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行为(精选12篇)
群体性行为 篇1
“领导”是罗宾斯所著《管理学》阐述现代工商管理的第三个职能。这一职能的中心内容是:以组织行为学为指导, 研究人们的行为, 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
一、员工行为管理
行为科学史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性, 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科学管理,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奋进。
(一) 解释和预测员工行为的因素
理解员工的态度、个性、知觉和学习, 是帮助管理者预测和解释员工的生产率、缺勤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基本因素。
(二) 个体行为的基本模式
人的行为基本模式说明:人的大脑神经受外界刺激, 形成意识, 再由意识表现为行动。行为目标得到实现;目标没实现。研究个体行为规律, 就要研究人的需要、动机、激励、目标、挫折等因素。
二、群体行为管理
(一) 对群体行为的理解
1. 群体行为的理解。
群体也称集体或团队,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联合体。正式群体以组织目标为基础, 非正式群体以友谊和共同爱好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的一般特征是:有共同目标和利益;受共同规范的制约;明确的归属感;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
个体加入群体有多种归因。个体乐于加入群体大多基于以下需要:安全、地位、自尊、归属、权力以及实现目标。
2. 理解工作群体行为和高效团队的特征。
一些群体要比另外一些群体成功, 是由下述变量决定的:群体成员的能力、规模大小、冲突水平、群体成员遵从群体规范的内部压力。
高效团队必须具备以下8个特征:一是清晰的目标;二是相关的技能;三是相互的信任;四是一致的承诺;五是良好的沟通;六是谈判的技能;七是恰当的领导;八是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内部有合理的基础结构;外部条件, 是管理层为团队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各种资源。
3. 团队与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采用团队的形式。质量圈管理方式, 是由8位至10位员工及主管组成的工作群体, 通常一周碰头一次, 讨论他们碰到的问题;调查产生问题的原因;推荐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纠正的措施。他们承担着解决问题的职责, 评估他们提出的建议。最后由管理层做出实施决策。
三、激励员工
行为科学十分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如果管理者希望他们的员工出色地工作, 就应当调整自己的激励实践, 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愿望。
(一) 动机的含义
动机, 是指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愿望和想法。它是引起与维持人的行为并把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原因或条件。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 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
罗宾斯将“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 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在这一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努力;二是组织目标;三是需要。
(二) 早期激励理论
在本世纪50年代有三种重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X、Y理论;激励———保健理论。这里只讲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假设每个人都有5个层次的需要。5个层次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一是生理需要。食物、水、住所、性满足以及其他方面的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感情伤害的需要;三是社会需要。友情、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四是尊重需要。内部尊重 (自尊、自主、成就感) 、外部尊重 (地位、认可和关注等) ;五是自我实现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动力。
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 另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马斯洛认为, 如果希望激励某人, 就要了解该人他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 满足其这一层次或这一层次以上的需要, 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得到普遍认可, 尤其是管理者。因为这一理论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富有内在逻辑性。但这一理论缺乏实证性基础, 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三) 当代激励理论
当代激励理论, 其共同之处是, 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以早期理论为基础。
1. 三种需要理论。
大卫·麦克莱兰等人提出, 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主要的需要:一是成就需要。达到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需要;二是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并不受他人控制的欲望:三是归属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这种理论认为, 一些人有强烈的内驱动力, 要把事情做得更为完美, 使工作更富有效率, 以获得更大的成功。高成功者对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各半的工作表现得最出色。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麦克莱兰把人的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看作是一致的, 并做出了有说服力的种种推断。
2. 目标设定理论。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 对于具有一定难度且具体的目标, 一旦被接受, 将会比容易的目标更能激发高水平的工作绩效。
3.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 控制行为的因素称作“强化物”, 强化物是在行为结果之后紧接着的一个反应, 它提高了该行为重复的可能性。管理者可以通过强化他们认为有利的行为来影响员工的活动。
4.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 员工首先考虑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 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率同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率进行比较。员工如果感到自己比率与他人的相同, 则视为公平, 自己收入过低或过高, 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这时, 员工就会试图去纠正它。
5.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 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 且这种结果对个体具有吸引力时, 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它包括三种联系:一是努力———绩效;二是绩效———奖赏;三是个人目标的吸引力。
(四) 激励员工的建议
在管理实践中, 有效激励员工, 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认清个体差异, 使人与职务相匹配:运用目标导向: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个别化奖励;奖酬与绩效挂钩;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和精神的激励作用。
四、领导行为
(一) 管理者与领导者
《管理学》第17章论述的“领导者”指的是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限的人。因此, 首先要说明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 拥有进行奖励和处罚的合法权力, 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则不同, 可以是任命的, 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 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当是领导者, 但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处于管理岗位上。一个人能够影响别人并不表明他也能够计划、组织和控制。本文所讲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他人且拥有管理权力的人。
(二) 领导特质论
领导特质论, 也称领导素质论。它是描述领导者个人素质的一种理论。领导者区别于非领导者的6项特质是:一是进取心。较高的成就渴望, 高度的进取心、主动精神, 一往直前, 坚持不懈;二是领导愿望。乐于承担责任, 以强烈的愿望去影响和领导别人;三是诚实与正直。通过真诚无欺、言行高度一致, 在他们与下属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四是自信。为使自己的下属相信他们的目标决策的正确性而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五是智慧。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占有大量准确的信息;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和做出正确的决策;六是工作相关知识。广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 能使其做出有远见的决策并理解这种决策的意义。
香港金利来公司远东局主席曾宪梓先生讲, 他一生奉行“诚、信、勤、俭”四个字。这反映了“金利来”经久不衰的行为风格。
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具有10项品德和10项能力。10项品德是“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感、积极感、忠诚老实、进取心、忍耐性、公平、热情勇气;10项能力是:思维决策能力、规划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对人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下属能力、调动积极性能力。
(三) 领导行为论
这是一种着重研究领导者如何以自己的行为和作风影响被领导者, 以及判断领导是否有效的管理理论。
(四) 领导权变理论
这是一种研究领导者行为在一定环境下有效的那些环境变量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影响领导人行为的权变因素有:领导者自身的特点;下级的特点;群体的特点;组织的结构。
总之, 有魅力的领导者的突出特点是:自信、远见、清楚表述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
摘要:行为科学史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性, 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科学管理,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奋进。员工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以及领导者的行为, 是相互影响的。管理者是被任命的, 其行为属于领导行为, 拥有进行奖励和处罚的合法权力, 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有魅力的领导者突出的特点是:自信、远见、清楚表述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
关键词: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
群体性行为 篇2
各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均是处于失学、失业、失教、失管的特殊群体,主要表现“五大思想行为特点”:
(一)理想信念时有波动。青少年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多数重点青少年理想信念模糊,生活态度消极,对社会、家庭和自身缺乏责任感。对“中国梦”、“十八大”等国家大事关注不多,认识不深;胸无大志,对人生没有规划,对未来没有追求,不愿意主动掌握就业技能,甚至缺乏就业热情。
(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重点青少年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未成年人,价值观尚未成形,价值取向多元混乱。大部分存在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扭曲。有的过分追求流行时尚,对优良传统淡漠,有的过分强调权利,不讲义务;有的追求随心所欲,强调自由,不讲法律,狭隘的个人主义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非标准扭曲模糊。社会转型变革期间,旧的标准被打破,新的标准未完全确立,各种观念思潮交织、冲突,某些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事情都被所谓的“新”视角、“新”标准给扭曲了。正处在青春期的重点青少年大多无正式工作,游离正常社会关系和组织之外,“小圈子”亚文化流行,是非判断能力较差。
(四)道德观念碰撞交织。受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网络文化等多重影响,重点青少年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矛盾化,好坏交织的状态。表现为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行动上有欠缺,认同社会公德,却没有良好的遵守习惯;认同集体价值取向,行动上却讲实惠,重私利;普遍对不尊重父母和老人的行为不宽容,但对父母的管教行为又不尊重等。
(五)心理趋向矛盾失衡。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失衡的现象,而这种不成熟性在重点青少年群体表现的更加明显。重点青少年心理失衡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自卑又自负,对自己的某些行为、缺点很是敏感,但有时又觉得高人一等;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别人的认同,又有较强的叛逆心理,总想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喜欢对未来编织绚丽的蓝图,又怕吃苦受累,心生悲观等。
二、重点青少年群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家庭因素来看,主要表现为“三缺”
一是关爱缺失。很多重点青少年家庭结构遭到破坏,包括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或双方亡故、父母有残疾或重病缠身、父母犯罪服刑等。青少年既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又没有正常的家庭关爱,同时也容易受到歧视,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会逐渐异化,逃避家庭,流浪社会,成为问题少年。二是管教缺方。不少家长对孩子一味迁就,青少年从小好吃懒做、贪图享受、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等心理,导致青少年欲望无度,行为越轨。三是示范缺效。有的父母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正派,自身有酗酒、赌博、打架斗殴、吸毒、婚外恋等不良甚至犯罪行为,影响了子女的健康成长。
(二)从学校因素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滞后”
一是教育方式“滞后”。有的课程教育方法模式化,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青少年的变化。二是教育内容“滞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校普遍“重学习、轻其他”、“重分数、轻德育”, 心理咨询、美德教育、法制教育、性教育、人身安全教育等课程流于形式。三是教育管理“滞后”。有些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校风不好,同时有一部分教师自身品行不端,致使相当数量的学生丧失信心,逃学厌学,提前流失在社会上,最终成为扰乱治安、违法犯罪的后备军。
(三)从社会因素来看,主要表现为“三化”
一是社会思潮“多元化”带来的影响。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受到一定程度冲击。二是群体认识“污名化”带来的影响。污名化是指重点青少年群体遭受社会排斥、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过程和现象,主要包括贴标签、社群隔离等。三是就业压力“扩大化”带来的影响。许多重点青少年中学阶段就结束学习,学历低且技能匮乏,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无闲散于社会,成为问题青少年,而有轻微违法犯罪记录或者被公认的问题青少年的就业压力更大,形成恶性循环。
(四)从自身因素来看,主要表现为“三种特质”
一是生理结构的特质。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急速发育成长的时期,性别差异日益明显,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生理需求等不到正确的引导,成为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二是心理结构的特质。重点青少年看问题简单、片面,情绪易受感染,缺乏克制力,不良习气和“以自己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得不到控制,容易走极端。三是社会认知的特质。由于文化程度低,对社会的认知并不全面,分辨能力差、抵御能力差,很难应对社会各方面的不良影响,同时自身又怕吃苦、不求上进、好逸恶劳等,造成不愿就业和不能就业,加剧了与社会的隔离。
(五)从监管因素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健全”
一是组织网络不健全。重点青少年群体的人数较多,分布较广,流动性较大,情况较复杂,传统的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的管理服务和组织网络没有全覆盖。重点青少年处于社会边缘,社会照顾不上,家庭管理不了,组织网络不到,使这些青少年处于教育管理的空白点。二是联动机制不健全。没有独立编制的重点青少年专门管理机构和专业力量,相关部门各管一块,盲人摸象,没有形成合力,对重点青少年的整体情况都不熟悉,个体情况更是茫然。三是服务体系不健全。重点青少年相关的工作力量专业能力不高,关心关爱程度不够,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不完善。部分工作人员甚至存在歧视、厌烦心理,对重点青少年的帮扶、帮教没有感情,工作流于形式。
三、加强重点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一个机制:即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全员参与的“大帮矫”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教育管理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纳入综合考评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督促检查,把工作抓牢、抓实、抓好。政法、教育、文化、民政等相关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积极协调配合,各级团组织积极协调组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社会化共管、教育管理、财政投入、考核激励和监督建设等相关工作,形成统筹协调、各司其责、密切配合、整体联动的新格局,从根本上改变重点青少年教育管理薄弱的现状。
(二)构建一个体系:即构建重点青年群体分层分类教育体系
