稳定。
综上所述, 随着会计信息需求市场对相关性要求的不断提高, 会计政策的灵活性也会相应的扩大, 会计准则制定者不能因为担心企业操纵利润就不给企业以选择的余地。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坚持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规范会计政策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抓紧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 从而逐步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接轨。
摘要:会计政策的灵活性不必然增加利润操纵, 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的灵活性的规定, 首先应该满足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要求, 同时还应该能够避免沦为企业调整会计政策的随意性。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灵活性的规定更科学规范。
关键词:会计政策,灵活性,相关性,利润操纵,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2006
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2月—2013年2月间住院治疗的ICH患者252例, 其中男158例, 女94例;年龄47岁~71岁, 平均年龄 (54±11.2) 岁;出血部位壳核110例, 丘脑54例, 脑桥32例, 小脑24例, 其他部位32例;高血压1级84例, 高血压2级96例, 高血压3级42例, 正常血压30例;高胆固醇血症68例, 高甘油三酯血症136例, 血脂异常36例, 血脂正常12例;伴糖尿病78例, 糖耐量异常152例, 血糖正常22例;出血量10 m L以下32例, 11~20 m L 124例, 21~30 m L82例, 30 m L以上14例。
1.2 方法
将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实施护理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最终各组入选病例各126例。对照组护理措施:按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操作,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头部5°~30°、侧卧位头偏向一侧、禁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密切观察瞳孔、呼吸、血压、脉搏, 及早发现脑疝征兆而尽早抢救, 早期应用制酸剂如甲氰咪胍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依据病情进展情况选择合理饮食 (普食、半流食、清淡饮食) , 依据意识状态选择进食途径 (鼻饲、喂养、自主饮食) , 恢复期加强瘫痪肢体锻炼 (由简单到复杂, 逐渐增加强度) 。
观察组护理措施:即个体化护理措施。由护士长带领全科护士制订脑卒中患者早、中、后三期统一的规范化康复措施, 由责任护士督促执行到位, 康复介入的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的48 h后。针对高血压管理:平素血压较高者快速降至180/105 mm Hg或140/90 mm Hg, 对没有已知高血压病史患者血压控制在160/95 mm Hg即可, 保持灌注压不低于60 mm Hg;随着病情逐渐好转控制血压渐至正常。血糖管理:应检测血糖, 应用胰岛素严密控制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血脂管理:高甘油三酯血症采用非诺贝特0.1 g, 3次/d鼻饲, 高胆固醇血症及血脂异常采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鼻饲1次, 常规控制血脂即可, 无需检测血脂情况。血小板管理:大多数人在发病前均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拜阿司匹林, 对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症, 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的患者纠正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是必需的, 重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 , 纠正INR后, 有证据证明出血停止或症状发生1 d~4 d后活动较少患者, 可以应用弹力袜或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体温管理:采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措施, 必要时采取头部冰枕措施使体温保持正常水平。抽搐管理:应用抗癫痫药物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即可。2组在治疗结束出院继续康复治疗, 6个月后进行全面评估。
1.3 护理效果判定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生活能够自理, 自行肢体功能锻炼;显著:生活能够自理, 神经功能障碍较轻, 语言理解、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进步:生活难以自理, 行走功能丧失, 语言表达不清楚, 但能够理解别人的表达;无效:呈植物生存状态或死亡。
日常生活能力判定标准:按照ADL Barthel指数分级标准综合评价, 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为三级, 良:轻度功能障碍, 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 仅需要部分帮助评分在60分以上;中度:需要较大的帮助才能完成日常活动, 评分60~41分;差: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均需要帮助, 评分在40分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例 (%)
2.2 2组在康复治疗结束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见表2。
例 (%)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血管内的血液流出进入脑组织细胞间隙, 引起脑组织被占位造成的病变。本文讨论的是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 系指脑内的血管病变、坏死、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绝大多数是由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引起脑小动脉病变为基础而出现的脑出血[1], 占脑血管病的20%~30%。
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脑组织内小动脉或深穿支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或脂质透明样变性, 小动脉瘤或微夹层动脉瘤形成。突然血压升高, 血管壁受力加大, 细胞间隙增宽血液渗出或血管破裂, 导致血液进入组织形成血肿;此时, 血压增高可使远端血管痉挛而血管缺氧、坏死及血栓形成。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独立因素, 局部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 纤维组织增生、钙质沉着, 既形成斑块又使动脉壁变薄、脂质透明样变性, 是血管易于破裂的原因。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导致血糖增高, 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脑出血后, 组织严重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酵解, 生成乳酸引起高乳酸酸中毒, 加重血管内皮损伤, 渗出增加加剧血管源性脑水肿[2];再者血糖增高, 血液黏滞度增加, 红细胞聚集性功能增加, 各种凝血因子异常加重微循环障碍, 使病灶缺血区扩大, 加剧脑水肿。以上就是临床采用干预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的理论依据。
脑出血是由某种原因诱发血管破裂, 而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由于引起小动脉瘤形成及动脉壁变性、坏死的原因较多, 因而病情变化多端, 临床症状多样, 只有在急性期抓住主要矛盾, 才能快速逆转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护理工作者是医嘱的执行者, 更是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的第一位知情者, 在逆转病情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3]。控制血压、密切关注血压变化、稳步降压, 是治疗中预防再出血的关键;调脂药物的应用尽管不能立即改善血管现状, 但可以明显抑制血管变性的进展;控制血糖不仅可以减轻脑水肿的损害, 还可以改善微循环, 给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当有证据表明出血停止或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的48 h后, 即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在肢体肌肉还没有完全废用的情况下, 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激发神经传导, 刺激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传出, 达到神经功能重组的目的。再经过疾病中期的康复训练及疾病后期的精细训练与生活能力的锻炼, 通过反复的被动或主动训练对抗肌萎缩、触发本体反射机制, 向高级中枢传入信息促进功能重建, 从而恢复废用肢体的运动功能。本文结果显示, 两种不同的护理措施取得了不同的护理效果, 按照早期就介入康复护理措施的个体化护理效果较脑出血常规护理明显优越 (P<0.05) , 因其既结合脑出血的发病机理又不失时机地抓住康复护理的时机, 从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贾红梅.急性脑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17) :2273.
[2]杨文静.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11) :1022.
【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推荐阅读:
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08-23
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08-27
创新与通用职业能力视角下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调整与改进11-04
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论文07-30
研究大学和社会生活中男性对女性的态度区别(社会女士)10-01
简析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07-31
关于社会用字规范公众意识的问卷调查09-08
日常生活行为规范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