一是依靠专业力量,教育矫治有不良行为青少年。要充分发挥公检法司等组织化专业力量身份权威、方法专业、经验丰富的优势,开展教育矫治。积极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和工作方法进学校、进社区、进未管所等,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形式,规范和引导社会资源参与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事业。加强专门教育学校建设,做好对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等群体的特殊教育工作。二是加强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建立党政干部、社区干部、“五老”人员和志愿者等社会正面力量接触联系闲散青少年的长效机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分类服务引导,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的失学、失业、家庭贫困、心理障碍等实际困难。将闲散青少年纳入政府主导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扶持等工程,尤其要保障贫困户、服刑人员等特殊家庭的子女就学。三是加强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救助保护和关爱帮扶。强力打击控制、操纵流浪未成年人和强迫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黑恶势力和青少年犯罪团伙,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回归家庭。推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做好校内教育管理和校外关爱帮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依托托管和服务基地,开展各类关爱互动。注重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干预和困难帮扶,解决实际困难。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12355综合服务平台。
(三)培育一支队伍:即培育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青少年在传统的学习生活困难问题之外,在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方面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问题,不同的群体之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效整合各类社会力量,大力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网络,广泛在青少年工作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有效满足青少年的个性化社会服务需求。一是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重点在各级团组织、少年司法机构、青少年维权机构等青少年服务组织和结构开发设置工作岗位。加快发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健全青少年社工专业队伍培养体系、考评体系、薪酬保障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等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大专院校设置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二是优化和丰富面向青少年的政府公共服务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重点支持共青团承接青少年社会教育、就业创业、科技创新、扶贫帮困、生态环保、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公共服务项目。三是发挥志愿者作用,打造“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特殊管教场所,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感化、心理干预,推动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
(四)完善一个网络:即完善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帮教网络
重点青少年群体各种突出问题的产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产物。做好重点青少年的联系服务帮教工作,既是家庭、学校的职责,也是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帮教网络,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一是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石作用。加强对家长的法律教育,引导和督促父母履行教育责任。开展家长教育能力提升活动,不断增强家长应具有的育人素质,帮助家长掌握正确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二是发挥学校育人的关键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观为根本,大力推进和创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将少先队活动课固定列入中小学课表。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鉴别能力。要重点做好“双差生”(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差)的转化工作,避免从“差生”到“罪犯”。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健全社区青少年工作体系,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强社区青少年工作的资金保障、工作队伍、工作平台与联动机制建设。探索在青少年聚集、条件成熟的社区和网格中建立社区青少年服务站点,组织专业社工进社区,直接面向重点青少年开展个案的联系服务。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的信息监测,强化社区矫正工作。依托利用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涵盖校外托管、就学帮困、就业指导、心理辅导、法律维权、志愿服务、婚恋交友、家教咨询、应急救助等的青少年服务平台,解决青少年实际困难。四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做好青少年相关事务,克服各部门“都管又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早建成适合未成年人年龄特点的活动场所,拓展其功能,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就业咨询、技能培训、安置帮教等综合服务,开展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矫治、流浪儿童援助等工作。加强整顿文化市场,优化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净化社会风气,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出台一部法规:即出台《湖北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
群体性行为 篇3
关键词:个体行为;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90-02
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促成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促成教师自我加压,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以点促面,实现师资队伍的整体优化,成为当前学校所要研究的迫切课题。
一、个体行为激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师的角色转变,从“传道、授业、解惑”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对教师的自身信念,课堂教学能力,教师教学技能,教育科研的素养,反思能力等等都提出更高的目标与要求。但是,高级职称的教师和部份青年教师,由于渴望成功,进步积极性减弱,也有部份年轻教师受拜金思想影响,受社会大环境的干扰,进取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对自我专业发展要求不高。然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成效,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能否实现。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所以教师队伍建设除学校规章制度,需要通过个体激励机制从而促成自身专业与素养的发展,达到群体的优化。
科学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人只能发挥自身潜能的20%——30%,只有人始终处于亢奋的情绪状态下,这种情绪有利于“个体潜力”的发挥,从而增长人的才干,个体行为激励,能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人处于亢奋的情绪状态,使其发挥内在潜力。
二、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
激励的最终目的是促成教师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所以不得不研究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教师成长既有内部因素,也要外部因素。
1、成才动力。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分析,教师成长主要靠“内动力”,这种“内动力”主要来源自己对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自对困难和厄运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取胜的强烈欲望信念。困难和机会、挫折和成功总是并生的,对于永远希望进取的人来说,困难和挫折也许是他们人生的动力与财富。教师自己的惰性,满足自负、自我原谅、自我开脱是成才的主要障碍。要克服这种局面,促成教师的不断进取,自我加压,必须有一种激励的力量,去激发他的“内动力”。
2、学习能力。这里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的能力。根据国外的一项研究:就直接影响学生活动的教师来说,其成果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地选择能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强调,教学就是思维,就是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调整自己教学行为的过程。所以可以把教师学习能力界定为教师自我修正能量即教师意识到、参加予、投入到他们自己的教学认识过程并不断改进它的能量。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对现在和将来的教师都已经不够了。一是“杯”和“桶”还是线性关系,而知识量是按指数增长的;二是“桶”里的水是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实际可用量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自己也要终身学习,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我们就要研究促成教师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
3、学校管理与科研氛围。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切实有力的措施,包括目标确定、政策导向、奖励机制、激励机制等,都对教师发展有重要影响。措施有力、管理得当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推动了作用。反之,对教师发展听之任之,任其自生自灭,那就会影响教师的成长。所以良好的科研氛围,良好的学风,浓烈的学术气氛的环境,有利教师成长成名。
4、经济待遇。在这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待遇的提高是衡量教师地位的重要杠杆。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区、学校、教师的待遇到越高,这就促成教师不断进取,力争教育教学技巧的优势,来确保自己工作的稳定,或向更好的目标发展。
三、教师个体行为激励的有效率途径方法
1、搭设平台,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
只要体验到一次奋斗后的成功的快乐,一个人便会产生喜出望外的激奋心理,增强自信心,并会再追求下一个或更高层次的成功,即形成“成功——自信——又成功——更自信”的良性循环。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成功强化效应”。
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很好利用“成功强化效应”,即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先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让他们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以强化自己的信心。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不同层次的水平。开展校内外教学评比活动。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课件比赛、说课比赛、十佳教师评选,让每位教师有展现其“闪光点”的机会。然后让不同层次水平的老师参加县、市、省级的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说课评比、教坛新秀、名师的评比,学校应给予鼓励,对教师某次不成功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急于评价。让教师在评比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让教师在成功的喜悦中去制定更高的目标。
2、树立典型,充分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化提出人的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最高一种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当教师个体认定自己价值已经实现,自我的期望已完成,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就大大减弱,如高级职称评定后的教师对自我的要求降低,前进的动力明显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新的载体,为教师个体激励注入新血液,所以学校树立典型,确定了校内的骨干教师,让个体在享受自我价值实现中,承受新的竞争与压力,他们必须在这群体中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实力,有起着带头人、领路羊的作用,在某学科或某方面确定有过人之处,独到的地方,否则得不到群体其他成员的尊重与认可,这就促使教师个体不断进取,不断开拓创新。endprint
3、丰富载体,积极发挥群体的激励作用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时,可以促进个体活动的效益,出现增量或增质,如学生打破体育记录往往是产生于运动会上,它实质是群体对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结果,当然也是相互感染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普利特进行的“群体效应”实验也证明了一事实。我们都体会得到,群体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适度的竞争环境也可以促进群体和个体间形成“比学赶帮”的氛围,诱发个体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学校开展先进备课组的评比等。并将评比结果给予分等级的奖励,让每位教师自觉树立群体意识,具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引导教师在竞争中学会合作,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合作中增强竞争意识。
4、建章立制,促成教师个体激励的长效持久
一次活动,一种载体对个体行为的激励,有一定时限性,学校应积极构建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促成个体行为激励的持久、深入开展。教育管理者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出台或制订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案,并且这种方案既与教师个体经济直接挂钩,又与教师个体政治荣誉密切相关。积极开展以备课组为单位的“磨课”活动,以问题为纽带,化结果为过程,通过磨课发挥个人的长处,发挥个人的才智,激化人才的潜能。实施“师徒结对”方案,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规划等,然后制订评定的细则与相关的激励机制。
四、关于学校激励应把握的原则
1、应该提倡同步激励,即物质与精神同步激励。研究者认为,鉴于我国目前的特定历史条件以及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的制约,只有将物质与精神激励有机、同步地实施,使物质与精神激励都处于高值,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相反,如果物质与精神两个中任何一个处于低值,就无法获得最佳的激励力量。为了做到同步激励,应该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各项措施同步实施,如在教师管理方面,我们既要强调对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强调教师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又要给教师办实事,切实解决教师中多年存在的诸多生活不便,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实惠。只讲精神激励,没有相应的物质措施跟上,教师的积极性就无法持久;而只讲物质条件,忽视了正确的思想指导,也会走上一切向钱看的歧路。
2、经济激励要兼顾公平分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有限,相发一部分教师生活水平还不高,因此,经济诱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激励诱发因素。很多教职员工十分关心分配,希望自己的贡献能取得相应的报酬。如果满足了教师的这一愿望,他们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相反,如果分配不合理的话,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挫折。所以利用经济的激励手段时既要破除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二是要防止差别过于悬殊。无论是无差别分配,还是悬殊差别分配,都会引发不公正感,一旦有了不公正感,教师就会不安心教学,学生就会不安心学习。所以学校把公平分配当作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时,尽可能地制定出能为广大教职员工接受的比较合理的分配方案和分配差别比例。
3、深入分析教育工作中的激励因素和负激励因素
如果我们把那些能调动积极性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那么同样我们可以把挫伤积极性的因素称为负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和负激励因素好比是一个连续带的两端,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本来是激励因素的东西,弄得不好却变成了负激励因素。例如,教师队伍中的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工作,做得好是激励因素,做得不好就成了负激励因素。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正确区分哪些是激励因素,哪些是负激励因素,然后创造条件,促使负激励因素向激励因素转化。
4、兼顾教师激励与人性化的关怀
教师行为激励是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潜在积极性,使之不断提高工作成效,出色地完成既定的任务。每一个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清楚地懂得,要使学校成效显著,就必须抓住激励问题,把员工的动机有效地引向教育组织的目标上去。
但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作,教师身心容易疲劳,学校必须要创设环境,开展适当的文娱活动或休养给予疏解,既要促成教师个体的积极进取,同时要让他们留恋于集体生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才能稳定师资队伍,才能建设一支有朝气、有能力、有战斗力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中华名校管理集萃》陈玉琨.杨永博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行政学》吴志宏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计划《立项课题优秀成果选》浙江大学出版社.
群体性行为 篇4
由于人类运动分析在智能交通、安防监控、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价值, 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这一课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根据人群行为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运动跟踪的多人行为识别方法, Ihaddadene[1]使用提取的感兴趣点的运动信息: 密度、方向和速度进行人群跟踪, 并通过阈值判定人群行为是否异常; Saxena[2]使用KLT跟踪方法, 实时检测跟踪特征点, 通过人群行为模型识别人群行为, 如打架、突然停止运动, 但是该方法很难区分打架与相向行走的人群行为Chan[3]、Dee[4]、Hu[5]、Johnson[6]使用轨迹跟踪的方法, 通过目标在场景中的轨迹识别目标行为。然而, 基于运动跟踪的方法受到人群中人数的挑战, 人数较多时, 遮挡严重, 无法进行单人跟踪, 因此只能应用于场景简单, 人数少的情况。二是基于特征学习或构造行为模型的人群行为识别方法, 多用于人群中异常行为检测, 如人群聚集、人群散开、以及人群奔跑和群殴等异常行为等, Hassner[7]提出一种暴力光流 ( VIolent Flows , ViF) 描述子, 使用线性SVM进行分类, 用于检测场景中是否出现暴力行为。Yang Hu[8]提出一种密度比半参数模型 ( Semipa- rametric Density Ratio Model) , 该模型在发生异常行为次数少, 异常行为人数少的前提下, 使用统计扫描的方法, 扫描整幅图像, 检测摄像机拍摄场景中是否有异常行为。Honghong Liao[9]提取了图像中的多种特征: 运动能量信息、运动方向直方图、空间分布参数与空间位置参数, 结合使用SVM训练识别人群打架行为。Cong[10]、Kim[11]、Wu[12]等在视频的开始, 仅包含人群正常行为时, 训练获得正常行为模型, 然后用于检测非正常行为, 但是当异常行为随时间变化, 或在视频的开始出现异常行为时, 训练处的模型误检率较高。总之, 基于特征学习或构造行为模型的人群行为识别方法, 更适合于人多场景, 通过提取特征, 建立模型, 并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获得模型参数, 有利于提高检测率, 但是一种模型不能描述所有的行为, 因此对特定的行为需要不同的模型, 另外缺少训练样本仍然给获得最优的模型参数带来挑战。
2 群体性行为模型建立
由于人群行为的复杂性, 常在一个场景中存在不同的行为, 难于用单一模型描述所有行为, 因此本文通过群体性行为模型获取每种行为的特征集, 使用行为特征集做人群分析。该群体性行为模型为词 - 文档模型, 即: 把底层特征作为词, 把视频片段作为文档, 用于挖掘视频中的人群行为, 即隐含主题, 并获得每种人群行为的特征集, 即底层特征集合。
2. 1 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的模型底层特征为局部运动信息, 即通过帧差法获得运动像素, 然后使用光流法[14]计算运动像素的速度向量, 进而得到运行像素的特征: 位置与运动速度。把每个运动像素作为一个词wi。一段视频可以分割成M个视频片段, 即M个文档, 每个文档可以用一个词集表示, 即W = { wi, i =1, …, N} , 其中wi= { xi, yi, ui, vi} 。词 - 文档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α反映了文档集合中隐含主题间的相对强弱, β刻画所有隐含主题自身的概率分布。随机变量πj表征文档层, 其分量代表目标文档中各隐含主题的比重。在词层, zji表示目标文档分配在每个词上的隐含主题份额, xji是目标文档的词向量表示形式。假设有K个主题, 则每个主题是词的多项分布, α是语料库的Dirichlet分布。对于每个文档j, 可以从Dirichlet分布Dir ( πj|α) 是以πj为参数, 对于在文档j中的每个词i, 主题zji的概率分布为πjk, 词xji是关于参数βzji的多项分布。其中πj和zji为因变量, α和β为需要优 化的参数, 当给定α和β 时, 随机变量πj, 主题zj= { zji} , 词xj= { xji} 的联合概率分布如式 ( 1)
构建词 - 文档模型的核心问题是隐含变量分布的推断, 即获得目标文档内部隐含主题的构成信息 ( π, z) , 然而后验分布p ( zj, πj|α, β) 不容易计算, 则用如式 ( 2) 的变分分布近似该分布。
γj为Dirichlet分布q ( πj|γj) 的参数, { φji} 为多项分布q ( zj|φj) 的参数。 ( γj, φj) 可以通过计算logp ( xj|α, β) 的最大值获得。
2. 2 参数估计
最优参数 ( α, β) 可以通过计算logp ( xj|α, β) 的最大值获得, 如式 ( 3) 。
同样由于p ( xj|α, β) 不容易直接计算, 可以通过一种变分的EM方法来估计参数 ( α, β) : 在E - step中, 对于每个文档j, 找到最优的变分参数 ( γ* j, φ* j) ; 在M - step中, 使用由E - step获得的最优变分参数的变分分布近似式 ( 1) , 通过两步循环计算, 获得最优参数 ( α*, β*) 。
2. 3 检测过程
视频中的每帧图像都包含不同的人群行为, 可以通过词 - 文档模型获得每种行为的特征集, 如式 ( 4) 。
fk*为第k*个行为的特征集, xki为词是第k种行为的第i个像素点的特征。
3 群体性行为模型的应用
群体性行为模型适用于人群密集的场景, 模型参数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方便地获得, 一般应用于行为检测与识别、异常行为检测等。本文将群体性行为模型应用于复杂人群情况下的人数统计。人数统计方法有通过检测跟踪的方法获得出入某场所的方法[15,16,17,18], 该方法当人群密集, 人与人之间遮挡较严重, 难于跟踪时失效; 在某些场合[19,20,21,22]垂直设置相机, 使人与人之间没有了遮挡, 但是应用场景有限; 对于高密度场合, 可以通过密度估计人数, 但大部分情况[23,24,25,26]只给出当前帧图像的人数情况, 不能给出一段视频中通过的总人数。本文在相机视角不受限制, 人数密集、运动多变的情况下, 使用群体性行为模型实时统计场景中具有某种行为的人数。
3. 1 行为特征集转换
通过群体性行为模型, 获得不同的人群行为以及每种行为的特征集, 行为特征集虽然可以描述行为人群的人数, 但特征维数较高, 参数训练时间较长, 并且不能直接获得累积人数。因此将时间参数加入行为特征集中, 获得一个5×G维的特征向量NF = { ASG, SVG, DVG, DDG, NPG} , 其中G为时间参数 ( 单位帧) , 实验中为G =50。最后通过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获得每种行为人群对应的人数。5×G维特征向量获得方法如下:
( 1) 平均速度向量: ASG= { ASg, g =1, …, G} , 其中ASg为第g帧图像的平均速度, ASg如式 ( 5) 。
( 2) 速度方差向量: SVG= { SVg, g =1, …, G} , 其中SVg为第g帧图像的速度方差, 用于衡量每帧图像中光流速度的复杂度, SVg如式 ( 6) 。
( 3) 方向方差向量: DVG= { DVg, g =1, …, G} , 其中DVg为第g帧图像的方向方差, 用于衡量光流方向的复杂度, DVg如式 ( 7) 。
将0 -360°分为8个区间, 把每种行为特征集中光流的方向特征按着角度区间投票, 获得每种行为的方向直方图。NDgi为方向直方图的第i个区间的统计值, 的平均值。
( 4) 方向散度向量: DDG= { DDg, g =1, …, G} , 其中DDg为第g帧图像的方向散度, DDg如式 ( 8) 。
其中MDg= max ( NDgi) , i = 1, …, 8。
( 5) 行为像素总数向量: 由于监控场景景深一般较大, 场景在图像平面上的投影存在比较严重的透视现象 ( 同样的物体, 离摄像机近看起来大, 离摄像机远看起来小) , 因此需要对图像平面上不同像素的贡献作加权处理。假设地面是平面, 人垂直于地面。如图2所示, x, y分别表示像素点的横纵坐标, 设消逝点Pv的坐标为 ( xv, yv) , 参考线为y = yr= H /2, 则图像平面上任意一个像素I ( x, y) 的贡献因子如式 ( 9) 。
则行为像素总数为:, 则行为像素总数向量为
3. 2 实验结果
本文搭建了实验环境, 如图3 ( a) 所示, 该实验数据的难点在于出入口无限制, 可以同时并行多人, 并且同时可能进和出, 摄像机视角为了兼顾监控要求, 没有采用垂直角度, 从实验场景的设置来看, 具有较好的普遍性。但也增加了计数的难度, 因此本文并未采取检测跟踪的方法, 而是使用群体性行为模型获得行为特征集, 间接计算人数的方法。
实验视频共2个小时, 帧频为20fps, 每帧图像大小为320×240。用于模型的训练以及测试的视频各1个小时。实验使用电脑配置: 内核为双核奔腾, 内存2G, 主频2. 4GHz。使用EM方法获得群体性行为模型的参数估计, 同时获得该场景下的隐含主题 ( 人群行为) , 共有4种, 即: 向上运动、向下运动、向左运动、向右运动 ( 如图3 ( b) 用不同颜色的光流特征点 ( 图像中只显示了部分特征点) 表示不同的行为, 图中有三种行为: 紫色为向下运动、青色为向左运动, 红色表示向上运动) ; 然后通过手工标定进出两种不同行为的人数, 用于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进出人数统计。
实验通过统计该场景下出口的进门人数与出门人数之差的方法获得进入园区内的总人数。如图4为不同帧进出行为人群的人数, 在图像右上角用红色字体表示出从开始计数到目前为止进门人数与出门人数, 如图4 ( a) 显示: In: 157, Out: 39, 图像中仅显示了部分光流特征点, 其中红色特征点表示出, 青色特征点表示进, 黄色箭头表示特征点运动方向, 黑色框为人数统计区域。如图5为园区内人数的变化 ( 每2分钟为单位) , 其中园区内人数统计的平均正确率为92. 35%, 瞬时最低统计正确率为87. 94%, 顺时最高统计正确率为100%。
4 结束语
群体性行为 篇5
题目:群体事件频发的解决之道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矛盾凸现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少,时有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令人注目的社会现象。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处理问题的简单粗暴造成的。另一方面,公民法律意识的缺失以及媒体职业道德的丧失也是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导火索之一。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政府;公民;媒体;有效化解;
二、群体性事件化解机制的现状分析
不可否认,多发态势的群体性事件加剧了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但客观而言,这是利益分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往往患有脱离群众,不关心民间疾苦,甚至视民众为草芥,而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常常将一些一般利益要求的群体性事件视为“骚乱”,不区分情况就随意动用警力,实行压制性解决。试图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最终却使得这些地方的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更加紧张,进而使政府与公众之间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甚至发生直接的冲突。
(一)协商机制缺失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
官民沟通不畅是促发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个人无法找到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以宜黄事件为例,此次事件是一次典型的维权抗争型事件,具体而言就是民众与政府往往因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征用纠纷、房屋拆迁纠纷、环境污染以及违法规划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我国农民虽然人数上占了绝大多数,但整体上仍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决定了他们很难表达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涉及他们自身利益的时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大众媒体来为他们说话。但是由于基层政府在制订和推行政策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侵害以及农民自身对基层政府中存在的官员腐败等恶劣现象的不满,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在农民心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农民对基层政府具有不信任感甚至抵触情绪,当他们的利益诉求压抑已久而又无法解决时,在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这种不满情绪一旦被引发就很难控制,结果必然爆发群体性事件,产生巨大的社会危害。
(二)法律设置过严与立法不完善
一方面,现行立法设限过严,不仅导致群体利益要求不能顺畅表达,还使得群体表达行为处于非法的状态。宪法基本权利具体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以至对公民行使相关宪法基本权利实际上予以了过多限制,对公民行使权利行为缺乏积极的保障、引导和规范,导致实践中难以操作。这种规制模式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的后果便是,人们合法地正当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的机会被剥夺了,进而不得不以群体性事件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立法在有些方面的漏洞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此次群体事件的发生,比如政府的拆迁补偿没有统一的标准,就给了拆迁户争取和政府谈判的空间。所以,只要哪里一听到有拆迁的消息,农民就马上翻新房子、娶媳妇生孩子增加人口。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这一次与政府的博弈能成功,就可能彻底改变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命运。
(三)公民法律与合法维权意识的淡薄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一些地区群体性表达事件的组织性较低和参与者的法治意识淡薄也助推了事件发展为严重违法行为。一些群众错误地认为通过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引起政府的注意,从而加速问题的解决。而当这种方式能够奏效,很多人便会纷纷效仿。再加上有的职能部门平时漠视群众疾苦,在日常工作中,不充分考虑和解决群众的合理要求,导致矛盾升级,等到发生了群体性事件才想办法解决既有的问题,给群众造成了错觉,导致群众对基层单位、职能部门的不信任,把上访、聚众闹事作为谋求解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容易形成找政府不如堵道路、影响越大问题越好解决的不良社会心理。甚至于当民众与政府之间出现利益磨擦或纠纷时,部分民众错误地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能较快地解决问题,使本来能在法律程序中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群体性事件。
(四)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
一个组织应该具有一个基本的行事准则,但现在一些本来能够以和平方式解决的矛盾在一些一心为了关注度和点击率的媒体的不实报道下被激化成严重的群体冲突,老百姓认为媒体是政府的喉舌,而政府也觉得媒体只会捣乱,媒体越多介入,事情就越复杂。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与支持,一般的农民知道,他们只不过是单枪匹马,政府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力量上完全不对称,所以不太敢做出过于极端的事。但媒体介入后,片面强调农民反抗拆迁的正义性,社会舆论受媒体影响,一般会同情和支持农民的做法。这样,农民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胆气就更壮了。事件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推上极端。媒体的职责本应该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报道事件,而现在的情况是,媒体只要介入,就完全站在了反拆迁的一边,在客观上,将政府完全放在非正义的立场上,这就等于鼓励钉子户继续和政府对抗,从而使矛盾走向激化,合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五)政府公信力下降导致公众信任缺失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某种利益而置政府公信力于不顾,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最终导致民众对当地政府不信、不满、不服,而这正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原因。在民众与政府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偶然事件,都有可能导致民众和社会情绪激化,酿成不应有的过激行动。当前,少数地方政府在一些政策出台前, 缺乏应有的论证、听证程序,导致出台的政策在决策程序、利益共融上出现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某些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导致矛盾冲突的产生。
针对当下群体事件频发的现实状况,我认为仅仅只是解决政府一方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这些事件的发生不能单纯的归结为政府工作或者是政策制度的不足,而是与公众,媒体乃至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当通过改变政府内部的组织结构与运转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通过改变公众,媒体这些政府组织外部的因素来防止群体事件的频发。
(一)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一个组织应当拥有一个从上到下都能够有效执行的规则,这样才能够保证组织能够协调并且高效运行因此在政府组织中建立一套完整而且统一的问责制度对于行政机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行政问责同时应该是法治问责, 但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行政问责的全国性法律。首先, 要加快相关立法, 对行政问责的范围、承担主体、责任判断、责任方式、期限、程度、赔偿等问题进一步细化规定, 填补实行行政问责制可能遇到的法律空白, 确保问责有法可依, 还应特别重视问责救济制度立法, 现在很多官员的问责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从这个岗位辞职后,没过多久又出现在另一个岗位上。其次, 要统一从中央到地方所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条例等的效力、适用范围, 理顺相互关系, 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另外,与行政问责制密切相关的信息公开法、国家监督法等, 也应及早出台, 以便为完善和推行行政问责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确立多方面的纠纷解决与沟通机制
组织内部如果只有一种纠纷的解决机制,那么当这种机制失去作用时,纠纷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组织的运转也将停滞。因此面对原因各异、程度各异的群体性事件,应当保证为民众提供多种权利救济机制,必须优先考虑建立起完整系统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权利救济渠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
首先,健全完善现有沟通机制。完善的沟通机制不仅是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同时也是组织与组织之间和谐高效交流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政府,公众以及媒体之间建立透明快捷的沟通机制就显得尤其的重要了。政府与公众之间应当有一个有效的信访制度,同时政府又应当把一些必须要公开的信息及时告知媒体,保证媒体消息准确性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谣言的传播,保障社会的稳定。
其次,要健全完善现行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目前,由于行政复议制度功能定位上的偏差以及行政复议体制、机制上种种不适应等原因,行政复议制度远没有成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行政复议制度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公民比较普遍存在的对“官官相护”的疑虑也远远没有消除。因此,我认为,解决目前行政复议中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行政复议制度的公信力,使这一制度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信任。
(三)规范媒体的干预与监督机制 毫无疑问,对于政府的行政行为,舆论监督是需要的。正是因为媒体介入的可能性的存在,才使政府不智的做法能有一定程度上的克制,不会过快地极端化,采取强制措施。但需要强调的是,媒体作为一个组织也应当有其自身的原则。对于群体事件,媒体即使介入,也应当有分寸,以中立的立场客观地反映矛盾两方面的情况和诉求,沟通双方的立场,探索解决矛盾的可能性和具体的办法,并监督其实施,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站在某一方的立场说话,使双方矛盾更加激化,同时让公众无法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四)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与法制教育
在构建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的社会大背景下,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以及公民知法守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我们要求政府要依法办事,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能没有法律意识、没有大局意识,过于强调个人利益,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补偿要求,漫天要价。另外,政府进行征收、拆迁前应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其认识到拆迁的意义,使其自身利益符合国家利益。“宜黄事件”中的当事人就是缺乏法律意识,没有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会采取这样的过激行为,导致最后惨剧的发生。结语
群体性行为 篇6
关键词:房地产 利益群体 行为逻辑 政府调控
“住”是基本民生需求,房价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政府必须对房地产市场加以调控,以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2011年以来,“限购限需、限贷限供”,房价出现回落,调控的效果初显。但过去的十几年,我国经济增长很大比例依靠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拉动,房地产业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走势影响很大,过热会使宏观经济通货膨胀、结构失调,过冷又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在低迷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中,地方政府开始出现松动。以江苏为例, 2014年9月27日,苏州市区实施了3年零6个多月的住房限购政策,全面放开。在此之前,徐州、无锡、南京已相继取消住房限购政策。
1 房地产行业主要利益群体分布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有多方面的成因。房价的“越调越高”,稍见回落就造势“松绑”,政府调控的反复。内在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银行等利益群体过于强势,并伴有“串谋”现象。
利益群体(Interest Group)是指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态度或者共同职业的利益个体所结合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利益集合体。影响房地产行业的主要相关利益群体包括:政府、银行、房地产开发商、用户等四类,此外还有媒体和研究机构等其他利益群体介入。
政府调控房地产行业主要通过土地、税收、规费三方面的政策直接调控,同时央行发布货币政策(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通过商业银行间接作用于房地产市场。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金融服务为开发商和用户提供资金,通过从中收取贷款利息获得利益。开发商通过开发房地产并将房屋出售给用户来获取利润;用户为房地产的最终消费者,又可根据行为目的分为投资用和普通消费用。
2 主要利益群体行为逻辑分析
2.1 政府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行业调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分歧。自1994年行业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始终处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导地位。房地产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显著,带动国民经济发展,过去中央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更侧重于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超过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房价一时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自2006年起,宏观政策出台频繁,一方面从抑制房地产的投机性需求着手,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与炒作;一方面从保障民生性着手,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建立住房保障体系。
地方政府和部门掌控着房地产的最基本要素——土地。土地价格占到房价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因素。在财政压力、政绩需求和土地一级市场垄断条件下,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地价被不断推向新高。土地价格最终反映到最终产品中,房价也居高不下。畸形政绩观和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造就了当前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经济”。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存在一定的“串谋”,对调控政策消极应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尤其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政策都由地方政府来完成,当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就会出现调控措施执行不力,“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现象。
2.2 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开发商基于自身利益,对于房地产调控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干扰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例如,2003年,国务院18号文件确认了房地产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地位,基本否认了要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央行121号文件,为地方政府支持房地产业发展松开了手脚。可以说这个典型案例就是在开发商推动下,政府调控政策出现反复。
除与地方政府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结盟”关系,开发商还通过与媒体以及研究机构串谋,举办各类研讨会、高峰论坛,媒体、研究机构发出“房价由需求决定,住房刚需不可调控”,“调控之后,房价即将反弹”等论调干扰调控政策执行、抵制更多调控政策出台,也迷惑在房地产调控大背景下观望的消费者。
2.3 银行
商业银行与房地产行业关系密切。作为金融政策的执行者,商业银行一方面执行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也积极追逐利润。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存在巨大的资金需求,商业银行一方面给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又给消费者提供“房贷”获取回报。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的繁荣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如房地产市场萧条会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甚至会出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大危机。
2.4 用户
用户可分为投机者和普通住户两大类,他们的行为逻辑存在很大的差别。
近几年温州商人刮起的炒房热席卷了国内多个城市,所到之处房价都上了一个台阶。“炒房”的巨大利润,使得不少投机者也加入,造成市场恐慌,致使普通消费者处于更加被动地位,为此国家出台多条限购政策加以遏制。房地产投资或投机者“默契配合”开发商的行动,为开发商的快速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拉动了房价上涨。
在各方利益群体中,普通用户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强势利益群体串谋和对住房硬性需要,对市场前景的不信任,使得普通住户只能咬牙承担高房价,无论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土地出让金和税费,开发商的利润,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投资者的利益最终都是从普通用户身上攫取,由普通用户承担。房价持续的非理性上涨,地方政府、开发商、商业银行及投资者都从中分享了利益,而普通消费者面临住房困难,对此怨声载道。
2.5 其他利益群体
这里主要指媒体和相关研究机构。各类媒体在传递房地产业相关信息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房地产广告为媒体带来丰厚收益,房地产业和媒体利益相连,各类媒体倾向于传递利于房地产开发商的信息。由于房地产信息的不对称性,一些研究机构从事相关的研究,并定期公布相关信息,但相当一部分研究机构成为了房地产商的利益代言人。通过研究报告、学术讲话、论坛甚至直接参加楼盘庆典,发表相关结论,以实现开发商的销售意图。
3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建议措施
房地产调控应该多途径引导和约束利益主体的行为,平衡利益分布格局,促进市场理性繁荣,健康发展。
首先对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串谋推高地价的行为进行控制;建立、完善保障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房的土地供应指标,转变原有的“唯GDP论”政绩考核模式;对开发商、媒体和研究机构进行约束,政府定期公开发布房地产的基本统计数据,给老百姓以参考;对于房屋的最终消费者,针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买房者,要建立起完善的住房保障系统,保障最基本的住房需求,加大保障房的供应、完善住房公积金体系;对于房地产投资投机者要通过税收等政策坚决加以限制,如尽快完善房产税体系。
4 小结
房地产行业和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对民生影响巨大,政府对其的引导和调控必不可少。必须注意的是房地产调控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民生,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应追求短期的、表面的效应。从行业长远发展考虑,从房地产利益群体行为逻辑出发,多途径引导和约束利益主体的行为,平衡利益格局,市场疏导加之行政干预,注意避免短期的“双杀”行为对经济长远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郭志涛,杨海鹰,孙慧清.房地产利益集团的影响分析与治理对策[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6).
[2]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高勇强,田志龙.中国企业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途径分析[J].管理科学,2005,18(4).
[4]Sherpherd W G,Wilcox C. Public Policies Toword Business [M]. Homewood Press,1979.
群体异常行为识别方法 篇7
1 群体异常行为的分类和特征
1.1 群体异常行为的典型事件
一般异常事件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暴力性质异常事件, 二是非暴力性质异常事件。所谓暴力性质异常事件是异常行为直接造成人或财产的损失, 这些暴力行为具有较高的运动能量, 如群殴事件、踩踏、骚乱等。非暴力性质异常事件会间接造成损失, 具有较低的运动能量, 如静坐、围观等。
1.2 异常人群特征
群体异常行为的特征是人群密度异常、人群运动模式异常。所以很多人群异常检测的算法都是以人群密度为基础进行检测的。当人群产生异常时, 往往是人群密度超过一定的阈值, 超过阈值的人群往往会导致发生异常事件。其次是人群运动模式出现异常, 如人群混乱等[2,3,4,5]。通过对人群运动的特征进行检测和分析,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体的异常。
2 人群异常行为的提取
人群异常行为的提取是识别异常行为的前提, 特征提取是识别行为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一般的提取方法包括基于像素特征的提取、基于纹理特征的提取、基于对象特征的提取及基于帧的特征的提取。基于像素特征的提取通常采用的是边缘检测方法, 而且重点关注底层的密度估计等相关信息。纹理分析可以实现对图像块的高层次分析。基于对象特征提取的方法通常是通过确认场景中的个体, 而获取精确的信息。基于帧图像的分析是通过对群体中的整个场景进行建模, 表征每个人的现状。基于像素特征的提取是底层特征的提取方法, 而其他提取方法都是高层特征的提取方法。基于像素和纹理的提取方法可以实现对人群密度的估计, 但不能完成对群体行为的有效识别。而基于对象和帧的特征提取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对象的行为特征, 实现行为有效识别, 从而可以应用于群体异常行为的识别中。
3 群体异常建模技术
3.1 群体整体建模技术
所谓整体的建模技术是将人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估算, 通过对人群速度、方向和运动的异常分析, 来实现对群体异常行为的识别, 从而识别出正常群体和异常群体。识别方式往往是通过基于整体估测的运动变化或相关事件。不仅要对异常的行为进行检测, 还要对整个异常事件的起始和结束进行预测, 还要检测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过程[6,7]。
3.2 针对个体的群体异常建模
此方法通过个体的集合来分析群体的速度、方向和运动异常, 通过对个体行为的识别, 能够精确地定位群体异常行为发生的具体位置和相关的类型, 因此, 该方法是当前群体异常行为识别研究的重点, 已成为群体异常行为识别方法研究的重要方向。当群体中有遮挡存在时, 对个体的检测和识别会造成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测的难度[8,9]。
4 群体异常分类技术
常用的群体异常分类方法包括八种, 一是贝叶斯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对异常行为进行分类和识别, 并且可以对相关模型进行切割, 从而检测和区分人体的运动;二是支持向量机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参数, 将风险降到最小, 通过对轮廓和头部的提取, 可以识别异常的轨迹, 从而对异常行为进行识别;三是隐马尔可夫模型, 这种方法能够检测变化光流, 实现对行为异常的分类, 对动态和静态的数据进行提取, 从而对运动类型的变化进行处理;四是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有效降低错误检测频率, 并且减少平滑区域的边界, 而且在运动的图形中识别相关的连通区;五是高斯混合模型, 这种模型能够对人体衣物的颜色和裤子等进行建模, 通过对人体轮廓的提取获得相关的纹理信息[10];六是社会力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对群体异常中单个个体进行处理和定位;七是动态方向图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实现对相关对象的行为的确定和预测, 确定对象的属性分布;八是相关主题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捕捉重叠的或非重叠场景中的人群行为, 从而避开拥挤场面的识别, 实现对低层流矢量的识别。
5 结语
当前有许多研究成果,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异常行为理论模型, 对异常行为的研究还局限于视觉相关特征的研究, 与国外的相关研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本文分析了群体异常行为的特征, 并分别从群体特征提取、异常识别技术和分类技术、识别数据库等方面, 对当前群体异常行为识别研究进行了概述。
参考文献
[1]闫志扬.视频监控中人群状态分析及异常事件检测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3.
[2]杨琳, 苗振江.一种人群异常行为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0, 19 (7) :37-41.
[3]宋开勇.基于脉线的群体分割与异常行为检测[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 2013.
[4]唐迅.基于稀疏编码的群体异常行为检测[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5]谭林海.智能视频监控关键技术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6 (11) .
[6]彭怀亮.视频监控场景中人群异常行为识别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 2014.
[7]林沁.视频中的大规模人群密度与异常行为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 2014.
[8]徐姗.基于视频分析的异常群体事件检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1.
[9]曹书凯.人群运动的流体表达及异常行为检测[D].秦皇岛:燕山大学, 2012.
老年群体网络消费行为分析 篇8
一、老年人网络消费特征分析
(一)消费观念年轻化
近年来,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更乐意接受新生事物,广告在老年人的消费过程中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新出现的零售业态形式开始为老年消费者所接受;并且老年人越来越注重曾被他们忽略很旧的打扮和穿着。我们发现,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向年轻人靠拢,这是由于他们的心态越来越年轻。
(二)消费心理成熟化
老年人在心理上具有某些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希望长寿;希望生活安定幸福;希望受到尊重;希望为社会发挥“余热”。同时,他们还有一个突出的共同心理,那就是害怕孤独。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消费经验的积累也不断的增加,我们发现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则多是理智型的消费者,属于经济型的老年消费者占的比重并不高。由此可见,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只求价格便宜的消费者了。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价格因素只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品质和实用性才是他们考虑的真正因素。但是当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兼顾的时候,老年消费者会更倾向于质量。
(三)注重实际
老年消费者心理稳定程度高,注重实际,较少幻想。购买动机以方便实用为主,在购买过程中,要求商家提供方便、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
(四)补偿心理强化
老年消费者的补偿性消费心理曾受到了压抑。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改变,老年人补偿性消费的特征在现阶段表现的尤为明显。
老年消费者的补偿心理有一个重要而特别的方面,就是 “隔代”消费比重大。许多老年人认为继续照顾第三代人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老年人往往将情感倾注到孙辈身上,并且他们在对第三代人的消费上显得尤为大方,往往不太注重产品的价格等因素,甚至出现倾向于购买高价格产品的趋势。这时的消费已经不能等同于老年消费者为自己购买产品时的特征,而表现出某些青年人消费的行为特征了。
二、老年人网络消费障碍分析
老年人在网络消费时有一些障碍。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老年人是由于对网络操作不熟悉从而不上网;在网购中,交易操作复杂程度也成为了老人最关心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老年人参与网络购物的兴趣;信息获取的方便性成了老人在信息查询过程中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他们进行网络信息查询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老人来说,网络消费的便捷性是非常重要的。可见,老年人在网络消费时最大的障碍就是网络消费对于老年人来说不够便捷。很多老年人知识水平不是很高,同时,老年人由于生理特点年纪较大,反应速度变慢,网络消费时,简洁性也成为了影响老年群体网络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提升老年人网络消费的建议
(一)建立和优化适合老年人的网站
作为面向分众化受众群体的传播媒介,老年专业网站在网站的整体情感侧重方面应该更多的向老年群体倾斜。然而目前部分老年网站在具体信息服务的提供方面并未能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内容报道没有过多关注老年群体的心理诉求,缺少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内容细分。
对于专业的老年网站而言,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面对的是具有特殊年龄结构和需求特征的老年群体。与一般年轻人不同的是,老年人在心理方面要更为脆弱,不安全感和对他人的需求感也要更强。因此,老年网站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与老年受众拉近距离,体现足够的人文关怀,逐渐消除老年人对网络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情绪。具体到网站的内容和服务上,老年网站不仅要做到“全”,更要体现“专”。
举例来说,随着近年来逐渐发展的老年旅游事业而产生的老年人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在一般性的综合网站中,旅游资讯多数是针对中青年人而设计的,没有更多面向老年人, 结合老年特点的针对性服务。在这种情形下,专业老年网站可以发挥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老年旅游路线和旅游指南。从而牢牢把握老年受众的情感需求,达到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
此外,由于老年人特殊的年龄特点。老年受众在与同年龄及同爱好的群体的互动中更能感到心灵的快慰。所以,对于专业老年网站而言,提升互动平台的建设,保障老年人网络交流渠道的通畅,是对老年受众心理关怀的另一体现。老年网站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努力创造出更多、更新颖的网站互动模式。从而深化网站对老年受众的情感把握。
(二)改善老年人对网络的态度
老年群体没有参与网络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对网络购物不了解,没有兴趣,甚至有相当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不需要网络购物这样的新事物。
同时长期以来,“老有所养”一直是养老的主题,“刻板的、保守的、迟钝的、无能的、孤独的”成为老年人形象的标签。“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一直被忽略。其实,如今的老年人尤其是城市中的老年人大多有文化、有见识、有经济能力,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高质量和个性化的消费。
因此,目前社会可以对老年人倡导一些崭新、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消费态度,大力宣传网络消费的好处,改善其对网络的消极态度,以提高其对网络和网络购物的认识和使用。
同时注重对老人的引导,社会将更多的老年生活放置在网络上,让老年人真正能够体会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老年人生活方便又愉悦,提高生活幸福度等等,从实际行动上来提高老年人对网络态度的积极性,从而让跟多的老年人进入到网络消费中。
摘要:网络技术带来了商业模式创新,网络营销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地位也愈加凸显,虽然现在其主流市场是年青人群体,但是随着老龄化严重趋势的到来,接受网络消费的老年群体数量也会大幅度提高。对老年群体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为企业网络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作用,对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群体性行为 篇9
早期的雇佣关系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劳资问题,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化竞争的加剧, 加强对人力资本的管理成为众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同时,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学术界对雇佣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大量的文献表明, 雇佣关系与组织公民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即员工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是为了回报组织的公正的对待, 而当雇主对待他们不当时, 员工就会抑制自己的公民行为 (Organ, 1982) 。同时, 研究者与实践者认识到, 工作团队将成为未来企业中的主要组织形式, 工作组的绩效水平将直接导致组织绩效水平的高低。因此,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领域必须关注企业中的工作群体, 关注群体层次的公民行为 (Group Citizenship Behavior, GCB) 。
对群体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效能感与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Prussia (1996) 的研究发现, 集体效能感在绩效反馈与团体目标及团体有效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并在间接经验与团体有效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现有的许多关于雇佣关系与群体公民行为、效能感的研究都在关注西方的企业, 而在中国情境下的实证研究明显不足。在中国情境下, 采取何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以取得竞争优势, 是很多企业关心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
1、激励-贡献的雇佣关系模型
很多已有研究中都对雇佣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基于激励-贡献框架的雇佣关系模型 (Wang, Tsui, Zhang&Ma, 2003, 见图1) 。这种雇佣关系是基于雇主视角的, 由两个维度组合而成, 一是雇主期望的员工贡献, 二是雇主提供的激励。贡献即指雇主期望员工做出的诸如良好的工作业绩、组织承诺及考虑组织的长远利益等的贡献。激励即指雇主为了使员工做出期望贡献而提供的激励措施。
按贡献和激励水平的高低不同, 可以将雇佣关系分为四种:
(1) 组织中心型雇佣关系。雇主期望通过高投资来得到员工的高回报, 是一种平衡的雇佣关系。这种雇佣关系以雇主与员工互相进行开放式的、长期的投资为特征, 包含了超越经济交换的社会交换如情感承诺。
(2) 投资不足型雇佣关系。雇主期望通过较低投入获得员工的高回报, 是一种偏向于雇主的不平衡的雇佣关系。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竞争比较激烈,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很大的企业中。
(3) 过度投资型雇佣关系。雇主提供高投入, 但只要求较低的回报, 这是一种偏向于员工的不平衡的雇佣关系。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的雇佣关系多属于此类。
(4) 工作中心型雇佣关系。雇主的投资不高, 同时期望的员工贡献也不高, 是一种平衡的雇佣关系。这种交换非常明确而且稳定, 适合于任务简单且结果容易衡量的工作。
2、群体公民行为
群体公民行为是一种独特的群体现象, 工作群体表现出支持其他工作群体或作外的职责, 完全属于自愿而非强制的奉献行为。
3、群体效能感
随着工作小组在各组织中的普及, 群体自我效能感一词应运而生。Bandura在2 0世纪8 0年代中期提出了集体效能感 (collective efficacy) 。集体效能感是一个源自自我效能感的构念, 是后者在团体层面的扩展和延伸, 指团体成员对于团体成功地完成特定任务或取得特定水平成就的能力的共同信念。群体效能感高的群体, 其成功完成工作任务的动力就会更强。相反, 具有失败感的低效能感群体则会很容易放弃, 他们的完成任务动机大大降低。
三、研究假设
1、雇佣关系与群体公民行为
在工作中心的雇佣关系中, 工作群体关注的只是狭义的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基于绩效的经济报酬。群体的公民行为不被期望, 甚至有可能被阻碍, 因为这有可能导致他们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任务。在这种雇佣关系下, 群体公民行为应该是低水平的。
在过度投资的雇佣关系下, 虽然雇主给予员工大量的经济报酬和社会报酬, 培训他们以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来承担更多的自身任务以外的工作, 但是雇主并未期望该工作群体的公民行为, 而且长期的过度投资会使员工逐渐习惯于、进而合理化组织的这种激励, 所以群体公民行为应该也是处于较低水平。
在投资不足的雇佣关系中, 群体公民行为会处于更加低的水平。根据行为劳动经济学中的公平感理论, 员工对雇主的不公平行为的消极反应, 会比他们认为公平或甚至对他们自己有利的雇主行为的积极反应更强烈 (Fehr, Goette&Zehnder, 2008) 。处于投资不足的雇佣关系下的工作组成员所得的回报与被期望的贡献水平完全不相称, 工作报酬不足, 工作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但组织却要求其重视组织利益, 主动承担工作职责以外的任务, 雇主的过分要求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因此, 我们认为在这种雇佣关系下, 群体公民行为比上述两者处于更低水平。
群体公民行为在相互投资的雇佣关系下应该是最高的。处于该种雇佣关系下的工作组员工能够获得广义的长期的激励, 包括职业安全和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交换, 他们被期望做出有利于组织长期利益的贡献。这样, 员工的长期利益与组织的长期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们会更加有动力与其他人合作, 提供帮助, 有效利用组织的资源, 为组织的长期发展出谋划策。由此, 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群体公民行为在组织中心的雇佣关系中是最高的, 在工作中心和过度投资的雇佣关系中较低, 而在投资不足的雇佣关系中最低。
2、雇佣关系与群体效能感
既提供大量培训, 又期望员工高贡献度的组织中心的雇佣关系中, 员工可以获得大量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培训, 增强群体效能感。同时组织为他们设定了高目标, 前人的研究证实了团队目标能提升团队成员对团队工作过程及团队合作的满意度, 因此组织中心型雇佣关系工作组的群体效能感应该是最强的。
而在培训相对很少, 但绩效目标很高的投资不足的雇佣关系下, 工作组员工通常会被高目标激发高绩效水平, 在长期缺乏必要组织支持的情况下, 只能依靠自身克服各种困难, 这就需要很强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群体效能感会比较高。
在过度投资的雇佣关系下, 员工可以轻松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他们无需承担高难度的任务, 他们没有强烈的动机来接受组织提供的培训, 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他们很少能吸收的培训难以建立起他们对所在工作小组的信心, 因此群体效能感会较低。
工作中心的雇佣关系下, 工作组成员只是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群体效能感也只是处于较低水平。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2:群体效能感在组织中心的雇佣关系中是最高的, 在投资不足的雇佣关系中次之, 在以工作为中心和过度投资的雇佣关系中最低。
四、实证分析
本研究期望获得组织对整个工作小组的期望、小组的贡献以及小组的公民行为和群体效能感的数据, 因此我们以同一个岗位层次的工作小组作为样本。我们收到了185份有效问卷, 是由来自50个组 (部门) 的成员填写的, 也就是平均每组3.7人作答。
我们的假设包括1个自变量 (雇佣关系) , 2个因变量 (群体效能感和群体公民行为) 及6个控制变量 (工作组人数、职能专业、公司年限、公司规模、所有制性质、行业) 。首先, 我们将样本随机分成两组, 使用其中一组对所有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EFA) , 检验问卷题项的相关性;使用另外一组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 检验测量同一因子的各题项的一致性程度。接着, 通过计算50组群体样本数据的评估者间一致性指标来检验样本信度, 剔除各组中不符合条件的群体样本。随后, 我们对样本的自变量 (雇佣关系) 分别进行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获得四种雇佣关系。最后, 我们通过层次回归, 来比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验证假设。
样本的回归结果对于假设1、2的验证基本一致, 即部分支持假设1、2。检验结果大部分支持组织中心型雇佣关系即高的期望贡献和高的激励水平对组织的影响是优于其他雇佣关系对组织的影响的。
五、研究意义及未来改进的方向
本研究是在中国情境下基于岗位层次的群体公民行为与群体效能感的研究。我们的研究证实了组织中心的雇佣关系确实比其他雇佣关系能带来更好的群体公民行为和群体效能感, 因此, 对于为应对短期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减少对员工的发展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公司来说, 要想保持公司的长久持续发展, 公司应该通过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以建立组织中心型的雇佣关系。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 我们使用的是方便抽样法, 这可能会造成数据的代表性不足。我们的样本数量偏少, 题项数与样本的比例刚刚达到因子分析的建议参考水平1:5 (Gorsuch, 1993) 。另外, 我们的调查问卷使用的是经过翻译的西方成熟量表, 可能与中国的真实情况有所差异。我们的研究支持了组织中心型雇佣关系是“最优”雇佣关系这一说法, 但是公司长期应该采取哪些人力资源战略, 在短期该运用哪些具体的人力资源措施以实现这种“最优”雇佣关系, 我们并未涉及, 这些留待以后的研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New York:Freeman and Company, 1997
[2]、Fehr, E., Goette, L.&Zehnder C.2008.A Behavioral Account of the Labor Market:The Role of Fairness Concerns.Working Paper No.394, University of Zurich.
[3]、Organ, D.W.&Hammer, W.C., Organizational Behavior[M].Plano, TX:Business Publications, 1982
[4]、Prussia G E, Kinicki A J.A mo-tiv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group effec-tiveness using social-cognitive theor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6, 81 (2) :187~198
[5]、Wang, D.X., Tsui, A.S., Zhang, Y.C., &Ma, L.2003.Employment relationships and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4:511-535.
群体性行为 篇10
由于硬件设备的制约,群体行为的自动化分析在近几年才开慢慢得到重视,在此之前,很多研究者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个体行为的识别和暴力检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许多经典的算法[1,2]。但是,群体行为的识别与检测更加复杂,其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①传统的基于人体关键点的轨迹跟踪算法[3]在人群密度较高时,不能有效地获得每个个体的关键点。同时,对高密度人群进行跟踪本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就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②传统的动作特征描述子不能有效表征人群运动的特征。群体行为不仅包含了整个人群的运动,还包括其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③现有特征描述子无法做到实时或准实时要求,一些经典特征如Mo SIFT特征,虽然得到了较好的检测结果,但是其提取速度十分缓慢,无法投入到实际生产环境中。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缺少一种能够高效,且能实时或准实时对暴力群体行为进行检测的算法。
面对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思想的暴力群体行为检测算法,将深度学习中常见的卷积(convolution),级联(stack)思想运用到群体行为特征的提取和量化上,从而使得到的特征能够更好的表征人群复杂的变化行为。该方法在Crowd Violence dataset上达到了91.01%的准确率,处理速度可达到17毫秒每帧,优于在该数据集上的其他算法。
1 改进的级联Fisher编码
1.1 Fisher编码原理
Fisher编码[4]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了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在大规模图像分类问题上,通过与不同时空局部特征结合运用,已经取得了十分突出的结果。Fisher编码的基本原则是其假设局部特征描述子能够通过一个概率密度函数p(·;θ)来进行建模。通常选取高斯混合模型(GMM)作为概率密度函数,则经过Fisher编码的特征向量本质上便是似然函数的梯度向量。令X={xt,t-1,…,T}表示了从视频片段中提取获得的局部特征集合,选择为K个高斯混合模型,其中λ={ωi,μi,∑i,i=1,…,K}表示第i个高斯混合模型的权重,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假设各个xt分别由uλ独立生成,那么X可以由等式(1)中似然函数的梯度向量进行表征:
令γt(i)为特征xt是由第i个高斯分布生成的概率:
则Gλx的梯度可以表示为向量gμX,i和gXσ,i的级联,其中,GμX,i是关于均值μi的D维梯度向量,gXσ,i是关于标准差σi的梯度向量,分别可由公式(3)和公式(4)得到:
令D为每个局部特征描述子的维度,假设给定词汇大小为N,则经过Fisher编码后将会得到一个(2×D+1)×N-1维的量化向量。
1.2 改进的级联Fisher编码实现
传统单层Fisher编码不能捕捉到一些复杂的全局结构特征,为了使局部特征描述子能够更加全面,涵盖更丰富的语义信息。文献[5]提出了级联Fisher编码的思想,根据其思想,本文在局部特征聚合时进行改进,由于原算法的子空间聚类复杂且耗时,本文提出基于max-pooling的级联Fisher编码算法,算法的训练和待检特征量化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直接从视频中提取的到的局部特征,一般属于低级语音,特征向量中常常仍然含有一定的冗余信息。令X=[X1,X2,…,XN]∈Rd×N表示N个输入的局部特征,每个特征的维数为d。为了满足混合高斯模型的对角协方差假设,在进行第一层Fisher编码前,先进行一次PCA+whitening操作。完成该步骤后,对特征进行第一层Fisher编码,通过训练得到K1个混合高斯模型,并对所有输入特征用该GMM进行编码得到第一层Fisher编码的输出向量,每个输出向量的维数为2×K1×d。在得到第一层输出向量后,需要对这些输出向量进行聚合,文献[5]的子空间聚合方法,本文采用基于max-pooling的聚合方法。令第一次输出的经过Fisher编码的特征向量为P∈Rk×N,max-pooling函数定义如公式(5):
其中,βi为β的第i个元素,Pij为矩阵P的第(i,j)个元素。对于每一个视频块,本文进行一次组分max-pooling,将每个块内的特征分为M组,对每组内的特征进行独立的max-pooling,之后进行再进行正规化。由于Fisher编码的特点,经过max-pooling的聚合向量仍然有很高的维度,需要降维来减少计算量,与第一层Fisher编码时一样,首先用PCA+Whitening对聚合向量进行降维和白化,通过训练得到K2个高斯混合模型,重复和第一层同样的操作得到第二层的Fisher编码的输出向量。对于每一个视频块,进一步在块层面进行max-pooling得到每个块的聚合向量。将所有块的聚合向量级联起来并进行降维和正规化,则得到了每一个视频对应的特征向量。
与Bo W模型以及单层Fisher编码不同,级联Fisher编码由于使用了max-pooling的方法,在每层的特征聚合时进行增强,保留了一组特征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从而使得两层之后获得的特征更加具有区分度,又由于Fisher编码本身的特点,获得的特征中包含了全局的统计信息,使经过级联Fisher编码后的特征鲁棒性更强。将经过级联Fisher编码得到的特征作为输入,即可运用SVM进行暴力群体行为分类检测。
2 暴力群体行为检测算法框架
图2展示了本文提出算法的完整框架,在本文的框架中,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从视频中提取得到SC-ISA特征,该特征同样通过深度学习思想得到,具有提取速度快,动作表征好的优势;接着将SC-ISA特征作为输入,进行级联Fisher编码;最后,将量化后的特征用于SVM的训练和分类。
本文提出的算法的详细流程为:
①视频预处理。对于不同的输入样本,存在着不同的分辨率以及不同的视频格式等问题,在进入后续检测分类流程钱,首先要对输入视频样本进行预处理,将样本的分辨率统一转换成320×240大小,并将视频格式转换成AVI格式。
②SC-ISA特征提取。文献[6]提出了SC-ISA特征,该特征最早被用于个人的动作识别。与级联Fisher编码相同,SC-ISA也是一个两层训练得到的特征。首先对视频进行分块,第一层视频块大小为16×16×10,第二层的大小为20×20×14,且每一层的步长均为4像素。对于第一层,首先通过一些小的视频块作为输入,学习得到特征的网络。然后,运用学习得到的网络与输入的更大规模的视频块进行卷积,将这些卷积得到的结果结合到一起作降维和白化处理,得到第二层的输入,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得到SC-ISA特征。第一层得到的特征维数为300维,第二层得到的最终特征维数为200维。
③SFV特征量化。根据1中SFV算法,本文将得到的SFV特征进行量化。在对于第一层GMM模型,我们选择256个分量进行学习,根据公式(3)和公式(4)得到每个特征进行Fisher编码后的向量。对第一层Fisher编码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组分max-pooling,本文将每个块中,每10个向量作为一组,进行特征聚合和正规化。第一层得到的特征向量维数为106数量级,进一步进行PCA和白化,将其降至400维作为第二次Fisher编码的输入,重复与第一层同样的过程,第二层的GMM模型分量仍然选为256,对第二层得到的特征再一次进行块层面的max-pooling,并对每一个块级聚合向量进行级联,最后进行特征降维,得到一个500维的特征。
④SVM训练与分类检测。由SFV得到量化后的运动特征,即可对这些特征进行训练,本文采用了LIBSVM[7],对于输入的训练样本,使用SVM进行训练,在训练得到SVM模型后即可用于视频分类检测。对于待检测的视频,参照第①,②步提取SC-ISA特征并进行量化,运用LIBSVM训练得到的SVM模型进行分类检测,即可得到待检测视频的检测结果。
3 仿真实验与分析
3.1 仿真环境说明
文献[8]提出的Crowd Violence dataset(www.openu.ac.il/home/hassner/data/violentflows/)是当今公认的具有较高挑战性的群体行为检测公共样本库,该样本库为不同的群体行为检测算法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该样本库包含了从You Tube上收集获得的246段视频,其中作为正负样本的视频片段各为123段,视频的分辨率均为320×240。在样本库中,视频样本的平均长度约为3.60秒,并且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场景类型,视频质量和监控场景。所有的这些视频,被平均分成5个小组,用于进行交叉验证。
本文所有实验均在MATLAB2014上完成,SC-ISA特征提取采用文献[6]中算法,附加用到了libsvm的MATLAB源程序。本文选用了权威的准确率(Racc),查全率(Rr),查准率(Rp)以及F-measure作为实验结果的评估标准,定义如下:
式中,P代表正样本总数,N代表负样本总数,TP代表将正样本判定为正样本的视频数目,TN代表将负样本判定为负样本的视频数目,FP代表将负样本判定为正样本的视频数目。
3.2 仿真结果分析
本部分实验使用Crowd Violence样本库进行自身算法的验证性实验,主要目的为了检验算法的可行性。本文从样本库实现分好的五个小组中,每次选择一个小组的样本作为训练集,进行SC-ISA的网络训练和级联Fisher编码的GMM模型训练,剩下的四组作为组成测试集,重复五次得到5个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一次样本集的实验结果,反复进行10次实验。表1所示为仿真实验的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算法对于暴力群体行为检测效果较。准确率达到了91.01%,查全率和查准率分别达到了94.31%和88.55%,大部分的暴力视频都被准确检测出,少部分的正常视频被归结为暴力群体行为,F-measure达到91.34%,算法能够对群体暴力行为进行检测。
本文和在同一样本集得到优秀结果的其他检测算法进行了对比。对比对象主要包括文献[8]提出的基于Vi F特征描述子的检测算法,该算法正是由Crowd Violence样本库的作者提出的,十分具有对比意义;本文算法的另一个对比算法由文献[9]提出的基于Mosift和稀疏编码的检测算法,该算法在Crowd Violence样本库上取得了当前最好的实验结果,十分具有挑战性。表2所示为准确率对比实验的结果。
由表2中的本文算法与文献[8]给出的实验结果对比可知,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对暴力群体行为检测的准确率上提高9.71%,AUC提高10.04%,但标准差与文献[8]比略大。由表2中的本文算法与文献[9]给出的实验结果对比可知,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准确率上进一步提高1.96%,AUC提高1.47%,标准差降低0.18%,在总体问题行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比文献[9]的算法在暴力群体行为检测上有更优秀的表现。
本文提出的算法在提取暴力群体行为特征时速度为17ms每帧,处理速度较快,基本达到了实时和准实时要求,能够运用在常规的群体行为检测系统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算法在保持算法准确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算法框架在检测暴力群体行为时的速度,具有更快速的响应时间,总体性能良好。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思想的暴力群体行为检测算法,提出了基于max-pooling局部特征聚合的级联Fisher编码的方法来提升特征量化后的效果,并将SC-ISA特征运用到了暴力群体行为检测问题上来提升算法的检测效果。
大量仿真和对比实验证明,该算法框架对于暴力群体行为检测这一问题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快的处理速度,能够运用到实时或准实时系统中,帮助监控摄像头工作人员进行自动化辅助分析。在下一步中将继续研究暴力群体行为的多分类问题。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思想的暴力群体行为检测算法。该算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取一种被称为SC-ISA的时空不变性特征;在第二阶段,运用max-pooling方法与Stacked Fisher Vector Coding(SFV)结合进行特征量化;在第三阶段,运用SVM分类算法对视频进行分类检测。该算法在Crowd Violence dataset上进行了仿真实验,视频测试结果表明,其准确性和检测速度都优于对比算法。
关键词:暴力人群行为检测,局部特征描述子,时空不变性特征,Fisher向量编码
参考文献
[1]Kantorov V,Laptev I.Efficient Feature Extraction,Encoding,and Classification for Action Recognition[C].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CVPR),2014 IEEE Conference on IEEE,2014:2593-2600.
[2]Yu G,Yuan J,Liu Z.Propagative Hough Voting for Human Activity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J].Circuits&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2015,25(1):87-98.
[3]Wang H,Klser A,Schmid C,et al.Dense Trajectories and Motion Boundary Descriptors for Action Recogn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2013,103(1):60-79.
[4]Perronnin F,Dance C.Fisher kenrels on visual vocabularies for image categorization[C].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CVPR),2006 IEEE Conference on IEEE,2006:1-6.
[5]Peng X,Zou C,Qiao Y,et al.Action Recognition with Stacked Fisher Vectors[M].Computer Vision-ECCV 2014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4:581-595.
[6]Le Q V,Zou W Y,Yeung S Y,et al.Learning hierarchical invariant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for action recognition with independent subspace analysis[C].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Pattern Recognition IEEE Computer Society,2011:3361-3368.
[7]Chang C C,Lin C J.LIBSVM: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J].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Technology,2006,2(3):389-396.
[8]Hassner T,Itcher Y,Kliper-Gross O.Violent flows:Real-time detection of violent crowd behavior[C].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Workshops(CVPRW),2012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IEEE,2012:1-6.
群体性行为 篇11
随着越来越精准的金融经济数据的获得,人们对行为金融学框架理论进行了大量印证研究。以下研究表明,行为金融学确实能够很好的解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传统主流金融学难以回答的很多现实经济现象。本文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作为基础,将对有限理性前提下的个体以及群体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略等方面已有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理性经济人 个体投资者 群体投资者
一、绪论
行为金融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兴起,经过20年来的发展,它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它比较系统的解释了许多市场异常行为,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其中,从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实际心理出发,分析控制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金融市场的相关影响,着重研究个人投资者的心理投资决策过程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偏差和其影响的因素。中国的证券市场属于完全的新兴市场,其中存在的大量无法解释的事件“异象”为行为金融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对象和平台。它打破了个体决策过程中的黑箱,揭示了个体决策的有限的理性,从而对原有的金融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使金融投资决策的研究向理性迈进一大步。本文以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作为行为金融研究的对象,综合运用了情绪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等,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在有限理性前提下表现的行为和投资策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二、理性与非理性
(一)经典现代金融学的局限与行为金融的产生
李心丹(2005)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指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张峥等(2006)认为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经典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说将包括两个重要的经济元素,即预期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偏好和信念更新的贝叶斯理性理论。刘力等(2003)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家习惯把理性经济人看成一个对与苦乐能够作出正确权衡的量化计算者,而苦乐将人们可以体验到的“效用”可以进行度量。行为金融学所依赖的投资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和投资者的信念、偏好和与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最新成果。
(二)有限理性实现程度的三种状态
何大安(2004)提出认为在有限的理性实现程度存在着三种状态:潜在性的有限理性理论、即时有限理性理论和实际有限理性理论。潜在性的有限理性认为个体在内心存在着一个实现效用的最大值,这一效应最大值的实现要求个体以及机构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影响抉择的可能的所有不确定性的因素,并且还让个人必须能够正确的进行分类、加工以及处理好那些不确定因素的未知状态。即时有限的理性是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行为金融学下的经济人很难对影响抉择的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作出合理的预测、判断和加工以及对于处理的状态。实际有限理性是指行为经济人都是经历一定长时间的思考活动之后,将在较短时间以及较长时间内之间所能实现的有限理性投资的状态。
三、投资者个体与群体特征研究现状
(一)关于投资者个体行为方面的相关研究
对投资者个体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投资者的个体行为分析,以及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的长期影响。
1.易获得性偏误。Kahneman和Tversky(1973)将“容易令人联想到的事件会让人误以为这个事件常常发生”这种现象称为易获得性偏误。其原因是个人无法完全从记忆中获得所有相关信息。比如Shiner(2000)中就指出,网络用户会倾向将1990年以后的股市繁荣得益于网络的发展。
2.代表性偏误。De Bondt和Thaler(1985)认为,投资者对股市的赢家会过度乐观,对股市的输家会过度悲观,这会导致股票价格和基本价值的差异变得巨大。Kahneman(1973)和Grether (1980)以及Tversky研究都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在评估机率高低时,通常根据以往或相类似的情况对事件进行分类,然后会相信历史重演的可能。
3.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能力表现出过分的自信。它源于人们的乐观主义。随着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加,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更为激进,造成的损失就越大。Benos和Odean对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平均表现、出售股票的平均表现和交易成本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投资者普遍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Apert(1982)认为这种过度自信会造成投资者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产生偏离轨道的理性行为。
4.过度反应。过度反应指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和反应会出现非理性偏差,导致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的产生。De Bondt和Thaler(1985)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使用超过50年的市场数据来检验这个假说。投资者对信息反应情绪化,就会产生非理性的一面,造成过度反应,形成估价过低或过高。
5.追求刺激。熊金武(2015)认为人们愿意追求刺激,对于那些新奇、紧张、多变性的活动往往具有较大的偏好。比如年轻人喜欢从事风险较大的运动,如蹦极、攀岩、赛车等。在这种心理驱使下的投资行为,往往表现出过度的风险偏好。这使得年轻人的业绩低于不追求刺激的投资者。
6.保守主义。张亚楠(2010)认为保守主义指人们的思想普遍存在惰性,即在一定环境下,当人们接收到新的信息时,认为新信息不具备代表性,则他们会忽略新信息,不愿意理性的改变他们的原有信念。
7.模糊厌恶。模糊厌恶是指对主观或含糊的小确定性的厌恶程度大于对客观小确定性的厌恶程度。Heath和Tversk(1991)发现人们厌恶模糊的程度与对小确定性的主观概率估计能力负相关。Fox和Tversky(1995)提出,当决策失误或者与有能力更强的参与者合作时,人们将更加厌恶模糊。
8.阿Q精神。刘力等(2003)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具有阿Q精神,即人们的信念与行动的成功与否相关。如果行动失败,人们会自我安慰,调整自己的信念,减少由于后悔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如果行动成功,人们则会向上调整自己的信念,显示他们的决策正确。Arkes和Blumer(1985)使用这种认知的偏差清晰地解释了投资中的沉没成本效应。
(二)投资者群体行为的相关研究
投资者群体行为主要指的是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它是由于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对彼此产生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投资者群体行为分析就是以投资者间相互影响为前提条件下的群体行为及怎样才能使市场贯通的一种分析。
1.从众理论。从众理论指人们会长时间受到很多人的内在外在的影响,从而会跟随着大众人的想法或者行动,并且人们是不会考虑他们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众心理往往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失败。经济学领域常用“羊群效应”一词来描述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从众、跟风的心理。
2.权威服从理论。杨海莹(2006)认为在消费心理学中,主体以服从人们在特殊给定的社会场景中的心理情况下,为了获得奖励与赏赐亦或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惩罚而产生的与客体相一致的行为态度而选择将社会信息的概括、判断和推理提供给客体的一种心理。在资本市场中,很多充当主体角色的投资个体并不是很了解资本市场而且他们对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也并不是很敏感,同时他们受作为客体角色的相关专家和其他投资个体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投资行为是属于被动的进行投资。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便由信息不对称扮演着。
3.大众模型理论。大众模型理论指一种被个人或机构投资者预期的一种思维习惯,而这个思维习惯会在股价形成的过程中被他们广泛应用。饶育蕾,刘达峰(2003)研究发现该模型可解释与社会潮流和时尚相关联的投资行为[10]。
吕婧(2014)认为在大众模型中,人们很少会在分析资产价格走势的时候考虑基本面,这是因为人们本身对经济数据就存在一个错误的理解以及该理论所包含的因素自身就是可变的,因而会对市场上的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四、个体与群体行为特征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一)投资者行为研究的启示
通过对投资者行为的理论研究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分析投资者自身行为和行为因素可以实现减少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错误判断。身为市场的监管层,应借鉴投资者行为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投资者市场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对市场的发展进行规范。这对于我国证券市场上初入行业的投资者具有重大的意义。
1.避免认知偏差,优化投资选择行为。投资者自身的认知偏差,可以借鉴实证研究中的发现加以针对性避免:如投资者对于自己的决策过程和行为特征应不断地进行反思,认真的对自己投资亏损的股票是否持有时间过长进行检查或对自己投资有关的负面消息有所忽略;投资者对所谓的市场“潮流”应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与决策,不能盲目追随。借助行为金融进行分析,证券市场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是投资者系统性的认知偏差,市场效果不明显,对于投资者而言,持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判断决策能力及其过程是其战胜市场所必须的。对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研究显示,我们可以对人进行正确并正规的统计学训练与直觉决策过程应用的教育来改善自身的决策行为,因此,改善投资者决策行为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投资者的教育程度。
2.减少政策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自主调节功能。以对投资者行为研究所得出的理论和实证成果作为依据,我们知道了市场对政策产生的过度反应及证券市场所产生的过度波动是由于在个体投资者之中所普遍存在的“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投资者自身的认知偏差,加之投资者中存在的“羊群效应”所导致的。所以,对于市场与投资者行为来说,作为管理层应尽其所能减少政策风险对其的震荡。同时必不可少的是政府对我国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证券市场的适当合理频率与强度的政策调节,为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建立自恢复与自适应机制应当把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尽可能的发挥出来。
(二)投资者行为研究展望
1.探索真实投资者决策模型,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结合既有的理论,建立一个真实的以“正常”投资者取代“理性”投资者的决策模型是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投资者行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在这方面,未来还有很多问题可以研究,如:投资者对风险如何看待?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何被他们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影响?他们的心理账户是否对不同的投资有所不同?
2.展开本土化研究,特别是研究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已被证实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影响的因素之一是社会文化的差异,因此,各国的行为金融和投资者行为研究学者日渐倾向于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不同经济文化环境对投资者投资心理、投资行为和市场的影响。在我国的投资者行为研究表明: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与我国投资者对政策有较强的依赖心理有相当大的关系。对于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可以进行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为稳定证券市场,政府应何时出面?政府应如何即避免非理性交易又不限制套利的力量?何种公司应该在经济不景气时被拯救?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逐步符合与融入的同时,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与投资行为与国际准则定会逐渐接轨。因此,若要缓解我国当前政策对证券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成果并且进一步研究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J].金融研究,2005,1:180-185,189.
[2]张峥,徐信忠.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月刊)2006,9:156-157.
[3]刘力,张峥,熊德华等.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J].心理利学进展,2003,3:249-255.
[4]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4:91-101.
[5]熊金武,缪德刚.行为经济学的方法论价值—基于行为金融学前沿理论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4:167-174.
[6]李心丹、工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11:54-60.
[7]张亚楠.过度自信、信息与中国证券市场资产价格行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8]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第I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9]杨海莹.消费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5.
[10]饶育蕾,刘达峰.行为金融学(第1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4-45.
[11]吕婧.股市投资者的个体行为及其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2]Tversky.A,D.Kahneman.Judgn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J]Science 1974,185:1124-1131.
[13]De Rondt.W.F.M,R.H.Thaler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 [J]Journal of Finance 1985,40:793一808.
[14]Odean.Terrance.Do investors trade too much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1279-1298.
[15]Heath C,Tversky A.Preference and Belief: Ambiguity and Competence in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91,4: 5-28.
[16]Fox C,Tversky A.Ambiguity Aversion and Comparative Ignora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585-603.
[17]Arkes,Blumer.The psychology of sunk cost[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85,33:124-140.
[18]Schmeidler·D,Behavior and Invest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465-479.
群体性行为 篇12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酗酒的定义
有害饮酒行为通常被称为酗酒,可以指一次性大量饮酒或者指反复性的大量饮酒,也可以是指对饮酒失去控制。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酗酒的比较通用的定义,因此本文借鉴美国国家酗酒和药物依赖委员会与美国药物成瘾协会联合起草的关于酗酒的定义 :酗酒是一种原发性的慢性疾病,遗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其发展和表现。这种疾病常常呈现出进展性和致命性。其特点是对饮酒行为不能自控 ;思想关注与酒 ;饮酒不计后果 ;患者有明显的思维障碍。每一种症状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周期性的。
1.2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实际上就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即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隐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知,就如一座冰山。社会工作者及心理治疗师需要做的就是透过案主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案主的内在心理,并从中找出解决之道。萨提亚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就会对个人的人生有所改变。
对于酗酒者,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是一种外在行为,应对问题的外在表现,在这种外在行为下面蕴藏着情绪、感受、期待、渴望和真正的自己,对于冰山下面的这种内在心理我们并没有真正去体会和察觉沟通。
2 基于冰山理论对中年群体的酗酒行为浅析
用冰山理论来分析酗酒者的酗酒行为,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酗酒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帮助酗酒者认清现实、直面现实,减少酗酒次数、酗酒量。
2.1 酗酒者内心的“冰山”
萨提亚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而外在被看到的行为表现及意识层面只是冰山的一角。我们对酗酒者的认识也只局限于冰山的一角,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而个体本身所感知的内在的由上至下的感觉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例如,一个中年男性因为一些压力,想让妻子帮忙分担,妻子没有给与回应并表现出反感情绪,或对其行为进行指责。他首先的应对方式就是酗酒,用酒精麻醉自己,让这些压力暂时的远离自己。而应对方式之下他的感受就是不被理解,他可能感到委屈、愤怒等等,此时的感受可以通过酒精来麻醉,可以肆意的放松自己,也算一种个人的发泄渠道。在酒精的作用下,当他开始默默的流泪的时候,他会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与无助,“男儿有泪不轻弹”是自古对男性的期望,在感受之下他的人生观就会扭曲为自己的无能观。同样受传统因素的影响,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社会、家庭对自己有一个期望,自己对自己也有一个期望,那就是个人存在的价值他期望自己是坚强的,期望得到他人的充分理解与尊重。而他的这些期望都来源于更深层面的一个动力,及人类普遍拥有的渴望,渴望被认可,渴望被接纳,渴望被爱等,而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核心的目标 - 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的冰山理论中,自我和渴望层面对于这个人的外在行为具有本质上的决定作用。当我们指责这些不合理的行为时,可曾想过引起这些行为发生的原因,这些不良行为的出现有来自朋辈群体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压力的促使等,我们所看到的知识冰山的一角,需要意识到冰山后面的那些因素。
2.2 中年群体酗酒行为的成因分析
1. 遗传因素 :科学家已经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证实酗酒的遗传学基础。大多数动物实验都证实遗传学对酗酒的影响,现已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酗酒的家庭延续性这一事实。
2. 心理因素 :酗酒能使人消除焦虑或紧张,得到放松,应对或回避一些不愉快的感觉。当人们面对一些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问题是就会习惯性的用酒精来进行自我麻痹。
3. 社会或环境因素 :个体生活的家庭或社会环境影响其行为。生活在一个酒文化盛行的国家,劝酒、高度的攀比心理都会对一个人的饮酒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影响一个人酗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分析中年酗酒群体的酗酒行为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了解其潜在因素背后的真是动因。
3 冰山理论对解决酗酒问题的启示
面对酗酒者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感,给他们贴上“酒鬼”的标签,亲近的人多表现出无奈的表情,醉酒时置之不理,酒醒后发泄各种不满,进行指责和抱怨,有些家庭甚至会因为家里有一个“酒鬼”而感到羞愧。殊不知身边人的这些反应会进一步加剧酗酒者的酗酒次数和酗酒量,原本只是酗酒者自己的问题会转换成家庭矛盾,甚至是社会问题。萨提亚女士曾经说过,行为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如果我们想有效地解决酗酒问题,就要思考如何应对问题。
3.1 寻找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
如同冰山的基座,酗酒群体的深层次的期待和渴望与相关群体是相通的,且作为人类进步的能量和动力源,大都是积极的,只是表现的方式出现了一定的误区。由此,我们可以不认酗酒者的行为,却可以尝试接纳酗酒群体不良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如果酗酒者在饮酒前对妻子絮絮叨叨,妻子能不厌其烦给予积极的回应,并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措施,那也许在动机上就会减少酒醉的的酗酒动机或者酒醉后表现出自责的心态,进而在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不是麻醉自己而是寻找解决措施。
3.2 觉察中年酗酒群体的内在心理
每一个人,因为一定的生活环境,周围的朋辈群体等,会表现出不同的内在心理。觉察酗酒者的内在心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酗酒动机、酗酒行为。在同酗酒者的对话中,相关群体如果能给予酗酒者一些积极的回应,并通过一些简单问句去探索酗酒者的酗酒动机和意图,如在酗酒者醉酒后给予一些基本的生活照料,在酒醒后问一些相关性问题 :这次为什么喝酒,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还记得在醉酒后自己做过哪些事?如果醉酒者在酒醉后有不良行为,可以试图给予其一定的提醒,告诉他他的醉酒行为对爱他、他爱的人的影响。有了这些了解就可以对不同的酗酒群体给予适度的回应。
3.3 挖掘中年酗酒群体负面情绪中的正面价值
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人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除了及其少数的几种之外,其余的都有其正面的价值和意义。有些酗酒群体会表现出强烈的负面情绪,包括逃避、自责等。中年群体一般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压力让他们用酒精来麻痹自己,进而逃避现实。挖掘出中年酗酒者负面情绪中的正面价值,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帮助这些酗酒群体。
冰山理论在分析酗酒者内心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年酗酒者在饮酒之前,显性需求是通过酗酒麻醉自己或自我虚荣心的满足,隐性需求则是对环境、对工作、对家庭、对现实等的需求。通过对中年酗酒群体内心的了解,透过其语言、行为,探索中年酗酒者需求的内在冰山,从中分析酗酒者内心进一步的需求,可有效解决酗酒者的隐性需求。如果在酗酒者未酗酒之前,相关人群已给予酗酒者充分的考虑或满足,酗酒者的酗酒意愿就会降低,有利于减少酗酒者的饮酒次数,合理控制每次饮酒的量,充分发挥中年酗酒者在社会建设中中坚力量的作用,实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摘要:薇琴妮亚萨提亚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治疗大师,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座巨大的冰山,外在的行为表现只是内在自我状态外化的冰山一角,借助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探索中年群体酗酒行为表象下源自深层的推动力,我们将更加清晰的认知中年群体酗酒行为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一些有效地措施,控制其每次饮酒的量和酗酒的次数。